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解析几何习题

2024-09-19

空间解析几何习题(精选8篇)

空间解析几何习题 篇1

高等数学课 讲 教 案 主讲人

课 题 第七章习题课

目的任务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使用教具

提问作业

备课时间

查 阅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本章的知识要点,掌握有关计算。

本章的知识要点的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有关计算的熟练掌握。讲练结合

年 月 日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抽 查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知识归纳

一、空间直角坐标系及向量代数

1、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基本问题

1)坐标系的建立;2)卦限的划分;3)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2、向量:

1)定义及记法;2)模;

3)方向角与方向余弦;4)单位向量;

5)负向量;

6)零向量; 7)向量在轴上的投影;8)向量的坐标表示

3、向量的加减法及数乘运算: 1)向量的相等;

2)向量的加法—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

3)向量的减法:aba(b); 4)数乘运算;

5)加减法与数乘的坐标表示;

6)线性关系:a与b共线;a,b,c共面.4、向量的数量积(点积、内积)

1)定义;2)投影公式;3)坐标表示式;4)性质;5)运算律.5、向量的向量积(叉积、外积)

1)定义; 2)坐标表示式;3)性质;4)运算律;5)几何意义.6、向量的混合积

1)定义;2)坐标表示;3)性质;4)几何意义.7、二重积.二、曲面、平面与直线

1、曲面与方程;

2、空间曲线;

3、球面与柱面方程;

4、平面方程:

1)一般方程;2)点法式方程;3)截距式方程;4)三点式方程

5)*法式方程:xcosycoszcosp0.(,,为平面法向量的方向角,p为原点到平面的距离)

5、直线方程

A1xB1yC1zD101)一般方程(交面式)

AxByCzD022222)标准方程(对称方程,点向式)

xx0yy0zz0 lmnxx0l3)参数式方程 yy0m(是参数)

zzn04)两点式方程 xx1yy1zz1 x2x1y2y1z2z16、两平面的夹角

cosA1A2B1B2C1C2ABCABC212121222222

7、点到平面的距离

dAx0By0Cz0DABC222

8、两平面1,2平行、垂直的充要条件是

ABC

1∥2n1∥n2111

A2B2C2 1⊥2n1⊥n2n1n2A1A2B1B2C1C20

9、两直线的夹角

s1s2l1l2m1m2n1n2 cos

222222s1s2l1m1n1l2m2n210、两直线平行、垂直的充要条件

lmn

l1∥l2s1∥s2111

l2m2n2 l1⊥l2s1⊥s2l1l2m1m2n1n20

11、点到直线的距离

ix0x1l2M1M2s dsjy0y1mlmn2kz0z1n2

12、两直线共面的条件

 l1,l2共面M1M2(s1s2)0x2x1l1l2y2y1m1m2z2z1n1n20

13、直线和平面间的夹角:

nsAlBmcn sin222222nsABClmnl∥s⊥nsnAlBmCn0

lmnl⊥s∥n

ABC二、二次曲面的标准方程

x2y2z21)椭球面: 2221;

abcx2y2z22)单叶双曲面:2221;

abcx2y2z23)双叶双曲面:2221;

abcx2y24)椭圆抛物面:222z;

abx2y25)双曲抛物面:222z;

abx2y2z26)二次锥面:2220.abc第二部分 例题分析

例1 在什么条件下,下列式子成立:

 ① abab ② abab ③ abab 解:(略)。

 例2 已知向量a,b,以a,b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求平行四边形中和a所在边垂直的高线向量.解:(略)。

2222 例3 证明(ab)(ab)2(ab),并给出几何解释。解:(略)。

 例4 设aik,bi2jk,ci2jk,求

① ab,ba ② a(bc),(ab)c ③ a(bc),(ab)c 解:(略)。

例5 证明

① a(bc)b(ac)和c垂直;

② ap,aq,ar三向量共面.解:(略)。

例6 已知向量p和q及x轴均垂直,其中q3i6j8k,p2,求p.解:(略)。

例7 已知两定点F1,F2相距为2a,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的平方和为4a,求动点轨迹.、解:(略)。

例8平面过原点o,且垂直于平面1:x2y3z20及2:6xy5z230,求此平面方程。

解:(略)。

2x4yz10例9 将直线的一般方程l:化为对称方程和参数方程。

x3y50解:(略)。

例10平面过z轴,且与平面2xy5z0的夹角为解:(略)。

,求此平面方程。34xz10例11 试证:直线l1:与l2x2y30解:(略)。

3xyz40相交。:y2z80y3x5y4x7例12 直线过点A(3,5,9),且和两直线l1:及l2:相交,求此

z2x3z5x10直线方程。

解:(略)。

x3y5zx10y7z及l2:相交,且和231541x2y1z3l3:平行的直线。

871解:(略)。例13 求与已知直线l1:A1xB1yC1zD10例14 要求直线l:(1)与x轴平行;(2)与y轴平行;

A2xB2yC2zD20(3)与z轴重合;(4)经过原点。

解:(略)。

例15 指出下列方程所示之曲面

(1)x2y2x2y222z0

(2)99z21 解:(略)。

例16 画出x2yz2和x2z24y的图形。解:(略)。

三、作业

空间解析几何习题 篇2

真题:如图, 在△ABC中, AD是高, 矩形PQMN的顶点P, N分别在AB, AC上, QM在边BC上.若BC=a, AD=h, 且PN=2PQ, 求矩形PQMN的长和宽 (用a, h的代数式表示) .

点评本题是一道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来解决的几何应用问题.解决这类问题主要是灵活运用好相似三角形找出线段间的比例关系, 正确列方程求解.

拓广如图, 在Rt△ABC中, ∠C=90°, AC=3, BC=4.

如图 (1) 四边形DEFG为△ABC的内接正方形, 求正方形的边长;

如图 (2) △ABC内有并排的两个相等的正方形, 它们组成的矩形内接于△ABC, 求正方形的边长;

如图 (3) △ABC内有并排的三个相等的正方形, 它们组成的矩形内接于△ABC, 求正方形的边长;

如图 (4) △ABC内有并排的n个相等的正方形, 它们组成的矩形内接于△ABC, 请直接写出正方形的边长;

解析 (1) 如图 (1) 过点C作CN⊥AB于点N, 交GF于点M, 设GD为x, 由题意得GF=x, MN=x, 在Rt△ABC中, AC=3, BC=4, 则AB=5, CN=2.4.

∵四边形GDEF是正方形, ∴△CGF∽△CAB,

∴正方形的边长为

(2) 如图 (2) , 设小正方形边长为x, 则GF=2x, 同 (1) 得∴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3) 如图 (3) , 同 (1) (2) 得△CGF∽△CAB,

∴小正方形的边长为60/61.

(4) 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中考化学习题解析 篇3

解析:

① 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后,气体体积没有变,说明混合气体中一定不含水蒸气;

② 的现象能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Cl,可能含有CO2,(因为HCl能被石灰水吸收生成CaCl2而不产生浑浊现象,当混合气体中含有HCl和CO2时,通入石灰水中也不会出现浑浊,原因是HCl能跟CaCO3反应生成可溶性的CaCl2)

③ 的现象说明混合气体中一定不含有H2,一定含有CO(因为H2点燃后生成的水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CO点燃后生成的CO2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浑浊)

综上所述,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 HCl和CO,一定不含有H2O和H2,可能含有CO2。

答案:肯定含有HCl和CO,肯定没有H2O和H2,可能含有CO2。

说明:本题属于物质推断题,所考查的知识主要是H2O、CO、CO2、HCl和H2的化学性质。解答时,应在熟悉各物质性质的基础上紧扣题目所列出的三项实验操作和实验发生的现象,逐步推断,找出答案。

病句练习题解析 篇4

姓名

班级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A.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生活用品”包括“床上用品”,两者之间不是并列关系,应去掉“和床上用品”),B.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 二是谋略不当。(滥用否定词,应去掉“不足”和“不当”)

C.今年的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将有所缓解,拉闸限电现象会相应减少,但整体上看仍然偏紧。

D.她因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便投诉《人间指南》编辑部,要求编辑部帮他伸张正义,编辑部对此十分重视。(表意不明,“投诉”使用不当,改为“便向人间指南编辑部投诉”)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A.在常规能源中,水电的优越性是无可比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句式杂糅,可改为“水电的优越性是无可比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或“水电是无可比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

B.综合国力的提升是中国撤离在利比亚人员行动能否取得成功的坚实基础。(一面对两面,去掉“能否”一词)

C.为了使大家生活在文明祥和的环境中,业主委员会讨论并通过了文明公约。D.近段时间来,北京、成都等城市纷纷出台政策,开始严惩无视红绿灯信号乱闯马路。(宾语中心语残缺,在“无视红绿灯信号乱闯马路”后面加上“的行为”)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

A.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300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成分残缺,应去掉 “由于”)

B.持续摄入含有1073R-1乳酸苗会的酸奶饮料,使学生患流感的几率有效降低。C.当前某些引起轰动的作品,也许在两年后,甚至五年后就会被人遗忘得一干二净。(语序不当,“两年后”和“五年后”应交换位置)

D.最近,成都的社区店除了食品、药店和日杂零售外,又出现了一些家居品牌社区店。(不合逻辑,“食品、药店和日杂零售”不能并列)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搭配不当,“视野”可以“拓展”,但是“感受”不能“拓展”,只能是“增强”)

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成分残缺,“婆娑多姿”为形容词,属于定语,后半句成分是谓语+定语,缺少宾语,并在句末,加上“的身影”)

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D.恐龙灭绝事件被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句式杂糅,可改为:恐龙灭绝事件被认为是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A.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能否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B.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把“也”改为“就”)

C.我们要向读者讲述的是一则人民子弟兵将百姓冷暖装在心上。(宾语中心语残缺,在句末加上“的故事”)

D.全班同学和团员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言。(并列不当,“团员”包含在“全班同学”之内)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A.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B.临近中考,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搭配不当,“学习态度”和“提高”不能搭配)

C.为了避免海啸后不爆发传染病,印度洋受灾地区地方政府做出巨大努力。(否定不当,“避免”与“不”任删除其一)

D.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语序不当,“观察”和“解决”应互换位置)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A.由于宝山村老书记贾正方坚持走集体致富的道路,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他在第六届全国“村长”论坛上被评为“中国村官终身成就奖”。(搭配不当,应是“他……获得‘中国村官终身成就奖’”)

B.网络诈骗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民的个人信息被非法泄露,给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造成的。(句式杂糅,可改为:网络诈骗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民的个人信息被非法泄露,给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C.电视剧《小别离》从不同阶层、不同视角关注中学生留学问题,戳中生活痛点,呼应社会关切。

D.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掌握和学习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很有益处。(语序不当,应该是:学习和掌握)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

A.特级教师李芳菲今天下午到我校指教同学们在学习中碰到的难题。(搭配不当,不能说“指教……难题”应该是“指教同学们如何解决在学习中碰到的难题”)

B.一个外国人从一个国家带走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在那儿感到的痛苦。

C.今天下午我们聆听了张教授对于如何适应时代发展、做合格中学生的报告。(搭配不当,应该把,“对于”改为“关于”)

D.他在班上的表现到底怎么样,可据他的科任老师反映,真正的情况并非如此。(前后不对应,“如此,”指的是前面的,“他在班上的表现到底怎么样”,没有明确答案,应该把“到底怎么样”改为“很好”)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

A.《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句式杂糅,可改为“《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 或“《标准汉语》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

B.“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人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语序不当,应是“传承和发扬”)

C.与《舌尖上的中国2》第一集的原画面相对比,该片涉嫌抄袭的镜头不少于十多处。(语意赘余,应该吧把“十多处中”的“多”删掉)

D.《中国成语大会》得到观众的高度赞赏,也让人们从参赛的学生身上看到传承中华文化的希望。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

A.经过老师的反复讲解,才使同学们茅塞顿开,掌握了这个方法。(介词掩盖主语,可将,“才使同学们茅塞顿开”改为“同学们才茅塞顿开”)

B.学校经常开展安全知识教育活动,这大大增强了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句末加上“意识”)

C.马云在湖畔大学开学典礼上致辞,他表示学校的使命是在新商业文明时代发现和培养企业家的行为。(成分赘余,可删去“的行为”)

D.对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要分清轻重缓急,有计划有秩序加以推进。1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

A.川航机组突遇险情,成功备降,强烈地震撼着网友的心,纷纷为他们的专业素养点赞。(缺少主语,应在,“纷纷为他们专业素养点赞” 之前加“网友们”)

B.按照田园城市的建设标准,规划者首先考虑的是让市民“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C.多所学校举行世界环境日教育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习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搭配不当,不能说“了解学习……环保意识”)

D.本期“文翁大讲堂”的听众,除成都教师外,还有资阳、攀枝花等外地教师也参与其中。(句式杂糅,可删去“也参与其中”)1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A.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句式杂糅,“其目的”和“为了”任删其一)

B.关于《摔跤吧,爸爸》,看似简单的励志故事,实则深刻反映出印度社会的现实问题。(缺少主语,删去“关于”)

C.随着“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建设规划的提出,成都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空间解析几何习题 篇5

1、按原文选择填空。

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

”。

A.“桂林山水甲天下” B.“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答案】B 【解析】本题意在训练学生对课文内容及语句的熟练掌握,对课文要多读多背,才可以增加语感和语言感受力。

2、选词填空。

A观赏

B 欣赏

C 观看

D 观察

(1)、“六一”联欢会上,同学们津津有味地()小琪表演的节目。

【答案】 欣赏

【解析】这个题目是考察对近义词的辨析,“观赏”意思是看着欣赏, 强调的是视觉效果;

“观看”是“特意的看;参观”的意思,而观察是“仔细的看”。“欣赏” 意思是领略玩赏,全方位的感受,还有喜欢的意思,因此,选欣赏。

3、根据意思找到与它对应的词语。

高耸直立,形容山势的险峻。()

A.嶙峋 B.屏障 C.兀立

【答案】C 【解析】此题是在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兀立,是形容山石突兀、重叠。屏障,屏障,是意思是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要努力加油哦。

4、判断正误,正确点“是”,错误点“否”。

“ 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A 是B否

【答案】 否

【解析】 比喻句三要素,可以没有本体,但是要有喻体,这一句虽然也具备了比喻句的“好像”但是没有说明桂林山像什么,只是夸张地说山险的程度,而不是在打比方。

5、判断正误,正确点“是”,错误点“否”。

“ 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这句话用了比喻的手法。A 是 B否

【答案】 是

【解析】从“像„„像„„像„„”看,这是一个博喻的句子,博喻,又称连比,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这个句子是把山峰比喻成老人、巨像和骆驼。

6、判断正误,正确点“是”,错误点“否”。

课文采用了总分式的结构,分别抓住漓江水的净、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两个角度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桂林山水的奇绝风光。

A 是B否

【答案】是

【解析】作者通过对桂林山水绘声绘色的描写表达了对祖国山水的热情赞颂,此句正确。

7、判断正误,正确点“是”,错误点“否”。

(1)“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是说桂林山水这么美,当属全天下第一。A 是B否

【答案】 是

【解析】因为桂林山水像人间仙镜一样。每一个游客到这里都会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桂林山水是自然的美,是纯天然的美。甲等是最好的,桂林山水这么美,当属全天下第一。因此,这句理解是正确的。8.熟读课文后选择正确的答案。

“桂林山水甲天下” 这句在文中起到___________的作用。A.总领全文 B.总结全文

【答案】A 【解析】这句话在全文开头,开头的句子一般会有领起全文,引出下文的作用。这个说法可以首先考虑。9.判断正误,正确点“是”,错误点“否”。

作者通过描绘桂林山水秀丽多姿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悲观厌世的思想感情。

A 是B否

【答案】否

【解析】 作者通过对桂林山水绘声绘色的描写,表达了对祖国山水的热情赞颂,蕴含着的一般就是热爱和赞美之情,而不是悲观厌世的情绪。

10.“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两句诗在文中起________ 的作用。A.总领全文 B.总结全文

莫言自述以及习题答案解析 篇6

(1)1957年,我家来了个大学生邻居。他讲,当时他在济南的时候,认识一个山东省比较“腐败”的作家。这个作家究竟“腐败”到什么程度呢?一天三顿吃饺子。我们当时一年也吃不上一次饺子。我当时就问他:“叔叔,如果我将来能够写出一本小说来,我是不是能一天三顿吃饺子?” 所以,我想我最初对文学对当作家的梦想,就是冲着一天三顿吃饺子开始了。我后来把村里面的书借来看了以后,头脑当中才真正有关于文学的概念。

(2)我的想象力还是不错的,为什么不错呢?因为我的想象力是饿出来的。童年时赶上自然灾害,为了填肚子,野草、树皮,什么都吃,甚至连煤块都敢啃。1961年春天,村里的小学拉来了一车亮晶晶的煤块,和小伙伴一拥而上,每人抢起一块煤,咯嘣咯嘣啃起来,觉得那煤块越嚼越香,还说着“味道好极了”。

(3)我小学五年级就被学校赶出来了,就一个人牵着两头牛放牧。那时候我就能从牛的眼睛里边看到自己的倒影。有时候躺在草地上,看到天上的白云,听到鸟叫,听到周围青草生长的声音,呼吸大地发出的气味。这种跟大地接触的机会,这种很长时间孤独地跟动物在一起的状态,都让我想入非非。

(4)直到现在,我依然动用的还是我二十岁以前积累的生活资源。我二十岁以后的东西,基本上还没有正儿八经地去写。

(5)想象力,也有外来接受的地方。我们山东高密这个地方,离写出《聊斋志异》的蒲松龄的故乡也不远,隔了三百多里路。我听老人讲了很多很多关于鬼神的故事。上世纪六十年代,死人非常多。我们村子里最高纪录是一天死了18个人。一出门就看到原野里有鬼火在闪烁,而且经常有各种各样火一样的球在天空中飘来飘去。我当医生的姑姑就告诉我,这是狐狸在恋爱。人一旦进入这种环境,就会有一种恐惧,你就觉得你周围充满了一些神秘的生物,你在走路的时候经常听到脚后面有一个声音在跟随着你。

(6)我的小说语言也是比较庞杂的,这里面既有古典的书面型的语言,也有一些读西方翻译过来的小说这样的语言,更多的还是来自乡土。

(7)我们山东话的许多方言土语,一旦写到书上,是非常典雅古朴的古语,反而能够被人理解。我们说一把刀锋利,不说锋利,而说“风快”。说一个姑娘漂亮,也不说漂亮,我们讲“奇俊”。说今天天气很热,我们不说很热,而说“怪热”。

(8)这些方言土语,写到小说里,完全可以看得懂,而且有非常强的感染力。一个真正的文学家,就是应该千方百计地丰富本民族的语言。不能仅仅把方言土语用到小说人物的对话中,而要把方言土语用到叙述中。

(9)我从小就是一个非常爱说话的孩子。在我们农村叫做“炮孩子”。后来我写了小说叫《四十一炮》,里面就有一个“炮孩子”,其中也有我个人的经历。也因为我喜欢说话,喜欢说真话,给我们的家里带来了很多的麻烦。所以过了几十年以后,当我要写小说准备发表时,使用的笔名叫“莫言”,就是告诫自己要少说话。

(10)事实证明,我一句话也没有少说,而且经常在一些特别庄严的场合,说出实话来。我觉得讲真话毫无疑问是一个作家宝贵的素质。

(11)如果一个作家讲假话,不但对社会无益,也会大大影响文学的品格。因为好的文学作品,肯定有一个真实的东西在里边,尤其是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群众的生活面貌。

(12)我有一种偏见,我觉得文学艺术,它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人性中恶的部分。

(13)所以我的很多小说一旦发表以后,有些读者也不高兴。因为我把有些黑暗暴露得太彻底。当然我不会迎合这样的读者,而牺牲自己文学创作的原则。我最近写了一部长篇小说(指《生死疲劳》),写了一个后记,最后一句话就是说“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

(14)有人说我为获奖,作品特意贴中国标签?什么是中国标签?我不知道。我在《檀香刑》后记里面说,我想在语言上有我自己的特色,根本不是想写给外国翻译家看。

(15)一个作家不可能把自己的写作追求限定在一个什么奖上,也没听说哪一个作家为了得什么奖调整了自己写作的方向,改变了自己写作的方法。而且,即便你想改变,变得了吗?该怎么写,还怎么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16)在日常生活中,我可以是孙子,是懦夫,是可怜虫,但在写小说时,我是贼胆包天、色胆包天、狗胆包天。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 这篇文章是莫言被授予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后的自述,平易如话家常,没有故作深沉的情感和晦涩的词汇,一如作者的小说语言一样平实朴素。

B. 文章第一段通过回忆大学生邻居的故事交待了作者文学梦想及文学概念的来源,也让我们对那个历史时期群众物质极其匮乏的生活状态有所感知。

C. 为莫言的写作源源不断提供素材的是他二十岁以前积累的生活资源,二十岁以后就基本上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东西去写了。

D. 鬼神妖怪的各种传说在莫言的家乡很盛行,尤其是许多老人讲的鬼神故事对莫言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的影响。

E. 以“莫言”为笔名,意在提醒自己少说话,他却一句话也没少说,这种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也属于作者自己要揭示的人性中恶的部分。

(2)文学创作的成功需要作者有非凡的才情和丰富的想象力,莫言的想象力是如何获得的?请结合全文概述。(6分)

答:

(3)莫言在写小说时,说自己是“贼胆包天、色胆包天、狗胆包天”,请结合原文简析莫言的“胆”体现在哪里?(6分)

答:

(4)老托尔斯泰说:“写你的村庄,你就写了世界。”莫言几十年如一日地开垦“高密东北乡”(莫言家乡的象征)的文学王国,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原文,联系自身经历或阅读体验具体阐述。(8分)

(1)A D(5分)【解析】B错在“文学概念”不是通过大学生邻居来家获得的。C、E错在最后一句。答对一项得2分。

(2)(6分)参考答案:①莫言的想象力首先来源于童年饥饿的记忆。童年时赶上自然灾害,为了填肚子,野草、树皮,什么都吃,甚至连煤块都说“味道好极了”。

②莫言的想象力来源于乡村的生活资源。能从牛的眼睛里边看到自己的倒影。有时候躺在草地上,看到天上的白云,听到鸟叫,听到周围青草生长的声音,呼吸大地发出的气味。这种跟大地接触的机会,这种很长时间孤独地跟动物在一起的状态,都让我想入非非。

③莫言的想象力来源于对鬼神故事的恐惧。小时候听了很多鬼神妖怪的故事,当时的生活环境就会有一种恐惧,莫言就觉得周围充满了一些神秘的生物,想象力就产生了。

(答对一点2分,三点6分,意思答对即可。)

(3)(3分)参考答案:①敢说实话,敢讲真话。莫言觉得讲真话是一个作家宝贵的素质,他坚持在文学作品中有真实的东西。

②敢于揭露。他不把文学作为唱赞歌的工具。他认为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人性中恶的部分。

③有原则,有特色。不会因为迎合部分读者,而牺牲自己文学创作的原则。“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在语言上有自己的特色,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答对一点2分,三点6分,意思答对即可。)

从一道立体几何习题谈起 篇7

一、讲解习题, 引导学生领会解决问题的思想

例1:P、A、B、C是球面上四个点, PA、PB、PC两两垂直, 且PA=PB=PC=1, 求球的体积与表面积。解析:确定球心的位置。如图1, 球0的球心0点根据题意可知在PP′所在的直线上, (P′是P在底面ABC中的射影点) 。分类讨论: (1) 0正好与P′重合, (2) O在直线PP′上, (3) O在直线P′P1上。解得:。此题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课后练习, 引导学生全面分析问题, 最终解决问题

例2: (2007年甘肃省高考测试卷) 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边长为4, 侧棱长为1, 过BC的截面与底面成30°的二面角, 则截面的面积等于 () 。解析:如图2所示, 设截面与侧棱AA1所在直线交于D点, 取BC中点E, 联结AE、DE。∵△ABC是等边三角形, ∴AE⊥BC。∵A1A⊥平面ABC, ∴DE⊥BC。∴∠DEA为截面与底面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DEA=30°, ∵等边△ABC边长为4, ∴。在Rt△DAE中, DA=AEtan DAE=2, 所以D在AA1的延长线上, 如图所示, 截面为梯形BCMN。∵AD=2, AA1=1, ∴MN是DBC的中位线, ∴S梯形BCMN=3/4S△DBC=3/4×8=6。例3:已知ABC—A1B1C1是正棱柱, 过底面一边BC与侧棱AA1上的一点所做的三棱柱的截面中, 面积的最大值是, 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的最大值是π/3, 则该三棱柱的体积等于 () :。解析:如图3, 设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a, 侧棱长为b, 由于过底面一边BC与侧棱AA1上一点所作的三棱柱的截面都是等腰三角形, 若取BC的中点为D, 联结A1D, 则A1D⊥BC。因此, 当截面面积最大时, 截面应为A1BC, 截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最大值, 截面也是A1BC, 于是:。以上两例体现了解立体几何问题时, 要有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能力。

三、分析练习, 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解题思想解决问题

下面, 运用传统方法和向量方法分别介绍此类题目的解法, 以期提高同学们的解题技巧与思维品质。

例4:如图4, 在多面体ABCDE中, △ABC为正三角形, 四边形ACED为梯形, AD∥CE, AD⊥AC, AD=AC=2CE=2, 。求证:平面ACED⊥平面ABC, 求平面DBE与平面ABC所成的二面角 (锐角) 的大小。解析: (1) 如图4, △ABD中AB=AD=2, , ∴AD⊥AB。∵AD⊥AC, 又AC∩AB=A, ∴AD⊥平面ABC, 又∵AD奂平面ACED, ∴平面ACED⊥平面ABC。 (2) 方法1:延长DE、AC交于P, 联结BP, 则BP是平面ABC与平面BDE的交线 (如图5) 。∵CE∥AD, CE=1/2AD, ∴C为AC中点, 且PC=AC=BC, ∴△ABP为直角三角形, ∠PBA=90°, 且AB⊥BP, 又∵AD⊥平面ABC, ∴BD⊥BP。∴∠DBA是平面DBE与平面ABC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故平面DBE与平面ABC所成角为45°。方法2:令AC的中点为O, 以AC所在的边为x轴, OB所在的直线为Z轴, 建立如图6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平面BED中, B (0, 0, ) 、E (1, 1, 0) 、D (-1, 2, 0) , 得。

例5: (甘肃省2007年第一次高考诊断试题) 四棱锥S—ABCD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SD⊥底面ABCD, 。 (1) 求证:BC⊥SC, (2) 求面ASD与面BSC所成二面角的大小。解法: (1) 方法1:∵SD⊥底面ABCD, ∴CD是CS在平面ABCD内的射影, 又∵BC⊥CD, ∴BC⊥SC。方法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ACS, 则B (1, 1, 0) , C (0, 1, 0) , 。方法2:由 (1) 知, ∠SCD为平面SCB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且为45°, 将平面ASD平移得到平面S′BC, 显然平面S′BC与平面SBC所成的角为45°, 从而所求角为45°。方法3:过S作SA′∥DA, 则SA′在平面SAD中, 由 (1) 知, ∠CSD为平面SCB与平面SDA所成的角。

空间解析几何习题 篇8

1.某学者进行了一场学术演讲,演讲提纲如右图所示,你认为该学者演讲的主题是

()

A.重大科学理论的出现是科技革命的先导

B.欧洲是当今世界科技中心

c.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

D.伟大的历史人物推动历史进程的大发展

[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不能得出A项结论;B项与现实不符;法拉第和爱因斯坦都不是科技革命期间的人物。正确答案为D。

学习世界史时,关键的外来词汇是必须理解的。据此回答2~4题。

2.1938年,中国高校、工厂、政府等企事业机构纷纷通过三峡迁往西部,此事被历史学家称为“东方的Dunkirk大撤退”,那么,中国此举与“Dunkirk大撤退”的相同之处在于这两次撤退

()

A.都缘于日寇侵略

B.发生的时间几乎在同时

c.都属盟军联合行动

D.都保存了有生力量

[解析]由题干可知,Dunkirk大撤退实际上就是敦刻尔克大撤退,此事发生在1940年。正确答案为C。

3.1967年后,某地区的一体化组织被称作European Communities;1993年后,则被称作European Union,那么,从European Communities到European Union,期间该组织的变化包括

()

A.实现了货币联盟

B.地域已囊括并冲出欧洲、走向世界

c.完成了地区政治一体化

D.合作的规模、领域日趋广泛深入

[解析]由题干可知,此一体化组织是欧洲一体化组织,1967年后名为欧共体,1993年之后为欧盟。注意:实现货币联盟是在1999年。正确答案为D。

4.有学者称第三次科技革命为“四A革命”,你认为其中的“A”代表的含义是

()

A.机械化

B.自动化

C.电气化

D.石油化

[解析]一定要理解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气化和石油化;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自动化。正确答案为B。

5.下列关于《联合国宪章》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签订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1942年

B.反映了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

c.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美国的战略利益

D.中国为制定《联合国宪章》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析]注意:1942年签订的是《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宪章》签订于1945年。正确答案为A。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世界现代化的重大转型,意义非同寻常。据此回答6~7题。

6.1922年,苏联成立时,苏联政府实行的土地政策类似于我国哪一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

()

A.1950年土改时期

B.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期

C.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

D.改革开放至今

[解析]注意:苏联农业集体化开始是在1927年,1917—1927年实行的是农民土地所有制。正确答案为A。

7.下列一组苏联时期的宣传画,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应该是

()

A.④①②③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

D.③①④②

[解析]注意:②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强制劳动的内容;另外,由备选答案都有四个选项可知,本题的关键不在②,而在于①、③、④的时间排序。正确答案为c。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经济思想的创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据此回答8—9题。

8.“小孩走路自然需要父母的帮扶,当他成年的时候,父母的帮扶已经成为他赛场夺冠的羁绊,因为他体格健壮,需要的是无拘无束的赛场驰骋。”这个比喻可用来形容

()

①英国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影响②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兴起③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的没落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兴起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该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从重商主义到自由主义的演变。①、②、③即是对此的具体描述;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与材料的主旨不符。正确答案为D。

9.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不包括

()

A.实行美元贬值

B.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大型基建工程

c.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

D.提高农业补助,加大农产品供应量

[解析]注意:经济危机表现为生产过剩,要解决危机就要限制产量。正确答案为D。

10.194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一公开场合说:“虹有很多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能混成一条灿烂夺目的彩练。我们各个国家也是如此。”罗斯福此后采取的哪项行动能体现这种思想

()

A.签署《大西洋宪章》

B.领导参与美苏争霸

c.参加德黑兰会议

D.参加波茨坦会议

[解析]《大西洋宪章》发表在1941年,排除A;波茨坦会议是杜鲁门参加的,排除D;美苏争霸是二战以后的事情,排除B。正确答案为c。

20世纪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据此回答11~16题。

11.下列有父20世纪20年代的国际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全世界的战后新秩序,欧洲的国际地空前加强②美英矛盾是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⑧为战后资本主义的全而长期繁荣奠定了基础④除美国外,其他大国都参加了国联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

[解析]凡尔赛体系主要涉及欧洲和近东地区而非全世界,排除①;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繁荣是短暂的,排除③;国联建立之初,苏联也没有参加,排除④。一战后,美国寻求世界霸权,而英国是老牌霸主,双方矛盾是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正确答案为D。

12.20世纪30年代国际局势的特点有

()

①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开始瓦解②美国到处干预地区冲突,谋求世界霸权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非全球化的经济政策④受经济危机影响,世界各国经济普遍受到冲击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解析]注意:20世纪30年代美国通过中立法,防止美国卷入地区冲突,排除②;此时苏联经济发展迅速,排除④。正确答案为D。

13.下列关于二战后两极格局的评述正确的是

()

A.苏联是当时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经济、军事大国

B.稚尔塔体系奠定其框架,20世纪50年代中期形成

C.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极格局初步瓦解,20世纪末两极塌陷,彻底解体

D.两极之间始终处于“冷战”状态,经历了两大阵营对峙、美苏争霸两大

阶段

[解析]苏联经济不能与美国抗衡,排除A;20世纪末美国依然是超级大国,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解体,排除c;二战之后,美苏两国曾经有短暂的合作期,从1947年起美苏开始“冷战”,排除D。正确答案为B。

14.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结构的特点是

()

A.美国丧失经济霸主地位

B.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急剧倒退

c.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D.西欧国家和日本开始冲击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解析]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只是动摇而不是丧失,排除A;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缓慢或停滞,并非倒退,排除B;1987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而不是20世纪70年代,排除c。正确答案为D。

15.冷战结束后至今,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出现了新变化,这表现在()

A.欧洲由分裂趋向统一,主导国际关系格局

B.世界经济朝着全球化和区域化两个方向发展

c.多极化取代了两极格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环境空前改善

[解析]注意:多极化是趋势而不是现状,现状是“一超多强”,排除c;两极格局结束,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环境更加不利,排除D。正确答案为B。

16.1993年,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理论,认为:“新世界的冲突根源,将不再侧重于意识形态或经济,……文明的冲突将左右全球政治,文明之间的断层线将成为未来的战斗线。”下列关于这种观点的评论正确的是()

A.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结束,所以新世界的冲突根源将不再侧重意识形态

B.伊斯兰世界和基督教世界冲突不断,可见文明冲突的确是未来国际关系的主题

C. 反映了作为当今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敌视其他文明,要求建立单极世界的愿望

D.当今世界各国基本都以此作本国制定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础之一

[解析]中国仍然是社会主义国家,排除A;注意: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种文明之间应和谐共处、相互促进,而不是敌视和冲突。正确答案为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借鉴和吸收了20世纪社会改革的经验教训。据此回答17~20题、

17.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纷纷进行社会改革,其共同点不包括()

A.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B. 一直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部分实行经济国有化政策

D.彻底解决社会问题

[解析]注意: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于预力度有所放松,如20世纪80年代美国实行的经济政策。正确答案为B。

18.二战后,礼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共同点是

()

A.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B.走出了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通路

c.力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D.加强同世界市场的联系

[解析]A、B、D是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所不具备的,排除。正确答案为c。

19.二战后,亚洲经济发展的共同经验是

()

A.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的战略

B.实行“不均衡增长”战略

c.制定经济政策要结合本国实际

D.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

[解析]A、B、D三项分别是日本、韩国、印度经济的发展特色,并非共同经验。正确答案为c。

20.苏联的改革为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某些经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化社会体制改革B.改革要坚持以社会主义为前提c.注重营造和平安定的外部环境D. 高度重视国防和高科技建设[解析]A、B、c三项是苏联改革中因没有做到而得出的历史教训,故排除。正确答案为D。

21.二战后,以印度为代表的第三条道路发展模式,开创了20世纪世界现代化的新模式。

材料一整个英国统治时期虽然有某些经济指标的增长,但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畸形,经济严重依附于外国资本和国际市场的变动,经济增长率低而不稳,人民生活水平没有相应改善的经济现象,被一些学者称为“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经济”。

(1)根据材料一,分析独立前印度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经济”的原因。

材料二殖民剥削造成印度经济的停滞和贫困,因而独立后的印度在经济上尽量少地依赖西方资本主义,而寻求一种自力更生的发展。根据甘地和尼赫鲁达成的共识,尼赫鲁不再鼓吹苏联的社会主义,甘地不再反对工业化,由政府负责发展重工业和基础工业,其他领域则鼓励私有经济自由发展。尼赫鲁执政时期,主张由国家来支配和指挥经济发展,对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尤其重视。尼赫鲁认为:“这是从一切现存制度中吸取精华的第三条道路,它寻求创造某种适合本国历史和哲学的东西。”……印度人民大众历来对工商业者抱有鄙视态度,国家资本而不是私营资本的发展有利于获得一般群众的拥戴,有利于同共产党等左翼势力争夺群众。……印度一方面标榜自己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在鼓吹自力更生的同时,从不拒绝来自西方的援助和投资;另一方面,印度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积极争取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援,……当时有人不无调侃地说:“尼赫鲁时代的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国际事业。”

(2)根据材料二,说明印度的发展模式为什么被称作“第三条道路”。归纳印度第三条道路发展模式的要点。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印度第三条道路发展模式的积极效果。

材料三 独立后,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比较

(4)材料三 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试从印度自身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综合以上各问,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1)英国的殖民统治和掠夺;国民经济结构畸形;严重依附于外国资本和国际市场;经济增长率低而不稳;人民生活水平低。

(2)介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故称第三条道路。

要点:依据本国国情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吸取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精华,避免社会主义化,尽量少地依赖西方资本主义,自力更生;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混合发展;政府主导,干预经济;以工业化为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3)赢得了民众的支持;创造了宽松的国际环境,得到了宝贵的国际援助;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科技发展迅速。

(4)现象:印度发展速度低于中国。

印度自身原因: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和宗教矛盾等。

根本原因:社会制度的差异。

(5)民族独立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要依据本国国情;社会主义具有优越性等。(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22.材料一1970年12月7日,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到华沙无名烈

士墓前献花圈,为被希特勒残杀的50万犹太人下跪志哀。“亚洲日本的领导人也下跪了”,但跪的不是千千万万的亚洲邻国的受害者,而是当年肆意屠杀无辜生灵的“刽子手”。

材料二1944年6月6日,盟国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60年后,德国总理格哈德·施罗德作为首名应邀的德国政府首脑,出席了诺曼底登陆60周年庆典。“极具象征意义”,施罗德如是评价自己的应邀,“这意味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你如何看待材料一中德国总理勃兰特这一跪?

(2)材料一中,“亚洲日本的领导人也下跪了”指的是什么事件?试分析日本领导人这样做的历史原因。

(3)材料二中有“这意味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之句,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4)欧洲国家所弘扬的诺曼底精神中,最需学习和发扬光大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1)勃兰特这一跪不仅化解了这两个相邻民族的宿怨,而且加速了德国融入欧洲和世界的进程。

(2)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二战后由于美国的庇护,对日本法西斯分子未能彻底清除,导致日本法西斯势力沉渣泛起。

(3)因为纪念诺曼底登陆庆典有战败国领袖参加,这意味着德国纳粹留下的伤口已经完全愈合,欧洲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4)国际社会的团结和合作。

23.观察下列三幅图后回答问题。

(1)结合图一、图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西欧、东欧地区的国家20世纪五六十年代通过改革分别出现了怎样的经济局面。形成这两种结果的原因各是什么?

(2)根据图三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出20世纪60-90年代新加坡、韩国、印度和西亚国家发展经济呈现的不同的经济模式。

(3)据此,我们在本国的经济建设中应该吸取哪些有益的经验?

参考答案:(1)局面:西欧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繁荣。原因: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指导;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加强区域合作;政治上普遍推行社会改革,调整政策,发展社会经济。

局面:东欧政局动荡,经济发展缓慢。原因:东欧各国虽然改革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将中央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扩大地方自主权,但改革不彻底,未能从根本上触动旧体制,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改革陷于困境。

(2)新加坡、韩国:抓住机遇,大力引进外国资本和先进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印度:推行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的战略。西亚国家:利用石油资源,以石油工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努力改变单一经济结构。

上一篇:于励志向上的好句子下一篇:邮储银行邯郸分行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