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第二课时教案

2024-10-26

孔子拜师第二课时教案(共12篇)

孔子拜师第二课时教案 篇1

孔子拜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学生阅读方面的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理出课文的叙述顺序(孔子决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学生就能在理解课文思路的基础上,比较容易地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首先,重视朗读训练,感悟积累语言。在这篇课文中,有些特别好的词语,如: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等,正是这些词语体现了孔子对知识如饥似渴的追求。所以让学生理解并运用这些词语也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这样,既符合三年级重视词句训练的要求,又可以通过词句的学习,进一步进行朗读的训练。其次,重视人文关怀,提升对话内涵。在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描述孔子求学的艰辛历程,从而引导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让课堂富有趣味性、生命性、人文性。依据教学内容,从孔子、老子身上寻求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孔子、老子以长者、智者的形象呈现于课堂,引领学生品味、汲取他们身上伟大的人格内涵。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关于孔子和老子的资料。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小组交流,回顾课文

1.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地朗读了课文,对文章的大意有了了解,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试着完成学生活动卡。(出示学生活动卡)2.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学生活动卡。

3.师:为了进一步了解人物品质,下面让我们共同去品词析句吧!

二、品读析文,感悟品质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读第1自然段,老师提出阅读要求:孔子当时的地位已经很高了,他为什么仍要拜师呢?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出示课件)(2)引导学生理解“远近闻名、渊博”的意思。

(3)了解了这些内容之后,你觉得孔子是个怎样的人?(4)自己再读第1自然段,看你还能有什么了解和收获。(5)齐读第1自然段。2.学习第2自然段。

导入:请同学们根据阅读要求用心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要求)

(1)这一自然段写得很详细,用词十分准确。请你反复地读一读、品一品,看看哪些词语让你最感动,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最深刻。结合书上的内容,自己体会词语的意思。

(2)读文、勾画、理解、交流。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和“曲阜和洛阳相距很远,孔子几个月后才走到洛阳”进行对比。让学生粗浅地说说这两个句子的不同。师:从曲阜到洛阳路途遥远,行走艰难。在两千多年前,没有发达的交通工具,孔子一步一步走了几个月,这一路上他是怎样度过的呢? 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辛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终于: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因此用“终于”。

(可以播放风雨雷电声让学生感受孔子拜师路上遇到的恶劣天气,展开想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师生互动:肚子饿了的时候,孔子„„困倦的时候,孔子„„刮风下雨的时候,孔子„„想象到达洛阳后孔子的样子,用文中的一个词形容就是„„(风尘仆仆)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师:如此艰辛,为什么孔子仍要不远千里去拜师呢?从中你感受到孔子都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3)分角色朗读对话。

①课件将“迎候”和“等候”词语变红,引导学生区别这组近义词,说说从人物的对话中能体会出孔子和老子具有怎样的品行。然后带着谦虚有礼的语气齐读对话部分。

教师讲解“迎候”和“等候”都有等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迎接;“等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迎候”这个词让你对老子有了什么印象?将“等候”和“迎候”互换可以吗?为什么? ②出示“你是——”指名朗读,在学生读的过程中进行引导,读出“纳闷”的语气。

③课件将“拜访”和“拜见”词语变红,区分“拜访”和“拜见”,说说从人物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中能感悟到人物怎样的品行。

④再出示课文插图,观察人物动作,展开想象,两人合作进行对话表演。3.学习第3自然段。

师:老子是如何传授孔子知识的?孔子又是怎样学习的呢?(1)联系上下文体会“毫无保留”“传授”的意思。

(2)说说通过学习这一自然段,你对孔子和老子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3)谁能把你从课文中了解到的对孔子和老子的认识完整地说一说,先练一练,再举手汇报。重点通过“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体会孔子认真求学的态度;通过“毫无保留地传授”体会老子诲人不倦的精神。(“请教”是什么意思?“随时请教”呢?对“毫无保留”你是怎样理解的?你能用这个词说句话吗?)4.学习第4自然段。

师:通过对第2、3自然段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孔子和老子的品行,所以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生读):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播放人们纪念孔子的视频。)

师:后人很佩服学识渊博的孔子和老子,也敬重他们的品行。那么孔子和老子留给我们的又是怎样的印象呢?你读后有什么样的感受或启发呢?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好,孔子和老子是古代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勤学好问,谦虚礼让,诲人不倦,弟子满天下,得到了世人的尊敬和佩服。从他们身上,我们懂得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道理。同学们应抓紧时间,努力学习,走进知识的海洋、文化的宝库。5.再读全文,再感受。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学习习惯、阅读习惯正在形成之中,对课文的理解比较吃力。因此,引导学生在读准字音、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以“孔子拜老子为师的经过如何”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朗读、感悟、想象,体会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从而实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三、拓展延伸,走近孔子 1.书上的名言。(1)读一读。(2)背一背。

2.小组交流搜集的名言。

师:谁能背出孔子的名言,最好能简单地说一说这句名言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告诉学生:如果能将孔子的名言落实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就更了不起了。3.办一期“走近孔子”的手抄报。4.做一做“孔子书签”。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课后积累和学习的欲望,让语文学习更加有趣。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环节清晰,学生的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进一步了解了孔子,而且明白了作为学生应尊重老师、谦虚有礼。比如对文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两个词语的理解。我先请学生展开想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再联系课文中的孔子说说当时孔子在路途中是怎样生活的,碰到了什么困难,他又是怎么做的。这样学生说出来的不是简单的词语解释,呈现的是一种生活场景。这不仅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体会情感,还使学生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而且使词语教学变得既有“语文味”,又充满了趣味。

孔子拜师第二课时教案 篇2

1.指导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 感受泗水河畔浓浓的春意, 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所蕴含的道理。

3.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 感受泗水河畔的春景及孔子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通过想象, 仿写练说。

教学难点

理解孔子说的那段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扣题导入

1. 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去泗水河畔游春。 (板书课题:孔子游春)

2.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 请同学们想一想, 这篇课文大体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相机总结: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生谈志向)

【设计意图】课伊始, 在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的基础上, 让学生回顾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结构, 较好地架设起一二课时的桥梁。

二、创设情境, 学习“赏景”篇

1.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一起去泗水河畔游春, 他们看到了什么样的春景呢? (板书:赏景)

2. 出示第2节内容。

(1) 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这一节, 看看通过朗读, 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春景?

学生自读, 交流。

看到那迷人的景象了吗?能把你看到的景象说出来一起分享吗?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仿佛看到的景象, 师相机评价)

(2) 景美, 作者的语言更美。请女同学一齐来美美地朗读这一节, 再来感受一下这迷人的春景。 (女生齐读)

(3) 作者之所以能把景色写得这么美, 是因为作者把大自然当作 (一位伟大的母亲) 。在你的眼中, 大自然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学生思考互说, 交流。

美丽的母亲、慈爱的母亲、温柔的母亲…… (相机指导朗读)

(4) 指导仿写。

你们的语言很美, 朗读更美, 老师仿佛也看到了这样一位美丽、温柔、慈爱的母亲。大家注意了没有, 在这段话的末尾有一个省略号, 它的作用大家肯定明白, 你们能通过想象, 仿照文中的句式, 把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吗?

学生练写、互说, 交流:

薄薄的雾霭是她神秘的面纱;

滚滚的春雷是她前进的脚步声;

巍峨的山峰是她挺直的脊梁;

清澈的泉水是她甘甜的乳汁;

……

(5) 总结范读。

多么富有诗意的语言啊!是的, 春天是生机勃勃、五彩缤纷的, 你们看:金色的阳光、粉红的桃花、嫩绿的柔柳、和煦的清风、青青的小草, 再加上泗水的绿波, 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多迷人啊!闭上眼睛, 再一次用心去感受这迷人的春景。 (师配乐范读)

(6) 美吗?想赞美大自然迷人的春景, 赞美这伟大的母亲吗?下面就让我们一齐朗读这一节, 来赞美这迷人的春景, 赞美伟大的母亲。 (生齐读)

【设计意图】“入境始为亲”, 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 创设情境, 将学生带到了春意盎然的泗水河畔, 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给课文“留白”处“补白”。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语言的同时, 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不仅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 还使他们学会了用语言去表达美、创造美, 体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三、体情悟道, 学习“论水”篇

过渡:弟子们都沉醉在这迷人的春景当中, 而孔子的心情却很不平静, 就像他眼前的泗水波澜起伏。孔子动情地望着泗水河, 陷入了沉思。这时孔子在思考什么呢?这司空见惯的流水在孔子的眼中还是平平常常的水吗? (板书:论水)

1. 出示第八节内容。

(1) 请同学们默读孔子的这段话, 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

(2) 学生自读后小组交流学习心得。

(3) 全班交流讨论:“孔子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

水是真君子, 是因为水有德行, 有情义, 有志向, 善施教化。

(3) 孔子说水有德行, 有情义, 有志向, 善施教化, 你是如何理解的?

(学生结合对水的了解以及以前学过的有关水的知识来理解。)

水有德行是因为。

水有情义是因为。

水有志向是因为。

水善施教化是因为。

(4) 同学们理解得非常深刻, 带着自己的理解, 我们再读一读这段话。 (齐读)

(5) 真君子除了这些品质之外, 还有哪些呢?你能联系水的特点, 把句子补充完整吗?

出示:水, 它好像。

学生思考, 同桌之间先交流, 然后全班交流。

(6) 你们论水的本领和孔子不相上下。这些都是真君子的品质, 那么, 孔子论水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 (教育弟子做人) 是的, 孔子论水的真正目的是教育学生做像水那样的真君子。他并没有简单地说教, 而是借水喻人, 发人深省, 对此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师相机点拨。

(7) 大家讨论得很热烈, 感受得很深刻, 是呀, 孔子的确是一位充满智慧、和蔼可亲、对弟子循循善诱的好老师。他不单单要求他的弟子们做真君子, 同时也时时以真君子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让我们一起再把孔子的这段宏论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感受一下, 并铭记在心, 作为我们做人的准则。 (齐读)

【设计意图】课文第八自然段孔子“论水”是全文的重点, 也是难点。在这一段的教学过程中, 先让学生自主质疑、探究讨论, 而后循序渐进地逐个解决 (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为什么说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水 (君子) 还有哪些特点?→孔子论水的用意) 。这样, 由易到难, 步步深入, 重难点的突破也就水到渠成。同时帮助学生挖掘文本丰富的内涵, 及时进行扩散思维训练, 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通过朗读, 实现师生、生生及文本之间的对话, 将学生的思考和认识引向深入, 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拓展升华, 学习“言志”篇

过渡:同学们都明白了孔子的用意, 那么弟子们明白了老师的用意了吗?读10~17节画出相关语句。

1. 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板书:言志)

(1) 子路是个急性子:“……同享嘛!”

从这句看出子路乐善好施, 有如水的哺育众生, 真不愧有情有义。从他的志向里我们确实能看出子路明白了老师的用意。

指导朗读子路的话。 (分角色朗读, 重点抓住“急性子”、“话音未落就开了腔”)

(2) 温文尔雅的颜回:“……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颜回希望成为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他的谦虚沉稳正如水的和顺温柔。

指导朗读颜回的话。 (重点抓住“温文尔雅”、“深思熟虑”、“从容不迫”)

2. 拓展。

(1) 文中颜回把他的志向写进了一首歌里, 想知道颜回的志向歌的内容吗?

出示颜回的“志向歌”。

学生自读。

颜回拿利剑、美玉、猛虎、凤凰自比, 告诉我们他满腹经纶、才华横溢, 非常希望建功立业, 为国做出贡献, 却无用武之地。但他并不悲观失望, 也不高傲自负, 正如他所说的“用之则……舍之则不卑不亢”。

(2) 孔子的弟子们都明白了老师的用意, 说明了自己的志向, 能说说你们的志向吗?学生交流自己的志向。

3. 感悟春意。

过渡:听了你们的志向, 老师非常高兴。老师觉得我们课堂上的春意和泗水河畔的春意一样更浓了。

(1) 出示“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理解“春意更浓”的意思。 (相机板书与师生情有关的带有“春”字的成语)

(2) 总结:弟子们不仅沐浴在春风中, 更沐浴在师爱的阳光里, 沐浴在美好的人生里。大自然浓浓的春意和师生间浓浓的真情互相交融, 令人叹为观止。因此 (齐读) “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设计意图】通过互评方式, 体会子路的急性子和颜回的温文尔雅的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 进行适度的拓展“颜回把他的志向写进了一首歌里, 想知道颜回志向歌的内容吗?”“孔子的弟子们都明白了老师的用意, 说明了自己的志向, 能说说你们的志向吗?”从学生谈自己志向的话语中, 体现出学生对孔子的话有了进一步体悟, 最后, 引导学生领会“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这句话的含义——孔子与他的弟子之间浓浓的情谊, 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五、课外延伸, 布置作业

同学们,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孔子游春》这篇课文, 与孔子这位圣人进行了零距离接触, 触摸到了他那颗伟大的灵魂, 领略了他的智慧及博大精深的思想, 让我们受益匪浅。课后让我们读一读孔子的著作, 进一步了解他的思想。

【设计意图】让教学活动与课外阅读“手牵手”, 让我们的学生与经典常对话。

板书设计:

12孔子游春

赏景 春意盎然

论水 春色满园

孔子拜师第二课时教案 篇3

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后面“作家卡片”上关于莫泊桑的信息,下面,请同学们注意听老师介绍“作家卡片”福楼拜的信息,然后请你复述。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听”的能力。训练材料要注意条理性和内在规律性,便于学生意义识记,通过学生掌握的信息考查学生的听力。

二、训练读说能力

由“作家卡片”我们知道福楼拜是法国文学大师,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两者是师生关系。那么作为老师,福楼拜高超的教学艺术表现在哪里呢?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第1~8自然段,简单复述一下福楼拜教学艺术高超的表现。老师提供一个叙述思路:“首先指出(莫泊桑的问题)……接着要求(莫泊桑要肯吃苦、勤练习)……然后以观察马车为例(指导他注意观察积累素材)……最后告诉(莫泊桑写作要写出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要求学生循着这个思路阅读课文,并循着这个思路叙述课文内容。

2.按序进入有关内容,深入体会福楼拜高超的教学艺术。

①读好第1~5自然段。注意体会并读出莫泊桑的“焦急万分”,和福楼拜的“直截了当”(第3自然段),和胸有成竹(第5自然段),感悟师生不同角色的不同心情和语感。

②读好第6~7自然段对话。注意体会并读出莫泊桑的“万般无奈”和福楼拜的“滔滔不绝”。先进行句式训练,说说第7自然段句子“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这句话的意思(意思就是有很多东西好写)。第7自然段福楼拜说有很多东西可以写,说说他通过对比罗列了几种情况好写?

(以马车为例:

——“富丽堂皇”与“装饰简陋”

——“烈日炎炎”与“狂风暴雨”

——“上坡”与“下坡”

——“马怎样”与“人怎样”)

听了这番话,莫泊桑有了怎样的转变?(天天在大门口,全神贯注地观察,获得了丰富的资料)他从“一无所获、没有什么发现、没有什么好写”到“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获得了丰富的材料”说明了什么?(福楼拜高超的教学艺术)

③默读第9~10自然段。感悟福楼拜高超的教学艺术还不止于前文所述。这两个自然段内容中哪些词句说明福楼拜教学生写作具有高超的艺术?要求归纳:

——“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

——“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发现特点,善于写下来。”

——“莫泊桑……写出了不少有世界影响的名著。”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读”和“说”的能力。读好对话,注意语境中不同人物的不同心情和语感。评价依据:莫泊桑的“焦急万分”,福楼拜的“直截了當”,如果没有读出这个感觉就要引导反复体验达成这个效果。提供思路,使学生通过叙述表现福楼拜高超的教学艺术的场景和细节,让课文内容清晰起来。而要求学生以马车为例,抓住关键词叙述,简单掌握几种情况的对比,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内容的记忆,使课文内容清晰。通过“归纳”训练,培养学生感悟、提炼语言文字的同时,使福楼拜这个人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印象更深刻、更清晰。

三、片段练笔总结拓展

1.按照课文第7自然段福楼拜阐述的写作要求和课文第9自然段福楼拜阐述的写作要求,用上种对比情况写出你最熟悉的同学的特点,使他(她)不同别人混同起来。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写”的能力。通过一个写话训练,几个目标一起落实,考查学生学习本文后多方面知识点的运用。既侧重章法训练,用几组情况的对比来写;又根据课文谋篇布局的特色来训练写作,要写出特点。使写话训练既有一定的思维难度,又有一定的思维广度,同时,依据学生的实际写作情况,可以调控为本堂课的教学亮点。

2.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领略了福楼拜高超的教学艺术,他把本来酷爱写作,却作品平常,没有什么特色的人,培养成世界有影响的作家。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可以是赞扬福楼拜的,也可以是赞扬莫泊桑好学的;还可以写自己由这个故事习到了提高写作水平的途径……)

17.孔子拜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1.听写“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更近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影响。

3.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二、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更近一步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三、教学难点:

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四、教学预设:(一)复习引入

1.听写生字词并认读。

同桌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的写法。

2.上节课,我们研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3.引入: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二)朗读感悟

1.生自由练读。

2.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3.师引读。

(三)演读感悟

1.分小组演一演。

2.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四)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利用教材中的资料袋或引用名言谈孔子和老子)

(五)拓展活动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了儒家、道家学说。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闪光的金钥匙”这一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1.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组成学习合作小组。

2.明确责任: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本小组的活动。3.商定方案: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商定准备哪些内容、怎样开展活动,组内具体分工等事宜。形成方案与其他小组交流。

八、总结课文:

孔子和老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勤学好问、谦虚礼让、诲人不倦诲、弟子满天下,得到了世人的尊重和佩服。从他们的身上,我们懂得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道理。同学们应抓紧时间,努力学习,走进知识的海洋、文化的宝库。

九、板书设计

17、孔子拜师

孔子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孔子拜师第二课时教案 篇5

师:翻开课本66页,请大家一起把第五组的单元学习目标读一遍。想想看,它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了吗? 生:齐读。

师:读完过后,你们知道了它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了吗?

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了解大思想家,了解神话故事……等。

师: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在生活中,这些传统文化又是怎样体现的呢?现在让我们来认识这样一位古人。(板书:孔子)我们今天要了解他的一件什么事呢? 生:孔子拜师。(板书:孔子拜师)

师:相信大家都回家预习过了,你们知道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吗?

生:不知道

师:大家回家预习得很不认真,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课后资料袋中的内容。(生齐读)补充孔子生平。

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把课题读一遍,你们能从课题中想到什么吗? 生:齐读课题《孔子拜师》 问:孔子为什么拜师? 孔子是怎样拜师的?

孔子拜的是谁为师?(生齐答:老子)(一生问:老子是人吗?)

师:老子是人吗?(生齐答是!)那么谁能告诉她老子是什么样的人吗? 生:(不知道)师介绍老子生平

师:同学们的这些疑问提得很好,抓住了文章的主题,那么我们现在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相信在我们学习过这篇文章过后,你们自然就明白了这些问题了。首先,请同学们自读一边课文,并勾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生:(自读课文)

师:读完课文了,生字词语勾画出来了吗?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生字卡片,再看一下老师小黑板上的字词,我请两个小组的同学,以开火车的形式,读一读,其他的同学认真听听,他们有读错的吗?

请了三个小组的同学依次读。当读到杨雪霞同学的时候,由于她的声音太小,我便鼓励她,胆子要大点,把声音放开,没有人会笑她,读第二遍时,声音大了一点,我就马上表扬她有进步。由于时间的关系,不能继续引导她,便让她坐下,其他同学继续。师:读完了,他们有哪些读错了吗?我们一起来给他们指出来。生:尘、兼、境等几个字读错了。

师:好的,现在我们已经指出了容易读错的几个字了,相信大家一定都能读准字音了,但是让它们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能不能读准呢?现在就请大家以小组的形式,互相读读看。同桌的同学互相听听看,还有没有读不准的,相互指出来,看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流利。(生分四人小组读课文)

师:你们自己都读完了,那么现在来检查一下你们读书的情况。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我抽几个小组的同学起来读一读,每个小组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听听,他们哪个小组读得最好。(抽了5个小组读课文)

师:你们每个小组都读得不错,其他同学来说说看,他们哪些读得好的,又有哪些读得不好的?

(生纷纷指出错误)有一个小组的同学读得根本就听不清楚。师:好。希望你们下去过后认真读一读,多记多写。师:(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读了这一段,我们看到了,人们对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十分佩服,对他们的品行也十分敬重,人们为什么会敬重他们的品行呢?现在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能表现他们的高尚品行的词句来。生:(默读课文)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毫无保留、风尘仆仆等一些词语能表现他们的那种高尚品行。(下课铃响)

孔子拜师教案 篇6

山西省临汾市隰县第一小学 焦桂菊

一、整体设计:

(一)教学目标:

《孔子拜师》,这篇文章,写了孔子不畏艰辛、千里迢迢拜老子为师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反映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学生的优秀品质。基于对文本的解读,我对本课总的设计是:“阅读——理解——运用”三个环节,具体目标如下:

⒈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通过阅读理解交流,使学生对我国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有初步的了解。

⑵积累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并要学会应用。

⑶学习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为表现人物品质的习作方法,并能运用说说身边的人及事。

⒉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学生会通过阅读和探究解决问题。⑵教给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品析词句。

⑶通过学习品味文章,让学生领会文章的习作方法,为三年级学生的习作奠定基础。

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通过学习文本内容,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孔子的优秀品质,从而激发学生求学时期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的意识。

⑵激发学生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品析句子、理解句子的含义是一个重点;同时三年级学生步入习作阶段,以教材为引领,使学生学习习作方法,会运用是一个弱项,所以在这课中我以理解文本内容及运用作者的习作方法来说说身边的向孔子一样的学生或像老子一样的老师为重、难点展开教学,这样多学多练,孩子们的习作方法、习作能力会有显著的变化。

(三)教学重点:

⑴品读句子,通过孔子和老子的言行,感受他们的优秀品质。⑵了解文章的习作方法。

(四)教学难点:

能运用文章的习作方法,说说身边的向孔子一样的学生或像老子一样的老师。

(五)突破难点的方法:在学生分析文本中的句子时,使学生认识到体现人物品质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在进行说说身边的向孔子一样的学生或像老子一样的老师时,使学生利用语言、行动,心理、神态等抓住细节进行阐述,这样既突出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六)教具使用: ⑴文本中的图片

⑵文本中的重点语句及重点问题的幻灯片

二、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课题,回忆文章的主要内容。

同学们,中国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不但有诗词、古文、还有民族音乐、戏剧、国画、书法、对联、灯谜、歇后语、传统节日、古建筑等,今天让我们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末期,认识一位圣贤之人。(板:孔子拜师)“温故而知新”通过今天的学习,看看你们又会有哪些新的收获?

大家回忆一下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呢? 通过这件事体现了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质呢?(板书:关于他们的优秀品质)

(二)品读课文:分析人物的优秀品质。

看看文章中有这些词语吗?哪些语句体现了他们的这些品质呢? ⒈分组:孔子组和老子组。⒉朗读课文,孔子组和老子组的边读边分别用“——”画出有关他们的句子。⒊检查交流阅读感受:(老师给大家补充一个提示,一定要抓住关键语句和关键词。)

幻灯片出示重点句子:

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学习方法:①先后检查孔子组、老子组 ②找重点词句感悟人物品行 ③用不同的方法朗读重点句子 ④评人物形象 ⑤学生及时评价,补充。设计意图:分析人物品行,激发学生学习孔子和老子的优秀品质)

⒋请用不同形式表达对两位圣人的赞美。

(三)深入探究:分析作者的写作方法。

幻灯片按人物的语言、行为出示关于孔子、老子的句子。

分析作者是通过语言和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教师提示:除此之外,还有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四)学习运用:学习圣人、落实习作方法。

1、谈话。

孔子是圣贤之人,在他的身上具备了很很多多的优秀品质,我们只是普普通通的人,我们身上具备他一方面的优秀品质,已经很不容易了,你发现我们周围有像孔子或像老子的学生和老师吗?(提示:谁勤奋好学?谁不耻下问?谁尊敬师长、谦虚有礼? 谁爱护学生?谁诲人不倦?)

2、方法指导:

提示: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或神态、心理等来表现人物品质。

(四)收获平台:学生梳理交流本节课中的收获。

(五)课外作业:搜集语言材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做一项或两项作业。

⒈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希望同学们课外查找书籍或上网查询,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吧!

⒉课后请观看电影《孔子》 ⒊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设计意图:①激发学生不但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而且拓宽学生的知识面;②继续了解孔子,学习孔子的优秀品质,很可能电影中孔子的言行让学生终身难忘,受益终身;③积累课内的语言材料。)

附板书设计

孔子拜师(事)—————人物品质

习作方法 永不满足 勤奋好学 行为 不畏艰辛 谦虚有礼

语言 不耻下问 心理

神态 爱护晚辈 诲人不倦

孔子拜师教案 篇7

石河子第十一小学:金莉萍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使用“远近闻名、风尘仆仆、风餐露宿、迎候、等候、传授、敬重”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了解孔子和老子。

3.品读重点词句,体会孔子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老子诲人不倦的优秀品德。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抄写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查找有关孔子和老子的资料或故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课题解读

1、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7课《孔子拜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然后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并念出笔画。

2.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带着这些疑问看动画片《孔子拜师》。

3、师:看完动画片,你知道了什么?(孔子拜老子为师。)谁来介绍一下孔子和老子?出示孔子和老子的生平资料请学生读。大家预习得非常好,老师都难不住你们!现在,老师还想考考你们掌握字词的情况。

4.检查词语掌握情况。大屏出示字词,指名朗读,再齐读。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5、汇报,哪些字容易写错,给大家提个醒。(适当作板书)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大屏出示第一自然段指生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第一段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要提出来?

2、师:孔子年纪轻轻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老师,可他还认为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要拜老子为师,说明孔子谦虚好学,知道学习没有止境。(板书:谦虚好学)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这一段。

我们已经认识了孔子和老子,知道了孔子想拜师的原因,他认为人活到老应该学到老,学无止境。现在我们来看看孔子是怎样来拜师的。

三、(第二自然段的学习)请看大屏幕,研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11、请两个学生分别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的不同写法。

2、比较两个句子中哪个句子描写得好?好在哪里?

(相距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为什么这样写?

3.短短的一句话就把孔子不畏坚难险阻,不怕路途遥远,虔诚拜师,对知识如饥似渴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尊敬。让我们带着对孔子的敬佩和尊敬,有感情的一齐朗读这句话吧。

4.师:如果你是老子,看到孔子如此谦虚好学,能不收下这个学生吗?好,下面老子出场了。同学们四人一组,分角色来读一读演一演吧。(师巡视)

5.请学生合作演孔子和老子及旁白。(由学生自己选角色)

6、(请学生评价)你觉得他们演的怎么样?

7.师说:你们不仅演得精彩。而且评价的也不错。老师还想考考你们是否有一双慧眼来发现了什么? 请看句子,出示大屏幕:

8.学生说自己发现的近义词,并谈自己的理解。(拜访—拜见迎候—等候)

9.师帮助学生理解这两组词的含义和运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从“迎候”一词你觉得老子是个怎样的人?

(爱护晚辈)

孔子说:“多谢老师等候。”把等候能否换成迎候(是晚辈向长辈致谢,)不宜换成“迎候”。

师: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有怎样的美德?(一个是谦虚好学,一个是爱护晚辈。)板书:谦虚好学爱护晚辈

现在让我们一起合作,再次自选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

四、继续研读品味课文

1、师:孔子拜师成功了,结果又如何呢?请看大屏幕,齐读。

2、师:你觉得最能体现他们美德的词是哪个?“随时请教、毫无保留”(板书:随时请教毫无保留)

说明孔子和老子是什么样的人?(一个是好学生,一个是好老师)

3、所以人们佩服他们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你们觉得呢?(也很佩服,很敬重,敬佩)

4、师说:好,让我们怀着对他们的佩服和敬重,齐声朗读最后这两个自然

段。

五.师小结

通过学习《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大家对孔子和老子的印象很深。现在,老师给你们出示孔子名言,请你选一个读一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七.请学生说一说:学了《孔子拜师》,自己有什么感想。(出示大屏幕)

四、板书设计:孔子 ———学无止境——→拜师(老子)

谦虚好学爱护晚辈

随时请教毫无保留(补充故事:《孔子学琴》)译文:

一天,夕阳已经西下,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孔子还依然毕恭毕敬地盘坐着,一遍又一遍地弹奏着同一首曲子,兴致勃勃,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他的老师师襄xiang子对他说:“这首曲子,你已经练了足足十天了,可以再学一首新的曲子了!”

孔子站起身来,认真地说:“我虽然练了这么长的时间,可只学会了曲谱,还没有真正弄懂其中的技巧啊!”

好多天以后,师襄子看到孔子的指法更加熟练了,乐曲也弹奏得更加和谐悦耳了,便说:“你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可以再学一首新的曲子了!”

可孔子又说:“我虽然掌握了这首曲子的弹奏技巧,可还没有真正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感情呢!”

又过了许多日子,师襄子来到孔子家里听他弹琴。一曲终了,师襄子已经完全被孔子那洋溢着激情的弹奏所吸引,听得出神入味。曲毕,才深深吸了一口气说:“你已经弹奏出了曲子的思想感情,可以再学一首新的曲子了。”

可是,孔子还是像第一次那样认真地回答说:“我虽然弹得像点样子了,可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位怎样的人啊!”说完,孔子还像开始学习时那样,一点儿也没有厌倦,又毕恭毕敬地盘坐下来,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弹奏起来。

不知又过了多少日子,孔子又邀请师襄子来验听曲子。孔子弹完后,师襄子对他说:“功到自然成,这次你应该知道作曲者是谁了吧!”

孔子眼睛一亮,兴奋地说:“我已经知道作曲者了。此人魁梧的身躯,黝黑的脸庞,两眼仰望天空,一心要感化四方。此曲非文王莫属,不知对否,还请老师指教。”

孔子拜师教案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积累好词佳句,能用、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过程:

二、重点难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三、教具:课件、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孔子拜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先写什么了?再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课文的最后写孔子和老子的品行受到人们敬重,那么孔子和老子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行呢?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孔子拜师》,师板书课题。

二、研读课文,感悟品行

(一)、教师出示自学提示,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课文。

出示学法指导: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你是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找出相关的语句或事件,用笔画出来。

(二)、同桌交流自学结果。

(三)、集体交流自学情况,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以下几点:

第一自然段:抓住以下几方面:

1.孔子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还想拜老子为师,说明孔子有谦虚好学的品质,板书“谦虚好学”。

2.理解“渊博”一词。

3.幻灯片简介老子。

第二自然段:抓住以下几方面重点理解。“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从这句话可以感受到孔子的什么品质?(师根据回答板书,不怕吃苦。)

(2)幻灯出示以下句子,比较词语的.区别。

1、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2、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迎候。

多谢老师等候。

从这两个词可以看出孔子有什么品行?

(3)老子又是怎样说的?

(4)理解“风尘仆仆”。

(5)拓展:孔子怎样称呼自己,老子怎样称呼孔子的?为什么不同?

教师介绍古人的姓名、字、号及适用不同场合。

(6)当学生交流到“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7)表演:先同桌表演,再派一组到前面表演。

师:从表演中你感受到什么?(板书,彬彬有礼)

第三自然段:

1. 抓住“每天”、“随时”两个词体会孔子虚心求学的态度。

2. “从毫无保留”一词体会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质,并板书诲人不倦。

3. 指导朗读。

二、 总结拓展:

1. 结合板书总结:正因为孔子和老子有这样的优秀品质所以才受到人们敬重。

后人还修建了“孔子庙”纪念他,幻灯出示“三孔”图片并简介。

2. 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体会或收获。

如果学生谈到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教师顺势介绍:孔子还有许多像这样的名言,你们知道吗?学生交流,教师也可以补充出示格言:

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 师:孔子这样流传几千年的格言还有许多,在《论语》一书中便可以找到,教师展示《论语》一书。

师:《论语》是一部什么书呢?请大家看视频。(播放<<百家讲坛>>开头对论语的简介。

师,《论语》是我校的校本课程,从这学期开始,我们校本课就学习《论语》一书,你们想学吗?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学的很好。

板书

17 孔子拜师(老子)

谦虚好学 爱护晚辈

不怕吃苦 诲人不倦

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教案 篇9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2、自制生字词卡片。

3、学习自读课文,记下疑问。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i)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谈感想)

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以课件燃起学生对孔子的景仰之情,并为全文的学习创设情境。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请学生推荐班内一两名朗读好的同学当老师,检查同学们课文的朗读情况。

4、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

三、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1)谈孔子。

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③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④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⑤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⑥从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披文入情,缘情悟文,舍其一,语文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

(2)谈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3)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四、课后作业。

结合课文或课外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节课,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

教学后记:

《孔子》第二课时 篇10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思想主张。

2.能给课文中的小故事试着加小标题,通过故事学习其中的品质

3.能复述课文其中的一或两个小故事。教学重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重点词句的理解。

教学难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基本思想主张。教学过程:

一.回顾《弟子规》--预计2分钟

师:同学们,还记得十月经典诵读的《弟子规》总序吗? 生:记得

师:那就一起来背诵一下吧。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师:同学们真厉害,一字不落的都背出来了,为你们点赞!过渡:那你们还记得“圣人训”当中的“圣人”指的是谁吗?

生:孔子

师,对,就是名垂千古的孔子。二.复习旧知,立形象--预计5分钟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初读了《孔子》,谁来说说你对孔子的了解?

(2-3人)

师:为什么说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1课,齐读课题。这篇课文不仅写了孔子的生平概况,还介绍了孔子的推己及人、不饮盗泉水、识人不易、韦编三绝这四个小故事(可提前板书小标题:推己及人、不饮盗泉水、识人不易、韦编三绝)

三.深入了解,学主张。--预计10分钟

1、怎样从这些故事中却了解孔子呢?(相机板书: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你真会学习!下面,就请同学们采用这些方法,翻开111页,快速朗读课文3-8自然段,画出关键词句反复品读,读完的同学选择自己最感兴的小故事,与小组成员说说自己的读书体会。可以采用这样的句式进行交流:*(我最感兴趣的是——这个小故事,我找到的关键句子是——,从中我体会到了——) 2.分享智慧--预计20分钟(此处学生回答不一致,需提前熟悉问题)A:推己及人:

师:在这个故事里,孔子提出了怎样的处世准则?(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处世准则。”)

师: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家一齐说——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板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师:概括为一个成语呢——“推己及人”,意思就是——生:自己不愿意的就不要强加给人。

师:你认为我们在什么时候应该推己及人呢?

师小结:这就是大教育家孔子教我们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感受而忽略对方的感受。

过渡:感谢某某给我们分享了他们小组的智慧,接下来哪个小组继续给大家分享呢? B:不饮盗泉水

师:真是因为厌恶这个“盗”字吗?孔子真正厌恶的是什么?(偷盗行为)

师:那这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生小结:偷盗是一种不光彩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取成果。

师:掌声送给某某,表扬他能联系生活实际来发言,并进行总结,为你竖起大拇指,(板书: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接下来谁继续和大家分享你们小组的智慧呢? C:识人不易(1)“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 师: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是君子?什么样的人是小人?

生:君子代表的是那些德行端正、品德高尚的人,小人心中无德,穷困时为获取利益,自然不择手段。希望我们都能争做君子,不当小人。师:好一句“希望我们都能争做君子,不当小人。”同学们,老师也借着某某这句话,衷心的希望我们班的孩子都能争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君子。师:某某迫不及待的把小手举了起来,那请你来给我们分享下吧!(2)“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

师:孔子是从哪件事后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生复述故事)能说具体点吗?

师:都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可是孔子亲眼所见,可是他却判断错误,误会了颜回,于是他坦然地对弟子们说:——生:“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

师:这是在教诲弟子如何识人,也是对自己误会颜回这件事的深刻反思。

师:通过孔子的言行,你体会到这位圣人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

生:我觉得孔子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于--知错就改,善于反思(板书:知错就改,善于反思)

师:上一单元,我们也认识了一位知错就改的老师,她就是—— 师:“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只有不断地自我反思,肯于反省,知错就改,才能不断地提高和进步,不断地拥有智慧。孔子正是因为这样,才被世人尊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相机将八个字分别贴在孔子像两边)D、“韦编三绝”

师:你能说说“韦编三绝”的意思吗?

生:孔子为了读《周易》多次翻断了编书用的牛皮绳子,说明他读书很勤奋 师:《周易》是我国的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老师从中选了两句,大家读一读。(除去间隔之物,若能咬合嚼碎,则亨通顺利--写在小黑板1上)有什么感觉?用书上词语形容就是——文字艰涩,内容隐晦。

师:孔子是怎样读这本书的呢?——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来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师:那孔子究竟有多努力的读这本书呢?请大家随我伴着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点击课件,配乐--春江花月夜)春天,百花盛开,遍地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绿海,衬托着那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片片花海,一阵温暖的春风吹来,那浓郁的花香夹杂着青草的气息,多么令人陶醉„„但孔子无心看花,他打开《周易》。)《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指名学生读)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来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即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

夏天到了——(指名学生说)烈日当空,酷暑难耐,刺眼的太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路边的树木都没精打采地站在那里打瞌睡,孔子却兴致勃勃地打开《周易》,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来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即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

师:秋天,——(指名学生说)师:清晨——

师:夜深人静之时—— 师:公元前479年的一个冬日——天气出奇的冷,大雪下了几天几夜,师:此时,孔子已经走到了生命中的最后时刻,他毛发皆白,气息微弱,可他仍勉强地支撑着坐了起来,万般不舍地翻开《周易》,——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来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即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

师:孔子是多么地——勤奋好学,多么地——,多么地——多么地——(相机让学生上台板书)

四、拓展总结

师:孔子不论春夏秋冬、不论严寒酷暑都坚持阅读《周易》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你们认为是什么?

生:孔子很爱学习,而且孔子把研讨《周易》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所以,他学得认真,学得轻松,毫无疲倦,这告诉我们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出示课件指名读——小黑板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师:这句话告诉我们?

生:兴趣的重要性或要以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这样才能学得更 好。

师:在《论语》一书中,关于学习方法的记载还有很多,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14页,看到“学习链接”(一一指名朗读)2、“万世师表”“天纵之圣”的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和思想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现在,让我们自豪说一声:——(小黑板--3,同时播放音乐--高山流水)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仁礼中庸闪耀着人文光辉,超越了时代;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体现着教育的平等; 孔子是文化的传承着,编撰的六经使中国古典文化绵绵不绝; 孔子的思想惠及世界,和谐有序的理念凸显着儒学的当代价值;

简单的真理穿越千古,深入人心,我们今天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课后,希望同学们能像品美味的浓汤一样,试着静下来潜心读读关于孔子的书,试着读读《论语》等四书五经。

五、板书

孔子

生平概况

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饮盗泉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识人不易知错就改善于反思

《孔子拜师》教材解读 篇11

一、走进文本

《孔子拜师》这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组精读课文的第一篇课文。本组课文为我们打开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扇大门,是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的时候,能够从多个侧面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这篇课文是叙事性文章, 线索非常清楚。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通过对孔子和老子的语言、心里和动作的描写,来突出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文章中有两个人物,两条线索,不同形象,相同品质。一条是以孔子不远千里、风尘仆仆拜老子为师为主线,另一条以老子诲人不倦为暗线,两条线索相辅相成,互为渗透。文章的语言朴实易懂,应该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来品读课文,积累语言。

二、走进学生

作为孔子故里曲阜的小学生,学习本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课前,我把我校的诵读活动图片和我校的校园文化照片一起呈献给学生,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由这些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切入本课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愿望。课堂上,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通过广泛地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让学生走进孔子、老子。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悟,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多层次,多角度地去解读文本。

我们曲阜的小学生,虽然从小在孔子的思想氛围中长大,但他们对孔子、老子的思想认识是肤浅的,本着语文课堂以语言文字的训练为主的原则,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准确地认读“兼”等7个生字,规范书写“闻”等12个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方式,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了解孔子的求学经过。

3、学会用抓重点词句的方法理解、感悟孔子、老子的品行。

4、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孔子拜师 评课稿 篇12

孟芳:今天我们观摩了《孔子拜师》,刘老师这节课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读为主、以拜为线,向我们呈现了一节简单、扎实的语文课堂,可见,刘老师在备课时下了很大的工夫。下面就刘老师的课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魏艳芳:刘老师整个教学流程自然通畅,重难点突破水到渠成。我最欣赏的是导入环节。刘老师文学素养较高、对课文也专研透彻,发现本课中人物名字的变化,由名字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很巧妙的化解了学生在读书时的疑惑,同时学生从“老聃”“孔丘”“孔子”这几个称谓中也能体会出孔子对老子的尊敬与孔子谦虚的品行。

寇长明:听完这堂课,总结下来六个字:抓中心,贯课堂。刘老师设计思路新颖,从课文的最后一节入手:“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以“孔子到底有什么样的品行让,他是怎样拜师的呢?”作为提领性的问题,使学生的探究有了明确的指向,而且得以深入。所以,我觉得这堂课的一个亮点就是有效的提问。

徐伟刚:还有一处亮点就是整个课以读为主,书声琅琅的课堂才能训练学生读中思、读中悟的能力。刘老师把“读”看作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来处理,这是本课一大的亮点。刘老师也为不同的环节设置了多角度的读书形式。比如在研读“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时, 刘老师让学生在在体会词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之后, 创设了一个贴切的情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想象孔子会碰到哪些困难,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再次以一个生动的语境(无论是在炎炎烈日下,还是在满天的星空下、清晨的雨露中,我们都仿佛看到孔子——)通过引读让学生完全走进孔子的内心,深入感受孔子求知若渴、谦虚上进、不怕困难的精神。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做到读有层次。总之,整节课以读为主,读的形式多样,,读有层次,书声琅琅,相信这节课对学生心灵的影响不会只是一时的

王秀芝:总体来说,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有些偏高,对学生学情的认知程度还不够,以至于学生参与度不高。这可能和刘老师一直从事五年级教学有关系。但有一点是我要反思和学习的地方:在词语的理解上采用了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的意思,是中高年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马佳妹:我也赞同这一点,词语的理解是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基础。抓关键词体会表情达意的作用是语言文字训练的点。刘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 “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这两个词语时,让学生想象“风餐露宿”是什么意思,在学生大胆的猜测中,刘老师总结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在教学“学无止境”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生活中熟悉的人、事来体会就变得容易多了。总之理解词语,刘老师注意了学习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解词方法,避免了词语学习的枯燥。

孟芳:各位老师都畅谈了自己的想法,我也说一说。

莫老师的板书以对联逐字逐字缓慢出示,“佩服敬重”“孔子拜师学无止境,老子授徒毫无保留”把本课主要内容与语言运用整合在一起,并把本单元又一传统文化——对联渗透到教学中,为本单元教学打下了伏笔。

亮点

5、课后拓展不仅对孔子和老子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也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些古代文人,激发学生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这次,章老师执教的《孔子拜师》是一篇具有较强的人文精神的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整节课听下来,巫老师教学思路清晰,能循学而导,学习目标基本达到。课堂上,老师尊重学生,能够以学生为主体,教态自然亲切,板书直观生动。

下面,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课文的特点,对这节课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理清课文顺序,整体把握课文

新课标对中段学生阅读方面的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重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巫老师启发学生用总结归纳的方法,理出课文的叙述顺序:孔子决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这样,学生在理解课文思路的基础上,能够较容易地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二、重视朗读训练,感悟积累语言

在这篇课文中,有些特别好的词语,如:“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等,正是这些词语体现了文字的魅力。所以让学生理解并运用这些词语也是语文课的重点。在研读课文时,巫老师能通过把握一段话中的重点词语来指导学生学习体会。如第二段抓住“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来指导学生体会孔子的谦虚(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好学,为求学不怕吃苦的精神。在体会之后,再次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这样,既符合三年级重视词句训练的要求,又通过词句的学习进一步进行朗读的训练,收到较好的效果。总之巫老师在教学中,能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让点点知识如涓涓细流被学生接受、吸收、运用。

三、重人文关怀,提升对话内涵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课的教学中,章老师能充分依据教学内容,从孔子、老子身上寻求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孔子以一个活生生的长者智者形象呈现于课堂,引领学生品味、汲取他们身上伟大的人格内涵。如:让学生与孔子、老子转换角色,演绎文本;让学生描述孔子求学的艰辛历程,从而引导学生对自身人生价值的思考,让课堂富有趣味性、生命性、人文性。

当然,教学是一门不断探索的艺术,在探索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遗憾。在这节课中,我认为

1、在文演绎中,可鼓励学生自由练读分清角色,自由组合充分表演。

2、在教学中,必须科学地对小组进行优化组合,培养良好的习惯。在小组讨论交流中,教师应认真组织,及时指导,这样才能做到切实有效。以上仅仅是本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不妥之处恳请各位多多指教。谢谢!

品词析句,走进孔子——《孔子拜师》课堂实录(赵永攀)

【大师网——精彩专题】,点击下载!全站免费!

引子:2011年秋,我又一次参加了教学大比武。这一次大比武是提前一天抽签确定讲课内容。三年级《孔子拜师》,拿到这篇课文,我就有些懵了。因为自教书以来,一直任教高年级语文,最低的也是担任四年级语文教学。不过,既然箭在弦上,就不得不发。经过一天一夜的思考,《孔子拜师》的教学设计终于成形。

一、教学引入,初识孔子老子 幻灯片出示:孔丘、老聃 师:谁能读一读这两个名字? 生:孔丘、老聃

师:我们平时怎么称呼他们?

生:称孔丘为孔子,称老聃为老子。板书:孔子

老子

师:奇怪了,明明一个叫孔丘,一个叫老聃,为什么称孔子、老子呢?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两个伟人。

课件播放孔子及老子的配音介绍: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学家派的创始人。他的著作《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人们称老子为太上老君。美国《纽约时报》列他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据说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人名气最大。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记录下来,编成《论语》,这本书我们现在都还在学呢!

幻灯片出示:古代称品行高尚、学问高的男子为子。

师:这里的“子”读第三声,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来读读他们的名字。生:孔子、老子

师:在古代还有许多这样品德高,学问高的人,你们能说出几个来吗? 生:我还知道韩非子、墨子、庄子 生:我知道的有荀子、文中子、孟子

师:大家了解的可真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两位圣人之间发生的故事。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你们读得很认真,老师来考考你们。

出示第一组:曲阜

洛阳 师:这是两个地名,谁来读一读。幻灯片出示地图

师:看了地图,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曲阜和洛阳相距两个省,好远啊!

师:是啊,曲阜在山东省,而洛阳在河南省,它们之间相距上千里,坐火车也要7、8个小时。出示第二组:远近闻名

知识渊博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师:同学们先自由地读一读。师:谁来展示一下? 指名学生读词语

师:你把字音读得真准。请你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读。师:从这组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四个字的词语。生:都是写孔子的。师:你真有一双慧眼。

出示第三组:迎候

等候

毫无保留

传授 师:指一名学生读词语。

师:你读得字正腔圆,真不错。请推荐一个比你读得还要好的同学来读。师:这一组词语中藏着一对近义词,谁发现了? 生:我发现迎候和等候是一对近义词。师: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呢? 生:迎候有欢迎的意思,而等候没有。师:你真会思考,一下子就明白了。真棒!师:从这组词语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一组词语都是写老子的。师:你也有一双火眼金睛。

出示:同时出示二三组词语(去掉拼音)师:去掉拼音还会读吗?请大家自由朗读一遍。学生齐读

师:请女同学读给大家听。女生朗读

师;你们的声音真好听!男子汉们,你们敢向女生挑战吗? 男生朗读

师:你们的声音真响亮!

三、再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师:孔子拜师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同学们再自由地读读课文。学生再读课文

师:谁来简单地说一说。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孔子到洛阳拜老子为师的故事。师:很简洁,这是你的想法。谁能够说得更详细一点。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孔子从曲阜到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他一路上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吃了很多苦。

师:比较具体了,同学们,把我们下面的词语填在这段话中,就能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幻灯片出示:

远近闻名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毫无保留

传授

孔子三十岁的时候,已经()。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到千里之外的洛阳拜老子为师。一路上(),(),终于走到了洛阳。老子()地把自己的知识()给了孔子。

师:谁来挑战一下自己。

指一名学生填空朗读,老师用鼠标填写。

师:看,只要认真,什么都难不倒你。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学生齐读

四、品词析句,感悟孔子品行

师:同学们真能干,把这么长的故事读成了短短的几句话。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孔子拜师途中遇到困难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我们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出示: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学生齐读

师:从句话中你感受到什么? 生:我感受到曲阜和洛阳相距很远。师: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生:我从上千里、几个月、终于感受到的。

师:请你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曲阜和洛阳的路程遥远。

生: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师:你读的有400里了,还有谁能读得更远一点吗?

生: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师:有800里了,还有更远的吗?

生: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师:上千里的感觉读出来了。我们一起朗读,来感受一下路途的遥远。学生朗读

师:从这个句子,你还感受到什么?

生:我从风餐露宿和日夜兼程感受到孔子拜师很艰辛。师:你从这两个词能想象孔子遇到了哪些困难吗? 生:孔子一路上会遇到狂风暴雨 生:会遇到野兽

生:会没有东西吃,没有地方住 „„

师:是啊,这一路上孔子经历了多少困难,经历了多少艰辛啊,这就是—— 生: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幻灯片出示:

狂风暴雨中,他依旧——(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严寒酷暑时,他依旧——(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一路跋涉,一路艰辛,他依旧——(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师:上千里路孔子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师:让我们怀着敬佩之情再读读这句话 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话要问孔子吗?

生:孔子啊,你学问那么高,为什么还来拜师? 师:老师和你有相同的疑惑。

生:孔子啊,你一路那么辛苦,为什么不回去呢? 师:孔子啊,你为什么不回去呢?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我的疑惑是,孔子几个月不吃饭,不喝水,他是怎么坚持走到洛阳的呢? 师:同学们,孔子这一路上吃饭吗? 生:吃饭。

师:从那个词看出孔子是吃饭的。生:风餐露宿。

师:谁能说说风餐露宿的意思? 生:就是在风里吃饭,在露天睡觉。

师:对呀,从这里看出,孔子是吃饭的,也是睡觉的,只是吃饭和睡觉的地方和我们有所不同,你们一般在哪里吃饭,在哪里睡觉?

生:在屋子里,在餐桌边吃饭。生:在房间里睡觉。

师:从这个词语你们看出了什么? 生:看出了孔子拜师很辛苦。板书:不怕艰辛

五、联系实际,体会学无止境

师:刚才两位同学所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就在书中,请大家默读课文,用笔画出来。生: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幻灯片出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师: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 生:学无止境。

师:止和境是我们今天要学写的生字。教师范写止和境。

师:同学们把学无止境这个成语工工整整地写在书的边上。师:这个成语还可用谚语来说。幻灯片出示:

(1)泉水流不尽,知识学不完。(2)活到老,学到老。学生齐读。

师: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孔子的学无止境? 生: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幻灯片出示: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师:这就是学无止境。我们来了解一下三十岁的孔子已经取得的成就。出示:

三十岁的孔子已经博学多才,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样样精通。《诗经》、《尚书》、《周易》、《乐经》都了然于心。他还是当地最有名气的学者,在乡里收徒授业,拥有了一达批弟子。

师:读到这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孔子? 生:知识渊博

师:孔子只是如此的渊博,还要拜老子为师,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孔子? 生:虚心好学。板书:虚心好学

师:孔子虚心好学,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人在这样做呢!比如,我们学校的老师们他们都很有学问了,可是,他们为了把我们教的更棒。每天还在不停地学习着,研究着。你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呢?

生:我姑姑三十多岁了,还在函授大学。生:我爷爷退休了,每天晚上都还要看报纸。

生:我妈妈是医生,已经工作很多年了,但是还在不断学习医学知识。„„

师:对,这些都是学无止境,都值得我们学习。

师:孔子不怕艰辛,谦虚好学,那么,拜访的老师是怎样的呢?下节课让我们走进老子,去感受他的品行。

【教学反思】揣着惶惶不安之情终于完成了这次教学大比武。第一次给三年级学生上课,学生的天真、可爱和出色的表现让我甚感欣慰。在课堂生一个学生意外的提问成了本堂课教学的最亮点。

在备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而且一路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是却阻止不了孔子拜师的步伐,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要问孔子的吗?“孔子啊,你学问那么高,为什么还来拜师?”“子啊,你一路那么辛苦,为什么不回去呢?”所预设到的两个问题都被学生提了出来。原本此时不需要再让学生提问了,但此时我看到坐在一组角落里一个女孩还高高地举着手,她那迫切的眼光让我不忍不去叫她。

上一篇:中学生箴言下一篇:新三板股权投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