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理论走进群众

2024-09-18

让理论走进群众(精选9篇)

让理论走进群众 篇1

让舞蹈走进社区走向群众

艺术,是由各个不同的艺术品种所组成的。作为艺术之一的舞蹈,同样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天地,它也是由各个不同的种类、不同的样式、不同的风格的舞蹈所组成的。作为欣赏提高升美的舞蹈艺术来讲,重要的是观众的参与,如果失去了观众群体,那么舞蹈就会走向没路。所以要发展舞蹈艺术、提升群众的舞蹈欣赏品位,缩短舞蹈与观众之间的距离,首要的一点就是要让舞蹈走进社区,走向群众中去。让群众参与进来,形成互动,以此推动舞蹈不断地向前发展。

在没有产生语言之前,原始人首先是用身体的动作来沟通情况和交流思想、情感的。原始舞蹈之所以在民间有广阔的空间,是因为其存在有着极强的实用功能,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授生产经验和组织劳动。(2)锻炼武士,教育儿童。(3)记录民族历史。(4)治病功效。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的繁荣、人们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肢体语言也被逐渐地抽象化、艺术化,并最终成为一门可供欣赏的舞蹈艺术来加以表演。这又带来一个重大的变革,即人们生活节奏的紧张,生活理念的变革,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逐渐被一些新的通信工具所替代。舞蹈的本质功效也已在逐渐地发生着变化,有些专家指出,现代人类的智力发达了,但肢体却退化了。我们应当注意到的是人们使用肢体的机会少了。因此,社会需要舞蹈的发展,这不仅是由于舞蹈只当做一种欣赏的手段参与其中,重要的是舞蹈发挥着其他的一些功能。这些功能是舞蹈艺术作为一个整体所发挥出来的。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存在,不仅是训练完美的体形,更为重要的是,它是双向的结合体,即塑造完美体形的同时,也不断地增加人们对舞蹈中美的认识,对世界美的认识,对人们用肢体表达思想的意识作出一种回应。从历来一些专家对舞蹈的功能的概括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舞蹈艺术对社会的作用与影响,是通过生动鲜明的舞蹈形象,以审美为中介实现的。就是说舞蹈的认识内容、道德倾向以及其他功能都必须与舞蹈美感因素相结合,并以舞蹈审美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舞蹈艺术之所以是特殊的意识形态的“特殊”之所在。所以舞蹈的功能可归纳为:以富有魅力的动态艺术形象,使人悦目赏心,陶冶性情,美化心灵,促进人民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风尚的完善,进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舞蹈既然有如此众多的意义和价值魅力存在,那么如何使发展?首先就是要走向大众,走向群众的生活中去。

(一)舞蹈要走进社会,走向群众中去。只有社会这一大的群体才是舞蹈甚至是一切文化意识存在的根本所在。走到群众中去进行文化宣传,将民族化和大众化统一起来,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业余文化活动。舞蹈走向群众的起点离不开社区,并成为社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如果对社区文化在中国的当前现状来分析,应当归为不理想状态。紧张忙碌过后的人们,常以上网、聚众赌博等活动来度过忙碌后的休息时间。这种不良行为的产生,有着严重的社会根源。所以在社区中推广舞蹈,有助于社区中的人们相互之间进行交流情感、相互学习,也有助于人们身心的全面提高。这样对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国民素质有着很强的现实义意。健康的身心是当前整个社会的要点所在,也是体现国民素质的重要方面。虽然舞蹈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在社会中的功用也逐渐地发生了变化,但其根本的功能却无法改变。引导社区的整体审美水平,提高审美情操。优秀的舞蹈作品在培养社区观众的审美能力、提高艺术修养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马克思就曾说过:“艺术对象创造出懂理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就是说,优秀的舞蹈作品能够培养人们高尚的艺术趣味和审美能力。

身体素质的提高,加强社区的活力。高楼大厦和现代的生活节奏阻隔了人们之间的交流,而舞蹈正是一个群体的艺术,可以将同一社区为单位的人们聚居起来,丰富他们的文化,加深社区成员之间的理解,引导一个“和谐社区”的发展。如在社区中开展有意义的舞蹈比赛,或是在社区中进行定期的舞蹈培训,这样的活动可以减少人们因无事可做而聚众赌博等一些不良现象的发生。也可以让人们的心灵得到放松。尤其是现代社会老年群体的增多现象极为严重,如何让这些老年人能够过上一个舒造、愉快的晚年生活。舞蹈是最好的方式。根据最新调查研究表明,舞蹈者在跳舞时,伴随着音乐节奏,抬手、举足、跳跃、旋转,会使肌肉胫腱紧张、松驰,各关节曲直、旋拧,从而导致人体出现从垂直稳定的平衡状态到前倾后仰、左旋右转的不平衡状态,以及跳起又下落的与地心引力的对抗等一系列动作都会刺激人体动觉、平衡觉、听觉等器官,由此而产生的神经冲动反映到大脑,然后大脑依靠多种分析器共同参与作用,直接由动作知觉引起美感意识。另外舞蹈还会对人的体格(包括人的生长发育水平、体形和姿态)和体能(包括摄取、排除、改造、适应、运送、储备等能力)这两个方面产生作用。跳舞可以使全身得到运动,这样有助于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全面发展。比如,对内脏健康的影响。经常运动可使心肌发达、体积增大、搏动力强、心跳慢而有力。挺胸抬头可使胸部得到充分扩展、胸围扩张、吸氧量增大,能保证机体氧分的充分供应。腹腰动作能对肝、胰、脾、肾、胃、膀胱、大小肠、肛门,起到按摩和揉挤的作用,可以促进肝内血液循环,提高胃、肠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增强肾上腺的分泌功能,改善体内的物质代谢,增强膀胱和肛门括约肌的收缩,从而增强肌体的排泄能力。总之,舞蹈以其特有的方式,运动着人的四肢以及内脏,从而达到强身键体,延年益寿的功效。

舞台艺术舞蹈和群众的距离缩短。从近几年来的各种舞蹈比赛中可以发现,群众参与舞蹈大赛的积极性和人数逐年增多。这些群体越来越会欣赏舞蹈,越来越趋向于专业化。这说明社区舞蹈工作的开展已经有了一定的效果。真正地提升了一部分观众的审美趣味。这也是中国舞蹈艺术发展的一个良好的基础。

舞蹈走进社区,走向群众。在社区中开展起来,是发展舞蹈事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不同的社区开展活动,针对不同社区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舞蹈走进社区,既可以提高身心、增进友谊,也可以提高审美趣味,同时还可以使民间传统舞蹈文化得以保存,这既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个良好起点,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根本要点所在。

(编辑/永安)

让理论走进群众 篇2

一、医学理论走向临床实践的启示

20世纪中叶以来, 随着人类疾病的大量变异和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疾病的迅速增加, 人类疾病的病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诊断与治疗的综合性越来越强, 传统医学的诊治方式越来越受到质疑。一个医生, 不管他临床经验多么丰富, 如果仅凭个人经验进行诊断与治疗, 将被认为是不科学的、不道德的, 因为他面临着巨大的医疗风险。

如何选择诊治方案, 最大限度地避免医疗事故呢?循证医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目前, 循证医学已深刻影响到世界和我国医学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进程。循证医学的任何医疗决策都必须依据三个条件:一是最好的临床研究成果, 二是医生的临床经验和病人的临床症状, 三是病人自己喜欢的诊治方案。

此时, 研究者、病人、医生三方形成医疗联盟。在该框架内, 医学研究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应用研究者密切关注医学实践, 对临床实践问题进行全方位研究;医生从诊断、治疗、评估等环节均参考相应的治疗指南再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行医;病人的价值观、文化与偏好也得到重视, 医生不再主宰治疗全部过程, 病人亦可基于证据参与治疗决策, 选择自己适宜的治疗方案,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治疗的过程中。

这样就将医学的理论研究与临床的应用研究分开, 并根据严格的临床研究证据建立起治疗指南或医学数据库, 让医生遵循最佳的证据进行治疗。这样既保证了医学理论研究的权威, 也保证了治疗的效果, 规避了医疗风险, 为理论与实践的关联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实践框架。

二、教育理论走进教育实践的途径

教育的对象是人, 而人具有无穷多样的发展潜能, 教育的全部意义便是实现和扩大其发展的可能性, 让学生充分展现其自由性、开放性及创造性。为了实现这一神圣的教育目标, 仅凭教师个人的教育经验是难以实现的, 也是违背教育的道德的;受循证医学的启示, 我们可借鉴循证医学的研究成果, 搭建教育研究者、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合作的教育平台;将教育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分离开来, 分别构建具有指导、牵引意义的理想教育理论和具有操作意义的实践教育理论, 使教师既能明晰教育的终极价值所在, 认识教育的真谛, 又能明确地把握教育的实践规范, 这样教育理论就会“下嫁”教育实践。

1. 构建理想的教育理论。

教育是人类自己发明创造的一种实现理想追求的途径和手段, 因此, 理想的教育理论就是反映人们对教育的崇高追求, 包含理想的目标、理想的原则以及理想的方法等。理想的教育理论中的一切构设虽然只是理想设定, 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 也许永远得不到完整的显现, 但是这些理想的构设却是我们向往的目标。它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为人们提供关于教育的认识论指导, 正是这种可能的存在, 引导人类充满信心地奔向未来。

由于理想教育理论中的理想目标把人的多种可能上升为统一的目标, 具有一种抽象的关系构架特征。因此, 理想的教育理论不能直接指导教育实践, 而只能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尤其是联系眼前的现实。这样往往会淡化教育理论的终极价值, 失去了理论升华与超越的动力。

2. 构建实践的教育理论。

如果说理想的教育理论是从人可能达到的最高限度进行构建的话, 那么实践的教育理论就是用什么样的框架和策略达到目标、实现追求。

第一, 设置最低的教学标准。以往, 我们总是设立一个固定的最高标准, 促使每个学生向该目标努力, 让千差万别的学生拼命达到一个很难达到的、固定的最高标准, 这样会阻碍学生多种可能的发展。现在, 我们需要设置最低的教学标准, 在学生达到最低教学标准之后, 学生拥有了多种可能发展的条件。

第二, 建立多元合作的平台。搭建合作的平台, 将研究者、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纳入同一的教育体系之中, 各司其职,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 建立一个知识持续积累、实践可持续改进的教育教学行动的框架结构, 让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实践“相互滋养”。

研究者提供教育的解决方案。研究者要从业已形成的理论拓展到正在进行着的生动的教育实践, 从教育理论中分离出类似临床价值的操作框架与策略, 建立问题解决方案。

教师基于解决方案进行教学。在这个合作平台上, 教师依据问题解决方案, 发挥自己的教学特色, 结合校本、班本状况, 制定出最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此时的教师不再孤军作战, 而是与教学联盟合作教学, 每个成功的案例又可以完善解决方案。

学生有权参与教育实践决策。在传统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方式均由教师决定。现在, 学生及家长的文化背景、偏好、价值观等因素均得到考虑, 学生通过参与教育决策, 不仅能选择集体的学习方式, 而且能提出个人的学习要求。学生还能了解学习的目标、学习的程序、学习的评价及预期的结果。这样, 可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提高目标达成的效度。

管理者协调整个教育过程。有了研究实证为支撑, 管理者可以用基于证据的理性思考来进行管理。例如, 参照研究实证的结论进行教育政策的制定, 科学地评估教育改革的成果;组织相关专家, 针对具体的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制定教育问题诊断、干预、评估的教育指南;保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权利, 规范教育秩序, 保证教育系统得以顺利运转等。

我们应在上述诸方面构建实践框架, 落实实施策略。让学生率先达到最低的教学标准, 然后提供更高水平的标准、框架与策略, 为教学和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选择。

让体育理论课走进学生的生活 篇3

关键词:体育理论;兴趣;观念

在多数人的眼中,体育课就是一种户外活动,是一种活动性特别强的课。体育教师只需在操场上进行指导和示范就可以了,体育基本上是自由活动,没什么大的用处,若需要讲课,也只是在操场上介绍一下就可以了。多数情况下,体育课的确如此,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体育课与其他文化课相比一个最大的优势。体育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经过无数人不断地积累传下来的精华,一堂好的体育理论课,可以让训练事半功倍,一个体育运动员对体育理论理解得越深,训练效果或训练成绩也就越好,那么作为体育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学好体育理论课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对于操场上的自由活动,学生很不愿意上体育理论课,觉得没用、枯燥、乏味,没有在操场上活动有意思。这时教师就应该想办法让体育理论课充满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在理论课堂上,将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理论课的兴趣,当学习兴趣提升后,课堂的效果也就自然提高了。比如我在讲人体结构时,单纯地讲骨头、肌肉、神经,学生不喜欢听,这时我让学生做游戏。我准备一个橡皮锤,让学生做膝跳反射活动或者让学生双手握拳,左右手的指关节第二段两两对齐,然后把无名指伸出来对好,看能不能将他们分开。这样在课堂上的活动一下子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并且对所学知识有着深刻的印象。初中生的求知欲特别强烈,对所学知识都会求个“为什么”,只要作为教师的我们合理地利用好学生的求知欲,相信他们就会对体育教学的理论学习有兴趣。

二、用本学科的魅力来打动学生

每一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学科之间都具有交叉性,都是相互融合的。我们体育课的理论教学也可以把其他学科的知识引进来,以增加理论课的魅力。比如在上足球课时,我们可以把历史知识引入课堂,讲足球的起源,或者可以让学生提前在网上查相关资料,由学生来讲述。足球其实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蹴鞠,在唐代时尤其盛行,而近代足球起源于英国。这样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如在讲足球理论时,把“蹴鞠当场二月天,香风吹下两婵娟”这句李渔的诗引入课堂,使学生体会到运动中的那种优美。因为中国古诗词意境优美,用词优雅,很容易就将学生引入到诗的意境中去,进而了解蹴鞠这项运动。我们还可以将体育理论与自然科学联系到一起,比如在讲血液循环理论和运动理论时,可以引用物理与生物的知识来解释,这样同学们会更容易接受。这样的授课方式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崇拜感,觉得老师知识的博大与精深。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课下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让自己成为一个全面的教师,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教师“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魅力。

三、利用现代科学手段吸引学生

当今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信息技术也早已经走进了课堂,作为体育教师我们更应该将这种技术引进到我们的教学当中,这样就能吸引学生最大限度地集中注意力与兴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篮球时,让学生观看迈克尔·乔丹的比赛表演,当乔丹以优美的姿势进行灌篮时,学生会发出欢呼声。比如在讲武術时,让学生观看《八段锦》的片段,演示者那一身武侠式的白衣穿着,在风中猎猎飘扬,直欲飞升,伴着优美的音乐悠然起舞,再配上朗朗上口的口诀,学生一定会非常着迷,你不教他们,他们都会急着想学。也可以播放《新少林寺》的片段,让学生亲眼去欣赏少林武僧的雄风,然后告诉学生,只要你想,也可以使自己达到他们的身手,这就需要坚持,需要锻炼。但体育的目的并不是谁的身手好,以此来争强好胜,而是修身养性,强健体魄。比如很多同学都看过或听过《霍元甲》的影视剧,霍元甲自幼多病,后来却通过习武,成为一代大侠。所以我们在实际生活与学习中要积极锻炼以增强我们的体魄,使我们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教师在讲体育的理论知识时,运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以视觉和心理上的冲击,既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一个有责任心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决不能是一个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人,而应是好学不厌,诲人不倦,并具有丰富知识储备的人。不仅要精于专业业务,还要具有先进的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树立博采众家之长的理念。体育教师要具备创新精神,将体育教学融入学生的生活中,激发他们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兴趣,并投入大量热情,让他们深深体会到体育学科的魅力所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祖国、为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新型人才。

走进群众 篇4

开展好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指导意见》确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和重点举措,认真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抓住反对“四风”这个重点不放,确保“主题不变、镜头不换;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校长办公室为保证活动力戒一阵风,不虚不偏,取得成效、实效,在工作中要坚持走进师生、俯下身子、沉下心去,做到“四心”服务,把改进作风的要求真正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

一、要树立宗旨观念,胸怀满腔真情,在情感上对师生做到一片丹心。党员领导干部对师生怀有深厚感情,真正把师生当作朋友、当成亲人,自然就会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一片丹心为师生办好事、办实事,赢得师生的信赖和支持。一是要树立群众观念。始终代表最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是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校长办公室是全校行政工作的协调枢纽,为做好服务工作,办公室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联系服务群众做到“真心”、“经常”,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反映上来,把群众的困难和要求安排下去,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使群众能够在切身感受中增强对校长办公室工作的信任和支持,以圆满完成综合协调任务。二是要真心和群众沟通。党员领导干部与师生进行有效沟通交流,首先要有鲜明的立场,即是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只有这样说话做事才能从群众角度出发、为群众着想。其次要实事求是。校长办公室是校长行使行政领导和管理职权的综合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大政方针的起草和修订等,因此必须实事求是,善于听真话,敢于说真话,起到群众与学校沟通的桥梁作用。再者还要让群众听得清楚,听得懂。必须掌握语言沟通的艺术,讲求生动活泼的表达技巧,遵循群众语言的特点,学会换位思考,在姿态上不居高临下,让群众易于接受,能够产生共鸣。最后,要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当前,各种先进的信息传播手段在沟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办公室成员注重学习借鉴,善于运用信息化手段与师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主动运用政务微博、校长信箱、QQ群等方式加强与群众互动交流,听取群众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让网络新媒体发挥出更好的沟通效果。

二、要倾听师生呼声,掌握方式方法,在态度上对师生做到竭力尽心。走进群众,要倾听师生的真实心声,竭力尽心了解其所思所想、所求所愿,要在倾听中获得群众的信任,赢得群众的支持。一是要尊重群众,拜群众为师。群众是我们所有智慧的源泉,是检验事情正确与否标准。办公室要做好领导的参谋助手,必须拜群众为师,虚心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不断总结完善师生创造出来的新经验新做法。这就要求办公室党员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广听各方意见,要从师生的呼声中听出责任和义务,了解师生的困难和诉求,找出改进工作的方向;从师生的诉求中听出目标和动力,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二是要端正态度,主动贴近师生。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目的是要为民务实清廉,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通过真正为群众解决问题来取信于民,不能重形式、走过场。这必然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走进师生就要放下“官架子”,把自己当成师生中的普通一员,站在师生立场想事,服从师生需求谋事,维护师生利益办事。在与师生交往中,要克服畏难情绪,不怕“掉架子”;克服埋怨情绪,不怕“丢面子”;克服急燥情绪,不怕“碰钉子”,真正与师生打成一片、融为一体。三是要正确把握,认真对待群众意见。对群众提出的关于我们工作作风、方式方法上存在的批评意见,我们要对号入座,找出身上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个方面的问题,坚决改正。对涉及学校建设和发展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要进行认真研究分析,精心梳理分类,并透过现象看本质,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方式,正确把握民意,找准问题根源,找到解决出路。

三、要强化服务意识,解难事办实事,在行动上对师生做到沥血披心。走进师生,关键在于真正为师生解难事,在行动上对师生做到沥血披心。要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真正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切实用惠民成果来检验是否真正走进师生。一是要强化服务意识。校长办公室作为学校的窗口单位,其自身形象直接影响到学校整体形象。办公室历来重视职业精神的培养和教育,要求全体党员领导干部要专注于事业,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反对心浮气躁,坚持任劳任怨,能够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凝神聚力,做实平凡的工作。要主动地研究新事物、新矛盾,敢闯敢试趟新路,正视和克服各种困难,善于总结和借鉴,不断推进创新发展。二是要提升服务师生的工作能力。邓小平同志提出,“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领导者必须多干实事”。服务师生的能力是检验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素质和本领的重要标志。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常思能力不足,常怀本领恐慌,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努力掌握新知识、增长新本领,不断提升联系服务师生的能力。三是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校长办公室在日常工作,做到“不采华名,不兴伪事”,牢牢抓住维护师生利益这个“牛鼻子”,认真帮助师生解决实际困难。通过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开展教育培训、岗位定位、服务评比,并学校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在服务师生方面,办公室做到在动机上主动而不消极,在内容上求实而不求名,在行动上扎实而不浮躁,实行“一站式”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等方式,构建多层次、全天候服务体系,积极为单位和个人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

将民生工程建设走进群众心里 篇5

民生工程一直以来都是国家长治久安、兴邦立国之根本。如树之根基,水之源头,要处理好民生工程建设,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用心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和群众心连心,手拉手,党群一条心,才能真正将民生工程建设走进群众心里。地方政府要时刻把握群众的利益导向,用党中央的政策法规,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思路,用“老办法”、“老经验”合理安排群众工作,创新模式和工作作风,结合当下实际,用以人为本的思维模式去思考和建设,始终以群众为中心,始终坚持将党的群众路线放在地方工作的首要位置,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才能将民生工程建设好,发展好,这才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正确方针。

古语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须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一个地方政府要想将群众工作做好,就要身体力行,事必躬亲,深入群众,用心和群众交流,才能了解群众真正所思所想所需,才能将民生工程建设到群众的“心坎”上。清朝年间,康熙微服私访,就是想亲自视察民情,视察民意,了解民生,用心用行动践行群众路线,放下身段,用“零距离”的方式和百姓面对面,心谈心,这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地方政府欺上瞒下,真正了解群众的疾苦。这对于当时而言,是具有里程碑式的壮举,且不说他师范真正的能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他能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身份,用心区了解群众,委群众建设民生工程,就是一场具有重要意义,深远影响的行为。这是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自我改革”,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群众的要求,这是对群众的负责,也是对国家的负责,这才是当权者应该思考和创新的地方。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重新规范了思想,重新定义了群众路线,重新决策了新的工作作风和方针政策,这是历史的必然性,也是当代领导人高瞻远瞩的决定。将群众放在未来工作5年的重点中的重点,用惠民的民生工程建设来完善群众路线,是非常明智的,也是非常合理的。将党和群众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共同为中国的“新四化”做贡献,共同走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决群众的迫切需求,将党和群众扭成一股绳,用党群一条心的思路去创造新的功勋和伟业,是非常必要的。这将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参考,也将为世界看中国展现出新的一面,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结合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八项规定的政策性会议,也是解决民生工程的决定性会议,十八大三中全会,为中国建设民生工程,开创惠民工程理清了思路也定下了目标,将带领中国社会走向新的辉煌。

在此,对于如何开创惠民工程,建设民生工程,需要的就是上下联动,让党中央的政策到地方令行必达,让政策不走样,让惠民工程完全交给社会,政府只起指导和监督作用,用心去践行群众路线。放手让社会建设,不约束,不限制,完完全全的结合当地实际,建设处群众喜闻乐见的惠民工程。其次就是普及文化教育,提高群众的文化涵养。只有将基层群众的文化涵养提升,普及基础的文化知识,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幸福感无法提升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法治和文化培养相结合的问题,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走,走好每一步,才能用心将群众路线走好,才能让群众的幸福感提升,精神文明也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最后就是法治教育,我们国是法治社会,有法可依,知法懂法是相当重要的,要将发治工作做好,将“自我改革”走好,就要普及法治,将群众的法律意识提升,让群众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这样才是和谐社会。

让理论走进群众 篇6

老师让学生在一个广阔的天地中,积极自主地探索,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主人。由此可见,让课堂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师和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去领会。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我努力地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的实践活动,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走进“生活”,以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把课堂教学本身应该具有的创造空间和拓展世界还给学生。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 教师要充分学习、理解和把握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打通数学与生活的无形障碍,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

1、教学导入生活化。将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作为学生活动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兴趣,从而能够引起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如在教学《

6、7的 认识》时,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场景:马老师经常表扬我们一(2)班的小朋友打扫卫生能干,昨天赵老师给我们班的小朋友照了一张相,请小朋友们数一数照片中有几个人在打扫教室。又如:教学“认识立体图形”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今天赵老师带来了很多种不同的物体,由于忙没来得及整理,请小朋友们根据不同的形状帮老师整理一下。只要 做个有心人,简简单单的生活场景就能把学生带入一节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而且整节课的学习热情始终是高涨的。

2、例题教学生活化。在这两个月下来,我发现当孩子察觉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有关时,就会全身心投入,意义学习才会发生,这时,儿童不仅学习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会产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行为。反之,孩子对所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不可能完全理解。这一点我觉得我还做得不够到位。例题也是教材的一部分,所以在以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应该有个更深入的思考了。

3、练习设计生活化。教材中有些习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很贴近,但是有些习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隔较远,教学中难以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因此,我在有些练习环节中做了适当的改变,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以加深理解新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能力,再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生活的联系。

二、让课堂走进“生活”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但是生活能力低下,出现知识与能力脱节的现象。因此,我总是引导孩子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如:在教学《

6、7的认识》中,学生能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用基数很容易的就能够表示出来;又可以根据生活中的先后顺序,把序数也一一表示出来。譬如:我们家有6口人;在上次单元测试中,周耿平小朋友是我们班第一名,而我是第七名等等。

2、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果我们把孩子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或许孩子对模糊的知识会更直观化、系统化、形象化。如:在教学《立体图形的认识》时,我让孩子自己找找生活中的这些立体图形,电冰箱是长方体的,篮球是球形的,钢笔墨水盒是正方体的……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孩子把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我们数学教师可以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走进“生活”。

让理论走进群众 篇7

语文教学生活化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生活为中心,以语文与生活相结合为基本途径,强调学生的语文实践与体验,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实践创新能力。

一、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语文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社会是熔炉,生活是教科书,生活中处处都充满语文。语文教学应根植于现实生活,弘扬时代精神,继承发扬中华优秀文化,吸纳人类一切进步的营养,及时更新、调整、补充、重组有关教学内容,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活气息。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教师应从生活现象入手,贴近学生生活找语文,使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为课堂教学注入“活水”。同时,让学生参与生活,学以致用。如在教学《东方之珠》、《九寨沟》等课文时,我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用讲解的口吻来复述;在教学《春联》后,春节让学生编写春联互相赠送;在学写建议后,对学校或老师工作不满意的地方写一份建议书,等等。这样让学生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种生活的需要。

总之,只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很快就能领悟其中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感受和表现语文。

二、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情趣盎然

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强调面向生活,追求高效,即注重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1. 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我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的。在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后,我留下了一项作业:平日里,你们有没有这样做呢?你们是怎么做的呢?可以举些例子来说一说。在学了这课后,学生感触很深,都认识到平时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太低,并纷纷保证以后一定也会向小男孩和他的爸爸学习,做一个时时刻刻遵守规定的人。又如学习了《春联》后,我让学生在春节期间收集春联,写春联,体会人们用春联表达的心愿。

通过一系列生活化的教学手段,我把抽象的语文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提高了教学时效。

2. 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倡导学科综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的综合包括语文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语文与音乐、美术、戏剧等艺术的综合;语文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以语文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语文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其他学科的联系,将其他技术、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语文教学中。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电教媒体声色俱全,形象逼真,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如在教课文《北大荒的秋天》这课时,为了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意境中,我利用多媒体音响同步展示美丽的北大荒秋天的景象,再结合优美的词句,使学生置身于作品所描绘的境界之中。学生激动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我正走进一幅优美的图画中,里面有红红的高粱,成片的大豆……”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2)运用图画法

画画是一种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它通过运用简洁、洗练的绘画语言,勾勒出事物的主要特征,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具体化。适时采用此手段,可以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感知中迸发灵感,诱发学生新奇、独到、富有创意的想象。如教学苏教版上册习作3时,我先让学生在未完成的图画当中画上自己喜爱的几种小动物,天上、地上、水中的都可以画,画完之后再将整幅图涂上颜色。学生没有想到原本枯燥的作文课还能画图画,兴致都很高。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激活了思维,提高了作文课的兴趣。

(3)运用故事法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此,在学生熟悉了《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课文后,我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根据课文续编小故事。这激起了学生很大的参与热情,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观察及对语文的理解,编出情节各不相同的故事。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充分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还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4)运用演唱法

这里所说的演唱即演一演,唱一唱,因为模仿能力强是儿童的一大特点,语文中恰当的动作、语言,让学生入境演一演,在在学习中玩耍,玩耍中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课程,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唱一唱是个好办法。如《三袋麦子》一文中的动作、语言较多,很适宜学生表演。我要求学生在熟读课文后,分组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与丰富的想象力,体会了人物不同的特点,加深了理解,课文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生活化的教学过程生动活泼

生活化的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奥尔夫认为:“孩子是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教学的活动主要是孩子的活动,教学的最终结果,要在孩子身上体现出来。”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通过续编故事、扮演角色体验、亲历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体验语文带来的愉悦感,学会用美的眼光对待生活,并在生活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 重视教学过程。

教学不仅是为了教,更是为了学。一个好的教师不是一个教书匠,而是交给学生一把开启知识的金钥匙,在教学中重视对教学过程的研究。

(1)重视过程,就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能力。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亲自走进身边的生活,观察生活。如学习了《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燕子》等课文后,我让学生亲自观察它们的外形特点、活动或生长规律,记录观察日记等,亲历实践与阅读课文相结合,让学生迸发学习热情,张扬鲜明的个性。

(2)重视过程,就要研究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设置一些有利于学生创造的学习材料,如实验、表演、调查、绘画等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著名的戏剧家曹禺先生说:“学生参加游戏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演戏里的人,就必须理解他们的思想和感情,要具有活泼生动的想象,也要有一定的表演能力。”《三顾茅庐》一课就很适合课本剧表演,在刘备第三次来到隆中诚恳邀请诸葛亮时,我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刘备、诸葛亮见面后的语言、动作、神态,然后在小组里演一演,再上台演一演。通过表演,学生更透彻地了解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角色体验过程中,其合作能力、交往能力等也得到了锻炼。

2. 从课内向课外延伸。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世界隔绝开来,这一点是多么重要。我竭尽努力,使在儿童时期的所有年份里,都让周围世界,自然界不断地以鲜明的形象、画面、知觉和表象来滋养自己的意识……”教师要让学生用一双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留意身边的人、事、物,并创造条件地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感悟语文,把大自然演奏出的美妙语文引入教学,使学生对自然、对语文更有感性的认识。如带领学生郊游,听树叶沙沙作响,小溪欢快流淌,鸟儿放声歌唱,让学生在碧绿的草地上嬉戏,感受湛蓝的天空、明媚的阳光与嗡嗡飞舞的蜜蜂。这样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创造力。同时教师还要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在校内组建新闻发布会、辩论赛、小小赛诗会等兴趣小组,并为学生创造接触生活、接触社会、学以致用的机会,让学生到课外、到生活中去实践,使学生在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提高素养,如采访、欣赏自然风光、参观文物古迹、了解风俗民情等。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凸显学生的表达潜能与个性,使学生增加一份自信、一份成功感。

四、生活化的教学评价全面、开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评价应强调评价对象的全面性和系统性,重视“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使评价更好地发挥其“教育激励与改善”功能,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让学生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作文 篇8

一、走进生活,学会观察

在作文课上,很多学生之所以会"谈作文色变",这跟他们对生活的观察不仔细,对写作素材的不积累有很大关系。不管写啥文章,首先在心理上结了一个大疙瘩,好比没上战场先惧三分。导致产生写作恐惧心理的原因,主要是对作文认识不够和对自己缺少信心。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首先使他们认识到写作文就是写出自己想说的,要说的话。作文没有什么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的。平时在学习生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启发他们思考,搜索写作素材。我们必须经常去训练我们的观察能力,用独特的眼光去“扫描”社会或自然。总之,观察是生活素材积累的前提条件,创作时,必须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自己周围的世界。

观察是作文的关键,观察的过程就是深入生活的过程,也是获得真知的过程。那么如何观察,观察什么呢?第一,观察社会,把握时代的脉搏,我们不但要了解改革开放,也要了解市场经济;不但了解下岗职工的忧虑与苦闷,也要了解上岗的探索与喜悦。第二,观察自然。我们不但要走进名山大川的雄伟与旷远,也要走进溪流如茵的清晰与雅致,满怀激情地拥抱那青春燕南北,长虹溢彩,金果飘香,白雪皑皑……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引发出一些自感自悟,使人文素养得到熏陶,良好个性得以形成,人格魅力不断升华……

只要我们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观察世界,作文就不再是“无米之炊”,学生便会无拘无束,轻松愉快地尽情写作,激情满怀,童心焕发,自鸣天籁。

二、走进生活,积累素材

作文离不开生活,作文的源泉来自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一个人的本领再高,如果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也难以写出好文章。许多著名作家大多经历了作品所描述的生活,能够历其境,经其事。所以写出来的作品能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进行作文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作文所反映的生活面是十分广阔的,作文所能反映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可以作为写作的材料。为使学生能够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学有所獲,应注意指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我还发动学生,课下搜索整理古诗名句,精彩片断,在晨读之时抄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读背。我还把学生中优秀的文章整理成册,相互传阅,然后再让他们把搜索到的有用的材料记录下来,整理成一本小册子,这不仅为他们现在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还能为以后的习作埋下伏笔。

三、走进生活,感情悟理

紧紧贴近生活,生活就会源源不断地进入文章。其实文章成功的关键在于贴近自我的心灵。很多学生的作文仅仅是“生活的复印件”,压根儿就没有惊喜、沮丧之类的情感因素,自然写作主体鲜活的生命力难以显现,作文也就索然无味。而这种情感因素的生成来自于对生活的感悟。感悟越深刻,情感越丰富,作文的生命力也就越强。

教师可多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在丰富的生活中,让学生不仅要用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还要用一颗敏锐善感的心去感受生活:当你帮助了别人时,不要把一个笑容、一句“谢谢”,当作很平常的东西,其实这里包含着一颗感恩的心;当你受到了挫折,不要自怨自艾,这是生活给你的馈赠,细细品味你会明白很多;看到别人吵架,不要当作一场闹剧,你仔细聆听一下他们的“言论”,考察一下他们的心理、动作神态,你会更深入地了解某个人或某件事……

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作文活动本身是生活的一部分,作文之内容即生活之内容,作文教学可以成为生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作文即做人。

四、走进生活,走进作文

在《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背景下,作文教学应当力除陈弊,让作文进入生活,让生活进入作文,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努力激励学生真实地展示经过心灵流程的自己的思想,在真诚拥抱生活的基础上抒发心灵深处的真实情愫,成为一个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人,这也体现了语文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的大语文观。

生活是作文的本源,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源头和生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个样。”可以说,作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因而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就应从“生活”入手,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生活处处是作文”。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体验充盈课堂 篇9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摘 点击数:

676 更新时间:2008-9-21 17:19:42

摘要: 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体验是促使学生“心动”的催化剂,是解决知行脱节问题的关键。通过课堂、课外两大阵地的活动,让生活走进课堂,让体验充盈课堂,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情感和内心体验,从而实现品德教育目标。

关键词:生活 课堂 课外 动手体验 情感体验 活动体验

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因此教育首先必须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杜威说过:“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品德与生活》课程必须源于儿童的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而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早在19世纪就提出了“实践是最好的老师”的教育思想,她形象地解释说:“对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因此,体验是促使学生“心动”的催化剂,是解决知行脱节问题的关键。体验教学就是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创新等主体精神为目标,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特点,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力求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激情与明、导行的相互促进。让学生在体验教学中学习有关的知识内容,领悟做人道理,选择行为方式,实现“自我教育”。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认识提高的快乐,道德向上的快乐,独立创造的快乐,参与合作的快乐„„从而使教学过程在学生主动、积极的体验中,生动、活泼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平时的教学中,我就非常重视让生活走进课堂,让体验充盈课堂。

一、以课堂体验活动为主

1、动手体验

心理学家认为,“智慧出在手指尖上”。动手操作能使大脑处于最兴奋状态,学习情绪高涨,并能调动各种感官参与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从而带动大脑思维。因此,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实践操作的情境,提供动手摆弄的实践机会,让所有学生都能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去发现学习的乐趣,体验学习的魅力。

现在的孩子在父母的呵护下,拥有着幸福的童年,对父母的辛勤劳作、操持家务、养育儿女的艰难并不理解,父母给予自己的生命和关怀被看做是平常的、理所当然的。在《我从哪里来》一课的课堂教学中,我为了让学生感受妈妈孕育自己的辛苦,设计开展了一个“当一回妈妈”模拟体验活动。那节课上,我与孩子们一起反背书包,扮演“怀孕的妈妈”。孩子们随着我的语言引导,跟着我一起做动作,一起模拟体验“怀孕妈妈”的不方便和辛苦。一节课下来,我和孩子们都累坏了,孩子们也亲身体验到了:原来妈妈是那么辛苦,我们才做了一节课就累坏了,而妈妈要整日整天整月都这样,生下我们后,还把我们抚养到现在这么大,多不容易呀。这节课中,因为我以平等的参与者的角色引领班级孩子一起进行这一模拟体验活动,使得课堂中的每个人都是活动的主体,不再有人成为观众,因此每个孩子都认真地投入到了活动中,都获得了自己的体验。由于人人参与,提升了体验活动的信度和效度。在后来的活动交流中,学生们都积极发言,纷纷述说自己的感受。这样的体验活动使他们更真实地感受了妈*的伟大,从而更加爱自己的妈妈。活动后的第二天,好多妈妈纷纷向我表示:昨晚,孩子们特别懂事,特别孝顺,回到家里,见到妈妈,说的第一句话是:妈妈,谢谢你,这么辛苦地养育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自我体验、自我感受中产生顿悟。当然每个学生都生活在集体之中,在集体中有许多事情需要大家合作完成。《让我们学会合作》一课中有一个合作捏熊猫的活动。当时我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要求每个同学捏其中的一个部分,在规定的时间里合作完成捏大熊猫的任务,同学们兴致很高,纷纷行动,结果第一次捏出来的大熊猫却迥然不同,有的栩栩如生,有的却不成什么样儿,怪物一个,同学们你责怪我,我责怪你,教室里一片哗然。我及时引导学生找出合作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第二次的活动,这一次学生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每组都捏得像模像样。通过前后两次的捏熊猫活动,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只有合作才能产生超过个人的力量,才能给大家带来愉快的体验,才能战胜困难获得成功。

2、情感体验

课程标准指出,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激活学生的体验,其目的在于期望他们将体验提升为感悟,除了需要兴趣的驱动、活动的支撑,更需要情感的伴随和维系,需要有教师为学生点燃智慧的火花,开启灵感的窗户,唤醒思想的活动。如我在教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个主题是《我为家人添欢乐》时,通过设计的一系列体验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用自己的方式爱家人”可以是多方面的,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情况,思考可以采用哪种方式给家人带来欢乐。为此,我设计了这样四个情境让学生表演:

1、奶奶病了,躺在床上------

2、妈妈下班回到家,很累了------

3、爷爷在家闷得慌------

4、爸爸正在休息-------第一个情境我让一个学生演奶奶,另一个学生演孩子,学生演得认真,看的也很认真,大家在笑声中知道了怎样照顾生病的老人。第二、三、四个情境我改变了做法,让多个孩子来表演同一个情境。让他们一个一个上前:我们看看这个孩子是怎么做的?------再看看这个孩子是怎么做的?对同一个情境孩子们有不同的方法表示对家人的关爱。

虽然是假想的情境,但是孩子们在亲历体验中体会到说是一回事,做更是一回事。只有亲自去做了才是真正懂事的孩子。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一句话,一个小小的行为都可能给家人带来快乐。更让学生从情感上体会到,做一个“开心果”不用做什么大事,小事都可以给家人带来愉悦的感受。

3、内心体验

大量事实证明:学生获得了切身体验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珍藏永久,对人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巨大的引导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学校德育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有效地组织道德实践活动,有效地创设富有感染力的、真实的道德情境,促使学生对道德的切身体验。同样品生课堂中,我们也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中的模拟事件。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教室里同学们正聚精会神地观看录像:放学后,在校门口,一位母亲满心欢喜地等待着自己的女儿,当她看到女儿走出校门时,忙不迭地迎了上去,取下孩子身上的书包和水壶,递上早已准备好的酸奶和点心.关心的问:“今天累吗?口渴吗?快把这些东西吃了吧!”可是女儿却满脸不高兴,埋怨着:“烦死了!烦死了!”自顾自地吃着东西往前走了,只剩下可怜的母亲背着书包跟在后面„„初看录像时,学生们流露出满不在乎的神情,随着画面的逐渐展开,有的紧锁眉头,有的露出了羞愧之色,看来录像的内容对他们的内心触动很大,让他们陷入了沉思,此时无声胜有声。老师趁热打铁,出示了如下的内容:

1、想一想:你的父母每天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如何?

2、说一说:你父母每天的生活,工作情况,以及他们是如何关心照顾你的?

3、谈一谈:根据录像,谈谈你有何感想?

孩子们开始了热烈的讨论„„

如今,独生子女的特殊地位滋长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长辈的一片爱心、苦心熟视无睹,麻木不仁,为此,通过对父母日常生活工作的观察与回忆,启发学生从内心深处体验到父母生活工作的辛苦和对自己的关心爱护,从而激发起学生关心体贴父母的情感,提高行为自觉性。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谈一谈”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充分了解父母的辛苦,感受到父母为自己所付出的努力,从而为落实行动打下扎实的情感基础。在本课中,教师尝试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体验活动,为学生营造了思维空间,开辟了自由讨论的天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帮助和教会学生观察生活,引起内心和情感的震动,从而提高道德认识,达到教育目标。

我们的品生课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以往的说教常常令学生反感或是掩盖“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的现状,学生个个都能说会道,但无法落实于行动。这就越发现出体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本片段的教学,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通过亲身体验感悟,能更深地理解教材内容,达到教育目的。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课程建设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学生生活不仅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是品生教育的宗旨。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追求“使学生受到教育并避免学生感觉到有人在教育他”这样一种“润物无声”的品德教育意境。而生活离不开道德,道德离不开学习,更离不开生活。因此,思品课有效设计,要关注情境的创设,教师应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生活情境,让生活走进课堂。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流,以此激发儿童内心情感体验,让体验充盈课堂。只有这样,才会更有效地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道德、感悟道德,最终达到品德的建构,品德的发展。

二、以课外活动体验为辅

以开放性活动体验为辅的教学策略,要求把先进的课程理念转化为切实有效的具体教学行为,在体验教育学习活动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接触社会,接触生产劳动,接触现代科技,接触大自然等,让学生在课外这一辅阵地中,得到切实有效地教育。在教学《春天在哪里》一课时,我让学生扮演成小燕子、青蛙、桃花、柳树等,让学生模拟动植物到广阔的世界中去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知识世界中去。通过学生亲自观察春天、体验春天,从中获得大量的信息,并用自己喜欢的表演方式记录下来,并传递给同伴们。如学生们通过“找、说、做”的表演方式找到了春天,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从中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在大自然中的乐趣。我想只有让学生全身心投入活动过程,才能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从内心深处想去保护大自然。这节课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让品德回归生活”这一思想。教学中我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儿童走入生活、亲近自然,在与自然界的亲密接触中去收集和获取春天的信息,发现春天大自然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是一个大课堂。同时,通过“找春天”、“话春天” “写春天” “唱春天”等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体验和领悟。在教学“话春天”这一环节时,让学生尽情地想,尽情地说。教师则融入其中,穿针引线,适当点拨,积极引导,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自然之美,激发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情感,从而实现了: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体验充盈课堂的有效目标。

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我在教学《保护环境》时重点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通过亲身参与校园环境调查的体验活动,让孩子们找到校园环境中不良的现象,从而引起:“我能为保护环境做点什么的?”班级大讨论,最后通过大家一起制作环保宣传卡,投身到“环保小卫士在行动”的活动中,获得内心体验,成为一个真正的懂得环保、保护环境的好孩子。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节课后,孩子们俨然成了校园内的环境保卫者。

附:环保小调查 调 查 人 员

调 查 组 长

校园中令人担忧的环保现象

地 点 现 象 1

我们的思考

本节课的教学,我尝试的就是一种体验领悟模式的学习,也就是建立在体验的基础上,而不是通过书本或者别人的传授而获得知识的学习方式。保护环境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早就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到现在存在的各类环境问题,也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所以,他们对于书本上这些接受性的道德知识的学习不怎么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容易形成敷衍的态度。所以,这节课,我通过开展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体验中不断获取、深化、升华,通过体验达到心的交流,情的沟通。

古人云:“天在山边,走近山边,天又远;月浮水面,拨开水面,月还深”。虽然让生活走进课堂,让体验充盈课堂这种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与幸福,内化了学生的品德言行,但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研究与总结。

【参考文献】

1、李雪红主编《小学品德教学拓新》广东教育出版社。

2、陈立春,《试论生活化德育》。

3、李秀伟、王作廷主编,《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与创新》(品德与生活(社会)),新华出版社,2005。

4、邬冬星主编,《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5、潘慧芳主编《走进德育课堂》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百例,江苏教育出版社。

小学思品“活动化”教学的探索

——思品互动教学有效性的尝试 苏州敬文实验小学 尤志华

内容提要: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思想品德课应让学生体验到其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并从中得到感悟,改进生活的质量。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尝试开设思品活动化教学,从儿童的心理系统出发,根据儿童的兴趣组织活动,以活动为中心,通过活动获取知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提高生命的质量。

关键词:活动化教学;以人为本;寓教育于活动;主要途径

长期以来,我国的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固有模式,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方法存在说教化、简单化、灌输化和成人化的倾向,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社会实际。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制约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学生缺乏主动精神。活动化教学就是要打破课堂教学中长期形成的固有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新课堂。

一、什么是活动化教学。

活动化教学,是指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操作为特征,以活动促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开展活动化教学是人本教育的需要。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必须设计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发展道德能力,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们认为:

1、小学德育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如: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因此,在教学中用活动把课程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从活动中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

2、小学德育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儿童形成基本的做人处事的理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通过活动化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积极观念,真正体现德育课程新型的教育目的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换位、学会对话、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选择,关注生态平衡,使教材真正成为能够与儿童进行对话,鼓励儿童进行创造的文本及学生探究知识,明辨是非善恶所凭借的话题和范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探究中思考。

3、同时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4、《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的教学特点是突出活动的综合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让孩子们在体验、探究与合作游戏的过程中自主地学习。

三、活动化教学是学生学习的载体。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是连接学校与社会、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和桥梁。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喜欢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做中学、模仿中学、体验中学、兴趣中学,在自由、宽松中不受拘束地学习,学习内容应贴近生活。如一年级上学期的《过新年》一课,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1、欣赏活动是一种以儿童的视觉、听觉体验,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活动。我用一首欢快、喜庆的歌曲《咚咚呛》把学生带到过年的节日气氛中。课堂上一下子就热闹起来,让孩子们置身于过年的真实感受中,回想起自己家过年时一幕幕热闹的情景。

2、游戏活动是在教学中所采取的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游戏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生活的乐趣,学习科学知识是很有用的。课堂上,在学习过年饮食习俗时,我采用了猜谜语的游戏,让一年级的学生借助刚学会的拼音识字,读懂谜语,猜出谜底,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过年饮食的特殊含义。过年时吃鱼表示“年年有余”;吃汤圆表示“一家人团团圆圆”;吃橘子表示“大吉大利”;吃年糕表示“人们的水平一年比一年高”等。

3、实践活动这是让学生亲身感受和感悟的活动。课堂上我带领着孩子们踩气球,听着那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过年的喜庆和热闹顿时展现出来,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过年了!过年了!

4、操作活动这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达向自己可亲可爱的人的美好心意。课堂上,老师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贺年卡、制作精美的书签、绘制漂亮的图画,表达内心的祝愿。

四、开展活动化教学的主要途径。在德育课程教学中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是德育课程教学活动化的基本特点。在实验中,我们认为开展活动化教学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参与实践活动

课前实践活动时,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是课堂上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活动的主人。他们的思想意识,他们的灵魂,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同时也是他们自我教育的最佳时机,自我成长的最好锻炼机会。这时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资料收集等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这个小课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在体验现实生活的同时,检测他们的道德行为,发展他们良好的个性。

例如:我在上《电视连着你我他》一课时,要学生开展辩论赛。课前,我就布置正反双方根据自己的观点,收集、查阅、准备了大量的资料,来分别说明看电视是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等。这样在课堂上正反双方的辩手才有充分证明材料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也正是有了这些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的辩论会上学生气氛活跃,学习劲头十足,大家激烈辩论,效果很好!

另外,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使学生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深入的了解。例如:在执教社区文化内容时,可带学生到图书馆参观,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遨游,体会到知识的伟大。感受到自己生活的社区是文化的殿堂。如遇到有关我们的学校相关教学内容时,就可以带学生到学校各职能部门去参观采访,让学生了解教师们工作的艰辛。这样,通过实地参观后再来上课交流,学习效果会更好。

2、课堂上组织实践活动

通过安排儿童在课堂学习中进行讨论、操作、实践、欣赏、练习、讲解、讲故事、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做游戏等不同类型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用各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教师可利用这种形式把抽象枯燥的道德认识寓于富有趣味的实践活动之中,活跃学生的思维,唤起他们的注意力。如教学《学会合作》一课时,学文明理后组织学生做“两人背夹气球”的赛跑游戏,学生的参与性极高,不仅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还从游戏活动中再次强化了道理: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把事情做好;

又如:《坐立走有精神》一课,就是立足于孩子的生活实际,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实验教师采用了欣赏、讲授与练习结合的活动形式,从欣赏导入,给孩子们展示了一组国旗护卫队战士升国旗时飒爽英姿的图片,再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讲述解放军叔叔怎样苦练站功的:他们为了练好站姿,就贴着墙根站;为了站得纹丝不动,头顶砖头;为了使腰身挺直,他们在身上绑上十字架;有的叔叔发现自己脖子有时歪向一边,就在衣领上别了一个大头针,脖子稍一歪,针尖就扎脖子一下,这样才有了他们的“站如松”。听了介绍后,再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体会,采用竞赛的形式进行坐、立、走姿势的训练,反复强化,落到实处。

3、课后延伸参与实践活动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就不能局限于学校和课堂,而应该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更深地体验社会生活,在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感悟,并从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课堂教学的延伸活动,是帮助学生把所学的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行为的有效手段,也是知行达到统一有效途径。因为现实的生活既是学生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阵地,也是学生实施道德行为的场所。

如教完《不说话的“朋友”》这一课后,就可以请同学们找找,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我们不说话的“朋友”遭破坏的现象。思考怎样让这些不说话的“朋友”再现往日的笑容,也可以请同学们在课后作一个调查,并填写调查表。

上一篇:我爱爸爸和妈妈作文下一篇:地震专用仪器制造及地震服务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建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