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2024-07-07

儒学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精选8篇)

儒学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篇1

盐城师范学院“舌战群儒”辩论大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国际儒学联合会最近在广东省深圳市举行国际儒学研究基金管理委员会第一次理事会议,宣布正式成立国际儒学研究基金管理委员会。儒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团结和进步,对于我国的统一、稳定和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力量的迅速增长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进一步了解我国历史文化的兴趣也在日益增长。国际儒学研究基金的设立正是适应了这种形势发展的要求,力图动员国际国内各种社会力量支持儒学研究事业发展,鼓励社会公益资金参与儒学研究活动。与会者倡议国内外有识之士共同为推进儒学在国内国际的研究、传播、交流和应用作出积极贡献。

二、活动目的

辩论是一项可以提高思辩能力,丰富课余知识,培养团队精神,锻炼思维表达的活动。开展此项活动,可以使同学们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在活动中提高自信,培养创新和团队精神。同时以“儒学”为主题,加深我院学子对儒学的了解,对儒学所倡导的精神的感悟,更好地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增加各二级学院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三、主办部门、协办单位

主办单位:盐城师范学院学生会学习部

协办单位:各二级学院学生会

四、参与对象

本次大赛以全院07~09级同学为对象,以学院为单位共16只参赛队。每个二级学院先举办预赛选拔出4名辩手,组成一个团队并为团队起名。辩手要求口齿清晰、思维敏捷、赛前做好充分准备。

五、比赛地点

预赛——各二级学院自主安排

初赛——新长校区综合楼模拟法庭(暂定),通榆校区活动中心(教室待定)复赛——新长校区综合楼模拟法庭(暂定)半决赛——新长校区综合楼模拟法庭(暂定)总决赛——通榆校区国际会议中心(暂定)

六、活动赛程安排

2010年4月1日前各二级学院举办预赛选拔辩手。

2010年4月4日中午12:30各参赛队代表抽签决定辩论赛初赛对手。(地点另行通知)2010年4月10日及4月11日下午2:00在新长、通榆两赛区进行初赛,选拔出8支团队,并于4月11日初赛结束后参与复赛抽签,决定复赛对手。

2010年4月18日上午8点及下午2点在新长校区综合楼模拟法庭举行复赛,选拔出4支获胜团队,并参与半决赛的抽签,决定半决赛的对手。

2010年4月25日下午2点在新长校区综合楼模拟法庭举行半决赛,并由现场观众投票评选出2名最佳辩手。

2010年5月9日下午2点在通榆校区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总决赛,并现场评选出团队奖及最佳辩手。最后举行颁奖仪式.注:抽签由二级学院学习部负责人参与

七、评判细则

1、评委设置

初赛阶段每场比赛评委团由5位(暂定)评委组成,5位评委由二级学院学习部部长担任。

复赛阶段每场比赛评委团由7位(暂定)评委组成,7位评委由盐城师范学院学生会中

心主任,二级学院主席等组成。

半决赛评委团由5-7位(暂定)评委组成,由各二级学院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担任。总决赛评委邀请盐城师范学院教师出任(暂定)。

2、评判标准 满分100分

(1)审题

10’

准确把握辩题内涵和外延,对所持立场能多层次、多角度理解,论点鲜明,对本方难点能有效处理和化解。(2)展开

10’

对辩题的理解和论述能在广度上展开,在深度上推进,整个辩论过程条理清晰,能给人以层层递推的美感。(3)辩驳

20’

提问抓住对方要害,问题简单明了;回答正面问题,有理有据。注重针对辩题正面交锋。(4)配合20’

具有团体精神,队员间相互支持配合,论辩衔接流畅、方向统一,攻守兼备,自由辩论时发言错落有致,体现“流动的整体意识”。(5)语言

20’

普通话标准,语速抑扬顿挫,语言流畅,富于感染力,体现国语的优美。(6)辩风

10’

比赛中尊重对手,尊重主席、评委和观众。举止得体,显示出良好的道德修养。敢于创新,勇于表现,具有本队特有的风格,并贯穿全局。(7)形象

10’

着装整齐,仪表大方,体现出良好的风度和气质。

3、胜负判定

(1)评委的打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将其余分数相加取平均值,为该队得分;(2)参赛两队中总计得分居高的一队取胜;

(3)如果两队得分相同,则由评判团另行投票,决定胜负。

4、点评

每场辩论赛结束后评委作简要点评,时间在2分钟之内。

5、奖项设置

(1)总决赛中获胜团队获得团体一等奖;(2)半决赛获胜的团队获得团体二等奖;(2)参加半决赛的团队获得团体三等奖;(3)参加复赛的团队获得团体优秀奖;

(4)在总决赛中按个人得票排名评选出最佳辩手1名,半决赛中每场各评选出1名最佳辩手,共3名,其余参加半决赛的辩手获得优秀辩手称号,共13人。

八、辩论赛竞赛规程

1、比赛进程

(1)开场白,介绍赞助商(2)介绍在场评委及嘉宾

(3)介绍参赛代表队及所持立场(4)介绍参赛队员

(5)辩论赛(每场30分钟)

a.陈词

6min

正方一辩阐述己方观点2分钟,反方一辩阐述己方观点2分钟; 正方二辩补充己方观点1分钟,反方二辩补充己方观点1分钟; b.攻辩

8min 正方三辩向反方二辩或三辩提问(每次提问不超过30秒),反方二辩或三辩答辩(须正面回答,不得提问或反问;每次回答不超过1分钟),共1分30秒;

反方三辩向正方二辩或三辩提问(每次提问不超过30秒),正方二辩或三辩答辩(须正面回答,不得提问或反问,每次回答不超过1分钟),共1分30秒;

正方四辩向反方二辩或三辩提问(每次提问不超过30秒),反方二辩或三辩答辩(须正面回答,不得提问或反问;每次回答不超过1分钟),共1分30秒;

反方四辩向正方二辩或三辩提问(每次提问不超过30秒),正方耳边或三辩答辩(须正面回答,不得提问或反问;每次回答不超过1分钟),共1分30秒;

正方一辩进行攻辩小结1分钟,反方一辩进行攻辩小结1分钟; c.自由辩

8min 由反方先开始,双方各4分钟; d.总结陈词

8min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4分钟,正方四辩总结陈词4分钟。(6)评委打分,点评(7)宣布比赛结果

(8)评选获奖团队,获奖个人,抽取幸运观众(9)活动结束

2、辩论赛比赛要求(1)开场陈词要求

提倡即兴陈词,所持观点清晰,表述层次分明,语言自然流畅;立论要求逻辑清晰,言简意赅。

(2)攻辩要求

此环节共设置四轮攻辩。

此环节为双方二辩、三辩、四辩之间的对话,提问回答都必须是这三者,各方三辩、四辩在限制时间之内之最多可提5个问题,对方二辩、三辩必须回答,其他辩手不得代替或补充。

提问应贴近辩题,不宜过分刁难;回答应针对问题,切忌答非所问。

攻辩双方任一方坐落,即视为一轮攻辩结束。四轮攻辩阶段完毕,先由正方一辩再由反方一辩为本队做攻辩小结,各限时1分钟。正反方的攻辩小结要针对攻辩阶段的态势及涉及内容,不得脱离比赛实际状况背稿。(3)自由辩要求

辩论发言必须在两队之间交替进行,各用时4分钟。

自由辩论开始时,先由反方的任何一位队员起立发言,发言完毕后,正方的任意一位辩手即刻起立发言,双方一次轮流发言,直到双方时间用完为止。

在此时间里,每位辩手的发言顺序、次数和时间都不受限制。

当一方发言结束坐落,即为另一方发言开始的标志,即刻开始计算另一方的发言时间,另一方必须接着发言,若有间隙,累计时仍照常进行。

若一方的发言时间已经用完,另一队还有时间剩余,则该队的辩手可以继续发言直至时间用完为止,也可以向主持人示意放弃发言。

比赛中,辩手不得离开座位,不得打扰对方或本方辩手发言。

自由辩论提倡积极交锋,对重要问题回避交锋两次或以上的一方,评委做适当扣分,对

于对方已经明确回答的问题仍然纠缠不放的,适当扣分。

倡导良好的辩风,注重普及知识、启迪智慧和展示风度,不提倡纯粹以节省时间为目的的辩论,切忌人身攻击。(4)总结陈词要求

双方应针对现场辩论整体态势进行总结,并注意升华辩题内涵。脱离实际,单纯背稿的,评委可适当扣分。

3、时间提示

辩论赛每个阶段开始时,计时员举牌示意。

攻辩阶段,每轮攻辩剩余时间30秒时,计时员举牌提醒,用时满时,以钟声终止发言。自由辩论阶段,任一方发言时间剩余30秒时,计时员举牌提醒,用时满时,以钟声终止发言。

其余阶段,每位辩手发言时间剩余30秒时,计时员举牌提醒,用时满时,以钟声终止发言。

终止钟声响时,发言方必须停止发言,否则视为违规,评委适当扣分。

九、经费预算(总计3500元)(聘请老师费用另算)

评委邀请函、用水以及纪念品

50名*20元=1000元 获一二三等奖团队奖品杯

50元*4队=200元 获奖团队奖状

12.5元*8队=100元 最佳、优秀辩手奖品

15元*16名=240元 获优秀奖团队成员奖品

10元*16名=160元 辩手证书

10元*16份=160元 团队奖金

800*1+400*1+200*2=1600元 活动用材料费用(海报、提示牌、评分单、照片、成果展用KT板等)

180元

十、工作安排(具体人员待定)

活动策划:

(学习部)活动负责人:

(新长学习部)

(通榆学习部)

活动用教室借用:学习部2人

比赛正反方及辩题抽签:学习部1人

现场观众预测最佳辩手情况收集及统计:学习部4人 评分条收集:文娱部2人 分数统计:学习部2人 现场素材采集(照相等):信息部、网络部2人 活动进程记录:学习部1人

比赛计时及提示:学管委5人(2人负责正方计时,2人负责反方计时,1人举牌提示)活动用品采购:学习部2人(采购须有发票)现场秩序维持:体育部2人

活动宣传:宣传部2人(现场PPT制作,与宣传部、信息部、网络部及学通社等联络工作)

注:

1、院学习部负责人在活动开始前一周内与各二级学院学习部联络,安排工作,做好比赛前期准备工作。

2、与宣传部联络,做好活动前期的宣传工作(主要为海报),宣传海报用稿件由学习部负责撰写;

3、与网络部、信息部联络,负责活动现场的信息采集,包括图片,文档等,以及活动

后期通讯稿件的撰写,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4、与外联部联络(条件允许情况下),做好活动经费资助工作,以求活动效果达到最佳。

十一、参赛须知

1、各二级学院可在初赛前自由组织安排选拔参赛辩手组队,并可为本队起名;

2、请各二级学院学生会学习部部长、辩手仔细阅读活动通知,熟悉比赛日程安排,比赛进程安排,时间分配等;

3、请参赛辩手及组织人员于每场赛前30分钟到达比赛现场,做好赛前准备工作;

4、现场黑板装饰由正反方协调商定,并在赛前20分钟内完成;

5、参赛队须遵守赛事各项时间安排,如遇特殊问题,请及时与院学生会学习部负责人联系,以便协调安排,保证活动顺利开展;

6、参赛辩手请于赛前做好充分准备,保证辩论赛的精彩性,提高辩论水平;

7、比赛期间,参赛队请勿与评委接触,若对赛事有意见,请与学习部成员联系;

8、二级学院组织本院学生观看比赛,可准备适当的宣传道具,标语等,但不得影响活动现场的正常秩序,不得喝倒彩。

附:辩题(辩题会在抽签前先告知16个参赛团队)1.中国传统儒家思想鼓励“出世”,很多大学生积极地表现自己,创造了自己的事业,但也有很多人因为经验不足充当了“牺牲品”,那么对于刚走进社会的大学生而言,自主创业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正方:大学生自主创业利大于弊 反方:大学生自主创业弊大于利

2.在旧社会里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那么在新时代我们是否应该继续利用传统儒学思想呢?

正方:传统儒学凝结着中国人的智慧,我们要继续吸收利用它.反方:传统儒学使人思想僵化,已经过时,我们不再需要它.3.中国传统儒学已拥有千年历史,孔子的思想也越来越受后人的关注,近几年,国外流行的孔子学院,在国内则寥寥无几。作为孔子思想的发源地,在国内是否也该兴办孔子学院? 正方:中国需要兴办孔子学院,将其发扬光大。

反方:孔子本是中国的,所以没必要兴办孔子学院。

4.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华文化大放异彩。汉初,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扼杀了其他思想;但另一方面,他又主张兴办太学,促进地方教育系统的初步建立,那么: 正方:董仲舒的儒学主张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是利大于弊 反方:董仲舒的儒学主张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是弊大于利

5.儒家思想宣扬“克己复礼”,以“仁”释礼,表述了新的学术思想和时代的先进文化,蕴含了儒家学者对时代理解的思想结晶;另一方面,”礼“的提出也体现了时代的局限性,束缚了人们的行为,对此: 正方:当今社会需要儒家宣扬的”礼”。反方:当今社会不需要儒家宣扬的”礼”。

6有人说:清末我国统治阶级闭关锁国,盲目自大,以致亡国的劣根性与儒学使得统治者的思想固定有关系。那么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正方:旧中国的落后与儒家思想有直接联系 反方:旧中国的落后与儒家思想没有直接联系

7.儒学“仁”的思想得到普遍的关注,而另一个思想 “直”,却鲜为人知。庄子说过“以德报怨”,而孔子则早有“以直报怨”的观点。那么两者分歧,您支持哪一种? 正方:我们应该以德报怨 反方:我们应该以直报怨

8.古代先圣孔子创立了我们众所周知的儒学,其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而后,一些学者对传统儒学不断进行改革,从而产生了所谓的“新儒学”。那么对于两种儒学,我们是该传承哪个呢?

正方:新儒学更适合我们传承 反方:传统儒学更值得我们传承

9.当历史片《孔子》上映后,央视的“百家讲坛”讲完了《论语》眼下又在讲孔子。孔子是热了,但是儒学似乎依旧是冰凉的.对于我们来讲,究竟是孔子重要呢还是儒学重要? 正方:孔子更为重要 反方:儒学更为重要

10.孟子传承了老师孔子的思想,主张”性本善”,认为人生来就有恻隐之心;而其弟子荀子却认为人性本恶,人有善良的表现是后天人为的结果,对此学术界也是各有说法,那么: 正方:人性本善 反方:人性本恶

11.施行仁政是儒学的一贯主张,现如今我们提倡以人为本与其不谋而合。但当今社会犯罪率飙升,法越来越体现着它对社会成员行为的规范制约作用。那么法制跟施行仁政哪个更适合社会主义呢?

正方:“法”比“仁”更适用于社会主义 反方:“仁”比“法”更适用于社会主义

12.最近一股“孔子”热在大学生中迅速涌起,但现实是现在大学里很少开设语文课,以致于大学生们很难接触到孔子的“魂”——儒学。那么大学是否应该开设语文课呢? 正方:大学里需要开设语文课 反方:大学里无需开设语文课

盐城师范学院学生会学习部

儒学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篇2

一、网络环境下实施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优越性

1.网络为环境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一方面, 任何环境问题都是在多个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综合性强, 如果在环境教育中将各学科截然分开, 显然已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 它需要多个学科形成合力共同培养才能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无论是要让学生认识环境问题还是尝试解决环境问题都有赖于获取丰富而详实的资料, 如果获取资料的途径仅仅局限在课堂或是图书馆, 势必会出现资料的不全面和时效性差等问题, 网络环境中海量的资源以及很强的时效性等优点, 则使这些问题轻易得到解决;另一方面, 许多环境问题具有分布广甚至全球性等特点, 了解并解决环境问题必须有全局或全球观念, 网络环境提供了更广阔的资讯平台, 学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搜索相关资源。

2.网络教学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首先, 网络教学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它没有明显的校园界限, 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 使校内与校外的界限变得模糊, 课内与课外难以区分。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参与网上学习。其次, 网络教学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它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有自己主动安排的学习环境, 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 变成以学生为中心, 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展示学生个性。再次, 网络教学具有很强的协同性和交互性。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 甚至学生与家长, 与专家之间都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网络互动使交流更加方便迅捷。

二、实施原则

1.网络教学环境要体现自主、协作、开放的特点

为了充分体现和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室的优势, 在学习活动的安排上, 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为主。多媒体网络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拓展活动空间;建立多种交流平台, 让学生活动没有局限。通过网络, 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快捷方便的查找知识与材料, 进行拓展性学习。各种交流平台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扩展交流的对象。

在学习内容的组织上, 以综合学习为主。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中, 利用网络可以方便的重组知识与扩展学习资源, 所以, 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的学习一般以综合学习为主, 必要时甚至打破教材体系, 重新建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营造和谐的网络氛围, 对学生活动不作过多干涉, 充分体现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

2.网络教学要突出综合性和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根本特征是综合性、实践性和多样性。同时, 环境教育不局限于环境知识的传授, 重在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促使其自觉的保护环境甚至抵制破坏环境的行为, 因此, 在网络教学中其组织形式要多种多样的, 如小组活动、个人活动和班级活动等, 网络所提供的素材尽要可能丰富多彩, 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师生教与学的活动方式也要多样化, 如小组协作学习, 远程自主学习, 远程同步协作学习方式。

3.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网络课里较容易走向一个误区, 即由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变为学生的满堂看 (上网查找资料) , 教师的主导作用未能很好的体现。课堂上, 教师要适时监控, 使教学氛围活跃而不乱, 教学过程松弛有度, 教学内容多而不杂。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其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建构主义认为, 只有学生自主建构, 才能使知识活化, 赋予新的内涵, 更利于知识的巩固记忆、探究创新。教师知识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 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 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4.遵循教学评价多元化原则

传统教学注重总结性评价, 如期末考试、年终评定等, 在网络教学中, 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反馈及时, 管理方便, 省时省力等优良特性, 对整个教学过程做跟踪监控、检测、指导。因此更要注重过程性评价, 使评价更加及时迅速, 也更有效果。评价主体也要多样化, 学生本人、同学、教师都可以成为评价者。对评价对象要多维度、多层次进行评价, 提高评价的说服力, 要科学地、理性地、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从知识、能力、品质、态度等多项指标去衡量每一名学生。

三、实施流程

该模式的实施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图中 (1) ~ (6) 表示该模式的课内实施步骤:

(1) 设疑激趣, 确定主题

创造问题情景, 激发协商探究兴趣, 行成问题系列, 并将学生所提问题共同讨论, 归纳整理。将主题分解形成一个个子课题, 学生自由分组, 选择子课题, 确定人员分工, 组长作好记录。

(2) 小组讨论, 设计方案

为减少盲目研究, 要设计方案, 初步确定研究顺序, 研究方法等。

(3) 教师指导, 网络探究

教师设计网络主页, 建立资料库, 作好相关网页链接, 建立交流平台, 如Q Q群, B B S论坛, 邮箱等, 介绍资料搜索方法和网址, 如百度、谷歌、搜狗等。

学生分组行动, 收集、整理资料, 老师时时与各小组联系、交流, 了解小组活动情况, 做出指导和评价。学生在网上可以就研究课题向教师提出询问, 或与他人进行商讨, 甚至可以请教专家, 及时便捷的网上交流促进了课题研究的深入展开。

(4) 分析整理, 形成结论

教师指导学生对收集的资料整理归类, 各小组成员网上或网下讨论, 形成结论。

(5) 展示成果, 上传发布

各个小组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课题任务, 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 充分满足学生表现欲望。成果展示形式多样, 如电子小报、课件、报告、网页等。

(6) 交流讨论, 总结评价

在展示的过程中, 师生共同评价。比如通过网络共享访问其他组的作品, 并请小组成员说一说自己研究成果和自我评价。或者针对每一组的作品, 请其他同学及教师进行评议, 指出每一小组作品的优缺点, 提出各自的宝贵建议。还可以将成果上传到相关网站, 得到更多人的评价, 或者与父母共同分享。

四、该模式的应用案例——全球气候变暖 (2课时)

1.课前准备阶段

建立全球气候变暖专题网站, 主要内容包括电子教材, 全球气候变暖概说 (现象、影响、危害) , 专家观点, 相关链接, 师生讨论, 给我留言等。

同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交流, 充分了解学情, 有针对性地辅导。要求课前阅读教材。

2.课堂实施阶段 (见表1)

3.课后活动延伸阶段

(1) 启发学生要关注全球气候变暖, 课后继续就相关问题查找资料, 相互讨论。尝试与家庭成员和社区成员共同探讨有关问题。

(2) 调查社区、家庭成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知识的了解程度。

(3) 发放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宣传资料。

(4) 开展“走出潇洒, 走向低碳”活动, 倡导人们多乘公交车, 尽量减少以车代步。

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避免放任自流

网络环境具有开放性、自主性, 但教师不可以任学生自行研究。教师要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许多学生对应用计算机不够熟悉, 教师更要多加指导, 从而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2.注意学生兴趣的持久性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综合实践活动, 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和时间增多, 网络独特的交流方式和多样的游戏, 以及缺乏监管的网络环境, 使部分意志不够坚强的学生禁不住诱惑, 注意力转移, 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3.注意对学生情感和态度的培养

儒学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篇3

关键词:课外实践活动;STS教育;小实验;现场调查;资料查询;研究性实验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是科学的社会化,科学技术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度。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简称STS)教育,将物理知识教学与STS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促进物理教学改革,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物理课外实践活动是实施STS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物理课外实践活动实施STS教育,将物理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日常生活、技术、科学和社会紧密联系起来,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叉发展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利用课外实践活动渗透STS思想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主要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一、开展课外小实验、小制作活动

教材中设置了众多的“小实验”和“小制作”,课本知识的许多重点和要点都体现在其中,因此,有必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以帮助其完成这些小实验、小制作,从而让学生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对于物理和技术的兴趣,密切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等。

例如,在教学“杠杆”这一章时,为了让学生走进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杠杆的应用——杆秤,就可指导学生利用杠杆平衡的原理来制作一个杆秤帮助理解。教师可提供砝码或钩码。以供学生制作时作校准之用。教师在制作过程中对学生的操作加以指导,告之要注意的地方。有许多学生就圆家利用筷子做秤杆,用薄铁皮做秤盘,用天平的小砝码做秤砣,在秤杆上刻上示数,做成了一个小巧而又实用的小杆秤,可以用它称一些小物件。利用这个小制作,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杠杆平衡原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得到了走进生活的机会,学会了认识杆秤,利用杆秤。

二、开展现场调查活动

目前,教材中渗透了许多与科学技术有关的一些重大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能源问题等。此类问题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具有普遍性。因此,可要求学生通过到现场实地观察,调查当地的污染情况或能源情况,来增加他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学习了“声”这一章后,可围绕学校噪音污染严重这一情况,开展调查活动。让学生去找一找有哪些噪音源在发出噪音,影响同学们的学习。想一想有哪些方法可以减小学校的噪音污染。学生实地调查后,想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如在学校周围栽种树木,以减弱附近工厂传来的噪声;课间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追打嬉闹等。

三、开展资料查询活动

新教材中渗透的STS教育内容有现代物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成果、新成就。如新型电池、超导体、现代航天技术、超声波及其应用、低温的获得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等。以上内容不可能用实验方式展现,所以可以采用资料查询的方式进行。通过这种形式可促进学生走进科学,走进高新科技,加强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例如,在学习了“核能”之后,就可以组织学生通过上网,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收集有关核能的知识,了解核能发电和火力发电各自的优缺点,写成相关的材料,在课堂中进行辩论。该种方式既可幫助学生了解核能的知识,又能帮助学生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开展研究性实验

这类活动,就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从学科和生活中选择或设计具有实践性的研究课题,让学生采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探究、发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课题来源,包括物理教学大纲中的实践活动参考题,也可以由教师设计一些课题或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学大纲教学目的中明确指出:“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作用,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在社会注意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加强课外实践活动的实施。加强课本知识与生活、社会的联系,促进教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渗透STS教育,提高新一代公民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篇4

为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县委《关于在全县集中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方案》要求,镇党委决定,今年6月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在全镇党员干部中集中开展以“保持党的纯洁性、迎接党的十八大”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持党的纯洁性、迎接党的十八大”为主题,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和严格队伍管理相结合、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和加强党性修养与党性锻炼相结合、坚决惩治腐败和有效预防腐败相结合、发挥监督作用和严肃党的纪律相结合,认真解决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应对“四种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防范“四种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的能力,不断提升党员干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的幸福,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二、总体目标

1.提升党性修养。使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4.贯彻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吸收群众参与,认真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建议,虚心向群众学习,真诚接受群众监督,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

5.注重实践特色。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把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放在实践上,帮助基层单位和群众排忧解难,共谋发展,让纯洁性在实践中得到锤炼和体现。

四、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1.思想建设方面。着力解决党员干部精神懈怠、理想信念不坚定,对马列主义缺乏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认识模糊、态度摇摆等问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2.作风建设方面。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原则性、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对群众疾苦麻木不仁,奢侈浪费、贪图安逸,心浮气躁、好大喜功,缺乏勇于担当精神,不主动作为,不敢触及矛盾,好人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等问题,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

3.组织建设方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党组织工作覆盖面不宽、创新不够,流动党员管理比较薄弱等问题,努力把各级党组织打造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4.制度建设方面。着力解决党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不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党内制度落实不力、监督机制不健全,发展党员把关不严,处臵不合格党员机制不健全,党员组织生活不正常、不规范等问题,不断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5.廉政建设方面。着力解决部分党员干部要求不高、自律不严、为政不廉,一些地方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完善,“一岗

展“读党史,促纯洁”全镇领导干部党史教育活动。通过学习教育,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总体要求,全面把握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工作重点,夯实纯洁性基础。

2.分析检查阶段(7月下旬至8月下旬)。在认真学习教育的基础上,对照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组织不纯、作风不正、为政不廉、原则不强等五个方面问题,结合本镇实际,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六查六看”,分析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即:查思想差距,看信念坚定不坚定;查政治差距,看立场坚定不坚定;查道德差距,看本色保持不保持;查作风差距,看联系群众密切不密切;查廉洁差距,看律己严格不严格;查工作差距,看业绩明显不明显。要认真查摆在个别单位和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小部门、小利益,不作为、好先生,中梗阻、末梢死,不学习、不创新”和“庸、懒、散、慢、乱”等问题和现象,找准问题症结,奠定整改提高基础。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开门纳谏,广泛开展谈心活动,征求群众意见,领导班子要召开保持党的纯洁性专题民主生活会.党支部要召开保持党的纯洁性专题组织生活会。

3.整改落实阶段(8月下旬至9月下旬)。针对分析检查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重点,落实整改责任,认真进行整改。从加强理论武装、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加强道德建设等方面,制定保持思想纯洁的措施;从把好党员入口关、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评价和退出机制等方面,制定保持队伍纯洁的措施;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群众路线、坚持艰苦奋斗、坚持党性原则等方面,制定保持作风纯洁的措施;从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建立廉政风险防

4.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提高。坚持把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与“创先争优”和广泛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结合起来,让纯洁性在创先争优中更加彰显;与“领导干部大接访”、“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结对共建”、“基层组织建设年”等活动结合起来,巩固镇“二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成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帮助解决困难、谋划发展思路,让纯洁性在实践中充分体现,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与其他各项教育活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教育实践活动方案 篇5

-----------瑞昌市第二小学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根据中央、省委、市委的总体部署和《瑞昌市教体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瑞昌二小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一、基本要求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在全校党员、干部中进行,重点是学校领导班子。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精神,这次教育实践活动要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主要内容,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把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要求和学校关于切实改变工作作风的实施办法作为切入点,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师生员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努力开创学校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要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照镜子”,主要是学习和对照党章,对照廉政准则,对照上级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办法的具体要求,对照师生员工期盼,深入查找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方面的差距和不足。“正衣冠”,主要是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深处,敢于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端正行为,维护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既要解决实际问题,更要解决思想问题,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治治病”,就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与民争利、损害师生员工利益的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教育实践活动要坚持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正面教育为主与解决突出问题相结合,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道德品行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公仆意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坚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敢于揭短亮丑,改正缺点、修正错误。三是坚持党员自觉主动与充分依靠群众相结合,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请师生参与,让师生评判,受师生监督,努力在解决作风不实、不正和行为不廉上取得实效,在提高服务师生能力、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上取得实效。四是坚持整体推动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结合学校特点和教职工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提出切合实际的目标要求和工作方式方法,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目标任务

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是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实现“四个具体目标”,就是要使思想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确保活动达到预期效果。

(一)全面落实为民务实清廉要求

教育实践活动要体现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从师生员工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师生员工最关心的问题做起,从师生员工最期盼的事情干起。真正做到说了就做、定了就干,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要自觉遵守党章,严格执行廉政准则,主动接受监督,自觉净化朋友圈、社交圈,带头约束自己的行为,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反对一切消极腐败现象。

(二)着力解决作风建设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要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工作大局,把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从学校已经开展的党风廉政建设及改变工作作风入手,广泛征求意见、深入查摆问题,着力解决学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四风”问题,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起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端正学风,改进文风会风,深入师生,真心对待师生,热心为师生、家长和社会服务,诚心接受师生、家长和社会监督;坚守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做到艰苦朴素、精打细算,节约办事。

(三)突出学生这个服务主体,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服务学生、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来抓。党员、干部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职业素养,紧扣学生反映的强烈问题,着力提升调查研究、掌握实情的能力,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在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时,多做换位思考,形成关爱学生、严谨笃学、自尊自律的良好风气,以人格魅力和广博的学识教育感染学生,树立“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良好形象。

三、方法步骤

我校的教育实践活动从2014年3月开始,8月底结束。着力抓好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等三个环节的工作。

(一)学习教育、听取意见(3月至4月)。主要是抓好学习宣传和思想教育,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师生意见。

动员部署。3月份召开动员大会,启动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后,对学校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作风方面的情况进行民主评议。使全校教职员工深刻领会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明确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任务、总体要求、方法步骤,为开展活动做好思想准备、打牢思想基础。学习教育。采取集中学习、分组学习和个人自学等形式,组织全校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党的十八大报告、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市委教委文件及领导讲话精神、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以及《习近平同志在正定》等学习材料;观看电视专题片《筑梦之基》《永恒的信念》《信仰之光》等廉正教育专题片。开展理想信念、党性党风党纪和道德品行教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专题学习讨论,重点组织好集中学习、分组学习,做到集中学习不影响教学工作,分散学习保证质量。党员干部教师要积极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检测自己学习教育效果。

研讨交流。围绕“改进工作作风、提升素质形象、顺应师生期待、促进示范校建设”为主题,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讨论,交流学习体会,提高思想认识;组织党员干部研讨交流,分专题深入研讨,开展党员之间的学习成果交流,形成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

征求意见。采取调研、问卷调查、设立举报信箱等形式,广开言路,充分征求党员干部、师生员工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对收集到的意见进行认真的梳理汇总、分类分析,为对照检查,开展批评和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二)查摆问题、开展批评(5月至6月)。主要是对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认真查摆“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党性分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开展对照检查。通过师生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的方式,对照中央八项规定,重点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要求,一查思想,看是否对“四风”的危害有清醒的认识;二查作风,看是否有涉及“四风”的不良表现、不良做法、不良制度及不良后果;三查问题,看是否存在“四风”方面师生反映强烈的违纪违规等问题,进行深入的党性分析和自我剖析,把问题查实找准,把原因分析透彻。

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在对照检查的基础上,撰写检查材料。对照检查材料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个人作风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分析、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等,重点放在后三个方面。材料要紧扣主题,讲真话,讲实话。

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按照教体委党组的统一要求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邀请上级督导组督导和指导。学校班子成员要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带头查摆问题,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会前,要根据查找出的问题和征求到的意见,班子成员之间要互相谈心,充分交流思想。会上,要正视问题,不回避矛盾,既要进行深刻的自我批评,开诚布公,又要进行诚恳的相互批评,对师生所提意见逐一回应。

党支部要在教体局党工委的指导下召开组织生活会,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办法。通报反馈情况。民主生活会后,形成民主生活专题报告,上报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校内进行反馈。

(三)整改落实、建章立制(7月至8月)。主要是针对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和落实整改方案,对一些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治理。

整改落实。重点针对征求的意见和建议、自己查找的问题和不足,紧紧围绕改进作风的要求,确定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对一些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治理。集中解决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任务书、时间表,并在一定范围内公示。注重从机制上解决问题,使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成为党员、干部长期自觉的行动。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整边改,将整改工作贯穿于整个教育实践活动。

正风肃纪。紧扣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对学校各类会议、文件、评比表彰活动进行清理。对学校党员干部的勤政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坚决整治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问题,专项治理消极应付、不作为、乱作为,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以及侵害师生利益的问题。对学校各部门落实学校关于切实改变工作作风实施办法要求的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一般性作风问题的干部,立足于教育提高,促其改进;对群众意见大、不能认真查摆问题、没有明显改进的干部,要进行组织调整。

提高服务能力。注重倾听师生意见、集中师生智慧,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能力;注重直面困难,克服避重就轻、回避矛盾,提高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能力;注重顺应师生意愿、回应师生呼声,克服盲目指挥、强迫命令,提高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能力。加强制度建设。对已有的制度进行梳理,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师生认可的,要抓好落实;对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要抓紧修订完善。坚决纠正那些把制度“说在嘴上、挂在墙上”的形式主义,确保制度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

四、组织实施

为加强我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领导,学校成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邹联锋 副组长:李洪瑞

成员:李勇 范理智 王荣 柯美誉 陈丹 周小平熊瑞民 李炳贵 段生瑞 陈瑞金

五、宣传报道

2017年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篇6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劳计等综合实践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培养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养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为了贯彻教育部、省教育厅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开展课程建设的要求以及近年来我校开发劳动与技术校本课程的经验,特制定此方案。

二、总体目标

劳技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决定在七、八两个年级开设“劳动技术课”,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劳动技术课”作为学生必修的课程。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

(一)知识目标 劳动技术知识是指生活劳动、简单的工农业生产劳动和自我服务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及现代生产的基本原理和管理知识。具体知识目标如下:

1.了解一些简单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家务劳动的基本方法。

2.了解木工、金工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3.了解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等简单知识。

4.了解工艺品制作、编织技术、裁剪与缝制的知识。

5.了解一些现代化文明生产的基础知识,了解最新科技信息。

(二)能力目标

劳动技术能力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科学技术原理,在劳动实践中初步形成的基本技能。

1.学会自我服务性劳动,能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和工艺品。2.初步掌握编织、缝制技术,能制作简单的制品。3.掌握初步的植物栽培技术,掌握小动物的饲养方法。

5.学会木工、金工、电工、农具等常用工具的使用;能进行简单的识图和制图。

6.在劳动技术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尝试有创新特色的小制作、小发明。

(三)德育目标

劳动技术教育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和良好的行为

习惯。

1.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正确思想。2.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使学生认识劳动是日常生活、发展生产、建设祖国、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手段,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权利和光荣义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

4.培养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在劳动实践中使学生自觉磨炼意志,陶冶情操,体验挫折与成功;增强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意识;初步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主要原则 1.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是劳动技术课的基本特点。学生亲身参加劳动操作实践是劳动技术课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实践是劳动技术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创新素质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学校要结合实际,创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劳动操作的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校、教师要切实做好指导和管理工作,提高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效果。

2.技术性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基础教育中加强技术教育,已成为世界性潮流。在劳动技术课上,无论是生活劳动或生产劳动,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都要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劳动技术素质这一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意识,发展学生的技术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

3.基础性原则

劳动技术是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应该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技术处理能力,以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劳动技术课中,通过某些劳动技术项目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劳动知识,提高他们运用工具进行加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4.创新性原则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劳动技术课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技术性特点,决定了它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劳动技术课教学应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5.适应性原则

教师在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时,要根据学校实际,选择合适的内容和形式。在进行课本知识教学的同时,要不断地融入新科学、新技术,使劳动技术课教学能够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劳动技术教育还须注意适应学生年龄、性别、个性差异等生理、心理特征和知识、技能的水平,把握好劳动技术教育内容的可接受性。

6.开放性原则

劳动实践教育活动过程中既要保证学生主体有足够的劳动实践活动的时间,使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活动来理解、认识、探索和创造。又要使学生在独立与合作的各项活动中得到交流和精神体验。劳动实践课的综合性、实践性决定了它开放的性质。教学活动、学生实践操作活动的时间应有弹性,教学

内容应不拘泥于教材,做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这对于改变学校劳技教育内容过于单

一、要求过于统一的状况,有积极的意义。劳动技术成果的呈现方式应该是开放的,是学生在广阔的时空中实践和探索得来的。把实施劳技教育与各项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劳技教育体系,能够为劳动技术有特殊兴趣和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自己天赋、才能和创造力的新思路。

7.安全性原则

劳动实践课必须确保学生的安全。劳动实践课的主要教学方式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操作过程涉及到材料、工具、设备等都带有不安全因素。因此,要规定各个项目的操作程序和安全规程,并制定必要的安全检查制度与措施。劳动实践课应切实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求学生树立劳动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学会正确使用工具、设备,自觉穿戴必须的劳动保护用品;从小养成严格遵守劳动纪律,自觉执行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

四、劳动实践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及要求(按课程要求设计)

五、途径和方法

(一)组织领导

学校确定一名班子成员负责劳动实践教育活动的管理和负责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学校配备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基地管理员,负责实践基地的管理。学校配备劳动技术课专用教室;建设足够的学生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基地;置办必要的劳动技术教育工具和设施。

(二)师资建设

师资队伍薄弱直接影响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通过不定期的在职培训等措施,建立一支能胜任教学的劳技课专职教师队伍,并保持这支队伍的稳定

和发展是劳技教育顺利开展的关键。专职劳动技术课教师在工资待遇、职务聘任、评选先进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聘任七、八年级班主任担任劳动与技术综合实践探究课兼职教师,组织各班级的种植、养殖实践探究管理兴趣小组,带领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强调教育中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强调学生劳动技术观念、劳动技术态度、劳动技术习惯的养成。劳动技术课教师应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劳动技术即体力劳动技术”、“劳动技术教育即德育”等观念,将“劳动技术教育”转变为“教育劳动技术”。关注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创新等多方面的功能实现。

(三)课程资源

学校从实际出发成立劳动技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小组,开展劳动技术课程建设。学校要管理好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基地,给种植园加土保墒,确保学生劳动能出成果。尽量做到园内品种丰富、层次分明、结构合理,便于教育实践活动;蔬菜种植园按班田制设计,品种丰富。创造条件建设劳动技术教育专用教室。劳动技术课教师要在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潜在的教育资源,引入与学生生活实际、社会生产实际相关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新信息和新科技;并充分利用劳技室、劳动技术园地、种植园、、学校绿地等教育作用,以更有效的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目标。

(四)教学管理

劳动实践活动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在实践中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动手能力不同学生。注重在活动中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依靠学生固有的经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并注重实施跨学科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综合行为能力。课堂要生动活泼,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校规定种植课由劳动技术课老师组织学生栽种,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管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实践活动。在制作方面由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一般是按照“模仿——独立劳动技术——熟练劳动技术——创造劳动技术”的顺序发展的。因为学生的“一技之长”,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实践能力的科学训练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良好的习惯,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将来服务社会奠定的基础。

(五)展示评价

儒学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篇7

关键词:程朱理学,儒学思想,台湾

清代统治复原辽阔, 人口众多, 只有少数人口的满清政府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在吸取前代统治的基础上加强了文教思想的教育, 推崇儒教, 提倡程朱理学, 力图证明自己统治的正统性、合法性。台湾作为大清的边陲, 虽然受中原地区影响较小, 但在文教思想上也打上儒学烙印, 在地域差异的背景下体现出了自己的独特特征。

一、程朱理学兴起与普及

1. 程朱理学的兴起。

程朱理学兴起是清初台湾儒学教育的最显著特征, 其他特征都是在此特征基础之上衍生而来。程朱理学的兴起与当时的背景是密切相连的。满清统一中原之后, 郑成功在福建沿海号召抗清, 并收复台湾, 将台湾当做抗清总基地, 台湾的汉民族意识很强。即使统一台湾, 台湾民众中仍然存在着强烈的反清意识。为了巩固在台湾的统治, 清朝统治者将程朱理学当做控制人们思想的武器。之所以将程朱理学当做控制人们思想的武器, 是因为清政府认为儒家思想中的程朱理学士最利于控制人们思想、消除反抗情绪的学说。康熙为此特意令李光地编撰《朱子全书》, 将朱子学说当做儒学的最正统学说, 并作为治国安民的主导思想制定下来[1]5。

朱子学说在闽台一代复兴得最为盛行, 这与福建的闽学传统及地方官陈瑸、大儒蔡世远等人的大力宣传是分不开的。陈瑸从康熙三十八年就任福建古田县县令, 是朱子学说的大力支持者, 康熙德治他笃信朱子学说, 就将他调到台湾任知县。陈瑸到任后, 在勤政爱民之余, 还重修孔庙, 创建学堂明伦堂, 召集学生来这里学习明伦之旨, 阐述朱子理学。当时台湾百姓主要是闽南一带的贫苦移民, 文化水平较低, 为了便于他们理解, 陈瑸就用通俗的道理对朱子伦理进行推演, 从人类讲到人心, 再从人心讲到人理, 又从人理讲到人伦, 阐明人伦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在推演的过程中, 陈瑸始终结合着朱熹的伦理观, 将朱熹对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的五伦道德规范与人们的生活相联系, 结合台湾士子的人生德业和《易》、《书》、《诗》、《礼》、《春秋》等五经的功用, 强调儒家伦理对人生事业、道德修养的影响, 极力宣扬朱子学说, 号召百姓读朱熹之书[1]6。除了明伦堂, 陈瑸还主持新建了朱子祠, 兴建了文昌阁, 将台湾民众对朱熹的信仰与对文昌帝君的信仰等同起来, 从传道的角度阐释朱子学说的必要性。为了高度重视朱子祠, 陈瑸还专门将朱子祠中的香火费、油灯费等相关费用拨出来, 专款专用。此外, 他还要求士子奋发图强, 将通经学古当做主业, 行道济世, 以不辜负国家对他们的栽培, 将儒家的士子观充分运用到实践。蔡世远是福建漳浦人, 其祖辈有朱子学传统, 他自然而然承家学, 自幼便接受了朱子教学。康熙四十八年, 蔡世远中进士, 在陈瑸调任台湾不久, 被陈瑸聘请到福州鳌峰书院主讲, 蔡世远借此机会将的自己的学术思想带入台湾。蔡世远从社会对利禄的追求入手, 认为朱子学的义与利、天理与人欲之辨是儒生学习的关键。他将义与天理等同起来, 将利与人的欲望等同起来, 认为复兴朱子学的关键, 就是让学生明白朱子学不是空谈理论, 而是知识分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武器。在鳌峰书院主讲的时候, 蔡世远从立志入手, 以小蹄为基础, 以读书克己体察躬行为实现程朱理学的纲要, 鼓励学生学习程朱理学。他向学生强调程朱理学的有用性, 鼓励学生以诚为动机和方法, 将程朱理学当作修养自己心性的工具。为了达到“诚”的境界, 蔡世远认为, 学生应该像程颐所说的那样, 要以诚为本, 培养敬畏之心, 做人做事不欺不妄, 最终实践伦理, 而不是将读书当做实现成名牟利的渠道。蔡世远认为, 学生只有通过这样的教化, 才能为国为民发挥自己的才能, 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在蔡世远的理论指导和陈瑸的实践支持下, 朱子学说很快在台湾发展起来, 成为台湾儒学的主导思想[1]7。

2. 程朱理学的普及。

程朱理学在台湾得到复兴, 但仅限于极少数知识分子阶层, 广大民众并未受到广泛的教化。民众喜犯法, 好斗, 聚赌成性、盗窃成性, 并于康熙六十年爆发了朱一贵起义。清政府认为这都是教化不深入造成的, 平定叛乱的南澳总兵官蓝廷珍及儒生蓝鼎元走遍整个台湾西部, 认为当务之急要重视台湾文教事业, 广泛普及儒学教育[2]112。蓝鼎元提出, 应让台湾民众普遍受到儒学教育观点, 建议在台湾广设义学, 设讲约, 振兴文教事业以转变当时台湾社会的不良习俗。他认为, 教育有教化的作用, 政府应通过教育崇正去邪, 移风易俗, 将台湾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归结为教化不兴, 因为倡导政府通过振兴文教的方式让百姓明白是非善恶, 最终移风易俗, 消除动乱。在对清巡台御史吴礼达的建议书中, 他要求政府在从府城一级逐次普及最小单位的村社中推行程朱理学, 每一村社都设置负责教化庶民的儒生秀才。他的这些建议后来都得以实现, 政府在台湾广泛建立了书院、私塾、社学、义学等机构, 儒学教育得到普及, 朱子学成为台湾的主流思想, 儒学教育水平显著提高[2]113。

台湾儒学教育水平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教育碑文中朱子学说频现, 重视由敬而成的心性修养, 强调穷理与实践并重, 重视理学与经学的结合, 重视文史, 这些儒学思想的形成都是陈瑸、蔡世远等人努力的结果。二是书院书规中朱子学说占主导地位。根据台湾地方志的记载, 台湾的书院书规中列了很多有关朱子学说的内容, 如分巡台湾兵备道刘良璧立的《海东书院学规》、澎湖通判胡建伟立的《学约十条》等。在这些书院书规中, 君臣之大义、三纲五常等经典程朱理学被当做治学要则, 为全面复兴朱子学以及朱子学说成为台湾民众生活道德规范提供了保障。三是台湾师生的诗歌作品中所体现的儒学思想。在清初台湾的诗歌作品中, 有一部分既体现了儒学教育的情形, 也反映了程朱理学的思想。最能体现这个特色的诗作, 以凤山县师生为多。如凤山知县宋永清的《新建文庙恭纪》、知县陈文达的《莲潭夜月》、林青莲的《莲池潭》、杨桂森的《乐耕楼记事》、胡建伟的《留别文石书院诸生》等等, 都对台湾的儒学教学、朱子理学思想有明显提及[2]115。

二、朱子学说主导下的三种思想兼容

在清朝统一台湾后的二百多年里, 地方官的宣传及办学实践以及科举的诱惑, 使得程朱理学得到广泛和深入的传播。但由于台湾仍然处于开发期, 文教事业与中原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程朱理学在台湾的传播又很不均衡, 功利性很明显。随着大陆移民不断向台湾的嵌入, 清政府对台湾的政策不得不适时更改, 人民反清意识难以得到根除, 明郑儒学思想在台湾仍然有较大的影响。到了乾隆、嘉庆年间之后, 由于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 一些有志之士重提经世实学。鸦片战争之后, 台湾社会发生重大变化, 重视科技提倡实业成为经世实学的新表现, 台湾地区的儒学思想从清初的程朱理学独尊走向各种思想的兼容。因此, 台湾的儒学教育思想总体来说有三个分支[3]26。

第一个分支为朱子学说的独尊。这一分支的形成和发展从地方官陈瑸、大儒蔡世远对朱子学的宣传和实践开始, 一直到同治年间甚至光绪年间, 朱子学对台湾的儒学教育影响一直未有间断, 政府官员不断倡导和兴建学校、选拔贡生科举为其主要表现。第二个分支即隐藏在清代的明郑儒学的忠义思想。这支思想从清朝统一台湾之后就一直在民间流传, 以民间传说中的陈近南为首的反清复明人士不断秘密组织, 并不断发展衍生出很多流派, 逐渐发展成为全国范围内的秘密社会势力, 康熙六十年的朱一贵起义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清朝统一台湾后, 被迫屈服的明郑遗民将忠义精神寄托到关帝身上, 清政府便在复兴朱子学的时候重修关帝庙, 强调关帝的忠信, 巧妙地程朱理学的纲常伦理衔接, 程朱的道德修养与关帝的忠义思想合流, 形成一个新的儒学体系。第三支儒学思想形成比较复杂, 它主要体现为经世致用。早在明末清初时期, 以浙东学派为代表的学者基于社会危机, 提出致力于天文历算、农学水利、化学药学、机械制造等实学研究, 还有的投身于为国为民的政治军事俊东中, 如顾炎武、郑成功、陈永华等人[3]27。康熙年间提倡程朱理学, 经世致用的实学受到压制, 转化为注重朴实经史考证的清代汉学, 将学术研究扩大到自然、社会、思想等领域。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 清代汉学不断演变, 随着清政府统治的不断削弱而日趋呈现出经世致用的精神。直至到鸦片战争, 一些爱国志士意识到朱子学的弊端, 开始兴起一股经世实学的思潮, 先后涌现出沈葆祯、刘铭传等重视实学的地方官, 台湾的儒学教育呈现出西学的特征。沈葆祯在同治年间被派往台湾巡视察, 他的一些举措开创了台湾地区近代化。在教育方面, 他让学童学习读书、认字、写字、学算、学唱歌、跳民族舞等多种知识和技能;在基础建设方面, 将福建沿海先进的近代科学和近代教育理念引入台湾, 促进台湾的近代化;在交通方面, 开山筑路, 发展邮政通讯和交通;在工业方面, 以煤矿为“始基”, 引进西洋采煤机器, 雇请英国工程师, 致力于现代工业的兴起。此外, 沈葆祯还试图炼铁, 并在台湾建设了百里的天线。刘铭传是第一任台湾巡抚, 他在任期间, 高举明郑儒学中的民族大义旗帜, 以程朱理学的道德修养为基础, 大力在台湾宣传洋务运动中的务实精神。他对台湾的近代化影响更大:建立近代化军事体系, 建设铁路, 兴办新式企业, 发展对外贸易, 创办新式教育, 培养西学人才, 使得经世实学成为儒学的主流, 为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3]28。

综上可知, 我们可梳理出清代台湾儒学思想的路径。清初, 统治者为了巩固在台湾的统治, 将福建的儒学教育移植到台湾并大力宣扬和实践, 在台湾形成以朱子学为主流的儒学思想。

参考文献

[1]王炯.清代台湾的儒学教育 (1683-1895) [D].福建师范大学, 2011.

[2]杨齐福.台湾举人与清代台湾社会[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0 (4) .

儒学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篇8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课题“幼儿科学领域教育活动中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NJSY14324

摘要:在全面发展教育观指导下的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实践教学旨在促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及树立正确价值观等。通过强化实践教学模式、修订实践教材内容、改革實践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教学课程考核及参与实习、见习、观摩等方面实施教学改革。

关键词:全面发展教育观 幼儿科学教育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5

一、关于全面发展观的分析

(一)全面发展观的内涵

全面发展的教育从结果上看是培养和谐人的教育,从教育过程上看是能够顺应并促进人及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教育。总的来说,全面发展教育是从创设和谐的情境入手,协调各种教育力量,以教学为中心,使学生达到全面和谐发展目标的教育思想。

(二) 全面发展教育的意义

1、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的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②。

2、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③。

3、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只有全面发展教育才能造就出社会需要的各种和谐发展的人,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二、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实践体系改革原则

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实践体系的构建中,要结合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必须确立正确的学生观,这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前提;创设和谐的情境,这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必要条件;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这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关键;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这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因此,坚持“厚基础、宽专业”的前提下,促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将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向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转变。

三、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实践体系构建策略

(一)强化实践教学模式,形成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学前儿童科学领域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与实践必须紧密联系。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中提炼理论,离开实践的理论只能是纸上谈兵。首先从培养目标上入手,调整教学计划,修订教学大纲,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重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应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以及在实际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社会能力。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将实践教学环节以点、线、面的方式贯穿于理论教学的全过程,理论与实践之间应保持相对的结构平衡,增加实践教学所占的课时比重,协调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比例,达到总体课程平衡。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之间知识结构相互衔接,形成一个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对实践教材内容的修订

原有教材对于实践内容的要求滞后,对此,对原有教材进行增删修订,删除内容老化、结构不合理的专业实践知识,增加新的、合理的专业实践知识,编写出新的实践教材。使其具有新的实践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和新的专业实践知识结构,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

打破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中采用“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1、理论性与示范性互补的教学方法

将枯燥的专业理论与具体的专业技能实践操作相结合,互为补充,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其学习兴趣。教学中要先引导学生多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开拓学生思维的发展,把已学理论知识灵活应用,然后进行示范性实践操作的讲授,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进行分组、分层次的具体实践指导。这种理论性与示范性相结合的互补式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

2、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教学中,把传统实践教学与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能加深学生对实践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实践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幻灯、图片、投影、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适当缩短实践教学时间,扩大信息量,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实践练习。

3、开展课题研究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径,它不是从外部给学生灌输更多的知识技能,而是指导学生围绕课题,把所学知识技能综合、融化,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研究的内容应结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情况,对某一环节进行调查、研究、实验,应用所学知识、实践技能、构思制作出“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4、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展分层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指导法是指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在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和统一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对每个学生的深层了解,将学生按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接受能力、现有掌握程度等原则分为几个档次和若干个学习小组。

(四)幼儿园实习、见习、观摩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与幼儿园的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实习、见习、观摩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教学的主要体现。通常第一阶段通过见习、观摩以了解幼儿园工作环境;第二阶段是专业实习,以学前教育专业基本技能为主,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社会能力。

(五)重视实践教学课程的考核

实践教学课程的考核,以实践操作考核为主,在操作考核的基础上总结理论知识,这个过程也是由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理论概述能力。能客观地反映和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是检验 实践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也是实践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它能督促学生加强实践的学习,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应给予充分重视。考核进程中应注意,考核的选题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出具有典型性、综合性、代表性的问题,作为考核内容。

参考文献

1.周若冰,家园合作共育新模式的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5(10) .

2.郭晓明.知识与教化:课程知识观的重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2) .

3.冯建军.教育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4(4) .

4.虞永平.幼儿教育观新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上一篇:出现的反义词是什么下一篇:介绍猪八戒初中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