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选择

2024-06-05

学校的选择(精选7篇)

学校的选择 篇1

如何正确的选择艺术学校

作者:文都传媒来源:http:///

由于艺术传媒行业的兴起,考生对它的选择也越多,而这主要是因为很多考生都在为自己的前途着想,利用艺考的方式使实现理想的道路走的更加顺畅。而在选择艺考时怎样去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艺术培训学校这关系到自己的专业的在学习情况以及所取得的成就问题。

武汉传媒培训最为一家拥有多年艺考经验的传媒培训中心提醒广大的艺考生在选择艺术培训学校的时候要慎重,一个好的培训学校会让你在专业知识上收获更多,学到更多的东西,而失败的选择则会对你的艺术之路有着很大的影响,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艺术培训学校呢?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艺术特长来进行选择,有的艺术培训中心只针对那么几个突出的专业,例如播音与主持专业、美术专业等,而若你是学习影视类的,则对你的学习没什么很大的帮助,所以在选择上首先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来进行选择,这是第一点也是重点,只有将自己的专业发展到极致才能在艺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选择艺考的好处有很多,在选择它的同时还有许多要注意的问题,而其中正确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才是最关键的,广大的考生也应该重视这一点。

学校的选择 篇2

目前运动学校在教材选择上存在很多问题, 尤其不适合特定的教授对象:运动学校的学生。我在此从教材本身、学生现状与教学关系三方面分析教材选择的问题。

(一) 教材本身

最新一版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英语》教材 (以下称专业版教材) 是根据有关文件及教学大纲于1998年重新修订编写的, 这套教材存在明显不足, 内容中常有错漏之处, 如单词错误:around写成aronnd, Square写成Spuare, radio写成raido, 等等。未在课文中学过的词却出现在练习中了, 如第一册的第三课练习中要求用horse来填空, 但课文中还没有出现过此单词;第一册第十七课课文注释和练习中都出现了be angry, 但课文中并没有单词。大小写不分, 如第二册第二课中的“Mike, this isTom, he is a coach.”

《高中牛津英语》 (以下称牛津版教材) 教材内容多且杂, 设定的课程组织活动多, 无主次之分, 对学习目的的实现是不利的。以模块二Unit 2为例, 教材所列活动包括:Welcome to the unit部分的小讨论, Reading部分的Pair work, 加上Task和Project部分至少3个课时的活动。在开展Reading时组织学生集体问题, 学生的回答肯定是花样百出。如果放开讨论不加以控制, 至少需要花去15分钟的时间。在课堂节奏稍微放慢的情形下, 第二单元所有的学生活动就会占去5个课时甚至更多, 相对讲解语言技能的时间就要缩短。这反映出教材设置组织学生活动较为分散, 知识点虽融入其中, 但导致主题不突出, 效果不明显。学生会得出一种错觉: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遗漏了一些知识点。教师会认为, 按照着教科书开展教学活动, 就会不能完成教学进度。教材设计得过于具体、细致, 相对地限制了教师的想象和发挥的空间, 降低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期盼值。

(二) 学生的现状

1. 学生身份的特殊性。

运动学校学生除去学生身份还有运动员的身份, 运动员的特殊身份又造成其生活和学习的独特性。运动员很多是在上学前就跟队训练, 生活学习都在训练队里。体育项目的特殊性决定了训练生活不规律, 大部分项目都有外出的训练比赛活动, 一个训练队一年内能在一个固定的城市居住一个学期是很奢侈的事, 即使有这样的情形, 运动员的训练强度也使他们有限的精力只能投入到较为重要的地方———显然不是学习。进入中专的学生在学习时间上有了相对的保障, 但是一样很难实现系统的英语学习。

2. 学生的英语基础。

教育要因材施教, 学生的英语基础是开展教学工作的起点。运动学校的学生在入学前的英语成绩都很低, 很多运动员小学和初中阶段都随队到各地训练比赛, 无非按照正常学校要求完成学业, 部分学生的英语知识甚至仅限于认识字母。因此大部分学生无法达到初中毕业的水平, 也无法接受普通高中英语教材。

(三) 教学关系

1. 教材的起点过高和运动学校学生水平相差较大。

教材的难度超过了学生的水平, 如果在中专阶段英语起点过高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最终放弃学习。

2. 教材内容枯燥和学生生活相脱节。

普通高中教材和运动员的生活没有联系, 涉及的社会人文知识的背景和运动员生活相脱离, 造成学生缺乏对教材的兴趣。同时, 普通高中的教材练习比较活泼多样, 但是对于运动学校的学生相对较难, 学生很难理解练习的要求组织形式, 因此无法完成练习。

3. 教材所要求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的目的相脱离。

运动学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目的就两个:近期的目的———升学就业;远期的———日后在运动生涯中提供语言交流工具。而目前的教材是以培养普通类高中学生通过高考进入大学为目的, 运动学校学生在高考英语中根本就不具有竞争可能, 其入学的优势是凭借自己的运动成绩, 更不能谈满足就业的需求。高中类教材的内容对体育的内容少之又少, 专业体育类英语根本就没有。

二、教材选择的原则

我从事运动学校高中英语教学工作8年, 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专业学生具有与其他专业学生同样的智力水平。决定他们学习效果的主要是非智力因素, 其中学习动机 (motivation) 起着主要作用。学习动机的形成取决于2个因素:外部激励因素;主体内部因素。所谓外部激励因素就是来自外部的压力或激励, 是学习动机形成的外部原因, 简称激因。而影响学习动机的主观因素主要有3个方面, 即个性心理特征、价值观和抱负水平。[1]我在授课过程中发现, 专业版教材教材二、三册中选取了多篇有关体育运动方面的文章作为教学内容, 并安排了不少专业性词汇的学习, 学生对这些和体育项目有关的文章兴趣很大。平时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这方面的内容, 上课时注意力特别集中, 能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 课堂气氛很活跃。教材二、三册课后附编有裁判用语, 这些专业性用语对学生参加国际比赛或今后从事裁判工作大有好处, 能帮助运动员学好这些专业词汇, 使他们能在将来的工作中熟练地运用, 并适应国际比赛的需要, 这部分内容也很受学生欢迎。

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林格伦 (Lindgren, 1983) 认为:“当学生被指定去学习那些对他们来说是毫无意义的材料时, 他们学习这些东西是很困难的, 因为这些材料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无意义的东西。”[2]早期德国心理学家埃宾浩斯 (Hermann Ebbinghaus) 曾做过不同种类的学习实验, 他发现学习无意义的材料比学习有意义的材料要多花大约十倍的努力, 而且比较容易忘记。美国早期哲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约翰·杜威 (John Dewey) , 实验心理学家布鲁纳 (Jerome B runer) , 以及现象学家康姆斯 (W.combs) 和斯耐格 (Donald Snygg) 通过研究学生的课堂学习和学生学习行为一致认为, 教师教学中遇到的许多困难来自于他们坚持要教给学生不切合实际的基本知识和资料。美国现当代教育家克拉申 (Krashen, 1999) 认为, 只有对学生输入积极而有意义的材料才有利于目的语的习得。

教材的内容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时候, 学生就会愿意听课和积极回答问题。反之, 教学活动就难以开展。理论研究和课堂实践都说明, 选择教材应以满足运动学校学生的心理需求, 满足社会的需要为原则。当然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 还需要解决的就是具体的选择标准。

选择适当的教材, 就是适用与运动学校学生的教材, 标准有三个:起点较低和学生水平适应,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训练有关, 可以将学习的过程融入其日常生活;能够满足学生升学就业和运动生涯的要求。

三、教材选择的标准

针对运动学校教材的选择标准, 我认为以下三条标准极为重要, 即共鸣性、目的性和体系性。

(一) 共鸣性标准

即要求教材和学生的经历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能够激学生的共鸣。浙江大学的庞继贤和吴薇薇 (2000) [3]通过英语课堂小组活动实证研究发现, 信息轮流交换型任务可促使学生产生更多的会话量。当学生对主题 (话题) 有同感, 主题贴近学生的经历时, 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因此, 运动学校的英语教材应注重选择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的, 而且要注意和运动学校学生所关联的是体育活动, 而不是其他的社会问题。现行教材的内容中很多内容是和体育无关的, 甚至是学生无法理解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我发现和体育有关的很多话题深受新学生的喜爱, 这些话题是学生关心的和能够亲身体验到的。教授这部分时, 学生既能锻炼语言的使用能力, 又可以受到一定程度的启发和激励。

(二) 目的性标准

即要求选择的标准能够满足运动学校学生的两个目的。长远目的是为日后的运动生涯或日常生活提供专业英语交流技术支持的基础;近期目的就是减小学生升学就业的压力。选择英语教材没有回避目的性的可能。教材能否有助于解决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或者至少可以提供一种帮助解决的可能, 这是现实的问题, 答案就在教材的内容中。教材内容应该具有什么内容?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师生想通过三年的教学过程实现什么。运动类学校的学生和普通高中生及其他非体育类中专生的共性就在于都有参加高考的机会, 还有针对体育类特设的单招考试, 这些考试中英语都是无法回避的。所以, 基础性的以参加考试为需求的语言知识是必备的。除此之外, 体育专业有其特殊性, 随着对外交流的收入发展, 运动学校学生的特定身份给学生提供了参与体育活动国际间交流的可能。这种可能首先会造成学生掌握语言交流工具的需求。所以, 教材必须选用一定比例和体育专业相关的内容, 便于交际的、现代的、活跃在国际体育活动中的实用的语言材料。

(三) 体系性

即教材的内容要将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相互结合于一个有机的体系中。运动学校的英语教材理论上应主要包含基础英语和体育类专业英语两种, 两种之间是兼顾和互为促进的关系。选择时就要考虑教材到内容上是否尊重语言学习的规律。教材的内容除了需要具备第一个标准中的能激发学生共鸣的部分外, 英语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和体育专业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相关内容也要有适当比例。这些内容就构成了运动学校所需要教材的体系内容。故此, 只有能够提供这样一个完整体系的教材才能构满足运动学校的需求。

四、结语

在此我期望本文能够引起运动学校对来自英语教学一线的需求给予更多的关注, 在英语教材选择中, 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 为运动专业的中专学生选择一本优秀的教材。

摘要: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实际的能力。随着奥运会在我国的举办, 对外体育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英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而运动学校的英语教学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要求。在运动学校的英语课堂教学中, 学生反映听说课课堂气氛沉闷, 课堂活动单调乏味, 而教师则抱怨学生不积极配合。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教材作为教学工作的重心, 整个教学计划都是围绕着教材展开, 选择适当的教材会使教学事半功倍, 反之则会影响教学质量。本文就从教材选择的角度来分析运动学校教学问题的成因。

关键词:运动学校,英语教材,教材选择

参考文献

[1]张劲松.我校体育专业英语听力课教学现状及对策.体育科学研究, 2002.3, VOL6, (1) .

[2][美]林格伦 (H.C.Lindgren) 著.章志光, 张世富, 肖毓秀, 杨继本, 肖前瑛等译.课堂教育心理学.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3.

学校文化传承的路径选择 篇3

关键词:文化传承;学校文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7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10-0042-03

学校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它不但传承文化,同时也是新文化的“生发源”。文化创新对于学校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学校的历史传承则是文化创新的基石与起点。面对学校历史中林林总总的文化现象,如何结合学校的教育实态与教育主张去粗取精、切中肯綮地找到文化的精神本质与逻辑起点,是办学者治校理政的重要功课。以下,笔者从诸多学校文化建设案例中尝试归纳出若干路径,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学校文化传承进行审视与解读。

一、塑魂

所谓“魂”,即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积淀的思想精髓、优良品格、崇高精神等。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理念,学校文化的核心就是学校成员的价值观、信念、态度、期望等精神层面的东西。因此,反思并确立学校文化的灵魂,是学校文化新长征的首要前提。为学校文化寻根塑魂,一般可从对优秀传统的归纳提炼与对办学特色的放大升华两个方面入手。

办学传统是学校在教育活动中一贯坚持、代代相传的精神、制度、经验、习惯。在审视学校的历史底蕴、现实形态和未来规划,审视教育行业形势、学校个性和内外部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办学传统进行归纳梳理,提炼出具有校本性质的文化要素,是传承与创新学校文化的重要思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从1984年建校之初,就以博大的胸襟筑巢引凤,融会各种先进的办学经验,迅速奠定了坚实基础,树立了精业的典范;以齐心的干劲励精图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用不足20年的时间便跻身国家级示范高中行列,表明了精进的心志;以谦和的姿态韬光养晦,负重前行,得以蒸蒸日上,展示出精诚的品质;以通灵的个性借助高校智力优势谋取发展,体现了精明的智慧……可以说,一个“精”字高度概括出了学校的历史特征,成为体现办学成效的重要表征和凝聚全校师生心智的重要价值准则。其后在文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学校审时度势,将“至精”确立为学校文化的灵魂。这个核心理念既概括了学校办学历程中体现出的精神本质,又表明了学校未来发展的目标与追求。

许多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并且这些特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学校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文化符号和支撑学校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那么,就可以对学校办学特色的内涵进行放大和升华,从“形而下”的实践中抽象出“形而上”的灵魂,再把抽象的概念还原覆盖到学校工作的所有领域。多年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倡导和践行以情感教育为特色的素质教育,致力于以情化人,使学生的心智在陶冶中得以丰富和发展,从而更好地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在此基础上,学校对情感教育的价值加以升华,提出了“纯净其情感、纯明其智慧、纯粹其精神”的教育理念,并进一步概括为“澄心”的核心价值观,致力于将其作为立校的基础、做人的根本和事业的追求,使其成为学校文化的灵魂,成为学校的战略个性,成为学校长足发展的支点与不竭动力。

二、喻名

喻名指以校名作喻。校名也是学校的遗产,往往体现出特有的历史烙印和精神内涵。有的学校校名(包括历史上的曾用名)本身就富有文化底蕴和教育含义,它们是学校独具魅力的宝贵财富。对此,学校不能只是旁观,必须深入背后去探寻和感受其价值,必要时还可直接利用这种价值,让隐性的资源成为学校文化创新的现实要素。

彰显校名的文化价值主要有三种路径:

一是直接引用现校名。上海市曙光中学始创于1927年,由中共早期党员、革命烈士李主一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办,建校伊始即以“曙光”为名,寄寓了革命家唤醒民众、寻求国家和民族美好未来的理想。于是,在文化建设中,学校提炼出“沐曙光,循大道”的校训,以期先烈之理想在学校代代传承,激励全校上下潜心探求办学之道、为师之道、成人成才之道。

二是巧妙借用学校的曾用名。站在过去与未来交汇的时间节点,发掘学校当下实态与历史曾用校名之间的逻辑关联,以全新的、校本的话语方式去表达学校的教育主张,这既是对历史的尊重,又是对未来的寄望。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前身是1884年创办的明德女子书院,历史上曾七易其名。学校选用了创始校名“明德”二字,又结合女校特色与培养目标,提出了“明德尚美”的核心理念,凸显其悠久的办学历史和特殊的生源定位。重庆市第十八中学则借学校在铁山坪之麓扩建新校区之机,从该校1949年解放前夕建校时的初始校名“新声中学”中提取出极具象征意义的“新声”二字,并结合现实追求,明确了“大气清亮,高怀致远”的学校“新声精神”,激励管理者以高瞻远瞩的胸怀和高屋建瓴的眼光来决策学校事务,激励广大教师以矢志不渝的追求来完善自我、奉献学校。

三是拓展校名的引申义。有些校名别有寓意,可以传达出丰富的教育理念,我们不妨有意识地加以挖掘,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文化符号,不断的丰富光大其内涵。而赋予校名以新意,更利于办学理念的识别与传播。南京市伯乐中学从“伯乐相马”典故中解读出识才的智慧与举贤的气度这一内涵,由此提出了“养智达贤”的教育主张,倡导善于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鼓励人才脱颖而出。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诞生于济南战役胜利的欢呼声中,我们针对校名中“胜利”二字的涵义,结合办学的实态与愿景,提出了学校的“胜利精神”——自信、协力、唯新。

三、借物

物质的丰富性本身就是文化存在的基础。诸多校园内的沧桑遗存,以直观的方式讲述着学校的巨大变迁,传递着前人浓烈的教育情结和卓著的教育功绩。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校史文物不应被束之高阁,更不应被抛弃破坏。教育者有责任去寻找、保护、修复学校文物,并借物寓理,借物明志,丰富教育形态与教育手段。

nlc202309041556

被誉为“江南第一碑”的《汉溧阳长潘乾校官碑》刻于东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记载的是东汉溧阳县(包含今南京溧水、高淳两区)县令潘乾重视办学、宣扬教化、建学宫于县衙前的事迹,这是有史记载南京地区最早的学校。1942年冬,该碑被人发现埋于日军炸毁的溧水夫子庙废墟之中。溧水第一初中时任校长李乾一雇工搬回学校并加以保护,后上交政府保管。基于这一石碑的历史价值和与学校的渊源,学校后复刻了校官碑陈列于校园之中,又从碑文中提取“亲贤宝智”四字作为校训,并由此构建出学校定位、学校精神、育人目标、发展目标、教育理念等一系列办学理念,较好地保护和继承了这些文化基因。大连市实验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别具风格的主体建筑有着几乎同样悠久的历史,校内到处生长着的枝繁叶茂的槐树也经年累月地见证了学校及师生的成长。因此,学校以建筑的局部造型及槐树叶的装饰造型为元素设计了视觉标志,这是学校对内对外形象推广及理念传达的独一无二的选择。校标中选用的学校主建筑门楼的拱券造型,以及门楼下半部分的透视效果,以恢弘的气派展现出学校丰厚的人文底蕴;以大连市的市树——槐树的树叶组成的桂冠造型则寓意学校享誉全市的优秀的办学品质。

四、顺势

文化学中有一个分支叫地缘文化学,是从局部地理、环境关系及其引起的社会、文化差异与因缘关联,探讨区域文化特征与发展规律的科学。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稳定的,并为社会公众认可的教育风格,既是学校的优势所在,也体现出学校特有的文化气息。文化具有与生俱来的地缘性特征,因此学校在自身文化演进中就不可避免地打上鲜明的地域烙印。可以说,学校文化传承既是对地域文化的保护与尊重,也是文化特征的自然迁移与协同进化。因而,借助地域文化特征来塑造学校文化性格,便成为学校文化创新的重要思路。

南京市高淳地区历来有着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自孔子巡游至高淳游子山并建儒童书院始,儒学之风就一直在这片水乡大地上绵延不绝。高淳区实验小学身居学山之上,位临泮池之北,这里自明代以来就是兴学重地,山水之间孕育了一方教育人的仁智品格。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为了弘扬前人为民办学的壮举与鸿志,学校提出了“亲仁近智”的核心理念,激励学校上下在传承的基础上推新,而这正是学校追求教育普适价值的校本化表达与实践。南京市东庐中学位于东庐山下、秦淮源头,是一所因推行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改革而闻名全国的农村初中。在梳理和提炼文化理念时,学校提出了“气法自然”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既契合纯朴天然、怡情养性的东庐地域文化特色,也源于学校崇尚和谐、力求创生的哲学信念,更得之于学校一贯倡导的遵循规律的常态教学、务实高效的教学研究、合作共进的教育情境。

文化传承不能理解为对学校传统的简单罗列与被动使用,而应是有明确目的与主动意识的对历史资源的有效开发。传承既意味着继承,也意味着更替,对学校文化脉络予以探索与梳理,搜寻学校的文化符号与文化亮点,加以放大、整合、串联、辐射,形成特色化、校本化的文化个性,将对学校的各类教育活动与课程的开发形成强有力的支撑。文化传承还应兼具技术性与艺术性,总结得法更应形成策略,既可有序操作,亦可借鉴推广,最终将文化的传承演进为传承的文化。

(作者单位: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江苏南京 210002)

责任编辑 毛伟娜

中学留学可以选择的学校类型 篇4

为更好地融入当地的文化和生活,学生一般选择在完成初中课程后选择升读英国普通教育高级水平证书课程(A-Level),为在英国学习延续课程或为上大学做准备。英国高中的类型包括私立寄宿中学、私立走读中学、公立中学。

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课程(GCSE):接受初二、初三学生入读

该证书课程需时2年,学生需要参加7-9门功课的全国统考,某种程度上接近国内的中学会考,但可选专业非常广泛。一般只能选择私立学校,其中以寄宿中学为最佳。寄宿中学管理严格,师生比例更高,有导师制传统,非常适合年纪较小的学生。

普通教育高级水平证书课程(A-Level):接受高一、高二学生入读

A-Level是英国以及英联邦国家的大学普遍接受的入学资格,也成为黄金标准,是英国中学教育的精髓部分,课程需时2年。英国少数几所顶尖大学如牛津、剑桥、帝国理工学院、圣安德鲁斯等大学只接受A-Level成绩作为入学资格。

大学预科(Foundation):接受18岁以上的高二、高三学生入读

学校的选择 篇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邬

志辉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王存

摘 要:农村被撤并学校资产的处置问题颇多,以致相关资产的闲置、流失、被非法占用等现象日益凸显。原因在于相关规定过于笼统而无可操作性、产权归属不明确、缺乏激励与监督问责机制。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明确产权,细化规定,建立健全激励与监督问责机制。

关键词:农村被撤并学校;资产处置;政策建议

学校资产简称校产,一般指学校占有和使用的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既包括学校直接投资购置形成的资产,也包括利用学校资源开发所得的资金投资形成的资产,还包括学校接收捐赠的资产。固定资产(也称有形资产)一般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校办企业价值在1000元以上,以及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下,但批量购置价值在5万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实物形态的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按照教育部1991年的有关规定,学校的流动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票据、应收销货款、待摊费用、材料和一些低值易耗品。

一、农村被撤并学校资产处置的现状与问题

本文讨论的学校资产处置,是指农村被撤并学校资产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归属与安排。为了全面反映目前农村被撤并学校的资产去向及使用情况,我们把“有明确安排”和“没有明确安排”两种情况都列为学校资产处置的范畴。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课题组依据人均GDP、人口密度、人口集中程度、人口流动状况、地理条件、交通状况、民族与文化、学校数量、在校生人数等十余个指标,对全国2859个县级区划近五年来十余指标数据的变化走势作了聚类分析,并以内蒙古、甘肃、云南、湖北、河南、河北、浙江、辽宁等8个省(自治区)的8个县(市)为样本。2008年10月,我们先后向样本县(旗)内所有乡镇发放了调查表,并实地走访了60%以上的乡镇。调查发现,样本县共撤并中小学978所。从这些学校资产处置看,有543所学校的资产划归教育部门,占55.52%;有229所学校的资产划归村委会,占23.42%;有206所学校的资产因产权不清或其他原因而闲置、荒废或倒塌,占21.06%。其中,在划归村委会的校产中,有58.52%(134所)被当作村委会办公室或会议室,有34.93%(80所)被出售或出租,出售或出租的资金全部归村里所有,有6.55%(15所)被改作村里的福利院、老人活动室或宗教活动场所等。在划归教育部门的校产中,有53.96%(293所)被卖掉(或作民房或作工厂,形式不一),所获资金绝大部分用于布局调整过程中寄宿制学校的新建宿舍、修整操场或围墙等,还有一部分资金用于归还学校在“普九”过程中所欠的债务,其余全部归教育局统一使用。只有46.04%(250所)用于继续办学校,其中绝大部分用于办幼儿园或教学点,还有一部分用于办农民工子弟学校或作成人教育场所,极小部分被改建成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从各地被撤并学校资产的处置上看,有55.52%资产划归教育部门,基本上符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有关“调整后的校舍等资产要保证用于发展教育事业”的政策规定。但是,各地在具体处置上尚存在一些问题。

1.某些村委会抢先作为,导致被撤并学校资产被非法侵占、变卖或出租

尽管许多村小是在“三级办学,两级管理”体制下、在“人民教育人民办”运动中、在“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激情里,由村组织或村民投资、献地或集资兴建的,村民们对把撤并校的桌椅、设备、图书等可动产搬至新校没有意见,但他们对校舍、校田等不动产的产权归属却有自己的想法。特别是一些在建校时向村民借了钱,迫切需要通过校产、校田的变卖或出租来还账的地方,对不动校产的争议相当激烈。由于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争议,一些村委会就以各种名义强行占用、变卖或出租校舍,私分或转包校田,甚至因产权争议把校田里已经长出来的庄稼都给拔掉了。由于村财政一般都比较困难,再加上“以县为主”体制下办农村教育的责任已经上收到县,因而乡政府对此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地方还偏向村委会,导致被撤并学校资产无法用于发展教育事业。

2.部分相关人员乱作为,导致被撤并学校资产流失

在学校被撤并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严谨的资产处置程序,有部分相关负责人就利用职权之便,或者私自吞占与瓜分学校资产,或者低价变卖、出售与转让,个人从中渔利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比如,一些管理人员抱着“做老好人”的思想,在学校被撤并前将图书、电子设备、桌椅等教学设施“借给”一些老师,而且不作登记;一些即将被撤并的学校领导在“校散人散、不捞白不捞、捞了也白捞”思想的支配下,滥用职权,为己为友为上级批条子、办手续,大办所谓的好心事,减少事业单位的债权、物资,使公有财产惨遭不应有的损失;一些学校管理者为了平息学校布局调整引发的思想动荡,在学校被撤并前以各种名义、千方百计把学校积累的现金或存款分光、用光、花光;一些学校主管部门的领导为了自身利益,背地里与人交易,在对一些交通便利、占地面积大、房舍多、便于开发利用的被撤并学校的出售、变卖、转让过程中,特地为某些当地的“能人”大开方便之门,造成部分资产或被无偿侵占,或被低价卖掉。

3.部分相关部门不作为,导致被撤并学校资产闲置荒废

学校撤并后,由于原来的机构不复存在、人事关系又发生了变动,致使一些学校的资产基本处于“三不管”的状态,即村不管、乡不管、教育行政部门不管。村之所以不管是,因为一些地方没有出台明确的相关政策,特别是在村集体办学期间欠债的学校,村干部不敢擅自“出租”或“出卖”,因为出租或出售学校就会有人上门要钱。把学校当作学习或实习基地,村里又没有专门的校舍运转、维修和保护资金,只能闲置、荒废。乡之所以不管,是因为一方面实行“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后,乡镇没有管理权了,另一方面被撤并学校多是由村民捐资兴建的,村民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校产处置存在分歧,作为最基层的政府组织——乡镇政府很难管。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学校的直接管理者,理应对被撤并学校的资产处理有所作为,但由于对“调整后的校舍等资产要保证用于发展教育事业”的政策规定认识不清,或是对校产处置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抑或是由于校产处置问题实在过于复杂,一些教育行政部门的同志有畏难情绪,放弃了管理责任,导致问题一拖再拖,以至于造成学校资产问题被搁置。

二、农村被撤并学校资产处置问题的原因

1.相关规定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

在政策层面,国家对学校布局调整后的校产处理情况是有规定的。如200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规定,要“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后的校舍等资产要保证用于发展教育事业。”2006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通知》规定,对于“确需调整的学校,调整后的教育资源应主要用于举办学前教育、成人教育等机构;确实闲置的校园校舍,应由县级教育行政部

[2]门统一处置,处置所得应用于当地发展义务教育。”以上文件对被撤并学校应该由谁来处

置、撤并后的用途都作了明确规定。但是,这些规定都是原则性的,对可能发生的问题估计不足、对有争议的问题的处理没有及时给予总结和细化,这是导致部分地区被撤并学校资产处置出现问题重要的原因。

2.产权归属不明确,影响校产处理

当前校产处理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产权不清晰。农村部分学校的产权归属问题是一个法律难题,因为在历史上我国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投入体制一直处在变化当中,现在的许多农村中小学是由乡办学校或村办学校发展而来的。即使一直是公办的农村中小学,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采取的也是采用多元筹资策略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行。学校资产来源多样化,使得产权归属随之成为一个问题。在处理农村撤并学校资产时,一旦有利可图,相关利益方就会维护自身的利益,要求参与被撤并学校资产的分配;一旦出现问题与纠纷,特别是与普九欠债等历史问题纠缠在一起时,相关利益方又会撒手不管,导致被撤并学校资产处理问题的搁置。因此,解决学校资产处置问题的关键是厘清被撤并学校资产的产权,以此为基础进行资产处理。但是,由于自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即使明晰了学校资产的产权,对于要把资产移交到谁手中,依旧是个难题,因此我们要在保证资产处理合法合理的基础上,尽量使被撤并学校的资产用于教育事业发展,这是原则。

3.激励与监督问责机制不健全,相关部门缺乏对校产处置的动力与压力

依据委托代理的激励理论模型,在缺少有效监督问责机制和激励机制的条件下,地方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未必会按照中央制订的政策去执行,更何况我们的政策规定尚不健全或缺失。每个理性的个体包括政府部门,在缺少有效的监督问责机制和激励机制的条件下,很有可能会按自利的规则进行行动而损害公共利益。事实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不一致是一种常态,因此,一套完善的制度设计需要有良好的激励和问责机制。激励机制从内部激发行动者从事某项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愿意这样做;而监督问责机制则主要从外部给政策执行者以压力,使他们不得不这样做。如果某一项制度设计缺乏激励与问责机制,那么政策就不能有效执行。当前我国农村被撤并学校资产处理所产生的问题与激励和问责机制的缺失不无关系。因为在被撤并学校资产处理的过程中,关系错综复杂、利益主体多元,其中又与历史、宗教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当出现棘手问题时,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就不作为,而一旦有利可图,他们又会乱作为,进而直接导致有些地方的学校资产被侵占、流失、闲置和荒废。[1]

三、农村被撤并学校资产处置的政策建议

1.明确产权归属是关键

农村被撤并学校资产产权不清是当前校产处理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的最重要原因。因此,厘清被撤并学校资产的产权,就成为解决被撤并学校资产问题的关键。对于被撤并学校来说,其产权处理又可以分为两类来讨论:第一类是完全由国家建立的学校,包括土地、校舍、设备等全部是属于国家出资建立,在以后的办学中国家一直完全支付学校的教育支出。这类学校的所有资产(包括校园用地、校舍和可动资产)毫无疑问应该属于国家所有。另一类学校为历史上曾经是乡办初中、乡办小学、村办小学的那部分学校。目前,这类学校的教学设备等可动资产基本能用到新学校中去,而对于学校用地、校田、校舍等不动资产的归属则争议较大。从各地方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所出台的政策文件来看,对被撤并农村学校有关

资产处理的规定差别也很大。有的地方规定这部分学校所占用的土地和校舍等固定资产归

[3]乡、村(组)集体所有,如吉林省《关于撤并农村中小学校后有关资产处理的意见》就是

如此。而更多的地方则规定这部分学校的资产属于国有,所得应由教育部门统一处理。那么,被撤并农村学校的资产到底归谁所有呢?根据校产的不同性质,可以分三种类型来具体说明:

(1)学校用地的产权归属

中小学用地主要指校园内空地、运动场地、道路、操场、农(林)场、池塘沟渠、周围对外通道和植物园地等。农村被撤并学校的校园用地归属目前争议比较大,这是因为我国农村中小学校的建立有多个投入主体,在不同时期各方投入资金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人认为学校用地属于国有,有人认为属于乡、村集体所有。我们认为,农村被撤并学校用地来源须由农村学校的建立来确定。从学校用地的最初来源看,一般都为集体所有的土地。但是,由于我国的农村教育投入与管理体制一直是变化的,因此对这部分土地的产权确定比较困难。我们建议参照相关法律条文确定产权归属。1995年5月1日施行的《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第十六条对全民所有制单位、城市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原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所有权进行了规定,即“《六十条》(指一九六二年公布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简称《六十条》)公布时起至一九八二年五月《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公布时止,全民所有制单位、城市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原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国家所有:①签订过土地转移等有关协议的;②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使用的;③进行过一定补偿或安置劳动力的;④接受农民集体馈赠的;⑤已购买原集体所有的建筑物的;⑥农民集体所有制企事业单位转为全民所有制或者城市集体所有制单位的。”“凡属上述情况以外未办理征地手续使用的农民集体土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具体情

[4]况,按当时规定补办征地手续,或退还农民集体。”凡符合属于国家所有六种情形之一的,应归国家所有。由于我国农村学校几乎都没有与县级相关部门签订过土地转移协议,所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按当时规定补办征地手续,无法补办的,则乡办学校用地应归乡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村办学校用地应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2)校舍的产权归属

所谓校舍,泛指学校使用的房屋及其附属设施、附着于地面的固定设施,以及其他建筑物、构筑物、林木、校办工厂等。这些资产的产权归属应该遵循“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一般通过投资形成资产,从而取得资产的所有权。如集体经济组织直接投资形成的资产,必须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并由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在法学上被称为“原始取得”。在界定资产所有权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一原则,即从资产的原始来源入手,界定所有权。“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不仅是处理不同经济成份之间财产关系的原则,在处理不同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时,也同样适用。据此我们建议:历年村集体兴建的校舍或主要由村集体集资所建的校舍,其产权应该属于村集体所有,学校只是享有长期使用权。而对于原来由村集体出资兴建的校舍,后来被国家出资翻修或者重新兴建的校舍,按照《民法通则》规定应该属于国家所有。而对于由村集体投资兴建或者捐建,后来国家仅仅是小修小补的校舍,按照民法通则,应该属于村集体所有。

(3)教育设备、资金等产权归属

除去学校用地和校舍外,其余资产都属于可移动财产,包括各种教学设备、图书资料、桌椅、现金、学校各种收益等。这些资产的产权归属依然应该按照“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即如果这些移动财产是国家出资购得,最终的所有权当然属于国有;如果是由村集体出资购买的设备等资产,那么这些资产的产权当然应该归属于村集体所有。而对于由学校资金获得的各种收益,应属于学校自身所有,学校一旦撤并,这些收益应收归县教育行政部门所

有。目前这部分校产的争议最小,原因可能是这部分校产能利用上的基本也都继续用于教育,村民们对此也无话可说。

以上只是从法律关系上讨论了农村被撤并学校的产权归属问题。要保证学校资产继续为教育所用,我们建议各地在撤并学校的过程中,应想办法确保被撤并学校继续用作开展教育活动,如开办幼儿园、成人教育机构等,以确保对这些学校资产享有永久使用权。只要学校资产能继续用于对农民或乡村有益的教育事业,对学校资产归属的争议就会减少。

2.细化相关规定是基础

(1)明确管理责任主体

针对相关单位和个人胡乱作为的现况,为了避免被撤并学校无人管理、防止教育资产损失而无人负责等现象的发生,必须明确被撤并学校资产管理的责任主体。具体做法是,由省或市、区(县)人民政府发文,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明确规定农村中小学场地、校舍等的产权归属,以县教育局为主、乡镇相关部门配合进行管理;因学校布局调整而撤并学校的资产处置,应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实施,其他组织和个人无权擅自处理。

(2)加强对被撤并学校的资产管理

针对大量学校资产被侵占、流失、闲置、荒废的状况,在明确管理责任主体的基础上,必须加强对被撤并学校的资产管理。首先,县教育局要安排责任心强的人员对被撤并学校资产进行看管,注意防火、防盗、防倒塌,对危房要及时拆除,消除安全隐患;其次,要建立农村学校资产评估制度,对农村学校资产进行彻底的清查核对,堵住资产流失的漏洞;第三,区(县)乡人民政府要将被撤并学校的安全管理纳入工作议事日程,加强检查与督办;第四,对盗窃、强占被撤并学校资产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严肃查处,维护教育部门的合法权益,防止教育资产流失;第五,对未经批准擅自改作他用的被撤并学校资产,区(县)教育局要全部收回。

(3)要因地制宜地处理闲置校产

被撤并学校资产的处置,首要原则就是继续将之用于举办基础教育或社区教育机构,继续为发展教育事业服务,实现教育资产的保值增值。这样既能保证学校资产继续“归教育所有”,又能减少产权纠纷。被撤并学校资产的利用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因地制宜。被撤并学校的图书、课桌椅、仪器设备等可移动财产要随学生全部移交给接收学生的学校或调拨给其他学校。而对于校园校舍,则可以举办幼儿园、乡(镇)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以及中小学生的学农实践基地等等,关键是因地制宜,依据当地的实际需要而定。对于实在不能继续用于教育的闲置校园、校舍,一定要谨慎处理,防止因随意置换、出租、出售等,引发与当地乡、村集体组织关于变更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矛盾。因此,在我国法律对农村被撤并学校的产权归属尚未确定之前,当地政府或教育部门应与当地乡、村集体组织沟通协商,必要时可以给予乡、村集体组织一定的实物或资金补偿(因为这部分学校用地原属集体所有,变为公办学校后并没有办理土地变更等一系列相关手续)。即使要置换、出租、出售闲置的校园、校舍,所得资金也要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处置,并主要用于发展当地义务教育。

3.建立健全激励与监督问责机制是保障

在明确各管理主体的管理责任后,为了防止相关主体的失职乃至腐败行为,保证相关主体能更好地履行管理责任,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监督问责机制,从内外两方面规约相关部门的行为,增强他们合理处置被撤并学校资产的动力和压力,防止不负责任事件的发生。

总之,对于农村被撤并学校的资产处置没有可供借鉴的成套经验可以借鉴,各地的实际情况又有很大差别,需要相关部门思想重视、态度明确、认识统一、措施具体,并在实际工作中积极主动、迎难而上,展开耐心细致的工作,若能这样,农村被撤并学校的资产便会得到合理利用和规范处理。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推进中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研究”(07JZD0031)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关于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通知

学校的选择 篇6

第一部分:我们在倾听

2015年11月5日中午一点半,笔者和王守衡博士一起来到美国布朗大学教育系主任Kenneth K.Wong先生办公室,根据一周前拟定的采访提纲进行现场访谈。Kenneth K.Wong先生在美国教育界久负盛名。他父辈是香港人,在美国出生。由于父亲姓王,所以我们都叫他王教授。受到家庭的影响他从小学习中文,所以采访进行得很是顺利。

Kenneth K.Wong教授是一个随性却严谨的人。“随性”是指其办公室是笔者见过的最凌乱的办公室之一,站在门口一眼望去很难在杂乱的书堆里面找到他的踪迹。“严谨”是指他对我们采访提出的要求和对采访的态度。前一周就要给他列出访谈提纲,并事先详细列出访谈内容,他逐项进行了准备,并提前找好了一个对中国教育有深刻理解的教育系博士,访谈时间也被严格地控制在两个半小时内。在对Kenneth K.Wong访谈前,我们对当地学校已经有一个初步了解,我们从德育和体育的角度进行了深度交流,Kenneth K.Wong的一些观点让我们很是吃惊,一定程度颠覆了我们对美国教育的一些看法。

下面是笔者对Kenneth K.Wong的几段访谈实录。

笔者:尊敬的王教授,几天前,您在讲座中说到,目前美国青少年肥胖率高居世界前列,远远超出中国的8%,已经达到25%,美国人超体重人数已经接近49%,而且,近10年有逐步上升的势头。中国也面临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问题,政府采用了增加学生的体育课节数、制定全国统一的达标标准、强力推进阳光长跑等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等方式,有的地方如深圳已经采取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与校长考评进行挂钩等措施,使困扰多年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问题开始向着好的方向发展。针对美国日益下降的学生体质,联邦政府有什么对策吗?

Kenneth K.Wong教授:奥巴马总统一开始也十分重视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包括夫人米歇尔也都在白宫亲自示范,过环保健康的生活,但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推进还是需要校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政府层面发出了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倡议,希望学生远离垃圾食品,让方便面等食品不进校园,利用体育明星的示范影响作用,希望学生过健康的生活,但是美国的政府力量有限,即使是总统其推行工作的力度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控枪法案,奥巴马总统就无法推进下去。

由于美国课程标准不是完全由国家层面统一制定的,考核评价权也在学校和教师手上,不像中国有一个统一的体质健康达标标准。各州在制定标准时,由于涉及教师工作量的增加,在推进学生体质健康工作过程中遇到不小阻力。

小学和初中各校一般每周有1~2节体育课,下午三点后就不再安排课程了,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去社区锻炼,当然不是强制性的,到社区锻炼可以自行请教练指导,由于要付一定的指导费,很多孩子就不去锻炼了(注:据后来对普罗维登斯市“杰出体育教师”Peter bullock的采访,他坦言“每天有10%的学生能主动参加下午3点后的社区体育锻炼他就很满意了”)。也许是给家长和学生的选择太多了,所以他们就觉得自己坐在那里玩电子游戏不是很好吗?干嘛要去运动?我觉得这项工作需要整个国家有力地去推动一下,像中国现在做的一样。

笔者:政府在场地、师资和经费方面有哪些措施用以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呢?

Kenneth K.Wong教授:教育是由联邦政府、州和地方政府给钱,基本上是按照2:4:4左右的比例投入教育经费。由于美国特殊的文化原因,社区很多地方属于私人领地,他们不会像中国老百姓为了孩子对教育做出牺牲,他们不会捐出自己的地方来建学校,所以,美国的校园不容易集中,不过我们后面建的学校都会尽量将学校各部分建在一起。其实,有无空地来建设运动场是关键,有无钱还是次要的原因。我们身处的普罗维登斯市在美国属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但是在你们参观的十几个学校中只有一个职业学校是有室内运动场的,其他学校大都是在很小的地下室上体育课,只有罗德岛州最好的公立高中“经典高中”(Classical High School)和“拉萨尔”教会学校(La Salle School)才有标准田径场。在纽约的大部分小学和初中,学生只能去很远的地方上体育课;学校教师主要是雇佣体育教练(注:相当于购买服务),学校固定的体育教师较少,而且他们大都在社区有兼职。大多数学校只有一个是专业的教练员从整体上筹划安排学校的体育课程,其他学科教师只要通过培训,获得体育教师技能资格证就可以教体育课,在体育教师安排这个问题上我们和中国不同,我认为你们做对了,我们没有把学校体育放在很重要的地位。

笔者:布朗大学作为一所常青藤世界名校,教育系在全美有示范和引领的作用。从资料中可以看到,学校给学生提供的选修课程有一万多门,但是偏偏就没有体育课程,这样是否在价值选择上剥夺了学生课程选择权利呢?另外,我们通过对近二十几所中、小学和大学的考察发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毕业与否与体育课程无关,即使选修了没有合格也不影响该生的毕业。也就是说学生不修体育学分或者选修体育不合格也同样可以毕业,这样,学生还会主动去锻炼吗?是否会消减学生体育锻炼的效果呢?

Kenneth K.Wong教授:美国比较重视自由、个人主义和话语权。这三个是政治、文化和经济价值核心。学生要选择什么课程,政府是无权干涉和强加的,学校要完全尊重学生的选择,比如学校没办法强行要求学生不染发,因为这个是他自己的自由,教师也不能管,学校和官方无法限制,如果真有很大的问题,可以靠民间来推动。尤其在大城市对不尊重学校管理权力的学生没有有效的管理办法,因此,我们从小学就进行思想教育,但每一个州并没有明确的思想教育要求,比较笼统和模糊,主要看校长的教育思想,昨天我在课上讲很多校长不想去做,主要是工作难于推动,权威也不够。我觉得我们的校长应该向中国学习,这样才能够在思想教育的机构设置、计划安排等方面有力度地推进。

美国大学课程的选择权利完全交给学生。布朗大学250年前办学就有一个规定:学生不选择的课程就不开设,学生只选自己需要的课程,这也是布朗大学办学比较吸引学生的地方。

学生虽然没有体育课程选择,但是学生可以在外面请私人教练在进行训练,自己学校的学生去运动场运动只需交很少的费用,比如体育馆只要15美元就可以锻炼三个月。高中毕业的学生是否能获得毕业证不看体育选修情况,但是如果他要读一个很好的大学,体育方面有特长就会有优势。大学对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还有奖学金,所以各高中学校都有很多运动队,学校运动队通过学校、州一层一层地选拔,每个州都有自己的各种学生球队,水平很高,美国学校体育发展程度是很好的。

笔者:王教授,我们在理解学校体育教育方面可能存在不一样的观点,我理解的学校体育工作好坏是指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教育水平,全体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是我们对学校体育评价的重要方面,而您理解的学校体育好坏偏重于运动队的水平高低,您同意我这样的说法吗?

Kenneth K.Wong教授:是的,可能我们是比较偏重于有特长的学生,保底关注不多。

笔者:那天您在课堂上讲到,为了提高美国教育质量,特别是上海PISA考试(注:PISA考试在2000年首次开始实施评价,每三年一次。每次共有60~70个国家与地区参与,约50万名学生参加。中国上海连续多次获得第一,2014年中国有11个省市作为试测地区。测试结果展现在公众面前的时候,“震惊”几乎成了世界人民的共同的第一反应。中国上海的学生分别在数学、阅读、科学位列世界第一)对美国教育的冲击很大,美国学生的成绩甚至排在了越南的后面,由此,美国联邦教育部推行了四项改革,其中最有力的就是推行了以州为单位的统一考试,增加如数学、阅读等核心课程,把州考试水平与市长是否连任考核挂钩,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为数不少的学校取消了原本仅有的2节体育课,增加数学课的节数,这种现状您担心是否会使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会受到新一轮冲击?

Kenneth K.Wong教授:是的,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上海PISA考试后为了提高核心课程竞争力,联邦教育部曾想到增加数学课程,但由于各州教师工作量等原因无法推进。每个州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在执行联邦教育部的要求时又有很大的自主权,比如在课程标准制定上,许多州不重视,比如较多州都没有统一且完善的体育课程标准,我们州也没有体育课程标准,你们中国有统一课程标准的做法很好。

我们强调学生体质健康应该由学校、家长、社区共同负责,但是如何监控家长和社区不好落实,如果社区和家庭不做就没有了,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笔者:在中国,学生是否读好大学完全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只要高考上线就好了,在收费上北大和其他一本大学收费一样,而美国好大学却不是一般孩子能企及的,以布朗大学为例,每年近8万美元的学费是一般家庭所不能承担的,虽然有奖学金,却只是惠及少部分特殊的学生,并且,由于各校自主录取,没有统一高考,大学对于给学校进行捐赠的家庭,学生往往有入学优惠,这样是否会造成由经济条件决定学生就读大学的质量,造成非本人原因的不公平?在我们参观的几所比较好的教会学校、私立学校中,很少看到收入低的有色人种的孩子身影。

学校听觉环境设计的内容选择 篇7

关键词:学校文化;办学环境;听觉环境

中图分类号:G7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5-0062-03

学校办学环境可以分为视觉环境与听觉环境两个方面。如今学校在环境文化建设中普遍对视觉环境寄予了特别关注,但对听觉氛围营造的重视程度却不够。“耳濡目染,不学以能”[1],听觉环境与视觉环境一样,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学校个体的心境与意识,彰显着教育的功能。设计得当的听觉环境可以营造出良好的育人氛围,科学合理地调节师生的精神状态,优化教育活动的效果。视觉环境与听觉环境的组合设计几乎可以涵盖学校办学环境所需呈现的所有要素。

校歌、学校听觉识别符号、学校行为识别音乐、学校特色听觉效果是学校听觉环境设计的基本内容与选择依据,其主要设计意图是确立音乐识别及使用规范、铃声规范、掌声规范等。音乐规范主要包括主题音乐(校歌)、标志音乐、行为识别音乐、课间音乐等;铃声规范主要包括钟声、铃声、电话彩铃等;掌声规范指全场统一的、富有节奏感的掌声。具体而言,学校听觉环境的校本化、个性化设计,可包括如下内容:

一、校歌的创作与应用

校歌是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和学校特色的集中体现,它在学校的听觉环境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对其他听觉元素的设计起到风格定调和旋律辐射作用。但综观如今的学校,有许多还没有校歌,有的虽然有校歌,但因词曲本身的问题而不被学生认可,或因学校缺乏有效应用校歌的意识而使其处于闲置状态。如何发挥校歌应有的形象力?要回答这一问题,无外乎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创作,二是应用。

从对校歌的文献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如今校歌“众口一腔”的现象十分普遍,诸如“阳光”“雨露”“今天是禾苗明天是栋梁”之类的话语,已成为其中的高频词语,空洞无物、故作欢快、虚假抒情等并不少见。这样的校歌不要说让学生乐唱,恐怕让他们听都没有激情。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我们不妨回想一下那首“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它也是校歌,但它却能够穿透百年风云、代代相传,至今听来仍然直击心灵深处……其实,创作一首优秀的校歌并无诀窍,首先要让创作者真正投身其中,先让自己感动;其次要打破脑海中先入为主的固定模式,不拘一格、独辟蹊径地进行创作;第三,要认真研究学生的音乐欣赏旨趣,从中汲取有效元素融入创作之中,必要时还可让学生参与创作;第四,如果一些历史老校曾有自己的老校歌,不妨以此为基础进行二度创作——有时,“复古”恰恰意味着推陈出新。

有了校歌,如何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这其中也并无固定模式,每所学校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校情创造性地作出设计。这里,笔者仅提供一些基本思路:用于升旗仪式——每周升旗仪式在升国旗唱国歌之后,可增加升校旗唱校歌的程序;用于作息铃声——截取校歌副歌的主旋律部分,将其设置为上下课提示音乐;用于课间播放——可通过电脑技术,将校歌旋律制作成交响乐、民乐、轻音乐、流行乐等不同风格,在课间、课后播放;用于重要集会——凡学校的重要集会,都增设唱校歌的程序;用于校园节日——可设置年度合唱节,以班级为单位举行合唱竞赛,并将校歌定为必唱曲目。

二、学校听觉识别符号的设计

如今,企业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缩写为CIS)已被广泛作为提升组织文化的重要工具。其中,Corporate一词除了指企业之外,还可解释为一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团体,自然也包含具有独立办学资格的学校。因此,CIS理念对于学校文化的更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传统的CIS主要由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 )、视觉识别(VI)三个部分构成,后来有学者指出,还应将听觉识别(AI)引入企业识别系统,使企业的形象与品牌更加立体与生动,进一步提升企业辨识度与影响力。英特尔、微软、诺基亚、麦当劳等国际知名企业都非常重视听觉识别系统的策划与设计,“形象营销”和谐配合、互相促进已成为一种共识,[2]其各具特色的听觉识别符号早已耳熟能详、深入人心。

由此,学校听觉识别符号也应成为学校听觉环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视觉识别符号(LOGO)具有同样的地位和价值。听觉识别符号可由一段校歌副歌的主旋律构成,亦可单独创作。它可用作作息铃声,或校广播、电视开播前的提示音。优美动听、创意别致的听觉识别符号具有特有的情绪影响力,回荡于受众的脑海之中,能给予其长久的共鸣与联想。片段旋律也许不能称之为艺术作品,但却能带给受众独特的艺术享受。

由于听觉识别符号不易于在平面媒体上表现,学校在设计制作宣传片、招生广告、学校网页动画时应有意识地将听觉识别符号与视觉识别符号加以组合呈现。听觉符号和视觉符号一个无形一个有形,两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互补作用,对提高学校的认知与识别度,扩大学校文化的影响力具有异曲同工之效,堪称学校文化推广的完美组合。

三、学校行为识别音乐的设计

学校行为识别音乐可以贯穿于学校多项教育活动,是丰富学校听觉表现的有益补充。正如部队的军号可通过不同旋律发出起床、熄灯、集合、冲锋等不同指令一样,在学校相关活动(集合、出操、解散、放学等)中运用特定的音乐进行提示,充分利用听觉信息对行为发布指令,在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可起到对学校的认同和凝聚作用。同理,在学校举行各种集会时,集会开始前也应选择与集会性质(政治性集会、纪念性集会、联谊性集会等)相吻合的铺垫音乐。恰当贴切的音乐行为指令不但可以让师生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还可以通过营造氛围使其情绪得以调节与调动,增强个体参与集体活动的主动性与适应性。

学生个体对于行为识别音乐的反应不是一蹴而就的,行为识别音乐的设计与训练应遵从以下三个原则:第一,行为音乐的选择可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听取意见,让“个人的思想和感情都投入一种鼓励个人为团队目标做出贡献、分担责任的团队环境之中”[3];第二,对行为音乐指令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考虑将其作为校本化音乐课教学内容加以推广普及;第三,在学校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运用,形成固定的规范。

四、学校特色听觉效果的设计

高度校本化、规范化、持久化的学校特色仪式对净化学生心灵、提升学生德性具有特殊的教益。主题贴适、设计精美的特色听觉效果将成为学校听觉环境设计中的一抹亮色,立体化地彰显学校文化特色,它对仪式活动育人效果的实现,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例如,重庆第十八中学源于1949年解放前夕创立的新声中学,鉴于“新声”极具象征性,又鉴于该校新校区位于铁山坪森林公园山麓这一特殊的地域环境,我们为学校设计了“新声钟”的方案:每日晨课时敲响,既有晨钟的激励意义,又与环境对应产生幽远意境。而江苏省张家港市崇真中学在校园内建了一口铃,命名为崇真铃,并制定了“鸣崇真铃规范”。铃声在举行各类学校仪式时不时响起,既撞击着师生的耳膜,更震撼着他们的心灵,同样可起到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听觉形象成为这些高度校本化的仪式活动的重要载体,为相关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构想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除了上面提到的借助于物化环境的设计外,特色听觉效果也可以通过“软”建设的方式来实现。在学生集会时展现全场统一的、富有节奏感的掌声,既可以烘托气氛、表达感情,又可以展示少年学生健康活泼的精神面貌;同时也充分体现出学校的组织化程度。“节奏掌”一般用于集会开始前的“拉掌”、欢迎嘉宾、重大庆典的专项仪式等。各种掌声用不同手势表示,可由领掌人根据现场情况指挥节奏掌的种类和重复次数。

以上四项听觉内容设计兼有形象识别和行为指示功能,它们有机关联、相辅相成,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充实了学校文化的内涵,拓展了学校文化的外延。

如果说视觉环境设计是通过视觉传达构建一个有形的实体的话,听觉环境设计则通过听觉传达构建了一个无形的印象,这无疑丰富了学校文化的呈现形式。在丰富学校文化个性的同时,学校上下群策群力、集体参与到设计活动过程当中,也是对学校自身文化的一次深层次的研习与内化。

参考文献

[1]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EB/OL].http://www.zdic.net/c/3/36/82776.htm.

[2]饶德江.CI原理与实务[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1-12.

[3]肯尼思·戴维斯.工作中人的行为:人际关系和组织行为[M].纽约:麦格劳·希尔图书公司,1972:136.

(作者单位: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江苏南京 210002)

上一篇:有个性的简短的励志签名下一篇:工作用房租赁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