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家委会的主题发言稿

2024-07-25

班级家委会的主题发言稿(共5篇)

班级家委会的主题发言稿 篇1

班级家委会发言稿

2018.9.30

四年级二班

家长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首先对家长们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莅临我校参加我们的家委会成立筹备会,我们感到万分高兴,在此我代表高庄小学全体教师,对家长的光临,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一、成立的意义

为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双向沟通,营造家长、老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教育氛围,形成教育合力。经研究决定成立逢源小学家长委员会,简称家委会。

二、家委会的宗旨:沟通、理解、互动、育人。

三、家长委员会的作用:

1、广泛搜集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要求,定期向学校反溃

2、参与学校开展的重大活动,关心、了解学校工作。

3、配合学校做好社会联系工作,以增强教育合力。

四、家委会的机构及工作任务

本学年学校家委会成员由有5人组成。家委会主任由各班班主任推荐产生。每班除一名家委会主任外,还推举产生若干名班级委员。

每个成员都要积极为学校活动出谋划策,协助参与学校大活动的组织管理,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双向沟通,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校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1、及时向校方反馈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做好沟通工作。

2、在家长中起好带头表率作用,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工作。

3、积极为学校大活动的开展献计献策,并做好参与和各项协助工作。

4、家长是学校形象的维护者、学校品牌的宣传者,家委会要真实、客观、公正、全面地宣传和介绍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协助学校及时把办学情况反馈给家长,主动宣传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为提升学校品牌作出努力。

家委会工作总结

2018.9.30 四年级二班

本学期,在全体领导、班主任老师的共同协助下,在家长们的积极配合下,家长委员会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发挥了学校、家庭的桥梁作用,促进学校工作的提高,进一步推进了家校合作。具体工作情况如下:

一、回顾本学期开展情况

开学为让家长了解到学校的目标,学校领导向家长汇报了上学期所取得的成绩,通过与家长学习相关家教理念,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本学期结合学校实际和需要,邀请家长委员会成员深入学校,促进家长与学校的沟通。通过面对面交谈,了解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意见、建议和要求,也使家长及时掌握教育子女的有效方法,密切家庭与学校联系。

二、领导重视

在各位领导的帮助下,家委会起到了应有的作用,成为家长们了解学校的一个窗口、解决问题的一个渠道。

三、活动多样化

结合学校实际和需要,本学年,家长委员会认真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多种辅助活动,满足了家长的愿望。

1、设立每周家长接待日,促进家长与学校的联系。学校设定每周一天为家长接待日,由校长和学校领导负责接待家长来访和咨询,解答和探讨家长提出的问题。通过接待活动,使学校及时听到家长的呼声,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也使家长及时掌握教育子女的有效方法,密切家庭与学校联系。

2、有计划地开设家长课堂、教育理论知识和家庭教育方法等方面的辅导讲座。通过专题讲座,帮助家长端正教育子女思想,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进步。

3、在各种活动中调动家长参与学校工作、如六一家长志愿者等,体验学校情况,既很好的进行了家校沟通,又促进家长与老师及家长之间的相互交流。

四、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回顾本学期来的工作实践,也存在不足之处:

1、家长委会的个别成员参与热情有的不高。

2、家委会成员的管理能力还有待提高。

今后,我们仍需继续努力,要进一步配合学校开展工作,发挥好桥梁作用,争取更好的成绩。

班级家委会的主题发言稿 篇2

本文尝试透析一个极为“普通”的班级学生“做好事”的案例,聚焦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思维品质、成长自觉等方面的发展,在解读学生发展机制方面,重点分析学生的实践活动及关键事件、关系世界及关键人——学生素质形成的重要因素,试图建构起对学生班级主题活动质量评估与学生成长机制研究的典型案例。研究对象是江苏省常州市花园小学六年级某班49名学生,班主任任教该班级6年。这项班级主题活动前后延续两个多月,分为三个阶段。

一、活动策划打开发展新空间

2012年11月,几名学生干部主动找班主任薛老师商量捐冬衣的事。起因是学生钱戎在常州“化龙巷”网站上看到一则《“天才宝贝”捐冬衣感恩行动欢迎你加入!为玉树贫困孩子捐冬衣》的帖子,他把这一信息跟班干部一说,大家觉得很受启发:冬天贫困地区的孩子缺衣服,而同学们家里都有闲置的衣服;再说马上就要入冬了,时间正好。于是,班主任和学生干部一起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讨论这一设想,得到大多数同学的响应。由于学生并不明白捐衣的程序和要求,班主任又组织了第二次班会。学生们讨论后认为,应该成立相应的项目组。于是大家根据兴趣、特长组建了宣传组、整理组、对外联系组,并选了组长,制定了第一份活动方案。

1. 实践与关系的初步建构

就实践活动而言,学生主要的实践空间在班级内,但本次活动要与校外多方联系,具有创新性与挑战性。这一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是班级学生干部,占15%左右;70%左右的学生有兴趣,但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愿望;另有15%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参加。

本阶段的关键性事件:一是几名学生干部与班主任的交流;二是第一次班会达成共识;三是第二次班会形成活动方案。学生的交往对象是相处多年的同班同学和班主任,相互之间非常熟悉,没有太多交往上的困难。活动中的关键人物是几名学生干部和班主任。

2. 学生发展的新开始

就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展而言,首先,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直觉性表达体现出学生善良的本性。在合适的外部信息刺激下,他们产生了行动的冲动。其次,是在与班主任的交流中,部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得以提高。当学生努力想获得教师的支持时,必然要清晰地表达,并说明其道德合理性,这一过程可以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再次,在两次主题班会中,不仅仅是发起人——学生干部,其他学生在交流与活动组织中,其社会责任感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就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发展而言,最突出的在于决策。部分学生干部初步形成意向后,与班主任一起做出决策,促成本系列活动的顺利开展。几名学生干部与班主任组织了班会,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实现了动员、分工与合作,具体表现在三个项目组的组建。在更多学生参与的基础上,各项目组都形成了自己的第一份活动方案,明确了活动的组织与进展。方案的形成意味着同学间的交流与对话,意味着分工与协调,也意味着自我认识和对活动性质与目标的理解。上述过程启迪学生勇于尝试、组织有意义的事情,勇于体现自己的领导力,并在策略选择与理性实施过程中得以具体化。

就思维发展而言,学生的系统思维得到初步锻炼。体现在活动的分组和具体活动方案的形成中——学生需要综合考虑本次活动所涉及的相关主体、事务,根据活动需要形成相关组织;根据每一部门的特殊性,制定相对完整的活动方案。这不同于点状思维,而要更多考虑目的与手段、整体与部分、个人与组织、人与事等多方面的关系。

就成长自觉而言,部分学生干部亲眼看到自己的创意转化为具体行动,形成了初步的成就感,强化了自信。在分组完成后,三名组长利用中午、放学后的时间召集组员商量,其领导力得到锻炼。随着两次主题班会的召开,同学们也开始行动起来,经常讨论怎样做海报、有没有衣服捐、捐几件等。但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他们刚介入其中,尚未感受到过程的丰富性和活动的艰巨性。

二、活动开展的过程就是学生锻炼的过程

从12月1日起,学生开始制作第一份电子海报。

之后按照方案,同学们开始收集衣服。大家的积极性很高,一次就收集了140多件衣服。刚开始,同学们以为衣物整理不难,但当一堆衣服放在一起时,由于衣服大小、款式不一,光靠整理组的6个同学显得手忙脚乱,有学生就自告奋勇去帮忙,有的还想出流水线工作法……对外联系组的同学已开始主动联系受助对象。因为要邮寄的地点偏远,他们还逐家询问快递公司能否送达。当同学们兴奋地把打包好的衣服送上快递车时才发现,快递费高达670元。当时班主任身上只有400元,她向体育老师借了300元,这才把衣服邮寄出去。这一幕在孩子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象。在后续活动中,他们把邮寄费当成重要项目,形成了几套筹集资金的方案。

这一阶段的活动持续到12月8日第一份班级捐冬衣活动报道完成。

1. 实践与关系的动态生成

本阶段能够主动参与并发挥领导、组织作用的学生占50%。这其中,既有前一阶段的骨干,又有随着活动的推进而培养出的新骨干。绝大多数学生都参与到捐冬衣、整理冬衣的过程中。只有10%的学生没有捐冬衣,其原因一是家里没有可捐献的冬衣;二是“天天想带,但天天忘记”。在活动中,尽管有个别学生不够自愿(要组长做思想工作的同学占总人数的5%),但他们的情绪和参与活动时的状态在活动过程中有了改善。值得重视的是,该活动的效应较大,引起全校师生的关注连校领导都直接关心这次活动的开展。电子宣传卡的完成、捐冬衣当天的活动组织,可谓关键事件。活动全程充满不确定性,有大量生成性资源出现,增加了活动的复杂性,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就学生的关系世界而言,除前阶段的关键人班主任外,在同学群体中,又多出了三个部门的内部组织,实现了交往对象的群落性分化。此外,学生还充分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因本次活动是通过学生动员家长,家长配合与支持学生的自主行动,学生也与家长构成实质性的交往关系。同时,学生们还与受助者、快递员等建立了不同性质的关系。这都让学生进入到丰富的交往关系之中,其复杂程度大大高于第一阶段。随着“儿童活动领域的分化,‘关系人’数量的增加,必然使别人观察他的角度、侧面也随之增多,从而必然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促进着儿童自我意识发展,并且使他由依赖‘外部’评价转而依赖自我评价”。[2]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活动发起者和三名学生推选出的组长等,成为活动的关键人。

2. 学生发展的综合实现

就社会责任感而言,当学生以真实的行动投入其中,第一阶段的道德直觉变成的道德行动,就成为学生社会责任感发展的新基础。以杜威的观点来说,“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3]在之后的活动中,学生将之视为“活动先例”,已经体现出这一经验的生长性。学生在实践中的感悟、体验与道德自豪感,会催生新的道德行为,实现综合性的道德发展。另一方面,这一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次真实的、建立个人与社会之间建设性关系的体验。以实际行动关爱着社会弱势群体,这让他们体会到:即便是小学生,也都有社会责任,并能够做出社会贡献。

就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而言,一是学生组织策划和应变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发展。从海报的制作,到衣物的整理,再到邮寄,期间要根据情况不断调整人员分工。二是解决问题能力得以发展。最为突出的,是如何找到受助者、如何装包及筹集运费等。问题解决意识的形成与自觉的反思,为下阶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基础。三是合作能力的发展。班委会、三个小组、个体学生之间形成了丰富的组织关系;学生们既在原有组织内承担责任、相互合作,又适时帮助其他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任务。四是“前移后续”意识的形成。学生们不仅习惯了活动前的策划,而且意识到做了有意义的事要宣传,号召更多的人参与。这次活动之后,宣传组的后期报道小组特地联系网站负责教师,在校园网上发布了此次班级捐冬衣活动的总结。

就思维方式而言,一方面是学生思维的有机性得以进一步增强。学生们还制作了很多爱心卡片,放在了所捐赠的衣服里。在学生看来,这是伴随着衣服送去的温暖,也是他们与受助对象跨越时空交往的一种方式。另一方面则是学生思维动态性的初步形成。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到活动的进行不是一个完全依照预期而展开的过程,需要不断面对生成的问题进行动态调整。

在成长自觉意识方面,学生的自我发展的意识初步形成。学生们在活动中策划、组织、交往,通过言语、行动、符号等方式开展对话,将自我的力量呈现出来,并且最终“成事”。当他们独立、自主地完成这一工作之后,必然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们自主设计了体验卡,进一步促成其自我意识的发展。分析学生第一次写的体验卡内容,有15%的学生认为不仅锻炼了能力,还帮助了那些贫穷山区的孩子,有50%的学生觉得虽然有点累,但是有收获。

作为班主任和研究者,我们看到了学生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看到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更多承担责任,主动参与意识不强。于是,班主任决定进一步深化这项活动,鼓励学生思考:是否可以号召、组织全校学生来捐冬衣?

三、活动重建的高度就是学生发展的新高度

班级组织了一次关键性的主题班队会:《衣+衣让爱传递》。班会上,学生们针对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与全校捐冬衣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形成了面向全校的策划方案。他们自主组建了三个部门:宣传部、整理部、对外联络部。不同于上一次的是,每个部门都下设若干个小组,分工更明确,方案更具体。

活动当天,宣传部的学生们制作了宣传海报,到各班分发了捐助统计单,自主进行了全校广播。整理部的同学根据方案,派能手到各班指导整理衣服,派能干的同学把各班捐来的冬衣存入学校仓库。对外联络部的同学不仅联系了受助对象、运输公司,还保持着与学校后勤部的联系。经过统计,在全校共募捐到爱心款1155.3元,冬装1598件,围巾、袜子等小件152件。这项活动,到活动报道完成时为止。

1. 实践与关系复杂度再度提升

在实践维度上,全班高达80%的学生发挥了领导、组织作用,真正做到了全员参与,无一人游离在活动之外。活动的综合水平有大幅度提升,组织难度更大,复杂性更强。学生们要联系的不仅有班内、校内人员,而且要更多地接触校外、市外人员,整理全校师生所捐衣物、钱款等。宣传部不仅要对本校师生宣传,还有对受助者宣传,有前期宣传和后期活动报道等。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策划能力、设计能力、写作能力、协调能力、社交能力等大幅提高,活动的组织也更为周密。如对外联络部就分成了“筹金小队”、“运输小队”、“外交部”等三个小队,分工明确,强调相互帮助。在活动效应上,本次活动还引起广大市民的关注。其中,学生组织的策划类的主题班会、面向全校的广播和倡议以及现场组织等,是关键事件。

在这一活动阶段,学生的交往世界得以拓展,其中大量涉及“陌生”人,即便是在班级内部,这种交往关系也极为复杂。该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更为密切的交往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全班同学、班主任、相关教师和家长都成为活动中的关键人物。

2. 学生发展达到一个新高度

就社会责任感而言,首先是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传递中深化。本阶段的活动不是个体的道德行为与班级的群体活动,而是学生们作为领导者、组织者、参与者而开展的学校层面大型活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传递进一步形成反馈力量,实现了“回归的环路”,[4]促成班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深化。其次,活动的成功所产生的影响力,促成学生道德自豪感的升华。再次是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积淀与认识深化。通过系列性的活动,到这一阶段为止,学生能够进一步体验到个人与社会的建设性关系,强化了相关认识。

就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而言,首先这是一次成功的重建性活动。学生在前期班级活动的基础上,能够面向多样的群体和复杂的过程,是一次策划能力的自我培养。其次,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组织能力、执行能力得到极大锻炼,大家既分工又合作。其三,学生反思与总结能力得以提升。经过这阶段的活动,学生能够进一步总结成败得失,锻炼反思能力。

就思维品质而言,学生思维的有机性进一步拓展,思维的动态性也在更为复杂的活动过程中得到锻炼。他们根据每一阶段的实际情况,不断改变思考程序和方向,对策划方案进行调整,最终达到目标的实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思维的积极性实现了群体性的发展,促成学生生存方式的形成。正如叶澜教授所言,“以这样的态度去对待周围世界、对待自己的人生,人的生命过程就会积极,呈现出自主的色彩,个体会具有独特,会出现创造,不仅创造出新的事物、新的方法、新的技术、新的思路、新的作品、新的外部世界,而且会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在精神世界,创造新的生命历程”。[5]经过系列性的活动,学生体会到敢于追求、勇于实践的重要价值,能够更积极地思考人与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初步的主体意识。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就成长体验而言,活动的成功极大鼓舞了学生,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成就感,使学生体验到了活动的社会意义与个体意义。作者再次研读学生的体验卡,全班同学中,有50%的学生达到非常积极的体验状态。比较典型的小王同学在第一次活动中制作宣传单,其体验是“写字很难,涂色烦”。而在这次活动中,参与的是海报制作,其体验则是“画起来很带劲,因为可以为贫困孩子带去温暖与爱”。全班80%的学生觉得累,但是很高兴。没有人不愿意参加活动或游离在活动之外。由此而形成的自信,能够促成学生更自觉地发展;活动的体验,也为学生今后参与相关活动提供了积极的经验;来自教师、同学的反馈,也促成了学生的自我觉醒,对于他们今后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学会自我建构、形成与发展个性,具有着积极的意义。

通过这次研究,我们更加相信: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是能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主题活动中实现的;班级建设也可以在丰富的实践与深入的理论研究中,呈现其个性和不可替代的教育独特性。

[本文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项目“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是如何学习的”(项目编号:A1306)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Jiacheng Li&Jing Chen.(2013)Banzhuren and Classrooming:Democracy in the Chinese Classroo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gressive Education.Volume 9,Number 3.

[2][前苏联]科恩.自我论[M].译者:佟景韩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283.

[3][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译者:王承绪.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87.

[4][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M].译者:陈一壮.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

让家委会成为班级发展的生力军 篇3

如果不是他的这个问题,或许我不会写这篇文章,因为我的家委会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并不是什么“新常态”,而是一向如此。但这位校长一问,我突然发现,对很多朋友来说,让家委会积极主动开展工作还真是难事,而我们的教学工作又离不开家委会的通力合作。

让家委会明白班级发展路径

这还得从那次座谈会谈起。

那是学生还没有报到而老师已经上班的日子,我约来了家委会代表和全体科任教师,在家长接待室进行会谈。会谈内容是本学期班级生态结构的变化。

今年是高三。如何充分挖掘每个孩子的最大潜能,不让他们产生被遗弃的感觉,都看到希望呢?

我先拿出一份表格给家委会代表看,然后详细解释了表格上数字的含义和如此排列的目的。表格上的数字是学生层次的段位名称,而位置排列则是同学们在教室里的座位。也就是说,段位定了,座位也就定了,不定的是坐在座位上的人。一次大考后,根据考评标准进行段位具体人员的调整,或稳定,或离开,或加入。为挖掘每个孩子的内在潜能,首次段位采取申请制,让每个孩子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评估,然后申请。诚然,之前我得给孩子们解释相关事宜:段位名称、人数分配、段位基础分、升降分等。具体情况如下表:

段位取名是为了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给他们一个奋斗的目标,又因同一段位的同学会坐在同一区域。所以每个孩子都会为好段位而拼搏,因为好段位学习环境会好。为了避免居于后位的孩子产生被遗弃的感觉,要兼顾公平。考评分值兼顾诸多因素,力求让每个孩子只要努力都有均等的获奖机会。如此,可以促使每个孩子都积极向上。

诚然,整个班级学习状态的激活,需要相应的奖励机制。因为高三是特殊时期,我们采取了重奖方式。每次大考前把所有奖品都买好,让孩子们看到奖品。因每个孩子的获奖几率一样,所以大家都会努力争取。

读到这里,您会明白,我之所以给家委会解释得如此清楚(当然,中间家委会也提出了建议,我做了相应的修改),就是为了让家委会明白班级发展路径。

让家委会明白班级发展路径,这是家委会成为班级发展的生力军的重要前提。因为家委会是家长们的代表,只有他们明白了班级往哪里走、如何走,才会到家长中去做好解释和引导工作。如果家委会的人都不明白,又如何带领全体家长信任、跟随你这个班主任呢?

不少班主任选出家委会,仅仅是为了方便组织家长为班级做事,而忽略了家委会本来就应该是班级发展的生力军。

给家委会充分的自主权

调动他人积极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给人存在感,让人看到自身的价值。一个感觉到自己受重视的人,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做事。如果仅仅让家委会做班主任旨意的传递者,他们是否会感觉到自己仅仅是“工具”,而逐渐丧失原来的积极性呢?

不言而喻!

所以要给家委会充分的自主权。在一个周六,家委会组织全体家长召开了家长会。家委会向全体家长介绍新学年的班級生态变化、对每个孩子的促进作用,以及里面的公平与竞争问题。

后来我收到了很多家长的短信,例如雯妈发来的短信:

今天参加了家长会,才明白梅老师在这个暑假为了班级发展操了多少心。新学年的班级运行机制真的太好了,可以让好学生更上进,也可以让后进生看到希望。这实在是尊重每个孩子,又能最大化地促进每个孩子成长的机制!精巧、精心、人文。您的智慧和大爱我能真切感受到,感谢有您!

给家委会充分的自主权,他们就可以回馈给班主任无限的精彩。

其实,虽然这次家长会是家委会组织召开的,但是具体内容还是我这个班主任设计的,也就是说,家委会有了主动权,但是做的还是班主任想做成的事儿。

但这样时间长了,家委会也会有懈怠感的。

所以,家长会的内容绝对不会这么简单。而是要有适当的研究课题供家长讨论分析。而具体的提供课题、组织讨论、总结等工作,则由家委会来负责。

给家委会适当的研究课题

研究课题?对,研究班级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当家委会开始研究班级发展问题的时候,他们的身份就不再是简单的班主任工作的配合者,而转化成了班级事务的参与者甚至决策者。这个“主人”身份的给予,才是调动家委会工作积极性最重要的手段。

我见过很多班主任陷入家校沟通的困境,忽略家长们的“主人”地位是个中最根本的原因。

在家委会组织召开家长会之前,我给家委会提供了一些备选课题:

1.什么样的奖品才能让孩子们“动心”。从而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斗志?

2.因为每次获奖的人数不确定,奖项的分配如何确定?

3.发奖时机选择以及由谁来发奖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如何在发奖过程中照顾到每个孩子的感受?

说实在的,这些问题我是有自己的谱的。因为我是主策划人,肯定要考虑到每个细节。但是,我不能全部“告知”家委会,让家委会再去转告家长们。因为,只有让家委会去研究这些课题,他们才会在内心升腾起班级“主人”的自豪感,才会更好地把事情做好。所以,我把课题给了家长。

在组织召开家长会之前,家委会也形成了自己的“谱”。他们在家长会上提出来粗略的想法,更多细节则由全体家长分组去讨论决定。

如此,每个家长都在参与班级事务,都成了班级的主人。有那么多“主人”操心的班级,班主任就轻松多了——就像那次家长会后的下一个周一,回到办公室,看到家委会发来的对研究课题的讨论总结及决议后,我长舒了一口气。

智慧如您,一定从我上面谈及的三点中获得了某些启示。但愿我们的家委会都成为班级发展的生力军!

谈谈主题背景下的班级环境创设 篇4

一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

我把即将开展的主题活动以及需要配合的事项与孩子们共同商量, 并与家长们一起交流, 在大家的共同关注与努力之下, 我们的“收集”一下子丰富了起来, 很多极具民族特色的物品呈现在大家眼前, 马上就把我们带入了浓浓的民族氛围中, 孩子们和老师都被这些物品所吸引, 由此拉开了我们对祖国妈妈强烈的探索欲的序幕。我们把收集来的物品陈列出来, 孩子们给它起名叫“中国博物馆”。通过活动, 孩子们感受和了解了中国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提升了主动收集信息和主动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和能力, 萌发了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和喜欢民族文化的积极情感。

二让孩子与环境互动

进入活动室,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主题墙。我以“欢庆国庆”为切入点, 从“祖国真大”——“我爱祖国”——“中国人了不起”这一系列小主题中开展活动, 由认识感知——表现表达——抒发情感, 促进幼儿在主题活动中多途径感知、多元表达。孩子们在活动中又自发生成了“中国知识挑战赛”“有趣的中国字”“全运在我身边”“多彩的民间剪纸”等活动。关注幼儿的兴趣点, 捕捉幼儿的生成点, 为我们的主题活动注入了新的内涵、新的理念。

伴随着活动的发展, 活动室里的环境逐步丰富起来。我组织幼儿讨论, 按照他们的想法、看法, 把大家的作品巧妙地组合在一个整体中, 如“民族文化一条街”“我登上了长城”。这种形式使每个幼儿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幼儿通过动手、动脑, 在亲手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 获取了新的知识经验, 也培养了能力。

三让孩子在区域活动中和谐发展

主题背景下的活动不是单一的, 而是与区域活动紧密相连的。在活动区创设中, 我首先依据《纲要》, 定位大目标, 对各活动区作整体布局, 如发展社会性的;激发艺术热情的;促进动手能力、语言能力发展的等, 保证在区域活动中孩子有一个全面和谐发展的环境。然后自然融合主题目标, 投放相关的材料。材料是幼儿开展区角活动的物质基础, 幼儿在不断地、主动地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得信息、积累经验和发展能力, 因此材料是促进幼儿发展的载体。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我提供的材料多以一些半成品、废旧物品为主。如在美工区中, 我提供了各种瓶子、盒子、纸盘等操作材料。孩子们用材料表现瓷器杯上的花纹, 用对称的方法在纸盘、扇子上画出脸谱的图案, 运用“油水分离”的方法模拟制作蓝印花布。在这浓浓的民族氛围的熏陶下, 既丰富了活动内容, 又提高了孩子们动手操作的兴趣和能力。

每个活动内容中的材料我都是以低结构、多层次、多维度的原则投放的。如在生活区, 当我们进行到祖国的民间艺术时, 我为幼儿提供刺绣用具, 把应学习的内容分解成不同的层次:练穿线板——穿针——打结——刺绣, 并配有不同层次的材料:塑料绳——毛线——彩色绣花线。在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基础上, 考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使不同层次的幼儿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及方法进行操作、探索, 有效地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我给孩子们提供了合理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 营造出的宽松和谐的氛围, 为幼儿的主动学习和探索创造了条件。如在自由空间里, 幼儿参照照片像建筑师那样先画出设计图纸。当幼儿依照图纸来建造时, 他们已对这种建筑的特点、建构要点非常明确了。他们运用各种插塑积木、大小不等的辅助材料来装饰, 使建筑内容更丰富。

在自然角里孩子们通过称土特产、制作蔬菜水果玩偶、种植蒜苗和小麦, 呈现出他们对家乡的认知和感受, 获得了许多能力范围内的经验和知识。在这一过程中, 孩子们获得的情感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刻的, 是扎根于心里的情感。孩子们的动手、交往、协商能力以及探索的方法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和改进。

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动, 我不多加干涉, 只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基础上给予适时的帮助、鼓励与指导。如在语言区, 孩子们当小导游介绍自己游玩过的地方, 讲得很尽兴, 我发现一位学生坐在旁边不动, 一问才知道他没有去过别的地方。我鼓励他当小记者学习采访。“说说你去过了哪些地方?”“你是怎么去的?”通过我的点拨引导, 他的兴趣被大大地调动了起来。

班级家委会的主题发言稿 篇5

一、注重活动的氛围营造

小学班级主题活动开展的场地要有教育氛围,会场布置要体现教育情境、活动气氛,标题的书写、展板的摆放都要做整体设计。在活动进行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在亲身实践中受到教育,同时要注意电脑课件、实物投影等物品的教育作用。班级主题活动开展前,活动主题可以请班上有画画、书写特长的同学在黑板上进行布置,也可以通过电脑大屏幕展示出来,让学生们真正融入到活动的气氛中。在组织辩论会的过程中,将课桌摆放成双方辩手“对垒”的形式,让学生有了更加真切的体验;在读书交流活动中,将班级中的“小书法家”写的读书名言悬挂在教室四周,在场的学生自然受到书香的熏陶。因为小学生容易受到暗示,教师只有注重营造班级主题活动的氛围,学生才会重视我们的主题活动,也才会真正达到我们活动的预设目标。

二、尊重学生的真切体验

体验,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体验是学生个体的情感活动,别人不可替代,我们的职责在于创设丰富的体验情境。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通过生活再现、融入情境、角色扮演、换位体验等形式,使儿童“身临其境”、“心临其境”,使其获得真实的感受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不断彰显道德的内驱力,促进儿童的道德情感健康发展,并真正成为调节自我行为的有效力量,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和践行能力。如,以“汲取经验,明日绽放”主题活动为例,当学生与嘉宾面对面进行了真心的沟通和交流,知道了中小学学习的差异,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深刻的感悟和真切的体验,才会对他们带来真正的帮助。但是这种体验往往是零散的、表面化的,有时还需要教师帮助他们来提炼、提升,甚至将这些不同的体验进行分享,发挥活动所产生的最大效应。实践过程发现,在主题活动中,教师注重创设情境,营造氛围,重视教室的布置及道具的使用,尽量创造让学生有“真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真体验中有所感受,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和主持人在活动的策划阶段,注意搜集相关的照片或视频资料,设计亲切的语言来创设情境或提供载体,帮助学生能够将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感触最深的细节讲述出来,并通过具体、细化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往往可以引导他们获得更加真实的体验。

三、调动校外的教育力量

学校教育仅仅是学生教育的一部分,有人说“5<2”,就是说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小学班级主题活动也是一样,需要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价值,并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如,在“友谊四叶草”主题活动中,笔者邀请了一些交往能力较差的学生的家长参加班级的主题活动,了解班级中其他学生怎样与同伴交往,帮助他们更好地指导孩子与他人交往。此外,我们还可以联系在高校任教的学生家长来班级为孩子们进行科普知识讲座,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我们可以联系交警部门,给学生们安排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帮助学生们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保护能力;我们还可以邀请对口中学的老师,为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为上中学做好相应的准备。只有做好“三位一体”的共同教育,才会形成一种互补的教育合力。

四、关注活动的延伸拓展

上一篇:技校毕业生实习工作总结下一篇:关于希腊神话和传说的读后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