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光:《一九四二》影评文章

2024-09-29

张朝光:《一九四二》影评文章(精选4篇)

张朝光:《一九四二》影评文章 篇1

一九四二:不应忘却的记忆

近日,由著名导演冯小刚拍摄的电影《一九四二》正在全国各地影院热播,影片再现了1942年河南特大饥荒的悲惨历史场景,让观众在观影之余,也引发了对天灾人祸与生命价值的沉重思考。

一九四二年,河南大旱,蒋介石政府忙于与日本人作战,无暇顾及数千万灾民,灾民只好自己逃难,成为被国家遗忘、抛弃的一群人。《一九四二》的视角从一个河南的地主展开,张国立饰演的这位地主小奸小滑,不怎么坏,但心眼也不少,藏着粮食和其他居心叵测的灾民们对峙,但终究躲不过已经饿得理智的众人。于是,这位地主在被一番烧杀抢掠之后,也变得一穷二白,儿子被人捅死了,他带着家里的长工、临盆的儿媳妇、女儿与母亲,开始了“躲灾”——他不承认这叫逃荒,因为穷人才逃荒,他至少,是一个有身份的人。躲灾的人在路上却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灾害,在饥饿、疾病、冰雪还有日本军队的轰炸之下,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死去,让张国立饰演的这位地主陷入了无止境的绝望当中。他身上的灾难以一映百,代表了那个年代河南受灾的千千万万的民众。伴随着这场灾难,一九四二年的众生之相缓缓揭开。有来自《时代周刊》的美国记者,为了第一手的新闻素材和普利策奖,深入灾区;有在灾区的神父,为了让灾民信教而 1

安抚众人;有兢兢业业的官员,虽已身居河南省主席高位,但仍为了民间疾苦而奔走,却不得不面对腐败透顶、病入膏肓的国家;更有着用军粮来“赈灾”的日本高官,目的是为了让灾民们吃了饱饭,充当侵华的炮灰„„以及,听到河南饿死了三百万人时,勉强挤出“几滴眼泪”的蒋介石。

查阅史料,河南大饥荒早在1941年就已经开始出现征兆,水、旱、风、雹、虫等各种灾害汹涌而来, 全省92个县市遭灾, 农作物严重歉收,农民开始吃草根、树皮。到1942年,持续一年的旱情更加严重,夏秋两季大部绝收。加上去年刚遭大灾, 人民储粮告罄,因而引起特大饥荒,全省嗷嗷待哺的饥民达1000万人之多。大旱之后,又遇蝗灾。这时草根几乎被挖完,树皮几乎被剥光,灾民开始大量死亡,处处都是饿死骨。在许多地方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惨状。饥荒遍及全省110个县,豫西、豫北又接连发生特大蝗灾,当时有300万人西出潼关做流民,沿途饿死、病死、扒火车挤踩摔轧而死者无数。当时灾民为了活命,卖儿卖女者随处可见。但灾难的形成仅仅是因为自然原因吗?当然,日本侵略给救灾造成的困难不言而喻,但国民政府在饥荒时依然贪污腐化、横征暴敛,军队甚至不顾客观困难对灾民强征军粮,凡此种种,相互叠加,终于酿成了这场灾难。国难之际,如不是美国记者白修德如实报道这场惨绝人寰的饥荒,通过美国政府给蒋介石政府施加了压力,恐怕当时的政府还迟迟不

会开仓放粮。总的来看,《一九四二》客观还原了国民政府和国民党军队对于灾民的罔顾,当时的政府领袖蒋介石只顾国际舆论、忽视灾民的生死;河南省主席李培基瞒报灾情、庸碌无能,李培基治下的一众河南官员也只以本部门的利益为先,毫无公心,大灾当前还勾心斗角,企图徇私舞弊、中饱私囊。河南战区司令蒋鼎文等军官,也是只顾个人的仕途而对灾情视而不见,甚至不少下属从赈灾粮中大获渔利。可以说,官员的渎职与腐败构成了这场饿殍遍地的人间惨剧的社会因素。

从结局来看,《一九四二》无疑是一出冰冷彻骨的悲剧,三千万逃荒的灾民,一路流亡而去,因战争、疾病、寒冷和饥饿渐次凋敝,直到最后他们也没有得救,对于活下来的灾民来说,体面、尊严甚至民族大义都变得空前犹疑,在这场生存大战中,没有赢家,只有苦熬过来的幸存者。

阅读历史可以明心智,历史就如一面面不同的镜子在他们各自的位置闪烁着光芒,等待着后人的发掘、观赏与解读。管子云,“仓廪实而知礼仪”,基本生存都难以保证,一切都会在饥饿中变得虚无缥缈。道德、身体乃至生命都成了待价而沽换取粮食的工具,礼义廉耻所构筑的传统价值观在空前的饥饿中变得薄如蝉翼,不仅传统的儒家宗法理念被弃若敝履,就连基本的家庭伦理也饿得头昏眼花、不堪一击——丈夫变卖妻子,父亲兜售儿女,以及各种通奸匪劫事件,更是

不一而足。我们在电影院观看《一九四二》时,心灵受到的震撼是近年来的任何一部影视作品都无法比拟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在他的大饥荒研究中指出,导致全面性大饥荒的原因往往并不是粮食总供给量的不足,而是由于信息封锁、分配不公、政府无能等公民权利的“贫瘠”所致。天灾人祸,天灾在前头,可压倒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还是人祸。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多灾多难的历史。当大饥荒让一切坚固的东西都变得虚无缥缈时,记述这段历史的《一九四二》反而厚重起来。记得有诗人曾写道:“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当我们这些“未来人们的眼睛”注视着大银幕上的《一九四二》时,我们的睫毛正在拨开历史风尘,我们的瞳孔正在看透岁月篇章——对经历了那场大灾难的同胞们来说,这是一场迟到但必须铭记的告慰。

观《一九四二》有感 篇2

—— 了解以史为镜 于痛苦中反思 于痛苦中奋起

2012年12月2日在女友的陪同下看完了《一九四二》,万幸让我知道70年前那次悲天闵心的灾难。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诌狗!

中国河南70年前的今天,战灾、旱灾、蝗灾。百亩良田,颗粒无收。国民党政府视如罔闻,致使灾难达到非人力所能抵挡的境地,遂以为九天之上,有诸般神灵,九幽之下,亦是饿殍遍地,阴魂归处,阎罗殿堂,人间地狱。

当我们面对一段活生生赤裸裸的历史时,我们最应想到的是什么?是战争的残酷?还是人性的泯灭?还是贪污腐败的罪恶?我想都不是,我们应该想到的是反思,反思它为什么会发生?反思现象背后的本质?反思如何才能不让它重演?

“河南农民,是一头牛,一只骆驼。忠诚、驯顺、忍耐,是河南农民的特点。

抗战以来,河南农民抢先拿出自己所有的一切交给国家;默默地捧出汗水换来的粮食;谁都知道河南兵役第一,征购征实第一…………

在黄泛区,野犬吃人吃得两眼通红,有许多濒死但还能蠕动的人都被野狗吃掉了。在郑州市,有成群的乞丐掘食死尸;郑州马永道夫妇,亲自动手煮吃了他们的亲生女儿香菊;在洛阳,有个荥阳籍的灾民亲手杀死他的一妻二子后投井。这些事实,如果不是亲听亲见,我们恐怕会惊奇为鬼世界的传说吧!古书中有“析骨而爨,易子而食”的事,读之常常毛骨悚然,现在竟会有了亲娘吃亲女的事,连“易”也不“易”了。”

——摘自《喑哑的呼声》1942年 前锋报记者流萤

对于一个政府来说,唯有铭记历史才能深刻的体会到民心的重要。其实天灾不可怕,可怕的是天灾背后的人祸。在《一九四二》中有放到《大公报》战地记者张高峰河南一行看到 “人吃人,狗吃狗,老鼠饿得啃砖头”一幕,奋笔疾书,把此行所见所闻写成一篇6000字的报道,将矛头直指当政者。惹得蒋介石勃然大怒。2月2日晚,他下令《大公报》停刊。灾情发生后层层瞒报,贪污腐败、赈灾不利,甚至是日本人利用政府的赈灾不利来进攻,蒋

家政府在灾荒中丢掉的不仅是河南的灾民与土地,也失了民心。河南110县,3000万人,十分之九在饥寒交迫中。可以说,1942河南旱灾是蒋介石从北伐时的胜利者与征服者转变为退守台湾困守一隅落败者的一个关键转折。

反思一: 执政者当心系人民,爱民如子。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水亦载舟,亦可覆舟。1942年,中国最富有的人—孔祥熙。时任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利欲熏心,利用手中职权大发国难财。1942年宋美龄在美的活动经费3000万美元。二战美国支持国民政府38亿美元军费用于反法西斯战争。孔祥熙神不知、鬼不觉拿了7.5亿美元在圣保罗、纽约投资房地产。有人告诉杜鲁门,孔家和宋家确有20亿美元存在曼哈顿。杜鲁门愤愤不平地到处谈论蒋介石政府里的“贪官和坏蛋”。

42年国民政府财政收入锐减,战后国民党赤字高达80%,42年更是高达188.8亿元。尽管亏空巨大,但并不影响军阀和地方官僚花天酒地的生活。河南第一战区副司令汤恩伯,河南等地驻军40万。在大灾中,汤恩伯大肆扩军,在重灾区拉夫抓丁,驱使灾民修筑黄河新堤,累死饿死民工不计其数。还利用职务之便,参与经商走私,大发国难财,被老百姓亲切的称为“水、旱、蝗、汤”河南大灾的“四害”之一。

1942年任河南省粮政局 秘书 于镇洲 事后回忆,许昌及周边数十县,曾纷纷报灾,但河南省长李培基为了向上邀功,瞒灾不报,故省政当局认为各县为逃避多出军粮,故意谎报。为应和奉承李培基的态度。各地明知灾情严重,粮收不足预计的一成,却不再据实以报,仍按原定预报强行征粮。时为军事委员会主任委员金汉鼎回忆,河南省政府在征粮上非常积极,曾电粮食部云:“河南人民深明大义,愿罄其所有贡献国家,征实征购均已超过定额”。可见,对农民的过度搜刮,很大程度上出于政绩考量。

将民族重任牢记于心,才会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抵制住形形色色的诱惑,才会心怀天下,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将人民牢记于心。无论哪个朝代,纵使官场再黑暗都会有出淤泥而不染并且居庙堂之高的人,明朝官场黑暗,但照样出于谦出海瑞。当你抵制不住权色钱的诱惑时,想想灾民,想想历代兴衰背后折射的规律与道理。中国向来讲究盖棺定论,知我罪我,其唯春秋。一个人纵使在活着时伪装得再好,都逃不过历史的审判,历史终将会褪去其面纱,展示其最本质的一面,这个过程可长可短,可能是十年,可能是百年,甚至是千年,但终有一天会一锤定音,就像河南那场灾难,在70年后的今天,随着《一九四二》的播放,终将公众于世人。不要心存侥幸,妄想逃脱历史的记载,也许你的所作所为不会写入国史,但定会被记入阴德,流传于子子孙孙。历史是最公正的审判员,只要你登上历史舞台,要么

流芳百世,要么遗臭万年。历史的惩罚是最残酷的,一旦触犯其底线,等待你的将是千古骂名。中国人历来重视死后的名声,想想跪在岳飞墓前的秦侩,想想千夫所指的严嵩,在你伸手触碰历史的底线时会有所忌惮。

反思二:为官者当洁身自好,清政廉洁,以民为天下。

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惟有铭记历史才能严明军纪。影片中兵痞公开杀人抢粮,战场上连吃败仗,对自己的人民却耀武扬威。影片中的军官贪污腐败,以权谋私,外战不利,圈钱成风,让人感到的不仅是痛心,更是对国军的失望。

1944年,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受到重创后,在中国发动空前规模的“一号作战”。日军5万余人打垮了40万人的国军。日军攻克的汤恩伯部仓库中,仅面粉便存有100万袋,足够20万军队一年之用。蒋介石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日本人竟然在灾区拿出军粮赈起了灾,这也导致了河南民众对国民政府的唾弃。汤恩伯残兵败将向豫西撤退时,农民举着猎枪、菜刀,到处截击这些散兵游勇,后来甚至整连整连地解除他们的武装,缴获他们的枪支、弹药,活埋国民部队官兵5万多人。其实何止一个河南,其他地方这样的事情也不新鲜。《剑桥中国史》记载:“1943年在湖北,一位中国司令官抱怨说:乡民……偷偷地穿越战线,把猪、牛肉、大米和酒送给敌人。”国民当局“五虎上将”蒋鼎文对前来请粮的河南省长李培基说:“饿死民,国还在,饿死兵,国就会亡”。他蒋鼎文倘不知:民不在,以何立国?国无民,何以称国?!

军人,当剑锋所向,只进不退,战死沙场,乃最大荣誉。

为了后方的亲人,为了军人的荣誉,决不后退,虽死犹生。

反思三:为将者当严明军纪、誓死保家卫国。百姓方箪食壶浆。民心的反噬应谨于心,力于行。

饥饿让人感觉迟钝,苦难也会模糊人们的记忆。但对幸存者和其他活着的人来说,重新叙述那些苦难的故事,让曾经的苦难重现在当代人的公共记忆中,就是对逝者的义务和责任,也是对历史创伤的一种修复。因为只有从苦难的记忆中,我们才能发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如何与扭曲人性的苦难进行抗争。电影中花枝为了孩子能活命,把自己卖了;栓柱为保住孩子的风车,丢了性命。在镜头下,那些被饥饿伤害和凌辱的人,开口说话了,讲述那些在绝境中的悲惨故事,讲述饥饿对他们的伤害和扭曲。这不只是对他们的伤害,而是对整体人性的伤害。当这些逝者开口言说时,他们或许才有可能走出曾经的创伤和屈辱。这是在用另一种方式,见证生命在苦难中的尊严。

生活在这个年代我们该要感恩,感谢他们,是他们讲出了事实,才能让这个历史公诸于世。

反思四:为人者当存心,首孝悌,泛爱众,尊重生命,学会感恩。

1942年各国聚利为己,世界爆发空前大战。6000万人死亡,1.3亿人受伤。1942年中国国内官员腐败不堪,君不爱,民不拥君。仅河南大灾饥寒交迫中死亡300万,流离失所1000万。发动战争与中国古圣先贤的和平、中庸伦理道德教育是背道而驰的。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从未对境外的国家发动战争,因为中国人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为什么如此爱好和平?受中国古圣先贤教育,几千年来都如是教导!自从汉高祖建国,到第二代汉武帝制定了国家的教育政策,以儒家孔孟学说教化全国人民。这个教育政策一直到满清,两千年来改朝换代二十多次,每一个朝代的帝王在方方面面都有兴有革,唯独教育政策一直没变,完全遵循汉武帝的政策。这是什么道理?每一个朝代开国的领导人都明白儒家教学多么重要,所以他自己认真学习,并带动全国人民学习。国与过之间只有忍让,互助、合作才有真的发展。

中国人千万年来在这个世界没有被淘汰、灭亡,就是因为有伦理道德的教育。古圣先贤的教育没有竞争,竞争的教育是从西方传来的,竞争提升就是斗争,斗争提升就是战争,战争提升就是毁灭,世界末日。

现在我们若不痛定思痛,悬崖勒马。《一九四二》随时会降临。

反思五:拯救世界,唯孔孟学说。70年后的我们当“以史为镜,父慈子孝,夫妻恩爱,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友有信”。学习《弟子规》,领悟《弟子规》,发扬《弟子规》。

仲伟波

《一九四二》观后感 篇3

喝完咖啡,后劲很大,回去之后就把这本书看完了,看到凌晨一两点。坦率的讲,这不像是一部小说,更像是一种纪实文学,虽然作者本人并没有经历过那惨绝人寰的一九四二年,但里面写到的,我相信它们是确确实实存在过的。

后来,听说冯小刚要把这一年拍成电影,我便开始深深的为他发愁:这样一个故事,这样一种背景,这样一段历史,这样一个总局,这样一个时代,这样一部电影——能原原本本的还原出那一年的本来面目吗?它在残酷性上堪比余华写的《菜人市场》,却又包含了一些有意思的所谓政治在其中。

所以,今年电影一上映,就去看了。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那段历史值得回顾,跟张国立和陈道明无关,跟钢琴师和肖申克无关,跟冯小刚也无关。

电影围绕了一个富裕的河南家庭展开,开头几分钟,有点像《活着》和《白鹿原》的感觉,但紧接着,它就开始成为了《一九四二》。那是一段多么惨痛的历史啊,人命如草菅,那么一大群人,走在路上,走着走着就死了!

近年来,几乎每一部关于近代战争的电影都掺杂了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这部电影也不例外。但冈村宁次的一句话却让我几乎感谢日本人,他说,饥民首先是人,其次才是中国人。他用粮食收买了一些饥民,与中国军人做斗争。在那个场景下,活着,确确实实成为了最重要的事情。

我在看电影的时候,入戏很深,几乎融入到了那个世界里,所以看到红着眼睛的野狗撕扯着路边死尸的`时候,确实吓了一跳。小说里似乎还提到了卖人,但小说里的卖人和电影里的卖人是不一样的。电影里的人被买走,还能活命,哪怕是受尽耻辱的活着。但小说里被卖掉的人,几乎全被吃掉了——没人愿意吃掉自己的家小,只好卖掉自己的家小,换来一丁点钱,去食用别人的妻儿。——感谢冯小刚,没有拍出这么残忍的镜头,否则观众一定会做噩梦的。

我虽然是个喜欢亲近小动物的家伙,但远远没有苛刻的“动物保护主义者”那样招人讨厌,尽管如此,看到地主的女儿为了给刚刚生完孩子的嫂子找口吃的,把逃荒路上坚持养下来的黑猫给人宰掉,并且平静的说“一会煮好了给我喝口汤”的时候,我那不值钱的眼泪还是不知不觉流下来了。

再次流泪,还是关于她,这个曾经的大家闺秀被人卖到妓院,服侍贪官,端着盆为他洗脚的时候,几次弯不下腰。贪官说你把盆放下吧,她哭着说“爷,我吃的太饱,实在。是蹲不下”——这个时候,许多观众不合时宜的笑了起来,不知道是他们太残忍,还是我过于入戏了。

而结尾那一段,几乎没有任何煽情的场景——除了最后徐帆和张默在茅草丛里换棉裤的时候响起了音乐——我的心里却一直在悲伤。为那个时代的河南人,以及蒋介石。他太不容易。最后一次不知不觉的流下眼泪,是结尾时的字幕出现了“1949年,蒋介石战败,退踞台湾”。

我们都知道,《少年Pi的奇幻漂流》很好看,不过它和《一九四二》不属于一种类型。在毫不犹豫的为前者打满五颗星的时候,真的有必要狠狠的给后者一个大差评吗?

电影一九四二 观后感 篇4

小编导语:冯导的电影《一九四二》已经上映了,在这个爱国情感高涨的2012年,和一二九运动纪念日到来之际观看《一九四二》这部影片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影片会给人很多的思考,如果还没有看过《一九四二》,不妨先来看看大家都是怎么评价《一九四二》的吧!更多关于《一九四二》,的观后感、影评尽在巨人作文网!

看完《一九四二》,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冯小刚这个级别的导演还对影片能否过审战战兢兢。它的过审是一次电影对意识形态的胜利以及对民族性反思的胜利。

《一九四二》是这样一部特别的电影:在抗战和民族灾难之时,我们的党和我军将领完全缺席,而忙前忙后的主角变成了国民党极其及其军队。因为意识形态的缘故,这在以前内地的主流电影中绝少出现的。记忆中,这种我党我军在重大历史面前缺席而把主角让位于国民党的电影,还算是1986年的《血战台儿庄》;《建国大业》在这方面也做了历史性的进步,国共有了平分银幕的机会,并难能可贵地对蒋介石进行了人性化处理;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抗战的也只是国民党军官和战士,但却在身份上做了模糊处理,且只作为电影的时代背景。在《一九四二》中,虽然也表现了蒋鼎文等国民党将领的麻木不仁,国民党政府官员的贪污腐化,但同时,你可以感受到蒋介石在内政外交上的无奈,他也需要向国际力量寻求庇护,也需要向地方财团寻求帮助,影片施与了这个我们传统意识形态中的异端分子以同情。这种表现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也说明我们的文化意识形态领域正在逐步软化,很多创作禁区正在被逐步打开,需要的只是时间。而这些正是在以冯小刚为代表的电影人逐步争取下实现的。

这是一部“在路上”的电影,灾民因饥荒而流徙。冯小刚和编剧刘震云采取了灾民、军队、政府、宗教、记者五条线索并行推进的叙事手法,让这五类人面对饥荒,从而做出反应。从剧作的角度来说,19个主角,50个次要角色,这不论在戏剧,还是电影中都是大忌,何况各方面人物又互不交叉,这对影片的戏剧性提出了巨大的考验,风险性极高。事实也确实如此,多线叙事必然会分散角色的情感力量,让习惯于追随几个人物命运的观众无所适从,而且从成片来看,张涵予和蒂姆。罗宾斯饰演的两个神父的线索是可以被砍掉的,太游离于故事主线之外,我想,冯小刚在最初的故事设计中应该有更多的想法,但碍于整体结构,无奈剪掉了很多的戏份。

上一篇:法治扶贫工作方案下一篇:孔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