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体验式教学的感受(精选7篇)
参加体验式教学的感受 篇1
让学生在阅读中放飞心灵,体验永恒的快乐
摘要:小学语文体验教学,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向指路,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共同收集、处理语言信息,通过多向互动效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生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激发动机、合作评价、加深体验、合作转换。
一、“体验式”教学的基本环节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互动的交流过程,在教与学的各环节中,以师生双边情感体验为纽带,带动学生其他方面的体验。
1、激发动机,准备体验。
备课时,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思维水平,以此为基础,根据教材内容和预定拓展内容,确定学习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充分考虑如何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的动机。使学生处于待体验状态。例如,在教学《夕照》时,先带领学生在夕阳下活动,在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夕阳下看见的景色,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去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些景色是自己看见过的。通过这些安排,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2、初读课文,进入体验
在上课伊始,组织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语言学习实践活动、参加“体验”,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并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主动体验的良好习惯,如预习初步体验文章的内容,精读文章时,再次体验人物的形象、思想魅力,体验大自然奇妙,体验科学的奥秘等,细读课文时,体验语言的奥秘,作者的情感等。例如,在教学《荷花》时 我让学生自己去画荷花,在去找找荷花诗歌和图片,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这时学生很愿意将自己收集的文字材料和图片进行表达交流,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去课文里找找,哪些小动物对荷叶、荷花特别喜欢?为什么喜欢?让学生在探索的状态下,自主阅读。
二、合作评价,加深体验。
下面是我执教的《鲸》的一篇教学案例
1、体验中品评
师:同学们都喜欢动物,能告诉老师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吗?
众生:海豹、老虎、孔雀、小猫……
师:有个电视节目专门介绍动物,你知道吗?(生齐说《动物世界》)下面让我们一起观看《动物世界》!(多媒体播放鲸的动画,学生观看时不时发出感叹声,鲸!鲸!教师板书课题:鲸)
生 :这期《动物世界》怎么没有解说呢?有了文字解说会让我们看得更明白。
师:对!有了解说文字,会让我们了解鲸的知识,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下一段动画就做到这一点。请继续欣赏鲸的动画。多媒体朗读课文第一段。
生 :听了介绍,让我真切地感受到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
师:自己读读课文第一段,看看那些语句描写出鲸的大。
生: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这些数字说明了鲸的大。(教师板书:列举数字)
生: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这里把鲸与我们熟悉的大象作比较,说明鲸的大。(教师板书:作比较)
生: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头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举出我国捕获的那头鲸的例子,说明鲸又大又长。同时用大肥猪与鲸作比较,说明鲸重。(教师板书:举例子)
生: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这里通过想像,作比较,说明鲸的大。
师:课文用了这么多方法说明鲸的大,你一定也想当个解说员,把鲸的这个特点介绍给别人,自己读读课文,看看怎样读才能当个好解说员。
学生自己读文体会,然后指名配音解说,其余学生参与评价。
2.合作中转换
师:(对照板书总结)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课文第一段,作者抓住鲸的大、重、长的特点,灵活采用了列举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对照研读提示,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每一段分别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是用什么方法介绍的。
学生快速读文并汇报,教师随机板书:分类、吃食、呼吸、睡觉、胎生 师:小组合作,每组选一个最感兴趣的内容给大家作介绍,可以用书上的话来说,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
学生分小组讨论学习,几分钟后,有学生上黑板画须鲸和齿鲸的水柱对比图,有小组在列表,有小组绘画鲸睡觉的简笔画…… 师:请各小组推荐一位代表给我们介绍介绍。
生:(对照自己完成的图表)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须鲸和齿鲸都是用肺呼吸,但它们呼吸时喷出来的气形成的水柱却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生:我们小组想具体介绍鲸的呼吸。鲸的呼吸跟我们人一样是用肺呼吸的,这说明它不属于鱼类。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上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你们看(指着水柱图)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鲸每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不同种类的鲸,喷出来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水柱的形状,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
师:听了他的介绍,我们也来当个渔民,看看你能否辨别鲸的种类。(多媒体出示几种不同的鲸,学生辨别。)
生:鲸的吃食很有趣,吃得有多有快,我们想用作比较的方法来介绍。须鲸吃小鱼和小虾,一吨就可以吃两千多公斤。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它们遇到大鱼和海兽,就凶猛地扑上去,用锋利的牙齿咬住,很快就吃掉。
生:我想给大家举个例子说明鲸吃得有多有快。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有时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了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把它吃光了。
生:我们每天都要睡觉,鲸也不例外。你们看图,鲸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在海面上。如果听到什么声响,它们立即四散游开。这样就不会你撞我,我撞你了。
生:鲸是胎生的,像我们一样是吃妈妈的奶给长大的。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一天所长的重量比我长十年的体重还多的多。鲸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师:刚才同学们小组合作,用自己的方式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方面的特点。鲸是肺呼吸的,是吃妈妈的奶给长大的,这些都说明鲸是哺乳动物,那么鲸的祖先生活在哪儿,又是怎样演变的呢?请看录像。(播放鲸的演变进化示意图,并配以解说。陆地 浅海 深海。突出随着环境的变化,鲸经过几千万年的时间才演变成现在这样。)学生自己读文理解鲸的进化特点。
3.拓展中阅读
师: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对动物的了解越来越深,关于鲸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我们可以从很多途径了解鲸。谁来给我们介绍介绍关于鲸的其他方面的知识。
生汇报。
师:我这儿有一份关于鲸的材料,你们可以拿去读读,了解了解。
学生抢着读材料,然后观看关于鲸的录像介绍。
4、变换后重构、师:现在我们已经是一个关于鲸问题的小专家了,你一定希望把鲸介绍给其他小朋友,你认为怎样介绍才会最令人感兴趣呢?可以联系我们今天所学的方法和你平时的感受来想想。
生:我平时最喜欢看动画片,我认为在介绍时用第一人称,将鲸拟人化,这样才生动形象,小朋友便喜欢听了!
生:在介绍时,可以举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也可以用熟悉的事物作比较,将鲸形象化。
生:在介绍鲸的大小、生长等特点时,还可以列举数字,使内容具体化。
师:好!下面我们都来当鲸,就根据同学们的建议以“鲸的自述”的形式来介绍自己。我先来!
小朋友们好!我是鲸,生活在海洋里,样子很像鱼,许多人都以为我属于鱼类,管我叫鲸鱼。其实,我是地地道道的哺乳动物,牛羊、狮子、老虎才是我们真正的同类呢!我们的老祖宗也有四条腿,浑身有毛,生活在陆地上。我们是从陆地迁移到海洋里的移民。我们的许多生活习性跟鱼类不同,你们一定对我们很好奇吧!那就听我的伙伴慢慢介绍。
生:嗨!我是蓝鲸,是海洋中最大的动物,大伙儿都称我“大哥蓝鲸”。我们最大个体长达33米,体重超过150吨,等于20多头象那么重。单我的心脏就有600―700千克,肺有1500千克,舌头重3吨,肠子拉直有200多米,可以围绕你们操场一圈多呢!我刚生下来时身体就有6-7米长,重约2吨,每天要吃奶200-300公斤,两三年后我就长成巨大的鲸了,一天要吃4―5吨的小鱼和小虾。
生:大家好!我是蓝鲸的小弟弟海豚。大家一定对我不陌生,因为在许多海洋馆里,你们都见到过我。我被称为“游水健将”,因为我每小时能游70千米,遇到特殊情况时,时速竟可达100千米。别看我身体笨拙,在训练员的指挥下,我还会翩翩起舞,那些高难度的动作,一定会让你赞不绝口。称为“海上杂技演员”可一点也不过分。我还有个美称叫“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其实那是我们的一种习以为常的天性,你说遇到那些水中不积极运动的物体,谁会不主动前去救助?
生:我是鲸类王国里的“潜水冠军”,名叫抹香鲸。我最深可潜水深2200米,而且既能迅速下潜,又可骤然上浮,在这么深的范围内上上下下,却不患潜水病。因为我在潜水时,胸部会随外界压力的增大而收缩,肺也随之缩小,肺泡变厚,气体交换停止,这样氮气就不会溶解于血液中,所以我就不会患潜水病。
生:我们抹香鲸全身都是宝。尤其是我们肠子中的龙涎香,是一种极为名贵的定香剂。这种灰色或微黑色的蜡状物,目前还不能人工合成,所以显得格外珍贵,价格远远超过黄金。当龙涎香燃烧时,香气四溢,能在较长时间内芳香不散。抹香鲸的名字也是因此而来的。龙涎香还是名贵的药材,具有化痰、散结、利气和活血等功能。
教学这篇课文我作了大胆的尝试,在不断地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热情的同时,让学生获得切切实实的语言训练。教学中,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通过影视欣赏、课文朗读、交互品评,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自主抓住感兴趣的问题,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去感受、理解、欣赏、介绍、评价,让课文语言和知识在学生心理中得到同构;培养了学生阅读兴趣后,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书本、影视阅读材料,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当学生了解到众多的信息、知识和作者的表达方法时,让学生展开演讲,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让知识、语言和精神再次得到同构。具体围绕“体验中转换,拓展后重构”程序展开教学。
体验让学生在探究性阅读中体验,感受语言的独特性,品评作者的表达方式。语言形式的特质决定了语言内容的特质,语言形式的变化必然带来语言内容的变化。《语文课程标准》建议:“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在《鲸》一文的第一段教学中,先组织学生观看鲸的动画,整体感知鲸;再让学生自己去朗读课文,感受鲸的大;最后又通过配音解说,相互评价,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学生在这种感受、探索、品评的独特体验中,感受到鲸的大、重、长,能抓住具体的数字、熟悉事物的比较和通俗易懂的例子,体会作者合理使用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
学生的体验是他们已有生活经验的积累与对学习对象的感知。产生碰撞而形成的对问题的新认识,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反映。这些也只有在合作中才体现出意义。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多种与不同个体经验、心理因素之间交融、碰撞、融合产生知识经验,这些又在独立的个体心灵之中被激活催化,并赋予新的意义,由此产生更强烈更深刻的活力。同时也是外部世界和自我生命的存在状态的展开和渲染的过程,是通过生命活动中的感受、理解、领会、欣赏等一系列活动。
在合作学习中,还要注重对学生体验过程的评价,以决定学生的体验的价值取向。评价时要注重学生的多样性与差民性,并通过反馈评价在教学的整个体验过程中,营造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进行更深层的体验提供条件。
三、拓展深化,多元体验。
由于体验是直接的,无需中介的,因此体验是自我的。语文教学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个性化的体验,发展学生的个性,完善人格。这就必须使学生跳出课堂教学中已有的框架,产生更深入的、多元的体验。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文本间性原理,开展语文拓展性活动,如大量课外阅读,写自己心灵轨迹,寻找印证材料等,不同的学生由于价值观不同,学生的体验就不同;同一学生在不同时期关注点不同,体验也不同。总之,语文学习具有间接性,它要求通过人对语言的感知产生初步体验,进入大脑,调动脑海里储存的知识,对新的认识对象作出判断,进行联想、归纳、编码,产生新的体验,再建立新的认识。要通过语言感知文本,再经过思维产生的体验,是一种思维的再创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与文本内容相一致的情感,让学生披文入情,把间接文字符号成为真切的情感体验,与作家和学习伙伴进行心灵沟通。只有当学生能主动地、自主地体察知识经验,认识事物并获得自己的感受,激发起自己的情感,并以自我的面目参与的时候,才真正是个主体。它应包括学生自我角色、地位的意识、自我监控、权利的维护意识、自我选择决断意识、追求自我经验意识,而这一切都可以借助体验来实现。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充分的语文学习中,深入的思考,在积极思考的探索状态,独立地观察、比较、联想、归纳,从而进一步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逐步发展学生的体验能力。
让学生在阅读中放飞心灵,体验永恒的快乐
科目:语文 姓名:王艳玲 单位:唐山市栗园小学 联系电话:0315---3398253
参加体验式教学的感受 篇2
1.要充分认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是学生阅读实践之必然。学生与学生之间,因各自不同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情感态度等,对同一作品的认识是会有差异的,同样的内容一个班的学生阅读绝对不会出现完全相同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即使有相同的,在深度、广度、角度上也会有所不同。文学欣赏理论有“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很能说明这样的问题。如教学《王冕学画》,看到课文中描写荷叶的段落,学生有的会想到香芋的叶子,有的会想到天鹅芋的叶子,有的会想到某幅具体的画中画的荷叶,有的会想到某池塘看到的真实的荷叶,这些联想虽然都突出了这些叶子一个共同的特点:“叶子大、绿、成伞状”,但其颜色、朝向、舒展等在学生的脑海中绝对不会相同,学生要这么想,谁也不可能把他们的想法统一成一样的想法。既然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是必然的,教师就没有必要强求一样。过去有些教师认识不到这一点,所以,一旦课堂上出现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便认为是胡思乱想,是调皮捣蛋,是故意与教师作对,然后讽刺斥责一番或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这样,扼杀了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获得的许多真知灼见,遏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2.对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要有一个谦虚的态度。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既然会出现“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就一定会提出一些意想不到,难以回答或者根本不能回答的问题。出现这样的情况后,教师要正确对待,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死撑面子吱唔其词,或是以为是学生故意刁难而恼羞成怒,最好的方法是放下架子,虚心地和学生一起学习探讨,依据现代教育教师即新课程理念,变课程的预定性,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如一个教师教完《称象》一课后,对曹冲称象的方法大加赞扬,有个学生突然说曹冲的办法太笨了。教师觉得这个学生讲的不无道理,于是以虚心的态度问:“你一定想到了比这方便得多的办法。”于是这个学生讲出了一种,教师给予了肯定,教师又问全班同学,全班同学思维一下就放开了。说出了十多种方法。这个教师巧妙地利用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联想联翩、激情涌动,阅读效果自然显现。
3.对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要科学评价及时给予鼓励和赞美。这是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最重要的做法。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赞美。给学生及时的鼓励和赞美,会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如风靡美国的“费氏创造力教学原则”第一条就是“支持并鼓励学生不平凡的回答。”这一原则它紧紧抓住了中小学生“朝着教师鼓励的方向发展”的特点,当学生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时暂缓判断,给予支持和鼓励,不但会增强这个学生的反应,而且会影响到全体学生,使他们乐于表达,进而造成热烈的讨论的气氛。人们常说信心和勇气是发展学生各种能力的奠基石,笔者认为教师的鼓励和赞美就是铺设这奠基石的最为能动的力量,也是催生禾苗生长的及时雨。
参加体验式教学的感受 篇3
舒尔耳机由职业音乐人所使用的舞台演出及录音棚专业个人监听耳机发展而来,所以在制造工艺上要比一般的耳机门槛更高也更有保障。作为舒尔旗舰的SE530更不简单,它采用三个微型发声单元,一个独立的高音发声单元保证了高频和中频的精准还原和细节完美再现,两个独立的低音发声单元,使得低频响应自然醇厚。
隔音设计
既然是由舞台演出及录音棚监听耳机发展而来,对隔音的要求肯定不低。SE530附带的隔音耳塞套能够有效隔离90%以上的环境噪音。而且它还采用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和模块化的耳机延长线,最大程度地减少来自外界的干扰。在隔音设计上,SE102和SE530的理念和方式都一致。
三重 TruAcoustic 微型发声单元
这是一个为了获得高品质的音质,使录音作品的声音细节完美再现而设计的发声单元。在一个耳塞里设计多个单元,是一种非常尖端精密的科技,也成为了不少高端耳塞的专利,要在这样的细小空间下功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SE530采用三个微型平衡动铁发声单元作为高音单元和低音单元,其中一个负责高频部分,两个负责低频部分,能创造出精确、华丽的声效,开阔声场以及醇厚的低频响应。SE530与SE102最大的不同就是发声单元,SE102采用的是只有一个单元的平衡微型动圈发声单元,而SE530则采用三重 TruAcoustic 微型发声单元。
佩戴
SE530佩戴方式与大部分为舞台表演设计的入耳式耳塞相同。耳塞是倒着置于耳朵中,再把海棉导管塞入耳道内,耳塞导线从耳廓上绕过。这样设计的好处之一是当导线受力时耳塞不易脱落,非常适合活动性比较强的使用环境。经过实际的佩戴,感觉SE530的舒适性还是处理得比较好的,虽然起初会在耳朵里有异物感,但并不是很难受。一般来说,入耳式耳塞在连续佩戴两个小时后,耳朵会出现一定的不适应,所以我们建议用户最好能把使用时间控制在两个小时以内。
一推即听控制单元
PTH 是Push To Hear的缩写,是舒尔首创的一推即听功能,备有 VoicePort 话筒接收外界声音。特别适合进行简短交谈而不摘下耳机,使用户可以方便地在音乐与外部世界之间切换。但SE530并不提供PTH配件,用户必须另行选购。另一个版本的SE530PTH提供此配件,但售价比SE530高很多。
高水准音质的试听
这款耳机的售价将近3000元,若要物有所值就必须在声音素质的体现上有所作为。SE530的阻抗为36Ω,灵敏度达到119dB,从参数看要把它推好并不是很难,而实际使用起来如何?
考虑到很多耳机发烧友都喜欢将自己的耳机搭配iPod来使用,我们的评测器材就选用iPod nano,而声音文件则来自从CD转换的WAV文件,用无损压缩的WAV充分挖掘SE530的潜力。
陆毅:首先上阵的专辑是来自笔者很喜欢的朋克女孩Avril的最新大碟《The Best Damn Thing》,专辑中的《Innocence》和《Contagious》是重点考察曲目。《Innocence》是Avril难得的比较安静的歌曲,在SE530隔绝外部声音的情况下去感受Avril另类的安静,有一种很特殊的味道,你会诧异这个诡异的女孩原来还能如此平静的唱歌,这种感觉完全得益于SE530优秀的隔音效果。《Contagious》则彻底回归Avril最擅长的朋克路线,跳动不羁的曲风正是其红透半边天的杀手锏。《Contagious》中间的高潮有一段电吉他的扫弦,SE530演绎得非常准确,没乱,让听者能跟着这个节奏去感受主音吉他手扫弦时候的过瘾,也许这就是所谓“追击主音吉他”的感觉吧。两首歌下来,感觉SE530的中频比较饱满,Avril的人声表现非常不错,低频和高频相对来说没有去到很极致,不过这已是很多人需要的声音。
参加体验式教学的感受 篇4
参加“化学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研究”课题后,我开始在教学中特别关注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为了能更好地开发生成性资源,我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并进行了认真的学习,现整理如下:
一、概念理解
“生成性资源”:课堂教学资源不仅是指教科书、挂图、音像,还有教师和学生本身。教学不只是预设计划的执行,同时更是师生、生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动态生成是它的重要特征。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围绕多元目标、在开展合作、对话、探究、交流的课堂教学中,即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这里的“新情况、新问题”,就是“生成性资源”。例如,学生在课堂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法、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与建议及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言语,还是行为、情感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的生成性资源。
“开发课堂生成性资源”有两层含义:1.促使课堂生成性资源的产生;2.对已产生的资源加以重组和优化,形成更有价值和推广性的资源。
二、开发课堂生成性资源的理由和意义
(一)开发的理由:
1、新课改的要求
“课堂生成”理论在国内最早是由叶澜教授提出来的。1997年,她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文中指出,要“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新课标也指出: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每位教师都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而生成性资源是课程资源的最重要资源之一。
2.现有课堂模式的不足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少教师缺乏生成意识和及时捕捉、随机处理课堂新信息的能力,对课堂教学进程中学生的动态性生成性的细节变化(包括兴趣、认知、能力、情感等)重视不够,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出轨”时,教师或者漠视,或者将其强行拉回来,纳入预设的轨道,从而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泯灭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因此,我们必须要以动态生成的观点来重新审视以往的课堂教学,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设计模式,多一些“生成性教学设计”、“生成性资源开发运用”,多一些“生成性策略”,才可能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做到游刃可余,课堂才充满活力,学生与老师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3.课程资源的匮乏
从各种渠道所了解的信息表明,现行教材在广大师生的心目中远远未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教材开发和使用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如果能开发出课堂生成性资源,对现有教材将是很重要的补充。
(二)开发的意义: 1.提升教材的资源价值
华南师范大学黄牧航副教授认为依据课改精神来整合教材是使用教科书的最高层次,即教师能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根据课标、老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有个性课堂。教材内容只有在动态生成中才能发挥其本意作用,在不同体验的交锋和碰撞中才能得以丰富和提升,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课程资源。
2.促进教学的生动展开 从课堂教学的层面来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可以为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丰富的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能更好地促进了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一旦师生有了对话的基础,有了交往的欲望,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就会变得富有生机和活力,学生的学也将赋于生命的意义和教育的价值。因此,生成性课程资源的互动开发其宗旨是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是教育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重要指标。
3.实现师生的生命价值
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不仅可以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为主动的学习方式,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完善学生的人格,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同时,在开发过程中赋予教师应有的课程权力、鼓励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等等,都会成为教师生命成长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这些会促进教师教学的个性和热情,让教师找到自身职业的生命意义。
参加体验式教学的感受 篇5
2007年8月,我怀着对教师事业的憧憬进入了二高工作,开始了我的教学生涯。初为人师,我满怀激情,短短的一个学期的酸甜苦辣,才让我发现了当老师的不易,才意识到教师工作的繁琐与辛苦,才感受到教书育人责任的重大,尤其是对即将面临会考和高考的高二学生来讲,我的责任更加重大。担任高二一/五班的英语教学,由于教学经验颇浅,因此,我对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更多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
一、备课工作。]
现在高中课本的内容改动很大,与我们当初学习的完全不同,因此,要向上好一堂课,备课这一环节就必须要下足功夫,不仅要熟悉教材内容,了解重点难点,还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去面对任何在课堂上可能发生的状况。因此在第一个月,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几乎一堂课要备好多遍,生怕出错。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新课程的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内容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才是教的主体,因此教师不仅要备好课,还要备好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学生亲身参与讨论等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这是很容易碰钉子的。
在上课前要了解清楚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开学前,我向相关的班主任了解了两个班级的学生情况:一方面,我们这里的学生英语水平相对其他学校而言不是很好,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授课采用较深的全英教学,学生就较难适应。另一方面,一班(文科班)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但学生比较老实,上课比较沉闷;而五班(理科班)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偏下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就照顾不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注意到这点,但是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理科班虽气氛活跃,但成绩还是没有多大提高,关键是基础太差,文科班虽考试成绩不错,但是上课实在太沉静了,学生都不敢开口。于是我不断地思索,如何改变这种差距,理科班关键是弥补知识点,于是和班主任商量后,每晚晚自习前的20分钟让学生阅读英语单词或自己看书,不懂就问,争取缩小与文科班的差距。至于课堂气氛上,为使教学生动,不沉闷,我充分地备好课,首先要让自己胸有成竹,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和亲切平和的教态,因为老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情绪和课堂教学。一开始由于紧张和陌生,我总是板着脸上课,学生的神经也都绷得紧紧的,觉得我不容易亲近,上课不敢放开,课堂效果自然不好,后来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我的脸上多了点笑容,教态也渐渐自然,我发现效果就明显比以前好多了。此外,上课要想让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老师首先自己要投入,上课要充满激情,这样才能感染学生,授课就事半功倍。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英语是一门外语,对学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英语,就要让学生喜爱英语,让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但是高中毕竟不是小学,不能整天为他们做游戏之类的,在高考和考试挫折的压力下,学生往往觉得英语又难又烦。为此,为了让学生感兴趣,每个单元的warning-up 我都充分利用,给学生讨论和说的机会,我发现学生在这个环节很活跃很兴奋,课堂气氛也很好。有了这个环节作铺垫以后,后面的课也容易处理多了。因为英语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而且会考将近,为了让某些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能顺利通过会考,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部分同学进行有每星期两次的辅导,相信适当辅导后进生对班的整体发展有很大帮助。
三、注重听、说、读、写全面发展。
英语是语言。因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早读时,我坚持下班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硬背诵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阶段考、期中考和期末考是考察每位同学在本学期的学习成果,因此应该予以重视。考试前进行有系统的复习,考试后进行学科总结。另外,还发现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够强,所以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让学生轻松学,容易掌握。
“体验式”教学的尝试 篇6
“体验式”教学的尝试
“体验式”教学是学生通过自主参与阅读实践活动达到自我体验的一种学习方式。体验,是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体验式”教学是在阅读课上,学生以教材为载体,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自主参与、自我体验的一种阅读实践活动。它要求学生一定要通过参加各种教学活动,用眼、耳、鼻、手、脑多感官去体验,从而获得种种发现,继而进行各种思维活动,最后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而,不仅能逐渐学会以语言文字为依托,分析语言现象,善于从段与段、句与句、词与词的联系中去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准确地把握在一定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特定的含义,理解语言文字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不言之语”。而且,学生还能在体验生动的问题情境之中,丰富他们的人生经历,让他们在身临其境中发展思维,增长解决问题的才干,学会从体验中认识世界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发展学生的个性、情感、意志、态度。 正由于“体验式”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具有如上的`优势,我尝试在小学语文第十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运用“体验式”教学,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课文节选自作者《小记十篇》中的《游了三个洞》。这篇讲读课文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游金华双龙洞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出洞,表达了作者多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全文线索清晰条理分明,学生理解起来很轻松。针对本篇课文的特点,我设计如下“体验式”教学活动:一、整体感悟,朗读体验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好似新大纲的一大特点,它是学生眼、口、耳、脑并用的综合性活动,《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内容并不复杂,但深厚的感情是隐含在课文中的。我以朗读为突破口,分三步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第一步:在解决课文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准、读通全文。第二步:以小组自学方式,读课文,画出作者的旅游路线图。把自己在读课文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在小组中提出,组内解疑。此时教师每组巡视,适当地加以点拨帮助学生正确、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品析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体验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第三步: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朗读。通过琢磨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然而然地体验、意会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完成外化――内化――外化的完整心理过程变化。二、创设情景、换位体验。小学生的思维处于表象思维的阶段,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景,学生会情不自禁地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脑子去想,置身于老师创设的特定的情境中,对具体情境的体验、领悟,一般比表达的语言更加深入。《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极典型的参观游记,以明显的参观游览顺序为线索。针对这个特点我设计了学生做导游讲解员带领全班同学模拟参观金华双龙洞的体验活动。首先,在朗读体验过程中画路线图的基础上,选定一名有较好绘画基础的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一幅较生动具体的参观路线图。然后我把整个过程分为“路上见闻”、“外洞”、“孔隙”、“内洞”四个部分,各学习小组任选其中的一部分作为自己的导游讲解内容。在四人学习小组充分练习讲解的基础上,每组再选出一名代表,5分钟时间内小组其他成员帮助他(她)进一步完善导游讲解词。接下来全班同学组成“金华双龙洞旅游参观团”,各组代表到教师前担任一次导游。最后全班同学进行评论,总结经验,改正不足之处。此时,学生无论是扮演角色,还是在座位上观察,都会借助情感去体验、感受、思考,从而得到提高和发展。三、课后作业,实践体验。课文学完后我布置了自主选择性作业:你可以做一次小导游,带你的好朋友或父母模拟参观金华双龙洞;你可以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自己试着写一篇游记;你可以摘抄文中好词好句;你可以写读后感;你还可以结合课文,展开合理想象,用连环画形式介绍游览双龙洞的经过。多样化的作业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结果第二天孩子们纷纷按自己的喜好交上作业:喜欢绘画的交上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文笔好的交上一篇小游记;爱思考的交上读后感;爱动笔的则交上一页页好词好句;最令人兴奋的是四位学生主动在班会上有模有样地表演了一次“导游大比拼”。总之,以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作业设计,把有限的课堂内的知识扩展到广阔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去。“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自悟学习、自得学习,让学生在言辞实践活动中真正“动”起来。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开动各种感官,开动大脑机智,使思维活起来,语言也活起来。“体验式”教学教学在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整体发展,改革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加体验式教学的感受 篇7
一、创设历史情境, 拓展体验渠道
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不断发展为教育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变革。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历史知识背后的历史情境已经过去很久, 为了增加学生的体验, 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历史再现, 以生动的画面和鲜活的音效让学生重温历史。这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还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 增强对历史的感知和体会, 拓宽学生的体验渠道。
例如, 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0课“鸦片战争”的教学中, 教师巧妙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首先, 利用大屏幕展示“烂苹果的启示”, 并创设情境:如果说19世纪中期的中国就是一个腐烂的苹果, 那么, 同学们能说出它腐烂的原因吗?这样的情境创设立刻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大家纷纷低头从教材中寻找答案;接下来, 为了让学生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晚清悲歌》, 学生通过视频了解了鸦片战争爆发前后中英两国的概况。信息技术的巧妙应用一方面弥补了教材中鸦片战争背景资料较少的缺憾, 另一方面起到了创设情境、烘托气氛的作用, 将学生带入那个硝烟弥漫的战争时代。整堂课中, “虎门销烟”是一个重要内容, 当禁烟运动拉开序幕, 作为中国人, 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此时,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虎门销烟的视频资料, 学生看着滚滚浓烟, 深刻感受到那些被销毁的不仅是鸦片毒品, 还是颓废衰败的清朝政府的统治格局, 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 为了解整个历史事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编写历史剧本, 搭建体验平台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意识, 教师必须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尤其对于高中生来说, 他们有着灵活的头脑和丰富的知识储备, 因此, 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资源, 引导学生编演历史话剧, 让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在历史人物的角度去体验、去感悟, 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由一个历史的“旁观者”变成一个历史的“参与者”, 从而获得不一样的体验。
例如, 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的教学中,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识记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 并进一步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之间存在的关系及其实质。为了加深学生对宗法制的理解, 教师指导学生编演了一个情景剧, 剧本人物有周王、王后之子和妾之子, 主要情节为周王驾崩, 他的子女竞相争夺王位。按规定是王后的儿子继承王位, 可是, 又发现妾之子比王后之子出生要早, 在这种情况下, 到底谁能继承王位呢?随着话剧情节的一步步推进, 学生沉浸在故事情节中, 并积极思考剧本中提出的问题, 在编演、探究、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宗法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如案例所示, 情景再现是一种十分有效的体验教学法, 在新颖别致的编演过程中, 复活的历史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另外, 剧本编演过程本身也是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过程, 为学生搭建一个体验平台, 学生就会爆发无穷的创造力。
三、开展历史辩论, 培养体验意识
高中生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感知, 可以以辩论赛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对历史情境的体验。辩论赛不仅能考查学生对历史的熟悉程度, 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帮助学生从辩证角度了解历史、发现历史和评价历史。
例如, 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时, 在推行郡县制的利弊上, 学生产生了不同看法, 教师抓住这一时机, 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活动。甲方秉承丞相王绾思想, 乙方是廷尉李斯派, 双方针对郡县制对国家统治和建设的利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在缜密的思维和严密的表述中, 学生将郡县制对国家统治的影响阐述得深刻而富有哲理, 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再如, 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时, 教师组织学生提前收集一些国家经济发展的资料, 然后辩论双方围绕“发展中国家是否应该加入经济全球化行列”这一主题进行辩论。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 都做了充分准备, 辩论过程唇枪舌剑、旁征博引, 还邀请历史教师作为评审员参与其中, 让历史课堂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和睿智的思想。
可见, 辩论形式是增加学生的历史体验、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的重要方法, 学生在交流、探讨和辩论的过程中, 对主题内容加深了认识, 增进了了解, 培养了灵活的思维方式, 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思维的能力。
四、追寻历史足迹, 激发体验热情
社会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 历史长河也在发展中逐渐延伸。对一段历史, 学生除了可以借助教材上的文本加以了解外, 还可以通过拓展课外资源, 到现实生活中寻找历史的足迹。
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投入到社会实践中, 进而体验这些“印记”中留下来的文史资料等历史信息。北京拥有着丰富的历史遗址资源, 如故宫、颐和园堪称皇家园林中的经典, 圆明园遗址可以引领学生认识那段历史中中国所遭受的重重苦难, 从而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华北地区地道战遗址能让学生领略地道战的风采, 感受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在西北地区和学生一起瞻仰革命圣地延安, 感受革命责任与使命的凝重。
例如, 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6课“抗日战争”时, 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面对展览的实物和鲜红的历史, 学生的悲愤之情油然而生, 从而唤醒他们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
当然, 也有些地方的历史遗址、博物馆、民俗馆等资源较少, 但不要放弃那些流动的“活字典”———有着丰富经验和阅历的老人们,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历史访谈, 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感悟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
五、开展历史活动, 增强体验效果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独立性和实践能力, 体验式教学就是要给学生留足“做”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增强探索欲望, 进而获取更多的直观体验。
例如, 在进行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教学时, 教师可以设计实验, 让学生理解“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教师要求学生以美国发展为例, 利用数学中的X、Y坐标轴进行数据的分析和筛选, 并要求做好的同学到黑板前进行展示。整个过程中学生表现得都很积极, 一方面将历史转换成数学游戏, 学生觉得十分有趣;另一方面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在“玩”的过程中降低了理解难度, 在体验中提高了学习效率。
另外, 开展历史体验能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实践性, 其形式不拘一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内容, 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电子小报设计大赛”“历史万里行”等活动, 让学生在资料的收集、整理过程中自主体验, 以实践为途径, 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信息, 促使学生理解。
总之, 体验式教学立足于学生本位思想, 从学生的主观感受和主体地位出发, 实现历史情景的再现, 凸显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 让历史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幅鲜活的画卷, 注重体验, 促进理解, 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蒋锋.高中历史课堂探究性教学实践浅谈[J].中学教学参考, 2013 (36) .
[2]具惠兰.试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度”与“效”[J].课程教学研究, 2013 (5) .
【参加体验式教学的感受】推荐阅读:
家长参加体验活动感想07-21
高中数学的体验式教学09-04
德育课的体验式教学07-02
浅谈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的策略07-17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政治课堂的运用08-25
情感体验式教学09-15
体验式作文教学09-28
体验式教学语文05-11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体验式教学07-24
体验式教学法律基础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