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劳技教学工作总结(共9篇)
中学劳技教学工作总结 篇1
第二学期中学劳技教学工作总结范文通用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二学期中学劳技教学工作总结范文通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二学期中学劳技教学工作总结范文通用1本学期即将结束,在紧张忙碌的半年中,我付出了很多努力,得到了许多收获,也总结了不少经验教训。为更好的开展今后的劳技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我能够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做到依法执教。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在工作中,能做到谦虚谨慎,尊重同事,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坚持高尚情操,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发扬奉献精神。
二、教学方面:
我们在工作中能够努力钻研业务,虚心向本学科老教师求教,不断学习新知识,创造性地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科研水平。
实际操作是中学劳技课的"重头戏"。劳技课以劳动技能训练为主,学生接触实际,视听结合,手脑并用,施展才华,大显身手,是掌握技术的主要环节,突出的是实践和应用,并以此来提高学生劳动素质和身心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在这一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劳技课涉及到物理等多学科,综合性、实践性很强,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勤动手、多动脑、会操作、有技能、懂技巧的一代新人,必须在重视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强调操作,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经过不断的探索,总结出以实习操作为中心的"引发情趣——明确目标——示范仿效——实习操作——指导纠误——作品评展"六步实作教学程序。
在这个实作流程中,师生感情和谐融洽,双边同时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情绪饱满,思维活跃,有效发挥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行为,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操作训练如期完成。
引发情趣:教师通过导语,或生动的事例,或通过视频展示操作过程,或用其他方式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热情,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促使实作成功。师生感情的沟通是促使学生动手的关键。通过导引,使学生认识到,人要多才多艺,多技多能,特别是当今社会,更需要全面发展;假如优秀作品出自我手中,就会有一种自尊、自豪的感觉,而积极动手制作。
明确目标:经过引发情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之后,随即在较短的时间里,准确、精炼、清楚地告诉学生这次实作要"做什么","为什么做"和"如何做"的方法、步骤、要领。这时学生的注意力较集中,宜紧接下一步。
示范仿效: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师可根据实作要求作示范,也可事先准备好一个同学作示范,让学生仿效。示范必须严格规范,重点、难点要分步有节地进行,也可以边讲边范,讲范结合,语言尽量精炼。选用合乎要求的学生作品作为示范样品,用学生的东西教育学生,容易引起学生的亲切感,乐于沟通和易于理解,对于提高学生技术水平很有好处。
实习操作:这个过程是中心环节,是全体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具体运用。教师必须注意几点:一要给予学生时间、空间、工具、设备、材料等方面的保证;二要明确要求学生按规程进行操作,勤动手,多动脑;三要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安全;四要渗透思想教育,教育学生爱护工具,勤俭节约,爱惜劳动成果,同学间相互学习,相互切蹉,与同学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指导纠误:在学生操作的同时,教师深入桌间身旁,进行同步指导,看学生是否按要求去做,使用工具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发现有特长的学生和作品,为评展作准备。
在实际操作中,根据不同的人,因人制宜,因班制宜,分别对待。做得差的,可鼓励重作,慢的可延长时间。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他们动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使其接触自然,了解社会,以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激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点,鼓励学以致用和理论联系实际,倡导创造性劳动,提高审美能力,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这个教学程序中,教师根据实际,本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目标、实施教学,老师带领学生,使全体学生都动起来,在理论指导下,师生协调,共同活动。教师引导着学生,从知识的海洋驶入实践的海洋,将学生头脑中的物理等学科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促使知识活化,实现认知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让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变得生动、形象、全面、深刻、完整,增长能力和智力。搞好劳技实作教学,促使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有所突破,有所创新,逐步形成独立思考能力,萌发创造性活力,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打下基础。
第二学期中学劳技教学工作总结范文通用2本学期,本人接手担任初一、初二年级的劳技教学工作。一学期以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劳技教学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将本学年劳技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劳技学科在学校历来是次科,因此学生的基础也比较薄弱,普遍不感兴趣。为了纠正这一观点,提高学生对这门学科的认识,我先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入手,通过对身边环境的感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了解到学生的思想现状,以及一些学生的知识缺陷所在,逐渐摸清了每个学生的基本特点。接着,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四季的花卉分别有哪些等等,努力营造一个的良好氛围,使学生从思想上逐步扭转对劳技的枯燥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我利用各种机会,经常给不同层次学生以成就感,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二、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
在业务上,本人从不以自己多年教学的"丰富经验"自居。本人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钻研教材教法,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充电",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课堂上,我把学到的新课程理念结合实际,努力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课余,我经常与同事们一起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从中,我更是感受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的作用,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我们要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学习探究教学新理论新实践。
三、关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尽量使每一位学生进步。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不以"师长"自居,尽量与学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谊,努力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学生多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与生活上的各种困惑。同时,面对个别调皮的学生,也实行严格要求、正确导向的办法,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面对各层次的学生,我既要关爱大部分学生,又要面对个别不守纪律的捣蛋分子实行严格要求。课堂上,我尽量做到分层施教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课余,我让优秀学生与"待进生"实行"一帮一"结对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一年来,学生们原本薄弱的基础知识有了稳步提高。
四、存在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部分学生多年来形成的一些不良学习方法和习惯,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引导;今后,本人将继续本着"教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探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机制;继续保持与学生家长的紧密联系,共同配合,把我们的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争取个人成长与学生成长实现双丰收。
第二学期中学劳技教学工作总结范文通用3期末之际,我把这学期担任的初一年段的劳技教学工作仔细回顾一遍,现将它总结如下:
一、按计划认真进行教学活动,达到预计的教学目标。
(一)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课堂教学认识和了解盆花栽培、水仙花的习性和插花及山水盆景的基本知识;
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能够主动为自己和小组创造条件并能运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制作出相应的作品。(二)通过劳技作品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事物的基本审美能力还有基本的创造力,同时也大幅度提高学生们对园艺课和课外活动的兴趣。
(三)通过水仙花的雕刻和花卉盆景的栽培,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勤动手、爱思考、做事有创意的良好能力和习惯。
通过小组制作作品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四)通过期末的技能和理论方面的考核,以及学习态度方面的考查,
有98%的优良率。二、谈谈经验与不足。
(一)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新课程,走进新课程。
(二)认真学习劳技教材上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理念,平时多关注学生原有的劳技知识技能,做到课堂有的放矢。
(三)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及评价学生作品,及时鼓励和肯定。
(四)做好课后和课堂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五)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
(六)由于客观的教学条件限制或本人的经验有限,一些教学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希望学校领导和有关处室的支持和指导。
相信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究后教学工作会有新的突破和相应的成果。中学劳技教学工作总结 篇2
下面, 结合《小金工》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一单元的教学, 谈几点粗浅的尝试。
一、激发兴趣, 为创新奠定基础
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 是学习活动的机制。因此, 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开发和利用。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学习的效果和他们的学习兴趣紧密相关。一节好的劳技课应是教师以亲切朴实的教态、精美的制作、精练活泼的导言,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使他们在最佳的精神状态下迅速地投入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中, 把好奇心发展为主动探索。
学习《小金工》这一单元前, 我向学生展示了利用金属丝和金属片制作的小制作:挂钩、衣架、果盘、漏勺、茶几、椅子和烤夹, 并选择其中的物品进行了现场使用操作, 然后让学生猜:这些物品是从哪里来的?孩子们议论纷纷, 此时, 老师告诉同学们:这些物品不是购买的, 而是老师亲手制作的。在学生啧啧的赞叹声中, 我适时导问:同学们看了老师制作的这些金属制品, 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们有的说:老师制作的真好;有的说:金属的作用真大;也有的发出感叹:要是我也能自己做一个多好啊!看着学生议论纷纷、兴趣盎然, 我又适时引导学生:像这样的制品你们也能自己制作, 你们想学吗?这样一问, 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在新授知识前, 通过创设情境, 产生悬念, 从而达到奇中生趣的效果, 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基础。
二、动手实践, 为创新激发灵感
动手实践是提高创新能力的源泉。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德国教育专家曾说过这样一番话:“动手和动脑同样重要。我们的脑子里想出来的所有想法都要通过动手来实现来验证, 而动手反过来又能启迪我们的思维。”劳动技术课是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通过动手可提高学生的感知认识, 理解巩固基础知识, 启发学生头脑中蕴藏的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创造品质等方面它占有与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重要位置。
《小金工》这一单元中, 我把钳子的使用技术作为一个重点, 在学生利用金属丝进行制作时, 我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强度稍微大一点的金属丝来提高制作难度。刚开始制作时, 学生遇到了弯折金属丝的困难, 有的学生干脆徒手进行操作, 还有的学生甚至抱怨老师为什么提供这样的金属丝。这时我提醒学生要合理使用工具进行操作, 遇到困难可以小组讨论解决。通过小组讨论, 学生自行找到了小窍门, 利用钳子的剪口先在金属丝上剪出印痕, 利用印痕来折金属丝就变得轻松多了。看着学生们为解决了问题而兴高采烈的样子, 我不禁想起了陶行知先生说过的:“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通过这样的实践尝试, 不仅发挥了学生小组合作的作用, 也真正体现了劳技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展开想象, 为创新拓展空间
人的想象活动总是充满创造性的, 即使是再造想象也同样包含着人的创新精神, 想象是人们进行创造的契机, 善于想象往往是创造的前提, 在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中, 特别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善待学生的质疑。丰富的想象力是人们漫游科学天空的强劲翅膀、孕育探索未知世界的摇篮。
《小金工》这一单元烤夹制作完成后, 我先让学生对每一组制作的烤夹进行评价, 让学生自己来品头论足, 在自我判断和评价中满足了学生对自己的成果得到别人肯定的愉悦。由于是模仿教材上的操作过程进行的制作, 我又鼓励学生应该敢于怀疑、大胆创新, 对模仿制作的烤夹, 提出自主创新和改进设想。许多学生对烤夹的美观和实用性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可以把烤夹中的网状布丝结合中国结的编织方法改进得更美观;烤夹的网眼更紧密点, 这样可以烤更小的食物;把烤夹做得更大点……最让我感到惊喜和有创意的有两个, 一位学生提出:我可以用制作烤夹剩余的小段金属丝制作挂钩, 这样也可以减少浪费;另一位学生提出:这个烤夹是用金属丝做的, 金属丝是传热的, 在烧烤时说不定会烫手, 应该在把柄部分加上隔热的物体。多好的想法啊,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不正是创新能力的体现吗?
翻转课堂在中学劳技教学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翻转课堂;优势特点;实践应用
翻转课堂、慕课(MOOC)、微课等这些新生事物,已成为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流行词。什么是翻转课堂?2011年,萨尔曼·可汗在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美国一家私有非营利机构大会上的演讲报告《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中这样解释:与传统的“教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方式正好相反的课堂模式,称之为“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国内也有学者译为“颠倒课堂”)[1]。在翻转的模式下,学生课前先自学基于教学目标和内容制作的教学微视频,完成进阶作业。在课堂上,师生一起共同完成作业,解决疑难,创造探究的学习形式。下面就“翻转课堂”在中学劳技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实践与体会。
初中劳技教材中有《木工》《电子》《现代办公技术》等12本教材,它们充分吸取了德国劳动技术教育的先进经验,以翻转课堂形式来更合理地重组这些课程,它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更系统、更全面的发展。
翻转课堂模式通常是可以分成课前知识传播和课上知识内化两个步骤来完成。劳技课的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在实践操作,一般教师也是点到为止,学生往往在实际操作中才会出现问题,运用翻转课堂后,更易于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在翻转模式下,课堂时间安排得到了彻底的调整。学生观看视频讲授后,提出关于课程内容的问题,教师在课堂开始的几分钟回答这些问题并解释一些错误理解,免得学生在练习中犯类似的错误, 大量的时间用于实践活动和定向问题解决的活动。[2]
一、课前准备阶段:师生课前活动
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需要利用QQ、blog等社会性软件建立师生互动交流平台,也可依托学校的网络平台。首先在此平台上相关劳技教材的视频、制作PPT说明、笔记、学习包等优质资源可以下载共享,其次,学生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提出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和问题,与教师产生互动。
教师和学生都要有课前准备阶段,对学生来讲,就是在课前先观看一段相关知识的视频,学生可在互动平台上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或与其他学生互相解答,或者求助于教师。对教师来讲,就是要找到或制作出高质量的视频,并通过交流平台收集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课上讲解。其实录制视频课程的时间和步骤不算复杂,制作视频的设备、软件一般只需要录像软件、一台电脑、一个麦克风、一个摄像头等。每次课程录完,一年就可以建立起一套视频库。
这种模式师生熟练运用后,最后很可能会有个别学生自己在网上搜录教学法视频,这对学生来说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学习技能,因为他们承担起了学习的责任,懂得想方设法去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这些孩子成长于数字时代,让他们学会掌控时代,真正懂得自己如何学习。
中学劳技课的很多内容操作性强,而且都很实用,往往网上有现成的视频,比如,中学劳技课“工艺制作—泥片工艺”一课内容的教学,我们可以选择适合的视频,根据需要教师提前录像,当然也可以借鉴网上适合的视频,直接上传至网络平台,让学生在家中先观看体会。一般视频时间在5~10分钟左右,不宜过长。
二、课内知识内化阶段:实施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的最大特点在于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组织有效的课堂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学生知识内化效益的最大化。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通过人际协作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3]。课前准备阶段学生已反复观看视频,一般课堂上就不再需要教师重复教授,课堂一开始就是提问阶段,对学生而言,他们提前根据教师安排准备材料,这样在课上便能很快进入到学习环节。先对之前观看的知识进行回忆分析,然后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开始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翻转课堂上,可能学生们学习的目标一样,但不同的时间可能进行着不同的活动,学生们都在忙着自己的学习,有的学生可能还在电脑上观看教学视频,重复巩固,有的学生可能已经在操作实践,也有些学生在小组讨论,还可能有的学生正和教师进行一对一的互动。
比如,中学劳技课“绳结工艺—平结的运用”一课中的中国结平结的制作学习过程,完全可以让学生课前观看制作的视频,在课上就可以直接根据学生的喜好及个人的能力,分组完成不同难度的平结作品,如平结蜻蜓、娃娃、手链、手环等各种不同难度的平结作品,每个作品都有学案及制作说明,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制作,教师可以按组指导,这样整个课堂就既满足学生的需求,又不至于千篇一律,过于单调。
通过翻转课堂来学习是教学与现在科技相结合,打造可持续、可复制、可管理的学习环境,教师在教室里来回巡视,特别关注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确保所有学生都学到知识,同时关照到那些有个性的孩子,让他们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在翻转模式下,课堂更像是在交流而不是讲课,学生来到课堂是为了继续学习或实践操作证明已经掌握的知识,当学习成为课堂的中心之后,学生就会像老师一样努力学习,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已不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求知,被学习所吸引。其实教室可以称作为“学习空间”,教师不再是授课者,当学生认识到为学习而学习的力量时,学校就变成了一个神奇的学习空间。
三、课后评估反思阶段:评价与反思提高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最大的挑战在于要建立起适宜的评估体系,客观地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做到对学生和教师都有益。在过程性评估中我们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比如,劳技课经常使用实践操作评估,所有学生都必须完成,在这些评估中,学生每次都要解决一个问题,做出一个作品,评估结果至少要达60分(100分计)才能继续下一阶段学习。而在最后综合评估时,我们往往用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来打分,通过每次过程性评估结果来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
课后教学反思是一个提高升华的过程,对学生而言,这是一个促进学生知识迁移的过程,通过反思课前学习遗留下来的问题以及课上的收获,从而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与建构;对教师而言,需要反思学生课前、课上、课后的各种情况,并根据这些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完善教学方法。良好的实践一定是一种反思性实践,良好的学习也一定是反思性学习。学生需要随时审视、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结果保持警觉,需要在必要时随时调整自己的学习。学生不会自动成为一个反思性的学习者, 作为教师必须改变自己关注的焦点,将焦点从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向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保持一种敏感,及时应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4]
总之,翻转课堂最终是将课堂还给学生,将学习的控制权交给学生。对我们教育工作者而言,放手非常难,但学习只有掌握在学生手中而不是教师手中,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翻转课堂就是要从传统直接的课堂中转向以学生为主体导向,打造以问答为基础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模式下,可以更好地建立健康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引领者、导师,不应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将每个学生看作需要个性化教育的独立个体。通过翻转课堂模式,我们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促使他们在这种互动式、富于交流的环境中更深入地学习,这对他们的成功也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2012(4).
[2][美]乔纳森·伯格曼,亚伦·萨姆著,宋伟译.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一场正在到来的教育变革[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
[3]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
[4]王少非.课堂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中学劳技教学工作总结 篇4
内容提要:本文围绕着初中劳技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问题,展开了教学改革尝试。提出了“问题情景”“探究设计”“自主实践”“多元评价”等创新教学方法,并应用于实践,证明这些教法是行之有效切的。从而端正了学生的劳动态度,提高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劳动技术创新教学问题情景探究设计自主实践多元评价创新思维创造能力
一、观点与问题
观点:一位伟人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复合人才,应是目前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劳动观念和技术素养,使学生成为“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所以,劳动与技术课教学必须要求我们,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设计”、“劳动”等内容结合起来,运用“问题情景”、“探究设计”、“自主实践”、“及时评价”等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才能达到目的。
问题: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师生中形成了追求升学、追求分数的不良传统和习惯,使教学过程成为支配和被支配、控制和被控制的就范式教育。学生在这种教育程式下,难免会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人才问题上出现的“第十名现象”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这样的教学显然是压制了学生的创新激情,培养出来的学生创造能力低下,不适应时代需求。劳动 1
与技术教育课的教学现状,更是不尽人意,好多学校的劳技课程出现缺开或少开现象,特别到了初三(九年级),劳技课程早已被移用于其它学科教学(名存实亡),更谈不上利用劳技课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来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我在劳技课教学实践中,对劳技的教学进行了探索及改革尝试,下面谈谈自己的做法。
二、方法与实践
1、转变教学观念,实施劳技创新教学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教学生任何科目,绝不是对学生心灵灌输某些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去获取知识和组织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的书橱,而是教学生如何思维”。传统教学重在传授,以教代学,重知识、轻过程,缺少教与学的互动,忽视学生的思维过程,使教学过程难以成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是学生自觉探索、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因此,教学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加强教师点拨下学生主体性的实践,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兴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取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
例如:初中九年级(试用)劳技课本《电子与电工》,其中的第二章第一节“电阻的识别和检测”一节,是学生学习电子制作技术的开始,其中理论知识及电阻器元件的识别与检测,是基础中的基础,多用表的使用更是学生技能必须掌握的内容,在以后的学习中要经常用到。为此,我打破常规,以学生探究性学习为主线,设计了“认识电阻——辨析电阻——检测电阻”的三步创新学教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实效。
具体过程是,从“认识电阻”出发,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处理信
息的主观能动能力,通过“辨别电阻”让学生去接触电阻器,与电阻器面对面,辨别清楚什么是定值电阻,什么是可变电阻,什么是金属膜电阻,什么是碳膜电阻等各式各样电阻。通过“检测电阻”加深同学们对电阻的认识,以及学会准确记录数据,正确掌握测量方法,加深学生对误差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学生通过多用表检测电阻的实际动手操作,养成对科学检测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2、创设问题情景,挖掘学生创新潜能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习活动的机制。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开发和利用。所以在教学中,创设实际的技术活动或技术成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加大思维训练的力度,激发创新潜能。
例如:在七年级教材中《粉笔雕刻》这节课,本人花了好多时间,事先雕刻了一些比较别致、优美的作品(如小兔、小牛、小猫、小猪等)。开始上课时,先让学生欣赏这些优美的粉笔雕刻,学生欣赏完毕后,他们自会向老师提出各种问题:“老师,小白兔的头是怎么雕出来的?” “老师,小猪的腿怎么这么像呀,是怎样雕出来的?”等等。学生敢于提出这些问题,说明他们内心有了探究学习的欲望。这时我就把雕刻的基本方法、要点向学生交代清楚,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粉笔,想象设计一个造型,而不是局限于课本中小白兔造型。学生在想象设计中,教师要注意并鼓励学生敢于展示个性,标新立异,追求成功。同样,在学生雕刻成小动物的上色问题上,也不能作硬性规定。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着上自己喜爱的颜色。我在讲评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并给予肯定的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主动、才能品尝到学习乐趣与成功喜悦,才会有信心去追求更多的成功。他
们的创新能力,也会随之得到培养和提高。
3、提倡自主学习,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就意味着要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学习。我们必须要把学习的自由还给了学生。如果我们把每件事都手把手地教学生,那我们的学生怎么可能有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发现学习、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又如何培养?只有在课堂内,提倡自主学习,留给学生“自由”,努力为学生创造“自由”,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我在七年级课本《手工制作》中的“风筝制作”一节课的教学中,从“提倡自主学习”出发,精心设计了“了解风筝”——“放飞风筝”——“制作风筝”——“设计新风筝”的四步的教学模式,收效良好。具体做法是:通过“了解风筝”,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借助“放飞风筝”,使学生回归自然,激发兴趣。同时掌握放飞风筝的技巧,学会调节风筝重心及拉线角度等技术;动手“制作风筝”,使学生学会画线、折叠、定位,扎线、剪纸、粘贴等基本手工技能,让学生感受劳动的愉快,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自主合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在“设计新风筝”的活动中,加强了科学、自然、美工等知识的整合运用,开拓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在小组讨论设计新型风筝的过程中,同学们的思维更加开放,设计出各种更新颖、更先进、更科学的新型风筝。如:气球带动风筝、滑翔风筝、遥控风筝等等。同学们的这些想象、设计就是创新。如果一开始教师让学生就照老师的样子去做,那么这些新的造型就无从谈起。但这种想象、设计,要有一个前提,即一定要具有观赏性,实用性,科学性。
4、精心安排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创造素质
有一位科学家曾经指出:“创造源于实践。问题的提出、探索、解决需
要实践,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形成更需要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能力的土壤”。技术操作实践活动是劳技课的生命。劳动方法的掌握及技能、能力的提高,则更离不开实践。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分析,形成观察能力。教师要在学生观察活动中做必要的启发,激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有些问题教师口授几次不能解决,学生往往经过实际操作,很快就掌握了。而技能情感的形成,要在战胜实践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经受失败和考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后才逐渐形成的。这就需要我们精编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创造素质。
例如:我在《自行车脚蹬的拆装》一节课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环节的,要求学生两人一组。发给他们一个脚蹬,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第一步要求学生两人一起把脚蹬全部解体,观察零部件的构造、作用和组合;第二步要求学生正确安装操作,学生很快完成了拆卸,进行安装,在安装过程中学生往往出现各种问题,有的把脚蹬碗装反,碗内钢球过多或过少(正确是11粒),轴挡与脚蹬之间的间隙过大或过小造成旷动或卡死现象等等毛病。这时,我就巡回辅导,指正学生学会,使全班每一个同学都掌握了脚蹬拆装的技术,提升了学生的创造素质。
5、开展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创造欲望
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要培养每一个同学的创新精神,就必须以正面鼓励为主。初中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表现欲,生怕在提问或作答时出现差错,被同学取笑。此时,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寻找课堂的兴奋点,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要认识到我们的学生个个聪明,创造力人人都有。及时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个小小思想火花,用意会的微笑、赞许的目光等身
体语言,给予肯定。即使有些是错误的想法、回答,教师也要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评价,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让创新的学习气氛充满整个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的热情鼓励,无疑是一种强有力的催化剂,可以激励学生活跃思维与创造欲望。激励评价的方式有:可以用口头表扬,作业加分,发奖状,评选小能手等各种形式,对学生的参与及时给予肯定,也可以经常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包括虽然有缺点但有创意的作品)。
例如:初一年级的一位女同学,平时作业不怎么优秀,粉笔雕刻作品也不出众,但是在一次插花的构思创意中,用一枝白色百合花和一枝红色的玫瑰花,创意了一个很好的意境,我就及时表扬了他的创新精神。从此以后,他的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在几次插花竞赛中他都表现出了很新的创意,作品也很具有欣赏价值。所以说,教师要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如果在学习的路上他们适当的激励,保护他们的奇思妙想,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
劳技教学工作总结 篇5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劳技学科在学校历来是副课,因此学生的基础也比较薄弱,普遍不感兴趣。为了纠正这一观点,提高学生对这门学科的认识,我先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入手,通过对身边环境的感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了解到学生的思想现状,以及一些学生的知识缺陷所在,逐渐摸清了每个学生的基本特点。接着,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如何种菜、如何做木工、如何刺绣、如何进行无线电维修等等,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学生从思想上逐步扭转对劳技的枯燥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我利用各种机会,经常给不同层次学生以成就感,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二、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
在业务上,本人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钻研教法,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充电”,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课堂上,我把学到的新课程理念结合实际,努力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课余,我经常与同事们一起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从中,我更是感受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的作用,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我们要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学习探究教学新理论新实践。
三、关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尽量使每一位学生进步。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不以“师长”自居,尽量与学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谊,努力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学生多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与生活上的各种困惑。同时,面对个别调皮的学生,也实行严格要求、正确导向的办法,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面对各层次的学生,我既要关爱大部分学生,又要面对个别不守纪律的捣蛋分子实行严格要求。课堂上,我尽量做到分层施教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课余,我让优秀学生与“后进生”实行“一帮一”结对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一年来,学生们原本薄弱的基础知识有了稳步提高。
四、存在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1、劳技工具与学生不配套,人多工具少,劳技活动无法正常进行。
2、活动项目不够具体,没有长期发展的项目。
3、活动项目没有创新,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劳动技能。
4、学生年龄悬殊、基础层次不齐,给劳技活动带来不便。
5、部分学生的一些不良学习方法和习惯,很难改变。
6、一学期来,没有完成几件劳技作品。
四年级劳技教学工作总结 篇6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XX市XXX乡XX小学
XXX
2017年01月19日
四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本学期,接手担任四年级的劳技教学工作。一学期以来,要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劳技教学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将本学年劳技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劳技学科在学校教学中次科,因此学生的基础也比较薄弱,普遍不感兴趣。为了纠正这一观点,提高学生对这门学科的认识,我先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入手,通过对身边环境的感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了解到学生的思想现状,以及一些学生的知识缺陷所在,逐渐摸清了每个学生的基本特点。接着,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营造一个的良好氛围,使学生从思想上逐步扭转对劳技的枯燥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我利用各种机会,经常给不同层次学生以成就感,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2、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
在业务上,不敢以多年教学的“丰富经验”自居。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钻研教材教法,坚持不懈地进自我充电,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课堂上,把学到的新课程理念结合实际,努力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与同事们一起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从中,更是感受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的作用,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我们要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学习探究教学新理论新实践。
二、取得成绩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不以“师长”自居,尽量与学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谊,努力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学生多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与生活上的各种困惑。同时,面对个别调皮的学生,也实行严格要求、正确导向的办法,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面对各层次的学生,既要关爱大部分学生,又要面对个别不守纪律的捣蛋分子实行严格要求。
如何提高小学劳技课堂教学质量 篇7
小学生在劳技课堂中可以对劳动有更深的理解及培养自己良好的劳动习惯, 这是小学教育与学生劳动相结合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对小学生进行有规律的劳动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小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帮助其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及间接让其理解体会劳动人们的不易, 使他们更热爱劳动。同时在劳动过程中应开阔小学生的视野, 同时很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能力及在动手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这对于小学生的体质、意志力、情操及自身审美观、鉴赏力的提高有非常大的帮助。实现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是新课标不断强调的内容之一, 但是如何提高小学生劳技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2.提高小学劳技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
2.1改善传统 的教学过程。
劳技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有很大不同, 劳技课程对小学生实践性的要求及个人操作能力的要求非常高, 此外小学生的整体心智水平都不是太成熟, 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用一些专业性太强的语言, 应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
劳技课程当中很多操作动作都需要小学教师给予一定的示范, 这就要求在上课过程中, 教师的示范水平要尽量高, 争取每次示范标准化,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 教学老师在进行示范动作时不能一味地求准确快速地完成, 应该将整个动作分解成几个部分演示给学生看。对于一些重要或者不容易理解的地方教师应尽量多地演示几次。只有采取这种措施才能加深学生对整个劳技课程内容的理解, 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取小学劳技课程知识和学习劳技课程的技巧。
2.2转变传统教师的主体地位, 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重新定位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 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思想, 将学生放在教学主体地位上, 自己充当引导者和督促者,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如何在劳技课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2.2.1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动起来。
劳技课程是一门以动手操作为主题的学科, 这就要求在整个劳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转变教学的主体地位, 有意识地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双手, 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劳动成果。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劳技项目必须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 对于学生得到的机会应该鼓励学生亲自动手, 自己动手完成。对于完成自己的任务, 小学生肯定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成就感, 成就感对于激励小学生更好地学习非常重要, 随着成就感的不断增强能够慢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随着小学生兴趣的不断提高, 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挖掘小学生内部的创造力, 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 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2.2.2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条件。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入, 国家对新课程改革的投入不断增加, 小学生的劳技课程种类在不断增加, 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好国家的投资, 尤其是一些先进设备的使用, 使整个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现在的多媒体技术相对于先前的多媒体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其信息量也达到非常高的水平, 整个多媒体的效果非常好, 其中包含的很多木偶类型的画面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小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自身要讲的课程在网上特定地搜寻出一些相关资料, 这样会使学生更有兴趣更好地认识自己要学的内容。
2.2.3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在所有课程当中, 劳技课程是一门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课程, 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劳技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好本学科的优势, 如果在教学当中让小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 很容易引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对于整个教学效果及对学生的教育都是有利的。
3.教 学单位要重视对于劳技课程设备的完善 , 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
劳技课程最重要的就是小学生自己实际动手, 小学生的实际动手都是在劳技课程的设备上进行的, 如果没有良好的设备, 小学生怎么进行良好的动手锻炼呢? 这就需要相关单位增加对整个小学生劳技课程的投入, 使国家对小学生教学的投入资金准确到位。如果条件允许, 一定要引进更全面的设备, 这样有利于学生眼界的开阔及动手能力的培养。
4.结语
劳技教师一定要全面关心学生的发展, 运用各种教学资源, 使我们国家的“小树苗”健康快乐地成长。
摘要:随着我国飞速发展, 教育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人们对于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小学生的劳技教育被规定为必修课程, 小学生的劳技课程不断受重视, 但是当代小学教师应该怎样更好地完成现代小学劳技课程教学呢?作者结合自身小学劳技课的教学经验, 简要探析如何提高小学劳技课课堂教学质量, 以期使小学生更好地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劳技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措施
参考文献
[1]顾志成.如何提高劳动技术课教学效果[J].校长阅刊, 2006, 4:134.
[2]郑黎英.例谈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确立[J].江西教育, 2007 (4) :34.
中学劳技教学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技术素养设计能力培养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技术时代,人们无处不感受到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基因工程、农业新技术以及一些新兴的生活科技日益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习领域,并不断冲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试想,当现在的中小学生再过十几、二十年,他们又将面对一个怎样的技术世界?一个人若要能“应对世界”,就要拥有使用、管理、评价和理解技术的能力。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也必须关注全民技术素养的提升。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劳动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劳动技术的发展水平代表了社会的发展水平。以美国国际技术教育协会在2000年隆重推出的《技术素养标准:技术学习之内容》(以下简称《技术素养标准》)为标志,首次确立了技术教育独立的学科地位。《技术素养标准》提出“所有学生都能成为熟悉技术的人”的愿景,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为实现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目标,K—12年级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技术的性质、技术与社会、设计、应付技术世界所需的能力和设计的世界等五个领域的内容[1]。“设计”是该《技术素养标准》的重要领域组成部分。我国国家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V3—6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指南》中指出要让学生“了解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进行简单的工艺品和技术作品的设计與制作”。2005年上海市颁布的《上海市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2012年7月版的浙江省3—9年级的《劳动与技术》教材也已将技术素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设计”在教材部分主题中以整个活动呈现。教材中将“制定设计方案”主要分为收集信息、设计分析、构思方案、试验调整、修正方案等环节。
设计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学生对所制作项目有了一种实际需求后,将心中朦胧的印象进行清晰表述,是对项目制作的过程、要求、方法进行表达的过程,是学生技术活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就目前的中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实施情况来看,很大一部分教学只停留在“劳动”上,就完成而完成,并没有侧重于“技术”。就如马开剑先生所说的“侧重劳动教育而非技术教育……总体上来说是‘重劳轻技’,甚至是‘有劳无技’”[2]。基于这样的现状与认识,笔者选择在小学《劳动与技术》初始年级——三年级来进行培养学生的初步设计能力的探究。
一、创设情境,启迪设计需求
以皮亚杰等人为代表的当代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我们老师要做的是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学生自己建构知识,引发探究兴趣。
如在三年级上册主题二《漂亮的相框》活动一《设计简易相框》的教学中,笔者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笔者课前收集了班上学生在进入小学学习前的一组照片,把照片洗出来分到组里互相“认一认”。学生照片中有变化不大的,也有变化挺大的,孩子们兴致很高,甚至相互开玩笑。所有照片都找到主人后,笔者提议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设计一个相框,用来搞一次小型的照片展,学生积极相应,很有兴趣。
又如在三年级上册主题五《好玩的纸飞机》活动一《设计纸飞机》的教学中,笔者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笔者让学生观看了2013开学第一课的一段视频——《纸飞机游戏》。视频中嘉宾带来的纸飞机飞出去能飞回来,特别是那架神奇的“冲浪飞机”用一块板推着就不会降落……当学生看到这样的“神奇”的纸飞机时,整个教室都沸腾了。这个时候,不是老师安不安排让学生来设计纸飞机的环节,而是不想让学生设计都做不到了,学习兴趣非常浓厚,设计目标明确,教师安排设计环节也水到渠成。
二、收集素材,开阔设计视野
牛顿有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儿童有着无穷的想象力,我们从他们幼儿时的画中就可以感受到,但真正开始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他们还是需要有一个相对应的基础的。因为三年级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有限,老师要及时跟进教给学生设计的知识、技能、方法等,让学生初步理解设计,并帮助学生(或与学生一道)收集设计素材,提供“巨人的肩膀”,丰富学生的知识与经验,开阔设计视野。
笔者在三年级下册主题二《纸杯小创意》教学时曾向学生这样举例到:某次科技节比赛前,有位同学想发明一种可以手摇发电的小发电机,为喜爱外出登山的“驴友”爸爸以备手机没电之需。想法真的很好,可等这位同学把设计意图和老师交流后发现,这个很好的创意早已经成为商品在淘宝网上销售了。这位同学收拾信心,和老师一起在手摇发电机的基础上改进出将手摇发电机直接植入手机的设计……学生们听完后也就明白了我们为什么定下设计目标后需要大量收集信息和素材,为的就是开阔设计视野,不走回头路。
在收集素材上,笔者在课前一般实施两种方案。一种是教师自己收集有代表性的素材,把素材制作成课件展示给学生看;另一种是让学生自己去收集,必要时教师提供收集的思路和方向。比如在收集相框素材时,笔者就提供给学生(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利用网络收集素材的基础)一些有丰富素材的教育类网站,让学生自己或者在家长的协助下完成收集。两种方案根据学生的基础及学习内容的不同而有针对性地安排。
三、交流碰撞,创新设计思路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当学生个人的设计思路出来后,教师要安排小组或全班学生间交流的环节。只有交流了,才会有疑问,才会有新发现,才能更完善设计方案,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如在三年级下册主题五《活动小屋模型的设计与制作》活动二《活动小屋设计方案的展示》的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将自己的设计方案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在交流时就有了不少碰撞:有的学生认为自己设计的屋顶呈双“M”型,很美观。同组的另一位同学则认为这样的屋顶美观但不安全,下雪天怎么办?雪滑不下来呀?原设计同学马上说:“没关系,我把房子造到海南三亚去,那里不会下雪”;在各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时,有代表展示了他们组的一份很奇特设计图纸,是一幢球形的屋子。笔者问他,这个设计和我们大家的都不一样,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他说这房子是打算建在月球的,但不知道那里的气候条件,就现设计成球形的了……大家都给了他们热烈的掌声,尽管笔者心里明白,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这样的球形屋子模型是很难制作成型的。但这样的设计思路影响了其他孩子,在修正图纸的时候,有几个学生有了新的思路。
在开展培养学生初步设计能力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设计图纸在交流后不能只停留在口头或原稿的修改上,而应该再出一張成品设计图用于制作参照。修正图纸,能让学生发现自己修改的设计能否具有操作意义,能提升学生的设计素养。都说德国设计中的简约与严谨是世界工业设计的楷模,那学会修正图纸,并依据设计图进行制作就是严谨的元素之一,就是学生技术素养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这种严谨的设计素养。
四、积极评价,提升设计素养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正确的评价,恰当的表扬和激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尊心。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设计作品几乎都是不完美的,但这是起始阶段,要正面鼓励,积极评价,并作为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中的重要环节。及时、积极、有效的评价在提升学生自信心的同时,还能促进设计方案的改进。
如在《漂亮的相框》活动三《设计与制作相框支架》的教学中,学生在展示时有几个相框的支架太软,支撑不住倒了。在大家的笑声中,笔者及时引导学生:“有谁发现支撑不住的原因了么?”很快,支架纸张太薄的原因找出来了。“那有什么改进方法呢?”又很快,一大堆修改方案出来了:换一个用厚纸的支架;把原来的支架才下来,折一折再装回去;把支架位置换一下……“不要动支架,在支架与相框间加一根过桥,一根不行再加一根。”当这个学生说出自己的建议后,笔者不禁大声赞扬:“天哪,你太有创意了!”是呀,这不是一个很好的省时、省工且高效的改进方案么?!所以,教师及时跟进的正面鼓励,积极评价,能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
技术素养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公民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是一个人素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从小培养他们的技术素养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良好的技术素养有利于他们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终身学习,有利于适应社会、应对世界。在目前我省技术教育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候,劳动与技术学科就应当承担起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重任,劳技教师也需继续进行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探究。
参考文献:
[1]黄军英等译,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M].科学出版社出版,2003.
[2]马开剑,《我国中小学“技术教育”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5,(4).
[3]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小学劳动技术学科主题教学案例研究[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管光海,美国K-12阶段技术教育:背景、现状与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第9期,第16页.
初中劳技课程教学工作计划 篇9
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研工作,根据学科特点与现状,以学生为本,以德育为核心,在大浦东的新环境下,深入调研,研究、梳理当前课程和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领导,探索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研模式,为浦东劳技教学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主要工作:
1、加强基层学校调研,对合并后的新区初中劳技教学状况,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为建立一支稳定的专兼职劳技教师队伍、有效开展教研活动提供保障。
2、加强课程教学的指导力度,充分利用常规教研、网络教研和带教指导等渠道,开展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设定与教材“核心价值”的落实的研究与引领。
3、响应市教研室的号召,积极开展网络教研活动,针对本区地域广、学校多、教师学科背景复杂的特点,制定出适合教师网上研修的教研模式,利用网络平台,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4、努力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拟定于下学期中旬开展教师“技能操作”评比活动,以激发教师学习专业技术的积极性,提高专业教学水平。本学期宣传发动,做好评比的前期准备工作。
5、整合区内优秀教学资源,建立融合后的新区劳技骨干教师队伍,根据要求做好在各片区的教研基地建立工作,有计划、按比例调整和充实劳技中心组成员。
6、开展对初中劳技学业考试的分析研究工作,从组织落实和教学质量两方面总结经验,争取在的考试中提高一个层次。
三、实施措施:
1、深入基层学校听课调研,除参加集体调研之外,每周不少于3次的单独调研,尽快了解本区(特别是原浦东新区)学校的劳技教学情况,努力完成听课指标(80课时),调研时做到听课有反馈、记录有重点、课后有分析,将调研结果形成文字进行研究。
2、结合市教研室对现行课程标准中的“主题内容”和“学习水平”的细化研究,通过开设区级专题讲座、研讨课等,从学科标准的“要素”、“框架”、“描述的角度”等,指导教师开展“三维目标在具体教学中的设定与落实”的研究,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3、安排在第一次的集体教研活动上,组织教师对两套教材(上教版、科教版)各年级的教学要求进行梳理,尤其对教材中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意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逐一进行讨论分析,帮助教师对教材有个基本的把握。
4、结合“第四届浦东教学展示周”活动,发动专兼职教研员、青年明星教师等开展以“怎样使教学内容对学生具有探究性?”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努力将优质教学资源辐射到全区,起到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5、积极探索远程网络教研模式,本学期要与有关部门合作,争取有一次网络教研的尝试(学校及内容待定),同时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上海教育资源库的网上研讨活动。
6、开学初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布置、发动下学期的“操作技能”评比的有关事项,做好竞赛的前期准备工作,激发教师苦练操作基本功的积极性,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
7、整合骨干教师队伍,在原有的浦东新区中心组的基础上,按比例调整、充实学科中心组,并依靠中心组成员开设好各片区的教学研讨课,通过教研活动促进南北劳技教师的大融合、大提高、大发展,初定在第四周召开一次全体中心组成员会议。
8、积极参与《试验通讯》第16期的组稿工作,努力发现青年优秀教师,指导他们总结经验,开展教学研究,并将优秀论文推荐到《试验通讯》发表。(稿件内容:教育论坛、教学实践与教法研究、教学案例与设计、学科德育等,稿件截止时间另行通知)
9、计划在第4周集体教研活动时间,在A片区开展对初中劳技学业考试的成绩做出分析,从教学质量、操作材料的配置、使用两个方面,研究当前初中劳技教学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区级层面的组织形式也做一个客观的评估,提出本年度应当作出的哪些改进方法。
【中学劳技教学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中学劳技课07-01
2009学年第一学期中学劳技教研工作计划08-22
小学劳技教学总结06-09
年度劳技教学工作总结05-12
加强初中劳技课教学08-01
劳技教学的有效性09-24
小学劳技课教学随笔05-31
劳技总结08-30
劳技总结206-12
劳技个人总结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