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方式

2024-06-16

现代物流方式(精选9篇)

现代物流方式 篇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在华的外资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对我国经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滞后,难以满足外企的物流要求。我国广大的物流企业应在具体运作方法上进行调整。特别是传统的物流企业,更应着手服务内容的拓展和服务形式的创新。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缓解市场供需矛盾,为物流企业自身摆脱困境创造条件。根据现代物流业形成发展的一般机理,本文将针对公路、水运、仓储等传统物流企业,分别研究它们融入现代物流的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传统物流业,现代物流方式,途径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在华的外资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滞后,难以满足外企的物流要求,很多外企采用了不同于国内一般企业的物流策略。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另一方面,由于外企的进入,也让国内企业普遍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外企的成功不仅仅是凭借其先进的生产技术、科学的管理方式和雄厚的资金基础,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们所采取的灵活的物流策略。我国广大的物流企业应在具体运作方法上进行调整。特别是传统的物流企业,更应着手服务内容的拓展和服务形式的创新。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缓解市场供需矛盾,为物流企业自身摆脱困境创造条件。同时,外来的竞争压力也使我国传统物流企业产生了提升服务水平的强烈愿望。根据现代物流业形成发展的一般机理,本文将针对公路、水运、仓储等传统的物流企业,分别研究它们融入现代物流的方式和途径。

1 公路运输业融入物流的方式与途径

“入世”谈判中,关于公路运输市场的准入问题,我国承诺在2001年1月1日前允许外商在我国投资建立合资公司,允许外商在中国控股合资公司;并在2003年1月1日以前允许外商成立独资公路运输企业;合资和独资企业均可享受国民待遇。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公路运输市场的竞争加剧。为了公路运输企业的发展和我国公路运输业的大发展,必须放弃传统的公路运输,发展现代物流。根据我国物流需求水平和公路运输业的现实基础,笔者认为,可以要使传统的公路运输转变为现代的物流服务,必须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1.1 通过长期契约或动态联盟的方式,延伸现有的物流功能

当单一的运输功能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的时候,公路运输企业可以通过契约方式,创建自己的联盟体系,向市场提供多功能的复合服务。联盟的方式可以是比较稳定的长期合作,也可以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进行短期联盟或动态联盟。联盟的对象由客户的需求而定,可以与其他运输方式的企业联盟进行多式联运服务,也可以与仓库、场站进行联合,组成物流的集散体系。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扩大市场空间,还可以与货代、船代、装卸、加工等其它物流功能组成一体化的服务实体。

多式联运不是物流,将几种功能的简单整合也并不等于物流。联盟之后的经营实体应对其功能要素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原有功能要素的优势,挖掘各要素互补性所带来的潜力,开发新的增值服务内容,使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1.2 利用运输组织的专业优势,参与商业流通企业的物流配送

国际连锁业的成功便表明了先进的配送体系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在连锁店发展初期,专业的配送体系是现实的。中小型连锁企业对社会配送的依赖可能永远难以摆脱。因此,公路运输业在运输方面的专业性对连锁商同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专业的公路运输企业应积极参与商业流通的物流配送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努力拓展存货管理、物流分拨和配送等方面的业务能力,大力的发展自己社会化配送服务。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电子商务已成为流通领域的新趋势。目前,但目前物流配送和金融支付已严重阻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不论是B to B还是B to C的商务形式,都需要有物流配送作为其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现代流通手段的变革为专业化的物流配送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1.3 改造或新建基础设施,向综合性物流实体进行转化

应该说,代表现代物流业最新趋势的还是新兴的、综合性物流实体。综合物流企业具有服务对象广、服务质量高、市场适应性强和规模效益明显等特点。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综合物流企业数量少、规模小,难以在市场上形成积聚效应。有实力的公路运输企业应积极抓住这一市场机遇,在竞争中争取主动。

在向综合物流转型的过程中,需追加大量的投资,也需要有人才、技术等方面的配套支持。我们可以利用“入世”的大好机会,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国外成功的物流企业开展合资或合作经营。这方面,国内己有一些成功的范例。

2 水路运输业融入物流的方式与途径

鉴于水运业发展的现实状况,我国在“入世”谈判中所作的承诺相对比较谨慎:允许设立中方控股的合资船公司并享受国民待遇;允许设立合资企业从事所有六项海运附属服务并享受国民待遇;保证外国船舶可在不受歧视和合理的条件下使用港口服务。关于设立独资船务公司问题,我方未作承诺,而是列入了申请免除承担最惠国待遇的例外清单之中。由于我国己允许美国在华设立独资的船务公司和集运公司,根据最惠国待遇原则,欧盟、日本和挪威等要求在华设立独资公司的呼声也很高。所以,“入世”给我国航运业带来的竞争压力是不难想象的。更令人堪忧的是,发达国家的船公司早在数十年前即已着手物流化改造,我国水运企业显然已经落在了后面,如果不迎头赶上,在未来的竞争中将无异于“以卵击石”,其后果不堪设想。为此,我们应该:

2.1 利用航运企业的品牌优势,拓展物流服务范围

很多航运企业经过多年的经营取得了良好的信誉,并创建了自己的品牌。企业要充分的发挥自身品牌优势,拓展自己的物流服务范围。对于企业的方式和手段,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既可与铁路、公路、航空和仓储企业合作经营物流;又可以投入人力和资金、拓展服务范围、独立经营物流;还可以与国外物流公司合作,吸收外国先进的物流经验。一些与大宗货主有长期协作关系的船公司,大力发展提高企业的采购、销售和配送能力,扩大自身的物流服务范围。

2.2 整合海运附属业的现有功能,组织综合物流服务

根据世贸组织(WTO)的界定,海运附属业包括船代、货代、装卸、仓储、集装箱场站和结关等六项服务。信息渠道广、集成性强、固定投资不大、经营风险较小是这些业务的主要特点。现在,很多海运附属业实体已经成为多项功能的复合,有的甚至与船公司、港口有直接的产权关系,容易达成利益趋同。这些实体面对的问题是怎么把这些功能进行最优化的整合,利用这些功能的互相互补性,挖掘整体潜力。外代、中货、中外运等海运附属企业在国内外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网络体系,但网络资源尚未被完全挖掘,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另外,附属服务业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优势,根据客户需求,量体裁衣,以“劳务输出”的方式,提供货物包装、储存、拆拼箱以及报关、报检等方面的特色服务。上海的“绿色服务”、广州的“驻厂服务”等都是较成功的范例。

2.3 建立以港口为依托的物流基地,扩大增值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港口是货物集散和信息交流的中心。港口除发挥自己的本身职能外,还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传统的装卸和储存功能为依托,扩大产品增值服务的范围,提供诸如货物换包装、贴标签、散件组装、修理、退货处理以及简单性加工等方面的增值服务,使物流真正成为客户生产和销售的一部分。此外,以港口为中心的信息交流亦应从目前的分散状态转变为集中、增值的过程。投入大容量、高精度的电子信息系统,建立港口的基础信息平台,对第三方物流商、客户、海关、银行等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整理和发布,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从而提高物流效率,使信息在流通中产生增值,强化物流的增值功能。

3 传统仓储业向现代物流的转化

在现代物流发展的过程中,传统仓储业也面临着如何向现代物流转化的问题。我国仓储业应该从基本的仓储服务和仓储增值服务两方面同时入手,改进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

3.1 基本仓储服务的主要内容及其改进策略

3.1.1 仓储网点

仓储企业应选择合理的仓储网点和仓库类型,尽量使自己成为现代物流企业的仓储网点。同时,企业还应具备为具体客户提供网络仓储的能力。

3.1.2 存货战略仓储企业可以帮助客户制定存货计划,选择合适的存货策略,降低不确定性因素对存货的影响。

3.1.3 存货管理仓储企业可以为客户制定存货管理政策,实施存货控制及存货计划,包括配送需求计划(DRP)等等。

3.1.4 仓库管理现代仓库管理正在向技术密集型转型,专业仓

储企业应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存储功能和信息化管理的研究上,并在成本一质量之间做好利益权衡。

3.1.5 信息服务仓储企业应充分利用信息集中的优势,通过合理加工和利用,使物流信息增值。

以上功能构成了现代仓储企业的基本服务平台。基本服务面向公众,必须满足可获得性、服务一致性和服务可靠性要求。可获得性是指任何客户在任何时间产生以上服务需求时,仓储企业都应有能力提供相应的服务来满足,特别是当这些需求的波动较大时,仓储企业是否有能力调剂供需、满足客户的需求,将是衡量仓储服务可获得性的关键因素。服务的一致性是指不同的企业或同一企业的不同部门以及不同的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所享受的服务应该具有一致性。服务的一致性要求企业应该在基本服务平台上建立服务规范标准。作为提高竞争力的一种手段,仓储企业还可以实行承诺制,亦可通过IS09000或IS014000的质量认证。服务的可靠性主要描述仓储企业在业务组织过程中,面对各种突发性故障或失败的补救能力。实际业务中如果发生商品残损或灭失、单证不全、分类不清等问题,恢复正常供给所须的时间是衡量仓储企业服务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3.2 现代仓储企业的增值服务仓储企业提供的超出基本服务之外的额外服务通常被称作增值服务

增值服务是指对具体顾客进行的特殊服务,是超出仓储企业基本服务方案的各种延伸服务。仓储企业的增值服务表现为承诺零缺陷的各种可选方案,零缺陷是物流可得性、作业绩效和可靠性的最高水准。按增值的主要领域不同,增值服务可分为:

3.2.1 以顾客为核心的增值服务。向客户的用户提供增值服

务,如仓储企业在代表销售商向消费者配送计算机整机时,可以附加提供软件安装等方面的服务。

3.2.2 以促销为核心的增值服务。仓储企业通过对客户物流量

的分析,可以掌握销售量变化的一般规律,并可适时向客户提供刺激销售的各种额外服务,如广告宣传等等。

3.2.3 以制造为核心的增值服务。仓储企业可通过独特的产品

分类和递送来支持制造活动。在JIT生产制下这种服务显得十分重要,如将软管切割成各种不同的长度以配送给制造不同规格的水泵厂就是一种以制造为核心的增值服务。

3.2.4 以时间为核心的增值服务。在开始配送之前,仓储企业

安排专业人员对货物进行分类、组合和排序,以减少不必要的仓库设施和重复劳动,最大限度提高服务速度。如提供防伪、限时送货、信息传送、24小时值班制等等都是以时间为核心的增值服务。

仓储企业的增值服务虽易列举,但却难以普及,因为这类服务一般用于满足顾客的特定需求,所以它的安排也是独特的。而且增值与基本服务的区别也并非一成不变,有些增值业务可以随着它的普及而变成标准化服务。然而,不管特定的增值服务如何组织及执行,有一点必须明白,增值服务是物流企业顾客服务的一个发展方向。

传统物流企业在向现代物流的转化过程中,除了吸取外国先进经验外,还要针对自身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在市场转型的过程中,传统企业应积极主动地对市场进行调研,重点分析沿海沿边口岸的外贸物流和不同产业密集区的物流需求特点,并根据客户需求,扩展自身物流服务范围,以此来促进企业的升级和转化。要做到这些,传统物流企业必须从根本上转变经营理念,然后从企业的组织形式、管理方式和人才机制等方面入手,逐步改革传统的经营模式,真正完成向现代物流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周启蕾,朱国宝,萧汉梁.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流通经济,2000,(2).

[2]翁心刚.现代物流的特征及其理念[C].中国区域国际物流高峰会论文集,2000,6.

[3]李辉民.现代物流的形成趋势与对策[J].集装箱化,2000,(4).

菜鸟物流模式对现代物流发展启示 篇2

关键词:现代物流;菜鸟物流;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7.018

1 我国现代物流的现状

1.1 何谓现代物流

现代物流是基于现代高科技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现代物流包括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各个方面,并且结合供应链管理技术,从而为顾客提供多功能、集成化、一体化的便利的服务。与传统的物流相比,现代物流更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并逐步向多功能、集成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1.2 何谓菜鸟物流

菜鸟物流是阿里巴巴集团、银泰集团联合复星集团、富春集团、顺丰集团、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以及相关金融机构打造的互联网和物流跨界整合的平台。其目标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快递效率为顾客提供更为优质和便利的服务。

1.3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现代物流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并且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现代物流业必然会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与传统物流业相比,现代物流业逐渐向先进的信息技术,完善的物流管理方向发展。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的物流市场也吸引了大量的跨国物流公司的入驻和投资,这为我国的物流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虽然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快速并且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但是我国现代物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的物流业相比,我国现代物流业不管是在管理方面还是信息技术方面都相差甚远。

2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较为落后。信息封闭滞后

现代物流业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强大支撑,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消费者对物流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技术逐渐成为企业获得优势竞争的重要因素。虽然与传统的物流模式相比,现代物流企业对现代物流信息应用技术逐渐得到重视,然而我国大部分的物流企业仍采用传统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不完善,信息一体化水平低。从而导致物流效率不高,速度慢,服务水平低。

2.2 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速度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速公路、航空枢纽、新干铁路线和沿海港口等各种基础建设以及物流园区、配送中心、仓储中心等专业化的设施。据统计,我国物流园区最主要分布在沿海经济地区,特别是长江中游和北部沿海经济地区,高达100多家。与沿海经济地区相比,西北经济区和东北经济区物流园数量相差甚远,不超过70家。由此可见,我国物流园区沿海和内陆地区数量相差较大,发展较为不平衡。中国现代的物流交通运输主要以铁路、水运、公路和航空为主。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和落实,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基础建设有了大大的发展和完善,但是我国物流基础设施配套性、兼容性差,标准化建设滞后,这将极大地制约我国物流的发展。

2.3 现代物流业缺乏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分析我国现代物流人才缺乏的原因:首先,我国现代物流业相较于国外现代物流起步晚。我国各高校开设的相关物流课程不完善。其次,我国培养现代物流的人才与物流经济市场不相符合。现受过正规培养的人才在实践上与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需要还相欠缺。三、我国从事物流业工资薪酬过低,使得人才得以流失。

3 菜鸟物流模式分析

菜鸟物流模式是以天网和地网两个平台,以资讯化数据管理、仓储基础建设、骨干网络为三大支柱,以比目标快递产品更廉价的24小时任意达为目标而建立的中国智能网流智能物流骨干网(CSN)。天网指的是菜鸟线上通过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来整合线上的资源。地网指的是菜鸟在线下与各个快递物流企业合作,通过仓库物流和末端配送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天网加地网是菜鸟物流在线上和线下协调统一运行,相互合作来达成物流效率的最大化。

3.1 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和信息应用技术实现现代物流的网络化和专业化

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网络化产品从生产线下来后,就打上了菜鸟网络电子身份的标志,然后进入各区域指定的仓库中心,买家通过淘宝、天猫或者一号店、当当、凡客诚品等选取商品后,通过支付宝付款后,商品就从仓库中心装运。通过运输干道、配送中心、快递配送员,最终到达了买家的手中。完成这一下单、运输、配送的整个过程中,菜鸟物流运用了条形码技术、电子标签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等信息技术并且货物自动跟踪、电子自动订货等物流自动化系统来提高物流的配送效率。菜鸟物流通过这些信息技术和自动化系统从而提高了物流资源的利用率,使产品能够及时有效的送到顾客的手里,提高服务质量。二是组织内部的网络化。菜鸟模式在线上运用云计算、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来实现与各个战略合作伙伴的信息共享。

3.2 基于大数据的物流供应链数据服务。实现对顾客需求的准确预测

例如,四川的买家在淘宝上购买了杭州某商家的商品,重庆的买家下单后,商品从成都的仓库配送,在24小时之内,商品就从成都的仓库到达买家的手中。这样一个我们生活中很平常的网购,但其中却包含了对消费者科学的预测、各环节之间相互的协调、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等等。而其中首先的是基于对大数据的分析对顾客的需求进行预测,通过大数据可以预测到西南片区主要的销售种类、销售数量等,在货物上架之前,商品就要运送到成都的仓库,从而当买家下单后,商品能及时地从仓库发出配送到买家的手里。马云打造的菜鸟物流在大数据的反应和处理上就占有了极大的上风,这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物流模式。

3.3 建设仓储物流和提供一体化服务来降低物流成本

仓储是菜鸟物流的关键之一。马云通过与政府谈判在政府手中低价拿到地从而在各地建立自己的仓储中心。并且马云与复兴集团相联合,通过复兴旗下的复兴地产在拿地、建设、仓储地产物业管理方面的经验来建设菜鸟的仓储中心。菜鸟先后在中国15个城市建立了仓储中心,马云通过在各个城市建设仓储物流并且提供一体化的物流供应链综合服务,这样能大大减少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3.4 作为不成熟的第四方物流面临着极大地挑战

通过对菜鸟模式的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看到菜鸟的物流模式与传统的物流模式大相径庭。菜鸟物流不是自身去做快递,没有自建的物流团队,它通过整合自己与其他组织的资源、能力和技术来提出自己的系统设计。菜鸟物流更像是一个监督者和管理者,而不是一家快递公司。通过菜鸟模式的特征,我们可以知道菜鸟物流其实是第四方物流而不是传统的单纯完成物流服务的组织。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尚且起步较晚,而第四方物流的概念是美国埃森哲咨询公司率先提出的,我国第四方物流在理论研究上都尚未发展成熟,在实践方面是少之又少。菜鸟把众多的快递公司整合起来形成一套社会化的仓储资源并向各个制造商、电商、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商等开放,并实现各个资源平台的信息共享,并且菜鸟物流为各个组织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系统计划。马云在中国开启的较为新颖的第四方物流模式将开启全新的第四方物流的时代。纵观中国的现代物流业,第四方物流多是概念化、抽象化的,与实践是相差甚远。而马云打造的菜鸟第四方物流是一次将概念具体化的实践探索。因此,菜鸟物流作为第四方物流将面临诸多的挑战和考验。

4 通过菜鸟模式的解析对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建议

4.1 提高物流行业的技术创新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革命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信息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了物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流业需要各个节点之间的相互协调合作,信息的快速、准确地传递和共享。电子商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物流企业更加个性化、专业化和集成化。另一方面,从物流的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各个方面来看,信息技术都是一个物流企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都是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物流企业应该加快信息技术的应用,增加供应链管理技术的应用,完善信息电子系统。菜鸟物流通过互联网技术整合在线和线下各部分资源,运用“互联网+物流”的模式,契合时代的发展,并且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因此,现代物流企业要增加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各个节点的信息共享,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物流成本,实现自身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

4.2 改变现有的商业模式。实现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和物流业的协调发展

电子商务由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所构成,物流是电子商务的基础,电子商务依托于物流的发展。电子商务活动中商品的交换、分配、消费都离不开现代物流的支撑,而电子商务网络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菜鸟物流做的不仅仅是快递,菜鸟物流联合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服务商和物流公司等一起进行协调发展。因此,现代物流不仅仅要想着如何做好快物流,还重视电子商务网络和物流业的协调发展。想要行业的持久发展,就要改变其传统的服务模式,要以顾客的需求为中心,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4.3 提高对大数据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物流效率

物流的各个过程中都包含对众多物流信息的处理和分享。如何在这么多种类和庞大的信息中提取有效得信息就要基于对大数据的快速反应和处理能力。马云曾说过现在是大数据的时代,未来能够改变世界的是数据而不是其他。因此,现代物流要提高对大数据的快速反应能力,及时整合好大数据的资源,为自身的发展谋求优势。

4.4 政府部门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鼓励和引导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菜鸟的产生也得益于马云在政府的手中低价买到了土地来建设仓储网络物流产业中心,这也使得马云的网络化的物流地产得以产生。这不仅是马云的个人魅力也是马云与政府谈判的结果。政府也应该意识到我国现代物流正是需要政府大力扶持鼓励的时候。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速公路、航空枢纽、新干铁路线和沿海港口等各种基础建设。与发达国家的交通运输体系相比,我国的交通网大大落后。只有结合我国国情,构建新型的交通运输体系和仓储系统,才能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最为结实的基础和优越的发展条件。

4.5 加强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现代物流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篇3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服务业个各个领域已经开始对外开放, 许多跨国公司来到我国加入激励的市场竞争中, 现代物流几乎涵盖了一产、二产、三产的所有领域和部门, 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是国民经济的综合性和支柱性产业之一。

1. 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在传统的物流运作方式下, 企业各自搞物流, 形不成经济规模, 造成采购成本高, 人员和运力利用率低。现代综合物流通过集中采购、集中运输、集中储存、集中管理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 可以有效地降低采购成本, 极大地提高人员和车辆、仓库等物流设备和设施的利用率, 从而减少企业物流支出, 提高经济效益。

2. 现代物流的信息化建设步伐逐步完善。

高速大容量的信息技术为现代物流支撑起一架飞跃的桥梁,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物流的发展。其一, 自动化的操作。由于产品采用的是更加方便快速的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所实现的操作, 因此, 人们也就不用担心不能够有效的接受或者处理物件, 因为这个时候人们只要轻轻地点击自己所需要的操作和处理就可以了。所以说这种简单化的操作, 也就是自动化的操作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其二, 信息化的处理。物流进入智能化阶段之后, 最容易发现改变的就是这种方式的改变所带来的巨大信息量和及时性。人们往往能够通过这款全新的APP产品, 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当中最快的了解和掌握有关的物流信息, 甚至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操作和处理。即便是坐在车上也可以轻松地解决快递物流问题。

首先, 我们可以看到企业方面, 由于物流快递方面进入智能化阶段, 因此对于相关的企业或者公司来说, 必须部署更多的网站网点。比如说顺丰速运其就率先完成了对这种网点的布局。目前全国范围内顺丰速运已经完成了一万个服务点。不过这样的一个数字还是不够的, 所以企业还致力于和各种学校、超市、便利店等众多的社会方面进行联系, 从而更好地提升这种网点的布局, 完成和提升物流快递的智能化效率。

其次, 从消费者方面的改善来看, 物流快递智能化的处理, 让更多的人们有机会可以亲自操作或者跟踪自己的物流产品的流通。即便是自己不方便或者不在家的时候, 也可以通过使用全新APP产品的一键转寄或者服务点代收等方式, 使得物流快递能够及时有效地完成交易。这种模式自然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现在的物流生活。

现在人们生活逐渐地走进了信息化时代, 不仅仅是生活的其他方面, 即便是快递物流这样需要时间较长的过程也要能够迅速地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处理, 来最终完成物件的流通和交易。人们的生活可以说已经全方位的进入到智能化时代。

二、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化前应注意的问题

1. 传统企业物流转变途径和步骤。

传统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是一项艰巨任务, 第一阶段应该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和可行性分析, 不能赶时髦, 随大流, 因人而异, 加以分析研究, 预测转型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和成功的转入程度, 对比分析传统企业与现代物流企业子区别比如传统货运企业以成本、价格、内容为核心, 业务局限, 现在物流战略伙伴关系或合作共赢为如下, 以客户为中心, 站在客户立场。如果想做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 他还具有资源整合, 系统支撑, 结构输入方面的能力, 并在实施过程中随时调整完善提升和最终得到为社会提高效率缩短时间降低成本。就是可行性分析不能马虎, 切实可行解决方案和成本要认真细致准确, 第二是可行性分析也是一个认识提高的过程, 也是一个思路开阔或者转变的过程。

2. 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货运企业在新的形势系遇到新问题, 遇到困难和阻力甚至危机生存, 大概一时不适应这并不奇怪。有些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是非常正常, 科学发展观分析, 认真处理必无选择, 我们应该承认现实, 我们应该跨越企业转型, 我们充分心里准备, 同时我们常常萎缩, 举棋不定, 企业转型可能是痛苦的过程, 要付出代价有一定风险, 向现代物流的转变需要小农经济思路, 甚至需要破釜沉舟, 这些作为企业决策者应该有充分的准备, 其实我们弄清楚什么是现代物流, 它的实质和目标是什么这些基本问题, 要弄清现代物流处于什么位置及扮演什么角色, 现在物流是新型系统性, 是两个运输传统、包装、配送功能或者环节结合, 是通过为各种功能之间存在的效益, 此涨彼消, 此赢彼亏的矛盾, 实现整体综合效率最佳化, 效益最大化,

3. 既有资源的整合和设施的综合利用有待提高。

由于物流基础设施具有服务对象相对具体和需要具有较高的运作效率的特点, 现代物流的发展对交通运输、仓储等相关领域的要求实际上是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改善服务。因此, 并非所有既有运输设施均要成为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 各种既有设施仍然有其自己的发展空间。首先要从各种既有设施自身的角度考虑对其规模、布局、功能等进行科学整合, 提高既有设施的使用效率;其次, 考虑到不同领域物流基础设施在服务上的可替代性和竞争性, 各种既有设施在进行功能转型发展时, 要积极进行跨行业和企业的整合, 促进设施的综合利用。

三、结束语

物流的产生给人们带来的是更加快捷更加方便的生活。也为不断发展的社会提供了很多的就业岗位, 让一些物流人才有了大展鸿图的机会。同时, 也对经济、农业、交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有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迟永林.现代物流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03

[2]马俊生, 张丽辉, 张世昌.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之比较, 2007-7-31

[3]徐天亮.抓住机遇, 积极稳妥地实现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化[A].中国西部现代物流研讨会论文集[C], 2001年

[4]张宗成.现代物流信息化, 2001

从传统物流到现代物流 篇4

早在60年代,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就已认识到物流供应链对企业而言的战略价值,从而将“物流”概念置于二战后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位置上。物流的定义被确认为“在连接生产和消费间对物质履行保管、运输、装卸、包装、加工等功能,以及作为控制这类功能后援的信息功能,它在物质销售中起到桥梁作用”。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专业化,企业难以也没有必要一切做到自给自足,同时物流本身也面临着创新和突破,终于许多企业选择了物流业务外包,即将物流一块交给独立的、专业化的物流公司去做,后者被称为“第三方物流公司”,或言之物流集成商。这就是现代物流赖以发展的基石了。现在以欧洲为例,第三方物流在德国的市场份额是23.33%,在法国是26.9%,在英国达到34.48%,其余欧共体国家均在10%—25%之间,说明其比例之高。第三方物流是电子商务合作的突破口,例如美国商业巨子沃尔马特的电子商务就基本上依靠第三方物流公司,后者建造了一个100万平方英尺的配送中心,为沃尔马特的电子商务提供订单管理、订货处理、订货的发送系统、仓储管理、另外付款的处理、退货的处理等业务。当然,这只是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的一个方面而已。

回过头来,从网络经济的角度再来看一番物流,我们会发现它蕴藏着的巨大能量。著名经济学家汪丁丁曾为网络经济归纳出三个普遍意义上的经济学原理,其中第三个是“大规模的量身定制”。传统经济中的“量身定制”十分昂贵,且意味着特权价格和超额利润。而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再特殊的商品也可以面对全球范围的潜在市场,而集结这个市场所需要的费用正以网络经济的扩展速度迅速下降,原先的“特殊”款式和“特殊”服务手段对于全球客户而言就变成“批量”而且常规的了。由此,商品生产才具备了按照相应的规模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和竞争价格的技术经济条件,形成“大规模量身定制”的事件。从这个意义,就不难理解现在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网企投身于物流运输网、网络采购、网上配载乃至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电子化物流”中去了。

相对于传统储运而言,可以把现代物流,特别是与网络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密切融洽的物流业看作是不折不扣的高科技产业,其理由为:

一、物流系统的设计技术考虑因素广,技术含量高,理应属于高科技范畴。

二、信息技术是实现物流网络控制的必备条件,物流网络的建设将完全依赖因特网将总部和所有配送中心联结起来具备信息采集与传输、业务管理、客户查询及业务跟踪等各项功能。

三、现代物流的运作也离不开高科技,如自动化分检和控制库存等,设计也相当复杂。

整合现代物流的电子商务

网络企业在严冬期令人失望的表现给予我们一个很好的重新审视电子商务病灶的机会。相当多的B2C网站都发生过商品延迟交付、商品损毁、商品缺件以及张冠李戴、帐目错误等形形色色的问题,这根本上是一个供货系统的问题,因而迫使诸如8848等大网站花费重金聘请职业经理人来改善供货系统。而B2B对于供货系统的技术要求更为苛刻,相应地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就更多了。某位CIO对此作出尖刻又不无道理的比喻:现在的网站就象一个高位截瘫的病人,脑子非常好,什么都能想象,什么都能规划出来,但就是胸部以下不能动,没胳膊没腿。相比之下许多立足于传统资源的网站,如日本的7—11连锁店,美国的“bn.com”连锁网上书店生来腿脚健全,搞电子商务就要轻松得多了。而供货系统也好、配送也好,归根到底都是属于物流体系的大框架中的,因此电子商务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整合现代物流上的成败。

欲突破目前采购、配送等电子商务瓶颈,必须倚靠整个物流体系的信息化构建。而企业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中极重要的一环,也正是物流与资金流的集成。相应地,要从物流体系的完善过程中寻找到电子商务发展的突破口,也必然要求物流企业朝着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向不断努力。这样通过电子商务,企业可以用很低的成本适时了解到供应商、零部件商的价格、质量,并通过全球采购系统保证供应,借助专业的物流配送系统完成发送,达到产业价值链的垂直分解。福特公司的电子商务——物流体系计划就堪称这方面的经典一课。

那么现阶段哪些企业适合做物流呢?连锁企业显然具备成为电子商务与物流相整合的宠儿的条件。这是因为,连锁企业做物流的边际成本比较低,非常适合从事第三方物流。在电子商务背景下,连锁企业既可以做B2C,也可以做B2B。因为连锁企业知道如何对品种繁多的商品进行专业化的管理,包括商品的服务分割等,普通网络公司或者一般性的储运公司可能都做不了。比如新浪网开拓电子商务服务,在其供选择的产品中可能有70%需要连锁企业的合作,帮助其降低流通成本,另外30%是它的独家产品,这种流通方式就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其次,连锁企业的网点众多,易于实施电子商务的最后一环——配送,虽然其服务不存在边际的概念,但也具有相当的针对性,通过目标客户的定位分析可以算出配送成本和利润,算出投资回报。除此以外,一些民营商贸企业,凭藉自己在销售网络上的多年打拼和对于电子商务本质的理解,也树立起成功的物流企业典范。例如某公司的分为四大块的综合物流营销方式:

一是自营商品的配送,包括向连锁商站和超市等的配送;

二是B2B,即受一些厂商委托为其做物流,使自己物送网达到全程满载,从而最大限度降低费用和压力;

三是B2S(即商场),为商场到供应商那里去提货并送货;四是B2C,包括自身电子商务的配送和为其他网站做的B2C配送。

国内物流运作与整合现状

从传统意义上而言,中国物流业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物流质量总体水平比较低,同时,中国的物流供应链冗长、低效、环节过多,与国外先进的现代化物流工业流水线式的质量相比,我们的物流整体水平只能说是手工作坊式的,从一些基本功,如集装箱设计、货车设计、载货区、托盘标准等方面来看就相差甚远,真正有效的供应链应该是扁平式的,例如能够的供综合服务的大型物流中心基地,这在我国而言是少之又少。

传统物流不过关,要做电子商务背景的“后”现代物流就更难上加难了,但没有办法,电子商务要盈利、要取得实质性突破,物流不突破会成为很重要的牵制因素。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某连锁企业是如何成功整合电子商务与物流的:

案例:

无锡某超市。这是一家经营面积上万平方米,经营品种涵盖粮油、日用百货、小家电等十几个大类的近3万种商品的超市,80%以上的商品有条码,每天的销售数据记录平均达万余条,进退货记录数也达上千条种。公司建立了以单品管理小组为决策层,以计算机部门为中心、数据库为基础的管理层,以各个业务操作流程环节为作业层的运作体系。计算机中心围绕决策层的要求或意见进行软件设计或对已有模块进行整合,充分为票据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的动态物流管理服务。前台收银、后台管理、配货中心、网络管理等具体作业层则执行和完成各项指令。付款方面采用数字化手段:首先,界定时间,根据合同由电脑控制什么时间,出哪个供应商结算单;其次,付款的额度也由电脑核算,即经销商品的付款额为相应时间段内进货金额减退货金额的总额,代销、联销商品的付款额为相应时间段内销售成本总额;再次,参照供应商在整个时间段内的进销存表,检查是否存有运行异常,核查进货额、销售额、退货额和库存额,判断是否进行商品库存调整和付款调整,最终形成付款通知单,由财务部门准备付款。这一流程的实施既避免了货款支付过程中的人情账、关系账,有利于防止不良库存的沉淀,更有利于财务资金的有效、有序控制,同时也提升了企业自身的信誉度。同时通过使用数据库等技术搜集、存储顾客的消费

信息,进而统计、分析、挖掘顾客的消费心理、潜在需求,推出迎合顾客的商品和服务。例如从数据库中排找周期内消费频率高的会员,主动沟通、联谊,借此提高超市的亲和力,增加顾客的忠诚度;其次以会员为对象,以月为单位展开DM商品宣传,并把每一期的DM商品录入电脑。在每次活动结束后,从电脑中跟踪分析DM

商品的销售、毛利同比,销售、毛利份额比,会员购买比例、折让比例与销售上升的比例等指标,以此来分析顾客的潜在需求,顾客对价格的敏感度;检查DM商品的组合策略、定价策略,进而为调整DM商品组合、促销价格的制定提供决策数据。由此公司会员消费比例由开业时的15%上升至现在的50%,DM商品的销售份额由原来的4%上升至现在的9%左右。在商品管理方面,先确定商品品类,由电脑管理中心提供该品类品牌的销售额;第二,得出按品类划分的销量排名、毛利排名、销售额比率排名;第三,以三个参数乘以各自的权重,最终得出综合排名;最后,在综合排名的基础上,再根据商品的敏感度、商品组合策略等因素,淘汰后几条商品。可以看出,上述案例表述的是在B2C务实化的模式下,物流与电子商务丝丝入扣的融合状态。虽然超市谈不上B2C中的先锋业态,但我可以肯定的说:相当多数名头很大的B2C企业远远没有这么完备的电子商务体系,可能部分应归因于所谓的“船大掉头难”吧。

网上连邦。前文已述连锁店是电子商务整合物流的有效途径,但正规连锁(或称直营连锁)耗资很大,相比之下特许连锁就要灵活得多,成本也低得多。连邦总部就是采用正规连锁与特许连锁并行的方法,从94年开始建立7个直营店之后,就开始四处建立特许加盟店,直至发展到如今300多家专卖店,(这样的规模和无形财富做什么B2C都是绰绰有余了)。同时网上连邦作为B2B模式依赖于传统的商业模式和物流配送体系并不断发展,在商品采购上分为首批采购和日常采购,避免死库存的产生增加成本,同时也加强了专卖店订单的智能化管理;在配发货方面分为代销产品、配货产品和订货产品三块分而治之,做到密切吻合专卖店的要求,从约定数量,订货单管理和控制库风险各个方面保证质量;在厂商直供方面采用由厂商直接供货和结算由总部统一负责的途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速度的同时降低了成本费用,减少资金占用。事实证明网上连邦的确是“赢在连锁”,以相对完善的物流体系使B2B真正成为企业的加速器。

科利华的中运网。运输与仓储设施共同组成了物流业的基础平台,许多物流企业的发展就是由货物运输开始起步的,而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在货源运输企业和货运配载服务企业之间搭建起有效的信息桥梁,实现资源共享,则是现代物流的又一个主攻方向。基于这种需求日益迫切,一批以货运配载市场为切入点的货运信息网相继诞生,其中科利华的中运网名头不小,来势汹汹。他们立足于网络与传统产业的最佳结合,目标定位于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高效、通畅、可调控的流通体系,其公路运输网络化体系由无数个地面代理中心及其营业点组成,各配送中心有统一标识,并引进电脑网络化管理对装卸搬运保管等过程实际标准化操化,货主可根据代理中心的覆盖区域来选择配送中心,此信息通过网络输给当地的配送中心,后者根据具体要求和到达时间做好配送准备工作。货物到达后,地面配送中心以计算机对货物自动分检和配装,以消除重复运输,提高运输工具利用率,进一步降低商品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益。这方面网络企业已近30家,比较著名的还有亚之桥全国货运信息服务网和金干线。

企业逆向物流实施方式分析 篇5

关键词:逆向物流,实施方式,分析

实施逆向物流, 不仅仅是一种应对环境管制和有利可图的策略, 更是一种有力的竞争武器。对生产企业来说, 实施逆向物流, 不仅可以降低原材料的成本, 节约资源;可以了解本企业产品的缺陷, 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还可以解除顾客的后顾之忧, 增加顾客忠诚度;可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生产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慎重选择适合本企业的逆向物流实施方式。目前, 逆向物流的实施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本文从战略的层面对其进行优劣势分析, 以供生产企业参考。

1 共用正向物流渠道

逆向物流共用正向物流渠道, 即企业完全利用原有的正向物流系统实现逆向物流的功能, 逆向物流的设施、运输线路相对正向物流系统没有变化, 最终消费者和下游企业逆供应链的方向把回流物品直接递送给上一级供应商, 如图1所示。

2 新建逆向物流回收中心

为了避免共用正向物流渠道方式的缺点, 参照建立配送中心处理正向物流的思路, 企业可以选择新建逆向物流回收中心, 以期形成规模效益, 从而降低逆向物流的成本, 提高逆向物流活动的经济效益。目前国外的部分企业已经或即将建立专业的回收中心, 如福特的汽车回收中心、耐克的欧洲回收中心等, 这些回收中心的规模一般都很大, 能够体现较大的规模优势, 向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逆向物流回收中心作为处理回流产品的第一个节点, 即将进入逆向物流渠道的回收品、残次品、废品集中于此, 分析相关信息后, 对其进行检测、分类, 能再次使用的立即返回分销体系, 能再制造后出售的进入再制造阶段, 无法再使用的则予以拆分, 提炼出有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进入再循环阶段, 废弃产品则进行相应处置。在这一处理过程中, 逆向物流回收中心对不同类别的回流产品选择最佳处理方式, 将物品送到最终归属地, 从而实现回收价值及利润的最大化。可见, 逆向物流回收中心能使逆向物流高质量运营。生产企业新建逆向物流回收中心的好处是明显的:可以降低回流产品的不确定性, 可以产生规模效应, 还能更好地协调供应链上的各成员。

2.1 企业自建回收中心

由生产企业自建逆向物流回收中心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

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避免由于业务重叠的原因, 与原有正向物流渠道中的节点发生冲突;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掌握第一手的市场资料, 信息失真的程度大大降低, 同时能够给顾客专业性的指导或服务, 从而提高顾客的忠诚度。主要缺点在于要开展组织新人员、设立机构、购买设备等活动, 成本过高。

2.2 联合回收中心

鉴于逆向物流业务的特殊性, 如果是企业自己单独建立逆向物流回收中心, 必然需要较大的投资, 我国的企业除了少数大型企业有实力设立自己的回收中心外, 大部分企业都属于中小型企业, 自身没有实力去独自建立回收中心。此外, 单个企业往往逆向物流量较小, 如果自建逆向物流回收中心, 会造成设备利用率不高, 在经济上也不划算。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生产企业可以考虑采取联合建立回收中心的实施方式, 与竞争对手一起出资, 以合资、合作或股份制的方式建立面向各企业的新的回收中心, 共同享用专业的逆向物流处理设备和技术。联合建立回收中心的优势在于能够分担成本和风险, 减轻单个企业的资金压力, 提供更为专业化的服务, 信息把握更准确, 能够对整个行业的信息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 同时各个企业在一起互相合作, 对于提高技术, 优化产品设计也大有裨益。

当然, 这种方式也存在其缺点, 由于是几家生产企业联合建立回收中心, 企业可能在合作的过程中流失掉自己内部的一些信息, 被竞争对手加以利用, 从而导致更加激烈的竞争, 同时, 也可能造成产品回收的信息反馈不够及时准确, 不利于企业及时对产品进行设计和改进。此外, 对新建回收中心的管理也存在各个公司企业文化的融合障碍等问题。

3 外包逆向物流

随着大型企业逐渐向边缘地区扩张, 一些销售网络的布局相对分散, 企业不利于设立自己的回收中心对逆向物流实行集中处理。从经济效益来考虑, 采用外包逆向物流的方式对回流产品进行处理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生产企业外包逆向物流, 是指通过合同形式将其回流产品的回收处理中的部分或者全部业务, 以支付费用等方式, 交给社会上专门从事逆向物流服务的企业负责实施, 如图4所示。

生产企业将逆向物流外包, 由专业的逆向物流服务商对回流产品进行处理, 有着诸多优势。

(1) 减少回流品的不确定性, 降低成本

(2) 可以集中主业, 形成核心力

(3) 信息反馈及时, 有利于优化产品设计

但是, 外包逆向物流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劣势。首先, 生产企业将其回流品交给外包服务商处理时, 还必须同时提供产品的设计信息, 包括产品原材料的构成、结构设计图等, 这些信息有可能会涉及到企业的核心技术, 对于某些专利产品而言, 存在着生产专利泄漏的风险;其次, 逆向物流外包的成本计算有一定的难度。回收产品的成本主要包括回流产品运输成本、产品分解成本、物料经过回收或处理后的净价值, 以及产品再使用或再制造的可能性和收益。由于回收过程和时间的不确定性, 必然会造成回收成本计算的不确定性;最后, 生产企业将回流产品外包, 难免会对逆向物流服务商产生依赖性, 有可能失去业务中一定的潜在控制权, 同时不利于对终端信息的把握, 也就不能真正有效把握市场需求, 长期下去必然影响生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 这四种逆向物流的实施方式各有利弊, 可以通过下表进行综合比较。

鉴于四种逆向物流的实施方式各有利弊, 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 选择适合本企业的逆向物流实施方式, 以求达到最好最优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正锋.浅析企业逆向物流的运营方式[J].科技经济市场, 2006, (2) .

[2]邱奇.逆向物流专业处理中心建设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硕士论文, (2007) .

[3]陈晓敏.企业业务外包管理[J].科学文摘, 2003, (7) .

[4]高红岩.外包的潜在风险和战略决策[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3, (10) .

公路物流发展方式转变分析 篇6

1.1 什么是公路物流

结合《物流术语》中的相关解释, 这里将公路物流定义为:以公路网和货运场站 (包括以公路运输方式为主的物流中心、物流园、物流基地) 为基础设施, 以货运车辆、场站装卸搬运机械为主要作业设备, 以公路货物运输为核心业务兼有储存、装卸、搬运、信息处理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物流服务。从整个物流系统来看, 公路物流所处地位如图1所示。

(参考了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 《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

1.2 公路物流的发展方式定义及其类别

(1) 公路物流的发展方式定义

公路物流的发展方式从狭义来说, 是指公路物流发展的“源泉结构”和“动力机制”, 即资本、人力、技术、制度创新等要素构成比例, 以及这些要素投入在促进公路物流数量增长、结构调整方面的贡献大小。从广义来说, 公路物流的发展方式涉及公路物流系统在整个物流系统中所发挥作用的大小和方式、公路物流对经济社会系统的影响等内容。

(2) 公路物流发展方式的类别

根据上述的定义, 按照源泉结构和动力机制分类, 公路物流的发展方式可以分为两类, 如图2所示。

①粗放型的发展方式。

粗放型发展方式是指资源和能源消耗多, 投入产出低的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还具有质量低下、结构调整缓慢、环境污染严重、安全事故率高等特点。还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型的发展方式、市场需求带动型的发展方式。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型的发展方式一般发生在公路线路、场站设施相对滞后的经济欠发达地区, 这种发展方式虽然能使因为基础设施不足而被压抑的公路物流需求释放出来, 但是由于所处经济环境的发展层次较低, 因此往往具有“重建设、轻运营”的特点, 投资效率较低。而市场需求带动型的发展方式更确切地可以称之为市场需求拉动的“数量型增长方式”, 这是因为在旺盛的市场需求拉动下, 公路物流量虽然增长迅速, 但是产业组织和结构状态并没有出现多大变动, 因此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单纯的数量增加而产业层次的提高, 这种发展方式也被归为粗放型的发展方式。

②集约型的发展方式。

集约型发展方式是指资源和能源消耗少, 投入产出高的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需要较好的设施条件作为基础。集约型发展方式包括技术进步推动型的发展方式、合理政策促进型的发展方式等。技术进步推动型的发展方式要求有较好的技术创新和应用的环境, 公路物流的技术进步包括设施技术进步、设备技术进步、管理技术进步、人力资源的层次提高等。合理政策主要包括税收政策、价格政策、收费政策、投融资政策、环境保护政策、行业布局政策、进入退出政策等。

以“源泉结构”不同为划分特征, 上述两种发展方式如图3, 图4所示。

由图中各部分所占比例可以看出, 在粗放型发展方式当中, 资本、劳动投入的增加对于“增长”的贡献要远大于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而在集约型发展方式当中则呈现相反的特征, 技术和制度创新的贡献度大于资本、劳动。

2 公路物流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2.1 发展方式转变的约束性条件

第一, 每一种行业都有自己独特的行业特点 (包括技术特点、投资特点、成本特点、行业管理特点、合理市场规模、外部关联性等) , 行业特点影响行业的发展方式及其转变。公路物流的主要行业特点可以归纳为:技术较简单, 设备投资较少, 进入门槛低;经营分散、灵活, 信息不对称性现象突出;企业平均规模较小, 企业之间协作差。第二, 公路物流属于物流系统的一部分, 同时也是经济系统的一个部分, 因此公路物流的发展方式乃至于发展方式的转变都会受到所处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阶段的约束。因此探讨公路物流发展方式的转变不能脱离整体的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阶段。例如, 考虑到生产要素的可替代性, 在一个劳动力价格低廉的经济体当中推广价格昂贵的装卸搬运设备会受到很大阻碍, 尽管这些装卸搬运设备效率要比人工处理效率高得多。同样, 在一个公路物流网络初步形成、公路物流需求尚未满足的市场条件下, 期望通过政府主导在短期内达到公路物流的高度集约型发展也是不合实际的。

2.2 转变目标

公路物流发展方式的转变通常是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其考核指标拟定如下:从驱动方式来看, 要实现资本和劳动投入驱动转向要素生产率提高驱动;从生产效率来看, 要提高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比;从服务质量来看, 要保证公路物流服务的及时、简便、经济;从安全性来看, 要减少公路物流的事故率, 减少公路物流作业对生命财产造成的危险性;从环保角度来看, 公路物流行业普及低碳经济理念, 减少能耗和污染, 减小对环境的破坏;从区域平衡发展角度来看, 促进中西部地区公路物流的发展, 实现区域之间公路物流平衡协同发展;从基础设施投资效率角度来看, 要充分挖掘基础设施的潜能, 重建设而不轻运营;从员工的角度来看, 就是要提高员工满意度, 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 增强员工的公司认同感和行业认同感。

3 公路物流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分析

3.1 不利条件

目前公路物流粗放型发展方式与公路物流企业平均规模过小、市场集中度过低有密切关系。根据统计数据, 截至2011年上半年, 我国公路物流企业数量是78万家以上, 其中前20名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不到2%, 而美国的五大公路物流公司却占据了美国60%的市场份额。相比之下, 我国公路物流市场绩效低下, 主要表现在:①低端竞争, 市场混乱。由于企业规模小, 所以公路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呈现低端竞争的模式, 依靠低价争抢货源, 市场秩序混乱。②缺乏市场组织者, 资源浪费严重。由于缺乏足够规模的大型公路物流企业, 各个小型公路物流企业之间难以实现信息共享、车辆人员统一调配, 由此造成车辆空驶率高、货物配载时间长等弊病。③难以获得政策支持, 缺乏定价权。由于企业规模小, 难以形成足够的市场势力, 所以公路物流企业自身难以争取到有利的发展政策, 同时也缺少调价能力, 成本上升往往会造成利润减少。④缺乏融资能力。融资能力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但我国公路物流企业目前还没有一家公司上市, 这不利于行业的融资和发展。

3.2 有利条件

公路物流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利条件是:①政策支持。2011年6月8日, 国务院提出《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 其中提出的促进物流车辆便利通行、降低过路过桥收费、支持大型优势企业对分散的物流设施资源进行整合等政策, 这些政策有利于公路物流企业实现由散乱低效的发展方式向高效集约的发展方式转变。在此之前交通部颁布的相关政策还包括《2001—2010年公路水路交通行业政策及产业发展序列目录》、《关于道路运输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建设节约型交通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交通业的若干意见》等, 这些政策对于公路物流的核心业务——公路货运的发展方式转变, 也都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②公路物流设施。由图5可以看出,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等高等级公路的数量在五年内的增长分别达到3.31万公里、2.27万公里、6.05万公里, 同时高等级公路在路网中的比例也有所提高。良好的道路设施对于公路物流实现快速、高效的服务质量奠定了基础。③对公路物流行业现状认知的普及。对于公路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 已经通过各种途径广为政府、从业人员、社会公众所认知, 这对于公路物流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型是有利的。

(引自交通部发布的《2010年公路水路交通 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3.3 具体措施

(1) 促进产业组织结构调整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促进公路物流行业市场结构的优化, 以此为基础促进公路物流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①提高市场准入条件, 限制高能耗、低效率、资质较差的公路物流企业的进入。②对现有的公路物流资源进行整合, 通过股份合作、联合、并购等形式, 组建跨区域的大型公路物流集团, 实现网络化、规模化经营。③鉴于大型骨干公路物流企业对于行业的市场组织以及发展方式转变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此应该有相关产业政策予以支持, 比如贷款、税收、场站经营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等。

(2) 推广公路港模式

公路港是依托于公路物流形成的具有集成物流功能的“港口”。公路港模式的产生和发展表明依靠线路建设来解决公路物流发展瓶颈的边际产出不断降低, 建设的重点应该转移到公路物流的节点上。在推广公路港模式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基础功能要完善, 公路港内不仅要有货运配载的功能, 还要具备仓储、货代、包装、税务、保险、生活设施等与物流相关的功能模块, 这样才能突出公路港的功能集成作用。此外, 还要注重公路港的核心功能——信息化的建设和行业组织建设。只有集成各种公路物流信息, 并将行业内零散的车辆、人员组织起来, 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 更合理地统一安排运输调度, 避免公路物流行业由于缺乏行业组织和信息集成造成的设备、能源、人员的浪费。

(3) 调整车辆结构

物流企业短期融资方式探讨 篇7

物流企业的短期融资方式通常有三种途径:商业信用、银行存款、商业票据,这三种途径也是各类企业经常使用的短期融资方式。本文主要围绕融通仓的概念介绍几种与物流企业密切相关的融资方式。

融通仓是一个以质押物资的仓管与监管、价值评估、公共仓储、物流配送、拍卖为核心的综合性第三方物流服务平台。它成为整个供应链体系的一部分,不仅为银企间的合作构架新的桥梁,也成为中小企业重要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融通仓业务主要有以下两种操作模式:仓单质押和保兑仓(买方信贷)。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仓单质押业务先有货再有票,保兑仓业务先有票再有货。

一、仓单质押

仓单是指仓储类物流企业接受顾客(存储货物的货主或货物所有权人)的委托,将货物收存入库以后向存货人开具的说明存货情况的存单,是记载存储货物所有权的惟一合法的物权凭证。仓单持有人随时可以凭仓单直接向仓储方提取仓储货物。仓单既可以作为提取委托寄存货物的证明文件,又可以作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的担保证书。

所谓仓单质押贷款是指货主企业把货物存储在仓库中,然后凭仓库开具的货物仓储凭证——仓单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根据货物的价值向货主企业提供一定比例的贷款,同时,由仓库代理监管货物。

仓单质押作为一种新型服务项目,为存储企业拓展业务、开展多种经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特别是在传统仓储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过程中,仓单质押作为一种新型业务应该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有其他业务模式在此基础上扩展开来。

第二种模式是对地理位置的一种拓展。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针对不同客户整合社会仓库资源甚至是客户自身的仓库,就近进行质押监管,极大降低了客户的质押成本。

第三种模式是金融机构根据融通仓仓储中心的规模、经营业绩、运营现状、资产负债比例以及信用程度授予融通仓仓储中心一定的信贷额度。融通仓仓储中心利用这些信贷额度直接向相关企业提供灵活的质押贷款业务,直接监控质押贷款业务的全过程。金融机构则基本上不参与该质押贷款项目的具体运作。

该模式有利于企业更加便捷地获得融资,减少原先质押贷款中一些繁琐的环节;也有利于提高银行对质押贷款全过程监控的能力,使银行更加灵活地开展质押贷款服务,优化其质押贷款的业务流程和工作环节,降低贷款的风险。

总的来说,开展仓单质押业务既可以解决物流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困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又能拓展仓库服务功能,提高效益。

二、保兑仓

融通仓的另外一种操作模式是保兑仓业务。保兑仓业务是生产商、经销商和银行三方互相合作,以银行信用为载体,以银行承兑汇票为结算工具,将物流和资金流相结合的中间业务品种。它是存在正常贸易关系的供货商和购货商与银行签订三方合同,是银行根据购货商缴存保证金的数额,控制供货商发货数量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办理保兑仓业务时,购货商向供货商签发银行承兑汇票,银行在接到购货商的提货请求并收妥购货商缴存的保证金后,向供货商发出发货通知,供货商据此向购货商发货。在承兑汇票到期时,如供货商发货累计金额没有达到银行承兑汇票票面金额,则供货商向银行承担未发货部分的退款责任,同时银行有权要求购货商兑付到期汇票。保兑仓业务是在供应商承诺回购的前提下,经销商向银行申请以供应商在银行指定仓库的既定仓单为质押的贷款额度,并由银行控制其提货权为条件的融资业务。

经销商根据与供货商签订的购销合同,向银行缴存规定比例的保证金,申请开立银行承兑汇票,专项用于向供货商支付货款。供货商凭银行出具的《提货通知书》向经销商发货,经销商销货后,向银行续存保证金,银行再签发《提货通知书》,供应商每次发货价款不超过保证金账户余额,银行通知供货商发货的价款累计不超过保证金账户余额,如此循环反复,直至保证金账户余额达到或超过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如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时保证金账户余额未能达到银行承兑汇票金额,供货商负责将经销商到期承兑汇票票面金额与银行出具的提货通知书总金额的差额部分以现款形式支付给银行,如下图所示。

这种模式,对于经销商而言,使其享受大批量订货和淡季打折的优惠政策,提供融资便利缓解了其自有流动资金的不足,解决了全额购货的资金困难,同时批量采购也降低了其成本。对于供应商而言,使其提前获得生产资金,减少了银行融资使用成本,货款的回收也得到了保障,同时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对于生产商而言,批量销售帮助其增加销售渠道,锁定市场销售终端,扩大市场份额,增加经营利润。保兑仓业务实现了购买商的杠杆采购和供应商的批量销售。

摘要:物流企业短期融资是指物流企业为了满足短期的流动资产需求而在生产经营或商品交易过程中进行筹集资金的活动。本文主要围绕融通仓的概念介绍几种与物流企业密切相关的短期融资方式。

关键词:物流,融资,仓单质押,保兑仓

参考文献

[1]陈惠锋:公司理财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2]支燕:物流财务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连锁零售企业物流方式的探讨 篇8

1 物流在连锁零售企业中的战略地位

1.1 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的特点

连锁经营是零售业的一次革命, 是现代零售业的基本组织形式之一。连锁零售企业的物流系统既要有一般零售业物流的特点, 同时又要符合连锁经营的原则, 呈现出如下特点:

(1) 批量采购, 统一配送

各门店的商品统一由总部采购, 按照统一的营销策略和各分店对商品品种、规格、包装等的要求, 统一储存和配送, 从而实现以大批量进货来获取折扣和延长付款期限的机会, 形成规模效益。

(2) 配送和仓储要求多样化

连锁零售超市销售的商品品种繁多, 因此对配送和仓储的要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如, 要通过食品冷链物流对冷冻食品在运输和仓储过程中执行严格的卫生保障和保温措施。

(3) 配送频率高, 时间要求较严格

零售企业的销售量受随机因素和其他人为因素 (如促销) 的影响较大, 造成门店的配送量波动大。对于仓储空间等资源有限的门店, 一般要依靠提高配送频率来满足需求, 而且配送过程有时间限制。

(4) 服务内容多样

供货商通常都以大包装供货, 而门店销售时要拆零, 有时还因特殊需要, 要对货物进行简单加工, 因此连锁零售企业的物流系统要具备拆零、分拣、包装等流通加工的功能。

此外, 连锁零售企业的业务特点还要求其物流系统具备高效处理退、换货的能力。

1.2 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的作用

物流系统能否高效、低成本地运作对连锁零售企业来讲至关重要。

(1) 连锁经营保障

连锁零售企业因其规模较大, 在供应链上处于相对有利的位置。通过集中采购, 可以降低价格, 保障零售价格的竞争力;通过集中储备, 可以减少缺货, 降低缺货损失;通过统一配送, 可以减少运营成本, 从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2) 营销决策指导

物流系统信息的及时获取与处理, 为管理者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 可以用来分析顾客需求变化趋势, 指导企业的进、销、存, 从而争取利益的最大化。

(3) 顾客服务保障

高效的物流系统能及时发现顾客需求变化, 通过及时服务, 满足顾客需求, 提高顾客感知价值。

2 连锁零售企业的物流方式

2.1 零售企业自营物流

世界连锁零售“大鳄”沃尔玛自营大部分的物流业务, 沃尔玛的巨大成功, 与其卓越的物流管理思想及实践密切相关, 不管在哪个国家哪个地区, 沃尔玛都很重视配送中心的建设。沃尔玛80%的货物是由自己的配送体系配送的, 这样做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 而且加速了存货周转, 形成了沃尔玛的核心竞争力。灵活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是沃尔玛达到最大销售量和低成本存货周转的核心。

2.2 供应商自理物流

由供应商直接进行商品配送的方式主要适用于宝洁等大型供应商。并且, 沃尔玛、家乐福等要求大型供应商为其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 即供应商根据零售商的销售、库存等信息, 判断零售商的库存是否需要补充, 并自动向本企业的物流中心发出补货指令, 由供应商直接将商品配送到店铺。由供应商直接配送可以大大降低连锁企业成本和运作的复杂性, 但其对店铺的影响速度受到供应商物流水平的限制, 信息交流效率低。

2.3 第三方物流

近年来, 由于国际流通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一些国际大零售商逐步尝试立足主业经营, 而将物流业务委托给专业的物流企业, 如日本7-11便利店以及美国众多的单体超市等。尤其在日本, 单体分散经营的零售店约占店铺总数的90%以上, 出于竞争需要, 这些零售店者主要依靠第三方物流进行商品配送。

3 连锁零售企业物流方式的选择

3.1 大型连锁零售企业物流方式的选择 (1) 第三方物流的效益原理

(1) 规模经济效益

第三方物流企业集多家客户的物流业务于一身, 可以使其物流设施、人力、财力等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规模效益正是第三方物流比第一方和第二方物流优越之所在, 因为自营物流企业的资源整合和一体化毕竟只局限在企业内部的层面。

(2) 系统协调的效益

系统协调指的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自己所拥有的供应商群及其各自的客户群中进行的协调活动。包括:打破供应商、客户群之间的界限, 统一组织运输, 进行联合配送;通过协调, 使供应商及客户之间形成新的更为合理的供需关系, 这种供需关系可以帮助供应商开拓市场, 也可以使第三方物流企业降低成本。

(3) 专业化的效益

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先进的物流设施、设备和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 具备高度系统化、集成化和信息化的管理体系, 能够对物流资源快速整合, 从而使各项物流活动, 如运输、仓储、装卸、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实现专业化。

(2) 大型连锁零售企业物流方式的选择

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因其物流业务量大而自成规模, 而产品多样化程度高又使其自身可以进行系统内部的协调产生效益, 专业化的物流设施、设备及人才更可以提高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由此可见, 通过对第三方物流效益原理的分析, 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即使不将物流外包也同样会获得竞争优势, 并且可以节约因外包给第三方物流而支付的利润, 因此, 对于大型连锁零售企业而言, 其物流应以自营为主。除沃尔玛自营大部分的物流业务外, 麦德龙、西尔斯等国际大零售商, 也都建立了本企业体系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

3.2 中小型连锁零售企业物流方式的选择

高效率的物流配送体系一直被业界认为是沃尔玛制胜的法宝, 是其最具核心竞争力的部分, 正因为如此, 沃尔玛的物流体系被众多的零售商家所效仿。然而连锁零售企业建立物流配送体系, 如果仅仅是为了自己内部的物流配送, 除非有强大的规模效应, 否则巨大的投资必定承担巨大的风险。

换言之, 对于中小型的连锁零售企业, 如果没有达到一定规模, 建立超市自己的配送体系成本会很高, 此时就应尝试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或供应商自理物流。同样作为世界零售巨头之一的家乐福就一直坚持由大型供应商自理物流, 采取厂家直送的方式实际上节省了零售企业的成本。当然, 采用这样的方式也有条件, 那就是连锁零售企业总部要有很强的能力能够控制分店, 而且它还必须具备很强的采购能力, 能达到一定的采购额和采购量。国内大部分零售企业的连锁规模都不大, 根据自身情况学学家乐福的厂家直送, 或许也是一条出路。

物流系统能否高效、低成本地运转决定了连锁零售企业的竞争力。国外的零售业发展了200年, 而中国只有不到20年的时间, 我国的连锁零售企业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物流方式。

摘要:连锁经营作为一种现代商业模式和组织形式, 近十年来在我国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物流管理是连锁经营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如何通过物流系统的高效运作, 降低连锁零售企业的经营成本, 对提高其竞争力, 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的特点及第三方物流效益原理的分析, 提出连锁零售企业物流方式的选择。

关键词:连锁零售企业,第三方物流,外包

参考文献

[1]张晓霞.连锁零售企业物流外包的动因、机理及实现条件[J].商场现代化, 2009 (3) :140-141.

[2]杨树.浅论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的物流管理[J].时代金融, 2009 (7) :143-144.

企业物流外包方式的选择研究 篇9

在市场的压力和一些经济利益驱动的背景下,企业开始把物流外包业务提上日程,物流外包正在成为现代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越来越多地被采用,是企业利润增长的新源泉、新途径,虽然企业物流外包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但物流外包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物流外包方式选择的不好,将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增加物流成本,降低企业效益,为此,企业在外包方式的选择方法上值得深入研究。

选择何种外包方式,需要根据企业的性质、产品特征、物流服务供应商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本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设计模型,给出企业选择外包方式的一般方法,使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选出最佳的外包方式。

1 企业物流外包方式的类型和基本特征

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大多数企业物流需求量处于增长状态,即时性的服务需求也越来越多,这使得物流外包需求市场潜力巨大,增长较快,第三方物流业便开始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企业物流外包也日趋成熟,目前,企业物流外包方式主要有:物流业务分项外包、物流业务组合外包、物流业务全部外包、物流系统接管、战略联盟、物流系统剥离和物流业务管理外包。

根据对企业物流外包方式的影响因素、类型及特征的详细分析,现将各种物流外包方式的优缺点进行比较,主要从物流外包企业和物流企业两个角度对物流外包方式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如表1所示。

2 物流外包方式的确定方法

2.1 定性分析方法

早在1999年,Ballow提出了二维物流外包决策模型,他认为企业物流外包的决策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物流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二是企业对物流的管理能力。该决策模型如图1。

该模型的结论有四种:若x高y高,企业采取自营方式,若x高y低,则企业应成为合作关系的核心;如果x低y高,那么企业需要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如果x低y低,那么企业应采取外包方式。该模型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寻求物流系统自身的平衡,其缺点在于忽视了企业外部因素的影响。

基于对Ballow二维模型的思考,本文将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并加以创新,提出确定外包方式的三维选择模型,模型如图2。

该模型的结论主要有十八种:

当第三方物流市场比较成熟时,有以下九种情况:

(1)若x较高y较高,则企业应采取物流业务分项外包;(2)若x低y较高或者y低x较高,则企业应采取物流业务组合外包;(3)若x低y低,则企业采取物流业务全部外包;(4)若x中等y中等,则企业应采取物流系统接管;(5)若x中等y较高或者y中等x较高,则企业应采取战略联盟;(6)若x中等y低,则企业应采取物流系统剥离外包;(7)若x低y中等,则企业应采取物流业务管理外包。

当第三方物流市场不成熟时,也有以下九种情况:

(1)若x较高y较高,则企业应采取物流业务分项外包或者不外包;(2)若x低y较高或者y低x较高,则企业应采取物流业务分项外包;(3)若x低y低,则企业采取物流业务组合外包;(4)若x中等y中等,则企业应采取战略联盟;(5)若x中等y较高或者y中等x较高,则企业应采取战略联盟或者不外包;(6)若x中等y低,则企业应采取物流系统剥离;(7)若x低y中等,则企业应采取物流系统接管。

在二维模型的基础上,此模型在两个坐标轴上增加了中间等级,增多了考虑的变量,9个区域的划分,更好地说明企业处于不同环境、状态下,企业适合采用何种物流外包方式,这是对二维模型的修正。此外,由于二维模型只考虑了企业内部因素,而忽视了企业外部条件的约束,为此在本文所提出的三维模型中增加了企业外部因素———第三方物流(TPL)市场成熟度,企业在选择外包方式时,还需把这一因素考虑在内,第三方物流市场越成熟,企业就更愿意外包,并愿意尝试扩大外包范围,因为第三方物流市场资源丰富,风险相对较小,市场越成熟意味着外包的成功率将越大。

其中,企业对物流的管理能力、物流业务对企业的重要性和TPL市场成熟度三个维度的高低判断标准可根据具体的二级指标去衡量,在此企业可依据自身情况具体制定。

企业物流外包的三维选择模型是一个定性选择方法,上述三维模型只提供了一个较为简单的判断依据,企业在确定外包方式时,还需进一步将定性指标量化以获取定量化的结果,

下面一节中将做重点介绍。

2.2 定量分析方法

这里主要采用灰评价方法以及利用质量屋原理对企业物流外包做出定量分析,具体方法如下:

(1)制定定性指标集的评分标准。从上述企业对物流的管理能力、物流业务对企业的重要性和TPL市场成熟度三方面考虑制定定性指标集如表2所示。

由于二级指标繁多,对其量化比较复杂,而本文关于这部分重点在于阐述方法,因此,本文仅对一级指标对物流业务的控制、对非主业的作用以及对外部条件的适应性进行量化,依次记为x1、x2、x3,其评分标准为较高(大)、中和低(小),对应分值分别为3、2、1。

(2)组织评价者评分给出评价样本矩阵。假设选择三个评价者,则第j j、=1、2、3、个评价者对待评对象的3个定性因素m1、m2、m3进行分别打分,分值为d1j、d2j、d3j,则可求出待评对象的评价样本矩阵dij、、3×3。

(3)确定评价灰类和白化权函数。将评价灰类分为较高(大)、中、低(小)三个类,分别对应分值3、2、1,即灰类等级值化向量C=、3,2,1、,设评价灰类序号为e,其相应的灰数和白化权函数如图3所示。

求出评价指标特征值矩阵中每一个dij对应的三类灰类的白化值f1dij、、,f2dij、、,f3dij、、。

(4)计算灰色评价权矩阵。对于评价指标xi的总灰色统计值评价指标xi第e个灰类的灰色评价权记为从而得到灰色评价权矩阵R=nie、、3×3。

(5)计算指标分值。

其中,f1、f2、f3就是三个定性指标的指标值。

(6)利用质量屋原理建立分析模型,并根据该模型计算各种方式的总得分。

利用质量屋原理建立的分析模型如图4所示,其中f1、f2、f3即为第五步中所得的数值,代入即可:

外包方式与各指标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由专家组综合评审给出,主要是先对二级指标进行打分,然后进行相应的加权平均即得一级指标的分值。打分标准如表3所示:

将某外包方式在三个一级指标方面的得分与f1、f2、f3对应相乘并相加,得出最后的总得分,总得分越大的外包方式,意味着该种外包方式越符合这三方面指标的考核,是企业最优的外包选择方式,自然越适合企业去采用。当然企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次优的,企业需加以综合考虑。

3 结束语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企业物流外包方式的确定进行深入分析,尝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提出确定企业物流外包的方法,来给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使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选出最佳的外包方式。总之,选择合适的企业物流外包可以为企业带来好处,但如果选择不当也会反过来让企业蒙受损失,每个企业在开展物流运作时,一定要认真分析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物流外包方式。

摘要:通过对企业物流外包方式的类型及特征进行详细分析,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给出了确定企业物流外包方式的方法,物流外包模式是企业物流业务的一种长期的、战略的、相互渗透的、互惠互利的业务委托方式,选择合适的物流外包方式会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所述的两种方法为企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和依据,使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选出最佳的外包方式。

关键词:企业物流外包,物流外包方式的确定,定性方法,定量方法

参考文献

[1]Yim-Yu Wong,Thomas E.Maher,Joel D.Nicholson,et al.Strategic Alliances in Logistics Outsourcing[J].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rketing and Logistics,2000,12(4):7-8.

[2]Lars-Erik Gadd,Kajsa Hulthén.Improving logistics outsourcing through increasing buyer-provider interaction[J].IndustrialMarketing Management,2009,38(6):2-3.

[3]孙有望.现代物流导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4]吴继承.企业物流外包的模式选择与实施[J].中国储运,2008(4):1-2.

[5]华春革.企业物流外包策略的选择[J].现代商业,2008(23):1-2.

[6]阳向军,郭宝珍.企业物流外包的利弊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6(15):1.

[7]陈文.企业物流外包决策模型的探讨[J].物流技术,2008,27(3):1-2.

上一篇:USS协议下一篇:康复程序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