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站策划个人简历

2024-06-0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站策划个人简历(精选7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站策划个人简历 篇1

姓 名: glzy8.com

性 别: 女

出生日期: 1987-04-19

民 族: 汉族

现所在地: 南京市

户 籍: 延吉市

学 历: 大专

毕业学校: 江苏徐州师范学院

所学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求职意向

工作类型: 全职 薪酬待遇: 面议

工作经验: 二年 到岗时间: 随时到岗

期望工作地区: 南京市

期望工作岗位: 网站策划 网络管理员

自我评价

•本人热爱软件事业,自学能力强,对于新知识接受快,勇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

•为人诚恳,待人真诚,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组织能力

•有比较强的动手能力,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有很好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上进,能够吃苦耐劳,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有着一年半软件项目开发经验,和半年的推广经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网站进行分析,优化,使其达到最佳

工作经验

2008年1月—2009年4月 常州市正选软件有限公司

担任职位:网站及软件的开发和维护

工作描述:在这家公司,我不仅学习了很多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同时也学习了很多技术,丰富了我的工作经验。开发一个项目,必须做好前期工作,否则将前功尽弃。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可行性研究于计划—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维护,每个步骤都非常重要。同时,团队开发项目时,必须有团队精神,这也是程序员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此外,IT行业发展很快,在完成工作后,还要学习课外知识,给自己充电

2009年6月—2009年12月 南京长江医院

担任职位:网络推广

工作描述:在这家公司虽然对技术方面要求不高,但却从而学习到关于搜索引擎优化的相关问题!通过对网站的内部、外部优化,加上付费竞价方式,满足网站收录量,点击数,让更多的顾客通过网络了解我们网站,了解这家医院!达到对医院的知名度!

教育培训

2005.9-2008.6 徐州师范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科

其他技能

计算机能力: 熟练 本地方言: 南京话 一般

第一外语: 英语 中级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diyifanwen@glzy8.com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站策划个人简历 篇2

1 专业介绍及就业情况分析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通过学习,学生主要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通过对本校近几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大体可以得出以下几条结论。

第一,社会上随着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增多,就业竞争十分激烈。计算机专业自上世纪90年代末快速发展以来,每年的毕业生均超过其他理工科专业的毕业生,这样势必导致计算机学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第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前景广阔。从全球IT行业的发展看,经过前几年的低迷发展,IT行业已经逐步走出低谷。从我国IT从业情况分析,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人才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仍将很大。

第三,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本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仍倾向于经济发达地区或工资待遇高的地区,而这些地区用人单位由于有充分的选择余地,致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会越来越高[1]。

2 课程介绍

《动态网站设计实践》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使用动态网站知识并付诸实施,实现数据库的调用,从而实现数据交互。本课程以JSP的Web开发技术为背景,利用JSP技术将网页设计与SQL Server 2000后台数据库结合起来创建高效、健壮的网站系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JSP动态网站设计的基础知识,并得到必要的实践技能训练。为学生以后从事网站编辑、网站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3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动态网站设计实践》属于专业技能课程,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要求很强。通过几年教学实践,认为该课程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在教学方法上,目前很多高校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课程内容的传授,将课程划分成理论课程和上机实践课程。在理论课程中,教师主要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内容过于枯燥,极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而在上机实践环节中,因为学生没有充分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所以只能照着课本敲代码,造成学生机械敲代码,机械看结果的现象。这样的现象使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去掌握实践所要达到的一些技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2)在考核形式上,对理论知识考核的内容比较多。很多高校对于这门课程的考核仍以笔试为主,考查学生对动态网站设计技术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种考核方式不够立体全面,不能对学生的技能和能力做一个全方位的考核。

(3)在课程内容的讲授上,教师比较注重课本上的内容,往往认为学生只要掌握课本的内容便具备了相应能力,因而对课程结构不够重视。而实际上课程结构是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知识的组织方式往往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2]。

4 课程改革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第三学年上学期开设《动态网站设计实践》课程,此时学生已学习了《Java程序设计》、《网页设计基础》、《数据库原理》等基础课程。对于这门新课程而言,虽然学生也可参照教材完成一些小实例或小项目,但是对于整个课程而言,这些实例或小项目并不能帮助学生完全理解以前所学习的知识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针对以上现状,本专业的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探讨[3]。

4.1 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

《动态网站设计实践》课程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了适合本专业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该模式使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现了“教学做”三位一体。在该模式下,注重应用多种教学方法,达到训练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4.1.1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4]。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课程内容的教学载体是真实的软件产品,本校的信息管理网站。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对站内邮件系统、调查问卷管理系统、新闻发布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子系统的驱动分析及改进,最后建成一个学校综合信息管理网站。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关键在于设计任务时必须有针对性,切记形式化和简单化。

4.1.2 项目驱动教学法

项目驱动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软件工程思想把多个经典的工程项目展开并逐步实施,学生在项目研发中可以比较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其中,教师的角色可以是项目经理,再将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指定组长为项目小组长,其他同学为项目开发小组的程序员。教师对组长进行项目管理,组长对组员进行项目分工和项目管理。项目完成之后,由指导教师组织项目小组进行项目的演示,在演示过程中,其他成员可以对项目中的问题进行提问,相互探讨,最后再由教师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总结,通过对项目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5]。项目驱动教学法更加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可使每个学生对实际项目开发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人深的完整认识。

4.1.3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在《动态网站设计实践》课程中,教师通过典型案例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掌握JSP知识的运用和编程方法[6]。例如,比较两种经典的开发模式:JSP+JavaBean,即模式一;JSP+JavaBean+Servlet,即模式二。在讲模式一的时候,教师首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案例,例如计数器,进行案例分析、编程演示,学生通过模仿完成案例。在讲模式二时,对模式一的计数器进行更改,改为模式二的开发模式。比较两种模式的本质区别及其联系,评价它们各自的优势,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改革考核形式

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特点及该门课程自身的特点,制订了符合本专业的考核方法。取消学生笔试,将期末作业、平时考查、作业考核、比赛获奖、论文等多形式融合到一起,形成多角度考核体系。具体划分如下:

(1)期末作业,占总成绩的50%。期末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动态网站知识,自定主题,制作一个简单并且功能齐全的动态网站。该作业在期末前一个月就布置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独立完成。主要考察学生对动态网站设计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平时考查,占总成绩的20%。平时考查成绩由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等情况组成,主要是来督促学生课堂的学习积极性。

(3)阶段测试,占总成绩的20%。阶段测试由任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分阶段对学生进行测试,以检查学生这一阶段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根据这一阶段的授课内容,出一些操作题,比如建立网站的数据库,制作注册与登录模块,或进行数据的添加、修改与删除等操作。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上机完成任课教师布置的题目,任课教师及时给学生打分。

(4)其他考核形式,占总成绩的10%。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参加学校或其他部门组织的动态网站设计比赛,也可以撰写相关论文,最后教师根据比赛获奖和论文发表情况判定成绩。

5 结语

分析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动态网站设计实践》课程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对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但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加大力度,不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合格的软件技术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柯钢,李建新,杨怀德,祝衍军.JSP编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福建电脑,2012,(11):201-202.

[2]余正红,尹朝庆.JSP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18):17-20.

[3]马建红,姬莉霞,张晗.JSP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新说[J].专业教育研究,2012,(9):82-83.

[4]郝志平.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科技戗新导报,2009,(12):180-181.

[5]张哲,陈桂生.在JAVA语言教学中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18):160-16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站策划个人简历 篇3

关键词:课程体系:核心课程;核心知识体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虽然很年轻,但它已经成为一个基础技术学科,在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等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近50年来,我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在国家建设需求的推动下,从无到有,逐渐壮大,尤其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更是高速发展,已经成为理工科第一大专业。

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量大,社会需求面宽的现实,“十五”期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9月第一版,以下简称为《规范》)。其中,“战略研究报告”建议改变当前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的趋同性,鼓励办学单位对毕业生的分类培养,取4个可能的方向,即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以及信息技术。《规范》参照Computing Curricula 2005,分别详细给出了四个方向的核心知识体系,以及覆盖它们的必修课程组示例。

《规范》体现出的“分类培养”精神得到了广泛认同,人们普遍认为中国800个左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点,按同一种模式或者培养方案进行教学是难以满足广泛的社会需求的,许多学校也希望得到分类培养的具体指导。但是,如何理解和实现“信息技术”等新的专业方向的教育,如何利用已有的基础,更好地实践《规范》,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

为了能更好地利用现已建成的国家、省部级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等优质资源,希望能够按照4个专业方向公共要求来构建一些基本课程,每一个方向都可以通过在这一组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来形成符合《规范》的完整的专业方向教学计划。这一组课程是“耳熟能详”的,无论是从师资还是教材的角度,在开始走向规格分类实践时,也是一种现实做法。

一、核心课程选取的原则

本项研究的基本目的是要推荐一组课程,当办学单位希望按照《规范》描述的知识结构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时,无论四个方向中的哪一个,都能够比较方便地在这组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扩充而实现。显然,符合这个要求的一组课程不是惟一的,我们着重考虑了如下几点原则。

1.体现公共要求

《规范》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划分成4个专业方向,虽然他们有着不同的问题空间、能力要求、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但还是有共性的部分,这也是作为同一个专业的不同方向所决定的。公共核心课程应该能够将这些公共的要求涵盖进去,实现在课程层面上对公共知识体系、专业培养公共要求和基本特征的体现。

2.有利于构成优化的课程体系

公共核心课程需要与其他相关课程一起才能构成完整的教学计划,所以,这些课程需要易于与相关课程结合,构成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

同时我们注意到,近些年来,许多学校在制定新的教学计划中,采用了设置分级平台的基本框架。例如,要求教学计划由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等组成。考虑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对应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这些课程可以适当照顾到学科的要求,构成一个既照顾到学科,又照顾到专业的基础平台,给人们制定有特色的教学计划提供一定的基础,使得人们能够方便地构建完整的、全局优化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3.充分考虑学时的限制

由于公共核心课程相当于学科、专业平台的基本内容,所以,只能做一个较小集合,而且课程的学时数要尽可能小,目标在于体现专业教育的最基础要求,同时给具有特色的完整的教学计划的制定留有足够的空间。特别是近些年来,不少学校已经将教学的总学时数降到2500学时以下。所以按照20%计算,将公共核心课程的总学时控制在500学时以内。

4.尽可能成熟的课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办50余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一些课程的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这些课程将在专业教育中起到核心、骨干作用,将这些课程进行适当改造后构成公共核心课程,有利于充分利用已有的优质资源,迅速提高整体办学水平。所以选取的课程应该是“耳熟能详”的成熟课程。

5.体现本专业教育基本特征

课程要体现学科教育的一些基本特点。例如,虽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涉及到计算机理、工程实现和开发利用,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一个以技术为主的学科,特别是在本科教育层面上更是如此。所以课程要对技术和学生的技能训练有较好的体现。除了学科抽象、理论两大形态使得初学者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践去深入体会外,还要考虑社会要求本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去实现一些系统的研究、构建和维护。因此,选择的课程应该在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上有引领作用。此外,在本学科发展异常快速的时候,这些课程相关的内容应该是成熟的、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

二、核心知识体系

这里给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力求从不同专业方向的公共需求出发,给出该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我们并不试图包括各个专业方向教育要求的全部知识,每个专业方向都需要在此基础上按照专业方向的教育需要增加所需要的知识,以构成完整的专业方向知识体系,其具体内容可以参考《规范》。由于是基本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所以,没有包含推荐的选修知识。该知识体系共包括8个知识领域,39个知识单元,共342个核心学时。其中,

(1)离散结构(DS)60核心学时,包括函数、关系与集合、基本逻辑、证明技巧、图与树。

(2)程序设计基础(PF)67核心学时,包括程序基本结构、算法与问题求解、基本数据结构、递归、事件驱动程序设计。

(3)算法(AL)28核心学时,包括基本算法和分布式。算法。

(4)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AR)60核心学时,包括数据的机器级表示、汇编级机器组织、存储系统组织和结构、接口和通信、功能组织。

(5)操作系统(OS)32核心学时,包括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原理、并发性、调度与分派、内存管理、设备管理、安全与保护、文件系统。

(6)网络及其计算(NC)48核心学时,包括网络及其计算介绍、通信与网络、网络安全、客户,服务器计算举例、构建Web应用、网络管理。

(7)程序设计语言(PL)13核心学时,包括程序设计

语言概论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8)信息管理(IM)34核心学时,包括信息模型与信息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建模、关系数据库、数据库查询语言、关系数据库设计、事务处理、分布式数据库。

按照各个方向核心知识结构的要求,公共核心知识体系覆盖计算机科学341核心学时的内容,覆盖率为60.9%,覆盖计算机工程246核心学时的内容,覆盖率为44.7%:覆盖软件工程199核心学时的内容,覆盖率为40.3%覆盖信息技术136个核心学时,覆盖率为48.4%。

三、核心课程

公共核心课程共包括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7门,这些课程的名称都采用了尽量一般化的处理,即后面没有诸如“基础”,“原理”或者“技术”之类的字样,为学校开设具体课程留有空间,学校可以根据自己课程的特点添上适当的限定,进一步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

表1给出了各门课程所含的必修知识单元和所需要的学时数,和各个学校相应课程的实际教学时数相比,其中有的课程必修学时数多一点,有的少一点。所需要的总课时为448。希望各个学校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可以通过强调某些内容来体现自己的特色。

四、专业方向必修课程示例

按照各个专业方向必修知识体系的要求,以7门公共核心课程为基础,构建相应方向的必修课程。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给出的仍然只是“示例”,各个办学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出更具特色的必修课程,并制定出恰当的教学计划。

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的必修课程示例: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基础、离散结构、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基础、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数字逻辑、社会与职业道德。15门课程共计776学时。

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的必修课程示例:计算机导论、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电路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社会与职业道德。16门课程共计理论学时920学时。

软件工程方向必修课程示例:软件工程专业导论、程序设计、面向对象方法学、数据结构和算法、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工程经济学、软件工程、软件代码开发技术、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需求分析、软件项目管理。16门课程共计920学时。

信息技术方向必修课程示例:信息技术导论、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应用集成原理与工具、Web系统与技术、人机交互、面向对象方法、信息保障和安全、信息系统工程与实践、系统管理与维护、社会与职业道德。17门课程总计920学时。

五、结语

《规范》将“核心知识结构”作为开办相应专业方向必须的要求,可以用不同的课程组合来覆盖,《规范》中给出的“核心课程”只是这种覆盖的一个“示例”,这里给出的是另一个“示例”。事实上,这也是《规范》所鼓励的。这里的“公共核心课程”并不是《规范》中四个“核心课程”集合的简单交集,而是根据对四个方向的理解,对它们公共核心知识单元的一个课程覆盖。是每个专业方向公共的必修课程,而不是任何一个方向完整的必修课程集合。

无论开办哪个专业方向,都可以在这里提出的“公共核心课程”基础上,根据不同方向的要求添加若干课程,形成“必修课程”集合(完整覆盖《规范》中的核心知识结构),然后再根据本学校的情况开设一些选修课程。这样,当一个学校希望开设多于一个专业方向时,教学资源有可能得到较大程度的共享。如果一个学校要将原来的教学计划改造为“信息技术”方向,许多已有的课程都可能被利用上。

我们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对多数学校产生直接的帮助,也盼望各个学校在实践中基于《规范》不断创造出新的教学计划和模式,形成一个百花齐放的局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简历 篇4

郑xx

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男|28岁(1987年3月26日)

居住地:保定

电 话:134********(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1年2个月]

公 司:XX有限公司

行 业:计算机软件

职 位:软件测试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 校:河北科技学院

自我评价

忠实诚信,讲原则,说到做到,决不推卸责任;有自制力,做事情始终坚持有始有终,从不半途而废;肯学习,有问题不逃避,愿意虚心向他人学习;自信但不自负,不以自我为中心;愿意以谦虚态度赞扬接纳优越者,权威者,平易近人。为人诚恳,性格开朗,积极进取,适应力强、勤奋好学、脚踏实地,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工作积极进取,态度认真。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一个月之内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计算机软件

目标地点:保定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软件测试

工作经验

2012/8 — 2013/10:XX有限公司[1年2个月]

所属行业: 计算机软件

测试部 软件测试

1.完成测试用例编写,准备测试数据,搭建测试环境

2.根据测试计划及测试案例执行测试,并根据测试要求,实施功能测试

3.根据测试结果,登记相应测试缺陷,跟踪缺陷的解决,协助开发人员重现缺陷

4.完成软件测试报告、测试总结的编写

2011/7 — 2012/7:XX有限公司[1年]

所属行业: 计算机软件

程序部 软件测试

1.负责电商管理平台项目的所有测试工作

2.参与需求制定,评审以及测试计划的安排工作

3.根据项目实际需求制定测试流程以及相关过程的管控

4.负责测试用例的编写

5.执行测试用例并提交缺陷报告,跟踪缺陷报告的处理过程

教育经历

2007/9— 2011/6河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证 书

2008/12大学英语四级

语言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个人求职信 篇5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浏览我的自荐信,为一位满腔热情的大学生开启一扇希望之门。

我叫XXX,性别男,是一名即将于2015年6月毕业于XXXXXXXXX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贵公司实力雄厚、重视人才,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通过对贵公司招聘材料和自身条件,我决定应聘公司XX一职。

我在校期间学习了计算机汇总、计数,制表、平面设计(含Dreamweaver.2004、Photoshop的使用),ASP编程控制器的原理和操作等十多门专业课程,成绩优良。我还参加了省计算机技能鉴定中心的考试,获得计算机操作windows2000软件使用优秀、平面设计中级证书、ASP编程中级证书、计算机就业岗位资格证书等。两年中,我被评为校级“优秀团员”一次,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一次。

贵公司成立以来,实力快速壮大,蒸蒸日上;以人为本,重视人才的管理方针闻名遐迩、作为一个有志从事计算机专业的年青人,我希望在贵公司得到锻炼成长,我熟悉计算机设备的理论知识,掌握使用及维护设备的操作技能,还可以承担计算机的安装,检测和维护工作。因此,我相信通过不断努力和学习,我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

本人身体健康,平时喜爱写作,设计,在校期间加入了校学生团体联合会、大学生心理学会,校“班级主页设计大赛”我的作品获得校“一等奖”,还参加了专业部“职业生涯设计演讲比赛”荣获“三等奖”,我相信,到贵公司;这特长一定能够为贵公司的文化建设发挥一些作用。

此外,作为一名班级干部,我带领班级参加一系列活动,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祖辈们教我勤奋、尽责、善良、正直;母校培养了我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作风。我热爱贵单位所从事的事业,殷切地期望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这一光荣的事业添砖加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

收笔之际,我忠心希望贵公司给我就业的机会和聘用的机会,让我将理想的种子播撒在贵公司肥沃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祝愿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

希望成为您贵公司的一员:XXX(此处应为手写签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站策划个人简历 篇6

学校在各方面的建设要求稳定, 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建设自己学校机制的时候, 要能够在各方面都形成特色。特别是在专业建设的时候要注重建设出有自己学校独特的特色, 要能够建设的比其他学校好, 而且要稳定, 最重要的是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要创造“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新”的专业。并且结合自己学校的校训及宗旨来建设特色的专业, 才能够创造出具有独创性、先进性的特色专业。

一旦学校的专业具有了特色优势, 该专业就具备了足够的竞争实力, 同样, 学校的实力也会相应的得到提升。在高等学校开展特色专业的建设的同时, 也将能够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并能够提高办学质量, 对提升高校的整体办学水平、生存活力、持续竞争能力、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声誉等都是有很好的帮助的。

特色专业的建设包括了人才培养的方案建设、课程和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力量的建设、学科建设、教学条件建设、国际合作交流建设等主要的建设内容。不同的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和重点, 努力将很平凡、共性很强的专业建设成具有特色、个性很强的专业。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建设先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当今, 计算机的应用已经平民化, 会计算机的人已经很普遍, 会计算机不再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够炫耀的事情了。

所以学校应该要注重计算机专业特色的建设, 培养学生的专业特色技能, 通过对教学的规格和计划的调整, 使得计算机专业的特色的学生都能够拥有自己擅长的方面, 相对其他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更有优势。

1.2 社会对计算机专业的认可度可以从学校招生的人数上看出是下滑了的。

而就社会上对计算机教育的认可度来看, 计算机专业的就业是比不上从前了的。可是, 这并不代表社会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需求就变少了。而真实的情况则是社会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需求是越来越多了。计算机这门课程是所有技术学科的基础的课程, 在任何科技的发展中会被用到, 而且,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现代化信息技术建设的核心技术, 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都是很有帮助的。从上个世纪高校开始扩招以来, 学生的数量开始猛增, 而市场的需求量却没有很大的提升, 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就业压力无形的增大。但是, IT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市场的需求是会迅速加大的, 根据其具有的技术前沿、更新迅速等特点, 对学生的要求就越来越高了。毕业生要具有较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要具有工程、研发能力和合作精神以及可持续发展。然而, 一些高校还没有完全适应当今市场对高校的要求。

1.3 现今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渐渐趋于相同了。

在一些资历比较深的本科院校, 由于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国家的扶持, 人才培养的机制还是比较完备的。但其前几年, 由于各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的不断改变, 使得自己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失去了优势和特色, 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大都不符合市场的要求。现在人们都慢慢的认识到了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要有自己的特色, 只有这样, 才能够符合市场的需求。

2 打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的策略

2.1 要树立有前瞻性的特色专业建设理念

特色专业建设是具有超前意识的充满创新的改革活动, 要树立有前瞻性的特色专业建设理论, 就必须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 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创新性原则、前瞻性原则等在建设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培养综合型人才, 与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相接轨。

2.2 要进行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

目前很多学校都把培养计算机专业型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 而应用型人才可能包括设计开发型、运行维护型、操作使用型等多种层次。可是, 我们应该要以培养信息技术的高级人才为己任, 要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工程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层次。培养出来的学生要具备各方面的能力, 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学校要结合特色与培养目标, 缩小学生与社会市场的隔阂, 能够很快的适应并进入工作状态。

2.3 要注重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

我们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要求和定位, 来强调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机工程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确立打牢理论基础, 强化能力, 细化专业方向突出, 特色的方针, 建立起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能够体现专业的特色, 在构建这一体系的时候, 高校要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及定位来调整和整合课程内容, 建立有效的知识和能力体系。计算机专业课在课程体系设置上, 既要有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基础, 又要有所服务行业与领域的专业类别需求, 通过这样来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相关行业与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2.4 加强计算机特色专业建设师资队伍

一般在好的学校都会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是否有特色, 直接决定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也具有特色。一流教师队伍一般都会有先进的教学理念, 深厚的学术功底和超高的教学水平。当具备一只这样的教师队伍后, 专业的特色教学就能够有效的进行。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最重要的位置, 建立一支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和敬业奉献精神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是打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是必备条件。

2.5 要加强学科的建设

建设特色专业就要加强学科的建设, 通过学科的建设来反映出高校的办学水平, 反映高校的实力, 并能够反映人才的水平, 对社会的认可有直接的影响。学科是专业的基础和支撑平台, 为专业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撑。大力加强学科建设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有力保障, 学科建设中的教学研究是专业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的基础, 其建设的高水平实验室和研究基地能够为学生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

总而言之,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社会市场对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 如何在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出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人才, 打造出具有特色的学科, 增加自己在全国的知名度是各大学非常关注的事情。笔者根据一些大学面向的行业领域和学科优势提出了一些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色建设的方法与目标定位, 并对相应的特色专业课程体系、教师队伍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相关的探究, 并为提高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度、对社会的贡献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色专业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够保持特色的鲜活和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赵林记.浅析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几个关系[M].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02) .[1]赵林记.浅析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几个关系[M].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0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站策划个人简历 篇7

关键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核心课程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2006 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简称《规范》),面向几十万的在校生,提出了以“规格分类”为核心思想的专业发展战略,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简称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教育分成科学型、工程型、应用型,并建议分别按照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技术 4 个方向培养。作为《规范》实施的一个建议,2007 年又发布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将 7 门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公共核心课程。

1核心课程基本内容

根据《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并考虑到“软件工程”的重要性,项目包括“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8 门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的研制,探求基于基本的课程教学大纲,如何面向科学型、工程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根据不同类型人才关注不同的学科形态、不同的问題空

间、不同的根本问题的实际,以知识为载体,瞄准专业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素质的形成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要求明确指出相应课程的性质、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的重点难点、包含的关键思想和方法、讲授方法、实践活动设计等,形成较系统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同时对相应的教材建设提供一个指导性意见,解决目前课程教学和教材建设中可能存在的趋同性、盲目性、孤立性以及不完

整、不合理交叉等问题,改变过分追求知识的全面性,忽略人才培养的适应性的倾向,探索如何提高课程教学的科学性,更加有效地瞄准基本目标开展教学。另外,8 门课程虽然都是基础性很强的课程,但他们也有所不同。有的是专业基础理论的、有的是技术基础的、有的是系统基础的。他们的教学实施方案可以作为本专业的教师制定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的参考范例,以此来促进整个专业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

2核心课程选取的原则

2.1体现公共要求

《规范》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划分成 4 个专业方向,虽然他们有着不同的问题空间、能力要求、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但还是有共性的部分,这也是作为同一个专业的不同方向所决定的。公共核心课程应该能够将这些公共的要求涵盖进去,实现在课程层面上对公共知识体系、专业培养公共要求和基本特征的体现。

2.2有利于构成优化的课程体系

公共核心课程需要与其他相关课程一起才能构成完整的教学计划,所以,这些课程需要易于与相关课程结合,构成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同时我们注意到,近些年来,许多学校在制定新的教学计划中,采用了设置分级平台的基本框架。例如,要求教学计划由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等组成。考虑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对应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这些课程可以适当照顾到学科的要求,构成一个既照顾到学科,又照顾到专业的基础平台,给人们制定有特色的教学计划提供一定的基础,使得人们能够方便地构建完整的、全局优化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2.3充分考虑学时的限制

由于公共核心课程相当于学科、专业平台的基本内容,所以,只能做一个较小集合,而且课程的学时数要尽可能小,目标在于体现专业教育的最基础要求,同时给具有特色的完整的教学计划的制定留有足够的空间。特别是近些年来,不少学校已经将教学的总学时数降到2500 学时以下。所以按照 20%计算,将公共核心课程的总学时控制在 500 学时以内。

3核心知识体系

这里给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力求从不同专业方向的公共需求出发,给出该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我们并不试图包括各个专业方向教育要求的全部知识,每个专业方向都需要在此基础上按照专业方向的教育需要增加所需要的知识,以构成完整的专业方向知识体系,其具体内容可以参考《规范》。由于是基本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所以,没有包含推荐的选修知识。该知识体系共包括8个知识领域,39 个知识单元,共 342 个核心学时。

4结语

《规范》将“核心知识结构”作为开办相应专业方向必须的要求,可以用不同的课程组合来覆盖,《规范》中给出的“核心课程”只是这种覆盖的一个“示例”,这里给出的是另一个“示例”。事实上,这也是《规范》所鼓励的。这里的“公共核心课程”并不是《规范》中四个“核心课程”集合的简单交集,而是根据对四个方向的理解,对它们公共核心知识单元的一个课程覆盖。是每个专业方向公共的必修课程,而不是任何一个方向完整的必修课程集合。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上一篇:六6班班级文化小结下一篇:徐庶进曹营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