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工程建议

2024-10-06

民心工程建议(共8篇)

民心工程建议 篇1

今日下午带学生观看大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一个个真实的镜头画面向我们展示了祖国的快速发展,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那种震撼感,骄傲感,自豪感犹如海上的一朵朵浪花,喷涌而来!

影片中的落措,一个25岁的藏族女孩给我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她顽强地行走在藏区的扶贫路上,不畏艰难险阻,挨家挨户宣传调查,为的是让人民早日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更令我大吃一惊的是:大数据下中国政府的扶贫工作,在中国将无一贫困人口,如果以分钟计算的话现在每分钟就有20人脱离贫困。

就我目前我任教的西源学校里就曾真挚地听到过这么一个声音: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我如果不是生在这么好的时代,赶上党和国家实施的这一系列惠民政策,或许我连明日的太阳都很难见到了。未曾想过对我说出这肺腑之言的竟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更出乎我意料的他竟是我们班上瑄瑄的父亲,且听他细细道来……

原本平静的家庭被突如其来的病痛所打破——那是在9月中旬,玉锋(瑄瑄的父亲)全身浮肿,四肢乏力,后经诊断为双肾坏死,尿毒症晚期。对于这种病我早年甚是了解一点,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寻找合适的肾源,进行肾脏移植手术。

依稀记得当年疼爱我的小婶就是亡于这种病的,十几年前换肾对于我们农村家庭的人来说实在是遥不可及,苦于金钱,迫于无奈,小婶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听着瑄瑄他爸说的好似之前发生在小婶身上的那一幕在我眼前一闪而过,但是相对于我婶来说他是幸运的,现在我们国家在医疗救助上有了很好的惠民政策,例如特殊疾病的治疗时间长、治疗费用高,往往成为患病家庭不可承受之重。医保对此也进行了补助,符合特殊疾病医保报销范围的,都可以请医保报销。据了解一般情况的尿毒症患者门诊、住院透析均享受医保、新农合报销,且全年包干价中90%的费用由医保报销,个人只需付10%,这对瑄瑄爸来说无疑不是莫大的精神支柱,对一筹莫展的农村家庭来说无疑不是雪中送炭,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党的温暖,病有所医不再是难题。好在瑄瑄爷爷的肾与他儿子匹配,后成功做了肾脏移植手术,如今恢复得很好呢!不信,你瞧:在那卖茶叶的不正是瑄瑄他爸吗?响应习近平主席的号召,向着美好的明天,撸起袖子加油干呢!

我们的民生工程远不止医疗单方面呢,在教育民生上我就深有体会!咦,这个礼拜怎么又发工资了,上个礼拜不是刚发过吗?再细看信息,原来是我们这些偏远乡村地区教师的补助津贴呢,好一份实在的慰藉,那还有什么理由再去抱怨苦和累呢?

忆往昔我们小时候读书的时候,教师哪有类似单身公寓的周转房,哪有多媒体电子白板给学生上课呢?有时候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有些问题只能留给学生自己去想象。看今朝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制作各种精美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时还能拓宽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呢!

你听,在线课堂荧屏上的老师正在和各村小的孩子们互动,授予学生音乐知识呢!孩子们再也不局限于单一的语文课和数学课了,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也缩短了城乡教育差距,切实保障乡村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这是教育之所幸,孩子之所幸,由衷地为教育民生工程中的各项惠民政策点赞!

公众号:丰镐文苑

民心工程建议 篇2

最近, 笔者在基层调查走访中发现, 被群众誉为“民心工程”的电力线路运行不久就出现了“毛病”:电杆不同程度倾斜, 拉线不知去向, 线路私拉乱接, 植物藤蔓缠绕附着严重, 低压电力线路与弱电线路攀附交织等。笔者对此深感担忧。

自1998年以来, 农村电网经历了两期建设改造工程、电气化改造工程、配网改造工程以及接户线改造工程等重大新建和改造工程。这些工程的完成给农村电网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无穷的活力。电价降了, 电压升了, 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用上了“安全电”、“明白电”和“放心电”。电磁炉、电冰箱、空调器等各式各样的家用电器走进了农民家庭, 新农村经济发展迈开了大步。这些工程因此也被群众高兴地称为“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民心工程”投入使用以后, 如果继续坚持用严肃、严谨、负责的态度加强后期管理维护, 用不着花费多少人力和物力, 就能保证电力线路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然而, 由于部分管理部门、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 后期维护管理不到位, 造成了设备线路隐患故障层出不穷, 加速了线路设备的老化和衰退, 降低了电力安全生产、群众安全用电的标准。在故障一个接着一个出现之后, 群众的盼望就成了失望, “民心工程”也就得不到民心了。

民心工程赢得民心 篇3

“我们家的胶管老化了,你们给换吗?”

“热水器什么时候转换啊?”

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位十分干练的女同志在耐心细致地一一地解答着。有时一句话要重复几遍,甚至几十遍。这是发生在市燃气集团煤制气转换天然气工程红桥分指挥部第五班工作现场的一幕。

转换中尽显典型风采

煤制气和液化气转换天然气两大工程,是市委、市政府的重点民心工程,也是我市继上世纪80年代“三年气化”、90年代“两气进津”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的燃气工程。作为该项工程的实施者——天津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本着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办大事的思想和顾全大局,情系用户、心系用户的奉献精神,谱写了一首“蓝色命脉”协奏曲。

前面提到的那位干练的女性,就是天津市劳动模范、规划建设系统服务标兵、红桥分指挥部第五班副班长的付玉玲。

每天工作开始前,付玉玲要早早地赶到工作现场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在分配各安检员的负责区域时,她将事先绘好的转换片坐标位置图讲给大家听。不熟悉用户的,她还要将安检员领到用户所在的楼门前……工作中,她根本没有时间休息,汗水湿透了衣衫,就是吃饭时,还在不停地处理着各种问题。她的手机一天几乎都在通话中,嗓子喊哑了,说不出话来,可她还是坚持在现场。

事后,记者采访她时,她说道:“其实我们参战的每个人几乎都是这样工作的。我们为能参加转换工程感到荣幸,能为转换工程贡献一份力量感到欣慰,能为35万用户使用上洁净的绿色能源而感到自豪。”

无独有偶,河北所收费标兵、中山路站的收费员朱鹏带着沙哑的嗓子对记者说:“我们站收费员女同志多,每片转换结气费那天常常要工作到很晚才能回家,咱是个男子汉,很不放心她们的安全,所以我就主动比她们多承担几个楼门的收费工作。”据了解,朱鹏不但多承担了许多收费工作,而且还常常要送女同志回家,而他自己回到家里时已经凌晨一点多了。这期间,他爱人怀孕,父亲患病,他都未能照顾。妻子老家来人想看一眼新姑爷,都未能见到。

类似上述情况,在转换过程中不胜枚举。

两大气源转换工程从决策到启动,从组织到协调,从单项施工到联合作战,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工序、每一个环节都倾注着燃气集团干部职工的智慧与汗水、付出与奉献。

气源转换工程的圆满完成,得益于燃气集团有一支高素质、敢打硬仗的队伍。这是一支守纪律、作风过硬的队伍:是一支吃苦耐劳、以苦为乐的队伍;是一支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队伍。在两大转换工程中,他们将燃气精神发扬光大,形成了宝贵的转换精神,那就是坚持站在高起点,抢占制高点,追求高水平的开拓精神;敢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敢干前人没干过的事的创新精神;“五加二”、“白加黑”,坚韧不拔,敢啃硬骨头的攻坚精神;上下一心,群策群力,相互支援的团队精神;不计得失,顾全大局,心系用户的奉献精神。

赢得民心,用户满意

河北区黄纬路居民王单绨说:“转换当日,我请了半天假在家等待安装灶具,安装完灶具后已经是中午11点多了,安装师傅告诉我,要等安检员来检查。我只请了半天假,没有时间等了。正当我准备离家时,只见一位小伙子满头大汗,坐在花池边休息,此时已经12点多了,见他带着燃气工作证,我便上前询问,小伙子知道情况后,说‘不安检是很危险的’,他又给我讲了不安检的危害。他说,我不是负责您这一片的,既然您没时间等,我跟您去检查一下吧。这令我很感动……”

事后,王单绨了解到,这位小伙子是燃气集团第一销售分公司质检员刘磊。其实,在转换过程中,类似刘磊举动的大有人在,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转换工程指挥部和全体参战人员,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克服高温“桑拿”、大雨连绵等困难,精心组织,细心操作,在保证百万居民正常生活用气的前提下,没有一次大面积的停气和一户安全事故发生,受到了百姓的高度称赞。

家住红桥区桃花南里的李秀兰老人深有感触地说:“我和爱人是双职工,年轻时每天下班还要饿着肚子点煤球炉子才能做饭;后来用上了液化气罐,但换气很不方便:煤制气的通气终于实现了一打火就着;现在又盼来了天然气,灶具不黑了,做饭也快了。”邢广成老人说:“这真是一项盼望已久的工程,以前我家住河东区,使用的是天然气,搬到红桥区后使用煤制气很不适应。今天又能使用天然气了,我特别高兴。你们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而且没有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这是政府的一项功德善举。”家住南开区川北里7号楼的余耀明大爷激动得说“我们盼了十年的愿望今天终于实现了,燃气集团在奥运前进行了液化气小区的气源转换,确实为百姓办了一件实事,符合老百姓的心愿。

据了解,在煤制气转换天然气工程中,燃气集团斥巨资为35万用户免费发放了天然气灶具,为转换区域内50%的用户免费更换了老化胶管,使用户不花一分钱,就用上了清洁的能源。燃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伯全,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金建平等领导班子成员,多次深入转换现场,了解群众需求,耐心解答群众咨询,宣传转换政策和用气常识,并亲自为用户发放灶具。

早在转换工程开始之前,燃气集团就进行了大量有条不紊的准备工作。从通知居民领证、领灶,到什么时间入户安装等,一系列细致入微的工作,他们都提前做到了,让居民有所准备,既不影响老百姓日常生活,又能顺利完成换气工作,真正做到了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之所以赢得民心,是他们科学规划、创新思路、精心组织、严细管理的结果;也是广大燃气干部职工工作认真、态度和蔼,对待群众平易近人、认真负责的体现。

同时,这也是燃气集团讲政治、顾大局,为政府做劲,为百姓分忧,解放思想,努力拼搏的结果。两大气源转换工程取得了“文明转换无投诉”的良好佳绩。正像燃气集团领导对记者说的:“好事一定要办好,否则不如不办。”

能够赢得民心,更在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对于煤制气转换工程,市领导召开了四次专题会议并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以市政府名义召开转换工程动员大会。液化气转换工程被列入市政府2008年工作要点,市领导多次听取汇报并做出批示。市委规划建设工委、市建委给予了具体的工作指导。市各有关部门和有关区、街政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推动了工作,鼓舞了广大参战人员的干劲。广大参战人员更是以忘我的热情积极为百姓服务,使老百姓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转换带来的好处,交口赞誉。

认真负责,安全保证万无一失

煤制气转换天然气工程,涉及市内红桥、河北、北辰三个区,35万户居民。工程从2006年7月8日开工到10月31日竣工,历时116天。新建高中压管线109公里,高压调压站3座,更新安装调压器34台套,置换中低压管线1431公里、闸井7134座、凝水缸4386座、调压站117座。

液化气转换天然气工程,涉及和平、河西、河东、河北、南开、红桥、

北辰、西青、东丽9个区42片40800户居民。工程自2007年9月7日启动,分2007年2008年两个阶段实施,到2008年5月29日竣工,历时174天。

面对如此庞大的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如果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重大安全问题。但他们做到了“安全转换无事故”。精细的安全管理、完善的质量检验体系和新技术手段的支撑,为两大转换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证。

家住河北区金狮家园的张玉环用户,在尚未进行转换质检的情况下就出门办事去了。这可急坏了安检员周海,他两次入户没有结果……最后,才费尽周折找到户主,并及时做好了质检,保证了用户的安全。

安检员刘淼在为裕泰家园的一家用户做完质检后,她继续为隔壁用户进行检查。当她返回楼道时,闻到了一股刺鼻的煤气味,腰间的报警器顿时红灯闪烁,响声大作。仅几分钟的光景,房间的里的煤气浓度已经很高了。刘淼大声喊道:“您别动,别开灯,也别打电话。”随后,她迅速关闭燃气截门,打开窗户……原来,该用户认为新领到的炉灶有问题,没有关闭燃气截门,就将胶管拔下搬起炉灶出门更换去了……刘淼的冷静、果断,赢得了在场群众和同事们的好评。她却说:“平时的培训现在用上了,这也是我应该做的。”

他们的临危不惊、处变不乱的作风,与燃气集团长年坚持安全生产及科学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两大转换工程共制定了数十项规章制度,全员培训考核,保证操作规范,质量有标准、工作有要求。实施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煤制气转换工程分成3个阶段、10大节点、66个环节,每一节缺一不可。液化气转换工程分为3个阶段、52个环节,使工程在规范化、程序化的调控下顺利组织实施。加大执行监管力度,建立通报表扬和通报批评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同时,多项先进科技手段的应用,成为气源转换工程的最大亮点。燃气集团利用在全国同行业处于先进水平的GIS燃气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绘制转换施工图,制定管网切改实施方案,使转换准确、科学、安全地进行。利用先进的用户户籍微机管理系统,快速下达转换任务单,及时统计传输转换数据。利用卫星通讯设备,保持多个指挥系统同时呼叫,使各项指令及时传达到分散作业的各个班组,保证了指挥系统的灵敏准确。为了做到转换安全、万无一失,他们利用先进仪器,对转换质量进行检测,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

民心工程建议 篇4

莒县在推进党务公开工作中,始终把为民、便民、惠民贯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注重在公开内容上体现民意、在公开形式上方便群众、在公开过程中双向互动,努力把基层党务公开建设成社会认可、群众满意的“阳光工程”、“民心工程”,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升了党员群众的满意度,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分类公开体现民意

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公开内容的确定上,把党务公开工作的要求与党员群众愿望有机结合,坚持把握共性、彰显特色、重点突出,分类明确公开内容,做到既涵盖全局工作,又突出公开重点,使公开内容最大限度的反映民声、体现民情、彰显民意。在共性的日常公开内容上,把群众关心关注的事项,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认真进行梳理归类,把握各个层面的共同特点,确定出同一层面的公开内容,作为统一的“规定动作”。分别确定县委公开内容分为9类28个方面87项,县直部门公开内容分为8类24个方面62项,乡镇街道公开内容分为8类53个方面82项,村居社区公开内容分为6类17个方面44项;在个性化的即时公开内容上,把全县87个县直部门、46个基层党委以及所有村居社区基层组织依据不同的工作职能,从行业特点和工作实际出发,把农村资金、资产、资源 “三资”管理使用、惠农政策、食品药品安全、拆迁安置补偿、卫生教育改革等15类80个项目,作为党务公开的“自选动作”,分别制定具有单位工作特点、体

现出差异化的党务公开目录,确定公开内容;在重点公开的内容上,始终注重把握社会关切,把党员群众关注度高的“三重一大”等事项,作为公开的重点内容,认真落实预公开。在决策前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集思广益;决策时充分进行民主讨论;决策后向社会公布实施,接受公众监督。通过定期公开、即时公开、全程公开等方式,有效的保障了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高了党员群众的关注和支持程度,让党务公开的工作真正的走进民心,贴近民心。截止目前,莒县已经按照“规定性”动作要求,向共计社会公开了党务信息26000余条;按照“自选动作”要求,公开农村 “三资”管理信息256条、惠农政策信息312条、食品药品安全方面94条、拆迁安置补偿方面78条、卫生教育改革方面164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方面136条,民政帮扶救济方面119条;按照重点公开内容要求,各级共计向社会公开党员群众关心关注、社会关切的重大事项387条。

“四专”公开方便群众

始终以方便群众为出发点,在公开形式的确定上,按照“规范、便捷、实用”的原则,注重把传统公开方式与科技手段相结合,不断创新公开方式,探索实施了“专栏公开、专网公开、专人公开、专报公开”四专公开方式,受到党员群众的欢迎。一是专栏公开。把党务公开栏作为主要公开渠道,在县直部门、乡镇街道统一设立固定党务公开专栏。在公开栏结构上,统一设计为“上屏下栏”模式,上部设置LED显示屏,滚动显示即时公开内容;下部设置公开栏,集中展示长期公开内容。在县行政办公集中区域,建设了党务政务公开示范一条街,以方便群众查看和监

督。同时,在农村社区把广播喇叭作为党务公开的重要形式,每天早晚定时播放,方便群众及时了解党务信息。目前,全县已设置党务公开栏1760个,1260个村全部实现广播喇叭“村村响,大家听”。二是专网公开。开通了莒县党务公开网站,将面向社会的党务政务信息全部在专网公开,设置领导活动、工作部署、经验交流、工作动态、图片新闻、意见建议、信息反馈等8个栏目,并与21个乡镇街道和64个县直部门相互链接,打造了融党务工作部署、任务推进落实、工作成果展示、信息立体公开于一体的党务工作集中公开平台。三是专人公开。在县委、县直部门和乡镇实施党务公开信息专人发布制度,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及时发布党务工作重大事项、重要活动实施过程,热点问题或突发事件的处置措施及其结果等。目前,已召开座谈会、记者见面会70多场次。同时把这一制度延伸到网上,每个乡镇、每个县直部门单位都设置至少1名网络新闻发言人,即时回复“网上问政”留言,并将所在单位有关政策信息、征集意见建议、回复并办理网民诉求事项等工作及时发布,对网民反映问题24小时内给予回复。网络新闻发言人每天在网上发布、回复信息200多条。四是专报公开。主要采取了三种形式:第一种是手机专报。发挥手机短信传递快、阅读便捷的特点,建立手机信息发布平台,定期向全县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发送党务信息。第二种是文字专报。针对老干部、老同志乐于看报的实际,在《莒州通讯》开设专题,进行文字专报。目前,已编发党务公开砖刊122期。第三种是视频专报。适应农村党员群众喜欢看电视的特点,在县电视台专门开通党员自动点播频道,党员群众只需拨通

免费点播热线6888360,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党务工作信息。该频道开通以来,点播量超过13000人次。

双向互动惠聚民心

始终把让群众受益,让群众满意作为党务公开工作的根本宗旨,注重党组织与党员群众之间信息的良性双向互动交流,在互动中倾听群众的呼声,在互动中接受群众的监督,在互动中推进民主决策。使党务公开工作成为畅达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心的一个重要渠道。围绕畅通表达、诉求渠道,在莒州网站上设置党组织和党员群众互动交流平台,每个县直部门和乡镇都设置版块,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各单位网络新闻发言人与党员群众在线实时交流,听取他们的呼声,建立问题受理、转办、交办、回复、整改、反馈、群众满意度测评等工作台账,每周梳理汇总、评估问效。目前,每周在线互动达3700多人次。各单位共回应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难题8300多个;围绕权利运行公开透明,实行全县领导干部公务活动网上公告制度,将县直部门、乡镇街道班子成员工作日公务活动在莒州网上进行公告。通过网上“晒”公务,让普通党员群众知晓领导干部每天公务活动和工作情况等,拓宽群众监督渠道,筑起群众监督新平台。实行党员群众“点题”公开制度,要求专人负责,在3日内作出答复。目前,全县各级党组织共接受群众“点题”公开630次,按期办结率达100%;围绕促进民主决策,推行农村党员提案制度,党员将党内事务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以书面提案的形式,提交乡镇党委和村“两委”,镇村两级集中商讨研究,纳入决策。推行党务信息联络员制度,每个乡镇选聘20多名党务公开信息联络员,负责收集社会各界对党委政府、部门、村居等各级组织的批评、意见、建议等,乡镇党委定期梳理汇总,认真吸收采纳。推行村务民主施政制度,乡镇党委派出下访工作组,对施政方案、施政措施、施政效果等问政于民。目前,已派出了68个下访工作组,有120多项党员提案进入乡镇党委决策,520多名党务信息联络员提供有价值信息1600多条。

通讯员:张念军王青长

通讯方式:莒县纪委

提升民心工程活动开展情况总结 篇5

一、“民心工程”落实情况及保障措施

(一)具体活动情况

(二)保障措施

1、积极动员。县“民心工程”实施意见下发以后,迅速召开全局机关干部会,传达文件精神,对活动进行动员,使同志们深刻认识到实施民心工程是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要求每名机关干部以实际行动投身于活动之中,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那些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群众身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加强领导。成立了实施“民心工程”工作领导小组,任组长,为成员,负责“民心工程”的组织领导、检查督促。17个帮联小组的组长做为本组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组的帮联活动。每名帮联干部还根据调研情况,如实填写了《机关干部帮联情况登记表》,局班子成员对帮联措施不得力、不可行的,审核不予通过,并责令限期重新制定措施。

3、考核检查。为确保“民心工程”收到实效,每个帮联小组按月向局班子汇报工作进度,局班子对帮联情况月抽查,季检查,并将工作开展的好坏做为年终考核评优的一项重要依据,对认真履行职责,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干部予以表扬和奖励,对敷衍塞责的,给予批评教育,并酌情扣减所在科室目标分。

(二)认真开展“四个一”,树立良好的机关形象

我局既是县委、县政府的职能部门,又是为民服务的重要窗口单位,形象建设显得尤其重要。为此我局机关推行首问负责制,对属于本科室业务要不推、不托,对不属于本科室的要积引导到相关科室办理。我局规定了十句标准问候语,要求每名机关干部在办理业务时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在百度中可以直接搜索到网络站使用。在劳动服务大厅、人才交流大厅等涉及为民服务的场所设立了专门的休息椅,并配备了茶叶、一次性纸杯及热水,为来局办事的群众提供舒适的环境。在接待来人来访方面,认真记录群众所反映的每一个问题,并耐心解答,能马上解决的,在一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一时解决不了的,说明情况,在三个工作日内答复完毕,由于受政策法规限制而不能解决的,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稳定群众情绪,防止矛盾激化。此外,还在服务对象中新聘请了10名监察员。

通过开展“民心工程”和“四个一”活动,我局机关作风明显转变,与基层群众关系进一步密切,丰富了“树争促”学教活动的内容,为我局各项工作实现“走在全省前列,力争全市上游”目标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根据工作实际,总结经验,拓展思路,创新方法,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大处着眼,推出了多种户籍办理便民新举措,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大大方便了办事群众。

漩涡派出所民警在进村入户摸底调查工作中,发现大多数群众对户籍办理的程序不了解、不清楚,部分群众根本不知道怎样申报户籍业务,群众在办理户籍业务时总是因为材料不齐、手续不齐等原因,导致多跑路。漩涡派出所为了让群众少跑路,缩短户籍办理时间,针对辖区的户籍管理情况,结合各类户籍办理规定,户籍室把办证程序制作成便民明白卡,同时通过张贴温馨提示的方法告知群众,增加了户政工作的透明度。卡片里向群众详细解释了“新生儿上户、户口注销、户口迁移、户口漏登补录、户籍项目变更”等群众最关心的户籍办理程序及办理时所需的材料、手续,宣传卡一经发出,立即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针对当地村民居住分散、办事路程遥远且部分群众不识字这一现实情况,漩涡派出所组织各村干部到派出所认真学习户籍办理相关程序,通过村干部将户籍办理程序告知村民,这样减少了群众因手续不全跑冤枉路情况。与此同时,漩涡派出所更提供上门服务,方便偏远地区老、弱等特殊群体办理业务,考虑到他们行动不便,户籍室民警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深入辖区为其申报取证。

为全面推进安底派出所服务窗口建设,规范窗口民警工作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群众满意度,促进和谐警民关系,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安底派出所推出如下便民措施。

一、按照《贵州省公安机关四十条便民利民措施》规定,以抓“窗口”服务和形象建设为切入点,统一制定详细的办事指南,公示办理流程、时限、收费标准等,办理户籍业务时对符合法律、政策规定,申报材料齐全的,一次性办结;材料手续不全的,告知应当补充的证明材料和上报审批时限,群众补齐后,第二次予以办结,决不让群众跑第三次, 使户籍管理真正做到规范、公开、公正,让群众满意。

二、实行24小时值班和户籍室低台敞开式办公服务。坚持每周7天,每天24小时办证制度,同时向居民发放警民联系卡、公开承诺书,印发“便民传单”,进行发放,增强工作透明度,做到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杯热茶,一张椅子,警容严整,仪表端庄,使用公安民警服务用语,热情接待,礼貌待人,向群众展示人民警察良好的警风警纪和形象。

三、在户籍室内准备桌、椅、开水,笔墨纸张、针线、花镜等用品,方便群众使用。

四、开设导办台、便民验钞机服务。我所设立导办台咨询服务,解答来所群众办理业务等方面问题,义务用验钞机为群众鉴别钱币真伪。

五、缩短户籍办理时限,实现快捷便民,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在执行《贵州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公安厅关于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规定,办理各类相关人员“农转非”手续时,申请人申报材料齐全的,办结时限由原7个工作日缩短为4个工作日。

六、为无房人员提供公共户口簿服务。对学生毕业分配、工作调动、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离婚等暂无住房、固定租房或住单位集体宿舍且无集体户口的人员,可将户口登记在派出所设立的公共户口簿上。

七、简化户口迁移程序,高效便捷服务群众。居民拟迁入户口时,取消需要原户籍地派出所出具户籍证明的规定;凡持有《户口迁移证》的人员,立即给予办理入户;对遗失《户口迁移证》的人员,经原证件签发机关审核,2日内给予补发或恢复。

八、本地区范围内,因结婚和工作调动需办理户口迁移的,凭结婚证或有关部门的工作调动文件,不需办理准迁证,直接由原籍派出所办理迁移手续。

九、开通绿色通道。开通为外地返乡人员、中高考学生办证服务绿色通道,为行动不便老、弱、病、残人员上门办证服务,预约服务活动,满足人民群众不同的办证需求,为群众解决困难。

十、为方便群众每次到来所办理各类证件,每周的双休日、元旦,春季,五一、十一国庆长假等节日期间,放弃休息时间,24小时照常加班加点为群众办理户口、临时身份证、第二代身份证等业务。

十一、留办、代办制度。针对群众到派出所办理户口事项,可能遇有停电、开会或需审批的社区民警、派出所领导不在等特殊情况,对材料齐全的先收下或代收并记下办事群众的联系电话和详细地址,待办结后电话联系或送到群众手中。

十二、为及时了解申请人对窗口工作意见和建议,实行定期电话回访申请人的形式,认真听取申请人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准确掌握管理动态情况,及时发现和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十三、设立临时身份证,二代证办证和人口信息咨询电话:0857-7416110、***投诉电话:***,7221829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登记备案并建立电话回访制度,设置“警务公开监督台”,每名办证民警的照片、姓名、职务、警号公开。

下各派出所自去年开展创建“阳光派出所”工作以来,一直将“便民、利民”工作做为工作的出发点,以群众满意度、安全感做为工作落脚点。今年以来,下各派出所结合“四大”活动,不断优化各项便民措施,由内而外大大提升便民工作的力度和广度。

一、办事区——便民措施细节化

自去年开展打造“阳光派出所”工作以来,对办事窗口从着装要求到上下班制度规定都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按照“人要精神、物要整治、说话和气、办事公道”的建队要求,严格规范工作人员的警容风纪和内务卫生。同时要求窗口工作人员进行错时上班制度和节假日值班制度。面对炎炎夏日,为使群众能有个凉爽、舒心的办事环境,下各派出所要求窗口工作人员上班提前10分钟将办事区内空调打开,使群众一进门就能感受到凉意。下各派出所还在值班窗口和户政窗口,全面推行落实了《值班组坐堂制》、《首问责任制》、《责任追究制》、《规范窗口文明用语制》、《执法办事限时办结告知制》等阳光制度,并且设置“星级服务评价器”和意见箱,将评判权交给群众。

二、警民互动——便民措施多样化

今年自开展“三访三评”及“四大”活动以来,下各派出所结合各项专项活动要求及辖区实际情况,进行了勤务机制改革,并打出了“打击专业化,基础专职化”口号。这使得基础民警与群众互动更加密切、更加和谐。下各派出所以“主动警务”为出发点,设立“流动警务点”并结合今年基层组织建设年要求,强化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主动警务”。要求全所党员进行“摆摊”工作,真正将“流动警务点”做好、做实。菜场、村居、祠堂等都成为了民警“摆摊”的场所,与群众“家长里短”,听群众反映情况、为群众讲解防范知识、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为群众办理暂住证登记、为群众排忧解难,以这种警民互动的方式为群众提供便利,渐渐的会发现听到群众的意见、建议少了,赞许与肯定多了。

民心工程免费服务情况的总结汇报 篇6

从2011年起,我局已将免费服务工作纳入了长效工作管理机制。为确保这项工作长期有效地开展,我局从建立健全领导保障、经费投入、宣传发动、质量控制、检查督导和总结评估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以带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事业的发展。2013年是我县计划生育的科学发展年,民心工程也进一步进行了升级,农村育龄妇女享受的生殖健康免费服务也得到了极大提高,现将民心工程免费服务升级的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为广大已婚育龄妇女提供生殖健康检查免费服务是人口计划生育的“惠民工程”。按《……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免费服务“民心工程”工作规范》有关规定,我局科学合理地制定工作安排。服务时间从3月15日开始,于10月30日结束。结合本县实际制定具体的服务计划,详细列出每支服务队所要服务的村名、入村服务时间、服务对象数。服务计划提前下发到乡、村,使其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二、加强投入力度,保障经费到位

在为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三项免费检查的过程中,增加了阴道分泌物、宫颈刮片检查两项免费服务项目。本年度民心工程专项经费投入38万,支出32万,其中用于民心工程服务升级的经费15万元。按照“免费检查、简单治疗、全程服务”的原则,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加强质量控制,畅通转诊渠道,强化跟踪服务,切实提高农村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

三、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免费服务开展前,组建服务队,根据我县具体情况服务队由县站医务人员组成。每支服务队由8人组成,每支服务队有1名以上执业医师(或助理执业医师)。由副局长带队,负责总体组织领导工作,以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服务任务。为保证服务质量,服务前我局对参加服务的技术人员进行了思想动员和相关业务培训,确保所有技术服务人员都能熟练掌握生殖健康检查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开展工作前服务站负责人对下乡服务所携带的医疗设备进行了认真的检查和验收,以保证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以最精的人员、最优的设备、最佳的态度去开展民心工程免费检查服务工作。

民心河二期工程设计改进 篇7

关键词:民心河,设计,改进

0引言

民心河工程是石家庄近年来投资项目最大的公益性工程之一, 它的建成, 结束了石家庄市区没有河流的历史。民心河通水数年来, 极大地改善了省会城区的生态环境, 进一步提升了石家庄的城市形象。

1一期工程概况

一期工程于1997年9月29日开工建设, 1999年9月29日建成通水, 沿线绿地和公园于2000年底全部建设完成。建设内容包括:明渠水系工程、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园林绿化工程、中水处理厂及中水管道工程。总投资11.45亿元。

明渠水系工程, 包括东线、西线、北线、南线、中线五条线, 全长56、9公里, 河道宽20-28m;排水管网改造工程长43公里, 将原来明渠污水改入地下, 分别输入桥西、桥东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园林绿化工程包括河道两岸绿化, 宽度为20-40m。同时新建、改建公园、游园22座。中水回用工程包括中水处理厂, 两个加压泵站及15.1公里输水管道。

随着石家庄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完善城市功能和布局,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 改善和美化人居环境已成为当前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民心河一期工程峻工后, 市区仍有几段河渠没有改造建设, 主要是桥西明渠和南栗明渠, 桥西明渠和南栗明渠承担着市区南部约22.88平方公里范围的排污和泄洪任务, 由于渠道断面太小, 加上多年来渠道淤积严重, 过流能力严重不足, 现有渠道远远不能满足排水泄洪的需要, 拓宽整治渠道是解决市区南部排洪问题的首要任务。而且区域环境非常差, 其周围市民渴望追求优美生态环境及居住条件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因此开发建设民心河二期工程, 也是大势所趋。

尽管一期工程建成后成效显著, 但是作为设计者经过反思仍感觉留有一些遗憾, 并且经过几年运行管理, 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2二期工程概况

民心河二期工程 (桥西明渠、南栗明渠) 的改造建设, 将结合现状情况和排水、蓄水、渗水的需求, 在满足城市防洪的基础上, 突出环境建设, 沿渠分段设闸、坝拦水形成水面, 利用中水和雨水蓄水, 入渗补充地下水, 配合绿化建设形成有水有林的生态景观。在总结一期工程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秉承截污除垢、明渠还清, 宜宽则宽、宜弯则弯, 人水相亲、和谐自然设计理念, 在二期工程设计中主要做了以下改进和完善。

2.1排蓄分离由于民心河是市区内唯一的防洪排涝通道, 按照规划一期工程渠道是排蓄结合的设计要求, 民心河首先满足排涝的功能性需要, 其次才是蓄水景观需求, 排在先, 蓄在后, 雨季需要塌坝低水位运行。明渠蓄水位较高, 如不采取措施会使雨水管道倒灌, 对路面产生不利影响。因此, 在雨水管道出口设闸, 在蓄水时闸门关闭, 以防渠水倒灌。同时在闸前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之间设连通管。使雨水管道内平时小雨和少量污水入污水管道。逢暴雨时, 开启闸门, 关闭连通管, 明渠排水泄洪, 雨水管道正常排水。但是建成后, 由于市民盼水心切, 景观效果明显, 显然蓄水景观喧宾夺主排在了首位, 管理部门也不敢轻易塌坝放水, 从而雨水出路受阻。而且北方雨型又多暴雨, 来得急雨量大, 一旦渠道排空蓄水不及时就会使排涝受到直接影响, 造成市区排水不畅。

在二期工程设计时, 采用了排蓄分离的办法。在渠道的两侧不仅敷设污水管截污排垢、同时还敷设雨水管沟用于初期和常规雨水排放, 渠道主要用来蓄水保证景观, 只有在遇到特大洪水时才用来泄洪, 这样即可保证河道景观效果的连续性, 又可避免雨天过后清淤露出河床有碍观瞻。

2.2园林绿化更接近自然民心河一期受渠道两侧地形条件限制, 渠道线型几乎都为直线, 最宽处也只有二十几米, 驳岸景观也比较单一, 亲水性差。民心河二期在保证子槽流量满足排洪的基础上, 线性设计秉承宜弯则弯, 宜宽则宽的原则, 渠道线型优美、自然, 富于变化。此外驳岸景观设计与一期相比形式更加多样化材质更加多元化, 摒弃了一期工程直上直下的设计, 而使线型更为曲折自然, 为创造自然生态的河流, 岸线多为蜿蜒回旋的曲线, 驳岸采用多种自然优美的生态驳岸。生态驳岸是指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 它可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功能, 增强水体的自净作用, 同时具有一定抗洪强度, 并对河流水文过程、生物过程具有多种调节作用。根据地形竖向高程设计了各式各样不同的驳岸, 有卵石沙滩驳岸、木桩驳岸及各种自然山石驳岸。对于较陡的堤岸, 驳岸表面放置自然山石, 既满足防护功能, 又兼具景观性。对于舒缓的坡岸采用草皮护坡, 间或点缀自然奇石。生态驳岸把滨水区植被与堤内植被连成一体, 构成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等。为满足游人的亲水需求在局部地方设置台阶及平台供游客休息戏水之用。植物景观、鹅卵石景观、亲水码头景观等丰富多样的景观交替分布在河道沿岸, 从而更加体现民心河的休闲、生态景观及亲水景观功能。另外, 民心河二期河面更加开阔, 最宽阔处可达百米, 可以很好地将沿线园林景观联系在一起, 形成有水有林的生态景观。

2.3选材更具生态功能受当时技术局限, 民心河一期工程渠底挡墙防渗选用的是水利常用的土工布防渗材料, 这种材料防水效果突出但是透气性差, 不具有生态功能, 种植在水中的植物无法扎根, 渠道不能满足生态要求。民心河二期工程选用了更具生态功能的防渗材料————膨润土防水毯。膨润土防水毯既有土工材料的密封、隔离和增强作用, 又具有优异的防渗性能, 抗渗静水压可达0.4MPa, 渗透系数达10-9cm/s量级。不老化, 具有永久的防水性能。性能价格比高, 在人工湖的防渗工程中更有独特优势, 是目前人工河湖防渗工程中最为适宜的材料之一。膨润土防水毯具有“水汽呼吸”功能, 可以允许适量的水分和氧气穿越防渗层, 到达其下面的土壤中, 从而保持水下微生物平衡, 抑制厌养菌繁殖, 防止河水腐化变臭。膨润土是天然无机材料, 不会发生老化反应, 耐久性好;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不利影响, 属环保材料。这种材料不仅防渗而且通透性好, 更有利于水生植物的扎根、生长。

2.4科技亮点:钢制水坝民心河一期工程采用橡胶坝来起到挡水蓄水功能, 但是使用时起降放水较慢, 充水时要用2-8个小时。民心河二期工程将采用两座钢坝用做景观坝, 这是石市首次应用此项新型技术。这种钢坝不仅外观美观, 最重要的是开启方便, 一倒一立之间, 两三分钟完成启闭, 就能完成排水和蓄水工作, 而且钢坝不需再充水, 节省水资源。不仅运行管理便利, 也为塌坝泄洪争取了时间。

2.5桥型更加多样化民心河二期工程将新建桥梁10余座, 与一期工程相比桥型更加丰富, 装饰更加多样, 一桥一景, 不仅满足白天景观也考虑夜间亮化效果, 昼夜不同景。

2.6自控系统的应用民心河二期工程自控系统采用PLC及上位工控机组成的集散型控制系统, 与民心河一期自控系统联为一体, 全面集中监控沿线橡胶坝、闸门和闸阀等各被控构筑物的运行。中控室内可形象地显示渠道运行状况及各监测点动态数据, 实现各站点无人值守。促进管理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

民心河一期、二期工程和总退水渠工程建成之后, 中心城区明渠的拓宽改造和景观建设将基本完成, 污点变亮点, 将使市区明渠水系去污还清, 真正给市民营造一个蓝天碧水、绿树鲜花、夜景璀璨的优美环境。

参考文献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S].

[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S].

[3]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S].

铭刻在百姓心坎上的民心工程 篇8

匡庐山下,一栋栋教学楼拔地而起,一所所学校展露新颜;赣水之滨,一张张笑脸阳光灿烂,一阵阵歌声清脆嘹亮。如今,“最美的地方在学校”已成为赣鄱大地的教育新常态。

聚焦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江西省近年来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所有孩子们都能在同样的阳光下、同样的沃土里,播种梦想,迈向未来。

政府用心抓均衡

安远,赣南的一个山区县。

安远县委、县政府办公楼是上世纪50年代建的,最新的也是80年代建造的,与全国大多数县级政府大楼相比,显得十分寒碜。2013年,新建县行政中心项目已经获得上级机关的批准。

2013年6月,带着组织的重托,严水石由赣州市林业局局长履新安远县委书记。他上任伊始,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权衡再三,并通过县委全委会果断决策,把新获批的1亿多元建政府大楼的钱拿出来建设学校。严水石是个对发展教育具有强烈责任感的人,2016年9月光荣当选全省首届“感动江西十大教育年度人物”。

近3年来,安远县投资7.4亿元建设教育园区,共安排了9个项目。占地面积400亩的安远一中新校园,比原来只有80亩的老校园面积扩大了5倍,教学楼等建筑美观大气,这是大手笔绘就的安远教育发展代表作。

与此同时,安远县高位启动学校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投入5.7亿元资金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进行标准化建设,全县共有168所学校得到了改造,许多农村学校几乎是在原址上新建了一所学校,真正实现了“每一所学校都漂亮”。

像安远县一样,地处赣西边陲的莲花县,政府的办公楼也很破旧,学校却建得漂漂亮亮。安远和莲花都是国定贫困县,却都大手笔抒写了教育跨越式发展新篇章,这是我省各级政府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缩影。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我省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早在2010年,江西省政府就出台了《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2012年,省政府与各设区市签订了《江西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任务书》,明确了责任。2013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西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意见》,督促各项政策贯彻落实。

党政重视成为我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强大动力。全省各级政府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根本、抓民生、抓未来”的思想,加大投入,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从2013年起,江西省委、省政府决定统筹整合资金50亿元,集中财力,用3年时间,在全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全省各地还精心组织实施了初中工程、改薄工程、信息网络工程等,强化了实验室教学设施建设,开展了美丽校园等环境建设,加强了后勤生活设施建设,有力地提升了学校的硬件。

近年来,丰城市委、市政府出台了15个关于加快教育发展的政策制度文件。该市还建立乡镇教育考评机制,将乡镇教育发展纳入市委市政府对乡镇街道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对先进乡镇进行奖励,对投入小、安全事故多发、学生辍学率高的乡镇主官约谈。

黎川县是个与福建省接壤的山区县,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中,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用心做好“感情留人”的大文章。该县开通了“绿色通道”,出台了直接招收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和接收在外黎川籍教师回原籍任教的政策,近3年吸收了此类教师36人。从2014年开始,黎川县政府每年拿出350万元,在春节期间为全县每一位教师发放红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县在县城为外县籍教师集中安排宿舍100多套,宿舍里的配套生活设施全部由公家埋单,让每一位在乡下任教的外县籍教师来这免费居住度周末,此举赢得了全县上下的高度称赞。

像黎川县一样,吉安市吉州区也在关心教师上下足了功夫。区政府为全区村小、教学点约320名教师在镇区每人建设一套公租房;在城区实行教师团购房优惠政策,对获得县级以上表彰的教师予以特殊优惠。该区每年安排100万元为乡村教师免费体检,安排100万元对优秀教师、校长进行奖励,安排100万元对乡村教师进行培训,安排100万元对困难教师进行专项资助。

现在,全省上下形成了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对教师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体贴,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2015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长期从教教师荣誉制度,对在乡村任教满20年和在各级各类学校任教满30年的12万余名教师颁发荣誉证书,以表达对广大长期从教教师的崇高敬意。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还面向社会征集“长期从教教师荣誉徽标(LOGO)”,并在去年教师节前将荣誉证书发放到了教师手中。这项举措在国内尚属首次,激发了广大教师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我省在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中,投入2.65亿元建设农村学校食堂25.4万平方米;投入4.58亿元建设42.6万平方米农村教师周转房,改善农村教师住宿及用餐条件。2011年以来,我省财政共安排4亿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政策,大力推进教师周转宿舍建设。

从2008年起,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特殊津贴政策。2015年,将发放标准从210元、360元两档提高到300元和500元两档,每年省财政需拿出资金5.5亿元,覆盖了全省9万余名乡村教师,并计划逐步扩大范围。特殊津贴政策的实施,缩小了城乡教师收入差距,有效地鼓励和引导了优秀教师安心扎根乡村教育事业。

在高位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中,我省还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工作的合力。

九江市创新职能部门协同督导机制,联合发力,共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督导、市级复评等工作中,由市发改、科技、公安、财政、建设规划、审计、人社、卫计、国土资源、编办等职能部门领导轮流担任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履行教育督导和行政职能双重职责,及时发现和解决县(市、区)教育困难。近3年来,九江市直部门协同督导,县(市、区)政府追拨教育经费3.34亿元,新增教师4034人,划拨教育用地3233.9亩,快速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地处赣东北的玉山县,以创新督导评估推动教育均衡发展。该县出台教育教学工作现场督评暨亮点展示活动制度。玉山县的督评“规定工作”围绕着教育教学这一中心,重点督查教师备课和作业批改等教学常规工作,以及课堂教学、教师管理、校风校貌等内容。“自选工作”就是学校工作亮点的展示,可从管理特色、教学改革、校园文化、队伍建设、体艺活动、校本研修、课程开设等方面挖掘。展示督评结束后,督评组进行现场点评反馈,并建立了督评回访制度,组织专门人员对已举行现场督评的学校进行不定期的回访。现场督评暨亮点展示活动已成为玉山县强有力的办学“指挥棒”,实施素质教育的助推器,教育均衡发展的导向仪。

党政重视,为教育均衡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2015年底,宜春市的樟树、丰城、奉新等6个县(市)同时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评估认定。至此,全市10个县(市、区)中共有8个县(市)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评估认定;今年,宜春市所辖的万载县也申报并积极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评估认定。目前,全省共有22个县(市、区)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评估认定。今年又有42个县(市、区)将接受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评估认定。

优质带动激活教育资源

近年来,南昌市实行的中小学“零择校”教育新政,像温暖的阳光,温暖百姓的心。而推行“零择校”的基础是校际间的教育质量均衡。

为了办好每一所学校,南昌市在教育资源整合、集团化办学方面连出新招。南昌市西湖区将松柏小学和干家巷小学、羊子巷小学和孺子亭小学、珠市小学和棉花市小学进行了全面整合,实现了优质资源的扩充,家长也不再争着“择校”。“弱校与强校的合并,是对教学网点的科学梳理,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珠市小学校长褚志远说。“珠市小学是南昌市名校,这次合并,让我们的孩子也能在家门口享受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我们真的非常高兴,政府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好事、实事。”五(9)班学生家长涂莉娟兴奋地说。

2015年12月,南昌市站前路学校教育集团挂牌成立,实现一校三区四址规范化管理。“集团成立后,各学校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教学质量也得到显著提高。通过集团化的办学模式,形成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协作创新的办学新形势,让教育教学更加均衡、更加优质。”站前路学校教育集团副校长张莉说。教育集团的成立,是西湖区名校孕育新校模式的新成果。目前,由站前路小学孕育的云飞路第一学校和莱茵·千禧校区、由珠市小学孕育的云飞路第二学校均已开班办学,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大化。

新余通过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近年来,全市共撤并初级中学12所、小学4所。分宜县农村初中全部撤并到城区新建的分宜六中,并先后新建、改扩建了渝水六小、仙来学校、仙女湖中学、北师大新余附校、市中心幼儿园新园等一批优质学校,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张。

新余市还实行学区制办学改革,化解大班额、降温“择校热”。市一中、市四中两所热门学校分别与原二中(市一中魁星阁校区)、原六中(市四中毓秀校区)实施学区制改革,教育资源实现共建共享,热门学校大班额现象得到控制,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2016年11月3日,全省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鹰潭举行,鹰潭市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近年来,鹰潭市不断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力度,“三通两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全市已接入宽带学校447所,接入率9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7%;班班通覆盖学校412所,覆盖率8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全市69个农村教学点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鹰潭市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升了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能力。

从最薄弱的农村突破

近年来,景德镇市农村学校办学水平稳步提升,得益于多措并举向农村教育倾斜。景德镇市通过统一招聘、特岗计划、免费师范生安置等措施,补充教师1600余名,其中农村教师岗位占50%以上。2013年实施“边远贫困地区教师支持计划”以来,城区238名骨干教师先后到农村支教,提高了农村教师水平,农村边远地区师资得到了充实和稳定。

景德镇市下辖的乐平市,为改善边远农村地区教师数量不足的现状,自主创新了“定岗不定编”教师招聘模式。在面向全省招聘315名教师的基础上,由教育局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组织,再次面向全市招聘小学教师131名,补充到小学教学点。此类教师的管理采用定岗不定编原则,即为招聘录用教师提供一份劳动合同、一个工作岗位,享受在编在职教师同等待遇,但这些教师不纳入编制管理。

“我们的农村学校比城里的好。”芦溪县教育局副局长刘旭波在接受采访时说。

几年前,芦溪县银河二中校舍破旧不堪,校园面积狭小,师生活动场地十分有限。2010年,新招的3名教师,看到破败的校园环境后,有两位老师转头就走,直接放弃了这份工作。“正是借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东风,银河二中才起死回生,要不然真有被撤并的可能。”原银河二中校长夏建明说。如今的银河二中,校园面积达26亩,校舍焕然一新,建有标准化塑胶跑道,校园内充满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芦溪县通过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的场地、实验器材、信息化建设,保证每所学校建有标准化塑胶跑道,缩小了城乡差距。同时,切实加强学校常规管理,推进生态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薄弱学校教学质量,纠正了农村学生向城区学校拥挤的“择校”之风,从而减少城区学校的大班额。

2011年师范毕业的方小龙在一所村小——芦溪县马塘小学任教三年,现在宣风镇中心学校跟班学习。“在这里我感觉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方小龙年轻的脸上洋溢着笑容。芦溪县实行教师跟班学习,年轻教师和村小教师需先在城镇学校跟班学习一到两年,积累一定教学经验后下乡支教,这样真正实现了农村师资力量的逆袭。

“其实我们这里是村小老师的待遇比城镇的好,这样就确保了村小的优质师资。”银河镇明德小学校长易和生说。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芦溪县采取积极措施,落实农村教师特殊岗位津贴,稳步提升教师各项待遇,确保广大教师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

“只有越来越多的学校都成为优质名校,人们才会让子女在家门口安心就读,全区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优质均衡,家长才不再为择校而纠结。”接受记者采访时,吉州区教育局局长杨虎先说。

吉州区始终坚持优先满足农村教育需求的原则,努力把农村学校打造成微型城区学校,不断缩小校际差异。“我们要让全区所有农村学校实现‘围墙外是农村,围墙内是现代化学校。”杨局长对此充满信心。

为了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不仅需要完善农村的标准化建设,更需要稳定农村教师。吉州区每年拿出专项资金来关心鼓励教师,并向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教师倾斜。

为确保学校共同发展,吉州区全面推行合作办学、对口帮扶等办学体制改革。探索优质学校托管薄弱学校、名校办分校,集团化办学、集团化捆绑考核,进一步提升区域内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为了保证全区每一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吉州区不断加大扶贫力度。农村特困学生除获国家资助外,每月还有200~300元生活费;对于全区42名无父无母的孤儿,教育局动员42位企业家进行一对一帮扶,一直资助到孩子大学毕业。

近年来,我省紧紧扭住农村教育这个重点,多措并举,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重点,开展城乡教育结对帮扶,快速拉长了农村教育这块短板,实现了城乡教育的同步发展。

城乡都有好老师

每天下午4点过后,在樟树市最西端的吴城中心小学,就能见到从各个乡村教学点陆陆续续骑着电动车“回家”的乡村教师。中心校53位教师、教学点20多位教师,其中不乏来自广西、九江、南昌的外地教师,都把中心小学当成自己的“家”。“今年来报到,乡里的书记特意从樟树市赶回来,请我们新来的11位老师和送行的父母吃了一顿饭,让我们爸妈放心。来到学校,又优先安排我们外地的老师住刚建好的两室一厅周转房,待遇各方面有保障,自己留得也安心。”2016年考到该校的“90后”大男孩凌华南说,当老师是自己从小的梦想。吴城中心小学先后花费300多万元新建了56套教师周转房。“近期我们一栋新的教师周转房正在招标,届时学校不住校的老师,中午也能有个休息的地方了。”该校校长付国勤介绍。

乡村教育质量要提高,关键在乡村教师。如何在城镇化的背景下稳定并提升农村教师的水平,樟树市有自己的思考。通过出台相关政策,考入樟树市的新教师都要在农村先获得3年以上的农村工作经历。近3年,全市共补充新教师837人,绝大部分充实到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学科和年龄结构得到优化。为保障农村教师留得住、教得好,樟树市在落实边远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政策的基础上,市财政另外增发每人每月60元的交通补贴;投资2857万元为农村教师兴建了458套周转房和保障性住房。

农村教育离不开乡村教师的奉献。为给农村教育注入新鲜血液,玉山县从2015年起每年招聘260个特岗教师,连续招聘3年(通过招聘特岗教师、省考、定向招生等途径补充一线教师),以缓解教师的不足。

散落在乡野里的校园和校园里的“烛光”,点亮了乡村孩子的梦想,而如何让农村教师留得住、教得好,我省各县区结合自身实际也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

乐安县大金竹民族学校,是乐安县最偏远的学校,现如今也有专职的体育教师,大山深处的畲族孩子们也能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篮球、足球等项目。体育老师叫程召寒,从井冈山大学毕业,放弃了上海的工作后,在2015年考取了特岗教师,并说“条件比想象中的乡村学校好得多,让我有了家的感觉,也不想走了”。如今齐齐哈尔籍的程召寒已经在乐安县安了家,妻子和他是同一所学校的特岗教师。

乐安县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教师招不到、分不进的现象一度突出。自2009年以来,该县通过“特岗计划”招聘了509名特岗教师,严格招考程序、落实待遇,现在学历高、有活力、肯学习的特岗教师已经成为乐安乡村教育的主力军。

“只要符合政策,怎么优待都不为过。”这早已成为乐安教育人的共识。同时为了让特岗教师有盼头,乐安县在保障特岗教师福利待遇的同时,对服务期满经考核合格愿意留任的特岗教师,一律占编安置,截至目前已经安置了112名特岗教师。

2015年9月,翁志红,金溪县唯一的特级教师,主动到离县城40多公里的乡村教学点进行交流轮岗,让小山村沸腾了,不少村民纷纷把到县城插班的孩子转回龚家小学。

作为我省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试点县区,金溪县通过出台好政策,变“要我交流”为“我要交流”,通过名师支教,交流轮岗,激活城乡教育。通过发挥校长和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金溪县将全县60多位获得县级以上“教师标兵”“金溪名师”、县管拔尖人才、省市学科带头人、省骨干教师、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的教师,分3年下派,每年安排三分之一,到农村中小学支教1年。坚决防止和克服把“不好用”的教师“发配”交流出去,以期达到以点促面的效果。

人才是教育的核心,在江西各县、市、区,教师的专业成长一直是学校及教育系统的生长点,省培、国培,各种订单式的学习,成为各地积极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载体。

“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校良好的机制、良好的环境。学校为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促进了我们的快速成长。”工作3年,在南昌市教学技能大赛上多次获奖的姚驰聪,来自南昌市站前路学校教育集团云飞路校区。作为南昌市的品牌学校,在西湖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号角声中,学校从2010年起,率先实施“名校孕育新校”发展策略。组建集团后,学校从师资最强的站前路校区抽调了骨干教师融入各个新校区,形成了老中青搭配的结构优化,同时各校区一盘棋,学校扎实推进校本教研,推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特别是对于我们年轻教师,周五以‘跑课的形式进行培养。每位年轻教师有一个业务上的‘经纪人,每周陪该老师到一个校区进行公开课教学。通过各个校区教师与该‘经纪人的点评,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强则教育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成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脊梁。

教育公平的阳光普照大地

即使在周末、假期,井冈山中学校长李海鹰的手机也是响个不停,为了方便及时解决问题,他的号码是面向全校公开的,不少学生就因家庭贫困,拨通了李海鹰的电话。李海鹰也通过减免学费,四处找寻爱心人士,向学生践行“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的承诺。

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中,我省把关注弱势群体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革命老区井冈山,将教育帮扶作为全市精准扶贫政策六大帮扶政策之一。除了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对“红卡户”(建档立卡户)子女高中阶段学费、书本费全免并每年补助2500元;对‘蓝卡户子女高中阶段亦予以优先保障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井冈山市还对考取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和考入职业院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分别按每年4000元和20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连续补助两年。从2016年起,在生源地助学贷款方面实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学生应助尽助、应贷尽贷。

万安县,人口30万,16%的人已外出务工,在农村学校,留守学生占总学生的比例为60%以上。为此,万安县教体局就“留守子女”的数量、生活状况、教育状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建立健全留守儿童跟踪档案,以全面掌握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思想表现、学业成绩、日常行为、监护状况等。学校在课程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把“父母监护缺失”转化成对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起特殊作用的教育资源。

弋阳县圭峰中学共有500多名留守学生,约200名学生的家长在浙江义乌和浦江务工,学校便将家长会直接开进了学生家长务工的城市。当在义乌和浦江务工创业的家长们看到家乡的教师,看到自己孩子在学校生活的视频和对自己的祝福,感动不已。先后有30多位家长回乡创业,父母双方在外打工的,改为留一方在家。孩子们看到了父母在外的不易,也变得更懂事了。

“不让‘少数学生生活在角落里。”各地结合实情让教育的阳光普洒。

占地30亩的吉安市特殊教育学校,各种多功能教室、康复教室、康复游乐场、篮球场、羽毛球场、200米跑道一应俱全。这所含听障、智障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高中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现有在校生201人。

“要有爱,并且是专业的爱。”该校徐虹老师介绍,特教学校的老师不仅要用专业的方式与这些学生沟通,更需要怀揣着爱心和耐心来教导更多需要帮助与关照的孩子。为了让这些孩子通过学校教育,掌握生存技能和职业技能,学校扬长避短地设置了不少职业课程。如今,吉安市一共有10所特殊教育学校。“这些特殊群体,大多家庭困难,我们的特教学校就是在保证常规教学的同时,培养他们独立生活能力,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以便更好地立足社会。”吉安市教育局罗建园介绍说。

上一篇:商贸公司安全管理制度下一篇:科技中秋国庆双节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