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力训练团体辅导

2024-07-25

战斗力训练团体辅导(共10篇)

战斗力训练团体辅导 篇1

高校辅导员职业压力应对训练活动是以团体为背景, 利用团体辅导的形式, 在团体中通过人际交流互动, 借助团体的各种力量和团体内的各种心理辅导技术, 促使成员进行职业探索、自我探索的一种活动。在这种团体活动中成员通过体验、分享和感受, 从多方面思考问题, 缓解职业压力, 积极应对, 促进自身的成长。

高校辅导员是一线教师, 负责学生工作, 有着很大的职业压力。针对这种现状, 设计了职业压力应对训练, 通过具体的团体辅导实践, 使辅导员缓解职业压力, 学会积极情绪管理的方法, 并在团队中获得自我认同。

2 高校辅导员职业压力应对训练活动设计与实施

活动设计与实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每个小组需要完成布置的所有活动。整个训练活动共分为5个小环节, 每个环节进行2个小时, 每个小的环节都有一个活动主题, 活动的具体内容都按照活动主题进行确定。

2.1 第一次活动

主题:团体形成;目标:澄清目标、建立信任。设计依据:团体形成初期, 采用一些简单、轻松的活动形式和方法, 帮助团体成员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有助于成员在团体活动中更好地互动和合作。

活动安排:①微笑握手。操作:指导者:“今天的你与以前不同, 今天的你阳光、积极、向上, 今天的你乐观、愉快, 今天就让我们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感受一下不一样的你。现在, 请每个人都面带微笑地和周围的朋友打个招呼, 握握手。”②轻柔体操。目的:活跃气氛, 减轻成员焦虑感。操作:首先指导者引导大家在空地上围坐成一个圈, 指导者自己做一个创意性动作, 要求每个成员重复三遍。然后, 从指导者旁边的成员开始, 每个成员也做一个自己认为好的动作, 让大家重复三遍。③印象际语。目的:进一步增加信任感和亲近感。操作:指出你到单位后最先认识的人, 并说出你对他的第一印象, 以此钩起彼此的记忆, 进一步增强信任感和亲近感。

2.2 第二次活动

主题:自我探索;目标:认识自己。设计依据:要适应社会生活,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前提是必须首先了解自己、接纳自己, 进而认识别人, 接纳别人。

活动安排:

①人际关系中的我;父母眼中的我;兄弟姐妹眼中的我;自己眼中的我;学生们眼中的我;同事眼中的我;爱人恋人眼中的我;自己理想中的我。

目的:引导成员对自己进行一次全面的反省、审视, 认识自己。操作:指导者引导成员填写表格。成员在填写过程中, 指导者要注意观察成员心态。成员填写完成以后, 指导者对成员进行分组, 并在组内进行结果的交流和讨论。

②人生曲线

目的:成员对自己的人生做出评估, 对千差万别的人生经历进行重新理解和明确, 同时加强对他人的了解。操作:首先, 指导者对人生曲线这一活动的意义进行简单介绍, 让大家了解要做什么。然后, 具体实施, 每位成员在纸上画一个坐标, 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年龄和生活满意度。成员通过反省自己的人生经历, 在坐标中标出一些关键点和人生重要的转折点, 并且将这些点用实线连接起来。在实线连接完成后, 用虚线对自己未来的人生经历进行描绘。画线完成以后, 指导者将成员进行分组讨论, 增加互相之间的认识和了解, 加深感情。最后, 整个人生曲线活动结束后, 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对活动的感受进行阐述。

2.3 第三次活动

主题:七嘴八舌;目标:宣泄情绪、学会管理情绪。设计依据:能够控制情绪, 保持情绪稳定良好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因此情绪管理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内容。

活动安排:

①大风吹。目的: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操作:请大家围成一个圈坐好, 由指导者发口令:刮大风, 大风刮到“什么特征的人身上”, 符合这个特征的人就要迅速离开自己的座位, 换一个座位坐下, 看谁又坐到了自己原来的位置上。

②循环沟通。目的:情绪宣泄。操作:成员在指导者引导下围坐成两个同心圆圈。内圈每分钟进行一次移动, 内圈与外圈人员在某个主题的指导下进行沟通交流。内圈与外圈的听与说轮流进行。

2.4 第四次活动

主题:真情表露;目标:发挥团体力量, 解决问题, 学会欣赏接纳学生。设计依据:团体辅导的独特之处在于每个团体成员不仅可以得到团体指导者及其他成员的帮助, 而且也可以成为助人的力量, 为他人提供帮助, 群策群力, 感情共鸣。

活动安排:

①同舟共济。目的:增强团体成员团队协作意识。操作:每个小组固定人数, 一般8-10人, 将一页报纸看作是小舟, 团队争取让更多的成员站在报纸上, 哪个组站的人多, 哪个组获胜。

②积极赋义。目的:在积极赋义过程中引导班主任学会调节对自己的认识。操作:“同舟共济”的小组围成圈坐好, 每人发一张白纸, 请每位老师将最让自己头疼烦恼的两个同学的名字写在纸上, 然后讲述这两个学生的基本情况。每讲完一个, 都由小组其他成员进行积极赋义。

③脑力激荡。目的:发挥集体力量探讨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及途径。操作:团体总结出5个大家最关心或最烦恼的关于班级管理的问题, 分给各个固定组, 小组在给定的时间内就本组的题目发表意见, 派一人记录, 集思广益。写完后, 小组代表总结本组讨论结果。全体成员评比, 通过评比, 拓宽思路, 群策群力, 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2.5 第五次活动

主题:笑迎明天;目标:结束团体, 使成员充满信心地迎接明天。设计依据:团体训练活动结束阶段, 以人为本, 选择能够为成员留下深刻印象的活动。

活动安排:

①收获园。目的:活动总结, 了解每位成员的活动感受和建议。操作:引导每位成员对活动进行总结, 并且在团体中进行发言, 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②大团圆。目的:通过成员间身体的接触, 为每位成员带来力量和温暖, 让每位成员在活动中获得信心与自信。操作:在训练总结会议上, 指导者引导每位成员将两手搭在旁边成员的肩上, 静默30秒, 然后大家开始唱歌, 歌曲随意。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结束团体训练活动。

3 实施结论

①通过团体训练互动, 辅导员能够对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一种新的认识, 会从全新的方面进行考虑, 并且在工作中感觉到同事的支持与帮助, 有心灵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工作效果较好。②团体氛围的营造和控制非常重要。一个有效团体的运作必须拥有一种专注但又自由的氛围作支撑。在这样的氛围内成员可以放下心理包袱全身心投入到团体活动中。③团体活动的安排以服务团体为宗旨, 严格设置。一方面能够帮助成员放下心理防御和心理包袱, 全身心投入;一方面也要与活动辅导目标紧密相联, 促使成员进行自我探索。④团体辅导老师的驾驭能力在团体活动中显得非常重要。一方面, 辅导老师要有很强的理论知识基础, 另一方面还要有丰富的团队指导经验。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 12.

[2]王遥.将心理咨询引进课堂教学实践[J].河南大学学报 (社哲版) , 1997 (3) :102-104.

战斗力训练团体辅导 篇2

关键词:团体辅导;拓展训练;高职生;应付方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9-031-02

一、前言

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给大学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压力,来自学业、人际关系、恋爱、就业的困扰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有调查显示,71.3 %的大学生面临各种各样生活事件的压力,28.6 %的学生承受着压力带来的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困扰,这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尤其是大学新生,由于刚刚进入大学,需要适应陌生的环境,承受的压力更高。

但是,面对同样的压力环境,为什么不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却差异显著呢?其根本原因是应付方式的差异。应付方式是应激与健康的中介机制,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表明,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社会支持和良好的应付方式,心理损害的危险程度可以达到43.3%,为普通人群的两倍。

二、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随机抽取某高职院校大一新生280名(16—22岁之间)。最后的有效被试277名,其中男生150名,女生127名,平均年龄19.44±0.97岁。所学专业包括:理工、文科、艺术、医学。

2、工具

该研究使用肖计划等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包括62个条目,用于测查个体对应激事件的应对策略。问卷由6个分量表组成,分别是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一般认为,成熟的应对方式包括:解决问题、求助和合理化;而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为:自责、幻想和退避。相关研究认为,该量表具有良好得信、效度。

3、方法

本研究采用重复测量的实验设计:首先,把所有学生随机分成三组——团体辅导组(39人)、拓展训练组(41人)和对照组(197人);新生入校一个月,对所有学生进行《应付方式问卷》的测评,掌握实验开始前他们的应付方式状况。然后,对团体辅导组被试进行两个月的团体心理辅导;对拓展训练组一天的拓展训练。最后,半年后对所有被试进行相同的量表测评,对比前后两次测试的结果得出学生半年来应付方式的变化情况,并了解团体训练和拓展训练的效果。

团体辅导为持续两个月每周一次的大型心理辅导活动。每次时间2小时,共8次,在大教室中进行。本实验的团体辅导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与团体训练相结合的方法,以多媒体教学为依托,结合游戏活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即兴演讲、歌曲欣赏等多种灵活多变的形式对参训学生进行知、情、意多方位的干预。干预内容包括以下4个方面:一是提高大学生的个体心理资源,通过了解自我、分析自我,从而更加接纳自我、明确目标,学会培养的坚强意志和塑造积极自信的人格特质;二是丰富大学生的社会心理资源,通过了解自己独特的社交心态和交往模式,在沟通交流中探讨并学习人际交往技能,从而增加自己的社会适应功能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三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工作条理化的训练,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压力,提高自己的应对挫能力和在压力之下的耐受性;四是通过艾理斯的情绪ABC理论,学习情绪调控训练实践,学会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能适时地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自己情绪的健康。

拓展训练为期一天,在拓展训练基地进行,聘请专业教练施训。通过信任背摔、盲人方阵、高空断桥和逃生墙等四个项目,让学生们学会换位思考,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顾全大局的团队精神。各项目目的如下:信任背摔主要培养学生们对队友的信任程度;盲人方阵主要训练同学们相互沟通协作能力,以完成高难度系列任务;高空断桥是个人项目,要求每个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战胜恐惧情绪;最后的逃生墙(又叫毕业墙)即是综合的培训项目,也是对全天活动的总结回顾。

4、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结果

结果显示,经过半年的大学生活,学生们更多的利用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的方式应对压力。

从上表可以看出,参加拓展训练的学生更多运用解决问题的方式应对压力。

四、讨论

团体辅导和拓展训练两种方式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学生的应对压力的能力。两者作用的机制不同。参加团体辅导的学生更少运用自责的消极应对方式;而拓展训练的学生更多运用解决问题的积极应对方式。这可能是由于两者训练方式的差异:团体辅导属于传统教育模式,注重系统知识的灌输和运用;而拓展训练属于体验式教学,同学们全身心投入,再加上专业教练指导,活动后分享体验等环节,故时间虽短、但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樊富珉,李伟.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J].青年研究,2000,6,p40-p45.

[2]张旭东.大学生应付方式解析[J].教育研究,2008,1,p25-p27.

[3]孔庆蓉.大学生心理应付方式研究[J].沧桑,2006,3,p17-p19.

[4]肖计划,许秀峰.“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p164-p168.

[5]钟向阳.高校新生心理适应素质训练手册[J].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p39-p114.

大学生自信心团体辅导训练方案 篇3

目标:通过自信心团体心理辅导,使学生发现自己更多的优点,寻找、摆脱自卑的束缚,找到自信的依据,建立理性的自信系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悦纳自我,拥有成功的人生。

活动安排:每周一次,共六次,每次60分钟左右

活动名称

活动内容

时间

地点

次数一

共建精神家园

1.棒打薄情郎

2.信任之旅

3.签定合约

4.相亲相爱一家人

第五周各系依据实际情况具体安排

次数二

认识自我1.可怜的小猫

2.循环沟通

3.猜一猜

4.积极赋义

5.领导者总结

第六周各系依据实际情况具体安排

次数三

突破自我1.合力顶气球

2.我是谁?

3.情绪A—B—C

4.领导者总结

第七周各系依据实际情况具体安排

次数四

悦纳自我1.口香糖,粘什么

2.优点轰炸

3.自我寻宝

4.领导者总结

第八周各系依据实际情况具体安排

次数五

发展自我1.瞎子背瘸子

2.秘密大会串

3.自信百宝箱

4.领导者总结

第九周各系依据实际情况具体安排

次数六

温馨祝福

1.比一比

2.同一首歌

3.温馨祝福

4.我的收获

第十周各系依据实际情况具体安排

(所需素材:胸卡、纸棒、白纸若干,小黑板一块,大硬纸一张,笔、口香糖、气球、心卡、彩笔若干,歌词、磁带、录音机)

第一次活动:

目标:澄清目标、形成团体氛围、增进成员间的相互信任与接纳。

程序:

1.棒打薄情郎

(1)填画胸卡:自己命名,成员之间接触交流,建立信任

挑选自己一个昵称,你最喜欢别人称呼你的名字,填写在胸卡上,团体交流:为什么喜欢这个昵称?

(2)棒打薄情郎:成员了解和记住彼此的名字,促进了解

围圈就座,选一人手执报纸卷成的“棒子”,指导者喊出一位成员的昵称,被叫者左右两侧的成员要马上站起来,否则由被叫者给与当头一棒,“棒打薄情郎”,反复做,直到大家熟悉彼此的名字。

2.信任之旅:准备眼罩或小毛巾若干,成员两人一组,一人盲行,一人引导,走完指定路线。盲行和引导者相互交换。通过助人与受助的体验,增加对他人的信任与接纳。

讨论:在本次信任之旅活动中,你作为引导者,当时是怎么想的,作为被引导者你又是如何想的。参加本次团体辅导时,团体成员间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3.我们的承诺:讨论哪些行为会影响团体辅导的进行,应该建立怎样的团体规范?在一致通过的基础上签订合约。

4.相亲相爱一家人:准备《相亲相爱》磁带、歌词,录音机。共唱手语歌曲《相亲相爱》。

第二次活动:

目标:探索自我,认识自我,从别人的积极反馈中了解自己的优点

程序:

1.气氛调动游戏:可怜的小猫

方法:

(1)全体围坐成圈,一人当小猫坐在中间。

(2)小猫走到任何一人面前,蹲下学猫叫。面对者要用手抚摸小猫的头,并说 “哦!可怜的小猫。”但是绝不能笑,一笑就算输,要换当小猫。

(3)抚摸者不笑,则小猫叫第二次,不笑,再叫第三次,再不笑,就得离开找别人。

(4)当小猫者可以装模做样,以逗对方笑

2.循环沟通:通过活动,探索自我概念,增进自我了解

所有成员围成一圈,两两面对面站好,指导者提供话题,先由里圈成员谈话,外圈成员倾听,并相互交换角色。之后,里圈成员向右跨一步,交换谈话对象,指导者提供新的话题,开始新一轮交流,由外圈成员先谈,里圈成员倾听。依此类推。话题:假如我是一种动物(植物、颜色、交通工具、电视节目、上帝……)我希望————因为————

3.猜一猜:让成员思考自己的性格特征,并对自己的性格特征进行描述。

每人拿出一张白纸,在纸的正面写下自己认为好的性格特征,在背面写下自己认为不好的性格特征,越详细越好,或者说你该怎样描述你自己,才会让别人知道那个人是你。记住自己写的内容,写好后交给领导者。领导者随便抽出几份,然后读出每一张纸上的内容,让成员们猜猜看,纸上说的究竟是谁?如果你“有幸”被猜中了,恭喜你,你对自己的性格特征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4.积极赋义:分小组(5-6人)围成圈坐好,对每个成员写下的不好的性格特征进行积极赋义,如:多疑——积极赋义就是自我保护意识强;竞争意识不强——积极赋义就是不争强好胜;鲁莽冲动——积极赋义就是勇敢积极;畏首畏尾——积极赋义就是小心谨慎。每组一人作记录,将小组所作的所有积极赋义的例子进行团体分享,并讨论某些性格特征什么情况下具有积极作用,什么情况下具有消极作用,如何避免其消极作用。(白纸,笔)

5.领导者总结:

苦瓜向来喜欢抱怨自己,抱怨老天,因为不仅生就一张凹凸不平的脸蛋,味道尝起来更是苦呀!所以它平日就是那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夏天来了。苦瓜遇见甘蔗,它对甘蔗说:“老天真是不公平,你的脸长的这么平直光滑,汁液又这么甘甜可口,人人都喜欢,而我,咳!”

甘蔗经他一说,只是谦虚的点点头,若有所思的說:“是阿!天生的我就是讨人喜欢的甜味,和你是相反的,不同型的。可是如果没有你的苦,人们怎么知道我的甜呢?再说,你天生的苦,並不坏呀!只有你才能让大家从小记得这种“吃苦的滋味”,吃下了你,也就不怕吃苦了。还有,从小也会记得摆一副苦瓜脸是不好看的,这可是你与众不同的特色呀!瞧!你是多么特殊!”

苦瓜心想:“我比别人特殊多了!”从此他总是高高兴兴的展现自己,劝大家别怕吃苦,吃下它也就不怕吃苦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每一种性格都有其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性格本身无所谓好坏,环境不同,同一种性格特征带来的结果截然不同。所以,只要能在适当的场合恰当地应用,任何一种性格的人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第三次活动:

目标:利用团体的力量寻找自卑的根源,学习和非理性信念对质的方法,从而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程序:

1.齐心协力(顶气球)。热身,感受团体的力量

操作:分两组比赛进行,看哪个组救起的气球多,坚持的时间长。

2.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每个人在一张纸上写下至少10个对自己的评价,可以是任何方面:如长相、性格特征、学习、人际关系等等。越多越好。

3.情绪A—B—C。领导者跟进讲解情绪A—B—C理论及7种非理性信念的典型特征。

讨论:根据前面的自我评价,分析我存在哪些非理性信念,选择其中一两个成员的自我认知进行对质,教会成员学会自我对质的方法。

4.领导者总结

第四次活动:

目标:寻找自信的支点,开发自身的潜能,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悦纳自我。

程序:

1.口香糖,粘什么:打破彼此的距离感,增进亲密度,激发活力

人数为偶数,有一人做发令员。所有人问发令员“口香糖,粘什么”,发令员发令,例如“口香糖,粘肩膀”,所有的参加者包括发令员必须迅速的找到另一个人,两人的肩膀粘在一起。最后剩下一个人,变成发令员,继续。游戏前,有声明,有些指令应该被禁止。

2.优点轰炸:小组成员轮流坐到中央,其他成员从他身上找特别的地方,然后用发自内心的语言赞美对方。

团体分享:当别人赞美你时,你的感觉如何?你赞美别人时,通常赞美哪些地方?你能给所有的人不同的赞美吗?你在赞美别人时,感到自然吗?为什么会这样?是否有一些优点是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是否加强了对自身优点、长处的认识?

3.自我寻宝:学生发现自己更多的优点,找到自信的依据,建立理性的自信系统

操作:

寻宝方式:我开始喜欢我自己,因为……

寻宝要求:①必须实事求是;②必须是自己的优点或特长,也可以是自己的进步;③每个人至少找到自己的5个珍宝。

4.领导者总结

第五次活动:利用团体的力量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程序:

1.瞎子背瘸子 :沟通配合能力,活跃气氛

游戏规则:当场选六名成员,三男三女,男生背女生,男生当“瞎子”,用纱巾蒙住眼睛,女生扮“瘸子”,为“瞎子”指引路,绕过路障,达到终点,最早到达者,为赢。其中路障设置可摆放椅子,须绕行;气球,须踩破;鲜花,须拾起,递给女生。

2.秘密大会串:帮助成员面对与处理目前的困扰,使其能拥有较愉快的生活,并能顺利发展未来。

(1)请成员将目前最感困惑的一件事写在纸上,并将纸折叠好置于团体中央。

(2)领导者抽取一张纸并读出其内容,请成员共同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

(3)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采用讨论,示范,角色扮演,书面资料提供等。

(4)逐个解决问题

3.自信百宝箱:

操作:在心卡上填写“在自信心方面,我无法做到……”

脑力激荡:团队所有的成员对心卡上无法做到的事献策,不评价,重数量。

4.领导者总结

第六次活动:

目标:结束团体,处理离别情绪,反思总结收获,自信人生。

程序:

1.比一比:每队派出一人比不同的单位

游戏方法:

(1)分组,不限人数,至少要二组,每组五人。

(2)老师宣布要比的小组,然后每组派出一位他们认为会赢此小组的人。

(3)等被派出的人都出来后,老师再说比什么。

(4)计算每次比完的输赢即可。

题目例子:这个游戏的题目就是要想越不会被大家猜中的越有趣!

比长:比手臂;比上衣;比头发…

比短:比手指头;比裤子或裙子…

比高:比声调;比手抬起来的高度…

比大:比眼睛;比手掌…

比多:比身上饰物;比穿的衣服;比身上的扣子…

题目必须在看到被派出的人之前想好!

2.同一首歌:在歌声中回顾走过的风雨成长心路,感受团体的力量

操作:胳膊挽在一起围成一个圈共同唱起《同一首歌》

同一首歌

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大地知道你心中每一个角落,甜蜜的梦啊谁都不会错过,终于迎来今天这欢聚时刻。

星光洒满了所有的童年,风雨走遍了世间的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同样的欢乐给了我们同一首歌。

水千条山万座我们曾走过,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在阳光灿烂欢乐的日子里,我们手拉手啊,想说得太多。

阳光想渗透所有的语言,春天把友好的故事传说,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同样的欢乐给了我们同一首歌,同一首歌。

3.温馨祝福:祝愿自信人生到永远,感受团队的力量。

操作:互增嘱咐

4.我的收获:反思总结收获,自信人生

团体辅导简介 篇4

团体心理辅导又称团体心理咨询,是相对一对一的个体心理辅导而言的。它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援助与指导的咨询形式,由领导者根据成员问题的相似性或成员自发组成的小组,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解决成员共同的发展或共有的心理问题。

团体心理辅导的优越性在于充分重视与利用人类的乐群性本质特征,将团体当作一个微型社会,为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压抑的成员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主要适用于解决来访者的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团队合作、信心训练、自我探索、心灵成长、情绪训练、家庭关系、沟通训练和创造思维等方面的问题。

心理团体辅导心得 篇5

——12应数01班:詹创亿

军训时光匆匆而过,留下的是十余日淡淡的回忆,而就在这短暂的时光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体味到大学生活的气息,感受到同学、师兄师姐和老师们的浓浓情意。或许,这一缕淡淡的回忆,会在心坎留下最深刻的印记,塑成最美好、最值得怀念的记忆。

初次面对大学,面对大学的校园,面对大学的生活,面对大学那陌生而又急欲接洽的人群,或多或少有些茫然,在逐步适应这一崭新的生活之前,或许会有些许紧张、焦虑、甚至烦恼。暂且将其归为入学恐惧症吧,因为我相信每一位新生,都会怀着像我一样的心理。或许这不是心理疾病,但却影响着我们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在军训的艰苦日子里,身心疲惫的我们更是难以默默承受,有的会慢慢脆弱,而有的则倾于发泄内心的苦闷,甚至有甚少者存在过激行为。

心理的疏导、不良情绪的排解是我们最为渴求的,而娱乐活动无疑是缓解心理压力的一剂良方。在我们紧绷的神经已无法自主松弛时,可爱的班主任助理提出了心理团辅活动,顷刻间让我们在心底迸发出夹杂着激动与兴奋的喜悦之情,由衷地想从中释怀情绪并汲取养分。

战斗力训练团体辅导 篇6

一、虚拟训练及其应用的必要性

虚拟训练,就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相应的作战模型、武器平台模型和环境模型,生成三维交互、逼真的战场环境,受训人员通过三维图形、触感、运动感知等方式,感受战场环境并直接操作其中的物体,在空间自动移动视点,并与其他交互中的人员彼此可视,使受训练者不是被动地观察人工环境,而是以第一人称的感觉,实时地感觉到这个所营造的环境的真实存在,并能够与之交互作用,从而使受训人员在一种接近真实的环境中研究作战对象1。

虚拟训练,已为外军所广泛运用,成为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最为实战化和节约化的训练方式。把军事游戏作为虚拟训练的手段,可以寓教于乐,提升训练效果,更是为外军所青睐。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道,《美国陆军》、《三角洲部队》等电脑游戏已经被美、英等国军事院校指定为培训教材,仅美国西点军校2005年就一次性订购了1200套军用版《三角洲部队》游戏软件,以应用于学校日常的教育和训练。另外,新加坡国防科技局和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合作,为新加坡武装部队开发了一种被称为《全方位指挥官》的电脑游戏,目的是让军人在进行娱乐游戏时,训练他们的决策、资源管理及灵活思考等能力2。

我国解放军部队也已经有人深刻认识到了虚拟训练的作用。《中国国防报》的报道称,近年来,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部队局域网的建设,有些部队已把虚拟训练应用到主战坦克、战斗机、步兵战车和汽车的驾驶等培训中,并且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武警的消防部队目前正在研究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训练,已模拟出公共聚集场所、高层建筑、地铁、油罐、液化气贮罐、化工装置等高难度火灾扑救和事故处置的现场模型技术,可操控的虚拟对接等技术正在紧密研发中。

而我们武警边防部队则仍局限于以训练场作为战斗力提升的单一渠道。现有的体能、擒敌拳和射击等训练方式不仅受到天气等客观条件的制约,而且只能提升零散的技能,不能整合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特别是我们边防部队的在校大学生,更是难以通过训练接触到基层部队的工作。因此,我们武警边防部队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训练方式。虚拟训练的使用恰好可以部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二、利用虚拟训练来提升部队战斗力的可行性

战斗力是武装力量执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就其构成的基本要素来看,主要包括人、武器装备、编制体制三个方面。在这三个要素当中,人无疑是战斗力增长的永恒重心,在战斗力增长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和作用,所以提升部队战斗力的关键在于提升人的战斗力。

如何更有效率的提升人的战斗力呢?对此解放军报曾有文章《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根本途径》,其中讲到了“实战化训练”,就是以实战需求为准则,以使命课题为牵引,在近似实战的条件下,针对对手作战规律、原则及可能发生的变化,提出作战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训练3。

(一)客观上,虚拟训练可以达到“实战化训练的效果”

随着科技的发展,运用电脑模拟可以精确地描绘实战,而实战又会忠实地体现电脑模拟。俄军特种部队就曾在突击作战中运用了虚拟游戏手段。2003年10月,为确保成功营救被恐怖分子困在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的人质,俄“阿尔法”特种部队运用电脑游戏模拟技术,将文化宫的设计蓝图转换成三维布局图。通过游戏软件界面,“阿尔法”特战队员可以随意进入虚拟的文化宫,摸索路线,熟悉环境,并多次模拟演练了释放化学气体的可靠方法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借助高度仿真的电脑游戏,俄特种部队比较全面地分析和制订了营救行动的方案。事后俄军有关负责人表示,电脑游戏对此次行动的顺利实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4。

(二)主观上,虚拟训练有其独特的条件和基础

新世纪新时期,越来越多的官兵是伴随着电脑成长起来的,许多官兵对虚拟训练有着很大兴趣。武警云南总队曲靖支队依托电脑游戏提高部队战斗力,支队领导充分针对战士均是80、90后,征服欲和好奇心较强的心理特点,将CS5发烧友组成“红”“蓝”两个战队,定期开展对抗竞赛。同时,将反恐制暴、处置突发事件的演练与虚拟网络相结合,把游戏中的战术、战法发挥到日常的军事演练中,依托先进的模拟实战手段,培养战士们敏锐的观察力、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战术配合的实战能力6。

三、利用虚拟训练来提升部队战斗力的优越性

现行的训练方式在一些方面存在局限:日常训练不能很好的贴近实战,达不到预期效果;实战训练的成本和代价又太大。利用虚拟训练来提升部队的战斗力就有着它得天独厚的优越性:

(一)利用虚拟训练,可以提升战场生存率

虚拟训练在一般人看来可能是用于休闲娱乐的,但在军事专家眼中,他可能会悄悄引发一场军事革命。据美国媒体报道称,美军认为,运用电脑进行军事模拟训练,是一种可以最大限度贴近实战的训练方式。据美军统计,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至今,已动员140万人次的军人前往当地作战,其中接受过作战游戏培训的官兵达到90%。美国统计结果显示,从未参加过实战的飞行员在首次执行任务时生存的概率只有60%,经过计算机模拟对抗训练后,生存的概率可以提高到9 0%7。

(二)利用虚拟训练,可以提升战场应变力

俄军总参谋长巴卢耶夫斯基曾半开玩笑地说:“既然不涉及人身安全,俄军的模拟实战游戏训练应该是越残酷越好。”虚拟训练的作用在实战中也确实有所体现,《华盛顿邮报》在一篇题为“虚拟现实让军人为真正的战争做好准备”中转述了一段驻伊拉克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远征队汉斯·施特鲁尔上尉的回忆感受:“一个薄雾笼罩的清晨,我奉命驾驶AH-1W武装直升机,对一幢楼房内的武装分子实施‘斩首’攻击。在逼近目标后,我不慌不忙地按照早已非常熟练的操作程序和战术要领,低空悬停、确认目标、锁定目标、击发导弹,只用十几秒钟就完成了攻击任务。这个过程对我而言就像玩电脑游戏一样,在过去几个月里,我在《光环》游戏中已无数次地重复着这套战术动作了。”

另外,利用虚拟训练还有着降低演习成本,提高演习效率等一些其他优势。针对电脑游戏对于军队和战争的巨大影响,美国国防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军事电脑游戏的出现不仅使军队的备战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改变了士兵的搏杀方式和军队的作战方式。虽然游戏不是战争,战争也绝不是游戏,但电脑游戏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战争艺术的巨大变革8。”

四、开发适合我边防部队的虚拟训练软件

开发出适合我边防部队的虚拟训练软件,这是最困难,同时也是最关键、最迫切的问题。仅依靠现有的国外研发的虚拟训练软件及军事游戏软件,不适合我边防部队的实际情况,不能满足进行针对性训练的需求。因此,要设计出一款真正适合我边防部队,能够切实提高我们边防部队战斗力的软件,我认为,需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一)实现的形式

现在广泛运用的虚拟训练软件大多采用VR(模拟现实)技术,以3D界面为主要表现形式,而我们可以军事游戏为主要载体,采用2D技术,这样,既可以满足我们训练的需要,又可以节约研发的工作量和成本。以军事游戏的方式进行训练,不仅利于官兵的接受,又可以使官兵们在娱乐中提升素质,丰富业余生活。

(二)包含的内容及预期实现的功能

首先,软件设计应采用第一人称角色扮演或人物养成的模式,利于把官兵们带入情景,达到如临其境的效果。

第二,应把边防部队缉私、缉毒等真实工作场景编入到游戏当中去,并收纳一些的现实的经典案例,使之达到全真模拟,让官兵们,尤其是边防的在校大学生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基层的具体工作。另外,软件程序要留有“后门”,便于日后根据实际情况填充新的数据和编码,使之内容更加丰富,更具实用性。

第三,应把一些边防涉及的法律、日常规章、工作规程和全国边防工作行家里手的工作经验等作为Tips(贴士、提示)和帮助的道具放入其中,让官兵们在游戏中能学到知识,增长才干,交流经验。

第四,应采用“冲关”的游戏方式,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设置不同难度条件的关卡和任务,并在每个关卡设评分系统,可以根据官兵闯关的表现情况进行打分,使官兵在攻关的艰难过程中,磨炼斗志,培养技能,提高作战能力。

(三)保密工作

由于该训练软件是对我边防工作的全真模拟,在开发及应用过程中要严格保密,一旦泄露,就可能造成极严重的后果。

五、合理利用虚拟训练软件

除软件研发外,合理地使用是实现提升战斗力这一目标的重要因素,为此,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传统观念

在网络环境下,要转变观念,避免先入为主,不能把虚拟训练划定为玩电脑游戏,应将其纳入实战训练的一部分,分层次分阶段开展培训,全面提高作战技能。武警云南总队曲靖支队的做法就是个很好的范例,该支队自2008年初以来,先后筹资20余万元,为所属基层单位配备电脑90余台,供官兵学习电脑知识之用,并利用一款竞技游戏科技练兵、模拟反恐,使之成为他们的练兵利器9。

(二)合理地管理,让军事游戏玩出味道

一方面,年轻人的兴趣和爱好不能一概排斥,应当在尊重的基础上加以引导,把工作和游戏相结合,让战士在玩中激发训练热情和提高战斗力。风物长宜放眼量,连队是由年轻人组成的群体,许多战士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需要我们带兵人用新的视角观察战士,辩证地看待他们的需求。只要在条令条例范围内正当合理的,都应该尊重和鼓励,并把它们引导到部队建设的轨道上来。

另一方面,又要合理地组织,有效地规划,不能让官兵以提升战斗力为借口,沉迷于游戏中,这不仅无益于战斗力的提高,还会起相反的作用。

(三)先试点,后推广

我们可以一些边防部队为试点,并选取相应的参照组,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通过对比分析,检验实际效果。如果试点成功,则可以进行范围性推广,如果效果不明显,则根据反馈意见,继续改进,直到形成广大官兵所喜爱的实用软件。

六、利用虚拟训练来提升部队战斗力的前景

虚拟训练的价值体现在广大官兵把它应用到训练的过程中,而官兵信息素养的提高是这一切的基石。随着官兵的信息化水平分层次、分阶段的不断提高,并不断从官兵的战术研习的角度出发对它进行完善,虚拟训练将成为是信息化练兵的有效方式。虚拟训练的应用将改变我们以前单一的训练模式,其角色应被重新定位。一个网络环境下的练兵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我们要抓住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让今日的部队建设向明日靠近一点,尽快缩小我们与发达国家电子练兵水平的差距,让虚拟训练更好地为我们边防部队服务。

参考文献

[1]郭东升.先进战斗力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5.

[2]杨继武.最新部队战斗力与战斗作风建设实务全书[M].北京:人民日报音像出版社.2006.

[3]孙柏林.计算机战役战术训练模拟系统军事总体设计原理[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4

考试焦虑的团体辅导 篇7

1.如果把下列想法比喻成种子,就请你在撒向心田之前,精心挑选,把你认为可能要滋生出焦虑的种子挑拣出来,放入下面的画线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我必须考第一。

②连这样的题都做不出来,我肯定完蛋了。

③我觉得我还是能达到预期的成绩的。

④我觉得我一直在努力。

⑤我对考试感到心慌意乱,我一定没好好准备。

⑥如果我的成绩不进前十名将是很可怕的事。

⑦考试成绩不可能每次都是如愿的。

⑧数学学得很吃力,因为它是我的弱科。

⑨所有同学的记忆力都那么好,就我不行。

⑩我复习得很全面,可万一考我没复习到的呢?

2.想一想,你挑拣出的种子为什么能使人产生过度焦虑?如果我们把这些种子改良一下会怎样?

把○改成这样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改成这样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改成这样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改成這样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改成这样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改成这样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把自己产生焦虑的其他不合理的想法一一列举出来,并进行改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这些想法既不会产生过度焦虑,又能激励自己,使所有种子都变成了优良品种,在广袤的心田上尽情播撒。

最后,将这些改过的想法在全班交流。

团体辅导--减压 篇8

设计理念:初三学生面临中考,学业压力较大。特别是三诊之后,许多同学无法静下心来学习,心情焦躁。因此在这个时候进行心理辅导是很有必要的,能够帮助学生释放压力,获得一个较为轻松的心态,减轻考试焦虑,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团辅目标:

1、帮助学生释放压力,放松心情;

2、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3、减轻考试焦虑。团辅用时:60分钟 团辅地点:初中学校操场

活动导入:

1、主持人自我介绍并介绍其助手

2、主持人讲明活动规则:在活动中请同学们全身心的投入和体会,保持真诚与热情,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活动内容:

1、热身游戏:

2、破冰游戏:虎克船长

1)全体同学围成一个圈坐好,自我介绍,所有人都要努力记住别人的姓名,特别是自己左右同学的名字;

2)由其中一人开始,说自己的名字两次,然后再叫另一个人的名字;

3)被叫到的人的左右的同学必须马上说“嘿咻,嘿咻”,并做出划船的动作;

4)接着再由被叫到的同学重复上述游戏,直到有人做错。。。

3、背对背夹气球

目的:让同学们认识到适度的压力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完成任务。在学习中也是这样,适度的压力与考试焦虑能让我们更好的应对学习与考试。

1)将所有学生分为10人一队,一共4队,每队两两一组,背夹一气球,步调一致向前走,绕过转折点回到起点,下一组开始前进。向前走时,双手不能碰到球,否则一次罚2秒;球掉后从起点重新开始游戏;

2)队内讨论怎样才能快速有效的完成任务,讨论结束后再来一次游戏;

3)主持人请同学们分享经验,并总结(注意将话题引到适度压力的话题上)。

4、合力吹气球

1)将同学分为6人一组,主持人请每组每人抽签(主持人事先准备每组6张签,嘴巴、屁股各一张,手、脚各两张);

2)首先,抽到嘴巴的人必须借由抽到手的两人的帮助来把气球吹好(抽到嘴巴的让人不能自己用手吹气球);然后两个抽到脚的人抬起抽到屁股的人把气球坐破。在规定时间内坐破气球最多的组胜利。

5、小猫叫

活动规则:1)全体围坐成圈,一人当小猫坐在中间

2)小猫走到任何一人面前,蹲下学猫叫。面对者要用手抚摸小猫的头,并说“哦!可怜的小猫。”但是不能笑,一笑就算输,要换当小猫。

3)抚摸者不笑,则小猫叫第二次,不笑,再叫第三次,再不笑就得离开找别人。当小猫者可以装模作样,以逗对方笑。

6、松鼠搬家

活动目的 :1)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竞争和被淘汰的残酷,感受合作的力量。2.开拓学生思维方式,在竞争中体验双赢的快乐。

2)开拓学生思维方式,在竞争中体验双赢的快乐。

活动程序:1)参与者每三人为一组,其中两人双手举起对撑搭成一个“小木屋”,另一个人扮“小松鼠”,蹲在“小木屋”里。

2)根据主持人的口令进行变化,如: “松鼠搬家”——“小松鼠”调换到其他的“小木屋”。

“樵夫砍柴”——搭建“小木屋”的两个人分开,寻找新的“樵夫”搭建新的“小木屋”。“森林大火”——“小松鼠”可以变成“樵夫”,“樵夫”可以变成“小松鼠”。

3)主持人可以不断变化着发出口令,大家作出相应的变化。在活动一开始安排2只无家可归的“小松鼠”充当竞争的角色,这样在变化中必然会有新的“小松鼠”或“樵夫”被淘汰出来。

4)集体分享活动的感悟。7.坐地起身 活动目的:让学生明白团队工作中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活动规则:1)四人一组围成一圈背对背坐在地上,坐的标准是屁股贴地,两腿打直,两手不支撑地一同站起来。

2)随后依次增加人数,每次增加两个直至10人。注意:在此过程中主持人要引导同学坚持,坚持,再坚持 备选游戏: 1.扔鞋比赛

游戏规则:1)将组员分为若干组,每组成员依次将脚上的鞋扔进指定区域内,扔进鞋最多的小组胜利;

新生团体辅导有感 篇9

xxx xxxxxxx

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9月9日上午,我们跟随大四的学姐学长开始了2012级新生团体辅导的践习,通过这次活动,其实最根本的是想对自己下一年的新生团体辅导有一定的帮助与指导,也希望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会有全新的认识。

第一次我们的队员是2012级体育系的学生,他们的热情开朗活泼好动感染着我们,不同的学院不同的风格,每带一个队,最关键的其实是主持者的调控与把持能力,这是我感触最深的。

活动在学姐高扬的问候中开始,第一个环节是暖身活动刮大风,其目的是寻找彼此间的相识性,帮助新生迅速暖身,打破一开始直奔主题的规则。其活动规则如下:全体成员围成一个圈坐好,主持者介绍活动规则。主持者说:“刮大风,刮大风,大风刮到所有„„.上”那么具有这些特征的人就必须离开自己的位置寻找新的位置坐下,不得与邻近的同学互换位置。这个活动常用于暖身阶段,由于带有运动的成分,容易使气氛活跃起来。之后主持者与其助手给新生做了演示,并对新生进行练习而后正式开始。同学们积极参与,被抓到的同学会对大家表演节目,快乐第一,相识第二。随着这个环节结束,场上的气氛已很活跃,开始进行下面的环节。“1,2”报数后将同学分成里外两全,里圈同学面向外圈同学,开始了微笑握手。微笑握手注意以下规则:第一要微笑,第二要握手,第三必须向对方说一句:“我叫***,来自**,希望我们同班四年快乐!”。随后说完外圈不动。里圈同学逆时针转圈,接着对下面的同学进行介绍。看着同学们灿烂的笑脸,开心的微笑,已达到效果。之后结束后两人一小组与旁边的两人合成一组,进行同样的介绍,相识。活动进行到这时,大家都已兴奋,下面的一个环节是考验团队的团结能力。由原有的四人一小组合并成八人一小组,大家选出一个代表,由代表向大家介绍队员中的每位成员,并由小组集体向大家表演一个节目。随后我们看到场上激烈的讨论,大家都在攀谈着,积极想着小组的节目,这时还有心协的工作人员来给大家拍照,多么美丽的画面,在这一刻定成永恒,成为永久的回忆!之后的节目也异常精彩,有千手观音,集体走秀„„,不时赢得一阵阵欢笑。活动在主持者为大家的表演中接近尾声,大家掌声一片,最后一个环节尤为重要,是分享环节。学生们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活动中应用的不同策略以及感受,对于不善于发言的同学给予了鼓励和引导,给他们创造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以及使他们鼓起勇气积极发言。这样活动结束。

在这次活动中,不仅是一次难得的践习,更是一次学习的经历,自己也感触较深。首先在准备阶段,我详细分析了大一新生这个群体的特点,他们刚步入大学,属于成年早期,虽已离开父母,实现外在的独立,但他们的自我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尚未成熟,再加上独自来到一个新的环境,陌生不熟悉可能会增加他们的恐惧与担心。针对这些,由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开展了此次的团体辅导,目的就是增加同学之间的了解,帮助新生快速适应这股新的环境新的氛围,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在活动中,你会看到各种心理现象,当第一个活动大风吹刚开始时,学生们围圈而坐时出现了找熟悉的人一起,男女生界限“泾渭分明”的现象,活动开始十几分钟后,同学们在主持人的引导下气氛开始活跃起来,最明显的变化是同学们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女生群中出现了男生的身影,彼此不熟悉的人做到了一起,经过彼此介绍,增加了相互间的了解,打破了同学们间的距离感,活跃了现场气氛。使同学们懂得: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习惯性的以一种淡漠的姿态对待周围的人,固守着一个或几个人的世界,以为那样足够精彩,可是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之处,认识不同的人,你会学到更多的东西,你的世界因为别人的进入而与众不同。随后的八人小组的活动使学生们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活动中,靠单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只有齐心协力,共同总结经验,彼此配合并且要有耐心,才能稳中求胜。活动中也显现了同学们的凝聚力,集体为小组加油助威,使他们体会到作为集体成员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正如同学们在活动结束后所分享的:团结就是力量,还有同学说经过此次活动,感觉到了集体的力量,觉得整个班更像一个大家庭了。我相信如果同学们能把活动中体会到的带到学习生活中,那么他们一定会做一名充满自信的,懂得合作和彼此分享的,让班集体骄傲的成员!

在学界姐的主持中,我体会深刻。要提高团队的凝聚力与竞争力,必须认真做好沟通,关爱,激励,服务和组织这五个方面。一,沟通是真诚搭建理解的坦途,只有真诚沟通才能相互理解信任。在活动开始时,学姐向新生真诚的问候并进行自我介绍,拉近了新生与主持者的距离。二,关爱成员,人是最富有感情的动物,每个人在活动中可能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组内成员要相互帮助,真诚的为对方出谋划策,这将更加巩固小组成员内部的感情。三,激励与信任可以有效地增强组员的使命感,提高组员的自信心,给组员有更多的机会锻炼及证明自己的能力,促进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使组内成员在心里产生可亲可敬的形象,觉得小组内的成员是可信的。学姐在活动中不时地对大家说一些积极鼓励的话,来增加大家的勇气与信心。四,服务,每个组内成员都该为小组内成员服务。当新生们提出学姐也要表演个节目时,学姐接受了请求主动为大家唱了一首歌,做得相当到位。五,组织,有效的组织是一个团队的灵魂。组内成员大家原本是独立的个体,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家乡环境成长环境带给了每个个体不同的性格特点。如今大家聚在一起,并成为一个小组,要成功的组织起来并非那么容易,这时便需要组织者的精心洞察,定为每位成员的角色,让他们充分的发挥自己能力,在团队中快乐发挥。总之,团队要想组织得好,不仅仅是主持者的引导有方,而是团队里每位成员的努力,只有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团队成员才会和谐,为了同一个目标奋斗!

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青年中期,他们的生理发展已基本成熟,但其心理发展水平却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真正成熟的状态。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开始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他们内心充满着各种特殊的矛盾现象,如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情绪与理智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等。从大学生的外部环境来看,社会竞争的加剧、家庭条件的差异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人际关系日趋复杂等,都可能成为他们主要的压力源。并且大学生面临更多的社会义务和选择,这些内外因素常常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解决好大学生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大学生成长和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怎样解决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基础,大学生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便无法很好地完成学业,更无力承担未来建设祖国的责任,从这个角度讲,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关系到高校能否完成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不能忘记或忽视对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起基础性作用的心理素质,决不能忘记或忽视旨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把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看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因此,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和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需要。在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德育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新的拓展,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品质的形成与其心理健康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两者应该紧密联系、互相促进,这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因此,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深化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高校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需要。所以,每一位大学生都必须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而此活动正是一个简单的入门,来关注内心,建立友好关系。

团体心理辅导中“激讲”的运用 篇10

慎重选题,让学生有话可说

选题是心理辅导成败与否的关键。选题是辅导活动的第一步,它确定“辅导什么”的问题,即确定辅导的方向。如果“辅导什么”不明确,“怎么辅导”就无从谈起。

1.针对实际,慎重选题

心理辅导课选题必须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处处想到学习的主体——学生,时时注意激发学生强烈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激情。按照新的理论,有效的学习者应当被看作是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者、解释者和综合者,他能使用各种不同的策略来存储和提取信息,他努力使学习环境适应自己的需求,从而使自己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记得有一次我准备区级团体心理辅导公开课,研讨的主题是人际关系。试教前,我想当然地选题:“诚信”。试教时的情景不堪回首,称得上是我的“独角戏”。除几个学生说了几件生活中有关诚信的事后,全体沉默无语。课后寻找原因:虽然这个话题在当今社会上正流行,关于诚信的事也比比皆是,但这一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还是有一定距离的。由于学生缺少生活体验,对辅导主题根本不感兴趣,也就不可能进入角色参加活动,真情的流露无从提起,自然也就起不到什么好的效果。

心理辅导教师应寻觅选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力求选题符合学生实际,表现形式新颖别致并与内容和谐统一。正当我苦思冥想,考虑该如何选题时,我想到我与这个班级的学生朝夕相处已有五年,记得几次家访,几位母亲向我提起几乎同样的情况: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辛劳,不听从父母的教诲,小小年纪就学会了顶嘴!于是,一堂名为《我的妈妈》的心理健康辅导课便应运而生了。由于选题切合学生实际,在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参与,畅所欲言,气氛极为活跃,起到了很好的辅导效果。

2.问卷调查,确定主题

在选题时,问卷调查法也是非常有效的辅助手段。例如,我进行过一次关于学习态度的调查。在回答“你觉得学习生活很有劲、比较有劲、说不清、不大有劲、很没劲”时,38%的学生认为很有劲或比较有劲;56.8%的学生认为说不清或不大有劲;认为很没劲的仅占5%。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社会就业对知识层次要求的提高,社会和家庭对学生期望值的增大,使学生负担过重,甚至厌学,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一桩苦差事。针对这种看法,我上了《学习的苦与乐》。通过相互辩论,畅所欲言,同学们得出了苦中有乐,先苦后乐,苦尽甘来的结论。那些原来把学习当成苦事,怨声载道的学生课后在日记里写道:现在,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需要花时间,下功夫。当想到这种苦能换来知识,换来赞扬,换来为国家出力的本领时,我就会体味到“苦尽甘来”了。通过心理辅导课,他们在学习上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

针对小学生心理发展和生活、学习环境的特点,我们更需要调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开展内容不同、形式各异的团体心理辅导。为学生排解心理苦恼,使他们的身心更加健康,精神更加愉快。

创设氛围,让学生有话愿说

1.创设有话愿说的物理环境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心理辅导课要放松学生的身心,让学生有话愿说。在座位排列上,教师要充分考虑物理距离与心理距离之间的关系。我在上课时经常使用的是圆形排列、马蹄形排列、心形排列。学生坐在图形的各点上,我在任意一点上坐下,可以和学生面对面地交谈,同时更淡化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宰作用,使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放松,不仅有利于师生沟通,对生生交流也极有好处。

心理辅导课在环境布置上更要精心考虑。我在上课时,有时不用板书,就在黑板上画上几束花,几朵白云,几只和平鸽,在窗台上摆放几盆绿色植物。正如我班同学说的那样,“走进教室,我看到黑板上的画,我紧张的心情顿时放松了。”看来,物理环境暗示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2.创设有话愿说的人文环境

课堂民主、师生平等、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学生心灵、互交知心朋友是心理辅导课的氛围。民主与平等能给心理以宽松,感到顺气、顺事,不易产生逆反心理。在这种环境中才能教会学生自我调整心态,具有较强的自我心理保健、自我约束不良行为的作用。可增强正确评价自我、正确认识现实、正视逆境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这也是转变学生思想,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水平的必要条件。在辅导过程中,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是我努力追求的。在辅导活动开始时,学生通常是很难放松的,这时教师的辅导尤为重要。

记得在上《了解自我,接受他人》的团体心理辅导课时,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自我,我要求每个学生在纸上写自己的优缺点及简短的自我介绍。我和学生一样,也在纸上写着。为了让大家全面地了解他人,写完后我让学生把纸粘在自己的衣服上,相互观看。当然我也不例外。当时,课堂中的气氛空前高涨,大家都站着、坐着、相互阅读着。试问,如若教师不“放开自我”,这样平等、民主、和谐的情景可能出现吗?

3.创设有话愿说的课堂规则

师生间通过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在心理辅导课上已形成了一定的课堂规则。记得一次心理辅导研讨课,听课的老师较多,学生表现得十分拘谨,为了使他们尽可能地放松,我是这样开场的:“同学们好,你们的大姐姐又来和你们聊天啦!”但学生仍未放松,于是我请学生重复了每次上课的规则,即三个可以:可以随便坐,你喜欢怎么坐就怎么坐;可以随便说,说你想说的;如果你觉得这堂课不喜欢听,你可以站起来就走,回到教室里做你想做的事。一说完,大家都放松了。在本次的辅导活动中,学生都愿说,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畅谈心中的想法。

放松的情绪是心理辅导课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心理辅导课必须促成一种气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说,让每一个学生都愿说话,在积极互动中增进相互了解,分享经验与感受。通过多元价值观和信息的冲击,提高学生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

表达同理心,让学生有话敢说

所谓同理,通俗地说,就是能设身处地去体会当事人的内心感受,达到对当事人境况的心领神会。同理不仅等于同情,更有理解。也就是说,在辅导过程中,辅导员不但有能力正确地了解当事人的感受和那些感受的意义,同时还要将对这些感受的理解和体会准确地传达给对方。心理辅导课要切实执行“同理学生”这一原则。

1.放弃问答式

心理辅导课不是要教给学生什么,而是要让学生体验感悟到什么。千万不要设计好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你问我答上;千万不要对学生有很强的控制欲,担心学生不会说、说不好,而代学生说。教师既要起到主导作用,又要与学生一起探究,学生谈看法,教师谈体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考,鼓励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帮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2.无条件尊重

无条件的尊重是罗杰斯提出的著名观点,指对来访者接纳、关注、爱护的态度,意思是要尊重学生的现状、价值观、权益和人格,这是建立良好辅导关系的重要条件。所以,教师在实施心理健康辅导过程中,要无条件尊重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让学生敢于直言,进而实现学生心理的微妙变化与发展。

特别对主体参与度较低的学生,在参与活动时,要加强肯定的力度。这些学生往往因为主体意识差而担心说错话,而不开口或少开口。这种情况下,只要这些学生肯参与,就是理解错了、说偏了,甚至思想观点错误了,教师也要从参与角度加以肯定,使他们充满勇气和信心。在心理辅导课上,我时刻牢记:无论我是否同意你的观点,我都将尊重你,都将捍卫你说出它的权利,并且以你的观点去理解,同时将我的观点更有效地与你交换。教师只有做到无条件尊重,学生在课堂上才会敢于吐露心声。

3.表达同理心

同理对方是一种交往的立场和能力,教师要放下自己的参照标准去感受对方,以学生的眼光去看“学生的世界”。同理心有三个条件:同理心不等于了解;同理心不等于赞同对方的行为和观点;同理心不等于同情。

表达同理心时的基本立场有:对学生能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深的信任感;能由衷地、开放地接纳对方的情感;能意识到情感能够转移、化解、消融;能由衷地帮助对方但不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能接纳对方的情绪但不沉溺(或陷入)情感的旋涡;能帮助对方从表面进入到深层,帮助对方看到自身的盲点。

上一篇:小班美术教案:星空下一篇:区民政局法治创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