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作文走进生活

2024-07-22

让学生作文走进生活(精选12篇)

让学生作文走进生活 篇1

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脱离了生活。学生被封闭在学校,远离社会,生活面太窄,每天都是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学习生活单调无味。面对老师布置的作文题,大多数学生总觉得无话可说,或是空话连篇,或是乱搬乱套,或是缺乏真情实感。《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空间,引导其感受生活,解决“无米下锅”的问题。所以,我认为作文教学必须从“应试”的泥沼中跳出来,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作文创作的源头活水。

一、鼓励激趣,让学生感受写作快乐

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了兴趣,正如“无水之源”。

目前,初中生写作的最大动机就是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把奖励作为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催化剂。每个学生每学期都写了很多作文,其中一定有几篇作文写得较好,或者他们自己认为较好的,我把这些作文选出来,在作文评讲课上点评并赏析,给予作者鼓励,对有创新、有个性的妙言妙语充分肯定,即使有创新、有个性的妙言妙语只有一两句。这些妙言妙语往往会超出那些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的四平八稳的整篇作文。初中生的“三自”意识较强烈,自己的“好东西”没人知道、没人欣赏,就不会有兴趣,因此语文老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优秀作文”的平台。如我在班级内的墙报开设“优秀写作专栏”,将每一次学生的优秀习作及时张贴,让全班的师生阅读、欣赏。每期班级黑板报选用学生习作中的片段,并把优秀习作推荐到校刊《谷风》或推荐给学校广播站,甚至推荐到优秀期刊上发表,激起他们写作的兴趣。一学期后让学生将自己的作文装订成一本,自制封面,自己题名,自己为文集写序,并在全班甚至全校进行展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作文竞赛和泉州德育网等各种征文比赛。这些做法,让每位学生都能真切感受到“我真行”、“我是优秀的”,都在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都能领悟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就不会有不喜欢写作的学生。

二、融入现实生活,让写作回归生活的源头

学生生活阅历贫乏,是作文水平无法提高的重要原因。雕塑家罗丹说:“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不是没有动听的音乐,而是没有听得出音乐美的耳朵;不是没有绚丽的风景,而是没有看得出美景的眼睛。同样,初中学生不是没有丰厚的“生活源泉”,而是教师没有发现他们摄取生活素材的五官,学生整天忙于繁重的学习任务,没有思考,没有发现生活的闪光点。这就是初中学生的作文总是空洞无物、千篇一律的问题所在。我们需培养学生细腻善感的心,留意日常生活,对生活充满激情,事事皆可入文。

作文来自生活的相似处,学生就应在生活中写作,在写作中更好地生活。作文训练从内容入手,要求教师努力丰富学生的生活,积极培养他们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留心观察事物、勤于思考问题的习惯,增强学生感受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以便他们正确地理解生活的意义。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在观察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以观察得来的独特感受,形成活化的立体思维网络,支持自己的写作。如教学《散步》中,我让学生在课后捕捉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小细节“以小见大”感悟亲情。叶圣陶的“生活教育理论”提醒我们“仿写”也需有切实的感知,才能返璞归真,又有迹可循,无拘束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这些训练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是他们最乐于表达的,我们为他们创设了这样一个渴望倾吐、期盼交流、急于表达的情境,他们会在激昂的情绪中乐于完成习作。

三、以课文为范本,进行专项迁移训练

我们可以结合阅读教学,架设作文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学以致用。在作文教学中,我把作文和阅读联系起来,让阅读为写作服务。通过诵读,学生融进优美的意境,在品评鉴赏中积累丰富的词语,学习表达方法,互相取长补短,学会写作的语言表达技巧、写作方法等,进行适量的、多样的、扎实的片断训练。如标题的拟定,文章的开头、结尾,细节描写,围绕中心选材词语的运用,等等。在作文训练课上,用“佳作引路—学生点评—教师点拨—学生再创”的形式进行作文训练。在教材和例文引导下,学生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在老师的启发、鼓励和引导下,学生进行创作思维迁移,创作自己的作品。这样,学生比较容易产生写作灵感,增强写作兴趣。比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一步,再走一步》便是通过几个贪玩的儿童一次冒险的经历感悟人生道理,这种经历,跟学生们课外的游戏很相似;第二单元《第一次真好》也是学生能有切身体会的文章,在生活中他们一样经历了很多第一次。然后要求学生以这些文章为例,反复比对修改,仔细揣摩创作方法和写作技巧。这样让学生有东西可写,有句式可仿,化难为易,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写作兴趣。平时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做好读书笔记,摘录文中的精彩词句,精彩的句段往往是情感的凝聚点,更是激活读者思维火花的最佳契合口,也为写作打好铺垫。学生的学习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这些都是他们拿起笔进行“我手写我口,我口述我心”的良好条件,而且在具体做法上不贪大求全,做到循序渐进即可。

四、博览群书,让书香陶冶写作情操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先人已经认识到读书与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书读得多,才有丰富的知识,写文章才能左右逢源、文采横溢。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香菱学诗》中,林黛玉堪称师者典范,她教香菱学写诗时,非常重视阅读积累的教学思想。她让香菱把《王摩诘全集》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把陶、应、谢、阮、庚、鲍等人看一看。在“博览”的同时也注重了主次优劣,对精华部分是要“细心揣摩透熟”读熟背诵的,对其他部分是“一看”即可。这种积累方法亦可用于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首先,通过课外阅读培养写作兴趣。许多写作水平高的学生的创作兴趣是从阅读文学作品中萌发的。书中那些深刻透彻的人生领悟、生动形象的文学描写,具有文采的修辞语句,精巧新颖的个性化创作,都吸引着学生,使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要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把美的感受、痛苦的经历、执著的追求付诸笔端。有了强烈的创作动机,一篇又一篇优秀文章才能产生,以读促写,写而促读,读与写产生了良性循环,这样的阅读与写作会给学生带来乐趣。

其次,通过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每一个人,他的直接经验,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总是有限的,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每一件事都经历,这就要求学生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获取间接经验的有效途径便是阅读。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每时每刻都有很多信息通过各种媒介在传播着。而当代中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因而必须每天阅读,获取和储存信息,使胸中有故事,把阅读获得的信息转化为创造能力,从而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我向学生推荐《语文报》、《读者》、《意林》、《可乐》、《青年文摘》等报纸杂志,建立课外阅读兴趣小组,等等,从而使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因而调动了写作的积极性。

最后,通过课外阅读促进写作实践。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很难奏效。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学生要养成勤动笔的习惯,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以读代写,以写促读。写作是一种智力劳动,学生没有从读写结合的角度掌握这种劳动时,往往会有畏难情绪,但当学生领悟了读和写的关系,能够模仿写作后,写作就会变成一种乐趣。写作的乐趣会促使他们更有兴趣阅读,这样就形成了读写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因此,我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教学,使读写有机结合,同步进行。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解决学生作文中的“无米下锅”的问题,最根本的方法是引导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投入火热的生活,让作文回归生活,从生活中汲取作文的营养。陶行知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作家是不可能的,但请不要忘记,每个学生都拥有发现的眼睛,而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只有这样,“让作文回归”才不至于沦为一句空话。

让学生作文走进生活 篇2

南郑县华燕学校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生的作文一改应试教育的空洞编造、脱离生活的弊端。倡议学生“写真话、表真情”成为作文训练的基本理念,“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作文的基本要求。生活世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把写作活动当作是生活的一个延续,写作的无穷动力就会焕发出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因此,教师应当把教学内容指向生活,面向生活,联系生活,让学生学会理解生活,表达生活,注重让学生亲历生活,获得体验,将生活的素材转化为习作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们打开丰富多彩的生活天地,让作文变得新鲜有趣,使孩子想写、乐写,并渐渐成为他们精彩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叶老的话一针见血地告诉我们生活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小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活泼而富有生命力。诗人何其芳也说:“生活是多么的广阔,生活是海洋。”然而,当前学生作文效率低,内容枯燥,其根本原因就是生活——这一习作的丰富资源往往没有被学生重视,更没有被教师重视。我们平常的习作指导也是重形式上的指导,重写法上的统一,给学生谈范文、讲模式,这与《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尊重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背道而驰。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生活中引水,寻找生活化的习作内容。这就要求我们老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要立足于学生生活,少写或不写那些让学生无话可写的命题作文。教材中的作文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就写,远离学生实际的可以不写,使作文内容的“新鲜血液”得于生活的供应。因此,平时我提倡让学生写日记,日记写得好的学生可以免写课本中的作文。日记是学生生活的直接的反映,学生写起来束缚少,自然也就容易动笔,乐于动笔。另外,教师还要有一颗慧心,做写作教学的资源的开发者。生活无处不教育,留心生活,留心学校,留心社会,从小事着手,让学生心“动”起来,再让学生的手“动”起来,学生才能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二、作文素材贴近生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离不开生活,作文的源泉来自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一个人的本领再高,如果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也难以写出好文章。要使学生笔下有东西可写,就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到广阔的生活中去积累素材,要想积累生活素材,学生就得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用自己的“慧眼”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学会思考。生活就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源泉,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利用多种渠道,捕捉生活中的信息,自觉广泛涉猎身边的鲜活素材,才能写出情感真实的文章。有一回,我让学生写《一件难忘的事》。有一位同学写他上学路上见到一位小学生扶着一位盲人伯伯过马路的事。但文章的字里行间,根本体会不到难忘的情节,文章的最后,他却要这样写“这件事多么难忘啊!”简直无病呻吟。我把这位学生找来,问他:“这件事是你亲眼看到的吗?”他摇了摇头。我问他为什么不写亲身经历过的令人感动的事。我进一步启发他:“你身边的人,如父母、老师、同学等,有没有做过让你难忘的事情。”他茅塞顿开地说:“两年前的一个夜晚,我感冒发高烧,当时下着倾盆大雨,爸爸又在外地打工,妈妈独自背着我去看病,我很快就退烧了.妈妈却因为被雨淋湿而病倒了。”听他这么一讲,我就引导他说:“好,这就是一件非常难忘的事。你要把你妈妈当时的情景尽情地表达出来,定会写出一篇感人的文章。”后来,他的文章字句间真情流露,真实地反映出生活中母子情深的感人场面。从这个事例中我体会到:只有正确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取题材,才能真实感人,使读者置身其中,产生共鸣。

三、教学过程贴近生活

有了汩汩流淌的“活水”,还需要把 “水”巧妙顺利地引进 “田”中,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和教师的通力合作。生活化作文与传统作文的区别之一也就在于写作前的准备,传统作文根本就没有准备阶段,全凭平时积累,生活化作文则重视写作前的素材积累,在写作之前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写作时间和空间,这样学生就有了充足的时间去观察去实践,体验,感悟。带着任务,学生就会有目的的观察所要寻找的事物,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不断去探索,那么在写作的时候他们就能对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有感而发。如写关于动物的文章,在写作前一段时间,教师就应告诉学生习作的要求,范围,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对动物进行观察,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把些小动物带进教室,让没养动物的同学也亲自养养,观察他们的外型、吃相、习惯、爱好等,体验这种亲近大自然的乐趣。这样一来,如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常常遇到一些困难,或思路阻塞或材料短缺而觉得无话可说,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把目光转移到可以帮自己解决问题的物体上,而不是抄袭范文或向家长和教师求助。

四、教学手段贴近生活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学生只能在课堂上正襟危坐,这是习作个性化文章的障碍。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想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作文教学时最好能使用一些工具,给学生一个惊喜,或者再现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现代教学媒体恰巧以其形象性、虚拟性、再现性等特点能把学生熟悉或不熟悉的、感性趣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通过直观、生动的画面反映出来,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习作情境,让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充分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如,在“童年趣事”为主题的习作指导课,我先播放了一组关于童年生活的图片,分别从“我的成长历程”、“我的学习生活”、“童年的游戏”三个方面,播放了童年成长的照片,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快乐的童年游戏,这些画面一下子唤起学生的记忆,进入回忆的空间,唤醒了固有的情感体验,在兴高采烈地观看氛围中,学生畅所欲言,他们习作时就有话可说,有话要说。自从多媒体作文进入课堂,课堂便活跃起来,学生在找到写作材料的同时,又了解到课堂以外的“大千世界”。把课堂教学延伸到现实生活甚至更远的时代或地方。

叶圣陶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歇。”让学生走入生活,去说去写生活,写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这样才会使学生感到习作是有实用的东西,从而对作文产生好感,产生趣味。在“作文生活化”的理念下,愿作文的指导能真正服务于学生,为学生喜欢作文,写好作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2、《叶圣陶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

3、《多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任淑梅

4、《如何走出小学作文教学的困境》崔云宏《语文教学通讯》

让学生走进生活,学会生活 篇3

一、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提高责任意识

在校园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或听到某些学生做了不负责任的事情,例如做事情丢三拉四、该带的作业、学习用品忘带,还埋怨父母没给他装、没提醒他;一弯腰就能拾起地上的废纸却视而不见;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漠不关心等等。在参与“培养学生勇于承担生活责任研究”的课题研究中,我才深切感受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多么的重要,很难想象自私自利、没有责任感、没有爱心的下一代,将如何担负起富强祖国的重任。因此,正确教育、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明事理、辨是非,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步树立起自信心和责任感,是我们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经常都能在传媒报道中,听到、看到某地区缺水的情况,在六年级下册的教材里,第五单元”地球真美丽”中,教材的编者就编排了《水的危机》一课,教材通过对淡水资源缺乏、水污染、浪费水现象的呈现,以此引起学生对水资源匮乏的重视,真正唤起学生爱水、护水的意识,并能从自身做起。

非常感谢教材的编者为教师、为孩子编排了这么有时代感,这么有意义的课程内容。课前我所了解到,任教班级的学生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所致,没有亲身感受到缺水给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因而对水资源所面临的严峻现状不是十分地了解,大多数学生认为水危机离他们还很遥远,而且即使水危机真的来了,那也是大人们的事。甚至有些同学自己、家人、周围的邻居正在做着污染水源、浪费水源的事情。

在教学中, 要交给儿童通向生活的钥匙,要使他们成为生活的主人,不能仅仅把教育局限于书本上,还要把他们的书本学习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从实际入手,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注意了本年段儿童身心发展特征和接受能力,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谈起,比如谈身边的水资源缺乏现象、水污染现象、水浪费现象等,将学生的所见、所做、所感等新鲜又真实的内容带入课堂,潜移默化中唤起学生爱水、护水的意识。

孩子的学习是建立在日常生活知识基础之上的,我们的教学就一定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这样学生就会自己寻找到比较准确的答案,对自己的生活积累有一个正确地认识。我知道,仅仅凭一堂课就让学生真正去节水,那是做不到的,但通过这堂课,学生已深感节约用水不仅仅是大人的事,它是每个社会公民应尽的责任。

本课程的教学时空不局限于课堂和学校,结合班队活动、学校德育活动、社区活动等等,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帮助那些弱势群体,学会友爱同伴,学会分担同伴的困难。我们设计并实施了“爱心”主题活动,孩子们为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同学捐款、捐物。结合学校少先队的“爱心铸丰碑”活动,去敬老院慰问,给老人带上水果、鸡蛋等等。通过开展这样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爱心扶困,爱心助人”的乐趣,作为一种人生体验,孩子们对社会、对同伴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把实践活动和自我教育融为一体,成为责任感培养的有效载体。

二、走进生活,在生活中体验合作的重要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最普遍的特点就是自私、不懂礼貌、总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推卸责任等。现实生活中需要的是全面发展、视野开阔、生理心理健康的人。当然,我们也非常希望能从我们的手中培养出这样的人才来。所以说,我们小学教师不是在做职业训练,而是为了孩子一生生命的发展奠定基础。对学生的成长而言,只要他在真实地经历、感受和体验生活,那么这份经历、感受与体验本身就是一份难得的财富。正所谓“种瓜不为得瓜,而是为了看花”,过程就是目的。

在教《让我们学会合作》这一课时,我设计了在活动中小组合作用橡皮泥捏出一个动物乐园来,每个小组都捏出很多小动物,其中有一个小组里捏出的小动物中大熊猫全身是白的,于是我就问他们:“大熊猫各部分都是什么颜色的?”,那个捏熊猫的孩子都回答对了,我又问他:“那为什么全都用白色的?”他回答我说:“他们都不借我黑色橡皮泥。”于是我借助他们的“小私心”,让全班同学进行了讨论:为什么熊猫变成了白色?很显然,孩子们都知道该怎样来回答,都会说些动听的话语,可真遇到实际情况时,又以自我为中心,又不会合作了。为了让每一位学生懂得个人的力量很薄弱,个人的智慧像大海中的一滴水那样微小,许多工作都要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完成,我又设计了几个小活动,让学生再一次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在体验的过程中,再一次感受良好的人际关系,应是平等、团结、友爱、互助、民主的。

我要感谢《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因为课程目标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目标中,第二条就说到爱亲敬长,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在能力与方法这个目标的第三条也说到:学会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与他人平等地合作与交流,积极的参与集体生活。陶行知先生说过 :“要改变以学科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弊端,加强教育与社会生活、儿童生活的联系。”因此我们要努力使教学成为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

三、走进生活,在参与中具备实践的能力

在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传授的内容,虽然是生活实际中的事例,但却不是儿童所感受到、所观察到的生活,不是他们正在过着的生活,我们应当承认学生所在的生活世界,是用他们的眼睛所观察到的,用他们的心灵所感受到的生活世界,这是一个和成人的生活世界很不相同的世界。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事物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力所能及的参与社会公益。

在《规则是怎么来的》这一课中,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小组合作制定“班级生活公约”,因为班级规则与每个学生都有关系,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权,所以,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从自身出发,制定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则来,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公约内容,互相评价内容好坏。大致内容是:“我们做游戏要遵守规则”、“上课专心听讲不做小动作”、“下课要文明休息活动,同学间不吵架,不做危险性游戏”、“见到老师要问好,有礼貌”……最后通过全班互评,大家一致举手通过,并按上手印,在欢呼声中庆祝公约制定成功。

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与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影响中受到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向着更高、更成熟的水平发展。

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好的教师就是好的教育,所以,我要追求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教育对象拥有共同幸福的人生。

让生活走进作文 篇4

那么, 怎样让每一个孩子都喜欢作文, 都会写作文呢?我认为:应该让习作训练成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外延, 让学生用生活的理念指导自己的习作, 把日常生活和习作练习结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以创新为核心, 贴近生活、凸现个性、充满生命活动的、开放式的习作大课堂。”使学生爱写、会写、善写, 写出有时代气息、有个性和灵性的习作来。写出真实的生活, 写出独特的感受, 这样学生的习作才有生命力。

一、走进学生生活, 让学生能写

当代的作文教学不仅仅关注写作知识和技巧, 而是更多地追寻着一种儿童精神, 倡导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 写儿童经历过的真实生活, 让儿童真实地生活和创造, 让儿童展开想像的翅膀描绘美好的梦幻和科幻世界。小学生习作也离不开生活, 生活充实了, 学生语言表达才会有源头。那么搞好习作训练首先就要让学生走出狭小的课堂, 走进广阔的生活, 参与生活, 体验生活, 融入生活, 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 从而让写作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例如在学写动植物时, 我不是让学生拿起来就写, 而是带领学生来到大自然中, 指导他们留心观察, 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面对生活, 每一个学生有着独特认识和感受, 有自己获得成功的喜悦, 有受到挫折的懊丧, 也有被责难、被误解的愤慨和惆怅。我鼓励学生大胆写这些生活, 习作中自然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表达出孩子率真的灵气。

二、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让学生乐写

学生有了生活, 并不等于他们在每次作文训练中, 都会获取和选择恰切、典型的材料。在一次“六一”庆祝前夕, 在与学生交谈后我发现:学生对学校“六一”庆祝活动的安排颇有微词, 我灵机一动, 便举行一次《“六一”应这样庆祝》的习作练习, 结果果然不出我所料:就是那些平平常常默默无语的学生所写的文章, 也由“兔尾”变成“豹尾”, 洋洋洒洒三页多, 且言辞中肯, 感情强烈。看来“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 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语) , 学生在其感兴趣的方面有了较深的情感体验, 在一定情境中遇到这方面的话题则情动而辞发, 激活了脑中丰富的, 沉睡着的生活积累, 因而“有话可说, 有东西可写”, 在作文教学中, 我通过对习作训练过程的优化, 引导学生对所经历的生活深化认识、强化感受。如在写春景的习作时, 我并没有让学生马上就写, 而是开展了寻找春天的活动, 让喜欢画画的学生去写生, 喜欢古诗文的学生收集描写春的古诗、名篇, 让他们去野外观赏一番明媚的春色, 以增加直接感受。接着结合《我走进春天》的语文活动课, 让孩子们诵春诗、赏春景、品春趣, 促进生活体验的内化。最后才进行写作, 可谓“万事俱备, 只欠开写”。这样学生的习作充满了生活气息, 跳动着时代的脉搏, 折射出时代的光辉, 题材之广, 构思之新, 表达之巧, 真让人有“小荷已露尖尖角”的欣喜。

因此, 除了选题时要贴近学生外, 更主要的是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抓拄契机, 活化学生的丰富积累, 真正达到“我要写”的境界。这样习作练习才能有可能使学生的内部语言得以生成, 表达能力得以提高, 学生习作学习生活才有生命的律动, 由此看来, 激活学生情感, 激活学生的积累, 这些看似文外的功夫与“习作方法”的指导这种文内功夫同样的重要。

当然激活学生情感也不是件易事, 其基本因素必须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师生间必须是零距离, 其次激发学生对选题的兴趣, 再者便是创设一定的情境。

三、加强习作方法指导, 让学生善写

在与学生的座谈中, 我了解到好多学生都是凭着感觉走笔, 一个环节该写与否, 该详与否, 全然不知, 这无疑给我们教者敲响警钟———习作指导不得法, 或者说教师的习作指导学生消化不了, 更谈不上领悟运用。我们应如何进行习作指导呢在实践中, 我初步探索出一种“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儿童生活习作指导策略, 建立以评改为中心环节的作文教学模式, 学生初写→师生评点习作→互评→自改成互改→誊写→再改……, 这样把习作前的观察与构思, 拟稿与初步的修改完全放给学生, 让学生在课外, 甚至在校外, 置于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完成。让学生在独立自主地进行观察、构思、拟稿、自改、互改的过程中, 最大限度地张扬了个性, 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 将教师的指导环节融于对具体习作的点评之中, 并置于学生拟稿之后, 这样让教师在指导前可以通过学生初稿, 了解到最真实具体的学情, 而后的学定教有针对性的点评方案, 这样“从学生中来”的有针对性的具体形象的习作指导, 学生很容易接受。

在生活化作文实践中, 我十分重视个性化作文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吸收共性, 发挥个性。

1.营造自由开放的生活环境。让作文教学面向生活, 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 鼓励学生参加兴趣活动, 充实学生的个人生活。利用节日、队日组织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 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并经常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让学生拥有自己的见闻、感受, 为写出富有个性色彩的作文打好基础。

2.鼓励述写个性化的生活经历。在传统的作文指导中, 教师常常采用“求同思维”的模式, 引导学生沿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去思考。习作要体现个性化, 首要问题是让学生写个性化的生活经历。如写反映家庭生活的习作, 许多学生都是选取亲身经历的事, 写真实的感受, 没有了编造和拼凑, 那一份份童真、童趣发挥得淋漓尽致, 读来令人感动。

让学生作文走进生活 篇5

“终于到咯!”“好棒哦!”,一片片欢呼声和兴奋的心情带着我们走进了动物世界,走进了海洋生活!

我们学校又再次的举行了一次春游,这次我们要去的是野生动物园,本来无精打采的我来到了动物园后又变成了活泼的小鸟。

我们一走近动物园就赞叹不已,因为我们看到了各色各样的奇特动物们;让我们看到最是难忘的就是三只猴子了,虽然我们这次并没有去猴山,但我已经感到了心满意足了,因为这三只猴子让我最难忘了;这三只猴子中其中有一只是长臂猿,另外两只都是金丝猴;里面的一只长臂猿和另外一只金丝猴的一举一动让我们目瞪口呆、赞叹不已,长臂猿就像闪电般的速度跳到了一棵树上,另一只金丝猴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时就爬上了树,它们一会儿爬上树,一会儿在树上乱蹦乱跳的,样子真滑稽;另一只金丝猴是这里年龄最大的一只猴子,它显然显得很不高兴,因为我们并没有关注到它,它就在大喊大叫,我们听到了这个声音,立刻的.看到了这只老金丝猴,有一个小朋友丢了颗糖给它,我们目瞪口呆,才我们看到了什么?它居然可以把糖纸给拨开了,把糖吃了下去,我们立刻拍了拍手“牛!牛!”。

还有孔雀开屏和白孔雀开屏也让我们赞叹不已,太多的孔雀开屏了,我一会儿看看这个孔雀开屏,一会儿看看那个孔雀开屏,看得直留口水。接下来我们还看了许多表演,让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海洋表演了;我们看到了阳光队的表演;又看了海狮、海豚的表演;还看了阳光队的滑稽跳水表演,看得我们目瞪口呆,一个个睁大着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太精彩了!太精彩了!”。有一边看完后大叫了起来,我越看眼睛就睁着越大,我想:它们是怎么训练出来的呀?训练员们真是太了不起了!

接下来我们又来到了猛兽谷,看到大狗熊、狮子、老虎、狼......我们看着看着,还是有点害怕的,可是渐渐的就没有这样的感觉了,还跟大狮子隔着玻璃拍手,太刺激了!我看着它们都觉得自己快要掉下去了,但是更让我觉得奇怪的是:我怎么觉得我掉下去了还没关系,猛兽们会把我给救上来。我想,可能是我已经差不多和猛兽们成为了好朋友吧!

唉,可是依依不舍的心情总是会有的,这么快就要依依不舍了,这么快就要和动物们告别,这么快就要走出动物世界了......唉,但是在这里我却留下了不少的收获!

丰富学生生活 让生活走进作文 篇6

大多数孩子讨厌写作,分析一下原因,其中有这样的一个主要方面:无处下笔、无话可写。尤其是农村孩子生活圈子小,学校、家两点一线,活动范围狭窄;老师、同学和家长三点一面,交流对象少。生活单调枯燥,见识面窄,学生脑中无物,面对作文当然无话可说、无处下笔。

要想写好作文,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走进生活中去,因为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没有生活的体验,就没有真切的感受,也就没有丰富的情感。叶圣陶先生曾说:“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里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作文教学必须立足课内,面向课外;立足课堂,面向生活;立足作文、丰富生活;充实学生的语言材料,拓宽学生的写作范围。《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农村的生活说单调却也丰富多彩:山村小路上与牧归的老牛作伴;山里溪边戏水抓鱼;菜园田野嬉耍玩闹;爬山摘果、下河游泳;春季踏青、秋季野炊;帮家人做做家务等等,这些都是农村学生宝贵的经历,也是最好最真实的写作素材。

教师不可到教学作文时才让学生搜肠刮肚地想素材、找素材、凑素材,甚至是抄素材,而是在平时就要经常性地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中有趣的事,记忆并记录下来,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个丰富、庞大的“素材库”。最简单的方法,是写日记。让他们写身边的事,说自己的话,写实在的话,见什么写什么,干什么写什么,读什么写什么,想什么写什么。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定每人每周写作的最低量度。有了量度要求,实现日积月累以便于教师全面梳理总结,可起到督促引导作用。学生还不善于观察,特别是日常生活中细节的观察习惯尚未养成,导致“可写的事儿满街跑,瞪着眼睛看不到,竖着耳朵听不着”。因此,给学生“任务” ,让学生带着“观察”的目光去寻觅,带着任务去思考,怀着兴趣去生活,快乐写作就能找到很多新颖实在的写作素材。

如何让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老师要对学生授之以渔。

一、教会学生观察生活

作文训练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留心家庭中一些生活设施的添置,观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日月星空……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组织学生更多参与生活

学生参与更多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积累较典型的写作基础材料。这不仅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能否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中,理解作文主题,组织作文素材,考虑作文结构,进而提高作文生活化程度。如组织学生开展“我的一次家务”“我参与的一次农田劳动”“我家里的动物”“我佩服他(她)”“他真行”等观察、演讲、表演形式的主题活动,配合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举办联欢会,平时组织学生郊游,深入农村,扎实上好综合性学习……让学生的表现意识得到培养,才华得到展示,表达能力得到提高。这样,就可以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产生作文兴趣。

三、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我们从作文训练的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种植庄稼,让他们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家乡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体验实践的感受、品味收获的喜悦。如学会技能、享受成功;做了好事受到他人赞扬的欢乐;遇到困难、挫折时的懊丧;受到责难、误解甚至讽刺打击时的愤慨……要引导学生善于把这一切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的“素材库”,扩充容量。

四、指导学生描绘生活

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表达方法之后,我们要让学生自由表达,不受课本的要求限制,不为教师的指定左右,题目可自拟,体裁可自定,内容可自选,做到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语言童趣化,让作文成为学生传情达意最喜爱的主要方式,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一种需要。因而学生能以“生活”为基础,以“真实”为准则,以“新颖”为前提,去描绘那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喜怒哀乐的家庭生活,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姿的自然生活。培养学生“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作文呈现个性风格。老师应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表达,甚至宽容学生的一些毛病,一些不成熟的缺点,让他们自己去克服,自我成长,从而使学生个性在文章中日益张扬起来,让一个个不同的“我”在作文中活灵活现地充分展现。

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 篇7

一、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

数学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 如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 为了使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特征, 可把讲台当成舞台, 让学生当演员分别表演相对 (相向) 、背向而行, 同时、不同时出发的相遇问题的情境, 这些表演生动形象, 激发了学习兴趣, 加深了对相遇问题特征的理解。再如, 在教学“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时, 我设计了模拟买卖双方收付钱款的表演, 顾客看中198元的衣服, 拿出两张100元的整钞给营业员, 营业员找两元钱给顾客。问:营业员怎样收钱的?对顾客来说怎样付的?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生理解了“多加要减, 多减要加”这一难以理解的算理。既掌握了知识, 又体会到所学知识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在情境与算理的交融中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让学生回归生活空间体验和理解数学

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 引导学生走出教室, 在生活空间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如教学“千米的认识”时, 我利用体育课组织学生赛跑, 路程是1千米 (先不告诉学生具体路程, 学校操场跑道为200米, 要求学生跑5圈) , 然后在数学课上让学生谈谈这次赛跑的感受, 再算出跑了多少米, 这样“1千米”的实际长度已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为这一路程是他们自己跑出来的, 这种深刻的感性认识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1千米”这一长度单位的理解。在教学体积单位时, 讲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究竟有多大, 先让学生伸出食指, 指出1立方厘米有如食指第一个指节大小;然后拿出一个粉笔盒告诉学生1立方分米有如粉笔盒大小。1立方米这个空间概念有多大呢?上课时我让全班学生每8人为一学习小组, 每组发3根米尺, 让学生用米尺在墙角围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体。于是学生明白棱长1米的正方体体积就是1立方米。为了让学生实际体会1立方米的空间到底有多大, 我让学生分组钻进这1立方米的空间里, 亲身感受1立方米的空间大小。当学生一个一个都挤进去时, 他们既高兴, 又惊讶。原来, 1立方米的空间这么大, 能挤进这样多的同学。这样, 在同学们既兴奋又惊奇的目光中, 我们完成了对1立方米这个体积单位的认识。再如, 在教学“土地面积单位———公顷”这节课时, 我把学生带到操场进行实际测量, 首先在操场上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 问面积是多少?然后让学生手拉手围站在正方形土地的周围看一看, 教师向学生说明100块这样的土地是1公顷, 紧接着量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 问它的面积是多少? (100×100=10000平方米) 教师指出:1公顷=10000平方米。这样的教学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 使学生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 数学就在身边, 萌发出一种“数学真有趣, 我要学数学”的愿望。

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和感受数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数学, 感受数学的力量, 了解数学的价值, 增强实践能力。如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后, 让学生回家测量客厅的长和宽, 算出所需地砖的块数, 再根据砖的价格, 预算出一共要多少钱?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后, 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 观察它用在哪儿, 在学习它的“易变性”后, 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缩放尺、推拉门, 从而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学习了“折扣”后, 让学生思考:师生28人到某一景点春游, 门票20元一张, 购30张以上享受打八折的优惠, 让学生计算怎样购票最省钱?学生经过思索得出一种最省钱的方法:先买30张团体票, 再把多买的2张卖掉, 这样只要440元 (20×30×80%-20×2) , 这种方法构想奇特, 算理充分, 体现了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习了“步测、目测”后, 让学生到操场测量长、宽, 求出面积;学习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 让学生回家修理摇晃的桌椅;学习了“比例尺”后, 让学生拿出地图册, 算出本地到北京的实际距离等。通过这样的实践练习, 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 了解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提高了实践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 篇8

一、创设生活情境, 亲近数学知识

数学是生活中的一分子, 它是在生活这个集体中生存的, 离开了生活这个集体, 数学将是一片死海, 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同样, 人类也离不开数学, 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 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数学教学活动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教学中, 教师应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反思等活动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 使教学内容以大众化, 生活化的方式呈现, 化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为生动活泼的具体可感的形象, 从而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例如, 正负数的理解和应用对于刚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来讲, 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同时也是学好初中数学的基础的基础。在讲授这一知识点时, 我运用多媒体放映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可以感受的一系列场景, 如冰箱里的温度与冰的关系, 冰琪淋在常温下的温度变化, 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取以零度为界限, 那么冰块的温度在零度以下, 融化了的冰琪淋温度在零度以上, 用既简便又直观的数学方法表示“零上”和“零下”。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讨论, 完成了对珠穆朗玛峰高度的数学表示, 地下商场离地面的高度的数学表示。这一环节的创设, 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不仅巩固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还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学生数学生活经验的积累,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学生的成长发展从某种角度来看就是一个积累经验、不断成熟的进程。学习心理学表明, 学生学习兴趣的发生与保持是和所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程度呈正相关的关系。同样, 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和兴趣的培养, 在很大程度上和其数学生活经验的积累息息相关。只有在生活的实践中不断积累运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实际经验, 学生才能在思维和情感上更加投入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来。因此, 通过研究性学习、模拟实境、合作讨论、动手操作等方式, 帮助学生从日常所处的校园、家庭、社会等周边生活环境中, 有目的地寻找与搜集和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 并尝试用所学到的数学方法去解决。如:学过“相似三角形”后, 组织一次实践活动, 要求学生测量操场边旗杆的高。有的学生提出爬上去量, 有的学生提出找根长竹竿量……这时, 老师拿了一把1米长的木尺, 笔直地竖在旗杆旁。在阳光下老师指着旗杆、木尺问:旗杆、木尺的长与影长有何关系?学生们悟出了应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并通过测量、估算出了旗杆的高。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 学生的数学生活经验日趋丰富, 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以不断提高, 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不断增强, 从而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三、将教材数学生活化, 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强调学生用数学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抽象的数学都与生活中的实际密切相关, 因此, 我们讲解抽象内容时应与生活联系, 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 在自主活动中理解, 创造数学。如学习了相似三角形和函数等知识后, 测量建筑物或树的高度是一个典型的实践性探究作业。例如:怎样测量一棵树的高度?试针对各种不同的实际情况, 设计不同的测量方法。教师可组织学生到实地考察, 记录所遇到的实际情形, 每人设计测量的具体方案, 然后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再选择几种典型的解答在全班介绍。这样学生积极性很高, 想到了许多老师不曾想到的问题。这些例子很多, 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可以参与,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水平, 按照自己的思考设计方案, 真正做到自主创新.可见, 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 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只有引导学生找出疑问, 大胆猜想问题, 勇于探索, 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思维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

四、融入生活实践, 体验数学情趣

数学既然是从生活中来的, 就应该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而学生在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后, 就应该把这些知识在实际问题中得到应用, 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体验数学的情趣。

讲完三角形的稳定性后, 我带领学生参观了枝城长江大桥, 学生被大桥深深吸引了, 个个发出感叹, 太宏伟了!我趁机让学生观察大桥上的钢架有哪些几何图形, 学生说有三角形、四边形等, 我接着问, 哪种形状最多, 学生经过争论, 最后一致同意, 三角形最多。我趁热打铁问学生, 这是为什么呢?学生马上想到是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在学了《相似三角形》后, 我们又组织学生去测量旗杆、树木、房子等等不太容易直接测量的物体的高度。这样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派上了用场, 都非常兴奋。学生在这个过程既体会到了成功乐趣, 同时也尝到了学习数学的甜头, 从内心深处喜爱上了数学, 学习数学的热情不断高涨。

总之, 在数学教学法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 让学生获得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在实践体验、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 即数学来自生活实际, 数学又应用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

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 篇9

一、课堂教学使生活中的知识数学化

1.1新知识的学习从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境中出发,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学起源于思, 思源于疑”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只有激起学生好奇的心理,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究新知识的动力。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 我是这样做得的:首先我准备了大量的各种各样面值和版本人民币的课件, 在课堂导入中我提问学生谁都买过东西, 全班每个学生都举手说自己买过。你们都买过什么?最贵的是多钱的…。学生的兴趣很高, 都争先恐后的回答。这样做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使学生愿意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探索生活中的数学。

1.2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 感受数学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生活中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只有要求儿童作用于环境, 其认识发展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当儿童对环境中的刺激进行同化和顺应时, 其认识结构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2]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生所学的知识只要是身边见过的、感知的, 她们才能很好掌握。在数学教育教学中, 我们教师也应向学生一样善于寻找、发现我们身边的数学问题, 合理利用学生的亲身经历感悟知识、获取知识。这样我和学生从生活的多方面“找数学”“学数学”, 进一步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1.3在实际操作中, 感受数学生活化,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力

学数学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要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学生必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来完成。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还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例如:在学“整理书包”这课时, 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 我让学生把自己书包的东西都放到桌上, 假如自己的桌面就是你的书包, 你应该怎样装你的学习用具, 因为是动手操作, 学生的兴趣极高, 都高兴的开始整理自己的书包了, 大约过了5分钟, 大部分学生已经整理好了, 我让大家可以转着看一看, 看一看别人是怎样整理的, 再看看自己是怎样整理的, 看完后你认为谁的书包整理的最整齐、最棒。你准备怎样改进, 想好后把自己的东西收进书包。因为学生小, 不停的在书包取东西, 有的人的书包一乱成一团麻, 经过这样的学习, 学生知道书包东西分类放容易找着东西, 还可以利用空间多放东西。

二、在课外活动中, 在日常生活中找数学

2.1在身边找数学, 感受数学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

我注重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在学完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这课以后, 我让学生回到家里找一找, 还有哪些东西是正方体和长方体。这次活动不仅使学生学到了活生生的数学, 还感受到了数学知识不仅存在于书本中, 还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而且使学生经历了一次愉悦的亲身体验和成功的感受。

2.2通过练一练, 感受数学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我还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教学生“认识时间”时, 我要求每个学生用“24小时计时法”或者“12小时计时法”, 记录一个星期中你认为最有意义的一天。了解每个整点自己都干了什么。在练习中, 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时间的认识, 还练习了“24小时计时法”和“12小时计时法”。了解了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并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使学生感到一天的时间很短暂, 我们每个人必须珍惜每一天, 真正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的真正含义。

2.3通过说一说, 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综合练习数学的大舞台, 生活中存在着大量有价值的数学现象, 指导学生说一说, 能促使学生主动观察数学, 思考数学, 还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4]。如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整天都能遇见的事, 你去市场买东西的情况, 买了几样东西, 一共花了多少钱?你给售货员多少钱?售货员给你找了多少元……?你妈妈今年多大了?你今年多大了?妈妈比你大多少岁?今天家里早饭买了多少个馒头?你吃了几个?还剩几个?只要是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都可以说。

总之, 数学知识来源于我们生活中, 学数学是为解决我们的日常生活问题的, 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 生活也离不开数学知识, 我们教师在教数学时, 应积极的创造一切条件, 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鼓励引导学生多动脑善于发现生变的数学问题, 多去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摘要: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怎样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时时存在于生活中, 并时时刻刻为生活服务。新知识的学习从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境中出发,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感受数学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生活中。在实际操作中, 感受数学生活化,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力。在课外活动中、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找一找、说一说, 找数学, 感受数学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关键词:数学,生活,体验数学,感受数学

参考文献

[1]郑毓信, 梁贯成.认知科学·建构主义与数学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2]袁中学, 冯明才.小学数学创新教育探索[M].白山出版社, 2000

[3]张有德, 宋晓平.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若干途经[J].数学通报, 2005

让学生从生活中走进化学 篇10

一、结合身边的化学现象,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跟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老师要帮助学生积极寻找、发现和获取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的东西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效果。

例如, 我在课堂上提问学生:“钢铁放置久了, 为什么会生锈?为什么钢铁漆上油漆, 就不容易生锈?燃料燃烧时, 为什么鼓入空气, 火焰会更旺?潮湿的煤炭为什么会比干燥的煤炭燃烧得更旺?在面粉中加入发酵粉 (小苏达) , 蒸出来的馒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小孔?”如果我们能帮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 注意结合这些实际现象, 那么他们学习化学就变得主动而有趣。

二、创设生活情境, 感受化学问题

化学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 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教学时, 我们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 选择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索的问题, 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出发,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例如:“水壶使用久了, 会有什么生成?”学生都知道会形成水垢 (茶垢) 。为什么会有水垢形成?教师可以讲解:水中溶解有碳酸氢钙, 一点也看不出来。但当把含有碳酸氢钙的水放到锅中烧时, 碳酸氢钙在受热后, 逐渐分解, 又转变为原来的二氧化碳、水以及碳酸钙。这些含有碳酸钙的开水倒在茶壶或者热水瓶内, 碳酸钙就逐渐深入瓶底或附结在内壁上, 时间一长, 碳酸钙结起, 就成了水垢。那么, 为什么盐酸能除掉碳酸钙呢?这又是一个化学反应, 二者反应生成一种叫做氯化钙的新物质。氯化钙能够溶解在水中, 所以只要用水一洗就没有了。这样一来, 水垢就除掉了。用盐酸除水垢。可得注意:首先, 不要直接用手去抹, 最好用根铜丝缠着布条来擦洗;其次, 盐酸要配得稀一点, 不能太浓, 而且还不能太多, 因为盐酸有腐蚀性。除掉水垢后, 要用水认认真真地冲洗几遍, 才能把盐酸除去;或者在茶壶里盛些水, 放上几只铁钉, 过几天, 那些残存的盐酸就没有了。

三、参与生活实践, 认识化学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设障和质疑, 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 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时时处于有疑难问题可思, 有各种矛盾待解的境地, 从而促使他们联想、比较, 运用已学知识去探求和解决遇到的各种新问题。如在学习“燃烧和灭火”一课时, 教师在准备好的金属器皿中点燃一定量的酒精并问问学生如何将火熄灭?学生的生活经验是用水来灭火, 可当他们尝试后, 发现水不一定能灭火。当有了这一矛盾冲突时, 教师再用湿的抹布将火盖灭, 由此引入“物质燃烧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这一思维的火花也被点燃, 接下来的内容学生将围绕这一问题进一步展开。

教师还可利用家庭现有的化学物质 (如:食盐、食醋、纯碱等) 设计出很多小实验。如为什么腌制食物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可以设计如下实验:将一个萝卜一段挖空, 盛进适量的食盐水, 过一会儿, 会发现液面上升, 溶液量增多。在此基础上解释渗透原理, 指导学生探讨家庭中常用的腌制方法, 保存食品的原因——生物的生存离不开水, 食盐腌制原理是用食盐吸收掉生物细胞里的水而达到杀死微生物的效果, 所以医学上常用食盐做消毒剂, 这样可让学生学会探究并发散思维。

四、运用化学知识, 解决生活问题

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们要从身边熟悉的现象入手, 及时发现问题、展开探究, 加深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认识。如学习二氧化碳时, 我们可上网查询“温室效应”的有关知识, 学习酸的通性。pH值时, 我们可以开展一些家庭小实验:用pH试纸测定肥皂水、食醋、矿泉水、洗发剂等液体的pH值, 判断各种液体的酸碱性。再如, 根据生活中有些不法商人利用化学知识进行非法活动, 学会打假识假的经验和常识, 如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 用硫磺漂白银耳, 用工业酒精兑制假酒, 用洗衣粉和面炸油条油饼等事实, 使学生亲身体验到生活离不开化学, 化学源于生活。

让生活走进化学, 让化学走向社会。通过分析化学实际问题, 合理迁移所学的化学知识, 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例如, 教学“燃料与热量”时, 可从学生对三大可燃性气体的认知出发, 就新能源问题展开联想, 并提出问题:“假如你是一位能源专家, 你如何解决能源危机呢?”这样的设计, 充分让学生感受到了他们所学的化学就在他们身边, 体现了化学与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又突出了化学的人文价值。

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 篇11

我将班内学生分为四大组,一组为“批发商”,一组为“销售商”,一组为“商场企划部”,一组为“顾客群”,每组派三名代表进行现场买卖模拟。

第一次进行录音机的买卖时比较顺利,“批发商”赵阳批的价钱是108元,“销售商”姜杰卖给“顾客”秀婷118元,姜杰从中还赚了10元钱,心里美滋滋的。

第二次我将“商场企划部”的晓玉叫过来,让她宣布商场进行一次“节日大酬宾活动”,所有商品打九折,于是就出现了下面的情景:

“现在商场要我们全部商品打九折,你批给我的录音机再便宜点吧。” “销售商”姜杰说。

“开玩笑,你什么时候听说过批发价降的,不能再便宜了。”“批发商”赵阳说。

“对,咱的批发价不能变。”底下的“批发商”也纷纷发话了。

这时的姜杰有點为难,和另外两个代表小声地商议着对策。而另一边的“顾客们”也发话了:“如果不打九折的话就不买了。”语气里带着挑衅的味道。“批发商”则在旁边看“销售商”怎么做赔本的生意,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只有下面“销售商”的组员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看样子是真着急,一个个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看法。

“要不咱就做一次雷锋,卖给他们106.2元吧,咱第一次不是赚了10元吗?”

“你脑子里装的是浆糊吗,如果他们再买10台,咱不是赔大了吗?”没想到数学较差的包德帅还显得挺有经济头脑。

“对呀!虽然叫我们打九折,咱不赚钱,但也不能赔本叫其他同学看笑话!”

“咱把原价提高一点,让打完九折以后的售价还是118元不就解决了吗?”家里开杂货铺的赵宇鹏说。看样子,他父亲对他的熏陶还真起了作用。“对,对,对,赶快算算提高到多少钱合适。”其他同学高兴得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那么应该提高到多少钱?”“快算,快算!”接着,教室里安静下来,只有唰唰的运算的声音。

“131元。”包德帅大声说,“咱们把售价重新标为131元就行了。”“我也算出来了!”“我也算出来了!”其他同学也纷纷嚷着。

“大优惠了,大优惠,原价131元的录音机打九折了,只卖118元,快来买呀。”姜杰高兴地开始吆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销售商”又成功地卖出了一台录音机。

……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真实的“商场”买卖,既弄明白了利润和成本之间的关系,也看清了商场打折销售的真面目。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使95%的学生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尤其让人欣喜的是,一些所谓的“数学差生”掌握得反而更好。后来回想,同学们之所以能如此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认真地掌握学习内容,不就是因为数学“走进”了他们的生活吗?我们的数学教学往往是讲30多分钟的理论,再让学生做枯燥的练习,这样,即使是再有数理秉性的人也会走神或感觉乏味。如果我们教师每节课都能抓住学生的心,找到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实例,让学生懒散的脑细胞活跃起来,那么,从我们课堂走出的将是越来越多的“会用数学知识”的优等生。

(作者单位:山东烟台市第二十一中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

改善学生思维让数学走进生活 篇12

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教学语言生活化

孩子们在接触一门学科时, 首先接触到的是老师在教授这门课时运用的语言, 而不是内容. 有时候, 孩子们会因为老师口头语言的幽默风趣, 或者老师肢体语言的丰富多变而去接受内容枯燥的课程. 所以, 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在自身知识修养上下工夫, 还要求在语言表达能力上下工夫.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 如何使这些抽象的知识体系, 更加形象的被同学们理解和吸纳, 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素质. 所以, 在教授数学时, 就要求老师可以针对具体的课程内容, 在不影响所授知识的前提下, 对课本上那些书面语言进行修饰、加工, 从而转化成生动活泼、易于被孩子们接受的口头语言.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现在在教材的编写上, 很多已经采用小故事的方式来阐述数学例题, 作为老师, 我们更应不断挖掘生活中的数学, 不断完善教材, 使之更加贴近学生们的生活. 与此同时, 我们还要鼓励同学们在学习课本知识时, 可以主动联系实际, 并且可以在课堂上列举更好的事例来解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 有时候还可以举办小的pk活动, 比比哪名同学的事例更加易于让人理解, 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这样做, 可以在不自觉中培养同学们发现生活中数学知识的能力, 也可以让同学们在竞赛中提高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增强团队意识.

三、教学方法生活化

老师在讲授一门课程时, 所运用的方法是重要的, 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 所教授的内容在同学们心目中留下的印象的深刻程度. 在数学教学时, 最有效果的授课方法现在归结起来有三种, 分别为:情景结合法、游戏法、实践法. 下面分别具体说明这三种方法的优势所在.

情景结合法, 即将课本上的知识同日常生活中的情景相结合, 从而达到使同学们犹如身临其境的效果, 加深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期末复习起来无压力. 例如在教学“8 的分成”时, 就可以这样设计:“中午放学回到家, 你发现妈妈买了8 个苹果, 如果现在妈妈要将这8 个苹果分给你和妹妹, 那么有几种分法呢? ”

游戏法, 即将课本上的数学知识跟游戏相结合, 使同学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到知识, 增加了同学们学习数学时的趣味感, 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学习 “最小公倍数”时, 可以这样设计:

老师:“现在从第一个人开始报数, 并把自己报的数记下来”.

学生:“1, 2, 3, 4…”.

老师:“好, 现在请刚刚报的是3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

(学生中报的数是3的倍数的同学站了起来)

老师:“好, 刚刚站起来的同学请坐下, 接下来请报的是4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

(刚刚站起来的同学坐下, 所报数是4 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

老师:“不知道有没有细心地同学发现, 刚刚有好几个人站了两次, 下面请这几个人依次来说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上述游戏, 使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了关于最小公倍数的知识, 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实践法, 即老师可以安排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活动, 充分挖掘学生们的动手、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 培养学生们的综合能力, 让学生们可以通过课程实践,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测量知识时, 可以这样设计:“大家想不想知道我们现在手里拿的课本有多长呢? 大家可以先猜一猜, 并把自己猜的数据写到本子上, 然后再用尺子量一量, 看看自己猜的数据是否准确, 然后跟周围的小朋友比比, 看谁猜得更准确些”.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 粒子之微, 火箭之速, 化工之巧, 地球之变, 日用之繁, 无处不用数学”. 由此看来,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的教学资源也往往来自于生活, 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 不仅要教会学生们数学知识, 而且要让学生们深刻的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并且认识到只要在课堂上认真学习数学, 学好数学, 就能够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只有达到这样的效果, 才能实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和老师在数学授课上的双赢, 从而使数学走进生活不再是一句空话.

摘要:荷兰教育家弗赖登诺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 也必须扎根于现实, 并且应用于现实.”现代数学要求我们以数学的眼光看待我们生存的世界, 用数学手段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语言,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等方面努力做到跟生活接轨, 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 改善学生的思维, 让数学生活化植入每名学生心里.

关键词:改善思维,走进生活

参考文献

[1]张素萍.让数学回归生活[J].辽宁教育, 2011年05期.

上一篇:感知体验下一篇:业绩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