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河道采砂管理办法

2024-07-02

乡镇河道采砂管理办法(精选7篇)

乡镇河道采砂管理办法 篇1

河道采砂收费管理办法

(1990年6月20日 水利部,财政部,国家物价局发布)

第一条 为加强河道的整治和管理,合理采挖河道砂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河道采砂是指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的采挖砂、石,取土和淘金(包括淘取其它金属及非金属)。

第三条 河道采砂必须服从河道整治规划。河道采砂实行许可证制度,按河道管理极限实行管理。河道采砂许可证由省级水利部门与同级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由所在河道主管部门或由其授权的河道管理单位负责发放。

第四条 采砂单位或个人必须提出河道采砂申请书,说明采砂范围和作业方式,报经所在河道主管部门审批,在领取河道采砂许可证后方可开采。从事淘金和营业性采砂取土的,在获准许可后,还应按当地工商、物价、税务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条 河道采砂必须交纳河道采砂管理费。

第六条 河道采砂管理费的计收;

(一)由发放河道采砂许可证的单位计收采砂管理费。

(二)河道采砂管理费的收费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部门报同级物价、财政部门核定。收费单位应按规定向当地物价部门申领收费许可证,并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收费票据。

第七条 河道采砂管理费用于河道与堤防工程的维修、工程设施的更新改造及管理单位的管理费。结余资金可以连年结转,继续使用,其它任何部门不得截留或挪用。

第八条 河道主管单位要加强财务及收费管理,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收好、管好、用好河道采砂管理费。河道采砂管理费按预算外资金管理,专款专用,专户存储。各级财政、物价和水利部门要负责监督检查各项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和资金使用效果。

第九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四、五条规定的,按《河道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办理。

第十条 河道管理、监理人员在河道采砂收费管理中,滥用职权,掏私舞弊、收受贿赂的,按《河道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办理。

第十一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商同级财政、物价部门制定本地区河道采砂收费管理实施细则。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水利部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乡镇河道采砂管理办法 篇2

庄浪县在河道采砂管理中的主要做法有:

一、创新管理办法, 确保河道采砂规范有序

在河道采砂管理上, 实行“三四五管理措施”, 即“三项制度”、“四定管理”, “五个到位”。三项制度为:一是河道采砂实行许可证制度。各砂厂及临时采砂户在采砂前必须提交河道采砂申请书, 说明开采计划、开采范围、开采量, 开采时间、地点, 月、年生产量以及运输路线等相关内容, 临时采砂户还要说明砂石料用途, 由管理单位出具相关证明, 并由主要领导签字后, 报河道管理站加注审查意见, 经局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审批, 签订采砂协议和办理采砂许可证后方可开采。二是河道采砂实行保证金制度。保证金按应交河道采砂管理费的50%收取, 采砂结束后, 及时回填平整经验收合格后, 保证金退还申请人。验收不合格的, 继续回填平整, 否则由河道管理站组织人员、机械进行清理平整, 所需费用从保证金中扣除, 保证金不够的, 责令补缴。三是实行分次审批开采量制度。砂厂每次申请开采量控制在10 000m3以内, 各砂厂开采完第一次审批量后, 报河道站组织验收, 验收通过后再进行第二次申请。在河道采砂监督管理上, 实行“四定管理”, 即:定开采河段、定开采范围、定开采深度、定开采时间。将确定的开采范围用喷洒开采线标记的办法予以固定, 由包段的管理员对采、堆、运、回填、平整、验收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管, 由包片负责人、站长实行全天候巡查考核, 对不合格采砂过程将采取扣除采砂人保证金, 对包片负责人和包段管理员扣除绩效工资等措施, 确保做到监管靠前、事前预防、过程规范, 不留安全隐患。“五个到位”:一是制定了河道采砂规划, 为推进河道采砂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效指导, 落实了“规划到位”。在加强专业管理的基础上, 科学合理地划定了“禁采区”和“开采区”。二是为把水法规和水利政策落实到家喻户晓, 组织人员、车辆, 散发宣传材料, 通过电视台、网站发布公告等形式, 加强了河道执法宣传, 落实了“宣传到位”。三是以查处典型违法案件为突破口, 重点遏制了河道非法采砂行为, 落实了“执法到位”。四是为进一步体现“安全第一”的理念, 通过采砂前与采砂户签订采砂安全协议, 以协议依法维护堤防、水工程、防洪、人身设备等安全, 落实了“安全到位”。五是在河道站内全面落实了“划片包段、层层签订责任书、分层考核、工作成效与绩效工资挂钩”的新的河道管理模式, 形成了人人负责的河道管理新局面, 落实了“监管到位”。“三四五管理措施”的实施, 确保了河道砂石资源的安全有序开采。

二、开展联合执法, 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

近年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建筑市场的拓展, 社会对砂石料的需求量猛增, 河道采砂成为竞相涉足的暴利行业, 受利益驱动, 加之部门之间相互推诿, 造成县域内非法采砂一度十分猖獗, 对河道和沟道的砂石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 有些河段和沟道内的砂石资源几近枯竭。滥采乱挖不仅影响砂石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而且严重破坏了河道和沟道生态环境, 影响了堤防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河道行洪畅通, 危及沿岸农田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产生的群体事件和民事纠纷不断, 上访频次逐年猛增, 甚至发生群众和违法采砂户群殴的事件, 影响一方安定。为此, 庄浪县水务局于2015年申请县委县政府开展联合采砂治理, 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带领监察、公安、国土、水务、安监、环保、水保、电力、工商、乡 (镇) 政府等部门, 采取全面治理和重点打击相结合的方式, 分调查摸底、整顿规范和检查验收三个阶段进行, 目的是对全县河道管理特别是采砂管理进行一次联合执法专项整治, 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 理顺砂厂, 有效遏制滥采乱挖的不良势头, 同时, 建立符合庄浪县县情的采砂审批制度和相关管理办法, 真正做到规划科学、制度合理、监管到位、执法严格, 切实维护河道采砂正常秩序, 全面形成河道采砂、的良好局面。

河道采砂危害分析与管理对策 篇3

关键词:河道采砂;行洪安全;危害;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4-0052-02

河道中的砂石是一种天然建筑材料,在不破坏河道输沙平衡的前提下,科学有序地对河床表层的河砂进行开采利用,是有利于稳定河势和维持河床的冲淤平衡的。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市场对砂石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河砂资源无序开采情况日益严重,造成河砂资源严重浪费,且影响到河道行洪安全,必须给予高度关注,并采取相应对策。

1 河道采砂现状及危害

新疆共有大小河流570余条。未经各级河道主管部门批准,直接与河道所在河段村镇签订合同,擅自建设非法砂场的情况非常普遍。大部分非法砂场位于偏僻河段,使用大型采砂设施进行滥采乱挖,严重影响了河道行洪安全,导致河岸基础设施、沿岸生态环境、国有资源破坏严重。

1.1 威胁水利设施安全

河道采砂挖走河道内的砂石料会形成洼地,同时弃料堆积形成的障碍物会改变河流方向,加剧河水和洪水对河岸、河堤及河床的冲刷,造成河道河床深陷,河岸、河堤抽根坍塌,河势发生变化,导致汛期洪水冲毁农田,淹没村庄,河床下降,桥梁、拦河坝、沿岸渠道等基础设施被洪水冲垮。例如:1998年9月渭干河流域发生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由于河道内滥采乱挖砂石现象十分严重,造成河道水流改变方向,致使河道左岸133余hm2农田、21座房屋被毁,10余km输水渠道被冲断,使大面积农田灌溉受到影响。

1.2 影响公路、铁路桥梁安全

据公路、铁路部门统计,全疆主要干线有多处桥梁因河道采砂导致桥梁浅基,严重削弱了公路、铁路桥梁的实际抗洪能力,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例如:1999年314国道多处因过量采砂,使得国道上桥梁被洪水冲断,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1.3 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由于非法采砂的普遍存在,大量河道砂石资源被廉价或无偿开采,应收的费用很难足额收取,从而造成巨额国有资产流失。

1.4 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河道砂石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河道砂石资源无节制的掠夺性开采,严重破坏了流域生态环境,使河道涵养水源的能力大幅度下降。过度开采一方面造成主河道缺水,另一方面导致河床深度下切,入渗加重,枯季水位下降,水量变少,水面变窄,破坏了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滥采乱挖使得砂石裸露,干燥后表层的细沙成为尘土,风吹造成扬尘,污染了环境。河砂滥采乱挖形成的大坑成了垃圾场,生活垃圾容易通过更粗的颗粒层渗透污染地下水;垃圾也可能被河水带到河流下游,污染当地及下游的生态环境,致使水生生物栖息生存环境恶化,影响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

2 河道采砂管理措施

2.1 经验做法

在河道采砂行洪安全运行实践方面,新疆各地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一是针对河道采砂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如和田地区以行署出台《和田地区河道管理暂行办法》,保障了当地河道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二是按照河道管理权限审批发放采砂许可证,依法计收河道采砂管理费。三是逐步理顺河道采砂管理制度。四是开展治理整顿和打击非法采砂活动,强化执法打击力度。

2.2 工作建议

一是尽快编制完成河道采砂规划,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评审,并迅速出台,将其作为全区河道砂石资源开采业发展的依据,以便于全面规划开采河道砂石资源,充分发挥砂石资源的效益,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是规范河道砂石料市场管理。河道砂石料市场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工作。为彻底扭转当前滥采乱挖的混乱局面,必须成立由各级工商、国土资源、水利、林业、公安、法院等部门组成的联合专项集中执法工作组,对全疆所有河道砂石料开采市场进行全面集中整治,及时发现和报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禁止的、未经同意擅自进行的、可能引发水事案件或水事纠纷的行为,并在管理权限范围内进行调查和处理。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开展《水法》《河道管理条例》和《河道采砂收费管理办法》的宣传教育工作,特别要做好对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建立良好的采砂秩序,营造依法采砂的氛围。

四是在完成对全疆河道砂石开采市场集中整治后,将全疆河道可开采区进行普查划段,科学确定开采区、开采范围和开采期,规定开采方式,划定年度最低开采能力,制定开采弃料回填强制措施;引入市场机制,拍卖开采权,科学合理和有偿开采自治区境内河道砂石资源,做到既发挥资源效益,又不影响河道行洪安全,同时为河道清除障碍物创造条件。

五是各级河道主管部门应当明确划分所属河道的管理范围及其河道巡查职责,切实落实《河道巡查报告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河道日常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采砂水事违法案件,并将处理的一般采砂水事违法案件上报上级部门备案。同时,加强河道采砂执法队伍建设,配备人员,添置必要的交通工具,确保采砂工作长治久安。

六是对于巡查中发现的其他较大、严重、重大的采砂水事违法案件,各级水政监察人员应及时赶赴现场调查取证,填写有关文书,起草调查报告,及时上报和处理。各级执法部门查处采砂水事违法案件应严格依照《行政处罚法》《水行政处罚法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进行。

参考文献

[1] 宋中海.河道无序采砂的危害及保护生态环境对策分析[J].地下水,2012(1):82-83.

[2] 孙健.谈河道内违章非法采砂的危害与对策[J].治淮,2002(8):42-43.

[3] 庄良松.河道采砂危害及其控制对策的探讨[J].水利科技,2009(2):24-26.

Abstract: River s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uffering river flow, water conservation, protection of dike and banks. At present, the disordered river sand excavation is becoming increaslingly serious, resulting in waste of resources and posing potential risks to future flood discharge. This paper expounds on the harmof excessive river sand excavation and management experience,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sand excavation in a bid to protect resources and ensure river flood safety.

定西市河道采砂管理办法 篇4

2011-5-25 15:23 来源:法律教育网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发文单位:甘肃省定西市人民政府 文

号:令2011年第72号 发布日期:2011-5-25 执行日期:2011-5-25

《定西市河道采砂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5月14日市人民政府第6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市长:常正国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定西市河道采砂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河道采砂管理,规范采砂行为,保障河道行洪安全,合理开发利用河砂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甘肃省实施河道管理条例办法》、《黄河中上游河道采砂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市境内所有河道(包括河滩地、人工水道、行洪沟道)及其保护范围内采挖砂、石、取土和淘金(包括淘取其它金属和非金属)。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河道采砂、挖石、取土的单位和个人,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实行采砂许可制度,河道采砂许可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其他部门不得非法越权审批。

河道采砂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总量控制、分级管理相结合制度。

第四条 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是该行政区域内河道主管机关,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与监督执行。

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所辖范围内的河道采砂管理工作,市县(区)所在地的城市河段采砂由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管理。

第五条 河道管理范围依照《甘肃省水利工程土地划界标准》执行。

有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

无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根据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确定。

第六条 河道防汛和清障工作实行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河道采砂必须保证河势稳定,行洪畅通和堤岸安全,合理开发利用河沙资源,禁止乱采滥挖。

第二章 采砂规划

第七条 河道采砂实行统一规划,在保障防洪安全、河势稳定、供水安全和满足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有序开发。

采砂规划应正确处理砂石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综合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及相关专业规划之间的关系,尊重河道演变及河势发展的自然规律,通过对采砂分区的合理规划、采砂总量的科学分配和规划实施的有效监管。

第八条 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对本行政区域内河道砂石资源的分布、储量情况进行实地勘查,以流域河段为单元,编制勘察报告、采砂规划、砂厂分布、砂石总量。

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县区采砂规划总量和市场供需,制定下达开采计划,合理控制砂场和开采量。

开采计划主要包括砂场数量、采砂量、采砂地点和可采期范围等。

第九条 河道采砂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禁采区和可采区;

(二)禁采期和可采期;

(三)可采区内采砂控制总量;

(四)河道滩地堆砂场的布局及控制数量;

(五)弃料处理和现场清理、平整要求;

(六)管理措施。

第十条 下列区域为禁采区:

(一)河道防洪工程、河道整治工程、水库枢纽、水文观测设施、涵闸以及取水、排水、水电站等工程及其附属设施安全保护范围;

(二)河道顶冲段、险工、险段、规划保留区;

(三)桥梁、电力电缆、通信电缆、过河管道、隧道等工程及其附属设施安全保护范围;

(四)饮用水源保护区;

(五)依法被禁止采砂的其他区域。

第十一条 下列时段为禁采期:

(一)水库达到或者超过汛限水位时;

(二)洮河、渭河及其它河流每年主汛期;

(三)依法禁止的其他时段。

第十二条 因防洪、河势改变、水工程出现重大险情、水工程建设等情形不宜采砂的,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按照河道管理权限,划定临时禁采区或者规定临时禁采期。

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禁采区和禁采期予以公告,并设立明显的禁采区标志。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河道的禁采区、禁采期进行河道采砂活动。

第三章 采砂许可

第十三条 河道采砂实行许可制度,按河道管理权限由各级河道主管部门负责对河道内砂石资源进行全面勘察登记,实施采砂管理。河道采砂许可证由所在河道水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河道管理单位负责发放。

第十四条 河道采砂必须服从河道统一管理的要求和河道整治规划,当河道采砂与防洪安全和河道整治、河道管理发生矛盾时,应当服从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和防汛部门的统一指挥和管理。

第十五条 在河道采砂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向当地河道管理单位提交说明日开采量、年开采总量、开采面积、开采期限、开采时间、采运地点、范围、深度、作业方式、车辆运输路线、弃料处理方案、安全渡汛措施以及负责人等内容的开采申请。按照管理权限,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许可。

从事淘金和营业性采运砂石、土料的单位和个人,在获准领取许可证后,应当在工商、安监、税务等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六条 领取采砂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在河道内采砂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严格按批准的开采计划作业,不得擅自扩大开采范围。若需变更,必须重新申报;

(二)开采弃料要随时清理,并按要求及时回填,不得在河道内任意堆积,不得影响行洪安全;

(三)保证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工程设施完好,服从河道管理单位的监督管理;

(四)服从计划管理,每年12月31日前向审批机关报送本开采量、规费缴纳、下开采计划。

第十七条 河道采砂按总量分级管理。

(一)对年采砂量在二万立方米以下,可采期一年以内,开采面积一亩以上、五亩以下,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发放采砂许可证前,应报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年采砂量在二万立方米以上、十万立方米以下,可采期一年以上、开采面积五亩以上、十亩以下,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发放采砂许可证前,应征得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三)开采面积十亩以上,年采砂石量在十万立方米以上、可采期五年以上,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发放采砂许可证前,应逐级上报至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八条 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准予许可的决定;对属于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提出审查意见,报有许可权的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审查意见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准予许可的决定。

水行政主管部门对符合条件的,应当作出准予许可的决定,向申请人颁发河道采砂许可证;对不符合条件,作出不予许可决定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九条 河道采砂许可证的有效期不超过一年。河道采砂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或者开采总量已达到河道采砂许可证规定的开采量的,河道采砂许可证自行失效。

第二十条 采砂单位和个人在领取《河道采砂许可证》时,必须向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按开采面积每亩预交200—2000元的保证金。

保证金由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足额收取后由财政专户储存。开采活动全部结束恢复平整后,经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保证金退还采砂单位或个人。开采活动全部结束后,采砂单位或个人没有进行恢复平整逾期一个月的,市县(区)水行政部门验收不合格的,由所在地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恢复平整,所需费用从保证金支付。

第二十一条 下列河道采砂活动,由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经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在指定河段进行并免交采砂费用:

(一)因防洪抢险需要采砂的;

(二)因河道整治需要采砂的;

(三)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可以减免的其他情形。

第四章 采砂收费

第二十二条 凡在河道内采砂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缴纳河道采砂管理费。其收费标准以《甘肃省河道采砂收费管理实施细则》之规定为准。

(一)、采砂、采石、取土按当地砂、石、土销售价格的15—30%计收;

(二)、淘金按产值的1—2%计收;

(三)、淘金并采砂者按淘金、采砂分别计收。

第二十三条 采砂管理费由发放河道采砂许可证的单位计收,收费单位应按规定向当地物价部门申领收费许可证,并使用同级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收费票据。

第二十四条 采砂单位和个人应每季度末缴纳河道采砂管理费。逾期一个月不缴的,吊销采砂许可证,除应缴清拖欠的管理费外,并按月追加1%的滞纳金。

第二十五条 县级收取的河道采砂管理费,应按向省、市河道主管部门分别上缴当年收取总额的10%。

第二十六条 河道采砂管理费用于河道与堤防工程的维修、工程设施的更新、改造及管理单位的管理费,用于河道的勘测、规划、设计、科研、宣传、人员培训等。结余资金可以连年结转,继续使用,其它任何部门不得截留或挪用。

第五章 采砂管理

第二十七条 河道的整治、砂石的开发利用,应必须服从综合规划,统筹协管,有序开发。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领导,协调、解决河道采砂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国土、公安、环保、林业、交通、安监、财政、电力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河道采砂监督管理工作,依法查处违法采砂活动。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协助和配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河道采砂管理工作。

第二十九条 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河道采砂可采区的河床变化情况进行监测。经监测发现河床发生重大变化,对河道防洪及涉河工程构成安全隐患的,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排除隐患。

可采期内,因出现影响河势稳定和防洪安全的自然灾害或者其他重大事件,需要暂停采砂活动的,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决定暂停采砂活动,并予以公告。上述情形消除后,应当及时公告,并顺延采砂许可证的有效期。

第三十条 河道采砂必须严格执行采砂规划。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河道采砂、运砂、储备砂石料管理工作,维护河道管理秩序,及时查处违法采砂行为。

第三十一条 采砂单位和个人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严格按照许可的范围、深度、时限和作业方式进行采砂,不得擅自扩大采砂范围和采砂深度,不得变更开采地点;

(二)采砂活动不得影响河岸、堤防、闸坝、涵渠、测站等水利水文设施安全,不得影响跨河公路、铁路桥梁和管线等公共设施安全,不得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构成潜在污染隐患;不得破坏耕地、农田保护区、林地和生态环境;

(三)采砂现场应当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和必要的安全防范设施;

(四)随采随运,不得随意在开采现场堆积砂石或废弃物;

(五)在河道采砂的大型采砂机具应在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修建采砂临时设施应经依法批准,不得在河道内乱搭乱建、修筑阻水道路和其他阻水设施;

(六)禁止在禁采期和禁采区内采砂;

(七)开采后的河床必须按要求及时平整恢复,保持水流畅通;

(八)其他有关规定。

第三十二条 采砂单位和个人终止采砂活动,应当清除在河道内修筑的运砂道路、坡道、临时设施,平整恢复砂坑、堆体,修复堤顶道路,保障河道行洪安全。

清除、平整恢复、修复不彻底的,可由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清理,其费用从保证金中扣除。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河道主管机关除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外,可以处罚款等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办理采砂许可证,或不按河道主管机关的规定在河道管理范围内擅自采砂、取土淘金、弃置沙石或者淤泥、爆破、钻探的;

(二)未经批准在河道滩地存放物料、修建厂房或者其他建筑设施,以及开采地下资源或者进行考古发掘的;

(三)未按河道采砂许可证规定要求,擅自伪造、涂改、买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河道采砂许可证的;未依法缴纳河道采砂管理费或保证金的;采砂单位或个人拒不接受处理或者逃离现场的。

第三十四条 非河道管理单位和工作人员干扰河道管理单位正常工作的或者组织、策划违法采砂活动以及扰乱、阻碍有关机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执行公务,由行政监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造成国家、集体、个人经济损失的,受害方可以请求县级以上河道主管机关处理。受害方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三十六条 河道主管机关的工作人员以及河道监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对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全文 篇5

第二条在长江宜宾以下干流河道内从事开采砂石(以下简称长江采砂)及其管理活动的,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长江水利委员会应当加强对长江采砂的统一管理和监督检查,并做好有关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

长江采砂管理,实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沿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长江采砂活动的管理,做好长江采砂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

沿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长江采砂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国务院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长江航务管理局负责长江航道管理工作,长江海事机构负责长江交通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公安部门负责长江水上治安管理工作,依法打击长江采砂活动中的犯罪行为。

第四条国家对长江采砂实行统一规划制度。

长江采砂规划由长江水利委员会会同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和重庆市、上海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编制,经征求长江航务管理局和长江海事机构意见后,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前,应当征求国务院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长江采砂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确需修改时,应当依照前款规定批准。

长江采砂规划批准实施前,长江水利委员会可以会同沿江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长江航务管理局和长江海事机构确定禁采区和禁采期,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五条长江采砂规划应当充分考虑长江防洪安全和通航安全的要求,符合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和长江防洪、河道整治以及航道整治等专业规划。

第六条长江采砂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禁采区和可采区;

(二)禁采期和可采期;

(三)年度采砂控制总量;

(四)可采区内采砂船只的控制数量。

第七条沿江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长江采砂规划,可以拟订本行政区域内长江采砂规划实施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航务管理局备案。

沿江省、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将长江采砂规划确定的禁采区和禁采期予以公告。

沿江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内长江的水情、工情、汛情、航道变迁和管理等需要,在长江采砂规划确定的禁采区、禁采期外增加禁采范围、延长禁采期限,报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后公告。

第八条长江水利委员会和沿江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长江采砂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九条国家对长江采砂实行采砂许可制度。

河道采砂许可证由沿江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发放;属于省际边界重点河段的,经有关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由长江水利委员会审批发放;涉及航道的,审批发放前应当征求长江航务管理局和长江海事机构的意见。省际边界重点河段的范围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划定。

河道采砂许可证式样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由沿江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长江水利委员会印制。

第十条从事长江采砂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沿江市、县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符合下列条件的,由长江水利委员会或者沿江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第九条的规定,审批发放河道采砂许可证:

(一)符合长江采砂规划确定的可采区和可采期的要求;

(二)符合年度采砂控制总量的要求;

(三)符合规定的作业方式;

(四)符合采砂船只数量的控制要求;

(五)采砂船舶、船员证书齐全;

(六)有符合要求的采砂设备和采砂技术人员;

(七)长江水利委员会或者沿江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市、县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日内签署意见后,报送沿江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属于省际边界重点河段的,经有关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报送长江水利委员会审批。长江水利委员会或者沿江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予以审批;不予批准的,应当在作出不予批准决定之日起7日内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一条河道采砂许可证应当载明船主姓名(名称)、船名、船号和开采的性质、种类、地点、时限以及作业方式、弃料处理方式、许可证的有效期限等有关事项和内容。

第十二条从事长江采砂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河道采砂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开采。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长江水利委员会应当按照职责划分对其加强监督检查。

从事长江采砂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需要改变河道采砂许可证规定的事项和内容的,应当重新办理河道采砂许可证。

禁止伪造、涂改或者买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河道采砂许可证。

第十三条为保障航道畅通和航行安全,采砂作业应当服从通航要求,并设立明显标志。

第十四条长江水利委员会和沿江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年审批采砂总量不得超过规划确定的年度采砂控制总量。

沿江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每年1月31日前将上一年度的长江采砂审批发证情况和实施情况,报长江水利委员会备案。

第十五条沿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因整修长江堤防进行吹填固基或者整治长江河道采砂的,应当经本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并报长江水利委员会批准;长江航务管理局因整治长江航道采砂的,应当事先征求长江水利委员会的意见。

因吹填造地从事采砂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申请河道采砂许可证。

第十六条采砂船舶在禁采期内应当停放在沿江县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地点;无正当理由,不得擅自离开指定地点。

第十七条 从事长江采砂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发放河道采砂许可证的机关缴纳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发放河道采砂许可证的机关应当将收取的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全部上缴财政。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的具体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物价主管部门制定。

从事长江采砂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不再缴纳河道采砂管理费和矿产资源补偿费。

第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办理河道采砂许可证,擅自在长江采砂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长江水利委员会依据职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采砂机具,并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扣押或者没收非法采砂船舶,并对没收的非法采砂船舶予以拍卖,拍卖款项全部上缴财政。拒绝、阻碍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长江水利委员会依法执行职务,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本条例规定,虽持有河道采砂许可证,但在禁采区、禁采期采砂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长江水利委员会依据职权,依照前款规定处罚;并吊销河道采砂许可证。

第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未按照河道采砂许可证规定的要求采砂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长江水利委员会依据职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吊销河道采砂许可证;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采砂船舶在禁采期内未在指定地点停放或者无正当理由擅自离开指定地点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一条伪造、涂改或者买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河道采砂许可证,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未触犯刑律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长江水利委员会依据职权,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收缴伪造、涂改或者买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的河道采砂许可证。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不依法缴纳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长江水利委员会依据职权,责令限期缴纳;逾期未缴纳的,按日加收3‰的滞纳金;拒不缴纳的,处应缴纳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并吊销河道采砂许可证。

第二十三条在长江航道内非法采砂影响通航安全的,由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海事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等规定给予处罚。

第二十四条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罚,而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不给予行政处罚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直接给予行政处罚;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五条依照本条例实施罚款的行政处罚,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行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所收取的罚款必须全部上缴国库。

第二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未触犯刑律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不执行已批准的长江采砂规划、擅自修改长江采砂规划或者违反长江采砂规划组织采砂的;

(二)不按照规定审批发放河道采砂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的;

(三)不履行本条例规定的监督检查职责,造成长江采砂秩序混乱或者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

(四)在长江采砂管理中不按照规定的项目、范围和标准收费的;

(五)截留、挪用长江河道砂石资源费的。

有前款第(四)项、第(五)项行为的,由当地财政主管部门追缴已收取的费用和截留、挪用的费用。

乡镇河道采砂管理办法 篇6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本市行政区域内河道采砂管理,规范河道的采砂现场管理和执法,明确责任,确保河道采砂活动依法、科学、有序进行,保障防洪、供水、航运和涉河建设工程设施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根据〘广东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广东省水利厅关于实施〖广东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粤水建管〔2012〕172号)等有关法规规定,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云浮市河道采砂管理暂行办法〙〘云府〔2013〕58号〙,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在我市西江河道采砂的监督管理活动,市内其他河道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 河道采砂管理按照分级管理和属地管理原则,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加强本行政区域的河道采砂的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视具体情况不定期组织公安、水务、国土资源、交通、航道、海事、渔政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大力打击河道非法采砂行为。第四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管委会)要切实加强河道采砂管理工作,成立河道采砂管理工作领导机构,督促、指导、协调、解决河道采砂管理重大事项。

市成立西江河道采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领导担任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和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云城区人民政府、郁南县人民政府、云安县人民政府、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的分管领导和市公安、监察、财政、海事、国土资源、交通、水务、物价、国资委、航道、工商、渔政等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西江河道采砂重大事宜、重大纠纷的调处,查处复杂、疑难案件的组织指挥、统筹协调;组织召开河道采砂有关工作会议;负责收集河道采砂管理过程中的各类反馈信息,交办和转办西江河道采砂和部署联合执法等河道采砂管理有关工作,总结和通报河道采砂管理工作;负责指导、监督各县级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云浮市河道采砂管理暂行办法〙及本实施细则情况;负责与毗邻市、县关于交界处河道采砂的纠纷协调、沟通。

第五条 堆砂场设置。西江沿岸堆砂场的设置由市国资委属下的市属全资国有公司按照〘云浮市河道采砂管理暂行办法〙第十条规定负责具体的选址、规划和建设。市国资委属下的市属全资国有公司先完成西江河砂堆放销售场地建设后方可到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河道采砂许可证,并将西江河砂堆放销售场地有关资料连同申请河道采砂许可证应当提交的资料一并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没有建设西江河砂堆放销售场地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河道采砂许可证〙。

第六条 河砂开采和销售。西江云浮辖区河段的河道采砂实行统采统销。

经许可的可采区开采的河砂必须先卸到河砂堆放销售场地后,再由国资委属下的市属全资国有公司按照〘云浮市河道采砂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依法进行统一销售。

第七条 市属全资国有公司在河砂开采施工前应在河砂可采区河段上下游岸边设置明显的标志牌,写明可采区等的基本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持有〘河道采砂许可证〙的采砂船只,应在采砂船的两侧悬挂采砂许可标识,方便监督和管理。

第八条 河道采砂必须遵守“定点、定时、定船、定量、定功率”的开采原则,采取合理的开采顺序、开采方法和开采工艺,禁止破坏性开采河砂资源。持有〘河道采砂许可证〙的采砂船必须安装电子动态监控系统,采砂船总功率不超过750kw,其中抽砂泵总功率不得超过300kw。国资委下属的市属全资国有公司必须按照河道采砂许可证规定的采砂范围和期限等有关规定从事开采活动。在可采期限内,采砂船只、机具非作业时间应当停放在沿江县级及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可采区范围内的固定地点,未经许可不得擅自离开指定停放地点,禁止在禁采区内滞留;如因自然灾害原因或维修等特殊情况需驶离开可采区范围的,应当向属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国资委下属的市属全资国有公司报告;未取得河道采砂许可证的采砂船舶、机具不得在可采区范围内滞留。

第九条 国资委属下的市属全资国有公司在河道采砂过程中必须遵守防洪安全、劳动安全、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和航道、航运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护堤防与河道安全,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

第十条 在市西江河道采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协调下,水务、公安、监察、财政、国土资源、交通、物价、国资委、工商、海事、航道、渔政等有关部门按各自职责协助做好河道采砂管理工作,依照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对河道采砂现场作业及经营行为实施日常的监督管理与执法。建立和坚持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齐抓共管的河道采砂管理工作机制。职责分工如下:

一、各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委员会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各自辖区范围内的河道采砂管理和执法工作,打击非法采砂行为,保护合法采砂利益,维护正常采砂秩序,同时负责调处河道采砂牵涉的各类矛盾纠纷。可采区所在镇党委政府要做好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协助市、县有关部门做好河道采砂管理的工作开展,协助调处因河道采砂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

二、市、县两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职责。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河道采砂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负责所辖西江河道采砂的许可发证和监督执法工作,指导、协调、监督下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开展河道采砂管理与执法工作。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所辖区域内河道和辖区内西江河段采砂日常管理、采砂现场管理和执法工作。

西江河道采砂现场管理实行属地管理原则,由可采区所在地的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管理,并由可采区所在地的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市属全资国有公司、中标的监理单位共同组成现场管理机构,对现场采砂行为实行全程监管,并共同签署〘广东省河砂合法来源证明〙。

(一)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职责:

1、负责西江河道河砂开采计划的编制与行政许可工作;组织采区开采前后及采中需要的水下地形测量;负责对采砂标段现场作业情况、管理单位、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检查;组织并主持可采区采砂完工验收;依法追究采砂人、采砂作业施工单位、现场管理单位有关违法责任。

2、负责按规定收取西江河道采砂管理费,并根据〘广东省水利厅关于河道采砂矿产资源补偿费有关事项的通知〙(粤水建管函〔2013〕537号)有关规定负责将西江河道采砂许可情况函告国土资源部门。

3、适时开展西江河道采砂活动对河道堤防防洪、供水、航运、涉河建筑物和水生态等的安全影响后评估。

4、负责对全市各县(市、区)河道采砂管理与执法工作实施监督检查。

5、协调辖区内跨县(市、区)河流的上下游、左右岸河道采砂管理与执法纠纷,组织开展辖区内河道采砂重大执法行动。

6、制定全市河道采砂管理与执法有关规定。

7、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受上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和负责对县级行政区之间有争议的河段采砂管辖的指定;负责河道采砂管理与执法的有关工作。

(二)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职责: 1.派驻现场工作人员,负责现场采砂管理;

2.负责核查使用的采砂船舶的数量、船名船号、开采方式、采砂船功率等是否符合河道采砂许可证登记的内容; 3.核定并记录采砂量、会同市属全资国有公司、监理单位共同签署〘广东省河砂合法来源证明〙、记录采砂现场与采砂活动等有关情况;

4.在开采后的每月10日前将开采的河砂总量上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当累计采砂量达到许可采砂量的90%时,由每月上报改为每日上报。

5. 西江河道采砂管理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的河道采砂案件必须先立案调查;属于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可以提请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查处。西江河道云浮段划分为以下执法管理河段:

⑴云浮市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至郁南县与云安县交界河段由郁南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执法管理;

⑵郁南县与云安县交界至云安县与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交界河段由云安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执法管理;

⑶云安县与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至云浮市与肇庆高要市交界河段由云城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执法管理,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农林水务局协助。

6.制定所辖其它河道采砂管理与执法有关规定; 7.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受上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和指定负责河道采砂管理与执法的有关工作。

三、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云浮市河道采砂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职责基础上,加强对全资国有公司河砂开采和销售工作的监管,制定监管工作制度,定期向市政府汇报西江河道的采砂与销售情况。

市属全资国有公司应当履行项目法人职责,依法组织西江河砂的开采和销售;负责对受许可的采砂船只的日常监管,并安装动态电子监控系统、对采砂船只以及监控系统和堆砂场地等现场管理设施设备的管理维护,共同签署〘广东省河砂合法来源证明〙,核定河道采砂量;依照〘云浮市河道采砂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合理设置河砂堆放销售场地,在建成河砂堆放销售场地后方可到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河道采砂许可证;可采区开采的河砂均要先卸到河砂堆放销售场地后再依法进行统一销售;

四、市海事部门根据海事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和〘云浮市河道采砂管理暂行办法〙,依法打击盒带采砂违法行为,负责严格控制采砂船舶进出云浮辖区河道,对非参与标段施工的采砂船舶不予签发进港证,对签证进港的船舶在非作业期间要指定水域进行集中停泊;负责核定采砂船只的总功率、抽砂泵功率等工作;检查西江河道过往运砂船河砂合法来源,协助水行政主管部门扣留违法运砂船;负责对被查处扣押的违法采砂(运砂)船只的指定停放地点。

负责对采砂船舶、机具在禁采区滞留的,未取得河道采砂许可证的采砂船舶、机具在可采区滞留,或者采砂船舶、机具不按规定集中停放,擅自离开指定停放地点的等违法行为进行依法处理。

五、市公安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和〘云浮市河道采砂管理暂行办法〙,对西江河段实施社会治安管理,打击河道采砂违法行为。对重大的河道采砂案件、影响社会稳定的采砂案件直接介入案件侦查;负责控制涉案人员防止其逃离现场,协助水行政主管部门传唤涉案人员、扣留违法运砂船等调查取证;公安水警部门定期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巡查。

六、市财政部门在〘云浮市河道采砂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职责基础上,负责保障、落实河道采砂管理与执法工作所需经费等。

七、市工商部门负责核发和检查堆砂场河砂销售的相关证件。

八、监察、国土资源、交通、物价、航道、渔政等部门按〘云浮市河道采砂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职责各负其责,做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工作,全力协助对河道采砂的管理与执法。

第十一条 加强涉水违法诚信体系建设。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违法采砂运砂记录黑名单制度和信息互通制度,将有违法采砂运砂行为的自然人、企业法人、采砂船只、运输船只等情况进行记录,并通报给企业法人登记机构,同级的工商、海事、航道、招投标中心(交易中心)、人民银行等部门,抄报给省、市水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将本地区辖区范围的违法采砂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参与违法采砂的船只和运砂船只,通过政府网站予以公布。

第十三条 对河道采砂违法行为的处罚,本实施细则无具体规定的,依据〘广东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乡镇河道采砂管理办法 篇7

对于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而言, 河道中的砂石可以说是优质原材料, 因此具有不可低估的经济价值。但如果“管理不善, 在开采经营者获取较高收益的同时, 也会带来很多生态环境方面的负面影响”。湖北省水系发达, 河川密布, 境内长江、汉江河道流程分别为1046公里、864公里, 除长江、汉江外, 5公里以上河流达4228条, 迫切需要科学合理的河道采砂管理机构设置和高效顺畅的运行机制来为河道采砂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因此, 有必要对河道采砂管理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现状进行调研, 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 查找剖析不足之处, 并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合适对策, 为建立河道采砂管理的长效机制提供客观依据和现实参考。

在设定调研目标、明确调研内容后, 通过选取武汉、襄阳、荆州、宜昌、十堰、黄冈6市作为典型调研对象, 收集相关材料, 进行整理, 去粗取精, 并结合现实情况进行利弊分析。在此基础上, 形成调研结论并提出适当的建议。

二、湖北省河道采砂管理机构设置现状

1. 省级河道采砂管理机构设置现状

省水利厅作为湖北省水行政主管部门, 负责全省河道采砂管理和监督工作, 厅内设有河道采砂管理局, 为正处级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 牌子加挂在省水政监察总队 (省水利规费征收总站) 上, 实行“一个机构, 三块牌子”的机构设置模式。在其内部, 专职从事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人员有10名, 相关的业务科室主要有砂管执法督察室 (挂牌砂管支队) 和采砂规划许可室, 行政级别均为正科级。为加强长江和汉江采砂管理, 厅砂管局还成立了省长江河道采砂管理荆州基地、黄冈基地和省汉江河道采砂管理执法基地。

2. 市级河道采砂管理机构设置现状

各市河道采砂管理机构设置方式、机构名称均不统一, 综合起来, 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⑴有专门机构、且独立挂牌。以荆州市为例, 在荆州市水利局内设有河道采砂管理处, 负责全市范围内的河道采砂管理与监督。该处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 其经费来源主要为财政返还的采砂管理罚款收入。目前, 全省范围内采用这种机构设置模式的还有黄石市。

⑵有专门机构、但挂靠在其他机构。十堰市今年6月成立了十堰市河道采砂管理处, 该处与市水政监察支队、市水利规费征收管理处实行“三块牌子, 一套班子”的机构设置模式, 机构性质为副县级的参公单位。黄冈市早在2003年3月就成立了“黄冈市长江河道采砂管理站”, 牌子加挂到市水政监察支队上, 由于牌子的名称仅限于长江河道, 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是以市水政监察支队的名义开展采砂管理工作。目前, 该市水利局正在申报成立副县级的河道采砂管理局。

⑶无专门机构。以宜昌市为例, 目前其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由市水政监察支队来承担, 该支队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 级别为正科级;以武汉市为例, 其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由市水务局内设的河道堤防采砂处和市水政监察支队来共同承担。其中, 河道堤防采砂处为水务局行政职能处室, 负责河道采砂的规划许可工作;市水政监察支队负责河道采砂管理的监督执法工作。目前, 全省范围内采用这种机构设置模式的占多数。

3. 县级河道采砂管理机构设置现状

各县 (市、区) 河道采砂管理机构设置方式、机构名称均不统一, 综合起来, 主要有三种情况:

⑴有专门机构, 并独立挂牌。如浠水县、团风县、蕲春县均成立了砂管局, 其中, 浠水县砂管局为正科级事业单位, 团风、蕲春县砂管局为副科级事业单位。

⑵有专门机构、但没有独立挂牌。如, 松滋市、荆州区均成立了采砂管理站, 牌子加挂到水政监察大队上。目前, 全省范围内的县 (市、区) 中采用这种机构设置模式的为少数。

⑶无专门机构。水政监察大队承担河道采砂管理任务与职责。目前, 全省范围内的县 (市、区) 中采用这种机构设置模式的为多数。

三、湖北省河道采砂管理机构运行机制现状

1. 省级河道采砂管理机构运行机制现状

省水利厅河道采砂管理局作为省级河道采砂管理机构, 一方面认真承担水利部门责任制范围内的职责, 另一方面按照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要求, 积极联合监察、公安、交通等部门开展工作, 形成了“政府主导、水利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

⑴建立健全行政首长负责制。成立了湖北省河道采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由分管省长担任, 成员单位有省水利厅、公安厅、监察厅、财政厅、交通运输厅、工商行政管理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为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 省政府每年与各市、州和林区人民政府签订河道采砂管理目标责任书, 并委托省水利厅、监察厅、交通厅、公安厅等部门组成省考核组, 对各地河道采砂管理工作进行目标责任考核。

⑵认真落实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任制。省水利厅作为河道采砂管理的牵头单位, 认真履行河道采砂管理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职责。一是在法定权限内, 制订全省河道采砂管理方面的政策;二是组织编制省管河道的采砂规划, 并组织实施;三是依法依规对省管河道的采砂活动进行许可;四是对全省范围内的河道采砂管理进行监督检查;五是组织有关地方在敏感时期, 对重点监管水域的非法采砂行为进行打击。

⑶实行多部门联动机制。在政府的领导下, 建立了多部门共同参与, 齐抓共管的联合执法机制。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执法打击, 执法成效较好。

2. 市级河道采砂管理机构运行机制现状

各市河道采砂管理机构以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依据开展工作, 其运行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⑴落实河道采砂行政首长负责制和水利部门责任制。各市均成立了河道采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建立了联合执法机制, 多次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打击非法采砂行为。

⑵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抓好采砂管理工作。根据管理权限, 进行河道采砂规划和许可。加强执法巡查和打击, 做好日常监管工作。督促各县 (市、区) 依法加强本行政区域内的河道采砂管理。

3. 县级河道采砂管理机构运行机制现状

各县 (市、区) 采砂管理机构极少数列入参公管理, 多数为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或者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在运行过程中, 普遍存在管理难度大、经费严重不足等问题。另外, 由于基层执法需要极高的成本, 而采砂经费严重不足, 管理工作中存在以罚代管的现象。少数县级砂管机构代表政府对河道采砂实行统一管理和统一经营。将河道砂石的开采经营权控制在本级政府手上, 然后选择采砂船进行有组织地开采。水利、公安、工商、交通、安监等部门共同办公, 从采、运、销各个环节进行管理, 有效维护了采砂秩序。

四、现有河道采砂管理机构设置及运行机制的成效与弊端

1. 主要成效

⑴砂管机构的建立和采砂管理职责的明确为河道采砂管理提供了必要条件。在水行政部门建立了采砂管理机构之前, 权责不统一, 河道乱采滥挖现象经常发生, 严重影响了河势稳定和防洪、通航安全。砂管机构建立后, 采砂管理的主体、职责得到有效明确, 有效遏制住了乱采滥挖现象。

⑵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河道采砂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从全省范围来看, 各级人民政府落实河道采砂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 成立了河道采砂管理领导小组, 充分发挥联动机制, 为打击非法采砂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⑶水利部门责任制极大强化了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责任意识。河道采砂管理是在政府领导下, 由水利部门牵头开展的一项工作。实行水利部门责任制明确了主要的责任主体, 使得采砂管理的日常工作有力有效开展, 有力推动了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 主要弊端

⑴机构设置不专降低了河道采砂管理工作效率。河道采砂管理具有点多、线长、面广、任务重的特点, 管理难度非常大。但在实际中, 采砂管理人力有限, 导致管理者往往身兼多职, 很难全身心投入到难度巨大的采砂管理中去。

⑵经费保障不足制约了河道采砂管理能力建设。受地方经济条件限制, 河道采砂管理专项经费没有保障。经费保障不足造成了河道采砂管理能力建设严重滞后。一旦“职工工资待遇无保障, 加上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风险性、艰巨性、复杂性和危险性等原因, 许多从事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同志产生了厌倦情绪和畏难情绪, 使得原本就不强大的河道采砂管理队伍更加脆弱”。

⑶违法成本太低增加了禁采管理难度。现有的河道采砂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对违法采砂的处罚力度不够大。“据统计, 现在全国市场上中粗砂的‘码头价’平均在每吨25元左右, 高的甚至达到每吨40元以上”, 但“水法、防洪法对非法采砂的处罚仅仅是罚款1万~10万元, 这与违法采砂给社会造成的危害相比, 与其长期偷采获得的暴利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同时, 对非法采砂者的处罚仅局限在行政处罚, 且处罚的手段有限, 不能追究其刑事责任, 没有起到打击震慑的目的。另一方面, 对非法运砂情节的成立很难确定, 加大了禁采管理难度, 尤其是对无船名船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的“三无船只”, 单独凭借水利部门的力量, 很难将其管控住。

五、结论与展望

河道采砂实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水利部门责任制, 全省各地、各级人民政府基本上以此为依据开展河道采砂管理工作, 在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方面既有成功之处, 也有不足之处:

⑴省级机构设置较为健全。在运行过程中较好地起到了统领全省河道采砂管理工作及对长江、汉江重点管控的作用。

⑵市级机构设置参差不齐。走在前列的市级采砂管理机构实现了参公管理, 有专职人员, 经费有一定保障, 此类机构运行机制较为顺畅, 采砂管理成效较为明显。但部分地方没有成立专门的采砂管理机构, 运行机制不够顺畅, 河道采砂管理工作效率较低。

⑶县级机构设置情况较差。河道砂石资源丰富的少数县 (市、区) 设置了专门的采砂管理机构, 此类机构运行效率较高。绝大多数县没有设置专门采砂管理机构, 也没有专职人员和专项经费, 河道采砂管理多由水政监察大队来完成, 河道采砂管理任务繁重, 对于处在执法、管理一线的基层管理单位而言, 管理难度很大。

基于调研结果, 对湖北省的河道采砂管理提出以下展望:

⑴进一步建立健全机构。充分利用行政首长负责制, 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 明确采砂管理职责, 采砂管理任务重的地方要设立专门的采砂管理机构, 各级采砂管理机构要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 实行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从而使执法主体更加合法。

⑵适度提高机构行政级别。适当提高采砂管理机构的行政级别, 有利于更好地履行管理职能。这是因为:一是河道采砂管理工作是一项社会管理, 需要组织相关地方并协调交通、公安、监察等多个部门共同进行, 提高砂管机构行政级别有助于进行组织协调。二是河道采砂管理实行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而具体的日常工作和责任一般由砂管机构承担。如果砂管机构的行政级别不高, 很难代表本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考核, 从而达不到督促下级政府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的目的。三是适应部分地方的机构级别已经或者将要提高的趋势。

⑶进一步加强采砂管理能力建设。尤其是要加大采砂管理经费投入力度, 强化执法装备设施的配备, 这样才能有效打击非法采砂, 才能保证采砂管理机构有效运转。

⑷进一步完善部门联动机制。采砂管理任务艰巨, 作为采砂管理的牵头单位, 水利部门承担了采砂管理的主要责任, 但是单凭水利部门的力量很难做好河道采砂管理工作。因此, 要充分利用行政首长负责制, 发挥监察、公安和交通等部门的力量, 建立更加顺畅、有效的联合机制, 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本次调研工作开展的背景以及采用的方法。接下来从省、市、县三级分别描述湖北省河道采砂管理中机构设置与运行机制的现状, 总结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主要成绩以及存在的主要弊端, 并在此基础上, 得到调研结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工作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道采砂,机构设置,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王金生.浅议河道采砂管理体制[J].中国水利, 2012 (20) .

[2]李朝志.加强采砂管理队伍建设规范河道采砂管理秩序[J].中国水利, 2012 (21) .

上一篇:准毕业生学期自我评价下一篇:镇定的我小学三年级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