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压力与应对

2024-10-22

大学生学习压力与应对(精选9篇)

大学生学习压力与应对 篇1

幼儿园教师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学习心得

做为一名幼儿教师,整天要和孩子们打交道,孩子不比大人,什么都不懂,有时哭有时闹的,所以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幼儿老师虐童事件,幼儿教师出现情绪以后要及时排解,否则会影响到孩子,那么幼儿教师怎么调节自己的情绪?

很多学校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却忽略了对老师的心理辅导。当老师的负面情绪找不到出口,那么孩子就有可能受伤害。是人,就会有压力,有倦怠,自然也就会有不良情绪。服务于低龄儿童的教育工作者,如何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最近,媒体连续报道了红蓝黄的新闻。尽管这些都是极其特殊的个案,但这些事件也提醒社会,我们在关爱孩子健康成长的同时,还应该关注老师这个群体存在的职业压力。而既然选择“心灵工程师”作为自己的职业,那么老师也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学会面对压力,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有一份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的报告称:13%的中小学老师存在各类心理问题,而幼师因为编制、职称、收入、社会地位等因素,更是存在较多心理压力。同时,因其服务对象年龄偏低,庞大的工作量、幼儿的人身安全、师幼之间的沟通不畅,都极易引发幼儿教师的负面情绪。但面对同样难以管教的孩子,有的老师会春风化雨,而有的老师会采取过激行为。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压力,错误的应对方式,暴露的恰恰是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他说,服务于人的行业,从业者都会有“移情”,即把对重要的人的情绪,转移到服务对象身上。一个在家受到丈夫冷淡的女教师,更容易对孩子动怒——而事实上,那是对丈夫愤怒情绪的一种转移。

有关研究表明,压力,来源于工作和生活的失衡,这一点在女性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心理专家认为:目前在女性为主的幼师行业,除了制定和遵守严格的职业操守,情绪管理应该成为她们的必修课。服务对象是尚不能自我保护的孩子,如果从业人员无法正确管理自己的情绪,无疑增加了伤害孩子的机会。幼儿园教师的压力可是不能太小,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缓解自己的压力,把心态调整到最好,要有一定的耐心,千万不能有过击的行为。

大学生学习压力与应对 篇2

一、学习压力及其表现形式

学习压力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外界环境提出的要求进行认知和评价, 所产生的情绪和身体上的异常反应, 其实质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是机体的内部状态, 是一种强烈的情绪和生理上的唤醒。如果学生认为这些要求超出了自己的应对能力, 就会在心理上产生焦虑、紧张等的情绪, 学习压力也由此而生。在长期的学习压力下, 部分大学生会产生心理失衡, 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 严重者发生意外事故。

二、学习效能感的基本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学习效能感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自己能够胜任学习任务和达到特定学习目标的学习能力的主观判断和主观感受。自我效能和学习兴趣、目标设置、自我调节、考试焦虑等重要的学习变量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一) 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成绩有高相关

许多研究证实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就的显著影响, 这种影响表现在学习活动的全过程。美国学者金克斯和摩根曾对城市、郊区、农村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进行过研究, 发现这两者之间有显著的相关, 学习自我效能是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预期因素。尼克斯发现儿童随着年级的上升, 自我效能感与阅读成就之间的关系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麦卡锡发现:对大学新生而言, 自我效能是一个预测写作能力的重要因素。何先友探讨了小学五年级学生数学自我效能与数学成绩的关系, 结果表明:数学成绩优秀和不良学生在数学自我效能上有着显著的差异, 优秀生均高于不良生。

(二) 学习自我效能和目标设置有密切的关系

申克研究发现, 学习进步会增加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的增加又能促进学生为自己设定更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如此循环, 学生的学习成绩将不断提高。杨心德等研究证明, 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所确定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都明显高于自我效能中、低水平的学生。相反, 自我效能水平低的学生一般不选择难以胜任的任务, 即使参与进去, 其坚持性也很差。

(三) 学习自我效能感与情绪之间的关系

自我效能影响学习过程的情绪状态, 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学业焦虑。张日升的研究表明, 大学生的外语焦虑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 即焦虑水平越高的学生, 其自我效能感越低。田宝揭示:在考试焦虑、自我效能感和考试成绩三者的关系中, 考试焦虑通过自我效能感这一中介变量对考试成绩产生影响。余朋等研究表明:具有不同自我效能水平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差异, 高自我效能水平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要高于低自我效能水平的学生。

三、应对方式的概念及其相关研究

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所采用的认和行为方式, 又可称作应对策略或应对机制。它是心理应激过程中一种重要的中介调节因素, 个体的应对方式影响着应激反应的性质与强度, 并进而影响着应激与应激结果之间的关系。

大量的横断研究表明, 问题应对策略是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或改变环境来改善个人和环境的关系, 具有更好的调节作用;相反, 情绪应对是通过调节由于应激引起的情感上的不适来应对应激, 损害个体的适应。但也有学者提出, 一个具体应对策略应根据事件是否可控来选择才能使压力反应达到最好调节效果。汤姆科斯等结合应对的两种功能 (问题-情绪) 和两种形式 (行为-认知) , 并参考了应对方式, 对应对策略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类。贝尔斯从评价、情绪和问题三个功能维度上将应对策略分为5种:逻辑分析、情绪调节、情绪释放、信息寻求和问题解决。皮特森、杨德森和姜乾金等分别从积极-消极两种维度将应对策略分为积极应对策略和消极应对策略。

四、学习压力、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一) 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

学习效能感对学习活动的影响作用是十分重要。杰瑞斯姆认为一般自我效能感作为一种特质性的个体资源, 影响人们面临应激情境时使用的应对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与问题定向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 与情绪定向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刘岩对学生概括化和特异化两方面的自我效能感进行测查, 结果发现大学生概括化的自我效能感与应激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而特异化自我效能感 (数学自我效能感) 则与应激 (数学考试焦虑) 呈显著的负相关。

学习效能感影响学习应对方式。我国学者王才康对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进行研究, 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与问题解决、退避和忍耐三种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与发泄、幻想和求助应对方式无相关。李育辉、张建新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更多地采取主动解决问题和寻求外部支持的应对方式, 较少采取内部消极评价和外部消极评价。

学习自我效能感与自我调节学习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有学者通过实验证明自我效能感与认知策略、控制策略呈正相关。齐默尔曼和玛迪尔茨研究发现, 自我效能感与学生的组织、评价、计划、目标设置、控制等策略运用呈显著相关。

(二) 效能感与压力的关系

伊么斯等研究发现, 学习效能感、乐观倾向、应对压力能力评估与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业期待和学习适应性水平有显著的正相关。吉尔等人研究了压力源、自我效能感、压力应对、抑郁、焦虑在血液透析病人中的交互作用, 认为在压力情境中的低自我效能感的病人比高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更郁闷和担忧。

(三) 压力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

有学者研究发现积极的情感策略可以增加语言应用机会, 从而提高语言能力。但是如果处理不好, 会极大地影响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例如过度地焦虑担心自己学不好英语害怕考试不及格或者害怕自己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出丑等等都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起着“情感过滤”的作用, 而这种“情感过滤”阻碍学生完全接受语言输入。

五、展望

目前, 从研究效能感的作用来看, 多数研究局限于效能对行为表现、成就和动机影响的研究, 关于效能与其他变量间关系调节作用的研究很少。尤其是对学习效能感与学习压力及其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目前还未见报道。从研究方法上看, 国内外关于效能感的研究大多采用问卷调查法, 来研究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业效能感、教师教学效能感等。主观的自陈式量表虽能较好地反映效能感, 但方法过于单一, 缺乏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不能全面反映研究内容。实证研究少, 已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自我效能感与学生学业成绩及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内部心理机制的探讨上, 而有关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研究薄弱, 更没有学习效能感的实证性研究。

参考文献

[1]寇冬泉, 黄技.自我效能感研究概述[J].培训与研究一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4, (1) :77.

[2]边玉芳.学习的自我效能[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16.

[3]张鼎昆、方俐洛、凌文辁.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及研究现状[M].心理学动态, 1999 (7) .

[4]高申春.人性辉煌之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第272页.

[5]Pajares, F.Miller, M.D.Roleof self-efficacy and selfcon-ceptbeliefs in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a pathanalysis.Journal of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4, 86:193-203.

大学生学习压力与应对 篇3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就业压力

中图分类号:G444;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39-02

随着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每年都有大批的高校毕业生为了求职而四处奔波,而这种形势也给刚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包括政府、学校以及家长都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求职状况以及求职过程中的心理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途径就是引导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具备积极的应对方式,为将来的职业选择提高心理资本,从而增加求职成功的概率。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该文以心理资本理论为指导,来研究就业压力过程,通过统计分析和问卷调查,体现出我国大学生应对方式、就业压力、心理资本与压力反应的状况,知道学生就业压力究竟来自哪里以及普遍的心理资本状况和应对方式,探索大学生应对方式、就业压力源、压力反应、心理资本间的关联,本人认为这是具有很大现实意义的。

二、大学生应对方式、心理资本与就业压力以及压力源的关联

(1)应对方式与压力反应关系分析(表1)

以下数据表明,压力越大,消极应对方式越明显,反之亦然,但是压力反应与积极应对方式并没有显著关联,结果表明大学生越是消极,压力反应程度越大。

表1应对方式与压力反应相关情况

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

压力反应.135**-.0.59.3.95**

生理反应.129**-.0.84.4.58**

心理反应.126**-.0.78.4.85**

行为反应.118**-.0.65.5.26**

*p<.05,**p<.01

(2)心理资本与压力反应关系分析(表2)

心理资本是指能提升绩效的各种“积极导向的心理能力和人力资源优势”它体现了人的心理资源的积累程度,对人的行为绩效产生重大影响。心理资本这一概念的出现,引起包括心理学、管理学及经济学等众多领域学者的关注,并对其进行了非常仔细的研究。并且在实践的基础上发明了心理资本的测量工具并大量的应用到生活当中,该问卷是具备中国特色的心理资本问卷。通过调查结果表明,压力反应及各因子与心理资本呈非常明显的负相关,说明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越高,那么压力反应程度就越低。

表2压力反应与心理资本相关情况

心理资本自我效能韧性希望乐观

压力反应-.357**-.285**-.295**-.214**-.323**

生理反应-.298**-.198**-.206**-.186**-.352**

心理反应-.329**-.208**-.385**-.261**-.315**

行为反应-.396**-.302**-.309**-.256**-.268**

*p<.05,**p<.01

(3)就业压力源与压力反应关系分析(表3)

总体而言,压力反应与就业压力源呈正相关较为明显,说明大学生就业压力越大,他们的压力反应越大,压力反应程度越严重。就业压力源的六个子指标当中,除了社会这个维度与压力反应没有特别明显相关外,其他五个维度都和压力反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且都是正相关。

表3就业压力源与压力反应相关情况

就业压力源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专业因素求职经历因素

压力反应.179

**.168

**.084.135

**.165

**.158

**.175

**

生理反应.150

**.129

**.075.112

**.157

**.139

**.126

**

心理反应.173

**.138

**.072.131

**.143

**.132

**.161

**

行为反应.176

**.147

**.064.124

**.131

**.146

**.171

**

*p<.05,**p<.01

(4)就业压力源与应对方式关系分析(表4)

就业压力源与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与积极应对方式无显著相关。说明就业压力越大,越容易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就业压力源中除社会因素这个维度与消极应对方式无显著相关,其他五个维度均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或非常显著的正相关。

表4就业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相关情况

就业压力源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专业因素求职经历因素

应对方式.97*.021.076.076.106

*.094

*.091

积极应对方式.012-.75.075.037.009.007.026

消极应对方式.161

**.121

**.042.118

*.143

**.157

**.126**

*p<.05,**p<.01

(5)就业压力源与心理资本关系分析(表5)

结果显示,就业压力源越大则心理资本越小,就业压力越小反而心理资本越大。其中以个人因素与心理资本关系最为显著。就业压力源中除心理资本与社会因素维度及乐观、希望无太大相关之外,其余的均与心理资本及希望、乐观呈显著相关。

表5就业压力源与心理资本相关情况

就业压力源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专业因素求职经历因素

心理资本总分-.151

**-.218

**-.031-.095

*-.136

*-.098

*-.105

*

自我效能-.075-.145

**.034-.062-.086

*-.024-.051

韧性-.084

*-.159

**-.026-.051-.096-.035-.087

希望-.157

**-.179

**-.042-.091

*-.138

*-.087

*-.118

*

乐观-.191

**-.246

**-.073-.113

**-.120

*-.175

**-.151

**

*p<.05,**p<.01

(6)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分析(在就业压力源与压力反应关系中)(表6)

下面我们采用层级性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在就业压力源与压力反应关系中)。回归方程以压力反应为因变量,首先以就业压力源作为自变量放到回归方程中,然后再以心理资本与就业压力源作为自变量放到回归方程中。数据表明,该回归方程预测效果非常显著。然而,将心理资本放到回归方程后,心理资本对压力反应的预测效应也很显著。这表明,心理资本在压力反应和就业压力源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

表6心理资本对就业压力源与压力反应的中介作用

自变量R2F 值的变化标准回归系数t

第一步就业压力源0.05417.356***0.1754.519***

第二步就业压力源0.12537.158***0.1653.842**

心理资本 -0.354-7.359

* P<0.05;** P<0.01;*** P<0.001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两个大的结论:(1)大学生就业压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是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主要来源,半数以上大学生就业压力源水平呈现中高水平;现在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大多还是很积极的,不过也不乏消极的应对方式;大学生心理资本总体还是比较高的。(2)压力反应越大就业压力源就越高;压力反应各维度与消极应对方式是呈正相关的,而压力反应与积极应对方式并无任何关系;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压力反应及其各维度呈负相关。

参考文献:

[1]刘万军.基于就业压力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1,(16)

[2]陈宇红.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6).

[3]唐家林,李祚山,张小艳.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07).

[4]张阔,付立菲,王敬欣.心理资本、学习策略与大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J]. 心理学探新.2011,(01).

浅谈小学生学习压力的产生与排解 篇4

12048133001 何秀娟

【摘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国际竞争与合作日益紧密,科技与人才竞争不断升温,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着,社会竞争力也逐渐增强,沉重的心理压力不知不觉间渗入了儿童的领域,给儿童的身心健康蒙上了一层阴影。儿童的心灵是稚嫩的,脆弱的,承受能力也远不及成人。关注一下媒体,我们会发现很多触目惊心的事例,如一名八岁的小学生因拒绝拉小提琴而悬梁自尽,另一名八岁的小学生因害怕上学而跳楼自杀,两个十来岁的小男孩离家出走被歹徒砍伤„„目前,我国的心理疾病人群中三分之一是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发病的,如果现在不及早采取有效措施,那么悲剧还将更多地上演。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不能不引起重视。

【关键字】小学生 心理压力 产生 排解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则抽样调查报告表明,儿童的日常烦恼主要来源与学习有关的压力。儿童普遍感到苦恼的三个方面是:学习压力大(57.6%)、不被人理解(53.9%)、成绩不好(38.7%);儿童普遍感到幸福和快乐的三个方面是:实现了目标(48.7%)、学习成绩提高(42.4%)、受人尊重(39.2)。这表明,儿童日常对幸福和苦恼的体验普遍都与学习状况关系密切,学业上的成功往往是他们快乐的源头,学业上的压力和不成功往往又成为他们烦恼的诱因。

一、来自于家庭的压力

家庭是抚育儿童的摇篮,是儿童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在造成儿童心理压力的诸因素中,家庭的影响是相当原始,相当大的。

1、期望过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过去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向独生子女的小家庭过渡,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宝贝,于是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特别迫切,非常重视早期智力开发,学业上更是对子女要求很高,都希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课余还让子女学这学那。家长的期望凝聚着他们对子女

最深沉的爱,但如果期望过高而超过了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无异于拔苗助长,给小学生以非常沉重的负担。

2、教养方式不当

家长对儿童的教养方式不当也会给儿童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家长的教育方式可划分为四种类型:(1)溺爱型;(2)专制型;(3)冷漠型或放任型;(4)民主型。其中“民主型”的家庭最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溺爱型”易养成孩子唯我独尊的任性性格,自私且依赖性强,独立性与生活自理能力差,不能承受一点点委屈和挫折,不被同伴接受,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容易遭受失败;“专制型”教育下的儿童虽依赖服从,但性格软弱、优柔寡断,会形成“被动型人格”,同时心理太过压抑,会产生逆反心理;而“冷漠型或放任型”教育下的儿童缺少关怀,缺少约束,容易变得情绪不稳定,具有攻击性,也容易产生自卑情绪,性格孤僻,不合群。

3.家庭氛围不和谐

首先,残缺家庭对儿童心理发展极为不利,包括父母离婚或一方死亡、出走的家庭。这些家庭中的儿童身心倍受煎熬,较一般家庭的儿童会表现出更多的消极情绪,如焦虑,自卑,孤僻,冷漠,畏缩,敌对等,并因此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及社会性发展。

或者双亲不和,家庭中父母的分歧、争吵、敌对会使儿童的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矛盾、多疑或神经质,甚至可能导致心理变态及反社会行为。

有些家庭虽然完整,但父母与孩子分居,或将孩子寄养在亲戚家中,与孩子缺少沟通,疏于管教,一旦出现问题,恨铁不成钢,教育方式就流于简单粗暴;或者家人虽然住在一起,但父母每天早出晚归,与孩子很少交流,于是孩子终日与电视、电脑、玩具或游戏机为伴,城镇的居住环境又使得孩子极少走出来与同伴共同玩耍,于是形成了一种封闭性的“蛋壳文化”,出现“电视孤独症”等社会弊病,不利于孩子交际能力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来自于学校的压力

学校是传递社会文化,培养社会成员的专门组织,能为儿童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学习环境,同时也是儿童与玩伴交往的重要场所。因此,学校与儿童的心理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其中的一些消极因素也阻碍着儿童的健康发展。

1、繁重的学习任务所带来的压力

中国的孩子普遍学业压力繁重,繁多的作业,考试的压力,常常使得他们不胜负荷。虽然我们正在致力于教育改革,向素质教育进发,但终究还是因为应试教育根深蒂固,难以在短时间内脱离这个桎梏。小学生天真活泼,爱动爱玩耍,过多地占用他们休息和玩耍的时间,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容易引发厌学症、学校恐怖症等心理问题,同时也妨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2、来自于教师的压力

教师的期望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但是如过了这个度,就会产生负效应。比如教师迫于成绩的压力而产生焦虑,教育方式不当,甚至于出现体罚,那将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许多儿童在家尚能和父母愉快相处,但到学校就表现得过分退缩,个中原因,与教师的严厉态度和惩罚有关。

3、同伴交往带来的压力

随着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独立性增强,与同伴交往的需要越来越强烈,几乎所有的人都需要通过归属感来达到自我实现,而当儿童受到同伴或群体的拒绝、谴责或惩罚,使儿童产生“对偏离的恐惧”,假如不善于控制和调节,便很容易成为“不受欢迎儿童”,从而游离于集体之外,儿童的性格会因此向封闭的方向发展。

三.社会性不良心理刺激

社会性不良心理刺激主要指一些诸如突发的危险事件,社会不良风气及大众传播媒介的负面影响。例如影视节目中的暴力情节会直接诱导儿童的攻击行为。

所谓内压力,是儿童自身的心理机制和心理特点所产生的压力或一些心理疾病造成的。不同气质类型和不同性格的儿童在挫折面前也会有不同的表现。面对

挫折,自卑的儿童压力会大一些,开朗乐观而又自信的儿童压力就相对小得多。再如有一些多动症儿童,一方面无法集中注意学习,另一方面还要受家长和老师的奚落与斥责,因此身心疲惫;还有一些综合感觉失调的儿童,本身学习困难,假如也以一般的尺度去要求他们,必然会产生很多弊端。

这几年来,频频发生的青少年自杀、殴打事件,震惊了社会,也引发了人们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反思。在这些事件的背后,向人们传递出一个危险的信号——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失衡。

目前,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普遍忽视了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只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业,而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没有引起足够注意,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中小学生处于特殊的心理阶段,他们看问题理想化,容不得半点阴影,心理承受能力低,意志力极其脆弱,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无法自我排遣和释放,又不能以足够的勇气直面,往往一点小小的矛盾和打击就会酿成悲剧。

正如专家所说,教育孩子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家长要学会打开孩子心灵的窗户,教师对待孩子既要一视同仁又要因材施教,社会要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只有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孩子们才会形成健康的成长。

那么具体来说,我们又该如何做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我们的家庭和学校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都要更新教育观念,科学地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其健康发展。为此,家校双方都要调整自己的期望,使之与儿童的身心发展相协调,同时也要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切忌简单粗暴和专制,要保护儿童的自尊,让儿童挺起胸膛走路,自尊、自信、自爱。注意学习目的性和兴趣的培养,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使他们学得开心,学得轻松,同时促进其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张扬。

二、建立温馨的家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改善教育方式。

儿童的病态心理和不良行为许多都是因为生活环境不良所致,作为父母应努力克服自己性格上的缺陷,互相谦让,建立起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尽可能让孩子与父母在一起生活,多给孩子温情,多与孩子进行肌肤接触和言语交流,多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在教育方式上力求民主,尊重孩子,赏识孩子,多用表扬、肯定、鼓励的正面教育,还要信任孩子,尽力满足孩子独立性的需求。但教育爱抚孩子要适度,不能演变成溺爱,而且家庭成员教育要求要统一,教育步调要一致,免得孩子左右为难。

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立专门的小学生心理咨询机构。

我们的教育部门已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小学高年级开设这一课程的愿望不久就可以实现了。以后,我们可以更有计划,更深入,更细致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教育儿童学习了解、关心、体谅他人,多与同伴进行感情交流,在交往过程中培养良好的社会交往技能。而设立“专门的小学生心理咨询机构”则可以使孩子们的心理郁积有个排解和倾诉的渠道,同时也是深入了解小学生心理状况,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希望这个想法也能快点实现。

四、学校加强与社会、家庭的密切配合,使三者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

(一)在家校结合方面,可以采取以下四条措施:

1、摸清学生的家庭情况,并对独生子女,父母离异子女等学生进行专门调查研究,建立档案。

2、建立班级家教小组,沟通家校联系,听取家长的建议和要求。可通过建立互访制度,通过家访,传递书信等形式进行联络。

3、举办家长学校,定期向家长介绍当前家教的形式、特点及对策,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家长的心理素质。

(二)在社校结合方面,可以采取“教育走向社会,社会参与教育”的做法:

1、可以建立校外教育基地

2、向街道居委会,派出所,交警支队,医院等单位聘请先进工作者,优秀指战员,离退休干部等担任校外辅导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五、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鼓励多参加集体活动和户外活动,释放情绪,减轻压力。

学习生活一成不变,总显得枯燥乏味,学生的业余生活应该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活力,这样才能减少压力,并消除压力。建议儿童多参加集体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也可以更加合群。同时多参加户外活动,近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这些都不失为缓解压力的好办法。

儿童时期是身心发展最迅速、最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身体发育、智力与性格发展对以后的健康成长影响很大。希望家长和老师们本着一颗热爱儿童之心,共同努力营造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乐园,让孩子们不再压抑,不再彷徨,拥有一个健康而明朗的七彩童年。

大学生学习压力与应对 篇5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大学 生就业难的问题。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大学生,受专业局限和自身能力的影响,据我所知,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在毕业之后这一专业的大多数毕业生首先会选择考取“特岗”来缓冲就业压力,还有一些人在幼儿园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只有一小部分人在公立或私立学校就业。综合其原因,从专业看,“小学教育”就限定了只能是小学教育方面,要想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很困难。从技能方面,小学教育专业学习的教师技能仅仅是单方面的,还不够成熟地精通和运用。

但即使有上述方面的这种压力,只要我们端正良好的态度,积极的心态,小学教师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大的。

首先,在2010年政府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说到: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完善津贴补贴标准;建设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研究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关心教师身心健康;落实和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国家对在农村地区长期从教、贡献突

出的教师给予奖励。从这些政策可以看到,国家对教师在各方面条件的改善有很大的重视,教师的行业正在日趋完善和健全,教师的地位在不断上升。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教师是一份很好的职业。

其次,保持理性的就业态度很重要。

大学毕业生应转变就业观念。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怀揣着青春的梦想,对就业的地区、待遇等有很大的要求。有些毕业生非大城市、高新金不去,这就造成了就业的困难。我觉得,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应结合自己的现状和自身的能力对自己进行评估、分析,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起点。降低就业底线,也是大学生刚开始就业的良好心理。如考取“特岗”就是一个缓兵之计。如果想从事教育工作而又找不到好的地方,“特岗”就提供了一个机会。在这期间,可以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利用业余时间继续学习,在期满后,还可以报考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对于报考公务员“特岗”的教师,有一定的优先政策。

以上这些都是走出校门之后的事情,而要想在职位竞争中处于优先位置,在就业中没有择业、就业压力,在校期间,就要打好坚固的专业基础和职业技能。

随着小学生在幼儿时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加强,在进入小学之后,表现出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突出的特长。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各方面的能力都需要加强。如写作、简笔画、音乐等。所以,在校期间的学习对于大学生能力的提高很重要。在技能方

面,如“三字一话”,就需要每天的练习。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必备硬件必不可少。还要结合本专业多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然后从容走向职场。

如果想要全面加强自己的职业竞争力,考研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继续在喜欢的专业深造,让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更高层次的进步。在学历上下功夫,增加择业的成功率。

大学生学习压力与应对 篇6

1引言 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是指教师面对由工作引起的诸多压力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它包括认知的和行为的改变以及情绪的调整等一系列应对努力,诸如直接采取行动、寻求支持、表达无助和怨恨等等.而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知觉和信念,它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所谓一般教育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而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的具体的教学效果的认识和评价.国外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如何应对工作中的压力源有直接的影响.如Jex等人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是外界压力源与职业压力的`重要中介变量.目前,国内尚无有关职业压力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的研究.本研究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尝试探讨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其教学效能感的关系.

作 者:徐富明 申继亮 作者单位:徐富明(山东泰山学院教育系,271000)

申继亮(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100875)

大学生学习压力与应对 篇7

黄希庭等[2]从个体支配和利用时间的角度提出了“时间管理倾向”的概念,并将其作为一种人格特征提出了相关理论,编制了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dolescence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Scale,ATMD)。秦启文等[3]认为,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健康之间有一定程度的相关,表现为时间管理倾向各个维度与心理健康各因子的相关集中在躯体化、焦虑和抑郁等维度及总症状指数上。另一方面,国内有关大学生压力应对的研究认为,我国大学生的应对方式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有策划行动、接受与主动克制[4]。本研究旨在考察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压力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以便在理论上为建立更全面的心理健康干预模型提供依据,在实践上有助于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指导大学生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时间,缓解心理压力。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四川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3所大学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82名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四川师范大学119人,电子科技大学87人,西南财经大学76人;男生124名,女生158名;一年级学生57名,二年级学生64名,三年级学生90名,四年级学生71名;文科生155名,理科生127名。

1.2 工具

1.2.1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

由黄希庭等[3]编制,分为3个分量表,包括时间价值感量表、时间监控观量表和时间效能感量表。量表共44个项目,各个分量表的项目数分别为10,24,10个。采用5点等级记分制,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评定为1至5分。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62~0.81之间,重测信度系数在0.71~0.85之间,并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本量表适用人群为中学生和大学生。

1.2.2 大学生应激应对问卷(CSSAQ)

由段鑫星等[4]编制,由解决问题、合理化、退避、自责、幻想5个因子构成。量表共有32个项目,每个因子的项目数分别为7,6,6,5,8个。采用5点计分法,要求被试从“不符合”到“非常符合”依次作出评价。每个因子得分越高,表明越倾向采用该种应对方式。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6。

1.3 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共发放问卷300份,剔除无效问卷18份,得到有效问卷282分,有效率为94.0%。运用统计软件包SPSS 11.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压力应对方式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3个分量表及总量表得分分别为(32.41±5.82),(73.55±9.54),(34.49±5.16)和(140.72±22.83)分;在压力应对问卷上,大学生得分由高至低依次为解决问题(25.86±7.12)分、幻想(23.77±5.12)分、自责(13.25±2.69)分、合理化(11.14±3.45)分和退避(8.93±3.32)分。

2.2 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压力应对方式比较

大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上性别、年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在时间价值感维度上文、理科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理科学生的时间价值感显著高于文科学生(t=-2.55,P<0.01)。见表1。

2.3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将时间管理倾向、压力应对方式各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解决问题与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及总分显著正相关(P值均<0.01),退避、自责与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及总分显著负相关(P值均<0.01)。见表2。

注:*P<0.05,**P<0.01。

2.4 时间管理倾向高分组与低分组压力应对方式得分比较

将282名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总得分由高至低排序,前27%为高分组(149.66±23.59),后27%为低分组(134.85±22.07),进一步对其在应激应对问卷上的得分进行分析,结果见表3。

2.5 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对压力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将时间管理倾向总分作为自变量,分别与压力应对方式各因子建立回归方程。经回归分析发现,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对解决问题、退避因子有显著预测作用。由表4可以看出,时间管理倾向对解决问题、退避2个因子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314和0.263。从回归方程的测定系数可以看出,时间管理倾向对解决问题、退避的解释率分别为7.3%和5.8%。

将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作为自变量,分别对解决问题、退避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对解决问题进入回归方程,系数分别为0.452和0.189(P值均<0.01);时间价值感对退避进入回归方程,系数为-0.340(P<0.01)。

3 讨论

研究表明,大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上无性别、年级差异,但在时间价值感维度上理科生得分显著高于文科生。可能的原因是,理科知识比文科知识更加系统、抽象、难度更高,学生在学习上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主观上有更大的时间压力,觉得时间紧迫不够用,所以时间价值感更强。不同研究在这一点上得出的结果可能不同[5],这与研究者使用的工具、抽样范围等因素有关,因此,文、理科对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另一方面,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学科差异。女生在合理化、自责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可能与气质、能力的性别差异有关。理科生由于面临更大的学业压力情景,因此在退避、幻想2个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文科生。而性别和学科差异在压力应对方式上的交互作用还有待深入研究。

研究显示,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高分组、低分组在压力应对方式3个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着高时间管理倾向的大学生能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在学习、生活中目标明确,善于合理支配和监控时间,因此在压力情景下表现得更有自信,并倾向采取解决问题等较为积极的应对方式;而低时间管理倾向的大学生一般不会合理安排时间,不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主观上压力感更大,因此容易造成抑郁、焦虑等心理不适,从而表现出退避、自责的消极应对方式。

时间管理倾向对压力应对方式的回归效果仅作用于解决问题和退避2个因子上,具体来说,时间价值感与时间监控观2个维度对解决问题具有显著预测性,时间价值感对退避具有显著预测性。出现这种结果的可能解释为:一方面个体应对方式的使用一般都在1种以上,有些人甚至在同一应激事件上使用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应激行为的类型具有一定倾向性,如“解决问题—合理化”的成熟型,“退避—自责”的不成熟型以及“合理化—幻想—自责”的混合型。还有研究发现,解决问题与退避在应对方式不同因子间的相关程度最高[6]。另一方面,时间价值感反映出个体对“时间”的态度,是一种认知体验。具有不同时间价值感的大学生对压力的主观感受性不同,从而在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的应激应对类型。因此在本研究中,时间价值感对解决问题、退避构成回归效应。

由于本研究的仓促和局限,仅仅初步考察了成都地区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并未涉及诸如时间管理的影响因素、大学生压力源等内容的研究。因此,今后的研究可以从时间管理倾向的个体认知及人格特征、各种影响因素如何产生作用等方面进行拓展,并进一步扩大取样范围、样本种类、样本量,使研究结果更具有推广性。

摘要:目的探求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建立更全面的心理健康干预模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大学生应激应对问卷,对282名成都地区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理科生比文科生有更高的时间价值感(t=-2.55,P<0.01),压力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学科差异(t=2.56~3.24,P值均<0.01),高、低时间管理倾向者在解决问题(t=-2.35,P<0.05)、退避(t=2.84,P<0.05)以及自责(t=3.04,P<0.01)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对解决问题有显著预测作用(β=0.452和0.189,P值均<0.01),时间价值感对退避有显著预测作用(β=-0.340,P<0.01)。结论时间管理倾向在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时间安排,压力,适应,心理学,学生

参考文献

[1]PHILLIP LR,著.石林,译.压力与健康.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290-295.

[2]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心理学报,2001,33(4):338-343.

[3]秦启文,张志杰.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相关研究.心理科学,2002,25(4):360.

[4]段鑫星,程婧,著.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60-69.

[5]何伟强,胡建梅,徐建华,等.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压力的关系研究.调查报告,2004,8(4):105-107.

高校青年英语教师压力与应对 篇8

【关键词】高校 青年英语教师 压力管理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下,高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高校教师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加。其中,高校青年英语教师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力军,除了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肩负着沉重的科研压力。同时,这一群体还面临着学历学位层次的提高以及职称的晋升等压力。同时,其所处的年龄阶段,使他们面临着成家立业的双重压力。

重负之下,很多高校青年英语教师的身体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以针对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英语教师的调查为例,90%的青年英语教师感到工作有压力,75%的青年英语教师常受到心理困扰,相当一部分青年英语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睡眠不足、慢性咽喉炎症、缺乏锻炼、精神低落、成就感低等职业倦怠现象,长期沉重的生活和工作压力甚至导致部分青年英语教师罹患高血压、高血脂和其他心脑血管类疾病。这不仅影响教师本人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同时也不利于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随着对教师压力问题的重视,许多高校和所在院系根据青年教师的特点,采取了一定措施,以缓解其压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学校在青年教师压力管理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机制建设,缺少管理策略研究。

一、高校青年英语教师的需求分析

高校青年英语教师是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其需求和职业压力也有着自身的特点。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扑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认为:知识型员工注重的前四个因素依次为:个体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和金钱财富。因而,对高校青年英语教师进行压力管理,必须针对其需要特点来进行。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高校青年英语教师的特点,可以将其需要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自我发展需求

高校青年英语教师对自我成长和事业发展怀有强烈的愿望,希望学校能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以满足他们自我成长和事业发展的需求,以及实现学历学位层次的提升以及职称的晋升等需求。

(二)合理财富需求

薪酬是劳动者衡量自我价值的尺度。由于特殊的年龄阶段,高校青年英语教师面临着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如结婚、买房、生子等,其对财富的需求相当迫切。所以,对这一群体进行压力管理必须充分考虑其合理财富需求。

(三)精神归属需求

高校青年英语教师工作经历和经验尚浅,大都希望在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等,能找到组织的依靠和集体的庇护。因而,高校对青年教师进行压力管理要满足他们的精神归属需求。

二、高校青年英语教师压力管理的基本原则

结合高校青年英语教师需求和压力特点,高校在对其进行压力管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组织引导原则

高校要充分发挥组织引导作用,引导适度的和产生积极作用的压力,避免压力的消极作用。

(二)因人而异原则

压力来源与个体的认知有关,因个体的认知变化而变化。因而,在进行压力管理时,就必须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

(三)程度适当原则

进行压力管理必须兼顾程度适当原则。积极的压力能促进高绩效的产生,过度压力或者压力不足,可能干扰工作,产生低绩效。因此,要控制好施加压力的程度,使其处在最适度的水平。

(四)来源区别原则

高校青年英语教师的压力来源不同,主要包括工作、学习和生活。不同压力源所带来的影响效应不同。因此,要区别对待不同来源的压力进行针对性管理。

三、高校青年英语教师压力管理的策略

(一)树立压力管理的理念

学校领导和管理部门要理念先行,确立压力管理的思想,科学合理地进行压力管理。

(二)建立完善的压力管理档案

要根据因人而异原则和个体差异及其变化,对青年英语教师进行压力管理,必须建立完善的压力管理档案,详细记录青年教师的个人基本信息、教学、科研以及性格特点、健康状况、压力状况等建立综合档案,全面了解压力状况、程度和影响,以便有针对地进行压力管理。

(三)形成合理的考评制度

为形成适度积极的压力,高校应建立科学的、多角度和多视野的立体考核评价系统,对其进行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应含括:自我评价体系、学生评教体系、同行评价体系、专家评价体系等。

(四)建立有效的培训培养机制

高校应根据其压力来源有区别、有针对地进行压力管理。针对工作压力和学习压力,学校需建立完善有效的培训培养机制:①提供岗职前培训,使其尽快适应教学工作;②提供进修机会,加强学术交流和专业提升;③通过授课竞赛,切磋专业技巧;④通过导师带新制度,进行专业指导;⑤提供各种途径,鼓励攻读高层次学历学位。

(五)开通积极的交流疏导渠道

学校应开通交流疏导渠道,在精神上积极关心青年英语教师,减少并防止生活压力的产生。可以积极举办心理咨询和相关讲座,成立心理咨询室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青年教师了解压力、认识压力以及掌握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

四、结语

总之,对高校青年英语教师进行压力管理,要充分了解其需求特点,遵循压力管理的原则,树立压力管理的理念,建立压力管理的机制。

【参考文献】

[1]袁银海.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问题探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0(1) :31-32.

大学生学习压力的调查报告 篇9

报告题目: 大学生学习压力的调查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概论

学 院: 专 业: 年 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2年

7月

1日

目录:

一、前言·············································.1

(一)调查的背景、意义······························1

(二)调查的目的、对象、方式、时间、内容···········1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2

(一)学习压力及处理方法〃〃〃〃〃〃〃〃〃〃〃〃〃〃〃〃〃〃〃〃〃〃〃〃〃〃〃〃2

(二)造成压力的原因〃〃〃〃〃〃〃〃〃〃〃〃〃〃〃〃〃〃〃〃〃〃〃〃〃〃〃〃〃〃〃〃〃〃〃3

(三)其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4

三、大学生学习压力的对策及建议〃〃〃〃〃〃〃〃〃〃〃6  参考文献………………………………………………….8

 附录················································9 调查问卷样卷 ……………………………………………….9 对问卷的分析 ……………………………………………….10 心得体会 ········································12

大学生学习压力的调查

一、前言

(一)调查背景

众所周知:中国人口众多,虽然我国经济近几年快速发展,但就业形势却越来越严峻,为了能在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中生存,人人都从小受到严格的应试教育,背负着沉重的学习压力。本以为在大学情况能以后情况能有很大改善,但仍有不少同学感到力不从心,就此本小组对大学生学习压力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

(二)调查的目的、对象、方式、时间、内容:

1、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学习压力情况及处理压力的情况

2、调查对象:贵州大学新校区学生

3、对象的一般情况:17-22周岁,主要是理工科学生

4、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问卷的方式,在贵州大学蔡家关教学楼的各个教室随机选择学生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在全校各教室共发出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70份,回收率达90%

5、调查时间:2012年4月—5月

6、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大学生产生压力的原因,学习的态度及对学习压力的处理方式,问卷共向学生提出16个问题。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学习压力及处理方法:

1、学习压力情况

在调查过程中有15.5%的同学表示又很强的学习压力,60%的人认为学习压力一般,只有24.5%的学生认为压力弱,但当问其学习压力由何引起时,16.3%的学生认为学习紧张让他们觉得学习有压力,17.2%的人认为作业多是原因,15.5%的人因为成绩差而感到压力,然而也有一部分同学因上课走神,无法专心学习,学习压力也就自然光顾与他了。

2、学习压力谈论情况

对于学习压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自己的学习压力,65%的受调查者表示和别人谈论过自己的学习压力,其对象主要是同学,也有25.6%的同学像亲人倾诉,另外9%的同学选择了老师。但他们当中只有12.5%经常向他人谈论,51.4%的人偶尔与别人谈论,其余人很少跟别人谈论此类问题。

3、处理压力的方法

整体来看每个学生都会存在一些学习压力,关键看我们如何减轻学习压力。一部分人认为利用运动和逛街能减轻学习压力也有16.9%的通过与别人交谈来释放压力,其他人通过听音乐和其他方式减轻压力。

(二)造成压力的原因

1、因考试二感到紧张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考试就一直不离不弃的跟随着我们,考试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命运,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考试次数的增强,我们对考试的态度也在发生着变化,例如笔者中小学对考试一直能心平气和,坦然面对,到之后考试前都会紧张,当同学们被问到考试前是否会紧张时,62%的受调查者表示会紧张,只有一小部分人能镇静的面对,这不得不说也是学习压力搞的鬼。

2、因就业而造成压力

这几年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各行各业的竞争日渐激烈,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的事例也屡见不鲜,前不久甚至出现了多个大学生竞争一个猪肉摊位的事件。面对如此严重的就业压力,当被问及对自己的学习前景是否有信心时,只有45%的同学表示有信心,48.2%的人信心不强,也有6.8%的同学对自己的学习前景没信心。本组认为,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无时无刻不在竞争的社会,想要在这个社会中生存下来,无论我们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把它做得有声有色,这样我们才不会落后于人,时刻紧跟时代步伐,不会被社会淘汰。为了自己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我们应具备的就是自信,不应被我们的学习压力所压倒,要成为学习压力的主人而非仆人。所以那些对自己学习前景没有信心的同学,性该重新树立起信心,努力完成学业,为自己将来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3、社会关注给予的压力

中国的应试教育的成功与否一直以成绩的好坏来衡量。所以又55%的学生很在意自己的成绩,39.5%的同学不太在意,也有少数人对学习成绩抱有无所谓的态度。

(三)其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1、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大学不同于小学和中学,没有固定的老师和固定的教室,每天上课都在变换不同的教室,变换不同的学习环境,所以又10.2%的同学到教室时的心情很愉快,63.4%的人心情一般,23.3%的同学表示有时很烦,3.1%的人表示不愉快。我们平时应该以积极愉快的心情去学习,这样才会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也就不会给学习压力产生的机会。

2、学习方式和积极性的影响

我们现在的教育理念很单一,给学生灌输的思想就是:学习知识将来可以找份好工作,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一点。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虽然有27.5%学生认为学习不累,但其中7%的同学认为老师留得作业太多,75.4%的同学认为作业量一般,其余同学认为很少。同学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作业上,缺少自主学习时间,学习效率当然不会太高,成绩落下,自然而然学习压力也随之而来。所以在某些方面我们因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

3、课余活动的影响

在大学中我们有机会参加比中学更多的社团活动,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但是在调查当中,有10.1%的同学

认为课外活动会造成学习压力,从而不愿参加。36.3%的人认为课外活动会或多或少造成一些学习压力,53.6%的人认为不会造成学习压力。学习压力的大小是相对而言的,有些人把自己的学习目标定的非常高,不愿放弃任何的学习时间,也不愿意参加任何的课外活动。这样的大学生虽然能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学好,但将来未必能适应社会,适当的参加一些课外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增加交际能力,还能多交一些朋友,学到书本中没有的知识。所以,在闲暇的时候适当的参加一些课外活动,也能减轻学习压力,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4、授课效果的影响

我们平时上课时,经常会发生一些问题,例如上课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在问卷过程中,本组了解到,一般的人都担心此种情况的发生,害怕跟不上老师的步伐,40.3%的人不担心此种情况,9.7%的同学一点也不担心。

5、学习态度的影响

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对学习的态度,在调查中,25%的同学表示努力完成全部任务,60.5%的同学全力理解掌握,另有10.5%会只完成老师留下的任务,也有4%的同学认为完不完成任务无所谓,想学就学。学习就像种田,不认播种不勤劳管理,秋天就不会收获丰硕的果实,为了使自己的学习成绩能更上一层楼,科学严谨的态度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在调查过程中,10.6%的人把学习压力当成自己前进的阻力,然而50.2%的人会把压力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这其中一大部分

人认为适当的学习压力很重要,只有34.2%的人认为学习压力不重要。

三、大学生学习压力的对策及建议

大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压力,引起学习压力的因素分几个方面,包括学习紧张、作业多、成绩差、上课走神等原因。很多同学考试前紧张,临场发挥不佳,以至于形成恶性循环,对学习越来越焦虑,甚至厌学,很多同学由于紧张讨厌教室来到教室莫名的烦躁,这方面也促使同学不愿意上课。又有一部分学生由于自己的主业和就业方向,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学习压力,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前景感到担忧,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忧。虽然一部分乐观的学生能正确看待学习压力并能合理处理,将学习压力当成前进的动力,但还有大部分学生不愿面对学习压力,极少的同学愿意与老师家长或者朋友谈及自己的压力,以寻求解决办法。,以至于不知该怎样处理,甚至有逃避现实的倾向。事实上强压在心底的压力,很可能会导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封闭自己,脾气暴戾等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社会悲剧。也有部分同学因为课外活动占用了太多的时间,导致没有充分时间学习,成绩不理想,从而产生压力。课上老师所讲内容听不懂也是引起压力的原因之一,很少一部分同学会课前预习,致使老师课后作业不会做,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同学感到疲乏,对学习失去自信心。如何面对这些学习压力,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更好的面对学习生活和工作挑战,是一个生活道路上的重大问题。面对如此学习压力,大学生首先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是社会之人,是现实之人,无论正视与否,压力都是客观存在的,积极的心

态是正视压力,是适应社会的必要。消极的态度是脱离现实,逃避压力。压力是客观的,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压力,正视压力,并用合理的方式解决压力我们前进的道路才会畅通无阻,越来越接近自己的人生目标。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放松自己,达到劳逸结合,例如,运动、睡觉、逛街、与别人谈心、听音乐都可有效地减轻压力。

社会也应该重视大学生学习压力的问题,经常开设一些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帮助大学生正视并克服学习压力,引导大家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社会也应尽可能为大学生求职提供适应的环境,这将为大学生施展自己的才华提供广阔的天地。

经过这次调查我们感到学习压力对当代大学生有利有弊。它是动力,时刻激励他们去探索知识的康壮大道,创新,实践,挑战自我。它又是阻力,给他们带来内心的苦楚。但我们应该看到,这些挫折是必要的,广大的学生朋友们很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最后我们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平衡好学习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刻苦努力,毫不畏惧; 2.开放心胸,亲近自然,返朴归真,心凝神静,万化冥合; 3.开卷有益,交良师,学益友,多与他人、父母沟通交流,必要时可咨询心理专家。

4.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关注大学生学习压力问题,为大学生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环境。

 参考文献

(1)念宏、韩平主编,《大学生之友 学习·理想·情操》,1988年7月第一版,冶金工业出版社

(2)潘菽主编,《教育习理学》,人民教出版社,1980年2月第一版

(3)叶素贞、曾振华编著,《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快乐健康——我的情绪我做主》,北京大学出版社

(4)潘海红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自助》,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5)孙德山著,《大学生天下定位》,吉林人民出版社

(6)[美]波克著,《如何在大学里深造学习的正确方法及技巧》,第三版,同济大学出版社

(7)西南地区十三所高校《大学生心理与成才》编写组,《大学生心理与成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1987(8)达雪主编,《大学生活咨询》,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66年6月

(9)陈金华主编,《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案例续件读》,复旦大学出版社

(10)沈壮海、陈轶佳主编,《我的校园我做主——大学生活十大现状破解》

 附录:

调查问卷样卷

关于学习压力的问卷

1.你认为你的学习压力属于哪一种()A.强 B中 C弱

2.你的学习压力主要有什么引起()

A.学习紧张 B.作业多 C.成绩差 D.上课走神 E.其他 3.你是否和别人谈过你的学习压力()

A.是

B.否

(1)对象是()

A.亲人

B.老师

C.同学(2)频率

A.经常

B.偶然

C.很少 4.考试前你会感到紧张吗()

A.是

B.否

5.你对自己的学习前景有信心吗()

A.有

B.不强

C.没有 6.你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在意吗()

A.很在意

B.不太在意

C.无所谓 7.你到教室的心情是()

A.愉快

B.一般

C.有时烦

D.不愉快 8.你认为学习是一件很累的事吗()

A.是

B.有时是

C.不是 9.你认为课外活动会造成学习压力吗()

A.会

B.有一些

C.不会 10.你认为老师留得作业多吗()A.很多

B.一般

C.很少 11.课上听不懂老师讲的你会担心吗()A.很担心 B.不怎么担心 C.不担心 12.你对学习的态度()A.努力完成所有内容 B.力图理解掌握 C.只完成老师留下的任务 D.无所谓,想学就学

13.学习压力对你来说是()A.阻力 B.动力 C.不知道 14你觉得适当的学习压力重要吗()A.非常重要 B.重要 C.不重要 15.你如何减轻学习压力()(多选)A.运动 B.睡觉 C.逛街 D.与别人谈心 E.听音乐 F.其他

16.学习压力来源_____________

问卷的分析:

大学校园曾经流行的“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口头禅,在今天的大学生中已逐渐销声匿迹学习成绩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情绪波动的第一因素,大学生在学业上更具进取心。

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压力大,有9.6%的学生表示有厌学心态,但大多数人仍能积极应对考级考证、选修第二专业、在校外接受课外辅导和培训等情况在大学生中相当普遍,调查中有88.3%的学生表示会参与这些活动,另有11.7%的学生认为证书并不代表相应的能力,自己将不会投身这类活动。

大约有 10%—15%的大学生对考试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特别是学习基础比较差、性格比较内向、学习方法不够灵活的大学生最容易产生考试焦虑症状,有的大学生还伴有失眠和神经衰弱等症状 压力之一:所学非所爱

很多人在进大学的时候选择志愿是根据父母老师或者亲友的意见,或者因为都不了解就随便填了一个志愿,或者是因为调剂而到了原本根本都没有想去读的专业。开始读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所学非所爱,于是想学的东西没有时间或者没有办法去学,而要学的课程要参加的考试又都是令人厌烦和头疼的。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先需要注意对学习保持比较理性的态度,因为每个专业无论如何都可以教会人一些东西,包括思维方式,在保证本专业的学习都合格的情况下,可以试着了解一下别的专业。这时比较重要的是理智地对待自己更想进入的专业。试着和那个专业的同学老师联系一下,再通过职业倾向测验,看那个专业是否自己真的喜欢以及那个专业是否真的适合自己。如果真的喜欢,可以有两种办法,一是试着转专业(包括通过考研转专业),二是自学,包括自己看书和旁听课程。压力之二:找不到学习方法

大学的时候多半是自习,课外阅读量增大,灵活性与创造性增强,各个专业又有各专业独特的学习方法与技巧的要求。许多同学来到大学之后,看到别的同学学得那么好,不得要领,这成了苦恼和焦虑的一个根源。

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就是多去向别人学习,和那些学得好的同学多聊聊,多观察他们的学习方法,也向老师和师兄师姐多请教,许多好的技巧就是那样学到的。但是,单纯地学习别人的也不行,发展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是很重要的。你是听觉型、视觉型还是触觉型的?是单纯的学习效果更好还是在实践中学习效果更好?根据自己的学习类型,来找到更好的学习办法。压力之三:自我期望太高

许多同学对于自己的期望很高,想把自己的各专业门功课学好,多做项目,多写文章,争取保研和拿奖学金的名额。另外一些同学想拿到双学位,或者拿到各类证书,还有一些同学在托福,雅思上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心思。这当然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有的时候,在学习的同时还要做许多另外的事情,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抑郁、焦虑、强迫等心理疾病的出现。

所以,需要估计一下自己的能力和精力量力而行,不要给自己设定太高的目标,也不必拿永远要当 No.1 来证明自己。只要把自己能够做好的事情做好就足够好了。压力之四: 不恰当的社会比较

能够考上大学的学生,如果单以应试教育的标准来衡量,其在高中以前的阶段都是相对优秀的,可一等进了大学校门,才知道优秀人才多的是,自己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 “ 鹤立鸡群 ”。这样比较的结果,就是要么 “ 破罐子破摔 ”,要么加倍努力学习。甚至有些学生为了在学习方面超过别人,性格变得极端、敏感、偏狭。

其实死读书,取得最好的成绩,超过所有的人,这并不能保证在未来的工作中出类拔萃。更好的办法是欣赏和采纳别人之所长,取长补短,但同时也欣赏自己的优点,在自己感兴趣和更擅长的方面取得优势,毕竟这个世界的美好是多面的。每个人都有长处,我们自己也是。不需要超过所有的人,我们也可以成为一个优秀而快乐的人。心得体会:

经过高中的努力,本以为大学生活能像想象中的那样轻松,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压力大,把学习当成一件很费力的事,有的同学常为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为自己不喜欢自己所学专业而烦恼,不喜欢上课,经常逃课,很多学生甚至表现出厌学态度。另外,大学生对考试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有的大学生甚至还伴有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究其原因,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

然这几年,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但我国失业率也在迅速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低,就业困难,而且大学生自主创业困难重重,他们对自己的前途担忧也就不足为奇了。我们中国的教育成败往往是以学习成绩来衡量的,有的学生虽然平时学习非常刻苦,为了提高学习成绩甚至不参加任何课外活动,不愿放弃任何的学习时间,结果考试成绩不见得很理想,而其周围的同学又能很轻松的超过他,这就导致他们平时过度在意自己的分数,对学习产生一种恐惧心理,继而恶性循环,又有一部分学生由于自己的主业和就业方向,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学习压力,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前景感到担忧,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忧。虽然一部分乐观的学生能正确看待学习压力并能合理处理,将学习压力当成前进的动力,但还有大部分学生不愿面对学习压力,不知该怎样处理,甚至有逃避现实的倾向。事实上强压在心底的压力,很可能会导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封闭自己,脾气暴戾等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社会悲剧。

如何面对这些学习压力,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更好的面对学习生活和工作挑战,是一个生活道路上的重大问题。面对如此学习压力,大学生首先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是社会之人,是现实之人,无论正视与否,压力都是客观存在的,积极的心态是正视压力,是适应社会的必要。消极的态度是脱离现实,逃避压力。压力是客观的,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压力,正视压力,并用合理的方式解决压力我们前进的道

路才会畅通无阻,越来越接近自己的人生目标。

社会也应该重视大学生学习压力的问题,经常开设一些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帮助大学生正视并克服学习压力,引导大家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社会也应尽可能为大学生求职提供适应的环境,这将为大学生施展自己的才华提供广阔的天地。

上一篇:明阳天下拓展开场下一篇:演讲比赛会议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