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回顾总结

2024-09-29

培训回顾总结(精选8篇)

培训回顾总结 篇1

正如俗话所说的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却是不同的,8月4号港沟教委负责师干训工作的刘书记的父亲就病了,住进了医院,刘书记上午在进修学校开完会后就进了医院照顾父亲。我们港沟镇小组的培训学习也是如此,各有各的不同,一波三折。开始的时候我们一起到学校集中培训,可是学校微机室网络效果不好,一直也没有登录上去,还是教委刘书记积极主动的联系电脑,甚至把自己亲戚家的电脑都派上用场了。有在学校的,有在教委的,家中有电脑的就在家学习,并保持电话联系。这样保证了学习培训的前提条件,保证人人一台电脑,保证足够的上网时间。

我们小组一共是七个人,下面我简单的介绍以下情况。

刘坤老师,担任初三语文课,并任班主任,初三自从8月1号后就开学了。但是她仍然学习和加班两不耽误。付树杰老师婚期来临,可是为了按时参加培训学习,很多结婚用品一直没有置办,惹得她对象很是不乐意,还以为付树杰老师有什么想法呢?为此两个人还闹了矛盾,幸亏我和刘传军老师去了她家及时的和她男朋友作了解释,好在乌云过后一片晴朗的天。她对象由原来的不理解变得特别支持她的学习了。另外胡士红老师李莹莹老师赵永青老师张连泉老师更是身兼数职,即要忙于函授学习,还要忙于教学辅助教师的说课考试上课的评委工作。至于我呢开始我认为这无非又是一些走过场的东西,又会流于形式罢了,应付一下就可以了。后来觉得并非如此简单,领导及各部门及班主任老师和指导老师以及其他老师们都非常重视,每天都坚持发表文章评论,于是在客观条件下自己也开始转变认识和态度,把本次培训作为一件很重要的大事来对待。特别是听说我们泉韵班代表济南时,全国才1万名教师才有资格参加培训时,自己作为一名中学教师,虽然是在假期,面临着假期读书笔记简笔画毛笔字的练习,还有学校的值班任务,家务、教育上小学的女儿,却也从未放松过在这方面的学习。幸好老公非常支持我的学习,主动承担了家务活还有孩子的暑假作业的督促,我非常感谢他,真的。一方面在时间上尽力争取多学习多看案例文章,另一方面态度上可以说非常认真。前几天我感冒了,在线学习的时间不长,但是我也及时把作业作完。随着学习的推进,自己对此事的认识也由被动的迫于环境,不得不学,转变为主观上主动的去学习,认为应该学。因为在培训和学习的过程中我的确感觉到受益非浅。现在我每天在电脑旁边的时间大大超过了八个小时,有时候感觉很累,我那天在QQ曾经说比作家务还要累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不过我很庆幸的是自己收获很大,我感觉到了我们泉韵班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总结本次培训的优点如下:

1、老师们的确是转变了学习的观念,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培训才会促进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

2、认识上和学习的自觉性上发生了改变,这也是本次网络培训的优越性,专家设计的程序,和排名,还有视频和全过各地的老师交流互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网络培训的魅力所在,这种形式从参与的程度上可以看出受到广大老师的认可。

3、培训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案例很多,老师们易于接受,从而也认同了培训的内容,只有老师从内心愿意接受培训才会达到最佳培训效果啊!就象学生只有感兴趣才会学习的。

4、本次培训给老师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在不断的交流互动中涌现出许许多多优秀的文章,评论,特别是每天老师的文章和评论得到老师和专家的点评指导,及时的反馈信息。这样也培养了老师们的自信和成就感。

总结本次培训的缺点如下:

1、由于网络的排名,致使出现了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利用发表文章数来排名,这样既加大了指导老师的工作量,又可能使有些优秀的文章不能选出,。我看到课程简报中有很多文章也不是原创,而且也没什么可借鉴的地方。今后是不是可以规定作业文章数,让老师们发表少而精的文章,也许更能反映一线教师的真实情况。尽管我在网上分别从不同的心态来说明这种情况,只要老师有所收获就达到了我们这次培训的目的了。

2、培训学习的负面影响

由于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相应的一些教师培训师干训校本培训也应运而生。我不反对教师培训学习,的确是能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和理论素养,而关于教师培训也成了教育教学的热点。可是随之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培训回顾总结 篇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和信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培训成为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源开发最重要的手段和方式。于是, 培训的主角——培训师, 也当仁不让的成为21世纪的职业新宠。作为培训师, 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胜任素质才能胜任这一职业赋予的神圣职责?美国早在20世纪中期开始就着手研究培训师的胜任素质, 为培训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石。那么, 美国对培训师胜任素质的研究状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果?研究的维度和胜任素质因子又有哪些?研究采用哪些方法?为了更好地了解美国培训师胜任素质研究的现状, 本文对美国两大研究机构对培训师胜任素质所做的研究检索、梳理、分析, 向读者呈现较为完整的研究成果, 然后在此基础上, 从加强本土研究的角度出发, 提出对我国培训师胜任素质研究的启示。

二、研究目的

首先, 希望通过综述让读者了解到美国近年来在培训师胜任素质研究方面的进展;其次, 同读者分享美国研究的成果, 了解美国对于培训师胜任素质的界定, 以及胜任素质包含的维度和因子;再次, 关注美国在研究培训师胜任素质方面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最后,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加强我国对培训师的本土化研究提供方向和借鉴。

为了试图实现本文的写作目的, 笔者接下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美国对胜任素质概念的界定; (2) 美国在培训师胜任素质研究中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 (3) 美国ASTD的培训师胜任素质研究; (4) 美国IBSTPI的培训师胜任素质研究; (5) 研究结论及其对我国本土化研究的启示。

三、美国对胜任素质概念的界定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大卫·C·麦克里兰 (David·C·McClelland) 于1973年发表了一篇名为“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的文章后, 开启了胜任素质 (competence&competency) 研究的先河, 胜任素质一词也变得非常流行。那么到底什么是胜任素质呢?在该篇文章中麦克里兰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定义。而是到了1994, 在他与斯班舍等人发布的一个专题小册子《胜任素质评估方法》中谈到了对胜任素质的定义“胜任素质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概念、态度或价值观、具体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也就是可以被准确测量或计算的某些个体特性, 这些特性能够明确地区分出优秀绩效执行者和一般绩效执行者, 或者说能够明确地区别出高效的绩效执行者和低效率的绩效执行者。”换句话说, 就是指依据胜任素质能够将绩效优秀者和绩效平平者区分开来。

之后很多的专家、学者都试图对胜任素质做出定义:博亚特兹 (Boytazis, 1982) 认为胜任素质是个体潜在的个性特征, 可以促成工作中的优秀绩效表现;斯班舍夫妇 (Spencer&Spencer, 1993) 将胜任素质定义为:“综合个体潜在的特性、技能、个性、知识和动机, 与工作中的优秀绩效相关;”Rothwell (1996) 给胜任素质下的定义是:能够带来成功绩效的潜在的特征, 它可以包括知识和技能, 也可以包括知识结构和动机水平。Parry (1998) 将胜任素质定义为:“一组与知识、特性和技能相关的影响个体工作中的主要部分 (比如说一个或更多的关键角色或职责) ;与工作中的绩效相关;可以通过广为接受的标准进行测量;并且可以通过培训和开发得到提高。”

通过对以上定义的分析, 笔者对胜任素质概念做如下解析:1.胜任素质反映的是个体的知识、技能、特性等综合品质, 但是它又不完全等同于知识和技能等, 它关注的是个体在工作中的独特表现, 而不是完成工作所必须知道的或必须要做的;2.胜任素质与工作中的绩效相关, 是与具体的岗位密切相关的, 不同的岗位具有不同的胜任素质;3.胜任素质可以通过培训和开发获得, 也可以通过培训和开发提升, 这就为教育和培训提供了更为明确的目标指向。

实践证明, 基于胜任素质的招募面试、绩效评估、职业标准开发等具有很高的效用。据此, 研究培训师的胜任素质即是研究培训师潜在的知识、技能、特性等综合品质, 为培养、选拔、评估胜任的培训师人才提供依据。

四、美国培训师胜任素质研究回顾

美国在培训师胜任素质的研究领域中, 专业机构发挥了主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向读者呈现美国两大机构的研究成果, 即美国培训和开发委员会 (ASTD) , 以下简称ASTD, 以及美国培训、绩效和教学标准委员会 (IBSTPI) , 以下简称IBSTPI。

(一) ASTD的培训师胜任素质研究

ASTD是全世界最大的人力资源开发从业人员的机构, 总部在美国, 但是其中的成员来自世界各地, 可以说是一个国际性组织。ASTD在培训师胜任素质研究方面可谓硕果累累, 从1978年到2004年间, 对胜任素质进行了六大项的研究, 虽然每次研究的名称有所不同, 但研究的对象和主题确是大致相同的, 针对的都是职场中的学习和开发人员, 其中包括培训师。笔者从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方法、研究的样本以及研究的成果几个方面对ASTD的研究进行综述 (详见表1) 。

第一阶段:探寻培训师胜任素质因子阶段

这一阶段的研究从1978年到1983年, 通过两项研究探寻培训胜任素质的因子。1978年的研究由Pinto和Walker负责, 采用文献综述以及因子分析法, 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培训师从事的5大类, 1 000多种活动, 并从中提取出培训师胜任素质的14项因子;第二项研究是在1983年, 由麦克拉甘负责, 即“卓越者模型”的研究, 此项研究采用行为锚法, 从研究培训师的行为出发分析了培训师在培训和开发中扮演的角色, 并从这些角色直接表现的绩效出发, 识别出31项胜任素质因子。

第二阶段:划分培训师胜任素质维度阶段。

这一阶段从对培训师胜任素质因子的分析发展到对培训师胜任素质维度的划分, 大致从1989年到1998年。包括第三至第五项研究成果。其中第三项研究也是由麦克拉甘负责的, 在1983年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专家小组法, 开发出人力资源开发专业人员的35项胜任素质, 并将其分为四个方面的维度, 即技术的、商业的、人际的以及智力的四个维度。

参考资料来源:Terry Freeman Smith, Methods in Identifying Exemplary Performance: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Implications for HRD.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Review, Vol.7, No.4, December 2008

第四项研究是在1995年进行的, 采用的也是专家小组法。成果体现在1996年的著作“ASTD的员工绩效提升模型:角色、胜任素质和产出”中, 研究识别出38个胜任素质 (15个核心胜任素质) , 该研究对培训师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为接下来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的第五项研究是在1998年, ASTD试图通过研究寻找“技术是如何影响培训和开发人员的角色和胜任素质?”这一问题的答案, 主要负责人是Piskurich和Sanders, 在出版的“ASTD学习技术模型:角色、胜任素质和产出”一书中, 阐述了技术深刻地影响着培训师的工作和生活, 对培训师提出了新的角色和胜任素质的要求, 文中将培训师的胜任素质划分为四个维度, 分别是一般的胜任素质、管理方面的胜任素质、分配方法胜任素质以及呈现方法胜任素质。并指出在技术条件下, 培训师最重要的是要具备技术管理以及分配方法方面的胜任素质, 如管理学习技术的选择、管理学习技术的设计和开发、管理学习技术的实施、支持并评估学习技术;分配方法的成本分析/收益分析、分配方法的局限性和有效性等。

第三阶段:构建培训师胜任素质模型阶段。

这一阶段的研究大致从2004年开始至今。随着最初被称为“培训和开发 (T&D) ”部门演变为现在的“职场学习与绩效 (WLP) ”, 改变的不仅仅只是名称, 更是一种理念、一种对培训和开发部门的重新认识和定位。职场学习与绩效的产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技术的进步, 尤其是互联网以及网络科技的兴起和发展, 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 也从根本上转变了培训师和学员的角色和地位。职场学习与绩效指出, 培训是作用于人的, 是被动的, 而学习是由人产生的, 是主动的, 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

那么职场学习与绩效人员的胜任素质是什么?ASTD通过研究提出了职场学习与绩效的金字塔模型。在模型的最顶端是职场学习与绩效人员要扮演的四种角色, 即学习战略家、商业合作伙伴、项目管理者以及专业专家, 笔者认为对于培训师而言, 他要扮演的是包括学习战略家、商业合作伙伴和专业专家在内的三种角色。金字塔的中间部分是专业领域, 包括八个方面的专业领域, 笔者认为对于培训师而言, 他的专业领域应该在设计学习、实施培训、测量和评估、发挥学习的功能以及对学习提供指导等五大方面。金字塔的最低端, 也是最为基础的部分, 就是胜任素质, 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人际方面——建立信任、有效地沟通、影响利益相关者、利用多样性以及建立人际网和合作伙伴关系;2.商业/管理方面——分析需求并提出建议性的解决办法、运用商业头脑、驾驭结果、计划并实施任务、战略性思维;3.个人方面——表现出灵活的适应性、个人发展建模。

笔者认为这几个方面的胜任素质对于身处职场学习中的培训师而言都非常重要。首先, 培训师作为商业合作伙伴、学习战略家要站在企业和组织的立场, 了解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和组织提升绩效, 更好地服务于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因此要具备影响利益相关者、运用商业头脑、战略性思维等胜任素质;其次, 培训师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培训来改变职场学习与绩效, 作为培训专业领域的专家, 他还应该具备有效地沟通、计划并实施培训任务等胜任素质;最后, 职场学习中的培训师还应该要学会个人发展建模, 不断地自我学习、促进自我成长。

(二) IBSTPI的研究成果回顾

1. 早期教学和培训开发人员的胜任素质

IBSTPI是由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和国家绩效与教育组织 (现在的国际绩效促进委员会) 在1977年联合成立的一个认证机构发展而来的, 是一个非盈利性组织, 目前委员会的成员来自大学、政府机构、企业以及咨询公司等。15名在各自专业领域具有很高威望的专家在委员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带领委员会成员研究并开发了一系列标准、胜任素质、产品和服务。开发出培训讲师、教学设计者、教学评估者以及培训管理者的胜任素质模型, 这些模型被翻译成多国语言, 其中培训讲师和培训管理者的胜任素质有中文的翻译版本。1983年, 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下属的教学开发部门, 经过三年的研究, 发布了教学和培训开发专业人员16项核心胜任素质因子, 包含了培训师在培训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需要具备的全部核心胜任素质。

2. 传统面对面培训师的胜任素质

1993年, 合并后的委员会发布了第一套培训讲师的胜任素质模型, 包含14个胜任素质因子: (1) 分析课程材料和学习者信息;2、准备培训场地;3、建立并保持专业信誉;4、管理学习环境;5、表现出有效的演讲技巧;6、表现出有效的交流技能;7、表现出有效的发问技能和技巧;8、对学习者需求做出有效的反应或反馈;9、提供积极的强化并引起学习的动机;10、恰当地使用培训方法;11、有效的使用媒体和电脑;12、评估学习者的表现13、评估培训;14、报告评估的信息。早期IBSTPI研究的对象是在教室中实施面对面培训的培训讲师, 因此讲师的胜任素质也反映了面对面教学的特征。之后随着社会的进步, 尤其是学习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教和学的重大变革, 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师的角色和胜任素质。

3. 面对面、在线培训以及混合情境下培训师的胜任素质

于是, 2003年, IBSTPI对在研究的基础上对1993年的胜任素质进行了更新。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通过因特网和纸质种中方式进行分发。最终确定了新版的胜任素质模型, 新的胜任素质模型反映了在面对面培训、在线培训以及混合情境下培训的培训讲师的综合素质。与早期的胜任素质列表相比, 新的列表不仅对原来的胜任素质做了补充, 还进行了归类, 分为专业基础、规划与准备、教学方法与策略、鉴定与评估、管理等五大方面。

其中增加了6种胜任素质, 分别是:随时更新并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遵循已经建立的伦理及法律标准;表现出有效地促进学习的技巧;促进对知识与技能的保持力;促进知识与技能的牵移;通过合理使用各种技术管理教学过程。并对原有胜任素质模型中6项胜任素质的内涵进行了扩展, 4项胜任素质用了不同的语言或术语来表达, 以反映培训师角色的变化和技术在培训和学习过程中的应用, 如早先模型中的第一项“分析课程材料和学习者信息”更新为“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 “有效使用媒体”更新为“使用媒体和技术来加强学习、改进绩效”“提供积极的强化并引起学习的动机”更新为“激励并维持学习者的动机与注意力”等。只有两项胜任素质还保留了原来的表达, 它们是“建立并维持教师和学员之间的信任关系”、“表现出有效的演讲技巧”, 早期列表中的第11项“恰当地使用培训方法“在2003年的列表中被独立出来归纳为一大方面, 即教学方法与策略方面, 包含了运用培训方法和培训策略以提高学习和绩效在内的8个方面的胜任素质。

IBSTPI将胜任素质定义为是一套使得个人可以按照专业标准的要求有效完成特定职业或工作职责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最新的模型是建立在对教学本质和教师功能的假设基础上, 这些假设对培训师胜任素质标准的确定、开发和验证都发挥了影响, 也将影响对胜任素质的阐释和运用。这些假设包括如教学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和改进绩效, 不论专业知识和所受教育程度如何很少教师能够具备所有这些胜任素质, 胜任的培训师不仅只是教学内容的传递者以及培训师胜任素质标准是全球通用的等。

五、结论及其对我国本土化研究的启示

(一) 两大研究机构的共性分析

首先, 都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点, ASTD的研究5-6年更新一次, 有的甚至2-3年更新一次, IBSTPI的研究10年更新一次, 更新都是出于培训技术以及培训环境变化的考虑, 变革对培训师提出了新的角色和胜任素质的要求;

其次, 两者都对E-learning培训师的胜任素质做了研究, 其中ASTD的研究较为系统而全面, 也较为领先, 但两者对E-learning培训师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随着技术的持续变革以及网络科技的不断进步, E-learning培训师胜任素质的研究将成为今后研究中最为重要的主题, 对面对面培训、混合情境下培训师胜任素质的研究也将进一步深入;

第三, 两大机构的研究都从最初的个别的因子分析, 发展到后来的胜任素质维度的划分, 最新的研究成果都是以几个不同的维度来划分不同的胜任素质因子, 研究反映了一个共同的规律, 即从个性的研究走向共性的研究;

第四, 专家法和问卷法是两大机构在研究中较为常用的两种方法, 随着技术的变化, 问卷由最初的纸质版发展到后来以电子版和纸质版相结合, 这也反映了技术对研究的影响, 同时也是今后研究的一个趋势;

最后, 两大机构虽然在研究中所处的立场和角度不同, ASTD注重研究培训师多角色多胜任素质方面的要求, 注重研究工作场所变革、环境变化对培训师胜任素质的影响, 而IBSTPI则专注培训师在培训实施全过程中所需具备的胜任素质。但两者在研究中仍然得出了部分共同的胜任素质因子, 表现为培训师通用且核心的胜任素质, 如使用教学媒体、沟通技能等。

(二) 对加强我国本土化研究的启示

第一, 从研究的目的来看, 我国对培训师胜任素质的研究还只是探索性研究, 大多数的研究是采用定性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得出结论, 数据往往是质的数据;

第二, 从研究执行者来看, 仅有的研究中以个体的研究为主, 机构和组织的力量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个人的力量往往过于单薄, 因此在研究方面会造成样本容量狭小、研究得出的结论普适性低等;

第三, 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来看, 国内对培训师胜任素质的研究关注的大多是培训师在实施培训中所要具备的胜任素质, 换言之, 大多研究的是培训讲师的胜任素质, 而对培训管理者、培训协调者以及培训设计者等的研究还很不足;

第四, 从研究的对象来看, 多数是研究传统面对面培训师的胜任素质, 而对E-learning环境、混合情境以及跨文化培训师胜任素质的研究还很缺乏。目前我国培训行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 培训师队伍也逐渐壮大, 以上这些不足都是今后我们在研究培训师的角色和胜任素质的过程中需要加以改进的方面。

摘要:美国作为培训师胜任素质研究领域的前沿和主导,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由两大机构, 即美国培训和开发委员会 (ASTD) 以及美国培训、绩效和教学标准委员会 (IBSTPI) 牵头, 开展了多项关于培训师胜任素质的研究, 研究成果丰硕。文章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 从研究的维度、胜任素质的因子以及研究方法等角度对美国两大研究机构在培训师胜任素质研究方面获得的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 从加强本土研究的角度出发, 提出对我国培训师胜任素质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培训师,胜任素质,美国

参考文献

[1]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院 (IHRI) 编委会编著.人力资源经理胜任素质模型[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P10.

[2]魏静:培训师的胜任素质模型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7年

培训回顾总结 篇3

摘 要:随着高校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推进,高校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已成为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部分。文章通过对近10年多间在教育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主题的96篇文献进行了整理分析,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能力现状、培训实施、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和述评,提出了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研究值得关注的方向,包括基于TPACK框架理论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线上线下混合的培训模式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教育技术培训;TPACK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8-0059-04

近年来各高校开展了大量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不同程度地推动了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但教师在教学应用中仍存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相对不足,未能将技术能力有效地应用到常规课堂教学中等问题。高校教师如何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和教学与技术的整合能力,仍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制定、培训的实施等方面问题受到了较多专家和教师的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相关的研究。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也明确指出“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制定和完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实施对学科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1]。本文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相关主题的期刊文献进行分析和回顾,以期能对今后相关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相关主题的期刊文献分析

教育技术能力是在教学中对教学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能力, 也就是在适当技术支持的环境下进行教学设计并有效地组织与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2],是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逐步提出的对教师、学生、管理者等角色的一种素质要求,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在国际上,也有国家将教育技术能力称作信息技术能力或信息通信技术(ICT)能力。本文的数据来源为CNKI 数据库和万方期刊数据库,以“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TPACK教师专业能力”为主题词,检索从2004年到 2014 年6月之间的核心期刊或 CSSCI 来源期刊,经过筛选最终得到 96条文献记录,并利用Note Express3.0和Excel 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1.期刊数量年度分布

在2004年由教育部推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后,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相关的研究逐渐增多,到2010年由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发布《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试用版)》后,与此主题相关的文献数量逐年上升,同时关于TPACK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文献数量从2010年到2013年也快速增长。从文献的数量分析来看,我国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政策性强自主性差,教师培训的工作更多是依靠行政手段来推动,今后我国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如何切实有效可持继开展下去是我们急需研究问题。

2.文献关键词频次分析

利用Note Express的题录统计功能对文献中频次在5次以上的关键词进行了分析统计,得到如图 2 所示的主题词列表。从图2可看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出现频次最高,说明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在高等教学改革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术对教师知识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前期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TPACK相关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以中小学教师为主,很少以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

3.文献作者分析

根据发表文献的频次、下载频次及引用频次分析,可以看出具有关键影响力的代表作者有何克抗、沈书生、祝智庭、张一春、马宁、罗永平等人。他们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研制与建设、国外教育技术相关标准理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能力构成等多个角度对高校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进行研究。

4.文献期刊来源分析

对这 96 条文献记录进行筛选,选取文章数量发表在前7名的期刊,结果如图3 所示。从图中可看出相关主题的研究仍以教育类的核心期刊为主。对这 96 条期刊文献的作者单位进行分类发现,作者所在单位主要为师范院校、各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电教机构工作人员。从作者单位分析来看,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大多由各高校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要来实施,这些作者分析校本培训的现状及培训实施过程中的遇到问题和对策。师范院校发挥在教育技术学科的优势,更多的参与了教育技术标准或指南的研制,并对国外教师相关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或信息技术能力标准进行了分析解读,为我国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制定起到了参考的作用。

二、结果述评

1.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研究与实施

在标准研究方面,许多国家为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潜力,先后颁布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相关标准。通过文献分析可看出,国外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建设起步较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1年发布了《教师信息与通信技术能力标准》(ICT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Teachers,简称《ICT—CFT》),该标准包括技术素养、知识深化与知识创造三种教学方式,及教育中的信息与通信技术、教学法、课程与评估、组织与管理、信息与通信技术、教师专业学习六大教育热点领域,构建了包含18个模块的教师能力体系[4]。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2008年推出的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简称NETS-T 2008),并将该标准作为教师培训考核认定的依据,该标准注重学生的创造力与协作能力、教师的示范表率与领导能力、数字化环境的创建等。新加坡于1997年颁布了“教育信息化规划第一期(1997-2002)”简称MP1,并于2002年和2008年分别颁布第二期MP2(2003-2008)和第三期MP3(2009-2014),其中第一期注重信息技术能力、第二期注重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有效应用、第三期注重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如何促进学生IT能力[5]。我国教育部于2004年推出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高校教师具有教学和科研并重的特点,而且在教学内容、对象和方式上都是有别于中小学教师的,因此其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也有所不同。为了提高我国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由高教司指导,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于2000年推出了《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等级培训大纲(试行)》,并委托该委员会组织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的培训工作。部分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出台有关培训标准和政策,如2005年江苏省推出了《江苏省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试行)》,广东省制定颁布了《广东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和培训大纲等。 2010年9月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推出了《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试用版)》(简称NETG.THE),该标准参考和借鉴了发达国家相关的能力标准,结合我国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并经过多次的调研修改和意见征询,适用于高校全体教师,旨在为其专业化发展提供指导[6]。

在实施方面,美国的 NETS.T 标准依托“培养明日教师使用教育技术”(简称PT3)教师培训项目,日本则依托 IT 改革策略下的“教师使用 ICT 实际情况”新项目,英国则依托 ICT 国家计划中的基金培训项目。我国针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NETG·THE指南,由教育部高教司指导依托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组织实施。各国政府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都很重视,不仅在国家层面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和政策,还成立了专门的教师教育技术或信息技术培训部门并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支持。和发达国家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相比较而言,我国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发展,各国都比较注重应用网络手段来开展培训,如法国的国家远程教育中心,开展有关教师培训的远程服务,为教师教学和学习提供各种在线的学习环境和渠道[7]。我国教育部于2007年6月成立了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随后55个省级分中心相继成立,来开展高校教师的网络培训工作,网络培训从不同角度得到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认可[8]。

比较而言, 美国NETS-T2008标准要求教师要“促进与激励学生的学习和创造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台的《ICT—CFT》标准,明确教师的作用是模拟各种真实的学习过程,创建各种情境让学生应用认知技能,并协助学生加以掌握;新加坡的MP3计划侧重教师IT能力促进学生IT学习能力发展。我国的相关标准颁布已有多年,但并没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环境的变化和教学改革的推进而推出新的版本。相比较而言,我国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起步较晚没有形成体系,发达国家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制度已经非常完善,已经建立了职前到职后的培训体系[9],并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重视网络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注重校本培训。发达国家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积累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为我国培训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2.我国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分析

从文献综合分析来看,与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相关的研究不少。综合这些研究者的调查来分析,在态度和意识方面,大部分高校教师能够对教育技术和重要性有认识,仍有部分教师认为教育技术作用不大[9];在知识与技能方面,高校教师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知识却认识不够。高校教师培训大多处于信息技术使用的初级培训阶段,缺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应用,还有部分教师没有系统地接受过心理学、教育学、教学设计等知识理论学习,缺乏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方面的理论与方法[10];在教学应用方面,高校教师经过培训对教育技术的作用及概念有所认识,对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改革创新的理念也很认可,但在实际教学时仍然以讲授式为主;在科研创新方面,高校教师能应用信息技术工具来协助开展科研,如文献收集整理分析等,但创新能力不足,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处于简单使用状态。

3.我国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

从文献分析来看,主要存在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没有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二是在培训内容设置方面,许多高校对教育技术能力的本质与内涵认识不足,教育技术培训仅停留在信息技术培训层面,不重视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理念理论方面知识和信息化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的培训[11];三是在培训模式上仍以集中讲授为主,不能很好地满足高校教师个性化的多元学习需求;四是培训实施后,效果评价与后期管理缺失,较少关注教师将标准充分延伸到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指导,能力建设始于培训、止于培训,未能将初步体验层面推进到课堂实践层面;五是学习资源不足,培训课程资源是培训实施的重要保障和途径[12]。

在培训策略方面,①完善培训标准、管理和保障体系。培训标准要与时俱进,随着发展来修订和完善;高校应该兼顾科研和教学,必要时应用行政政策干预,如将教师培训的评价考核情况作为教师职称聘任的条件之一;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多媒体课件、微课、信息化教学案例和精品课程评审大赛等方式,并结合培训切实推动教师教育技术技能的提高。②要激发高校教师成长的动力,引导教师自主学习,使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在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形成动态化、常态化和终身化[7]。③要选定合理的培训内容。内容要满足教师教学和科研的实际需要,激发教师参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训不能仅停留在信息技术培训的层面,要重视信息化教学环境条件下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层面的培训,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④积极建设网上培训课程资源,积极开展网络培训。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是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培训实施的基础和保证,有效应用现有开放的培训资源,包括大规模网络课程MOOCs中有许多课程都可应用到教师培训之中,对国外优质开放教育资源的翻译及技术应用的本地化,这种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12]。⑤改革培训形式,健全培训组织。根据高校教师特点,可采用集中讲授与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混合方式培训。同时,高校教师培训应把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从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开始,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创建教师学习社区,形成实践共同体[13]。

三、结论与展望

在信息时代需要教师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能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并能够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的能力,相比几十年前的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高校教师面临着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职业的发展须具有信息技术与工具支持下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法的技术应用能力。而要达到有效技术整合,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包括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法和学科课程内容三个方面,而且这三个方面必须是关联的,即(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简称TPACK)。TPACK为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趋势是促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的发展。从各个国家能力标准版本的演变来看,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目标定位方向,基本都指向了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从这种价值取向的变化看,培训的评价标准不仅要求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要求教师如何促进学生信息化学习的发展。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体化的培训方式将是今后发展的主要培训模式。尤其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的出现为教师培训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基于MOOCs的教师培训课程可以很好地解决培训平台、师资和课程资源重复建设和地区资源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是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DB/OL]. http://www.edu.cn/zong_he_870/20120330/t20120330 _760603.shtml.2012-03-30.

[2]何克抗.正确理解“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意义及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11): 20-21.

[3]朱书慧.2002-2012年我国“教育技术能力”研究回顾[J].继续教育研究,2013(8): 4-7.

[4]马宁,崔京菁.UNESCO《教师信息与通信技术能力框架》(2011版)解读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3(7): 57-64.

[5]王文君,王卫军.国际视野下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趋向[J].电化教育研究,2012(6):112-116.

[6]马宁.《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的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6):3-9.

[7]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5):103-109.

[8]王欣瑜.我国高校师资网络培训模式之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3(6).

[9]惠连晓.地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现状及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10]吴方,杜学元.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调查与思考[J].衡水学院学报,2011.13(5):96-99.

[11]周红春.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6):139-143.

[12]赵俊,闫寒冰,祝智庭.让标准照进现实——国内外教师教育技术相关标准实施的比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05):51-59.

[13]南国农.怎样理解信息技术及其教师素养形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1):3-6.

培训回顾总结 篇4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逐渐走进了我们的教学课堂,教育面临着结构性的变革。移动互联网系统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将知识获取的范围,从桌面电脑访问互联网扩展到掌上、手边。那么,对于教师而言,熟悉并掌握移动信息化教学技能,努力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学的重要工作。

10月25日,速课网第304场移动信息化教学创新与应用培训会在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先进制造技术学院顺利开展。速课飞飞老师作为本次培训会的主讲师,给在场的所有老师带来了精彩的内容分享。

本次培训会从组织到落地开展,一直备受广东机电学院教师们的关注和欢迎。培训当天,共迎来了近60余名教师参加学习。会上,在老师们高涨的学习热情下,飞飞老师立足于互联网+时代教学改革的新思考,逐步向大家讲解了移动互联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方案与应用实践、如何构建符合移动教学的创新式教学资源、移动教学资源于高校老师的应用价值体现等多方面的内容,带领老师们全面了解了基于移动信息化教学的翻转课堂应用及教学信息技术能力进行提升。

移动互联网时代,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也是一个突破自我、实现自我的机遇。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新技术,提升自身教学技能,使学生快捷有效地学习到优质的教学资源,是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也正因如此,速课网一直不断创新,致力为广大教师打造完美的移动教学方案和价值塑造,包括建设在线开放课程、专业资源库、参加信息化大赛、制作立体化教材以及开设各类文化科普宣传项目等,让老师看到速课的价值意义,让老师看到自身成长的路径,成就自我。

总而言之,让移动教学信息化能真正落地应用,让每一位教师都是通过微信搭建自己的线上课堂,始终是速课的目标。未来,在移动信息化教学的道路上,依旧有我们速课的身影。为教师尽绵薄之力,是我们存在的价值,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工作总结回顾 篇5

在开4月份工作会议之前,我翻看了去年的通风工作会议总结材料,看后不禁汗颜。材料上写的东西很多,基本上是面面俱到,工作的目标、措施、手段以及奖罚都提到了,但是大部分都没有落实。落实上究竟会有这么大的难度?落实不下去的主要原因在哪里?仔细考虑主客观原因都有。任何工作的开展与实施都有其环境因素,离不开周围的环境。环境包括人们的思想、氛围、政府业务部门的干预等;思想因素包括文化底蕴、综合素质、业务知识、境界、经验、眼界等;特别是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是制约内部发展的主要因素;政府业务部门不切实际的人为拔高是制约工作开展的主要障碍。按理来说有政府管理部门的业务把关,指导工作应该好开展,只要按要求做就行了。其实不切实际的一把尺子式的指导,真的很难适从。按照煤炭局的文件规定做吧现场效果很难显现,不按文件要求做吧,还会被停产整顿,解释吧有理还说不清。再说现场又不是做的很好,哪有找不出问题的地方,有时也很难理直气壮的表白。再加上谈煤炭局色变的情况存在,一遇到煤炭局强势领导居高临下的批评,连理论的底气都没有了。现场的人员只能存在按煤炭局要求干的思想,哪还有独出心裁标新立异的思路。其实我觉得关键是缺乏克服障碍的勇气和决心,遇到困难没有一往无前的精神是工作没有起色的决定因素。引用一句箴言来说明做事情的态度“做一件事情不论有多难,不论结果如何,都不重要,即使失败了也无可厚非。关键是有没有勇气解脱束缚的手脚,有没有胆量勇敢地面对。很多时候,我们不缺方法,缺的是一往无前的决心

和魄力。不要在事情之初畏首畏尾,在事情过程中瞻前顾后,唯有如此,一切才皆有可能”。

由此看来关键是瞻前顾后,顾虑重重。是事情太复杂了还是自己考虑复杂了,真是很难界定。经历的事情多了,考虑的问题就多,缺乏敢打硬拼的勇气,缺乏敢打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年龄大了是没有闯劲了。所以说在用人方面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科学合理地安排到适当的位置或岗位上去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企业要形成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从年龄上,上层四十岁、中层三十多岁、下层二十多岁。在选拔用人方面要多从魄力上考虑,要有股子风风火火的闯劲,猛打猛冲的干劲,处理具体问题上的巧劲,善于处理复杂问题的稳劲。一个班子、团队要把几种人结合在一起,相互牵制,防止每一种倾向走向极端化。

煤矿通风专业的确人手不够。不管是有业务、管理经验的人少,就是从事过通风工作的熟练工人也少。一个通风科就一个科长,没有工程师、技术员,有的矿有技术员都是没有经验的年轻学生,如果没有一个业务、作风过硬的人来领导,几年下来这些人就形成不求进去的思维定式了,基础没有打好,以后想发展都难了,想想是很可怕的事。科长一个月还要跟班、带班20余次,每下一个井的时间都不少于6--8小时,哪有时间和精力考虑业务上的事呢,更不用说是长远发展规划了。有的人比较年轻,热情是有的,但缺乏基本的管理素质,人为拔高缺乏历练,到头来不堪大用。

工作氛围是干好工作的前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

使通风设施形象好,达到最基本的质量标准,必须有制作风门的地方、工器具、制作、安装和维修人员。事实上矿上没有木工房,没有专门为制作风门准备的工器具,需要风门了就求机修车间加工铁皮风门,铁皮风门不能包边沿口,达不到风门的标准。这对于矿上的通风部门也很难得了。矿上在没有木质风门的情况下,就依赖于购买无压自动风门。该风门价格昂贵,一套风门(4万元),4倍于普通风门木质风门,3倍于阻燃材料风门。只有少量的过车风门需要自动风门外,其它地点没有必要设置无压自动风门。因为矿井的风压不大,人力开启没有什么问题。从这一现象来看,通风的外围环境是不容乐观的。通风部门的干部职工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其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了。下一步逐步使用阻燃材料风门,门框为木质或铁质均可。要求各矿要具备风门组装的条件。先购买一部分成品风门,使用以后各矿根据需要购置阻燃材料风门板自己进行加工组装,减少成本。制作、安装、维护风门的人员不能少于两人,以保证风门的完好和形象。风门闭锁装置统一使用永聚矿现在用的装置。

隔爆设施的吊挂,逐步改成用单钩吊挂水袋,每个水袋用四个单钩吊挂,每一棚或每架水袋,固定在直径不小于寸半的钢管上,钢管固定在巷道顶板上。固定钢管和吊挂水袋必须放线,做到横成行,竖成排,编号一条线。目前,水袋的结构已经改变,物资供应部已经订货并陆续到矿,这种水袋结构固定下来。

通过最近各矿的工作表现得出一种感悟:以前上报的各种报表、计划总结等等太多,给矿上增加了不少负担,下边也疲于应付。为了

减负,上报的各种资料由原来的16种减少到现在的7种,目前就是这7种资料也报不齐了。每次都在催促几边还报不全。究竟何为?人是有惰性的,工作少了还想更少,不做是最好的安排。对待工作的落实没有强有力的手段,执行乏力,考核流于形式,表现在有的部门考核的严,有的部门考核的松,有的甚至流于形式,最后考核严的得罪了不少人,还没有效果;不罚款的人成了老好人,会来事、会办事,人缘很好,稳稳当当。考核严的又看不开事的就会慢慢地失去市场;看开事的会慢慢地回归,同周围会来事的人一样,逐渐又稳当起来。有些人没有危机意识、压力感不强,要求再不严格,不能触动灵魂,等到最后大家都跟着一块失业。

回顾与总结 篇6

这是一些粗略的纯粹精神上的总结。

-世界观-

1、承认世界受到了某种力量的影响。不论这种力量为何,精神与物质必定受其推动而发生演变。如果将这种力量抽取出来,世界会重新静止没有内容。

2、这种力量的性质有:(a)作用在任何一件可见或可感事物之上;(b)是世界诞生的外在因素,与世界本身最初包含的内容无关;(c)与世界本身可以产生反应,并且促成具有符合其条理结构的事物出现。

3、为了方便起见,可以把这种力量称之为“秩序”、“意义”、“宿命”,或者“客观性”,怎么说都行得通。

-规则-

对我而言,在过去所经历的人生中,我发现人们总是容易对一种规则麻木。后来,我意识到这种确切的存在也许可以被统称为一种叫做“思想暴力”的东西。在某些情况下,人们总是寄望于某种既定规则,进而忽视自身真实,或者完全没有进行过对规则的思考或怀疑,迫于规则存在的支持环境和压力而不得不加以遵守。而这样最终造成的结果只能是规则和个人两方都受到了严重伤害。一方面是急需改变和完善的规则,另一方面是几乎不讲条件容忍规则的个人。在这种情况下,这两方的主动权如果不重新归还给个人,对规则进行必要改变,那么局面就会变得僵硬。或者说个人与规则之间失去了“客观性”、“意义”,或者一种理性的“秩序”。与世界秩序产生违背。

往往人们不愿意对规则进行思考的原因,恰恰在于对自身真实和客观环境的漠视,或者即使有思考,也因规则存在的根深蒂固的环境而无法表示或提出修改意见。而事实是,规则本身包含的意义与包容性,及其深层次原因很少有人能够把握,这一点即使是那些拼命遵守和捍卫规则的人也往往一片茫然。可笑的是,每当有人提出稍微不同的看法,这些人就会变得非常敏感和担忧。这就是那些从规则中得到利益的少数人。其中也有不乏理性的`人,他们的坚持意见往往来源于陈旧的事实以及规则产生的遥远环境。这些说明有些还很动人,但其内质对于当下现实没有意义。一个规则的产生总是来源于对客观环境的考察和平衡意识,在一定时期里起到规范和利益公平的调节作用。它的作用对象所在环境应该成为它之所以如此的理由,而并不由它过去产生的历史环境来决定。它在它产生的历史背景中所凝聚的力量无法作用于已经改变的现实,因为世界受到更大的规则秩序推动,这远远超过它的力量范围。

-意识-

生命的过程就是不断意识到新的事物的过程。

我们的整个生命就是在不断反复地意识到以前没有意识到的东西,如果这个过程停止,生命也就结束了。

我们可能说我们要一种自然而然的生命过程,不主动获取意识,不去了解自己的思想结构。但是生命的进化以及世界固定的运动秩序已经开始,那扇门已经关了,那座桥已经断了,已经不可能停留在一个阶段。只要我们存在下去,就必须继续这个过程,没有回避的方式。我们可以延缓自己生命的进程,但是不能停止。只要活着,这一点只有程度的不同,而没有终结。我们可以选择意识停留在一个低级阶段,也可以选择不断提高自己的意识水平。选择是必然的,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当我们开始选择的时候,我们才开始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只有有了选择,我们才是在真正意义上地成为了自己。被选择并不能代表一个人拥有他自己,出生是被选择的事情,这件事情还不能叫做一件人的事情,而只是一件动物的事情,因为这是一种被选择。

-行动-

在我看来,行动也是一种不断反复和纠正的方式。

行动的作用在于实践思想。为了把抽象的思想变成可以被理解的具象事物,就必须要有行动,我们不可能每次行动都会获得最好的结果,因为行动本身也像思想一样,是一个不断否定和纠正的过程。

培训回顾总结 篇7

近年来, 随着我国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 以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兴起和广泛运用, 我国英语写作策略培训模式的探究呈现多样化局面。本文拟对近十年来我国英语写作策略培训模式进行回顾总结, 对已有探索模式进行梳理, 在肯定该领域研究成果的同时做出反思。

二、近年来英语写作策略培训模式的研究状况

纵观近十年关于英语写作策略培训模式, 我们可以发现早期英语写作策略培训模式的研究主要是从认知角度和元认知角度, 以及合作学习理论为基础的英语写作策略培训模式。后期随着多媒体教学的运用, 出现了网络形式下的英语写作策略培训模式的研究。从2009年的各种期刊文章中可以看出关于英语写作策略培训模式的研究明显增加, 而且涌现出适应时代发展的研究模式。这一切都显示了我国英语写作策略培训模式探究上的进步。从研究的焦点看, 3篇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模式, 3篇是同伴下, 2篇是元认知, 1篇是将网络和协作学习结合。从研究的对象看, 3篇研究的是全日制英语专业本科学生, 6篇研究的是非英语专业的本科学生, 1篇研究的是非英语专业硕士生, 1篇研究的是英语专业的成人自考生。从研究的方法上看, 8篇是采用了实验研究, 2篇是问卷调查。

三、研究成果总结

1、关于理论研究

孙自挥 (2008) 探讨了如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开展策略培养, 并重点介绍了元认知能力与认知策略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课堂内外学习资源相整合的培训实践, 以及该培训模式对学生课堂效果和学业考试成绩的影响。

2、实证研究

3.2.1问卷调查

邵名莉 (2009)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 得出同伴评价使学生作文在内容结构和语言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吴江云, 刘润清 (2004) 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元认知方程模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对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何培芬 (2007) 通过问卷调查,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得出网上英语写作对推动大学生英语写作具有深远意义。韩松 (2008) 通过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显示了元认知在研究生英语写作认知过程中起积极作用。

3.2.2实验研究

郭晓英 (2009)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 运用实验的研究方法。其实验结果表明在博客的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写作模式有助于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水平的提高。倪清泉 (2009) 运用对比试验为主, 访谈为辅, 采用SPSS11.0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后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成果显示,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基于协作学习的英语写作教学有利于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具有可操作性。郭晓英 (2009) 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写作教学实验前后的英语写作成绩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依托博客构建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有助于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孟晓 (2009) 进行为期8周的作文同伴反馈实验, 其结果表明同伴反馈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有积极的实际操作意义。王玉雯 (2009) 运用写作策略培训模型, 对4个写前策略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显性策略培训的实验组其写前策略应用及写作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 写前策略知识与应用显著相关, 头脑风暴法, 构思导图和组织结构法的写前策略应用与写作成绩存在显著性相关。邓志勇 (2002) 进行2组实验研究, 表明社会认知模式对英语写作教学有一定帮助。

四、评析

笔者对该领域近十年来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并做以下评析:

1、总结

近十年来我国英语写作策略培训模式研究特点可以概括为:

(1) 英语写作策略的培训模式较多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探究。

(2) 研究是以国内外的学习理论为基础, 并交合教学中的特点。

(3) 有些研究是通过认知结构或元认知结构理论, 提出一种有效的英语写作培训模式, 但没有涉及到情感策略和交际策略在写作中的运用。

(4) 研究多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 从而说明了英语写作的模式对我国英语学习者的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2、不足之处

近十年来我国英语写作策略培训模式研究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以下不足:

(1) 研究对象上。首先, 受试者的抽样人数较少。其次, 受试者主要是在校大学生, 并且多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再者, 研究对象没有涉及到高中生或其他英语程度的学习群体。

(2) 研究中研究的切入点极其相似。例如, 较多的是从网络环境下探究。

(3) 研究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个体情况。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和语能等。

(4) 研究过于强调实验研究, 缺少理论上探索。

3、值得探究之处

(1) 将网络环境下除博客外的其他形式充分利用到英语写作策略培训模式中, 并与认知或元认知结合起来的模式。

(2) 研究中融入学习者个性差异, 如学习者主观因素、情感因素。

(3) 以不同学习群体为研究对象的英语写作策略培训模式, 如对少数民族学生、理科生或艺术生的英语写作策略培训模式的研究。

(4) 从英汉的思维差异上探究, 同时尝试将中文写作策略培训模式运用到英语写作策略培训模式中。

(5) 将新的英语写作策略培训模式和传统的模式有机的结合。

(6) 建立一种既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又能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英语写作策略培训模式。

(7) 将情感策略和交际策略运用到英语写作策略培训模式中。

五、结语

本文从理论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的角度对近十年来我国英语写作策略培训模式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和评析, 并在此基础上陈述了一些个人的不成熟见解。笔者认为我国英语写作策略培训模式应紧跟当下的研究步伐, 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出更多新的成果。笔者冀望能够在这一领域抛砖引玉, 从而提高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邓志勇:《英语写作教学的社会认知模式》, 《现代外语》, 2002 (4) :409-417。

[2]郭晓英:《依托博客重构大学英语写作模式》, 《山东外语教学》, 2009 (3) :55-60。

[3]郭晓英:《博客环境下大学英语写作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现代外语》, 2009 (3) :314-321。

[4]何培芬:《网上英语写作:理论与实验》, 《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2) :140-144。

[5]韩松:《元认知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写作中作用的实证研究》,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 (10) :53-56。

[6]Krashen S.D.Writing:Research, Theory, and Applications[M].Oxford:Pergamon Institute of English, 1984:20-34.

[7]孟晓:《同伴反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山东外语教学》, 2009 (4) :59-62。

[8]倪清泉:《网络环境下基于协作学习的大学生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 《外语电化教学》, 2009 (127) :63-67。

[9]Rebecca L.Oxford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8:200-209.

[10]邵名莉:《同伴评价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09 (2) :47-52。

[11]孙自挥:《成人大学生英语写作策略培养探索》,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8 (9) :77-79。

培训回顾总结 篇8

关键词:社区参与;国内研究;回顾;总结;展望

一、社区参与旅游定义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指在旅游的决策、开发、规划、管理、监督等旅游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社区的意见和需要,将其作为主要的开发主体和参与主体,以便在保证旅游可持续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全面发展(孙九霞,保继刚,2006)。社区居民作为社区参与的主体,其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是推动社区旅游发展的内在动力,而社区参与旅游的发展也为社区价值结构的调整和转变提供新的契机。

二、国内社区参与旅游研究回顾

(一)旅游扶贫与社区参与

20世纪90年代后期是我国学者对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的起点,但早在80年代我国扶贫策略从输血式的救济型向造血式的开发型转变的背景下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实践就展开了。至90年代中后期,我国社区参与旅游的实践在本质上多为低层次的、被动的参与,作为一个学术问题,社区参与旅游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国内社区参与旅游的理论研究进展

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旅游学界唐顺铁首次引入“社区参与”概念,并探讨了我国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化及其发展问题。自此国内学者开始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和联系我国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对我国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问题展开了广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在理论分析方面,刘纬华对社区参与的参与机制、公平分配和动力问题进行了多学科与多理论的探索性研究,并提出了尝试性的解决方案。左冰通过对社区参与的理论基础、内涵与实质的探讨,指出有效的社区参与离不开对公民的政治增权与有关基础性、程序性和支持性制度的建设与实施。

研究者主要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方面对社区参与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业发展对景区环境保护是把双刃剑,故要拓展多渠道社区居民参与。万绪才等参照国外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案例,提出社区居民的全方位参与是其能真正分享旅游开发带来的各种利益的关键因素。大多数研究对社区的重视是出于对旅游业的关注,但也有学者从社区发展的角度,并结合实际案例深入阐述了培育社区力量的重要性。

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冲突和利益分配不公成为阻碍社区参与旅游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成为社区参与旅游研究的热点。《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首次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确定了桂林旅游发展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商业部门、当地的居民、政府管理部门、游客、外地旅行社。吴必虎等人在乐山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中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了不同利益相关者参与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的应用途径。左冰将影响旅游收益分配的政治过程内生化、模型化,展现了在农村旅游发展中各利益主体在制度激励和约束下就利益的分配进行重复博弈的动态过程。

社区在参与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如何保障社区能够真正益并激发参与积极性成为重要议题。罗永常以民族村寨旅游为切入点,提出决定社区能否有效参与的因素是保障社区的旅游利益获取,并制定了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的利益保障机制:转变观念;建立有效的法律保障机制;明晰旅游资源产权;完善征地、拆迁补偿制度;建立以股份制为基础的收益分配机制;扩大参与面,拓展参与途径,提高参与层次。

(三)国内社区参与旅游的实践研究进展

在我国旅游开发的实践过程中,社区参与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均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迫切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和引导机制。张波通过对3个典型案例的社区参与模式进行比较分析,试图从实证的角度更深入地探索和解析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的内在本质、特点、内容或方式。刘旺等人以丹巴县甲居藏寨社区旅游的开发为例,分析目前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利益分配、教育引导、保障、补偿、民主决策和约束六个方面对少数民族社区参与的微观机制提出对策建议。曹兴平将文化绘图应用于文化乡村旅游产品规划和管理及社区文化资源管理,从而解决社区参与中社区本位的缺失问题,并激发旅游业发展的社区内动力。

部分学者着重分析了社区参与旅游的困境与对策。刘宏芳等人讨论了目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加强社区居民参与能力建设,搭建共同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平台、传统与现代化兼容并蓄等解决措施。左冰,保继刚认为旅游增权必将对未来发展中国家的旅游实践产生深刻的影响,提出个人增权先于社区增权的观点,并指出通过国家政治制度建设赋予个人权利和社区增权合法性。王亚娟划分了4种制度性增权类型:正式制度的直接增权,正式制度的间接增权,非正式制度的直接增权和非正式制度的间接增权,探索了中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现实下可行的制度性增权途径。王纯阳等人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对村落遗产地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通过从经济、心理、社会和政治等四个不同层面实现增权。

三、国内社区参与旅游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目前国内有关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主要还是沿袭了西方学者的思路,局限于西方理论的分析框架,而真正能够基于国内现状的理论探讨十分欠缺。同时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多偏向于理论和宏观方面的研究,对实际案例的深入挖掘与探讨类研究成果较少。而我国在现实旅游规划过程中体现社区参与的规划案例少之又少,因此迫切需要更加深刻、并且更加能够与实际贴合的旅游社区参与研究。与此同时,国内学者对社区与旅游的关系仍停留在过去西方认为的社区从属于、服务于旅游的认识阶段,而并没有与时俱进,对社区发展本身的关注度还不够,这都不利于对社区参与旅游的更深层次的探索研究。

笔者认为,未来国内对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拓展研究领域,加大对城市社区的研究。增加实证研究内容。进行全景式的、追踪式的动态研究。加强对个人激励、个人偏好的显示、收入公平分配的途径等经济问题的研究。加深对社区参与旅游中的政治与权力关系的研究。(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孙九霞,保继刚.从缺失到凸显: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脉络[J].旅游学刊,2006(7).

[2]左冰.社区参与:内涵、本质与研究路向[J].旅游论坛,2012(9).

[3]左冰.共容利益: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之利益协调[J].旅游科学,2013(2).

[4]罗永常.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利益保障机制[J].旅游学刊,2006(10).

[5]张波.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的三种典型模式比较研究[J].旅游学刊,2006(7).

[6]刘旺,吴雪.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旅游参与的微观机制研究——以丹巴甲居藏寨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8(2).

[7]曹兴平.文化绘图:文化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及实践的新途径[J].旅游学刊,2012(12).

[8]刘宏芳,明庆忠.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2(2).

[9]左冰,保继刚.从“社区参与”走向“社区增权”——西方“旅游增权”理论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8(4).

[10]王亚娟.社区参与旅游的制度性增权研究[J].旅游科学,2012(3).

上一篇:句,句陆游,句的意思,句赏析下一篇:关于公司名称变更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