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盈盘亏处理方案

2024-05-15

盘盈盘亏处理方案(精选5篇)

盘盈盘亏处理方案 篇1

1、现金盘盈的净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现金盘亏的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2、存货盘盈的净收益冲减管理费用,定额内损耗造成的存货盘亏,其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3、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货盘亏,其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4、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货盘亏,其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5、固定资产盘盈的净收益计入以前损益调整,固定资产盘亏的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存货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

第一,存货盘盈的处理。企业发生存货盘盈时,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再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存货的盘盈都计入“管理费用”)

第二,存货盘亏的处理。存货发生的盘亏或毁损,应作为待处理财产损溢进行核算。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根据造成存货盘亏或毁损的原因,分别按以下情况进行处理:属于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货短缺,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属于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货毁损,应先扣除处置收入(如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存货的盘亏:收发错误和管理不善计入“管理费用”;自然灾害意外事故计入营业外支出)

例1: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因暴雨毁损库存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实际成本为20000元,收回残料价值800元,保险公司赔偿11600元。该企业购入材料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批准处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0000

贷:原材料 20000 批准处理后: 借:原材料 8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800 借:其他应收款 116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1600 借:营业外支出 76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7600

现金盘盈、盘亏如何记账

① 盘盈现金,借记“库存现金”,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批准处理后属于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计入“其他应付款”科目;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现金盘盈计入营业外收入)

②盘亏现金,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库存现金”科目,批准处理后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或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科目;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计入“管理费用”科目。(现金盘亏计入管理费用)

现金盘盈或者盘亏批准前:

盘盈:

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盘亏: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现金

批准后:

盘盈: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其他应付款(应支付给其他单位的)

营业外收入(无法查明原因的)

盘亏:

借:管理费用(无法查明原因的)

其他应收款(责任人赔偿的部分)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核算

一般来说,企业会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末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以保证固定资产核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如果清查中发现固定资产的损溢应及时查明原因,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固定资产盘盈或盘亏的会计处理,也各不相同。

固定资产盘盈

实行新准则后,固定资产盘盈的会计核算发生了变化。旧准则对固定资产的盘盈在批准转销前通常是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批准转销后则从该科目转入“营业处收入”科目。按新准则规定,固定资产盘盈应作为前期差错记入“以前损益调整”科目。固定资产盘盈不再计入当期损益,而是作为以前期间的会计差错。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规定,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漏报或错报: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前期财务报告批 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固定资产盘盈不再计入当期损益,而是作为前期差错,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更正。

企业在盘盈固定资产时,首先应确定盘盈固定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净值。根据确定的固定资产原值借记“固定资产”,贷记“累计折旧”,将两者的差额贷记“以前损益调整”;其次再计算应纳的所得税费用,借记“以前损益调整”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接着补提盈余公积,借记“以前损益调整”科目,贷记“盈余公积”;最后调整利润分配,借记“以前损益调整”,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例1】甲公司于2009年8月30日对企业全部的固定资产进行盘查,盘盈一台5成新的机器设备,该设备同类产品市场价格为120000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那么该企业的有关会计处理为:

1.借:固定资产

120000

贷:累计折旧

60000

以前损益调整

60000

2.借:以前损益调整

15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000

3.借:以前损益调整

45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4500

4.借:以前损益调整

405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0500

固定资产盘亏

固定资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亏的固定资产,按盘亏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固定资产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处理时,按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按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金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例2】乙公司年末组织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时,发现丢失一台电机,该设备原价100000元,已计提折旧30000元,并已计提减值准备20000元。经查,设备丢失的原因在于设备管理员看守不当。经董事会批准,由设备管理员赔偿15000元。

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1.盘点发现电机设备丢失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50000

累计折旧

30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00

贷:固定资产

100000

2.董事会报经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

15000

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

35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50000

3.收到设备管理员赔款

借:库存现金

15000

贷:其他应收款

15000

盘盈盘亏处理方案 篇2

一、资产的分类

资产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比较常见的是按照流动性进行分类, 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规定: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 应当归类为流动资产 (1) 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 (2) 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 (3) 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 (含一年, 下同) 变现; (4) 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 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应当归类为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投资、应收及预付款、存货等。除流动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 都属于非流动资产, 如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等。在这么多资产中, 会计处理涉及盘盈和盘亏的主要有流动资产中的现金、存货和非流动资产中的固定资产。本文以这三种资产为例, 对所有资产盘盈、盘亏会计处理进行探讨。

二、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 新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资产盘盈、盘亏会计处理的主要规定

1. 存货准则第21条规定:存货盘亏造成的损失, 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2.《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11条中规定:“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

3. 在应用指南的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规定, “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的价值, 包括盘盈存货的价值。物资在运输途中发生的非正常短缺与损耗, 也通过本科目进行核算。盘盈固定资产的价值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不在本科目核算。本科目应按盘盈、盘亏的资产种类和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待处理财产损溢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1) 盘盈的现金、各种材料、库存商品、生物资产等, 借记“库存现金”、“原材料”、“库存商品”、“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等科目, 贷记本科目。

(2) 盘亏、毁损的各种材料、库存商品、生物资产等, 借记本科目, 贷记“原材料”、“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 ”、“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等科目。材料、库存商品采用计划成本 (或售价) 核算的, 还应同时结转成本差异 (或商品进销差价) 。

(3) 盘盈、盘亏、毁损的财产, 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处理时, 按残料价值, 借记“原材料”等科目, 按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 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 按本科目余额, 借记或贷记本科目。按其借方差额, 属于管理原因造成的, 借记“管理费用”科目, 属于非正常损失的, 借记“营业外支出———盘亏毁损损失”;按其贷方差额, 贷记“管理费用”、“营业外收入———盘盈利得”科目。

企业的财产损溢, 应查明原因, 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 处理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二) 流动资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

根据上述规定,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 流动资产的盘盈、盘亏应作如下处理:

1. 现金溢余、短缺的会计处理。 (1) 现金溢余的会计处理。

发现现金溢余时, 按溢余金额借记“现金”, 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查明原因后, 应分情况处理: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 记入“其他应付款”科目, 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 经批准后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2) 现金短缺的会计处理。发现现金短缺时, 按短缺金额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记“现金”。查明原因后, 应分情况处理:属于应由责任人或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记入“其他应收款”科目, 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 根据管理权限批准后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2. 存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

由于存货种类繁多、收发频繁, 在日常的收发过程中可能发生计量错误、计算错误、自然损耗, 还可能发生损坏变质以及贪污盗窃等情况, 造成账实不符, 形成存货的盘盈盘亏。

(1) 存货盘盈的会计处理。企业发生存货盘盈时, 在报经批准前应借记有关存货科目, 贷记“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在报经批准后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2) 存货盘亏及毁损的会计处理。企业发生存货盘亏及毁损时, 在报经批准前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贷记有关存货科目;在报经批准后应做如下会计处理:对于入库的残料价值, 记入“原材料”等科目;对于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支付的赔款记入“其他应收款”科目;剩余净损失, 属于一般经营损失的部分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属于非常损失的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三) 非流动资产盘盈、盘亏处理 (以固定资产为例)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要求企业应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清查, 每年至少实地盘点清查一次, 以保证固定资产核算的真实性。

1. 固定资产盘盈的会计处理。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固定资产, 在报经批准处理前, 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市场价格减去按该项资产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 借记“固定资产”科目, 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报经批准后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贷记“以前年度损溢调整”科目。

2. 固定资产盘亏的会计处理。企业发生固定资产盘亏时, 按盘亏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 按已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 按已计提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按固定资产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报经批准转销时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三、企业会计准则中会计处理规定的缺陷分析

(一)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

变更和差错更正》会计处理与“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规定的矛盾

从以上的处理方法中, 得出三种资产盘亏的会计处理与原《企业会计制度》相比较, 除固定资产盘盈进入“以前年度损溢”外, 其他没有变化。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11条中规定“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这就是说, 固定资产、存货的盘盈都应作为“前期差错”处理, 盘盈金额全部转入“以前年度损溢”科目。

准则同时又在应用指南的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指出:在“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中规定“盘盈的除固定资产以外的其他财产, 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贷记“管理费用”、“营业外收入”等科目”。这与《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11条中的规定相矛盾。

(二) “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规定与“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科目的规定相矛盾

准则在应用指南的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帐务处理”中规定:在“营业外收入”科目中核算“资产盘盈利得”;在“营业外支出”科目中核算“资产盘亏损失”。而在“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规定中, 对“固定资产以外的资产”, 却出现了使用“管理费用”科目的规定。

(三) “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不符合逻辑

存货和固定资产的盘盈都属于前期差错, 但存货盘盈时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进行核算, 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冲减“管理费用”, 不调整以前年度的报表;而固定资产盘盈却作为前期差错处理, 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冲减“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调整以前年度的报表。同是前期差错处理却不同, 缺乏一致性。

固定资产盘盈时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进行核算, 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前期差错处理, 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但是固定资产盘亏的净损失却记入“营业外支出”, 逻辑上不对等。

(四) 将固定资产以外的资产盘盈、盘亏计入“管理费用”,

混淆了“损失”和“费用”、“利得”和“收入”的概念

1.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

生的费用, 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 (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 、工会经费、董事会费 (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 、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 (含顾问费) 、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研究费用、排污费等。从管理费用的解释可以看出, 管理费用是企业为了组织管理生产而发生的费用, 即只应有借方发生额, 而整个会计处理过程中只有发生存货盘盈时使用了“管理费用”科目的贷方, 这样以来就使得管理费用科目反映不出来企业组织、管理经营的真正支出水平;难道是说存货管理有效才会发生盘盈, 为了表示对存货管理人员的嘉奖冲减了“管理费用”?这显然是说不通的。存货盘盈对于企业来说具有偶发性和不可预计性, 而且和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管理活动无任何必然联系, 所以把存货盘盈记入“管理费用”科目没有任何理论依据。

2.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

系的各项营业外收入, 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而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收入》中对收入的解释,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的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显然营业外收入不属于收入, 它不是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带来的, 而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偶然发生的事项, 即资产盘盈和出售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所带来的净收益, 且营业外收入本身已经反映了企业的偶发事项收支相抵后的净额, 不存在收入与成本的配比问题。

3.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

系的各项营业外支出, 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非常损失、盘亏损失、捐赠损失等。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出售无形资产净损失、罚款支出、非常损失、捐赠支出等。而企业会计准则对费用要素的解释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的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显然, 营业外支出不属于费用, 营业外支出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偶发事项带来的净支出, 其本身已经反映了企业的偶发事项收支相抵后的净额, 不存在收入与成本的配比问题。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营业外收入属于偶发事项带来的净利得, 营业外支出属于偶发事项带来的净损失。那么资产的盘盈、盘亏这种偶发事项应该属于“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核算范围, 而不应该属于“管理费用”的核算范围。但我们实际会计处理时却使用了“管理费用”科目, 究其原因无非是想把不同原因造成的盘亏分清楚, 明确责任, 可盘盈却不能解释为管理原因才会带来盘盈, 所以目前这种会计处理方法存在不合理性。

四、改进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 将现金、存货、固定资产等资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方法应加以统一。

第一, 对于无法查明原因的存货和固定资产盘盈净额均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对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等其它资产 (除存货和固定资产外) 记入“营业外收入———盘盈利得”科目。

第二, 对于现金、存货和固定资产等资产的盘亏, 根据盘亏原因, 分别做以下处理:对于应由责任人或保险公司赔偿的记入“其他应收款”;对于无法查明原因的净损失记入“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对于净非常损失均记入“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这样更改后, 首先, 资产盘盈、盘亏会计处理的方法保持一致, 简便易行;其次, 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对资产盘盈、盘亏的规定保持一致, 且资产盘盈、盘亏符合营业外收入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 、营业外支出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损失) 的定义, 解决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盘盈、盘亏会计处理的矛盾。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2006[S].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企业会计准则委员会.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6.

[3]葛家澍, 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

盘盈盘亏处理方案 篇3

企业的各种材料、库存商品,应当定期清查盘点。出现盘盈或盘亏应视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1)盘盈的各种材料、库存商品,按其市价或同类、类似材料、库存商品的市场价格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2)盘亏或毁损的材料、库存商品

如为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按材料、库存商品相关的成本及不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在减去过失人或者保险公司等赔款和残料价值后的余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按过失人或保险公司等赔款和残料价值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等,按实际成本贷记“材料、库存商品”科目和“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属于其他情况的:借记“管理费用、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原材料、库存商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购入、自制、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低值易耗品的清查盘点,比照“原材料”科目的相关规定进行核算。

例:某小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因洪水灾害造成一批库存材料毁损,实际成本35000元,根据保险责任范围及保险合同规定,应由保险公司赔偿25000元,其余部分列入营业外支出。该材料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编制如下会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 25000

营业外支出 15950

贷:原材料 35000

盘盈盘亏处理方案 篇4

实际工作中月底盘点时工作量相当于大,如果仍然采用报损报溢单显得力不从心。为此我们提供了库存自动盘盈盘亏库存管理模块。自动盘点分总量盘点和分量盘点两种模式:

总量盘点模式下,任何人都可以进行修改处理,总量模式,往往是盘点汇总处理。

分量盘点模式下,操作员只能对自己的盘点数据进行修改处理,直到分量盘点结束转为总量盘点。分量盘点往往针对多人分批分次进行盘点。

操作:“数据查询”-“库存查询”-“自动盘盈盘亏”

在进行盘点前,先进行选择盘点仓库、截止日期和盘点模式。如下:

特别说明:此处的截止日期只对移动加权平均有用。截止日期的意义在于获得当时的库存,方便进行比较。对于非移动加权商品,则进行倒推计算后,批次信息可能存在偏差。

一、总量盘点模式

总量盘点模式:是将所选仓库中的所有商品的库存情况均显示出来,用户将该报表打印出来,进行库存盘点,核对实际数量。然后,将盘点数量直接录入总量盘点中的“盘点数量”处(见下图),系统自动生成盈亏数量。盘点结束后,点击“存为草稿”按钮后,系统会根据盈亏数量生成报损单或报溢单,以便进行处理。该模式的好处是,直观,方便,简单易用,但如果盘点数量量过大时,建议使用分量盘点模式。

总量盘点窗口如下:

新增:即添加要盘点的商品,可以选择一个、一类和全部。如果是加权平均的商品,则直接选择,只有一条信息;如果是其它成本算法,则需要指定批次或系统自动将库存中所有批次展示出来。

对于非加权平均商品,则如果选择某一具体商品,则弹出批次表进行选择,如果不是批次表中批次,则点退出,新增一个批次信息;

如果是选择一类或全部,且是非加权平均的商品,则自动将所有批次展开,不需要一个批次一个批次进行选择。

如果要删除某一行商品,则在商品全名栏选中,清除全名,则鼠标点开后,此行信息就自动删除。

未盘点表:即将所有未盘点到的库存可能存在的批次或商品罗列出来。此功能用于解决我们实际生活中可能存在的,账面上有数量,而实际仓库已经没有了,我们则在已经盘点表中不再将其它商品信息进行盘点,从而可能漏掉一些商品,从而不能够准确地盘点。

未盘点表中,库存数量为实际库存量,盘点数量为0;

全选:即对未盘点商品表中某一商品或批次商品选中,方便将这些选中的商品信息转换到已经盘点表中,形成完整的盘点。

未盘转已盘:即将未盘点商品列表中已经选中的商品信息,以盘点数量为0添加到已盘点列表中。

已盘点表:即从未盘点表切换到已盘点商品列表;

存为草稿:即根据盘盈盘亏情况,生成报损报溢单草稿,完成实际的盘点,修正账面库存;

刷新库存:该功能主要用于对库存数量的刷新。使用该功能后,盘点表中的库存数据将按照截止日期重新显示,默认情况下,该库存数据是盘点开始时的库存情况。

二、分量盘点模式

分量盘点模式是将盘点数据以多人同时录入的方式进行登记,当所有盘点完成后,点击“全部分量盘点结束”按钮,系统会自动将多人录入的盘点数量根据商品进行合并,与库存数量进行对比,从而生成盈亏数量。该方式的好处是,可以多人同时录入,提高了盘点及盘点录入的效率。

分量盘点模式下,每个操作员录入的数据,只有自己可以看到,也只有自己才能修改。

分量盘点下,对于加权平均的库存数量都一样,对于非加权平均的商品,如果发现某一批次已经

被其它人盘点,则你再盘点到此批次时,商品库存数量自动从已经盘点批次处获得,你只需要录入你的盘点数量。

全部盘点录入完成后,点击“全部分量盘点结束”按钮,系统才将所有每个人盘点的数据进行汇总处理,此时,盘点模式自动转换到总量格式下处理。汇总量,库存数量不变,只是盘点数量进行汇总处理。

分量结束后,系统将各分量盘点结果进行汇总处理,从而得到准确的盘点结果。

说明:如果操作员没有成本权限,则相关库存单价与金额不能查看。

刷新库存:即盘点过程刷新截止日期时的库存数量。此种操作往往用于在盘点进程中又补录截止日期前的物流单据,从而更好地符合自己盘点的需求。

盘盈,盘亏证据问题 篇5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盈亏损失认定证据一览表

盈亏种类

所需证据

备注

资产盘盈

一、货币资金盘盈

(一)现金盘盈

现金保管人确认的现金盘点表

包括倒推至基准日的纪录

现金保管人对于现金盘盈的说明

(二)存款盘盈

银行对账单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三)清理出的“小金库”和帐外收入

比照货币资金盘盈

二、存货盘盈

存货盘点表

经济鉴证证明

其他材料(保管人对于盘盈的情况说明、价值确定依据等)

三、有价证券盘盈

有价证券盘点表

盘盈情况说明

经济鉴证证明

有价证券的价值确定依据

四、对外投资盘盈

对外投资合同(协议)

经济鉴证证明

情况说明

五、固定资产盘盈

固定资产盘点表

难以确认价值的,委托中介机构评估确定

盘盈情况说明

经济鉴证证明

盘盈价值确定依据(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类似资产的购买合同、发票或竣工决算资料

六、无形资产盘盈

无形资产盘点表

难以确认价值的,委托中介机构评估确定

盘盈情况说明

经济鉴证证明

盘盈价值确定依据(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类似资产的购买合同、发票或自行开发资料

七、暂付款、应收帐款等往来款项盘盈

盘盈情况说明

经济鉴证证明

与对方单位的对帐单或询证函

资产损失

一、货币资金损失

现金短缺(扣除责任人赔偿)

现金盘点表(包括倒推至基准日的纪录)

各类存款损失比照执行

(经济鉴证证明

短款说明及核准文件

赔偿责任认定及说明

司法涉案材料)

二、坏帐损失

(一)应债务单位破产、被撤销、注销、吊销营业执照或者被政府责令关闭等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

法院的破产公告

对已清算的,扣除清偿部分后不能收回的款项认定为损失

(破产清算文件

工商部门注销吊销证明

政府部门有关文件)

(二)债务人失踪、死亡的应收款项

公安机关出具的证明

债务人财产不足清偿或无法追偿债务的,可以根据中介机构出具的经济鉴证证明认定损失

(三)因战争、国际政治事件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

单位专项说明

经济鉴证证明

(四)其他逾期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

1、一般情况

生效的法院判决书、裁定书

2、逾期三年以上、单笔数额较小、不足以弥补清收成本的单位专项说明

经济鉴证证明

3、逾期三年以上、有依法催收纪录、债务人资不抵债且连续三年亏损或停止经营三年以上、确实不能收回的经济鉴证证明

4、逾期三年以上、债务人在境外及港澳台地区、依法催收确实不能收回的中介机构出具的有关证明或者我国驻外使(领)馆、驻外商务机构出具的有关证明

(五)单位为减少坏账损失而与债务人协商,对逾期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按原值一定比例折扣后回收(含收回的实物资产)的,其折扣部分的损失

双方签订的有效协议

资金回收证明

经济鉴证证明(或评估报告)

三、存货损失

(一)盘亏的存货,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部分

存货盘点表

经济鉴证证明

盘亏情况说明

盘亏的价值确定依据

赔偿责任认定及说明

内部核批文件

(二)报废、毁损的存货,扣除残值及保险赔偿或责任人赔偿后的部分

国家有关技术鉴定部门或具有技术鉴定资格的中介机构出具的技术鉴定证明(涉及保险索赔的应有保险公司理赔情况说明)

毁损报废说明

赔偿责任认定及说明

内部核批文件

(三)被盗的存货,扣除保险理赔及责任人赔偿后的部分

公安机关的结案证明

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涉及保险索赔的应有保险公司理赔情况说明)

四、有价证券及对外投资损失

应分析原因,有合法证据证明不能收回的,可以认定损失

(一)因被投资单位破产、被撤销、注销、吊销营业执照或者被政府责令关闭等情况造成难以收回的不良投资

法院的破产公告或者破产清算的清偿文件

已经清算的,扣除清算资产清偿后的差额部分,可以认定为损失;尚未清算的,被投资单位剩余资产确实不足清偿投资的差额部分,根据中介机构出具的经济鉴证证明,可以认定为损失

工商部门注销吊销证明

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决定

(二)对事业单位参股投资项目较小,被投资单位已资不抵债且连续停止经营三年以上的,确实不能收回的经济鉴证证明

(三)行政单位有价证券、事业单位证券等短期投资,未进行交割或清理的 不能认定损失

五、固定资产损失

(一)盘亏的固定资产,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差额部分

固定资产盘点表

盘亏情况说明

盘亏的价值确定依据

经济鉴证证明

赔偿责任认定及说明

内部核批文件

(二)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扣除残值、保险赔偿和责任人赔偿后的差额部分

国家有关技术鉴定部门或具有技术鉴定资格的中介机构出具的技术鉴定证明(涉及保险索赔的应有保险公司理赔情况说明)

因不可抗力(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造成固定资产毁损、报废的,应当有相关部门出具的鉴定报告。包括:事故处理报告、车辆报损证明、房屋拆除证明、受灾证明等。

毁损报废说明

赔偿责任认定及说明

内部核批文件

(三)被盗的固定资产,扣除保险理赔及责任人赔偿后的部分

公安机关的结案证明

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涉及保险索赔的应有保险公司理赔情况说明)

六、无形资产损失

有关技术部门的鉴定材料

或者已经超过了法律保护期限的证明文件

七、资金挂帐

对于清查出的资金挂账,按照真实客观反映经济状况的原则进行认定。中介机构对单位申报的资金挂账应当重点审计。

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实暂行办法》

第五章

损益证据

第二十七条

单位申报的各项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帐,必须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和特定事项的单位内部证据

第二十八条

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是指单位收集到的与本单位资产损益相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主要包括:单位的撤销、合并公告及清偿文件;政府部门有关文件;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者裁定;公安机关的结案证明;工商管理部门出具的注销、吊销及停业证明;专业技术部门的鉴定报告;保险公司的出险调查单和理赔计算单;企业的破产公告及破产清算的清偿文件;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证明等。

第二十九条

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是指社会中介机构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对单位的某项经济事项出具的专项经济鉴证证明或鉴证意见书。社会中介机构包括: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专业鉴定机构等。

第三十条

上一篇:客服专员的岗位职责下一篇:城市规划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