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重点工作进展汇报

2024-08-21

畜牧业重点工作进展汇报(精选10篇)

畜牧业重点工作进展汇报 篇1

2011年畜牧业重点工作及重点项目

进展汇报

各位领导:

现就1-3月畜牧业重点工作及重点项目进展汇报如下:

一、草场征用及草场纠纷调处工作

目前,市畜牧兽医局已与所有重点项目征用草场企业对接,对未办理草场征用草场企业下发征用草场办理手续函,争取在4月15日前,将重点项目征用草场手续全部办理完成,确保重点项目按期顺利开工。

饲草料地开发经相关部门多次商讨研究,已初步制定出阜康市饲草料地清理整顿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了清理整顿步骤,相关部门职责,时间限定,争取4月1日前下发执行。

二、畜牧业发展工作

(一)新建标准化圈舍2万平方米,标准化养殖小区5个,挤奶厅2个,集中饲养奶牛1200头

目前,已落实完成扩建(新建)标准化畜禽圈舍2万平米。其中:城关镇黄鸭坑村牛羊育肥小区2500平米,开发区2500平米;九运街镇七道沟蛋鸡场扩建3000平米,楼楼庄肉牛育肥小区扩建2000平米;滋泥泉子镇新建肉牛育肥场5000平米。同时完善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2个,龙泉村奶牛小区、鱼儿沟蛋鸡养殖小区。

2011年以牛场和托牛所方式集中统一饲养管理奶牛头数达到1200头,目前已全部落实,其中:城关镇鱼儿沟西村奶牛小区150头,柳城子村托牛所250头;九运街黄土梁北村托牛所250头,新户村托牛所150头,古城北村托牛所100头;滋泥泉子镇龙泉村托牛所200头;水磨沟乡柳城子西村托牛所100头。

(二)加快品种改良步伐,改良奶牛2000头,羊3.1万只 2011年已引进奶牛性控冻精300枚。引进种公牛80头,肉用种公羊150只,任务已分解到乡镇,现正在与种畜场积极对接,就种畜引进事宜签订相关订购协议。

三、惠农富民补贴工程

(一)落实退牧还草工程饲料粮补助面积53万亩,补助资金139.91万元。

退牧还草工程饲料粮补助项目资金区州还未批复下达,牧民补助基础资料已汇总完成。

(二)落实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资金。争取将我市重度退化的300万亩草场纳入禁牧区域,503万亩草场纳入草畜平衡范围。

阜康市落实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通过多次征求意见,现根据区州畜牧主管部门意见正在修编,待区州大纲修订后,参照大纲修订后予以上报。

四、重点项目工作

(一)游牧民定居项目

1、项目建设任务:

计划定居牧民450户(其中山西援阜牧民定居200户),各乡镇任务分解:上户沟乡200户,其中:搬迁定居80户,提升改造120户;水磨沟乡100户,其中:搬迁定居80户,提升改造20户;三工河乡80户,其中:搬迁定居40户,提升改造40户;九运街镇牧业队20户;滋泥泉子镇提升改造50户。

2、工作进度安排:

2月15日前完成项目环评登记工作;

2月15日—2月20日:完成项目建设用地审批以及定居点整体规划和房屋图纸设计工作。

2月20日—2月28日:完成项目安全施工审批、开工许可审批等工作。

3月1日—3月10日:完成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及评审工作,同时完成牧民搬迁户数的落实及搬迁、提升改造协议的签订,开始收取牧民自筹资金。

3月10日—3月25日:完成项目招标实施方案的编制及审批并完成招投标工作。

4月1日—6月30日:完成定居房的基础工程建设及牧民自筹资金的收取。

7月1日—8月30日:完成定居放的主体工程;

完成定居房的粉刷及外围清理等工程。

9月1日—10月15日:完成牲畜棚圈建设;组织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全面验收。

10月16日—11月30日:组织牧民搬迁入住。

3、工作进展:

目前已完成项目环评、立项、工程规划、工程勘察、工程设计、施工图审查、住房建设用地审批。现由自治区发改委经济研究院编制450户牧民定居实施方案。

4、下阶段工作:

自治区发改委经济研究院编制450户牧民定居实施方案完成后,经审批,发布公告进行招标。

(二)2010年退牧还草项目

1、项目建设内容:

2010年退牧还草项目总投资3050万元,申请上级资金2330万元,自筹720万元,建设120万亩围栏封育草场,2万亩人工饲草料地。

2、项目进度安排:

1月—2月28日,完成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和工程设计,并通过自治区评审,制定项目建设工程招投标实施方案,委托招标代理机构编制招标文件;建设完成项目水资源论证及项目配水方案,确保项目评审通过;乡镇做好项目区草场置换和牧民安置工作,与项目区草场使用权属牧民签订相关协议。

3月1日—3月31日,完成招投标工作,签订建设施工合同,做好项目建设实施前的技术交底和开工各项准备工作;乡镇完成项目实施区草场置换和牧民安置工作,确保项目按时开工和顺利

实施。

4月1日,三个项目区正式开工建设。

4月20日前完成工程施工放样、测量放线和复测工作。9月30日前完成项目工程建设和竣工自验,其中6月30日前完成工程建设的50%,7月30日前完成工程建设的70%,8月30日前完成工程建设的90%。

10月31日前完成项目建设资料建档、归档和项目工程初步结算工作,进行项目自查自验,做好项目申请自治区验收各项准备工作,审计部门配合做好项目设计工作。

11月30日前,完善项目建设内容,查遗补缺,争取并通过自治区验收。

3、工作进展:

面前已完成实施方案编制和工程图纸设计,水资源评价,自治区评审,等待实施方案批复。

4、下阶段工作:

一是项目实施区域草场置换还未进行,需项目涉及乡镇尽快完成草场置换或流转征用,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二是准备招投标方案。

(三)新疆创景园林1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

新疆创景园林有限责任公司1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计划分三年三期完成,一期工程计划从2011年4月开工建设,投资6000万元完成项目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殖圈舍建设,达到年出栏生猪3万头能力,并投入使用。该项目已完成项目建设地点的选址工作,原计划于3月30日前完成开工建设准备工作,但由于该公司涉及一起经济诉讼案件,账户被冻结,资金无法落实,导致项目无法建设。

为了继续加大我市畜牧业产业化进程,推行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工作,经积极协调,多方跑办,引进滋泥泉子镇天滋肉牛养殖项目和九运街镇千头奶牛养殖场建设项目,项目进展情况如下:

一是天滋肉牛养殖合作社为市政府2011年招商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7500万元,当年投资3000万元,在滋泥泉子镇实施建设万头肉牛养殖育肥及500头肉用种牛繁育场。在与乡镇对接和多方协调下,目前完成了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建设用地选址及建设用地对牧民的补偿安置工作。项目区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与相关部门对接后,已确定解决方案,先有养殖企业投资建设,待项目具备一定规模后,根据相关政策和规定给予补助和奖励。目前天滋肉牛养殖合作社已完成开工前的手续跑办工作,正在进行备料,4月10日左右可开工建设。

二是阜康市伟牛乳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注册成立,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当年投资1500万元,在九运街镇实施建设千头奶牛养殖场。目前已完成用地手续、项目可研,4月10日左右可启动建设。

畜牧业重点工作进展汇报 篇2

1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1动物防疫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不足

从实际的动物防疫工作来看,其中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自己工作技能还较为不足,一些工作人员的来源是畜牧兽医站的人员,这就造成他们在工作中思想方式和理念都受其原来的工作影响,较为传统,和防疫工作中的先进理念出现脱轨的现象,限制了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随着科技的发展,先进的设备以及技术在动物防疫工作中也非常重要,但也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能力,能够正确的使用设备,实现社会发展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需求。

1.2工作人员存在流动性较大的问题

在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中,工资低、工作量大且复杂,是工作人员的现状,他们不仅要进行防疫工作,还要依据防疫的具体情况建立档案,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准确的数据;还要调查、研究地区的动物防疫工作的水平,深入了解地方的动物疾病情况和病史,能够及时的进行控制,防止疫情发生扩散,工作难度较大。因此一些工作人员就会选择工作调动,造成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

1.3工作人员缺少对动物防疫的正确认识,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在动物防疫工作中,一些工作人员对于这项工作还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明确自己的职责,没有认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及时的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预测以及分析,工作理念落后,没有及时引进新的疫苗,使得动物防疫工作的效率变低。对自己的职责不明确,缺乏责任心,就会导致他们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及时、正确的解决,拖后了动物防疫工作的效率。

1.4基层动物防疫站公益性质被削弱,不能及时的处理紧急情况动物防疫工作中工作人员的频繁流动,让其整体的工作水平和能力也受到影响,无法保证工作的树立进行,一些该引进的新疫苗却没有得到引进,让动物防疫工作的效果减弱。一些地方因为经济水平的原因,使得动物还是散养的,也让防疫的工作变得难度加大,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加大,如果不能够及时发现疫情,就会使其扩散,引发大规模的动物疾病,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却无法有效的进行应对。

2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重点

2.1全面提高动物防疫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加强内部管理工作

制度是工作的保障,因此相关的部门应该不断的健全和完善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的相关制度,避免制度发生与社会相脱轨的问题,要确保其紧跟时代、社会潮流。在健全制度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让制度能够顺利的运行,为动物防疫工作提供指导。基层畜牧兽医防疫人员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部分,其素质以及工作能力决定了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因此上级部门需要对这些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以及素质,让工作人员的整体实力得到提升,还需要加强工作人员的精神内涵培养,让动物防疫的工作人员能够满足社会对行业人员的需求。

2.2建立科学化的动物防疫体系

对于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政府方面应该加强对其的监管力度,让动物防疫工作能够顺利、规范的进行,建立一套完善的动物防疫体系,体系中要能够体现科学化以及现代化,为动物防疫工作提供工作依据,让工作能够有效的开展。政府的相关部门还应该为动物防疫工作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保证工作人员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正确、有效的处理,平日要加强对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转变传统的动物防疫工作模式,在工作中加入现代技术,使其能够达到数字化和现代化的目标,为动物防疫工作提供高效的方法,保证工作效率能够得到提升。

2.3严格管理疫情报告制度

对于疫情的报告要建立一套严格的制度,保证能够及时的将疫情情况报告给上级,以便能够及时的安排相关的防控工作,控制疫情的发展。可见疫情报告制度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顶警,确保能够及时的检测出疫情,加强对物资的管理,对兽药质量进行监察以及残留的控制体系;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现代化和数字化,要通过建立防疫网络来实现。

2.4强化检疫和消毒工作

要确保动物以及动物产品在流通时是安全的,就需要加强其流通前的检疫以及消毒工作,能够及时的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及时的解决。对于疫情污染的地方及其周围的环境要及时的做好消毒工作,让疫情的污染源不能进行扩散和污染,有效的控制动物疫情。

3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其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以及动物的卫生和健康,因此相关人员应该解决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工作能力以及面对突发疫情时的应急能力;政府要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监管,建立一套科学化的动物防疫体系,加强工作的数字化和现代化,建立严格的疫情报告制度,加强动物疫情的检疫和消毒工作,不断的完善防疫工作相关制度,提高动物防疫的工作效率。

摘要:基层畜牧业的顺利发展,离不开高效的动物防疫工作,其关系到社会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不足,并对其中的工作重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重点

参考文献

[1]杨明磊.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重点探析[J].湖北畜牧兽医,2013(07).

畜牧业重点工作进展汇报 篇3

一、2006年新农村建设取得良好开局

(一)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指导

按照中央提出的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搞好总体规划的要求,2006年,各省(区、市)都下发了贯彻落实中发〔2006〕1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意见,陆续编制完成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相关规划,并调整充实了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机构,各地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工作,全国上下形成了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一些地方还对农村干部开展了大规模的培训,宣讲中央文件精神,引导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发展。有关部门也结合自身职能,出台了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性意见,重点从抓好规划工作、加强分类指导、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投资整合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做好试点工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对地方发展改革委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加大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

按照中央提出的全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的要求,2006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预算支出达到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调整投资结构,切实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2006年全年用于农村建设的中央投资超过600亿元,所占比重较上年继续提高,其中用于粮食生产、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公路、农村沼气、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资比上年大幅度增加。地方各级政府也普遍增加了对“三农”的资金投入,据初步统计,2006年,全国约有2/3的省份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资金比上年增长20%以上,个别省份增幅超过了40%。

(三)着力解决农民最急需的生活设施

紧紧围绕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设施,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抓好“水、路、气、电”四件事。为确保“十一五”期间解决农村1.6亿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国家加大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力度,2006年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中央投资比上年增长2倍,当年可解决近29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安排农村沼气工程中央投资比上年增加15亿元,新增农村沼气用户约260万户;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投入,支持西部地区县通乡油路改造和东中部地区乡通村油路改造。国家还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无电地区电力设施建设,完善中西部地区农村电网。

(四)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继续大力支持粮食生产。2006年以来,继续加强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启动了西部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对中部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4省大型排涝泵站进行更新改造。继续实施种养业良种工程和植保工程,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林牧渔各业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重要进展,全年粮食总产量预计达到4.9亿吨以上,在前两年累计增产粮食5000万吨的基础上继续稳定增产。

(五)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国家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幅增加,明确提出要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3年内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截至2006年上半年,全国已有3.96亿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标准分别由10元提高到20元,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4880万学生全部享受免学杂费政策。农村社会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认真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有条件的地方正在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六)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各地、各部门继续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2006年,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继续扩大。中央财政还安排125亿元资金,对种粮农民生产资料增支部分实行综合直补,补贴范围扩大到全国31个省区市。继续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农民种粮收入预期。采取多种措施,稳定农资生产和市场,继续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调控,深入开展化肥等农资市场检查,稳定农资价格。为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2006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对保障农民工各项合法权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农民务工收入继续提高。预计全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量有可能接近200元,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比上年增加300元以上,实际增幅超过6%,是继2004年和2005年之后,连续第3个农民收入增幅超过6%的年份。

(七)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农村税费改革进入综合改革的新阶段。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对下一阶段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做出具体部署。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国务院对进一步完善改革政策措施,健全体制机制,确保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推进提出了具体意见。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入,农业保险试点稳步推进。国有林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国家对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做出重大调整。积极推进支农投资整合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了推进县级政府支农投资整合的指导性意见,明确了“规划先行、加强衔接、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务求实效,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整合思路,并在全国确定了50个整合支农投资试点县(市),支持和鼓励试点县(市)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创新体制机制,目前各试点县(市)工作进展顺利。积极探索在新农村建设领域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建后管护,落实管护责任,努力改变重建轻管现象。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新农村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一些地方特别是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性和完整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将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庄建设,注重形象工程,没有抓住发展农村生产力这个根本;一些地方急于求成,提出了要在3—5年内建成新农村等不切实际的口号;一些地方不注重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广大农民的参与度不够、热情不高,个别地方还借新农村建设之名,随意调整农民土地,动用农民宅基地,侵犯农民合法权益。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引导和克服。

二、2007年新农村建设工作重点

2006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明确了2007年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任务。2007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为着力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提出了一系列更有针对性的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充分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对于保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向前推进,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巩固、完善、加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进展。

第一,继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我国农业基础薄弱、主要靠天吃饭的基本状况还没有改变,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势头仍没有根本扭转,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为此,要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逐步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各级政府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2007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努力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引导农民和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要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方式,继续加大支农投资整合力度,抓紧建立支农投资规划、计划衔接和部门信息沟通工作机制,努力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强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继续实行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和范围,加大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力度,完善补贴方式,提高补贴效率。

第二,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区域化布局、优质化生产和专业化分工水平大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科技水平不断得到增强,但我国人多地少,农户经营规模小而分散,农业总体上仍然没有摆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投入来实现增产的外延型、粗放型的增长方式。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48%,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平均70—80%的水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30%多一点,比发达国家大约低了50个百分点。综合机械化水平也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007年,要继续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继续建设国家大型粮棉油生产基地,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支持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及中部排涝泵站建设,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继续实施种养业良种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以及旱作农业节水示范工程。继续实施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加强对农民建设现代农业的引导和示范。在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的同时,发展健康养殖业,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推进生物质产业发展。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启动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工程。

第三,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步伐。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公共服务滞后,是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突出表现之一,也是长期制约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要坚持从最有利于农民、最需要解决、最有条件解决的问题入手,明确农民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优先序,因地制宜地加大支持力度,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2007年,要继续抓好水、气、路、电建设。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力度,优先解决人口较少民族、水库移民、血吸虫病区和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确保“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任务如期实现。继续加大农村沼气投入,积极发展适合各地特点的农村清洁能源。支持县乡公路改造和通村道路建设,逐步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的筹资建设和养护机制。抓好中西部农村电网改造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落实城乡同网同价政策。同时,加强生态建设,加大村容村貌治理,建设整洁、舒适、文明的农村人居新环境。

第四,继续抓紧解决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要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加快扭转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2007年在全国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提高对中西部地区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补助标准。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继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继续做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加快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要扩大到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民培训和权益保护,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阳光培训工程,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支撑。全面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各项政策,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第五,不断创新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逐步消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必须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这是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扎实推进的内在动力和根本保证。2007年,要继续按照中央关于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要求和部署,逐步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加快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和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继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保险。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探索确保农民现实利益和长期稳定收益的有效办法,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支持国有林场改革和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搞好水权制度改革,推进农垦体制改革。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充分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继续加快推进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篇4

中共xxx委员会

xxx人民政府

(2011年10月18日)

各位领导:

今年以来,xxx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赶超发展总目标,以”学先进、比创新、看实效”“重点工作大督查、组织纪律大整顿、行政执法大检查、发展环境大整治”、结合”切实转变干部作风”等活动为载体,团结带领全乡干部群众,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集中力量实施民生工程,赶进度、提速度、保质量,全乡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现将上半年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上半年,全乡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万元,同比增长??%,占全年任务的??%;财政收入完成??万元。其他各项经济指标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一)集聚区项目建设。

依托xxx化工产业集聚区建设,鼓励民营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资源的“集聚效应”和间接的“基础效应”,制定出台了优惠政策,鼓励新上、搬迁、技改项目到园区建设经营,以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对化工园区的土地实施5年有效规划,做好征地拆迁和补偿工作,为入驻企业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继续为入驻园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做好续建项目和新建项目协调工作。

成立专门的化工园区管理办公室,入住企业相关手续的办理、相关部门的协调服务均有化工园区办公室统一负责,实行“一站式”管理服务机制;创新投资环境,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填充工作。截止目前,已投产建设的项目有9个,签订合同、协议项目11个,在谈项目8个。上半年,共引进资金??万元,实际到位资金??万元,占任务的?? %。

(二)新农村建设

坚持“政府引导、群众参与、超前规划、示范先行、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以住宅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拆旧复垦为重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我乡还组织乡村干部赴省内新农村示范点参观学习,回来后又就xxx经验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我们组织认真的学习和讨论,坚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对照先进,我们xxx没有盲目照搬硬套,而是在充分吃透乡情、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走访农户、定好新村规划的基础上,选择了xxx等6个基础较好的村作为试点村,新村建设的突破口选在“特色产业”上,先从群众最能得实惠、见成效的特色产业抓起,从而调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参与新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今年以来,xxx村被确定为全县新农村试点示范村,我乡牢牢把握住这一机遇,抓典型引路,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xxx新农村的创建工作,多次就xxx的新农村工作召开现场会,并着力向群众推介 截止目前,新建住宅?栋,入住?户,新修道路?公里,挖建

排水沟?公里,绿化、亮化工作正逐步推进,总投入?万元。其中:水牛杜村:建成住宅?户,入住?户。楼马村:建成住宅?户,入住?户。加大旧房拆除力度,采取建房农户与村内居住危房农户进行房屋置换的方式,积极推进旧房拆除。“事实说话话有力,典型引路路更长”。在xxx典型的带动下,xxx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迅速全面铺开。

(三)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这就要求在社会管理上必须要有所作为。xxx顺应民心、立足民意,在抓经济上,为企业和客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抓发展上,始终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一是优化硬环境。我们着重做好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通村公路硬化;②农网改造;③饮水工程;④沼气池建设;⑤水利建设。

二是优化软环境。今年进一步优化了村级班子队伍,核定了村干部职数,同时,大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

三是优化生态环境。重点进行了夏、秋两季秸秆禁烧工作宣传,加大了处理力度,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特别是今年秋季农作物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我

乡党委、政府做到早安排、早部署,于 9月8日,全乡召开秋季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动员会大会,并强化领导,乡里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政委,乡长任指挥长的秸秆禁烧工作指挥部,全面安排部署秸秆还田和禁烧工作。9月22日,县禁烧工作动员会以后,我乡于9月23日召开了秸秆禁烧再动员会议,进一步安排部署。并以秸秆还田为抓手,乡政府每亩补助10元,在全乡全面实行秸秆还田,力争全乡秸秆还田率达到98%以上,同时,抓好秸秆清运,对无法还田的秸秆全部清运回村内,并继续实行“谁烧罚谁、烧谁罚谁”的原则,加大巡查力度和打击力度。对乡村两级干部实行考勤制度和奖惩制度,做到经济处罚到位,组织处理到位,采取还田与禁烧双评定的方法予以奖惩。截止目前,全乡秋作物秸秆全部得到有效处理,小麦耕种工作也已截至扫尾。

四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依托县“扫黑除恶清痞扫霸、净化经济社会环境集中整治活动”为契机,为严厉打击和严密防范黑恶势力,集中解决当前社会治安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提高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8月22日县扫黑除恶清痞扫霸、净化经济社会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动员会后,xxx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班子扩大会议,研究部署我乡的扫黑除恶清痞扫霸、净化经济社会环境集中整治活动,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政委,乡长为指挥长,负总责,亲自抓,其余班子成员任副指挥长,具体抓;各相关部门为成员,配合抓的“打黑除

恶清痞扫霸、净化经济社会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增强对 “扫黑除恶清痞扫霸、净化经济社会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并与8月25日上午召开了全体机关干部、村三职干部和各乡直单位负责人等参加的全乡“扫黑除恶清痞扫霸、净化经济社会环境集中整治活动”专项行动工作会议,传达全县“扫黑除恶清痞扫霸、净化经济社会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工作会议精神,宣传黑恶势力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开展“扫黑除恶清痞扫霸、净化经济社会环境集中整治活动”专项行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会上下发了《xxx扫黑除恶清痞扫霸、净化经济社会环境集中整治活动方案》和《xxx扫黑除恶清痞扫霸、净化经济社会环境集中整治活动领导组的通知》。为营造活动氛围,我乡组织机关干部深入村组、农户进行宣传动员,并利用过街横幅、宣传栏、广播、标语等宣传工具和相关资源,悬挂过街横幅150幅,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张贴标语3000幅,营造浓厚氛围,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其中,深入摸排,广集线索,掀起严打整治专项行动的高潮。

10月13日县扫黑除恶清痞扫霸工作再动员会议后,我乡于14日召开班子会议,15日进行了全乡再动员,对我乡对辖区内村霸、路霸、地痞、地霸及妨碍重点项目施工等黑恶犯罪线索和社会治安隐患进行摸底调查,登记造册,做到“情况清、底数明”,为彻底打击黑恶势力提供可靠信息。通过这次集中整治活动,进一步摸清治安混乱村和各类黑恶势力底数,有效采取强

有力措施,从快、从严、从重打击在重点项目建设中,破坏、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为害一方的地痞、无赖、村霸、流氓恶势力;寻衅滋事、敲诈勒索、盗窃哄抢、强买强卖、封门堵路、恶意阻工等伤害企业经营者或客商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打掉各类黑恶势力和地痞地霸,铲除其“保护伞”,建立健全扫黑除恶长效工作机制,遏制新的黑恶势力形成,努力保持持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我乡经济发展环境有一个根本改观,以治理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实际成效,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实现盐都崛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四)、信访稳定

一是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始终把信访稳定作为硬任务,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二是配强配齐村级班子,提供组织保证。三是创新工作载体,各部门联动,齐心协力抓好信访稳定工作。对重点案件及不稳定因素实行,实行“七包一”责任制度,由主要领导、相关部门、管理区、包村干部及村干部组成包保小组,建立信访长效机制,真正做到矛盾不出组、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化解社会矛盾,推进全乡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五)人口和计划生育

畜牧业重点工作进展汇报 篇5

情 况 汇 报

一、畜牧业生产指标

目前全县猪存栏14.2852万头,同比增长7.87%;牛存栏6.1245万头,同比增长6.11%;羊存栏3.7875万只,同比增长35.78%;家禽存栏57.1711万羽,同比增长7.43%。猪出栏9.339万头,同比增长9.56%;牛出栏0.4324万头,同比增长33.46%;羊出栏2.3354万只,同比增长93.99%;家禽出栏18.2542万羽,同比增长11.99%。肉类总产量8669吨,同比增长14.67%。

二、常规业务工作情况

(一)秋季动物防疫工作

于2011年9月9日召开全县秋季动物防疫会,各乡镇分管领导、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负责人、县兽防站及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人员参加会议,全县秋防工作正式启动启动。截止9月20日,全县第一次免疫注射完成457个组,免疫注射猪O型口蹄疫疫苗16471头;牛O型亚洲I型口蹄疫疫苗9113头;羊O型亚洲I型口蹄疫疫苗完成免疫注射15000只(由县种草养羊办公室独立完成);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免疫接种8978羽。

(二)畜禽品种改良工作

1、猪改工作:全县输配母猪12785头,其中:人工授精输配12011头;推广杂交猪10.51万头,其中:三元杂交猪7.36万头,二元杂交猪3.15万头。

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资打假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按时逐月报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工作情况。第三季度共出动执法人员185人次,检查农资经营市场72个,检查饲料经营企业(户)、兽药经营企业(户)、规模养殖场(户)和养殖小区249(个)次,收缴过期饲料20公斤(标值0.0138万元)。

三、项目建设情况

(一)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情况 1、2009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 项目实施地点为牙舟镇卡腊村兰垦组、甘寨乡甘寨村小山林组、摆茹镇甲茶村甲茶组三个养殖小区和大塘镇新光村旧司组、平湖镇兴民村兴民组两个规模养殖场。现各个养殖场建设情况如下:

①平湖镇兴民养殖场:完成改造圈舍250平方米,新建保育舍30平方米,专用消毒间30平方米,排污沟200米,粪污处理池100立方米,输水管300米;养殖设备:采购安装产床8套,保育栏33.6平方米,定位栏9个。购置自动料桶30个、高压清洗机1台、机动喷雾器1台,兽医设备1套。

②大塘镇旧司养殖场:完成新建圈舍240平方米,新建专用消毒间30平方米,排污沟200米,粪污处理池100立方米;养殖设备:采购安装产床8套,保育栏33.6平方米,定位栏9个。购置自动料桶50个、高压清洗机1台、机动喷雾器一台、兽医设备1套。

③摆茹镇甲茶养殖小区:完成改造圈舍480平方米,改造专用消毒间50平方米,排污沟200米,粪污处理池100

④卡罗大坪养殖场:正在进行圈舍改造300平方米;完成蓄水池80立方米;排污沟300米;粪污处理池150立方米。

(二)肉羊标准化良种繁殖场建设项目

项目于2010年9月获批,同年10月正式在谷硐乡场坝村开工实施。现新增基础母羊520只,占计划数500只的104%;新增种公羊102只,占计划数50只的204%;新建圈舍1100㎡,占计划数1030㎡的107%;新建植人工草地1200亩,占计划数600亩的200%;新建青贮池300m³,占计划数300m³ 的100%;动物防疫等生产设备设施全部按照批复内容严格进行配备。项目分别于2011年8月3日、30日通过州级、省级验收。

(三)大闸蟹养殖试验项目

该项目于今年3月17日在平湖镇吉古大寨田坝实施,引进种苗1万只,养殖面积17亩,现长势良好,最大个体已达100克,预计10月底达到商品规格,预期目标为成活率45%以上,个体均重达100克以上。

现代农业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篇6

汇报

中共甘浚镇委员会甘浚镇人民政府

(2011年10月13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甘浚镇党委、政府欢迎大家来我镇对制种产业、肉牛产业、蔬菜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全镇现代农业及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甘浚镇位于甘、临、肃三县(区)交汇、省道213线25公里处,辖17个行政村,148个合作社,6477户,23158人,面积37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2万亩,人均耕地3.7亩,全镇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2011年全镇经济总收入4.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30元。

近年来,我镇紧紧围绕“做强制种业,做大养牛业,做优蔬菜业”的发展思路,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使制种、肉牛、蔬菜产业成为了我镇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一、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今年,我镇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围绕“稳粮、增收、夯基础”这一思路,稳步提升主导产业的规模效益。

(一)做强制种业,稳步发展订单农业

进一步加强制种基地的认证,规范了种子生产经营秩序今年,我镇与中种、兴达、裕丰、长城等规模大、信誉好、势力强的11家制种公司签订玉米制种合同,落实制种面积6.2万

亩。为了使公司与农户在种子收购、款项兑付等环节不发生矛盾纠纷,在签定合同前,将合同中的条款公布并分发到农户手中,同时将农户签名盖章的花名表作为合同的必备附件,规范了合同的签订程序,保护了制种农户的合法权益。加大种子市场规范力度,特别是以实施“中国金张掖制种玉米生产基地”工程为契机,加大制种基地认证力度,规范种子生产秩序,不断发展壮大制种产业,使制种产业成为了我镇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2)做大养牛业,发展壮大草畜产业

本着“高起点、标准化、能循环”的原则谋划产业发展,突出抓了品种改良,规模养殖,集中育肥、龙头带动,品牌打造、服务保障等工作,促使草畜产业特别是养牛业成为了全镇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一是大力调整畜群结构,改良畜禽品种,以牛、羊为主,扩大基础母畜数量,加大新品种改良和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依托祁连、光明等养殖园区,引进和推广肉牛新品种,加快了全镇新品种引进和改良力度。二是以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为重点,扶持发展规模养殖,努力构建了“农户抓繁育、小区抓育肥、专业组织抓流通”的规范化养殖模式;以“小群体、大规模、扩总量、增效益”发展思路,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培育养殖新亮点、新基地,鼓励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养殖业,目前已注册成立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共12家,使全镇肉牛饲养量达到5.8万头,比上年同期增加3000头。三是加大畜禽防疫力度,继续实行全覆盖集中防疫和零费用

“免疫”政策,全镇已完成春季畜禽防疫工作,其中肉牛防疫密度达到98.5%,防疫过程中做到了“村不漏社,社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提高牲畜家禽的成活率,把养殖户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确保我镇畜牧业健康稳步的发展。

(三)做优蔬菜业,进一步壮大特色产业

今年,我镇根据市场的变化,在继续壮大特色产业的前提下,对产业内部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即稳步提高设施农业在产业中所占比重,进一步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调整结构,使特色产业内部结构趋于合理,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1、按照“多采光、少用水、节省地、高效益”的发展原则,引导群众大力发展以反季节无公害韭菜为代表的设施农业。今年我镇计划在中沟村、东寺村新建冬暖式日光温室100座。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预计十一月底全部完工。该项目建成后,全镇蔬菜年销售总量达8000吨,可实现经济收入1600万元。

2.加大新型高效节水农业的建设力度。在节水农业的建设方面,我镇以“高效、节水、生态、示范”为宗旨,大力发展节水型荒漠设施农业,已建成占地1000亩的集种植、养殖、高效温室及优质杂果为一体的荒漠设施农业示范园区1个,目前园区改造土地200亩,绿化林带60亩,种植自交系制种玉米40亩、向日葵50亩、红提葡萄2棚800株,桃杏等经济林40亩,实验培育荒漠西瓜8亩、甜瓜2亩。努力克服了制种玉米一头沉的现状,使全镇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另一方

面,按照精准农业的要求,我镇的农业技术人员对土壤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对园区内种植的作物全部实行高效节水灌溉,对作物生长温度、湿度进行实时监测。旨在通过高效栽培和节水灌溉技术示范推广,逐步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

3、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引进。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镇积极争取,由区政府继续给予农户良种补贴政策,引进335良种,增强农民的种植信心,改变品种退化的局面,巩固蔬菜产业。本计划引进良种1000公斤,推广种植0.7万亩,目前已销售良种3.2万吨。

4、大力开展现代农业科技培训。今年,我镇进一步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校的合作,围绕培育主导产业、培训新型农民、发展“一村一品”的总体思路,积极引进农业科技人才,邀请甘肃农业大学教授、省农科院专家,开展现代农业科技培训6场次,培训人员达1000人次,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种植。建立科技示范村1个,培育发展科技示范户276户。在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引进新品种**型韭菜,在中沟、东寺村日光温室定植75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性矛盾仍然很突出,农业和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不强,加之今年农资及用工价格普遍上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严重影响了农民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

二是今年春季气候反常,气温回升缓慢,灾害性天气频繁,农业设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致使我镇的春种作物大面积受灾,造成种子、农膜损失达80余万元。同时由于各项赈灾、减灾资金未能及时到位,致使农户恢复生产速度缓慢,严重影响了我镇农业生产。

三是水利设施跑、冒、渗严重,节水效益衰减。我镇大部分渠道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运行至今,已属超期服役,年久失修,破损严重,部分农田长期靠水沟灌溉的方式依然存在,节水效率低。

三、下一阶段的工作打算

一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的宣传、推广力度。积极引导农民运用高效节能的生产技术种植优良品种,提高劳动效率,提升农产品质量。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效的目的。

畜牧业重点工作进展汇报 篇7

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深化农村改革和推进畜牧业转方式调结构部署, 立足省情, 紧扣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和保障市场有效供给目标, 坚持“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向, 突出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两大重点, 以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和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为抓手, 实施“稳猪禽、兴牛羊”发展战略, 着力培育各类新型经营主体, 构建新型畜牧产业经营体系, 提升标准化、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 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建设现代畜牧经济强省。

1.1 主要目标

力争“十三五”期间, 畜禽标准化养殖比重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 到2020年农牧互动、种养结合、环境友好、循环发展的生产模式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建设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 到2020年优质生猪出栏比重达到70%以上, 全国第一生猪大省地位得到巩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非猪产值占畜牧业产值的比重、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占种植业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

1.2 发展路径

坚持因地制宜, 差异发展。平原丘区重点县建设要科学规划布局主导产业、养殖基地, 配套优质种畜禽、饲料、养殖、加工、储运等各环节产能, 走基地发展规范有序、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产业经营形式创新的发展路子。盆周山区重点县建设要利用丰富的草山草坡、林地、秸秆资源, 加大龙头企业引进培育力度, 打造标准化示范小区 (场) , 带动农户发展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 建设草食牲畜和林下养殖基地。高原牧区要坚持生态优先、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的基本方针, 统筹兼顾草原生态保护、牧业生产发展、牧民生活改善, 推进标准化草场和“三通四有五推广”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家庭牧场由点到线到面发展, 建设现代草原养殖基地。

2 突出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2.1 着力推进畜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2.1.1 品种结构

鼓励支持畜牧龙头企业和有经济实力的专业合作社新 (改扩) 建标准化母猪扩繁场, 提高母猪个体生产能力, 力争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每年平均增加1头, 全省年出栏生猪稳定在7 500万头左右。

2.1.2 畜种结构

大力发展牛羊兔等草食牲畜、特色小家畜禽和林下养殖。加快实施《四川省牛羊肉产业发展规划》, 推进国家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和省级肉牛、肉羊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建设项目, 肉牛、肉羊年均出栏增长5.5%和3.5%, 积极发展特色小家畜禽, 努力实现“十三五”期间非猪产值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目标。

2.1.3 种养结构

推行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 与草食牲畜发展规划布局相适应, 配套发展饲用玉米、人工种草, 增加省内饲料粮和优质牧草供应, 降低畜禽养殖成本。“十三五”期间, 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占种植业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

2.2 着力发展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

要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监管常态化的“六化”要求, 制订完善各种畜禽养殖的生产技术规程;抓好标准实施, 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制定生产技术规程, 把各项技术标准用于产加销的各个环节;加强宣传培训, 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者入手, 普及标准化知识, 增强全社会的标准化意识;强化标准化监管, 研究标准化实施的绩效评价制度, 促使农业标准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要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 发挥部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的辐射示范作用, 大力推进规模养殖场开展标准化升级工程, 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养殖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户”发展模式和推行适度规模养殖农户共建、联建标准化养殖小区模式, 不断提高规模养殖标准化生产水平。

2.3 着力推进种养循环农业经济发展

按照“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思路, 实行区域内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 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等资源, 大力推行“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发展模式, 构建种养平衡、农牧互动、生态循环、环境友好的产业发展体系。坚持养殖规模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根据环境容量确定畜牧业发展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 合理安排区域载畜量, 科学规划布局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坚持畜牧业布局与种植业发展相对接。根据规划建设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对有机肥的需求配套布局规模相应的畜禽标准化养殖场, 发展种养加循环、林养加循环, 推行“畜-沼-菜”、“畜-沼-果”等循环经济模式;坚持畜牧养殖与环保产业发展相促进。加大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力度, 发展有机肥加工等新兴产业, 鼓励大型养殖场利用沼气发电;坚持养殖小区建设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在规划建设的幸福美丽新村中合理布局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 配套搞好沼气池建设。

2.4 着力加强新型畜牧生产经营体系建设

围绕现代畜牧业建设,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逐步建立起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为骨干, 以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纽带, 以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保障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2.4.1 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广泛开展养殖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和合作社带头人等培训, 吸引和支持高素质人才务农创业。

2.4.2 大力发展家庭农场

鼓励各地按照“生产有规模、产品有品牌、经营有场地、设施有配套、管理有制度”的要求, 探索不同生产领域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对认定的家庭农场, 实行以奖代补, 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家庭农场的指导和服务, 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4.3 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

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 加大扶持力度, 大力支持合作社以入股联建方式建设养殖场。

2.4.4 加快培育经营性畜牧业服务组织

鼓励和支持经营性畜牧业服务组织参与良种示范、统防统治、产品营销等服务, 推进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运作市场化, 使农民享受到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积极探索“专业化服务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 (专业大户) ”、“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化服务队+农户”等多种服务模式。

2.5 着力提升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

围绕增强产业综合效益、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着力构建产加销一体化的现代畜牧产业体系, 大力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2.5.1 着力培育产业龙头

集中扶持一批销售收入排位靠前、利益联结机制完善的畜牧业重点龙头企业, 提升带动能力, 完善带动机制, 增强带动实效。同时大力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现代畜牧业发展中农户家庭干不了的良种繁育、饲料生产、精深加工等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 把养殖农户带动起来, 把整个产业带动起来。

2.5.2 着力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

支持龙头企业组织、参与和带动农户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 与养殖农户、基地形成紧密的产销联系和利益联结。

2.5.3 着力完善产业一体化联结机制

推行温氏、特驱、铁骑力士、巨星、齐全等利益兜底的合作养殖机制和模式, 扩大覆盖和带动面, 把养殖农户、种畜禽场、饲料兽药企业、屠宰加工企业及金融、担保、保险机构等主体联结起来, 形成产业互动、多方共赢、良性发展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格局。

2.6 着力推广产业发展新机制

各地要结合实际,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自主、农户自愿”原则, 完善推广温氏订单模式、铁骑力士“1211”代养模式 (即“1栋圈、2个人、年出栏1000头, 利润10万元”) 等利益兜底的产业发展机制, 带动引导养殖农户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生产转型升级。做到凡是形成一定规模主导产业的, 都要有各种形式的龙头带动;凡是发展的主导产业, 都要有农民为主体的专合组织;凡是统一规划的产业基地, 都要探索“大园区、小业主”模式。要进一步创新投融资机制, 建立农业投资和信贷担保体系, 多渠道、多形式做大融资规模, 为产业化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和养殖户提供贷款担保, 破解产业发展融资难问题。

2.7 着力构建风险防范机制

在防范自然风险上, 要加强疫病防控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建设, 加大力度发展政策性保险和商业保险, 优化畜牧业政策性保险的品种结构, 逐步增加政策性保费补贴品种, 扩大优势畜禽品种政策性保险覆盖范围。在防范市场风险上, 一要创新风险防范机制, 探索构建政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保险机构等多方联动的风险防范体系和种畜禽、饲料、养殖、加工、储藏、营销等各环节合理的市场风险分摊机制, 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二要积极推进生猪目标价格保险试点, 探索建立稳定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三要加强市场监测和预警, 定期发布畜牧生产和价格信息, 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营销。四是加强畜禽产品市场营销, 加快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大力推行“互联网+畜牧业”经营方式, 发展农超对接, 引导各类营销组织参与畜禽产品流通和市场开拓。

3 强化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3.1 加大法规宣传贯彻力度

发展现代畜牧业, 必须坚持依法治牧。各地要加强《畜牧法》、《动物防疫法》、《草原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乳品质量安全监管条例》、《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法规的宣传贯彻, 增强生产经营主体、监管执法主体、技术支撑主体等的法治意识, 促进生产经营者自觉守法、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提高畜牧兽医综合执法水平, 做到法无规定不可为, 推动全行业运用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要抓紧梳理现行畜牧兽医部门规范性文件, 凡是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 要及时废止。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 确保行政审批下放工作无缝衔接、平稳过渡。要强化《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审批和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 审批信息及时录入国家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系统平台。

3.2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

现代畜牧业发展, 成败在防疫。各地要抓紧实施《四川省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采取“养、防、检、治”综合措施, 做好动物疫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强制性免疫等基础工作, 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 加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力度, 完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 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要坚持产管结合、加强质量安全源头治理。按照《四川省农业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禽饲养环节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 (川农业函[2015]61号) 要求, 要加强畜禽养殖场备案登记, 建立完善养殖档案, 落实有关执行休药期等相关制度, 落实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承诺制度, 加强巡查监管工作, 把养殖环节质量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同时, 按照“风险预警、应急处置、检打联动、联防联控”的思路, 针对“瘦肉精”、生鲜乳违法添加、滥用抗生素、私屠滥宰等突出问题, 加大专项整治力度, 落实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建立完善各环节无缝对接的监管制度和监管办法, 推进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确保不发生重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要加强汛期防灾抗灾减灾工作, 千方百计降低灾害损失。

3.3 加强粪污处理利用

要围绕农业部到2020年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 按照四川省农业厅和环保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 (川环发[2015]28号) 文件要求, 着力推进畜禽粪便减量化排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坚持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原则, 努力实现畜禽养殖与环境容量相匹配。推进清洁养殖, 推动规模养殖场率先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加快完善粪污处理利用设施, 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和精准饲料配方技术, 最大限度减少粪污产生量。大力推行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 打通种养业协调发展通道, 既解决畜禽“吃”的饲料问题, 又解决“排”的粪尿问题。要结合各地实际, 积极探索粪污资源化利用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做法。

3.4 加强工作组织协调

发展现代畜牧业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 需要整合各方力量和各种政策资源, 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要加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关心, 积极协调发改、财政、环保、国土等部门的支持, 抓好规划引导、政策扶持、项目实施等落地工作, 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3.5 抓紧完成建设任务

建设现代畜牧业重点县是省政府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之一。要注意总结提炼成功做法和成熟经验, 深入分析存在问题, 提出对策建议。要加强工作督导, 在各县自查的基础上, 做好核查工作。

县基层党建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篇8

今年以来,工委按照省非公企业工委“作用发挥年”活动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王三运书记批示精神和省非公企业工委刘为民书记在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省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和全县党务工作会议召开后,工委迅速行动,及时召开会议,传达会议精神,制定下发了《贯彻落实王三运书记批示精神的通知》文件,组织全体干部进行非公党建工作专题业务培训,向企业党组织和党建工作站制定下发了《党建工作要点》,及时召开了党建工作会议,工委与所属企业党组织签订了《党建综合目标责任书》,对全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党建工作思路、细化了重点工作任务。

工委结合企业年检工作,对全县非公企业进行了调查摸底,积极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有入党意愿的`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双找双培”活动。同时,按照非公企业党组织“作用发挥年”活动和“立足岗位做贡献,同步小康当先锋”活动的要求,制定下发了《“立足岗位做贡献,同步小康当先锋”活动试点方案》,结合我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实际,选择了航天酒业、西域阳光、营盘宏运、聚星乐、金顺家电等5户党建基础好的企业开展“立足岗位做贡献,同步小康当先锋”活动试点,在党员工作区域设立党员责任岗和党员责任区,对党员的基本情况、岗位职责、岗位承诺进行上牌公示,至目前,在试点企业共设立党员责任岗21个,党员责任区4个,新制作党建展板9块,更换党建展板2块。

畜牧业重点工作进展汇报 篇9

一、项目进展情况

(一)牧民定居项目

定居牧民450户,总投资4811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625万元,山西援阜资金6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1250万元,牧民自筹2336万元。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于2月开始着手准备项目前期手续,通过与各乡镇对接和实地调查,确定了房屋建设地点,并完成了房屋图纸设计、定居点整体规划、建设用地审批、安全施工审批、开工许可审批、《实施方案》审批等工作。6月7日招投标已完成,截止目前已完工74套,主体完工154套,起基础的126套,正在落实放线开挖基础109套。

(二)退牧还草项目

退牧还草工程总投资2330万元,开发建设人工饲草料地2万亩,其中:滋泥泉子镇九分地建设草料地0.5万亩,三工河乡大泉建设草料地0.5万亩,拜斯胡木村建设草料地1万亩。目前已完成招投标工作,9月5日进场施工建设。

(三)阜康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基础设施总投资6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52.2万元,地方配套7.8万元,具体为:据当地当前物价预算,实验室扩建每平方在1695元,200平米共需投入33.9万元(包括前期费用)。仪器设备投资概算。根据畜牧厅相关文件附表所列参考价格,共采购仪器设备9台套,仪器设备投资26.1万元,具体采购由畜牧厅统一招标采购。目前该项目已完成。

二、存在的问题

牧民定居工作难度大,一是牧民对建房要求不一致,影响建房进度。二是年初虽然下发了《阜康市牧民定居3年规划》和《阜

康市牧民定居实施方案》,但在统筹协调方面,各部门及乡镇,步调和思想观念不一致,多数牧民有等着看的思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畜牧业重点工作进展汇报 篇10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是进一步完善网络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18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61个,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93%以上。二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共卫生工作得到落实。从去年起我们将适宜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职能下沉,明确了各县区疾病控制、妇幼保健机构对社区公共卫生工作的指导职责,强化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能。目前,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对辖区重点人群建立了健康档案,开展了社区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管理工作和健康教育工作,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计划免疫、妇幼保健、残疾人康复等公共卫生服务。三是加强了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考核。制定了《**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考核细则》,按照平时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服务数量与服务质量相结合的原则,对各县区社区卫生工作的机构管理、公共卫生工作落实情况、医疗质量管理、社会满意度等进行量化考核。

(五)妇幼卫生工作情况。一是加强了婚前医学检查工作,建立了婚前医学检查工作每季通报制度。2009年第二季度,全市婚检率达到42%,八个县区中有三个县区的婚检率超过了50%,其中七里河区、榆中县婚检率达到80%以上。二是对托幼机构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责和权限,加强了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管理;规范了《出生医学证明》的签发工作,明确了签发范围;继续开展母婴保健机构评审准入工作,上半年共评审7家。三是实施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制定了《**市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工作实施方案》,举办了业务骨干培训班,共培训人员180人。四是出台了《**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工作的实施方案》,启动了“降消”项目,各新扩项目县区均召开了项目启动会,举办了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业务培训班。

(六)卫生监督工作情况。一是圆满完成了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活动,在国家评估验收时受到了国家考核验收组的好评。二是启动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继续推进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目前,全市共有餐饮单位7097户,已量化6982户,量化率达98.49%,对无卫生许可单位的查处率达100%。三是深入开展了问题馒头、打击非法行医、学校卫生、保健品卫生等专项监督检查行动,圆满完成了兰洽会卫生保障任务。四是深入开展了“五五”普法和法律“六进”活动,对从业人员进行了卫生法制培训,共培训从业人员54773名。

二、存在的问题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上半年,我们**市的卫生工作距省上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兄弟市、州相比,我们不少地方还比较薄弱,一些突出问题还制约着我市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还不完善,项目建设中部分县区还存在部门之间协调不力,卫生系统单方面推进工作现象,特别是近郊四区建设项目因征地和拆迁问题复杂、配套资金不到位等因素影响了建设进度。

二是卫生技术人力资源总量不足,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缺乏,乡镇卫生院无正规学历和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人员所占比例较大,村医待遇偏低,医疗卫生服务总体水平不高,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

三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还比较薄弱,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人才缺乏,一些公共卫生工作落实不够。传染病防控工作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四是由于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乡镇卫生院院长竞争上岗推进困难,部分通过竞争已上岗的院长待遇还没有得到解决。

五是近郊四区由于城市管理方面的有关规定,固定宣传标语刷写工作困难较多。部分机构还存在对卫生信息重视不够,宣传力度不大,形式单一等问题。

六是县级医疗机构尽管成立了公共卫生管理科,开展了疾病谱统计报告工作,但工作量大,没有相应的工作软件,开展工作难度较大。

三、下半年重点工作

(一)全力做好卫生项目工作,邀请市领导加强对各县区政府的督导力度,在按期完成国家和省上已安排建设项目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市妇幼保健院、市卫校异地重建的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市中医院、市三院改扩建和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等重大项目早立项、早开工建设。

(二)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加强对新农合基金的监管,做好全市新农合报销方案调整工作,保障基金运行安全。

(三)探索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开展乡镇卫生院“五制”改革试点,年底前各县、区乡镇卫生院院长竞争上岗率达到100%;加强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工作,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前哨作用。

(四)进一步督促各县区将适宜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下沉到社区,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工作的考核力度。

(五)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工作,加强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开展卫生应急演练,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六)按照省上要求做好食品卫生监督相关职能移交工作;加强学校卫生、农村卫生监督工作,防止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大力推行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年底完成住宿业实行量化分级管理50%以上的目标。

(七)重点做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严密监控疫情;继续完善传染病疫情信息直报网络,加强对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的督查。

(八)实施好“降消”项目,着力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协调相关部门探索实行符合实际的婚前医学检查办法,力争今年全市婚检率比上年有较大提高。

(九)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切实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医疗事故月分析通报制度,杜绝重大医疗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深化院务公开制度,积极开展行风评议活动,认真落实《甘肃省医疗卫生行业有奖举报办法》。

(十)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在全市卫生系统继续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全力配合省上完成招录医学类大专以上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任务;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推广人事代理制度,解决护理人员同工同酬问题。

(十一)加强卫生信息工作,加大卫生宣传力度,做好固定宣传标语统一刷写工作,提高群众对各项卫生方针政策的认知度。

上一篇:门窗供货合同下一篇:药学毕业论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