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学习感悟

2024-08-12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学习感悟(精选9篇)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学习感悟 篇1

【篇一】

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是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推动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公务员队伍的重大举措。作为基层公务员,要深刻领会《规定》出台的重要意义,吃透弄懂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政策要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要加强学习培训,深入调研讨论,学习各项实施办法和配套制度,使各项政策举措在基层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要严格落实规定,把中央对广大干部的爱护关怀落到实处,真正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不断激发基层公务员队伍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

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要不断提高自我,用知识理论武装头脑,不辜负党和国家的期望。

踏实学习,武装头脑,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质和工作水平。通过党的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学习党章党规、系列讲话,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及各项方针政策。坚持经常性学习,并努力做到学以致用,从思想上、从工作方法和业务水平上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

勤恳务实,扎实工作,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业务工作中,按照“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原则来要求自己,做好表率,踏实工作,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落实到位。

提高认识,廉洁自律,保证领导干部的良好作风。在实际工作中,我坚持做到不畏困难、勇挑重担,尽心尽力工作,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工作中不打折扣,率先垂范,自觉地把工作和生活置于干部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做一个让组织放心,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对自己所分管的工作,严格按照程序办事,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要在工作、学习、廉洁自律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不辜负党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斗志,努力学习,踏实工作,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的突破。使得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出台的更加有意义。

【篇二】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其引人注目之处,在于通过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调动公务员群体积极性、健全激励保障机制。

考察我国现有公务员体制,客观地讲,其存在一些固有深层次矛盾,此次印发的文件旨在从中央层面来解决这些问题。原来以职务为主的体制发挥了应有的历史作用,强化了干部的责任担当。但同时,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也不断暴露出一些问题。

首先,过去干部队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态,从制度安排上看有不科学之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这同样适用于干部队伍。但为什么很多人还是一门心思想当大官?因为保障、福利,以及对职业生涯的肯定、社会荣誉等都与职务挂钩。

其次,常规的管理结构呈金字塔状,这意味着职务越高位置越少,这也产生了不公平的问题。如此一来,如何调动大部分人的工作积极性就成了问题,因为大部分人都在基层一线工作。最典型就是公安系统,他们的职业特征注定了很多人要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默默无闻地在非领导职务上工作。从全国范围来看,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有很大提升空间。基层的特点是“职务少、出口少”,在县乡一级大部分公务员的年龄一超过40岁或45岁,因为上升空间受阻,就会产生“应付工作”的情绪。

最后,就是长期困扰我们的“能上不能下”这个老问题,即如何落实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按照规定降低职级。过去,这一机制之所以难以推进,不仅仅是考虑到“面子”问题,还存在人事管理的内在规律性矛盾。一直以来,我们以职责为主来培养干部,任职的干部有着相当丰富的工作经验。如果机械地考核降级,对组织和体制同样意味着损失。如何既保证积极性,又能让做不好的人离开?这就需要增加管理手段的多样性,譬如考核不合格、不称职,可以通过降职级来负反馈,而不是职务。

总的来看,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公务员体制,拓宽公务员晋升通道,有助于完善激励保障制度、能上能下制度。社会应当重新理解“公务员”一词,不能把它当作“官”,而是将其视作一个公共服务职业,努力消除官本位思想。让公务员的辛勤付出,不仅仅以职务的形式来回报,还要通过建立起相应的竞争基准和工薪分配、荣誉分配、福利分配标准来回报。

向基层倾斜,科学分类、尺度更宽,探索能上能下的制度,建立更加合理的激励机制,是给干部队伍的强心针、定心丸。党的事业根基在基层、血脉在基层、源泉在基层,我们一定要让公务员们“安心立命”。当然,在提供正向激励的同时,必须明确降级标准并落实到位,亮明底线,向懒政、惰政发出警示。让付出者得、消极怠工者失,才是符合人性规律、符合执政初衷的好的制度。

【篇三】

学习了《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首先先理解职务和职级的概念,职务相对好理解些,科长、处长、局长等领导职务。职级不是领导的职务,是一套晋升体系,是公务人员确定工资、住房、医疗等待遇的依据。职务与职级并行的意思:由于领导职务岗位比较少,一般人始终晋升不上去,与此对应的是工资待遇也涨不上去,这样许多人就会失去工作热情。现在改革就是要避免这种情况,升不上去的人可以通过职级晋升,就算不当领导,也可以享受工资、住房、医疗等待遇,这样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但是职级晋升,并不改变工作职位和领导指挥关系,不享受相应职务层次的政治待遇、工作待遇。《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的职务与职级并行,是有利于调动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的积极性的,当然这也是改革初衷。

原先,综合管理类公务员有非领导职务一说,分为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调研员、调研员、副巡视员、巡视员八个级别。

现在,取而代之的职级序列是:一级巡视员、二级巡视员、一级调研员、二级调研员、三级调研员、四级调研员、一级主任科员、二级主任科员、三级主任科员、四级主任科员、一级科员、二级科员。十二个级别。

对比原先的规定,这等于是为基层公务员待遇晋升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篇四】

以《规定》促实干,当有“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的坚定。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当前,基层任务重、担子大,及时妥善处置各方面的工作和任务,基层干部提高化解风险的能力是关键。在狂风中才能看出草的坚韧,在“乱世”里方能显出忠臣的赤诚之心,越是艰难困阻,越要迎面而上,越是要坚定不乱。《规定》增加了非领导职务的层级,晋升选择多了,机遇也来了,基层干部要在机遇中明察风险、在挑战中发现机遇,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在扶贫一线、发展一线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以实字当头、以干为先,用一串串坚实的足迹,连接起伟大事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以《规定》促担当,当有“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决心。近日,习近平在回答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提问时“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情表达迅速刷屏,赢得广泛赞誉。这个答案深刻反映了他爱民的一腔赤诚、为民的真挚情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规定》中明确职级与待遇,指出公务员根据所任职级执行相应的工资标准,享受所在地区(部门)相应职务层次的住房、医疗、交通补贴、社会保险等待遇。职级与待遇,解决了公务员的“小家”问题,作为人民的勤务员,更要将重心放在群众的“大家”上、工作的“大事”上,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决心,担起责任与使命,全心全意爱民、贴心交心亲民,心系人民、为民担当,“一针一线”缝好百姓的“钱口袋”,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待遇。

以《规定》促提升,当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的认知。习近平总书记在《努力造就一只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养干部队伍》文章中指出,严把德才标准,选拔任用干部,首先要看干部政治上清不清醒、坚不坚定。《规定》明确公务员晋升职级的条件,一是要政治素质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表明,政治品德的重要性。德才兼备,方堪重任;

政德过硬,需修己以敬。“为政之道,务多于闻”,修炼道德操守,提升政治品德,最好的途径就是加强自我学习,以读书修德,研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见贤思齐,砥砺政德,从中汲取党性修养、政德修炼的精神营养,涵养自己的思想境界,并自省、自律、克己,做到知行合一,付诸实践,练就过硬本领。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如一场“春风”,为广大公务员干部畅通了职级晋升通道,拓展了职级晋升空间。“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公务员的“春天”来了,当有“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的坚定、“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决心、“为政以德,譬如北辰”的认知,快马加鞭,干出不负春光、不负时代的实绩。

【篇五】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推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是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体现了中央对基层工作的重视,对基层干部的关心,提振了基层公务员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信心和决心,使之能在新时代担起新使命,谋求新的更大作为。

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不是普惠性政策,《规定》中对职数比例有严格限制,明确规定了不得超职数配备职级。因此,必须坚持事业为上的晋升导向和竞争择优的晋升原则,让那些业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公务员得到晋升,从而不断激发公务员队伍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

坚持事业为上的晋升导向。《规定》明确指出,公务员晋升职级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德才表现、职责轻重、工作实绩和任职资历等因素综合考虑,不是达到最低任职年限就必须晋升,也不能简单按照任职年限论资排辈,要体现正确的用人导向。职级晋升“谁该升”是风向标,升对一批人、用好一批人,有利于激励一大批。特别是对那些在艰苦边远地区、急难险重岗位上埋头苦干、敢于碰硬、表现突出的公务员,在职级晋升上要予以倾斜,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公务员有“干头”更有“奔头”。

坚持竞争择优的晋升原则。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不能搞平均主义,如果只是简单地“熬资历”“混年头”“论资排辈”,这将与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目标要求和中央倡导的正向激励相悖。因此,要打破“吃大锅饭”和“论资排辈”的消极等待思想,解决好“干与不干一样、干好干坏一样、干多干少一样”问题。如何体现竞争择优原则,就是在相同资历人员晋升同一职级时,重点考虑德才表现、工作实绩以及考核情况,让最优秀的同志得到晋升,这样既较好地避免了平均主义,又有利于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是中央持续激励广大公务员积极作为、有效作为的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对广大公务员的关心爱护,是为公务员做的一件好事、实事。各级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中央政策,把中央对广大干部的爱护关怀落到实处,真正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篇六】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其引人注目之处,在于通过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调动公务员群体积极性、健全激励保障机制。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是要我们在履行职责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坚持向基层倾斜,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

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是对公务员制度的创新和完善,立足本职,踏实工作。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们应不断反复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的行动指南。从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中,也可以深切体会到想所贯穿的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秉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立足职责、用心用情、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勇于创新精神,更加坚定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突出针对性、增强有效性。

考察我国现有公务员体制,客观地讲,其存在一些固有深层次矛盾,此次印发的文件旨在从中央层面来解决这些问题。原来以职务为主的体制发挥了应有的历史作用,强化了干部的责任担当。但同时,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也不断暴露出一些问题。

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事业为上、公道正派、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着力匡正选人用人风气,贯彻正确用人导向。高度重视干部选拔培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精准科学选人用人,坚持将从严要求贯穿始终,从严从优选拔干部,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篇七】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紧接着,新修订的《公务员法》也正式颁布,该法明确“国家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所谓的“职务与职级并行”,就是将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分设、脱钩,意味着很多没有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在符合相关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正常晋升职级和提升待遇。可谓“一部法规”实现“一锤定音”,“一纸文件”激活“一池春水”,有媒体称“这一规定将对数百万公务员的升职和加薪产生影响”。

所谓“职务”,这好理解,比如xx是财务处处长,处长就是xx的职务。职务意味着权力,当然也意味着责任,必须对这块业务负责。职级不是领导职务,是另外一套晋升体系,体现公务员自身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资历贡献,是确定工资、住房、医疗等待遇的依据,职级本身不具有领导职责。

职务与职级并行的意思:由于处长等领导岗位少,一般人始终晋升不上去,与此对应的是工资待遇也涨不上去,这样许多人就会失去工作热情。现在改革就是要避免这种情况,升不上去的人可以通过职级晋升,就算不当领导,也可以享受工资、住房、医疗等待遇,这样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所以,职务与职级并行,是有利于调动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的积极性的,当然这也是改革初衷。此外,公务员晋升职级,并不改变工作职位和领导指挥关系,不享受相应职务层次的政治待遇、工作待遇。意思是,职级只与个人待遇有关,与职务相关的权力、职务待遇都没有关系。

众所周知,公务员职务原来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这次新《公务员法》和《规定》,在对领导职务延续以往设置的同时,对“非领导职务层次”进行了调整,比如“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和职责设置公务员领导职务、职级序列。”“职级序列按照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等公务员职位类别分别设置。”其中,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级层次分为四等十二级。过去,非领导职务与领导职务相比,无论晋升空间还是各类待遇,都不占优势。正是由于职级功能的弱化,职务晋升成了公务员价值追求的最大激励和职业发展的唯一阶梯。曾有调查显示,近81%的被调查者认为职务晋升对公务员的激励最有效,其中领导职务的晋升比非领导职务的晋升更具有吸引力。随着新《公务员法》和《规定》的出台,公务员队伍中“非领导职务”的表述将成为历史,职级晋升成为与领导职务并行的另一晋升通道。

推动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重大改革任务。xx年12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指出:“在职务之外开辟职级晋升通道,有利于调动广大基层公务员的积极性,是为基层公务员办好事、办实事,一定要把好事办好。”几年来,从县以下机关先行实施,到部分省区全面试点,再到目前正式铺开,如今改革实践结成制度成果,公务员晋升渠道普遍从“独木桥”变成了“立交桥”。可以说,新法规、新政策是惠及整个公务员队伍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也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职务与职级并行”,让广大公务员更加有奔头、有干头。一方面,它打破了职务晋升上的“天花板”阻隔。现实中,工作几十年、职务没变化的现象比较普遍,正如有人说的那样,“科员有可能一辈子是科员,正科一辈子是正科。”毫无疑问,实行职务与职级挂钩制度,从源头上、根本上有力改变了这种状况。另一方面,它解决了待遇安排上的“一刀切”问题。与过去因为职务上不去而待遇提不了相比,现在职务与职级并行的一大利好,是职级与待遇挂钩。就是说,那些不能晋升职务者,可通过晋升职级获得合理的待遇。一定程度上讲,职级晋升和待遇提升没有后顾之忧,会让广大公务员看到奋斗目标和发展前景,看到自己的努力付出得到应有回报,进而有利于增强事业心责任心、增进荣誉感自豪感,对于摒弃“官本位”思想、培树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有奔头”并非“熬年头”,“有干头”不能“等出头”。其实,不管职务还是职级,都是工作的担子、干事的平台和奋斗的阶梯。站在公务员的角度,职级晋升的空间扩大,也意味着组织管理更严、自我要求更高。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顺应了时代潮流,优化了职能职责,为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保障,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奠定了基础。

【篇八】

2019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这是在xx年出台的《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基础上,更加完善系统的政策性规定,也是新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配套规定,新规对公务员职级确定与升降、职级与待遇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职级不再简单按照任职年限论资排辈进行,而是在职级比例限额内,根据工作需要、德才表现、职责轻重、工作实绩和资历等因素,综合考虑、择优晋级,这将更好的调动和激励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公务员工作激情、担当作为,树立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

增加基层公务员晋升渠道。多年来,社会上有一种错误认识,认为公务员群体属于高薪阶层,工资高、隐性收入多。实际上,公务员特别是基层公务员,不仅工资不高、待遇低,而且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工作环境差,晋升更是难。职务与职级并行的施行不仅解决了公务员工资待遇与职务级别挂钩的问题,而且拓展了基层公务员职级晋升空间,提高了工资待遇。对于普通公务员来说,安于本职工作,立足本职工作同样可以得到考核晋级的肯定,这为大多数基层公务员职业发展提供了另一条通道。如规定中指出,县(市、区、旗)领导班子二级巡视员不超过领导班子职数的10%,一级、二级调研员不超过领导班子职数的20%。县(市、区、旗)、乡镇机关二级调研员不超过机关综合管理类职位数量的2%;

三级、四级调研员不超过机关综合管理类职位数量的10%,其中三级调研员不超过三级、四级调研员总数的40%;

一级至四级主任科员不超过机关综合管理类职位数量的60%,其中一级、二级主任科员不超过一级至四级主任科员总数的50%。

提高公务员干事创业积极性。xx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因为晋升无比例限制,达到晋级年限的基本都能自动晋级,这样就会出现公务员“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问题,不利于工作推动、不利于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新规第十八条除明确晋升年限:晋升一级巡视员,应当任厅局级副职或者二级巡视员4年以上;

晋升二级巡视员,应当任一级调研员4年以上;

晋升一级调研员,应当任县处级正职或者二级调研员3年以上;

晋升二级调研员,应当任三级调研员2年以上;

晋升三级调研员,应当任县处级副职或者四级调研员2年以上;

晋升四级调研员,应当任一级主任科员2年以上;

晋升一级主任科员,应当任乡科级正职或者二级主任科员2年以上;

晋升二级主任科员,应当任三级主任科员2年以上;

晋升三级主任科员,应当任乡科级副职或者四级主任科员2年以上;

晋升四级主任科员,应当任一级科员2年以上;

晋升一级科员,应当任二级科员2年以上。除了明确公务员晋升职级需要的最低年限,还要在符合各单位编制比例的前提下,根据工作需要、德才表现、职责轻重、工作实绩和资历等因素综合考虑,不是达到最低任职年限就必须晋升,也不能简单按照任职年限论资排辈,体现正确的用人导向,可大大调动公务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吸引优秀人才选择基层。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实施使公务员晋升方式更加合理,对于基层公务员岗位留住人才是一项利好政策。据了解,近些年基层招录的新公务员,面对基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繁重工作任务,面对经常“5加2”、“白加黑”的工作状态,面对入职后多年无法晋升提高自身待遇和结婚成家的各种压力,使得不少基层公务员岗位成为了一些大学生的跳板,工作一两年要么寻求上调、遴选机会,要么直接辞职另行择业,优秀人才很难踏踏实实地长期坚持下去。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实施势必将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走向基层、留在基层、扎根基层。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学习感悟 篇2

关键词:职务制,职务职级并行制,基层公务员

在我国整个公务员群体中基层公务员的数量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他们广泛分布在各级党政机关, 直接和群众打交道。然而, 虽然基层公务员的队伍相当庞大, 提供给他们的晋升通道却给长狭窄, 晋升过程相当漫长, 有相当数量的基层公务员都止步于科员或者副主任科员。基层公务员中的一个现实情况是, 扎根基层二三十年, 职务职级却一点没有晋升或晋升非常缓慢, 由此导致待遇得不到改善, 职业生涯规划几乎为零, 工作成就感很低, 对工作产生倦怠。职务与职级制度改革一经颁布就引发热议, 被誉为基层公务员的晋升“福音”。

一、公务员晋升制度存在的弊端

一直以来, 决定我国公务员待遇的关键因素就是职务, 这一点在基层公务员群体中尤为明显。现行基层公务员的工资结构中, 职务工资占主体, 同时也决定级别及配套的津补贴。现行公务员制度中, 实行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 职务、职级、工资三者相对应, 并且职务决定职级和工资, 也就是说, 以职定级和定薪。基层公务员改善工资待遇的途径唯有晋升职务这一根“独木桥”。这也是为什么“官本位”思想如此盛行, 买官卖官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大家普遍认为, 只有职务晋升了, 才能获得改善的福利和待遇, 可是这对晋升通道非常狭窄的基层公务员来说却很不公平。

二、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内容

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明确提出, 将对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设置5个职级, 由低到高依次为科员级、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和正处级, 办事员任满8年未提拔, 可享受科员待遇;科员任满12年未提拔, 可享受副科待遇;副乡科级、副主任科员满15年未提拔, 可享受正科级待遇, 正科级干部15年未提拔, 可享受副处级待遇, 副县处级干部15年未提拔, 可享受正处级待遇, 职级晋升后, 可以享受相应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的工资待遇, 但工作岗位不变。

三、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积极意义

职务和职级是我国公务员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确定其工资待遇的基本依据。职务主要体现职位本身的所需具备的工作能力和担负的职责。现行制度下, 我国公务员的待遇仍与职务挂钩, 息息相关, 这也是体制内普遍看重职务的根本原因, 县级以下机关因为受机构规格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职务晋升空间狭小, 矛盾凸显尖锐。

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激励机制。它的实施对基层公务员的成长具有积极导向性, 能够激励更多的优秀人士投身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这一新政的实施使公务员晋升方式更趋合理, 是留住基层优秀人才的一项好政策。在新政之前, 参加公考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入职后的发展方式又只有职务晋升这条狭窄的通道, 堪比自古华山一条路。基层公务员难于晋升以及衍生出的待遇不易增长问题, 进一步加剧了公考基层职位遇冷的问题, 相关岗位不仅招不到优秀人才, 甚至连报名者都寥寥无几甚至零报考。新政的实施, 让公务员们不再急迫脑袋抢位子了。

新政也进一步缩小了中央及省市级公务员与县以下公务员在晋升问题上的差异。目前在一些地区, 省市级公务员经常三五年就能实现一级晋升, 而县以下公务员明显存在晋升慢的问题。虽然新政未能抹平这种差距, 但已经有效缩短了这一差距, 使得公务员相关管理制度正向更公平的趋势发展。

四、落实职级制还需配套跟进

推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改革并不意味着给公务员队伍吃下了“定心丸”, 为了保证职务职级制度改革的成效, 完善我国公务员管理激励机制, 还需要其他一些配套措施跟进。基层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落实仍需很多条件进行支撑, 否则, “好经也会被歪嘴和尚念歪”。

首先要关注的就是如何进行科学考核。职级晋升是对工作业绩表现突出的基层公务员进行他们的职级晋升, 因此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对基层公务员的工作业绩进行科学公正的考核。目前我国公务员考核体系普遍实行年底的当年年度考核, 流程通常是自己撰写年度考核登记表, 呈上, 领导审阅, 签字同意, 对表现优秀的同志评定为“优秀”, 其他同志一般为“称职”。并没有对公务员个人的“德能勤绩廉”进行深入具体细致的单项指标考核。因此, 要公平公正地推进实施职级晋升制度就需要有科学完善的考核体系和考评结果做有力支撑, 否则, 不良后果可能会让“一把手”有更大的话语权, 进而滋生出腐败。

其次要关注的则是财政支撑。职级晋升后相应的待遇要落实, 这需要钱, 如果县以下机关财力吃紧, 甚至一些地区无法承受职级晋升制度实施后的财政压力, 那就变成“空头支票”——职级上去了, 对应的工资待遇却迟迟不能落实, 这样更加打击基层公务员的积极性。因此, 配套资金在县级以下机关无法保证的情况下必须依赖中央、省市一级根据“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拨付相应的资金, 专款专用, 为基层公务员推行新政解决财力后顾之忧。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学习感悟 篇3

擢升领导不再是公务员涨薪的唯一路径,新一轮公务员薪酬改革正在进行中。

2014年12月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召开,审议了包括《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内的6个文件。其中《意见》明确指出,县以下机关将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这意味着职级与待遇挂钩,基层公务员不当领导也能涨薪。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公务员总数为717.1万人,其中县级以下工作的政府机关公务员数量占比超70%。也就是说将有超过500万人直接受到《意见》的影响。

依照现行《公务员法》的规定,目前的情况是,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即职务、职级、工资三者相对应、相挂钩,职务能够决定职级,职级随职务变化,并获得相应的工资待遇。而将来的职务与职级分离并行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薪酬制度是实现职务与职级并行的重要条件。

《意见》的出台被视作公务员制度改革的一大举措。换句话说,基层公务员可凭借工作年限、工作能力等提升级别,进而提升工资,公务员会有更强的工作动力,“当领导”不再是唯一的价值追求。

职务与职级的双向轨迹

职务是指公务员所具有的头衔称谓,主要体现工作能力和职责大小,如县长。而职级是指一定职务层次所对应的级别,主要体现资历,例如县长所对应的职级一般是县处级正职。

据《公务员法》相关规定,与职务层次相对应的公务员级别共十五级,就像金字塔状排列,越往底层,级别越低、人数越多。这其中公务员的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县级基层领导职务则分为乡科级副职、乡科级正职、县处级副职、县处级正职,非领导职务指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等。

“基层公务员由于行政层级限制,职务很难上去,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在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看来,这个拥有庞大数量的基层公务员群体,能升到县委书记、县长等职位的毕竟是少数,若仅凭职务作为涨工资的依据,那么大量无法提升的公务员自然只能拥有低水平的工资。

职务反映职级,职级对应一定的职务。从功能上来看,二者的区别在于,职务的设置给公务员带来权力以及责任义务的承担,职级的设置给公务员带来物质利益以及职业尊严的满足。一条职务序列构成公务员职业发展的一道阶梯,一条职级序列则构成公务员职业发展的另一道阶梯。

当然,两道阶梯分别满足公务员职业发展的不同价值追求。现行制度下,公务员的级别根据所任职务及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公务员在同一职务上,可以按照国家规定晋升级别。但现实情况却表现为以职定级、以职定薪。

《小康》记者在江苏、山东等地采访时了解到,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公务员工资是由四个部分组成,职务工资约占20%,级别工资约占25%,地区附加津贴约占45%,各种补贴约占10%。可见,级别工资仅占两成。

相比之下,职务工资比例虽并不高,但由于地区附加津贴基本按照职务发放,因而职务工资整体所占比例接近七成。职务对工资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职级的功能被明显弱化。

曾经在满洲里市有过基层挂职经历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对记者表示,事实上大多数县级基层公务员升迁到副科级以上是件相对困难的事情,缺乏升迁机会是基层公务员群体的最大问题。“目前现行的公务员体制中,职务决定了待遇。”

“如果职务与职级不并行,有些乡镇的基层公务员一辈子可能连科长都当不上,当不上领导的话,基本的薪酬就上不去。”竹立家说,基层公务员晋升渠道少,速度慢。“这就影响了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他认为“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实施,将有效提升基层公务员的积极性。而且,还将有效消除基层公务员中的“官本位”现象,“比如说一个科员,提不了科长就不能加薪,所以他只能努力往上升。”

《意见》推行之后,这种情况就会发生改变,竹立家认为,“现在只要工作到一定年限,靠绩效考核也可以加薪,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即使不当处长,只要职级在增长,那么工资也会增长,就是说,不当官也能享受官员薪资待遇,多了一条晋升通道。”

试点探索之难

据《小康》记者初步统计,江苏、福建、安徽、山东、河北、辽宁、内蒙古等省区均曾表示试点推进基层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制度。

例如,福建省政府办公厅2014年7月印发了《福建省2014年健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在县以下机关全面实施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山东省人社廳也出台了“关于试点公务员聘任制及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的方案,选择了几个岗位进行聘任制管理,主要针对特殊岗位,聘任专门人才,待遇比普通公务员高。

但是记者分别致电福建、安徽、山东、辽宁等地的人社厅等相关部门,他们均对此表示执行细则并未完善,无法就试点效果进行答复。

“我们一直在探索,但尚未全面铺开实施。”苏州市太仓市委组织部相关人员向记者透露。在当地一些公务员看来,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制度对鼓励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热情,给一些“老黄牛”公务员相应的待遇升涨是有积极作用的,但同时他也觉得,这项制度的推行一定要有完善的考核、选拔配套。

“同处于一个科室,每个人的分工都不一样,因人因岗的考核设置非常难。所以这项制度肯定是好的,但是全面铺开需要做很多工作,推行方式还有待商榷。”这位公务员结合实际现状表达了看法。

为何上述省份的“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未真正启动?当然,仅仅因分工不同难以作为考核的参照,这些并不是难以突破的重点。

早在2006年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时就明确提出“级别与工资待遇适当挂钩”。在当时作为方案制定参与者的汪玉凯就预见到了目前的难题:领导职务职位有限,“僧多粥少”。

8年来,“适当挂钩”的方案一直未出台。“这就形成了目前的局面,待遇只与职务挂钩,基层公务员遭遇‘天花板’,职务晋升无望、工资又涨不上去。”汪玉凯说。

近年来,关于调整公务员工资的呼声越来越高,公务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一旦形成,财政预算中的人员经费开支也会增加,职务职级并行后新增开支也会纳入其中,而一些地区的县乡级财力有限,难以承担挂钩后的财政压力。此外公务员考核机制尚未完善,谁晋级、谁升迁亟待公众认可的标准;一旦挂钩,现行公务员法便需要修改。

近年来,国家数次将“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提上日程。如2009年,中央印发的《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提出“建立健全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强化职级在确定干部工资、福利等方面的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建立公务员的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

汪玉凯认为,此次中央深改小组会议对此作出了部署,意味着这项纠结了8年的改革会真正破局,“国家有关部门应该会出台配套细则,解决地方财力、考核机制等一系列问题。”

公务员法修订在即

“一项改革能否成功,取决于具体的改革方案是否细化、具体化。”竹立家说,中央深改小组会议作出了部署,这意味着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可能会尽快出台,将明确职级晋升上限等问题。

对于此轮公务员制度改革,在2014年年初,中组部、人社部就联合召开全国公务员管理工作会议,人社部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局长尹蔚民指出,今年的工作重点是推进公务员分类改革,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2014年5月28日,人社部发布了《2013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明确提出,开展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试点。

竹立家说,按照目前的规划来看,这项制度在2015年底就会在全国铺开,“一项好的措施不可能拖上很久,从明年开始全国各地应该陆续开始着手准备实施。”

竹立家说,“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后,虽然公务员的人数不会增加,但是拿相应薪酬待遇的人会增加,财政支出会增加,所以国家财政在转移支付等问题上要加大力度。

伴随着公务员制度的调整,竹立家认为《公务员法》也应该进行相应的修改。事实上,早在2004年《国家公务员法》向国务院提交初审时,就涵盖了职务与职级制度的规定。

现行《公务员法》对公务员工资水平的表述只有两句话:“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国家实行工资调查制度,定期进行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调查比较,并将工资调查比较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工资水平的依据。”

竹立家认为,现行的《公务员法》极有可能启动修改。“实行了近十年的《公务员法》,公务员养老制度、薪酬制度等制度设计已经滞后,亟待修改,以便适应职务与职级等公务员薪酬改革的需求。”

按照2006年施行的《公务员法》,公务员工资调整以企业相当人员薪酬水平及其变动情况作为参考依据。也就是说,公务员涨不涨工资、涨多少,应比照追随企业相当人员薪酬变动情况来决策。

虽然《公务员法》明确提出,“国家实行工资调查制度,定期进行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调查比较,并将工资调查比较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工资水平的依据”,但在一些受访人士看来,《公务员法》并没有对此做出更明确的规定,导致工资定期调查和比较机制长期缺失,让公务员薪酬改革难题延续至今。

《公务员法》从2006年施行至今,中国社会在近十年中发生的变化是巨大的,中国经济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公共机构的工作性质发生了变化,《公务员法》也会随着这次改革做一些相应的条款上的修改。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实施细则 篇4

公务员职位按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下面是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主要内容

(一)职级的设置。对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设置5个职级,由低到高依次为科员级、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和正处级。

(二)职级晋升条件。公务员晋升职级,主要依据任职年限和级别。具体条件分别为:晋升科员级须任办事员满8年,级别达到二十五级;晋升副科级须任科员级或科员满12年,级别达到二十三级;晋升正科级须任副科级或乡科级副职、副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二十级;晋升副处级须任正科级或乡科级正职、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十九级;晋升正处级须任副处级或县处级副职满15年,级别达到十七级。任职年限,从晋升职级或正式任命职务之日起按周年计算,满12个月为1周年。任现职级或职务期间每有1个考核为优秀等次,任职年限条件缩短半年;每有1个考核为基本称职等次,任职年限条件延长1年。

(三)职级晋升办法。对达到规定任职年限和级别条件的公务员,依据其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在本单位或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民主测评,经考核合格的晋升职级。公务员晋升职级,应包括初核、民主测评和考核、公示、报批等环节,按所任职务的管理权限进行审批。

(四)职级晋升后的待遇。公务员晋升职级后,享受相应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的工资待遇。

(五)职级晋升后的管理。公务员晋升职级后,工作岗位不变,仍从事原单位工作。晋升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按现行规定执行。

2.实施范围

(一)本意见的实施范围,包括县(市、区、旗)和乡(镇、街道)列入公务员法实施范围的机关和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中,已进行公务员登记备案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备案的在编人员。机构规格高于正处级的县(市、区、旗)所属党委、政府工作部门等不列入实施范围。

(二)中央和省驻列入实施范围的县(市、区、旗)正科级以下单位中、已进行公务员登记备案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备案的在编人员,参照本意见执行。

3.其他有关问题

(一)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公务员,建立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办法另行制定。相关办法出台前,暂按本意见执行。

(二)公务员晋升职级后兑现待遇所需资金,按行政隶属关系和现行经费保障渠道解决。

4.工作要求

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是完善公务员制度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面临的情况复杂,必须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一)加强对实施工作的领导。各地和在县以下有派驻单位的中央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组织实施工作的领导。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组织、机构编制、财政部门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密切配合,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二)精心组织实施。各地和在县以下有派驻单位的中央有关部门要周密部署,把工作做细做实。要开展深入调研,全面掌握本地区本部门机构和人员情况,认真分析实施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和问题,及时研究提出解决办法。避免引发新的矛盾。重大事项要及时请示报告。

(三)严格执行政策。各地和中央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本意见规定,不得自行扩大实施范围,不得自行变更晋升职级的条件,不得自行出台提高职级待遇的措施,中央有关部门要加强政策把关。原自行采取的不符合国家统一政策规定的晋升职务或提高职级待遇的做法,一律停止执行。对违反规定的,要坚决予以纠正,并追究责任。

(四)做好政策解释和舆论引导。实施过程中,各地和相关部门要密切关注各方面的反应,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要认真细致的做好政策解释和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实施工作平稳顺利进行。对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要做好应对预案。

#拓展知识

# 工资待遇:

以工资待遇为例,根据现行公务员法,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这意味着,在中国,职务、职级、工资三者相对应、相挂钩。职务能够决定职级,职级随职务变化,并获得相应的工资待遇。

但国家行政学院博士后赵子建曾在《光明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称,据统计,在目前各地公务员工资的四个组成部分中,职务工资约占20%,级别工资约占25%,地区附加津贴约占45%,各种补贴约占10%。级别工资仅占两成。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学习感悟 篇5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将在哪些地方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什么时候开始实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试点是哪里?

职务工资在县以下机关公务员的工资待遇中“占大头”,这种现状将被打破。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12月2日下午消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会议指出,在全国县以下机关实施这项改革,要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坚持好的做法,改进存在的不足,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职务是指公务员所具有的头衔称谓,主要体现工作能力和职责大小,如县长。

县以下机关建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

会议指出,在职务之外开辟职级晋升通道,有利于调动广大基层公务员的积极性,是为基层公务员办好事、办实事,一定要把好事办好。

在全国县以下机关实施这项改革,要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坚持好的做法,改进存在的不足,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人民日报海外版》9月11日曾发表一篇题为《什么样的人能当领导干部?》的文章。文章显示,全国公务员队伍约有60%在县级以下。基层公务员由于行政层级限制,职务很难上去,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对此,国家行政学院竹立家教授告诉澎湃新闻,目前的情况是,职务对于公务员工资起决定性作用。职务与职级分离并行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薪酬制度是实现职务与职级并行的重要条件。

竹立家认为,只有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职级的激励功能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竹立家还称,职务、职级双重晋升的机会,打破了“官本位”思想,也会削弱基层买官卖官之风,维护了公平。

什么是职务和职级?

职务是指公务员所具有的头衔称谓,主要体现工作能力和职责大小,如县 长。

而职级是指一定职务层次所对应的级别,主要体现资历,如县长所对应的职级一般是县处级正职。

根据现行公务员法,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这意味着,在中国,职务、职级、工资三者相对应、相挂钩。职务能够决定职级,职级随职务变化,并获得相应的工资待遇。

现行制度下,公务员的级别根据所任职务及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公务员在同一职务上,可以按照国家规定晋升级别。但现实情况却表现为以职定级、以职定薪。

9月5日,国家行政学院博士后赵子建在《光明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称,据统计,在目前各地公务员工资的四个组成部分中,职务工资约占20%,级别工资约占25%,地区附加津贴约占45%,各种补贴约占10%。级别工资仅占两成。

他认为,相比之下,职务工资比例虽不高,但由于地区附加津贴基本按照职务发放,职务工资整体所占比例接近七成。职务对工资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职级的功能被明显弱化。

事实上,早在2004年《国家公务员法》向国务院提交初审时,就涵盖了职务与职级制度的规定。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改革在加速。

公开出版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披露,有关部门已经对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进行了研究,并拟定了具体办法。

2014年1月,中组部、人社部联合召开全国公务员管理工作会议,人社部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局长尹蔚民指出,今年的工作重点是推进公务员分类改革,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安徽、山东、江苏、河北、辽宁等省都已经陆续开始尝试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5月28日,人社部发布了《201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提出,将开展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试点。

《公报》称,研究工资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初步方案,开展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试点,进行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试调查 和分析比较。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完善。

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 《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的制度。

【专家解读:“职务职级并行相当于多一条晋升通道”】

昨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召开,审议了6个文件。其中包括《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等。这些文件精神该如何理解呢?记者采访专家来释疑解惑。

公务员晋升

“不当官也能享官员待遇”

【会议摘要】

会议审议了《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会议指出,在职务之外开辟职级晋升通道,在全国县以下机关实施这项改革,有利于调动广大基层公务员的积极性,是为基层公务员办好事、办实事,一定要把好事办好。

进展 5省份已试点职务与职级并行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提出,“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对此,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竹立家对新京报记者说,此举相当于打破目前的职务决定待遇局面,为基层公务员开辟一条上升渠道,“不当官也能享受官员待遇”。

据了解,对于“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国家有关部门早有计划。今年初,中组部、人社部联合召开全国公务员管理工作会议时,人社部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局长尹蔚民就指出,今年的工作重点是推进公务员分类改革,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5月28日,人社部发布了《201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明确提出,开展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试点。

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安徽、山东、江苏、河北、辽宁等5省份都已推行了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如福建今年7月发布的《实施方案》就提出,“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在县以下机关全面实施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

现状 公务员职务决定其待遇

现行的行政级别体系按照5级划分:国家级、省部级、司厅局级、县处级、乡镇科级,各级分为正副职。乡科级以下,还有两个级别:科员级、办事员级。按照该划分方式,县以下机关最高级别是县处级,对应的是县委书记、县长;县级各委办局,比如县发改委、县民政局的领导,虽然称为局长,但实际为乡科级。

中组部2008年发布的《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试行)》规定:晋升科员职务,应当任办事员3年以上;晋升乡科级副职领导职务的,应当担任科员级职务3年以上。

以一名分配到乡镇、从办事员做起的大学毕业生为例,干3年后,有资格升到科员;做满3年科员,有资格升到副科长。此后,如果仕途顺利,才有机会升到正科、副处、正处等其他行政职务。

汪玉凯说,全国公务员队伍中,来自县以下机关的约60%,也就是说,多数公务员都在县以下机关,“由于行政职务的职位非常有限,比如县以下机关,正处级只有县委书记、县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政协主席等少数几个。所以多数公务员都是在科员、办事员这两个级别之间,就走完了个人仕途。有机会升迁到副科、正科的都不多。”

汪玉凯说,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现行体制职务与待遇挂钩,以职定级、以职定薪,“公务员如果想提高待遇水平,只有职务晋升也就是升官这一条通道。这就导致了很多矛盾和问题”。

影响 对“非领导职务”影响不大

10年前,汪玉凯就曾提出“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建议,并对此做过调研,“职务与职级并行,就相当于给公务员增加了一条晋升通道。可以不当官,但也能享受到官员待遇。简单来说,就是在职务与待遇挂钩的基础上,职级也跟待遇挂钩。公务员只要工作能力、工作表现合乎要求,就能不断提高职级”。

他认为,本次将公务员团队中的多数——县以下机关的公务员,作为“职务与职级并行”的适用对象,有利于提高基层公务员群体的工作积极性。

依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序列职务除了领导职务,还有非领导职务。具体到县以下机关,共包括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调研员、调研员。乡科级副职与副主任科员对应,科级正职与主任科员对应,调研员、副调研员与处级、副处级对应。

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制度研究 篇6

关键词:职级并行;晋升;薪金收入

引言:近年来,公务员一直是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公务员的稳定,“金饭碗”吸引着大批的就业应届生。可是这几年国考的风光已经远不如前,无论是报考的总人数,还是单个职位的竞争比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种现象的背后肯定存在一定原因。所以研究公务员的改革很有意义。

一、山东省潍坊市公务员现状

以一名分配到山东潍坊市乡镇、从办事员做起的大学毕业生小孙为例,干3年后,有资格升到科员;做满3年科员,有资格升到副科长。此后,如果仕途顺利,才有机会升到正科、副处、正处等其他行政职务。小孙开始进入岗位兢兢业业,过了两年以后,发现办公室里的其他人都喝茶看报混日子,对工作敷衍,而且很多人都经常不在岗,同办公室的大姐告诉小孙,公务员是铁饭碗考核不出大问题就行,反正一时半会又晋升不了。小孙当初一心一意考公务员为人民服务,看到办公室里其他人都这样,小孙也开始对工作怠慢。结果最后发现工资不够养家糊口,而且自己职务不高,只能熬年头,于是开始敷衍工作,自己也开始有了副业,虽然知道不符合公务员相关的法律,小孙只能偷偷的干。基层公务员晋升的“天花板”现象,不仅对他们来说不够公平,也不利于提高其积极性,更不能激励其为老百姓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山东省公务员“到主任科员就等着退休”也是一部分基层公务员的真实写照。

二、推行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制度的不利影响

首先,晋升制度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容易出现“找关系”晋升的情况公务员是民众心中的铁饭碗,一旦进入编制体制内,只要没有重大错误就不会考核出现问题。这种机制不改善,基层公务员的积极性没法提高。其次,身份问题,很多县级基层公务员受“天花板”的影响,职级并行以后带来的荣誉感和社会认知度是客观存在的,这也是为什么先行公务员下很多人挤破头也要当官的真正原因。再次,县级以下公务员的工资是不是有“顶蓬”县级以下的人员工资能不能超越所在单位的“最高行政级别”县级以下公务员能不能达到厅级乃至更高,这也是问题,文件中没有明确。最后,晋升工资会加重地方财政负担,公务员职级并行,对于基层公务人员而言,就相当于增加地方财政负担。

三、推行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制度的建议

(一)健全公务员内部考核机制。效率低下的工作状态由于公务员考核不健全造成的。标准按“德能勤绩廉”的考核标准过于模糊和空大,从而使得考核缺乏一定的客观公正性。所以要加强平时考核,更加注定不定期和平时考核,量化管理,简历日常考核结果的反馈机制。采用合理的科学的考核方法,选取科学的考核方法,确保考核的公平公正,因地制宜,促进考核向更加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二)完善职务职级并行制度,制定根据能力与工作业绩的晋升制度。国家应该尽快出台相关的职级晋升制度,制定根据能力与业绩晋升的相关制度,保证政策的顺利运行。在公务员晋升上,以山东省县级为例,如果一般的官员想要达到正科级的待遇,除了一定的年数等待,还要与相应的工作能力,条件与资格。通过一定的程序以后,也可晋升。

(三)完善工资制度,建立公务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国家应当尽快出台有关法律,对公务员工资的具体设定,工资调整依据以及幅度,公务员工资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明确的规定。公务员工资与地方财政水平相挂钩,国家财政要加大转移支付能力,向地方中西部落后地区转移财力。

(四)规范津贴补助制度。应将现有的工资津贴制度进行改善,有“暗补”改成“明补”,施行透明津贴补助办法,对擅自动用发放津贴的单位给予大力打击。建立各级公务人员的财产明细。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学习感悟 篇7

职务工资在县以下机关公务员的工资待遇中“占大头”,这种现状将被打破。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12月2日下午消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会议指出,在全国县以下机关实施这项改革,要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坚持好的做法,改进存在的不足,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人民日报海外版》9月11日曾发表一篇题为《什么样的人能当领导干部?》的文章。文章显示,全国公务员队伍约有60%在县级以下。基层公务员由于行政层级限制,职务很难上去,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对此,国家行政学院竹立家教授告诉澎湃新闻,目前的情况是,职务对于公务员工资起决定性作用。职务与职级分离并行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薪酬制度是实现职务与职级并行的重要条件。

竹立家认为,只有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职级的激励功能才能真正发挥出来。竹立家还称,职务、职级双重晋升的机会,打破了“官本位”思想,也会削弱基层买官卖官之风,维护了公平。

什么是职务和职级? 职务是指公务员所具有的头衔称谓,主要体现工作能力和职责大小,如县长。而职级是指一定职务层次所对应的级别,主要体现资历,如县长所对应的职级一般是县处级正职。

根据现行公务员法,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这意味着,在中国,职务、职级、工资三者相对应、相挂钩。职务能够决定职级,职级随职务变化,并获得相应的工资待遇。

现行制度下,公务员的级别根据所任职务及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公务员在同一职务上,可以按照国家规定晋升级别。但现实情况却表现为以职定级、以职定薪。

9月5日,国家行政学院博士后赵子建在《光明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称,据统计,在目前各地公务员工资的四个组成部分中,职务工资约占20%,级别工资约占25%,地区附加津贴约占45%,各种补贴约占10%。级别工资仅占两成。

他认为,相比之下,职务工资比例虽不高,但由于地区附加津贴基本按照职务发放,职务工资整体所占比例接近七成。职务对工资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职级的功能被明显弱化。

事实上,早在2004年《国家公务员法》向国务院提交初审时,就涵盖了职务与职级制度的规定。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改革在加速。公开出版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披露,有关部门已经对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进行了研究,并拟定了具体办法。

2014年1月,中组部、人社部联合召开全国公务员管理工作会议,人社部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局长尹蔚民指出,今年的工作重点是推进公务员分类改革,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安徽、山东、江苏、河北、辽宁等省都已经陆续开始尝试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5月28日,人社部发布了《201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提出,将开展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试点。

《公报》称,研究工资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初步方案,开展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试点,进行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试调查和分析比较。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完善。

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 《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的制度。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学习感悟 篇8

2015年1月,中央印发《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在县以下机关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的制度。这项制度的实质,是通过强化职级的作用而未必仅以提拔职务的方式激励基层干部,用以解决基层干部待遇低、晋升难的问题,保证基层干部队伍的稳定。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类似的做法古已有之。

两难抉择

西汉元康元年(前65),汉宣帝亲自主持实施了一次大规模人事调整,要求择选朝中通达政事的博士、谏大夫外派出任郡国守相。在这次人事调整中,谏大夫萧望之被选派担任平原太守(今山东德州一带)。但萧望之却不愿离京,不久上疏汉宣帝说:“陛下哀悯百姓,担忧地方治理,所以悉派谏官以补郡吏,这份心情足以理解。但朝无诤臣则不知过,国无达士则不闻善,这是忧其末而忘其本啊!希望陛下更加重视内臣选拔,只要朝廷纳谏忧政,恪守治道,外郡不治,岂足忧哉?”

汉宣帝与萧望之的争论,实质是对人才资源如何在中央(上级)与基层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的分歧。一方面,在单一制中央集权制下,中央政府负责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需要将最优秀的人才集中到中央来,包括从基层遴选人才,以强化中央政府的控制力与向心力。另一方面,基层作为国家政权的神经末梢和政策实施的落脚点,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同样需要大量人才的聚集。但由于权力自下而上集中,各项政策指令、资源调配以及下级官员的进退留转、待遇保障都来自上级,特别是在科层制下,越往基层,官员数量越多,级别越低,权力越小,上升通道也越窄,这就不可避免会对基层官员的向上流动愿望和抱负造成冲击,从而,就产生了国家治理中如何保持基层官员稳定的两难。

值得一提的是,两汉之时,官与吏并无截然区分,不少重臣名相都是从佐吏做起,特别是县令多取郡吏之尤异者。只是后来官吏分离,胥吏地位下沉,受到严格限制,没有升迁希望,同时不像官员有回避、调任等约束,于是专于弄权,成为官场蠹害。这也告诉我们,重视基层“小吏”的“职业发展”,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状态,对于吏治整饬,绝非小事。

解决办法

那么,古人又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呢?尽管中国古代向来有守令擢入台省、郎官出宰百里的传统,中央政府经常将富有地方治理经验的优秀人才选拔到中央,及至出任公卿将相,同时有意识地选派中央官员到地方任职,一可以丰富其经历,二可以为地方输送人才,正如唐玄宗即位之初颁布诏令所强调,“选京官有才识者除都督、刺史,都督、刺史有政迹者除京官”,“永为恒式”。

然而,在金字塔形的权力结构下,不可能所有优秀基层官员都能得到提拔,京官外派也不可能成为地方官员选配的主要渠道,否则,客观上将挤压地方官员为数不多的上升空间,挫伤其积极性。换言之,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鼓励基层官员安心岗位、勤勉工作。

对此,汉宣帝同样给出了很好的回答:“太守,吏民之本,数变易则下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就是说,包括太守在内的地方官员如果任职飘忽不定,下属及百姓知其在任不久,对其政策能否持久将失去信心,甚至阳奉阴违,只有知其任职将久,才不敢虚以应对。因此,对考核优异、吏民称颂的太守,汉宣帝常以玺书勉励、增进秩俸、赐予赏金及至封侯授爵等进行褒奖,而未必简单以提拔作为奖励,可谓多管齐下、用心良苦。

汉代保持地方官员任职稳定的做法,一直为后代所继承。历史上大多数朝代都规定了太守、县令三年一任,非任满不得迁转。武则天时,史学家刘知几上疏,建议“刺史非三岁以上,不可迁官”,唐德宗时曾下令对优秀县令授予荣誉虚衔而命其仍居本职。明代对知县三年一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对任职届满而业绩卓著的知府、县令往往仍命其留任而以增进品秩作为补偿。例如,明代知府品秩为四品,但况钟守苏州、陈本深守吉安,因深孚民望,一再留任,品秩增至三品;陈敏知茂州,累加秩至四川布政司右参政,“仍视州事,在州二十余年,秩既高,诸监司郡守反在其下”。清代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专门辟条“因部民乞留而留任且加擢者”,总结“古来重吏治者,多以久任为效”,对保持基层官员任职稳定作出了强调。

待遇保障

在众多对基层官员的激励措施中,最重要的无疑是提高薪俸。正如吕思勉先生在《中国制度史》中所总结的,“历代制禄厚薄虽有不同,其足以养其身,赡其家,使其润泽及于九族乡党而犹有余裕,则一也”,并认为“官禄至近代而大薄,亦为官吏不能清廉之原因”。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也谈到,“今日贪取之风,所以胶固于人心而不可去者,以俸给之薄而无以赡其家也”。显然,他们都意识到了官员俸禄与廉洁之间的客观联系。

尽管孔子曾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孟子也曾说,“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这一思想也一直为后世士子所谨记恪守;然而,与此同时,孟子也承认,“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也就是说,入仕为官,目的在于弘道,但又不能不看到这也是谋生的一种手段,脱开物质利益一味高倡弘道,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事实上也是很难做到的。特别是对于基层官员来说,承担着大量繁重的日常事务,又和百姓直接打交道,如果没有一定的物质保障,弘道难免就会流于空谈,清正廉洁恐怕也是难上加难。

西汉神爵三年(前59),汉宣帝颁布诏令,强调“吏不廉平则治道衰。今小吏皆勤事而俸禄薄,欲无侵渔百姓,难矣!其益吏百石以下俸十五”;东汉建武二十六年(50),光武帝下诏“增百官俸,其千石以上,减于西京旧制;六百石以下,增于旧秩”,着重点都是提高基层官员的俸禄。

值得一提的是,汉代官员的俸禄,从号称万石的三公到百石以下的斗食佐吏,一共二十多级,但一些表现突出的郡县佐吏,俸禄经常能到百石、二百石。汉代吏治之盛,与此亦有很大原因。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学习感悟 篇9

据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12月2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点,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会议。

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会议指出,在全国县以下机关实施这项改革,要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坚持好的做法,改进存在的不足,认真抓好组织实施。公务员职级并行方案2014最新消息:

审议通过《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试点方案》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试点方案》和《设立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试点方案》,建议根据会议讨论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按程序报批实施。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坚持三条底线

会议审议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会议指出,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在试点基础上有序推进。

http://jx.offcn.com/?wt.mc_id=bd8377

据了解,我国从1949年建立工资制度以来,公务员收入经历过数次上调,以1997年到2003年最为频繁。最近的一次是2006年实行的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明确公务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基本工资包括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公务员。级别分为27级。

2007年12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曾说:“我现在每年所有收入12万元人民币,这还包括保姆费。”

什么是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

什么是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据了解,职务与职级应该是相对独立、相对分离的。职务反映职级,职级对应一定的职务。

从功能上来看,二者的区别在于,职务的设置给公务员带来权力以及责任义务的承担,职级的设置给公务员带来物质利益以及职业尊严的满足。

一条职务序列构成公务员职业发展的一道阶梯,一条职级序列则构成公务员职业发展的另一道阶梯。两道阶梯分别满足公务员职业发展的不同价值追求。薪酬制度是实现职务与职级并行的重要条件。

推行职务与职级的并行,实质是使职级真正成为公务员的一条独立的职业发展阶梯。那些不能晋升职务的公务员,也可以通过晋升职级获得合理的待遇和尊严。当然,作为职位的共同构成要素,二者的分离是适度分离,相对独立。

上一篇:2022年加强“元旦、春节”期间安全工作的讲话材料下一篇:大暑的消暑水果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