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实践教学管理条例(试行)

2024-05-2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实践教学管理条例(试行)(共11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实践教学管理条例(试行) 篇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实践教学管理条例(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它的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

第二条:为规范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 实践教学任务管理

第三条:实践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借助于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以获得直接经验,培养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形式和方法。

第四条:实验课是学生重要的课程之一,不得免修。

第五条:各实验中心应组织教师(包括理论课授课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根据大学教学改革的趋势和教学计划,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并根据教学计划要求和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学时和要求,开出全部必做实验,有条件的应增开尽可能多的选做实验。

第六条:实验中心应根据实践教学条件和任务合理安排教学进程,落实实验指导人员,做好实践教学准备,保证学生按教学计划达到足学时的实验。

第七条:实践教学任务必须按计划执行,不得随意更改。调整实践教学任务必须由承担实验任务的实验中心与学生所在学院协商后提交书面报告,经主管主任审核同意并签字后,报学校主管部门批准。

第八条:所有实践教学,都应有相应的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自编或改编的实验教材或指导书,需经实验中心讨论审定后方可使用,并在实践教学进行前印发给学生。实验指导书应说明本实验的目的要求、原理、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应有所区别,对高年级学生在实验指导书中,可以只说明实验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实验方案的设计、仪器的安排,都由学生自己动手,教师仅起指导作用。

第九条:对实验学时在32学时以上、实验项目之间联系较强的课程,并有完整的教学大纲、师资及设备条件的实验,可以单独设立实验课并列入正式教学计划。

第十条:各门实验课学时,应在教学计划表上填写清楚,单独设课的应列入课程目录。

第十一条:凡院内暂时不能做的教学实验,需要到学校其他单位或校外单位进行时,可由承担任务的实验中心自行联系,报学院和学校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二条:各实验中心要制定实验研究(含实践教学法、实验技术、实验装置的改进等)的计划和实施方案,积极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增开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和研究性实验,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第十三条:各实验中心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行实验开放和实验室开放。对课程内实验要逐步做到全天候向学生开放,并鼓励、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现有实验条件进行课外科技创新实验和自主实验,以调动和激发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空间。

第十四条: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后,实验中心应安排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管理,并有必要的人身和设备安全保障措施。

第三章 实践教学过程管理

第十五条:对实验中心的要求

1. 学校教学计划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实验中心应邀请理论课任课教师参与编写或完善实验

指导书、实验教材等实践教学资料,安排实验指导人员,保证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2. 实验中心应对承担的实践教学任务进行认真准备,按要求开出实验,努力做到基础课实

验每组1人,专业基础课实验每组1-2人,专业课实验每组不超过5人,以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3. 实验室要加强设备维护管理,及时维修或报修实验仪器设备,提高实验仪器设备的完好

率和利用率,提高实验的开出率。

4. 实践教学进程计划应符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尽量与理论课教学进程保持一

致。

5. 实验中心要对实验项目进行规范管理。实验项目管理实行实验卡片制,每个实验的卡片

上应标明实验名称、面向专业、组数,主要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材料消耗量等,努力做到实验项目管理规范。各实验中心应积极建立计算机项目管理数据库。

6. 实验中心要按照学校实验室档案管理及信息上报的各项管理规定做好实验中心的任务、实践教学、人员情况等基本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总、上报和归档保存等工作。

7. 每轮实验结束后,实验中心要及时进行总结,并征求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

断改进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每学年末,各实验中心要对照年度计划写出总结报告,一式两份,一份报学院,一份自己存档。

第十六条:对实验任课教师的要求

1. 实践教学任务应由实验室教师或参与实践教学的研究生(统称为指导教师)承担。承担

实践教学任务的研究生必须服从实验中心的管理,参与实验中心组织的教研活动。

2. 首次上岗指导实验的教师或研究生必须进行试讲试做,试讲试做合格后方可指导实

验。

3. 理论课任课教师应参与本课程实践教学大纲的制定,尽可能参加本课程实验的巡视指

导,解答实验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

4.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指导教师应承担相应理论课教学辅导工作。

5. 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课前必须认真做好实验准备工作,检查仪器设备、材料等是

否完备。对新开实验和本学期首开的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必须按规定提前

进行试做,以保证学生实验的顺利进行。

6. 实验开始前,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应认真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扼要讲明实验的目的、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等。

7. 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应随时注意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注意观察学生的实验结

果,对实验操作不规范或实验结果不符合要求的,应予以认真纠正或令其重做。

8. 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按规定认真清理场地,实验技术人员要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

如发现有损坏仪器设备或私拿公物者,当即追究,令其做出检查,按学校规定赔偿,并报学生管理部门处理。

9. 指导教师应仔细批阅学生的实验报告并及时返还学生,不得隐匿、销毁,对不符合要

求或数据不全的报告,应令其重做。

10. 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应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体系、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研究和

实践,不断改进实践教学;努力采取现代化实验手段和利用电教手段辅助实践教学,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第十七条:对学生的要求

1. 学生在实验前必须按规定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经

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实验。未预习或检查不合格者不得参加实验。

2. 实验过程中,学生要听从教师和实验人员的指导和管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仔细观察

实验现象,认真做好实验记录。要爱护公物,节约药品和材料。实验完毕后,要按要求认真整理实验场地和实验台,经教师验收合格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3. 实验结束后,学生应认真撰写实验报告,要求图表清晰、字迹工整、原始数据齐全、数

据处理准确、讨论和分析问题简明扼要、表达清楚,按教师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提交实验报告。

4. 学生应自觉遵守实验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实验课不得迟到、早退和缺课。

违反者应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令其停止实验。

5. 实验课一般不允许请假,如必须请假需经教师同意。无故缺课者以旷课论处,缺做实验

一般不予补做,成绩以零分计;对请假缺做实验的学生要另行安排时间补做。

6. 学生请假缺做实验或实验结果不符合要求需补做、重做者,应按材料成本价交纳材料消

耗费。

第四章 实验考核与成绩评定

第十八条:实验课的考核成绩,一般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制进行评定。

第十九条:单独设立实验课的实验成绩,可根据每次实验的成绩综合评定。也可进行期末考查。实验课期末考查应在期末停课考试之前进行,考核内容应包括基本理论、操作水平、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创造能力等。最后评定总成绩时,平时成绩与期末考查成绩的比例一般为7:3。

第二十条:不单独设课的实验考核内容应包括预习情况、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实验记录、实验态度、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等方面,实验成绩应根据上述情况综合评定。实验成绩应按课时所占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实验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参加所属理论课程的期末考试。

第二十一条:实验课缺课达1/3及1/3以上者,该门实验课成绩不及格。

第二十二条:实验课不及格者必须重修。

第二十三条:各实验中心应根据以上要求,制定各个实验课的考核办法,并在实施中不断改进。

第五章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

第二十四条:实验中心是实践教学管理的主体。各学院和实验中心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实践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检查监控,及时总结经验,积极推进实践教学体系、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第二十五条:中心主任应经常巡视检查课堂教学秩序,督促教师做好实验准备,督促教师认真履行课堂辅导实验和维护秩序的职责,并填写听课纪录。

第二十六条:学院将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实践教学质量进行检查,帮助解决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按学校制定的专业建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对实验中心进行综合评价。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对长期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考核和职务评聘,应主要以工作态度、实验理论、实验技能、实验水平、教研成果和工作成绩等为基本依据。对改革实验后明显减少人力、物力或财力,或在实验内容、实验方法等方面有明显改进者,可通过适当途径给予嘉奖。

第二十八条:实践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办法,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有关文件执行。

第二十九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负责解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实践教学管理条例(试行) 篇2

一、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的内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研究是在教育部高教司“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支持下完成的。相关专家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之上, 明确指出目前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与现实需求差距过大, 因此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分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技术”这四个主要的专业方向, 加大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1], 同时也从课程实验、设计、实习、毕业等环节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简单的描述。

二、推行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的重要性

2.1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增加就业砝码

目前大多数院校培养出的人才, 都是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 实际动手造作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可以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的出台刚好为这种状况的解决提供了方向上的指导, 在实践教学体系中, 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将学生培养成理论与实际同时发展的全方位人才, 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 符合社会发展潮流。

2.2帮助学生树立系统观, 培养学生的系统观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系统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这里的系统能力主要是指计算机系统的认识、分析、开发与应用这三大基本能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的提出, 能够有效的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 帮助学生树立全面的系统观, 从不同的角度对计算机知识进行分析, 用全面的观点进行学习, 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

无论是在哪个行业, 创新永远是各行各行保持生机与活力的关键所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的出台, 不单单的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也培养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日后学生进行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能力、思维能力和此能力承受能力。

三、如何推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的实施

3.1树立正确的环节培养目标

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多需要的基础知识多, 学科构成复杂, 所以计算机专业的实践环节并不是完整的整体, 而是由不同的分支组成的, 每个分支也具有自身不同的特点[3]。在进行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 从培养创新意识、操作能力、学习兴趣等不同方面挑选重点进行教学, 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将部分教学建立于系统教学之上, 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行为人, 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 一些教师由于自身的思想束缚, 不能够及时接纳和吸收先进的教学知识和教学理念, 教导出来的学生不能够良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推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进行, 必须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引进优秀的教师资源, 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对新思想的接受能力, 促进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师队伍强大后, 将会推进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二十一世纪人才。

四、结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的出台, 对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而言就像春天里的第一场雨, 强有力的扭转了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不利现状, 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为日后增加就业砝码, 帮助学生树立整体观念, 提高创新能力都有着积极作用, 相信随着计算机教学体系的不断改革和师资力量的不断壮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将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迅速, 以至于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已经达到饱和状态, 导致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面临着“就业难”的困境。为了改变这种窘境, 我国相关部门出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 对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了方向上的指导, 为我国培养计算机精英提供了制度保障。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

参考文献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 2009 (02) :13~14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 (05) :45~4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实践教学管理条例(试行) 篇3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 实践能力

1.引言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系的学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就业面比较宽广。在遵循本科教育规范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适应能力的培养,努力使培养的人才受到企事业单位的欢迎,能够被企事业单位用得上留得住。

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做到立足市场、服务地方,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学生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也在不断的探索之中。

2.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学生的培养目标

专业建设的目标为:

(1)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着重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专业特色。

(2)培养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3)构建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实际技能的实践教学体系。

(4)加强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使用,探索教学与科研培养的新模式。

(5)遵循应用型本科教学规律,形成体现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6)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市场需求。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着重培养在电子技术及计算机应用为核心的集成电路设计、现代电子技术应用、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以及半导体工艺等方面能力强,面向各类IT企业以及地方经济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3.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学生的实验与实践课程设置

为达到以上的培养目标,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方面,做了以下几个层次的实践:

(1)以电工电子实践中心为基础的实验能力培养。重点培养学生在电路、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实验能力,加强学生对电子电路以及信号分析方面能力的培养。

(2)科研实践课程的设置。分别设置了三个阶段的科研实践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在电子线路以及以嵌入式系统为核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方面的科研启蒙,积极参加各类电子竞赛,锻炼学生根据要求调试电路的能力。

(3)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与工艺的相关实验。以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与集成电路测试实验室为核心,开设相关的实验和实践课程。在集成电路设计方面,开设了EDA软件为基础的实验,包括Matlab,Cadence,Synopsys以及Mentor等相关的EDA软件,加强学生的电路系统分析能力、数字与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能力,以及PCB设计能力。通过这一系列的实验,使得学生掌握了相关的EDA软件使用,并具备一定的分析与设计能力。通过以上的课程与实验实践,加强了学生在专业课学习方面的兴趣与分析设计能力。

(4)校企联合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本校积极参与校企联合,积极参与各个层次的科研项目,为继续深造学习以及踏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5)鼓励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方面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另一方面以大学生科研创新中心为基础进行科研活动。通过这两个方面的科研训练,学生也可以得到较多的锻炼。

(6)加强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毕业设计的合理选题的管理可以使学生充分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理论分析和电路设计,其动手能力也能得到较大的锻炼。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够得到较多的锻炼,为今后踏上社会和深造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结论:

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的培养模式仍在探索与创新中,本文从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学生的培养目标出

发,探索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方面,在多角度多层次设置了相应的实验和实践课程,从而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工作与科研的基本能力。

实践也证明,在该培养模式下,学生毕业时符合企事业单位对学生的需求,也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深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爱香,李瑜煜, 张海燕, 杨元政, 谢致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新的教学规范和教学质量标准的制定[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殷景华,曹一江,宋明歆,卢鑫,桂太龙.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化的研究[J].信息技术,2007

3.邓颖宇,周展怀,胡义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多方位培养模式的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4.梁光胜.转变观念推进教育实践的全面创新——以电子信息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04

5.傅越千.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

6.王华.建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想[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实践教学管理条例(试行) 篇4

第四届党团知识竞赛策划书

一、活动目的作为21世纪的青年,应该牢记当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为促进党团员进一步学习党团知识暨两会精神,保持党员团员的先进性,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团员青年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响应院开展的主题团日活动,加强我系学生思想教育,深化学习党团知识、构建和谐校园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我系团委学生会特开展了以“相聚团旗下,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党团团知识竞赛活动。

二、活动主题:相聚团旗下,永远跟党走

三、主办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分团委学生会、党小组

四、活动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全体在校学生

五、活动时间: 决赛2014年4月20日

六、活动地点: 决赛:四栋阶梯教室

1七、活动形式:系内大一出三个队伍,大二出一个队伍,进行决赛。以各支部为单位,每个团支部派三名代表参赛。

八、活动流程:

注: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性,此次比赛将我系团委学生会风纪部将的全程监督下进行。

决赛:共4只队伍。题目为2套,一套正式比赛使用,另一份备用。每套题目包含以下项目:

第一关:每队只需答6道题目,共24道,12道文字判断题,12道判断填空

题。

第二关:每队只需答10道题目,共40道,20道单选题,12道多选题,8道

选分题。

第三关:每队只需答2道题目,共8道问答题。第四关:共10道,5道单选

题,5道音乐题。加赛关:10道是非题。

决赛具体流程如下:

第一项、全体起立,奏国歌,行注目礼

第二项、比赛开始。

▲ 赛前各队的底分均为100分

▲ 比赛前,每支队伍派一名代表进行抽号,抽到的号码就是本队的代号。(如A队B队)

第一关:实事求是——争分明辨题

此题每个队共需回答6道题目,3道文字判断题,3道判断填空题

1、文字判断题:

共3题,主持人每念完一道题目后5秒内,各参赛队伍派1名代表作答对或错。(回答正确加10分,回答错误或限定时间内无法作答不加分。本题满分30分。)

2、判断改错题:

共3题,主持人每念完一道题目后10秒内,参赛队伍派1名代表对文字题中其中某一词或句进行判断,若错误并答出其正确答案。(回答正确加10分,回答错误或限定时间内无法作答不扣分。判断正确,但更正错误加5分。本题满分30分)

第二关:养精蓄锐——幸运选择题

此环节每个队共需回答10道题目,5道单选题,3道多选题,2道选分题。

1、单选题:共5题,主持人读出题目及选项后,宣布“请选择”,各队同时

举起ABCD选项牌。(每题10分,本题满分50分。)

2、多选题:共3题(每题6个选项且至少有两个以上答案正确),主持人读

出题目及选项后10秒内,各队将答案写于白纸上,主持人要求

亮答案后各队同时举起答案纸。(每题10分,本题满分30分。)

3、选分题:共2题,一道分值分别为15分和20分的单题选、一道分值分

别为20分和25分的多选题,各队选手可以根据本队伍实际情

况,选择不同分值的题目,每队有2次选题的机会。每题限时

30秒,答对加相应分数,答错扣相应所选的15分、20分、2

5分。

第三关:争分夺秒----刺激游戏问答

此环节每队最多可以回答15道题,时间限制一分钟。

1、在一分钟之内,一边回答主持人提出的问题(回答对或错)一边夹乒乓球。每题10分,每个乒乓球5分。

2、遇到不会的题目时可以选择跳过,但限制在2道题之内。跳过的题目可

以留到互动环节给现场观众回答,观众答对有奖品奖励

3、答对加分,答错不得分,每夹过一个乒乓球加5分

中场休息:观众活动环节(5--10分钟),以问答形式进行,答对的有奖品 第四关:发散思维----灵活问答题

1、此环节每个队需回答2道题,选手有30秒的准备时间,选手想好后即 可示意主持人,若准备时间超过30秒,主持人则需提醒时间到。选手需在规定的1分钟内发言,若发言时间超过1分钟,则由主持人宣布选手作答时间完毕。(计时员配合进行计时)

2、每题回答完毕后主持人指定评委对选手发言进行打分(按点给分,答对加分,答错不扣分)。(每题15分,共30分。)

第五关:有声有色----开心抢答题

本环节有选择题、音乐试听题二种题型。

1、比赛将1~4代表队依次进行。其中有5道选择题、5道音乐题。

队伍在按键抢答后,如在5秒内不能开始作答,则本队伍失去该题作答权且扣除5分,并由抢答排序第二的队伍进行作答,如再出现上述回答不出的情况,则此题目作废,进入下一题。

2、若某队出现两次犯规现象,除扣除相应分数外,取消下一次抢答机会,之后方可继续抢答。本关一共10题,每题10分,答对加10分,答错或抢答犯规扣5分。各队伍在进行抢答时,应以主持人口令为准,宣布“请抢答”后方可按键抢答,否则队伍将失去该题作答权。

第六关----加分题:支部风采展环节(20分)

由各团支部派一名或几名代表上台表演一个关于爱国、或者是爱党团节目(合唱、诗歌朗诵等),时间控制在4分钟内。(注:此环节不作硬性强求)第七关 :平分秋色----是非大比拼

如果双方出现平分,进入第五关

此环节为后备题,在队伍出现平分时,平分的队伍各从主持人手中随机抽取一份题目进行作答(每份题目有10道是非题),队伍必须在限时100秒之内(包含主持人读题时间)完成作答,回答正确题数多者获最终胜利。(每题10分,满分100分)

第四项、观众互动环节

第五项、成绩公布

第六项、颁奖

第七项、活动结束

九、奖项及奖品设置:

参赛各队按累计分高低评出:

冠、亚、季军队伍各一支,胜出队伍均授予锦旗一面,冠军队伍队员各奖励证书一份U盘一个,亚军队伍队员各奖励证书一份视频摄像头一个,季军队伍队员各奖励证书一份和耳机一个。

十、经费预算:

锦旗3面120元U盘3个120摄像头3个100元矿泉水20瓶40耳机3副75元乒乓球20个20小礼品(鼠标垫,键盘刷,电脑清洁套装)150元

共625元

十一、预期效果

通过这次知识竞赛,使到团员:

1、熟悉团章内容,团的历史知识,更好地认识共青团;

2、充分认识开展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明确指导思想,正确把握教育活动的重点;

4、坚持团干带头,发挥表率作用;

5、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元元 元

6、增强集体荣誉感和集体凝聚力。

十二、注意事项:

1、各参赛队成员着装一致,最好正装。

2、比赛期间,各工作人员需佩带工作证。

3、参赛选手需提前半个小时到达会场准备。

4、各班组织本班的党员与团员均作为观众准时出席竞赛现场。

5、各班在比赛期间不能擅自更换参赛队员,若特殊原因需更换选手,需向主持人申请,经批准后,由候补选手代替其参赛。望各班认真执行。

6、布置会场的人员应注意将需要固定的东西固定结实,以防会议中间出现物品(如图徽、字等)掉落的情况。

7、会前应对比赛设备进行调试并准备备用的器材,以防出现设备损毁而冷场的现象。

8、工作人员收拾场地,归还借用物资,检查场地器材是否完好,并切断电源,关好门窗离场。

十三、应急方案:

1、如果电脑等设备突然出现问题,为防止冷场,根据现场情况提前宣布进入观众互动环节,信息技术部的同学加紧时间解决问题,设备恢复正常后活动继续进行,如果所需时间稍长,可以邀请老师进行点评讲话或请各兄弟院系的嘉宾发表感想。

2、如果活动过程中麦克风出现问题不能正常使用,主持人之间应有默契地配合,轮流使用麦克风,有条不紊的继续主持活动。

3、活动过程如果有观众私下讨论吵闹影响到活动的进行,维护秩序的同学可私下进行礼貌地提醒并建议他们积极地配合活动。

4、活动过程中如果颁奖颁错了,倘若主持人宣布结果没错,则等下场后礼仪小姐进行更换奖状和奖书并向各个参赛队伍解释;倘若主持人宣布结果也错误了,那就应该重新宣布一次正确的结果,并颁给正确的奖状和奖书。

5、现场互动的环节,观众情绪可能会很高涨。现场主持应该用一些简单的语言将现场观众的情绪控制住,使比赛能继续进行

6、为尽快解除设备故障带来的不便,安排专人对设备进行维护,以便尽快解决

设备故障,使会议能正常进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团委学生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实践教学管理条例(试行) 篇5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8年12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大中型企业、西北地区、国防军工部门,培养复合式、应用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培养要求为:

(一)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二)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所从事计算机技术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门知识以及管理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三)掌握一门外国语,要求熟练地阅读专业领域的外文资料。

(四)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一)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采用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一般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课程学习时间最长为1年半,但要求在学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半年,其中,课程学习中的实验部分,论文工作中的选题报告、中期汇报、论文写作与答辩等主要环节必须在校内完成;

来自我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年,在校内完成,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工作要在工作站完成。

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完必修课程学分的一半后,可申请论文选题。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从选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送评阅前止)一般不少于一年半。

(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三、适用领域

计算机技术领域包括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学科。

四、学分要求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2学分。具体如下:

(一)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23学分;

(二)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三)必修环节1学分。

五、课程设置

(一)必修课程(不少于23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0学分)1.自然辩证法2.工程硕士英语

3.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4.计算机学科前沿讲座

5.基础理论课(不少于3学分) 组合数学  工程硕士数学

 算法与算法复杂性理论

6.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不少于12学分) 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原理  多媒体计算机及应用  计算机图形技术  C++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密码学与网络安全  数字图象处理学  VHDL与集成电路设计 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 软件工程技术和设计 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 高等计算机系统结构 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分布式多媒体系统与技术  微计算机系统设计  计算机控制理论及应用  语音信号数字处理

高性能路由器体系结构与高速信息网络技术

(60610012)(60648003)(82558001)(69998012)

60240013)60428004)70240193)

(70248013)(80248013)(80248023)(70248033)(80248033)(80240163)(70248003)(70248023)(60240033)(70240063)(70240013)(70240023)(70240203)(70240233)(70240043)(70240123)(80240143)

2学分(考试)3学分(考试)1学分(考查)2学分(考查)

3学分(考试)4学分(考试)3学分

(考试)

3学分(考试)3学分(考试)3学分(考试)3学分(考试)3学分(考试)3学分(考试)3学分(考试)3学分(考试)3学分(考试)3学分(考试)3学分(考试)3学分(考试)3学分(考试)3学分(考试)3学分(考试)3学分(考试)3学分

(考试)

((( 软件项目管理  下一代互连网

(80240203)(80240173)

3学分 3学分

(考试)(考试)

●根据企业的培养方向,可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选课。(二)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学分,可由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代替) 软件项目管理  知识工程  市场营销  管理经济学

(80240203)(70240103)(70510073)(70160183)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考查)(考试)(考试)(考查)

●根据企业培养方向,还可从电子、管理、环境、社科、经济类专业方向选课

(三)必修环节(1学分)1.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2.中期汇报

(四)补修课程

凡在本领域上欠缺本科层次业务基础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2门主干课程。补修课程学分不计入学位要求学分。

 离散数学(1)

(20240013)

(69990021)(69998000)

1学分(考查)

(考查)

 离散数学(2)(20240023) 操作系统

(30240243)

 信号处理原理(30240063) 程序设计基础(30240233)

六、学位论文工作要求

论文工作应包括选题、文献阅读(阅读20篇以上的文献)及调研,完成5千字以上的选题报告并由专家组考核通过;完成系统的设计、系统的实现、系统运行;论文的撰写与答辩。

(一)论文选题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要求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研究成果有实际应用价值。工程硕士研究生也可选择校内导师有明确工程背景的研究课题(应在学校完成)。论文拟解决的问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一定的计算机软件或硬件实现的工作量;论文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论文应选择适合于研究生独立完成的难度和范围适中的课题。

(二)论文指导

在企业进行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研究生,应有两位论文指导教师,企业的联合教师 和校内导师。校内导师负责确定工程硕士生论文选题、组织中期汇报、指导论文撰写和组织答辩;应

定期听取汇报,给予指导,要对论文的水平和质量把关。

联合指导教师负责协助校内导师确定工程硕士生论文选题,对论文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定期听取汇报和协助解决工作中反映出的问题。

在校内进行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研究生,按校内硕士研究生论文指导的要求。

(三)论文答辩

论文的评阅、答辩的审批、答辩、学位授予等执行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分 学 位 委 员 会 主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实践教学管理条例(试行) 篇6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和科研生产安全,保护环境,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结合我院科研生产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第三条 院属各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在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及其废弃物处置过程中,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查究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五条 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完备安全科研生产条件,确保资金投入,强化和落实各部门、各层级安全责任。

第六条 单位应根据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及其废弃物处置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确定安全管理责任部门,配备专(兼)职的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履行安全管理职责。

第七条 单位应对危险化学品采购、储存、分送和废弃物处置全过程进行统一管理。

第二章 安全管理责任部门职责 第八条 单位安全管理责任部门应履行下列职责:

1.依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并监督落实。

2.组织从事危险化学品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岗位技术培训和考核,报院安全主管部门审核后颁发证书。

3.监督检查危险化学品的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及其废弃物的处置。对采购易制爆、易制毒化学品和剧毒化学品的用途进行审核。

第九条 安全管理责任部门应当对本单位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场所,采取定期督查和日常巡查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实施检查。

1.定期督查:安全管理责任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行检查周期和节点,拟定检查方案,组织专家组,开展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或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的设备、设施、装置、器材、运输工具,责令停止使用,限期整改。

2.日常巡查:安全管理责任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巡视检查,纠正或要求限期改正影响危险化学品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责令立刻消除或限期消除事故隐患。

3.对涉密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实施检查,应遵守国家及院有关保密规定。4.被检查部门和个人对监督检查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碍。

第三章 科研部门及其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基本职责 第十条 科研部门(实验室、部、中心及课题组等)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负主要责任,负责本部门安全制度落实,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制定应急预案,组织演练。

课题组长对本课题组的危险化学品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负责落实相关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岗位操作规程。

科研部门应具备安全科研生产条件,保证资金投入,确定至少1名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 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应当了解和掌握相关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和安全防护技能,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

作业人员应熟悉突发事故应急预案,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及时清理作业场所的危险化学品,妥善处理过期、失效和无标识的危险化学品,积极配合安全检查。

第十二条 管理人员、作业人员有权了解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有权向安全管理责任部门举报违法违规行为。

第十三条 科研部门及其管理人员、作业人员不得违规使用国家有限制性使用规定的危险化学品;不得生产、经营、使用国家禁止生产、经营、使用的危险化学品。

第四章 危险化学品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及其废弃物的处置

第十四条 不得向不具备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采购危险化学品;未经安全管理责任部门批准,不得采购危险化学品;不得擅自出借、转让危险化学品。第十五条 采购的危险化学品应有供应单位提供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危险化学品包装(包括外包装件)上粘贴或者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相符的化学品安全标签;包装物、容器应保持完整性,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更换。

第十六条 运输危险化学品应选择具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的单位运输。第十七条 单位内部运输、搬运或装卸危险化学品,应严格遵守安全作业标准、规程和制度,采取相应安全防护措施,配备必要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器材。

第十八条 危险化学品储存方式、方法以及储存数量应符合国家标准或国家有关规定。

危险化学品应当储存在专用库房,配备专人管理,管理人员须持证上岗,建立危险化学品出入库核查、登记制度。

剧毒化学品储存应在专用库房内单独存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相应技术防范设施,实行双人保管、双人收发制度。

第十九条 单位应当对危险化学品仓库设施进行经常性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应当及时维修或者更换存在安全隐患的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

第二十条 单位应真实记录储存的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和易制毒化学品数量、流向,采取必要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丢失或者被盗。发生丢失或者被盗,应当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和院安全主管部门报告。剧毒化学品储存数量、储存地点以及管理人员情况报所在地公安机关和院安全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 科研部门应当检查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及时维修、更换或停止使用。第二十二条 科研部门应当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使用。应当对使用、放置危险化学品的作业场所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志。严禁在不符合安全科研生产条件的作业场所从事危险化学品作业。

第二十三条 科研部门应当根据当天使用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危险特性等因素,严格控制领用量。剩余危险化学品应当根据其易燃、易爆等危险特性退回库房。

第二十四条 科研部门对涉及危险化学品的昼夜连续作业,应加强安全管理,安排人员值守,向本单位安全管理责任部门报告。

第二十五条 科研部门对具有较高危险性的实验,应进行安全评价,配备安全保护设备设施。安全评价小组可由本单位安全管理责任部门、科技管理部门和科研部门等相关人员组成。对于特别危险的实验,应由具有安全评价资质的机构进行安全评价。科研部门对评价中提出的问题应制定和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安全管理责任部门负责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 单位要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对产生的废弃危险化学品进行安全处置。

第二十七条 科研项目完成、中止或机构解散,科研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妥善处置危险化学品及相关设备设施。

第二十八条 危险化学品品种和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单位应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院安全主管部门备案。

第五章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和报告 第二十九条 单位应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培训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第三十条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救援和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六章 责任处理

第三十一条 对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或安全隐患不及时消除的科研部门或单位,院安全主管部门视情节通报全院或报院安全保卫委员会研究处理。

第三十二条 单位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调查处理,向院安全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十三条 单位从事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及其废弃物处置工作的法律责任,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执行。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属于特种设备的危险化学品容器,安全管理按照特种设备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执行。

第三十五条 单位根据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或管理办法。

第三十六条 单位园区内,有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及其废弃物处置工作的,应遵守本规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实践教学管理条例(试行) 篇7

实践教学可与课堂理论教学相配合,有利于巩固学生知识基础、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同时还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目前,实践教学在素质教育体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成分,也得到了各级院校的高度重视,成为了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环。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为实践教学实施提供了保障基础,是教育界争相热议的焦点话题。

2 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现状

素质教育背景下,中职教育目标定位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实现这一根本目标,各中职院校积极开展了实践教学,并建设了与之相符的体系,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很多中职院校建设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又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部分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是中职教育的主导,他们表现出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实效。有些中职教育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和影响,一味地强调知识灌输,以课本为本,重视理论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发展需求实际的考察;另一方面,部分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设施匮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需要大量的实验仪器设备辅助,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职院校生源数量不断增长,使其本就缺乏的教学资源更是捉襟见肘;最后,部分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课程设置不完善。有些中职院校由于不重视实践教学,使之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中占有的比例较少。而且,部分中职院校虽有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教学活动,却因选用方法、设计内容等不合理,导致实践教学收效不明显。

3 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策略

完善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中职教育目标的基础,关系到学生发展层次。作者结合上文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3.1 加强师资建设

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占据了主导地位,他们具备的综合素质影响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成果。简而言之,只有在教师的全力配合下,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实施才有可能更高效。因此,中职院校在开展此项工作的进程中,应该重视和加强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以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提供有利条件。具体来讲,中职院校各级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大力推广其相关思想,提升教师们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在此基础之上,中职院校还需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全面了解生源增长产生的需求,制定合理的师资建设计划和目标,通过不同途径保证师资力量充沛。另外,中职院校还应该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加进其在业界的交流,及时更新他们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提高其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激励教师做好实践教学指导工作。

3.2 丰富教学资源

丰富的教学资源是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开展的基础条件。现如今,很多中职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仪器设备,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与企业生产实际相脱节,培养的人才自然缺少专业性、先进性。为解决这一问题,中职院校在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教学环境建设,不断丰富教学资源。中职院校可根据自身的办学规模,适当加大在仪器设备上的投入,制订完备的采购计划,不断提高教学设施的数量和先进性。实验实训中心是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之一,应该体现此类课程的特征,以此来培养合格的人才。所以,中职院校还应增加实验室及相关设备的使用频率,协调好各班级的使用情况,强化实验室管理,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现代教育带来的便利,使其开阔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3.3 优化课程设置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职人才培养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帮助他们实现职业价值、人生价值。因此,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应该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并进行课程设置优化。完善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丰富的内容、先进的方法、良好的设施等。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设置方面,既要保证其与理论课程内容相匹配,为学生知识应用创造有利条件,又要保证其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符,如此才能提高实践教学实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方面,要时刻保证其合理性、先进性以及科学性,即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分析各阶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及内容,合理地选用教学方式方法,善于在实践中进行调整和优化。

3.4 推进校企合作

企业除了本身的经济功能之外,还具有非常大的教育价值。企业拥有中职院校所不具备的实践教学条件和资源,其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的参与十分重要。因此,推行校企合作亦应被视为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项目开展。在可行的条件下,中职院校应积极寻求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优化教学环境,实现定制人才发展,如此既可以解决中职院校的师资不足、设施落后等问题,又能促进学生的顺利就业,还可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在此过程中,学校和企业之间应该建立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明确双方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形成制度,以此约束合作双方的行为,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校企双方应就合作实践教学涉及的项目进行商谈,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企业需求的目标指导下,细化实践教学的内容,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条件。

4 结论

总而言之,中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十分重要和必要,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本文作出的有关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相信未来随着中职教育的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将更加完善,发挥的价值和意义不容小觑。因此,作者希望业界学者持续关注此项研究,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更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意见,以提高实践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李海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亚太教育,2015(21):169.

[2]吴海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构建[J].电子制作,2014(14):84-85.

[3]徐炜.应用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之构建[J].福建电脑,2016(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实践教学管理条例(试行) 篇8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教学体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企业对于在人才也越来越注重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而计算机学科的发展恰巧需要更多的实际操作与应用,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因此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展实践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一般包括:实验课程、教学实习、科技训练、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采取顶层设计的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具有超强的工程技术性质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科的突出特点,实践教学的实施正是基于这一特点做出的重大策略,而且实践教学实施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了专业教学的质量。但在实际生活中,实践教学一直是我国教育当中一个薄弱环节。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总结出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定位不准确

由于一些院校的师资力量有限,学科匆忙结束,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比较容易出现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行的一些人才培养方案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能适应高等教育的理念要求,逐渐的脱离教学的客观要求与社会对人才的客观要求。学校的实验设备、管理人员等诸多原因导致了教学质量低下,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的倾向严重。

1.2 师资力量和技术人员严重缺乏

随着高校扩招的不断盛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与教师比例出现严重的失衡,严重超出了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比例。再加上学校的待遇低,一般很难留住计算机专业的高材生,因此造成了高素质教师严重缺乏的尴尬局面。加之分配制度的不合理不公平,高素质的实验教师与技术人员更是少之又少。

1.3 实验教学内容与管理体制缺少与时俱进

许多院校普遍存在实验室管理体制落后,实验教学改革也相当滞后的问题,列举如下:

(1)在教学内容上缺少与时俱进,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轨,还停留在陈旧的内容层面,考核的方法也不规范。

(2)学生的实验课安排不科学,教学模式落后,多呈现出随意性,形式落后。

(3)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多表现素质低,对实验器材的利用率低,实验室并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基本上也很少开放使用。

1.4 实验条件差,实验设备不足

由于一些院校的经费不足和对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在一些院校实验室少、实验设备缺乏、实验设备跟不上企业的发展步調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计算机技术专业实践对硬件的要求很高,实验条件和设备的落后与欠缺,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效果。

1.5 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缺乏实习基础

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特点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实习工作,然而一些院校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实验条件,导致学生的实习完成的质量很差,这样导致了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求职时缺少了一定的竞争力。

2 对策与措施

2.1 立足校情,依托市场,与时俱进,不断改进专业培养方案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个“专门的人才”来支撑。对于IT行业中的“计算机工程师”,市场要求这类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熟悉计算机行业环境,熟练掌握诸如编程、技术维护等专业技术操作,还要求他们有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能够很好的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领导组织与开发,发挥团队的创兴能力,不断更新专业技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选择出更加合适的开发技术。

因此,我们首先要从我们的意识上明确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不同于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它们对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我们也要十分明确它与“应用型人才”本质区别,我们要防止职业化教育倾向的出现;其次我们要根据社会的实际要求,实事求是的制定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更加科学的选择教学的内容、课程体系。做到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建设出一个包含教与学、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内容的课程体系。在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培养的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创新能力。

2.2 构建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理论、验证理论得以发展的关键是实践的开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是靠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两个方面,是由多个教学实践活动组成的有机整体。对于一些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的目标的院校,不仅要在学校内为学生建立实践的平台,建立校内的实训基地,而且还要建立校外的实习基地,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的来适应这个社会。

2.3 重视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些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院校应该强调院校教师的双师型素质,扩大学校的师资力量。学校要加大对教师培训的资金投入,派选教师到名牌大学进修学习,到优秀的企业中去更新知识,学习企业的管理。在亲身实践中,教师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实践方案,更好的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对症下药,培养出毕业生相应的知识与能力。建设出科学的教学体系,了解当前最新的科学技术,以便学校也做到与时俱进,更新学校的技术设备。此外,学校还可以聘请企业的优秀人才来学校交流探讨,开展学术交流会。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学校有强大的师资队伍,才能使学校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适应企业新技术的发展要求。

2.4 加大投资力度,更新企业的仪器设备

实践教学的开展大多需要特意的实验课程的设定,还需要相关的仪器设备。现今社会,学校的仪器设备与企业的实际应用设备差距越来越大。我们挑选仪器设备时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购置的仪器设备要与社会实际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更加符合工业实用性的要求。一个优秀的校内实训中心在技术水准上要体现出现代的理论与技术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更好的开拓出自身的能力。

2.5 强化实验室管理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率

我们只有强化实验室的管理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实践教学的作用。在选择实训项目时,我们要针对那些有较强的技术含量的实训项目,要体现出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的要求。在实验室的管理方面我们要发挥创新思维,充利用现有的实验设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摆脱以前实验室封闭的束缚,处理好学生在选课与实验时间上存在的矛盾,以便让学生在有了创意的实验方案后能够充分的利用实验设备完成。

3 结束语

总之,一个好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样一个对实践要求相对就较高的专业来说。一个合理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更是必不可少的。在真正提高我们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的道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浩,胡学钢,侯整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建设[J].计算机教育,2007,22:73-74.

[2]肖利,李海波,刘茂军.全面实施物理实验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素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4).

[3]张辉宜,吴光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14-115.

[4]蔡安江,郭师虹,阮晓光.浅谈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实践教学管理条例(试行) 篇9

一、总述„„„„„„„„„„„„„„„„„„„

二、工作重点„„„„„„„„„„„„„„„„„

三、完善制度建设,注重实践成长„„„„„„„

4四、本学期主要活动安排„„„„„„„„„„„

5五、展望未来,在激情中不断前进„„„„„„„„

235

一、总述

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学生会也将进入新的一轮工作中去。针对上学期工作的情况,学生会将努力在这学期中做到以下几条:

1、继续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学生会工作章程。坚持以服务学校工作为中心,服从学校学生处、团委的领导,不断加强学生会内部建设,参与学生的日常管理,发挥学生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2、加强学生会各部、各班班委会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学生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继续做好同学与学校之间的桥梁。我们会在这学期中继续完善这一职能。做好意见、建议的反馈工作。

4、加强对学生会干部以及干事的监督和管理。对广大同学起好带头表率作用。

5、开展多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丰富校园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

6、继承学生会以往工作中的长处,弥补不足,扬长补短,并在各项具体工作的实施中有所创新。

二、工作重点

1、工作思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服务他人,锻炼自己)

团总支学生会的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团总支学生会成员的自身建设是我们整个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干部思想能力建设,培养学生干部积极的思考能力,从埋头苦干到明白为什么干、怎么干、怎样才能干得更好,让干部能思考、能创新、有能力更有深度,使团学工作的目的性及意义性更强,并最终实现将团总支学生会建设成一个团结高效健康向上的学生组织,开展更有意义,更能体现党总支指示精神的各类活动。

2、工作方式(做实,做精,做新,做出去,团结协作)

首先,团学组织有义务帮助学生干部加强自身建设,倡导学生干部突出“学生”身份,提倡“服务”意识,避免“老爷”作风,提倡“带头苦干”,避免“颐指气使”,在带头干工作的同时提高个人能力,做到干一样,会一样,精一样,在工作中促进个人能力的提高,使每位学生干部都成为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大学生。

其次,再做实事,把事情做好的情况下。争取做到创新,做学生工作不能死搬教条,年复一年,没有创新就没有突破,没有结合实际的创新就不会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所以要做一些创新的活动。还有就是不能只是小范围的搞活动,在学校做毕竟施展空间有限,所以争取把活动做出去,要和社会上的团体机构多联系,只有走实践道路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再者,加强干部思想道德的建设,倡导学生讲奉献不求回报,讲素质不请功劳。实现整体团学组织形成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和谐气氛。

三、完善制度建设,注重实践成长

1、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激励监督大家积极参加进来

2、完善例会制度,做好一周一小结,一月一大结。

3、建立更加完善资料收集体系,使学生会宝贵的工作经验得以保留

4、做好部门会议的建立健全,注重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

5、注重本系学生会和校学生会以及兄弟院系的学习交流

6、继续走实践成长的道路,注重实践教育

7、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使学生干部和同学参加的积极性保持高涨

8、依据专业特色,建立长久特色活动

9、继续坚持宿舍日常检查,以及宿舍安全教育

10、完善学生会常态化工作,主要是检查,服务之类

11、继续加强学风建设,增加同学的学习氛围

12、完善对各个班级的管理建设

13、继续加强宣传部建设,加大力度宣传学生会工作

14、继续发扬以点带面的工作方式,层层带动

四、本学期主要活动安排

1、学雷锋活动(团日活动)启动….........三月上旬

2、安排毕业生参加学校专场招聘会………………………………….三月中旬

3、校足球赛、篮球赛、健美操(训练)…………………………三月中旬

4、校运动会运动员训练、入场方块队训练………………………三月下旬

5、辩论赛训练………………………………………………………………..三月下旬

6、五四合唱比赛训练…………………………………………………….四月上旬

7、运动会……………………………………………………………………………四月中旬

8、篮球赛、健美操(比赛)…………………………………………四月中旬

9、五四大合唱,五好团总支建设…………………………………四月下旬

10、校足球联赛………………………………………………………………….五月上旬

11、创新创业大赛……………………………………………………………五月上旬

12、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布置………………………………………………五月下旬

五、展望未来,在激情中不断前进

生命科学与技术系学生会全体成员将以更高的热情和充足的干劲积极投入到下一学期的工作之中,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服务同学,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力争使下学期的学生会工作更加有声有色,学生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为同学们创造一个舒心而充满朝气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我们将组织更多有益于同学们学习、生活的活动,丰富生命科学与技术系同学们的精神生活,并尽力提高活动的影响力,提高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实践教学管理条例(试行) 篇10

现象一:很多学生一来机房,就坐在电脑面前,迫不及待地打开游戏,想趁着没有正式入课,小玩一会。很多时候,这个“小玩”可能会持续半节课甚至于整节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成功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吸引学生散落在课外游离的心,而且还能有效打断学生从“小玩”到“大玩”的演变,将心收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如在幻灯片制作的操作课上,我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一位学生制作的幻灯片。为了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我还为这个幻灯片配上了和谐的音乐,学生听着,看着,心也跟着沸腾了起来,纷纷举手询问制作的方法。通过耐心的讲解和学习,学生也能简单制作一些作品。之后,组织学生互相鉴赏,取长补短。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兴致都非常高,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

现象二: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个体,教学中不可能是按照教师的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期间,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的事件。面对学生的错误,相信大部分的教师都和我一样,选择了责备和批评,无形中伤害了学生,导致他们再也没有提问和回答问题的勇气和信心,课堂氛围沉寂非常。

课堂氛围差,不仅影响教师的教学激情,而且还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教师也很难及时收到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无法正确地进行课堂教学方式的调整和改变,导致教学效果的低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尊重学生,对学生的提问,即便是很简单的问题,也应有耐心地、详细地解释清楚;对于学生的回答,即便回答是不全面的甚至于是错误的,也应给予学生鼓励,鼓励他站起来的勇气,给予他再接再厉的力量。

现象三:计算机课上,学生个体差异明显,教师多数都用学号或者座位来区别优差学生,导致部分学困生严重自卑,缺乏自信,课堂学习中不懂装懂,浑噩度日。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应该公平、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是学困生就不认真听课,而是我们的教学没能吸引学困生。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全面提高。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实践教学管理条例(试行) 篇11

1.1 我国家禽产业化育种的特色

产业化育种与研究性育种显著不同, 主要表现在:育种制种规模大;主要观测项目集中3~4个;选择目标必须对准现实和未来市场;育种周期要尽量短, 控制在三年至三年半内;育种制种技术性强, 成功把握要最大化;要求育种人员素质高, 选育与推广应用密切结合的原则。

例如:我国黄麻羽鸡育种大公司有20多个。他们基础群量都很大, 一般都有5000万只到几十万只, 而且都是采用人工授精技术, 电脑智能孵化进行繁殖, 进行闭群繁育, 表型选择的基础上的横交固定, 形成多个合成系, 已经有生产性能比较稳定的基础鸡群。但由于早期增重慢, 育肥效果差, 耗料多, 繁殖率低“四大缺陷”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为克服这些缺陷, 现在必须进行产业化育种制种, 即以家系为主的系统选育。

根据二十世纪上中叶, 国外100多个鸡的育种公司, 到二十世纪末仅三大肉鸡育种公司的经验和教训, 在21世纪上叶我国黄麻羽肉鸡育种公司, 可能在我国华南、西南或华东地区;白羽肉鸡和特优肉鸡育种可能在华北或东北地区。可能最终形成三大肉鸡育种公司。它们的竞争主要是育种科学技术上的竞争, 因为其它条件彼此基本相当。其结果是:其它公司的标准鸡场可能成为联盟公司的祖代、父母代制种场或商品鸡生产场。具有我国特色的肉鸡育种技术, 特别是黄麻羽肉鸡育种制种技术, 值得认真研究, 并进一步试行推广应用。

1.2 配套品系系统选育程序

1.2.1 品系形成

杂交→回交→横交固定→基础群→家系育种。例如→黄麻羽肉鸡选配→家系人工授精→家系采种蛋→家系入孵→家系出雏带号、称重→8周龄称重、羽色等选择→140~150日龄再次表型选择→按家系上笼, 做笼位记录→280日龄将收集的家系全部资料进行综合指数选择→287日龄选种→300日龄选配→进行下一个世代家系繁殖。

1.2.2 采用国际统一编号

010101→602030, 前两位为父号, 中两位为母号, 后两位为子代号。充分利用全同胞、半同胞混合家系, 而肉鸡父系主要是半同胞选育。

1.2.3 体质外貌选择标准

体质外貌质量性状 (阈性状) 用表型选择, 详见表1。

1.2.4 数量性状统计

(1) 凡是数量性状, 如产蛋数、蛋重、体重等都采用综合指数选择, 公式如下:用电脑程序进行计算。

I为选择指数;i观测项目;Wi加权值;h2i遗传力;Pi表型值;P表型值平均值。

(2) 当采用“双选育种法”时, 如上述A、B两系, 可分别计算IAIAB, 同样, 有IBIBA, 通过它们可计算综合选择指数IC, 例如:

IC=姨IA.IAB根据IC值确定所选留的家系鸡。

(3) 各系采用核心群选育法, 即60个家系的公鸡, 选择最优的10个为核心群, 其余50个为一般群, 进行混合家系选择。以后种公鸡主要来源于核心群。

★体质外貌鉴定是根据上述标准, 制定“十六法”, 即“十看六摸法”:

★十看:首先看整体外观是否合格, 然后 (1) 冠髯耳; (2) 鼻、眼; (3) 喙、舌; (4) 头、颈; (5) 翅、背; (6) 胸、腹; (7) 脚、爪; (8) 尾、泄殖腔; (9) 羽被; (10) 羽色。

★六摸: (1) 头、颈; (2) 翅、背; (3) 胸、腹; (4) 脚、爪; (5) 耻宽; (6) 腹宽。

1.2.5 三品系配套模式

根据广东各大公司的实践经验, 在三系制种中, 普遍采用矮脚鸡, 含dw基因, 参与制种, 种鸡经济效益可以提高40%以上, 其中节省饲料20%以上;商品鸡可以提高10%以上。已经获社会经济效益30多亿元。

2 零世代家系系统选育

2.1 零世代选种

2.1.1 基础群整群

表型选择, 特别是对有病鸡、冠萎缩、冠发白、肛紧缩、冠髯发白、耻骨距不到三指宽的鸡进行淘汰。从理想型公鸡中, 选2~3%, 即60只, 为零世代家系公鸡。

2.1.2 调整笼位

把每笼的鸡数调整到2~3只鸡 (数量一致) 。可以观测5000~7000只基础群种鸡。

2.1.3 记录笼位产蛋期

必须在同一日龄内, 单独记录成年母鸡在30~60天为宜。

2.1.4 拣蛋

每天一次性拣蛋, 即在下午4:30分之前, 4:30分之后的计为第二天的产蛋数, 做好记录。根据笼位产蛋总数, 计算平均饲养日产蛋率, 进行笼位选种。可以选出20%的高产鸡笼位, 约1000~1400只优良母鸡。

2.1.5 选择

根据体质外貌选定60只公鸡, 根据产蛋性能选出1200只母鸡。

2.2 零世代选配并组建家系

2.2.1 组建家系

一只公鸡随机配20~25只母鸡 (必须是整笼位) 。牢记:为不影响鸡的产蛋性能, 不要调整原高产母鸡的笼位。在人工授精时, 按选配计划寻找要配的家系种鸡笼位。根据基础群成年公鸡表型选择和母鸡笼位记录的产蛋性能进行选配, 如:选60只公鸡, 每只选定的公鸡, 随机选配20母鸡, 计1200只。共组建60个家系。

2.2.2 采种蛋时间

原有配的公鸡停输精后5天, 用新的家系公鸡输精, 在第13天开始采用新的家系公鸡的种蛋。此前后可以采生产用蛋。

2.2.3 入孵

每采10天种蛋入孵一次, 连续入孵2批。

2.2.4 特别注意

(1) 捡种蛋时, 蛋上要记号。大头记品系号、公、母鸡笼位号 (家系号) 、采蛋时间。 (2) 每天采的种蛋, 放在孵化室指定的地方, 前5天的蛋小头向上, 后5天的蛋大头向上, 但孵化前一天必须全部大头向上。

2.3 零世代家系入孵

码盘:将同一个家系的种蛋放在同一个孵化筛内, 建立入孵登记卡。按孵化室的标准规程进行孵化。比一般孵化最好落盘时, 与拣雏推迟2小时, 出雏温度37.3℃。

到19天照蛋后对白蛋、血蛋进行登记后落盘。同一个家系的蛋必须放在同一个盘内或网兜内。盘内必须放一个出雏登记卡, 卡上注明公鸡家系号、出雏蛋数、出雏时间。

出雏前准备工作:准备出雏相当数量的翅号、出雏记录本, 电子秤等。

两批出雏至少6000只雏鸡, 每个家系按4只母雏选留一只公雏, 大约留750只公鸡。每个家系随机抽测50只雏鸡体重。

按国际标准统一戴号, 戴好翅号。凡新参与带号的技术人员必须事先进行带号技术培训。凡带好翅号后, 要互相进行检查是否带在标准的位置, 以防掉号或伤翅膀。

2.4 零世代育雏育成期家系观测及选择

按兽医要求进行标准免疫、检疫, 记录每只鸡的死亡淘汰原因。

按育雏育成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强调各家系鸡都必须在同样环境下观测。

种雏在56日龄前按自然光照充分采食。观测鸡数不少于3000只, 56日零称重, 并按育雏鸡原始记录进行登记。

根据发育程度选性早熟的公母鸡进行选种。选种: (1) 重量在平均数以下的鸡进行淘汰。方法:先抽测公母各50只鸡称重, 算出平均数; (2) 淘汰:参考“十看六摸”进行表型选择, 特别是羽色不合要求、性成熟晚, 有其它损征的全部淘汰。一般淘汰60~75%。

2.5 零世代成年期家系观测

到154日龄 (22周) 上成年鸡笼, 按种鸡标准进行饲养。按家系, 随机抽测公母鸡各15只体重。

按家系装笼, 同一笼位是同一公鸡的后代, 每笼最好放母鸡2只, 记笼位产蛋记录直到280天。

称开产10%时的蛋重, 即每个家系50个蛋的单个蛋重。

280天日龄按上述要求记录家系产蛋量;称蛋重、体重。

记录每只鸡的死亡或淘汰原因。

2.6 在专家指导下进行综合指数选择与选种

进行60个家系育种资料的整理、统计分析, 并进行全面家系综合指数选择;根据记录资料, 进行资料统计, 计算综合选择指数。按该资料进行选择, 并到现场选重。

母鸡除家系选择外, 还必须进行家系内选择及一般家系选择。共选出至少1500只, 其中最好的200只。最好的母鸡主要来源于核心群家系, 其余来源于一般家系群, 即卫星群。

3 一世代选育家系的系统选育

3.1 一世代选配期

从零世代41周龄, 10个核心群家系中选出最好的10只公鸡, 选出1500只母鸡中最好的200只, 组建核心群家系。根据各个家系的成绩选取10个家系进行避免全同胞和半同胞后的随机选配。

其余50个家系为混合家系, 公鸡都来源于核心群的同胞兄弟;母鸡来源于较好的1500只母鸡, 用混精输精, 作为扩繁群, 即卫星群。

经选配, 同样共组成60个一世代新家系, 包括混合家系进行两批家系繁殖。

10个核心群带翅号;卫星群不再带翅号, 进行群选群育, 但与配公鸡来源于核心群。

3.2 一世代家系育雏育成选育观测期

按兽医要求进行标准免疫、检疫, 记录每只鸡的死亡淘汰原因。

按育雏育成操作规程严格执行。

种雏在7~56日龄前按自然光照充分采食。至少观测公、母鸡3500只鸡。56日零称重, 并按育雏鸡原始记录进行登记。

根据发育程度选性早熟的公母鸡进行选种。选种:重量在平均数以下的鸡进行淘汰。方法:先抽测公母各50只鸡称重, 算出平均数;淘汰:参考“十看六摸”进行表型选择, 特别是羽色不合要求、性成熟晚, 有其它损征鸡全部淘汰。一般母鸡淘汰60~75%。

57~154日龄, 继续按日报表常规记录耗料、免疫、体重 (周) 、死淘等, 统计0~22周成活率。

3.3 一世代家系成年鸡选育观测期

到154日龄 (22周) 上成年鸡笼, 按种鸡标准进行饲养。

上笼时按家系称抽测母鸡和公鸡的体重。每个家系抽测不少于30只。不足30只的家系公鸡淘汰。

按家系母鸡装笼, 同一笼位是同一公鸡的后代, 每笼最好放2只, 记笼位产蛋记录, 直到280天。混合家系按群体观测记录, 但观测项目与核心群家系完全相同。

称开产10%时的蛋重, 即每个家系50个蛋的单个蛋重。

280天日龄按上述要求记录家系和混合家系产蛋量;称蛋重、体重。

记录每只鸡的死亡和淘汰原因。

154日龄上种鸡笼。上笼后产蛋记录到66周, 统计66周入舍及饲养日产蛋量。

3.4 在专家指导下进行综合指数选择选种

进行60个家系育种资料的整理、统计分析, 并进行全面家系综合指数选择;根据记录资料等, 将资料统计, 计算综合选择指数, 计算包括56日龄体重、280日龄产蛋量及蛋重, 育雏育成成活率及其它 (冠高、羽色、胫色、皮肤色、胫长等) 外貌评分等, 进行选种。选出10个最好的家系, 同时选出最好的10个家系的公、母鸡。

母鸡除家系选择外, 还必须进行家系内选择。共选出1500只, 其中最好的200只, 最好的母鸡主要来源于核心群家系, 其余来源于卫星群。

4 二世代家系系统选育

4.1 二世代选配期

根据统计到40周龄产蛋记录, 41周龄利用综合选择指数选取1500只母鸡, 60只公鸡组建家系60个 (一只公鸡, 20~25只母鸡) 。根据各个家系的成绩选取10只家系进行避免全同胞的随机选配。留二世代核心群家系的公雏和母雏。

其余50个家系为混合家系, 公鸡都来源于核心群的同胞兄弟;母鸡来源于较好的1500只母鸡, 用混精输精, 作为扩繁群及卫星群。

核心群公母鸡全部戴号, 卫星群不带翅号进行群选群育, 但与配公鸡来源于核心群。

44周龄开始, 将B、C两系中10个核心群家系公母鸡进行正反交, 同样按以上项目进行全面观测。

4.2 二世代育雏育成、成年观测期

除“双选育种法”外, 其他项目和观测方法与一世代完全相同。

4.3 在专家指导下进行综合指数选择选种

用“双选育种法”进行选择, 其他与一世代同。

5 三世代家系系统选育

5.1 三世代选配期

根据二世代选种结果, 选取1500只母鸡, 60只公鸡组建家系60个 (一只公鸡配25只母鸡) 。根据各个家系的成绩选取10只家系进行选配, 尽量避免全同胞的随机选配。留下世代的公雏和母雏。

其余50个家系为混合家系, 公鸡都来源于核心群的同胞兄弟;母鸡来源于较好的1500只母鸡, 用混精输精, 作为扩繁群, 即卫星群。

核心群公母鸡全部戴号, 卫星群不带翅号, 进行群选群育, 但与配公鸡来源于核心群较好的公鸡。

44周龄开始, 将A、B两系中10个核心群家系公母鸡进行正反交, 同样按以上项目进行全面观测。根据观测结果用“双选育种法”进行选择。

5.2 三世代育雏育成、成年观测期

除“双选育种法”外, 其他项目和观测方法基本相同。

5.3 在专家指导下进行综合指数选择与选种选配

原有家系鸡应该按国家测定站要求, 观测群体记录, 直到66周龄 (462天) , 这期间可以根据需要采祖代鸡种蛋或父母代种蛋出售, 其它与一世代同。

根据观测结果用“双选育种法”进行选择, 然后全群进行随机选配。

例如:经过上述三个世代的选育, 只有四只公鸡留下了血缘, 其中15号公鸡含有25%的血缘, 成为理想的标准品系, 例如图2。

6 结论与探讨

每个配套系按上述办法至少选出三个品系, 其中B系为含dw基因的矮脚鸡, 在二、三世代中分别与C系和A系的核心群进行了“双选育种”, 这样该配套系有很好的配合力, 即杂种遗传力优秀, 育种周期可以缩短30%。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品系系统选育工作已经结束。此后进行表型选择, 随机选配, 自群繁育, 并用三系杂交配套推广应用。以上方法在北京白鸡、京星肉鸡、宫廷凤凰鸡等试验应用效果很好。肉鸡育种基本实现了安全、快速、完好的目标。

上一篇:绘画亲子活动方案下一篇:屠宰场办理合格证所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