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毕业论文

2024-10-30

计算机科学毕业论文(共8篇)

计算机科学毕业论文 篇1

计算机科学毕业论文

计算机科学毕业论文: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和电子工程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而电子信息工程的产生和发展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因而深受人们的喜欢。就电子信息工程的特征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应用

电子信息工程对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它改变了人们对信息的提取、管理和存储方式,使人们对信息的传递和处理更加方便。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其在信息的传递和处理方面更加具有智能化、自动化和安全等特点[1]。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中能够更好地实现电子信息工程的功能,为人类社会提供更多的便利。

1、电子信息工程概述

电子信息工程指的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对电子信息进行各种处理的技术,其主要的功能在于对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和处理,以及对电子设备信息系统进行重组设计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电子信息工程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应用更加广泛,也使得我国国民的生活质量、经济发展等更上一层楼。我们常见的人们对于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有智能机的使用等。电子信息工程具有较为独有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便捷性。电子信息工程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依托,人们利用电子信息工程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同时还能随时对信息进行任意的处理,具有较强的便捷性[2];第二,涵盖范围广。电子信息工程的主要功能是对信息进行处理,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功能的适用性较强,因而电子信息工程的涵盖范围较为广泛。电子信息工程不仅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甚至能够改变人们工作的形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第三,经济性。电子信息工程和其他信息技术如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的融合发展还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提高我国企业的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人们能够感受到的最直观的变化之一即是对信息的获取。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使得人们在信息的收集、存储、传递以及处理等方面更加方便,也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具有安全性。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缩短人们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时间,提高了信息的质量[3]。传统的电子通信工程中,人们获取一条信息需要经过较多的时间,而且该信息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通信工程的应用则能够有效降低人们对信息的获取时间。人们可以花费更少的时间获取更多的信息,更加有利于节省人们的时间,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此外,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通信工程的应用拓宽了信息传递的渠道,使人们获取的信息总量提升,能够较好的提高信息的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4];第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通信工程的应用能够有效加强通信工程的安全性能,促进电子通信工程的更好更快发展。一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通信工程的应用可能会给通信工程带来一定的风险。部分不法分子会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人们的通话、信息内容等进行窃取和修改。但是这些风险问题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予以完善。从另一方面看,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通信工程的应用实质上能够提高电子通信工程的安全性能。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等特征,电子通信工程本身具有较强的风险性,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通信工程的应用可以利用防火墙等技术对电子通信工程进行实时保护,提高电子通信技术的安全性。此外,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备份技术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电子通信工程的安全。

3、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开发电子信息设备,互联网技术还能够加强电子信息设备的联网功能,对于促进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当然,无论是电子设备的开发,还是电子设备的联网功能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十分必要,失去联网功能的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必然要落后于现在。目前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十分普遍,因此我国大部分的电子信息设备和产品都具备联网功能,而企业在开发新的电子设备的过程中也非常强调对该设备联网功能的开发。一般来说,为了使设备具有联网功能,企业在开发新的电子信息设备的过程中均需要根据互联网的服务协议对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5]。设计成功后用户即可使用电子信息设备进入互联网,并且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就是互联网技术对信息进行随时、随地获取、传递以及其他各种处理等。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能够使用户更加便捷的、有效、准确的信息处理。

4、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信息工程能够为人们提供丰富的信息内容,还能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更好的收集、传递和处理信息,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本文就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分别进行了分析。从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能够更加推动电信信息工程的发展,提高电子通信工程的安全性和电子信息工程的广泛应用性。

参考文献

[1]孙迎春,徐建东,蒋野。计算机辅助软件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103—106。

[2]赵明富,罗彬彬,胡新宇,等。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S2):25—31。

[3]史媛芳,张心全。浅析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4):239。

[4]张泰杰。我国计算机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5):180。

[5]姜俊勇,万仁保。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11):140。

计算机科学毕业论文 篇2

我校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于2001年开始招生, 每届二个班, 迄今为止已有五届十个班共348名毕业生。其中2005届74人, 2006届70人, 2007届75人, 2008届6 7人, 2009届62人, 毕业生数量相对较为稳定。在院系领导高度重视之下, 经过8年多的建设与发展,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无论是规模还是办学水平都有了明显的进步。笔者作为学院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辅导员, 在整理统计2005~2008届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生的签约就业率以及就业岗位分布 (因2009届毕业生相关就业数据统计尚未截止, 故未进行统计) 的基础上, 从学校、学院的实际以及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特点出发, 结合两年的就业指导工作经验, 浅议了提升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相应举措, 以期为今后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供参考。

1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历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1.1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历届毕业生签约就业率分析

整理汇总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数据[4], 统计签约就业率如图1所示:其中斜线阴影部分为毕业生的签约 (含录取研究生) 就业率, 实心部分为研究生录取率。

从图1中可以看出, 从2005年到2008年,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生的签约就业率虽然始终保持在90%以上, 但逐年略有下降 (其中2005至2007三届毕业生的签约就业率均略高于当年学校各专业的平均签约就业率, 而2008届毕业生的签约就业率则首次低于学校各专业的平均水平)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研究生录取率 (升学率) 则逐年上升, 其中大部分考研毕业生选择攻读管理、金融、计算机等学科专业而非数学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面对日趋严重的就业压力, 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将考研当作缓解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

1.2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历届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统计

整理汇总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方案, 统计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行业分布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 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主要集中在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计算机软件行业, 另有少数毕业生在贸易、电子通信、机械制造、金融、教育等领域从业, 还有少量毕业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但就业学生专业不对口的状况也比较明显, 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从事与自己专业没有密切联系的工作。从另一角度来看, 这说明随着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大, 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能否找到合适岗位的重要因素。这也为我们的毕业生敲响了警钟, 要想在未来的就业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除了学好本专业的知识之外, 还必须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2“强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有侧重、创特色”, 着力构建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长效机制

早在2003年, 教育部数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办学现状与专业建设相关问题进行调研之后, 就明确提出了:“强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有侧重、创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笔者认为:这一理念需要紧密联系院校实际才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贯彻和深化, 从而有效助推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2.1 强基础

数学是信息科学走向成熟与辉煌基础, 正因为是数学做基础, 信息技术的发展才能够如虎添翼。因此, 强基础就是指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不能削弱。一方面, 这是本专业区别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的主要特征, 另一方面, 这也是本专业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主要“卖点”之一。就我校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计划而言, 为低年级学生设置了几乎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完全相同的《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基础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毫无疑问可以确保给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但是笔者常常听到低年级学生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在抱怨本专业所学课程过于枯燥, 整天反复于冗长的数学公式与乏味的定理证明。长此以往, 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丧失, 进而影响到学院的学风建设和学生的专业思想稳定。虽然进入高年级后, 《数学建模》、《C++程序设计》、《软件工程》以及《数据结构与算法》等实用型课程逐渐开设, 但从时间上来讲似乎晚了一些。许多学生就是在大一大二期间不愿反复学习枯燥的数学基础课程而萌生转专业甚至弃学的思想。因此, 笔者建议,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竟不是纯理论的数学专业, 在确保为低年级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的同时, 有必要早一些让他们接触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些应用型知识, 哪怕只是了解, 这样做既有利于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 同时也能够早日激发学生的就业与择业意识。

2.2 宽口径

宽口径强调的是专业的教育内容不能过度的专门化, 这与当前“通才教育”[5]的办学理念是相符合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 能运用所学知识和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6]。可见,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从根本上决定了其毕业生在就业时“宜零售, 不宜批发”, 图2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以及近年来部分毕业生考取应用数学、金融、管理、计算机、通信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硕士研究生也恰恰印证了这一点。既然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就业面宽, 弹性大,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为学生开拓更为广阔的就业渠道。

2.3 重实践

重实践, 这是因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身的实践性极强。在学科发展、专业建设以及教学环节当中都应当紧密联系信息技术与计算技术的实际, 特别是学科最新发展与高新技术的实际, 加强学生的数学建模、数学软件应用、计算机编程等实践能力的培养[7]。目前, 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仍然比较薄弱,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尚未建立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供学生完成课程实践以及毕业设计环节, 如只有一部分毕业生在最后一个学期分散到一些企业去实习,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实践活动的质量。笔者认为:当前如“雨后春笋”般呈现的各种IT技能培训班, 能在几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里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从而实现顺利就业, 靠的就是强化的实践, 这很值得高校的思考与借鉴。虽然说“理想化”的与企业合作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模式因为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而难以开展, 但稳定的实践基地还是必需的, 这无疑会大大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4 有侧重

有侧重主要是强调在信息与计算科学的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应避免“万金油”或者“面面俱到”的形式, 应根据实际情况侧重于某一或某几个方向来培养学生。我校是一所以工为主, 工、理、管、法、文、经、医 (药) 、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相对于经济、管理等学科, 我校的工科专业优势比较明显。因此, 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强化工程背景教育使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更好地树立起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 通过掌握一定的理论与实际应用“接口”的知识, 使其理学专业优势能够在工程意识的指导和促进下得以充分发挥。图2所示很明显:目前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分布在工科计算机软件等行业, 笔者认为, 今后这一方向的“侧重”仍需进一步加强。

2.5 创特色

创特色是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行业需求和院校特色, 在开办专业的过程中办出特色。为此, 学校在学生的培养计划中应该充分体现计量特色, 使得专业与行业能有机地融合, 使得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不仅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 同时具有牢固的质量观念、明确的标准意识和较强的计量能力, 应该比其它院校该专业的毕业生对计量、标准、质量方面的问题更敏感、理解更准确, 对标准先进、计量精确、质量可靠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和更自觉的实践。

3 结语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 已逐步迈入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在生产、科研教育、医疗保健、企业和政府管理以及家庭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一个人是否具备良好的信息收集、分析与处理、计算机应用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的社会竞争力。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为数学这门古老的学科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 也担负着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能够迅速地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 如何更加科学地定位这一年轻的专业, 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有效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是一项值得长期研究的课题, 需要专业教师和就业指导人员共同探索、不断实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办学现状与专业建设相关问题的调查报告[J].大学数学, 2003, 19 (1) :1~5.

[2]苏丽卿, 黄民海.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认识与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8, 10 (6) :107~109.

[3]周晓晶, 于晓秋, 张宏礼.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实践环节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1) :242~243.

[4]中国计量学院志 (1996~2007) [Z].2008, 474~475.

[5]瓜荔荔.浅析高校实施通才教育的必要性[J].现代经济信息 (学术版) , 2008 (4) :210~211.

[6]中国计量学院教务处.2006版本科专业培养计划[G].2006.

信息科学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篇3

【摘 要】本文通过对大连海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12-201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汇总,对信息类毕业生在协议就业、合同就业、考研、参军、考公务员等就业形式方面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当下信息科学类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关键词】信息科学类毕业生 就业 问题 原因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学校对学生教育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毕业生就业状况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理念,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推进,国家对信息科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逐步加大,这对信息科学类毕业生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了分析我国就业市场对信息科学类人才的需求现状、发展趋势及毕业生择业等问题,并对信息科学类人才培养及就业工作提出可参考的建议与意见,笔者针对大连海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12-201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以期通过个案调查对整体起到启发和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信息工程学院是隶属于大连海洋大学的二级学院。该学院前身为1994年创建的电子工程系,2003年更名为信息工程学院。该学院目前设有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和物联网工程6个本科专业。多年来,该学院始终围绕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海洋开发战略,注重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突出学校涉海涉、水特色,如在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设置了船用电子和通信方面的课程,自动化专业以船舶电气自动化为主要培养方向,这对毕业生就业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近4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0%左右,学院毕业生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

(一)毕业生的总体就业情况

通过对2012-2015届信息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有如下几点表现(见表1):

第一,2012-2015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2.4%,各专业的就业率均在87%以上,这足以说明国家在推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信息科学类相关专业的需求相对稳定,就业市场对信息科学类毕业生的需求呈上涨趋势,但对部分专业的需求明显呈下降趋势。

第二,2012-2015届毕业生协议就业率达47.92%,就业率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就业方式,这表明学院在学生的专业培养方面相对符合市场需要,能够保障毕业生和就业市场的双向需求,从而保障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第三,毕业生在协议就业以外等就业形式方面比重虽呈上涨趋势,但所占比重依然偏低。

(二)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布情况

通过对初次就业率的分析,能够直观地看到就业市场对信息科学类毕业生量的需求,然而通过对信息科学类毕业生就业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则能更直观地看到就业市场对毕业生质的需求。根据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其毕业去向主要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外企、私企、金融机构、出国、升学、入伍、自主创业,几乎覆盖所有的就业渠道,说明毕业生在择业方面价值取向广泛。但是,由于受专业限制,信息科学类毕业生到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基层单位就业的人数非常少,大部分毕业生就业集中在外企或中小微企业,相比之下,毕业生就业渠道又显得比较单一(见表2)。

(三)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情况

在分析信息科学类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和从事行业之后,则有必要对毕业生就业所在地域进行统计分析,这能更直观地反映行业所在地域对毕业生择业的影响。统计结果如下(见表3):

2012-2015届信息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地域主要集中在辽宁省,比例高达64%以上,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毕业生生源大部分来自辽宁省,因此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地时重点考虑在生源地周边区域。除辽宁省外,毕业生选择就业地点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而到欠发达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毕业生所占比例极低。

二、毕业生就业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大化,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曾湘泉提出:“大学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相脱节、求职竞争力不足导致的结构性失业是长期困扰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核心问题。”[1]近年来,信息工程学院结合专业特点,紧密围绕国家政策,加深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适时适当地进行教学调整,充分地保障了毕业生的就业。然而通过对信息工程学院2012-201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数据整理与归纳,发现信息科学类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毕业生就业去向比较单一

随着国家信息化的进一步推进,特别是“互联网+”概念的提出,逐渐打破了传统的工业生产模式和商业运转模式,各行各业对信息科学类的毕业生需求呈上升趋势,这无疑是为信息科学类毕业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但是,在对这四年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信息科学类毕业生的就业价值取向虽呈多元化,但是实际上毕业生极易受到所学专业影响,大多数毕业生更愿意选择从事对口行业,而对其他行业所提供的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却少有问津,所占比例也明显偏低,就业去向的单一性显而易见。

(二)毕业生就业地域相对集中

从毕业生就业地域的分布情况来看,2012-2015届信息工程学院毕业生大多数选择在辽宁省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才外流现象。但仔细分析便不难发现,选择辽宁省就业的毕业生大多数集中在沈阳市和大连市工作,而辽西等贫困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除考取村官外,几乎无人问津。

选择省外就业的毕业生,多数也是选择在东部沿海发达城市。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受地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东部沿海地区对信息类毕业生的缺口较大;另一方面是毕业生自身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从事本专业的意愿非常强烈,特别希望能够到大城市去打拼,从而获得更高的薪酬。而西部或欠发达地区虽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因地区偏远、薪酬偏低、家庭压力等原因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选择。

(三)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的情况并存

通过对2012-2015届信息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的分析发现,信息科学类毕业生存在着明显的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的情况。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部分专业就业率明显下滑,市场趋于饱和,对人才的需求也大量减少,故而出现了部分学生无业可就的现象;而另一方面则是信息科学类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预期居高不下,在择行业、选地域、挑单位、谈待遇等方面挑三拣四,等待观望的心态浓厚,有业不就的情况已经凸显。此外,部分毕业生过分看重考研,因二次考研放弃就业影响了就业率的上升和提高。

三、毕业生就业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2012-2015届信息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笔者希望借此能够反映出现阶段信息科学类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时所存在的普遍问题,以此来分析信息科学类毕业生“就业难”的关键原因,从而缓解信息科学类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

(一)社会因素对信息科学类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第一,就业市场对信息科学类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就业市场也是劳动力市场中的高端人才市场。随着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调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渐发育的过程[2]。政府对人才市场的资源配置正处于转型的阶段,由于各高校对就业体制的适应较为缓慢,其就业方式、就业结构和就业体制仍需完善。在高校适应市场经济调整的过程中,由于市场与高校之间的就业结构体系还不健全,各行业与高校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故在人才需求方面与高校没有达成一致,导致市场对劳动力供给出现了过剩状况的同时又存在着劳动力供给不足的现象。

第二,行业壁垒与就业严峻并存。随着高校扩招和高学历人才的增多,很多用人单位也水涨船高,对信息科学类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这主要表现在:其一,过分强调毕业生“出身”,对毕业生是否为985、211院校毕业格外看重,出现了“宁要名牌大学的草,不要一般院校的苗”[3];其二,过分看重工作经验,工作经验目前已成为大学生就业难以逾越的一道门槛,要求工作经验就等于将大学生拒之门外;其三,很多企业对学生的生源地也有明确限制,对毕业生掌握的外语水平要求较高,很多行业入行前要参加考试,对部分专业知识的要求也偏高,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毕业生就业。

(二)高校教育对信息科学类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第一,高等教育体系的滞后对信息科学类毕业生就业产生的影响。根据2012-2015届信息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相关数据统计分析表明,现在招聘会上的普遍现象是:一方面是许多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也招不到合适的专业技术人才。这不仅导致了市场人才资源的流失,也使不少企业岗位空缺。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高等教育结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但就实际就业来看,高等教育的办学体系和对专业人才培养设置并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部分专业技能培养课程脱离市场需要,大部分学生缺少实践锻炼的机会。随着信息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的专业技能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一些高校的知识产业结构、教学方式、培养目标并没有做相应的调整,使高校培养专业人才的能力存在局限性,不能满足专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因此,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与市场产业结构的快速发展不适应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因素。

第二,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滞后对信息科学类毕业生就业产生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快速发展,各高等院校加大了对就业指导服务的投入,设置了各种形式不同的就业指导课程,希望通过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使他们能尽早为自身定位,做好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就业服务指导的质量并不高,这主要体现在就业指导教师自身对职业规划重视程度不够,就业指导课程开展形式单调,部分就业服务指导课程开设较晚,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对自身的认识和社会人才需求欠缺理性认识,到大三、大四后仍处于职业生涯规划认识的盲区,最终导致学生不能清晰认识职业规划在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三)信息科学类毕业生自身条件对就业的影响

第一,在专业技能方面。随着我国信息化产业的快速推进,就业市场对于从业者的专业技术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想要跟上生产技术发展的步伐,信息科学类毕业生必须要把自己培养成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这三种能力是适应市场需要和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法宝。然而大多数毕业生在这三方面明显欠缺,许多学生学习只为应付考试,以达到60分为目标,学习积极性不高,忽视对自身就业能力的提高,因此加大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第二,在就业观念和就业心理方面。目前,大多数信息科学类毕业生没有认清自身的价值所在,不了解自身的专业特长,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和个性特点,对于自身的职业规划过于短浅。同时对就业期望值过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这主要表现在毕业生眼高手低,不顾自身的条件,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把企业招聘人员拒之门外,从而丢失许多就业机会。同时,在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多数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使得他们的就业心理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导致部分学生出现自卑、焦虑、依赖、自负等就业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毕业生在求职中的竞争力,从而导致部分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定位处于混乱,对未来的发展处于迷茫、彷徨之中。

第三,家庭影响方面。大学生对社会的态度和为人处世的方式大都来自家庭的影响。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择业有很大的影响。就目前来看,一种现象是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严格管制,父母自身言行的示范作用大,他们对孩子的行为高度关注,对孩子的行为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因此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强,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能够听取父母意见,对职业进行合理的规划。另一种是对孩子溺爱放纵,这类父母爱子心切,通常不管孩子的需求是否合理,只一味迁就,对孩子采取放任的态度,这类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常常缺乏经验,一意孤行,不能对自己未来进行合理规划。与此同时,家庭经济情况也与大学生就业问题息息相关。相对来看,收入较高家庭的毕业生能更好地就业。一方面,其可以依靠父母本身的能力及其人际关系获得较多的就业渠道;另一方面,大多数经济情况较好的家庭能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保障,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发挥各方面的技能特长,为其争取了更多就业的选择。同时,许多企业在招聘时也比较注重学生的第二专业技能。相比之下,家庭经济一般的学生在这方面就处于劣势,大多数学生只能靠努力学习,通过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从而去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2004(06):87-95.

[2]马廷奇.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发育、实践困境与创新路径[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3(03):26-3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毕业实习报告 篇4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毕业实习报告

学 号: 2006101784 姓 名: 吴 慧 班 级: 06-1 班 实习单位: 石河子市科技咨询服务中心 实习时间: 2010年3月8日至2010年4月23日 指导教师: 杨 晓 梅

二○一○年四月

一、实习内容

1、实习目的和任务

通过实习,将理论联系实际,把自己大学4年所学的知识体系进行巩固和强化并能应用到实际中,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应变能力。了解毕业设计专题的主要内容,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进行研究,为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2、实习单位情况

“中心”背靠政府、面向企业,集成社会资源,构架政府与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桥梁。通过服务平台建设和特色业务建设,为企业提供综合服务;通过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兵团农业经济发展。通过几年来的规范运行,“中心”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于2006年2月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

“中心”现拥有员工20人,平均年龄30岁,从事企业服务的员工15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84%;拥有职称的员工共计16人,占员工总数的89%,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9人。

现有总资产629万元,办公面积合计1660平方米。建有兵团一流的网络信息支撑中心机房。机房拥有网络交换设备、集群服务器,企业级服务器,防火墙等各类网络设备。“中心”网络设备通过中国电信10M宽带接入互联网,并在“中心”网络平台搭建了协同办公平台,各部门每名工作人员配备一台计算机,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全面提高了“中心”各部门办公效率,简化了工作程序,也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

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心”已在实现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目标所具备的条件与能力方面,日趋成熟,为“中心”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具体实习内容

第一周,对“中心”做系统的认识,通过查看资料,跟老师学习。了解到“中心”有着在网络技术、农业信息、科技培训等领域技术人才上的优势,在所从事的服务工作中,始终本着“背靠政府、面向企业”的服务宗旨,一方面作好政府延伸服务,充分体现政府的意志,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得到政府部门的认可和好评。另一方面,作为联系政府部门和企业的纽带,积极为兵团农业服务,积极为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服务。

积极承担政府委托业务,做好政府职能的延伸工作,提高责任意识,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如:深入调研兵团企业,协助政府部门编制“十一五”科技规划。承担国家“863”项目4项,国家星火培训项目1项,获得830万元资金支持等。

“中心”在承担政府委托的业务外,大力加强自身服务能力的建设,在加强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和星火科技培训、企业网络信息服务等方面作了许多工作。如:承担863“软件重大专项”,积极开展网络信息服务,完成863“缩小数字鸿沟—西部行动”主题的“基于国产Linux系统的公共卫生及科技成果管理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和863软件重大专项“基于国产Office软件的办公、社保系统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的实施工作,项目验收后迅速将成果推广应用到政府及有关事业单位。为科技、农业、卫生、社保、社区系统及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搭建了以介绍新疆兵团农业信息为主的智能化专家系统网站——兵团农业科技信息网。并根据中心服务资源大力开展网络服务业务,通过推广企业虚拟主机、协同办公系统和企业电子邮件系统三个方面的服务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第二周,巩固、强化和扩展已有知识体系。了解了中心服务器的种类、数量、使用功能等,如“中心”服务器用的是联想万全Xeon 1.8GHz CPU,256MB Registered ECC DDR内存,18G 10000转非热插拔SCSI硬盘,双NIC。主要用来做网站的发布。熟悉“中心”的主要工作地点,并对服务器的工作原理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了解。同时,也对“中心”的老师们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平时看他们工作都很认真,一丝不苟,可私下里都很可爱,幽默,和蔼可亲。无论在实习的学习期间,还是在生活方面,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第三周,学习了解了中心计算机的软硬件相关配置信息,认识学习了Cisco2611 Cisco4500的路由器,和交换机 Cisco。在防火墙方面,在“中心”老师带领下,了解了方正方御入侵检测。在服务器的操作系统方面,对win2000server win2003server 红旗linux我还是不太熟悉,以后有机会还是会多多学习和使用的。在这期间,还了解了中心计算机网络应用情况、局域网有关情况。中心计划采用星形结构方式,为解决局域网在访问INTERNET网时的安全问题,在设计中主要采用了“硬件防火墙+硬件路由器设备+软件杀毒软件”的网络安全体系来抵御外来的攻击和干扰。主要应用:虚拟主机托管、系统办公平台、网络管理服务平台。学习的东西也渐渐加深,觉得压力也慢慢变大,虽然每天做的事都很简单,帮“中心”的老师们整理材料,打印、传真文件等,可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锻炼。

第四周,重复在“中心”的日常工作。协助数字化社区服务信息平台服务示范项目整理文档,提出需求等。“中心”老师们的严格要求,然我明白了再琐碎的小事,也要踏踏实实的认真去做好。学习安装了正版win2003seerver,红旗linux系统,对一些主机进行重新分区以及最后对系统备份。进行日常的对维护计算机软件和对石河子市办公系统OA的使用、熟悉和简单维护、整理项目调研报告等。虽然很多东西我们课堂都有学过,过实践过程中还是会发生很多的问题。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当然也包括人际关系等。

后几周,主要就是再重复前面的工作,有时侯也会觉得没意思,“中心”的老师们一眼就看出来了,告诉我了他们的一些工作经历。让我明白了坚持就胜利。我开始自学一些跟自己毕业设计有关的相关知识。学习了解Web开发的基本原则,Web开发的相关知识,掌握Web开发的基本技术,丰富Web开发的实战经验。通过实习了解构建一个较完整的网站,能对ASP动态网站的开发有一个概括性的总体认识。

接着在本次实习中,我开始利用闲暇时间自学了网站编程,借阅了《ASP程序开发》等有关ASP的书籍。通过学习,对HTML技术、VBScript脚本语言技术、ASP对象、控件和数据库技术等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还对大学生就业咨询系统网站的建设有一个初步的构思及确定其应该包括哪些模块实现什么功能以及页面的设计;了解ASP动态网页设计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理论及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行的相关训练;掌握通用数据库的连接、数据的相关操作或网站的设计过程和 进行方式,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系统的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和功能的实现。

最后,在我以为实习就要这么结束时,“中心”的老师们让我参与了解学习了数字化社区服务信息平台服务示范项目。石河子师市数字化社区服务信息平台示范项目将从基层社区入手,通过统一的社区服务与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立统一数据中心,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数据共享,进而解决社区服务基础数据的信息孤岛问题,对基础数据加以整合和挖掘,扩大基础数据的聚集效应,改善社区公共服务的方式和方法,提高社区服务与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从数据库的采集,到建设社区服务管理应用平台。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协调合作,和反复的核查上报。最后才能从繁重的数据挖掘、采集、整理、上报工作中解脱出来。看到那些惊人的数据后,我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一个通力合作的团队比什么都重要,所有的事情都是一环套一环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错,要有高度的合作精神和责任感,使命感才行。让我明白了原来要做一个好的平台,并不是那么容易。

二、实习表现

在实习期间,自己能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学习,不懂就问。自觉遵守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心态端正,积极进取。能认真学习,并自觉按时完成“中心”老师们布置的任务。虽然,在实习的有一小段时间内,有过混日子的念头,可在“中心”老师和指导的老师的细心教育下,做了及时的调整,并以饱满的热情,完成了整个实习。

三、实习收获和体会

在这个时间不算长不算短的实习期间,我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在实习单位的日子,就像自己将来要进入的社会,马上要走向的工作单位。感觉很真实,仿佛已经真的参加工作了一样。提高了我的思想觉悟、角色转换能力,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在实习期间,虽然很辛苦,但收获颇丰。原来实习了才知道,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什么叫学无止境,什么叫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暴露出了自身的很多缺点和不足,实习给了我一次很好的锻炼自己的机会。虽然自己是学了4年计算机的本科生,但真的工作起来我的起点却很低。有时候遇到事情总会着急,慌张。信心不足,总感觉自己做不好。大家说我很外向、活泼,其实还是自己有点自卑的。还需要一段时间多多磨练。只有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都在提升,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很勇敢很完美的表现自己。

上学的时候大家都说,能珍惜现在的日子就好好珍惜。等实习了才真的领悟这句话。每天起早贪黑,忙忙碌碌,同学们见上一面是难上加难,做了第一天就想回到学校接着做学生。感觉学生时代真是最美好的时间。可是既然踏出来了就要继续走下去,因为这一天也终究要来到。

体会到了学生时代很美好,不仅仅是不需要去努力工作,而是在学生时代你可以有很好的同学,很好的朋友,大家相互嘘寒问暖,不必勾心斗角。这里才真的有纯洁的友谊。可踏上了社会,于存在着利益关系,又工作繁忙,就多了份人情世故。让我懂得了首先要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很多事情单靠一个人的努力是不行的,即使你能力再大。团结的力量远比想象的要大的多,一个团结,积极向上的团队,比什么都强。

发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收获。工作有的时候太急于求成,有点眼高手低,不是特别细心,耐心。有的时候又比较胆小,不够勇敢,不能大胆的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这些都为我以后走向工作岗位,走向社会上了很好的一课,使我更明确了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更有目标的朝明天迈进。

四、实习总结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晃7周的实习生活已经过去了。实习,是终点也是起点。实习结束了,很快大学4年的学习生涯也要结束了,可新的生活就要开始。在书本上学过很多理论,但从未付诸实践过,等到真正运用时,才会体会到难度有多大。要提高学习的地方很多:

1、英语能力

在校只知道考四、六级英语,却从没想过英语学习的真正应用,到了“中心”,才知道英语的重要性。对计算机专业来说,英语很重要。很多有关计算机的文献和摘要都看不懂。所以,在以后的英语学习,要主要着重于英语实际阅读能力的提高。

2、专业知识

计算机行业是个专业性较强的专业。大学期间,我们学习的内容涵盖很多,所以每门都不是很精。故很多专业技术和操作对我而言都比较陌生。使得自己花了不少时间在自学上,这直接影响了社会实践的进程和效果。所以我需要更专一于计算机的某一项技术,而不是满把抓。

3、学习能力

在日新月异,新事物,新观点层出不穷的信息社会,必须具备快速学习的能力,并要以一种终身学习的心态来积极吸收新知识和新观念,以开放的姿态面对未来的变革。同时,要注意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结合。要以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提高理论可信度,深化认识。以后我们面对社会的选择,所学专业与从事的工作很可能不一致。那时就应该调整心态,找准个人定位,及时充电,更快更好地适应新工作发展的需要。

4、适应能力

不仅包括对于一项新工作的适应,更包括对公司企业文化的一种认同和融合,在短短几周中,我和“中心”的老师们都相处的都不错,大家也都比较照顾我这个新来的“子弟兵”,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还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自己需要更加努力的奋斗下去。

吴 慧

计算机科学技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5

一、论文(设计)选题来源:

1:长春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题目.2:吉林省森工集团信息化发展前景与规划.3: 吉林省林业设计院网络中心网络改造与发展规划.4: 吉林省林业系统生态信息高速公路构建课题.二、论文撰写与设计研究的目的:

吉林省的林业分布十分广泛,以长白山系为主要脉络的山地广泛分布各种森林资源,而作为林业及林业环境的发展,林业生态信息则是一个更为庞大的系统,快捷,准确,合理,系统的采集,处理,分析,存储这些信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现实的问题.在信息交流的这个世界中,信息好比货物,我们需要将这些货物(信息)进行合理的处理,其中以硬件为主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这些货物(信息)交流的“公路”和“处理厂”,我做这个题目,就是要为它画出一条“公路”和若干“处理方法”的蓝图.由于森工集团这样的特定企业,其一,它是一个统一管理的企业,具有集团化的特点,网络的构建具有统一性.其二,它又在地理上是一个分散的企业,网络点也具有分散性.然而,分散中还具有集中的特点,它的网络系统的设计就应该是板块化的.从信息的角度来讲,信息的种类多,各种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角度也不尽相同,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硬件的地域布局,也要考虑软件平台的配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新观念,大步向前.我相信,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经过我的努力,我将为它们创造出一条平坦,宽阔的“高速公路”.1,论文(设计)研究的对象:

拟订以吉林省林业系统为地理模型,以林业网络综合服务为基本需求,以网络拓扑结构为设计方向,以软件整合为应用方法,开发设计一套完整的基于集散集团企业的企业网络系统.2,论文(设计)研究预期达到目标:

通过设计,论文的撰写,预期达到网络设计全面化,软件整合合理化,网络性能最优化,资金应用最低化,工程周期最短化的目标.3,论文(设计)研究的内容:

一),主要问题:

设计解决网络地域规范与现有网络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设计解决集中单位的网络统一部署.设计解决多类型网络的接口部署.设计解决分散网络用户的接入问题.设计解决远程瘦用户网络分散点的性能价格合理化问题.设计解决具有针对性的输入设备的自动化信息采集问题.合理部署网络服务中心的网络平衡.优化网络服务系统,营造合理的网络平台.网络安全问题.10,基本应用软件整合问题.二),论文(设计)包含的部分:

1,地理模型与网络模型的整合.2,企业内部集中部门网络设计.3,企业内部分散单元网络设计——总体分散.4,企业内部分散单元网络设计——远程结点.5,企业内部分散单元网络设计——移动结点.6,企业网络窗口(企业外信息交流)设计.7,企业网络中心,服务平台的设计.8,企业网络基本应用软件结构设计.9,企业网络特定终端接点设计.10,企业网络整合设计.5,论文(设计)的实验方法及理由:

由于设计的过程并不是工程的施工过程,在设计过程中详尽的去现场建设肯定有很大的难度,也不是十分可行的,那么我们在设计的阶段就应该进行仿真试验和科学计算.第一步,通过小型网络测试软件平台,第二步,构建多个小型网络搭建全局网络模拟环境,第三步,构建干扰源利用小型网络集总仿真测试.6,论文(设计)实施安排表:

1.论文(设计)阶段第一周次:相关理论的学习研究,阅读参考文献资料,制订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准备试验用网络硬件和软件形成试验程序表及试验细则.

2.论文(设计)阶段第二周次:开始第一轮实验,进行小型网络构建试验,模拟网络服务中心,模拟区域板块,模拟远程及移动网络.3.论文(设计)阶段第三周次:进行接口模拟试验,测试软件应用平台,完善课题研究方案.4.论文(设计)阶段第四周次:完成第一轮实验,提交中期成果(实验报告1).5.论文(设计)阶段第五周次:进行第二轮实验,模拟环境(干扰仿真)实验,提交实验报告2.6.论文(设计)阶段第六周次:完成结题报告,形成论文.三,论文(设计)实施工具及参考资料:

小型网络环境,模拟干扰环境,软件平台.吴企渊《计算机网络》.郑纪蛟《计算机网络》.陈济彪 丹青 等 《计算机局域网与企业网》.christian huitema 《因特网路由技术》.[美]othmar kyas 《网络安全技术——风险分析,策略与防火墙》.其他相关设备,软件的说明书.1、论文(设计)的创新点:

努力实现网络资源的全面应用,摆脱将单纯的网络硬件设计为企业网络设计的模式,大胆实践将软件部署与硬件设计阶段相整合的网络设计方法.题目可行性说明及预期成果:

2、可行性说明:

由于题目结合了“吉林省森工集团信息化发展前景与规划”“吉林省林业设计院网络中心网络改造与发展规划”“吉林省林业系统生态信息高速公路构建课题”,使得题目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于是进行《企业网络设计——基于集散企业的综合网络设计》具有现实意义.

计算机科学毕业论文 篇6

毕业生达到以下条件,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愿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完成本科开放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内容,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完成各教学环节,获得毕业资格,经审核准予毕业,并且统设必修课程平均成绩达到75分(含75分)以上,其他课程平均成绩达到70分(含70分)以上。

3.外语通过“北京地区成人本科外语统一测试”或通过国家外语四级(及以上)考试,成绩合格。

4.独立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成绩在良(含良)以上。

● 毕业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授予学士学位:

1.有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言行,经说服教育仍不悔改,政治审查不合格者。

2.在读期间受到学校或任职单位“记过”及“记过”以上处分者。

3.本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统设必修课程平均成绩未达到75分、其他课程平均成绩未达到70分者。

4.外语统一测试成绩不合格者。

5.考试作弊者。

6.毕业设计成绩在良(不含良)以下者。

7.未交纳学位申请费用者。

● 学位申报与审核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提交所执行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2)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根据北京工业大学学位评审条件的有关规定负责组织学员进行学士学位的申报与核实工作,核准后向北京工业大学学位评审委员会成教学院分委会提交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花名册及学位申请书等书面材料,并确保提供材料的准确性。花名册一式三份,同时提供具有花名册内容的软盘一份(花名册的内容应包括:毕业生姓名、性别、学号、出生年月、入学时间、所学专业、统设必修课程平均成绩、其他课程平均成绩、外语统一测试成绩、毕业设计成绩、申请学位类别等内容)。学位申请书按花名册中学员顺序进行整理装订,申请书中个人信息部分(姓名、性别、学号、出生年月日、入学时间、所学专业、统设必修课程平均成绩、其他课程平均成绩、外语统一测试成绩、毕业设计成绩、申请学位类别、个人鉴定等)由学员个人填写,学员所属广播电视大学负责对其学位条件、政治表现进行审核并加盖公章所在学校、中央电大,否则视为无效申请书,不予评审。

(3)北京工业大学学位评审委员会成教学院学位分委会对学位申请者资格进行初审、汇总,报北京工业大学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审核通过后的名单由北京工业大学成教学院学位分委会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转达。

(4)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负责向北京工业大学成教学院提供符合学士学位条件学员的个人照片(与送交花名册同步),照片的规格与教育部规定的毕业照片相同。

● 学位证书的颁发

(1)北京工业大学成教学院学位分委会负责委托授予学士学位证书的申报及学士学位证书的填报、授予学士学位证明的颁发工作。

(2)颁发的学位证书及授予学位证明移交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协助负责证书及证明的颁发工作。

计算机科学毕业论文 篇7

一、毕业教育的重要性

四年的大学生活, 使大学生学到了专业知识, 培养了性格, 陶冶了情趣。但大学不是真空, 是社会的一部分, 受到社会生活、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影响, 甚至是不良思潮的影响。目前, 高校毕业生中存在不容忽视的不良思想倾向, 正如中共中央十六号文件所指出的, “一些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以上问题虽然不是主流, 但它的消极影响和副作用不可低估。毕业教育正是针对毕业生中存在的各种思想问题而开展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 做好毕业教育工作, 可以坚定毕业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 认识自我, 正确对待就业, 使他们充满信心地走出校门, 迈向人生的下一段征程。

二、各高校毕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各高校在进行毕业教育时都会有针对性的安排内容, 精心设计形式, 保证其顺利开展和收到实效。

1. 毕业教育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 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 也是有志青年奋发向上的动力。开展毕业生教育, 必须紧紧抓住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 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国情以及科学发展观教育, 使毕业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国家的前途命运以及自己的社会责任, 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2) 诚信教育。诚信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方面。对于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 要重点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在毕业教育中, 要广泛深入地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 以客观、真实的自我推荐和严肃、认真的签约态度为重点, 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 规范他们的择业行为。

(3) 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毕业生实际, 做好毕业生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工作, 有针对性地帮助毕业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求职择业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缓解他们因就业压力而产生的焦虑情绪, 减轻心理负担, 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教育他们掌握心理调节方法, 提高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4) 感恩教育。作为大学生在即将毕业之际, 要饮水思源, 树立责任意识和自立意识。引导他们珍惜发展机遇, 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用自己的文明行为和良好形象, 为师弟师妹们树立榜样, 给母校留下美好印象。

(5) 安全纪律和相关法规教育。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同时, 加强法制教育, 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防止毕业生在择业求职过程中上当受骗, 不能因就业问题引发不稳定事端。

(6) 职业道德教育。不论从事任何工作, 都有个职业道德问题, 可以说, 一个社会的文明水平, 一个人的文明水平, 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职业道德意识的强弱。因此, 在市场经济竞争条件下, 培养毕业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意识, 对于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2. 毕业教育的形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毕业教育的形式很多,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目前各高校采取的主要形式有主题教育活动、报告会、座谈会、心理辅导讲座、心理咨询活动、毕业生党员发展及民主生活会、评优及表彰、毕业生欢送活动、专题讲座、毕业典礼、专栏专刊以及广泛深入的谈心活动等形式。另外, 高校毕业教育在方式方法上要有别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 要大胆创新, 在贴近毕业生学习、思想、生活实际上下工夫, 要减少训诫, 单向灌输和强制意识, 增加双向互动, 增强沟通交流和自我教育。

三、毕业教育时需要注意和加强的方面

近年来各高校都开展了大量的毕业教育工作, 有些高校除完成了“规定动作”外, 还进行了一些有自身特色、有针对性的“自选动作”。加上目前各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 更显相得益彰,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然而, 也有部分高校的毕业教育存在一定问题, 如:内容不够科学规范, 形式较单调, 重就业率轻毕业教育, 工作只局限在一个部门等问题, 导致毕业教育质量不高, 实际效果不理想。针对以上问题, 在进行毕业教育时需要注意和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 使毕业教育工作更加系统规范。毕业教育是一个较复杂的工程, 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要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 精心组织, 认真筹划, 通过不同形式, 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毕业教育还要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 贯彻科学发展观等内容, 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不断丰富和完善其内容和形成, 赋予时代精神和内涵。

其次, 高校毕业教育应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活动, 对于毕业生宣泄不满、排解郁闷起到了很好的调剂作用, 有助于他们以愉快的心情和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学校的各项活动当中。同时, 通过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客观地认识自己和现实, 做好择业心理准备, 敢于竞争、不怕挫折, 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再次, 做好毕业教育必须对一些有特殊困难的毕业生给予高度关注, 对其进行必要关心和帮助。对于家庭贫困的毕业生, 通过助学贷款、各种补助、学费减免等形式帮助其完成学业;对于一些企业、单位因为性别歧视而造成就业困难的女生, 要主动为其联系用人单位, 推荐就业。总之, 从实际出发, 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现实问题, 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

计算机科学毕业论文 篇8

关键词:生物科学;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对策

Abstract:Graduation thesis or desig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alents training program and a vital teaching link of the realization of cultivating objectives for undergraduate college education.At present,because of the lowness of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theses/designs in our Zhengzhou Normal College,it is imperative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and standardization thu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theses/designs in our college.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the theses/designs in our college,to probe the deep causes behind them,and then to propos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o raise their quality.

Key words:Biological Science,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thesis/design,quality,problem,solution.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204-02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它既是培养学生初步科学研究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教育过程,又是对学生学习、研究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总结与检验,直接关系到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也是衡量本科院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1]。

生物科学专业学生通过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培养,将能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信息的一些方法,并能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分析、整理实验结果,撰写论文的能力,从而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以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能力[2]。目前,我院的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水平不高,我校应以2018年教育部对本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研究和探索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管理的办法,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为此,结合自己这几年的工作实际,将我院生物科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论文质量提高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相关建议与对策。

一、生物科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学校管理不完善。

目前,我校制定了适合本科专业特点的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规范与要求,但执行不严格,且有些规定内容不是很细致、可操作性不强。如在毕业论文选题上,有的只是指导老师研究课题的一小部分,实验过程简单;有的是指导老师看实验条件能做什么,就让学生做一些简单可行的实验;还有的只是让学生做个调查研究等,学院对这种事情只是口头提醒,不做具体处理,对指导教师的责任没有明确要求。还有,学校对毕业论文(设计)中的一些重要内容如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实验数据是否真实,图表形式是否规范,研究课题是否由本人完成,实验态度是否认真等方面缺乏可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最后,论文答辩往往流于形式,缺乏统一的评判标准。

近几年,我院鼓励学生们考研继续深造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率,学生去考研复试或找到工作,我院对这些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就降低了要求,学生在没有严格的要求下也存在侥幸心理,这样就导致部分毕业生不认真负责、严谨地对待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使毕业论文(设计)沦为过场。目前,我院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实际情况令人担忧。

(二)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我院下拨的毕业论文经费非常有限,多次向学院领导反映问题而不解。还有,生物类药品试剂大多数纯度要求比较高,特别是涉及到做基因蛋白一类的实验用药品试剂价格昂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知识探究需求程度的增加,现在本科生参加的科研项目,不管是在研究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和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再加上近年来物价飞速上涨,而目前该院给每个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经费非常有限,使得很多科研项目根本无法开展,学生只能做些简单的模仿,调研,甚至是没有意义的实验重复,这根本不能满足创新性科学研究的要求。

(三)教师方面的原因。

高校扩招后,我校的学生人数大大增加,而师资队伍建设速度却相对滞后。我校教师的教学任务相比其他同类本科院校来说较重,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尽力多指导一些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来增加工作量,有讲师职称的教师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多到十几个,从论文的选题、实验过程指导、到论文的撰写修改,时间和精力得不到保证。

还有一部分教师科研项目少,自身科研水平不是很高,科研能力也不是很强,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科研习惯欠缺,指导本科生论文水平有限,这也是导致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水平不高的原因。

(四)学生方面的原因。

对于生物科学专业大多数学生而言,没有意识到毕业论文(设计)是培养他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认为它只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根本不影响考研和就业,只要老师同意让答辩,成绩及格就行,至于成绩如何,对考研和毕业几乎没影响。因此,有不少同学在实验过程中,不积极主动查阅文献,没有合理周密地安排实验方案,对实验数据采集也是敷衍了事,浅尝辄止,不考虑实验数据是否合理可信,甚至有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编造实验数据的现象。

有些学生不能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缺乏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很弱,更谈不上具有创新能力。平时上实验课大都是在老师手把手指导下完成的,要他们自己独立承担一个研究课题,便感到迷茫、无助、无从下手。还有做毕业论文(设计)时,一些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实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解决试验过程中问题的能力及撰写论文(设计)的能力等方面能力偏低。

(五)实验周期较长,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

生物科学专业主要研究生物有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与分子的生长代谢规律及其生物科学技术,学生实验研究对象主要是各种生物材料,而生物实验材料具有很强的生命活动周期,做科学研究必须严格遵循它们的生长代谢规律。如研究逆境胁迫下玉米苗期生理生化代谢规律,玉米苗期的生长一般就需要2周时间,又考虑到学生大多数是首次独立完成一个课题,需要做预实验,摸索实验测定条件等过程,完成整个实验周期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更别说研究玉米整个生育期的生理生化代谢规律了。

同时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相对较低,但考研比率较高。学校安排做毕业设计的时间在第8学期进行,在这期间,有的学生找到实习单位工作,有的打工挣钱,有的忙于教师资格证、公务员或招教考试。大部分学生考研结束后又忙于准备复试,复试结束后一般已到了4月中下旬,而学校规定毕业论文答辩截止期限是5月下旬,在这1个月的时间内,学生们要完成准备实验材料、做实验、处理数据、撰写论文、修改、答辩和整理其他相关资料以及最后装订成册等一系列工作,任务多,工作量大是可想而知的。学生做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这势必会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从学院层面上说,要完成学生就业率指标,就要鼓励学生去找工作或考研,又要抓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于是顾此失彼。

二、提高生物科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措施

(一)认真落实各项制度或规定,严格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

认真执行学校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各项规定和规章制度是保证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高效有序进行的先决条件。我校已经制定了适合该校实际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该规定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环节如:任务书、开题报告、指导过程、参考文献、论文撰写格式、字数、评阅、答辩、成绩评定等方面都分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该校每年都有领导小组对毕业论文(设计)的相关材料和论文质量进行检查和再次评定,重点检查写作质量、答辩情况和成绩评定等内容。

提高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在认真落实学校的各项规定之外,我院、系应组织层层检查,严格把关毕业论文(设计)的实施过程管理[3]。其一要增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感,禁止指导教师为完成个人工作量而指导过多学生的现象,并对教师的指导过程进行检查;其二要增强对学生的督促和监督机制,坚决杜绝论文抄袭,胡乱编造实验数据的现象,从而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二)加大资金投入。

由于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及实验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等因素,目前划拨的经费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实验教学的需求,更别说开展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实验了。必须加大对我院毕业论文(设计)及实验教学资金的投入,并积极整合全校和生物相关的实验室资源,以改善实验教学条件,这是改进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的最根本经济保障。加大对毕业论文专项经费的投入,提高我院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经费标准,使毕业论文工作不再因缺少实验耗材而无法开展。

(三)对指导教师监督和奖惩。

首先,学院在分派指导学生名额时,可以让科研项目多、科研能力强、责任心强的教师相应地多指导几名学生,这也是保障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一项措施。其次,学院要严格选派指导教师,并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监督和管理,严禁教师指导过多毕业生人数。最后,对教师指导的论文进行审查和评选,对优秀论文的指导教师进行通报表扬与一定的物质奖励,奖励与教师的年度考核、评优选先等挂钩[4],而论文质量较差的指导教师降低其工作量补助标准。

(四)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并引入淘汰机制。

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增强他们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是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前提。毕业论文(设计)不只是一个实践教学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还是检验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以及培养学生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要求并让学生高度重视毕业论文(设计)这项工作,也是为他们以后继续深造或就业奠定良好基础的机会。

另外,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环节要认真严格把关,答辩不能走过场,且答辩小组要严格按照论文评定标准来评定论文成绩[5]。我校对“优秀”成绩的评定要求控制在15%以内,淘汰率控制在5%左右,杜绝学生存在的侥幸心理。对于没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论文,没有通过论文答辩,或论文粗制滥造的同学,不授予学位或要求在毕业一年内重新进行课题研究,再次答辩通过后方能授予学位。

(五)改革毕业论文(设计)启动时间,尝试团队指导。

因生物科学专业实验周期一般较长,生物材料生长具有季节性,也为了避开学生考研与找工作的时间冲突,应将毕业论文(设计)启动的时间提前[6]。学生选题可提前至大三第一学期,教师下达任务书、开题的时间可提前至大三第二学期或是大三暑假。拟带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师可在教授专业课程期间向学生介绍自己所研究的课题与方向,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课题作毕业论文(设计),及早开始实验,增加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并能尽早培养学生撰写科技论文的技巧和能力。这样做既有利于指导老师顺利开展科学研究,又给予学生动手实践锻炼的机会、并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素养,还可以保证学生毕业论文的实验时间。我们院有一些教师已经这样安排了毕业论文进程,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当今,任何科学研究都需要投入相当多的时间、精力和经费。尝试采用团队形式指导,对课题相近的教师,或项目较多的教师,可以让多个学生组成团队参与一个大的研究项目中[3]。在项目组里,每个学生负责某个具体问题的研究,团队成员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协作。这样,较多的人力和经费可以突破一个较大的实际问题,且既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又不耽误他们考研和找工作,一举多得。

三、结束语

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本专业办学的质量和声誉,更严重甚至会影响该专业今后的发展。提高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学院、指导教师、学生本人的高度重视、协调和配合。学校、院系应该实事求是地面对当前我院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现况,积极稳妥地研究对策,不断改进工作思路和方法,才能使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不断提高,从而提高我院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海萍.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几点建议[J].钦 州 学 院 学 报,2011,26(5):90-93.

[2]乔军,孟庆玲.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1,9(243):46-47.

[3]赵春.化学化工类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1):270-272.

[4]李志勇.影响应用化学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8,6月,117-118.

[5]朱丽华.论我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管理[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卷,专刊,100-103.

[6]余响华,张 敏.提高生物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3(12):63-65.

基金项目:郑州师范学院校级课题项目(项目批准号:2012076)。

上一篇:爱在土城作文1000字下一篇:生产主管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