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县职业中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结

2024-10-03

高台县职业中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结(通用12篇)

高台县职业中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结 篇1

高台县职业中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工作总结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落实市教育局、县教体局的统一部署,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就我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

我校召开党支部、校委会议,讨论通过了《高台县职业中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方案》,成立了以校长王民为组长,陈 耕、葛发武、李继明、万 军为副组长,陈文育、侯 荣、靳砚杰、孙 华、田建民、刘兴茂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教育活动。分工具体,职责明确,由党支部、办公室负责教师的学习,团支部和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并将学习要求细化到师生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以利于大家学习理解。

二、组织学习。

组织全体教师以主题宣讲、专题研讨和座谈讲座的形式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省、市、区等文件,发放张掖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编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读本,通过学习使全体教师深刻领会文件精神,认识到在现阶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确立载体。

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宽泛、不易理解的特点,我校确立了以开展活动为载体,通过活动向师生渗透核心价值观的思路,将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行为习惯培养结合起来,与学校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我校还结合实际将活动进课堂,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学校和学生家庭中,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

四、强化意识。

教育和引导全校学生进一步增强讲究文明礼仪的思想意识,并不断把文明礼仪意识化为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走文明路、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的好风尚,让文明礼仪之花香飘进校园,让学生真正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国旗下演讲、专题班会、主题团队活动等载体,举行了“文明伴我行”等系列活动,倡议学生“向不良行为告别”,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使学生真正懂得了文明礼貌的重要性,在全校形成了人人懂文明、人人讲文明、人人践行文明的良好格局。

目前,我校已形成了良好的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我们的德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形式,努力开创我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五、具体工作开展情况。

1.利用校园文化,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氛围。坚持用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模范人物教育青少年,激励青少年;坚持用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文化成果教育青少年,感染青少年;充分利用课间操、班(团)会、升降国旗、各种集会、校内外活动、重要节日及纪念日等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收集、下发了大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画,并制作部分宣传展板,张贴在学生的必经之路上,让学生适时地接受教育。

2.将学校日常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先结合。

①充分利用周一、周五升降国旗仪式,采用国旗下演讲等形式对全体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②通过积极举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主题的专题系列讲座(邀请县委党校宣讲团来校作专题报告会、班主任系列讲座),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③通过校园广播、黑板报、标语、宣传画、宣传展板、横幅等传媒手段,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充分发挥校园传媒的育人功能。④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班级活动,力争使每个学生做到人人理解、掌握、运用,并落实在日常行为中。⑤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召开主题班、团、队会活动,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教育内容,由浅入深、循循善诱,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教育入眼、入耳、入脑、入口、入心,使之内化成学生的自觉行为和基本的道德情感。

⑥围绕“讲卫生、讲文明、讲节约”的主题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生日常教育中。⑦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⑧开展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读书、演讲比赛、征文、文艺演出等活动。3.开展“走文明路,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建文明校园”系列主题教育。为了培养学生们的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礼貌待人和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引导学生进一步增强讲究文明礼仪的思想意识,并不断把文明礼仪意识化为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走文明路、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的好风尚,让文明礼仪之花香飘进校园,让学生真正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国旗下讲话,倡议学生“向不良行为告别”,并进行了“告别不良行为,做文明学生”的主题班、团活动等,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教育,使学生真正懂得了文明礼貌的重要性,在全校形成了人人懂文明、人人讲文明、人人践行文明的良好格局。

4.以各种节日、宣传日、纪念日为契机,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实践活动。组织各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各种节日、宣传日、纪念日系列活动中,如利用“清明节”开展缅怀先烈活动,“五一节”开展劳动体验活动,“5.12”开展抗震演练,母亲节、父亲节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等,培养学生服务人民的意识;利用国际禁毒日和全国法制宣传日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观念等;通过各教学部考试纪律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美好品德等;通过组织学生假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和理解。

5.组织实施学雷锋系列活动。通过组织学生看《身边的雷锋》电视视频活动,学习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高度政治觉悟,学习牢记宗旨、服务人民的崇高境界,学习冲锋在前、敢于奉献的顽强作风,学习不怕牺牲、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结合演讲比赛和征文比赛,通过系列活动,使得同学们认识到学习雷锋就是要学习他自强、自立的优秀品格,学习他模范遵守纪律意识,学习他锲而不舍毫不松懈的拼搏精神,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6.开展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系列活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新形势下匡正社会风气、提高文明程度,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从爱国教育入手,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教育重点,要求学生牢记八荣八耻,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组织开展了“知荣辱,树新风”主题班会,要求学生全面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将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7.以德育课教学为主阵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重视德育课的教学,专业课程按标准开足开齐。我校是按照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方面内容的要求,全面加强学校德育课的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课堂。在课程设置上,专业课程按新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进一步突出德育课的地位,确保一定分量的德育课,避免德育课边缘化。

8.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解决个别学生的青春期矛盾和学习生活困惑。对于我校的学生来说,都是初二“分流生”,大多数学生成绩好坏不说,思想、性格等方面上都有一些缺陷,往往出现抑郁等心理疾病。针对这样的学生,成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来解决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了许多学生及家长的认可和好评。

六、今后的工作思路。

为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宣传和践行,提高教学质量,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仍需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教师业务学习和师德建设。教师要带头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言行上为学生做好表率。要牢固树立教书先育人的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方面,努力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

2.加大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改变“重智轻德”倾向,全面贯彻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方针,切实把以德育人放在首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及身心发展特点,将教育目标和内容系统化,使全体学生接受全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3.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营造优于社会环境的独特氛围,营造良好的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氛围。做好学校的共青团、党组织发展工作,充分发挥共青团员、共产党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充分利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以及中小学生入学、入团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挖掘蕴藏其中的宝贵资源,组织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

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在社会环境建设上,要通过家长配合,着力净化优化育人环境,为广大青少年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良好环境。

总之,我们将继续牢牢把握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规范作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让学生在规范与熏陶中地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的价值要求靠拢,并最终成为有知识、有理想、有精神和有品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台县职业中专

2015年6月24日

高台县职业中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结 篇2

这是我们国家领导人对此更冷静的思考:缺少了技术人才的支撑, 中国经济发展注定没有后劲;缺少了职业教育的基础性支撑, 中国的实体经济发展注定会乏力。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职教不能缺位, 而且要提早站位, 提早培养和储备人才, 尤其是培育青年人的职业精神是重中之重。

一、发展职业教育, 培育职业精神

当前, 中国经济走到了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战略机遇期, 国家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 意义显得尤为巨大。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是提升“中国制造”竞争力, 增强中国经济发展后劲的迫切需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的现实需求;是从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的必然之举。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是助推新型城镇化进程,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现实选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就业、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推进跨越式发展, 实现“中国梦”的战略举措。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广大青少年走向成功成才的重要捷径, 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人才保障。

二、培育职业精神,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 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各国应对危机、促进就业、迎接新工业革命挑战的共同行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打造经济升级版, 促进高质量就业, 亟需职业教育提前转型升级。打造升级版的现代职业教育, 既是经济又是民生, 既是发展又是稳定, 既关乎农村又涉及城市, 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因此,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发展职业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不可能一蹴而就。

1. 青年职业精神教育要从顶层设计层面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

建立全社会、全程监督保障体制, 设置中央和地方两级职业精神教育专门机构, 在机构、人员、经费方面保障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专门研究、指导与监督青年职业精神教育工作。再者, 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把职业精神体系的建设与法制建设结合起来, 通过法律手段来弘扬传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的职业精神, 让部分基本的职业精神法制化。将经过实践检验的积极就业政策措施上升为法律规范, 更好地保障我国积极就业政策长期有效的运行和实施, 以使青年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

2. 教育部门、共青团、社区等部门要教育青年树立正确的职业精神。

首先要确定对象, 处于青年前期的即将择业者、初次择业者和职业初期的磨合者尤其需要得到职业精神指导。这些青年正处于懵懵懂懂时期, 不成熟性突出。因此青年价值观帮扶重点对象框定为中学生, 这个阶段的青年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 有利于良好职业精神形成。绝大多数人都要经历中学阶段, 把教育对象重点定为中学生可以使未来的绝大部分青年就业者在就业之前普遍都能得到一定指导。

3. 树立基层就业的职业精神。

当前, 我国青年人就业形势严峻, 一方面城市待就业的青年人数大量增加, 另一方面大量基层地区、基层单位人才严重匮乏, 一些偏远地区对青年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这种失衡的状态给社会稳定和就业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 也不利于青年的自身发展, 造成人才的巨大浪费。因此, 青年到基层就业愈发显得重要和紧迫。

4. 适合自己的职业就是最好的职业。

每个青年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适合自己的职业是各不相同的, 每个人有着不同的职业兴趣、能力和人格特质。良好而稳定的职业兴趣使人从事各种实践活动时, 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青年人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选择某种职业, 兴趣就会变成巨大的个人积极性, 促使自己在职业生活中做出成就;反之, 如果对从事的职业不感兴趣, 就会影响积极性的发挥, 难以从职业生活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每个青年人都有自己的职业理想, 希望找一个满意的职业, 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平台。把正确的职业理想与务实的就业定位结合起来, 只有适合自己能力的工作才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 有利于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成功。

三、结语

“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步伐走得越快, 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越大、要求越高。所有这些, 对职教既是机遇, 又是挑战。职教只有及时跟进世界及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才能更有作为。

摘要:当代青年要树立正确人才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着力提高自身素质, 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 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

关键词:职业精神,核心价值观,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高台县职业中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结 篇3

[关键词]职业院校 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灌输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10-0078-02

职业教育是面向就业的教育,为社会基层部门和生产一线培养和输送具有一技之长的应用型和操作型人才,学生毕业后直接从事社会化的生产劳动和管理。职业教育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注重对劳动者,即大量操作人员整体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职业院校在教育中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实用知识,为其就业提供准备,更应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他们在院校教育中所形成的价值观直接影响或决定着社会劳动者、建设者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因此,在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采取有效的价值观教育对策,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职业院校学生价值观状况的调查和了解,总结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在当前社会多元价值观的背景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灌输,不断改革、创新、完善灌输教育方法,是职业院校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灌输教育的必要性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定概念,灌输是指对人们进行正面的宣传教育。”[1]在价值观教育中,灌输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正面教育,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主流思想,树立社会所倡导和弘扬的主导价值观。所谓社会主导价值观是指在社会多元的价值观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成为整个社会具有方向指导性的价值观,在当今我国,就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其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并指导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2]

灌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是必需的。法国著名社会学家与教育学家埃米尔·涂尔干认为:“强迫学生去接受道德实事、道德价值和行为确实不好,但是我们别无选择。因为,我们要成为的那种人是未来社会所要求的人,而由于社会所需要的这种人与我们与生俱来的那些潜能之间存在的距离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不按社会的要求去限制、规范我们的行为、欲望,我们就不能形成一种社会人格,甚至不能成为真正的人。所以,这一过程虽然痛苦,却是必要的,如果说这就是灌输,那么灌输就不可避免的。”[3]灌输教育法是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

二、灌输教育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灌输教育法是价值观教育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长期以来人们对它褒贬不一。由于它在方法上的简单、机械、强制、僵化,近几年遭到很多的批评和指责。我们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既要认识到它在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理直气壮地坚持这一方法,同时也要认识到这种方法的缺陷,对它进行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在职业院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运用这一方法,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更新灌输观念

第一,要改变传统的以教育者为中心的观念,代之以受教育者为中心的观念。现代教育主张“双主体论”,即教师是教育主体、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应当互相尊重对方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在进行主导价值观内容灌输时,不仅要考虑社会的要求,更要重视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要遵循学生心理和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充分体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发挥学生的内在动力。由于职业教育的特点,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实习机会多,社会实践活动多,能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教师应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这种特点,帮助、指导参与活动的学生,使他们能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真正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自觉地树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以实现从“要我树立”到“我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转变。

第二,改变单向式强灌硬输的观点,代之以启发式、双向交流式的灌输观念。职业院校的学生独立意识越来越强,自主性也在不断加大,单向的灌输由于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忽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爱好,只能促成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思想、心理存在一种‘自身免疫效应’,当与人自身固有的思想体系相区别的外界思想进入人的思想时,人自身的原有思想就会就会形成一个‘防护层’,阻止外界思想的‘侵入’。并且,这种外界思想被人感知的程度越大,它所受到的抵触也就越强烈。”[4]因此,在价值观灌输教育中,教师应把握、了解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做到以人为本,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关心、尊重和理解学生,尽可能地进行双向交流,达到双向互动效果,革除过去那种教师居高临下的“我讲你听,我说你做,我压你服”逆反模式。同时,除了进行显性灌输以外,还必须采用一种间接性的、暗示性的、渗透性的“无形”教育,即隐性灌输,如通过校园环境、建筑设施、校园文化、规章制度等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将灌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真正内化到学生思想之中。这样既不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又能提高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二)及时调整灌输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问题、新情况大量涌现,使得灌输教育的主体、客体、环境、手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客观上要求我们灌输的具体内容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及时地调整。这就要求我们在价值观教育中,对学生灌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不仅科学合理,更要有新意、有时代气息,做到与时俱进。在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时,要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联系社会发展的实际,用学生熟知的实事、社会发展的最新成就、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去说服、教育他们;对于学生关心的、关注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不要回避,要敢于接触,善于引导,做出客观、辨证、科学的解释。灌输内容只有具有生活气息、时代气息,才会显示出它的新意,才容易让学生接受,以实现灌输的目的。

(三)不断创新灌输手段

灌输的手段要不断创新,就必须大力提高灌输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特别是要发挥计算机普及应用程度较高的优势,积极开发适合价值观教育教学的各类软件;要发挥网络的优势,利用网络手段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灌输教育。

教师应大力拓展网上灌输领域,用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理论去占领网上阵地,努力创建学生喜闻乐见、寓教于乐,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价值观教育校园网站。运用校园的网络系统,结合学生思想特点和教育热点,精心设置网页,设立与价值观教育有关的主流板块,在网站中可以围绕一些国内外重大事件、社会热点问题发表评论,展开讨论,进行网上调查或是进行网上对话交流。这利于摸清学生的思想动态,支持正确观点,批评错误言论,对学生进行间接引导和灌输。

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集合多种多样的图像、文字、声音,将社会主义主旋律、集体主义价值观、爱国主义的主题这些内容,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开展教学,化枯燥为情趣,化不解为理解,提高灌输教育的时效性。

总之,在职业院校进行价值观教育,必须坚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灌输,使学生认识社会所倡导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合理性、先进性。同时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完善灌输教育法,克服传统灌输教育法的弊端,积极开展双向互动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复杂多元的价值观中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树立起符合社会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实现职业院校价值观教育的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 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王泽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N].光明日报,2007-04-03(9).

[3] 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4] 张志阳,孙铁牛.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走向的探讨[J].探索,2000,(4).

[5] 刘济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6] 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 周海波.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总结 篇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

社会主义价值观具体地将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应突出自由、民主、平等、公正、和平等人类文明的基本价值。第二、应突出人权、道德、法治、和谐等重要理念。

第三、应突出社会主义富强观、民主观、文明观、公民观、国家观等核心价值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总结 篇5

教育活动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未央区教育局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中小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通知》。接到通知后,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文件,并按照文件要求广泛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活动。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学校高度重视这一活动,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活动的顺利扎实开展。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学校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标语电子屏等阵地,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激发广大师生的参与热情。各班教室都悬挂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利用集会时间,给同学们讲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并要求全体师生要会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

3、融入学校课堂教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校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确保每一个学生1—2课时的集中教育时间。采取不同形式的课堂教育形式学习和宣讲党的十八大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教育引导广大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学期给1-6年级全体学生都配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读本》,要求各班每周利用一节课组织学生学习书上的内容。目前这项活动还正在进行中。

4、融入德育工作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德育工作中,一是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让学生读一本爱国主义书籍,观看一部爱国主义影片,学唱一首爱国歌曲,讲一个爱国主义故事,以此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二是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节约习惯和良好的交通习惯为主题开展体验活动,督促同学们改掉不良习惯、树文明新风,争做文明小公民。

三是开展最美班级的评选活动。动员全体师生行动起来,把自己的教室装扮的更加美丽,营造更好的创文氛围。

四是深入持久的开展文明班级的创建活动,每学年评选一次,按照40%的比例。

五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书征文活动,大力弘扬身边的模范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追求。共收集优秀征文16篇,给教育局报送一篇。

六是开展“三爱”、“三节”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越粮食、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全体师生行动起来,共创节约型校园,为创建节约型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5、开展“走文明路,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建文明校园”主题教育

为了培养学生们的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礼貌待人和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引导全校学生进一步增强讲究文明礼仪的思想意识,并不断把文明礼仪意识化为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走文明路、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的好风尚,让文明礼仪之花香飘进校园,让学生真正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校开展了“走文明路,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建文明校园”主题教育。利用国旗下讲话,倡议学生“向不良行为告别”,并进行了“告别不良行为,做文明青少年”的签名活动。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教育,使学生真正懂得了文明礼貌的重要性,在全校形成了人人懂文明、人人讲文明、人人践行文明的良好格局。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已经在我校形成了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我们的德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形式,努力开创我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而贡献力量。

团结小学

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总结 篇6

一、活动背景:

根据学期学生工作有关主题教育部署,帮助班级同学树立生活中正确的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等思想观念,在少年时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对于他们人生以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活动时间与地点:XX年9月20日

(地点待定)

三、参与对象:1402机械设计与制造全体班级人员

四、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使同学们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办法,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让同学们懂得主动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责任心与使命感,自觉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活动主题: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加强自我修养,争做守记的好学生。

六、活动形式:班委介绍,同学互动,多媒体演示,观看视频短片。

七、活动流程:

(一)播放视频;让同学初步了解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历程。

(二)班委讲述;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2.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观。

3.人生的目的和意义。

(三)同学讨论;

.我们崇拜的历史人物。

2.我们最想成为的英雄人物。

3.我们为成为心中的英雄人物今后有何作为。

4.自己的价值观的理解。

(四)同学谈体会

八、活动注意事项:

活动期间务必全部出勤,班委积极参与讨论,起带头作用,会议期间不允许做无关活动内容的小动作,全班均保持精神饱满,乐观积极的态度。宣传委员高应双注意会议记录。

高台县职业中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结 篇7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 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 培养一支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过硬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也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意。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内涵

首先,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24字方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 “是现阶段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最大公约数的表述, 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4], 具有深厚的道德内涵。

其次,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国家层面提出的道德目标和追求, 是中华民族百年以来孜孜追求的理想和信念“只有在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 人们的道德观念才会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道德生活的品质才会有质的提升”[5]。和谐则是对悠久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追求的高度凝练和概括, 是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方面的崇高的道德追求。

第三,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描述, 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崇尚自由、平等, 市场经济才有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追求公正、法治, 社会生活才有崇德向善的道德风尚”[6]。

第四,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正是从公民层面提出的价值准则, “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 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树立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7]。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学生事务逐步扩展,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由最初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向多元的复合的方向发展。高校辅导员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专职队伍。他们的政治素质、品德和作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不仅要有良好的行为和广博的知识, 还应具有高尚的品德, 即具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处事公正、为人正派的精神和品格”[8]。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也应成为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教育建设的核心内容。应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 坚持师德为上, 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健全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 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形成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着重抓好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 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 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9]。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我国历史传统、改革实践提出来的, 以先进的理论为基础, 并在实践上具有可操作性, 能够有效地引领我国高校辅导员道德建设向着良性、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一)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辅导员政治素质的提升

过硬的政治素质是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首要要求, “是评判辅导员是否合格的首要标准, 它制约着辅导员的道德准则, 影响着辅导员的文化素质, 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发挥, 它直接关系到辅导员工作的成效”[10]。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 学生可以接收到五光十色的思想理论, 其中充斥着各种反动思想及言论, 容易受其影响走上不归路。高校辅导员也不例外, 但是高校辅导员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 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 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途径,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辅导员国家理想的充分表达, 也是辅导员自身及教育育人的目标之一。辅导员只有真正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 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才能成为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领路人和指导者。

(二)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提高

目前, 高校辅导员已经成为高校一支不可或缺的队伍, 在高校育人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 在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导致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 例如职业定位不明确、发展方向不清晰、考评体制存在缺陷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对辅导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引导辅导员更加坚定地固守自己的岗位。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应遵循的普遍道德原则, 高校辅导员更应该形成“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处事公正、为人正派的精神和品格”[11], 唯有如此, 才能热忱地应对工作, 才能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 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望, 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辅导员文化素养的加强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道之未闻, 业之未精, 有惑而不能解, 则非师矣”[12]。“辅导员既要有理论家分析、综合、雄辩之才, 又要有艺术家想象、概括、表现之才”[13], 辅导员教育的对象是生机勃勃的年轻人, 特别是90后新一代大学生, 他们思维敏捷、兴趣广泛, 新鲜事物接触较多, 这对辅导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岗敬业的要求之一。辅导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还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 把自己培养成一专多能的教育管理者。

(四)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增强

心理素质是影响人整体能力发挥的关键因素。高校辅导员多为年轻人, 他们往往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政治素养, 也有积极向上的心态, 但是工作经验尚浅, 面临辅导员复杂的工作和学生千变万化的情况, 往往压力倍增, 与此同时, 辅导员还肩负着学生心理医生的角色, 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取决于他的心理发展情况, 而要形成良好的政治、道德素质, 则需要健康稳定的心理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我们展示了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既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又囊括了我们一直追求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尺度, 爱国敬业意味着理想崇高、志向坚定, 诚信友爱意味着真诚、坦然、光明、从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像一盏导航灯为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指明方向和道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统领我国道德建设的重要纲领, 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有指导性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 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必将利于推动高校师德建设发展, 也必将利于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发展。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 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 不断提升辅导员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才能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台县职业中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结 篇8

鲁昕指出,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这是推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战略举措,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也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有力举措。

鲁昕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精神引领,是职业教育各项政策措施的价值取向,是检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的价值尺度,也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最鲜明的“中国特色”。职教系统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坚定走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鲁昕希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事业基础工程,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职业院校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自觉转化为日常行为准则和奉行的人生信条。广大青年学子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作为自身的精神追求,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在知行合一中梦想成真、人生出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总结 篇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总结

(2016—2017学)

自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以来,我校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首先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板、各科组出刊一期主题板报等营造学习氛围。建立了以班主任为主体,任课教师齐抓共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格局。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宽泛、不易理解的特点,我校确立了以开展活动为载体,通过活动向师生渗透核心价值观的思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行为习惯培养结合起来,与学校工作结合起来。具体活动开展如下:

一、成立领导机构,督促活动深入开展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政教处、德育处和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学习活动。分工具体,职责明确,由政教处负责教师的学习,德育处和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并将学习要求细化到师生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以利于大家学习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全体教师都能积极参加学习,都书写了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

二、开展主题教育,使学习、实践更深入

1.利用校园文化,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氛围。除制作专题学习标志牌和板报之外,我校还利用“教师一日行为规范”、“学生一日行为规范”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准则”,规范师生言行,要求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核心价值观;为了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我们学校出刊了“文明礼仪”专题板报,并结合八荣八耻,以此来引导学生了解文明习惯,践行文明行为。

2.开展了“走文明路,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建文明校园”为主题手抄报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们的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礼貌待人和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引导全校学生进一步增强讲究文明礼仪的思想意识,并不断把文明礼仪意识化为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走文明路、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的好风尚,让文明礼仪之花香飘进校园,让学生真正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校开展了“走文明路,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建文明校园”主题教育。

3.利用国旗下讲话,倡议学生“向不良行为告别”,并进行了“告别不良行为,做文明青少年”的签名活动。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教育,使学生真正懂得了文明礼貌的重要性,在全校形成了人人懂文明、人人讲文明、人人践行文明的良好格局。

4.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专题讲座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新形势下匡正社会风气、提高文明程度,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从爱国教育入手,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教育重点,要求学生牢记八荣八耻,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5.组织开展了“知荣辱,树新风”主题班会

组织开展了“知荣辱,树新风”主题班会,并要求每班以此为主题出一期板报。并且我们还要求学生全面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争取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高台县职业中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结 篇10

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

自从我们的习主席上台提出“中国梦”之后,我们的国家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进程中,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诚拥护,是每一个华夏儿女所要表现的。

曾都这片沃土,也正以一种朝气蓬勃之势实现着富强文明,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份子,我们更是应该走在道路的前端,恪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同时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坚持师德为上,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通过学习与交流,我觉得这24个字中,敬业、友善对于我们青年教师这个团队而言更加需要体现与秉承,同时对于我们青年一代而言,奉献更是不可或缺的信条。

一.责任建设,加强道德修养

如今这个大环境下,很多事情对于教师的冲击都是很大的。一个企业打工的每月工资是教师的四五倍不在话下,按能力,教师也可以胜任诸多类似岗位;按劳累程度,不见得比教师辛劳,这难道不会让老师不平衡吗?社会、特别是网络中,对于教师诸如“老师工资高,待遇好”的“讽刺”与“挑拨”比比皆是,这些莫须有的“罪名”让老师这个职业蒙上了多少的心酸!而能够坚持做一名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教师而言,他们抵挡住了多少的诱惑,耐住了多少的寂寞,承受了多大的误解。所以,我相信,能够继续坚持在教师岗位的,是对于这个社会有责任心的一个团体,是一个懂得奉献的无私的团体,我们经得起考验。

责任感激发人的潜能,唤醒人的良知。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下一代的成长,因此,对于自身而言,我们须加强职业道德、个人修养,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无论是在学校,或者在其他场合,都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以此形成和谐文明的氛围。

二.为人友善,凝聚团队力量

“一个字:干;两个字:主动;三个字:让我来;四个字:积极思考;五个字:责任是我的;六个字:有谁需要帮助;七个字:目标一定会实现;八个字:一切的工作为了爱;九个字:我也成为多给予的人。”这样的团队无所不能。要让团队发挥其1+12的作用,团队是否有凝聚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团队中的成员而言,怎样的为人处事直接影响着这个团队。作为实小青年教师一代,我们和睦相处,为人友善,是我们的做人准则。玩,能够一起疯狂;做事,能够彼此帮助;学习,能够互相激励;在同学同乐中共同进步。一个团结的队伍,能够振兴学校,激昂于教育的浪潮中,也是为松江的教育奉献出更多的正能量。

三.懂得奉献,提升自身价值

对于人生价值观,奉献是一生的财富。提到奉献,形式又是多样化的,对于奉献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有的人认为实际做出的行为才可以算是有奉献,而有的人认为思想上的付出也是奉献。我们暂不去讨论到底种种情况,记得一点,懂得奉献。

奉献是一种思想,是一种行动,是一种不求回报乐于付出的精神。这一点,在我们青年教师身上能够体现。喜欢奉献,爱上奉献,那是一种追求。这些年,我们实小的青年教师在思想上,行动上都本着“奉献是快乐”的理念,参与到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中。在行动上最为突出的就是深化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我们以服务社会、对于学校的归属感为主题,围绕为松江的环境保护、扶贫济困等方面,对于困难生、残疾人等群体,组织开展各类形式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与西城街道“阳光之家”的结对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服务活动。我校青年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组织安排每2周一次前往“阳光之家”为那边的残障人士进行包括文学、艺术、舞蹈等各方面的教授,在每次的活动中,青年教师一直保持着一份欢快的心情与“孩子们”打成一片,热热闹闹,氛围非常好。活动结束后与教师的交流,感受那份愉悦与付出,也是一种幸福。我们秉承着雷锋同志优秀的个人魅力,把志愿者服务活动作为我们的第二职业,为我们松江的和谐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其实奉献也是一种财富。古装电视剧《卫子夫》中的故事情节有这么一个连贯性,女主角一生的写照就是以真诚与善良对待身边的人,以自我奉献提升了自身的价值,使得大结局的时候,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挺身而出,使得女主角化险为夷而大圆满结局。这种“财富”的积累正是危机时刻回报的筹码。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不求回报。其实,无形之中,已经为自己积累下了很多的财富,或许有一天,这正是我们“化险为夷”的资本。

高台县职业中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结 篇1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职业生涯教育;导向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在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系统地展现在公众面前,随后在党的“十七大” 和“十八大” 上继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理论进行了论述,并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工作进行了部署与落实[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有着强烈的价值关联,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有目标、内容、方法的契合,这就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提供了合理性和可能性。

目标一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社会理想的实现为大学生职业理想的实现提供了机遇与动力。而大学生职业理想的实现,又为整个社会理想的实现提供了可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理论具有同一性,不可分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把大学生职业发展目标和追求作为切入点,关注大学生切身实际需求,引导大学生形成适应职业发展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进一步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长期可持续成长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个人职业生涯教育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有利于促进和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职业观。

内容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内容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微观和宏观、个人和社会、现实和目标层面对人们的行为起到了规范和引导作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质上也是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理想、定位职业目标、分析职业过程和开展职业训练实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和大学生职业发展目标引导有机结合,加强理想信念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职业理想、道德、精神,适应不断提高综合素养和核心竞争力的社会需求,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方法契合。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提高认识和能力,培育职业精神与道德的过程,在方法上主要包括理论教育法、日常熏陶法、实践锻炼法等[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主要包括理论教育法、典型示范法、实践锻炼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职业生涯教育在方法上都关注“现实的个人”,从人的实践出发,理解人的需要和个性,关心人的个人利益,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注重人的价值观念,研究人的个性特征,都需要开展理论教育法和实践锻炼法,在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中实现价值引导渗透和干预。

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导向功能的重要意义

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不可避免地冲击和影响着当代大学生。此外,来源于社会与家庭传统固化的价值观念也影响着这一群体。在新与旧、传统与现代、先进与落后思想观念并存与交锋的时代,大学生必然在多元价值观冲突中出现迷茫与困惑的现象。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导向功能,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帮助大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促进大学生开发职业能力和提升创新创业素质,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质量和促进大学生职业发展。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导向功能,有利于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内容的社会化,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导向功能,有利于促进职业生涯教育创新,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促进人和组织的和谐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化解大学生就业创业困境,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三、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导向功能的有效途径

(一)内容上相互融合

首先,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融入职业观念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将其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融入职业理想教育。个人职业理想要以社会理想为参照,不但要择己所愿,还要择世所需。同时,个人职业理想更要以现实社会理想为基础,以阶段性理想为阶梯。再次,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融合入职业精神教育。以职业精神培育民族精神,着重从改革创新、培养敢闯敢干的斗志、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等三方面用职业精神培育时代精神。最后,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所体现的道德价值取向要求我们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中始终把“个人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贡献”作为衡量一个人价值大小的根本标准,要加强集体主义基本原则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二)方法上予以指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的作用,要广泛采用适合于价值融入的基本方法。

价值引导法,通过典型教育实现价值引导。树立正面典型,是职业生涯教育经常使用的方法。通过各种优秀事迹激励大学生树立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理想,培育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服务人民的职业精神。

价值干预法,通过疏导教育、心理咨询、思想转化法等手段实现价值干预。职业生涯教育需要采取疏导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积极的引导,方法包括分导、利导、引导等三种方式。大学生在职业发展问题主要有自卑心理、焦虑心理、一步到位心理、趋向心理等心理困惑,可以釆用交友谈心法、疏导咨询法、自我调控法等心理咨询方法。思想转化法是用于解决个别或少数人错误思想观念的方法,让受教育者按照法律、规章制度、纪律、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强化教育效果。

建设完备的职业生涯教育队伍体系。教师肩负着培养未来人才的重任,其人格魅力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行举止深深影响着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效性。职业生涯教育队伍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和辅导的主要力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要明确职业生涯教育队伍的职责和能力,在具体的职业生涯教育活动中,对不同的教师要加强专业化培养,使教师既具有高水平的理论素养,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及技能。加强职业生涯教育教师的管理,完善职业生涯教育教师教学活动的考核与管理及教师的职称评聘等。鼓励职业生涯教育教师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树立科学的广阔的知识体系,开阔视野和丰富阅历。

参考文献:

[1] 邹金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思考.教育探索[J].2014,11:139-140.

高台县职业中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结 篇12

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 关系到每位大学生的发展前途, 关乎成千上万家庭的幸福, 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焦点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一方面, 对人才在“质”和“量”上都提高了要求;另一方面, 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造成高校教育质量有所下滑、大学生实践能力与适应性欠缺。“就业难”已成为毕业生常说的一句话。

一、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 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变革活跃期, 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结构不断调整、生活方式深刻变化、中西方文化相互激荡, 这些都给对社会认识相对不成熟的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使得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日趋多样化。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主导一元, 引导多元;尊崇主体, 发展多样;坚持民族性, 放眼世界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出发,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积极探索与研究价值制导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 并结合时代特点, 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 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 且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笔者发放“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问卷调查表”310份, 收回290份, 旨在了解大学生主观上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和对所在高校职业生涯指导机构的认识。通过回收问卷及数据统计发现,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严重不足, 很少有接受过专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的教师, 教师理论基础普遍薄弱, 实践经验更是不足。88%的大学生知道学校有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 7%的大学生认为没有, 不太确定, 还有5%的大学生根本不知道;95%的大学生知道学校开设有职业生涯辅导课, 5%的大学生不知道学校开设有职业生涯规划课;26%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 61%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不太明确, 13%的大学生认为顺其自然, 不需要做职业生涯规划;13.6%的大学生对自我的个性、兴趣、能力的认识模糊, 近30%的大学生不了解自己三到五年的发展规划;近40%的大学生不知道将来从事什么工作, 近26%的大学生不清楚自己职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还有少部分大学生, 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 又没有接受正确的思想指导。这些对自己认识不足、对专业认识不到位的大学生, 很容易丧失学习动力, 更谈不上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

不难看出, 大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认识不到位, 表现出重实用、轻基础;重技术、轻人文;重物质利益、轻精神家园;功利色彩强, 社会理想弱;不切实际, 就业期望值偏高;缺少艰苦奋斗的作风、改革创新的精神等特征;在价值观领域呈现出传统的和现代的、本土的和外来的等观念同时并存, 大学生的价值观选择与判断难度增大。当前的职业生涯辅导还流于形式, 高校需要深入了解大学生需求, 解开他们心中的迷茫、困惑和疑问。任何伟大的理想成为现实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是一个漫长而坎坷的奋斗过程, 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为之付出艰辛努力。所以, 高校应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协调好“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关系, 从而增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明确大学生职业选择和创业发展的需求, 引导大学生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制导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多层次体系, 包括价值观、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等。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抽象提炼、高度概括和“总纲领”, 是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核心价值体系是核心价值观的存在基础、展开形态和重要载体, 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青年努力奋斗的动力源泉, 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其实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我们党前进的根本指导思想, 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旗帜与灵魂。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指导理论。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对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根本的指导作用, 对大学生职业生涯科学规划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科学合理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 引导大学生顺利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将个人的发展目标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二) 领导高度重视

目前, 高职院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远远不够, 多数院校没有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辅导机构,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大多是各系辅导员、就业处等行政部门的老师兼职承担。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精力去钻研职业生涯规划的有关理论, 没有独立的经费保障, 各项实践活动难以开展, 导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流于形式。

(三) 教师进行专业化培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是一门理论课, 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 需要有一批既精通理论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 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指导, 充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应有作用。在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选拔、培养、使用和管理上, 高校要进行专业化培养、系统的教育和建章立制,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选聘经验丰富, 既有理论积淀又有实战经验的教师作为专职教师;规范教师准入制度, 要求所有教师必须持证上岗, 必须持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训证和高校教师培训证方可上岗;采取“培养”与“输出”相结合, 长期进修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探索对专职、兼职的职业生涯规划员进行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技能培训的方式。

(四) 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 拓展实践基地建设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学校可以走“校企合作”之路, 开展模拟招聘会、去企业参观、实习等活动, 让学生亲身体验自己理想中的职业或者岗位与现实中的差别, 发现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需求之间的矛盾, 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职业角色意识、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 使大学生能够客观、理性地分析和认识自己的优点、缺点, 甚至重塑自己的职业目标。社会实践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对于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与社会接轨, 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增强劳动观念, 锻炼坚强意志, 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找到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 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此外, 坚持选聘行业专家到校园内举办讲座, 对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 介绍先进经验。

(五) 充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课和“两课”的主导作用,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着教育的相关内容, 通过有意识的引导,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容分解、贯穿到课堂教学中, 重点讲述我国经济、社会以及各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 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不断推进核心价值体系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等“三进”工作。深入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的教育, 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 端正人生态度, 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疏导大学生在成才、就业、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困惑, 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温馨、和睦的成长环境。把课堂理论渗透到学生自身实际问题中去, 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利益、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使学生的思想认识不断升华, 并形成正确的职业目标。

(六) 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不断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新渠道

大学校园文化, 是学校师生员工创造的一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是在长期教学过程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一种独特的传统精神理念, 它不仅体现了一所高校深厚的文化底蕴, 更是师生员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情趣的缩影。高校应大力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艺术和娱乐活动, 以健康向上的校园活动充实学生的内心世界, 洗涤学生的心灵, 依托校报校刊、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校内媒体, 宣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分析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特点和要求的基础上, 结合不同性别、专业学生群体的实际需要, 把学校长期积淀下来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办学理念等,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引领作用不断渗透到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

(七) 建立校园网络职业生涯教育平台, 主动占领网络教育新阵地

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与普及, 不良的网络信息极易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误导。因此, 我们必须适时调整工作思路, 研究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 以期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提供良好的网络教育环境。依靠校园网的平台, 建立红色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咨询等专题网站, 对学生提出的实际问题, 应理论联系实际, 解决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对学生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选准切入点, 抓住着力点,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亚凝.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认同研究[D].西南大学, 2010.

[2]李凤玉, 黄修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性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9, (6) .

上一篇:2016-2017年上期中班班务工作总结下一篇:校友会章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