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衣社——体验式教学(精选8篇)
地衣社——体验式教学 篇1
地衣社——体验式教学
教学内涵
地衣社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它所关心的不仅是人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还在于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地衣社教学特征
1.体验式教学尊重生命的独特性 2.体验式教学善待生命的自主性 3.体验式教学理解生命的生成性 4.体验式教学关照生命的整体性
体验式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通过教学中的交往、对话、理解而达成的“我——你”关系,而不是单纯的“授——受”关系。
地衣社教学意义
1.体验式教学是人解放自身的一种途径 2.体验式教学是个体知识建构的基础
3.体验式教学是个体品德形成催化剂与心理健康的保障
地衣社研究现状
国外体验式教学思想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教学思想,夸美纽斯的教学思想,卢梭自然主义教学思想以及杜威经验主义教学思想。然而尽管国外体验式教学思想源远流长,但对体验式教学的研究甚少,研究者们把注意集中在了对体验式学习的探讨上,尤其是体验式学习模式的研究,这可能与国外教育研究的重心从教学方法转移到学习者有一定的关系。
国内对体验式教学的研究相对较多,但也处于刚起步阶段。教育学、外语教学对体验式教学的研究还停留在对体验式教学的特征、价值及其实现途径的探讨,只有极个别的研究者开始关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建立。
地衣社——体验式教学 篇2
1) 了解工作面试的基本要求以及面试的一些细节。能使用就业过程中一些常用词汇:如:resume certificate confidence interview interviewer等。
2) 能用简单的词汇描述自己的情况:如:hard working honest easy-going kind patient等
3) 能用面试中常见问题的简单表述展开简单的面试场景。如I've just graduated from—.Major in—I am kind and helpful.I always help others who are in trouble.等
4) 能理解求职面试的对话, 能够运用求职面试句型编对话。
5) 能掌握求职面试的技巧。
2 教学重点
掌握面试中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表述, 并能开展简单的面试场景对话
3 教学难点
能在45分钟之内让学生掌握面试的语言技巧和细节。基础好的学生要能够进行场景对话, 中等程度学生能掌握面试的一些句型和表达, 余下的学生则至少掌握面试的一些词汇。
4 教学手段
传统教授与多媒体相结合
5 教法与学法指导
根据本单元模块的特点, 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 通过情境引入、合作探究、课堂检测等教学过程, 学习求职面试的相关知识。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 注意引起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大量小组活动,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加强主动交流, 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 使学生轻松愉快的掌握求职面试英语。
6 教学过程
6.1 课前预习环节
提前安排学生阅读教材, 并提供预习问题
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单位学习《job interview》单元的单词及表达法, 并试着用这些单词及表达法来描述自己。
Q1.Tell me about yourself.
Q2:What is your biggest strength?
Q3:What is your greatest weakness?
Q4:Do you have any experience?
Q5:What starting salary are you looking for?
Q6:So when can you start?
【设计意图】通过提供预习材料,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使学生产生渴望学习新课的积极情感。
6.2 课堂探究环节
6.2.1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激发求知欲望
1) 课前小组合作讨论
教师在PPT上展示两张有关求职面试的图片导入《job interview》单元主题:
教师提问:1.What do you think when you see these pictures?
’理想的)
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表观点
2) Pair work
Directions:make up a dialogue with your partner based on the following situation.Task situation:
his/her appearance (hair/dress) and manner (polite but firm) .B al-so advises A to tell about his/her work experience and his/her char-acter, to ask about the job requirement and to learn the usual salaryfor a new hand before answering the interviewer’s question aboutthe salary he/she expects.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引入情境, 让学生小组合作编对话, 激发发求知欲望, 产生初步体验。
1) 组织合作探究, 形成感悟体验
Learning the job interview tips.
1.know some“Soft Skills”about job interview
a.Greet people with a firm handshake
b.Stand up to meet people and sit up straight
c.Walk with confidence
d.Remember“please”and“thank you”
2.Something you should take before interview
a.Resume
b.Certificate
c.Confidence
d.Smile
3.Don’t Forget the Details
a.Wear simple and neat clothes
b.Natural, clean looking face/makeup
c.Don’t do things that might annoy people, like being late, chewing gum, wearing mp3d.Just be yourself.Be relax!
d.Just be yourself.Be relax!
2) play a video about job interview via searching in Baidu.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 Ix MTI4Nj Q=.html
Require students to discuss about it freely in pairs and turnthe dialogue into role-play.
Then ask one student to make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teacher.Get several pairs of the interviewer and the interviewee to act
Get several pairs of the interviewer and the interviewee to actout the conversation.
Make comment and praise them.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交流, 产生共鸣, 体验英语面试的形成过程。
3) 提供模拟训练, 巩固深化体验
Task:Suppose a big company is holding a job fair in your school.You have to find a job and apply for it.Distribute a piece of card to each group.Let students in each group decide who are interviewers from
Let students in each group decide who are interviewers from the big company and who are interviewees from your school.The interviewers decide which kind of job they would offer and what requirement should the applicants meet, then write down on the card.
Then ask one student to make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teacher,
Then ask one student to make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teacherthen get pairs in groups to act out the job interview.Make commenand praise them.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训练, 体验求职面试英语的运用。
4) 课堂检测, 产生成功体验
通过多媒体展示, 学生独立完成:
1.Require students to write some English words and expressions about job interview.
2.Require students to fill in the blanks in the following dialogue on PPT.
Interviewer:Good morning, Miss Tang.__________?
ate next month.I am outgoing and hard-working.Interviewer:OK.__________?
Interviewer:OK.__________?
Tom:Yes, I have worked as a part-time cashier in a supermar-ket during the summer vacation.
Interviewer:_____________________?
Tom:Well, I can use computer.
Interviewer:______________?
Tom:I have visited your website.I think it is a good place towork.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检测, 落实知识, 反馈矫正, 使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
5) 课堂反思小结
教师指导, 学生自己反思小结:
1.回顾求职面试相关词汇
2.回顾求职面试的过程
3.回顾求职面试的句型表达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反思小结, 进一步完善感悟知识, 深化体验, 建立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形成内化。
6.3 课后拓展延伸环节, 实践应用体验
1) 课后作业
登陆精品课程网站自主学习与求职面试相关的知识。
2) 学生课后探究:
让同学们访问www.personality.net用英语做个性分析。
3) 课后延伸阅读体验——利用互联网阅读与求职面试相关的文
4) Students watch a video via Baidu: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 I1Nj U4NDQ=.html
Then require them to make a plan for their job after gradua-tion.They may search more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about therequirement concerning their ideal jobs.They may search certaininformation via Baidu:
http://www.zhaopin.com/?utm_source=Sogou&utm_medium=cpc&utm_term=&utm_campaign=121116264&utm_provider=zp&sid=121116264
http://www.chinahr.com/
http://sd.58.com/job.shtml?utm_source=
变验证式教学为体验式教学 篇3
我思考的问题是:作为一名教师,施教对象确定后,怎么教,学生就会了?
为论述方便,我把原文提及的测试题和三位老师的教学过程赘录如下:
埃及的金字塔(节选)
古埃及各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塔身由231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原文第3自然段——笔者注)
3.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具有 的特点。(参考答案:宏伟、精巧)
教师1(学生答题正确率14%):①找出过渡句“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②然后让学生分别找出表现金字塔“宏伟”与“精巧”的语句,品析。③朗读体会。
教师2(学生答题正确率42%):①请学生自读后说说金字塔有什么特点?②学生说出“高大宏伟”后追问: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学生找到相关语句阐释。③教师再问:你还从哪儿体会到金字塔的其他什么特点?④学生找相关语句,教师指导用文中一个词概括,学生找到“精巧”一词。教师小结,练习朗读。
教师3(学生答题正确率25%):①请学生自读后说说金字塔给你留下的印象。②学生说了“多”“大”“雄伟壮观”“工程浩大”“坚固”“耗时长,付出的艰辛大”等,老师请同学一一说出是从哪儿体会到的。③当教学到第4自然段时,请同学画下这段的第一句,说说有什么特点。④当学生体会到这是过渡句时,教师再让学生到第三自然段找写“精巧”的语句,简要说说体会、分析讲解。
第一,既然是测试,如果对王老师列举的那道阅读题追问一下,这道试题是考查学生什么语文能力的?估计大多数人会说,这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概括能力的。那么,反观三位教师的课堂实录,发现他们基本上是按照学生阅读文段,说说金字塔有什么特点或者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找出表现金字塔特点或者印象的语句,然后加以品析阐述的流程来授课的。我们不禁要问:这是在按照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概括能力的方法施教吗?非也。正如王老师所说,这样的阅读课,实际注重的是“教课文”而不是“教阅读”。“教”的是课文内容,“考”的却是语文能力,“教”和“考”不一致,能考好吗?这恐怕就是教师对新课标提出的语文“人文性”的误解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吧,其危害,阅读测试的结果就是明证。
所以,要教会,首先要明确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指向语文能力的。也就是说,教语文首先是教能力的,人文教育只是相机进行的,语文的“工具”性承载着它的“人文性”,而不是相反。
第二,尽管三位教师的教学过程不尽一致,效果也有好有坏,但学生答题正确率最高的也只有42﹪啊。我们试着按照主要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目的对教师2的教学设计做了两次改进,并在七年级三个班学生中做了同题测试实验。
改进后的教学过程1是:
①请学生自读这一自然段,给文段分层次。(两层)②追问学生分层的依据。(总写;分写金字塔特点、工程浩大)③学生讨论,分层意见统一后,追问:写金字塔特点的一层还可进一步分层吗?如果能,怎么分?④问,你又是依据什么分层的?(宏伟、精巧)
⑤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来是写这两个方面的?请学生朗读相关语句。⑥让学生再次朗读一遍文段,问:金字塔如此宏伟、精巧,那它是怎么建造起来的呢?引导学生想象,体会古埃及人的智慧。
改进后的教学过程2是:
①请学生自读这一自然段,用序号标出本段中的句子数。(8句)②分别概括出每一句话所写的内容。(①胡夫金字塔,②高,③大,④重,⑤石块多,⑥精巧,⑦用人多,⑧工期长)③根据8个句子之间的亲疏关系,把他们分成几个层次,并概括出层意。(①总写最大的胡夫金字塔,②③④⑤都写宏伟,⑥写精巧,⑦⑧写工程浩大)教师让学生朗读课文,读出金字塔的宏伟、精巧和工程的浩大。(重读数量词、时间词以及体现精巧的语句,让学生想象体验其特点和工程浩大)④那么,这四个层次还可以进一步合并层次吗?如果能,怎么合并?层意又是什么呢?(①总写胡夫金字塔;②③④⑤//⑥/⑦⑧分写胡夫金字塔的特点、工程浩大)⑤让学生再次朗读这一自然段,问:金字塔如此宏伟、精巧,那它是怎么建造起来的呢?引导学生想象,体会古埃及人的智慧。
实验测试结果如下:
看来,我们七年级的学生语文基础比王老师所在的小学还要差得多,但我们改进后的教学过程2效果毕竟好多了,是因为这个设计从学情出发降低了教学的起点,真正是从逐句概括、逐层概括、句间关系分析、层间关系分析等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概括能力的角度施教的。(当然也有属于人文教育的内容)教学过程2之所以测试结果距100%还有相当距离,教学中发现,主要是学生逐句概括也成问题,看来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基础确实很薄弱。
所以,始终按照语文能力培养的规律和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来进行教学,学生就能学会。
第三,教师1的教学效果之所以最差,他和教师2、教师3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是根据过渡句自己先说出了金字塔有“宏伟”“精巧”的特点,然后让学生分别找出表现金字塔“宏伟”“精巧”的语句。这有两点需要探讨:一点是结论由谁得出。由教师还是由学生?二是结论怎么得出。是教师主动传授给学生,还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体验感悟得出?答案不言而喻。教师1的做法是一种典型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印证式教学,严格讲,仍属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而教师2和教师3则是先让学生阅读文段,然后问学生“金字塔有什么特点”或者让学生说说“金字塔给你留下的印象”,不论回答“特点”还是“印象”,学生都要自己去阅读文段,自己去感悟体验,然后才能得出结论。这正是新课改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生成式教学。
所以,只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变验证式教学为体验感悟式教学,学生才能学会。
第四,教师2和教师3虽然都采用了体验式教学法,但效果不一样,这除了学生基础有差别外,与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与处理也有关系。教师3发问“说说金字塔给你留下的印象”,问题本身就比较宽泛,学生的印象自然是五花八门了。在学生回答零散的情况下,教师未作进一步的指导。如果教师能指导学生分析②③④⑤句虽然分别写了胡夫金字塔的高、大、重、用石多,但却都是表现金字塔的宏伟的,⑦⑧虽然写用人多,工期长,却都是表现工程浩大的,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从局部上升到整体了。其实,这个问题的处理又得返回到语文知识——句群的分析这个原始问题上去:句群中各个句子总是围绕一个中心来谈的。抓住了中心,学生就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思维就会从点状思维提升到整体思维上去了。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没有知识支撑,能力形成便是空中楼阁。现在新课改不再刻意强调语文知识,教师虽然不系统讲解,但授课必须坚持低起点高观点,即教学内容虽然比较简单,起点较低,但教学时却必须在相关语文知识的背景支撑下来进行。只有这样,学生相应的语文能力才能得到培养。
所以,深深扎根于语文知识的土壤里进行教学,学生就学会了。
学生学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牵扯到许多方面,但教学只要指向了语文能力,按照能力培养的规律以及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教学,变验证式教学为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教学,在语文知识的背景支撑下进行教学,学生就学会了。简言之,切实明确了“教什么”“怎么教”并自觉用深厚的学养来支撑教学,学生就学会了。
体验式教学简论 篇4
一、体验式教学的主要特点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课堂上, 教师为了达成教学目标, 其教学活动所表现出来的体验性特征;以及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教学情境, 使学生在亲历和体验过程中, 充分感知、感受、感悟蕴藏于教学活动中的各种人和事, 进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生成情感、健全人格,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所采取的体验性的教学行为。体验式教学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 情感感染性。情感是体验的核心;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 主体总是从自己的命运与遭遇, 从内心的全部情感积累和先在感受出发去体验和揭示生命的意蕴;而体验的最后归结点也是情感, 体验的结果常常是一种新的更深刻的把握了生命活动的情感的生成。体验的核心、出发点和归结点都是情感, 这表明体验式教学具有情感感染性。从教学的“三维目标”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特别重视的教学目标, 作为新课程理念体现者的体验式教学, 必然高度关注情感目标的达成;从教学过程看, 体验式教学的课堂不再是单纯知识传授的课堂, 而是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情感体验和全面发展的课堂, 可以说, 情感感染性是教学过程的有力支撑, 缺乏这种支撑, 课堂就是孱弱的、不健康的、不健全的;从教学方式看, 情感教学方法是普遍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必定运用情感教学方法, 来增强教学的情感感染性。可见, 没有情感感染性特点, 体验式教学是不可思议的。
第二, 亲身体验性。主要是指学生本人的亲身经历, 亲身体会, 亲身感受, 亲身感悟等。亲身体验性是体验式教学的根本特点。亲身体验强调的是:或者学生亲身经历某件事, 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或者学生欣赏诗歌、歌曲、故事、画面等艺术作品, 从而获得深刻的感想和体会;或者亲自参加课堂活动, 从而获得一定的亲身感受、亲身感悟。正是亲身体验性, 极大地激发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 焕发了学生的生命活力, 调动了课堂的勃勃生机。
第三, 主体参与性。体验是教学主体即学生的体验, 主体体验的过程同时是主体参与的过程。没有主体的情感感受和情感投入, 体验就无从谈起;没有主体的积极参与, 体验就难以有效进行。可见, 体验式教学具有主体参与性。要使体验式教学方式收到好的效果, 就必须充分发挥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就必须为学生创造参与氛围, 优化参与环境, 提供参与条件, 指导参与方法。
第四, 动态生成性。学生参与体验的过程实际是动态生成的过程, 学生获得的体验越多, 课堂生成的就越多, 学生的体验越深刻, 课堂的生成也就越有价值。学生在体验中如果没有任何生成, 这不仅是难以想象的, 而且也是没有意义的。在这个过程中, 动态生成的不仅仅是知识, 更重要的生成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动态生成, 学生的感受会更生动, 感悟会更深刻, 情感会更丰富, 心灵会更纯洁, 态度会更端正, 生命会更精彩, 价值观也会得到更大提升。
二、体验式教学实施的主要理论依据
其一, 体验学习理论。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库伯是当代杰出的体验学习专家, 他概括出了体验学习的基本特征:“体验学习是作为一个学习过程, 而不是结果;体验学习是以体验为基础的持续过程;体验学习是在辩证对立方式中解决冲突的过程;体验学习是一个适应世界的完整过程;体验学习是个体与环境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体验学习是一个创造知识的过程。”[2]库伯强调通过系统的情境设计, 把学习者导入学习情境之中, 让他们“身临其境”体验学习, 比如用手触摸, 用眼辨察, 用耳倾听, 用鼻嗅闻, 用脑深思, 产生更具体、更明确的感动和体悟。可见, 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离不开体验学习理论的支撑。
其二, 现代教学论。现代教学论认为,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这种教学论把教学的本质看成是人的存在形式和生活形式, 以培养完满的人格为目标, 建构人与世界的全面的、丰富的意义, 引导人去体验生活, 理解世界, 理解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教学实践说侧重于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亲身参与, 强调通过个人知识的获得, 建构每个学生自己的意义世界, 强调个人知识和经验获得过程中的体悟。现代教学论强调“体验生活”、“亲身参与”、“体悟”等, 都为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三, 现代学习观。现代学习观认为,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选择性学习, 是一种实践性学习, 是一种社会性学习, 是一种创新性学习, 与这一学习观相适应, 现代教学的基本策略之一是体验成功的教学策略。体验是影响人的认知活动、行为表现及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 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是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良好个性的基础, 也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基础。体验成功的教学策略的实质是, 以改善学生自我观念、获得积极的情感为核心, 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可见, 现代教学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成功等因素, 这也为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体验式教学的基本原则
第一, 激发情感原则。所谓体验, 主要就是指情感体验, 教学如果不能激发情感, 何来体验?可见, 激发情感是体验式教学的根本原则。坚持激发情感原则, 要求教师转变教师角色, 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营造积极、主动体验的课堂氛围;要求教师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以“境”激情, 借“境”生情, 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第二, 主体参与原则。所谓体验, 就是主体的体验, 教学如果缺乏主体的参与, 学生缺少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 也就缺少体验的机会, 何来丰富的体验?可见, 主体参与是体验式教学的重要原则。坚持主体参与原则, 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 运用现代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要求教师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课堂活动, 在活动中认知, 在活动中感受, 在活动中体验;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积极进行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参与学习、体验学习, 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 促进能力的提高, 促进体验的获得, 促进情感的升华。
第三, 链接生活原则。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生活即教育”, 他强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先生是先死, 学生是学死!先死与学死所造成的国是死国, 死国所造成的世界是死世界。”[3]在这里, 陶行知把生活教育提升到师生生存、学校和教育生存、国家和人类生存的高度来认识, 足见生活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 没有生活的体验也一定是死体验, 没有生活体验的教学是死教学, 没有生活体验的课堂是死课堂。坚持链接生活原则, 要求教师的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贴近实际、贴近社会, 贴近时代, 使课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让学生在这样的生活气息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第四, 重视过程原则。所谓教学过程, 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教学如果缺少应有的过程, 就会使教学变成学生无需智慧努力、无需情感体验, 只需听讲和记忆的活动, 这就扼杀了学生的智慧, 摧残了学生的个性, 剥夺了学生的体验。可以说, 没有过程的教学就是没有体验的教学。重视过程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注入式的教学方式, 克服让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状况, 把教学过程变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才能为学生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开辟广阔空间, 也才能为学生的体验感悟提供良好条件。
四、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意义
其一, 有助于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 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在他们身上蕴藏着丰富的学习、发展潜能。把学生的学习、发展潜能开发出来, 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体验式教学正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发展潜能的教学方式。运用这一教学方式, 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因此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二, 有助于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式教学重视能够唤起学生情感的教学情境的创设, 关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刺激, 关注学生的亲身感受、感悟、情绪和情感, 重视开展有助于唤起学生情感体验的各种活动,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生成、生存状态和生命质量, 因而有助于唤起学生的情感。
其三, 有助于提升文本的价值。所谓文本的价值, 是指教材等文本所包含的知识价值、能力价值、思想情感价值等价值因素。体验式教学能够使学生反复接触文本, 全面感知文本内容, 充分理解文本内涵, 深刻分析文本价值, 亲身体验文本的思想感情。这就能够把感悟文本的过程变成学生能力提升的过程, 变成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 变成学生生活体验的过程、享受生命的过程、培育人文精神的过程, 变成充实学生精神世界的过程、丰富人生体验的过程, 这就极大地提升了文本的价值。
其四, 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发展是现代教学最基本的价值追求。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不是自发地实现的, 而是专门设计和精心组织教学活动的结果。显然, 教师专门设计和精心组织的体验式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 意味着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而体验式教学方式的运用, 正是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的体现。
五、实施体验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 适用性问题。任何教学方式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 不能片面夸大体验式教学的功能;任何教学方式都有其适用范围和条件, 体验式教学并不适用所有的教学内容, 对于那些理论性比较强, 头绪繁多的教学内容, 则不太适合运用体验式教学。因此, 教师应该注意该教学方式的适用性问题, 注意与其他教学方式的相互配合, 合理运用。
第二, 体验情境的创设问题。能否创设恰当的体验情境, 是体验式教学方式能否成功实施的前提条件。所谓恰当, 是指教学情境要恰当结合教材内容、恰当结合学生实际、恰当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 要恰当解决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关系问题、解决教学情境与课堂活动的关系问题等。只有恰当创设体验情境,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体验情境的重要功能, 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 最大限度地促进全体学生 (包括不同层次的学生) 的发展。
第三, 体验到位的问题。体验是否到位, 是体验式教学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要做到体验到位, 就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 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就要开展多种多样的体验活动, 给学生充分体验的平台, 让学生都有活动的条件, 都有参与的机会, 都有体验的收获;就要重视对学生的有效评价, 特别要注意对学生体验过程的评价, 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第四, 借助现代教学技术问题。与其他教学手段相比, 现代教学技术对于实施体验式教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现代教学技术能够以其强大的信息容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丰富学生的认知;能够以其强大的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以其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听觉效果来激发学生的想象, 来触动学生的感受, 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摘要:体验式教学具有情感感染性、亲身体验性、主体参与性、动态生成性等特点。其主要理论依据是体验学习理论、现代教学论和现代学习观。它有助于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唤起学生的情感、提升文本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发展。实施这一教学方式要坚持激发情感原则、主体参与原则、链接生活原则、重视过程原则, 还要注意适用性问题、情境创设问题、体验到位问题、借助现代教学技术问题等。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方式,特点,理论依据,原则,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21.
[2] (美) 大卫.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22~32.
体验式教学浅谈 篇5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传统教学优势应用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2-0063-02
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和特点
体验式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的进程中有意识的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创造真实的或者模拟的情境或机会,使教学内容得以还原或再现,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亲身经历中更好地理解所学到的知识。该教学方式主要强调学生是参与者而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和旁观者,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实际领悟和体会。这种教学主要包括案例讨论、角色扮演、项目作业、情景活动等具体方法。其与传统式教学的主要区别如右图:
体验式教学还具备以下特点:
(一)体验性
体验式教学就是让学生能够在身处一个真实的环境中学到应有的知识。这种体验性不只包括在体验中获得的愉悦性,还包括压力,这种压力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
(二)方式多样性
体验式教学可以通过感官、情感、思想、行动和关联等五个方面对教学信息加以适当转换,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多方面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刺激学生学习的目的。
(三)参与性
体验式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使学生得到体验,而是通过参与体验对学生加以引导。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那么我们的体验式教学无疑是失败的,因此学生的参与在体验式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对于实施体验式教学的教师来说,如何设计课程内容从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式体验是教学中最关键的部分。
(四)全程性
体验式教学将课前、课中、课后紧密地连接起来。它要求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很好的设计,课中能够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并得到启发,课后学生能够主动思考。离开课前和课后两个环节,体验式教学的效果将会大大减弱。
二、体验式教学的优势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体验式教学能够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学到知识。老师提前设计好的情景和活动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故事、视频、案例探讨,也可以是游戏、演讲等。这些都能够使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无论是在实践上或是在心理上,都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众所周知,在我国教育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比发达国家教育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能力差。江泽民曾经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我们国家创新性不够,很多的企业只是在模仿一些大公司,而单纯依靠模仿是永远无法成为行业的领头军的。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从学生抓起。创新活动是综合了认知、情感、意志到行为等一系列的活动过程,它要求学生具有该活动过程所应具备的好奇心、求知欲、创新意识等,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观察力、想象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等基本能力。而体验式教学可以满足培养创新人才各方面能力的需求。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校园本来是整个社会中最纯洁的一片净土,但是最近我们发现在这片净土中,发生着越来越多的超出我们意料的事件。校园暴力就是其中之一。很多暴力事件超出我们的想象。前几年的马加爵,就是因为他与同学关系不和最终导致几位同学被他残忍杀害;还有近期的药家鑫事件,药家鑫因为担心被撞人醒来后惹来更多的事端,没有将被撞人及时送往医院抢救,而是残忍的将其杀害;在校园里、大街上和一些其他公共场所,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到很多穿着校服的学生举止不雅。这一系列的现象在告诉我们,学生的素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们的教育模式面临着考验。体验式教学可以通过预先设计好的活动和情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体验式教学当前应用现状
(一)师资水平不足
就目前的教学来说,大多数学校的大多数课程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师队伍中,观念陈旧、知识更新慢、教学方式单一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阻碍了体验式教学的发展,而且与当前我国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形势不符,成为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绊脚石。
(二)中学考试制度的限制
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提供真实的或者模拟的教学体验情境,这种情境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准备和设计。但对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来说,每个学校都在强调升学率以及考试排名,所有老师都把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而不是综合能力上,每一位学生和学生家长也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分数上面,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体验式教学的发展。
(三)教学资源匮乏
体验式教学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比如多媒体教室、具备真实情景的实验室等。这些资源只是在部分大学得到满足,而在我国大多数的中学都不具备,这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在这种条件下,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相对比较困难。
[参考文献]
[1]蓝强.对体验式教学的思考[J].教学园地, 2010,(9).
[2]王昱.浅谈体验式教学[J].经济研究导刊,2011.
[3]鲍林.体验式教学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商业经济,2008,(3).
[4]李梅.体验学习——21世纪重要的学习方式[M].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2004.
[5]吴强,王琳.浅谈艺术院校中体验式英语教学的实施途径[J].大学教育,2012,(1).
[6]方红.简论体验式学习[J].高等教育研究,2000.
[责任编辑:陈明]
体验式作文教学初探 篇6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情境的创设首先得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在兴趣以及好奇心的驱动下,学生入情入境。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心理,教师通过多种手段创造作文教学情境,以儿童的真正体验为蓝本,激发他们本真的探求欲望,引领孩子们,让他们找到表达的突破口。
笔者曾设计的一节习作课,创设的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莫比乌斯圈”,并根据那堂课的体验而作文。课前,教师在每人的课桌里准备好一个莫比乌斯圈和一把剪刀,接着由教师先示范,先请学生与老师合作沿着纸圈的中间用红色笔一直画,让学生猜想圈的两个面是否都有红色的笔迹。以正常的情况,应该只有一个面才有红色字迹,但结果两个面都有了笔迹,这让学生觉得疑惑不解。紧接着教师沿着红色轨迹用剪刀开始剪,让学生猜剪开会是多少个圆圈。学生认为是两个,结果剪出来只有一个圈,这让学生意想不到,很多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到这里,学生的疑惑又上升了一个层次,紧接着教师让学生拿起他们的纸圈和工具,跟着教师一起同步剪大圈。这让学生异常兴奋,他们的感官被全部调动起来,充分地投入到体验当中。这时,教师又让学生剪到最后一刀时暂停,预测这刀剪下去会变成几圈,学生七嘴八舌说了几种结果,最后是变成两个圈。这时学生的好奇与疑惑达到最高点。最后,教师解释这个神奇的“莫比乌斯圈”,再让同學们根据课堂的体验自由表达感受。
二、人人参与,个个感悟
在体验式作文教学法中要求学生亲身体验,任何活动的体验,别人都不能代替,这就保证了体验中个人的亲历性。体验式作文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感性化,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自己的情绪、情感。学生在情境教学中或喜或悲,或豪情满怀或忧心忡忡,这是学生在体验中所感受到的表面体现,在学生产生情绪或者情感时教师可进行引导,让学生的表面化体现走向深层化、正确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经历从情绪到情感再到情操的变化。在作文教学的体验式作文教学法中要求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不要求辞藻华丽,语言优美,做到让学生畅所欲言,有什么说什么,能说出来即可,增强学生开口表达的自信心,做到人人开口表达,人人参与到学习中。
有节习作课,让学生在教师创设情景中感受一场比赛的过程并写一篇作文。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已准备好了活动要用的工具,本场活动不能出声,只能靠肢体语言来进行交流。不能出声的比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注意力。比赛的第一轮由教师与一位同学进行示范,这次示范用真实的乒乓球进行比赛。第一轮比赛结束后,接着第二轮。但在第三轮中,就没有乒乓球了,要完全靠学生的想象来进行比赛。在这便会有疑问,没有乒乓球怎么比赛?要知道,经过第一、二轮的比赛,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体验,第三轮是让学生根据前面两轮的比赛发挥自主想象力进行无球式比赛。这时学生的注意力以及想象力充分被调动起来,投入到教师创设的活动情境中。最后,教师让学生自由交流,说一说体验了本次比赛的感受,做到人人开口表达。
本案例运用了体验式作文教学法进行作文教学,一开始的无声交流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学生全神贯注投入到教师设计的情景中,教师创设的无声比赛情境新鲜有趣,成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情境当中,这体现了体验式教学主动性特点。接着教师与学生进行情景模拟乒乓球比赛,让学生亲身投入到情景活动中进行切身体验。这体现了体验式教学亲历性的特点。到最后一场的时候,进行无球式情景模拟,这将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三、掌握方法,善于表达
1. 巧用“慢镜头”
如果我们在作文中,学会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动作,那么人物的形象就能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要把事情写具体,动作描写不能笼统、概括。要学会“慢镜头”的写法,写出连贯的动作。描写一个人的动作,要对他的动作进行分解,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动作,一一进行叙述。如在描写一个同学擦玻璃的动作动时:她敏捷地踩着椅子上了桌子,又从桌子迈上窗台。她先用一块干布掸了掸玻璃,然后再换一块潮湿的抹布,踮着脚,一只手抓住窗棂,一只手从上到下用抹布蹭玻璃。接着,又自上而下从左到右蹭了一遍。玻璃上有污点的地方,她就哈一口气,使劲蹭几下,还不干净,她又用手指抠几下,啊,污点终于被她消灭了。她从窗台上下来,站在地上,端详着被她擦得一尘不染的玻璃,美滋滋地笑了。这个作文片段在写人物擦玻璃时,使用了“踩、迈、掸、踮、抓、蹭、哈、抠”等一系列动词,使读者在头脑中形成她擦玻璃又干净、又麻利的画面。从这个实例中我们知道,利用慢镜头恰如其分地使用动词,能够把内容写得更充实,把人物刻画得更加活灵活现。
2. 调动多感观
俗话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把事物写具体,必须调动多感观对事物进行观察:用眼看,观察出这一事物与另一事物不同的特点;用耳朵听,辨别不同的声音,感受声音的美妙之处;用嘴巴尝,试试不同的味道……通过这些感官,发挥想象,同时要注意想象的合理性。用心感受,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感情。《争吵》就细致描写了“我”的心理活动;“我”的不安与后悔,“我”知错却没勇气认错的矛盾心理,真实地体现了“我”的个性特征。那么,如何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呢?首先,要抓住人物语言、神情、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如文中“克莱谛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从动作描写中可以体会到克莱谛的内心活动,以及对“我”行为的不满。其次,在进行心理描写时,要注意所写的心理必须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
浅析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 篇7
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 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 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式学习是指学生在生活实践或创设的情景中, 对涉及的数学知识通过观察或动手参与, 达到内省体念, 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公式等内容最终形成学生能够理解的知识。[1]
在学习中, 体验的意义突出表现为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而体验恰是学生由知识通向智慧的纽带。数学思维和能力是一种缄默知识, 往往不能直接通过传授而获得, 只能在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中感受、体验、领悟。离开了活动体验, 不注重过程,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二、体验式教学常用类型与实践
与体验式学习方式对应的就是体验式教学, 这是从不同角度探讨的同一个问题。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要求, 教师可以采取多种途径, 让学生操作, 在他们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知识, 并真正掌握和运用它, 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1.动手操作型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 前人的研究为我们今天教学方法的创新奠定了重要基础。人们非常熟悉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观点, 教育家皮亚杰也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 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 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2] 陶行知所谓的“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 在操作中体验数学知识, 使学生不但会观察、比较、分析, 还会进行抽象概括, 从中发展思维。如推导“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时, 拿出两个长、宽不同但大小差不多的两个长方形, 让学生估算谁的面积大。此时给学生提供3个长方形、尺子等教学用具, 让他们每三人一小组, 轮换承担三个角色:测量者、计算者和协助者, 一起完成测量和计算, 并完成包含长、宽和面积的表格填写。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感知面积的含义, 并推导出计算长方形面积公式。
学生通过操作、讨论、比较, 自然地掌握了长方形的面积正好是长与宽的乘积。通过亲手操作, 不仅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 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求知欲。
2.生活实践的观察型
英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1958年在《人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缄默知识”的概念及其理论, 对于这种学习形式有着比较好的解释力。波兰尼指出, 人类社会存在的两种知识形式, 显性的知识主要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一种形式;缄默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一种知识。缄默知识隐含于社会生活中, 要通过生活实践去获得。数学知识即是如此, 它来源于日常的生活实际, 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 但它又服务于社会生活, 人们每天都离不开数学。教师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 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体验数学的价值。在教学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等概念, 如果先在课堂用语言来形容, 用大脑去想象, 学生只能了解皮毛, 因此在授课之前, 就先让学生跟家长去农贸市场调查鸡蛋、蔬菜、大米、猪、牛等的价格与质量。同时还可以要求学生在安全的条件下, 到一些可以进入的货物装卸场地, 观察大量货物质量。借助调查信息, 在课堂上交流、比较、模拟, 从而以体验促感悟, 感受1克、1千克、1吨的含义。课内课外相结合, 实验与交流互促, 有利于学生对缄默知识的感知, 有利于培养数感,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习惯和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
3.创设情境感知型
体验式学习除了动手操作和生活实践外, 重要的方法之一是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实现学习内容与情境相统一, 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体验式学习, 是为了解决体验式学习资源不足的一种重要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可以使教学生动活泼、感染力强, 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中“计算汽车中乘客数量多少”这一问题时, 可以创设乘车的情境, 让学生把讲台当公共汽车, 把全体学生分4组表演上车、下车, 观察车上乘客的变化情况, 在“有下有上”的过程中感悟增加、减少和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 又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生动, 容易掌握。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 我们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无声的教材变得有声有色, 创设学生既熟悉而又感兴趣的情境, 让学生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激活思维, 在思维兴奋的状态下学习, 效果也是最佳的。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 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先利用课件出示一个“美”字, 让学生展开联想, 随后出示一幅美丽的大自然图画, 引导学生欣赏、比较、分析, 找一找画面上许多事物外形的共性——对称。为了让学生理解“对称”及“对称图形”的概念, 在引导折一折后, 利用直观演示剖析概念, 沿一条直线对折后, 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对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设计体验式教学时的注意事项
体验式教学并非适合所有的数学教学内容, 而且如果不能很好准备、考虑周到或组织, 就有可能起不到效果。因此,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是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实际情况,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就数学内容而言, 有些数学中的知识难以用体验式的学习方法来达到效果, 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来组织安排。教师对于总体的教学内容要心中有数, 做出规划, 对那些不适合开展体验式内容不能盲目而为。在教学中要选择实践性强和比较隐性的知识来组织学生进行体验。体验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等其他学习方式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是精心策划, 设计详细的方案。一堂好的数学课必须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准备才能实现的, 如果教师只是作秀, 为了体验式教学而采取体验式教学方法必然会浪费时间, 事倍功半。根据小学数学知识的特点, 最常用的体验式教学设计是:问题-体验-交流-运用-反思。[3] 当然有许多因素需要考虑到设计之中, 如当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如果违反了教学最基本的要求, 必然会得不偿失。
三是重视教师角色的转变。体验式教学中有两种现象比较突出:其一是学生整堂课都在教师组织的活动中“表演、操作、交流、总结”, 学生不进行思考, “师主”迹象明显;其二是课堂上一切是学生说了算, 教学在没有充分引导、创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自由体验、任意感受”, 其结果是不少学生无从下手。体验式教学中教师是设计者、指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和学习的伙伴, 有多种角色, 因而要善于结合日常的教学,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 发挥教师的各种角色作用。
摘要: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 体验式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能够更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体验式教学就是通过设计和组织多种形式的体验活动, 学生自己动手参与生活实践的观察, 以及创设情景让学生感知抽象的概念和知识, 引导学生获得知识。
关键词:数学,体验式学习,小学
参考文献
[1]王兴举.知识、学习与教学——论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 2003 (1) :27.
[2]金成梁.小学数学教学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321.
谈谈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 篇8
理科难学,物理更难学,这是许多高中生的肺腑之言。物理学科很难, 因为物理学科是一门让学生学习初步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科学探究过程,通过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它既有基础学科的特征,又有自身学科的特点。细究其中原因, 与高中物理教材本身难度大有联系。物理学科高度抽象,需要进行理论分析和推导。定性研究不少, 定量研究更是突出。这一切均加大了中学物理教学难度,再加上物理学科的抽象性,导致物理成为中学生学习道路上难以逾越的高山。
一、传统中学物理教学的不足
高中物理教学为我国基础教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我国物理学科的发展输出了大量人才。但受物理学科、学生能力的制约, 很多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上还是以自己主导课堂为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只是在训练学生的物理思维,让学生会做物理题目。虽然学生的物理成绩上去了,但学生的物理情感没有了,等到考试结束,对物理的感情也没有了。这种教学模式的缺陷极其明显。随着社会进步,高中物理教学要与时俱进,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物理情感与物理学科价值观。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就是在中学物理三维目标教学理念指导下诞生的教学模式。
二、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应运而生
探究式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体验式教学是探究式教学的重要内容。亲身体验的简称为体验,也叫体会。是用自己的生命验证事实,感悟生命,留下印象。体验到的东西使我们感到真实、现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使我们随时回想起曾经亲身感受过的生命历程, 因此对未来有所预感。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指学生在物理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参加应用物理知识的实践活动, 参加对物理规律进行验证性体验的教学模式。高中生通过亲身体验,对整个活动过程有较深印象,同时这种印象可以在大脑皮质留下长时记忆,不容易忘记。高中生还可以把体验中得到的感受运用于物理思维和研究中,让物理感受与物理理论相互验证,为解决物理难题提供支持。
二、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一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体验性学习
体验式教学需要教师在备课环节做出更多努力, 积极研究学生的学习状态,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学习物理知识,理解会有障碍,记忆不会长久,遗忘也比较快。在教学活动开展前期,教师让学生带着物理问题进入体验过程,从而正确理解物理知识,并加深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及规律认识。如学习磁场知识之前,教师先告诉学生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大家对磁铁的兴趣,接着教师引导大家思考磁铁、磁场的特点,让大家带着问题进入体验学习中。这样让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 )让高中生带着体验进入学习过程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 创设合理的体验情境,让学生参与体验实践活动,然后在体验过程中进行学习,激发思考,理解物理知识点和物理现象的规律。这种体验式教学过程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主动探索,重难点在体验中得以化解。如教学《摩擦力》一节时,教师可以把教学需要的仪器带进课堂,让学生亲自做实验,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对力的方向、大小等数据继续观察和分析。
(三 )让高中生带着探索进行下一环节学习
体验式学习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学习过程并不会随着课堂结束而终止。一堂物理课虽然结束了,但是物理知识的追问, 对物理规律的探索并没有结束。教师可以通过留作业的方式, 可以通过与生活挂钩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探究物理知识,实现物理教学的三维目标。
三、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前景
体验式教学方式除了在课堂中的应用、与教师互动使课堂生动、活跃及具有挑战性之外,学生全程都是全身心主动参与,并对正在发生的学习过程是察觉的。学生在省思体验中, 连接当下的学习到过去、现在和未来。这种连续性教学模式提供了一个密集、深入且深远的实质学习机会,是一个非常有力量的关于激发个人潜能, 同时可以获得个人及团队成功的学习模式。许多时候,体验式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团队协作,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高中体验式教学实践包含直接参与体验实践和实习实验的验证性实践, 其过程都是把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理解和实际应用相结合, 使高中生通过多方面验证性思维,分析、归纳、总结出物理现象及规律,并且加以理解掌握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