医疗器械转让和捐赠

2024-08-11

医疗器械转让和捐赠(共4篇)

医疗器械转让和捐赠 篇1

转让与捐赠管理

(一)医疗器械捐赠、转让行为不规范。

受调查的医疗机构中,所有医院均接受过医疗器械捐赠,部分医院还转让过医疗器械。一种捐赠转让方式是医疗机构根据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安排,接受由卫生部指定的医疗器械捐赠单位的捐赠,有的医疗器械在接收时就无法投入正常使用;另一种方式是医疗机构之间由于产品的更新换代,将其单位使用过的医疗器械捐赠或转让给基层医院。捐赠和转让时没有进行质量鉴定,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法律责任难以界定。同时,按照有关规定,无偿捐赠的视为合法,但究竟是无偿捐赠还是有偿转让,有偿转让是否认定为非法经营,同样难以判断。

(二)部分进口医疗器械未标注注册证号,无中文标识及中文说明书。

调研发现,部分医院购入的进口医疗器械明显违反《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17条规定。如,某县级医院2003年采购的“经颅多普勒血流诊断仪”(TCD)、“血液透析仪”、某市级医院2004年采购的“数字图像处理系统”、2005年采购的“呼吸机”、螺旋CT等进口医疗器械,均未标注注册证号及中文标识。经调查,这些产品均经依法批准进口,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调查,却无从对此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示管理规定》明确了对此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记入生产企业监管档案”,且不说“生产企业监管档案”在实际中的监管价值如何,对国外企业的“生产企业监管档案”实在缺乏操作性。

(三)医疗机构使用植入器械的行为不规范。

调查发现,医院除少数钢板、钢钉等小型植入器械由设备科预先采购、备用外,其他植入器械均无库存。当临床需要时,由手术科室直接向生产(经营)企业定购,直接植入病员体内,术后,手术科室将相关资料交设备科存档。整个过程无严格的购进、验收、保管、使用等程序规范,责任不落实,相关记录不全,病员与器械间无对应关系,导致无法追踪。这种不规范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一旦出现质量事故,无法追查责任,无法采取补救措施。

(四)部分医疗器械未规定使用期限。

调研发现,某市级医院使用的以色列产“高压蒸气灭菌器”是数十年前采购的,外观已陈旧不堪,但由于该产品没有规定使用期限,该院现仍在使用。该器械属压力容器,一般压力容器从保证使用安全的角度来考虑,尚规定了强制年检、强制报废制度,而作为医疗器械,在未规定使用期限的情况下,患者和操作人员的安全难以保证。没有规定有效期的医疗器械为数不少。

我们认为,杜绝上述不规范行为的出现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健全医疗器械相关法律。医疗器械捐赠转让中出现的问题,许多都与法律法规不健全有关。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出台用于规范医疗器械捐赠转让等行为的专门性法规条例。

(二)强化植入器械管理。植入器械是对人体最易产生质量安全事故的医疗器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将此类器械列为重点监管,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专门的植入器械管理办法,规范植入器械市场秩序,尤其医疗机构与植入器械生产、经营方应签订质量保证协议,明确规定患者因植入器械质量缺陷致使其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的赔偿权利和索赔途径、方式。

(三)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以“合作”方式采购医疗器械的监管。基层医疗机构以“合作”方式采购医疗器械,由于院方没有支付现款,往往忽略对合作方的医疗器械经销资格及器械质量的审查;而部分不法经销人员正是抓住了医院器械管理的漏洞,大肆从事无证经营、制假售假等违法活动,应以法律、法规或规章等形式对此予以规范和约束。

(四)进一步营造医疗器械依法监管氛围。指导医疗机构建立健全使用医疗器械的各项管理制度,要求医疗机构在医疗器械的采购、验收、使用、销毁等环节严格把关,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对医疗器械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以保证医疗器械监管方面法律法规的全面贯彻执行,从而确保人民群众用械安全有效。

医疗器械转让和捐赠 篇2

(一) 研究目的

医疗救助 (Medical Aid) , 是社会救助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广义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子项目。我国医疗救助的对象定义为:“城乡低保家庭成员、五保户、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者”。[1]多数研究认为, 医疗救助的对象为因病陷入贫困, 以致生活无法维持、甚至生命无法延续的人们。医疗救助保障了人们的健康权。

我国的医疗救助资金主要由民政部拨款, 城市的医疗救助投入为38.3亿元, 农村的医疗救助投入为29.7亿元。[2]城市中的平均医疗救助水平为每人每次483.5元, 农村则为360.3元。与之相对应, 2008年, 我国私人捐赠不足10亿元。中国人均捐款额一度仅为0.92元, 不及人均GDP的0.02%。按照保险学的观点, 提高风险共济的能力, 最基本的前提就是提高筹资水平。[3]

有关医疗救助对象资格的认定, 主要基于对病种和对陷入贫困的定义, 大致从疾病的经济负担和病患的资产状况两方面进行评估。那么, 如何改进弱势群体的福利, 进一步证明公益性捐赠作为政府医疗救助资金补充来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将成为文章拟回答的问题。

(二) 我国的医疗救助背景

我国农村地区的医疗救助全面启动于2004年, 城市的医疗救助则于2005年4月试行。陈瑶等[4]认为, 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 人均医疗卫生支出的绝对值也将不断增长;在低收入人群中, 医疗卫生支出的收入占比较高, 高收入人群更高。换言之, 医疗卫生需求在低收入人群中更加迫切;另一方面, 我国的医疗救助水平也难以应对长期重病患者的需要。王娟娟等[5]对我国五个大中型城市所进行的实证研究以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为例。在广州, 该病患者无论作血透治疗还是腹透治疗, 其治疗的自付费用都超过当地2003年的人均年收入, 这使得病患因病负债。2008年病患的疾病经济负担大大超出了城乡的人均救助水平。

医疗救助具有公共品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性质。与生存救助不同, 政府应向弱势群体中具有医疗服务需要, 但又无法负担的病患提供救助。同时, 应鼓励多渠道的医疗救助的资金供给。

(三) 我国医疗救助中的公益性捐赠

民政部2008年的报告列出了当年用于城乡医疗救助的资金总额。由国家转移支付54.5亿, 另有部分为福利彩票筹集的公益性募集资金, 合计68亿。

政府在致力缓解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问题之同时,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需要公益组织的参与。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又为基金会等公益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关于公益机构, 国务院1988年颁布实施了《基金会管理办法》。这是我国有关基金会管理的第一部行政法规。1999年, 基金会的登记和管理统一归入民政部门, 原《办法》中表述的基金会管理机制不再沿用。经过大量的研究、论证, 我国于2000年修订了《基金会管理办法》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新的《基金会管理条例》于2004年正式颁布, 从而规范了公益性基金会的组织和活动, 维护了基金会、捐赠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基金会被明确定义为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 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 符合《条例》规定的非营利性法人。民政部的统计资料显示, 在2003年至2008年期间, 我国的基金会数量已从892个增至1, 597个, 基金会和公益性团体的社会捐款达187.9亿元。

(四) 我国的公益性捐赠激励方案及其进展

基金会所从事的是公益事业, 为了支持这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我国政府实施了税收优惠政策。1994年1月28日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规定:“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 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2008年1月1日起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 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 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然而, 我国基金会等公益性捐赠机构中, 具有捐赠额全额税前扣除资质的团体相对少。与新加坡489家IPC机构的总数相比, 我国的1, 597个基金会中, 只有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特许的25家全国性非营利组织作公益性捐赠才享受捐赠额税前全额扣除的优惠待遇, 这中间与医疗卫生相关的、提供全额税前扣除优惠的基金会就包括了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中华红十字基金会、中国初级医疗卫生基金会和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等等。

二、新加坡的医疗救助制度

(一) 新加坡医疗救助的背景

新加坡的社会保障 (Social Security) 透过中央公积金 (Central Provident Fund, CPF) 计划之内的个人账户来实行强制储蓄。[6]医疗储蓄账户 (Medical Saving Account, MSA) 是新加坡中央公积金计划对医药卫生服务予以支付的个人账户。新加坡的医药卫生服务资助体系 (3M) 主要包括保健储蓄 (Medisave) 、健保双全 (Medishield) 、保健基金 (Medifund) 以及乐龄健保 (Eldershield) 等等计划, 同时给予政府津贴补助, 旨在提供国民负担得起的医药服务以及资助贫困病人支付住院费用。新加坡政府规定, 只有新加坡公民和具有永久居住权的人士才能享有政府住院津贴, 住院医疗补助也只以新加坡公民为对象。

(二) 新加坡的医疗救助中的公益性捐赠

相对贫困的新加坡国民, 若在使用了个人和至亲的保健储蓄和健保双全计划后, 仍然无力支付医药费用, 则可向保健基金申请援助。保健基金是新加坡政府于1993年注资2亿新元所设立的留本基金, 之后每年注资1亿新元。基金源自捐赠, 本金的年利息收入 (2008年约为1.66亿新元) 继续投入医疗救助的资金积累。该基金设立的宗旨是“为无法负担医药费的国人提供一个安全网”。2007年, 新加坡政府就利用一部分的保健基金, 成立了乐龄保健基金, 使有需要的乐龄病患获取医药津贴。任何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新加坡公民都可以申请乐龄保健基金的援助。2008年, 新加坡政府又在保健基金和乐龄保健基金中注资2亿新元, 将基金的总额提高至17亿新元。申请这两项基金援助的申请者, 可以由理疗社工协助。由所在医院或医疗机构的保健基金委员会决定是否批准申请, 考虑医疗救助的实际金额。

(三) 新加坡医疗救助的进展

新加坡学者Ng KH等[7]在一项针对新加坡儿童癌症医疗费用的调查研究中发现, 新加坡的医药服务资助体系不能完全满足癌症患儿家庭的医疗需求, 他们仍然难以负担医疗支出。

这项研究认为, 保健储蓄限制了癌症患儿对父母保健储蓄账户的用度, 而且健保双全计划的大病住院补偿不足。假定中度白血病患儿的每周期治疗费用为35, 000新元, 高危白血病患儿每周期的治疗费用为80, 000新元, 则新加坡保健储蓄账户的平均盈余仅8, 300新元。癌症患儿的家庭限于保健储蓄账户的额度和健保双全计划的补偿上限, 医疗负担十分沉重。虽然新加坡保健基金的申请通过率达97%, 然而, 由于保健基金对申请者的资格进行限定, 家庭收入不及规定标准的癌症患儿仍无法得到救助, 所有费用只能自行承担。文章还发现, 社会福利机构 (Voluntary Welfare Organization, VWO) , 新加坡癌症基金会等在癌症患儿救助中的资金投入和实践, 有效地补充了政府医疗救助投入资金的不足, 应予以鼓励。

三、我国的医疗救助与3M体系的比较

(一) 医疗救助的管理模式

由医疗救助的管理模式来看, 发达国家的医疗救助管理模式可以被归结为四大类。第一类为实行国家医疗保险体系的英国医疗救助。政府通过税收的方式筹集医疗保险基金, 以财政预算安排国民健康的保险支出。英国为特定人群实施医疗救助, 主要是免除其个人的卫生支出费用等等。第二类管理模式为德国模式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 其社会医疗保险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 雇主及家属按照一定的比例缴纳保险费用, 建立社会保险基金, 以作就医之用。德国医疗救助的对象为一般低收入的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第三类管理模式为美国的商业医疗保险制度, 主要由市场筹集费用、提供服务。政府对营利性的医疗服务机构很少干预。美国政府仅提供面向老年人与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险服务。例如弱势群体健康救助项 (Medicaid) 被称作“支付者的最后一道求助网”, 该项目中50%-83%的资金为联邦政府所支持, 另由各级地方政府拨款。

最后一类模式即新加坡的储蓄医疗保险体系。政府的补助用于满足人们的初级卫生保健需求, 负担个人无法承担的医疗服务费用。各国的医疗救助政策在实施中都关注弱势人群, [8]将医疗救助定义为医疗保障的最后一道安全网。

(二) 公益性捐赠的优惠政策

新加坡政府在2005年加强了鼓励公益性捐赠的努力。[9]两倍于公益性捐赠额的税前扣除政策于同年生效。按照新加坡税务署 (Inland Revenue Authority of Singapore) 2010年的财税方案, 为应对金融危机, 企业和个人向政府指定的489家公益性机构 (Institution of Public Character, IPC) 投入非商业目的现金捐款, 即可享受企业或个人所得税的税前减免, 在应税总额中扣除相当于捐赠额2.5倍的价值纳税;个人和企业向IPC捐赠的土地及房产, 也划入上述税收减免之列;除了限期之内不得转让的股份外, 个人对IPC捐赠的股份可以获得税前减免;企业向IPC、教育、研究及其他公益性机构捐赠的固定资产同属税前减免的范畴。新加坡政府逐步增加政府卫生支出份额、完善医药服务资助体系、提高住院补偿限额的同时, 设立了以捐赠款作为主体的医疗救助基金, 将本金的利息收入投入医疗救助, 以满足国民的基本医疗服务和需求。

(三) 我国发展公益性捐赠的意义

我国的慈善捐赠只有15%来自富人阶层, 99%的企业从未参与过任何捐赠活动。然而, 如果忽视了收入差距, 那么收入不均就可能通过影响增长而对社会的每一个成员 (包括富人) 不利。社会融合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不仅关系到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也会对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这一点上而言, 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有利于缓解社会冲突, 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因此, 政府鼓励公益性捐赠, 倡导现金、固定资产、土地房屋、股份等多种形式的筹资, 未来应对企业 (个人) 所得税、房屋土地税、遗产税和印花税等各方面政策均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2009-2011年) [Z].2009.

[2]民政部.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R].2008.

[3]程晓明.对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筹资政策和措施的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 2004, 10:1376.

[4]陈瑶, 熊先军, 刘国恩, 等.我国医疗保险对城镇居民直接疾病经济负担影响的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 2009, 28 (2) :13-16.

[5]王娟娟, 叶露, 胡善联, 等.透析的疾病经济负担研究[J].中国卫生资源, 2006, 9 (2) :68-69.

[6]新加坡卫生部.新加坡的医药卫生资助体系[R].2011.

[7]Ng KH, Rosaleen O.Meeting health care costs:thecase of childhood cancer in Singapore[J].Int J SocWelfare, 2005, 14:33-43.

[8]李小华, 董军.国外医疗救助政策比较[J].卫生经济研究, 2006, 10:17-19.

医疗器械转让和捐赠 篇3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鼓励社会捐赠资助本市卫生事业,规范捐赠资助和受赠受助行为,保护捐赠资助人和受赠受助人的合法权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卫生机构接受社会捐赠资助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本市医疗卫生工作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本暂行办法所称医疗卫生机构,是指本市依法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从事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

本办法所称社会捐赠资助,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下简称捐赠资助人)自愿无偿向本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资金或物资等形式的支持和帮助。

第三条 医疗卫生机构接受社会捐赠资助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自愿无偿的原则,符合公益目的。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接受附有影响公平竞争条件的捐赠资助,不得将接受捐赠资助与采购商品(服务)挂钩,不得以任何方式索要、摊派或者变相摊派。

承担政府卫生监督执法任务的机构,不得接受与监督执法工作相关的任何形式的捐赠资助。

第四条 医疗卫生机构必须以法人名义接受社会捐赠资助,捐赠资助财产必须由法人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使用。

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的职能部门和个人一律不得接受捐赠资助。特殊情况下,捐赠资助方要求以个人名义接受捐赠资助的,应当事先报告单位领导集体审核同意,并纳入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使用。

第五条 医疗卫生机构接受的社会捐赠资助财产及其增值均属于社会公共财产,按国家有关规定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或损毁。

第六条 医疗卫生机构要及时公开受赠受助情况和受赠受助财物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七条 上海市卫生局对本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社会捐赠资助行为实施监督检查。

各区(县)卫生局对所属医疗卫生机构、辖区内企业医院、民办医疗机构接受社会捐赠资助行为实施监督检查。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各有关大学应当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所属医疗卫生机构接受社会捐赠资助行为的管理。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其他部门监督检查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第八条 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境外捐赠资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入境手续;实行许可管理的物品,由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许可申领手续。医疗卫生机构不得接受不符合国家有关质量、环保等标准与要求的境外捐赠资助。

第二章 捐赠资助的接受

第九条 捐赠资助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1、医疗卫生机构接受社会捐赠资助,应要求捐赠资助人提供《捐赠资助项目意向书》,项目意向书包括项目名称、目的、项目执行期限、具体的项目方案、捐赠资助清单和金额等;

2、由单位相关职能部门填报《医疗卫生机构接受捐赠资助项目审批表》(表式见附件);

3、由单位监察部门会同财务部门、设备物资部门和相关业务职能部门对《医疗卫生机构接受捐赠资助项目审批表》和《捐赠资助项目意向书》的内容予以审核,根据捐赠资助项目是否属于公益非营利性质、是否涉嫌商业贿赂和不正当竞争等情况,提出是否接受捐赠资助的初步意见;

4、由单位党政领导集体审核决定是否接受捐赠资助。

第十条 捐赠资助项目经审核同意接受后,接受单位应当与捐赠资助人签订书面协议,明确捐赠资助财产的种类、数量、质量、价值、用途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

接受单位将经审核同意的捐赠资助项目的书面协议和《医疗卫生机构接受捐赠资助项目审批表》于接受捐赠资助后10日内上报单位主管部门的监察和财务部门各一份备案。

第十一条 捐赠资助人应当依法履行协议,按照协议将捐赠资助财产交付医疗卫生机构财务部门或物资管理部门,不得在账外核算,更不得设立小金库,逃避财务监督。

第十二条 医疗卫生机构接受社会捐赠资助,必须向捐赠资助人出具加盖法人单位财务专用章的合法票据或证明。

第十三条 医疗卫生机构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特殊任务期间接受社会捐赠资助的,或者接受匿名捐赠资助的,可根据情况适当简化程序或者不签订捐赠资助书面协议。

第三章 捐赠资助财产的管理和使用

第十四条 医疗卫生机构接受的社会捐赠资助财产,由单位财务部门根据捐赠资助财产性质分别核算:接受的非限定用途的捐赠资助财产,纳入单位“其他收入-捐赠资助”核算;接受的限定用途的捐赠资助财产,纳入单位“专用基金-捐赠资助基金”,按捐赠项目分设明细核算。

第十五条 医疗卫生机构接受的社会捐赠资助物资、设备等实物资产,必须办理入库手续,登记相关账目。领用时必须履行审批程序,并办理出库手续。达到固定资产核算起点的,要按照固定资产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十六条 医疗卫生机构接受的社会捐赠资助财产主要用于贫困患者救治、面向公众的健康教育、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医学交流、科学研究、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设施建设等公益非营利性业务活动。

捐赠资助项目涉及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或医学交流的,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之规定办理相关审批和备案程序,有关经费应通过单位财务账户,由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接受培训或医学交流的人员涉及出国(境)的,应当按规定办理出国(境)手续和因公护照。

第十七条 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尊重捐赠资助人意愿,严格按照协议约定开展公益非营利性业务活动。协议限定捐赠资助财产用途的,医疗卫生机构不得擅自改变捐赠资助财产的用途。如果确需改变用途的,需征得捐赠资助人同意。

第十八条 捐赠资助资金不得用于发放职工奖金和津贴及其它个人支出,不得提取管理费。

第十九条 捐赠资助财产的使用要严格执行财经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不得擅自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

医疗卫生机构要明确捐赠资助财产使用审批程序,重大支出项目集体讨论决定。

第二十条 医疗卫生机构接受的社会捐赠资助财产一般不得用于转赠其他单位,不得随意变卖处理。对确属不易储存、运输或者超过实际需要的物资在征得捐赠资助人同意后可以进行处置,所取得的收入仍用于原捐赠资助项目或者医疗卫生机构事业发展。

第二十一条 捐赠资助项目完成后形成的资金结余,纳入单位经费结余管理,用于医疗卫生机构事业发展。协议明确结余资金用途的,按书面协议约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捐赠资助项目完成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及时主动向捐赠资助人反馈捐赠资助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以及项目的实施结果。对于捐赠资助人的查询,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如实答复。

第四章 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 医疗卫生机构要把接受捐赠资助的情况和受赠受助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列为院务公开内容,定期公开,接受医疗卫生机构职工和社会监督。

第二十四条 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和完善接受捐赠资助项目档案制度,对接受捐赠资助项目的方案、审核、执行、完成情况进行档案管理。会计结束后,对本接受捐赠资助项目的资金、物资情况统一纳入财务报告反映。

第二十五条 医疗卫生机构职能部门或者个人接受捐赠资助财产的,医疗卫生机构接受捐赠资助财产未纳入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的,私设小金库或者隐匿不交据为己有的,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行政部门要责令其改正,并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予以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医疗卫生机构将社会捐赠资助财产用于非公益营利性活动的、未征得捐赠资助人同意擅自改变捐赠资助财产用途的、允许捐赠资助人直接为医疗卫生机构或者个人的业务活动办理资金支付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予以处分。

第二十七条

医疗卫生机构违反本办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构成违法行为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市卫生行政部门作为业务主管单位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民间组织接受捐赠资助,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九条 在发生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捐赠资助人要求本市卫生行政部门接受捐赠的,可以接受捐赠资助,并按照捐赠资助人的意愿将捐赠资助财产转交医疗卫生机构,不得以本机关作为受益对象。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市卫生局负责解释。

学校捐赠和社会公益活动计划 篇4

我校是一所国家级“扶贫资助”兴建的学校,并得到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延长油田定边采油厂的资助,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办学效益不断提高。学会感恩是我校长期坚持的办学理念之一,且在向社会捐助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受到社会的认可。今日,我们一如既往的援助社会上有困难的人,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物质支援,令其感受社会的温暖,是我校制定捐赠计划的宗旨。全员参加各类社会援助和社会公益活动,关心他人,让奉献爱心蔚然成风是我校进行各类公益活动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为展现我园教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树立积极向上的工作生活观念,特制定捐赠计划。

一、固定捐赠项目

1、每年举行一次“华夏神州助学活动”捐款仪式 要求:

全校教职员工全员及全体学生参与,行政领导带头捐款,师生自愿捐款。

2、学校工会每年组织“夏送清凉” “冬送温暖”活动,为学校退休困难人员、患重病特困家庭举行援助及慰问活动。

要求:由工会统一安排一年两次对学校有困难的离退休和在职人员进行上门家访及慰问。

二、积极参与上级组织下达的各项捐赠活动,为社会上其它困难地区送去温暖和问候。

三、自发开展的社会捐赠活动

全校师生根据国内外形势和社会发展状况,自发开展多种社会捐赠活动,如为各种突发意外事件中的受害者募捐等,用爱心回报社会,用真情温暖世界。

上一篇:浅谈班主任应当尊重学生权利下一篇:宁波seo浅谈纯和锚外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