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故事

2024-07-25

孝亲故事(精选13篇)

孝亲故事 篇1

中国古代孝亲故事

1.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戏彩娱亲 老莱子,(东周)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假装摔倒,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双亲开口笑,喜色满庭闹。

3.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4.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劳。

5.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6.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7.拾葚异器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黑葚奉萱闱,啼饥泪满衣。赤眉知孝顺,牛米赠君归。

8.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缣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9.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

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绿桔,遗母报乳哺。

10.扇枕温衾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香”。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着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儿童知子职,知古一黄香。

10.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

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负母逃危难,穷途贼犯频。哀求俱得免,佣力以供亲。

11.闻雷泣墓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

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

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慈母怕闻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

12.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13.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深山逢白虎,努力搏腥风。父子俱无恙,脱离馋口中。

14.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恣渠膏血饱,免使入亲帏。

15.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

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到县未旬日,椿庭遗疾深。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

16.乳姑不怠

崔山南,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它饭食,身体依然健康。

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孝敬崔家妇,乳姑晨盥洗。此恩无以报,愿得子孙如。

演艺界明星演绎孝亲敬老故事 篇2

从本期开始,本刊将连续选编部分演艺界明星孝亲敬老的真情故事,在全社会弘扬爱老敬老的优良传统,营造孝亲敬老的良好氛围。

牛莉:带病照顾母亲住院

孝星寄语:爱我们的父母吧!

明星档案:

牛莉,空政话剧团演员。出演了电影《大决战》、《弹道无痕》、《归国留学生》,电视剧集《中国蓝》、《中尉的家事》、《托起太阳的人》、《咱老百姓》、《壮志凌云》、《聊斋先生》、《偷龙转凤》等作品。

花样游泳冠军?射击冠军?牛莉说自己首先是一名军人,然后是一名演员,所以她觉得自己很坚强。但铁打的汉子也有脆弱的时候,牛莉也不例外,她也有自己的酸甜苦辣。但即使在外面再苦再累受了多大委屈,拍戏的时候无论受伤生病或是遇到难处,牛莉都不会向父母诉苦,她提及的从来都只是自己顺心的方面,她要让父母为自己少操心。

2002年秋天,牛莉在深圳拍摄电视剧《豪门惊梦》,不幸将左腿摔成骨折。

伤势很严重,痛得她整夜睡不着觉。但父母打来电话询问她的近况,她强忍着泪水,对母亲说道:“妈,我很好,请您和爸爸放心。”挂上电话后,牛莉蒙着被子,让泪水任意的流淌。

在拍摄完《豪门惊梦》后,牛莉的腿依然没有完全恢复,但她回到了北京的家里。打开家门,她却没有看到父母,表弟告诉她:“你妈患糖尿病住院了。”牛莉连忙赶到了医院,见到躺在病床上的母亲,她眼泪就流出来了,边哭边说:“妈,你都病成这样了,为什么不通知我回来照顾你?”

而躺在病床上的母亲,突然发现牛莉的左腿有些异样,走路有些不正常,于是反问她:“孩子,你的腿怎么了?是不是受伤了?”牛莉这才把腿受伤的事情告诉了母亲,听完牛莉的诉说以后,母亲心中充满了责备与欣喜。责备她受重伤也不给家里说一声,欣喜的是女儿的腿并无大碍,以及牛莉编造的这个善意的谎言。

在母亲的要求下,牛莉最后也住进了那所医院接着康复左腿。于是,在这间医院的病房里,人们经常看到一对穿着病服的一老一少,她们脸上洋溢着无比的幸福。大家认出了年轻的那个就是明星牛莉,她走路显得有点瘸,但她仍然尽力扶着一旁的母亲。母亲躺在病床上,她就给母亲揉揉肩膀捶捶腿;母亲要到病房楼下晒晒太阳,她就搀扶着母亲一步一步缓缓地下楼。尽管自己的腿没好利索,但是牛莉一直尽心照顾母亲,全然忘了自己也还是个病人,也需要照顾。在她心里,母亲比自己要重要得多。

牛莉说父亲最喜欢唱的一首歌是《常回家看看》,而她总是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那充满生活亲情的歌词。无论拍戏多忙,牛莉总会抽出时间回家陪父母聊天。她给父亲专门开辟了养花的空间,回到家时,系上围裙给妈妈打扫卫生刷碗筷,给父亲捶背按摩,每当和父母在一块的时候,她说自己是最幸福的。

现在每年牛莉都会安排父母去国外旅游,当他们回来后,她用心倾听他们讲述一路所见所闻的异国风情。而母亲的身体不好,牛莉都会让母亲定期去做健康检查。牛莉说,自己要做他们贴心的小棉袄,让他们感觉到舒心。

萨日娜:戏中慈母戏外孝女

孝星寄语:爱父母,你就会拥有天下最美好的感情,会拥有最美好的爱的感受。

明星档案:

萨日娜,蒙古族,1968年出生于内蒙古,1989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同年分配至中华全国总工会话剧团。出演了《牛玉琴的树》、《午夜有轨电车》、《大染房》、《错爱一生》、《满天星》、《母亲是条河》、《闯关东》、《笑着活下去》等电视剧。

萨日娜,一位从大草原飞出的美丽姑娘,戏中的慈母,戏外的孝女,仁孝之心犹如天边明月,闪耀着皎洁的光辉。

一部《中国月亮》,让26岁的萨日娜从此与“母亲”结下不解之缘。之后的十多年里,萨日娜成功地塑造了无数的母亲形象,精湛的表演使亿万观众为之感动。

萨日娜的父母都是演员,母亲是蒙古族人,父亲是回族人,能歌善舞。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赋予了她艺术成长的环境。小时候的萨日娜在一个充满民主的家庭长大,从小就特别懂事。因为父母经常在外演出,萨日娜就给奶奶帮忙操持家务,担负照顾妹妹的责任。“在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告诉我怎样去生活,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会把这些体悟运用到演戏当中去。”萨日娜说。

提及《闯关东》,萨日娜的父亲首先看中了剧本,觉得剧中的“文他娘”与萨日娜的奶奶性格极为相似,十分支持萨日娜主演这个角色。萨日娜说,拍这部戏时,她常常回忆起自己与祖母之间的种种细节,这让她自然地融入到角色当中。

在戏里时常扮演各种角色的母亲,萨日娜对“母亲”这个词语当然理解更深,尤其是自己做了母亲以后,她说自己的感受更加深刻。她每天都要给父母打电话,她生怕自己因事情繁多忘记了,如果哪天没有和父母通电话,萨日娜整天就会心神不宁。

2005年,为了更好地照顾好父母,萨日娜为父母在北京郊区某老年人社区买了一套房子。只要有时间,她都会带上女儿去看看两位老人。萨日娜的这种孝心也影響到了女儿,萨日娜说孝心要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只有自己尽孝了,将来才会有孝顺的儿女。

萨日娜不仅是个孝顺的女儿,也是一个孝顺的儿媳。公公婆婆习惯了老家的生活,不愿搬到北京来。在拍戏之余,她总会抽出时间,陪同丈夫带上女儿回到山东烟台,在家住上一段时间。“从拍摄《大染坊》开始,公公都会把我拍的戏看好几遍,有的甚至连台词都会背了。”说到这些,萨日娜满脸洋溢着无比的幸福。

孝亲尊师小故事 篇3

俗话说得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学校,我尊敬师长。课上认真听讲,虚心接受批评在学校,我勤奋学习,努力学好每一门功课。在知识的海洋里,我是一个快乐的畅游者,不断的学习和总结,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我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从老师的辛勤耕耘中,一点一滴积累着收获;从老师的谆谆教诲中,不断塑造日益丰满的自我;与同学们在互学互比中取长补短、一起进取;与同学们在交流探求中学习借鉴、共同提高,帮助老师辅导差生。

平时,当我见到老师时,就会主动向老师问好。在班级管理中,我是老师得力的助手。班级的事务,我会主动向老师汇报,并辅助老师管理,把班级打理的井井有条。我们班经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已经在卫生、纪律等方面名列前茅。

每逢教师节,我也会为老师送出自己的一份心意。贺卡、祝福语等,以此来表达我对老师的尊敬之情。就连过节放假时,我也会怀揣一分感恩的心,去看望小学时的班主任。每次都会给送去99个千纸鹤等各种自己精心制作的手工制品。虽然我知道这些礼物对老师来说有些微不足道,但是现在没有经济能力的我,也只能做到这些,只是希望以后的我能够多回母校来看望这些可亲可敬的老师们。

浩浩师恩,梨铧滴血地付出,载载相伴,相濡以沫的深情,尊师爱校是我的目标,现在,我只能将心底的那份对老师、对学校的挚爱以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自觉将代表自豪和骄傲的校服穿在身上,向迎面走来的老师送上暖人的微笑和问候,每天以尊师爱校为动力,以理想信心为针,以勤奋拼搏为线,用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去圆老师培养出好学生的梦!

“百善孝为先”,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从小我便懂得“香九龄,能温习;孝与亲,所当执”,“百善孝为先”的道理。因此,我更会积极落实他们。我自认为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最好的孝敬莫过于好好学习,让他们少为我们操些心。所以,我在学业上一丝不苟,从来没有发生过因为违纪或添乱而叫家长之类的问题。回到家,我的作业也不需要家长来操心,自己便会自觉完成,完成后也会自觉地学习。

就是平时的生活上,我也会积极地帮父母做家务,自懂事时开始,就一直洗碗。稍大一些,扫地拖地。到现在,我已经可以帮妈妈洗衣服,做饭了。妈妈做饭时,我总是在一旁帮忙,淘米、择菜、打鸡蛋,都是我的拿手好活。可以说,现在的我已经可以完完全全的帮上妈妈了。

不仅如此,每个星期回家,我都会为妈妈洗脚,每当抚摸妈妈粗糙的脚,我总会留下眼泪。由于爸爸出差,每天都很忙,我只能每天给爸爸打个电话来送去我对爸爸的满满的爱。我也总是认真听天气预报,如果天气有异常变化,我会赶紧给爸妈提醒要及时加减衣服。

每当父亲节或母亲节,亦或是爸爸妈妈的生日,我总会把自己的零花钱攒下来,给他们买一份称他心,合他意的礼物,然后再画一份精致的贺卡,用我自己的方式,来为他们庆祝他们的生日。

父母生病时,我会像他们关心我一样,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为他们端水送药,嘘寒问暖。当我和父母发生争吵时,我便会做出一些必要的让步,当自己做错事情或顶撞了父母后,我就会主动向他们承认错误道歉。时常会和父母在一起讲个笑话,说说我在学校的状况,让他们对我的学校生活放心。

每当有快乐的事和好吃的东西,我不会独享,总会分一半留给爸爸妈妈,想让他们与我一起快乐。就是爸爸妈妈吵架了,我也会当一个调解员,努力去维持这个家庭的温馨。我不会把太多的烦恼想爸爸妈妈倾诉,我不希望他们为我担心太多。凡是我自己可以解决的事情,我都不会找爸爸妈妈来帮忙或者代劳。

不仅这些,我还会给爸爸妈妈以心灵上的安慰。每次爸爸为工作失利而发愁时,我会贴心的送一杯热水,为爸爸捏捏肩膀,帮爸爸舒展眉头,用无声的方式来无声的安慰。而每当妈妈有不顺心时,我会甜言蜜语,与妈妈说:“天塌下来有女儿顶着。”一直到哄妈妈开心。不管怎么说,我在这个家里,一直努力的为爸爸妈妈做好属于他们的贴心小棉袄。

每到节假日,我都和爸爸、妈妈一起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向他们汇报我的学习情况,给他们看我的奖状和成绩单,跟他们聊天让他们享受难得的天伦之乐。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而尊师孝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文明素质。老师的言传身教,父母的悉心熏陶,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一粒粒健康向上的种子,使我一天天茁壮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这些点点滴滴,没有太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在“美德”方面,也许我做得还不够,但我会继续努力,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老师,对父母,对长辈,常怀敬重意,永装孝尽心。

1.尊师孝亲三分钟小故事

2.表达孝亲尊师的小故事

3.尊师文明小故事

4.关于尊师的小故事

5.古代尊师小故事2篇

6.尊师小故事50字

7.古代孝的小故事

8.孝亲敬长的故事

9.关于孝心的九个小故事

名人敬师孝亲故事 篇4

发布人:三(5)班/丹阳实小发布时间:2011/11/3点击/评论:2095/0内容来源:原

毛泽东向老师敬酒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教师毛禹珠一起用饭,席间热情为老师敬酒。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周恩来不忘师恩 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岑突患脑血栓逝世,周总理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挽联上写着:“张伯岑老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岑病故后,周恩来一直惦记着张家的生活,自然灾害时期,周恩来把自己的购物证给张伯岑夫人,还派人给张夫人送去500元,并嘱咐交际处对张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关照。

朱德给老师让座 1959年,朱德同志在云南*学校礼堂看戏,开演前,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将座位让给老人,待老人座定后,他自己才坐下。

彭总穿便服见教师 195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建军3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彭德怀元帅身穿便服,准备接见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代表。工作人员提醒他说:“彭总,您是国防部长,应该着装才好。”彭总说:“今天是去见老师,学生见教师应该穿便服。”接见的时候,彭总穿着便服,频频向老师问好。

江泽民回母校看望老师 1990年9月13日上午,江主席乘车来到母校。在行政楼的走廊里,江主席快步走上前,握住严峻教授的手说:“严老师,您好!”在洋溢着欢声笑语的会议室里,江主席询问了老师们的身体状况、工作情况。钟光林教授住院期间,江主席还多次到医院看望。

鲁迅探望老师 鲁迅对寿镜吾老师一直很尊敬。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去看望寿老先生,1902年至1909年,鲁迅出国留学。这8年间,鲁迅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1906年6月,鲁迅从日本回绍兴与朱安女士结婚,在绍兴只停留了短短的4天,但他仍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老先生。

华罗庚成名不忘师恩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成名之后不止一次说过:“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师栽培。1949年,华罗庚从国外回来,马上赶回故乡江苏金坛县,看望发现他数学才能的第一个“伯乐”,王维克老师。他在金坛作数学报告时,特地把王老师请上主席台就座,进会场时让老师走在前面,就座时只肯坐在老师的下首。

李宗仁尊师若父 李宗仁幼年的教师曾其新,驼背弯腰,人们戏称“曾背锅”。别看其形陋貌丑,李宗仁先生却敬若父辈。因曾年老无依,长期随军,由李宗仁出钱奉养。李宗仁还在司令部驻地附近修建房屋,给老师静居。并派一名副官专门侍奉,李每天还要亲去问安。李宗仁的另一名姓朱的老师,也长期随李宗仁起居。李对其照顾无微不至。老河口的老百姓都说,在李将军身上,真正体现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生之爱,得恩不忘报,实乃大丈夫。

冯玉祥买肉孝父冯玉祥将军不仅是个著名的爱国将领,还是个远近闻名的孝子。

孝亲敬老 篇5

随着人类事业的发展,事业组织先进人员与年俱增,可是失去照顾的亲人与老人也随着增加。追根究底是什么使得“空巢老人”这么多?成功人士的事业发展与成功,一定要赔上老人们的幸福吗?

有的人有这种依附、依赖的陋习,并将他传承给了纯洁的后代的灵魂。举个例子好吗,虽然我也不记得那个人是什么名字了:有个人,父亲早逝,母亲和他度过了艰难岁月,让儿子出了名。可是儿子忘恩负义,抛弃了母亲和他的故居。母亲为见儿子卖掉了自己的血,但是,见到儿子之后,收到的只是一张儿子买的返回的单程票。

这是一种可耻的行为,那个人孝亲敬老的良好传统哪里去了?难道富贵了不肯低一下头么?他们难道没有拍膝盖掐指想过,他们这么做对不起父母对他们的养育之恩,对不起人们因为穷里出才对他们高抬贵手吗?

孝亲敬老是我国的传统礼仪之一。孔子、庄子、老子都说过这一点,我们有了传统礼仪,才得到了外国人的美誉和学习。而现在有一些人长大了,在亲人的帮助下成了名,反倒以傲慢的口气给亲人拆台……其实,这些既过分又着实可悲的行为就在我们的附近游荡……

孝亲从童年开始 篇6

“弘扬孝道文化要从娃娃抓起”,6月1日,“致童年”对话行动在亨达·孝亲鞋青岛旗舰体验馆门前成功举办。

活动当天,亨达·孝亲鞋旗舰体验馆门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许多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早早来到现场,有的小朋友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跑到舞台上载歌载舞。有些中老年朋友听说青岛市区也开了一家亨达·孝亲鞋体验馆,在儿女的陪同下很早就赶到了这里。

“致童年”是青岛亨达股份举办的公益性社会活动,旨在通过几代人从不同的角度回忆童年,感恩父母的关爱,激发、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孝道美德。

据了解,本次“致童年”对话行动,早在“六一”前夕已经在媒体预热展开,其中包括“致童年微博话题”、“我的幸福家庭”儿童绘画征集活动等。活动一经推出,就引起了青岛市民的广泛关注与参与。截至6月1日,参与人数已高达数千人,活动特别选取了30多个家庭来到了活动现场,话说童年,并赠送了由亨达研发的、全国独创的中国首款孝亲鞋。

活动中,许多参与者现场朗诵了自己致童年的微博,几代人共同的童年回忆,真实的情感互动,令在场观众热泪盈眶;其中,活动还面向儿童征集了数十幅关于“我的家庭”的绘画作品。记者注意到,孩子们以他们的独特视角,描绘出了自己幸福的家庭、阳光可爱的笑脸还有他们和蔼可亲的爸爸妈妈,为我们展现了童趣无限的美好瞬间。

另外,现场的义工还表演了《跪羊图》等手语节目,特别是儿女们为父母洗脚的感人场面,触动了很多人的心灵。

平时的“六一”儿童节,大都是家人给小朋友送礼物,而在这次的活动中,很多小朋友把自己通过才艺展示获得的孝亲鞋,作为“六一”的特殊礼物送给了自己的爸爸妈妈。一位年轻的妈妈激动地说:“现在都说,不能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我认为首先不能让孩子输在道德的起跑线上。往年‘六一’都是我给儿子送礼物,今年儿子给我送孝亲鞋,我太高兴了。”

活动主办方的话,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他说,因为忙碌紧张的工作,让我们在长大之后,没办法常回家看看,陪父母说说话。他希望此次活动能够不仅让孩子们,还能让更多人学会感恩父母,孝顺父母。

亨达股份董事长王吉万介绍,在市区开办的亨达·孝亲鞋体验馆,是亨达股份践行孝亲文化的重要举措,也让亨达孝亲鞋成为继亨达、奈奢、阿迪丽娜、动力足等四大品牌之后的第五大品牌。在市区开办孝亲鞋体验馆,能够让老年朋友更好、更方便地了解和感受孝亲鞋,也能够让子女们更好地体验孝亲文化,这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的当为之举。

孝亲尊师主题班会 篇7

一、活动目的意义:

“尊师孝亲”教育活动是师德建设工作和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尊师孝亲”教育工作,有利于增强师生感恩意识,培养师生“尊师孝亲”的能力;有利于创建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培养师生高尚品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知恩:让学生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培养教导之恩和亲人、同学好友的帮助之恩。

2.感恩:让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对父母、老师以及所有有恩自己的人心存感激。

3.报恩:让学生学会报恩,增强、培养师生报答父母、老师以及所有有恩自己的人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二、活动步骤:

主持人出场

女:今天我们迎来了本班的第三次主题班会。

男:嗯,既然是主题班会,那么他的主题是什么呢?

女:我先卖个关子,让下面这个小品来告诉你答案。有情黄宇平、郑涛、吴仕红等为我们表演英语小品《Home alone》

(热烈鼓掌)小品……

女:小品看完了,你猜出什么主题了么?

男:没有唉,让我来问问同学吧。甲同学,你猜到什么主题了吗?

女:对!每位母亲都是含辛茹苦,花费了极大的心血养育我们,将我们当心头的宝。下面来听一首赞美母亲的小诗吧。大家欢迎!

给母亲的诗

(郑涛)透过风 我在山缝中纤小而茁壮

我总爱抢在你的前面,和你争着竹筐

我奔跑着,在绿豆中歌唱

细数着你的汗水

那些无法偿还的恩情

(谢仕诚)我只有用朴素的笔调

沿着记忆的山路寻你

在每一个无眠的夜里

奔向黑色的山土,沿山根而上

每一个夜里,思念在卵石里发酵

我的满腔情感是熔岩的爆发

演绎成一枚万山红

(巫文鑫)透过雨,我听万物生长

我低下头去,感受你的温情和炽热

感受大山的呼唤和回音

而你,我亲爱的母亲

你的双手收拢了磨砺的时光

(冯文艺)皎洁的月光之下,你为何泪流满面

有什么难言的苦痛?

如今,我唯一能做到的是

把所有的诗歌,制成一贴贴药膏

但我永远去除不了你相思的痛呵!

我只有把诗歌种植在沉默的山地

那一片片金黄的桑叶里

(合)我爱你,我亲爱的母亲

你像蚕一样不停地梳理

在结蛹的季节里,我嗅到桑的气息

真想做那棵平凡桑树

让你随意的采摘,感动你

男:母亲固然艰辛,可父亲也为我们的成长保驾护航,就让我们再来歌颂父亲吧!有请同学。

父 亲

(黄锋燕)是谁,用虬劲的臂膀,为我们撑起一片灿烂的天空?

是谁,用勤劳的双手,为我们构建一个幸福的家园?

是您,父亲,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名字!

父亲一座山,胸怀宽广,容纳百川

父亲一把伞,为我们遮风挡雨,使我们远离灾难

(黄依珍)父亲一艘船,载着我们,乘风破浪,驶向爱的港湾!

在女儿的眼里,父亲您更像是一棵树

春天能倚着幻想 您的爱像滴滴甘露,滋润着我的心房;

夏天能靠着乘凉 您的爱像阵阵凉风,轻轻地拂过身旁;

(袁丽莉)秋天教我变得成熟,您的爱是累累硕果 让我看到成功的希望

冬天教我变得坚强,您的爱是缕缕阳光 赋予我自信和力量!

春夏秋冬,日月轮转

时光的痕迹,悄悄爬上您的脸庞

风雨的磨砺,使您饱经沧桑

(丘丽燕)忘不了,您谆谆教导的情景

忘不了,您骑车载送女儿上学的背影

忘不了,女儿迟归时您目光中的忧愁

忘不了,女儿生病时您脸庞上的担心

忘不了的一幕幕,忘不了的父女情……

(合)如果生命可以轮回,来生我还做您的女儿!

此时此刻我只想在您耳边说一句:爸爸,我爱您!

男:你读了那么多年的书,获得了不少知识,也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你最想感谢的还有谁呢?

女:自然是老师啊!老师把每一位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悉心教导,专心栽培。老师是最值得我们赞颂的了。请欣赏诗歌《九月属于老师》。大家欢迎!

九月属于老师

(刁伟根)当菊花悄然绽放的时候

我就想起

应该用它为我们的老师祝福

菊花静静地

绽放在民歌的深处

我们的老师,在这个季节里

将成为人们仰望的高度

(叶颖颖)九月,属于老师

在九月的高处

我们的老师手持着教鞭

以讲课的方式默默地行走

虽然说登上讲台

只有一步

但就是这一步

使三尺讲台

从此成了老师永远也走不完的路

(黄榕)四季在教室外

变换着不同的色彩

老师在讲台上

带领着我们遨游在知识的大海

九月,属于老师

老师,属于九月

我们对老师的爱

犹如一朵朵的菊花美丽地盛开

老师对我们的爱

恰似山林中那醉红的秋叶……

老师的一生

注定以那方黑色的夜空为背景

被许多渴求的眼睛

读成一种崇高和神圣

当老师静静地面对着夜空

从她的手指间

会为我们深情地闪射出

一串串童话般的梦

(包金龙)九月,属于老师

老师,属于九月

高高南飞的大雁

似乎正排着我们在校园中的队列

等候着老师的检阅

九月果香

九月菊黄

九月我们想起是谁还在播洒着希望

九月我们收集阳光

九月我们深情颂唱

九月是一个感动的季节被求知的眼睛一生珍藏

九月有祝福在秋叶间飞扬

九月诗人谱写着不朽的诗章

九月我们都没有忘记是谁在默默给我们做出嫁的衣裳

(合)九月让我们从此不敢遗忘

九月我们不敢遗忘是谁教会了我们思想

九月我们不敢遗忘是谁让世界有爱和书声琅琅

九月我们不敢遗忘是谁用辛勤构建知识的殿堂

九月我们不敢遗忘是谁在迷茫里指引方向

九月我们守着丰收的麦浪

九月我们依然在课本里成长

九月我们不会遗忘 用感动铭记的那份敬仰

女:同学们朗诵的都非常投入,接下来我们放松一下,做个互动。请每一位同学拿出一张纸,把父母的出生年月日写在上面,并附上真心想对他们说的话。

(同学积极参与)

男:让我来随机抽几位同学,看看他们对父母是否了解。乙同学,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

乙:……

女:希望通过今天的主题班会,同学们能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

男:是的,这次主题班会即将接近尾声,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陈百强的《念亲恩》一起祝福父母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歌曲:《念亲恩》

三、活动总结

孝亲活动记录 篇8

4.走进父母的心灵,倾听父母的心声!5.其他我可以做的事………还有很多很多

1、“我对老师说一句话”,各班级组织学生通过活页或纸条的形式,让学生对班级任课教师说句心里话,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感谢,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学好学业;或对老师教育教学工作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更好地促进师生交流,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对老师的表达可以单独,也可以让课代表收起转交给相关老师,一个学生可以写给一个老师,也可以写给多个老师,学生要署名。

2、“我为父母做件事”,教育和引导学生回家为父母做件事,或洗脚、或捶背、或刷碗、或送垃圾,或洗衣服等等,强化孝亲教育。

4.布置孝敬作业:一是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二是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三是在父母生日·父亲节·母亲节,主动给父母过节,祝福父母生日·节日快乐;四是开展给父母捶背·打洗脚水或洗脚活动;五是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六是主动向父母汇报自己的生活·思想和学习·工作情况。(此项活动将在调查问卷中得以体现)5.学校举行“听从父母 老师正确教导,不与父母 老师顶撞,不向父母 老师发脾气”宣誓和签名活动。(具体通知方案另行通知)6.学校在师生家长中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师生“感恩父母,孝亲敬老”的表现。

7.举办“感恩父母”和“感谢师恩”演讲比赛活动8.“孝敬文化”知识竞赛。(送母亲一句温馨的祝福; 赠送亲手制作的礼物;

给母亲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洗脚;

为家里做一件家务事: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泡杯茶等。

以“感恩师恩”为主题,感恩教师教育我。1、3月14日早晨的升旗仪式上,教师和学生代表进行“感恩师恩”的倡议。

2、各班出一期以“常怀感恩之心”为主题的黑板报。3、3月14日下午的班会课开展“感恩师恩”为主题的班会,内容: 讲感恩故事、写“感恩语”、唱感恩歌曲、签署《学生感恩老师的八项承诺》等。

(四)、第四阶段(3月21日——3月27日)

1、各班总结感恩主题教育的感人事迹,评选出“感恩之星”,进行表彰。

2、各班成立“感恩志愿者”队伍,每月开展对退休孤寡老教师的慰问活动。

回归生活孝亲敬长 篇9

一、课内课外皆生活

道德教育的核心是指导生活。在生活中学习道德,在生活中践行道德,是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我们坚持从小处着手,从学生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约束与养成入手,来实施民族精神的培育,并在品德课堂的引领下,延伸至课外践行,激励、引导和支持学生在回归生活中去过有道德的生活。

生活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形态。依据“立足品德课堂,延伸课外践行”的教育理念,我们结合各年级品德教材《中秋与重阳》《家庭树》《逛商场》《怎样与人相处》等的学习,通过品德课堂引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激发学生尊敬和关爱老人的情感,促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我们策划组织“家有一老,就是一宝”课外德育践行活动,以年段为单位确立活动目标,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各类体验式活动。具体步骤如下:

——读老。读古今中外孝亲敬长的故事;积累孝亲敬长的名言;采访老人,了解他们的经历、生活,记录老人曾有的贡献和生活细节;写孝亲敬长的感言。引导学生增进对老人的了解、尊敬。

——尊老。各年级开展品德研究课活动,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围绕“生活中,哪些行为是孝亲敬长的”,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结合家长会,调查学生在家中有哪些孝亲敬长的表现,学生在家庭中受到过怎样的教育引导。

——敬老。分年段开展各类道德践行活动,如开展“老少乐——假日践行”活动、敬老院助老慰问活动;学期结束前组织学生讨论“假期中能否坚持孝亲敬长的行为”,巩固活动成效;组织学生在假期中通过故事采写、拍摄影片等,记录自己孝亲敬长的行为。

每年敬老节来临之际,我们都对上一年的活动进行梳理与反思,不断调整活动思路,完善活动方案,力求取得更大的活动成效。

二、回归生活见行动

“家有一老,就是一宝”道德践行活动的创意源自生活:对老人的情感从何而来?如果没有对老人的情感,哪来孝亲敬长的自觉行为?我们认为,“情”的激发应该从“宝”字着手:对于孩子,亲情上的血脉相承是宝,老人丰富的人生阅历更是宝。

(一)调查访问懂老辈

我们通过观察、思考,整合家长、社区的反馈信息,设计了指向明确的调查表(如下表),引导学生感知老人的生活,通过“看”“听”等过程,去发现和学习老年人宝贵的生活经验。

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老人在处理邻里关系、消费购物、教育子女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生活经验。这些生活经验集中体现了勤俭、敬业、朴实、诚恳、友善、豁达、乐观、团结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金乡邻银亲眷”、“量力而行”、“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孩子有短不能护”、“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言行一致令人敬”、“今日事今日毕”、“相信世上还是好人多”……许多语言特别生动,很有说服力。

老人对社会的贡献更让人肃然起敬:有的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为祖国解放与和平做出贡献;有的一辈子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有的是种庄稼的好手,16岁就成为生产队的突击手……今天,他们退而不休,有的经常免费为邻居看病;有的义务当保安,协助社区抵制赌博、吸毒行为;有的慷慨解囊捐助贫困家庭;有的还上献血车献血……

由于学生多来自城镇,所接触的老人大多无饥寒之虑,老人最大的烦恼往往因小辈而起:担心小辈工作学习不上进,没有安定的生活;担心孙辈上学路上的交通安全……老人的烦恼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若要好,老敬小。”儿孙的平安幸福就是他们最大的快乐。亲情树上,他们正是那坚韧、顽强的血脉之根。

回归生活,生动的材料展现在学生面前,恰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生在发现“老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的同时,懂得了老年人这个特殊群体对家庭、对社会的重要意义。在调查访问的过程中,老辈和孩子都感受到了浓浓的家庭亲情。

(二)生活践行传真情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与生活摩擦才能起教育作用。”品德课堂的引领,需要通过有序有效的课外活动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回归生活的过程中进行道德践行,在践行中体验生活意义。

感知了老人的生活,发现了老人宝贵的生活经验及其价值,知晓了老人的烦恼,学生对老人的真实情感也油然而生——一份发自肺腑的感动。因感动而行动,孝亲敬长感恩行动水到渠成,学生践行后的感受也更加情真意切。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家有一老,就是一宝”道德践行活动要求学生完成践行记录表(如下表)。

于是,择菜、端饭菜、擦桌子、洗碗、扫地、整理房间等家务劳动,捶背、剪指甲、倒便盆、给老人读报唱歌、陪老人散步聊天等助老服务成为一种有声、有形的行动;好好学习、不和老人抢电视也变成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在一些不与老人生活在一起的三口之家,学生要完成一周的践行有困难,但学生都创造性地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有的学生介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在外地,离我很远,我经常打电话问候他们。回老家时就陪他们说说话,帮他们做些家务。”有的学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主动关心社区、邻居家的老人……

这份记录引导学生将课堂认知运用在生活实践中,在“生活与生活的摩擦”中真正领悟敬老节的内涵,获得读老、尊老、爱老、助老的能力,成为老人“贴心的小棉袄”。在学校组织的敬老院助老慰问活动中,学生又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一天,我也会老,我也会需要有人相帮。”敬老节的意义也应该包含这样的一份深远的感恩与人性关怀!

三、品味生活促成长

“家有一老,就是一宝”道德践行活动通过尊老、读老、爱老、助老等系列回归生活的过程,帮助学生获得新的体验、感悟,并将其上升为生活经验,达到用生活教育生活,在生活中学会生活的目标。活动改变了学生的生活方式,促使学生学会过一种有意义的社会生活。

一位家长在留言中写道:“能帮老人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敬老的一种表现。学习之余干些家务,对于孩子从小热爱劳动、珍惜生活、锻炼成长有好处。”

学生写下了这样的感悟:“我们要跟老人学习生活常识。与老人谈话受益匪浅哪!‘给’永远比‘拿’愉快!我不再是娇气的‘小宝贝’了。我真像一位‘大人’呀!”“买菜洗菜很辛苦,但是奶奶经常这样,比我还辛苦。冬天把手放进水里十分冷,但奶奶还是经常用冷水洗菜。”“我知道了爷爷的烦恼。”“读报增加了我们的亲情。”

最有感触的是老人:“孙子给我读报纸真方便,我不用戴着老花镜看了。”“这孩子真好,孙女比儿子强。”“孙女是一名好帮手,还有自己的主见。”“孙子端来的饭菜吃在嘴里,甜到心里。”

“学校这个活动可真好!”在这句最为平实的评价中,“家有一老,就是一宝”道德践行活动,在学校、家庭、社区等不同道德践行场域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得以彰显。

“家有一老,就是一宝”德育践行活动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孝亲敬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之一。在参与新课改、致力教科研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中小学德育只有在回归生活的过程中才显得更为真实,更具有人性的魅力。

敬老孝亲(本站推荐) 篇10

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历史文化中闪耀着这样一颗璀璨的明珠——敬老孝亲,它以深挚的情感,独特的魅力凝聚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让中华传统美德得以生生不息,得以流传至今。

孝,德之始也。孝顺老人,尊敬长辈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无论你权高位重,还是位卑权微,对双亲的孝顺,对老人的尊敬,都是一个人道德标尺上不可或缺的一段标准。

古往今来,敬老孝亲的例子不胜枚举,尤其是郯子鹿乳奉亲的故事更是为流传。

郯子父母都患有眼疾,要长期喝鹿乳才能治好,为保证药效,必须是新鲜的鹿乳。于是孝顺的郯子身披鹿皮,钻进远在深山的鹿群之中,无论刮风下雨,郯子都按医生所说,从不间断的挤出鹿乳,及时为父母送去。

从郯子的故事中,我们是否应该反醒一下自己呢?天下

子女都在享受着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但有多少真正做到了关注到父母的需求呢?在现代社会,虽然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但我们不能以“忙”,“没时间”为借口而忽视了对父母的了解,对父母的关爱。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父母对儿女的恩泽是那样的绵绵无尽,我们应该像郯子一样,竭尽全力去关爱父母,孝顺父母,因为,那才是最真正的孝。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当年李密的一篇《陈情表》让世人无一不赞叹他的孝心。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那才是一种感恩的回馈,一曲亲情的赞歌!

古人的美德流传至今,对现代人产生的深刻的影响。在现代社会,同样不乏敬老爱老的代表人 物。

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林秀贞,可北省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她30年如一日,义务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30年来,林秀贞克服各种困难,以亲生女儿般的孝心温暖了6位孤寡老人的心。她喂老人吃饭,给老人洗衣服,竭尽所能将老人照顾的无微不至。就是这样一位普通农妇用实际行动弘扬了敬老孝道的传统美德,林秀贞的行为让世道变得温暖,让九州为之动容!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每一个人都有步入暮年的那一天,当我们步履蹒跚地走在酒满夕阳的路上,当我们颤抖着回忆年轻的的朝阳,我们无愧于心,因为我们早已做到敬老孝亲。

敬老孝亲是一种精神,激励着每一位中华儿女挺起生命的脊梁!

敬老孝亲是一种养份,滋润着每一位中华儿女成长岁月的风霜!

孝亲尊师活动方案 篇11

关于开展“感恩父母、孝亲尊师”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全面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领》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落实《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发布(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精神,进一步增强师德建设工作和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师生“感恩父母,孝亲敬师”,培养师生知恩·感恩·报恩的意识和能力,根据县教育局齐教普字(2011)5号文件精神,结合教育实际,现就在全校开展“感恩父母,孝亲尊师”教育活动,制定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意义

“感恩父母,孝亲尊师”教育活动是师德建设工作和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感恩父母,孝亲尊师”教育工作,有利于增强师生“感恩父母,孝亲尊师”意识,培养师生“感恩父母,孝亲尊师”的能力;有利于创建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培养师生高尚品德,促进小学健康成长。

1.知恩:让师生,特别是学生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培养教导之恩和亲人·同学好友的帮助之恩。

2.感恩:让师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对父母·老师以及所有有恩自己的人心存感激。

3.报恩:让师生学会报恩,增强·培养师生报答父母·老师以及所有有恩自己的人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二.活动内容与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2月-2011年3月日)

1.学校召开校委会,学习《关于开展“感恩父母,孝亲尊师 ”教育活

动的实施意见》和本方案,部署全校开展“感恩父母,孝亲敬老”教育活动的有关事宜。

2.召开全校师生会议,学习本单位的方案,布置本单位开展“感恩父

母,孝亲尊师”教育活动的有关事宜,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3.下发《“感恩父母,孝亲尊师”活动的倡议书》·悬挂以“感恩父

母,孝亲尊师”主题的条幅·召开“感恩父母,孝亲尊师”主题班会·组织师生写决心书和办以“感恩父母,孝亲尊师”为主题的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形式,进行“感恩父母,孝亲尊师”教育活动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为“感恩父母,孝亲尊师”教育活动奠定良好的舆论基础。

4.学校利用学生家长会,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号召学生家长积

极配合学校开展好本次活动。

(二)活动实施阶段(2012年4月-2012年9月)

1.班主任召开班会,组织学生了解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和老人节的由来及有关知识。

2.班主任组织学生听父母讲“在妈妈十月怀胎的日子里”·“我出生的故事”和“爸爸(妈妈或其他亲人)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的感人事迹。

3.班级举办讲“二十四孝故事”比赛。

4.班级召开“我的爸爸(妈妈)最爱我”主题班会和“算算亲情帐,感受父母恩”主题班会。

5.学校组织全体青年教师举行“算算亲情帐,感受父母恩”主题活动,算算自己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到结婚生子中,父母共付出多少心血·共花了多少钱,从而感受父母的浩大恩情。

6.学校在全体师生中开展《爸爸(妈妈)勤劳的一天》和《我的爸爸

(妈妈)最爱我》征文比赛。

7.班级组织学生开展“体验母亲十月怀胎”活动。

8.班级开展“一个一和四个十”(观看一部感恩影视·吟诵十首感恩

诗歌·背诵十句感恩名言·歌唱十首感恩歌曲·阅读十首感恩美文)活动。

9.学校开展师生感恩歌曲歌咏庆六一比赛

10.布置孝敬作业:一是每天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二是每周讲一个

开心的故事;三是在父母生日·父亲节·母亲节,主动给父母过节,祝福父母生日·节日快乐;四是开展给父母捶背·打洗脚水或洗脚活动;五是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六是主动向父母汇报自己的生活·思想和学习·工作情况。

11.学校举行“听从父母正确教导,不与父母顶嘴,不向父母发脾气”

宣誓和签名活动。

12.班级举行“我们怎样报答父母深恩”讨论会。

13.学校举行“我身边的孝敬模范报告会”和开展“我讲我的孝敬故事”

活动。

14.学校在学生家长中开展《我的孩子最孝顺》征文比赛。

15.学校在师生家长中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师生“感恩父母,孝亲敬老”的表现。

16.学校评选“孝敬之星”和“孝敬家庭”。

17.参与县局举行的小学师生“感恩父母”征文比赛和“孝敬文化”知

识竞赛。

(四)总结表彰阶段(2012年10----12月)

1.总结本次活动开展情况,表彰和奖励在活动中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

人。

2.政学校对本次活动将进行专项查评,纳入年终班级德育工作评估中,并对在表彰奖励活动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四.加强领导,建立长效机制

全校成立海子中心小学小学“感恩父母,孝亲尊师”教育活动领导小

组,领导小组下有政教处具体负责组织该项活动,确保这项活动开展得 扎实有效。

附:海子中心小学小学“感恩父母,孝亲尊师”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海子中心小学小学“感恩父母,孝亲尊师”教育活动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李华美

副组长:方淑君宋宜禄

高考重于孝亲是教育之痛 篇12

我们无法不为“扯谎者”对考生细致入微的呵护而感动。在当前语境下,处在与沈伟豪直接相关的旁观位置,很多人可能会作出相同的选择。即使征询考生本人的意见,他很有可能会强忍悲痛参加考试,因为他会觉得这是对父亲最好的告慰。

高考重于孝亲,几乎成了当今社会的共识,而这正是现行教育的可悲。

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一个孩子承载着父母和四位老人的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仍然是底层孩子最美的梦想;十年寒窗有没有收获,关乎家庭荣辱,还关乎学校的成败,如此价值压力,足以构成“高考重于孝亲”的理由。

如果考生作出另外的选择,也许不会这么感动,却符合人性道德。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正是这样,不要说读书,哪怕是当官,也要以孝亲为重。宋代张昌寿在朝做官,得知失散50年生母的线索后,弃官四方寻找,终于在陕州遇到已经七十多岁的生母。

古人说“唯有读书高”,殊不知,这读书主要是学仁义道德,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小心谨慎,平等博爱,亲近有仁德的人,学有余力,而后学文,这文在古代指“六艺”等学问,相当于现在的理工科艺等知识。

不必怪沈伟豪七十多岁的爷爷,不必怪学校老师和校长,不必怪考生母亲来圆谎,更不必怪湖北考生刘一芃的母亲在“天堂”给儿子写信。当我们还无法校正已经走偏的教育理念时,这样的事还会发生。因为大家都以为这就是“爱”。

有如此“爱”的教育,社会上就有人为了所谓事业而不侍候病榻上的亲人,不奔丧,却引以为荣;也有人为了私利不顾人伦,不计成本。

一场考试,家长和学校让孩子付出“孝亲”的代价,人性“被泯灭”,这样的教育大有反省的必要。“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孝亲何时重于高考,教育必将重现希望。

(人民日报10)

孝亲敬老先进材料 篇13

——记---镇孝亲敬老先进个人同志的先进材料

-----,---镇一位纯朴的农村女教师,现在----学校工作。提起她,我们的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张平凡而祥和的脸。

----自幼生长在大山深处一个贫困的教师家庭。她的身上流淌着祖辈父辈们淳朴善良的血液。母亲是教师,也是她人生的榜样。工作任劳任怨的母亲也是一个孝顺的好媳妇,祖父祖母都活到八十多岁,父母再辛苦也没有让老人受罪。,一家人很清苦,但在善良的气氛中让---学会了爱和感恩。

-----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敬老爱幼,屡次被评为县、镇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三八红旗手等。不求名名自扬,她成长为中村镇颇有名声的骨干教师。

她,不仅是深受---人民喜爱的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更是一位广博人们敬佩和称扬的孝亲敬老的模范。

---的公公婆婆膝下儿女成群,但二老却一直生活在晓溪夫妻身边。婆婆患有脑血管病,多年行动不灵便。她总是在忙碌了一个星期后,还要为全家人改善伙食,洗大堆大堆的衣服,收拾凌乱的屋子。很多人说不知道她瘦弱的身体里哪来的那么大的劲,都有点同情她了。可她这样咯咯笑着说:“我嫁给老公时,就是看上了他家的两位老人,他们真的很好。”的确是这样的,他对老人好,老人对他也很疼爱,好多次她感冒有病,两个老人比自己得了病还着急,抢着去街上诊所为她买药。她以心换心也换来“幸福”。

婆婆终于瘫痪在床了,一睡就是四年。这对她来说是灾难性的四年。孩子在读书,她在学校又挑着重担,自己和丈夫的身体都不好。公公一夜之间头发全变白了,她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怎么办呢?再难也不能让老人受罪啊!儿女虽多,但各有各的困难,与其为了老人兄弟间矛盾重重,不如一个人负担算了。吃亏是福,别让老人作难,再说老人习惯了也愿意跟着他们啊。

起初,摸不准病人拉屎拉尿的信息,病人常常弄脏衣服和被褥,满屋子的怪味令人作呕,处理赃物时,他和丈夫不禁呕吐半天。后来还好,可以用便盆接屎接尿,但也免不了意外。

这不是长法。不能弄垮了身体影响了工作啊。经多次和家人亲朋商量,还是请个人照顾老人吧。照顾病人的事不好干啊,中间换了三个人,都因为受不了病人折腾走了。她也很能理解人家的难处,一有空就接替保姆为婆婆端水喂饭、接屎倒尿、擦洗收拾,连保姆也很佩服她、喜欢她,最后一个保姆就这样留了下来,直到病人终老归山。

公公现已八十多岁,双耳很聋。按亲朋帮忙拟定的合约,婆婆由陈老师夫妇养老送终,公公就理当归其他的儿子管。但老人看了合约就当场撕掉了合约,流着泪说他绝不离开这个家。善良的----也舍不得像亲生父亲一般的老人啊。还像以前一样过吧。

----更加关心这个孤单的老人了。老人爱吃什么,她就常常为他老人家做,顾不上做就帮他买或给钱让他自己去买。老人牙不好,咬不动硬食,她就老把菜炒得很烂。老人孤单,她常常提醒丈夫早点回来,多陪陪他,哪怕坐在一起看电视也好。她常常打电话提醒上县中的女儿,多给爷爷打电话,说话时找个没人的地方声音高点,要不爷爷听不见。

可怜的老人对这个好儿媳产生了深深的依赖,他像个老小孩般离不开自己的孩子们了。有时他们夫妇出门去,老人就会焦躁不安,要不给他老人家打个电话,回来他一定会埋怨个不停。

有一次,--老师正在学校上课,有老师说:“你公公来了。”她上完课来到办公室,见公公垂头丧气的坐在那儿等她。见到儿媳,他几乎眼泪汪汪,“家里忽然停电了,电视也没法看……我也没报纸看了,不见你捎,我来取……我还没吃饭……”老人真个像个孩子。同事大姐朱老师倒惹笑了:“---媳妇当成妈了呵,看你爸像个孩子。你真是了不起啊!孝顺!”晓溪也笑了,无语,但很开心。她倒不是因为别人的赞誉,而是因为老人对自己这颗依赖的心很温暖。

----老师不仅对自家老人好,她对所有的老人小孩都有一副慈悲心肠。在学

校,老少同事都很喜欢她的勤劳善良和热情。她很尊敬老年教师,他总说老年教师是宝,身上有我们少走弯路的宝贵经验,要虚心学习才对。她善解人意,总能体察老年人的难处,总是热情的帮老年教师做很多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打印、抄写,跑路等,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她不是用语言,而是用行动感动和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老师在邻里之间影响也极好。她为人和气,又尊老爱幼,乡亲们都称赞她。老院子里有两位大妈,都是孤单一人住着,儿女们另住也不常来。----上下班老遇到她们,总是老远又说又笑和老人打招呼。有时去地里摘菜,回来就顺手给老人抓点。买了好吃的东西就顺手赛一点在她们手里让尝尝。中秋节,学校发月饼,她给邻居家每人尝一点,等拿回家已所剩无几了,但她比自己吃了乐意。

她在院子里还是个和事佬。婆婆媳妇有时间喜欢和她诉苦,婆婆说媳妇不好。媳妇说婆婆不好。不管谁说什么,陈老师从不过话扯是非,而是从中调解,想方设法说出对方的好。她的道理总是让人信服,那是因为她就是大家的榜样啊。

----不仅是一位好老师、好媳妇、好邻居,她还是一位还妻子、好妈妈。她的丈夫多年带高中,任务重,工作忙,而且身体一直不是很好,有时脾气也比较躁。她能理解丈夫的难处,所以家里的小事她一般不去烦劳丈夫,只要丈夫有个好心情,她便就有好心情。丈夫对她躁,她反又说又笑,一团乌云就散了。所以他们夫妻关系和睦,她,是丈夫及全家人的开心果。对于她的宝贝女儿,她以自己为榜样,教育她能吃苦、爱读书爱学习、尊老爱幼。因此,陈老师有一个温馨的,和谐的,安详的家。

上一篇:出国旅游必备英语口语下一篇:建党九十七年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