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限公司读后感

2024-10-13

你有限公司读后感(通用10篇)

你有限公司读后感 篇1

公司就是你的船--读后感

“同舟共济,齐心协力”,人气极高的词语,它经常性的出现在我人生的各个领域,从课堂到工作,再到我的生活。它所提倡的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合作无间、互助共勉的精神。特别是在经济社会下,它更是一个团队所崇尚的,是团队精神的最基本、也是最高体现。

我们的公司就是一个团队,也是一艘行驶在一个充满暗流、风浪的大海上的船,我们每一位员工就是这个团队的成员,也是船上的船员、水手。我们都知道现今的社会,竟争残酷、激烈,公司就像行驶在充满飓风的海中,充满了风险和挑战。同样在飓风的另一端,成功和收获的机遇就等着我们。做为这艘船的一员,面对如此环境,我们能够无视吗?我们还要为一已之私做出有损众船员的利益吗?很多人会肯定的说‘不能’,但是,光会说还不行,还要有能让船安全到达彼岸的能力。我们应该结合团队的力量,让所有船员变得自信、勇敢,成长起来,让团队的凝聚力更强,让所有成员都能感受到进步和温暧。

对于那些只顾个人利益,无法以船、以船长为核心的,我们要学会放弃,他们只会带来更多不安全的变数,白白耗损资源。既然我们选择了公司,选择了这艘船,那么船的命运就是我们的未来,船的方向就是我们的人生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应该清楚自已的责任,以充满热情的工作态度、并力求完美的去完成,大家都知道,个人的发展需要平台,而平台越大、越好,你的发展空间也越大。而我们的公司作为这个平台,只要公司发展了,平台变大了,那我们的机会、我们的发展前景同样更广,因为我们在这船上,船的一切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就是这船的主人,我们的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既然已认识到这般利害关系,那就让我们摒弃争议,抛弃推诿,真正的做到“同舟共济,齐心协力”。

然而,要想我们的目标实现,让船平稳靠岸,仅是“同舟共济,齐心协力”还不行,我们还要有坚持不懈的耐力和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更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以良好的心态和快乐的心境做好工作的每一个细节。

要知道耐力使你在挑战面前更加的坚韧,不易被困难打倒,让你有机会获得最终的胜利,很多人因为缺少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最终使得自已不再得到进步,在现今社会,激烈的就业竟争、生活的压力,致使我们必需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耐力帮助我们完城各种任务和挑战,同时也促使我们要持之以恒的学习,不被淘汰和拖队伍的后腿。学习使得我们立于不败之地,让我们在技能上保持优势地位。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也要通过各种渠道去加强自身各领域的能力和修养,要懂的换位思考,要学会感恩,要善于思考,要治心怡情,要学会沟通,善于表达意见和创新,通过不断地扩大内在空间,来吸引外在空间的降临。

在我们很多同事当中,工作仅被看待成获取报酬的付出,因而使得我们缺少责任感,不管做什么工作,都是应付对待,难以将工作做到最好,甚至因为不负责造成损失。责任,每一个人都有负责任的义务,对家庭、对工作、对企业,这些责任不仅是义负的承担,更是一个人的态度。责任感可以让你脱颖而出,具有责任感的人他会为达到一个尽善尽美的目标付出自己全部的努力,一个做事尽善尽美、愿意付出自己全部努力的人,机会必然会向在张开大门。为此,我们应该少一些抱怨、少一些理由,多一份认 真、多一份责任、多一份主动,让责任感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一种态度。

差之毫里,失之千里。很多时候,那些看似不起眼,无关要紧的事情最终让我们手忙脚乱,甚至导致重大损失,我们应该警醒,以高度负责的心态应对每一个细节,那怕是很小很小的事。

老板、公司与我们是互为工作的关系,为了让公司发展,为了让我们这艘船成功到达目的地,达成我们的目标,也为了让我们自己得到更大的发展,实现目标,我们与公司应当进退与共,树立主人翁意识,用老板的心态看待工作,站在老板的角度看待问题,用热情积极的心态去完成公司的愿景,实现我们的目标、理想。

2012.8

XXX

你有限公司读后感 篇2

管理学大师汤姆·彼得斯在《你就是品牌》一书提出,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每个人都是一个品牌, 并且与年龄、职业以及经验无关。你就是你, 这个品牌是独有的, 是其他人 (品牌) 所不能复制的。管理大师给我们提了一个醒, 不要忽视自己, 要想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生存, 必须用心经营自己, 把自己这个品牌做精做大, 你才能开创自己的一片天地。

“我”是品牌吗?

市场经济的竞争, 实质是一个一个品牌的竞争。对于消费者而言, 选择品牌是对商品的信任与享受。而作为一个品牌而言, 它所能传达出来的信息不只是它本身的产品质量、品位, 更重要的是它的一种气质, 与消费者能够相得益彰的气质。在激烈的品牌竞争中, 谁能在心理上更贴切消费者, 谁就可能赢得最大范围人群的认可与信任。这也是为什么同类产品, 在设计与品质都相差不大的情况下, 消费者的认可度却有天壤之别的原因。这种差异, 主要是体现在品牌的差异。

正如汤姆·彼得斯所言,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品牌。与我们提起烤鸭想到全聚德一样, 当我们提到《红楼梦》, 想到的是曹雪芹, 提到“精忠报国”, 想到的是岳飞等。虽然个人并不是商品, 但这里面个人的特质已经和某种东西相关联。在过去并没有人意识到这其实就是“Me”品牌, 而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 “Me”品牌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于丹的论语, 易中天的三国等就是“Me”品牌的体现。而作为娱乐经济的商品——各类明星们, 他们之所以能够被大众接受, 也是“M e”品牌在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他们“M e”品牌价值的转化形式, 就是产品的形象代理和广告, 因此, 明星的形象与气质, 只有与产品的潜在客户需要相吻合, 明星的“M e”品牌价值才能最大化。

无论是于丹、易中天, 还是各类娱乐界的明星们, 他们能够成为一种品牌都有一条产业链相对应着, 他们成为品牌是由一条标准的工业化流水线制造出来的。但对于我们每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来说, “我”是品牌吗?

我们从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大学生的故事来看, “我”是不是品牌以及如何成为品牌?

他连续三次高考, 方才进入大学。尽管第一次高考失败, 让他很受打击, 但毕竟复读了两年之后, 成功进入大学。

在大学, 来自农村的他刚开始不会说普通话, 被从A班调到C班 (较差班) , 被老师训斥为“除了自己的名字, 其他什么都听不懂”。

大三的一场病, 让他被迫休学一年, 别人四年毕业, 他硬是读了五年。

五年的大学没有谈过恋爱, 因为没有女孩子看得上他。在同学眼里, 他是最没有出息的。

大学毕业后, 留校当老师。想出国, 4年内屡屡被拒。

教书六年, 学校方才给十平米的宿舍。

为挣出国留学费用, 在校外赚外块, 被学校处分, 并在全校公布, 使他斯文扫地, 只能辞职。

而立之年丢掉了“铁饭碗”, 于是办培训班, 大冬天提浆糊桶到大街上刷广告。

十多年后, 培训班变成了上市公司——新东方教育集团, 而他就是俞敏洪。

回到二十多年前, 他和普通人一样, 看不到他身上一点点品牌的价值, 而现在, 他所体现的品牌已绝不止于新东方上市所给他带来的财富, 同时我们还看到了在这个品牌中所包含的坚韧、内敛与智慧。这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如何经营自己、打造自己品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与其说俞敏洪创办了新东方这个品牌, 不如说是他打造了“俞敏洪”这个品牌。

总结他的成功过程, 我们大体上可以看出“Me”品牌的经营路线:

1、基于自己的优势和熟悉的领域, 发挥自己的特长, 并且将这个特长最大化。俞敏洪一直认为他是搞英语教育的老师, 最希望听到是老师的称呼。尽管新东方教育集团是一个上市企业, 他也成为了这个企业的董事长, 但他在新东方的成长过程中, 他是在讲台上将新东方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2、坚持。高考落榜两次, 第三次才考上大学, 出国联系了4年都没成功。这些失败, 对于许多人来说, 这个过程是一种折磨, 结果是一种沮丧。但俞敏洪总结为这是“性格里还是有一种坚韧性, 不会随便放弃”。也只有这种坚持不懈, 俞敏洪的新东方才能做大。

3、明确自己的目标。正如俞敏洪所说:“把所有的小目标加起来就是一个大目标, 就像搬砖头一样, 你搬一辈子的小砖头, 你就永远办不了大事, 但是你有一个目标, 要造房子, 你就能成功。”

打造“Me”品牌

品牌就是优势、竞争力, 因此对于“Me”来说, 要打动别人, 让别人接受, 首先得让“Me”有别人认可的内涵, 有让别人接受的价值。

同样, 我们还是以一个普通高校的普通专业的学生举例, 看他如何打造“M e”品牌的。

首先, 他知道, 自己只是一个普通高校的学生, 学校的品牌肯定比不上北大、清华等一流的高校, 这方面他有明显的劣势。其次, 专业上, 他所学的是一个很传统很冷门的专业——历史。与热门专业相比, 这个专业显然也缺乏社会接受的热度。同时对于他自己来说, 他来自农村, 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 也没有很多社会资源来让他来推广“ME”这个品牌。但对于他来说, 他很渴望别人能够接受他。他也希望能够在三年至五年之内, 能够达到他所设想的目标, 成为单位不可或缺的骨干, 甚至能够自己做老板。

工作自然是很难找的。他很明白, 起点低并不代表他的这个品牌永久的价值。于是他首先找到了一家比较小的旅行社, 跟在一名导游后面, 做起了助手, 担当一名历史古迹讲解员。半年之后, 他考完导游证, 正式带队, 做起了导游。这段时间, 他利用他的专业优势, 使单位充分肯定了他的业绩, 这时他的品牌价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又是半年, 他已成为公司的绝对主力, 在这个圈子里也小有名气。为了更大的发展, 他跳到了一个比较大的旅行社。在这里, 他为了使他的品牌进一步增值, 利用业余时间考完了国际导游证。单位凡有重要国外旅游团, 大部分都由他来带。两年之后, 他成为了国际部经理, 是单位最年轻的中层干部。

到了毕业的第四年, 他辞职创办了一家旅行社, 专门从事文化古迹旅游。他的理想就是把公司做大, 成为旅游界的顶尖公司。

尽管只有短短的五年多时间, 他还是按照自己的设想一步一步地向目标靠近。他的目标并不算远大, 但对于“Me”这个品牌来说, 他的经营目标和方向却是非常明确, 他也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劣势, 并尽量把优势在适当的地方发挥出来, 使他的价值在适合的地方展现出来。

谈及他当初的选择时, 他也承认, 他当初也曾想到一家报社当记者, 毕竟读了四年大学, 能说会道, 文笔也不错。但对于他来说, 自己的目标并不是想成为一个名记, 同时, 当记者并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所以他最终选择了一家小单位, 从最底层做起, 精心地经营自己, 最终实现了初步目标。

对于这个阶段目标的实现, 他的总结是, 首先了解自己, 明白自己的优势是什么, 能够在什么地方发挥出来, 同时确定自己的目标, 并为这个目标, 努力地经营自己, 打造自己的核心优势, 这样才不会被别人淘汰。他强调, 品牌的价值只会体现在适合的地方, 所以选择方向与目标是经营“M e”品牌的关键所在。

就业与“Me”品牌

美国管理学者华德士认为, 21世纪的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Me”品牌。他认为, 企业、产品的销售需要建立品牌, 个人也需要在职场中建立“Me”品牌。而对于大学生而言, 就业选择的过程中, 就“M e”品牌的营销过程, 在营销中, 主要让顾客了解“Me”品牌, 认同“Me”品牌的价值, 进而认可“Me”品牌可以为公司品牌带来可预期的增值。这样的过程就是一个成功就业的过程。而职场的成长则是“Me”品牌不断增值的结果。

尽管相对于职场人士而言, 大学生只是一个准职场品牌。他的品牌价值并不在于经验、能力、社会资源、地位等, 大学生的“Me”品牌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外部赋予的因素, 包括学校的名气、教学质量、所读专业、学历等, 这是共性的, 有成千上万的人都有相同的品牌价值;二是自身所具有的因素, 包括智商、学习成绩、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实践经验、个人品质等, 这是个性的, 也是区别其他人的独有的品牌价值。对于许多大学生而言, 要想在就业竞争中胜出, 同时能够在职场成长, 不仅需要在外部赋予的因素上增值, 同时更需要在自身所具有的因素上增值。

你自己就是一家公司 篇3

随后。小雨分析了自己优劣势,发现了装修市场的机遇,转而自学设计,在室内装修市场奋斗3年,还清债务,赢得自由身。接下来,又因为“跟顶级高手学习”的愿望加入国内知名食品巨头A集团,从基层部门经理做起,最终在A集团管控广告、企划、工程和设计四大部门。

这像是一个神奇的故事,却是作者用自己真实的职场经历写成的回忆录。在主人公小雨的职场生涯里,最值得称道的一点是,员工要学会做公司的供应商——像供应商那样思考、投入和成长。

供应商心态1:建立核心竞争力——快速学习

对于供应商来说,要在众多竞争对手中得到甲方的青睐,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价格、产品优势、服务。同样,在职场中,想赢得谈判筹码,首先要学习弥补不足,成为复合型的人才。

小雨学化工出身,不懂广告,也不懂销售,最早进入报社是歪打正着:“只要有一份工作就行”。进入报社后,他从零开始,学习广告知识,学习高手的销售技巧,并通过思考和实践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跟着广告部领导学习谈判技巧;跟着编辑学习写作方法;跟着美编学习PS……“人在职场,只有学到手的知识,谁也剥夺不走。”第一次创业失败,小雨选择进入装修行业挣钱还债,仅仅用15天就快速掌握了室内设计基础,这和在报社的综合学习是分不开的。

小雨的学习秘笈:“目标细分法”

对于小雨的设计学习来说,设计项目太多怎么办?客厅、主卧、客卧、厨房、卫生间……每个空间都有大量知识要学习,如何尽快学会?

首先制定第一个目标:明确主攻方向。在家居设计中,业主最关心的空间是客厅和卧室,于是小雨在15天内就只看卧室和客厅的设计。这样,首次和业主见面,只要能在客厅和卧室的设计方面说得卓有见地,单子拿下就有了希望。

第二个目标:看懂设计。捷径是请教高手。带着搜集到的卧室和客厅的设计图,去找合作的装修公司设计主任,请他提供设计思路。听懂以后,回家自己对着镜子讲两遍。等这样请教过几百张图以后,脑子里自然就开始出现了一些大同小异的设计思路。

第三个目标:理论结合实践。请设计高手边带他到现场观看,边进行讲解。让设计思路对应效果图,效果图对应实景。3套房看下来,就能形成比较完善的感官认识。

供应商心态2:自己就是一家小公司

生意总是从小做起的,你怎么就知道,今天只有一个几万的小单,明天他就没有千万大单呢?成功者往往都有这样的好习惯:不嫌活差、钱少而不为。同样,在职场中,你怎么就知道你今天拒绝的垃圾任务,不是别人明天升职加分的基础呢?

小雨在进入某食品集团后,负责集团分公司的企划部——人生地不熟,在公司里没有任何可依靠的关系不说,就连手下的几个员工都是新招来的。于是,除了要取得老板和下属的信任,还得尽快获得公司其他部门同事的支持和认可。

小雨的战略是把自己的部门看做一个创业小公司,既然是创业公司,那对主动上门的客户哪能挑三拣四?无论哪个部门需要企划部帮忙,小雨都会鼎力支援,就连后勤部门要给公司食堂换标语这样“不入流”的小活也不拒绝,而且超出期望值地完成:人家要求5天出活,小雨2天完成。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第一,团队刚刚成立,必须在实战中尽快提高水平,今后才能够承接更重要的任务。第二,帮公司其他部门同事的忙,能够快速在基层创出个人品牌,让集团的老板能够注意到自己和团队,才会有出人头地的那一天。

什么活都接,活自然就会多,做不完怎么办?小雨可完全不担心这个。他在团队内部推行着“7×16工作日”:周一工作到周日,7天不歇,每天工作16个小时。7×16的典故来自李嘉诚,他曾说:“我17岁开始做推销,更加体会到挣钱的不易和生活的艰辛。人家做8小时,我就做16小时。”

小雨在A集团的时候每天疯狂工作16小时,被称为“716铁人”。在他的带领下,团队的同事也成了工作偏执狂:有同事中午在工作时吃方便面,因为去食堂太浪费时间;有同事晚上趴在键盘上呼呼大睡,被叫醒后眼泪夺眶而出,哭着说:“还要干活呢,怎么睡着了。”在宿舍里,深夜睡觉前大家仍在热烈讨论促销方案……渐渐地,团队的“正义”之气形成了,玩命工作成为常态,居然到了一天不加班,就觉得缺少了点儿什么。仅仅不到2个月时间,企划部的“716精神”和出众成绩,就传到了其他分公司,最后传到了老板耳朵里。

供应商心态3:巧干+苦干

大家看到成功供应商的风光无限,可谁又会知道在他们创业期,忍着白眼,吃着没人愿意吃的苦?同样,那些职场成功者头上的光环,哪一个又少得了年轻时的奋斗呢?

小雨在刚进报社的时候,白丁一个,业务不熟练,人脉没有,业绩压力巨大。于是他给自己定下了任务:白天骑辆自行车,围着京城二环、三环疯转——必须完成每天拜访8个客户的任务。

北方数九寒冬,冷风嗖嗖,简直能把衣服吹透,狂风袭过,令人窒息,头发更是被吹得根根竖立。见客户前,得先跑去卫生间拿水拍拍头发,不然怒发冲冠状,合作还怎么谈?每次摸黑回到报社,头等重要的事就是使劲儿抱住暖气片,前心贴完贴后背,缓上半小时才能开口说话。

“我也想师从名师,细嚼慢咽地学,但没办法,报社是干活出业绩的地方,不是全职培训学校,只能边学边干边实践,边干边学边提高。”终于,小雨经受住淘汰赛,转正成为报社正式合同工,并且有了业务组长头衔,手下管着4个新来的同事。

供应商心态4:提供“试用”机会——先免费为公司干点儿有建设性的事

想要挖掘一个新客户,光靠嘴上承诺效果微乎其微。如果能够提供试用品或者试用机会的话,则可能会产生出其不意的成效。在职场中,太过计较得失,往往会得不偿失,甚至会自断发展空间。

先做有建设性的事,再提出要求。这是小雨在报社攻克下第一个艰难客户的秘诀。在报社工作时,正赶上红牛饮料进入北京市场,准备砸下8000万广告费,无数媒体蜂拥而上,就连小雨报社的社长、广告总监亲自上阵也没能撬动客户。

于是,小雨每天按时搜集整理各种报刊上的红牛广告,认真做笔记,写心得体会,不为别的,就为了研究透红牛。终于有一天,他发现红牛广告出错了!红牛是一种具有提神醒脑功能的功能性饮料。那个广告是一个白领小伙儿喝完红牛,开始跨栏奔跑,以表现精力充沛。奔跑没问题,可他抬左胳膊应该迈右腿啊,但他是抬左胳膊迈左腿,跟小狗一样“跑顺”了。

然后小雨马上打电话到红牛广告代理公司的媒体部,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您好,我在一家报社工作,今天看到晚报上的红牛广告,发现了一个小小的错误……”接听电话的媒体总监姚红听说自己广告有这等错误,忙找出报纸查看,发现果真如此,对小雨自然很是感谢。此时他再次自报家门,希望上门一谈,对方当然不好拒绝。

见面后,小雨把红牛在平面媒体上的投放策略做了一个梳理总结,同时提出建议,很快得到了姚红的响应——没想到小雨能仔细观察红牛几个月的投放,甚至能说出广告公司投放思路的转变,脉络清晰,意见中肯。姚红很快把小雨介绍给了策略总监苏总,苏总也认可他,于是二人又将小雨引见给大老板。半个月后,小雨签下了60多万的红牛广告大单,轰动全报社。

离开公司你什么都不是读后感 篇4

再次读这本书的的时候,它的名字已经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离开公司你什么都不是”让人的精神不由为之一振,心想说这话的人得有何等的霸气敢于挑战全国工人阶级,我又一次把这本书认真的读了下去,读着读着我就慢慢地喜欢上了赵强先生这富有哲理而又生动的语言。他不仅用文字诠释了人与工作,人与公司之间的关系,更为正在工作和即将工作的人们打开了一扇认清自我的窗户。

对于一些刚刚参加工作的人来说,在工作单位不知所措,用迷茫的眼神望着眼前的车水马龙不知所措的那一刻,他就将自己丢在了水泥马路的十字路上。而我也只不过是他们当中的可怜虫的一只而已。赵强先生曾在正文第一页写过这样一段话“我们都在慌不择路的走着,追名逐利,自以为是,总以为一生追求的幸福就在前方不远处,对身边的人或事淡然处之,生活似乎有了目标,却又把握不住自己,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不知要飘到哪里去”。强烈的人生共鸣重重的击中我的心房。他就像一位资历深厚的郎中一语切中要害道破我的病症!作为病人,我渴望康复。

书中共分了八个章节,分别讲述了工作态度,工作成绩,团队合作,你到底在为谁工作等等。每一章节都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仿佛醍醐灌顶一般,让我意识到:在以后的工作中,生活中,都要时刻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和生活热情,我们给公司打工,实际上是在为自已而工作;员工和公司之间的关系,永远是公司成就了员工,而不是员工成就了公司。心态决定未来,天堂与地狱都是由自己建造的:如果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女研究生对待工作的态度:

说的是作者所在的公司进行了一次招聘,有个女研究生经过初试和面试,被录用了,被安排在前台实习三天。这是一个很难令人接受的安排,怎么说人家也是研究生嘛。但她还是欣然接受了,并认真做起了领导分配的第一个任务:把公司去年的部分文件整理归类并在电脑里存档保存。刚过了两天,公司管理层突然做了一个新决定:紧急通知暂停招聘新员工,正在实习的也就地解散。很多参加实习的员工愤愤不平,丢弃手头的工作转身离去。只有这位女研究生还在成堆的文件里忙碌着,她是这样和领导说的:“您分配给我的任务刚做好了一半,换成别人来做,又要从头开始,不来上班也没关系,但是让我把活儿干完再走吧,这样我心里才会踏实。”公司里很多员工听到她的话都笑了,这不是傻吗?然而,就在她完成任务,转身离开的瞬间,作者突然就决定:留下她。于是向公司董事长请示,这样的员工应该留用。这不是真的傻,这是责任感,是优秀员工的基本素质。果不其然,在以后的工作中,她的“傻”气一如既往,但是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好评,她也是那批实习生中唯一的被公司聘用的一个,现在已经是公司部门经理。聪明的员工固然很多,但是“傻”气的员工最难得。难得的是大智若愚,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对工作的认真态度、真诚地付出。曾有位名人说过:“人可以不伟大,但是不可以没有责任心。”美国前总统杜鲁门也有一句座右铭:“责任到此,不能再推!”

是强烈的责任心和对待工作的态度,让这个女研究生获得了这个工作机会,如果她也把实习工作当作是一种义务,也向其他实习生一样,听到被就地解散的消息时,愤愤不平地甩手离开,她也就不会被公司最后留用,也就不会有后来在公司施展才华的机会,当然也不会成功了。因此,以工作为荣,以工作为乐,会

让一个人的工作越干越有劲、人越活越年轻、道路越走越宽广、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生命短暂,而我们渴望的太多,有了渴望就会有追求,有了追求就会遇到挫折。勇敢的人会在挫折下越挫越勇,而胆怯的人只会在困难中卑微的寻找着借口,慢慢习惯了,借口就真的成了借口,意志消沉,前程未卜,充满怨气的人们将一切责任都推到了公司的头上,认为公司摧残他们青春年华的罪魁祸首,永远都会疏忽去在自身找原因。

开公司不是在开慈善晚会,有吃有喝又有玩,更不是肥的流油的宿主,等待着寄生虫的蚕食。能者上,平者下,庸者下,看似尖酸苛刻的条件下蕴含的是公司的生存准则,你完全可以大骂公司残忍,不讲情面,但又有什么情面可以对公司的经营困境网开一面,难道是经济秩序吗?在某种意义上说,公司给了我们每一个人同等的机会,机会摆在眼前而掌握取舍的权利是在自己手中的,上帝不能剥夺,公司更不能。

白岩松说的没错,做人要懂得感恩。公司给我们的财富不只是工资那么简单,它更为我们提供人生当中的经验,阅历和知识。人都在成长,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境遇,不同的境遇磨练不同的心性,而恰巧公司中有我们成长中的营养,而这些营养也恰巧决定着我们以后前途的明暗与否,是黯淡无光混天过日,还是事业有成名声彰显。我们在这些营养的滋润下一天天改变着,茁壮成长!就算不去报答,但感恩总不应该吝啬。

公司是一个大舞台,给了员工跳舞的机会,怎么跳都取决于我们自己。不知为何而跳的舞者是最悲惨的,因为他们跳的并不快乐,以跳舞为乐趣的舞者才是最幸福的,因为他们知道为何而跳。

离开公司你什么都不是读后感 篇5

(一)我又一次的坐下来静静的把《离开公司,你什么都不是》读了一遍,同时我也回想了到公司这么多年走过的路程。从学校到公司,从几百的收入到几千的工资,从租房住到卖房,从什么都不懂到遂步的成长起来,无不是建立在公的平台之上,也可以说走到今天是公司成就了从精神到物质需求。

之前我感觉这本书不是写给我看的,因为我不是领导,我在哪干都一样,也许到了哪里我都只能是名最基层的员工,通过多次的阅读让我深刻理解,这本书对我将来工作中的成长和发展很有帮助,通过简单的实例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朴实的话语开导了我,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一名员工,该做什么该怎么做,明确了自己的位置,懂得了公司与我的关系,明白了公司曾经给了我很多帮助,以前总感觉自己有思想了不起,虽说是自信的表现,但对公司而言自己的聪明才智跟公司的发展和利润根本毫无瓜葛,我就是知道的再多会的东西再多,没有公司的平台根本就没有展示的机会。公司没有好的效益老板要吃不上肉,我根本连汤都喝不上。身怀绝技、无所不能,也只能代表我是个强悍的猴子没有公司我的法力根本就展示不出来,把一生中最宝贵的经验和体会统统告知给我。我很感激作者他变成了我的偶像,我决定沿着他成功的路走下去我坚信这条路就是走不通也不会让我掉到河里,为自己也好,为公司和社会也好。都是为了追求更好,改行就是浪费经验,跳槽就是浪费基础,我还年轻 我比别人更有资本只要我努力顺着别人给我铺好的成功路坚持走下去,梦想也许离我不远了。

蒙牛企业文化中“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如果你有智慧,请你拿出智慧;如果没有智慧,请流汗水;如果你即没有智慧也不想流汗水就请你离开本单位”.我带着这些成功的企业文化来看《离开公司,你什么都不是》。在第一章“你在为谁工作”? 在我们的工作中也我们很少问这样的问题,我们都在为我们的销量,基础工作,形象忙碌着,有压力的时候我们总会抱怨这个不合理那个不合理,从而就给出了“你在为谁工作”的答案:有人说是利益关系,员工给公司工作,公司给员工发薪水;有人说是合作关系,员工给公司创造利润,公司给员工提供福利;有人说是共赢关系,员工给公司创造价值,公司给员工创造未来。我们通过“佛塔里的老鼠”这个寓言试着来找的答案,他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员工与公司之间的关系。员工就像“老鼠”,公司就像 “佛塔”,我们在社会上所获得的尊重,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背后的“佛塔”,公司的光芒照亮了我们的人生。那么我们在来回答“你在为谁工作”:我在为自己而工作,为自己的理想,为自己的将来,为自己的成功而奋斗。只要自己不断努力,任何人在任何岗位都可以获得成功。

公司是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平台,优秀员工不应将薪资待遇视为唯一标准。我们总在说我做了多少,又得到了多少;但是我在问一下自已我做了什么,我们都在想“事少点,钱多点”,但现实往往很残酷,离梦想还很遥远。我们要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找到自己的机会,我们不能把眼光局限在自己得到了什么,而是应当看到我们能够得到这个机遇本身的价值。我们所要追求的是自身的提高,所以要时刻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消极的思想会让自己看不到自己的潜力,会让我们失去前进的动力和信心,会让我们放弃很多宝贵的机会,使自己与成功失之交臂,也永远无法达到自我实现。只有在追求“自我实现”的时候,人才会激发出持久强大的热情,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不断的提升自我。我们一定要喜欢现在所从事的工作,用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竭尽全力做好它,通过努力实现来自身价值。而这种热情不只是外在的表现,它发自内心,来源于对此工作的真心喜欢。在工作中不要找任何借口。我们要点燃对工作的热情,发挥团队精神。绝不拖延,要立即行动。机遇来了一定要努力把握。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些,我相信我们会有大的成就的,每天都会有新的进步。我们要学会在重复的工作当中为自己找到机会,不能把眼光局限在自己得到了什么,而是应当看到我们能够得到这个机遇本身的价值。换个角度讲,要为自己的工作做长远的打算。不管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认真的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还可以学习人际交往,锻炼自己的能力,使自己不断提高。

不论何时,我们都应该好好的、认真的干好我们的本职工作,因为工作就是学习,从学习中处理业务。学习人际交往,锻炼自己的能力,使自己不断提高。“今天的成就是昨天的积累,明天的成功则有赖于今天的努力。”所以我们时刻应该把现在的工作当作一份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并且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有一份使命感和成就感。

在现实的生活中就是这样:人生就是投资和收益的人生。如果你有钱,就投入金钱;如果你没有金钱,而有经验和能力,就投入经验和能力;如果你既没有金钱,也没有经验和能力,但是你有热情、勤奋和努力,那就投入热情、勤奋和努力。如果你既没有金钱,也没有经验和能力,连热情、勤奋和努力也没有,那就别想这些了。将来你“离开公司,你什么都不是。

离开公司你什么都不是读后感

(二)珍惜当下,感恩于心

(渤海分公司杨玉雄)

《离开公司你什么都不是》这本书奇迹般地让我怦然心动,给了我一次全新的体验,让我体味到了工作的真谛,给予了我很多宝贵的动力。该书适时结合了许多富有哲理的小案例,深刻阐释了员工成功发展的方法,让我学习到了很多道理。我们要对公司忠诚,对工作负责,对领导同事感恩,全力以赴做好自己。现浅谈几点学习感受:

首先,我们要对自己的公司忠诚。员工对企业忠诚,才能发挥团队力量,凝成一股绳,推动企业走向成功。公司为我们提供了生活的物质保障,给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公司的发展会使我们全体员工受益,反之如果公司发展停滞不前,我们的日子也不会好过。所以我们要认同自己的企业,不只是做好本职工作,还要有忠诚于企业的意念。当企业面临危难和困难的时候,()与企业同舟共济,同患难、共风雨,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时刻谨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公司的形象。恰如书中所说,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感恩,感恩也是忠诚的一种表现,我们要始终满怀感恩之心,珍惜各自的工作岗位,珍惜身边的领导和同事,更加懂得去”爱“人,保持良好的心态,认认真真地做好本职工作。

其次,我们要珍惜当下,与公司荣辱与共。书中第一章”你在为谁工作?“中讲到,不能让薪水束缚住自己,要热爱自己的公司。公司和员工之间是休戚与共的关系,我们要融入整个团队,不能好高骛远,要珍惜当下的时光,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面前的路,要有集体主义荣辱感,以公司发展为荣,以公司效益不好为耻,继而发愤图强,释放出个人的全部能量,努力为企业换来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努力为自己的未来去奋斗!正如这本书的结尾说到的一样,在命运面前,在人生之中,没有糟糕的过去,也没有美好的未来,只有真实的当下…珍惜眼前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要切实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面对工作中的各种压力,要懂得知难而进,要主动去思考自身存在的各种不足。我们要时刻为公司着想,公司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要主动求变,养成积极主动工作的好习惯,增强工作执行力,始终保持谦虚低调的心态,用成绩说话,无怨无悔地去做最”傻“的员工,少说话多做事,为企业做出更多贡献,也自然会得到企业更多的回报。

离开公司你什么都不是读后感 篇6

进入公司后要求学习《离开公司你什么都不是》这本书,刚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觉得不以为意,总觉得和普通职场书籍一样无聊。离开公司你什么都不是,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我还真的很意外,意外什么呢?离开公司我们什么都不是了吗?在工作中有我们的工作岗位有我们的辛勤劳动,离开了公司我就什么都不是了,我个人想我可以再找个工作啊,总不能我这个人都没用价值了吧?我心里很是不服气,写这本书的人到底想表达什么呢?不过读完后就感觉不一样了,这是非常好的一本书,所有在职场中的人都应该看一看,不论你是职场新人还是职场老人。

公司给了我们一个施展能力和锻炼自已的平台,没有了这个平台,就算你有再大的能力,充其量只能是纸上谈兵。有了沙场,才能英雄辈出,英雄才能驰骋纵横;没有战场,你只能怨天尤人,感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别人只会为你扼腕叹息。在工作中我们会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没有这个工作我们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能力,也是公司给我们这个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让我们更好的知道了自己也了解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东西,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全面发展。

在我第一次进制版厂的时候,总觉得每天做那么多活,上那么长时间的班,也没个休息时间,工资也不高,还得每天担心返工。一支版只提几块钱,返一次就得罚几十块。这些都让我非常想不通,每天都想抹眼泪。人生是不公平的,习惯去接受它吧。

在职场上,学习很重要,并且不只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作为员工应有的态度、经验、能力等,学习综合的“职业智慧”。在我第二次进制版厂的时候,领导安排我做完的稿子先让别人检查一下再下雕,当时我心理非常接受不了这个安排,因为我在之前那个厂子里,我已经是师傅了,给别人检查稿子,现在又成学员了,这个落差我始终没有平衡,以至于从那个厂子离开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什么都不会做。如果当时能有幸拜读赵强先生的.这本离开公司你什么都不是这本书,我想在新的厂子里,我依然能从学员做到师傅。

这本书不仅教会我们如何在职场中生存,更教会我们如何经营自己的人生。我感谢工作给我提供了这次阅读的机会,在阅读书的同时,让我自己的学习方面有了更大的提升。

你有限公司读后感 篇7

公平交易

面对粮食和燃料价格波动, 以及全球经济的不明朗, 国际乐施会执行主任杰里·霍布斯指出, 较低的关税不仅不能解决危机, 而且会使更多的贫困农民受到冲击, 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公平的贸易协议。

泰莱长期致力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业务发展, 为了更好的实现此目标, 2008年2月, 泰莱宣布将于2009年底把所有在英国销售的零售糖都转变为公平交易糖。完成这一策略花费了两年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 泰莱与公平交易基金会共同计划、布署及落实了帮助伯利兹城 (洪都拉斯首都) 的糖供应商达成公平交易标准, 以及与代表6000多小型蔗农的伯利兹甘蔗农民协会、洪都拉斯唯一的糖加工商伯利兹糖业公司的合作等事项。一直以来, 伯利兹农业团体饱受天灾、投入成本以及欧洲市场不断变化带来的影响, 而现在, 客户每通过泰莱买进一包公平交易糖, 当地农民就会得到相应的补助。虽然项目开展仅一年, 但泰莱的公平交易糖已经为这些农民团体带来了200万英镑的回赠。这些资金将用于农民团体生活质量的提高, 医疗、教育、环境等的改善, 且所有资金的使用都由农民民主选举后成立的协会决定并监管。

“公平交易是基于社会责任心而执行, 更是与供应商获得双赢的基石, 泰莱十分高兴看见我们蔗糖原料供应团体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 这将有利于加强他们供应原料的稳定性与积极性。”许秀娟总监说。

据统计, 全球有超过150万的弱势生产者直接受益于公平交易运动, 另有500万人受益于公平交易所资助的基础建设及社区发展计划。虽然目前公平贸易的销售额还不到全球实体商品销售的百分之一, 但伴随着越来越多生产者和贸易商的加入, 更多公平贸易商店的设立, 以及香港乐施会、公平栈等组织的推动, 我们一定会看到越来越多附有“国际公平贸易卷标组织”认证标签的商品出现。

可再生资源

能源的过度消耗引发了跨国行业巨头们对可再生资源的关注, 作为世界领先的可再生食品和工业配料公司, 拥有得天独厚技术专长的泰莱自然也不例外。在生物原料领域, 泰莱与杜邦公司合作, 成功实现了以玉米为原料提取生物丙二醇 (Bio-PDO™) 的规模化生产, 使这种从前只能从石油中提取的原料有望实现到可持续生产模式的跳转, 并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液体洗涤剂、工业应用 (如防冻剂) 等诸多领域。与传统的石化工艺相比, 这种新型工艺可减少40%的能源消耗 (相当于27000辆汽车一年的油耗量) , 及约2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同时具有易着色, 低过敏的特性, 为环境保护作出杰出贡献。

提到可再生资源, 许秀娟总监说:“无论食品还是其他工业, 泰莱使用的原料均来自于甘蔗和玉米, 所有的消耗都可以通过有计划的种植来补充, 真正实现可持续性。其实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企业和公民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个人认为, 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倘若可以考虑社会利益, 企业会具备更好的前瞻性, 这种前瞻性是推动业务与技术发展的动力。”

梦想与实践

“如果我们细心回顾泰莱的过去, 就会知道泰莱是从来不怕去梦想的。”这是交谈中许总监最触动我的一句话, “从亨利泰尔与亚布伦莱尔分别在1859年与1865年成立糖精制公司到现在的150年间, 泰莱一直都是与时俱进, 充满梦想。从制糖公司发展到淀粉业务, 再到蔗糖素的开发, 并进入配料解决方案领域, 泰莱始终在不断的开拓自己的潜力。”

除人们熟知的信息外, 泰莱还有一些风险基金投资在其他生物科技领域, 这些都是为了长远战略与扩展公司能力所作的投资。如果不是因为有梦想, 还能是什么在背后推动泰莱做出这些新投资呢?

为了兼顾长期目标与近期效益, 2009年泰莱在中国采取相当务实的市场发展计划。许总监说:“2009年的中国充满了挑战与机遇。我们将继续加大在专业人员与技术上的投资, 同时, 我们会把目光聚焦在消费者身上, 提高本地的研发能力, 加快与国际同步, 并把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带给中国的用户, 务求为食品企业提供更多的附加价值, 让彼此成为真正的合作伙伴, 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期望与需求。”

东风有限,我们与你同行 篇8

十年前,我们在东风有限旗帜下集合,来自中日两国的汽车人汇集在东风有限大家庭里,头顶蓝天,脚踏厚土,肩负经济、政治和社会三大责任,带着热烈的目光,带着青春的梦幻,带着岁月的呐喊,向着东风有限愿景扬帆启航,从此,东风有限,我们与你同行。同行的大道上日月与你为伴,星光和你同行。

东风有限,我们与你同行,心不苍老,梦也年轻,同行的日子厚重又豪迈;我们去天涯海角试车,信念如高山巍峨坚强;白云在呼唤,心不忌妒飞翔,火红的石榴花正坦露赤诚的心房;山花更加烂漫,山风更加轻柔,草原上的骏马更加骠悍,蓝天上的白云更加飘逸,峻岭上的青松更加苍劲;我们去播种太阳,去追赶太阳的光芒,我们用真诚点燃东风有限之光,理想随着银线展翅飞翔,豪情恰似江河奔腾激荡,为的是不再有暗淡迷惘的目光,为的是让你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生长出美丽的风景,为的是让东风有限之光照亮前行之路,让心不再迷惘。

东风有限,我们与你同行。新的轮回意味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前行的路纵然是山重水复,纵然是云雾迷茫,但沐阳光而前行的东风有限人信念弥坚,任风雷激云水怒,仍然志气昂扬,明战略促经营,抓机遇大步行,重管理增盈利,管干部抓人才,创先争优树典型,建文化树品牌,挖潜力向前行。

东风有限,我们与你同行。面对市场风云变幻的雷鸣电闪,面对迎面而来巨浪滔天,你凝聚起东风有限人的智慧和力量,闯过那急流险滩,把巨浪摔成碎沫,把雷电化成润物的雨点,让迷人彩虹在天边出现,你用无言的微笑,把自信的风采向世人展现。

东风有限,我们与你同行。我们忘不了此刻的你,正翅首以待,迎接東风有限新一轮曙光。或许你正踏上上班的路,迎着朝阳,开始新的征程;也许你正在集控室点击鼠标,在炉膛里点燃生活的激情;或许你正在试车场跳起轻快的“华尔兹”;也许你正在检修现场,挥汗如雨,播洒明天的希望;或许你正在花前夜下,把爱情的赞歌吟唱;也许你正在品味逝去的艰辛和惆怅;或许你正在憧憬未来的诗篇与辉煌……

东风有限,我们与你同行。忘不了勤劳而坚强的东风有限人,多少个白天殚精竭虑,多少个夜晚灯火通明,豁达的心境承载着风雨冰霜,袒露的胸怀写满血色的真诚。曾几何时,生产忙碌的时候,无怨无悔,以厂为家,坚守在生产第一线,心系着东风有限的强盛。透过冬的瑞雪,我们看到了丰收的希望,透过夏的辛苦,我们得到了金秋的硕果。

因为我们有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领路人,统领全盘,驾驭着东风有限巨轮劈波斩浪,勇往直前。因为有一批聪明睿智、充满豪情的员工,有一批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领导。“团结、拼搏、求实、创新”就是他们的名字和特点。重技术,抓管理,安全生产正如火如荼。重学习,抓培训,学习型班组已初具规模。勇于创新,博采众长,使东风有限的竞争力日益增强。

东风有限,我们与你同行,因为心里充满着希望,新的蓝图已经铺就,我们用智慧和活力去描绘前所未有最美最新的画,打造“倍受信赖”的世界一流汽车公司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将用信念和力量共筑一条生机盎然的大道。平淡度日时,与东风有限同行,我们会主动为生活创造一份辉煌,绽放一段惊喜;志得意满时,我们会清醒地觉悟到来路漫漫,前途尚远而去路风雨兼程;情绪低落时,与东风有限同行,我们昂扬激发如搏击长空的雄鹰;阴云笼罩时,与东风有限同行,我们会豁然如雨过天晴。

你有限公司读后感 篇9

读《公司就是你的船》这本书,是从我是船员还是乘客的疑惑中开始的,随着企业改制的深入,“打工簇”一词已在很大的程度上代替了“主人翁,”书中有了有力的论述改变了看法。尽管企业的性质、制度、模式各不相同,但书中倡导积极、敬业、责任、企业精神是不会改变的,这也是一名优秀员工不会变的特质,相信透过书中的经典案例和职业理念,可以从中获得积极有益的启示。在企业的大船上我是游客还是船员呢?书中做了让人信服的回答;在企业的大上只有船员没有游客。

《公司就是你的船》这本书所传达的理念:企业就是一条船,当你进入了一个企业,你就成为这条船上的一名船员。在茫茫大海中,有惊涛骇浪,有暴风骤雨,要乘风破浪前进,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大船才能安全、高效的航行,才能把大船驶向理想的港湾。本书突出的是“正能量,”是企业中团队协作和主动性工作的企业的精神,主题与我厂的企业的精神很是契合,如果十里泉发电厂是一条在大海上航行的大船,我们全体干部职工就是这条船上舵手和船员,这条大船与我们每个干部、职工的利益前任息息相关,是一荣具荣一损具损的关系。企业和职工是一个共生体,企业的成长,要依靠职工的成长来实现;员工的成长,又要靠企业这个平台。企业兴,职工兴;企业衰,员工衰。在我厂周围的橡胶厂、印染厂、酒厂都已倒闭,原职工生活无着落,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企业这条大船承载着我们共同的梦想与未来,因而,职工无法不努力工作。像书中倡导的“正能量”,无论经历怎样坎坷和困难,始终用积极的心去面对。正能量就像磁场,可以向外辐射,正能量能塑造一个积极和乐观的氛围,这是无形的巨大财富。这财富是东方初升的太阳。

如何卖出你的公司 篇10

对于大多数创业者来说,卖出自己的公司是一件关系重大的事情,可是他们在这之前却没有收到过任何关于出售公司的培训。在 Y Combinator 中,我们要帮助创业团队解决的一件大事情就是在他们的公司被收购过程中提供指导。本来我写这篇指南的目的是向 YC 中的创业团队指出在过去十年里我作为一个出售创业公司的企业家从这个过程学习到了什么。如果你的公司正好也处于被收购的进程中,希望这篇指南对你也能有所帮助。

出售公司的良机

和为公司筹集资金的道理一样,出售你的创业公司的最好时机就是在你并不需要,或者说并不想要出售它的时候。这看上去是相当矛盾的,因为创业者往往就是在缺乏创业动力,遭遇激烈竞争,或者是难以筹集资金的时候才会想到要出售公司。然而这些时候都并非卖出公司的好时机:你只能寻觅到为数不多的几个买家,并且任何人的报价需求你都可能接受。

出售创业公司的最佳时机就是当你的公司除了出售以外还拥有多种选项的时候。这些替代选项不仅仅能帮助你达成收购的意向,它们也可以为你展开下一轮风险投资而助力。你甚至有可能做到让公司持续盈利,进而发现自己已经处于一个人人称羡的位置中,有能力拒绝任何收购公司的出价。通常,你之所以能够获得这种选择的权力,正是由于你的创业公司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机中。实际上,想要将公司卖出一个好价钱的方法和建立一间成功的公司的道理是一样的。

展开收购谈判

不要轻易展开收购谈判,除非你确实已经做好了要卖出公司的准备。为了收购案而进行的一次次谈判会是你在创业中所能遇到的最让人心烦意乱的事情。在公司被收购过程中所能遇到的麻烦事和筹集资金中所遇到的麻烦事甚至都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你原本花费在维持每日公司运作上面的精力都会因为这些谈判而荡然无存。只有确定了以下几点,你才应该投入到收购的进程中:

1、你确实想要把公司卖出去;

2、你有可能得到自己能接受的出价。千万不要和潜在的收购者说:「先看看你能给个什么价格吧。」

对你的创业公司进行估值

投资者对公司进行估值通常基于两方面:公司的财务价值或者战略价值。一个公司的财务价值通常取决于它的利润以及未来的现金流模型。对于绝大多数的科技创业公司来说,在这方面可能就是零。因此,对你的公司的价值评估更有可能需要看它是否符合收购方公司的短期或者长期战略。你的创业公司对于收购方能起到什么样的战略价值,这里有一些令人惊异却常见的原因:

对方公司的CEO 觉得你的公司很有意思,或者仅仅是不想要你的公司被别的科技巨头收购

负责执行收购的相关部门的管理者需要向外人展示他们采取了一个「大动作」

收购方的竞争对手正在相同领域进行开拓,你的公司可以帮助收购方在该领域做得更好

收购方招不到或者留不住的人才,恰好在你的公司里都能找到

你的公司可以与收购方公司产生协同效应,与你结合能够实现理论上的价值增值

收购方公司正在和你的公司做一样的事情,但是你比他们做的更好,他们害怕你未来会成为绊脚石

如果你觉得上述原因既可笑又随意,那是因为有时候事情就是这么荒唐。要记住买公司的是他们,又不是你要买公司。对于一个想要购买你公司的买方来说,你的公司必须要能够涵盖上述原因之一,这不是一件可以勉强的事情。

当谈判涉及出价的时候,要记住对于一个公司而言是不存在「正确」的价格的,只有你能够讨价还价的价格。公司的管理团队、投资银行以及企业的利益相关人都会编造一系列的指标,比如每用户成本,来证明你们提出的收购价格是合理的。经过几番讨价还价之后,最终一个创业公司的结算价格定价几何,将取决于市场平均价格(之前类似的收购案就是很好的参考标准)以及你的管理团队和投资人能够接受的价格。

很少会有潜在的收购者会在第一次报价的时候就给出一个好价钱,所以不要害怕去说「不」,潜在的收购者是不会因为你的拒绝就逃之夭夭的。关于如何对出价进行协商有很多策略可以参考,但是为了能够获取最大价值,你需要审时度势及时抽身走开,并且不惜重新发起一个竞标程序。

达成收购意向

与你的收购方达成收购意向的最好方式就是与他们进行对话,内容就是你们如何能够一起工作。在大公司中,这种对话往往会涉及到很多不同部门的人员,当一个足够位高权重的决策者相信买下你们公司比和你们合作要好得多,你就能得到一个收购意向了。

当你获得一个收购意向的时候,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确定你的替代选项了。你可以让其他潜在收购方(包括与你合作的大公司或者是你的收购者的竞争对手)获知你已经取得了投资意向书以及你正在考虑出售公司,但是你更倾向于在未来选择他们(随便编造一个你这么想的理由)。当然了,这也是个与你之前交谈过的风投们进行联系的好时机,你可以乘机为了下一轮的融资争取投资意向。

扯淡一般的出价

你获得的大部分针对公司收购的报价都会是扯淡。每个公司都可以不花费任何力气就告诉你:「我们想要买下你的创业公司。」事实上,很多公司专门雇佣了这样一帮人,说好听点就是「企业发展部」,他们的职责就是在硅谷中四处乱转,不停地向创业公司的创始人重复同样的话。

这种扯淡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是很危险的,因为他们能够诱使你错误的认为自己的公司已经相当成功了。就像 TechCrunch 上的文章一样,这些扯淡的报价仅仅满足了你的虚荣心,它不是衡量公司是否成功的实际指标。

你可以很容易分辨出一个出价是认真的还只是随便说说,因为扯淡的人不会给你一个考虑是否接受报价的截止日期,也不会给你一个承诺中的投资意向书。当一个举足轻重的决策者明确了他/她想要买下你的创业公司的意愿的时候,他/她会试图马上与你见面并且在时间上给你压力,以免你半途开溜去找别的出价更好的买家。如果你的买家没有做出以上行为,那就预示着他们并没有真心想要收购你的公司。

通常情况下,公司的创始人对于公司估值的预期与收购方公司企业发展部的人对此的预期是大相径庭的。在与你的收购方进行深入交流之前,你应该尽快尝试向对方阐述你对于公司估值的预期(以及其他的重要的应该考虑的细节,比如留任计划)。这个策略将帮助你避免在与对方开了许多会后,却发现潜在收购者只愿意为你快速成长的创业公司出价 1000 万美元,而你的公司早在 A 轮投资中就拿到了 1500 万美元了。

需要雇一个投行家吗?

在风险投资的世界里只有极少数的精英能做到既富有经验,又拥有广泛的人脉资源,同时还善于分析,在其中会有大量的不具备这些能力的人会伪装出一幅专业的样子。你不太可能找到前一种专业人士,除非你的创业公司的卖价能够达到 5000 万美元或者更多。不过好消息是,如果你的卖价没有这么高的话,你就根本不需要雇佣一个投行家,当然了,就算你真的卖出了一个天价,也未必需要。

雇一个投行家是非常昂贵的(你要付给他们成交总价的 1%-2%)。然而,一个好的投行家能够帮助你彻底的了解竞争格局,比如在潜在的收购方背后谁才是真正的决策者,以及如何做才能最大程度上提升你公司的卖出价。和你进行公司收购谈判的企业发展部的那帮人都是专业的谈判者,他们日复一日所做的事情就是压低目标公司的收购价。如果你不擅长谈判,可能就会花费大量时间的在双方的扯皮中。如果在谈判的时候能够有一个精于此类谈判的专业人士在我方,将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当然前提是你能找到一个名副其实的专业人士。

达成投资意向之前的尽职调查

如果你已经全心投入到了收购过程中,你就应该做好公司的资料数据被潜在收购方任意查看的准备(在保密协议允许的范围内),最好在收购方发现了任何危险信号之前你们就已经签署了投资意向书并且进入了结账程序。如果潜在的收购方要求与你的团队面谈,你应该当仁不让的拒绝(除非你面对的是一个异常精明的收购方,让你除了接受该要求以外别无选择)。让你的潜在收购方与你的团队会面是非常干扰他们正常工作的,同时这也向你的收购者表明了你是愿意为达成意向而妥协的。

签署投资意向书

一旦你已经收集好了所有的投资意向,就可以从中择优,签署投资意向书了。在你这么做之前,你应该就意向书内容所涉及的业务和法律环节与收购方进行反复的协商,尽可能的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不用在意那些对你施加的让你立即签署的压力,把签署意向书的截止日期往后推推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一旦你已经签了,如果再想要对之前没有进行协商的内容做出什么改变,就只能靠收购方大发慈悲了。

作为创业公司一方,在你签署投资意向书之前是占据上风的。一旦你签字了,你就失去了所有的筹码。因为在签署意向书之前,你还没有最终决定是否要卖出公司;一旦你这么做了,你就已经准备尽全力把自己、员工以及你的投资者都一股脑卖出去。你很有可能会遭遇这种情况,反复的谈判让你感到疲惫不堪,你甚至会开始不假思索地同意一些你在投资意向达成阶段中根本没有仔细考虑过的事情。一旦你签下了投资意向书,也就意味着你不能再把公司卖给别的买家了。如果你最终没能和收购方达成交易,别的买家可能也会不再热情,或者会认为之所以这笔交易告吹是因为你的公司已经不值钱了。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不但买卖做不成,你之前的其他备选方案也都随之破灭。

当你和收购方对投资意向书进行协商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快的进入结账程序中(目标一般是 30 天),以避免在此期间因为遭遇谈判疲惫期而做出一些昏头的决定,同时这也是把压力转移到收购方那边(有时候因为监管方面的问题会指定结账进程的时间,但是这是超出谈判双方可控范围的事情)。较短的结账进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你有所助益,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你的最主要工作即经营公司的干扰。

在你签署投资意向书之前,要确保自己没有为收购方工作,或者是接受收购方的股份,问问你自己内心深处是否真的信任自己的公司。硅谷中充满了这一类的警示故事,创业公司把自己卖掉以换取收购方毫无价值的公司股份。不要让你自己变成这种故事中的下一个例子。

仅仅是签署了投资意向书并不意味着你的交易就完成了,事实上,它很有可能最终还是无法成交。尽管收购方会承诺进入结账程序,但是在尽职调查中很多收购方公司会改变他们的想法。如果你最终没成交,且由于收购的进程对公司的正常运作造成一定干扰,导致了对公司业务的间接伤害,也无需太过懊恼,要记住这对于之后的有意向的收购方来说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

结账进程

在收购的过程中最危险的时期就是当你决定卖出公司和实际达成交易之中的一段时间。在这个时候你已经决定用压力换取财富,你仿佛已经能够在举目之处看到了新的大房子(其中有一间大房子还是为你的父母买的)。

如果这时候收购方杀一记回马枪说他们要改变成交价怎么办?

如果收购方改变了主意,难道你就要因此重新回到埋头苦干的艰难岁月中吗?

如果收购方和你的管理团队谈过之后因此判断你的团队不够好怎么办?

你可能正用少得可怜的资金维持着公司,如果你在结账进程结束之前就把钱花光了要怎么办?因为对于正式的交易文件进行协商所要花费的时间会两倍高于你所预期的时间。

上述这些事情都有可能在收购过程中发生。你随时要做好从一笔收购中抽身的准备,直到在你的银行账户里面看到了收购方汇来的钱才能放心。

结账进程很大程度上是由双方的律师所推动的。收购项目的谈判通常会被分为业务部分和法律部分,律师会解决法律相关问题,关于业务方面就只能靠你自己了。要记住是由你对最终的结果负责,律师也是为你工作的(通常不管交易是否达成你都必须付律师费)。你需要掌控全局,监督律师的工作进度,以确保他们不会因为纠缠于那些对你和你的利益相关者来说都无关紧要的细节而拖慢了整个进度。

总结

上一篇:新团章的策划书下一篇:服装商品企划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