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经济管理

2024-11-22

计算机科学经济管理(共12篇)

计算机科学经济管理 篇1

计算机知识与操作技能是现代大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一种知识与技能,因此,计算机课程被列为各大中专院校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作为高校大学生进行操作实践和实地训练的公共计算机机房,如何进行合理规划、科学管理、精心维护,为教学提供优良的环境,保障设备运行正常,发挥最大的效用,促进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都是值得深入探究。

1 深入调研合理规划

计算机机房建设不仅是一项资金额度较大的固定资产投入,而且是提高高校计算机教学水平,提升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重要保障。因此,在立项建设之前必须进行深入调研论证、合理规划。

1)深入了解各院系计算机课数量以及对硬件、软件的要求,认真调研各被选品牌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参数、优缺点等,初步明确备选计算机的品牌、数量、报价、资金总额等,并与各院系计算机教师广泛沟通。最后,完成立项书并报请项目委员会待批。

2)选址主要按照集中建设,供电系统完善,自然环境合理,治安好的原则进行。集中建设机房应该合理布线,有效降低成本;选择自然环境的时候应该避开高热、易潮、易受雷击的位置,另外还要兼顾使用上的方便;必须有完善并与之匹配的供电系统。这样以来,既能够保证机房的正常使用,又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工作寿命;良好的周边治安环境可以保证机房财产不受意外损失。

3)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以及学生用户的增加,对网络带宽提出更高要求,千兆带宽已经逐步成为目前大多数高校机房的主流,因此,建议采用千兆环境,一方面能够满足越来越多的网络应用,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日后网络升级带来的重复建设,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其次,机房建设应该注意科学、合理安排主机的位置,尽量减少布线长度,降低线路的人为损耗,防止静电的干扰以及保持外观的整洁;尽可能采用下走线的方式来建设机房并铺设静电地板。最后,为了保障各自的网络稳定,机房网络在进行规划时应该做到逻辑隔离,保证每个机房使用单独的IP段。

2 科学管理提高效率

2.1 制度建设

科学管理,制度先行。科学高效的管理离不开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建设是有效管理的先决条件。为了保障机房各项工作的有序运行特制定以下制度。

1)卫生管理制度

首先,安排专门的卫生清洁人员负责机房卫生工作,每天早中晚三次清洁任务,确保上课之前教室的干净卫生,给老师和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其次,机房的管理人员要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仪表端庄、穿着整齐。管理人员对于违反机房卫生管理条例的学生要批评教育,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

最后,机房的主管人员定期检查卫生清洁工作,并对机房卫生清洁工作中存在的优点与缺点及时准确进行评价。

2)安全管理制度

机房的安全运行是机房管理的重中之重。其他管理都必须在安全管理的前提之下,否则谈管理就没有意义。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财产安全制度、消防安全制度、用电安全制度。

(1)财产安全制度:必须如实登记机房设备、日常物品、耗材等的数量、型号,对于公共使用的物品和重要设备,必须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借取和归还制度进行管理。机房工作人员应有义务安全和小心使用机房的任何设备、仪器等物品,在使用完毕后,应将物品归还并存放于原处,不应随意摆放。未经主管领导同意,不允许向他人外借或提供机房设备和物品。

(2)消防安全制度:机房管理人员应该了解消防器材操作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机房内消防安全操作流程和规则,熟悉消防应急处理措施、要领和步骤。不要随意变更消防系统工作状态、消防设备放置的地点。因工作需要,确实需变更消防系统工作状态和设备放置位置的,必须取得主管领导批准。所有工作人员都应该保护消防设施不被破坏。必要时要进行消防常识培训、消防设备使用培训以及消防演练等工作。

(3)用电安全制度:学习常规的用电安全知识,了解机房内部的用电、供电设施的操作规程,掌握机房用电应急处理要领、措施和步骤是机房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机房管理人员应定期安排有专业资质的人员检查用电、供电设备、设施。严禁随意串接、并接、搭接各种供电线路,严禁随意对设备断电、更改设备供电线路。在使用大功率用电设备前,必须上报主管领导批准,经领导同意并在保证线路保险的基础上使用。如发现用电方面的安全隐患,应该即时予以排除。工作人员最后离开机房的时候,应检查所有用电设备并关闭电源。

3)档案管理制度

机房有关资料、文档、数据等必须有效组织、整理和归档备案。禁止任何人员将机房内的资料、文档、数据、配置参数等信息擅自以任何形式提供给其它无关人员或向外随意传播。必须妥善存放关系到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的重要资料、文档、信息、密码等。外来工作人员的确需要翻阅文档、资料或者查询相关数据的,只能向其提供与其当前工作内容相关的数据或资料,并应由机房相关负责人代为查阅。重要资料、文档、数据应采取对应的技术手段进行加密、存储和备份。对于加密的数据应保证其可还原性,防止遗失重要数据。

4)技术管理制度

机房人员必须熟知机房内设备的基本安全操作和规则。应定期检查、整理硬件物理连接线路,定期检查硬件运作状态,定期调阅硬件运作自检报告,从而及时了解硬件运作状态。禁止随意搬动设备、随意在设备上进行安装、拆卸硬件、或随意更改设备连线、禁止随意进行硬件复位。禁止在服务器上进行试验性质的配置操作,设备配置的更改,必须首先形成方案文件,经过讨论确认可行后,由具备资格的技术人员进行更改和调整,并应做好详细的更改和操作记录。要注意和落实硬件设备的维护保养措施。必须定期检查软件的运行状况、定期调阅软件运行日志记录,进行数据和软件日志备份。

2.2 人员管理

机房管理人员需要了解计算机与网络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因此,选聘机房管理人员一定要有相关或相近的专业背景。对于新进的人员要进行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与沟通培训,使之能尽快适应工作。机房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要定期考核,对于考核优秀人员进行相应的物质与精神奖励。

2.3 定期培训

机房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机房安全防范等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定期培训能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业务能力,提升机房管理的管理效率,更好的服务于广大教师与学生工作学习。每周安排1~2次的培训学习时间。选派专门的培训教师精心安排培训内容,或者安排机房管理人员轮流讲解的形式进行。

3 精心维护防患未然

3.1 硬件维护

在机房的日常管理中免不了会出现计算机硬件方面的故障。工作人员对一些常见的故障,要根据经验快速做出判断,并及时解决问题。对于不能及时解决的故障,应会同技术骨干讨论解决方案,在最短时间内予以排除,尽可能不影响机房的正常运行。机房管理人员每周要检查一遍所有的计算机,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机房机器正常工作。

3.2 软件与系统维护

软件维护与管理是机房日常管理工作中最主要的内容。对于机房管理人员来说保证每一台计算机正常运行的维护工作相当繁重,这就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必须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方面各种知识并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1)硬件还原技术:硬件还原技术分为硬盘还原卡和保护卡。机房每台客户机上都应安装还原卡,还原卡是基于计算机硬件的底层,可靠性高、兼容性好,并且具有单机保护、多系统引导、网络同传、自动分配及修改IP地址和计算机名的功能,还可以通过发射端电脑对全部学生端电脑网络开关机。

2)安装“还原精灵”:安装“还原精灵”等软件对系统文件和教学软件进行保护。在日常维护过程中,由于这种保护卡结合了硬盘保护系统和网络适配器的优点,只需安装一台电脑作为发射端,其他电脑作为接受端,在接受端不用安装任何软件的情况下,发射端电脑也能将系统完整地传输到接收端的每台电脑上,这样大大提高安装和恢复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的效率,真正实现用一台电脑始便可以控制和维护所有电脑。

4 结束语

计算机机房的建设与管理是一门系统的科学。无论是在建设还是管理方面都需要做好细致的规划,并且不断吸收先进技术,灵活变通的使用在工作中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袁宏.计算机机房管理与维护技术[J].经济技术信息,2007(10).

[2]谢芳.浅谈高校公共计算机房管理与维护[J].宜春学院学报,2005(S1).

[3]杨红和.公共计算机机房管理和维护初探[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

[4]黄素叶.浅谈高校公共计算机房的管理与维护[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5(4).

计算机科学经济管理 篇2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它的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

第二条:为规范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 实践教学任务管理

第三条:实践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借助于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以获得直接经验,培养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形式和方法。

第四条:实验课是学生重要的课程之一,不得免修。

第五条:各实验中心应组织教师(包括理论课授课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根据大学教学改革的趋势和教学计划,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并根据教学计划要求和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学时和要求,开出全部必做实验,有条件的应增开尽可能多的选做实验。

第六条:实验中心应根据实践教学条件和任务合理安排教学进程,落实实验指导人员,做好实践教学准备,保证学生按教学计划达到足学时的实验。

第七条:实践教学任务必须按计划执行,不得随意更改。调整实践教学任务必须由承担实验任务的实验中心与学生所在学院协商后提交书面报告,经主管主任审核同意并签字后,报学校主管部门批准。

第八条:所有实践教学,都应有相应的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自编或改编的实验教材或指导书,需经实验中心讨论审定后方可使用,并在实践教学进行前印发给学生。实验指导书应说明本实验的目的要求、原理、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应有所区别,对高年级学生在实验指导书中,可以只说明实验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实验方案的设计、仪器的安排,都由学生自己动手,教师仅起指导作用。

第九条:对实验学时在32学时以上、实验项目之间联系较强的课程,并有完整的教学大纲、师资及设备条件的实验,可以单独设立实验课并列入正式教学计划。

第十条:各门实验课学时,应在教学计划表上填写清楚,单独设课的应列入课程目录。

第十一条:凡院内暂时不能做的教学实验,需要到学校其他单位或校外单位进行时,可由承担任务的实验中心自行联系,报学院和学校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二条:各实验中心要制定实验研究(含实践教学法、实验技术、实验装置的改进等)的计划和实施方案,积极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增开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和研究性实验,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第十三条:各实验中心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行实验开放和实验室开放。对课程内实验要逐步做到全天候向学生开放,并鼓励、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现有实验条件进行课外科技创新实验和自主实验,以调动和激发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空间。

第十四条: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后,实验中心应安排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管理,并有必要的人身和设备安全保障措施。

第三章 实践教学过程管理

第十五条:对实验中心的要求

1. 学校教学计划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实验中心应邀请理论课任课教师参与编写或完善实验

指导书、实验教材等实践教学资料,安排实验指导人员,保证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2. 实验中心应对承担的实践教学任务进行认真准备,按要求开出实验,努力做到基础课实

验每组1人,专业基础课实验每组1-2人,专业课实验每组不超过5人,以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3. 实验室要加强设备维护管理,及时维修或报修实验仪器设备,提高实验仪器设备的完好

率和利用率,提高实验的开出率。

4. 实践教学进程计划应符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尽量与理论课教学进程保持一

致。

5. 实验中心要对实验项目进行规范管理。实验项目管理实行实验卡片制,每个实验的卡片

上应标明实验名称、面向专业、组数,主要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材料消耗量等,努力做到实验项目管理规范。各实验中心应积极建立计算机项目管理数据库。

6. 实验中心要按照学校实验室档案管理及信息上报的各项管理规定做好实验中心的任务、实践教学、人员情况等基本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总、上报和归档保存等工作。

7. 每轮实验结束后,实验中心要及时进行总结,并征求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

断改进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每学年末,各实验中心要对照年度计划写出总结报告,一式两份,一份报学院,一份自己存档。

第十六条:对实验任课教师的要求

1. 实践教学任务应由实验室教师或参与实践教学的研究生(统称为指导教师)承担。承担

实践教学任务的研究生必须服从实验中心的管理,参与实验中心组织的教研活动。

2. 首次上岗指导实验的教师或研究生必须进行试讲试做,试讲试做合格后方可指导实

验。

3. 理论课任课教师应参与本课程实践教学大纲的制定,尽可能参加本课程实验的巡视指

导,解答实验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

4.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指导教师应承担相应理论课教学辅导工作。

5. 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课前必须认真做好实验准备工作,检查仪器设备、材料等是

否完备。对新开实验和本学期首开的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必须按规定提前

进行试做,以保证学生实验的顺利进行。

6. 实验开始前,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应认真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扼要讲明实验的目的、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等。

7. 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应随时注意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注意观察学生的实验结

果,对实验操作不规范或实验结果不符合要求的,应予以认真纠正或令其重做。

8. 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按规定认真清理场地,实验技术人员要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

如发现有损坏仪器设备或私拿公物者,当即追究,令其做出检查,按学校规定赔偿,并报学生管理部门处理。

9. 指导教师应仔细批阅学生的实验报告并及时返还学生,不得隐匿、销毁,对不符合要

求或数据不全的报告,应令其重做。

10. 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应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体系、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研究和

实践,不断改进实践教学;努力采取现代化实验手段和利用电教手段辅助实践教学,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第十七条:对学生的要求

1. 学生在实验前必须按规定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经

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实验。未预习或检查不合格者不得参加实验。

2. 实验过程中,学生要听从教师和实验人员的指导和管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仔细观察

实验现象,认真做好实验记录。要爱护公物,节约药品和材料。实验完毕后,要按要求认真整理实验场地和实验台,经教师验收合格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3. 实验结束后,学生应认真撰写实验报告,要求图表清晰、字迹工整、原始数据齐全、数

据处理准确、讨论和分析问题简明扼要、表达清楚,按教师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提交实验报告。

4. 学生应自觉遵守实验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实验课不得迟到、早退和缺课。

违反者应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令其停止实验。

5. 实验课一般不允许请假,如必须请假需经教师同意。无故缺课者以旷课论处,缺做实验

一般不予补做,成绩以零分计;对请假缺做实验的学生要另行安排时间补做。

6. 学生请假缺做实验或实验结果不符合要求需补做、重做者,应按材料成本价交纳材料消

耗费。

第四章 实验考核与成绩评定

第十八条:实验课的考核成绩,一般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制进行评定。

第十九条:单独设立实验课的实验成绩,可根据每次实验的成绩综合评定。也可进行期末考查。实验课期末考查应在期末停课考试之前进行,考核内容应包括基本理论、操作水平、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创造能力等。最后评定总成绩时,平时成绩与期末考查成绩的比例一般为7:3。

第二十条:不单独设课的实验考核内容应包括预习情况、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实验记录、实验态度、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等方面,实验成绩应根据上述情况综合评定。实验成绩应按课时所占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实验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参加所属理论课程的期末考试。

第二十一条:实验课缺课达1/3及1/3以上者,该门实验课成绩不及格。

第二十二条:实验课不及格者必须重修。

第二十三条:各实验中心应根据以上要求,制定各个实验课的考核办法,并在实施中不断改进。

第五章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

第二十四条:实验中心是实践教学管理的主体。各学院和实验中心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实践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检查监控,及时总结经验,积极推进实践教学体系、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第二十五条:中心主任应经常巡视检查课堂教学秩序,督促教师做好实验准备,督促教师认真履行课堂辅导实验和维护秩序的职责,并填写听课纪录。

第二十六条:学院将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实践教学质量进行检查,帮助解决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按学校制定的专业建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对实验中心进行综合评价。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对长期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考核和职务评聘,应主要以工作态度、实验理论、实验技能、实验水平、教研成果和工作成绩等为基本依据。对改革实验后明显减少人力、物力或财力,或在实验内容、实验方法等方面有明显改进者,可通过适当途径给予嘉奖。

第二十八条:实践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办法,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有关文件执行。

计算机科学经济管理 篇3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科学管理;安全维护;现状;手段

中图分类号:TP307

计算机已经成为新时代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网络生活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通过计算机学习,上网搜集信息,进行网络购物等已经越来越成为年轻一代的选择。在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领域,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共享能力已经带来了现代产业发展的革命性变化。可以说,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已经深入影响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做好计算机应用中的科学管理和安全维护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这不但可以提高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帮助使用者更好地运用计算机服务于自己的生产生活。

1 计算机应用中的科学管理与安全维护的现状分析

1.1 计算机应用中的科学管理分析

计算机在应用中,要进行的常态化的科学管理,这样才能够始终保持计算机最佳的运行状态,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计算机应用中的科学管理手段,笼统看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计算机常规操作性管理。数据统计显示,几乎近一半的计算机故障问题是由于使用者未按照常规操作标准造成的不良后果。因此,加强计算机常规操作性管理,是现代计算机应用中科学管理的必然要求。如做好正确的开关机动作,计算机长期不使用的状况下要定期充电,以免出现硬件老化现象等。二是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科学管理。计算机硬件设备主要指显示器、主机箱、键盘等可视化硬件和主机箱内硬盘、光驱和排风扇等内在硬件设备。对这些设备进行科学的管理,可以极大提升硬件的使用寿命。如定期清理排风扇中的杂物,可以有效防止因为排风不畅通造成的主机箱过热,烧毁元件的现象。三是对计算机软件的科学管理。系统软件要经常升级换代,提升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实现与硬件运行的最佳契合点。应用软件要安装正版软件,保障计算机应用中的系统运行环境的安全性。工具软件,如杀毒软件要根据计算机性能选择兼容性最强的杀毒软件等。

1.2 计算机应用中安全维护分析

计算机应用中除了做好常规科学管理,还要重视对计算机运行中的安全维护。用户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故障处理能力,能够处理常规故障问题。现有计算机的安全维护,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对硬件设备的安全维护,尤其是关键计算机元件的维护要充分引起重视。显示器要定期擦洗,防止灰尘过多造成的显示器屏幕模糊现象。主机箱内的重要电子元件,如CPU等要定期检查,如果发现损坏要及时更换。硬驱和软驱如果出现问题,要送往定点维修场所及时维修。电源插口,USB接口等要定期查看等;二是对软件的日常安全维护。可以借助于正规的杀毒软件等,做好软件安全的日常维护问题。如果出现因软件原因死机、卡机、上不了网等现象,要按照计算机维修手册查找原因,必要时可以重现安装系统软件。严重的软件问题要及时请专业人士修理。总之,计算机应用中做好安全维护工作,是提升计算机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2 提高计算机应用中科学管理和安全维护的有效手段

2.1 制定更加实用的计算机管理和维护的培训手册

提高计算机应用中科学管理和安全维护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计算机生产厂家要制定更加实用的计算机管理和维护的培训手册。现有计算机使用手册,专业术语过多,内容过于庞杂,没有就常规计算机故障进行详细的具有极强可操作性的处理方式的介绍。很多计算机用户,尤其是初学者在采购计算机的过程中,经常因为看不懂计算机使用手册,产生很多本来不应当发生的故障问题。笔者建议,计算机生产厂家在把产品投放市场之前,要先制定通俗易懂的科学管理与安全维护的常规手册。同时要减少过于复杂的内容,对重点内容进行详细的描述。评价计算机管理和维护手册是否实用,笔者建议生产厂家在新产品投放市场之前,可以先听取部分客户的意见,对手册进行修订,而后才能够真正有效帮助用户通过手册获得对该款计算机产品获得最直观的认识。

2.2 提高用户日常的计算机硬件的管理和维护水平

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会经常碰到一些计算机使用手册中没有提到的硬件故障问题。当然,有些硬件问题其实也是手册中所罗列问题之一,不过呈现形式和手册描述不一致而已。如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意外死机的情况。造成意外死机的硬件原因有很多,计算机用户不可能完全了解这些原因。解决这一困难的手段,从计算机用户来说,只有加强自己的学习,提升自己的硬件管理和维护水平。具体做法:计算机用户要自己经常购买一些最新的计算机硬件维护方面的书籍,通过系统的学习,可以提高他们应对解决日常计算机应用中硬件故障的能力。借助于现代便捷的网络渠道,向专业人士请教,是非常方便的一种方式。这会节省计算机用户的时间和资金的投入,能够快速地解决计算机应用中的硬件故障问题。当然,如果非常严重的硬件故障问题,笔者还是建议把计算机送到专业维修点进行维修。

2.3 提倡使用正版软件,防止“山寨软件”的入侵

计算机应用中的故障原因,除了硬件之外,软件原因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很多计算机用户为了节省计算机使用成本,总会安装一些非正版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工具软件。这就给计算机产生故障问题埋下了隐患。目前,我国计算机用户采用盗版软件的行为已经愈演愈烈。很多正版软件投放市场不久,就出现了盗版软件。“山寨软件”的入侵,是计算机软件使用中最大的问题。我们要倡导使用正版软件,这不但能够保护软件开发商的知识产权,同时也能够为计算机用户提供软件使用层面的保障。要在计算机用户中开展防止“山寨软件”入侵的宣传,打击贩卖盗版软件的行为,必要时可以对这些违法人群进行法律诉讼,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同时,正版软件的开发商要适当降低软件产品的价格,让盗版软件丧失价格优势,这样计算机用户才会在日常的使用中更多选择物美价廉的正版软件产品。

2.4 转变部分计算机用户在计算机应用中科学管理和安全维护中操作不当的做法

从用户角度看,人为操作不当也是造成计算机故障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计算机用户在日常使用中,要转变以往在计算机应用中科学管理和安全维护中操作不当的做法。如在日常的计算机使用中,用户应当严格按照计算机使用手册中的规定的流程,进行开关机操作,计算机不处于使用状态下要及时断掉电源,长期不使用计算机要定期进行充电,防止计算机电子元件老化等。总之,正如上文所述,提升计算机用户的日常计算机使用中的操作能力,加强对计算机常规操作性管理与维护,是现代计算机应用中科学管理的必然要求。

3 结束语

做好计算机应用中的科学管理和安全维护,是计算机使用中必须引起重视的方面。具体做法:计算机生产厂家要为用户提供更加通俗易懂的内容简洁的使用手册,提高用户日常的计算机硬件的管理和维护水平,提倡使用正版软件,防止“山寨软件”的入侵等。

参考文献:

[1]李崇胜,姜雪泳,舒刚明,管仕红.计算机应用中科学管理与安全维护[J].硅谷,2010(15):189-193.

[2]李晓华.浅谈计算机应用与维护[J].晋中日报,2014(226):90.

作者简介:段敏娟(1983.10-),女,江西上饶人,本科,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科学经济管理 篇4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 CPU等硬件的性能越来越强大, 各种计算机软件也飞速发展。Foster, I (2006) 指出, 在科学的发展道路上行成了双向路:各个学科走向计算机科学, 同时计算机科学深入到各个学科。从核试验的计算机模拟到计算化学就可以看到这一点, 用计算机建模与模拟进行核试验和化学实验, 这是前人无法想象的。

Farmer, J.D.和D.Foley (2009) 提出, 经济学需要基于agent的模拟。钱学森等 (1990) 提出, 经济与管理等社会系统是复杂巨系统, 需要采用系统论进而复杂性科学进行研究。传统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还原论的基础上, 将研究越做越细, 认为将微观认识清楚, 简单汇总之后就形成整体。但是系统整体大于局部简单汇总之和, 组成部分交互作用会涌现出超出整体的复杂现象。John Holland (1995) 提出, 各组成部分的适应性行为造成了系统的复杂性。复杂系统存在反馈、延迟、反直观性、非线性、适应性、涌现等特征, 超出了人脑的思考极限, 需要借助新的理论和工具解决。

计算机建模与模拟不仅是方法上的创新, 而且是方法论进而是哲学思想的变革。王众托院士 (2009) 呼吁中青年学者, 以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计算机上进行科学模拟实验。

系统动力学 (System Dynamics、SD) 和基于agent建模及模拟 (Agent-base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ABMS) 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两种主流方法。对于经济管理等复杂性问题有必要采用两种方法交叉研究, 这符合钱学森提出的综合集成的研究思路。系统动力学是从顶到底的视角, 即从宏观行为到微观结构展开研究;而基于agent建模和模拟是从底到顶的视角, 即从微观个体的行为涌现出系统宏观的现象。系统动力学和基于agent建模和模拟两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剖析复杂系统往往可以得到相同或相似的结论。

二、系统动力学

John D.Sterman (2008) 指出, 系统动力学方法是一种以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 以计算机模拟技术为手段,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是系统科学的重要方法。其主要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管理等复杂大系统。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使用具有明显的特点, 它从整体上把握系统, 由宏观行为到微观结构进行深入剖析。它适用于长期性和周期性的问题, 且擅于处理数据不足、精度要求不高的复杂社会经济问题。

系统动力学是认识系统问题和解决系统问题交叉的综合性的新学科。它是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中的一个分支, 也是一门沟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的横向学科。从系统方法论来说, 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是结构方法、功能方法和历史方法的统一。从系统科学角度看, 系统动力学将社会经济系统看成一个高阶次、多重反馈回路 (其中总是存在少量变动的主导回路) 、高度非线性的复杂系统。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基础是反馈理论、控制理论、信息论、非线性理论和大系统理论等。从本质上, 系统动力学模型一般等价于一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

系统动力学认为, 系统的行为模式与特性主要取决于其内部的动态结构与反馈机制, 这是系统动力学的核心思想。系统的内部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反馈回路和结构, 以及它们相互作用的关系与性质。尽管系统的行为丰富多彩, 系统在外部涨落的作用下可能发生千变万化的反应, 然而系统行为的发生与发展都主要地根植于系统内部。

三、基于agent的建模与模拟 (ABMS)

基于agent的建模与模拟是一种面向未来的、适合解决复杂性问题、具有稳健性的决策方法。面对企业复杂的管理决策问题, 采用agent方法进行建模和模拟, 可以提前预测变化的趋势和结果, 以此辅助科学决策。既解决了企业管理无法实验的现实, 又大大降低了企业决策失误的成本。

基于agent的建模与模拟是由底到顶的捕捉系统的行为, 从微观个体的非线性交互适应性行为涌现出系统的宏观现象。如足球场每排观众依次简单的站起和坐下, 就形成了整个足球场激动人心的人浪。它建立在整体大于部分简单汇总之和的概念上。决策者采用这个有用的工具, 系统或组织就可以被理解为相互作用的agents的集合。

在复杂性科学和系统论的基础上构建agent模型并进行模拟, 目的是复制系统的行为, 面向未来预测可能发生的商业结果, 以此用于短期的经营决策和长期的战略决策。基于agent的建模与模拟可以被理解为系统由许多交互作用的、具有适应性行为的个体所组成, 每个个体有自身的目的、属性、规则、适应性的行为模式, 要让所有的个体达到目标一致是很难实现的, 但是在系统中彼此的交互作用, 个体会根据以往的行为结果和环境, 调整自身的行为。

基于agent的建模与模拟向企业管理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和研究方法, 可以用来研究社会科学、经济、管理问题, 并用于真实世界的决策。势必成为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的首选研究工具, 在计算机上模拟经济、管理、社会动态变化的过程。这是传统研究模式和工具所不具备的, 是一种对传统研究模式和工具的日益重要的补充。

四、系统动力学与基于agent的建模和模拟的比较

系统动力学与基于agent的建模和模拟, 是在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领域进行计算机模拟研究的两种主要研究方法。这两种方法有很多共同或相似之处: (1) 都可以对复杂的非线性经济社会等大系统进行预测和洞察; (2) 都是面向未来的有效决策工具; (3) 都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融合的方法; (4) 都具有计量经济学、统计等传统方法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在充分进行文献检索, 研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 本文总结出系统动力学与基于agent的建模和模拟, 这两种方法的如下不同之处 (见表1) 。

(一) 两种方法的核心思想不同

系统动力学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行为模式与特性主要地取决于其内部的动态结构与反馈机制。创始人福雷斯特 (Forrester) 教授对此作了精辟的阐述:“系统之宏观行为源自其微观结构”, 这已成为数十年来系统动力学界的经典。

基于agent建模和模拟的核心思想是建立在系统、组织整体大于组成部分简单汇总之和的概念上, 由多样化的agents非线性交互适应性行为涌现出系统的宏观现象。两种方法的核心思想迥然不同, 相应的理论基础、研究思路、评判标准、研究工具等皆由此而不同。这就解释了两种方法割裂、互不引用与交流的根本原因。

(二) 基本构建模块:反馈循环与agent

系统动力学由相互作用的反馈循环组成, 这些反馈结构内生的产生系统动力学家感兴趣的系统行为, 反馈循环就被认为是系统动力学模型基本的构建模块。

在基于agent建模和模拟的模型中, 最基本的构建模块是agent。模型由多样化的agents和它们的环境组成, 每个agent有一套规则, 按照规则相互作用产生适应性行为, 进而涌现出系统的宏观现象。

(三) 基本分析单元:系统的微观结构与agent行为规则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行为是由系统的微观结构决定的。由于系统内某些敏感变量的变化, 主导结构是动态变化的, 在同一系统结构中, 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 主导与非主导部分可以相互转化。相应的系统行为也就发生了动态变化。

agent包括两种规则, 一种是基本的行为规则, 即根据环境做出反应的基本规则。第二种是更高级别的规则, 即更改规则的规则, 这反映了agent的适应性。

(四) 建模层次:宏观与微观

系统动力学模型是从宏观层次建模的, 考虑整体或平均的水平。

基于agent建模和模拟是从微观异质的agents开始模拟, 在确定agents的属性和规则的基础上, 研究它们的适应性行为, 进而涌现出宏观现象。

(五) 视角:由顶至底与由底至顶

系统动力学模型是从宏观行为到微观结构由顶至底的分析。

基于agent建模和模拟是由微观agent的交互适应性行为涌现出宏观层次的现象, 由底至顶视角进行的研究。

(六) 适应性:主导结构的变化与行为及规则的变化

系统动力学构建的系统结构包含主导结构与非主导结构, 在敏感变量变化时可能产生主导结构的变化, 进而产生系统相适应的行为变化。

基于agent建模和模拟的适应性是核心, agent有其特有的属性与规则, 在特定环境中与其它agent交互作用, 产生非线性的适应性行为, 这造就了系统的复杂性。

(七) 时间的处理:连续的与离散的

系统动力学关注连续的代表真实世界。

基于agent建模和模拟是离散的观点, 从多样化的agents离散的决策产生交互适应性的行为。

(八) 数学公式:非线性微分方程组与逻辑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实质是由一系列非线性微分方程组构成, 由水平方程、速率方程、辅助方程等组成, 采用差分的方法交给计算机自动求解, Dynamo和Vensim等软件使得非线性微分方程组的求解非常便捷, 大大推动了系统动力学的推广。

基于agent建模和模拟是以逻辑的方式, 采用IF—THEN的逻辑规则, 没有明确的数学表达, agent可以根据以往经验进行自学习调整下一步的行为, 具有符合逻辑的适应性行为规则, 遗传算法、优化等方法都可以纳入ABMS的框架之中。主流软件有:Repast、Swarm、Netlogo等。

(九) 动态的起源:状态变量与事件

系统动力学一个核心的概念是累积, 状态变量即水平变量就如水缸里的水位, 代表了物质、能量、信息的累积。当前状态变量是由系统前一时刻水平的累积和本期进出速率的变化决定的, 由于累积势必对未来的决策产生影响,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会产生惯性和延迟。

基于agent建模和模拟同样可以反映累积以及延迟等问题, 引起变化的起因是事件, 事件产生的影响突破阈值之后就可以引起agent行为的变化。

总之, 系统动力学是模拟的整片森林, 而基于agent建模和模拟是从许多树木进行的模拟。不能简单说哪种方法更优, 各有其优缺点, 倡导对复杂问题采用两种方法交叉研究可以从不同视角解决问题, 避免单一方法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的困境。

五、结论

总之, 系统动力学是从宏观视角出发、由顶至底的分析复杂系统, 认为系统的行为模式与特性主要地取决于内部的动态结构与反馈机制。而基于agent建模和模拟是从微观视角出发、由底至顶的研究复杂系统, 认为由异质的主体非线性交互作用涌现出宏观现象。这两种方法都是极具前途的计算机建模与模拟方法, 同时不排斥蒙特卡洛模拟等其他方法, 这符合钱学森综合集成和百花齐放的思想。

采用计算机建模与模拟方法研究经济与管理的复杂问题, 体现了学科交叉融合的思想。在经济与管理学科走向计算机科学的同时, 计算机科学也深入到经济与管理的科学研究之中。这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方法、并具有超出想象的未来。

摘要:在经济与管理科学中迫切需要计算机建模与模拟的方法, 系统动力学与基于agent建模和模拟是两种最重要的方法。从核心思想、视角、适应性等方面比较了两种方法的差别, 进而提出有必要采用两种方法交叉研究复杂问题的思想。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智能体,模拟

参考文献

[1]Foster, I.2020 Computing:A two-way street to science's future[J].Nature, 2006, 440 (7083) .

[2]Farmer, J.D., D.Foley.The economy needs agent-based modeling[J].Nature, 2009, 460 (7256) .

[3]钱学森, 于景元, 戴汝为.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J].自然杂志, 1990, 1.

[4]John Holland.Hidden Order:How Adaptation Builds Complexity[M].MIT Press, 1995.

[5]盛昭瀚等.社会科学计算实验案例分析[M].上海三联出版社, 2011.

计算机科学经济管理 篇5

1、根据学校工作重心和学生处、团委工作安排制定并实施本院学生教育和管理计划,安排当月工作重点,做好期末、年末工作总结。

2、负责全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集和分析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营造优良校风。

3、根据学校学生管理制度,制定、完善、落实本院学生管理办法,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文明礼仪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严格学生日常管理。

4、负责本院学生的入学教育、军训、毕业教育、毕业鉴定等工作。

5、协助学生处做好学生学籍管理工作,做好学生入学与注册、转学、休学、退学、毕业等手续办理及学生方面的统计报表工作。

6、负责本院学生违纪事件的调查处理,按规定权限及时提出处分意见,并送学生处审查。协助学生处调查处理涉及本院学生的重大违纪事件和跨院违纪事件。

7、负责本院辅导员的管理、教育、考核和津贴发放,组织辅导员进行业务学习和经验交流,定期召开辅导员会议。

8、负责指导本院团总支、学生会、学生社团工作,做好学生干部的选任、培养和考核评比工作。会同党支部做好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组织发展工作。

9、负责本院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10、负责本院各班级管理工作奖的评定、发放和学生评选先进具体实施工作。

11、负责学生国家、省奖助学金及困难补助的管理、评定和发放工作。

12、负责本院的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3、负责接待、处理有关学生的来信、来访工作,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表现,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

14、协助教务等部门抓好学生上课出勤、课堂纪律、自习纪律、作业完成、迎考复习、考风考纪教育等工作落实,加强学风建设。

15、负责本院学生的安全教育,做好防火、防盗工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学生突发事件,维护学校稳定。

16、负责本院入住公寓的学生相关管理工作,指导学生搞好内务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7、协助院招生办公室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

18、完成学校交办的其他工作。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岗位职责

1、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主持总支日常工作,发挥党总支的监督保障和政治核心作用。

2、带领院领导班子和全院教师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校党委的各项决定。

3、与院长共同讨论和决定本单位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中的重要事项。

4、负责本单位党组织的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建设,制定本单位的党建工作规划、计划和党员发展计划。

5、负责本单位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工作,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的德育工作。

6、抓好本单位后备干部、党务干部、团总支书记和辅导员的教育管理。

7、加强本单位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经常与院长沟通情况,协调党政关系,组织好领导班子和总支委员会的民主生活会,抓好本单位领导干部和教师党员的廉政建设。

8、领导和指导本单位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

9、负责本单位教师和学生的政治审查工作。

10、完成学校党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岗位职责

1、在校党委和院党总支领导下,协助党总支书记开展工作,主管全院学生工作,指导团总支、学生会工作。

2、根据校党委部署和本院实际情况,拟定每学期学生工作计划,经党总支委员会讨论通过后组织实施;定期向党总支委员会汇报学生工作情况。

3、经常深入学生班级、宿舍,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定期分析学生思想动态,组织开展有关教育活动。

4、抓好学生政工队伍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指导辅导员开展工作,经常向他们了解学生情况,听取辅导员对学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5、认真做好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做好学生的政审、奖助学金的评定以及评优评先工作,协助校有关部门做好学生的违纪处理工作。

6、负责抓好学生党支部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做好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考察和发展工作,做好学生党员的再教育工作。

7、完成校党委、院党总支交给的其他工作。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学管)副院长岗位职责

1、负责组织学生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各实践环节的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并做好检查工作。

2、负责落实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并做好相关档案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3、负责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用人信息收集、毕业信息反馈等工作。

4、负责学院网站建设。

5、承担学院规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量,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团总支书记岗位职责

1、领导和组织本院青年团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以共产主义信念为核心的政治思想教育。

2、制定团总支工作计划,做好组织实施和总结工作。定期召开团总支会议及团干部例会。向学院党总支及校团委请示、汇报工作。

3、制定团总支各岗位人员的职责,负责团总支成员的政治思想工作。抓好团支部的建设,充分发挥团支部在班级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团员在学生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做好团的组织发展工作。

4、指导团总支开展工作。抓好各级团干部的培训工作,提高各班级团干部的素质、能力、水平,切实发挥团干部的作用。

5、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和校园文化生活,优化育人环境。

6、负责定期收缴并及时上缴团费。

7、完成学校党委和学院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辅导员岗位职责

一、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身体状况、学习工作表现等基本情况,随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配合建立学生动态信息库。

2、配合学院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生离校教育。

3、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形势政策教育。

4、指导学生广泛开展课外科技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配合学院抓好所带班级学风建设,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6、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通过多种形式,有针对性的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二、负责学生资助、贷款工作

1、实施困难生调查,配合建立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

2、具体负责所带班级学生困难补助的审查、申报和发放。

3、负责所带班级学生学费催缴。

三、具体负责所带班级学生奖励、惩处及日常管理工作

1、具体负责所带班级学生各项奖励评选、申报和发放。

2、负责所带班级学生违纪事实调查,配合校、院形成初步处理意见,上报处理材料。

3、做好学生安全与稳定工作。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做好重点学生工作,配合学院做好学生稳定工作。

4、指导班级建设,负责班级干部的选拔、培训和提高工作。

四、负责所带班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党员的教育、培养工作,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完成上级党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

五、协助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1、配合院、系开展各类考证以及就业技巧培训、职业理想教育等就业指导工作。

2、负责管理、报送所带毕业生信息,协助开展毕业生资格审查、就业信息采集等工作。

3、负责组织开展所带班级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

4、协助制定本院毕业生就业方案及毕业生的鉴定和离校工作。

5、负责做好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定期跟踪与调研工作。

六、传达、贯彻上级党组织、行政领导有关学生工作的指示。

七、积极参加学校和学院召集的工作会议、学生工作情况汇报会、经验交流会、学习报告会等,并如期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计算机科学经济管理 篇6

关键词:中等专业学校;机房;管理

中等职业学校机房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学生层次水平各不一样,加之学生好奇心强,经常由于学生误操作及好奇所做的尝试性破坏,造成系统无法启动或死机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计算机课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计算机机房的管理者和使用者谈一点拙见与大家共勉。

一、机房管理的主导——机房工作人员

机房工作是复杂的综合性工作,技术性、专业性都很强,工作人员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机房管理的有效性。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基本素质、岗位技术素质和管理素质。

1基本素质

基本素质在机房工作人员的素质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决定工作人员的行为方式。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第二,树立“甘为人梯”的思想,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不为名、不为利、甘当配角;第三,计算机工作是一项科学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工作人员必须培养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工作时必须严格按照设备的技术要求安装调试,规范操作。

2、岗位技术素质

工作人员首先应了解计算机、网络及主要外围设备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要熟练掌握机房各类设备的技术性能、使用方法及有关的常用软件,能较好掌握国内外最新计算机软、硬件和计算机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具有对操作中常见问题的处理能力等;能利用机房的有利条件,开展一些科研工作。

3管理素质

作为一名合格的计算机机房管理者,应明确了解机房管理的内容;对机房的整体情况了如指掌并能扬长补短,使机房在各方面都趋于更合理、更完美;了解机房各项管理制度,主动遵守并严格执行,不断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对机房中各类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处理。

二、机房管理的主要对象——机房用户

机房用户,是一个群体,是机房管理中的主要要素之一,也是机房工作人员管理的主要对象。

1机房用户群的分类

中职学校机房使用者从计算机知识及应用能力上分类有初学者、普通应用程度者、熟练应用程度者、计算机研究开发者,以上机目的分类,有学习者,如学生、培训人员等,有教学者,如计算机课教师、培训系统培训教师等;

2用户群的需求分析

机房用户目的各不相同,但其需求是相同的。一是希望机房提供性能可靠,能满足用户各种需求的计算机设备及外围设备;二是希望机房能提供一些常用软件或本机房用户需用的特殊软件,并能提供软件的安装与维护服务;三是希望机房提供舒适、安静、安全的上机环境,以使用户在较长时间内集中精力进行上机操作,四是希望机房能提供网络资源,以满足用户上网检索查询、交流、获得网络资源的要求。

3用户群的心理及行为特点

各类用户进入机房,其心理各有不同。初学者往往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其在行为上较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因缺乏实际操作经验而无所顾忌地进行操作,二是想什么都要试一试,在行为上有“胆大妄为”之特点;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者,对计算机及常用软件的性能与操作已基本了解,有一程度的自我满足,上机操作循规蹈矩,但不久就会有进一步提高的希望,而这种提高往往带有摸索性,以上心理常常导致用户在上机时不按常规操作,违反操作规程或违反机房管理制度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又难以预见,具有潜在的不确定性。

4用户不规范行为对机房运作的影响

用户的不规范行为都会对机房的正常运行产生不良影响。如违反机房管理制度造成机房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机房运行秩序遭到破坏,导致机房安全事故等。我们应采取技术防护与管理措施并举的办法来防止不规范行为的实施,如加密限制用户操作权限、采用中央监控系统,严肃机房纪律等。

三、机房管理的策略

1机房软硬件设置尽量满足用户群体的需求

机房的计算机软硬件状况需随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变化不断调整,方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满足用户合理的需要是重要,要使用户积极配合工作人员的管理,首先要做到理解用户的需求,合理满足用户的需求。这是重要的管理策略。

2尊重用户爱护用户

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机房环境,建议机房管理人员注意下面几个方面问题:机房管理人员倡导积极向善的风气和行为,行为管理中应以正面引导为主,多用积极的语言,引导用户向好的看齐。机房管理人员应树立和用户平等意识,不要以管理者自居,尊重每一个用户。管理人员应建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对用户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应及时解决或耐心解释。机房管理工作应尽职尽责,为用户提供优良服务。

3美化机房环境

计算机科学经济管理 篇7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经济发展,促进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 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已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其中计算机科学技术已在实际生活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其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 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 计算机科学技术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而加强对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分析与研究也显得至关重要。下面主要对计算机科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一、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必需品。在实际生活中, 通过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 人们的许多事情都可以在电脑上进行处理。例如, 现代化的网上购物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一个应用, 人们可以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就实现物品的采购, 通过浏览相关物品的信息使人们可以购得满意的物件, 从而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大量宝贵的时间, 且避免了传统购物的艰辛与劳累。同时, 随着网上银行的开通, 人们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办理相关的网上缴费业务, 从而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除此之外,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有效地扩宽了人们的视线, 任何新闻、知识等信息人们都可以从互联网中所获得, 加之人们也可以通过各种相关方面的学习资料来进一步实现有效学习的目的。由此可见,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二、促进了社会企业经济的发展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对促进我国社会企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首先,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传统式的信息传递方式, 如上级和下级之间的信息传递不再是口头传递的形式, 而是可以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来实现信息的传达。从而不仅改善了传统信息传递的时间慢、准确性不高的弊端。同时, 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企业还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国外先进企业的技术, 从而可以加以引用, 以借鉴他人发展的经验来提高自身企业的进步与发展。此外,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普及与发展, 企业还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信息, 如有关经济市场中某种产品的需求量信息、用户的反馈意见、某种产品的各项准确数据等。这些信息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获取, 从而不仅大大地满足了企业的信息需求, 且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从而提高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竞争力。这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企业生产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

通过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 各种信息的传播速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相继的提升, 且传播方式也更趋向于多样化。在此发展时代下, 对于一些生产商家来说, 其可以有效地加强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双方可以对有关产品的信息进行多方面的交流, 对于一些改进的意义也可以进行一定的讨论。互联网技术的交流与沟通不仅灵活, 且更能满足双方的合作要求, 其不仅减少了双方会面的时间, 且还减少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支出,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 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会时常进行信息的更新, 以不断扩大自身的规模, 希望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对于此类信息, 其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科学技术进行传播与获取。在此过程中, 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来对自身的经营理念进行一定的宣传, 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形象;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来改善自身的不足之处, 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利于企业部门的人才培养

人才的培养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实际生活中, 人们还需加强对企业各个部门的人才培养。当前,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我国的人才培养也带来了一定的益处。例如,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为企业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企业只需要通过计算机则可以实现对工作人员的网上培训作业。其中, 计算机网络中具有大量的学习网站、学习视频等, 其都可以为人们提高大量的信息资源, 从而利于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此外, 计算机科学技术还可以为人们提供工作模拟场所, 这为工作人员的实践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机遇, 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网上的学习实践模块来检测自身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为我国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在我国多个方面领域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相关人员应对该技术给予一定的重视与研究, 充分发挥出该技术的功能与作用, 以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伟业.计算机应用的现状与计算机的发展趋势[J].商, 2016, 25:209.

高校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的科学管理 篇8

随着高校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教学手段的更新, 高校计算机公共实验室的使用率不断提高。它不仅承担各种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实验、学生自主网络学习、自由上机实践等任务, 还时常作为各种无纸化考试的重要场所。因此计算机实验室的科学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计算机运行状况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 然而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不断更新发展, 计算机实验室负荷日趋饱满, 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维护的工作量越来越大, 管理难度也大大的增加。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的重要作用, 有效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确保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保障教学与实训的畅通无阻, 加强实验室的维护和管理势在必行。

2 计算机公共实验室普遍存在的问题

2.1 硬件问题。公共计算机实验室面向全体学生开放, 使用人数多, 使用频率高, 设备出现故障的频率较高。同时由于资金原因, 很多高校的计算机设备更新速度较慢, 部分老设备不稳定, 经常出现各种硬件故障, 如黑屏、死机、无法开机等现象。2.2软件问题。由于教学计划的不断变动, 为满足教学要求, 每台计算机必须及时更新应用软件, 甚至是操作系统, 这是一件量大而烦琐的事务性工作。随着计算机使用者计算机水平的提高, 他们求知欲强,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 学生往往出于好奇心, 经常想做某此尝试, 如更改机器的启动顺序等, 几个小时之后, 计算机的软件环境、桌而等会改得面目全非, 甚至有的同学经常存在误操作, 导致机器无法正常启动。2.3安全问题。计算机公共实验室的安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体安全。由于机器众多, 网线与电线密布, 容易出现火灾事故, 另外应防止计算机设备, 如内存、CPU, 耳麦等被盗。二是信息安全。由于计算机公共实验室常常根据教学需要开放网络, 学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使机器感染病毒, 加之有的学生的U盘、MP3等设备也会将病毒感染给计算机, 不仅影响设备运行速度甚至可能导致局域网瘫痪, 影响正常实验教学。

3 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 加强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3.1 制定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必须根据实验室的发展和需要, 建立各种完善的规章制度, 为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提供制度保障。3.1.1制定《学生上机守则》、《学生上机操作规程》、《学生上机违纪处罚条例》, 要求学生在上机时服从管理, 合理使用和爱护设备, 并明确规定损坏设备是需要赔偿的。3.1.2制定《计算机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办法》, 在防火、防盗, 以及实验室卫生方面, 对教师、实验员、学生提出严格要求, 以保证设备的安全。3.1.3制定《计算机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和《计算机实验室设备维修制度》, 要求对每一台设备都必须建立技术档案, 准确记录设备的故障情况以及维护、维修情况, 尤其要做好淘汰机器及更换零部件机器的登记。3.1.4制定《计算机实验员职责》, 要求实验员对工作持认真负责的态度, 切实履行自身的职责。3.2建立高素质的实验室管理人员队伍。实验室管理人员直接参与实验室的建设、管理与维护工作, 其素质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实验室的管理质量, 为此, 建立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精通、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员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是完成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首先, 要加强人员队伍的素质教育, 培养和提高他们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使他们充分认识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端正服务育人的态度, 爱岗敬业, 从思想观念上这一根本得到提升;其次, 要认真专研专业知识,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计算机专业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快, 在实验室管理及维护中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要求实验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不断积累经验, 提高解决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这样遇到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4 计算机实验室信息安全管理手段

4.1 加强安全防御。通过对信息系统和资源的安全控制, 可防止非法用户进入系统、越权使用及窃听敏感信息。根据实验室内不同的信息重要性等级, 可有选择地采用:硬件物理隔离、面向网络层的控制、协议层状态检查、转发与代理、基于授权等级分割的权限控制、防火墙、链路加密、文件加密、过程加密等安全控制技术。4.2加强安全管理。4.2.1入侵检测。入侵检测是一种识别并隔离“入侵”的安全技术, 是入侵检测系统IDS的核心, 能帮助计算机系统预防和处理攻击, 并对攻击者的行为进行审计, 制止今后的再次攻击, 部分人侵检测系统还允许网管对人侵事件作出实时响应。4.2.2安全性扫描。安全性扫描也称脆弱性评估, 是从更广泛的角度进行严格的系统检查, 以便发现系统与网络的薄弱环节以及安全管理策略的漏洞, 并提出一种可行的方法去评估网络系统的安全设置。4.2.3信息审计。先进的状态检查法可实时对进出内部网络的电子邮件和传输文件进行数据备份, 亦可根据用户需求对通信内容进行审计, 从而对防止网络内部敏感信息的泄露、外部不良信息的人侵以及计算机系统的日志进行管理。4.3日常具体的管理手段。4.3.1安装防火墙。防火墙是高性价比的安全技术, 有边界式防火墙、主机防火墙、分布式防火墙、智能动态防火墙等多种, 一般具有堵塞网络的安全漏洞、能实现集中式或分布式管理、提供完善的日志记录、善于保护网络的安全的功能, 网管员能在第一时间判断出现的问题, 从而杜绝大部分来自内网或外网的攻击。4.3.2防“黑”别忘防“毒”。杀毒进程必须设置为实时启动, 并不断更新升级病毒库, 因现在的“08蠕虫”等病毒不仅会执行传统的破坏, 而且会将黑客的入侵代码加人到自身的攻击程序中, 更主动地攻击系统。要定期备份重要数据、硬盘分区表、系统注册表及INI系统文件, 做好备份不仅可对付病毒, 也能减少黑客造成的损害。4.3.3加强对认证信息的管理。对认证信息的攻击是近来黑客使用频率很高的攻击手段, 远程教学系统应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要做到:保护系统的合法账号不泄露;禁止Finger服务;尽量选用复杂的口令, 如英文、符号、数字包括字母大小写的组合, 而不用生日、英文单词等作为密码;对口令的长度进行限定, 使用11位或以上的密码并定期更换;使用比MD5更安全的口令加密机制;对远程登录的用户登录次数进行限制, 防止黑客远程猜解。4.3.4防范邮件炸弹。对可提供远程教学服务的实验室来说, 既要在服务器上对接收的电邮设定基于用户、域名或邮件内容的安全策略, 防范自身遭受Dos。或Ddos型攻击, 也须对邮件的自动转发、群发等功能要严格限制, 防止成为黑客进行邮件攻击的帮凶, 对允许执行上传的程序和进程, 必须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测。4.3.5加强协议安全。针对计算机网络协议的漏洞而发动的入侵技术含量高。Internet是基于TCP/IP协议族的, 一些先天的安全缺陷需充分应用IPSec。4.3.6关闭不必要的端口。如表1所示, OS有许多默认开放的端口, 但并不为全体院校的教学系统所必需, 有些功能用不着, 而系统开放的服务越多则存在漏洞的几率就越大, 网管员应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禁止这些服务, 关闭不用的端口, 既可减少安全隐患又可增加系统的运行效率。4.3.7其它措施。为了提高计算机的信息安全, 还应综合采取其它的措施, 如: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 建立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 避免社会工程法攻击;多关注软件的安全公告, 及时打上补丁, Windows的webdav漏洞, Unix的RPC漏洞、Web服务的CGI漏洞等均可免费消除;定期用时域反射计量器TDR进行检测, 可防嗅探攻击等。

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周密的安全防御和到位的安全管理必将构成一个立体的综合管理的信息安全空间, 如图1所示。

5 发展的方向

计算机科学经济管理 篇9

当前, 在大中型医院中, 医疗设备数量众多, 高效科学的对其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 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医疗设备进行有效管理, 在大中型医院逐渐得到普及。然而, 目前仍然有较多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混乱, 医疗设备管理的状况不甚乐观, 还需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加大资金投入, 并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医疗设备进行科学管理, 减少工作量和防止资源浪费, 为医院节省资金。

1 医疗设备管理的现状

医疗设备作为医院不可或缺的配置, 在现代化水平和管理水平上都得到了提升。目前, 全国各地大中型医院基本都有较为先进的医疗设备, 在对医疗设备管理方面, 管理方式也得到提高, 科学化、信息化管理得到广泛应用。应当说, 这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离不开的。从整体来说, 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医疗卫生装备进行管理, 是衡量一个医院是否跨入现代管理行列的标志。然而, 在医疗设备管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1) 一些地方医院还缺乏系统化的医疗设备管理方式, 没有及时引进计算机系统, 管理方式较为混乱。

2) 医疗设备采购问题较多, 医疗设备采购体系不科学, 对设备信息和供应商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 导致医疗设备质量较差或出现型号错误, 临床使用率低, 不能发挥设备应有的作用。

3) 大量的设备统计报表造成处理困难, 依靠人工处理, 不仅速度慢效率低, 而且容易出现错误, 导致整体结果出现偏差。

4) 对医疗设备的灭菌处理不严格, 对于医院来说, 病人所使用的医疗设备都应当进行彻底灭菌处理, 有的医院没有采取计算机系统进行全程监控, 而部分采取全程监控灭菌, 但追踪流程存在较多漏洞, 如医疗设备条码不完整、规格型号错乱等, 使计算机管理系统功能无法发挥或无法达到系统的预期功能, 因此对这种不良情况进行改善十分必要。

2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从医疗设备的招标采购到医疗设备档案管理, 以及医疗设备台账统计和维修维护, 直至设备停用报废, 计算机技术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来说,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医疗设备的采购管理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同时, 医疗设备的科技含量得到不断提升, 用于治疗疾病的新设备不断被研发出来。通过计算机网络能够及时了解医疗设备的最新动态, 并根据医院的需求采购相关医疗设备。在医疗设备采购之前, 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发布需求, 进行医疗设备的招标。对供应设备的厂家进行筛选, 当收到提供的医疗设备资料后, 需要组织相关部门科室的负责人, 对医疗设备进行讨论、论证, 讨论购买的设备是否符合医院的发展需要。设备到货后, 购买检查, 由厂家提供安装、测试, 确认产品合格后, 对每个医疗设备进行编号, 并将生产日期、购买时间、使用时间、销售商和生产商的名称证件, 以及发票和设备参数等详细信息录入计算机系统, 便于医疗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维护。

2.2 医疗设备的使用管理

医疗设备使用频率较大, 每个时间段都有大量设备被使用, 由于空间、时间的局限, 采取人工管理医疗设备, 对医疗设备的状态做实时记录, 显得极不现实。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对医疗设备的使用时间、使用地点, 以及设备的运行状况, 监测的相关数据都能精确的记录下来。如开机自检功能是否正常、故障报警情况等, 计算机能够正确记录下来。同时计算机与人工记录相结合, 对医疗设备的使用管理会更加有效。另外, 计算机对医疗设备的使用管理, 方便医务人员随时掌握全院医疗设备的运行动态, 便于做好设备档案记录, 对医疗设备的使用连贯性和高效性提供了依据, 有效避免设备故障造成的医疗事故。

2.3 医疗设备台账管理

为了更好地对医疗设备进行管理, 要建立计算机台账管理系统, 精确掌握医院医疗设备资产状况。对医疗设备台账管理, 可以根据医疗设备的分类编号为依据, 按照顺序进行排列, 对新引进的医疗设备编号进行统计。也可以以科室为单位, 对医疗设备台账进行管理, 这种方式能够及时了解各个科室的设备使用情况。这两种设备台账管理相结合, 构成完整的医院医疗设备总台账。在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的同时, 也要注意打印编册, 做好纸质档案保存。

2.4 易耗医疗用品管理

利用计算机系统对易耗医疗用品管理, 能够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医务工作中, 每天都会消耗使用大量的医疗用品, 通过计算机监督管理, 对每个或每批医疗用品用途进行记录, 促使对医疗用品更好的监督和管理。对不当用品申请和不符合要求的申请采购进行否决, 限制采购过程中的不良现象, 促进仓库管理的制度化, 最大限度地减少使用过程中的浪费现象。

2.5 医疗设备维护管理

计算机技术在医疗设备维护中发挥很大作用。一方面, 对于医疗设备的损坏次数、维修记录以及维护的时间、厂家等信息都能清晰的记录下来, 并将出现的问题统计记录。另一方面, 通过对医疗设备的维护记录, 可以利用计算机对维护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从而找到更优质的厂家和降低维护费用。另外, 对于淘汰的医疗设备, 可以进行回收处理。可见,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医疗设备维护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

3 计算机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应用中的意义

3.1 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医疗设备领域的应用, 改变了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 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传统的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中, 由于需要手工处理, 工作效率非常低下, 而且占用较多的人力资源。随着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普及, 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速度快, 而且能够同时处理大量数据, 节约了人力资源和时间, 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 由于采用更加精确科学的计算方法, 管理方式更加科学, 减少了工作失误率。例如, 在医院采购医疗设备时, 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能够将医院所有医疗设备的申请、审批、竞标、中标、采购、入库、出库、管理、储存等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 通过表格的形式将数据更加清晰化的展现在工作人员眼前。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 也意味着医院利润的提高。

3.2 促进管理方式智能化

智能化的管理方式, 离不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医疗设备管理中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 将计算机系统进一步完善, 更好的适应医院医疗设备等其他领域的使用, 通过计算机系统能够及时统计分析相关资料的多维性, 从纵向到横向都能够得到完整的资料数据, 为决策提供科学的支持。各个医院科室之间能够通过计算机系统及时沟通, 对病人病情做出讨论和科学判断, 更好的为病人提供服务。另外, 当医疗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发出警告, 不断提升医疗设备智能化管理水平, 促进医院更好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从医疗设备的招标采购到医疗设备档案管理, 以及医疗设备台账统计和维修维护, 计算机技术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医疗设备作为医院不可或缺的配置, 在现代化水平和管理水平上都得到了提升,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要正视存在的问题, 不断提高医疗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管理水平, 切实提升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摘要:目前, 全国各地大中型医院基本都有较为先进的医疗设备, 在对医疗设备管理方面, 管理方式也得到提高。然而, 仍然有部分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混乱, 医疗设备管理的状况不甚乐观, 还需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加大资金投入, 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医疗设备进行科学管理。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医疗设备,管理

参考文献

[1]陈锐.计算机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 (5) .

[2]彭昱, 王晓虎, 陈迪.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不足及改进构想[J].医疗装备, 2013 (6) .

[3]邸玮.医疗设备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任务和作用[J].医疗装备, 2012, 25 (10) .

[4]褚君.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应用[J].健康必读 (中旬刊) , 2012 (10) .

计算机科学经济管理 篇10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 计算机应用已经渗透到科教、军事、工作、经济、生活等诸多领域, 甚至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计算机应用。随着互联网络的规模和结构日益庞杂, 入侵者大量使用各种新型攻击手段来冲击着计算机应用安全, 脆弱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安全威胁和风险, 因此, 加强计算机应用中的科学管理和安全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1 计算机应用安全的定义及评估标准

1.1 计算机应用安全的定义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在很多领域都广泛应用计算机。但计算机应用自身具有较大的脆弱性, 这样就必然会有许多安全风险。计算机应用安全是指不会由于恶意或者无意的原因而让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程序、数据、硬件等遭到泄露、篡改、破坏, 或者出现非授权的访问或使用, 以便能够让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实现可持续性运行, 进而对黑客的攻击进行有效地防御。基于用户的角度而言, 他们希望在网络上传输个人信息时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 避免出现冒充、篡改、窃听等问题。基于国家机密部门的角度而言, 他们希望能够避免机密信息外泄, 同时将一些对社会有害、非法的信息进行过滤, 进而尽量减少或者消除其对国家和社会的危害, 由此可见, 网络安全既涉及管理方面, 又涉及技术方面, 二者缺一不可、相互补充。

1.2 计算机应用安全评估标准

1.2.1 美国国防部的TCSEC

美国国防部在1983年首次公布了《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规则》, 简称TCSEC。TCSEC主要用于评估操作系统, 这也是全世界第一个安全评估标准, TCSEC第二版在1985年被公布。目前美国军方和政府都已经不再开展TCSEC的研究工作, 转而采用国际通用准则CC ISO/IEC15408-1999。

1.2.2 欧共体委员会的ITSEC

荷兰、英国、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在1991年统一制定了ITSEC (《信息技术安全评估准则》) , ITSEC的目标在于成为欧洲国家网络安全评估的一致性基准, 直到被CC所取代。虽然ITSEC的可操作性不强, 抽象性强, 只是一种标准框架, 但它分别基于产品的角度和系统的角度来对安全评估准则进行制定。

1.2.3 信息安全管理标准BS 7799

BSI (英国标准协会) 在1995年2月首次公布了BS 7799, 目前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所公认的一种安全评估权威标准。与此同时, 2000年12月, BS7799-1:1999 (BS7799的第一部分) 被接纳为国际标准 (ISO/IEC17799:2000)

1.2.4 国际通用准则CC ISO/IEC15408-1999

欧盟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合作开发了国际通用准则CC, 它目前取代了ITSEC (欧共体委员会制定) 、CTCPEC (加拿大系统安全中心制定) 、TCSEC (美国国防部制定) 。ISO在1999年正式将CC批准为国际标准CC ISO/IEC15408-1999, 并公布执行。

1.2.5 中国安全评估标准

中国是在最近十来年才开始制定网络安全评估标准, 目前主要有GB/T18336-2001《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和GB17859-1999等标准。

1) GB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规则》。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在1999年9月发布了GB17859-1999, 它是一种基础性标准, 建立在实施安全等级管理、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之上。它有三个主要用途, 第一, 为系统的安全管理和安全建设提供切实有效的技术指导;第二, 为执法部门检查和制订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规则提供可靠的依据;第三, 为研制安全产品提供技术支持。GB17859-1999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价划分为五个等级, 通过描述安全要素需求来开展。

2) GB/T18336-2001《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

我国一直比较关心CC的发展情况, 并展开了大量的相关研究,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在2001年3月8日在参考CC标准的基础之上正式公布了GB/T18336-2001《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

2 计算机应用中的科学管理和安全维护措施

2.1 大力开展计算机应用安全检查

网络管理部门应该定期针对网络信息安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通过对网络设备运行情况、网络专线线路连接情况、重要数据的备份情况以及网络维护人员日常对网络及设备管理维护情况的检查, 找出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 规范信息安全管理。

2.2 建立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制

应该明确主要领导是网络信息安全第一责任人, 制定专人负责单位计算机应用的安全管理维护工作。同时, 为了能够确保单位网络安全、稳定并持续运行, 严防黑客攻击。还可以聘请专业网站安全测试机构来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安全测试, 通过工具扫描、渗透测试, 检测网站安全的有效性, 发现系统的漏洞或弱点, 及时发现问题, 进而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 对网络、服务器进行全面安全加固。提高网站防篡改、防病毒、防攻击、防瘫痪、防泄密能力。此外, 对现有的计算机管理及安全维护制度进行细致梳理, 及时对不符合实际需求的制度进行修订完善, 形成长效安全机制, 确保安全管理不留死角。

2.3 开展信息安全检查, 严控安全风险

一是对单位内各个计算机、服务器杀毒软件安装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要求及时更新病毒库, 并定期全盘查杀病毒;二是对各部门网络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杜绝统计专网与互联网混用的情况发生;三是对各部门计算机安装安全管理软件情况及客户端接入策略进行检查, 要求所有接入统计专网的计算机、服务器必须安装此客户端软件, 对接入计算机进行严格管理。四是对各项应用系统备份情况进行检查, 确保发生问题时, 能够第一时间进行系统恢复, 不影响统计业务工作。

3 结论

总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日益增多, 计算机网络安全也就显得尤为突出, 务必要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应用中的科学管理和安全维护, 确保计算机应用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李捷, 温聪源.基于RSA公钥体制的数字签名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 2006 (4) :109-113.

[2]黄滔.数字签名技术在校园网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25) :109-113.

[3]赵红言, 许柯, 许杰, 赵绪民.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技术[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21 (S2) :178-182.

[4]昊立新.高校办公自动化建设的要素及成效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1 (7) :100-10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研究 篇11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技术;现状;未来发展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

世界上的第一台计算机是在1946年美国的尼法尼亚大学诞生的,这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同时也就标志着全世界正式的进入到了计算机的时代。当时的计算机被称作为ENIAC计算机,当时的计算机科学技术还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各种技术还没有完善,使得整个计算机的体积与重量都比较大,并且成本非常的高,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当时的计算机也就是应用在军事方面。在1956年的时候,诞生出了晶体管电子计算机,也就是第二带计算机,并且在3年之后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也就有了第三代电子计算机。在第三代计算机诞生之后,使得整个计算机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计算机的成本也大大的降低,种类也逐渐的多种多样,计算机科学技术以及趋于成熟了。一直到1976年,电子计算机正式的进入到了第四代,计算机逐渐的往小型化与智能化发展,在进入到21世纪之后,集成电路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技术成熟,使得计算机科学技术更加的完善,各方面的性能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计算机更加偏向与智能与微型化,已经能够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之中了。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迅猛发展的原因分析

2.1 适应我们现代人的现实需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革新是为了能够将这种经常性、创造性的活动进行更好的处理。因此,经常性、创造性的活动的出现推动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之所以能够不断的进行创新,主要原因就是在我们人类需求的不断影响下。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快速发展着,它已经在数学、天文学、化学方面、工程设计等方面都应用着。这也更对我们的计算机的性能及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不断的促使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来适应人类生活工作的需要。

2.2 计算机市场的竞争关系促使了现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

现在,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等都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深入应用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的学习工作在不断进步,这就对计算机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计算机行业竞争力,先推行出新型的计算机技术的产品,就意味着可以领先一步抢占市场先机,使得自己的企业能够在计算机行业的竞争里占有利位置。所以,计算机市场的竞争也促使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

2.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价值的判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价值的判断是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在这一段时间里,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影响其最后的价值和最后的选择机制。在很多的情况下,围绕着计算机的若干影响判断因素时需要在同一个时间里发挥作用的,这就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是需要一个极其敏锐和稳定的环境里。在实践中,用户和市场的选择也影响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在市场竞争上,优于别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技术上占有优势,这样就使得产品具有一定的技术竞争力,但是,用户的选择是受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有的用户不仅仅要求是计算机在技术上的先进,还需要社会上的认同和接受。例如:RISC比CISC拥有更高级的技术和架构,能使得计算机的处理器变得更加的简单,也能够提升速度。但是RISC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始终没有得到社会会上的认可和接受。这也就意味着,这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失败的。所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是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和人们的认同才能够得以进一步的发展进步。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

如今的計算机科学技术已经应用到了各个领域当中去了,因此计算机的发展能够直接推动各个领域的发展,为此计算机学家与数学家正在不断的研发计算机技术,希望能够让计算机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前景。下面将通过这几个方面来探究计算机的未来发展前景。

3.1 DNA生物计算机

在计算机应用在生物领域当中之后,为世界的生物领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DNA生物计算机主要就是利用生物蛋白质芯片来替代半导体芯片。利用生物中的DNA技术应用到计算机技术中去,是在1994年美国的科学家阿德勒曼最先提出来的,主要是见DNA中的碱基序列来作为计算机编程中的载体,从而达到改变DNA中的碱基序列的目的。这一技术的要是成功的实现,将使得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提升100万倍,同时能够使得整个计算机的信息储量增加10亿倍。要是能够使得这一技术的成功实现,将能够使得整个计算机技术的又一次成功的飞跃,为人类的各个行业带来重大的发展。

3.2 智能化的超级计算机发展方向

科技的发展进步是在经济发展的影响下,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计算机也会逐渐变得更加的智能化。计算机会不断的提升其运行速度,并且能够保证计算机系统可以在同一个时间里能够执行多个任务,并且能够对多个指令进行运行,也能够对多个数据加以处理。计算机能够不断的发展成为计算现阶段计算机不能够处理分析的数据。会朝着更加高端的方向发展,能使得我们生活工作各个领域都能应用到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也能够方便我们的日常生活,未来计算机发展方向是逐渐接近人脑,向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能为我们的学习工作等带来很多的好处。

3.3 未来计算机的发展也会变得更加人性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就是为让我们可以拥有更加方便、快捷的生活。所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目前为止,逐渐变得人性化,如:设计出更加适合老年人使用的计算机等,这样的发展趋势,使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必将会朝着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总之,从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它已经发展了有60余年。计算机不断的在速度、性能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现阶段随着全球的经济、政治不断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前进。现在,计算机已经扩大了其应用领域并且进行着持续的发展。针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更要把握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国家经济发展中,更好的利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参考文献

[1]吾买尔·孜亚吾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研究[J].电子世界,2013,15:16.

[2]谢平.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的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05:125-126.

计算机科学经济管理 篇12

一、制定严格的上机规章制度

不可否认, 少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 因此对学生上机必须有明确的管理要求。将上机应遵守的规则、上机时间、注意事项以及违反规则将受到的惩处明文加以规定, 可以指引学生的行为, 让学生了解何种行为可以做, 何种行为不可以做, 从而不仅起到事后惩诫作用, 更重要的是可以发挥规章的事前预防作用, 有利于从源头上减少破坏机器、损坏操作系统的行为的发生。进一步严格机房管理制度, 新建机房从一开始使用就要严格管理严格要求, 并使这种严格思想贯彻落实到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和机房使用的始终。建立健全计算机机房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做好机房管理的关键。机房日常管理根据实际需要, 必须以较为完善的《机房管理制度》、《机房卫生制度》和《机房公物损坏赔偿制度》等规定和制度为依托, 机房的日常管理工作落在实处。

二、病毒的防治

从管理方面采取的措施来说, 首先可以加强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病毒及其危害性的教育, 增强防病毒的意识, 并健全上机登记制度, 使病毒能及时追查、清除, 不致扩散。其次, 对于确有必要使用的外来程序或磁盘, 应先进行杀毒, 不轻易使用不知来源的软件, 谨慎使用共用软件和共享软件, 防止计算机病毒的扩散与传播。由于很多游戏盘因非法复制带有惩罚性病毒, 所以应禁止学生将各种游戏软件装入计算机系统, 以防将病毒带入系统。此外, 还可以定期与不定期地进行磁盘文件备份工作, 重要的数据应当及时进行备份。

技术方面, 则主要是通过选择、安装经过公安部认证的防病毒软件, 并保持经常更新和升级, 以不断增加软件对新病毒的防御能力。定期对整个系统进行病毒检测、清除工作, 并使预防软件常驻内存, 当发生病毒入侵时, 及时报警并终止处理, 达到不让病毒感染的目的。在计算机和互联网之间安装使用防火墙, 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还可以在网关、路由器上安装计算机病毒防火墙产品。

三、利用硬盘保护功能

安装硬盘保护卡是简单易行且效果不错, 硬盘保护卡也叫还原卡, 它具有不占硬盘空间、支持多种数据还原方式、安装和使用过程简便等特点, 简化了机房管理工作, 它主要的功能就是还原硬盘上的数据, 此外, 除了最基本的硬盘保护功能, 很多还原卡还拥有其他功能, 如B10S数据保护, 自带硬盘对拷和网络对拷功能, 网络维护, 多重引导分区, 软件升级等, 更为用户提供了方便。每一次开机时。硬盘保护卡总是让硬盘的部分或者全部分区能恢复先前的内容。换句话说, 任何对硬盘受保护的分区的修改都无效, 这样就起到了保护硬盘数据的内容。硬盘保护卡在学校机房管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基本上达到了“一卡无忧”的目标, 使用了硬盘保护卡后极大地减少了机房的维护量, 基本无需担心病毒、误操作等问题。

四、数据维护及GHOST软件的使用

软件备份和恢复:利用Ghost软件的数据备份及恢复功能, 可以快速地恢复系统。先利用某一个标准配置的工作站 (机房初建成且已装好所需的应用程序) 的系统分区制作一个分区映像文件。操作步骤为:在执行Ghost软件后, 依次执行local→partition→To→image, 管理员将映像文件保存在网络中可靠的存储设备中, 以备工作站系统区崩溃时进行恢复, 如存储在E:ghostwin XP.gho。如万一系统受损, 就可以很方便地利用Ghost软件将所做的备份还原出来。还原过程是在工作站上以DOS方式启动ghost后 (若非DOS时进行恢复, 有时会出现异常, 如蓝屏) , 再依次执行local→partition→From→image, 选择备份所在的盘符、路径和文件名, 再选择系统欲恢复的分区, 然后一路“OK”就可以了。Ghost软件在系统备份以后, 如果机房的某一台计算机系统坏了, 本身的Ghost备份又失效了, 或者新换了一个硬盘, 这时就可以利用Ghost软件对两个硬盘进行对拷, 具体操作为:运行Ghos t软件, 执行local→Dis k→To→Dis k, 然后选择源盘、目标盘, 按照提示做一些选择后等待指示条完成就可以了。网络工作站在系统还原之后还需重新启动计算机, 设置系统IP地址、计算机名称及相应的驱动程序, 至此系统重新更新完。

五、硬件常见维护

1) 鼠标键盘故障:鼠标移动困难、键盘打字错误, 是机房内最常见的故障。每月做一次维护就不会发生这种故障了。2) 黑屏故障:有的计算机在学生开机时显示器出现黑屏, 无法进行操作。故障原因可能有几个, 及时检查电源电线的接触状况, 可以解决绝大多数的问题。另外, 机房教师自身过硬的计算机组装技术和电子维修技术也大大有助于该类问题的解决。3) 网络故障:由于网络协议和网络设备的复杂性, 机房网络故障比个人计算机故障复杂。网络故障的定位和排除, 既需要长期的知识和经验积累, 也需要一系列的软件和硬件工具。在遇到网络故障时, 解决的顺序是‘先软件后硬伴’。例在动手排除故障之前, 将故障现象用笔认真记录下来, 其中最容易出现的故障是网络不通, 学生无法共享他人的资源。及时查明和分析故障的原因, 或者与ISP及电脑销售商保持频繁的技术反馈和交流, 可以很好地解决面对的问题。

六、结语

上一篇:有机硅烷下一篇:稀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