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盲目向沙漠进军阅读答案

2024-05-20

不要盲目向沙漠进军阅读答案(通用3篇)

不要盲目向沙漠进军阅读答案 篇1

人与沙漠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能否“和平共处”?在中国工程院公布的报告中,提出了人类与沙漠的正确关系应当是:人与沙漠和谐共存,既要避免“沙进人退”,也不要盲目地“向沙漠进军”。

报告指出,沙漠在地球上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相互支持和制约,组成了全球的大生态系统。“人进沙退”的治理方式,只有在原先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从而造成土地沙化的局部地方,采取合理的恢复重建措施,才有可能。而总结多年来相当多的地方防沙治沙的正反实践经验则是:“人进沙进,人退沙退。”人类利用一些外来水源,可以在沙漠周边建设一些人工绿洲,但从总体上说,不应当也不可能消灭沙漠或“征服”沙漠。防沙治沙应定位于防治原有耕地、草地、林地的沙化。

报告强调,现在有一些关于通过植树造林而使“人进沙退”的典型,这需要加以分析,防止误导:如果是在本来可以长树的沙化土地上植树造林,恢复原来已退化的土地,当然值得宣传;如果在天然沙漠的边缘,利用外来水源植树造林,新建或扩大绿洲,但应注意到不挤占对邻近地区和下游的生态供水;如果在天然沙漠的生态系统条件下,抽取当地的地下水源,依靠灌溉,植树造林,其后果将造成大范围的地下水漏斗,使相邻地区的地下水位逐渐降低,导致相邻地区的天然植被衰亡,最终将威胁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利用沙漠边缘沙层中多年积存的少量土壤水,植树造林虽然可以成活并在一定期间成长,但在积存的水量耗竭后,不仅树木衰亡,而且将造成很深的干土层,使土壤沙化。这些最终造成环境恶化的.“人进沙退”的经验都不应当宣传推广。

1.从文中看,沙漠在地球上有其存在的必然性,理由是什么?(2分)

2.从全文看,只有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向沙漠进军?(2分)

3.盲目向沙漠进军有什么表现,产生了怎样的后果?(4分)

4.有一个成语叫“人定胜天”,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看法。(4分)

《向沙漠进军》教学设计 篇2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向沙漠进军》是一篇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的事理说明文。本单元的要求是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说明文常用的几种说明方法,如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等。文章不仅对沙漠的形成,危害和对其治理的办法进行了科学的说明,而且还充满了激情,使人读后可以感受到一种征服大自然的伟力和必胜的信念。文章关注沙漠,也就是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本身,有利于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2、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综合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学习本课是如何围绕“向沙漠进军”这一中心有条理说明事物的,体会本文运用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第四段关于“阵地战”的说明。

二、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纬度来进行设计。我设计的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通过阅读全文,让学生了解沙漠对人类的危害和人类征服沙漠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课文内容,提高学生对课文整体结构的分析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设计“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专题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法研究

教无定法,教必有法,贵在得法。宋代理学家朱熹曾经指出:“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

1、教师充分考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纬目标,创设情境,组织教学。把班上学生按照能力强弱搭配分成几个四人学习小组,这样便于同学间的交流和团结互助,共同提高。

2、教师可适当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如播放相关影视资料,出示一些质疑探究性的问题或图片等。

3、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教师适时进行点拨。

不要盲目向沙漠进军阅读答案 篇3

我教《向沙漠进军》,是按“大语文教育”思想和新课标的要求设计。我制定了几个目标:(1)学科教学目标:扎扎实实进行语文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当然也得能经受“应试”的检验。(2)跨学科综合性学习目标:实现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和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3)情感感染目标:使学生树立环境生态方面的忧患意识,从而自觉地为保护环境生态尽力。(4)终身发展目标:正如新课标所要求,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终极目标)。

这一课从结构上说分三部分:语文环境、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一)

先说语文环境。“大语文教育”思想主张利用语文环境学语文,并把它做为“一体两翼”的总体模式中的一翼。所谓语文环境,其实就是新课标所说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这包括两方面的工作:主观上,培养主动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的意识,培养自动地在语文环境种学语文的能力和习惯。客观上,为学生提供一些语文学习资源。我布置的语文环境(或说提供的语文学习资源)是:

语文黑板报“环境生态专刊”。有下述内容:

1,被沙漠吞噬的古城

楼兰,曾是我国一座著名的古城,许多古代诗文都提到过它,王昌龄还留下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名句。唐朝时,这里还是一个十分富饶的地方,它靠近罗布泊,周围水草丰茂,牛羊成群,又处在丝绸之路上,是东西方客商往来的.必经之地。

可是现在,楼兰却早已被沙漠吞噬。居民迁走了,牛羊不见了,罗布泊干涸了(50年代还有水),丝绸之路中断了,只有那断壁残垣还留在沙漠中,偶而有一支考察队来到这里,凭着废墟想象它昔日的风采。

2,百泉之城已无泉(这可以说是我们的“乡土内容”)

我们河北邢台过去称为“百泉之城”,因为它遍地是泉。泉水最集中的是西南郊百泉村一带,泉眼密布,河道纵横,土地全部自流灌溉,盛产水稻、鱼虾和芦苇,宛如江南水乡。城北的达活泉公园,更是以其清冽的泉水和旖旎的风光吸引着游人。但是70年代以来,邢台的泉逐渐干涸,众多的河渠变成了干土沟,昔日的水稻田现在生长的是玉米、小麦,以泉水著称的达活泉公园也只能靠自来水维持它那浅浅的人工湖了。

原因?――就是过量开采地下水。

3,说文解字

虐上面的“虍”是虎头,也是“虎”字的变形;下面是一只反着的“爪”,古文字.写作“”、“”。“虐”字用“老虎反爪抓人”表示“残暴”之义。

沛注意:右边是“”而不是“市”,同样的情况还有肺、芾;柿子的“柿”才以“市”作声旁。

“阅读与欣赏”栏:也是一期“环境生态专刊”,张贴以下资料:

(1)《岂容绿洲变沙漠》(《光明日报》1989年5月13日),

(2)《沙漠绿洲发出了呼救》(《中国环境报》1991年3月16日),

(3)《黄土高原的黄土形成》(《语文报》178期)。

(4)一组网上资料:《沙尘暴席卷北京》、《北京奇观――沙尘暴》、《最近的沙漠距北京70公里》等等,图文并茂。

这些语文环境资料可以起到以下作用:1,印证和强化本课内容;2,扩展学生视野;3,提高学习兴趣。4,为.写作和说话提供素材。

(二)

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听读”导引型参读文章《绿洲变成了沙漠》。目的是通过听读练习培养兴趣,强化动机,并借此导入新课。

这次的听读,是我们听读系列训练的一个环节。过去,我们训练过“听记”、“听述”,现在是在这个基础上“听析”,到初三学议/论文时还会有“听议”。这次“听析”的任务是边听边记边理解,然后回答:是什么文体?主题是什么?有哪几个段落层次?还有几个问题,暂时“保密”,听后再提。听读内容是:

绿洲变成了沙漠

你知道吗,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竟是草原绿洲变成的!

“撒哈拉”阿拉伯文的意思是“一无所有”。然而据考证,这里在很久以前并非一无所有,而是“所有很多”。考古学家在这片沙漠上发现一些大的河床,找到一些鱼的骨骼和生物的遗迹。它告诉我们,在远古时候,整个非洲北部是一片海洋。有的探险家预言,沙漠地下蕴藏着很多海洋生物的遗体,现在已经变成了石油。果然,1936年,撒哈拉北部发现了储量丰富的油田。这说明,如果这里一直是沙漠,是不会有储量丰富的石油的。撒哈拉东部有一个名叫“恩阿杰尔”的高原,在当地土语中,“恩阿杰尔”就是“河流很多的台地”。地质学家在那里发现的栎树和雪松的化石证明,大约65以前,这些树在这里生长过。然而最有说服力的,是在撒哈拉中部扎巴连山谷发现的壁画。壁画有5000幅以上,有栩栩如生的长颈鹿,有急弛如飞的羚羊,有缓缓而行的黄牛,有大象和河马,有手持弓箭的猎人,有静坐沉思的少女,有戴面具的演员和奇特的神像,还有劳动和舞蹈的情景。壁画最小的有几厘米见方,最高的有一二十米,大部分用锗红色勾线,然后涂上各种颜色,虽然经历了长久的日晒风吹,却颜色不腿。这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发达的文化艺术,而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水平,这一切都是不可想象的。它也说明,在6000多年以前,撒哈拉决不是干旱的沙漠,而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草木青青的沃土。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绿洲变成了沙漠呢?有人研究,是由于气候的变化,加上对森林、草原等生态环境的破坏,尤其是过度的放牧。(题目略)

“听读”之后,是继续提供沙漠化的资料,以强化学生的忧患意识:此文所说的土地沙漠化问题仅是个别现象吗?别的地方有无此类问题?先让学生自由发言,展示他的知识积累。然后老师展示以下资料:

(1)一组古代文明被沙漠掩埋的图片:楼兰古城遗址、吐鲁番交河古城遗址、甘肃玉门关遗址……共12幅(如图),再配上音乐“风之声”。

(2)1979年,《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风沙进逼北京城》(板书),警告国人:如果不加治理的话,连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也会被沙漠埋葬!最近媒体又有报道:最近的沙漠距北京只有70公里。

(3)一组风沙肆虐的图片:漫天尘沙笼罩下的北京城、守卫在天安门广场的武警战士在漫天尘沙中坚守岗位(如图)、被黄沙掩埋的家园……(共16幅)。

(4)登陆两个网页:新华网追踪报道:北方沙尘暴;cctv.com新闻频道:沙尘暴袭击北京。这上面有大量的文本和图片资料。这些内容都是为了给学生思想打下一个烙印:沙漠在向人类进攻了!我们目前的一个紧迫任务就是――向沙漠进军!(板书课题)按照常规观点,这个“导入”似乎太长了,用去半节课。但按照“大语文”的观点,不能认为这仅仅是“导入”,它至少还起到下列训练作用:(1)进行了“听读”与“说文”的训练。这种训练一般是放在课文阅读之后的,这一课只是放在之前罢了。(2)造成了愤悱状态,激起学习它的强烈动机和兴趣,因此,这一课的教学效果特别好。(3)联系身边的实际,拉近了课文与学生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距离。这些也是为这一课“蓄势”,“势”蓄足了,便可高屋建瓴了。

(三)

课文阅读过程举例如下:

一,整体上理解

本文是什么文体?运用什么说明顺序?哪几段写怎样向沙漠进军的问题?除了怎样向沙漠进军之外,课文还写了什么内容?小结:为什么――怎样――成绩和前景。

二,阅读1―3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的三句话是什么关系?2,第一句中的“”最、“自然”、“之一”可否删去?

3,第二、三自然段与第一段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4,“文明”在这里是什么意思?5,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的“侵占”能否换成“侵入”?“由于长城外的风沙侵入,榆林城也受到袭击”的“侵入”可否换成“侵占”?

6,“雨量还充沛”的“还”表示什么?可否删去?

7,“乾隆年间”距今多少年?请从字词典附录的“历代纪元表”查出,以增进能力。

8,这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三,阅读第四自然段。

1,这段与前后文是什么关系?

2,哪一句是中心句?“游击战”、“阵地战”是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4,分别画住诠释“游击战”和“阵地战”的句子。

5,解释“肆虐”。

6,“一次大风沙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连根拔起”和“沿长城一带风沙大的地区,农民常常要补种两三次才能有点收获”这两个例子都是说明“游击战”的危害,但它们的侧重点什么不同?7,这一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8,求异思维训练:你认为课本对“丘墟”的注释准确吗?课文阅读中,有两个特色我想交代一下。

一是借用其他学科开放视野。

上一篇:装饰公司办公室制度下一篇:融雪时节-一切重新开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