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点战略

2024-10-17

支点战略(精选8篇)

支点战略 篇1

水运物流发力助推战略支点建设

朱宁

2013年第2期 ——支点建设

本文就如何发挥水运物流作用,进一步助推湖北打造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结合企业多年来的发展实际谈点思考。

一、水运物流是湖北实施“支点战略”的重要保障

在现代,综合物流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纵观国内外经济建设,无不将物流体系建设与发展作为整体经济建设的基础,同时将物流产业的升级和优化,作为经济结构转型的先导。企业也将物流的便捷以及物流成本降低作为优化升级,提升效益的关键举措。湖北作为九省通衢的战略要地,发展水运物流具有众多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础。

1、大力发展水运物流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水路运输是综合交通运输重要方式之一,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具有运量大、能耗低、污染小、占地少、投资省、安全性高等诸多优势,在国家综合交通体系中承担着“大底盘”作用。当前,在国家日益重视节能环保的大背景下,水路运输进一步凸现了在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

2、国家更加重视水运物流发展。近年来,党和国家及沿江省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内水路运输发展,特别是长江航运发展。作为水运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航运发展进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2号)要求加强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法律法规等,把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列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交通运输部也印发贯彻国发[2011]2号文件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建设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

3、湖北具有发展水运物流的良好条件和基础。湖北沿江地区经济技术基础雄厚,资源丰富,水源充沛,位置适中,交通方便,城镇密集,市场开阔,建设沿江工业走廊,具有得天独厚、得水独优的综合优势。长期以来,湖北作为长江的“腰身”,一直在内河航运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作为湖北省会的武汉,因其“内联外省,外通海洋”的内外贸易口岸,被称为“九省通衢”,其主要内涵就是水运的兴旺发达。湖北目前正在积极推进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特别是大力推进武汉新港建设,与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重庆、长江下游的航运中心上海遥相呼应,上海“龙头”强劲、湖北“腰身”强壮、重庆“龙尾”劲舞,将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带动湖北区域物流的快速发展,为省内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

4、长航集团是湖北发展水运物流的重要力量。长航集团长期致力于水运物流的发展,具有强大的运输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长航集团总部位于武汉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航运业界享有盛誉,其历史可追溯至1872年成立的招商局。百余年来,长航集团秉承“自强求富”和“实业报国”的理念,积极为我国大型钢铁、电力、石化、汽车、建材等企业提供原材料和产成品运输服务,作为我国内河最大的航运企业集团,是国内唯一能实现长江、沿海、远洋全程物流运输服务,配套齐全的航运物流企业。当前,长航集团运力规模达到1200万载重吨,年运量超过1.8亿吨,拥有世界一流、中国第一的30万吨级油轮船队,中国最大的滚装运输船队,长江上最大的豪华游轮船队和船用燃油供应系统,年供应能力超过300万吨,占长江干线燃贸市场的70%左右。

二、发展湖北水运物流产业的思考

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运物流发展。近年来,借力国家“建设长江黄金水道”政策,提出了打造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加快推进了武汉新港建设等一系列举措。结合企业多年来发展实际,我们对立足湖北、立足长江发展水运物流,有以下几点体会。

1、必须实施江、海、洋三程联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以长江为源汇点的货物运输必将与沿海运输和洋洋运输紧密相连。因此,发展长江航运,需要以长江为基础,向沿海、远洋延伸,以海带江、以江促海,协同发展,构建江海洋全程运输体系。长航集团多年坚持“立足长江、壮大沿海、发展远洋”的战略,打造江海洋联运核心竞争能力。“十五”时期以来,江、海、洋运输能力都有较大发展。在长江上,我们投入20多亿元进行了大规模的运力升级,传统拖驳运输方式退出历史舞台,200多艘各类新型自航船陆续投入营运。在沿海和远洋,建立了国内最大的专业化油轮运输船队,拥有17艘30万吨级油轮,总运力达到800万载重吨,综合实力位居世界知名油轮公司前列。一批5.7万吨沿海散货船和9.25万吨远洋散货船投入营运,干散货江海洋三程联运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批2000车位沿海滚装船的投入营运,进一步巩固了滚装运输国内龙头地位。

2、必须实施船、港、货三要素联动。发展长江航运,需要以战略客户为依托,需要船、港、货三要素联动。近四年来,长航集团全面进入港口、码头业务,积极参与货主码头、中转平台建设,在为客户提供全程物流服务的同时,也有效稳定了货源和运输业务。目前,我们与包括武汉新港、武钢、鄂钢、重钢、东风汽车在内的国内港口企业、货主单位、地方政府的投资机构等进行了港口(码头)业务合作,合资建设各类货运码头泊位共82个,设计吞吐能力共13185万吨/年。船、港、货三要素的有机联动,极大地提高了船舶运营效率,促进了航运业的良性发展。

3、必须以物流化作为最终发展方向。发展长江航运,需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主动融入客户供应链管理,推进点对点、门对门的综合物流配送服务,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客户的成本费用,从而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多年来,长航集团立足客户需求,通过船、港、货三要素的有机联动,不断提升江海洋联运全程服务能力,逐步由单一运输企业发展成为提供全程航运物流服务的综合企业。

4、必须实现多种运输方式间的协调有序发展。水运作为综合交通体系中的“底盘”,不能孤立发展,需要做好综合立体交通规划,与公路、铁路、航空、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有机协调,才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多种运输方式协调、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最终形成全社会完备的物流网络和体系。政府要发挥重要的战略规划和产业引导作用。

5、必须根植并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长航集团一直将融入地方经济,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作为自己的责任。航运方面,我们与武钢、东风以及其他电力、煤炭企业业务联系紧密,年长江货运量达8000万吨左右。工业方面,我们以青山船厂为平台打造湖北出口船舶基地,创建武汉船舶工业园。所属科技企业,为湖北航运技术、船舶设计建造、水工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做出了贡献。“十一五”时期,长航集团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490 亿元,缴纳税收47.6亿元,其中在湖北缴纳税收21亿元。出口创汇48.9亿美元,在湖北名列前茅。目前在湖北地区用工总量约3万人,“十一五”期间新增就业岗位达1万个。正是因为根植于湖北经济,立足为湖北服务,企业也得到许多发展机遇,获得了长足发展。

6、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绿色航运战略。作为国际航运的重要参与者和长江航运的引领者,长航集团积极顺应绿色经济发展趋势,在生产、经营中,主动承担节能减排责任,积极依靠科技创新引领航运绿色发展。2007年9月,长航集团在云南水富签署了《长江航运节能减排宣言》,率先向社会作出了节能减排的郑重承诺。通过开展科技创新和优化运力结构推进绿色航运建设。倡导“绿色航运,低碳运输”的发展理念,淘汰了大批高耗能的老旧船舶,开发和新建了一批技术领先、满足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新船型。通过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实现了运力增长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三年来,长

航运输累计节约燃油2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5.56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504吨,减少硫氧化物排放12.6万吨。

三、进一步加大政府对水运物流产业的支持引导力度

站在构建中部支点角度,在水运市场发展方面,政府部门可以在规范市场秩序、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加大对水运企业财政税收政策支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进一步规范航运市场秩序。当前,航运市场准入门槛不高,大量民船涌入长江,船舶吨位小、设施陈旧、证照不全、配员不足,安全隐患大。且在市场竞争中采取不正当手段,航行秩序、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有关部门应加强市场监管,借助国家推行标准化船型契机,提高准入门槛。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管理制度,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切实让水运市场恢复有序健康发展。

2、进一步加大临港工业布局。“三源一通”(资源、能源、水源、交通)是布局现代工业,特别是基础工业最基本的条件。湖北资源丰富,水源充沛,水运交通方便,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战略时,要进一步引导冶金、石化、电力、汽车、建材等大用水、大耗能、大运量的主导产业以及水陆联运、江海联运等扩散性强的产业,沿境内长江、汉江等骨干航道进行产业布局,形成临港工业区、高新科技园区、仓储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多元综合体,形成规模效应,促进运贸结合、延伸开发,拉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

3、进一步引导省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互利合作。湖北省大型厂矿企业众多,很多企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有的直接是上下游企业。各级政府近年来在引导这些企业开展合作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成效十分明显,但在合作的广度、深度、强度、粘度等方面仍需加强政策引导。水运企业为沿江钢厂、电厂、炼厂和汽车制造企业等产业提供产成品和原材料运输服务。这些企业与水运企业之间的合作,以及货主、码头、航企之间的多方合作,必将在推进水运发展发面发挥合力作用。

4、进一步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应下大力气优化航运环境,努力降低商务交易成本,吸引航运物流企业入驻。出台有利于航运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减轻税收和费收负担,加大对航运企业节能减排和科技创新的补贴和奖励力度。支持有实力的航运企业兼并重组。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航运业遭受到历史上少有的巨大冲击,航运企业面临“寒冬”,在这个时候,更需要政府出台针对性措施,给予水运企业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5、进一步加快水运基础建设以及多式联运中心建设。加快港口开发与建设,调整码头泊位吨级结构以适应船舶大型化趋势,改造、建设一批专业化泊位及滚装码头。加大航道整治力度,提高通航水深,加快浅险航段整治,积极规划和建设保税港区。加快推进铁、水、公、空、管无缝对接建设,提高效率。特别是支持像长航集团这样具有航运、科研、规划等综合实力的企业参与武汉阳逻港铁、公、水、空、管多式联运中心建设。

6、进一步支持骨干航运企业参与水运物流建设。通过项目带动和支撑“支点战略”实施。发展水上物流产业,实施湖北“支点战略”,建设“祖国立交桥”,需要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尤其要发挥大型骨干航运企业在管理、经营、人才、科研及资金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同时还需大力落实具体发展项目来支撑“支点战略”建设。对于水上物流大型项目,要尽可能地列入省、市重点工程,在土地、岸线方面尽可能予以确定,在土地出让、财税、资金、基建配套建设等方面予以积极支持,在规划审批上简化环节,减少流程,加快进度,使项目尽早上马。■

[作者系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总经理]

支点战略 篇2

“全球海洋支点”战略一经提出就引发了世界瞩目, 印尼是否能复兴利佛逝王朝的海洋强国梦想, 2016年将会有哪些重要看点?以下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印尼提出“全球海洋支点”战略的一大动因来自维护海上安全的诉求。除了解决国家间区域边界纠纷以外, 印尼实际上还面临着严峻的海上非传统安全威胁。群岛林立使印尼成为了全球海盗袭击与抢劫事件最频发的区域, 随着“伊斯兰国”组织 (IS) 向东南亚渗透和扩散, 印尼天然的地理环境也将给IS分子发动恐怖袭击提供便利。近期, 印尼已经发生恐怖袭击案件, 且被指向与IS有关。如何打击IS恐怖主义分子, 维护海上安全包括国内社会安全将是印尼在2016年需要面对的棘手问题。

从国内经济来看, 实现经济快速、稳定、平衡的增长是佐科政府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海上高速公路”“全球海洋支点”等规划的提出, 旨在通过国内与国际的通联, 来完善国家区域经济能力的建设。2015年, 印尼受美国升息、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等多重冲击, 经济疲软, 世界银行在2016年3月发出的书面报告称, 根据印尼乃至全球市场情况所做出的研究和分析, 预估2016年印尼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仅能达到5.1%, 比世行上次所预估的5.3%降低了0.2%。如何借力“全球海洋支点”战略克服重重困难将是2016年印尼经济发展的看点。

生命周期的战略支点 篇3

使命是饥饿感的催化剂

组织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凝聚在一起,充分调动组织内外资源实现目标的社团。企业要给自己定下一个很高的目标,而不是浅尝辄止。对这个所谓的高目标更准确的表达就是企业的使命。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向非营利组织学到更多,一家非营利组织动辄有超过其员工100倍的志愿者,他们愿意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却不收取任何报酬,令很多人疑惑的是:这些不领薪酬的人到底想要什么呢?难道他们的本职工作不能满足他们?是什么让他们坚持在这里工作?

答案很简单:非营利组织有一个明确的使命,这个明确的使命能够推动组织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与企业组织员工的契约约束不同,非赢利组织的志愿者随时可以离开,使命是凝聚志愿者的最强粘合剂。比如美国救世军的使命宣言是:“让酗酒者、罪犯和流浪者等社会弃儿成为社会公民”;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的使命是:“通过保护代表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动物、植物和自然群落赖以生存的陆地和水域,来实现对这些动物、植物和自然群落的保护。”

使命让非营利组织本身产生饥饿感,开始努力为了实现这个使命而奋斗,对于志愿者来说,有意义的成就正是来自这里,那种对使命愿景的渴望所造成的饥饿感能够令他们对工作投入极大热情。

非营利组织在建立使命、凝聚人心方面显然比企业做得更好,对于企业而言也必须要有明确的企业使命,这个使命应是有感召力的,有吸引力的,能让员工可以从这里感受到自己工作的价值,感受到工作的饥饿感,而不是把股东权益、利润做为唯一的目标。同时,企业也可以从这里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和对这个世界的意义。

舍弃过去,立足未来

我们每天在做什么?是解决不断出现的问题,还是思考和创造企业的明天?

虽然很多人不愿意承认,但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被层出不穷的问题所包围,以至于每天都把注意力放在了解决问题上。

关注过去的组织不会有饥饿感,因为无数的成功和荣誉摆在面前。以雅虎和微软为例,这两家企业早期都是基于新发现而进行创新,然后让创新产品化。这个过程他们都发展得很快。但是,当这些最初的发现与创新变成固化的产品后,他们的饥饿感开始慢慢消失了。当企业不再渴望超越和再次创新时,他们几乎是没有动力的。于是,曾经的新兴企业染上了大企业病,雅虎有些走不动了,而微软这两年也归于沉寂。成熟产品带来的丰厚利润让企业的饥饿感消失,它们停止继续寻找新机会和创新产品,让整个组织去维护主营业务,主营业务因此变得固化,而固化之后就是僵化。

时过境迁,在不同的时代,成功的标准有所不同。对于企业来说,真正决定绩效的是未来的机会而不是过去的成就。

重视机会,培养客户思维

创新是艰辛的,但是只要重视机会,饥饿感就会随即产生并有可能将机会转化为成果,从而比解决旧问题更有生产性。在企业经营方面,成功的组织不会迁就现有产品线来开发新产品的事业,而是以开发新技术或开发新事业为宗旨的事业。

2005年,一家国营机床厂发现,中西技术差距主要体现为运动控制系统这项核心技术以及高端轴承,而这项技术从发明那天开始,就被西方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禁止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输出。运动控制系统作为一个部件,以“黑盒子”的形式安装在机床上,中国人即使买来机床也无法破解其技术秘密。

对于机床厂来说,这无疑是一次突破的机会。虽然风险巨大,困难重重,但对这项技术的强烈渴望让他们开始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包括模仿、反向研发、在德国成立研发中心等。虽然这些尝试都曾遭遇失败,但强烈的饥饿感让他们从没放弃。2012年,控制系统终于开发成功。

困难始终存在,但是对未来的渴望会让组织充满饥饿感,会让组织努力排除万难并将困难转化为成果。

保持饥饿感的组织像雷达一样搜寻着机会,但是组织的机会只能来自企业的外部。如德鲁克所说,企业只是成本中心,成果全部存在于企业的外部顾客那里。只有通过顾客,成本才有转化为利润的机会。

在腾讯公司调研期间,我曾询问什么是互联网思维,腾讯人却很明确地回答:不知道。事实上,他们从不关心概念本身,而是热切关注“客户还有哪些需求没有被满足”,因为客户需求正意味着机会。正是源于这种理念,腾讯决定以14亿元补贴滴滴打车,使得微信支付在短短80天内从2000万元上升到了1亿元。对腾讯来说,让消费者习惯用微信支付的机会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互联网企业的商机类似于跑马圈地——圈住了客户就意味着将赢得机会。

重视机会需要企业建立外部导向战略思维,以顾客的视角来思考问题,需要回答的问题是:第一,我们的顾客是谁?第二,顾客的需要和偏好是什么?第三,何种方式可满足这种需要和偏好?第四,最适合于这种方式的产品和服务是什么?第五,提供这些产品和服务的投入要素是什么?第六,使用这些投入要素的关键资产与核心能力是什么?

饥饿感构建于组织优势之上

研究数据显示,一个人从优秀到卓越以及从不及格到及格,两个过程所花的精力和投入没有太大差别。事实上,对于个人来说,能取得多大成就从来不在于克服了多少与生俱来的弱点,而在于在多大程度地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对于组织来说也是这样。任何组织都有自己的优势,机会只有建立在优势的基础上才能称之为机会,否则就只能说是陷阱。

2003年,当柯达走向破产的边缘时,彭安东加入柯达。在他的领导下,整个团队不断审视柯达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各种各样的讨论和辩论。最后他们发现柯达最大的优势不是某项产品,而是它在三门学科上的交叉优势:材料科学、数码影像科学和沉淀方法。在这三个行业中,柯达的技术不仅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领导者,也是唯一在这三个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当发现了这些优势后,柯达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饥饿感,开始围绕这些核心业务开发和拓展柯达现有技术。

当我们比较富士和柯达时会发现,富士属于主动转型,基于其在胶卷时代积累的高端技术,延伸进入医疗生命科学、印刷等领域,成为一家跨行业的、以尖端技术为核心的多元化公司。而柯达则属于被动转型,经过破产保护,得以摆脱各种债务,实现了业务和债务的多重切割,迅速变身为一家“小而美”的公司,专注于商业印刷、包装印刷、功能印刷与专业服务市场。

如今,胶片时代全球双雄各自经历了变革起落,焕然新生:富士做加法,走多元化道路,日益风生水起;柯达做减法,变身小而精,摒弃短期的高利润业务。二者看似迥异的路径选择,本质上却有着相似的基因:两者都看到数码行业利润微薄,都对技术执著迷恋,转型也都是从各自技术优势出发,坚持技术领先,以技术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

支点哲理故事 篇4

后来有一天闲聊,房东老大爷告诉我,大娘的耳朵是在一次病后留下的后遗症。那是一次惨痛的令人不忍回忆的经历。晚上睡觉时煤气泄漏了,大女儿和大女婿双双身亡。大娘由于离门比较近才幸免于难。但是她出院以后伤心过度,大病一场,耳朵就聋了。

不过,我在这个小院子里住了些日子,发现两位老人并没有因为其中一个耳朵聋而生活不便。每天早晨起来,大娘生火做饭,大爷在院子里收拾家什,待一会儿大爷就进来吃饭。一切井井有条,按部就班。大爷也从没大声向大娘喊过什么。

后来我终于发现了一个秘密,那就是大爷的耳朵特别灵敏。有一天晚上,我正在屋里看书,大爷忽然敲门进来问我什么东西在嗦嗦地响。我侧着耳朵听了听,再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小耗子正在墙角啃我扔在那儿的苹果核。我刚才读书过于投入,没有注意到。我对大爷的举动感到有些奇怪——这么小的动静,你也能听得到?

大爷对我说:“你别看我都70多岁了,论起听力来,你们这些年轻人都不是对手。”我问他以前就是这样吗?他说不是。他是从房东大娘变聋以后,耳朵才在忽然之间变得特别灵敏的。

我看着大爷那满头花白的头发,觉得这背后似乎有着什么神秘的因缘。上帝让一个人失去了一件东西,又赋予他(她)最亲密的人双倍这样的功能,两个人依然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它是想让这些人获得一个生存的支点吗?我想一想,如果一个人的生命中没有一个深爱着自己的人该会怎么样呢?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支点作文 篇5

深夜,万籁俱静。昏黄的白炽灯拉长了影子,氤氲的绒球在书页停留,落下浅浅的阴影。她伏在桌上,笔走龙蛇。她眉头紧皱,草纸上渐渐增多的算式,脑中的风暴——这道数学不简单。“咔哒”,门被推开,屋外明亮的灯光顺着那条缝延伸,尘埃飞舞,仿佛被扰清梦。“啪嗒”,一杯清茶放置桌上。一只手带着微凉,拍拍她的肩,转身离开。刹那,一股不可名状的力量充盈着她的血管,奔腾着,喧嚣着,直抵大脑。她感受着神经的颤抖,微微兴奋,笔尖的速度越发快了。许久,她捧起那杯茶,温热从指尖发散开。翠绿的茶叶在杯中回旋,细小的颗粒在灯光的映照下清晰可见,袅袅的水汽染湿她的镜片。她抬手想抹掉水雾,却将手置在眼下。是老爸还是老妈

父母的爱,是人生的支点。

气氛一片凝重。“我们想重新买一套组服,那套太丑了。”她把最终的期望压在老妈身上。脑子里不断回放着小组同学对那套衣服的厌恶,心中不安更甚。

“不行的,宝贝。”妈妈再一次温柔而坚定地拒绝。“为什么”她颤声问。桌底下的手紧紧绞在一齐。“组服好看或否,都是你们自我选择的,你们就要自我承担选择的后果。这是基本原则。”

她苍白着脸回到房间,趴在窗台前。天际是一片火红。色彩淡淡地延伸,浅紫、浅粉……大团大团清云染上颜色,反射的光亮斑斑点点,宛若星河。天色渐渐缠绻,来自一亿五千万千米开外的光源正用独特的方式诉说着温柔。可另一边,墨蓝翻滚着黑,来势汹汹,向日暮涌去。那昳丽的暮色渐渐滑落天际,尽显荼蘼。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她吐出一口浊气,心里畅快许多。眼眸中的光斑越发亮了些。永恒的爱,或许能够超越一切,可中间那薄薄一层,叫作原则。

原则是爱的支点。

支点作文600字 篇6

“台球神童”丁俊晖,之所以能够成功,是他找到了自己灵魂的支点,生活的动力——台球,虽然他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但是自从他爱上了台球,便开始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一天到晚,他脑子想的只有台球,除了吃饭、睡觉一直都在练习打台球。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为台球史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

丁俊晖的成功告诉我们,成功的方式有很多,关键在于坚定一个正确的目标,还有不懈的努力。过程是艰辛的,但结果往往是甘甜的。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作为一个人,没本事就练本事,没身体就练身体,然后再练心,给灵魂一个支点,人生才会有动力,既然决定了一件事,就要全心全意的,一丝不苟的完成。如果不会学习,就选择文艺,如果不会文艺,就选择体育……总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最重要的是不要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总之,要为自己的人生找到前进的动力,那就是你通往成功的一个支点,没有它,所做的一切都没有用。

永恒是很长的时间,特别是对于尽头而言。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们追求光明,太阳便成为人们的希望,因为它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人生也如此,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是种子就该有绿色的希望,是种子就该有金色的梦想。人生的开始就像一颗稚嫩的种子,由发芽到结果,一生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与挫折,但它从始至终之有一个坚定的目标把根扎得很深很深……因为只有这样,它才能够茁壮成长,才能够长出好果子。

武汉:支点的力量 篇7

中央要求湖北建设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武汉就是这个支点的中心点。做为城市圈的核心和动力源, 武汉享受龙头发展的待遇, 也担当着撬动其它地区发展的历史责任。

七天的采访, 我们奔走于“1+8”城市圈中的九个城市: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用脚丈量着这片100平方公里的富庶土地, 更用心去体会武汉城市圈在“中部崛起”战略“支点”中的份量。

实力是“硬杠杠”

2009年是湖北省大项目兴鄂战略的开局之年。

2009年纳入武汉城市圈重大项目共156个, 大项目兴鄂战略总投资5287亿元。今年计划投资982亿元, 重点是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临空经济区、武汉新港、城际铁路和武汉地铁等重点项目。武汉在建设阳逻港转运型物流园、东西湖配送型物流园的基础上, 还要加快启动天河机场的航空物流园和武汉北铁路编组站的建设, 逐步形成天河机场航空物流、阳逻港口物流、武汉北铁路编组站物流、东西湖公路物流为一体的“铁水公空”大物流格局, 共同建立现代国际物流平台。

年初, 武汉光谷生物城产业基地建设全面启动, 这是继光电子产业之后, 又一产值过千亿元的产业在光谷崛起。武汉光谷是国内独有的光电子产业群, 目前, 已集聚2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光谷实现企业总收入1300亿元, 增幅高达30%。其工业总产值达1150亿元, 首次突破千亿元。

随着武汉80万吨乙烯工程的开工建设, “中部无乙烯”将成历史。80万吨乙烯工程不仅在中部首屈一指, 在全国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武汉成为中部首个大型炼化一体的生产基地和化工原料供应中心。化工新城的崛起, 标志着继“汽车城”、“钢铁城”和“科技城”之后, 武汉现代制造业将迎来第四大增长极。

武汉新港三大项目, 一月之内相继开工。总投资370亿的武汉新港被誉为“航母级港口群, 问鼎中国最大内河航运港口。建成后, 将成为中部通达世界的水上门户。据专家分析, 这片长80公里的带状区域, 对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的建设都具有全局示范和长远支撑意义。

3月26日, 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 正式封关运行, 这是我国目前第一个内陆港保税物流区, 意味着武汉在中部地区首享类似香港“自由贸易港”待遇。从2004年的保税仓库, 到今天的保税中心, 武汉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事实上, 武汉还在向更高的目标——综合保税区努力。

省长李鸿忠形象地说, 若没有这些“硬件”, 扩大开放只能是“桌子底下放风筝——高度有限。”发展现代物流, 对于招商引资就是一个“硬杠杠”、一个先决条件。

1+8>9

“1+8”, 一定要大于9, 这是圈内9个城市的共同心愿和目标。

“共筑一个同心圆”这是各兄弟城市最坚定的决心和信心。

“不到武汉, 你体会不到武汉对1+8城市圈率先崛起有多么地迫切。”这是记者在采访中最强烈的感受。

3月22日, 武汉城市圈四条城际铁路开工建设, 武汉至孝感、黄冈、黄石、咸宁形成“半小时铁路圈”。到今年底, 武汉城市圈8条高速出口路将全部建成, 武汉和8个城市可在1小时内通达。

道路的对接背后, 是思路的对接、观念的对接。打破过去城市间单兵作战、割裂发展的格局, 武汉城市圈着力打造运行速度最快、行政成本最低的发展通道。

近年来, 由东风集团、“葛洲坝”、肯德基、麦当劳、潜江制药等国内外行业领头企业, 纷纷将区域总部或总部设在武汉的“总部现象”, 显示出武汉强大的经济集聚能力。

聚有道, 张有度。武汉将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辐射到周边城市, 形成密切配套、上下延伸的产业链条。以大企业、大项目为依托, 武汉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对接呈多个层面展开。

靠着与神龙公司的配套发展, 黄冈三环气门, 当年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汽配生产小厂, 如今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气门生产厂家之一, 并引来了福特、标致等国际知名厂商洽谈合作。

武汉城市圈统一市场“门槛”, 全国首推“异地冠名”。异地开分公司本地办手续, “圈内”企业都可冠名“武汉”。天门的客商说:“对外招商, 只要说是武汉城市圈的城市, 客商就有了概念, 天门引入的十几个项目, 让我们尝到了甜头”, 商家瞄准的就是武汉这个大平台。古有“货到汉口活”的说法, 他们希望通过武汉商企, 将他们的地产品带入全国市场、全球市场。

接受辐射的同时, 8个城市也对武汉的发展起到了助推的作用。武汉市最大的零售商业企业—中百仓储, 接连在城市圈的仙桃、咸宁等多个城市开设了34个连锁超市, 效益在两年内翻了一番。

城市圈是一个互通有无、优势互补的新平台, “1+8”是一条条充满活力、蓄势待发的产业巨龙。

机遇与责任

中部“六省一市”, 把武汉市单独列出, 可以看出武汉的重要性。在中部崛起中, 大武汉扮演领头羊的角色。

对湖北省及武汉城市圈而言, 获批建设综合配套试验区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机遇, 但同时也面临很大的挑战。这意味着, 在科学发展观背景下, 中部地区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要探索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发展模式的新路。

长期以来, 中部地区的各地各自为政, 分头突围, 无法形成区域合力。中部力量整合, 湖北省要勇挑重担, 不是当“老大”, 而是从双赢的角度为中部崛起服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廖涵博士说, 在中部崛起战略中, 湖北应承担起三大重任:协调责任、开放责任和服务责任。

“在崛起和发展的进程中, 如何有效避免资源消耗过大过快、环境恶化, 是中部地区各级政府和城市需要冷静思考、认真应对的重大问题。”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提醒中部。

支点战略 篇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具有国际视野。总结人类历史发展轨迹和大国崛起的过程会发现,社会结构、体制机制、文化导向、核心战略和人才队伍是揭示大国崛起规律和战略的五个核心要素。社会结构是决定大国崛起的深层原因,体制机制是影响大国崛起的主要基础,文化导向是决定大国崛起的灵魂,核心战略是推进大国崛起的重要动力,人才队伍是支持大国崛起的主体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获得快速发展,在于通过改革激活了经济力量和社会力量对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确立了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内容的核心发展战略,走自主创新之路,培育了一大批掌握各种技能并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工作的人才。基于这种思考,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就必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把合理调整社会结构、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导向、实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发展战略和大力培育优秀人才队伍,作为我国发展的战略支点。

说到自主创新驱动战略,必然涉及影响社会历史发展的力量及其力量转移问题。实际上,社会发展过程中,影响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导力量在不断实行转移,这就是所谓“力量转移”:农业社会,影响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土地,土地是最大的社会财富;工业社会,影响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导力量是资金、设备,资金、设备是最大的社会财富;知识经济社会,影响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导力量是知识、科技和创新能力,知识、科技和创新能力是最大的社会财富。当今时代发展正在走向知识经济社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就是为适应这种力量转移大趋势提出的。走自主创新之路,是我们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动力,也是反映时代发展趋势的国家核心发展战略。

上一篇:构建现代农业服务机制下一篇:疫情下那些感人的英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