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自己+议论文

2024-10-24

改变自己+议论文(共12篇)

改变自己+议论文 篇1

当我们发自内心的想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时候,通常会发现,很难改变自己,因为改变就意味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会带来难受的体验,所以通常改变不了自己到头来。

有的朋友意志力特别强,于是强力逼迫自己去改变自己,去强迫自己做不想做的事,开始可能成功了,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就渐渐的不再那么有力量强迫自己了,往往体现为对旧有习惯的屈服,再也不谈改变。

在不断探索的路上,我也遇到同样的阻碍,意志力固然强大,却始终是有极限的,一旦大量使用,大量消耗,就基本没有力量再进行多的事情了。

后来采用了微习惯加清单的方法,就真的改变了自己,做到以前以为做不到的事,简单明了的说,就是把需要培养的微习惯开列清单,每天早上、中午、晚上三次进行练习,清单可以在纸上也可以在专门的软件上,练习的内容是几乎没有难度的简单的事,比如做三个俯卧撑、写五十个字、深呼吸十次等。结果非常有效,由于这些微习惯真的很微以至于不会考验不会消耗我的意志力储备,依然非常的精力充沛。

言不在多,只说干货,因为准备法考,所以写作时间比较少,但是思考的层面一点没少,反而更多。

公众号:五点砍柴

改变自己+议论文 篇2

这样的时代,生生死死变成了常态,经济不断发展,个人成功不断涌现,但失败也会加快步伐。 有太多人可能冒出来, 他们比你更厉害, 有太多人比你更加知道如何应用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 面对这样的时代,只有两种人:一种人想办法集中自己所有资源,灵活变革,才能继续保持江湖地位;另一种人束手无策,则必须随时做好江湖地位被他人取代的准备。

宁可死在改革的路上,也不死在成功的基因里

失败,不是因为你做出了错误的商业决策。 今天,不管你做出多么正确的商业政策,都有可能死掉。 因为你计划变革的基因不在原来成功的基因里。 原来新东方成功靠个人努力、个人讲课能力、个人辛辛苦苦勤奋的能力,但是今天这种能力没法跟互联网、移动技术相结合。 未来想让新东方更加成功,就必须更换我本人的基因,同时更换整个新东方发展基因。 原来成功的基因面对新的时代已经不再是新的成功的保障, 甚至变成障碍,更换基因这个坎过不去,基本上就要死。

诺基亚是先例,触屏技术是诺基亚第一个发现的,比苹果早很多,但为什么智能手机没从诺基亚出来? 因为这与原来的团队基因相抵抗,整个团队熟悉原有系统,可以靠原来那一套拿着很多钱过得很舒服时,让他们改变非常难。

改变有两点:第一,让人重新动脑。 想变革自己和变革自己做的事情,新的做法,革自己的命,试问,有多少人在重新动脑子?人的惯性思维非常严重的。第二,就算意识到重新动脑子后,行为上能不能改变? 这也不太容易。 就算个人行为能改过来,当你还有一个团队时,你能不能把团队思维改过来,这依然是件难事。 整体的改革必须靠绝大多数人接受才能够成功。

我的亲身体会:一是改变惯性思维非常难;二是意识到不得不变后,行为没有跟上思想;三是思想和行为一致了,怎么动员团队一起走? 这个过程中,你可能失去很多机会,眼看着一批批新生代把你超过去。 诺基亚就是这样,苹果将来也会。 苏宁电器也在面对这个挑战,所以张近东下决心一定要改,苏宁易购不赚钱,改可能是死路,但不改也一定是死路。 所以我现在做好了准备,宁可在改革的路上死掉,也不愿死在原来成功的基因里。

新东方在人民大会堂召开20周年庆典。 所有人在庆祝感慨, 我一个人陷入焦虑和痛苦之中,因为我知道未来二十年不好走,过去的成功跟未来没有任何关系。 所以当晚,我把150个重要管理干部拉到北京郊区 , 封闭思考,讨论未来发展步骤,重建商业模式。

百度、阿里、腾讯全部上了教育平台,三家公司创始人都是我的朋友,却豪不犹豫地冲进了我的领域, 他们很不地道也不和我商量一下,这就是商业。只要看到有机会就去抢,恰恰在抢的过程中新模式出来了,在你死我活中,社会进步了。 所以我不反对这个东西。 下一步我也去抢。 社会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不变不行,所以遇到再大的困难也需要不断改变自己。

这个世界不断在变,但有些东西不能变。 做事时,你必须要考虑是否热爱这件事。 我从没发现一个人做一件事情就是为了赚钱,最后还能够做得特别成功的。 你做的事情一定要从心底认可,有信念的人面对失败和挫折时不会太容易放弃。

我给自己赋予两个使命:第一必须为中国教育做点事情, 这是我一贯的使命,我从来没有说对中国房地产做点事情,中国不需要再多一个房地产商。 我对自己定位非常简单,这一生下来,如果给我下个定论,我唯一的希望是教育工作者,我是一个老师。 第二,我深刻意识到中国社会变革只有一种力量, 这种力量不是老师不是知识分子,也不是政府官员,这个力量是中国商业的力量。 商业背后是一切人类愿意接受的原则,不要一想到商业,就想到互相欺诈、互相骗钱,会有这样的情况, 但更多的是创造价值。 只有中国创业家、企业家越来越多,中国社会才能真正转型。 像我这样的人必须为中国商业发展做点贡献,让社会有契约精神,消除特权、平等透明、公平竞争。

在这里我建议大家有几个心态:

第一,不要怕生生死死,做任何事情只要命不丢就行了, 你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就是赤裸裸的,你怕什么?

第二,缺什么东西就去要,就像看见喜欢的女孩就去追, 追不上是你运气不够,但是不追一辈子后悔。 当年,我最不起眼的学生跟我要资源,第一次我不回信。 可到第五次时,我必须回信,要不然良心过不去。 以前我跟政府打电话,对方不同意我就放弃了,后来我从这个学生身上学会了,一次不行求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到十次还不行就再请另一个人来求。 这世界上95%事情,只要有勇气和胆量,加上死不要脸就能成功。

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篇3

辽宁建平的小超说:依旧喜欢很多文章,姐姐們太有眼光了,几乎篇篇句句都是精华,我发现《哲思》正在一点一点地改变着我,我能微笑地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了,我更自信,也更加热爱生活,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我变了,而且世界也真的正在改变:所有的天气我都喜欢,所有地方我都去涉足,我试着与更多的人交往,我发现:我的生活中充满了欢乐,我的足迹也延长了许多,我结识了更多人!曾经,我自卑过,也难过过,也因失败而伤心过,也曾想过放弃。但现在,无论如何我也要奋斗、努力、拼搏,因为我发现:我改变自己,世界的确正在被我改变,再次感谢你们!

>>早上一起床就听到王力宏在广播里唱《改变自己》,听到这样的歌,这一整天都会激情四溢吧。好的歌曲如好的杂志,无形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们、改变着我们。只有改变自己,才可以改变世界,再看看《哲思》封底的那句话,是不是觉得更懂得了小编们的良苦用心了呢?

广东廉江的丽娟说:我送了9月份的《哲思》给朋友,因为有篇文章中的一段话,让我感动了好一段日子,那便是“不管何时何地,只要你朝着一个乐观的方向想,并为之努力,奇迹就会悄悄地发生。这就像地球引力,梦想的苹果迟早会掉入你的怀抱”,我在旁边写:“冬冬(我朋友的名字),这样的鼓励好像你也对我说过哦,曾几何时,我俩一起互相鼓励考重点高中,如今,我们又很快搏斗高考这一人生重大的转折点,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共同考上我们心中的大学……”她为我这一番话感动地哭了一个晚上。其实,10期中也还有很多令我感动的文章,比如白岩松的《十八是个木》,他让我看到了希望所在,“孤单、挫折、烦恼、平淡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功的原材料。这4件事情再加上‘坚持不懈’,共同搅拌起来,才能变成‘成功’的‘蛋糕’”。我会构建起我的“蛋糕”,也愿天下有心人都能做出属于自己的“蛋糕”,品尝到“成功”的滋味。

>>你这样的用心和真诚,别说是冬冬,连我们这些局外人都有所感动呢!很想早日看到你的那一份“蛋糕”,“成功牌”的蛋糕一定是超级美味的,对不对?

河南孟津的晓燕说:高三一年,《哲思》陪我走过了惊险的岁月,但残酷的现实终究还是把我打回了原地,复读的我,再读《哲思》,它给了我坚定中的平静,品读着成功的真谛,那些温暖的文字柔软了我的心,我想,我要找回对梦想的激情,一次失败正是为了更辉煌的成功。我把《哲思》作为这一年的精神食粮。在看时,我喜欢用紫色笔画下心仪的句子,然后虔诚地把它们一字一字地摘抄到笔记本上,其实从看到摘抄,这个过程中给我的是一种压力被缓释后的淡然。我想,再没有第二本如此适合我的杂志了,真是很感谢你们!

>>多看好的杂志,多摘好的句段,相信会有更多的丝瓜像晓燕这样,用温暖的文字柔软着小编的心。

广东普宁的小银说:亲爱的《哲思》,因为你,我才会和书店那位姐姐混得那么好,出入书店才会那么轻松,因为你,我才真正意义上地爱上了书,开始漫游于书海之中;因为你,我开始由文字走向生活,收获了如此多的快乐与感动;因为你,每一个月又多了一份真诚的企盼!每一次看到你,心里总会像灌了蜜一样甜,总会有一份如获至宝的感动,总会有一份脱俗的清雅!你用那精美的封面封底,充满哲思的话语,充满真情的付出深深地吸引着我,在你的世界里翱翔,总是那么幸福,那么知足,那么开心。

改变世界改变自己作文 篇4

改变自己,是改变别的人甚至世界的先决条件。鲁迅毅然改变自己学医救人的理想,执起一杆笔,为混沌的中国敲响去改变的警钟。走错了路,并不可耻,而不懂得及时变更而一直坚持错误的方向不回头才惹人耻笑。

改变自己的方向,才有可能引导世界去改变方向。

徜徉于我们的校园中,最普遍听见的便是那一句句响亮的“你好”。校长提倡让“您好”成为校园最流行的语言,于是同学们改变自己过去不爱问好的羞涩习惯,纷纷开口,发出那最美妙的声音问好,并带动身边的同学,使“你好”充斥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响亮于整个校园。

改变自己,并创造一种生活方式,去引起更多人的改变。然后,世界因你而变。

赫赫有名的IT行业两大巨头领军人物:苹果公司的乔布斯与微软的比尔盖茨,都曾半途辍学。他们在学习中途发觉到自己的追求与才能,于是改变自己的计划,毅然辍学发展事业。于是世界因他们的成就而“狠狠一颤”。

改变自己,做这个决定并不容易,然,一旦决定改变,那么就要做出最炫目的成果,让世界都为之赞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后主凭栏远眺,叹出如此感概。李煜饱读诗书,诵遍前人名家之作,而被困后所做的诗却开创出不同于历代诗风的风格,广为后人传诵和模仿。

创造自己的风格,不因之前所存在的而被束缚,勇于改变自己,然后让更多人去升华、发酵,从而促进世界改变。

一只小蝴蝶在西海岸轻轻扇动了一下翅膀,在东海岸刮起了一阵毁天灭地的飓风,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同理,个人的一个小小行为,也有可能让整个世界跟“风”模仿。那么,不就说明改变自己,就有可能改变世界么?

正视自己改变自己 篇5

有人问苏格拉底:世界上什么最难?苏格拉底答道:认识你自己。那么,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了解自己吗?好,先让我们先来寻找优点。

讲自己的优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天生我才必有用”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学会暗示自己:我可以,我能行。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自信,有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拥有自信我们就能逐步摆脱“事事不如人”阴影的困扰,就会感到生活有盼头,从而保持奋发向上的劲头。

讲自己的缺点或存在的问题。自信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夜郎自大,更不是得意忘形,毫无根据的自以为是。我们要客观地看到在我们身上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这些正是我们通往成功之路的绊脚石。我把班里的一些现象也总结了一下,大概有下面几种:作业(1)作业不会做,把别人的作业或参考书上的答案不加思索地搬到作业本上以便交差;(点评:掩耳盗铃的做法,自欺欺人(2)老师,我不会做,但我不想欺骗你,所以我不交作业;(点评:诚实的孩子,遇到问题为什么不想办法解决,而让自己的包袱越来越沉重呢?)这两种都属于遇到问题逃避问题,缺乏知难而进的精神。上课

(1)上课时“身在曹营心在汉”(点评:缺乏专注)(2)上课不积极思考,机械地去抄笔记。(3)上课光用耳朵听听,没有用心,也懒得动手。

(4)有一小点疑问,就去和同桌理论,失去了自我思考,同时也耽误了后面的听课。(5)想想自己就听不懂,于是这节课就浪费了。(点评:凡事都不做积极准备)

(6)课上没弄懂的问题不主动找老师和同学解决,导致问题愈积愈多。(7)不喜欢老师,干脆放弃听课。

(1)自习课以讨论问题开始,闲聊告终。(点评:自制能力差,受不了诱惑)(2)自习课去问老师问题或到校医室看病时顺便到外面散散步(3)自习课看到别人讲话,总忍不住要凑一份(点评:缺乏自制力,随意挥霍时间)(4)早自习来后不能充分利用。自习晚上

(1)没有一定的计划,在几科轮换中时间匆匆溜走。(2)假借喝水上厕所去客厅看电视。

(3)欺骗家长,假装在屋子里学习,其实在幻想,在打盹,在听MP3,在看小说,在听电视的声音……(4)当天知识没有及时巩固消化复习

总评:(没有长远的目光,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计划性)这些现象都是很平常细小的事情,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或身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我们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就像病人生病了总得先找出症状才能对症下药,否则他吃再多的药,他也不一定能治好病;一个学生如果不知道造成成绩差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即使他再怎样用功,他也不一定能提高成绩。——点评——像这样的小事或许还有很多,日子一天天地过,事情一件件地做,不知不觉地就变成了你的一种习惯。坏习惯的力量是可怕的。

1、尊重与欣赏老师的习惯

2、自学预习的习惯

3、专心上课的习惯

4、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5、善于提问的习惯

6、切磋琢磨的习惯

7、独立作业的习惯。

8、仔细审题的习惯

9、练后反思的习惯

10、复习归纳的习惯。

11、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改变自己

1、坏习惯会让自己自食恶果。故事一:有个年轻人向理发师学理发,师父要徒弟先拿冬瓜进行练习,用剃刀把冬瓜上的一层薄薄的毛剃干净但不能损坏冬瓜皮。徒弟每次都很细心地把这层毛剃得干干净净而且冬瓜皮完好无损。但是,他每次剃完之后都会顺手把剃刀插在冬瓜上。师父要徒弟改掉这个坏习惯,但徒弟总是说:“没事的,我以后为顾客理发时绝对不会这样做。”结果,当徒弟为第一个顾客理完发时,顺手就把剃刀往顾客头上一插。启示:我们一定要趁早改变坏习惯。

小结: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好。如果你的成绩提不高,你不去改变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即使换了班级换了老师也没用。只要你一改变,生活也会随之变动。美国成功哲学家金?洛恩说过这么一句话:“成功不是追求得来的,而是被改变后的自己主动吸引而来的。” 2.改变习惯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要坚持。习惯形成的三个阶段: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动作;同样道理,任何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者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想法。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已经变成了你的信念。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提醒自己改变,而你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第二阶段:7~21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你还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改变。

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性的稳定期”。一旦跨入此阶段,一个人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项习惯就已经成为他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地为人们“效劳”。

3.了解了习惯形成的三个阶段之后,同学们商量看看有什么好办法来改变自己的坏习惯,形成好习惯。小结:中国有句古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的涵义有两层:人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人的本性虽然很难改变,但并非改变不了。无论是什么做法,贵在坚持。只要坚持你就可以成功。

总结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有句名言:性格即命运。假如我们的本性中有一些阻碍成功的因素,我们如果不改变,岂不是注定要失败?其实,每天克服自己一点点毛病,每天坚持进步一点点,我们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有一条小河流从遥远的高山上流下来,经过了很多个村庄与森林,最后来到了一个沙漠。它想:“我已经越过了重重的障碍,这次应该也可以越过这个沙漠吧!”当它决定越过这个沙漠的时候,它发现它的河水渐渐消失在泥沙当中,它试了一次又一次,总是徒劳无功,于是它灰心了。“也许这就是我的命运了,我永远到不了传说中那个浩瀚的大海。”它颓丧地自言自语。这时候,四周响起了一阵低沉的声音:“如果微风可以跨越沙漠,那么河流也可以。”原来这是沙漠发出的声音。小河流很不服气地回答说:“那是因为微风可以飞过沙漠,可是我却不行。”“因为你坚持你原来的样子,所以你永远无法跨越这个沙漠。你必须让微风带着你飞过这个沙漠,到达你的目的地。只要你愿意放弃你现在的样子,让自己蒸发到微风中。”沙漠用它低沉的声音这么说。

小河流从来不知道有这样的事情:“放弃我现在的样子,然后消失在微风中?不!不!”小河流无法接受这样的概念,毕竟它从未有过这样的经验,叫它放弃自己现在的样子,那么不等于是自我毁灭了吗?“我怎么知道这是真的?”小河流这么问。“微风可以把水气包含在它之中,然后飘过沙漠,到了适当的地点,它就会把这些水气释放出来,于是就变成了雨水。然后这些雨水又会形成河流,继续向前进。”沙漠很有耐心地回答。“那我还是原来的河流吗?”小河流问。“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沙漠回答,“不管你是一条河流或是看不见的水蒸气,你内在的本质从来没有改变。你坚持你是一条河流,是因为你从来不知道自己内存的本质。”此时在小河流的心中,隐隐约约地想起了自己在变成河流之前,似乎也是由微风带着自己,飞到内陆某座高山的半山腰,然后变成雨水落下,才变成今日的河流。于是小河流鼓起勇气,投入微风张开的手臂,消失在微风之中,让微风带着它,奔向它生命中的梦想。

不能改变体制就改变自己 篇6

——《教师的平庸之过是什么》读后感

读到《教师博览》中江苏石玫老师的《教师的平庸之过是什么》这篇文章,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的我确实震撼了,不禁要深思。

文中说到教师的平庸之过是“在当下并不完善的教育制度下,只把自己看成教育制度的螺丝钉,行政命令的执行者,没有反思,没有痛感,变相甚至直接推行教师道德法则教育行政部门明令禁止的措施,反而觉得这是为了维护学生的根本利益。”教师的平庸之过的原因是“以服从和执行为特征的教育行政化,使得在强大的教育体系面前,教师个人往往失去应该具备的道德意识,心安理得地完成权力上级指派的各种任务,并视之为理所应当恪尽职守。教育的行政化常常使得教师觉得个人的渺小和无能为力,把权力的要求看成是工作的标准。”冲破平庸之过的根本是“人之觉醒”。看到这些我不禁又要反思自己眼中的教育体制,不禁要反思自己眼前的教育现象,不禁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

教育体制的行政化,教育体制的不完善,靠一个人微弱的力量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我们不能只是一味的等待教育体制的改变。现在的教育体制一个特点就是强化了教育“教书”的功能,以至于弱化了教育“育人”的功能。我们教师是否可以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既可以服从达到上级要求的标准,即提高学生成绩,又能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一个合格的人。我也认为教育不是培养学习的机器,培养高学分的拥有者,而是培养人格高尚,思维活跃,能为生活创造条件,也懂得生活乐趣,会享受生活的人。叶圣陶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就要求我们教学方式进行改变。可以说目前多数学校,多数老师都认为要提高学生的成绩就一个办法:教师苦讲,学生苦练。我也弄不明白,以前没谈素质教育的时候,我们这的学校还不订什么教辅、试卷,就一本小练习册。现在讲素质教育了,发下来的教辅资料却越来越多了,语文、数学都至少有三本像练习册样的书。以前我只听说城市里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在我们农村也这样了。我们教师就像文中说到的“心安理得地让学生遨游于题海,讲着自己都觉得错误漏洞百出的标准答案?”这就是教育行政化造成的结果,这也显现了教师在教育行政化面前的无能为力。因为上级要求的教学业绩也就是要求学生成绩有多高。

眼前的教育现象,大概可以这样来概括:高中比谁的学校考上大学的学生多,比考上好大学的学生多,比考上名牌大学的多。初中比谁的学校考上的高中生多,比谁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多;小学比谁的学校学生成绩好,比谁的学校考上重点中学的学生多,或者考上初中重点班的学生多;甚至幼儿园也在比学生多不多学一年级的知识多不多。实在说,这些比也没什么不对的,但如果太片面,忽视学生品德培养,个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忽视培养一个合格的人,那就未免“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了,因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可以说现在城市里面好多学校为了这些“比”,都在补课。听在城市教书的同学、同行和子女在城市上学的朋友都这么说。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学生要写的家庭作业越来越多,但就因为这牺牲了孩子们多少童年的欢乐,年轻的梦想。《新课程标准》大纲里要求布置的作业量是很少的,而实际上却那么多。这真是背道而驰。

自己的教育行为,真的要反思了。去年开始我为了多讲题目,多布置作业,还好我们乡下补课禁止的很好,没补过课。我认为我现在要做的首先是要多学习新方法,给学生一个高效的课堂,新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地掌握,布置一些形式新颖学生乐于完成的作业,可内外注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格熏陶。我现在清晰的意识到要想学生能学到知识又能学得轻松,必须要自己在每堂课前精心准备,准备有效的教学方式,而不是让学生做太多的课外作业。

文中说的我很赞成,“改变不了大环境,改变小环境;改变不了别人,坚守你自己。从

下课不拖堂做起;从不得不面对考分的压力,但不和同事进行分数的军备竞赛开始;从教师开会说不了真话,但是绝不说假话开始……也许我们将面对不被理解,没有高收入,没有世俗的荣誉,但用勇气来坚守作为教师的底线,坚守自己作为教师的良知,那种从内心而发的自我认同感,生命的完整感,不就是最高的奖赏吗?”我想,作为一线教师虽然不能改变教育体制,但是改变自己,拒绝“平庸”一定可以。从文章结语里所说到的“越战的时候,一个人晚上老拿着点燃的蜡烛去白宫门口抗议这场战争。到后来,只剩他一个人,可他依然天天去。有人问他:‘你能改变什么呢?你不可能结束这场战争。’他的回答是:‘不,我从未奢望改变什么,我只想自己不被改变。’”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身上我们可以得到不被“平庸”的力量。

叶华平

改变自己的成长心态 篇7

由于种种原因, 学校领导对这位年轻教师始终看不上眼, 不是让他教“慢班”就是让他教“差班”。总之, 他所教的班级都是学校里最不好管理的, 也最难出成绩的。自然, 他的工作考核每年自然也都是最接近底线的。然而, 恰是这种“机遇”, 给他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写作资料。这位年轻教师把与学生打交道的过程整理成了教育叙事和教育随笔, 相继被一些省级以上的教育刊物发表了。老师们读着这位年轻教师的叙事文字, 纷纷赞同他的文笔和治班之道。于是, 当学校里再次进行年终考核的时候, 有的老师就建议把那位年轻教师的“非教学业绩”考虑进去。然而, 学校领导很严肃地说:如果单凭发表几篇文章, 我们就褒奖他, 那以后谁还专心抓教学……这些话, 让所有的老师都颇感“无语”。

同样是这些话, 传到了那位年轻教师的耳朵里, 他只是淡然一笑。

后来, 随着取消“快、慢班”的政策的出台, 学校里没了“慢班”和“差班”。年轻教师被安排任教两个平行班。每日里, 年轻教师对自己的教案都要做到反复修改, 对学生作业都要做到全批全改, 甚至面批面改。每上完一堂课, 他都会虚心求问学生们是否听懂, 自己还有哪些方面讲得不够明白、做得不够好。就这样, 一年下来, 年轻教师的教学成绩排到了同科老师的第一位。看着年轻教师的教学成绩, 学校领导“无语”了, 不得不严格按照学校的考核规定将年轻教师的年终考核评定为“优秀”。

年终总结会上, 学校领导让年轻教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年轻教师坦诚地说道:“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 和其他人一样, 我也有被关注的需求和渴望成功的心理。但是, 当我不被理解和遭遇成长尴尬的时候, 我并没有刻意去点燃那颗怨恨和自暴自弃的种子。相反, 我却一直在反思着自己工作上的不足和成长中的缺失。有句名言说得好: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 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你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 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你不能企望控制他人, 但你可以好好掌握自己;你不能全然预知明天, 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你不能要求事事顺利, 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所以, 当我们面对一些别人不理解的困扰和自己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 如果我们不能改变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焦点, 那么, 我们就要学会转变思维的视角, 去努力尝试改变自己的成长心态。因为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在教育生活中收获更多的成长快乐。”

由于年轻教师的发言没有半点儿的虚飘和做作, 所以赢得了全体教师热烈的掌声。时至今日, 那次走向成功的喜悦与激动, 我还依稀记得, 因为我就是那位年轻教师。

(原载《现代教育报》2011.3)

改变世界不如改变自己 篇8

正如墓碑的主人公所描述的那样,我们大多数人都曾试图改变世界,实现不一样的人生。可到头来才发现自己枉费心机,原来一切都没有改变。

比尔·盖茨曾说,不要妄想去改变世界,也不要妄想去改变他人,那不是你能轻易做到的,最好、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改变自己。只要自己变了,一切都会随之改变。

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只乌鸦打算飞往东方,途中遇到一只鸽子。鸽子看见乌鸦飞得很辛苦,关切地问:“你要飞到哪里去?”乌鸦愤愤不平地说:“其实我不想离开,可是这个地方的居民都嫌我的叫声不好听,所以我想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听后平静地告诉乌鸦:“那我劝你别白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你的声音,飞到哪里都不会受到欢迎!”

改变世界从改变自己作文 篇9

当你临来时,你可曾想过你会带来多少痛苦?当你来临时,你又可曾想过你将带来多少悔恨?

当你悄无声息地来到每个人的面前时,你可否知道你使多少人痛哭流涕?你狞笑着,挥舞着手中的利刃,改变了一个又一个曾经有过冒险和梦想精神的人,使他们由踌躇满志至万念俱灰,让他们面对所谓的现实。

我亦没能从你的手掌中逃脱。

你的剑也许会刺穿我的灵魂,让我在失败的阴影中无法自拔;你的到来也许会让我的朋友纷纷离去,使我独自咽下痛哭的泪水。你,如同最泥泞的沼泽,让我深陷失败之中;你,如同最黑暗的深渊,让我独处寂寞之境;你,如同无底之深海,把我牢牢地禁锢其中。但我不惧你,我不会因你而改变我自己。

亲友的支持将成为我最坚固的铠甲,使我不受你的剑所伤;拥有顽强毅力的朋友不会为你所动,他们将一直陪伴着我走下去;我的柱杖将帮我渡过最泥泞的沼泽,使我不被玷污;我内心的太阳将驱散黑暗,使我不被其吞噬;我的翅膀将飞过最宽广的海洋,使我不至被其淹没。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读书笔记 篇10

对于教育,一般的人都认为是学校教育,而对于家庭教育,很多人应该都是比较陌生而棘手的。我自己也是进入了这样一个误区,认为教育,应该是学校的事情,作为父母就是拼命挣钱,给孩子往好的学校送,给孩子准备好的物质生活。然而,读了这本书后,思想上发生了转变,结合自己孩子的情况,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都让我感到原来的我是多么浅薄,多么寡闻,完全没有把家庭教育当回事,没有把家庭教育当成一个事业来对待。

好的是,自己不会也没有装会,现在社会发展太快,很多不学习就会跟不上的,我也在加强学习,加强家庭教育方面的学习。家庭是给孩子培养好习惯的地方,是给孩子温暖的地方,是塑造人生品格的地方。很多时候,自己用现有的眼光,主观的去要求孩子,却没有更多的考虑孩子的感受,没有站在孩子的高度去思考问题。原来,家庭教育是需要大智慧的,包括批评的方式和时机,合理的运用赞赏和鼓励,学会倾听,学会调整心态等等,有很多都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去学习提高的。

孩子出现问题了,更多的时候是盯着这个问题去找孩子的原因,就像盯着锁着的门找钥匙一样,没有跳出这个思维,就找不到钥匙,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本来就是一张白纸,是被动来到了这个世界,后面出了问题,肯定是家庭的原来,是父母的原因。因此孩子出了问题,一定是家庭出了问题,父母出了问题,所以要找准病因,才能因病施救。纵观现实中大部分问题孩子,多数多是家庭不和谐的,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家庭矛盾比较恶化的等等。正是因为家庭没有成为孩子温暖的港湾,孩子才会被外部不良思想侵袭,不良作风影响,心理产生了扭曲,才会导致恶性循环,造成问题孩子。此时,唯有先认识清楚自己的问题,从自己的病因出发,找到解决办法,改正方法,进而潜移默化的去改变孩子,把孩子引导在正轨上。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很多时候言语或者行动不当,却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对于孩子,更多的是包容、理解、信任,而不应该在孩子犯错了大发雷霆、挖苦、指责。更多需要做的是,调整好心态,控制好情绪,加强相互的沟通交流,走进孩子的心里去。言传身教真的很适用,孩子也是想进步想提高的,看到父母都在进步,在改变,在学习,他肯定也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这恰好是我们所希望的,共同成长,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在市场改变之前改变自己 篇11

回看漫步者的创业史,可以说,漫步者在市场每一个重要的节点都走对了。而这一切,离不开张文东对产品始终如一的专注。

时势造英雄

1994年,张文东还是北京理工大学汽车工程系的一名青年教师。一天,弟弟张文生打来电话,表示想找个活儿干。张文东问他想做什么,弟弟回答想做个商人。这个回答让张文东兴奋不已,他早就希望把自己在实验室做的东西变成老百姓家中的产品,不想一辈子做理论研究。他对弟弟说:“你来吧,我这儿正好有台音箱,应该有点文章可做。”

这个木质音箱,是张文东和学生肖敏一起DIY的。那个年代,音响是难得的能给人带来乐趣的物品之一。但那时候好的音响非常昂贵,便宜的音响质量又太差,张文东他们这才想到了自制音箱。“做好之后一试听,效果还真不错。”张文东对此有些得意。

弟弟来京之后,两人DIY了差不多100台音箱。张文生每天骑着自行车拉到20公里之外的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去卖。跑一趟只能带三套音箱,但他很能吃苦,干劲冲天。音箱定价480元一套,在当时真算物美价廉,很快就卖完了。生意有点眉目了,张文东一个电话把刚毕业回到福建老家的肖敏找回来,三人到圆明园旁租了一间小平房,正式开始创业。1996年,爱德发公司注册成立。

不久之后,让所有的IT厂商没有想到的事情悄然降临了。国内的IT市场开始呈现出一种爆发式的增长,电脑卖场中装机的人排起了长龙,小型多媒体音箱也一跃发展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培养,几乎所有的人在购买音箱时都认识到:木质音箱才有好的声音。一直钻研全木音箱的漫步者,开始走进全国消费者的视线。

张文东自己都没有想到公司的发展会这么快。“我们赶上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我朋友开玩笑说,漫步者把多媒体音箱这条鱼从鱼头吃到鱼尾。”1998年底,漫步者的市场销量已经是国内第一,自此确立了在国内市场龙头老大的地位。全球知名的电脑外设制造商罗技,也选择漫步者做代工。

1999年,漫步者在国内率先推出了全木质2.1及4.1音箱产品,这一类型的产品随后迅速兴起,成为DIY用户的标准配置。漫步者海外市场也突飞猛进,在加拿大成立了第一家海外分公司。次年,张文东做出一个重要决定——向南扩张。这个决定源于一次广东考察,他发现南方的人才和原材料优势,不是北方可以比拟的。他说做就做,当年11月租楼,2001年成立了深圳漫步者科技有限公司。南北同时开工的漫步者,进一步巩固了优势。

创造属于自己的设计语言

美国时间2014年11月11日,CES(国际消费电子展)官方在纽约发布了2015年度创新设计产品获奖名单,漫步者旗下新款电视音响Luna Eclipse Apollo(月神)荣列其中。

在很多公司还对工业设计不以为然时,漫步者早已重金投入;在对手刚刚意识到工业设计的力量时,漫步者已收获累累果实。

2008年,漫步者e3350和Ramble双双捧回了美国CES展会创新和工程设计大奖。随后的德国CeBIT展会,S2.1MKⅡ和Ramble再次夺得在工业设计领域享有盛誉的iF设计大奖。2009年,e20和M3 Plus获得工业设计领域最高奖项德国红点设计大奖。随后,e20再次荣获日本Good Design Award优良设计奖。2011年,漫步者微型音响产品M16包揽了2011 CES设计和工程创新奖、红点设计奖、iF设计大奖三项国際权威的设计大奖。连续摘下工业设计界最高奖项,让Edifier在欧美声名鹊起,甚至出现国外代理商争抢漫步者代理权的情况。

张文东说:“一家公司是否成功的最终考量标准,并不是看它的低端产品做得好不好,而是要看高端产品的质量。一家公司只有树立了高端形象,其低端产品才会卖得更好。这就是那些商业巨头们争先恐后推出各种前卫的概念设计的原因,他们要向大众展示一种技术与设计的极限。”因此,漫步者专门设计送往全球各地的参展产品,看上去更像是时髦的艺术品。

然而漫步者也曾有过不重视产品外观,甚至将国外品牌的设计稍加改动就用在自家产品上的经历。一个美国品牌的一纸诉状刺激了张文东,他意识到,漫步者必须拥有自己的设计,否则消费者永远看不起它。

在朋友的介绍下,国际知名的工业设计师谢晓光,愿意将刚设计好的一组音响外观作品转让,张文东看到这组设计后喜出望外。谢晓光的设计很快变成产品上市,成为热销商品。张文东感觉到了设计的力量和价值,于是常找谢晓光购买设计。2004年,谢晓光成为漫步者首席设计师。他的加入让漫步者从复制迈向创新,以全新的姿态亮相国际舞台。

在市场改变之前改变自己

2008年前后是国内音响行业的重要转折期。一方面,DIY市场逐步萎缩,让很多依靠传统攒机市场的音响制造商走向衰落;另外一方面,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很多外贸依赖度较大的OEM厂家有倒闭的风险。

在行业整体举步维艰之时,漫步者却保持了相对平稳的发展趋势,甚至还有所增长。2009年,漫步者净利润达到1.09亿元,同比增长55.65%。

原来,张文东早在2006年就注意到市场形势的变化,开始进入耳机市场和汽车音响市场,只不过在当时两者比例非常小。随着外部市场环境的改变,漫步者及时地扩充产品线,由原来的重点依靠PC音箱逐步拓展到便携式数码音响、汽车音响、耳机市场以及高端的专业音响等产品,为品牌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2010年2月5日,漫步者成功登陆A股市场,成为国内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自主品牌多媒体音响企业。与此同时,张文东投巨资在东莞建设了松山湖生产中心,形成了一整套自主生产体系,拥有业内先进的加工制造、品质管控体系和规模化生产能力。在这里,漫步者建有大型消声室,还建立了专业电磁屏蔽室和产品安全测试实验室,配备专业的LMS、MALISA、CLIO等测试系统,以及先进的德国KLIPPEL扬声器分析系统、NTI在线测试设备等,可对扬声器单元和音响系统进行各项测试。

松山湖生产基地的建成,让漫步者能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产品线,为未来的发展夯实基础。

打造品牌体系

在扩充产品线的同时,漫步者陆续推出定位于游戏和电子娱乐的Xemal声迈品牌、定位于专业Hi-Fi音响的Air-Pulse品牌、定位于高端无线便携音响的魔砖品牌,以及定位于新一代电视音响的魔号品牌。张文东表示:“品牌越窄,越有优势。所以,我们要用合适的品牌做合适的东西,品牌和产品匹配,不能靠一个品牌一统天下。”

张文东认为,耳机和汽车音响业务仍有非常大的潜力。随着手机、平板电脑越来越多地替代台式电脑的功能,必然带动耳机市场有一个大的发展。2012年漫步者将享誉全球的顶级耳机品牌STAX揽入麾下,强势进入高端耳机市场。

汽车音响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全球排名前几位的音响品牌都有汽车音响业务,而且占到主营业务的1/3以上。经济型轿车为降低整车价格,必须压缩音响成本,即采用小功率主机和廉价低质扬声器。传统的汽车音响改造方法复杂粗暴,耗时也比较长,而且价格高昂。漫步者开发了全新的汽车音响改装方式,直接用和原车喇叭尺寸一样的高性能喇叭进行替换,不需要打孔、更改线路等,对车几乎没有损伤。1小时左右的换装与调试,一两千元的费用,即可实现音质音效均比原车音响有明显提升。漫步者把这种方式命名为“无损换装”。

2014年以来漫步者力推新一代电视音响产品魔号,瞄准新兴的智能电视市场,提升电视音响效果。同时还可以连接手机、平板电脑等,变身为家居音乐中心。2014年5月初在国内发布了首款产品e225,获得市场极大关注。

张文东透露,大家将看到漫步者的转型,多媒体的概念会进一步深入。音响也许不再仅仅是音响,音频产品也能美化和点缀人们的生活,放在那儿就是个艺术品。

用尊重赢得消费者

在公司里,张文东是产品总负责人,他对产品的要求总是比所有人都高。有时候开发一个新产品,大家都辛苦了很久,模具都开好了,却被张文东果断“枪毙”。

还有时候,产品做出来,大家都觉得很好了,但张文东还是不满意。“首先要了解客户,还有是自己扮演客户,更多的时候我是置换角色,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了解年轻人、有了家庭和孩子的人或是老年人分别想要什么。”对于消费者的充分尊重,也让漫步者赢得了海外消费者的喜爱。漫步者早在1997年就已经开始了尝试性的海外销售,对于如何适应不同的消费习惯,张文东可谓深有心得。

“在海外做市场的时间越久,就越发现尊重当地文化,遵守竞争规则的重要性,这是一般初入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管理者很难体会到的。”张文东说。比如东南亚地区湿度大、温度高,用户又普遍喜欢将音量开至最大,音响很容易损坏。漫步者针对东南亚市场的产品进行了特殊设计,顺利解决了产品易损毁的问题。

而在印度市场,电压极不稳定,导致音响产品很容易出现电路故障。漫步者经过实地调查发现这一问题后,针对印度市场开发的产品将电压适用范围扩大到正负20%的范围,大大超出了正常的产品制造标准。经过这一改变,漫步者产品很快就在印度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对商业有敬畏之心

漫步者上市之后,资金一直很充裕,但张文东却表现得很“抠门”,所有超募资金几乎一直在购买理财产品,这让很多人不理解。对此张文东表示:“我们手上的资金是股民的真金白银,我要确保投资的收益能超过理财的收益,才会去投资。理财可以保证5%的收益,很多生意都做不到5%的纯利。”

谨慎是张文东性格里非常鲜明的一个特点。“我这个人从来不去蹦极,也不太喜欢过山车,因为我认为这是把命交在别人的手里,你处于完全失控的状态。但是我开卡丁车,卡丁车的离心力、加速度可比过山车还要厉害,不过卡丁车的方向盘掌握在我自己的手里。我要把风险控制到可控的范围内。”连他的轻型运动飞机,也装备了整机降落伞,即便飞机出现状况也能保证安全。

张文东认为上市给漫步者带来的好处并不只是资金。漫步者在海外的竞争对手都是上市公司,过去双方的实力明显差一大截,上市之后则有了竞争的资本。能够买下STAX也是因为上市公司的实力保证。

张文东不想盲目扩张,而是希望首先把漫步者做强。他理想中的公司,应该像美国联合技术公司(UTC)那样。“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公司,但其旗下的公司都很强,比如奥的斯电梯、开利空调、西科斯基直升机、普惠飞机发动机等。行业跨度很大,但UTC都能够做到在行业内数一数二,这是很了不起的。爱德发不可能一步变成那样的公司,但我希望能在几个较窄的领域里做到数一数二。”

2014年,爱德发集团投資了一项油田水处理技术,也是非常尖端的技术。用物理的方式,可以达到把1升水里的1滴油都能提取出来。“目前我们已经在胜利油田建有水处理的装置,产油量相当于一个中型油井的产量,所以这项投资在两三年内就可回收。这是个很好的开始,但不能指望它短期内给我们带来巨大收益。”

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张文东热爱音响,也热爱车。他有过很多辆车,但最喜欢的还是卡丁车。作为专业级卡丁车爱好者,张文东发现开卡丁车和企业管理有着诸多共性。比如很多企业津津乐道的“弯道超车”,他不以为然:“做企业是一场拉力赛,单纯寄希望于一次弯道超车赢得比赛,是不可能成功的。”

“一时落后也不用急。这时应该采用‘跟随’战术,等着前面的对手犯错误,然后再找机会。漫步者成长到今天,当然我们做了些正确的事情,但更多的是我们比对手犯错少。”

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张文东通过各种公益活动,让更多人受益于漫步者的成功。但他不认为自己是在做慈善:“我是在分享,‘分享’在我的人生观里根深蒂固。”

儿子曾经对张文东说:“老爸,我不理解,你做这些能改变社会吗?能改变所有人吗?”他回答:“我改变不了,但是就像辛德勒一样,他救不了所有的犹太人,但能救一个是一个。不以利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改造学校从改变自己开始 篇12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 我们遇到太多困惑的问题,时至今日依然难以解决。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学校在困难面前没有找到突破的路径而重蹈覆辙,学校教育现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 教育的诟病自然无法解除。校长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灵魂。面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用改革的思路去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 这才是校长的作为之思、之行。通过此次培训,在建构先进的办学理念上受到太多启示。

1.保障所有学生的学习权利。

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办学的功利色彩过于浓重,这集中体现在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上。只要能保障有足够多的学生考取重点高中或名牌大学,学校便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由于办学的功利性过于明显,学生学习的功利意识过于突出,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多种理念难以落实,素质教育的实施处于极其尴尬的境地。处在这种办学环境中,学校教育更多地把精力集中在那些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而那些升学无望的学生的基本学习权利却无法得到保障。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钟启泉认为:“基础教育的使命是让每个人的学习权利得到保障。”“基础教育是公益事业,是大众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升学的需要。”钟启泉教授结合中外教育经典案例生动地为我们诠释了如何保障学生基本的学 习权利,特别值得校长们深刻地反思反省。

上海市黄浦学校张宝琴校长把“创办学生喜欢的学校”作为重点研究与探索课题,采取“托稳底部”的做法,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确保了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权利得到足够的尊重。她的办学理念与实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每位校长都应树立“我们没有差 生,只有有差别的学生。”的办学理念,在保障所有学生学习权利的基础上实现学校教育的真正平等。

2.尊重每个学生的发展权利。

作为校长,你是否真正思考过如何尊重学生的发展权利?尽管本人没有进行过问卷调查,但教育的现实可以告诉我们在尊重学生发展权利上多数学校并没有真正用心思考过。即使有的学校 提出了尊重学生发展权利的口号, 但在实际教育行动中,只是尊重了部分优秀学生的学习权利,而大多数学习困难生的学习权利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况且多数校长对学生发展权利的理解又过 于片面,仅仅把学生发展权利集中在学习权利这一层面。在考察上海闸北八中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学校的生源差、学苗差,但是通过闸北八中几年的教育学生建立起了成功的自信,绝大多数学生获得了理想的发展,这与刘京海校长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成功办学理念息息相关。

成功教育理念的核心是让每个学生都走向成功。成功的标志不是停留在升学应试上,而是坚持“知识、能力、人格”的和谐发展。学生综合素养上的成功是学生将来走向更多成功的基石。 在成功教育理念的支持下,每个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等诸多权利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个性也因此获得了理想的发展。尊重学生的发展权,就是要尊重所有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权利。尊重学生发展权利的重要表现则是学校给个性差异的学生提供适合其 成长的教育。

3.给学生提供适合其成长需 要的课程。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特级教师赵才欣在其《校长的角色和课程领导力》 的报告中指出: “课程是学生在学校的全部生活。”如何让学生喜欢学校,喜欢学校的生活,重要的前提是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其喜欢的课程。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课堂上, 都在学习一些课程。由于多数学生不喜欢其所学的课程,加之个别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致使学生倍感学习的单调、乏味,结果导致著名心理咨询师、沟通专家林贻真所言的现象:好多孩子上课就是为了下课。在这样的学校课程学习环境中我们的孩子怎能喜欢学校,喜欢所学的课程。如何走出这一困境,真正让我们的孩子通过学校课程的学习获得最为理想的发展,赵才欣主任在其报告中提出了一种实施策略,即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是课程学习的主体,只有通过校本化实施,才会让国家课程更适合于个性差异学生学习的需要。

上海市黄浦学校为了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首先细化国家课程标准,由此开启学校“托稳底部”的教学实践探索,努力做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其学习的国家课程。除此之外, 学校开发了大量适合于学生学习特点和个性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这均是给学生提供适合其成长需要课程的理想做法。相比之下, 我们在课堂上依然整齐划一地实施国家课程,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从而导致诸多教育问题。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开发丰富的校本课程是解决课程改革中发展学生个性的有效途径。

二、抓住关键,借力前行

此次高端培训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名家云集,各抒己见。既有前瞻性理论,又有务实的教育实践。面对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我们应该如何选择。任何一位校长不可能把所见所闻面面俱到地体现在办学实践中,更何况在倾听专家报告中,我们不难发现专家们的观点也有相互冲突的地方,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是专家便认为其所讲的内容就是绝对的真理。校长应该有自己的思想认知,懂得如何做出理性选择。结合自己的办学个性和办学需要, 在学思融合中消化专家所讲的内容。借用专家的思想和名校的经验,助力学校发展步入一个理想的平台。

1.自觉践行 《义务教育校长 专业标准》。

2013年2月教育部颁发了《义务教育校长专业标准》,目的在于建设高素质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以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在此次培训中,上海市教科院原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泠沅为我们做了 《校长的十二项历练》的报告。在其报告中顾教授重点解读了 《义务教育校长专业标准》。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标志。如果校长不能较好地发展自己,学校不可能获得持续健康发展的机遇。作为校长秉持怎样的办学理念, 《校长专业标准》已经明确提出: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引领发展、能力为重、终身学习。这就是我们应然坚持的办学理念。我们经常提及更新教 育观念,其实许多教育观念已经存在,更新是为了改变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坚持新型教育观。那么,我们究竟如何更好地落实《校长专业标准》,作为参与标准制定人之一顾泠沅教授为我们做了具体的阐释。如,在日常学校管理中如何做到引领发展,顾教授在其报告中指出:校长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带头人,引领学校和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其重要使命。

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识:校长首先应该懂得如何发展自我, 在此基础引领教师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终身学习是校长成就个体素养的需要。校长应该把学习作为改进工 作的不竭动力,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及时把握国内外教改发展趋势,把学校打造成师生共同学习的家园。校长的专业化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只要在校长工作岗位上,校长将一直行走在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

2.没有教研就没有学校质量。

在考察上海黄浦学校过程中,我感受最为深刻的一点是校长、教务主任、教科研主任、德育主任所讲的报告都集中在一个主题上,即如何创办学生喜欢的学校。校长在其报告中站在学校发展全局的角度整体设计学校发展思路, 而各部门主任则是围绕着学校核心办学思想研究如何细化校长的办学理念和思路,在不同岗位、不同层面开展主题化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各项工作都是紧紧围绕如何创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进行精 细化研究。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不单纯是学校教科研主任的事情, 全校所有职能部门及每位教职员工都是学校教研的参与者。教研事实上已经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流。

为了创建学生喜欢的学校, 上海黄浦学校开展了“1—422学业质量保障评价体系”的研究。即“课程标准的细化”为第一任务,视其为“1”,“做预测、订指标、行诊断、施干预”为“4”个阶段,“学生和教师”为“2”个方面,“教育和教学”为“2”条线。这种评价体系的建立,在提升不同层次学生学业水平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黄浦学校相对于其他学校学苗基础较差, 却在黄浦区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令人敬佩。为了更深入地学习黄浦学校的教研经验,我在休息之余特意找到负责学校教研工作的张英主任,向她取经学习。学校教研研究什么?张英主任认为: “在学生、教师、家长中调研,把握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这是学校教研的出发点。”学校教研不应研究一些“高大上”的问题,教研的关键是结合学校现实需要, 通过实实在在的教研解决学校存在的实实在在的问题。引领广大教师把上课当成研究开发,把研究当成生活方式,这是学校教研活动的理想境界。由她倡导建立起的“问题启动—任务驱动—合作互动—专业引领”的学校教研 模式值得借鉴推广。

3.用特色文化引领学校发展。

上海交大二附中吴金瑜校长是一位充满激情、才思敏捷的校长。倾听其《校长的文化追求与 校长的地位与作用》的报告直到现在依然让我心潮澎湃,翻开学习笔记便会回味在他的报告中。我一直以为学校是传播先进文化的场所,本应该更富于文化的味道。然而,许多学校因为缺失了文化品位而变得死气沉沉、魅力扫地。吴金瑜校长一直以来坚持建设学校特色文化,实现学校文化的自觉,这是成就学校品位的领导艺术所在。那么,如何创建学校的特色文化,实现学校文化有品位地发展呢?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什么是学校的特色文化?昊金瑜校长认为:“学校特色文化主要表现内容是学校成员在教育思想引领下, 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行为习惯与教育生活理念等。”“我们的教育追求就是让学生成为有一定文化特质的文化人。”“我们的 文化追求就是建设适合学生发展要求的学校文化。”吴金瑜校长对学校文化建设的解读可谓真知灼见,揭示了特色文化建设的真谛。建设有特色的学校文化的前提是形成学校特有的教育思想。吴校长认为,特有的教育思想一是源于学校办学历史的反思;二是源于师生现状的分析;三是源于对教育的哲学思考。一所学校只有具备属于自身的教育思想才会创造出独特的学校文化。吴金瑜校 长结合交大二附中创建学校特色文化的实际,从办学目标和办学思想的确立,围绕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5个实验项目,即基于理解的零距离德育、基于理解的学校课程、基于新知识的分类教学、三反思两实践教师教育、多元理 解的教育国际化,系统讲解了交大二附中特色学校文化建设路径。思想独到、做法实在、特色鲜明。如何建设学校的特色文化,上海交大二附中便是我们学习的理想范例。

三、采取行动,落地生根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于自身的教育实践,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上海之行收获满满,这份收获如何在我们学校的教育实践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产生先进教育理念及教改经验的“移植作用”,关键在于校长的现实行动力和执行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每一场报告,每一所学校无不启迪着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在学习的同时,也在反思着,建构着,梳理着…这一切都是基于学校教育的现实状况和现实需要。哪些理念值得我细细品味,哪些经验值得我借鉴学习,这些问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占据着我思维的主线。学习他人的先进思想及先进经验以提升学校的办学 内涵和办学品位,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学生享受到更优质的学校教育,让每一名学生在我们的教育下发展得更好,这是最终的学习目标。上海教育有着上海的地域特色,本土特色,绝对不可抛弃自我,全盘复制。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学习上海先进的教育经验过程中,一方面必须密切结合学校现实,符合学校需要;二是坚持自身的办学优势,放大学校特点。受上海教育改革的启示,结合学校现实,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采取即时行动,让上海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先进经验快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1.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预示着当今社会已经完全处于信息化时代。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各行业的工作效率已经成为时代的 主旋律。在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 任何行业不可能游离于信息技术之外。教育同样如此。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信息技术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课程改革发展到一个高端领域的重要标志。

在此次培训中,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原处长、上海市奉贤区副区长倪闽景为我们所作的《基础 教育课堂教学十个新概念》的报告,全面展示了信息技术在课程开发与课堂教学应用中的魅力, 令全体学员眼界大开,惊叹不已。倪区长认为:“课程将进入超个人化的时代,将会出现一个人的书本和课程,从而填补信息与课程间日益增大的鸿沟—用课程的多样化填补课程的真空。”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出现,使得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本质性变化。因为有了信息化, 我们的教学流程需要再造,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生态将发生质的改变。同时,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课程资源,学生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选择适合于自己需要的课程。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上, 我们依然采用传统的思维方式, 仅仅把信息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偶尔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 利用互联网丰富的信息资源转化学习方式,选择适合于自己学习的课程,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学习效率,这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深化课程改革必须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独特作用。如果现代信息技术仅仅是学 校的一种摆设,不能较好地加以利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只能是纸上谈兵。

2.改变学生课堂上的生命状 态。

尊重学生的最佳体现就是尊重学生的生命状态。尤其是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生命状态。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他们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其课堂上的生命状态如何,决定了学生在学校的生命质量。我们不得不承认课下的学生活蹦乱跳、笑逐颜开,生命的本真色彩得以绽放。而课堂上的他们往往正襟危坐、循规蹈矩,个体生命处于极度压抑状态,教师主宰着课堂上的一切,学生没有自我发展的权利。即使老师给了学生一点时间和空间,也处于教师的控制中。因此,导致很多学生讨厌课堂, 厌恶学习,即使是学习成绩最出色的学生也盼望着假期的来临。如何改变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让他们展示出积极的学习热情,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我们应该从改变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做起,改变“绝大多数课堂都是从头讲到尾”的现象,给学生提供更多属于自主支配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刘京海校长《实践中的课改》 的报告给了我太多的启示,其中最突出的有三点:一是集中力量研究国家课程,尤其是国家核心课程的校本化,是学校的首要任务;二是针对国家课程的不足与学校个性化发展目标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三是课堂改革的三个操作点,即“三个增加一个减少”。增加思维, 增加动手,增加自学,减少教师的讲。我们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中如果能够做到上述三点就是对学生生命存在的 最大尊重。

国家课程校本化就是要求我们根据学生学习个性特点的需要改造国家课程,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而“三个增加一个减少”更是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坚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独立 思考、动手实践、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 会 , 建构起“ 学—讲—思—练”相结合的自主学习模式。闸北八中倡导的成功教育追求每名 学生在课 堂学习中 的成功 , “学—讲—思—练”课堂自主学习模式值得改进借鉴,真正做到教师智慧地教,学生智慧地学。

3.明确并强化自身的责任和 担当。

只有“办好每一所学校,发展每一位学生,成就每一位教师”的面向全体的优质均衡教育才能实现公平而卓越的教育质量。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在其 《上海基础教育改革趋势及其对校长发展的启示》的报告中如是说。只有校长善于更新教育理念,并善于通过自身教育理念的更新引领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学校才会拥有全新的教育理念。

纵观当今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状况,为什么基础教育改革历经十多年的时间,我们依然存在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甚至于改来改去课改又回到了原来的老路?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是最关键的原因是校长、教师的教育观念相对落后,难以适当教改发展形势的需要造成的。在上海学习期间,我有幸倾听到了许多鲜活的教改理念和教改实践经验。相形之下,真实意识到自身在教育理念更新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事实上,学校目前在课程改革上存在的诸多问题都与自身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有直接关系。

作为一校之长,如何担当起对学校、学生、教师的责任,最首要的任务就是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从而承担起校长的完整责任。其次,认真梳理学校办学中存在问题,研究解决对策。尽管每年学校都保持着极高的升学率,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校的教学质量不存在任何问题。在上海培训期间,通过倾听专家报告、名校实地考察,我发现了彼此的巨大差距。差距就是问题。有些差距一时难以改变,但是多数差距是可以缩小的。如,上海黄浦中学的心理咨询室别具特色,极其符合心理咨询室建设标准,而我校的心理咨询室建设过于简单化, 其功能并不完善,不利于有效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类似的差距, 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加以改变。

上一篇:苏州工业园区购房一次性提取申请表下一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