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作文教学(精选12篇)
体验式作文教学 篇1
高中作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丰富情感, 陶冶情操, 真实表达, 强调学生学习中的主动参与达到语文素养的养成。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 体验人生, 关注生活热点, 激发写作欲望。但从目前农村高中学生的作文情况来看, 作文常见的困难是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缺少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农村高中学生与城区学生相比, 虽然他们与现代信息技术接触机会不多, 但是农村广阔的生活空间也给他们体验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体验式作文教学是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真实表达自己切切实实情感体验的过程。然而在作文教学过程中, 学生缺乏真实体验怎么办?有了丰富的体验不能表达出来怎么办?中学生如何才能真诚、自然、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体验?这是中学语文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开展体验活动
潇洒而浪漫的抒情诗人徐志摩, 对泰戈尔创办的那所“把大自然当成绝妙奇书”。坚持在森林中上课的学校情有独钟, “再别康桥”之后, 他一度为在国内办一所类似的大学而奔走, 尽管终未如愿, 但他经常带着学生走进茂密的树林, 靠着梧桐树, 一手拿书, 一手指着蓝天白云讲授欧洲文与中国的诗学。徐志摩的教学方法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可能很难实施, 但他的注重体验, 积极开展自然体验活动的做法, 确是开启了学生情感智慧的大门, 使学生能自然而然地积极投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 无论是课堂活动, 还是课外活动, 都要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 在活动中“以身体之, 以心验之”, 从而产生体验。一次, 为了让学生写好“师生情”这篇话题作文, 我开展了“与实习老师联欢”活动, 晚会上, 大家尽情唱、舞、说笑, 不亦乐乎, 特别是师生手拉手肩并肩跳起了“兔子舞”, 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情感体验。此时, 学生的情感已经触发, 思维已经启动, 随时都可能闪现出感悟生活的思维火花。
二.构建体验情境
心理学认为, 情境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 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情境。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设置, 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 从而调动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 提供想象和思维的前提, 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进行学习和写作。情境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具有特定的作用。作文教学情境, 是诱发学生体验, 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 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的一种场合、一种背景、一种应急状态。如有一次训练联想能力的写作课上, 我创设这样一个体验情境, 请学生选择一个能触发自己联想的事物作为题目, 展开联想写一个作文片断。由于情境的创设考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的思维很快就活跃起来, 他们处于沉睡状态的生活记忆被唤醒, 在课堂上写出了一篇篇联想丰富、内容充实的短小作文。
三.倾吐心中的体验
有些学生作文功底略欠缺, 对自己的作文感觉总是低人一等, 他们认为自己的体验是薄弱的、幼稚的、片面的、缺少理性的, 因此, 不敢倾吐自己的真实体验, 怕遭人嘲笑。因此, 如何引导学生把不易把握的瞬间的、内在的、神秘的体验积极表达出来, 是体验式作文教学一个重点。
请看某一学生写某一学生被撞时的感受:“我似乎把一切都忘了, 四周一片黑暗, 死一样寂静, 冰一样寒冷, 我想起了冠儿的温暖, 那是痛苦的温暖。我什么也听不见, 什么也看不见, 在黑暗中痛苦挣扎, 任凭她一点点消失、模糊……”读着读着我们是不是也痛苦了、绝望了?
体验式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原创性的思想和真实化的情感, 那么就要与这种烙有学生主体生命痕迹的言语内容相一致。文章的语言也应是有个性化的特征。即用个性化语言表达原创性的思想和真实情感。学生必须以属于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 这样才是外在形式和内在体验的一致、融合。当我们读着学生真切的体验时, 我们难道没有一丝的心灵颤抖和感动吗?
体验是中学作文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有了丰富的体验, 有了激情, 才能有表达的欲望, 作文才能一吐为快, 才是好作文。所以, 必须让学生学会体验, 让学生先有体验, 在体验中表达, 这才是迅速提高农村高中生写作能力的有效的方法。
体验式作文教学 篇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如何让学生在作文写作中表达真情,抒写真切体验呢?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①,更是写作的实施者,所以作文教学活动必须尊重、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写作内容的选择与取舍,对写作形式的构思与安排,对写作主题的感悟与确立,都不能够把教师自己的理解或表达强加给学生,不能够让学生运用他们不理解的形式作文,写他们陌生甚至隔膜的内容。否则,这些就会成为作文教学的枷锁,把学生牢牢地锁在作文活动奴仆的位置。体验性作文教学正适应这一需要,能够解放对学生的写作束缚,还学生写作的主体地位,让写作成为自由快乐的表达。
一.体验性作文教学的实施依赖于教学过程中学生“体验”主体地位的落实 1.要求学生书写自己的生活体验,是一种面向学生生活的作文教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源头活水就是学生的生活,把生活之泉引入作文写作,文章自然如清泉活泼生动,“体验”正是一条引“源”入文的好通道。我们的生活世界决定着我们生活的经历,促成我们产生各种生活体验,从而不断调整、完善我们对生活的认识。从“体验”入手,正是对学生生活的尊重,对学生作为写作主体的尊重,“体验”可以引导学生自觉地“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②。体验式作文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将作文内容定位于学生自己的现实生活,而不是教师指定的某一块;将写作动机从学生自身激发,使学生因为有“体验”要表达而作文,而不是要完成任务去写作;将作文写作扎根于学生生活与生活体验中,使作文成为一种交流的需要与生活的自觉,而不是屈从于老师命令与催促的应付。
老师们常说作文难教,学生作文空洞干瘪;其实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中自己的位置,变“教师”为“导师”,引导学生把作文的镜头对准学生自己的生活,广开清泉之源,自然作文内容充实而丰盈。叶圣陶曾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③体验性作文教学的写作对象正是学生自己的生活。2.作文写作中,学生聚焦自己的生活,以产生活跃的情感体验,形成对作文教学活动形成积极有效的主体参与
“主体参与是教学活动产生的基础,没有主体参与就没有教学活动的产生,主体参与决定着教学活动的始发、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学活动的质量。”④如果没有活跃的情感体验,学生怎么能够在预设的教学情境或生活中形成强烈的关注,激发积极有效的主体参与性呢?反之,而失去主体参与意识,即便面对异常丰富的生活世界,学生也只是生活和作文教学的局外人,又怎么能够发挥主体参与的积极作用形成有效的情感体验?生活的滋养被拧干后,作文也就失去了重量,写作就会成为敷衍,而不是表达,更不是交流。
能够深深打动读者的作文,都是作者能够积极参与到生活与作文教学活动中,深入生活的细节中,对生活事件进行真诚而活跃的情感体验,在观察与写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体参与的积极作用,而这正是体验式作文写作的特点。积极有效的主体体验使参与落到实处,让作文真切地展现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显现学生的生命活力和丰富个性,“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能够打动人的表达必定是饱含真挚情感体验的。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而独特的人,教学中追求学生写作个性的发展与作文的创新能力
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整齐划一,评价起来一刀切,所谓优劣的区分,泾渭分明。这种对写作内容、形式以及评价标准的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无视学生的发展性,是对学生写作主体地位的漠视,只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受体”,这怎么能激起学生对于特定情境、生活与写作教学活动的积极情感体验?忽视学生写作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的发展性,就等于把学生视为没有生活体验的写作工具,事实上把生活、学生、作文两两相隔绝,这样的写作就不能算是真正的“表达”;而缺乏自主与个性体验的作文教学不能培养学生作文的个性与创新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强调“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体验式作文教学正是让学生的作文植根于现实生活,表达每一个学生个体对生活独特的体验,这种体验应当是心灵在相对自由的状态下个性化的自主表达。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用肯定、鼓励来帮助学生个性化的有创意的写作。“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⑤这正是体验式作文教学追求的方向。
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自觉“体验”,把写作当作表达体验的需要 1.体验性作文教学外延的最大化是生活,但它的实施可以借助一定的教学情境或者教学事件
课堂与生活在不少同学印象中似乎一直存在隔膜,尤其是作文教学,生活与写作在他们的思想中从来就是井水与河水的关系。其实,作文抒写体验,而在生活中我们才能产生丰富的体验,如果说作文是“井”,生活是“河”,它们肯定有相通之渠,只要打通,生活的活水就会源源不断注入作文之中,体验正是最好的渠道。作文教学中主题情境的创设,能够帮助学生打通体验这道渠,激起学生对相应教学情境或教学事件的情感体验,并由此“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情感体验,引生活入作文。
体验性作文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真”,而不能“假”。所以,情境创设要求突出事件或情境的遭遇性,要自然,要能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内心触动;绝不能让人一望就知是“假”,是应景,一开始在心里就倦怠起来。简单的说,就是情境的创设也是生活,要有生活气息。
其次,作文教学情境或事件的创设要具有“唤醒”功能,它必须在激起学生某种情感体验的同时,能够最大可能地唤醒学生以往的生活体验,或者能最大可能地激起学生去观察体验的兴趣。所以,它是一种源于生活的创设,决不仅仅是对生活情境或事件的简单复制,它对作文写作在内容或者主题甚至形式上有着一定的暗示与导向作用。有着生活气息的情境带着它强烈的暗示性与导向性,引导学生在自主体验中走入生活,写作就成为表达与交流的需要,成为体验的一部分了。
2.体验性作文教学最终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自觉体验,把作文写作当作与人交流与表达的需要,培养学生主动的作文意识
《课标》要求写作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特征”,“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体验性作文教学的“体验”绝对不是总是始于或终于一节作文课,必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的自觉,写作不应该总是一次次的都要激起,应当成为表达丰富生活体验的需要,写作的过程应当生活化、体验化、自觉化。
在一次“体验亲情”的作文教学设计中,我请学校旁近的一位家长突然“误闯”课堂临时给孩子送来午饭钱,引导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这位母亲,感受亲情,并引导学生探究观察方法,学习写作技巧。有着写作兴趣与能力积淀的同学回去后,迅速进入自己的生活角色,作文的写作自然水到渠成。作文写作后,我引导学生编作文专辑时告诉学生:以后每一辑都设有这样的专题。让学生随时把生活中的经历和真切体验写出来,让体验与写作交流的自觉继续保持下去,成为表达的需要。
三.体验性作文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注重体验与作文的过程引导和管理,因此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和教学的进行状态,能够科学合理的引导、调控
体验性作文教学同所有其他教学一样,不仅仅关注结果,更注重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教学的过程化是教学落在实处的基础,体验性教学更加如此,没有过程的教学任何体验都无从谈起;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体验性”必须依附于作文教学的实施过程而实现。学生的学习体验从无到被唤起,到被加强,到引导学生进行新的体验或者表达与写作,它从开始就表现出持续性、发展性,忽视教学与学生体验、写作的过程性,希望教学可以一蹴而就,希望启发引导了就能够马上成功,这是不现实的。“学习是一个顿悟的过程,学习结果呈现的仅仅是过去的记录,而不是将来的知识”⑥,也不能够把一篇作文——即便它很出色——作为教学活动的目的或终结。
体验性作文教学实施的过程也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先有的体验并不就完满、深刻,它也需要不断地加以修正、成长,所以说“学习是一个以体验为基础的持续过程„„它意味着所有的学习都是重新学习”⑦。教师如果忽视体验性作文教学的成长过程,无异于揠苗助长;所以作为一个教育者,他的工作不仅是激发、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教给学生思想,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或者修正学生的原有经验,帮助学生在写作活动中获得新的体验,让认知世界的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共同成长。
开展体验式作文教学感触 篇3
一、学生的生活体验就是作文的素材。
我们的生活世界决定着我们生活的经历,促成我们产生各种生活体验,从而不断调整、完善我们对生活的认识。从“体验”入手,引导学生自觉地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体验式作文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将作文内容定位于学生自己的现实生活,而不是教师指定的某一块;将写作动机从学生自身激发,使学生因为有“体验”要表达而作文,而不是要完成任务去写作;将作文写作扎根于学生生活与生活体验。
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变“教”为“导”,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叶圣陶曾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体验式作文就是写学生自己的生活与感受。
二、让学生在感受生活中体验生活情感。
没有生活情感体验,学生也只是生活和作文的局外人,难以发挥主体参与的积极作用。缺乏生活的乐趣,作文就失去了重量,写作就会成为敷衍,而不是表达,更不是交流。能够深深打动读者的作文,都是作者能够积极参与到生活与作文教学活动中,深入生活的细节中,对生活事件进行真诚而活跃的情感体验,在观察与写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体参与的积极作用,而这正是体验式作文写作的特点。积极有效的主体体验使参与落到实处,让作文真切地展现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显现学生的生命活力和丰富个性,“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能够打动人的表达必定是饱含真挚情感体验的。
三、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挖掘学生创新能力。
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整齐划一,评价起来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无视学生的发展,是对学生写作主体地位的漠视,只管学生被动接受,不能激起学生对生活与写作教学活动的积极情感体验,忽视学生写作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的发展,把学生视为没有生活体验的写作工具。这样的写作就不能算是真正的表达;不能培养学生作文的个性与创新能力。
快乐体验式作文教学策略探究 篇4
一.创设情境, 丰富课堂, 诱发学生的体验
情境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具有特定的作用。作文教学情境, 是诱发学生体验, 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 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的一种场合、一种背景、一种应急状态。
有一次, 我预先告诉学生要在课堂上进行一次小型考试。当学生做好了心理上、物质上的准备后, 教师郑重地翻开讲义夹去取试题, 然而没有。接下来是我一系列的“找试题”的动作, 神态也随着找的过程不断变化, 学生由观望开始变得莫名其妙, 最后暗自偷笑时, 教师宣布“试题”找到了, 接下来让学生用大约300字, 将老师“找试题”的过程写下来。
紧张、期待、疑惑、豁然……这瞬间的情感变化使学生写作兴趣盎然, 写作情绪轻松而自然, 写起来非常顺手。“老师胸有成竹地翻开讲义, 满怀希望地‘抖动’课本, 失望地望着在地上滚动的硬币, 有些慌乱地找遍身上所有的衣袋, 仅存的一线希望破灭了, 从走廊上回到讲台上, 还一边无可奈何地摇头, 尴尬地望着学生, 最后带有几分狡黠地宣称……”
这就是情境的功能。诱发学生的体验, 有意识地“制造材料”, 丰富课堂生活, 教师就要善于有目的地导演“情境”, 使学生如临其境, 从而产生表达的愿望和写作灵感。
二.精造细节, 丰富生活, 有效培养观察的兴趣
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就是他们自己的生活, 但是学生大多不会自觉地观察, 留意每天的生活, 他们即使看到了可写的内容, 也不会引起注意。我注意“放大”现有的生活资源。中秋节那天, 我郑重其事地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 先告诉他们是三项, 等他们开始小声抱怨时, 我再不紧不慢地说出作业内容:第一项, 吃月饼;第二项, 赏明月;第三项, 给家人诵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我的话音未落, 教室里已是一片欢腾。愚人节那天, 抢在学生们“愚弄”我之前, 我满脸伤感地告诉他们:我要调走。先入情入境地把他们给“愚弄”了。就这样, 学生每天的生活在我的刻意导演与精心安排下变得生动和精彩, 学生们越来越关注自己每天生活的点滴细节。
三.抒发真情, 张扬个性, 流泻学生的体验
学生心中积累了或悲伤、或欢喜的情感体验, 在作文时,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运用富有情感生活的语言———用会痛苦的语言、会流泪的语言、会欢笑的语言来写作。因此, 在体验式作文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情感化的语言, 使得体验能够在习作中得以延续、升华和凝固。
例如在我的作文课《考试》中, 我当堂发下一张试卷, 并在考试前一再关照学生要看清题目, 但是由于时间紧迫, 学生未看清隐藏在最后的做题要求, 全班只有三个学生是按要求做的。考试结束后, 我让学生畅所欲言, 说说他们心里的真实感受。
大部分同学归结得都很好, 说正面的道理多。可有一位学生说:“我感觉好像被人当猴子一样‘耍’了, 这么多都白做了, 可是就因为最后一题没看清楚。我真不明白, 那个教授为什么后面还要写, 多浪费字啊!最后害我白写了很多字。”我说:“那你现在最想用一句什么话来概括自己此时的心情?”他说:“我好像被人给耍了。”所有同学都笑了, 有的随声附和, 也有的同学还面露惊讶, 可能在想:“这同学怎么能这么说呢?老师听了会不高兴的。”但我却笑着说:“很佩服你能说实话, 竟谈出被人给‘耍’了!但是如果这个‘耍’加上引号的话, 你就会思考得更多!我想不仅考试要按要求, 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要求, 做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要求和规则。认真做好人生的每一份答卷, 你才会有成功的未来。”
只有主张抒写真情实感, 学生在课堂上才感觉不是在上课, 更不是在作文, 而是在无拘无束地聊天。作文教学中, 一旦学生的语言沾染强烈的情感色彩, 那么, 我们说这样的作文就是富有个性色彩的。
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在教室里和伙伴们一起做“画鼻子”的游戏,仔细观察伙伴们的神态、动作、语言。
2、写一篇短文,分几步把“画鼻子”的过程写清楚。
★教学重点难点
1、分步骤有顺序地将“画鼻子”的过程写清楚。
2、写出游戏过程中伙伴的神态、动作、语言。
★教学准备:三毛的脸蛋图。★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习作:认识他吗?(三毛)可是三毛的脸蛋上少了一样东西,大家找找。(鼻子)今天老师要请同学来给三毛画鼻子,看谁画的鼻子的位置最准确。
二、参与游戏,指导观察
(一)游戏要求与步骤:
(1)选出一个同学,用头巾蒙上他的眼睛;(2)让他原地转三圈后朝前走;(3)走到黑板前用粉笔在画好的没画鼻子的三毛的人头像上添上鼻子。
(二)画鼻子,感受乐趣、、1、配上轻快的音乐,请一学生画鼻子,其余同学观察:老师是怎样为同学蒙上眼睛的?同学是怎样摸索着走到黑板跟前的?他把鼻子画在了什么地方?大家的反映是如何的?继而再请一位同学画鼻子,再观察有何不同之处。可以按“首先„„然后„„再„„接着„„最后„„”的顺序来说。
2、学生交流。
(三)整理思路,下笔成文
1、诱导独立思考:游戏过程可分为游戏前、游戏时、游戏后三部分,想想每部分内容应该怎样安排?
2、教师指导:
(1)游戏前:简要地介绍游戏的时间、地点以及游戏的准备工作。
附例:
今天下午,老师和我们做了一个游戏,叫画鼻子。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三毛,脸胖胖的,圆圆的,嘴巴向上翘着,正咧着嘴冲我们笑呢!眼睛睁得很大在望着我。老师高兴地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看三毛长得这么可爱,但美中不足的是他的脸上少了一样东西,大家找找看。”我们异口同声地说:“鼻子。”老师说:“好,三毛缺了鼻子,不高兴了,我们这节课就是给三毛画鼻子,看谁画得最好。”
(2)游戏要求与步骤:
(1)选出一个同学,用头巾蒙上他的眼睛;(2)让他原地转三圈后朝前走;(3)走到黑板前用粉笔在画好的没画鼻子的三毛的人头像上添上鼻子。游戏时:回忆游戏情景,选择写两位学生参与游戏的过程,前者详写,后者略写。
按要求将老师是怎样为同学蒙上眼睛的;同学是怎样摸索着走到黑板跟前的;他把鼻子画在了什么地方;大家的反映是如何的过程写出来。把看到的,听到的结合起来,表达过程中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如果自己是那位画鼻子的人,要把自己当时的心情写出来。
(3)游戏后:可直接释放心情作结;或写通过做游戏后的感悟,可将有所得写下,只要贴切即可。附例1:
不知不觉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游戏结束了,但我们的笑声仍然在教室里回荡!附例2:
游戏给我们带来快乐,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了,眼睛是多么的重要。当我们蒙上眼睛时什么也看不见,再美丽的事物也欣赏不到。所以让我们悉心保护我们的眼睛吧!这节课真难忘,不仅玩了,还让我懂得了眼睛的重要性。
3、生独立习作。说明:有了游戏的过程,有了说的基础,有了教师的指导,生的写就水到渠成了。引导学生明白要学会感悟生活,感受身边的人与事。多到生活中去实践,就像今天的游戏一样,会有许许多多的发现,那么提笔写作文定会有血有肉,不会再乏味与空洞了。
三、交流习作,互改互评
1、小组评改,划出描写神态、动作、心情等的好词好句进行交流
2、范文范句的欣赏。
3、自我修改后的眷写。
4、小结:好作文来自生活,当我们时时刻刻做个有心人,我们的生活收获也会越来越丰满,就不会苦于无话可说了。而是如决堤的河坝,想写的自然会“源源不断”。
附学生习作:
画鼻子
今天,老师拿出一幅栩栩如生的“三毛”画。这个三毛瞪大了眼睛望着我们,嘴巴笑成了月牙。可是,这个三毛却是个缺鼻子。
正当我们迷惑不解的时候,老师开口了:“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就是蒙上眼睛,给三毛画一鼻子,看谁画得最好。”我仔细地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这个三毛,它仿佛在说:“姐姐,快给我画个漂亮的鼻子吧!”
游戏开始了。大伙儿争先恐后地抢想第一个玩。一个,两个,三个„„画到墙上的、眉毛上的、嘴巴上的„„五花八门。
轮到我的好朋友李彦奇了。只见她被戴上了眼罩,转了三圈后,可能是头转晕了,一开始她就往右边走,撞到了凳子上。周围的同学着急了,纷纷提示道:“直走,往前,往前!”听了同学们的话,李彦奇慢慢地移动着双腿,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去,终于到黑板前了。她拿起笔,左思右想,终于拿定主意下了手,只见她在三毛的下巴上画了一个鼻子,就像是给三毛画了些胡子。还没等她摘下眼罩,全场就哈哈大笑起来了。等她摘下眼罩一看,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大伙儿一起笑了。
终于轮到我了,我也同样被戴上了眼罩了。顿时,感觉眼前一片漆黑,就像到了黑夜一样。我耍了个小把戏:正转了三圈后,又反转了三圈,这样,保持身体平衡,就不晕了。我伸长手臂,张开五指,小心翼翼地向前摸索,就像鸭子一样摇摇摆摆。到了黑板前,我用手左摸摸,右摸摸,好不容易摸到了那张
画了三毛的白纸,我拿起笔,正准备画时,只听见从我背后传来一阵阵轻微的笑声。我犹豫了,喃喃自语道:“难道选错位置了不行,我得再想想。”就这样,我刚举起的笔又落了下来。大约过了一分多钟的时间,我确定了准确的位置,自信地说道:“画鼻子‘小菜一碟’,瞧好,我给大伙儿露一手!”随后,我潇洒地大笔一挥,一个鼻子就在白纸上出现了。“哈哈哈„„”全场哄堂大笑起来。我赶紧摘下眼罩,一看:天哪,这是我画的鼻子吗?原来,鼻子长到脸上去了。这个歪鼻子的三毛瞪圆了眼睛看着我,似乎生气地说:“你怎么能把我的鼻子画歪了呢?丑死了,我还怎么出去见人呀!”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游戏结束了。我们玩得开心极了!
通过这个游戏,我明白了眼睛的重要,如果没有眼睛,我们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我们一定要向爱惜生命一样爱护自己的眼睛。
《抢橡皮》体验作文教学设计
一、导入话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名字叫——抢橡皮。
二、明确规则,精确表达。
1、比赛规则是这样的,同桌两位同学面对面而坐,双手交叉抱在胸前。当老师发出口令“左手”或“右手”时,按指令迅速出手去“抢”放在桌子正中的橡皮,抢到的同学为胜利者。但如果你出错了手,即使抢到也算失败。所以大家要判断仔细,明白了吗?听清楚了吗?谁来把比赛规则复述一遍呢?(指名一生交流)
2、同桌复述比赛规则 [板书:比赛规则]
3、请同学们读读比赛规则,看看刚才你和同桌都说清楚了吗?
三、要求
在做游戏时注意思考下列内容:
①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②当你听到老师说要玩游戏时,你是怎么想的?③刚才你周围同学的表现你留意了吗?请用“同学们有的_________,有的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这个句式说说。
四、游戏体验,快乐书写。
(一)第一轮体验
1、同学们,明确了游戏规则,我们马上开始游戏。请把橡皮放在课桌正中,同桌同学面对面坐好,双手交叉抱在胸前。亲爱的同学们,一定要听好老师的口令。
2、“准备!3!2!停!”刚才老师是考考你们的反映能力呢!老师当记者,采访学生:(1)刚才教室里安静吗?静到什么程度?(2)你的眼睛在干什么?心里想什么?(3)你心跳加快了吗?像什么呢?你出手了吗?怎么想的?(4)你看到你对手的表现了吗,是怎么样的?
3、这就是我们在备战时的情景。[板书:备战体验]你能把你的体验及同桌的表现连起来说说吗?
(二)第二轮体验
1、同学们请注意了,比赛正式开始,“准备!3!2!左手!”
2、刚才老师宣布:“比赛正式开始!”时,你是怎么做?你的同桌呢?教室里爆发出怎样的声音呢?胜利的同学请举手,你来说说为什么会取胜啊!(输了的同学)谈谈你现在的感受?
3、写一写:下面让我们用笔真实地记录比赛过程,也就是从老师宣布“比赛正式开始”直到同学们欢呼这一比赛过程[板书:比赛过程],大家要抓住自己、同桌和同学们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活动进行细致刻画。(点击多媒体)这是老师为你们提供的词句锦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时间8分钟,要求:不说话,不抬头,不停笔。)板书:
一、期待玩抢橡皮的游戏
二、老师讲抢橡皮的游戏规则。
三、将要抢的橡皮是什么样的。
四、老师发出口令前我和同学的心情。
五、第一次抢橡皮用左手,我是怎么抢的。第二次抢橡皮用右手,我是怎么抢的。第三次抢橡皮用左手,我是怎么做好充分准备的。
六、做这次游戏的感悟。学生习作:
今天,我们在教室里玩了一回抢橡皮的游戏。我很期待,也很高兴。因为我从来没有玩过。
抢橡皮的游戏规则是:把一块橡皮放在桌子中间。老师指令“3、2、1,左手(右手)!”说到哪只手,就用哪只手抢。先抢到橡皮的人就胜利了。
我们将要抢的是一块乳白色的橡皮。它是个长方形,长约4厘米,宽不到1.5厘米,高1厘米,其中一面上还有一条凹进去的痕迹。因为经常用,它的棱角已经磨圆了。它没有穿“衣服”,全身都露在外面,像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家伙。
“3,2——”老师发出口令,我瞟了一眼同桌,只见他的眼睛死死盯着橡皮,一刻也没有离开。
“1——”寂静的教室里,连同学们的呼吸声都听得一清二楚。突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笑声。原来,老师还没有说完,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把手伸了出来。
我的心“咚咚”直跳,想:我的左手离橡皮近,容易拿到,但我的右手离橡皮远,不好拿到。但愿老师能让我们用左手。
老师终于说出了口令“左手”!教室里顿时响起了抢橡皮的“嘭嘭”声,胜利时的欢呼声和失败时的叹气声。
我特别高兴,因为我抢到了橡皮。老师说出口令的那一瞬,我的手便飞快地伸了出来。同桌的手也伸了出来,却扑了个空。
第二次比赛开始了。老师说出了口令“3,2,1,右手!”不知为什么,我竟然把右手出成了左手,这一局我输给了同桌。我们俩达成了平手。
第三次比赛开始之前,我想:在老师说出口令之前,就要集中注意力。千万不要再把手出反了。这次老师让我们出左手。我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集中注意力,用左手猛地一抓,终于获得了胜利。
抢橡皮这个游戏不仅好玩,还锻炼了我们的敏捷力、反应力。
《闭着眼睛画画》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
一、趣味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因为我们都爱用画画这种形式展示自己美好的心灵世界。但是今天的画画与以往大不相同,那就是闭着眼睛画画。
2、为什么会觉得奇怪呢?能把老师刚才说的话和你们的心里想法说一说吗?(如:悦耳的音乐想起了,教室里格外安静。老师亲切地问大家:“你们喜欢画画吗?”大家都纷纷举起手来。“看样子,大家都喜欢用画画这种形式展示自己美好的心灵世界。但是今天的画画却是与以往打不相同,那就是闭着眼睛画画。”老师的话音刚落,同学们不由自主地发出惊讶:“啊——”我想:太不可思议了,闭眼睛画画还不是“盲人摸象——没谱”吗?)
二、经历过程
老师郑重宣布:闭眼睛画画开始。
(一)观察同学闭眼画画。
1、老师请一位同学走上讲台说说自己想在两分钟内画什么,引导该学生表达清楚。
(如:我想画的是在灿烂的阳光下,小草绿油油的,几朵小花在开放,三位小朋友走出家门放风筝和散步等。)
2、老师蒙住学生的眼睛让他把刚才诉说的画在黑板上画下来,其他学生细致观察该生是怎样闭眼画画的。
请同学说一说这位学生是怎样摸索着画画的。
(如**同学接过老师递给她的粉笔一不小心把粉笔掉在地上了,她蹲下身子在地上摸索着,可是怎么也摸不着,老师见他可怜就把粉笔捡起来重新递给了他。孙选用两只手轻轻的拍黑板,似乎是用这种办法摸到画画起笔的地方,刚画好了太阳,又用手在黑板上摸来摸去,可能是估计在一个合适的位置画小草吧……)提供一些如何摸索画画的词语(出示)估计 约摸 试探 茫然 随意
小心翼翼 战战兢兢 忐忑不安 不知所措
3、请画画的同学睁眼看自己的画,说说看到的是怎样的一幅怪“画”。
(如“咯咯咯,咯咯咯”,**同学看了自己的“杰作”忍不住直笑,低着头,不时地搓动着自己的衣角,脸羞得通红,似乎在埋怨自己怎么这样不争气。“哈哈哈,哈哈哈——”教室里也一阵爆笑。**同学画的也太出格了吧!太阳缺了一大块,让我想起了”天狗吃月亮”,莫非,今天是“天狗改吃太阳”了。白云的样子更像是蚯蚓在爬行,小草的样子很奇特,像是一个个的珊瑚在跳舞;更奇特的是那三个小朋友了,一个呢,头、身子分了家,一个呢,眼睛鼻子嘴巴眉毛全都挤在了一起,还有一个放风筝的孩子,腿和手不知跑到哪里去了,风筝的架子全散了,风筝还粘在太阳上了……)
(二)自己亲历闭眼画画的过程。
1、别人的画,怪模怪样,那我们自己亲自画一画又会是怎样的呢?先想一想自己要画什么?
(学生自由画画,老师巡视)
2、大家都睁开眼睛看看自己的绘画“成果”。(教室里一片笑声)
3、每位同学把自己刚才画画的动作和心理过程写下来,适当用上老师提供的词语。
4、交流评议。评议的重点是如何准确的表达盲人作画时的动作和心理。
三、引发思考
1、闭着眼睛画画只不过是一个游戏,欢声笑语之后,我们让自己的心完全静下来,想一想,你会思考些什么呢?
2、学生思考后交流。
(如:闭着眼睛画画只不过是一个游戏,但是也提醒我们眼睛的重要性,没有眼睛什么事也办不好;我们闭着眼睛只两三分钟就这么麻烦,盲人一辈子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那是多么痛苦啊!可千万不能嘲笑他们啊……)
四、习作构思
这样的感受我们通过游戏体会到了。如果把它写下来,那多好啊!可以不断地提示自己保护好自己眼睛。怎样写为好呢?大家考虑考虑。(学生思考后交流)如:先写老师讲的规则,再写第一位同学是怎样闭着眼睛画画的,重点写自己是怎样画的过程,还可以再选择其他的一两个同学是画画的结果,最后写自己的心理感受。
五、学生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附学生习作: 闭着眼睛画画
“哈哈,哈哈,”教室里为何如此热闹,我带你去看个究竟吧!原来是全班同学喜爱的作文游戏课闪亮登场了。这会的主题又是什么呢?“闭着眼睛画画,”,这不是天方夜谭吧!就在我思索间,卢晓凯上场了。在讲台前他兴奋地描绘着自己的得意之作““我想画一棵茂密的大树,绿油油的小草,一座房子,小烟囱冒着烟,是一个小朋友的家,还有在蓝蓝的天空中有飞翔的小鸟和白云。”这样复杂的构思能画好吗?
吉老师拉着卢晓凯的手,用手蒙住他的眼睛,递给我一支粉笔,然后小心翼翼的牵着他往黑板前走,卢晓凯似乎摸索着,感觉快到了,就停了下来,可能是眼前一片漆黑,心里有点不知所措,他现用手拍拍黑板,估计在一个中间位置,试探着画了一笔,又战战兢兢的移动了一下,才慢吞吞的画了第一笔。卢晓凯一边画还一边解说。下面的同学似乎喝了兴奋剂一样笑个不停,笑声一浪高过一浪。过了不久,卢晓凯的“精彩作品“出炉了-----房屋散了架,鸟儿把房顶捅破了,小草长在了树上。白云钻到了屋子里。卢晓凯看着自己的杰作浑身不自在,低着头一直揉自己的衣襟呢?
该轮到我们大家体验了。我兴致勃勃的拿起笔,闭上双眼,用手在纸上摸索着约摸在本子的中间位置画了许多层层叠叠的波浪线,又试探着在高一点的位置上画几只飞翔的海鸥,沙滩该画在哪儿呢,我有些茫然了,于是就随意地画了一片沙滩,上面有几个美丽的贝壳。画着画着,又感觉不对头了,太阳应该在左上角啊,我怎么就碰到硬梆梆的桌子上了。我战战兢兢摸索到纸的左角,忐忑不安的画了起来。画完后,我睁眼一看,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贝壳“可以算是世界罕见了,太阳长嘴巴了,而且嘴巴歪得像一座桥。别的就别提了。真个画面都乱成了一锅粥。
笑过之后,我们都陷入了深思,闭着眼睛画画只不过是一个游戏,由此我们可以想到眼睛是多么的重要啊,没有眼睛什么事也办不好。大家可要好好珍惜啊!盲人一辈子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那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情,我们可千万不能嘲笑他们啊!
《敲声音、听声音、学声音》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
一、游戏激趣,积累素材。
今天,我们在这里上一节习作指导课。是不是有点儿紧张,怕写不出好的作文来?我们先做一个游戏,放松一下,好吗?
二、明确游戏规则:(先将将全班分成四组。)
1、我们每人动手敲出一种声音,让我们听听美妙不美妙。现在分配任务:第一组同学用手指关节敲桌面,请你们敲敲看……第二组同学用一只脚跺地面。试试看…… 第三组同学用钢笔敲文具盒或者晃动文具盒,试一试…… 第四组同学拍手,开始!
2、现在不看老师指挥,不用固定的节奏,请大家任意敲桌子、跺地面……我们来听听是怎样的声音。预备,起!
3、谁来说说你听了这样的声音的感受?(比较乱,不太动听)
4、我们来按照有规律的节奏来敲、来跺脚,又是什么样的效果呢?
①按“嘭嚓嚓”,“嘭嚓嚓”的节奏来指挥;
②按“嘭嚓、嘭嚓、嘭嚓嚓”、“嘭嚓嚓嚓,嘭嚓嚓”等节奏来指挥,使声音变得整齐,有规律、好听。
5.刚才送进耳朵里的东西,还在吗?拍拍脑袋再记一记。谁来说说,我们有节奏地发出声音,效果怎样?
6.让我们来换一样新花样,我们来模仿小动物的叫声,怎么样?(出示课件,学生选择小动物。
让我来听听,小猫在哪里?(同学们学叫:“喵”)这群小猫蛮可爱的。
活泼机灵的小狗在哪里?(同学们学叫:“汪”)很好一群充满活力的小狗啊!
那么温柔的小山羊呢?稳重的老黄牛?
漂亮的小鸡?可爱的布谷鸟?会游泳的小鸭子?
7.大家模仿的声音很逼真。现在,看老师指挥,我们再来按照一定的节奏来模拟动物叫,好吗?
(教师变换花样指挥。如:喵,咩,喵,咩,汪汪汪;叽叽,嘎嘎,哞---哞;布谷!布谷!汪汪汪!汪!叽叽,咩---咩--)
8、好!同学们表演得真精彩!
三、构思习作题目,口头作文。
1、同学们,游戏结束了,你有什么感受?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我们今天做什么游戏了?我们玩得这么开心,想不想把你们的快乐与你们的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你想以什么样的方式向爸爸妈妈汇报呢?
2、如果想以书面的形式,写出来的话,我们需要为汇报的内容起一个题目,想一想,把想好的题目设计在黑板上。(我们要想出一个能吸引人的题目。)
3、那么你准备怎么讲给父母听呢?同学们自己思考一下,就近的几个同学,讨论讨论,互相交流一下。
4、说一说你的思路。(师生共同评议)重点指导学生,说出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四.明确习作要求,写草稿。
1、大家说得很有意思,我想你们一定会想方设法地把它写得精彩。现在我们争取一个机会:拿起笔来,把刚才的情景记录下来,一会我们再拜读你的大作,来共同分享你的喜悦。
2、生写草稿,师巡视指导。
3、谁愿意读给老师听听?(生评,师评,生自评)
4、看看你的作品,挑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一段,怎么能把你的作品改得更有意思,或者更能表达出真情实感。
5、可以把己经改好的,再与其他同学一起交换读读。
五、师总结。
想写好这篇习作并不难,只要写出真实的情况,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进作文里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也就是要写出真情实感。文章不厌百回改。回家后,把这篇习作念给父母听,最重要的是念给自己听,感动自己。修改一下。然后,我们再找个时间,一起品读你的作品,共同分享写一篇成功作品的喜悦。
《成语王国大比武》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
1、精心制作卡片。
2、课前将学生分成四个合作小组,并冠以不同的方阵名称。
二、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语言天地里,有一个成语王国,那里风和日丽、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令人流连忘返;那里奇花异草、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那里飞禽走兽、神出鬼没,使人大开眼界。今天我们很幸运地来到了这个成语王国,并将在这里举行别开生面的比赛,看谁能金榜题名,让人刮目相看。参加今天这场比赛的有四个团队: 红队——()队,欢迎你们; 黄队——()队,欢迎你们; 蓝队——()队,欢迎你们; 绿队——()队,欢迎你们;
三、宣布比赛规则
1、比赛分必答题和抢答题。每队的必答题由各队合作完成。答对一个成语得2分,其他队应耐心倾听,影响他队答题酌情扣分。
2、抢答题,在团队中商量,得出结论后迅速完成任务的,得5分。
3、各队选一位博学多才的同学做队长。希望各队在队长的带领下,团结合作,旗开得胜。
4、比赛共分四个回合:
第一回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第二回合:灵机一动,急中生智 第三回合:心有灵犀一点通 第四回合:多多益善
三、游戏要求
同时提醒同学们,我们今天不仅仅要进行成语王国大比武,而且在结束后,还要把比赛的过
程生动具体地记录下来,所以请同学们在比赛的过程中,还要多留一颗心,认真观察与体验。
1、谁来说说,我们应该观察什么?(观察教室里的气氛;观察典型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
2、我们又应该体验什么呢?体验自己内心的活动。)
3、教室里的气氛是面,典型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以及自己的内心活动是点,它们合起来就是场面描写的点面结合。
每一个活动都是由一个个精彩的场面组成的。我们在写作的时候,按照活动的顺序,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把一个个精彩的场面呈现出来,就能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相信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不仅会玩得痛快,也会写出精彩的文章来!
四、成语王国大比武过程
第一回合
1、第一局
首先进行第一回合的第一局比赛。这是一道必答题,在成语王国中,有很多含着一对近义词的成语,请你们根据这一特点,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出示相应卡片)红队:()多()广 七()八()()言()色()思()想 黄队:()听()说 旁()侧()眼()手()花()巧()蓝队:()朝()代()风()气()言()语 左()顾()绿队:()投()合()丹()药()风()雨()身()骨
2、第二局
第二局的题目也是必答题,许多成语中包含着一对反义词,请你根据这一特点,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出示相应卡片)红队:()昏()暗 深()浅()承()启()()惊()怪 黄队:()新()旧 大()小()弄()成()争()恐()蓝队:积()成()()邻()舍 出()入()()口()声 绿队:()高()厚 口()心()大()无()眼()手()
3、第三局
第三局的题目还是必答题。不少成语中含有动物的名称,请你填空。红队:()目混珠()鬼蛇神()视眈眈()死狐悲 黄队:()飞凤舞 画()添足()肠小道 顺手牵()蓝队:()年马月()毛蒜皮()急跳墙()吞虎咽 绿队:()目寸光 气壮如()()到成功 老态()钟
五、交流观察与体验所得
1、刚才我们进行了第一回合的比赛,大家势力相当。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在这一回合的比赛中,你觉得教室里的气氛怎样?
(引导学生说准确、说具体。如果气氛前后发生了变化,则注意引导学生把变化说清楚。)
2、你观察了哪个典型的人物?
引导学生抓住典型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进行具体描述,注意引导学生用书面语言。
3、在比赛过程中,你有哪些心理活动或体验? 注意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环节不同的心里活动。
4、下面,我们将进行第二回合的比赛,希望同学们在认真比赛的同时进一步细细观察与体验,六、成语王国大比武第二回合
第二回合是“灵机一动,急中生智”,这一回合是抢答题。
第一局:请根据下面的词语猜成语。谁最先举手谁猜,谁不举手就喊,就扣除该团队1分。(逐一出示词语)
退潮(水落石出)剪彩(一刀两断)全错(一无是处)文盲(目不识丁)第二局:刚才这一局可谓扣人心弦,精彩纷呈。接下来的第二局仍是抢答题:看数字说成语,例如12345609,是七零八落。(逐一出示词语。)
1256789(丢三落四)333 555(三五成群)1+2+3(接二连三)3.5(不三不四)
七、成语王国大比武第三回合
1、小结上一回合比赛情况。
2、这是比赛第三回合,也是最后一回合——心有灵犀一点通,即成语之最,如老师提出“最高的人”,同学们抢答“顶天立地”。这一回合也是抢答题,规矩同第二回合。大家有信心获胜吗?比赛现在开始!(逐一出示成语之最。)
最长的腿(一步登天)最长的寿命(万寿无疆)最宝贵的话(金玉良言)最大有容量(包罗万象)最难做的饭(无米之炊)最大的变化(翻天覆地)最大的被子(铺天盖地)最贵的稿费(一字千金)最大的幸运(九死一生)
八、交流观察与体验所得
1、刚才我们进行了激烈的第二、三回合比赛。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在这两回合的比赛中,你觉得教室里的气氛怎样?你观察了哪个典型的人物? 同学们先小队交流,然后指名集体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说话)
(引导学生说准确、说具体。如果气氛前后发生了变化,则注意引导学生把变化说清楚。)(引导学生抓住典型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进行具体描述,注意引导学生用书面语言。)
3、在比赛过程中,你有哪些心理活动或体验?(注意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环节的不同的心里活动。)
九、成语王国大比武第四回合
小结三个回合比赛情况。注意多用成语,如遥遥领先、后来者居上、难分难解、不分胜负……接下来的第回合比赛,将一决雌雄。这回合比赛要求是:各队根据今天的所见所闻,说一段最想说的话,看哪一队用的成语又多又恰到好处。每正确使用一个成语加1分。统计分数,宣布各小队得分情况。
十、活动小结,指导作文
经过紧张激烈的比赛,*队得分最高,不过今天大家都是胜利者,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收获,不仅学到了很多有趣的成语,还学会了观察与体验。现在请同学们把我们这节课的活动记录下来,写成一篇文章。
在写文章之前,老师提醒同学们几点:
1、注意给文章取个生动有趣、新颖恰当的题目。
2、我们比赛进行了四个回合,不要每个回合都平均使力,要做到有详有略,例如你可以详写两个你觉得最有趣的回合,略写两个回合。
3、详写的部分,要善于抓住场面进行描写,既要写活动的气氛,也要抓住典型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以及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具体描写,这样可以让读者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
人,如闻其声的感受。
现在请同学们开始写作,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写出特别棒的文章来!
《传悄悄话》体验作文教学设计
一、导语:悄悄话就是小声地说话,不让其他人听见。老师手拢着成喇叭状,贴在一位同学的耳边,说悄悄话,其他人根本听不见。
二、游戏规则
今天,老师让我们做传悄悄话的游戏。规则是: 1.老师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
2.老师对两组的同学说一句悄悄话;
3.两组的第一位同学把悄悄话依次往后面传; 4.最后一位同学将听到的悄悄话写在黑板上。
三、游戏开始
1、第一轮游戏:传悄悄话:妈妈骑马,马慢,妈妈骂马
2、老师对第一位同学一阵耳语,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和思考
3、第二轮游戏:不光传话还要加动作,注意观察同学们“传”的动作和表情描而且自己在“传”中的心理活动。
所传的悄悄话是:花落花开
4、游戏开始。
四、说游戏过程
五、让学生开始习作,老师巡视指导
六、学生习作交流
这节课作文老师让我们做传话的游戏,我们同学又是一阵兴奋,都已经迫不及待了。做游戏之前,老师宣布了几条规则:
1、老师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
2、老师对两组的同学说一句悄悄话;
3、两组的第一位同学把悄悄话依次往后面传;
4、最后一位同学将听到的悄悄话写在黑板上。
游戏开始了。第一位同学一脸茫然,肯定是什么也没听到。终于,传到我这儿来了。前面的同学偏过头来,边笑边说出来一句话:“妈妈吃…爸爸…”他说的是什么句子呀!肯定是听错了。但是不能说两次,我只好往下传。
我也把手拢成喇叭状,对着后面的女生说“妈妈吃爸爸。”那个女生也没听明白,一脸疑惑地往后传。很快就传到了最后一位男生,他飞快地跑到黑板前,写下了:妈妈吃饭吧。咦,怎么跟我传的不一样?我再看另一组写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这比我们组写得更奇怪了!
最终,老师公布了答案:妈妈骑马,马慢,妈妈骂马。真像一个绕口令,可惜我们都没听清楚。
第二轮游戏开始了。这回还要加上动作。前面同学传给我:“花落花开花落谜语。”然后做手往上转再变成一个尖尖的宝塔的动作。这回不怎么奇怪了,我便继续往后传。最后的同
学在黑板上写下了:花落花开花落你死。太奇怪了,“谜语”怎么会变成“你死”呢?另一组写的跟我们截然不同,花开花落春花然。不仅意思不一样,还少了一个字呢。
老师说出了答案:花开花落,感谢命运。动作应该是手往下转再变成宝塔形。而两组可能是做得太快的原因,全部变成手往上转了。
在这次游戏中,我知道了经过几个人的传话,之后就不是原来的话了。不能相信别人的道听途说,自己更不能道听途说。
课题:笑态百出——人物神态描写训练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体验,能够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的笑态。
2、锻炼观察能力,体验快乐情感,激发写作情趣。
【教学设想】
1、叶圣陶曾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联系学生生活,发掘作文资源。
2、创设一个笑的情境,让学生亲自感受并认真观察别人的笑,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笑的情态。
3、把指导重点放在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思考的驱动,认识的提升和智慧的开发上。
4、整个设计力求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体现作文训练的层次性。
【教学过程】 活动前:
布置摘抄描写笑态的语句和成语;每人搜集一个小笑话。
活动中:
(一)交代课时目标:通过观察和体验,能够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的笑态。
(二)创设笑的情境:请同学来讲笑话。
1、一生上台讲笑话“阿蛋写信”
一日,阿蛋听说老舅病了,便写了一封问候信。平时阿蛋办事马虎粗心,遇到不会写的字便画个“O”代表其字。信是这样写的(“O”读“蛋”)
亲爱的老O(舅):听说你生O(病)了,我们一家希望你好好养O(病),等O(病)好了再下O(床)。千万不要O(病)没好就下O(床),一定要等O(病)好了才可以下O(床)。愿你好好养O(病),早日下O(床)!你的外O(甥)阿蛋
老师叫暂停,提示:你能用一个词或成语来形容一下大家的笑吗? 一生答:哄堂大笑
开怀大笑
一生答:前仰后合 捧腹大笑
你能用几句话描绘一下教室里的欢乐气氛吗?最好用上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找同学来描述)
一生答:同学们个个笑得前仰后合,人仰马翻,整个教室就像一口沸腾的大锅。笑声传出了教室,回荡在走廊上,校园里。
一生答:我们的笑声像波浪在教室里回荡,久久不能平静。
一生答:同学们都哈哈大笑,有的张着大嘴笑;有的眯着眼睛笑;有的捶着桌子笑;有的捂着肚子笑。
老师启发:能否衬托一下?
一生答:笑声飘荡在校园里,感染了校园里的柳树,柳树也笑弯了腰,柳叶也赶来伴舞。一生答:笑声把我们班的班徽都要震落了。
一生答:笑声传到天空,鸟儿都好奇地停下来观看。
2、继续请同学讲笑话。
老师又叫暂停,提示:刚才大家都笑得很开心,回想一下你是怎样笑的?(找同学来描述)一生答:我刚才只顾高兴,仰头大笑时把头撞在了墙上。
一生答:我笑得喘不过气来。
一生答:我笑得肚子疼。
一生答:我笑得腮帮子疼。
老师继续提示:刚才你看到谁笑得最开心?他是怎样笑的?可
以从表情、动作、声音等方面去描绘。(找同学来描述)
一生答:王室栋笑得最厉害,他前仰后合哈哈大笑,脸上的青筋都憋出来了!
一生答:韩休萌笑得最厉害,他讲笑话都讲不下去了,他憋得脸通红,弯着腰抱着肚子,一个劲地笑,就是说不出一句话,他使劲想控制住自己,说出最后的一个关键词,可是张了好几次嘴,竟没说出一个字,最后他干脆两手抱头趴在了讲台上。虽然笑话没有讲完,但同学们早已笑翻了天。
(三)梳理成文。
老师提示:把大家刚才体验到的、观察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整理下来就是一篇好文章。如果整理成文,给文章起个什么题目比较好呢?(找同学发表意见)一生答:《笑、笑、笑》。
一生答:《笑比哭好》。
一生答:《笑声在教室里回荡》。
一生答:《笑的写真》。
老师继续启发:如何开头和结尾呢?(找同学发表意见)
一生答:开头开门见山,交代时间和事件,结尾写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都很留恋这堂课。
一生答:用歌词开头“朋友,你是喜欢哭还是喜欢笑,你若感到幸福你就笑笑笑。”
一生答:结尾可以写“笑一笑,十年少,愿你笑口常开。”
老师总结:有了题目,补充完开头和结尾,一篇完整的文章出炉了。这篇文章的关键是中间对笑态的刻画部分,一定要细致、生动、形象。我这里有一段笑话,是《红楼梦》第四十回写刘姥姥进大观园吃饭时逗大家发笑的事。大家听一听,看曹雪芹是如何描绘众人笑态的。
(附: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 “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肥不语.众人先是发征,后来一听,上上下下一齐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叫“哎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呼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装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四)学生写文。教室恢复安静。
(五)20分钟后,交流作文并修改补充。
(六)布置爱心作业。
生活化体验式作文教学 篇6
一、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小学生的日常活动范围较小,形式单一,每天都是重复着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到家”这样“两点一线”的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接触较少,但是我们要鼓励学生从平淡的生活中寻找精彩、于细微的生活中寻找真情。比如,写人的作文时,首先应该让学生选择自己身边与之朝夕相处或者非常熟悉的人物进行观察,抓住人物身上具有代表性的特征进行详细叙述,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比如,写动物,就必须选择自己十分了解的小动物,可能是在乡下姥姥家养的家畜、家禽,也可能是自己在家养的宠物,但必须是你熟悉的、仔细观察过的,才能对其有深刻的印象,写出来的作文才是真实的,能打动读者的;比如,写场面描写,首先要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观察,可以采用由远及近、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顺序逐个进行观察,并抓住精彩处进行放大观察,着意特写……不论写什么样的作文,学生只有全身心地对事物进行观察,才能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写出生动鲜活的文章。
二、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体验式作文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深入生活的细节中,对生活事件进行真诚而活跃的情感体验。只有让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生活实践当中,写出来的作文才能真切地展现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显现学生的生命活力和丰富个性。学校每天两个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让学生投身其中,尽享快乐;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作为一个少先队员的骄傲,在祖国母亲怀抱中的温暖;每年一次的“植树活动”“学雷锋”“庆六一”“庆国庆”……学生每参加一次活动就有一次深切的体验,不同的学生个体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亲身去“参加”生活,而不是客观地去“参观”生活。
三、记录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当学生对纷繁复杂的日常生活进行了一定的观察和体验后,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及时地把观察和体验到的归纳、整理,并采用一定的方法记录下来。如可以分门别类地用日记或片段形式记下来,也可以用小卡片的形式摘录下来,还可以把自己记录下来的贴在展示台上进行比赛等等。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营造作文氛围,又能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久而久之,学生积累的写作素材多了,写作时就不会感到束手无策了。
总之,在生活化体验式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生活细节,认真体验生活经历,及时总结生活经验。这样才能使作文教学还原生活的本位,也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习作动机,孕育写作文的激情,让一篇篇充满生活气息的文字流淌在学生的笔尖。
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引导策略 篇7
一.一石激起千层浪, 培养发散思维
在体验式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有目的地导演“情境”, 为学生制造一种场合、一种氛围, 使它成为一种强化的刺激信息, 在激起学生某种情感体验的同时, 最大可能地唤醒学生以往生活体验的灵感, 或者能最大可能地激起学生去观察体验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捕捉时机,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获得直接的体验, 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 视写作为一种快乐, 一种需要, 满腔热情地去写作;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中, 感受多层面的社会;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经常去发现家庭成员之间的故事等等。比如, 一次作文课上, 以“我熟悉的一个人”为题写身边的一个人物。正好这节课刚上课的时候, 有一位学生家长来给孩子送课本, 我于是让学生先仔细回忆父亲与孩子之间的互动, 想象如果自己是那个孩子, 会有哪些想法。学生畅所欲言, 有说自己会感动的, 有说自己会惭愧的, 有说自己会生气的等等, 进而了解到人物的性格特点决定了人物的不同表现。我又让学生想想自己是那个父亲, 又会有哪些想法。学生在设身处地的想象之后, 对父亲的情感被充分点燃, 纷纷回忆起与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 伤心的时候一句亲切的话语, 一个轻微的抚摸的动作, 一个关怀的眼神, 都在他们小小的心灵中刻下深刻的印记。他们在写作中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 就是平时最不爱写作文的学生也能感情真挚地写出父亲与自己相处的一件事。情境启发的亲身的体验给了他们表达的欲望和灵感。
书籍包蕴万物, 饱含间真情。未见高山便知其巍峨, 未见大海便知其深邃, 未见宇宙便知其渺远, 当学生在真正静心阅读时, 一段文字, 一个字句, 甚至一个词, 都会震撼着、感动着他们, 在他的心里泛起涟漪。无论是刹那间的顿悟还是永久的回味, 都是在诱发他们自己的体验。仍以“我熟悉的一个人”为例, 在写作之前, 先让学生充分回忆曾经学过的写人文章, 经典的人物形象, 谈这些形象给自己的震撼, 当思维打开后, 形形色色的人物被放到了我们的面前, 有教师, 有父母、朋友, 有送奶工, 也有快递员……学生在讨论中迸射火花, 发现这我们身边除了父母、亲人, 还有这么多值得关注的人和事, 作文素材得到了极大丰富。
二.迎击风浪, 培养再体验意识
一石激起千层浪, 发散思维带动学生的个性体验不断涌现。例如, 以“幸福是”为题进行写作, 学生调动体验积累, 补充了幸福是浓浓的亲情, 幸福是帮助别人, 幸福是实现自己的理想、幸福是妈妈的一次温馨的送行, 幸福是妈妈关爱的唠叨, 幸福是回家时妈妈做好一顿香喷喷的米饭, 幸福是课堂上回答问题后老师一个充满爱意的眼神, 幸福是阅读诗文名篇后获得的精神的愉悦之感……这些思考无不表明学生完全有能力写出表达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然而, “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发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想象力, 开发创造潜能, 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是新课标对我们的写作教学的更高要求。如何让学生在千层巨浪中从容穿梭, 准确地在“弱水三千”中找到最适合写作的那“一瓢”呢?
有了下锅的米, 我们还要培养“巧妇”。在创设情境激发的各种体验中, 学生需要理性地去选择, 创造性地去表达, 准确地去评价。从实践也可以发现, 尽管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 下笔更为流畅了, 但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以及文章技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工和琢磨, 这就需要我们反复地体验、修改, 培养再体验意识, 即对选定的素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 对完成的体验文章进行再评价。
首先, 先有的体验并不就完满、深刻, 它也需要不断地加以修正、成长。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选定的素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 让学生品读自己的文章, 试着去修改成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结构美的美文。例如“陪伴”为题的习作中, 学生写到胆小的自己在同学的陪伴下爬树, 进而变得勇敢的故事, 故事叙述完整清晰, 但对于自己心理变化的描写总是显得粗糙, 不够细腻。我启发学生反复品读, 再次回忆爬树的经历, 从中捕捉与“陪伴”关联的一些生活形象, 在表达中去丰富意象。学生通过启发后, 发现原来陪伴和见证他和小伙伴的友谊的还有那棵树, 于是重新构思, 以“树”贯穿全文, 以“树”联系情感, 以“树”象征友谊, 写出了他自己的特色来。
其次, 教师可以搭建交流平台, 深入并丰富个体体验。由于学生生活经历、兴趣爱好、个体情感体验各不相同, 对同一事、同一物、同一景, 不同的学生也会产生不同的体验, 流露出不同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展开交流, 相互学习, 对所写题目进行再体验, 深入并丰富个体体验, 并激起学生参与体验生活的兴趣,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再者, 命题对于体验式作文教学来说特别重要。新课程标准建议“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命题如果能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要, 让学生有话要说, 不吐不快, 往往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写作欲望, 以愉悦的情感进入写作。教师可以“改进作文命题方式, 提倡学生自主选题”。第一, 在命题作文中引导学生在其写作范围内自主选择符合内在需要的内容, 表现的主题;第二, 在半命题作文中引导学生积极补充, 选择新颖的素材, 增强思维的发散力;第三,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创作, 不限制学生的写作内容和表达主题, 自由发挥, 选择感受最深、迫切表达的生活体验。学生的自主命题可以更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生活的体验的兴趣, 并进行理性地, 客观地思考, 这是学生写作能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的基础。
最后, “学习是一个顿悟的过程, 学习结果呈现的仅仅是过去的记录, 而不是将来的知识”, 一篇作文不应该是作为教学活动的目的或终结。“体验性”依附于作文教学的实施过程之中, 这就要求教师在体验式作文的教学中需要改变传统的批改方式, 多用鼓励和商榷的语气, 多采用激励性的评语, 用宽容心态和独到眼光去发现作文中的亮点, 让学生从老师的评价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刺激写作的激情。同时, 新课程要求“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 所以,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也试着做评价的主体, 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人, 从根本上打破传统作文批改中的教师“一锤定音”, 让学生各抒己见, 在互评互改中要发现别人的作文中值得自己学习的优点,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体验式作文教学——走出习作低谷 篇8
关键词:激发兴趣,指导观察,积累素材,求真求实
作文, 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部重头戏, 然而, 长期以来它却像个巫婆困扰着我们和学生, 我常常想着有什么“魔咒”能让学生像爱游戏一样爱上作文吗?我们又该如何带学生走出没兴趣、不想写、写不好的低谷呢?下面, 我以中年级习作《__的拔河比赛》的指导为例, 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设“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作文的源泉动力, 作文指导课上我们应特别重视“兴趣先行”, 运用灵活的手段, 使训练形式多样化, 如以读带写、看图写画、先玩后作、先画后写、续写故事、先演后作、音像作文等手法。就拿“拔河比赛”这节习作指导课来说吧, 上课伊始, 我把学生拉到了操场, 粗粗的麻绳摆在中央, 可爱的学生立马雀跃万分, 我告诉学生“我们先来痛痛快快地玩几场拔河比赛, 赛过之后, 相信你们就能轻轻松松地写好这次活动。”一听“玩”字, 学生兴致高涨。
二、导“观”———授之以渔
大文学家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这一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 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是呀“, 不会观察, 就不会作文。”小学生好奇心强, 喜爱观察, 但却不会观察, 他们往往浮光掠影, 不善于探幽索微、捕捉特点、触类联想、发现规律, 因此授之以观察方法尤为重要。在指导《__ 的拔河比赛》时, 我带领学生在操场上来了一回体验观察式的练习, 在拔河前中后这三个进程里, 我在细节处关键处喊了“停”, 从而引导学生观察。当选手上场做好准备只待我一声令下时, 我却话锋一转对学生说:“你们看!场上的选手个子怎么样?摆出什么架势?”比赛开始了, 我走进啦啦队, 示意学生看看“场上选手怎么拔, 脚如何放、身子什么姿势, 脸上什么神情?“”看, 麻绳像什么, 有什么变化?”第一回合结束, 我让选手说说“拔时有什么感觉, 心里在想些什么?”
三、历“程”———积累素材
“我听过了就忘记了, 我看过了就记住了, 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一格言道出了实践的重要性。同样, 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多了, 作文的素材就会丰富与实在, 那么想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我们在作文指导课前或课中让学生有一个体验的实践过程。
在《__ 的拔河比赛》这节指导课上, 我把课堂还给学生, 分别以十名学生为一组, 让每个孩子亲历、体验了拔河的全过程, 如此一来, 学生就扫去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瞧, 参赛的队员们死死地抓紧绳子, 恨不得脚下深深钉进地里, 眼睛瞪得滚圆, 脸儿憋得通红。“”绳子时而左, 时而右, 绳子上的红绸像个调皮的孩子, 左跑跑, 右蹿蹿。“”嘟———哨声再次响起, 响得那样扣人心弦。”“这时, 我们在班长的建议下, 马上改口号‘一二蹬!一二蹬!’很快, 参赛员跟着口号的节奏整齐地往后蹬, 拉着拉着, 绳子被拉了一大截过来。哈哈, 绳子上的红绸欢天喜地向我们这边奔来。”试想, 如果让孩子坐在教室里凭空想象, 学生笔下又怎会流出如此生动, 鲜活的句段呢?
四、激“写”———生动活泼
(一) 内容走向真实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呀, 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 我们要鼓励学生写自得之见, 抒自然之情, 表达真实的情感、真诚的态度, 努力使习作过程成为学生从生活中求真、养善、立美的过程。
学生欲下笔写《__ 的拔河比赛》时, 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倾吐真情的心理安全氛围, 呵护学生习作中闪烁的悟性和灵性。我对学生说“:待会儿, 你们写好后, 我要在班上朗读你们的作品, 倘若同学们猜的出习作的主人, 那么你的习作就是成功的, 因为你的习作很真。”有了我这话的激励, 学生争着把心中的真心实意流露于纸上。“同桌脚踩崭新的靴子, 身穿美丽的裙子加入了我们队伍, 我心想:你这身打扮, 要怎么使力, 干脆别来碍手碍脚了。”“虽说平日里我不喜欢小鑫那胖乎乎的身材, 可是现在, 我恨不得苗条的自己成了他。“”陈老师鼓着腮帮子, 吹起口中的哨子, 可是哨子却发出如老师般嘶哑的声音, 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我想还不如让我这只百灵鸟当裁判呢。”当我用欣赏的口吻读着学生发自内心的言语时, 孩子们笑了更是不费吹灰之力便猜出了其主人, 我想, 这就是“真”的所在。
(二) 形式放开束缚
1.命题自主。
此次习作, 我不以《精彩的拔河比赛》这种全命题的形式出现, 而是以《__ 的拔河比赛》这种半命题的形式出现, 限制少了, 范围广了, 于是学生的笔下处处闪耀着“孩子气”“童稚语”。就题目上看来, 孩子的习作已令人期待:《一次令我不满的拔河比赛》, 《奇怪的拔河比赛》, 《有趣的拔河比赛》, 《别有用心的拔河比赛》, 《令我受益匪浅的拔河比赛》……
2.表达自由。
《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教学有着这样的建议:“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确, 我们应倡导学生习作从思想到感情, 从内容到形式, 都放开手脚, 自由作文, 这样, 学生作文时才能真正做到自由表达, 才能扬出真情实感和独特的个性。
学生在下笔写《__ 的拔河比赛》时, 我给予了学生表达上充分的自由, 没有要求学生以“赛前、赛中、赛后”这样的流程来写, 思维没有受到条条框框限制的孩子, 习作的开头便妙趣横生, 充满创意。“星期一的下午, 班里同学的脸上大多乐开了花, 可是我却高兴不起来, 因为我的肚子似乎和我赌气似的, 偏偏在难得的拔河赛上疼了起来……”“今天真是个令人兴奋的日子, 作文课上, 陈老师居然带我们到操场上举行拔河比赛。同学们有的跳来跳去, 有的哈哈大笑……”“胖小志, 定在绳尾, 当红线向对方移去时, 他一屁股坐在地上, 大概想像个大铁锚一样定住吧, 可是, 他这只锚太轻了, 无法抵挡对方的精兵强将, 咦!相信你已经猜出我们是在举行拔河比赛了吧?”
体验式作文教学 篇9
1.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3.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的内容。
4.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1.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认识我吗?噢,不认识!我们彼此间刚刚见面,当然不认识了。那待会儿老师做个自我介绍,我希望大家听一听好不好?
生:好!
师:我呀,姓唐,叫唐晓俐,来自安徽芜湖镜湖小学。今天看到你们个个精神饱满,我特别高兴!好,我说完了,你听到什么了吗?
生:我听到了老师姓唐,叫唐晓俐。
师:真棒!听得真仔细!还听到什么呢?
生:还知道唐老师来自安徽……芜……湖。
师:恩,有点绕,因为我们小学的名字也带个“湖”,叫镜湖。很不错了,能听到这样。真棒。还有吗?
生:唐老师说你今天来到这里很高兴。
师:对,这是最关键的,这是我看到你们的一种感受。(板书:感受)
师:什么是“感受”?
生:是发自内心的感想,是自己做完一件事的心得。
师:你看“感受”是几个字啊?
生:两个字。
师:我们先看“感”。我们看到的大千世界,包括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包括我们读的书,这都是身外之物。这些身外之物是我们内心感知它、感觉它,这叫什么?(板书:感之于外)引起我们内心强烈的共鸣,引起我们内心 情感的波 澜 ,这叫———(板书:受之于心)
(生齐读“感之于外“”受之于心”)
师:这就叫———(指板书)感受。
师:咱们一起来读一读,预备,起!
生:感受……
师:大声点!
生:感受!
师:古人说目击事物以心击之,用心击之,用心感受它,引起你强烈的情感活动,这就叫“感受”。从什么地方开始?
生:从观察开始,从思考开始,从审题开始,从情感爆发开始,从准备写作文开始。
师:说了很多,我觉得要写一篇好文章,要从你的生活、你经历的事情的“感受”开始。感受是习作的开端,感受是立意的前提,感受是抒情的基点,感受是行文的动力。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敞开心扉,自由地心灵与心灵对话,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通过游戏活动来感受,通过文字和语言来沟通情感,相信我们会在每一分钟里都能有所创造,都将诞生新的方法、新的思想和新的创意。
二、游戏规则
师:这节课我们看什么?知道吗?
(生摇头)
师:不知道?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既然玩游戏,就得有游戏规则。下面仔细听游戏的规则。(板书:游戏规则)
师:每人先发一张纸条,第一组到第三组同学分别写上“谁“”在哪里“”干什么”。再选出三位同学随意从中抽出一张,依次大声读这三个词并凑成一句话。被读到的句子凡是符合实际的,大家鼓掌祝贺;不符合实际的就一笑了之,切莫计较,因为这是游戏。听清楚了吗?谁来说一说规则呢?
生:游戏规则是第一组写上姓名,然后第二组写上地址,第三组写上干什么,第二步是把句子连成一句话,第三步是看句子读得通顺不通顺,通顺的就鼓鼓掌,不通顺的就一笑了之。
师:咱们评价下她说得怎么样。你给评价一下。
生:非常好。
师:好在哪?
生:她把老师说的话全都复述了一遍。
师:这叫说完整。(板书:说完整)
师:原因是她刚刚听得很认真。(板书:认真听)
三、准备游戏
师:下面就请大家用铅笔在小纸片上按要求写一写,开始。
(师生交谈)
师:请问你写好了吗?
生:写好了。
师:因为最简单,只要写———
生:名字。
(师走到另一位学生旁)
师:你为什么东张西望?不知道怎么写,是吗?
生:还在想。
师:好好想。(走到另一位学生旁)
师:你写的是什么?
生:我写的是地点。
师:地点是什么?
生:东渡六中。
师:噢!在六中。哇,就是我们这个会场。
师:写好了没有?
(一女生举手)
生:我们在六中上课。
师:嗯,她说在上课,记住你写的是“干什么”“,在上课”就可以了。
(一男生举手)
生:我写的是钓鱼。
师:我请各个小组的组长收一下小纸片。
师:好,我们刚刚写的时候,有的人不知道该怎么写,有的人觉得很简单。那到底会出现什么情景呢?
师:现在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觉得这个游戏很好玩。
师:刚刚我们在写纸条的时候,你觉得我们的教室怎么样?
生:很大。
师:我们的教室很大,那有没有声音呢?
生:安静。
师:嗯,除了安静还能怎么说?
生:我感觉充满了神秘感。
师:嗯,还有吗?
生:我感觉教室很美丽。
师:很美丽,因为内心充满期待。
师:好的,现在游戏进行到这儿,我们都觉得很神秘很神奇很美好,所以刚才有的同学在东张西望,有的同学在抓耳挠腮,有的同学很期待。你们能不能把刚才的场景用两三句话完整地说一说,静静地想一下再来说。
生:有的同学很期待,有的同学在抓耳挠腮地想着什么,有的同学一直看着这里……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师:嗯,看到了不少同学的表现,不错,你看你的发言引得大家都想说了。
生:有的同学盯着老师……有的同学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上课。
师:真不错,用了“目不转睛”,请其他同学继续说。
生:有的同学在教室里东张西望,想看看同学是怎么写的。还有,我是在认真地写着。
师:好的,咱们就把这两句话快速地写在你的稿纸上,不抬头,不停笔,看看谁写得最快。
师:写纸条时,教室里怎么样?有的同学怎么样?有的同学怎么样?“我”怎么样?
师:教室里真安静,就听到同学们“沙沙”的写字声。
师:请一个同学念念。
生:我们在六中上课,游戏开始了,有的同学认真地听老师讲课,有的同学在想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的同学东张西望,再看这里多安静啊!
师:好的,她说的是上课的情景。我再看看写纸条的情景。好,我再找个同学来念念看,谁写好了?
生:教室里有的同学东张西望看教室里多么新奇,有的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期待老师给我们讲课,有的同学左顾右盼,有的同学在认真地思考问题,而我却在努力地想怎么才能写得好。
师:好,刚才我们说写的这个过程就是在准备游戏。(板书:准备游戏)
师:在这个过程中咱们同学真棒,乐于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板书:乐分享)
四、感受游戏
1.第一轮游戏。
师:好,现在想不想听听抽读的句子是怎么样的?
生:想!
师:我开始抽了,仔细听。 (抽纸条)
师:戴一城,是谁?请站起来。
师:在床上,做作业。
师:戴一城,你满意吗?
(戴一城摇头)
师:不满意,那咱们再来一个,请坐。(抽纸条)
师:张瑞涛,是谁?
师:在厦门市东渡六中,吃糖果!
(生笑)
师:刚刚读的时候张瑞涛你的名字有没有错?
(张瑞涛摇头)
师:没有错。那在六中有没有错?
(生摇头)
师:没有错,吃糖果有没有错?
(生摇头)
师:都没错,那凑在一起怎么会有这样的一种现象呢?因为什么?
生:因为不符合实际。
师:噢,不符合实际。好,这样因为搭配不当而发生了的现象,能不能用一个成语来表达?
生:张冠李戴。
师:真好!(板书:张冠李戴)
师:姓张的人的帽子被不恰当地戴在了一个姓李的人的头上,有点不太适合,就会闹出笑话。那今天我们就来玩这个游戏,用我们的语言,用我们的文字把它记录下来,有信心吗?
生:有!
师:这个游戏会玩了吗?
生:会!
2.第二轮游戏。
师:好,现在我们开始第二轮游戏。这时候你在写的时候,任意地写你想写的人物,任意地写发生的地点,任意地写想干的事,越新奇越有趣越好,开始。
(生开始写纸条)
师:这次同学们会思考了。
师:现在请组长再来收一收。
(组长收纸条)
师:这时我来问一下,你是想被抽中还是不想被抽中?
生:我想被抽中。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我写的人是我最好的朋友。
师:她写的是一个朋友的名字,你们要小心噢。
师:你写的想被抽中吗?
生:我想被抽中,因为我觉得我写得很好玩。
师:噢,很好玩。再来一个。
生:我想我写的句子被抽中,原因是,我想把自己的快乐和大家分享。
师:多好啊,把快乐与大家分享。好,那刚才的心情能完整地说一说吗?同桌之间互相说说看。“我写的句子想被抽中,因为什么?”请开始,互相说说看。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句子分享给大家?
生:我不想被抽中,因为我还没有写完。
师:噢!他很伤心,他没有写完。还有呢?
生:我写的句子想被抽中,因为他也是我的好朋友。
师:不得了,好朋友在哪里啊?
生:我有点不想被抽中,如果很不合理的话,我不想把痛苦建立在别人的身上。
师:这是个有爱心的孩子,但记住刚才讲的,这只是一个———(生:游戏!)那游戏就是有快乐,也有一些小小的心跳的感觉。刚才在准备游戏的过程当中,我们都很注重自己的感受,乐于将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分享。(板书:感受)
师:游戏开始了。认真听,听得时候要记住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句子。不要只顾着笑,好不好?
生:好。
师:好,请个同学来吧。(抽出三张给一位女生)
生:陈美玲。
生:在船上……
师:这是地点。
生:陈美玲在船上快乐地唱歌。
师:通不通啊?
(生点头)
师:通啊!来,鼓鼓掌!
(生鼓掌)
师 :好 ,我们再来 看第二个。
生:范佩西在厕所开心地游泳。
(生大笑)
师:笑了!我们来看看你是怎么笑的?(提问一男生)
生:那个人物是我写的。
师:你写的,你刚刚是怎么笑的?把这个动作做给大家看看,然后说说。
生:我捂着嘴巴……
师:讲完整。
生:我捂着嘴巴哈哈大笑。
师:好的,你是怎么笑的? (提问一女生)
生:我捂着嘴巴小声地笑,不然会被人家听见。
师:噢,你很内敛。(提问一男生)
师:你怎么笑?
生:我……我捧腹大笑。
师:噢!你捧腹大笑。(提问一男生)
师:你怎么笑?
生:笑不露齿。
师:你是笑不露齿啊,是不是因为今天这个会场太大了,咱们都有点掩饰,是不是啊?其实快乐就要大声地笑出来,开开心心地感染别人。(提问一女生)
师:你怎么笑?
生:我笑抽了。
师:笑抽了,很时髦的语言啊。笑抽了筋,是这个意思吧! (提问一女生)
生:我趴在桌子上哈哈大笑。
师:好的。你说。(提问一女生)
生:我眯着眼睛大笑。
师:眯着眼睛还大笑,这个表情比较复杂。你呢?(提问一女生)
生:我靠着椅子哈哈大笑。
师:噢,好的。好,同学们,还记得刚才的那个句子是什么句子?
生:范佩西在厕所里开心地游泳。
师:好的,当这个句子一念完,教室里怎么样啊?
生:爆发出笑声。
师:有的怎么样,有的怎么样,还有的怎么样?“我”怎么样?请你用笔把它写下来。
(生写)
师:好,有同学写得不错,观察到的都记录下来了。我们再来玩一组,你再注意观察一下同学的表情。(抽出纸条)
师:郭文建是谁啊?
(郭文建举手)
师:是你吗,小帅哥。我再抽了啊。
师:在花园里,吹电风扇。
(生笑)
师:别光笑,要看表情啊,看每个同学的表情,待会儿要写下来的啊。再来一组。 (抽纸条)
师:陈薇。
(陈薇站起来)
师:在月球上,玩电脑!
(生笑)
师:观察别人的表情了吗?好,再写!开始。
(生写)
师:写好了吗?我来听听啊,没写好的继续写,写好的来念一念。
生:玩游戏时,有的同学哈哈大笑,有的同学趴在桌子上笑,有的同学眯着眼睛笑,有的同学捂着嘴巴笑,我靠在椅子上笑。
师:嗯,各种各样的笑,跃然纸上。
生:有的同学哈哈大笑,有的同学笑不露齿,而我呢,肚子都笑疼了。
师:嗯,还有不一样的笑吗?
生:有的人捂着嘴笑,有的人在冷笑,有的人在旁边“呃呃呃”地大笑。
师:有声音的表述“,呃呃呃”地大笑。但是为什么还有冷笑呢?
生:有的同学露出牙齿哈哈笑,有的同学捂住嘴巴笑,但我们班的杨家豪和戴一辰却当什么都没发生。
师:噢,他们很从容淡定, 是吗?好,我们到此为止,咱们玩了游戏,说了游戏,也写了游戏。我们在感受这个游戏的过程当中,勇于尝试着把它写下来,其实我们把一个一个的片段连缀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事情,咱们先来试着表述一下。 (板书:感受游戏,尝试写)
五、体验游戏
师:谁愿意来说说游戏的规则,刚才的游戏规则谁愿意说?谁愿意说写纸条时教室里的样子?谁愿意说咱们念纸条前心里是怎么想的?谁愿意再读读刚才是写怎么笑的?(师分别请几位学生上前)
师:咱们把它们串一下啊———今天的语文课上我们玩了一个游 戏 , 游戏的名 称叫———(指向黑板,生答:张冠李戴。)
师:游戏的规则是———(让上来的学生依次按顺序说)
生:第一步是在纸条上写“姓名”“地点”和“干什么”;第二步是随意抽取三张纸条,读一读句子,看看是否通顺,句子通顺的话我们给他鼓掌,不通顺的话,我们就笑一笑。
师:真的很不错啊!好,那下面就是开始写纸条了,“我” 怎么写———
生:开始写纸条了,教室里安安静静的,有的同学在埋头苦想,有的同学在飞快地动着笔写着,有的同学却在想着……
师:嗯,好的。游戏开始了,教室里怎么样?
生:游戏开始了,教室里很安静,我似乎能听见全班同学的心在怦怦地跳。
师:讲得真好,鼓鼓掌。
(生鼓掌)
师:句子刚读完———
生:句子刚读完,如果合理的话,大家会给他用最热烈的掌声鼓掌,如果句子不通顺的话,大家会哈哈大笑,好像肚子都疼了一样。
(师示意下一位学生继续说)
生:我最感兴趣的句子是“范佩西在厕所里游泳”。全班同学都哈哈大笑起来,像炸开了锅,有的人捧着肚子哈哈大笑,有的人靠着椅子大笑,有的人“呃呃呃”地叫着……
师:好,我们再来看还有哪一组愿意和大家分享下?
(四名学生上前)
生:游戏规则是,第一步写纸条,第二步读纸条,看读起来通不通顺,通顺就给他鼓掌,不通顺就笑一下。
生:写纸条的时候大家很安静,有的在埋头苦写,有的在想着怎么写,有的在听着老师,大家都很安静,都能听见大家写字的声音和钟声。
生:我的被抽中了,因为我写得最搞笑。
生:哦,当读到有我写的“范佩西在厕所里快乐地游泳”时全班哄堂大笑起来,有的捧腹大笑,有的笑不露齿,有的哈哈大笑,而我要笑抽了。
师:写清事情的经过,感触最深的地方是要展开来细细地写。刚才有些同学写了那么多词语,把这种感触放大,写出来。第二,写下最真实的思考与启迪。可以多角度地思考,你可以模仿别人,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我希望你们把感受表达清楚,一句话是不足以说服人的,是不是?这节课同学们注意观察、留心体验,把一次有趣的活动写出了好几个片段,我们可以根据刚才大家交流的体验、评讲的内容进行修改,先在小组内分工,各写一个片段,然后试着将几个片段连起来在小组内说说看,互相交流分享,最后在全班汇报,行吗?
(生写作,师巡视。)
师:轻轻地读一读自己写的片段,想想这几个问题:(1)我有没有将事情最关键的地方写具体?(2)我有没有将刚才最真实的感触写清楚?(3)我的观察与感受有没有完整地表达出来?画出让自己不大满意的地方,多读几遍,再试着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已经写好的同学可以看一看黑板上老师的提示──轻轻地读一读自己写的片段。
(生写作,或修改自己写的片段。师巡视。)
师:好,你看,这是在与大家分享,而且不断地在修改。其实修改的过程也是练的过程,在练的当中我们就会发现问题。(板书:能修改)
师:到这儿为止,我们的游戏做完了,一件事情也说了,也写了,我们的评价内容也出来了。下课之后,在同学们完成这篇习作的时候,请遵照这样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如果你自己觉得做得好可以给自己打五个星。
体验式作文教学 篇10
一、课题的提出
关注农村学生语文作文兴趣, 帮助教师认识理念, 有助于教师认识到自身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原因, 转变教学观念, 改进作文教学水平。“体验式习作教学”指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运用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积极性的方法途径, 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习作水平的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掌握的过程。使学生明确作文的目的, 并体验到作文的快乐。体验式作文教学符合了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 贯彻了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要求, 它的实施有助于语文教学的与时俱进。通过主要问题的解决, 为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供指导, 促进教师专业的提升和学生有效学习策略的形成。
我们的研究目标:教师转变教育观念, 由过去的知识权威转变为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和协作者,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制定教学方案, 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灵活的控制和评价。通过研究提高对教师课题的科研水平, 努力探索体验式作文教学的一般规律, 构建科学合理、功能优化、体系开放的作文教学结构, 形成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样式及其策略。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
1.我们在开题后, 立即对学生习作心理和习惯进行科学的问卷调查, 对教师和家长进行座谈调查, 找出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然后有针对地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做到有的放矢, 目标明确。
2.每月召开课题组专题会议, 交流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得失, 总结经验, 收集资料, 修正方向, 布置以后课题研究内容。每次开会, 课题组成员畅所欲言, 积极汇报, 集思广益, 统一思想。
3.课题组教师积极学习“课程标准”, 学习教育科学理论, 撰写学习笔记, 定期交流学习心得, 以提高研究者素质, 提高研究水平。一年来, 课题组成员撰写读书笔记、案例反思、经验总结共计10余篇。
4.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和写字体验。“语文课程标准”对听说读写的要求明确、清晰。要提高习作水平, 阅读和写字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我们每天上午7点半到8点钟是阅读时间, 下午1点半到2点钟是写字时间。对阅读和写字体验中出现的经验及时总结, 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5.积极落实学生日记习作积累体验。实验班级在课题组组织下, 坚持每天记日记。教师及时批语评价, 适时展示, 总结提高。不断积累, 通过写小作文, 为作文写作积累材料, 做好“练兵”。
6.“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的要求。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 以语文高效课堂新模式授课, 变原来的当堂完成为课前布置, 学生酝酿思想, 口头说作文, 下课实践体验, 查找资料, 酝酿初写, 家长初评, 教师初步把关, 在下节课展示, 读、评、说、议。把作文过程拉长拉宽, 改变了原来应付式作文, 学生言之无物, 作文干瘪无味, 使作文课堂变成了个性飞扬的演讲会、故事会、研讨会、展示会。
7.突破学校教育的局限, 通过亲子作文和社区服务体验, 使习作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平时多提倡, 定时展示总结。做到平时积累和节假日家庭、社会亲子作文专题活动相结合。
三、体验式习作教学的效果
通过开展课题研究, 转变了教师作文教学的理念, 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开展课题研究以来, 老师们的视野开阔了。他们在关注学生习作 (特别是习作分数) 的同时, 更关注学生的写作体验, 关注学生写作的整个过程。做到了课题伊始提出的“关注学生写作过程, 看他们是否掌握了观察、阅读、搜集信息等各种方法, 是否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写作过程, 是否与小组内其他同学开展有效的合作与交流, 是否对写作充满兴趣和信心……”
1.开展课题研究, 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
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使参与课题研究班级的学生作文习惯和写作心理有了较大转变, 学生的写作素养得到大面积的提高。多名学生的作文在保护环境大赛中获得洛龙区一、二等奖。课题组成员获得优秀辅导奖。学生习作在学校阅报橱窗、校报发表, 我辅导的学生作文被推荐参加世界华人少年作文大赛评比。
活动体验式作文教学模式初探 篇11
[关键词]作文;体验式;效率
小学作文“活动体验式”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以活动为基本载体,以发展学生表达能力为目的。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在互动中充分的语言交流来达到口头语言的充分表达,进而向书面语言转化,从而使学生学会自然流畅地表达。笔者以习作指导课《吹气球》为例,介绍这种模式的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初步体验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应从创设情境入手,给学生营造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情境,进行合理的引导,激发学习的兴趣,一步一步地将学生引入所创设的情境中。此时教师适时地点拨活动的要领及相应的注意事项,使学生在活动中方向明确,然后鼓励学生充分互动,演示相应的情节并不断获得相关的个性体验。
在执教《吹气球》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开展第一轮游戏。教师说:“同学们,今天的习作课,记一次有趣的活动。先进行吹气球的活动,请把你们准备好的气球拿出来,游戏马上开始。听口令,预备!”
此时,同学们憋足了劲,拿起气球做好了吹气的准备。教师再提醒:“停一下,老师还要说明的是——如果谁的气球吹得最小,这位同学就要上台来表演教师所要求的节目。同时,教师希望同学们能够做到仔细观察,用心感受。”
“当你听到‘听口令,预备!等一等’时,你们的感受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再次提出要求:游戏中不但要体会自己的感受,还要注意观察别人的动作、神态等。游戏结束后,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吹气球的,并且回忆大家一起吹时的情景,说说自己听见了什么声音,观察到什么?
在课堂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再给予适度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互相讲述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特别鼓励有创意的说法及与别人不同的情感体验,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二、参与表演,让学生感悟体验
课堂上,当别的学生在互说互演时,教师特别注意引导其他同学认真听,仔细看。说完以后,组织学生对表演者进行评议,形式可以是自评、他评和小组评议相结合。通过评议,让学生的认识更深刻,思路更开阔,从而整体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比如这节《吹气球》习作指导课第二部分是这样的:教师找到气球吹得最小的那位同学,请他上台表演。教师对那位同学说:“此刻,你在想些什么?”接着,教师又对其余的同学说:“此时,你们的心情怎样?”引导学生自由评说。
为了让学生更有体验,接下来教师拿出课前设计好的若干纸条,让那个学生抽签,然后根据纸条上的要求进行表演,其他同学根据他的动作,猜猜他表演什么。这一活动的开展,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大家看得认真,说得详细。有了这样的气氛和良好的引导,基于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此时学生的说就恰到好处了。
三、互动合作,让学生深入体验
在教学的第三环节,教师打破了作文教学先游戏后习作和少数学生参与活动的传统教学模式,将课堂变成了活动的现场,全体学生参与活动,学生参与热情高,都是活动的直接实践者和感受者,这样,课堂气氛浓郁,高潮连续不断,学生感受真切,个性体验也就不断地生成。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是这样实施教学的:教师先请同桌同学合作,把吹好的气球绑好,然后四人一组说说合作过程和各自的感受。教师还指名同学来说,其他学生评议。接下来,让学生说说这是一场怎样的游戏。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说说游戏活动的全过程,帮助大家理清习作脉络,为后面的写作打下了基础。
四、分层练习,让学生享受体验
在课堂的第四环节,教师出示写作阶段要求,要求学生现场作文。学生可以任选一阶段习作,也可以写全过程。
第一阶段:根据教师的提示,用适当的词语或句子填空;第二阶段: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写下来,语言要通顺,内容要具体;第三阶段: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受。
在这节中年级的活动体验式作文课中,一开课,教师明确告诉学生这节课的学习任务,立刻组织吹气球比赛,让学生进入一个有期待且兴奋的游戏情境。当学生处在游戏的最高兴奋点时,教师有意识地进行暂停,引导学生做到“仔细观察、用心感受”,并让学生说出此时自己的感受,这种感受自然就真真切切了。后面的游戏是在学生的合作下共同完成的,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去体验,去学会与他人合作。游戏结束,让学生先说后“现场作文”。作文的要求有层次、有坡度,适合不同层次同学的作文水平和发展空间,充分体现了教学的艺术和活动的体验性原则。整堂课“欢乐、热烈、有趣”,激发了写作冲动,学生的写就有了真情实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体验式作文教学 篇12
语文新课程认为,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 认识自我, 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往往能综合体现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特别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文风,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要求把学生从封闭的学校和课堂中解放出来, 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让他们有时间能够亲近自然, 走进社会, 丰富他们的生活, 增长他们的见识。解放他们的心灵, 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去感受、体验, 用自己的笔写自己想说的话。降低写作的门槛, 不要有过多的条条框框的束缚。这表明了写作要重内容, 而不只是在字词句上雕琢。要言之有物, 写出真情实感, 鼓励学生富有创意的表达, 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
二、基于情感体验式的作文教学法
1.抛砖引玉式
抛砖引玉式作文教学方法, 就是指通过语文教材及文学名著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写作热情, 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 才能达到文思如泉涌的目的。高中生的学习生活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 因此语文教材应该成为培养学生情感体验的主阵地与重要资源, 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 认真钻研语文教材, 进行加工再创造, 在一些课文中挖掘出作家的优秀品格与深刻的思想情感, 以此来激发学生内心的体验。比如在讲解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 课前播放歌曲《懂你》, 渲染气氛给课文定下一个基调, 接着用多媒体出示关于母爱的名言警句“我之所有, 我之所能, 都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林肯;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成功的时候, 谁都是朋友, 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然后引导学生跟随作者思考感受母爱和审视生命的意义, 老师讲解文章, 最后引用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最后老师总结说:同学们我们都有母亲, 母爱贯穿着我们的一生, 可是我们总是在不经意中忽视了这种爱, 此时此刻, 你难道不想说说“母爱”。并在这个环节重放《懂你》这首歌曲, 许多学生已经深有同感, 若有所思, 学生的内心体验也被唤醒,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讲述学生体会到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母亲的怀念”这两种感情, 并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从而起到了陶冶学生的情操, 丰富学生的情感的作用。教师这是就可以趁机要求学生以“感悟母爱”或“重读父母”为题进行写作, 这样就会使学生有意识地去体会父母的艰辛, 进而激发起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之情。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语言要做到春潮带雨、声情并茂, 才能让学生动情动容, 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
2.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我国自古就有“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之说, 社会生活是学生作文的广阔天地。学生只有“心怀天下, 放眼世界”, “乐天下之乐而乐, 忧天下之忧而忧”, “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的襟怀, 作文才会有不竭的动力, 因此,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 应培养学生关注时事政治, 关注生活的良好习惯。高中作文教学的一个瓶颈就是学生缺乏生活体验, 缺乏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性, 因此造成了作文无事可写, 无情可叙的空白区, 要解决这一作文教学难题, 应从根本入手, 从开阔学生视野与知识面作为切入点。
首先, 要增强学生的社会批判意识, 高中学生作为即将步入大学校门的储备人才, 即将成为社会建设栋梁之才, 必须在面对社会与生活时具备有批判意识, 缺乏社会批判意识的学生, 就缺乏个性与创新能力, 具备批判意识并不是说一味的痛恨社会与埋怨社会, 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正义感与使命感, 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生活的洞察能力, 例如在作文教学伊始, 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报道2010年6月在湖北省委办事处发生的“打错门”事件, 以及前段时间重庆打黑事件, 这些社会热点现象是激发学生作文创作的极好素材, 有的同学将这社会黑暗现象用反讽的手法写出, 题目是《新时代的贪官是这样炼成的———某贪官自述》, 通过阅读新闻报刊, 洞悉社会热点问题, 同时利用创新式的手法来进行写作, 不但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批判能力。
其次, 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 新课程中要求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 具备本真状态情感的个性作文不仅有自己的爱和同情, 而且有内心的忧郁、苦闷和对丑恶的憎恶与鞭笞, 对自我的反省与对社会的反思, 这样才能反映出21世纪少年应有的气质魄力和敏锐触角, 这样才会使他们对既有的写作传统漠视个人情感的倾向进行勇敢的挑战, 学生作文才不是那种一眼就能望到底的文章, 也不是那种四平八稳、套话连篇、缺少个性生命体验、引不起任何触动的文章。这才是个性化的作文, 在这些个性作文中, 你不会找到中庸与平静、虚假的轻盈和婉约, 当然更找不到风花雪月的无病呻吟。因此, 在平时的知识积累过程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与身边小事,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才能使作文文思如泉涌。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高中作文教学只有让学生贴近生活, 贴近社会, 才有利于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也有利于引导作文教学立足于生活、重视对真情实感的表达, 否则脱离生活与真实的情感体验, 作文题就失去了立足之地。
摘要: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因此作文教学中, 只有让主体 (学生) 对客体 (生活) 有了切身的情感体验, 才会有所思有所感, 亲身经历和直接经验对于体验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意义。在高中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使学生“以身体之, 以心验之”, 最终形成学生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本文主要探讨实践情感体验式作文教学法的必要性与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王群育.生活作文的一种尝试[D]首都师范大学, 2006年.
【体验式作文教学】推荐阅读:
生活化体验式作文教学06-26
情感体验式教学09-15
体验式教学语文05-11
体验式教学法律基础10-13
英语体验式阅读教学10-17
初中政治体验式教学05-18
初中语文体验式教学09-22
地衣社——体验式教学07-12
探究体验式 语文 教学08-23
生物课堂体验式教学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