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人员相关法规

2024-10-15

装修人员相关法规(共6篇)

装修人员相关法规 篇1

装饰装修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房地产中介服务收费的通知行政法规:土地法闲置土地处理办法建设工程监理规范房地产管理法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试行办法国家康居示范工程管理办法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稽察办法建设部重点实施技术示范工程管理办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城市房地产中介服务管理规定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规定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城市房屋抵押管理办法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部门行政规章:全国室内装饰行业家庭装饰管理办法全国室内装饰行业家庭装饰管理办法房地产管理法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房屋权属登记办法装饰装修管理办法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办法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建筑装饰装修管理规定城市房地产中介服务管理规定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规定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城市房屋抵押管理办法城市公有房屋管理规定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家庭居室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紧密相关法规《住宅室内装饰装修

管理办法》建设部第 110 号令 2002/03/05 颁布《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规定》建设部第 109 号令 2001/11/29 颁布《建筑装饰装修管理规定》建设部第 46 号令 1995/08/07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 22 号 1989/2/26《关于印发〈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实施导则〉的通知》建住房〔2002〕190 号室内装饰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98 号公布1995.10.30 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7.09.22 广州市环境保护条例 1997.05.3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53 号 1998.11.18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 12523-90 1990..全国室内装饰行业家庭装饰管理办法装修材料相关标准 GB/T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18580-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 GB18581-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2-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3-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4-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5-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 GB18586-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质限量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粘胶剂有害物 GB18587-2001 质释放限量 GB18588-2001 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 GB 6566-2001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新查到的火电厂标准 火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T75-2001HJ/T13-1996 火电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规范GB13223-1996 火电厂大气

污染物排放标准

装修法规的意义与作用 篇2

《浅析装修法规在室内设计中的意义和作用》

浅析装修法规在室内设计中的意义和作用

摘要:结合装修法规课上的重要内容,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对装修法规室内设计方面的作用和意义进行分析和归纳,旨在表明装修法规与室内设计的重要关系,提出问题的解决措施,同时阐明其具体的意义与作用。

关键词:消防、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建筑、家庭居室装饰装修。正文:

近来的专业课学习中,我接触到了一门规范自己以后设计行为的学科,这就是装修法规。课上老师为我们精炼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家庭居室装饰装修管理实行办法》,让我充分认识到在做一名优秀室内设计师的同时,身上还有着更为沉重的责任。为数不多的学时让我受益匪浅,同时,联系本专业,我也发现了其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而这些明文条例终究会跟随我们艺路通行。

因而理解并熟悉装修法规,我们才能按照法规内容,在法规规定范围内设计出健康、环保、舒适的室内环境。才能做一名副其实的室内设计师。下面是我对所学几部装修法规的浅析: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与意义

“央视火灾”归结于不合格的装饰材料保温板及消防设施的不完善。这就看出《消防法》与室内设计有直接的联系。

首先,我们应该熟悉消防法中的部分重要内容,如:

第十一条 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公共场所室内装修、装饰根据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应当使用不燃、难燃材料的,必须选用依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确定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材料。

第二十条 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和线路、管路的设计、敷设,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消防安全技术规定。

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制定本法。现行《消防法》自1998 年9月 1 日施行以来,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消防法治建设、社会化消防管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以及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提升政府应急救援能力、火灾隐患整改等方面的工作,对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合消防法规,装修过程中我们首先必须积极认真地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坚持防火、灭火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其次,依照《消防法》,认真、合理地采用各种装修材料,切实把住防火源头关,做到“防患于未然”。再次,规范建筑内部电气线路的敷设和设施设备的安装,达到安全用电的要求。最后,强化

建筑内部装修工程的安全管理,加强设计、装修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和教育。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与意义

建设工程勘察合同纠纷,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纠纷等是建筑法常见的纠纷案例。

首先介绍一下建筑法中的部分重要内容:

第二十五条 按照合同约定,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由工程承包单位采购的,发包单位不得指定承包单位购入用于工程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或者指定生产厂、供应商。

第四十条 建设单位应当向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与施工现场相关的地下管线资料,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第四十九条 涉及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变动的装修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委托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没有设计方案的,不得施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1997 年11 月1 日通过,自1998 年3 月1 日起施行。这部法律对于加强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国民经济发展,培育发展建筑市场,振兴建筑业,建筑活动管理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正式实施,结束了我国建筑业长期无大法的局面,这对我们整治建筑市场的混乱

状况,依法规范建筑市场和市场主体行为,促进建筑业健康有序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法》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与意义

某建成区内,一建筑施工队在中午和夜间进行建筑施工作业,居民对其进行起诉。这支施工队受到了应有的处罚。然而这正是环境噪声污染法的功劳。

环境噪声污染法的部分内容:

第十三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设单位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规定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并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八条 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建筑施工噪声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第三十条 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前款规定的夜间作业,必须公告附近居民。

正如建筑法里涉及的,在城市建筑区内,按正常作业时间开始施工,但因混凝土浇灌不宜留施工缝的作业和冲孔、钻孔桩成型及其他特殊情况,确需在中午或夜间连续施工作业的,应向原审批的环境保护部门申请,环境保护部门应在接到申请后的七日内予以批复。造成

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的种类、数量、噪声值和防治设施有重大改变的,必须及时申报,并采取应有的防治措施。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加强防范措施,比如作为窗户的隔音对策,通常是采用双层窗的结构,可以把现有的窗户保留,再追加一扇窗户;或者是去掉已有的窗户,重新安装一扇按新标准设计的玻璃都一样厚,它们的谐振频率就是相同的。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与意义

我们在装修住房时总会出现空气中甲酲含量超标,进一步检测发现装修材抖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情况,家庭装修也是一种消费,消费者的权益集中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这个时候所谓的消费者应当根据《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向装修公司提出追偿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依法追究装修公司的法律责任,要求其赔偿相应的损失。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部分内容:

第二十一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向消费者出具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消费者索要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的,经营者必须出具。

第三十条 人民法院应当采取措施,方便消费者提起诉讼。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起诉条件的消费者权益争议,必须受理,及时审理。

第四十七条 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

照约定提供。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

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该法调整的对象是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和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与中国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最密切联系的一部法律,该法自1993年10月颁布实施以来,在唤醒消费者权益自我保护意识、加快我国市场经济立法进程、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入新世纪,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如前不久频繁见报、争论不休的“王海现象”、“砸奔事件”等等,其中有很多问题已经充分暴露出现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存在着理论上的误区和条文上的缺陷,我们消费者应加强这方面的理论教育,增强消费安全意识,明确消费者应享有的权益、经营者应尽的义务、社会各有关方面应负的责任以及所涉及的法律法规,提高我们广大居民消费维权意识。

五.《家庭居室装饰装修管理试行办法》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与意义

前不久有一起家庭装修擅自改变开门方向,当事人不服建设部门行政处罚,要求撤消行政处罚的案件,这是关于家庭装修诉讼案件。原告的商品房在进行装修时,擅自将进户门内开改成外开,侵占了走廊公共空间,严重妨碍西边两户业主的通行。市建设局根据《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原告作出行政处罚。

首先我们要知道该办法的部分重要内容:

第四条 房屋所有人、使用人进行家庭居室装饰装修,凡涉及拆改主体结构和明显加大荷载的,必须按照建设部令第46号《建筑装饰装修管理规定》第八条规定的程序办理;进行简易装饰装修(如仅作面层涂料、贴墙低、铺面砖等)的,应当到房屋产权单位或物业管理单位登记备案。

第十一条 进行家庭居室装饰装修,不得随意在承重墙上穿洞,拆除连接阳台门窗的墙体,扩大原有门窗尺寸或者另建门窗;不得随意增加楼地面静荷载,在室内砌墙或者超负荷吊顶、安装大型灯具及吊扇;不得任意刨凿顶板,不经穿管直接埋设电线或者改线;不得破坏或者拆改厨房、厕所的地面防水层,以及水、暖、电、煤气等配套设施;不得大量使用易燃装饰材料等。

第十八条 家庭居室装饰装修所形成的各种废弃物,应当按照有关部门指定的位置、方式和时间进行堆放及清运。严禁从楼上向地面或由垃圾道、下水道抛弃因装饰装修居室而产生的废弃物及其他物品。

光从法律名称我们就不难发现其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意义。为

了加强家庭居室装饰装修管理,保证家庭居室装饰装修工程质量,维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所称家庭居室装饰装修,是指居民为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自行或者委托他人对居住的房屋进行修饰处理的工程建设活动。

总的来说,从这些装修法规的部分内容和各个的案例分析中我们就能充分的了解装修法规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室内装修攸关居住者的生命健康和合法权益问题,有了装修法规我们才能以这些法规为准绳来进行设计和装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根据这些需要来设计出我们需要的居住环境。当然,这个环境一定会是健康,环保,对居住者没有生命健康和合法权益有所威胁的环境。我们设计者应该根据需要充分的掌握装修法规的内容,从现在起就用这些只是来武装自己,为未来从事的设计事业做基础。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家庭居室装饰装修管理实行办法》

2.薛健 《装修设计与施工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郭正 《环境检查》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年

装修期间保安人员管理规定 篇3

一、主要任务:

1、商场接管后,负责整个商场的消防和安全管理工作,保护消防设备不被损坏,监督、检查施工方按消防要求和审定后的图纸进行,杜绝动火(不办许可证)、吸烟、乱接电线、喝酒、打架等违背商场管理规定的现象发生。

2、监督、检查高空做业、带险施工、有害施工等所采取的防护措施是否正确,严禁违规操作。

3、坚持物料进出登记审批制度,做到数量、品种、审批人与物料单相符合。

4、维持施工现场正常秩序,防止相互之间争工具、争物料、争水源等现象发生,防止物料丢失。

5、坚守岗位,按规定的路线不间断的巡逻,发现问题即时处理与上报。

6、协助其他部门监督、检查工程质量与进度。

二、岗位职责

1、物料进出岗:主要负责人员、物料进出登记与查验,来人咨询和接待等任务。

2、室内流动岗:主要负责室内的监督、检查和安全施工等任务。

3、室外岗:主要负责室外监督、检查、安全及施工环境等任务。

4、带班员:也叫值日员,由各班班长轮流担任,主要任务是;上下班点名,讲评,表扬好人好事,指出存在问题,布置当班任务,协调、处理、汇报本班工作,并向下一班交接。

5、处理问题程序:如遇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时,组长向班长汇报,班长向队长汇报,队长向科长汇报,如遇急难险重的问题时,可越级汇报,但事后向本级领导说明情况。

三、各种制度

1、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和旷工,具体按公司《职工考勤制度》执行。

2、按要求坚守工作岗位,保持衣帽整洁,姿态端正,文明礼貌,热情周到,不准会见私客,不准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准擅离职守,不准喝酒吸烟,吃东西,嬉笑打闹等不雅现象发生。

3、坚持请示、交接班和请销假制度。工作期间如遇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即时向上级领导汇报,不得擅自做主。交接班时应按规定认真填写值班记录和需要向接岗人员交代的事项。公司筹建期间一般情况不败准请假,如有特殊情况按《职工考勤管理制度》执行。休班期间要自觉学习消防知道、保卫基本技能、公司规章制度、政治理论等,尽快掌握所需要的各种知识,以适应新的环境和工作。

4、实行岗位责任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在上岗期间因失职原因导致公司财务被盗、丢失等事故均由上岗人照价赔偿(如果尽到责任,或有证据证明所发生的事件与自己无关的除外)。

5、保安人员要服从命令,听指挥,要相互团结,相互支持,绝不允许出现钩心斗角,互相推诿扯皮等事件的发生,更不允许与其他部门或客人发生不愉快的事情,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四、行为规范

每个人均应按公司规定的行为规范执行。

1、在岗时见到领导要起立、领导询问时要自然立正,回答问题要认真表述,过程要简练。

2、工作期间(工地)遇有上级召唤时,应答“到”,一般用跑步前去回答问题。

3、上岗时应精神饱满,不得搭肩挽臂、袖手和双手插在衣兜内。

4、集合站队时动作要迅速,解散时离开时要快。

5、称呼:同级称姓名或姓名加同志,对上级姓加职务。

6、讲话要文明,不准挖苦和贬低对方,更不准背后说别人的坏话或做不利于团结的事情。

五、一般情况的处理

1、治安事件、刑事案件一般情况下先向本级领导汇报,特殊情况可直接拨打“110”报告。

2、施工单位有碍消防设备施工和其他违规施工时应立即进行劝止,责令其整改,如果不听可向上级汇报。

3、单位与单位发生纠纷时应现场调解,调解不成向上级汇报。

4、其他部门让干不是职责范围内工作时,应说明情况,不能随意离岗,特殊情况向上级汇报。

5、上级领导让干临时工作时,应向本级领导请示,如果情况紧急可先执行,后向本级领导说明情况

6、内部发生纠纷时,不应吵闹,不应在现场辩理,下班后找领导说明原因,领导调解后不得反复。

六、要求

忠诚勇敢去上岗 敬业文明记心上 规章制度定行为 防火安全保顺畅

保卫科

民间借贷相关法律、法规 篇4

优质追账款、智能合同服务

民间借贷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1999年3月15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二章 借款合同

第一百九十六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第一百九十七条 借款合同采用书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第一百九十八条 订立借款合同,贷款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担保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

第一百九十九条 订立借款合同,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人的要求提供与借款有关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

第二百条 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第二百零一条 贷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收取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支付利息。

第二百零二条 贷款人按照约定可以检查、监督借款的使用情况。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向贷款人定期提供有关财务会计报表等资料。

第二百零三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第二百零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

第二百零六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第二百零七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第二百零八条 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应当按照实际借款的期间计算利息。

第二百零九条 借款人可以在还款期限届满之前向贷款人申请展期。贷款人同意的,可以展期。

一切用数据说话

优质追账款、智能合同服务

第二百一十条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

第二百一十一条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6年4月12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九十条 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1988年1月26日)

122.公民之间的生产经营性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生活性借贷利率。如因利率发生纠纷,应本着保护合法借贷关系,考虑当地实际情况,有利于生产和稳定经济秩序的原则处理。123.公民之间的无息借款,有约定偿还期限而借款人不按期偿还,或者未约定偿还期限但经出借人催告后,借款人仍不偿还的,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偿付逾期利息,应当予以准许。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15年6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55次会议通过)

为正确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

第二条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

第三条 借贷双方就合同履行地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事后未达成补充协议,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仍不能确定的,以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第四条 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出借人仅起诉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证人为共同被告;出借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借款人为共同被告。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一般保证,出借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追加借款人为共同被告;出借人仅起诉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证人为共同被告。

一切用数据说话

优质追账款、智能合同服务

第五条 人民法院立案后,发现民间借贷行为本身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并将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线索、材料移送公安或者检察机关。

公安或者检察机关不予立案,或者立案侦查后撤销案件,或者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经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认定不构成非法集资犯罪,当事人又以同一事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第六条 人民法院立案后,发现与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虽有关联但不是同一事实的涉嫌非法集资等犯罪的线索、材料的,人民法院应当继续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并将涉嫌非法集资等犯罪的线索、材料移送公安或者检察机关。

第七条 民间借贷的基本案件事实必须以刑事案件审理结果为依据,而该刑事案件尚未审结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诉讼。

第八条 借款人涉嫌犯罪或者生效判决认定其有罪,出借人起诉请求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第九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视为具备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条关于自然人之间借款合同的生效要件:

(一)以现金支付的,自借款人收到借款时;

(二)以银行转账、网上电子汇款或者通过网络贷款平台等形式支付的,自资金到达借款人账户时;

(三)以票据交付的,自借款人依法取得票据权利时;

(四)出借人将特定资金账户支配权授权给借款人的,自借款人取得对该账户实际支配权时;

(五)出借人以与借款人约定的其他方式提供借款并实际履行完成时。

第十条 除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外,当事人主张民间借贷合同自合同成立时生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一条 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为生产、经营需要订立的民间借贷合同,除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本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的情形外,当事人主张民间借贷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二条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本单位内部通过借款形式向职工筹集资金,用于本单位生产、经营,且不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本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的情形,当事人主张民间借贷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三条 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或者已经生效的判决认定构成犯罪,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的,民间借贷合同并不当然无效。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本规定第十四条之规定,认定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

担保人以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或者已经生效的判决认定构成犯罪为由,主

一切用数据说话

优质追账款、智能合同服务

张不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民间借贷合同与担保合同的效力、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依法确定担保人的民事责任。

第十四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一)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二)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三)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四)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

第十五条 原告以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为依据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依据基础法律关系提出抗辩或者反诉,并提供证据证明债权纠纷非民间借贷行为引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查明的案件事实,按照基础法律关系审理。

当事人通过调解、和解或者清算达成的债权债务协议,不适用前款规定。

第十六条 原告仅依据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已经偿还借款,被告应当对其主张提供证据证明。被告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主张后,原告仍应就借贷关系的成立承担举证证明责任。

被告抗辩借贷行为尚未实际发生并能作出合理说明,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借贷金额、款项交付、当事人的经济能力、当地或者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当事人财产变动情况以及证人证言等事实和因素,综合判断查证借贷事实是否发生。

第十七条 原告仅依据金融机构的转账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转账系偿还双方之前借款或其他债务,被告应当对其主张提供证据证明。被告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主张后,原告仍应就借贷关系的成立承担举证证明责任。

第十八条 根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七十四条第二款之规定,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经审查现有证据无法确认借贷行为、借贷金额、支付方式等案件主要事实,人民法院对其主张的事实不予认定。

第十九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时发现有下列情形,应当严格审查借贷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款项来源、交付方式、款项流向以及借贷双方的关系、经济状况等事实,综合判断是否属于虚假民事诉讼:

(一)出借人明显不具备出借能力;

(二)出借人起诉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明显不符合常理;

(三)出借人不能提交债权凭证或者提交的债权凭证存在伪造的可能;

(四)当事人双方在一定期间内多次参加民间借贷诉讼;

一切用数据说话

优质追账款、智能合同服务

(五)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委托代理人对借贷事实陈述不清或者陈述前后矛盾;

(六)当事人双方对借贷事实的发生没有任何争议或者诉辩明显不符合常理;

(七)借款人的配偶或合伙人、案外人的其他债权人提出有事实依据的异议;

(八)当事人在其他纠纷中存在低价转让财产的情形;

(九)当事人不正当放弃权利;

(十)其他可能存在虚假民间借贷诉讼的情形。

第二十条 经查明属于虚假民间借贷诉讼,原告申请撤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并应当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之规定,判决驳回其请求。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恶意制造、参与虚假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百一十二条和第一百一十三条之规定,依法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单位恶意制造、参与虚假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对该单位进行罚款,并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他人在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或者借款合同上签字或者盖章,但未表明其保证人身份或者承担保证责任,或者通过其他事实不能推定其为保证人,出借人请求其承担保证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十二条 借贷双方通过网络贷款平台形成借贷关系,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仅提供媒介服务,当事人请求其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通过网页、广告或者其他媒介明示或者有其他证据证明其为借贷提供担保,出借人请求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十三条 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以企业名义与出借人签订民间借贷合同,出借人、企业或者其股东能够证明所借款项用于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个人使用,出借人请求将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列为共同被告或者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以个人名义与出借人签订民间借贷合同,所借款项用于企业生产经营,出借人请求企业与个人共同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十四条 当事人以签订买卖合同作为民间借贷合同的担保,借款到期后借款人不能还款,出借人请求履行买卖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民间借贷法律关系审理,并向当事人释明变更诉讼请求。当事人拒绝变更的,人民法院裁定驳回起诉。

按照民间借贷法律关系审理作出的判决生效后,借款人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金钱债务,出借人可以申请拍卖买卖合同标的物,以偿还债务。就拍卖所得的价款与应偿还借款本息之间

一切用数据说话

优质追账款、智能合同服务 的差额,借款人或者出借人有权主张返还或补偿。

第二十五条 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借期内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自然人之间借贷对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除自然人之间借贷的外,借贷双方对借贷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民间借贷合同的内容,并根据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第二十六条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十七条 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载明的借款金额,一般认定为本金。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

第二十八条 借贷双方对前期借款本息结算后将利息计入后期借款本金并重新出具债权凭证,如果前期利率没有超过年利率24%,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载明的金额可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24%,当事人主张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按前款计算,借款人在借款期间届满后应当支付的本息之和,不能超过最初借款本金与以最初借款本金为基数,以年利率24%计算的整个借款期间的利息之和。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支付超过部分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十九条 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以不超过年利率24%为限。未约定逾期利率或者约定不明的,人民法院可以区分不同情况处理:

(一)既未约定借期内的利率,也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年利率6%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二)约定了借期内的利率但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借期内的利率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三十条 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三十一条 没有约定利息但借款人自愿支付,或者超过约定的利率自愿支付利息或违约金,且没有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利益,借款人又以不当得利为由要求出借人返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借款人要求返还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除外。第三十二条 借款人可以提前偿还借款,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并主张按照实际借款期间计算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切用数据说话

优质追账款、智能合同服务

第三十三条 本规定公布施行后,最高人民法院于1991年8月13日发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同时废止;最高人民法院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不再适用。

贷款通则(1996年6月28日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

第二条 本通则所称贷款人.系指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经营贷款业务的中资金融机构。本通则所称借款人,系指从经营贷款业务的中资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

本通则中所称贷款系指贷款人对借款人提供的并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的货币资金。本通则中的贷款币种包括人民币和外币

工程相关法律法规 篇5

一、最新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

【国务院令第613号】

目的---为了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主要内容-------后面专题论述。本条例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

2、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公路水运工程施工企业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生产制度(暂行)》的通知 【交质监发„2012‟576号】

目的------为进一步完善施工安全监管制度体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施工企业项目主要负责人带班生产行为。

主要内容------①、本制度所称的公路水运工程施工企业项目负责人,是指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合同段的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施工企业设立安全总监岗位的,同时包括安全总监。

②、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生产,是指项目负责人在施工现场,组织协调和指导公路水运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活动,第一时间负责组织现场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项目负责人带班生产方式主要有:

(一)现场巡视检查;

(二)蹲点带班生产。

③、项目负责人现场轮流带班生产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对施工企业的信用评价范围。

对未执行带班生产制度的项目负责人,作为个人不良信用予以记录,不予办理其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的延期考核。

对未执行带班生产制度或执行不力的施工企业,应责令纠正,并通报批评,同时作为企业不良信用予以记录;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的,依法从重进行行政处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本制度自2012.11.2起施行。

3、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公路水运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制度(暂行)》的通知【交质监发„2012‟577号】

目的--为倡导“隐患就是事故”的预防理念,建立公路水运工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消除重大事故隐患,防止或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主要内容---①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在公路水运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害程度较高、整改难度较大,可能导致群死群伤的安全事故隐患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恶劣社会影响的安全事故隐患。②项目施工单位是重大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应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并层层落实责任人。项目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③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将重大隐患挂牌督办情况纳入安全生产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对重大隐患治理工作开展好的地区和企业给予奖励。对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工作开展不力的地区和企业,视情况予以通报批评、法人约谈和行政处罚等,导致严重后果的,依法依纪从重追究责任。

本制度自2012.11.2起施行。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的新亮点

1、条例出台的背景

《招标投标实施条例》的出台,是解决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促进公平竞争、预防和惩治腐败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标志着我国招标投标法律体系已基本成型与完善。《招标投标实施条例》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在认真总结招标投标法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筑牢工程建设和其他公共采购领域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制度屏障,维护招标投标活动的正常秩序,这将对于进一步推进招标采购制度的实施,促进公平竞争,节约公共采购资金,保证采购质量,加强反腐败制度建设等发挥重要作用。

最早公开报道开始起动《招标投标实施条例》编制工作是在2006年10月27日,当时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现任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首届中国招投标高层论坛上说,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编制《招标投标实施条例》。也即,《招标投标实施条例》的编制工作至少历时5年。

2、制定《招标投标实施条例》的重要意义

(1)增强招投标法及相关制度的可操作性。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我国《招标投标法》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有些规定显得较为原则,有的缺乏必要规范,不能很好地满足实践发展需要。例如,对资格审查、评标等程序规定得较为原则,对于限制或排斥潜在投标人、围标串标、以他人名义投标等违法行为,缺乏具体认定标准,导致实际工作中很难查处。针对以上情况,虽然全国上下都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由于缺乏上位法依据或者受立法效力层次的限制,效果不明显。因此,制定操作层面的招投标实施条例,从行政法规层面上做出具体规定,进一步增强招投标法及相关制度的可操作性。

(2)统一招投标规则,规范招标、投标、评标行为,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我国《招标投标法》颁布实施后,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地方陆续出台了招投标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依法规范招投标活动提供了制度保障。但由于大多数配套文件在制定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协调,客观上造成了规则不统一,不利于招投标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因此,本次制定颁布的《招标投标实施条例》,在总结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做法的基础上,在行政法规层面对招标投标配套规则进行整合提炼,促进招标投标规则的统一。

(3)加强和规范行政监督,强调依法监管和有效监管。我国《招标投标法》对行政监督的规定较为原则,实践中行政监督缺位、越位与错位的现象同时存在。另外,当事人投诉渠道也不够畅通,投诉处理机制不够健全。对此《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中专增设了“投诉与处理”一章,以解决了当事人投诉渠道不够畅通,投诉处理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

3、《招标投标实施条例》中的亮点(1)、明确“公开招标”的范围

《招标投标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确定的国家重点项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地方重点项目不适宜公开招标的,经国务院发展计划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进行邀请招标。”

而《招标投标实施条例》第八条则规定:凡属国有资金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除因技术复杂、有特殊要求或者受自然环境限制只有少数潜在投标人可供选择,及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占项目合同金额的比例过大的情形可以邀请招标外,都应当公开招标,进一步明确了应当“公开招标”的项目范围。(2)规范了投标保证金的收退

①取消对投标保证金最高数额的限制。国家七部委30号令《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办法》规定:“投标保证金一般不得超过投标总价的2%,但最高不得超过80万元人民币。”但此次《招标投标实施条例》规定:“投标保证金不得超过招标项目估算价的2%”,且并未限制最高数额。这样一个造价1亿元的工程项目,最多可收取200万元的投标保证金。立法上取消对投保保证数额的限制,使得投标保证金的数额增多,意在使投标方的违约成本显著增加,继而会起到敦促投标方诚实守信、规范操作的作用。

②新增设投标保证金应当从基本账户转出的要求。此次《招标投标实施条例》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境内投标单位以现金或支票形式提交的投标保证金应当从基本账户转出。”法规明确要求以支票或现金提交的投标保证金应从投标人的基本账户转出,目的是防止投标人开空头支票,及防止出现陪标、围标现象的发生。因为一般情况下,投标人围标、陪标时,帮助围标、陪标的投标单位一般不会承担投标保证金的资金占用成本,往往是由牵头围标、陪标单位缴纳全部投标保证金。《招标投标实施条例》这一规定会增加围标、陪标单位的违法成本,必将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围标行为。同时,也为审计部门核查围标、陪标违法行为的提供了新手段:查看投标单位基本账户,跟踪投标保证金的来龙去脉。

但实际上仅凭增加规定这一条款,仍无法完全防止和杜绝陪标、围标现象的发生。比如即使投标保证金都来自不同投标人的基本账户,但也不能保证其背后的资金不是来自投一投标人;并且有的项目可能提交投标保证金的投标人是个人,个人是没有基本账户的,对其也无法设防。也由于考虑到这点吧,所以本条例的51条中未将投保保证金没有从投标人的基本账户转出作为法定的评标委员会否决投标的情形之一。

③规定投标保证金的提交时间。《招标投标实施条例》规定招标人要求投标人提交投标保证金的,应当在第二阶段提交。也即投标人如果只参加第一阶段投标而放弃第二阶段投标是允许的,并不会因此而被没收投标保证金。这样规定是合理的,因为招标技术规格是在第二阶段招标时才予以明确的,因此投标人也只有在获得第二阶段招标文件后才能确定自己的能力、产品和服务能否能够实质性响应第二阶段招标文件的要求。

(3)严格禁止国家工作人员以任何方式非法干涉招标投标活动

目前,招标投标领域仍然是违法违纪问题的易发、高发领域。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招标投标活动、进行权钱交易等问题还比较突出,社会对此反映强烈。《招标投标实施条例》第八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以直接或者间接、明示或者暗示等任何方式非法干涉招标投标活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特别严重的,依法给予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要求对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不招标,或者要求对依法应当公开招标的项目不公开招标;

(二)要求评标委员会成员或者招标人以其指定的投标人作为中标候选人或者中标人,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干涉评标活动,影响中标结果;

(三)以其他方式非法干涉招标投标活动。

在责任主体范围方面,由《招投标法》中的“对招标投标活动依法负有行政监督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扩大到了所有“国家工作人员”。在明确“非法干涉”的行为方式方面,既采取列举方式也使用了“兜底条款”:“以其他方式非法干涉招标投标活动。”这一规定必将对某些官员利用职权直接或间接非法干涉招标投标活动、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起到威慑和惩戒作用,对招标投标活动的公正、有序进行产生积极作用。(4)建立招标投标信用制度

一直以来,招标投标行业虚假招标、围标、串标、陪标、挂靠资质、违法转包分包、恶意低价竞争等失信行为屡禁不止,很大程度是因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长期缺失,为使“诚信者收益、失信者惩戒”的机制在招标投标活动中得以体现,《招标投标实施条例》第79条明确提出了要建立招标投标信用制度,第42条还规定,投标人提供虚假的信用状况属于弄虚作假的行为,并且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对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投标人、评标委员会成员等当事人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理决定。

三、关于“实施施工人”

1、法律界定

“实际施工人”一词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在2004年颁布实施的《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中所创设的概念。该司法解释”的第二十六条规定:“实际施工人以转包人、违法分包人为被告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实际施工人以发包人为被告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转包人或者违法分包人为本案当事人。发包人只在欠付工程价款范围内对实际施工人承担责任。”创设的该条款目的是为了保护农民工的利益,主要是通过对缺乏建筑资质的建筑企业或施工队的保护,进而达到维护农民工利益的目的。

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允许实际施工人直接向发包人主张权利,实际上突破了合同相对性原则的限制。因为按照合同相对性原则,实际施工人应当向与其有合同关系的上家结算工程款,而不应当向发包人主张工程款。但是从实际情况看,有的承包人将工程转包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后,没有进行工程结算或者对工程结算不主张权利,由于实际施工人与发包人没有合同关系,导致实际施工人没有办法取得工程款,而实际施工人不能得到工程款则直接影响到农民工工资的发放。因此法律赋予了实际施工人代位向发包人起诉工程款的权利。

何为“实际施工人”?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编著的《最高人民法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对“实际施工人”定义为“无效合同的承包人,如转承包人、违法分包合同的承包人、没有资质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与他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承包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论述,认定实际施工人直接起诉发包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实际施工人与承包人之间合同无效;二是实际施工人必须“全面取代”承包人在施工合同中的履约角色。也即承包人与“施工人”签订劳务协议或者非主体结构工程的分包合同,则为有效合同关系。此时的“施工人”不能定性为“实际施工人”,不能适用第二十六条,此时“施工人”应当且只能向承包人主张权利,不得突破合同相对性直接向没有合同关系的发包人主张权利。

2、实务操作

但实务中,自二○○五年一月一日该司法解释施行以来,已经形成了一大批实际施工人适用第二十六条起诉发包人的诉讼案件。很多地方法院对承包人与实际施工人之间合同关系的效力判定倾向于从宽处理,即使合同有效,仍然支持实际施工人向发包人主张权利,只要承包人与发包人订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后,又将建设工程转包或者违法分包给第三人,第三人就是实际施工人,其就可以将发包人和承包人作为共同被告提起诉讼。

针对这种情况,建筑施工企业的承包面对数个分包人,以及更多的再分包人(也即“实际施工人”),其并无精力和渠道对分包人、“实际施工人”予以关注,更无法对承包人工程款的对外支付缺乏控制和了解。一旦有承包人转包或分包工程后并恶意拖欠实际施工人款项,而承包人又未与分包人完成结算,则有可能将面临来自“未知的实际施工人”的诉讼风险。

3、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应如何尽量避免未知的“实际施工人”的诉讼风险?(1)应在与分包队伍的分包施工合同中约定禁止分包队伍再转包或再法分包以及违约责任的条款.(2)约定分包队伍要提交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并由分包队伍承诺发生拖欠再分包单位及挂靠队伍工程款或者农民工工资的情形下,发包人有权代其垫付并在应付款或保证金中直接扣除。现在很多诉讼和纠纷表明,因实际施工人拖欠农民工工资后,农民工组织集体进行上访、闹事的,政府和业主单位出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角度出发,都会向承包项目施工单位施压,要求承包人先出钱解决农民工拖欠问题,即使分包队伍已经按合同约定足额、及时地支付相关款项。因此,我们也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控制对分包队伍的进度款付款比例,禁止超付、多付情况发生,以便于我们对分包队伍进行追偿。

(3)合同中约定支付给分包队伍的工程款应专款专用于本工程相关,不得擅自挪用,否则承担违约责任。并且应尽量对分包队伍的工程款使用进行监督。

四、“以审计结果为工程计算依据”问题

近期,上海、北京、海南、宁夏、江西等地纷纷出台或准备出台审计条例,规定强制要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业主或者代建单位应当在其投资假设项目的招标文件中载明,建设项目经审计机关审计的,其审计结果为工程价款结算和竣工决算的依据,以此作为“以审计结果为工程计算依据”的合同依据。其中《上海市审计条例》(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中第十四条第三款:“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按照国家和本市规定应当经审计机关审计的,建设单位或者代建单位应当在招标文件以及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合同中明确以审计结果作为工程竣工结算的依据。审计机关的审计涉及工程价款的,以招标投标文件和合同关于工程价款及调整的约定作为审计的基础。”

这一不合理制度的推行,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以审计结果为工程计算依据”的热议。

实际上对于决算与审计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案件中双方当事人确认的工程决算价款与审计部门审计的工程决算价款与审计部门的工程决算价款不一致时如何使用法律问题的电话答复意见》(【2001】民一他字第2号)曾规定:“审计是国家对建设单位的一种行政监督,不影响建设单位与承建单位的合同效力。建设承包合同案件应以当事人的约定作为法院判决的依据。只有在合同明确约定以审计结论作为结算依据或者合同约定不明确、合同约定无效的情况下,才能将审计结论作为判决的依据。”

1、该规定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

(1)增加了竣工结算的不确定性风险

条例强制规定政府投资或政府投资为主的项目招标文件中应当约定”由审计机关作出审计结果为工程竣工结算的依据”,不仅有失市场公平自愿、遵守契约的原则,也可能使企业在履行了建造责任后,相应的对价无法得到保证。建筑工程产品是一个特殊的产品,价格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而建筑施工企业的利润往往与结算结果息息相关,如果最终审计结果比较低,那么企业可能就没有利润甚至亏损。比如某市政工程中,由于施工场地地处市区中心区域,所以需要租用一个场地进行材料、设备的加工,这是施工方实际发生的费用,结算时也已经跟甲方达成一致,但审计却不认可,不同意支付。(2)影响工程项目的结算进度,增加企业资金成本

若将审计价作为工程结算价的依据,实践中就必然造成项目只要没有经过审计,就无法进入实质结算阶段。大家知道,工程审计是一个全过程跟踪审计,审计工作的量很大,审计机关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调查落实,掌控项目实施中的第一手资料,这使得审计工作的战线拉得很长,耗费的时间久。客观上审计工作的滞后必然会影响工程竣工结算的进度,进而使得施工企业的资金投入迟迟不能收回,严重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和运作,增加企业的资金成本。(3)可能给施工企业带来分包队伍方面的诉讼和纠纷

因不能及时收到业主方的工程款,施工企业就无法按时支付分包队伍的工程款,势必引起分包队伍追讨工程款的诉讼或纠纷。甚至会引发分包队伍农民工拿不到工资,集体上访、群殴等恶性事件发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2、建筑施工企业应如何应对

(1)、首先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工程量、合同价款、定额套用等内容,对招投标文件中不明确的量或价的内容尽量要求招标人充分澄清、说明,避免日后结算时产生争议。

(2)、在与业主的合同中约定审计结算的期限。以此来约束业主及审计部门工作效率低或恶意拖延审计等情形,以缩短审计时间,促使业主尽快结算付款。

第四章 导游人员管理法规 篇6

导游人员管理法规

•学习目标:掌握导游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导游人员的法律责任;理解导游人员的含义及分类、导游证的领取条件与程序;了解导游人员的计分管理

•重点:导游人员的义务

•难点:擅自中止行为、导游的调整旅游线路权、旅行社与导游的连带受处罚

•本章内容的依据是《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和《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 •

一、导游人员的概念与分类 •

(一)导游人员的概念

•导游人员是指依照《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取得导游证,接受旅行社委派,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旅游服务的人员。

•没有导游证的人不是导游,是假导游。

•导游人员是接受旅行社委派,为旅游者提供导游服务的人员,导游人员的服务是代表旅行社为旅游者提供导游服务。

(二)导游人员的分类

1、按照导游人员的业务范围分为领队、全陪、地陪、景区(点)导游 •

2、按导游人员使用的语言分为中文导游和外语导游

3、按导游人员的职业性质分为专职导游、业余导游、自由职业导游

•二 导游人员管理制度

(一)导游证制度

•1 导游证的概念。(正式导游证)•导游证是依法进行中国导游注册,可以从事导游活动的法定证件。

•导游证由国家旅游局印制,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导游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颁发。正式导游证的有效期限为3年。

•IC卡式导游证,•2 领取(正式)导游证的条件 •(1)必须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

•(2)与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或在导游服务公司登记。•(3)没有不得颁发导游证的情形

•不得颁发导游证的情形有:

•①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② 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

•法定的传染性疾病有肺结核、麻风、天花、伤寒、病毒性肝炎等。•③ 过失犯罪除外的受过刑事处罚的人。•④ 被吊销导游证的人。

•3 申领(正式)导游证的程序

•(1)申请。获得资格证书的人员持资格证、劳动合同或者在导游服务公司登记的证明材料向所在地旅游局申请办理导游证。地市级以上旅游局。

•(2)参加岗前培训考核。参加岗前培训考核是参加颁发导游证的旅游局举办的岗前培训考核。•(3)颁发导游证。

•旅游局自收到申请领取导游证之日起15日内,审核申请资料,对符合颁发导游证条件的申请人颁发导游证;

(二)临时导游证的概念、申请领取的条件与程序

•1 临时导游证是指具有特定语种语言(特定语种语言指英语、法语、日语以外的语种)能力的人员,虽未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但因旅行社需要聘请其临时从事导游工作,由旅行社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申请领取的导游证。

•注意:领取临时导游证的必备条件是具有特定语种语言能力和旅行社需要。没有导游资格证可以领取临时导游证。

2、临时导游证的有效期限最长不超过3个月,(二)、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制度

•1 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报考条件

•(1)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必须具有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或者以上学历。

•2 导游人员资格证与导游证的区别

•(1)导游人员资格证是标志某人具备从事导游职业资格的证书;导游证则是标志国家准许某人从事导游职业的证书。前者是表明某人具备导游职业的资格,而后者表明某人获准从事导游职业。(2)导游人员资格证书的有效期限为3年,即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3年未从业的,资格证自动失效。导游证的有效期限也是3年,但导游证持有人可以在有效期满前3个月,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申请换发导游证。

(三)、导游人员计分管理制度

• 1 计分管理部门

•旅游局是计分管理部门。

•2 导游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及被扣除的分数。

•导游人员计分办法实行10分制,按照导游人员违规行为性质、情节轻重,分别扣减不同分值。

(1)有损害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言行的;

(2)诱导或安排旅游者参加黄、赌、毒活动项目的;(3)有殴打或谩骂旅游者行为的;

(4)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的;

(5)未通过年审继续从事导游业务的;(6)因自身原因造成旅游团重大危害和损失的。

有上述行为,一次扣除10分:

•(1)拒绝、逃避检查,或者欺骗检查人员的;

•(2)擅自增加或者减少旅游项目的;

•(3)擅自中止导游活动的;

(4)讲解中掺杂庸俗、下流、迷信内容的;

•(5)未经旅行社委派私自承揽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直接承揽导游业务的。• 有上述行为,扣8分

•(1)向旅游者兜售物品或者购买旅游者物品的;

•(2)以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向旅游者索要小费的; •(3)因自身原因漏接漏送或误接误送旅游团的;

•(4)讲解质量差或不讲解的;

•(5)私自转借导游证供他人使用的;

(四)、导游人员的年审管理制度

•导游人员必须参加年审。•1 年审管理部门是旅游局 •2 年审的方式、内容、等级

(1)年审的方式与内容。年审以考评为主,考评的内容包括当年从事导游业务情况、扣分情况、接受行政处罚情况、游客反映情况等。

•(2)考评等级为通过年审、暂缓通过年审、不予通过年审三种。

•3 导游人员必须参加所在地旅游局举办的年审培训,每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56小时。

•(6)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不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救助的。•有上述行为,扣除6分

•(1)私自带人随团游览的;

(2)无故不随团活动的; •(3)在导游活动中未佩带导游证或未携带计分卡;

(4)不尊重旅游者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

有上述行为,扣除4分

•(1)未按规定时间到岗的;

•(2)10人以上团队未打接待社社旗的; •(3)未携带正规接待计划;

•(4)接站未出示旅行社标识的; •(5)仪表、着装不整洁的;

(6)讲解中吸烟、吃东西的。

有上述行为,扣2分

•一次扣分达到10分的,不予通过年审;

•累计扣分达到10分的,暂缓通过年审。暂缓通过年审的,通过培训和整改后,可重新上岗。没有通过年审的,经过培训考试和整改后,重新上岗。

•一次被扣8分的,全行业通报;一次被扣6分的,警告批评。

•计分管理是行政管理措施,不是行政处罚。

导游人员通过年审后,年审单位核销其遗留分值,重新输入初始分值。

(五)导游人员等级考核制度

•导游人员分为两个系列、四个等级。两个系列是外语导游员系列和中文导游员系列;四个级别是特级导游员、高级导游员、中级导游员、初级导游员。

三、领队人员管理规定 •法规根据:《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出境旅游领队人员管理办法》 •

(一)领队人员的概念

•领队人员是指出境旅游领队人员,指取得出境旅游领队证,接受具有出境旅游业务经营权的旅行社委派,从事出境旅游领队业务的人员。领队是组团社的代表,(二)领队人员的规定

•1 协同接待社实施旅游行程计划,协助处理旅游行程中的突发事件、纠纷及其它问题; •2 为旅游者提供旅游行程服务;

•3 旅游团队在境外遇到特殊困难和安全问题时,领队应当及时向组团社和中国驻所在国家使领馆报告;组团社应当及时向旅游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

•4 填写《中国公民出国旅游团队名单表》。

•5 领队在带团时,应当佩戴领队证,•6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并提醒旅游者抵制任何有损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言行。

(三)领队的法律责任

•1 在从事领队业务时未佩带领队证的,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人民币1万元以下的罚款;

•2 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或者向境外接待社、导游和其他为旅游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索要回扣、提成或者收受其财物的,由旅游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没收索要的回扣、提成或者收受的财物,并处索要的回扣、提成或者收受的财物价值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吊销其领队证。

(三)出境旅游组团社的规定

•1 应当为旅游者办理前往国签证等出境手续。

•2 组团社应当为旅游团队安排专职领队,领队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取得领队证。

•3 组团社组织旅游者出国旅游,应当选择在目的地国家依法设立并具有良好信誉的旅行社(以下简称境外接待社),并与之订立书面合同后,方可委托其承担接待工作。

•4 旅游团队应当从国家开放口岸整团出入境。

三、导游人员的权利与义务 •(一)导游人员的权利

•1导游人员享有人身不受侵犯权

•《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10条规定:“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其人格尊严应当受到尊重,其人身安全不受侵犯。导游人员有权拒绝旅游者提出的侮辱其人格尊严或者违反其职业道德的不合理要求”。

•2 导游人员在旅游活动中享有一定条件的调整或变更接待计划权

条件(1)导游人员在引导旅游者旅行、游览过程中,(2)遇有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形时,(3)征得多数旅游者的同意,(4)应当立即报告旅行社。

•(二)导游人员的义务

•1 导游人员应当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职业技能。

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应当佩戴导游证。

•3 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必须经旅行社委派。

•4 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不得有损害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言行。

•5 遵守职业道德,着装整洁,礼貌待人,尊重旅游者的宗教信仰、民族习俗、生活习惯。•6 严格按照旅行社确定的接待计划,安排旅游者的旅行、游览活动,不得擅自增加、减少旅游项目或者中止导游活动。

•构成擅自中止导游活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是在执行旅游接待计划过程中,即旅游活动开始后,旅游接待计划执行完毕前;

•(2)必须是擅自中止,这是擅自中止导游活动的最主要特征。如果导游人员不是自作主张,私自停止导游活动,而是经旅行社同意或其他外部作用影响,致使导游人员停止导游活动,就不是《条例》所称的擅自中止导游活动。

•(3)必须是彻底中止。“彻底”中止是指导游人员彻底放弃了原来的导游活动。

•7 导游人员在引导旅游者旅行、游览过程中,应当就可能发生危及旅游者人身、财物安全的情况,向旅游者作出真实说明和明确警示,并按照旅行社的要求采取防止危害发生的措施。•8 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不得向旅游者兜售物品或者购买旅游者的物品,不得以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向旅游者索要小费。

•违背游客意愿的小费获取

•9 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不得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或者与经营者串通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

•四 导游人员的行政责任

(一)导游人员违反义务行为及其承担的行政责任

•1 导游人员未经旅行社委派,私自承揽或者以其他方式直接承揽导游业务的,由旅游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吊销导游证并予以公告。”

•2 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向旅游者兜售物品或者购买旅游者的物品的,或者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向旅游者索要小费的,由旅游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吊销导游证并予以公告。

•3 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或者与经营者串通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的,由旅游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吊销导游证并予以公告。

(二)旅行社因导游违法行为承担的行政责任。

•1 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有损害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言行的,由旅游行政部门对该导游所在的旅行社给予警告直至责令停业整顿。

•2 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向旅游者兜售物品或者购买旅游者的物品的,或者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向旅游者索要小费的,由旅游行政部门对委派该导游人员的旅行社给予警告直至责令停业整顿。

•3 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或者与经营者串通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的,由旅游行政部门对委派该导游人员的旅行社给予警告直至责令停业整顿。

上一篇:王书记在党员冬训大会动员讲话下一篇: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学院各专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