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学2014年7月份考前总复习

2025-01-29

现代物流学2014年7月份考前总复习

现代物流学2014年7月份考前总复习 篇1

2014年7月份《现代物流学》考前重点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

1、单选;

2、多选;

3、简答;

4、名词解释;

5、判断改错;

6、论述;

7、案例分析。

装卸搬运及存储自动化等方面的管理。P26

工业企业的信息化,带来了一批以现代采购供应理论和信息化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库存管理模式,主要有物品需求计划系统管理库存、按制造资源计划系统管理库存等模式。P26

MRP将原料、备品配件的需求看做手机哦最终产品需求量的派件需求,其出发点是依据企业的成品的需求,自动计算出构成这些成品所需部件、零件,甚至是原材料的相关需求数量,依据成品的交货期来计算出各部件,零件生产进度日程与需要采购物品的采购日程。P26名词解释

模式是一种基于协调中心的库存管理方法,是为了库存管理强调供应链企业同时参与,提高供应链的同步进化程度而提出来的。P28 名词解释

虚拟库存,即把未来可能需要而又没有物品的所有相关信息建立档案,包括品名、规格、价格和数量等,在需要的时候能使用上。从实质内容上来看,虚拟库存是将传统的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进行时间上的分解。P28

第四章装卸搬运

1、概述:装卸搬运合理化是指以尽可能少的人力个物力消耗,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装卸搬运工作。P491、装卸搬运次数最少;

2、装卸、搬运移动距离最近;

3、装卸搬运作业衔接流畅;

4、机械化作业;

5、托盘化、集成化等成组作业;

6、省力化作业;

7、系统化。P50

大体上有以下几类,1、提高物品装卸搬运的灵活性与可运性;

2、利用重力作用、减少能源消耗;

3、合理选择装卸搬运方式;

4、改进装卸搬运作业方法;

5、创建“复合终端”。P

51第五章现代运输

运输合理化是指从物流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依照物品流通规律,应用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原理与方法,合理使用各种运输方式,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以最短的路径、最少的环节、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劳动消耗,组织好货物的运输配送。P6

2收益。运输合理化的影响因素非常多,五个决定性因素分别为:

1、运输距离;

2、运输环节;

3、运输工具;

4、运输时间;

5、运输费用。P62、与运输方向有关的不合理运输:对流运输 空驶;

2、与运输距离有关的不合理运输:迂回运输 对远运输;

3、与运输货物有关的不合理运输:重复运输 无效运输。P6

3第六章流通加工与配送

配送合理化主要是指对配送设备配置和配送活动组织进行调整改进,实现配送系统整体优化的过程。P78

配送活动的各类成本人间通常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配送合理化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均衡”的思想,从配送总成本的角度来权衡的失。P78

第七章供应链管理

20多年,但是对供应链还没有达成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了许多不同的定义。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供应链的定义是:供应链(supply chain)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所形成的网链结构。该定义涵盖了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开始,经过从运输、生产、仓库、配送,到销售至终端用户的全过程。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始与原材料的供应商,止于最终用户。整个供应链就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运输商、制造商、P9

1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协同商务、协同竞争为商业运作模式,通过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和集成技术,达到对整个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业务流和价值流的有效规划和控制,从而将客户、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服务商等合作伙伴连成一个完整的网状结构,形成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战略联盟的管理方法。P971、管理内容不同;

2、组织内部关系不同;

3、管理角度不同;

4、管理范围不同。P100

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降低库存量;

2、为决策人员提供服务;

3、改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4、提升服务质量,刺激消费需求;

5、实现供求的良好结合。P10

1第八章物流信息管理

1、物流信息有助于物流活动各环节之间的相互衔接;

2、物流信息有助于物流惠东各环节之间的协调与控制;

3、物流信息有助于物流管理和

决策水平的提高。P108、硬件;

2、软件;

3、数据库与数据仓库;

4、相关人员;

5、物流企业管理思想与管理制度。P110、数据信息职能;

2、计划组织职能;

3、客户服务职能;

4、合作协调职能;

5、管理控制职能。P110

第九章 物流成本管理

1、物流成本概念:是指伴随着企业的物流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是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也称为物流费用。P120

物流费用随着物流管理方法和物流成本分析方法不同,可按不同方式将成本进行分类:

1、按费用支付形式分类;

2、按物流活动范围分类①采购物流成本 ②生产物流成本 ③销售物流成本 ④回收物流成本 ⑤废弃物流成本;

3、按物流功能类别分类①运输成本 ②存货持有成本 ③物流行政管理成本;P1203、物流成本的特性:包括

1、背反性;

2、系统性;

3、分散性;

4、隐蔽性;

5、核算标准不统一;

6、战略性;

7、行业相关性;

8、独特性;

9、削减的乘数效应。P1224、物流成本管理的内容:

1、物流成本核算;

2、物流成本预测;3物流成本对策;

4、物流成本预算;

5、物流成本控制;

6、物流成本分析;7物流成本绩效评价。P1245、物流成本控制的内容:

1、物流成本事前控制;

2、物流成本事中控制;

3、物流成本事后控制。P128

第十章国际物流

国际物流(international logistics,IL)是指物品在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流动的物流。国际物流也可理解为国内物流越过国界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或转移。P1

321945年9月)之后。二战之后,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进一步发展,国际贸易的规模逐步扩大。一般来说,二战后的国际物流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一下三个阶段:

1、萌芽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初;

2、成长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20世纪90年代初;

3、繁荣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P13

3包括以下六种:

1、运输子系统;

2、储存子系统;

3、商品检验子系统;

4、商品包装子系统;

5、配送子系统;

6、国际物流信息子系统。P1351、国际物流计划的定义;

2、国际物流计划的类型①战略层计划 ②策略层计划 ③战术层计划 ④作业层计划;

3、国际物流计划制订的原则与步骤①国际物流计划的制订原则(总体协调发展原则、要有供应链思想、适度超前原则);②国际物流计划的制订步骤(把握机会、明确前提条件、制定多套

方案、似定派生计划)。P138

第十一章第三方物流与精益物流

1、第三方物流的基本特征:①服务个性化;②信息网络化;③关系契约化;④功能专业化;⑤管理系统化。P1432、第三方物流的优越性和社会效益:①有助于降低成本;②有助于集中主业;③有助于减少库存;④有助于提高顾客的服务水平;⑤有助于企业快速进入新市场。P1443、第四方物流的定义: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cs)简称为4PL,或者FPL,由美国著名的咨询公司埃森哲于1998年率先提出。它专门为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提供物流规划、咨询、物流信息系统及供应链管理等活动,本身并不实际承担具体的物流运作活动。P1464、第四方物流的特征:①供应链协作和供应链流程再造;②使原有的各个供应链功能更强;③与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相得益彰。P1465、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区别:

1、精益物流产生的背景是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这时提出精益生产的思想,并将其成功应用于物流管理当中,提出精益物流。精益物流的核心是追求消灭包括库存在内的一切消费,并围绕此目标发展的一系列具体方法。P1476、精益物流的目标:精益物流的目标可以概括如下,根据顾客需求,提供顾客满意的物流服务,同时把物流服务过程中的浪费和延迟降至最低程度,不断提高物流服务过程的增值服务。P1

51第十二章新兴物流

1、逆向物流产生的背景:一般的企业物流系统设计一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涉及原材料采购、运输、储存、产品制造和加工、在制品搬运、在制品库存、产成品库存、产成品运输及配送,以产品的完整供应链为基础,使经营活动中的各种物料按次序、按步骤地向前流动,这种被称为正向物流。P1532、逆向物流的定义:目前,理论界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概念表述也有很多,较专业、准确地概括其特点的定义是:与传统供应链反向,为价值恢复或处置合理而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消费地到起始点的有效实际流动所进行的计划、管理和控制过程。P1543、逆向物流的特点:

1、分散性;

2、缓慢性;

3、混杂性;

4、多变性。P1554、电子商务物流的概念:电子商务就是在电子商务的条件下,依靠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电子商务技术及信息技术等进行的物流活动。电子商务物流的研究对象时物流在电子商务和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的运作和管理等,其目标就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运作,在电子商务条件下,实现物流的高效化和低成本,促进物流产业的升级,以及电子商务和国民经济发展。P1585、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给全球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使物流具备了一系列新特点。

1、信息化;

2、自动化;

3、网络化;

4、智能化;

5、柔性化。P1586、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方向:

1、多功能化—物流业发展的方向;

2、一流的服务—物流企业的追求;

3、信息化—现代物流业的必由之路;

4、全球化—物流企业竞争的趋势。在大型的配送公司里,往往建立了ECR和JIT系统。ECR(efficent customer response),即有效客户信息反馈,它是至关重要的。P1607、绿色物流的概念与内涵: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集约资源;

2、绿色运输;

3、绿色仓储;

4、绿色包装;

5、废弃物物流。P1658、当我国实施绿色物流的主要障碍:

1、观念陈旧,体质僵化;

2、基础薄弱,技术落后;

3、人才短缺,研究滞后。P166

上一篇:童话作文:一片落叶的故事下一篇:公路管理段201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