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人生

2024-08-23

随想人生(共14篇)

随想人生 篇1

随想人生五则

时间

问时间为何走得匆匆?朱自清也无言以对。

我漫不经心地向前努力,遇到一个垂死的人,他说:“给我点时间,让我再看一眼。”遇到一个垂暮亡年的老妇,她说:“给我点时间,让我重温一次青轻年华的精彩。”走着,又看到一位牧师,他说:“主啊!给苍生一点时间去忏悔吧!”无论你是笑还是黯然忧伤,它都无声无息地匆匆走过,一切也无法让它驻足,它就是――时间。

疾病

疾病?有何可害。上医院治一下不就可以?像我们给电脑杀毒一样,易如反掌,毫不留情,就是时间上也不会记录下来。

难道不是吗?

那么在悲与欢的世界又得到了什么?浮躁、欺骗、冷漠、密密麻麻地获取,以及不计其数的失去与拥有。这个时候,我们又在想什么呢?

但是疾病、消极以及不存在的疯狂。被误会,被肢解,被融化,仍是健康的介词。

寂寞

年龄的愈增,愈佩服那些成功者,那些千古风流人物。纵观其寂寞因素,也是多有几分相似。

在某种意义上说,孤独是一杯浓茶,猛喝一口,很苦,只有少数人坚持喝,慢慢地饮,饮着饮着,便在苦涩中品出味来。寂寞也像一棵树,傲然屹立于天地之间,被狂风袭过,被暴风蹂躏过,风雨过后,抖掉一身残枝败叶,树不是树,依然顶天立地。但愿我能学会品寂寞,品那即苦涩又香甜的人间奇珍。

山水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何等秀丽之景可以止息一个人的心!山,那一座青山,高插云天,青树挺拔,云遮雾缭,飘然胜似仙镜。千古墨客骚人无不为之震撼,留下千古名篇。留于后世,而山依然如我,依然不变。水――清澈见底,一览无余,它透明的骨质律动着诚恳真实的心,它纯洁而毫无杂质的身躯流露着明净淡泊的心志,时而阴柔,时而清新,时而淡雅,时而婉约……

笼子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鸟在孤独地徘徊;同样,也有许多空空的笼子在静静地等待。等什么?等鸟钻进笼子呗!是那魔鬼撒旦在作祟吗?鸟居然发现了笼子,并钻了进去。有的`钻进了“名”;有的钻进了“利”;有的钻进了“享受”;还有的拒绝了笼子,找了些清静的地方,躲起来。

不知怎的,上帝给它们改了名字,“鸟”改成了“人”,“笼子”被换成了“红尘”。

相关专题:尚无数据

 

随想人生 篇2

曾几何时, 当我发现让我引以为傲的白衣天使的生活, 竟是这样又脏又累及无休止的倒班时, 我是那么的彷徨无助, 后悔加伤心, 对于未来我感觉一片黑暗, 我不知是否应当继续走下去还是想办法托关系改行, 后来还是爸爸的一席话让我最终留下了, 爸爸说:“工作无贵贱, 每一种工作都有它的意义, 如果人人都觉得这个工作不好不去做, 那我们生病了怎么办?打个比方, 假如有一天爸爸病了, 没护士来为我治疗和护理, 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我想了想觉得有道理, 就算不为自己, 为自己的亲人总可以吧, 带着一种勉强的心态留下了。

转眼我已经在护理岗位上走过了八个春秋, 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变成了一个操作熟练的护理师了, 经过这些岁月的洗礼, 我逐渐明了白衣天使的涵义, 也从心里爱上了这份职业, 每当看到从死亡线上又拽回一条生命, 心里便涌上一种喜极而泣的感觉, 每当看到自己护理的病人由危转安, 心里便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 每当听到病人或家属对我们的小小肯定, 心里便是满满的幸福, 觉得再累再苦也是值得的。护士的工作是平凡的, 但在简单、琐碎中却折射出人生的不平凡, 那是对生命的热爱, 对生命的不懈追求。

怕“黑”随想 篇3

日子就在范钦朗朗的读书声中无情地流逝着。范钦在自己的天一阁里,读了将近二十年的书了。楼前的小树也渐渐长大成材,范钦知道自己的去日不远,他越来越觉得有些事情要向后辈交代了。最使他操心的,当然还是这楼和书。书是不可分的,楼也是不能分的。他已打定了主意,要将自己的财产分为两份,一份是楼和书,另一份是其他的家产。范钦有两个儿子,长子范大冲,次子范大潜。范钦去世之前,次子大潜已先他而去。躺在病床上,他叫来了长子大冲和次子大潜之妻陆氏,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了他们。大冲体察父亲的心情,放弃了其他家产,选择了父亲最为看重的楼和书。万历十三年(1585年)九月二十八日,天一阁的创建者范钦卸掉了他心头最后的忧虑之后离开了人世。

范钦去世后,大冲乃至大冲的子孙们更是精心保存先父先祖给他们留下的这笔无价之宝,他们商订出不近常情的天一阁藏书禁约。禁约制定:“藏书归子孙共同所有,共同管理。凡阁门和书橱门锁钥分房掌管,禁以书下阁梯,非各房子孙齐至,不开锁。子孙无故开门入阁者,罚不与祭三次;私领亲友入阁及擅开橱者,罚不与祭一年;擅将书借出者,罚不与祭三年;因而典鬻者,永摈逐不与祭。”范氏子孙,对天一阁藏书如护目睛,均以不与祭为辱,以天一阁后人为荣,谁也不敢犯禁。不仅如此,他们还不断补充各自时期买来的书籍,不断改善书阁周围的环境。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著名学者黄宗羲破例登阁,赞叹天一阁藏书“久而不散”,“难之难矣!”从此,天一阁就蜚声学界,名扬天下。

然而,范钦怎么也想不到,由他建造的天一阁,会给一个同他一样爱书的姑娘带来人生的悲剧。那是清嘉庆年间,离范钦去世二百一十余年之后,一位叫钱芸的姑娘出现了。那时的天一阁已经成为藏书家之中的巨擘,乾隆皇帝辑编《四库全书》时,还命取其阁式,以构庋贮之所。钱芸知道天一阁之后,真是又惊又奇,只想上阁看个究竟。她央求她的姑父,当时的宁波知府丘铁卿帮她成全这个愿望。于是,当知府的姑父不但对她说起了天一阁珍藏的好书奇书,也告诉了她范氏家族制定的那些不近人之常情的藏书禁条。钱芸姑娘爱书成癖,嗜书如命,越是上不了阁,她就越是想上去。没有办法,她只有作出最后一搏的决定,她请姑父出面作媒,嫁给范氏后人范邦柱为妻。就这样,痴心的钱芸姑娘怀抱着憧憬和幻想走进了范氏家族的大门。婚后不久的一天,钱芸向自己的丈夫范邦柱提出上阁看书的要求,范邦柱为难地说:“你不知道我们范家的规矩,不但不让外人入阁,而且还不让女人上楼,你就死了这条心吧!”钱芸听了丈夫的这番话,有如五雷击顶,从此郁郁不欢,刚过三十,便带着满腹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我一边听讲解员讲钱芸的故事,一边琢磨藏书楼书橱上刻着的那些构思奇特的编号:“温、良、恭、俭、让……,宫、商、角、徵、羽……”不知怎么的,我感觉身上有点发软,心里沉沉的。下了楼,我默然无语地走到天一池旁边,池水清清莹莹,红鲤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水池周围堆筑了假山和花亭,仔细一看,假山上有“福禄寿”三个字和“九狮一象”的形状。假山后面有苍天古木,春风徐来,阵阵花香鸟语。我转过身来,仔细地看着这座重檐重楼的“天一阁”,遥想着当年钱芸姑娘那种绝望的神情。我怎么也不能相信,在这样闲适优雅的环境里,竟然会埋藏着这么一个悲伤的故事。

从宁波回来不久,一位做电视纪录片的朋友要我去看他拍的一个短纪录片,片名叫《爱与生命一起延伸》。说实在话,我刚听到这样的片名,有点不以为然,也许是对一些滥用“爱”的反感吧。但是,片子看了不久,我便被主人公的事迹感动了。主人公比钱芸晚生二百多年。一九六四年出生,湖南湘阴县人,名叫杨慧丽。杨慧丽出生八个月后,就患了小儿麻痹症,胸以下全部瘫痪,而且连右手也不能自如活动。这对于身在农村的杨慧丽来说,真是天大的灾难。但是,杨慧丽没被命运击倒,她虽然从未跨进学校的大门,但凭着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和坚强的毅力,啃下了从小学到高中的一大堆课本。一九八三年,十九岁的杨慧丽在朋友的帮助下,从农村来到县城,湘阴县城虽然不大,也不特别的热闹繁华,但对于杨慧丽这个足难出户的残疾人来说,真是新鲜得很,她高兴得几乎不知说什么好。她在伙伴们的帮助下,用自己独特的眼光感受着县城里的一切,感受着能够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她终于有了发现。伙伴们把她背到一个书摊前,她问摆摊的老人:“摆书摊一天能赚多少钱?”老人告诉她,一天能赚两块钱。老人的回答,给了杨慧丽莫大的希望,她仿佛看见自己吊在一根细细的绳索上,在阳光灿烂的天空中飞翔。回到家,她向老乡们借了五十元钱。一九八三年六月一日,杨慧丽用借来的钱,在湘阴县城摆起了书摊。十几年过去了,杨慧丽回忆起第一天摆摊的情景仍然激动不已。“我不敢喝水,天热口渴也得坚持下去。一想到这是为自己开辟新生活的道路,再渴也得坚持下去。那天晚上,我回到租住的房子里,数着凭自己劳动赚来的二块二毛钱时,我哭了,我高兴得哭了!我突然觉得世界在我的眼睛里变得异常的广阔起来。”

一九九○年,摆了七年书摊的杨慧丽已稍有积蓄,当听到一些人说买书难时,她萌发了开书店的念头,几经周折,书店终于开张,而且规模不断扩大,后来发展到拥有四万多册图书的书店,成为湘阴县城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有一次,一对夫妇带着孩子来书店购书,无意中感叹小孩入托难,有心的杨慧丽听了,又萌发了办幼儿园的念头。一九九四年,湘阴县第一所私立幼儿园开园了,本来计划招收八十名儿童,结果来了一百二十多人。一年后,幼儿园又增设了一个分园,入园的儿童达四百多人。杨慧丽从省城长沙请来专业幼师,并购买了两台面包车按时接送幼儿上学、放学,深得家长们的欢迎。

一个残疾人,事业做到这个样子,应该说是功成名就了,但是,杨慧丽怎么也忘不了那些和她同样命运的残疾儿童。她冲破亲朋戚友的反对和父亲要和她断绝关系的重重阻力,冒着借巨额贷款的风险,办起了湘阴县残疾人学校。杨慧丽说:“正常人不知道残疾人的痛苦,小时候,我就几次想自杀,直到学一些文化之后,才知道那是愚蠢的想法。那时我就想,如果将来我能为社会做一点事情的话,我一定要为残疾人办所学校。”“一个人只有一次生命,生命的漫长与短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命存在的价值。我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不论遇到多大的阻力,也要把这个残疾人学校办下去。”很多人都曾问过杨慧丽,这样做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杨慧丽用很简单但又很有含义的话,对知识和爱作了诠释。“我认为一个好女人更多的是为爱而活着,知识是爱的营养。知识加上爱心,就是我的生命之光。”坐在电视机前,听着杨慧丽的这番话,看着她艰难地摇动着轮椅的样子,我心里受到了强烈的震动,很久都难以平静。

因杨慧丽我又记起了钱芸,总觉得在这两个相隔二百多年的女人的故事中,有一种内在联系。一天,一个朋友送给我一盒田震的磁带,我从目录单上看到了这五个字——“怕黑的女人”。我心里一惊,钱芸和杨慧丽不都是这样吗?可惜的是,钱芸因为怕黑被黑吞噬了;杨慧丽也怕黑,但她找到了自己的生命之光,战胜了黑,获得了光明。这里面既有时代的因素,也有个人的因素。其实,何止是女人怕黑,男人不也一样的怕黑吗?又何止是一般的人怕黑,政治家伟人不也一样怕黑吗?赫鲁晓夫在他七十大寿时,被授予“苏联英雄”的称号。他在接受这个称号后发表了简短的演说,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有时候,某种死亡在政治家尚未死去之前就已经降临了。”晚年的毛泽东也说过孤寂忧伤的话:我是一个拿着一把破伞云游世界的孤僧。怕黑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情结。从宏观上看,人类置身的这个世界面对的这个宇宙,实在是太大了,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宇宙中还有百分之九十多的暗物质仍然未被人类认识,也就是说,宇宙的无穷大对人类来说,就是一个大大的“黑洞”。从微观上看,人类还存在着很多由于“非存在”的威胁而造成的焦虑和恐惧的心理。从本体上看,有对命运和死亡的焦虑;从道德上看,有对罪过和谴责的焦虑;从精神上看,有对空虚和无意义的焦虑。这些焦虑都是形成“怕黑”情绪的重要原因。

“黑”是客观存在的。但不能因为“黑”,就失去了生存的勇气。面对“黑”,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地对待遗憾。在人生的过程中,很多很多的感叹,都来自于遗憾。正因为遗憾的存在,人类才能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去追求完美。正确地对待遗憾,不让其向极端方向发展,最关键的是要转换看问题的眼光。杨慧丽,一个高位截瘫的残疾人,命运对她太不公平了,给她带来的生理遗憾是不可弥补的。杨慧丽悲哀吗?肯定是悲哀的。但是,在自哀自怜的过程中,杨慧丽并没有绝望,她既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又控制了自哀自怜的情绪,不让它发展到不能承受的程度。当然,这种健康的心态和明智的处理不是一开始就形成的,而是在充分体验到这种痛苦之后的一种顿悟。杨慧丽在她的成长过程中,不是有几次都想用自杀来结束这种遗憾吗?但她终究认识到那样做是愚蠢的。一个人面对遗憾,需要退一步来思考,要学会让自己远离那些极端的不可自拔的境遇,把自己灵魂深处的焦虑驱赶出去,这样才能调整好自己与现实的关系。

站在“天一阁”前面,看着这座闻名天下的藏书楼的时候,我的心情是很复杂的。我既为范氏家族骄傲,也诅咒他们那些不近人情的护楼护书的禁令。钱芸的悲剧首先是时代的悲剧,但同时也是她不懂得人生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悲剧。人生不能没有希望,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希望之中。希望既需要理想去滋润,但绝不能只是一种空想。钱芸过于浪漫了,为了上天一阁看一看,便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赌了上去。钱芸的悲剧,是不是因为她没有弄清楚,什么是她最需要的?在人类的文化和教育中,常常会误导出两种极端,一种是钱芸似的浪漫空想,另一种是目光短浅的功利主义。这两种倾向都掩盖了人在生存和发展中真实的最需要的东西。空想的人在臆想中,幻想着天堂的大门是如何朝自己开放着。目光短浅的人常常因眼前利益的追逐伤筋动骨,没完没了。一个明智的人,应该清醒自己的最低需要和最高需要,而且要善于把这两种需要结合起来,这样就不会被谎言诱惑,从而丧失自己的正确选择和追求。

人心里的“黑”因素,是需要爱去驱除的。也许是人性中的自私性,造成了我们文化中的自私性,我们总是为了自己的事情,陷入永无止境的追求之中。因此,很多很多的人(包括我自己),不习惯从“他”着想,不习惯从远处看,不习惯退一步思考。杨慧丽却不这样,她的爱心是源于自己的一种生存需要,这是因为她比正常人更懂得爱更珍惜爱。人生中“黑”的滋味,杨慧丽肯定比正常人尝得多,她的伤心和痛苦肯定比正常人多,但是,她能把这些“黑”,这些伤心和痛苦,转化成一剂剂治愈创伤的良药。她在乡亲们和朋友们的帮助下,看到和理解了人与人之间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战胜“黑”,排除内心焦虑的重要因素,于是,她不仅关注她置身的这个世界,更关注那些比她更为痛苦的人们。爱在她的心目中,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而是一件件具体的该做的事情,是一种从母性的角度着想的,无保留的爱。一个人生存的勇气和价值,不仅要建立在肯定自我的基础上,而且还要建立在个人与世界的关系之中。否则,就会导致自我消失在世界之中,世界消失在自我之中。

人生随想散文 篇4

人生是一条绵延到天边的轨道,成长是一趟满载书香的列车,我则是那个依偎在书山怀抱里的旅客,瞳孔里纷飞着黑玫瑰般的铅字。坐在成长的列车里,我遥望那一片湛蓝的天空。

寂寞的日子里,细雨夹杂着阴霾滴落,泛起一阵心潮。我决定背起行囊逃离雨季,去寻找那美丽的彩虹。沿着地平线出发,踽踽独行。我走过诗歌的草原,走到一朵白云曾经停留过的地方,然后停了下来。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寻到斗星移,走过千山万水,依旧未发现终点站。不经意的一次抬头,却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那片湛蓝的天空下。

我坐在石头上,慎重地从行囊里取出那本《纳兰容若》。沐浴着柔和的日光,我进入了书香世界。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在那个夜晚一定是寂寞的,此刻的我也是寂寞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读过一首首烟水迷离、氤氲着淡淡的忧伤的诗,我已不再寂寞,我的心变得温暖了。

寂寞的日子里,读书是一种慰藉。

青春的年华里:给我一缕阳光,我用书本点燃青春跳动的田野;给我一滴徽墨,我涂抹一个氤氲着书香的世界。

青春在席慕容眼里永远是美丽的、圣洁的、朦胧的。在黑暗的河流上,她用一支笔,以女性的灵性抒写青春,抒写爱情,抒写友情。轻轻翻开《在黑暗的河流上》,我的毫无生气的青春顿时活了起来。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

或许我们的青春也曾经这样过,但嗅过七里香之后,它更应该是一首激情壮丽的`英雄史诗。轻轻地合上书本,我开始默数我的青春,我要让我的青春也开出一朵花!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我热爱读书,追求读书;读书,我将一直进行到底。

青春的年华里,读书是一种追求。

成长的岁月里,我一直享受着读书所带来的快乐。读书,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读书的人是幸福的。宁静的夜晚,抛开白天的烦恼与忧愁,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把书轻轻翻开,进入书的世界,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我读周国平,读他著的《周国平作品精选》,在铅字的行程里,我接受着哲理的熏陶。

在这个热闹的世界,我的位置究竟在哪里?周国平在《安静的位置》一文中写道:“不管世界多么热闹,热闹永远只占据世界的一小部分。热闹之外的世界无边无际,那里有我的位置,一个安静的位置。找到一个安静的角落独自坐着。我看到的却是整个大海,也许比那些热闹地聚玩的人看得更加完整。”

感悟颇深。走在岁月的旅程里,我应该找到并站在一个位置上,去看世界的热闹,去看热闹背后的无限广袤的世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从故乡的泥土里走来,我一路且读且行。

成长的岁月里,读书是一种信仰。

书香世界,墨沁人生。一路走来,我读着一本本让人感动的书,感受着作者的思想情怀,接受着精神的感化洗礼;而那些读过的书,正伴随、影响、推动着我的成长。

随想人生 篇5

什么是人生?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体悟。或许太过容易,或许太过困难,如何面对人生,成为了大多数人迷茫的主要原因。

那么,到底该如何面对人生呢?这要问自己的心,心不迷茫,只是自己不懂它罢了。

人生是时间和岁月的综合体,人生是一些人或一个人的至死相伴,人生是一本看不到结局的小说,人生是一场本是孤寂的独角戏。人生是一个人的一辈子。

一生的时间何其短暂,像细沙从指缝中流出,像一场梦,不愿醒来却又不得不睁眼。

有些人活得浑浑噩噩,有些人活得精密精致,有些人每天阴郁,有些人日日快活。有些人只活在过去,有些人向往未来。

岁月有时是漫长的,漫长到有人迷失自己,有人不明是非,有人伤痕累累;岁月有时也是短暂的,短暂到有人措手不及,有人一事无成,有人万事皆空。

于是,岁月和时间告诉我们:面对人生,我们要珍惜光阴。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一生也许很长,长到我们不敢去想象。

记得万达老总王健林说过:先定一个小目标,人生的第一桶金要赚一个亿。他成为了中国首富,他是人生赢家。他告诉我们:面对人生,要敢于梦想。

小时候,每个人都会想入非非,拥有奇思妙想。小时候立志成为国家领导人,开宝马奔驰迈巴赫。随着岁月流逝,我们变得畏首畏尾,唯唯诺诺。忘记了曾站在海边对着海浪大喊:我要成为海贼王般的男人,引得周围的人为之侧目;忘记了曾当着最好兄弟的面,夸下海口,要把全校最漂亮的那个女孩追到手;忘记了去看杰伦演唱会,对身边的朋友说将来一定比他更出名……可是到头来,海贼王永远属于二次元,全校最漂亮的女孩喜欢的是你最好的兄弟,杰伦越来越火,而你还始终是土狗一个,曾在身边说“我信你”的那个朋友也不知身在何方……一切不切实际的梦想都随风散去,成为了若干年之后的笑谈。

于是,这些破灭的梦想告诉我们:面对人生,要脚踏实地。

辜负谁,拥抱谁,牺牲谁,幸福的`路七拐八绕,眼泪混杂着微笑,温暖夹杂着悲戚,人生之于过往,一笔笔账目早已算不清楚。

也许当年的时光,就该搭配当时的我们,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情。到如今,哪怕物在人亦在,我们也不再属于那个时代;到如今,哪怕桃花依旧,当年的春风已经回不来了。

雨水打湿了地面终究会干涸,深刻到骨的伤口终究会愈合,世界从来不曾让人绝望。

于是,时代告诉我们:面对人生,要与时俱进。

人生短暂,要珍惜每寸光阴;人生丰富,既要有远大理想,更要脚踏实地。有人心心念念,有人心不在焉。人生之路漫漫其修远,沿途的风景亦是纷繁庞杂,身后的风景不一定最美,前方也有无限可能。理想不一定高瞻远瞩,但一定要与时俱进,懂得放下。

2007随想 篇6

笔静静地躺在方格纸上,已经快有半小时了。思绪有些杂乱,如年前的那场50年都未遇见的大雪一样——被风吹得胡乱的飘着。

拉开窗帘,感受这2008年的第一缕明媚的阳光。打开窗,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闭上双眼,伸开双臂,徜徉在这美好、温暖的阳光里。于是,杂乱的思绪被打断,走进了回忆07年的大门,一幕一幕的对白,上演着我在07发生的点滴故事。

高一的结束,我拿着文比理名次高的成绩单,彷徨地、犹豫地站在文与理的交叉口,迷茫地看着前方两条未知的道路。三天的郑重考虑,认真地在“理”这个大字旁打上了个大勾。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上了被文科生取笑为埋头苦干于题海之中的理科之路。于是,扔下《中国上下五千年》,撕下墙头的世界地图,抛下手中的《于丹品〈论语〉》。搬来一堆厚重的习题本,推了推鼻梁上那副400多度的望眼镜,欲奋斗于这题海之中„„开学前的半个月,亲戚来做客,联合父母对我语重心长说了的那一席话,彻底动摇了我学理的念头,不,应该说是学理的事实。又是三天的深思熟虑,一大堆的修改程序,我又深一脚浅一脚地离开了刚刚起步的理科之路,花了好大的力气才转身,踏上了被理科生称为死记硬背的书呆子的文科之路。这条路,不会再改变,是我高中最慎重的选择,是我一生都要走下去的路!

2007年这个暑假,太阳照耀得特别毒,受不了炎热天气的我,作了让我至今还后悔的事——一赌气去了理发店,向理发师吆喝一声:“把我头发给剪了!恩,就留到这!”说完,我在脖子那稍稍比画了下。那个头发染得黄黄、翘翘的青年理发师,把我那已到腰间的长发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会儿,把他那原本溜溜的小眼瞪得很大,半晌,吐出俩字——可惜。我摘了眼镜,视野模糊,看不清楚镜中的我„„当第一搓头发被剪下时,我却看得清清楚楚,仿佛心都被剪上了一刀,生疼生疼„„于是我闭上眼睛,不忍心看着那陪伴了我许久的头发就这样离开我,然后缓缓落在地上。“好了,自己看看吧!”那小青年朝我喊着。我胆战心惊地睁开眼,然后戴上眼镜。要不是当时有那么多人在理发,我准用我那“女高音”尖叫一声!好奇、惊讶地看着镜中的自己,好象要重新认识自己一样。理发师似乎很满意自己的杰作,笑眯眯地看着镜中的我。天呐,我竟顿时感到有点晕,而且我知道,那不是因为中暑!我丢下钱,拔腿离开了那理发店„„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我使劲往角落里钻,害怕被熟人认出来„„

逝去的2007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个冬天,特别冷。1月下旬至除夕,几乎天天都飘着晶莹的雪花。高达25厘米厚的、白皑皑的大雪给那些绿得快褪了色的草地盖上了一条厚厚的纯白色棉被,躺在这条被子下的花草们一定可以美美睡上一觉,等这些冰雪融化后,一定是个暖暖的春天„„这场大雪,对于南方的我们来说,可以说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甭说孩子们了,连大人们都兴冲冲地加入到孩子们发动的“打雪仗”这个游戏中。

一手抓起一大把冰冷的雪,一手拼命捂住脸,生怕自己被对方的雪球给砸中„„雪地里欢声笑语一片,人们任凭自己的脸蛋儿、鼻子和双手冻得通红通红,仍在雪地里欢快地跑来跑去,躲来躲去,于是,白茫茫的雪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形状不一的脚印„„

鼠年的到来,象征十二生肖的又一个来回。2008年的11月,我将成为一个满18周岁的成年人了,意味着身上的担子变得更加沉重,思想将变得更加成熟,需要更多的经验和勇气去走上未来的路!

“红歌”随想 篇7

“红歌”的由来

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 甚至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中国人近代以来的历史就是一部红色的历史, 承载了国人太多红色的记忆。红, 是七月嘉兴南湖上的红色航船, 是八一南昌的炮火连天, 是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 是雪山草地的赤胆忠心, 是新世纪中国人民红红火火的日子, 是新世纪中国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

“红歌”并非专门的音乐术语, 迄今也无严格的定义。笔者认为“红歌”即红色歌曲, 就是赞扬、歌颂革命和祖国的歌曲, 它们普遍具有浓郁的感情基调, 有较强的歌唱性、节奏感。红色歌曲是革命实践的真实写照, 它们真实、生动、感人地反映了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搞建设的辉煌历程,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 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如:表达战斗激情的歌曲《游击队之歌》、《保卫黄河》, 赞美革命烈士的歌曲《红梅赞》、《英雄赞歌》, 歌唱领袖的歌曲《东方红》、《绣金匾》, 颂扬美丽山河的歌曲《黄河颂》、《我爱你, 中国》, 表达改革开放激情的歌曲《走进新时代》、《在灿烂阳光下》等, 即是不同时期“红歌”的代表。

“红歌”不是抽象的政治口号。它是有着具体内容的综合艺术, 能使人们得到艺术上的享受。“红歌”的歌词、曲调是每个时期的真实写照, 通俗易懂, 承载着丰富的真、善、美内涵, 具有历久弥新、百听不厌的魅力, 其感染力胜过千言万语。“红歌”不但产生在革命战争年代, 而且也产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如《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在灿烂阳光下》等都是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产生的。“红歌”脍炙人口、经久不衰, 最易打动人的心灵。唱起“红歌”领悟出红色的精神, 感悟到不同时代的气息, 感受到红色思想的熏陶。

唱“红歌”的积极意义

利于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红歌”是我国近代救亡图存和民族自强的产物。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 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有过很多次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惨痛经历, 在历代奋不顾身地保家卫国的中华儿女中, 诞生出了岳飞、文天祥这样的民族英雄, 也产生了许许多多如《满江红》一样激励人们斗志的爱国歌曲。红色歌曲大都是当时历史实践的产物, 它是当时革命实践的真实写照。“红歌”能唤起人们的红色记忆, 有许多“红歌”首先就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唱的, 后经词、曲作者收集、加工和整理被推广的, 它脍炙人口, 便于记忆。唱响红色歌曲是唤起人们的红色记忆,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办法。

利于推动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红歌”能使人们得到艺术的享受。“红歌”不是千篇一律的音乐旋律, 它是有着具体内容的综合艺术。许多“红歌”都与影视艺术结合在一起, 成为它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使一部影视作品锦上添花, 流传至今。如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和舞剧《红色娘子军》就是“红歌”与影视作品的完美结合。观众不但受到了影视作品故事情节的教育, 而且还学会了唱“红歌”。在这两部电影里有那么多的“红歌”, 非但没有冲淡故事情节, 而且还深化了主题, 延伸了观众的艺术享受。如果把这两部电影的歌曲拿掉, 《冰山上的来客》就会黯然失色, 《红色娘子军》就成了哑剧, 这些歌曲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其演唱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红歌”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产物:“红歌”在内容上反映出中西文化的融合, 在音乐形式上也是中西音乐融合的典型。“红歌”除少量直接改编自民歌的曲调外, 多是七声音阶, 并以大调式为主;或直接借鉴民歌和西方歌曲的旋律, 并出现了诸多优秀的多声部合唱作品, 如《黄河大合唱》, 这正是我国主流传统音乐所缺乏的。

利于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红歌”所追求的民主与科学、自由与人权, 具有普遍价值:如《国民革命歌》、《路是我们开》提出了“打倒列强, 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创造新世界”的目标;《五一劳动节》、《毕业歌》唱出了“劳动最神圣”、“大家起来,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的担当;《我们是民主青年》、《团结就是力量》表达了“我们是民主青年, 我们是人民的先锋”、“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 向着自由, 向着太阳”的民主与自由的理想。

利于推动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凝聚民族精神。“红歌”自诞生之初就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同, 成为群众歌咏的经典。我国从周代开始出现的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雅乐、郑卫之音的两分对立, 到后来的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四分各别, 都反映出了音乐的阶级局限性。

特殊的历史背景, 使“红歌”超越了这一局限。“红歌”的歌词健康向上, 音乐旋律优美动听、铿锵有力。当人们听到“红歌”时就觉得非常激动, 情不自禁地会跟着唱上几句, 随着旋律的起伏和歌词的传唱, 人们的心灵受到了振奋, 久而久之人们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红歌”不但净化了人们的灵魂, 还能教育人们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启发人们健康向上、乐观大度, 勤奋工作、热爱生活。因此, “红歌”的广泛传唱, 有利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凝聚民族精神, 充分发挥文艺的引领作用。

一曲曲“红歌”犹如一段段历史、一个个讲解员, 能敞开人的心扉, 使人受益无穷, 在带给人们审美享受的同时, 唱响“红歌”, 唱出的是一种豪情, 催生的是一股精神, 激发的是一种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 “红歌”精神体现出民族的气节与风骨, 呼唤红色精神的回归。用红色经典带动流行, 唱响红色文化, 歌颂党, 歌颂祖国, 歌颂人民。

搏击实战对抗随想 篇8

搏击本身是一项非常灵活激烈的运动,综合运用踢、打、摔结合技术、战术进行对抗,步法变换、位置移动、攻防形式不拘一格,这给运动员灵活运用技术、战术、战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有利于运动员的自由发挥。实战是考验运动员的速度耐力、灵敏反应、经验等多方面素质的有效方法,也是检验平时训练成果的有效途径。

在搏击对抗中,迂直并用是进攻的有效方法之一,实战过程中灵活运用多变的战法对控制对手占据主动是非常重要的,迂直并用是指佯攻对手某一部位,迫其对手防守,当对手正面或侧面露出空档时,突然改变攻击方向击其空档。例如实战中两人对峙我方主动以直拳或侧踹等直线性腿法猛攻对手正面,等对手集中防守正面时,虚实并用,突然改变攻击路线采用左右摆拳或鞭腿击打对手两肋或头部。这种方法可归纳为:先击正面后击两侧,当然也可以先击两侧后击正面。使用迂回战术关键是佯攻或实攻时步法要灵活多变,不可僵滞死板,直线进攻时打点要准,速度要快,转变击打方向时要迅速,不能给对方留有空挡。

实战是获取技术最直接最快捷的方法之一,实战过程中很大程度是敌我之间的心理较量,心理战也是影响实战的一个重要因素。心理战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对目标个体或集体的心理施加刺激和影响,使其心理崩溃或产生错觉,最终改变其行为方式的作战行动。心理战包括战略心理战和战术心理战,在实战中后者运用的机会较多。战术心理战是指以目标人或局部战斗中的敌人为作战对象,使其产生错觉或错误,破坏自信心,动摇其意志,最终使其行为随心理战实施者的意图而改变心理的作战方式。运用心理战术可使对手攻其心、泄其气、夺其志使他们意识到失败不可避免,进而导致精神崩溃,从而改变实战意图。“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即说明了心理战术的重要性。

对运动员自身而言,如何加强实战心理的锻炼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自我心理调节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具体来说有两种方法:第一是意志引导法,在对抗中调动意念这个级具杀伤力潜在的强大武器引导自己,告诉自己放松,这种放松是心理上的自我暗示,不是身体上的放松,这样使自己紧张的心情可以得到缓解,恢复到正常的比赛心态。第二可采用呼吸调节法,两人在对峙过程中,眼睛集中精力注视对方,采用多次呼吸的方法,结合灵活的步法移动来调节心态。

搏击技术实际上就是运用踢、打、摔、拿技能来制服敌手的能力,具有动作精炼实用性强的特点,搏击训练对个人的意志品质的考验也是多方面的,例如对抗时首先要克服畏惧胆怯的心理,养成敢于拼搏的精神,耐力对抗中培养顽强的毅力和坚持到底的作风,以及在对抗中正确对待胜负的心理锻炼等,训练过程就是对自己磨练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通过持之以恒的训练使自己具备这些特点是搏击训练的最终目的。

实践出真知,对于搏击投术的掌握本能只是从理论的角度去学习,不能停留在模仿几个动作或是满足于一招半式就沾沾自喜,浮在水面上。对于所学的知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要“纸上谈兵”,要深入实践,总之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

秋之随想 篇9

—朱旭东

眨眼间立秋已过去半个月,距秋分尚有一段时日。天气已有早晚凉之分,但是秋老虎依然蛰伏在周遭的空气中,迟迟不肯退去。早上起来,太阳像往常一样的燥热,而生活在太阳下面的又是一群浮躁的人们。上班的人们习惯性地拿着买来的早餐,或跑或走地吃着,在公交车来的一瞬间又匆匆奔向站台。

沉闷的空气中流淌着都市的烦躁和不安,喧闹的街道上充斥着行人的匆忙和迷失,两旁的商店里那熟悉的流行音乐断断续续地的渗入到奔走的人群中,仿佛人们在那聒噪的大背景中能得到丝丝的慰藉。

人们仿佛已经习惯了忙碌,在忙碌中打发无尽的时光,而一旦停下来就总会觉得少了些什么,从而产生了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这种忙碌造成一种虚假的充实感,而长期满足于这种状态无异于饮鸩止渴。中国古语曾云:“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而在西方则有著名的帕金森定律。由此可见,古今中外的人们大多未能跳出这个怪圈。大家都是不断地犯着同样的错误,经历类似的遭遇,得出一致的结果。正应了杜牧的一句话“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这又像极了佛家的轮回观念中业报:世人皆愚昧,不能窥破生老病死,所以要经历不断的轮回之苦。而业报则是前世的孽障之因,今生的困苦之果:而今生的困苦之果,又是来世的孽障之因。换一句话说,舞台从而不曾变换过,变的只是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看客。

那么台下的看客又是什么人呢?是高居于云端的神灵,还是游走在世间的佛陀,或亦是乐水于山间的智者?神灵无形,仙踪难觅;佛陀大智,遁隐于世;智者怪僻,寄情山水。前途一片迷茫,那么出路又在哪里呢?曹雪芹在其《红楼梦》写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句话恰好表明一个如何由台上的演员变成一个能在台上台下游刃有余的人。只有历经世间百态,饥寒病苦,大悲大喜,方能明了人生在世所为之为何?

而在西方社会,这一现象更多可以从帕金森定律有所描述。英国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西里尔·诺斯古德·帕金森研究得出了帕金森定律。在这一定律前所未有的写到:人们之间会相互制造事情,将原先简单的事情变得繁琐和复杂,从而产生了我们熟悉的官僚主义和组织机构臃肿等常见的一些社会现象。只要有时间,忙碌就会耗尽我们最后一点时间。

中秋随想 篇10

小的时候,总盼着过节。春节和中秋是家乡最受重视的两个节日。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孩子。

春节的时候,总感觉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独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想往。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 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因为从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变迁。

你看,除家禽肉类,传统的蔬菜等食品外,越来越多的餐桌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肉类、蔬菜、海鲜。

“无酒不成筵席”,喜庆的日子,中国人总要饮一点酒。过去,多

是二锅头等高度白酒,现在五粮液、茅台等国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这些都预示着祖国经济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红火。经过改革开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蓝图上的规划和设想,而是逐渐成为千家万户实实在在的生活写真。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大病”随想 篇11

遵从医嘱,我又先后拍胸片,做CT,驗血沉,经历了一天多的煎熬,最后,依然是“左肺门阴影不排除占位”的诊断。于是,我“命”无反顾地跑到省肿瘤医院连找两位专家看片诊断,大体意见都是吃药或输液,20天后再查。当时心想,死缓判决的心情也不过如此。

接下来,我遵医嘱吃药,正是在这20天的治疗和等待中,我默默地思前想后,反复地掂量人生,用心地看待世界,竟觉得天更加蓝了,草更加绿了,路边散步遛鸟的人们更加幸福了,反正看什么都像变了个样子似的。

正是在这20天的治疗和等待中,我想,平时总在议论人家这个得什么绝症故去了。那个突因什么急症英年早逝了。可为什么就从没有想到这些绝症或急症会突然加到自己头上呢?事实上,谁都可能生大病,患绝症,今天晚上脱下的鞋子,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穿上。但谁也不会想,总以为自己长命百岁,凡病只会长在别人身上。

正是在这20天的治疗和等待中,我想,与名利、地位、金钱等比较起来,惟有生命最可贵,等到知道生命不久于世时,那些功名利禄又有什么用?

正是在这20天的治疗和等待中,我想,为人要多行善事,莫问回报,凡事不可不认真,也不要太认真,与人为善,能够帮助别人就帮一把,人心都是肉长的,不求他人感谢,但愿个人活得心静,死得安详。

月下随想 篇12

皎洁的月亮如一盏夜灯挂在天上,给黑漆漆的夜晚带来了光亮。月儿从山间缓缓上升,银河隐退了,星星疏落了,夜空像水洗过似的洁净无暇。月的中间,似乎有一团黑影在晃动,好像是嫦娥在上面玩耍,活泼可爱的玉兔围着桂树跳跃,我也真想飞上去凑个热闹,去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逛逛。今夜的景色真是醉人,以至于让我没有一点儿睡意。

明亮的月光洒满了整个庭院,树影婆娑,在这月明星稀之夜,看着那圆圆的月亮,轻风吹过,让我身上不禁有一丝寒意。我一个人来到这陌生的学校、陌生的环境,面对着陌生的人群,一切都是陌生的,难免感到孤独、寂寞,便情不自禁想到在外打工的父母,真想回到他们温暖的怀抱。此时的他们,不知是否身体安康,是否还在加班,是否想起了远方的女儿。不管怎样,我早已把自己的思念、牵挂、祝福寄托在了月亮身上。

看着这柔美的月色,我想起了苏东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词句,心中淡淡的忧伤早已释然,我知道自己应该学会独立了。

月,还是安详地舒展着它柔和的光,我也早已心情舒畅,心胸开阔。我相信,明天,又会是全新的一天。

青春随想 篇13

“青春,欢乐与光明的灵魂”,徐志摩在《默境》中对青春多 了一份希冀;“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黄庭坚对青 春多了一份怅然;“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对青春 多了一份警示; “青春易逝人易老,不踏金榜誓不休!”,而我,则对青春多了一份信心,多了一份奋进!

别总是太匆匆,人生没有几度红。青春,多么繁华的时光啊!人生中最佳阶段莫如此时,安忍背之弃之?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青春,意味着担当。也许,我们的肩头还是稚嫩薄皮的;也许,我们的脊梁骨还是脆弱的。但青春却多了一份“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撞劲,凡事都会挺直腰杆 说:“我能行!”也许,这未免有了些志比天高的狂妄,却丝毫不 失它的豪迈洒脱。是啊,从天真孩童到浪漫青春,没有一点牛劲怎 行?

“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青春,意味着事业的发 轫。昔者毛泽东立足湘江边,吟出《沁园春 长沙》时的豪情壮志,望眼于革命事业的美好前途之时,该是多么澎湃啊!星星之火终 成燎原之势,事业的宏图正在酝酿。青春,是从稚嫩懵懂迈向成熟 广博的起始,当青春的号角吹响之际,人生的伟大开端也随之荡起。青春,“青色的春天”。春天播种四季的希望,青春播种人生的 希望!

“北扉西禁须公等,金榜当年第一人!”青春,意味着拼搏。

青春的天空有了一份阳光,多了一份活力。青春的莘莘学子踌躇满 志,满腹志向,披荆斩棘,勇往直前,锐不可当。青春,没有懦弱,也不应该有懦弱,踢开一切绊脚石,大胆的迈向前去,不要等到 老年茕茕孑立之时,纵然理想未泯,时光也已不再矣。青春氤氲着 朝气,笼罩着整个人生。

“自古英雄出少年”。青春,意味着有所建树。昔者霍去病,“漠南战役”一战成名,十七岁的他以不足千骑的兵力全歼匈奴二

千余狼骑,“冠军侯”的封号熠熠生辉,“封狼居胥”的佳话千古 美谈。狼火烽烟的战场上,金戈铁马耀出了青春的光辉;昂扬的凯 歌荡起了青春的号角;挥舞的战旗飘出了青春的辉煌!诗坛伟者王 勃,位列“初唐四杰”,十岁包综六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 共长天一色”,古色古香的几案上,饱蘸浓墨的狼毫舞出了青春的 潇洒,脍炙人口的诗句扬出了青春的活力。青春,是对“自古英雄 出少年”的最好诠释,是对“碌碌无为”的蔑视!

放歌人生,聆听我心中的清音;望眼未来,领略我心中的精彩。不要让年轻的心邂逅又别离,不要让进取与超越只能出现在回忆。吹响青春的号角,奏起欢快的乐曲,迈着矫健的步伐,向着成功 奋进吧!

台湾之行随想 篇14

温安林

六日的台湾之行至今仍历历在目。此次有幸带领上南中学10位学生赴台湾参观学习,得到了浦东新区外办和台办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精心安排了三所学校(台中一中、洪仁女中和南湖高中)与他们面对面的交流学习。非常有幸参观了台湾最高的天文台——鹿林天文台。(浦东机场合影照)

上南中学是一所以天文为龙头的科技特色学校,自1996年上南中学建起了浦东第一座天文台以来,一直坚持在学生中开展天文科技活动。曾做到了在“胶片时代”实现两地同时拍摄流星,成为全国首次实现。资料现已保存在紫金山天文台,供科研人员研究使用。“胶片时代”在天文摄影方面能够实现的精美摄影相对较少,只有日全食、月全食、彗星等特殊天象条件下。为了能够拍摄到难得的照片,我们先后到过黑龙江的漠河,新疆的哈密,福建的莆田,湖北的武汉等地。也称得上是我们的“追日之旅”。上南中学还与周边街道联手,坚持开展了10年的中秋赏月活动。利用寒暑假,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天文夏令营活动,先后到过佘山天文台、盱眙天文台、大别山的天堂寨等地。此次赴台交流,目的就是为上南天文在今后的活动中,找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加之近几年来,在业余天文摄影者中开始追逐使用数码科技进行的深空天体拍摄,上南中学也有计划在今后的几年里,将逐步实现这一目标。此次去台湾交流访问,是我们进行学习、提高的一次非常好机会。

10月2日上午,我们先走访了台中一中。台中一中是所百年老校,但说到天文教育起步较晚,天文台是在一位台中一中毕业的学生,个人捐助建成。学校为了很好的发挥天文台的作用,特别在从事天文工作的公司里挖来一位天文高人,他就是现任台中一中天文台助理——王嘉辉老师。

王老师来到台中一中也就一年多,在他的全力工作下:

1)、开发了台中一中的天文导学课程《天文观测护照》。课程规定学生必须完成的天文观测内容,并对观测内容做出详细记录。例如,在课程中给出了一年中不同时间的星空图8张,要求学生写出你所认识的星星标注在图上。这种具体的落实学生认识星空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2)建立了学生学习天文知识的阅览室,收集了上百本书籍,供学生学习使用。

3)实现重大天象,学生可以在教室里观看天象发生的全过程,即实现天文台观测的实时转播系统。

4)购买了专业的日珥镜,实现学生在白天同样可以进行天文观测,甚至可以进行一些有关太阳课题的研究工作。

以上台中一中的这些做法,都有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习和改进的地方。将我们之前计划的“一台(天文台)、一厅(天象厅)、一廊(天文宣传走廊)、一室(天文教室)建设好,为学生开展天文活动提供跟好的空间。

10月2日下午,我们来到了位于台湾中部地区的嘉义,参观了一所私立高中,台湾嘉义宏仁女中。一走进宏仁女中,犹如老友重逢,孙校长亲自在校门口迎接我们,并与我们的学生拥抱问候。孙校长是今年暑假,刚刚带领宏仁女中的学生来上海参加了”沪台中学生夏令营“活动,短暂分别后的重逢,彼此格外亲切。宏仁女中的学生还用中国特有的喜庆方式——锣鼓队,欢迎我们的到来。

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孙校长介绍宏仁女中的办学理念:”五力全开“。印象深刻的是二力,一是美感力,让学生真正体味到的美;二是行动力,执行的力度。孙校长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计算:(1.01)的365次方是37.78;(0.99)的365次方是0.025。意思是说: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进步了37.78倍。如果每天退步一点点,一年后只剩下原来的0.025了。我对美感和行动力的理解是,当一个人能真正体会到做一件事中的美感时候,他在做这件事的行动力上就会大大提高。甚至表现为一种”执着“,”执着“往往又会带领人走向成功。我对教育的一种感悟就是: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美感,这种美感往往是在经过努力后得到的成功。在现在我所开展的天文活动中,这种体验就较多。如带领学生做的一些课题,通过他们所学的知识,解决了他们之前想都不敢想的问题。如《利用金星凌日测日地距离》和《通过对日全食太阳日冕光度分析》提出光的粒子性观点。在今天我们力图实现导星拍摄的道路上正在遇到和将要遇到的很多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心中报定信念,只要通过我们的努力,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另外,孙校长提到他们也在积极实施网络化教学,实行翻转教学。在这方面也有着与我们上南中学相同的教育理念,实现学生在学习方式的转变,从传统的被动学习,到网络化时代的主动学习。网络化实现了任意地点、任何时间的学习,每位学习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学习。

位于玉山上次主峰的鹿林天文台,上南师生在此合影留念

10月3日,我们驱车来到了被学生誉为朝圣之地的鹿林天文台,经过了半个多小时的步行山路,我们终于到达了位于2862米的《国立中央大学》的鹿林天文台,由于我们去的这几天,玉山天气一直不错,在鹿林天文台工作的林启生先生又是紧张观察了一个晚上,在我们抵达那里的时候,林先生还在休息,事先约好下午2点接待我们。2点到的时候,我们与林先生取得了联系,来到林先生的住所时,林先生还在吃饭。我们向林先生了解了他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林先生住在台中,每次上山一周,再下山一周。山上吃的东西要靠他们自己背上山,在山上工作的这段时间里吃住在山上。这些细节在我们的学生看来天文观测是一个单调、枯燥的工作,生活起居与常人不同,而且生活条件可能还比较差。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林先生已经工作了十多年。事实上,林先生在来到《中央国立大学》之前,就是一个疯狂的天文发烧友,花在天文设备的投入就有千万元台币。如果没有对天文的那份挚爱,又怎能坚持在几十年中与星星为伴,把扑捉星空的美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正是林先生在天文摄影方面的执着追求和努力,才会被大陆的天文界聘请来大陆讲学,林先生也有幸三次来到上南中学为我们学生做天文摄影讲座。激发学生对星空美的不懈追求。

10月3日,上南中学师生参观鹿林天文台和合影照片

在参观鹿林天文台的过程中,林先生详细的给学生们介绍了1米口径的反射式望远镜和40公分折反射式望远镜的使用和演示,还带领学生看了他昨晚上拍摄的几张星空照片。计划1个小时的参观很快过去了,我们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告别了林启生先生,欢迎他能再来大陆讲学,再次来上南做客。

仔细回想林先生来上南的这几次讲课,我突然发现,我对天文的那份执着,在部分程度上正是林启生先生拍摄的美丽星空让我对星空产生了”执着“的追求。我也在怒力将这份”执着“传承给我的学生。让他们在创造美的历程中,去发现和体味人生的意义。

用《三体》作者刘慈欣的话:”人生的意义在于你迷上了什么。

10月3日夜,上南师生在阿里山度假村进行天文观测活动的现场照片

10月3日夜,我们居住在阿里山度假村,一吃完晚饭,我就忙着寻找拍摄地。此时抬头仰望星空,虽然周围有灯光干扰,但银河仍然清晰可见,这也是我几十年来第一次这样亲眼见到的银河,极为壮观。由于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之前计划的几个观测地灯光干扰较大,灵机一动,到我们居住的旅馆屋顶看看。登到屋顶后发现果然较为理想。其优点是场地平整,周围视野开阔,适合组织学生观测。在学生们都上来之后我们通过指星笔,让同学们认识了银河,夜空中淡淡的”云带“(看上去像薄云),头顶偏西的地方有:织女星、牛郎星、天津四三颗星,组成的夏季大三角;在北方的低空有仙后座和北极星等;在偏东的地方有飞马座、仙女座和英仙座,其中英仙座的贝塔星,中国古代称为大凌五,它是一个短周期的变星,在西方神话中将它比作美杜莎的头;在仙女座内有有名的M31,仙女座河外星系,它是我们银河系的近邻。虽说是近邻,但也距离我们有250万光年。可以说它是人眼能看到的最远的天体了。但不幸的是很快就变成了多云的天气,这对我们的拍摄和观测都带来了不便。大约在晚上9点半左右,我们只得作罢。学生们都各自回到了旅店休息。

好不容易来一次台湾,怎能这样作罢,我是打算继续拍摄。在回到寝室多穿了几件衣服之后,又回到了屋顶,大约到了10点一刻左右,天空又开始放晴了。我先做了银河的拍摄,发现受周围光的干扰较重,无法拍摄,最后只得选择进行”星轨“拍摄。拍摄的第一张就让我很是兴奋。因为仙后座在深蓝色的背景中清晰可见,我立刻按照事先做好的拍摄方案,进行了设置;相机在有节奏的”开"、“关”、“开”、“关”。。

由于设置好后,一个程序执行完大约需要1个多小时,在进行第二个程序时,我坐在顶楼的一个堆放杂物的房间里,居然睡着了。猛然的惊醒,正是拍摄程序结束的时间,当我赶到相机前程序刚刚结束。原本想要继续拍摄,这时的天空泛起了更多的云层来。我也只好收工回去了。

第二天一早,在朱炳辉老师的帮助下,通过”Startrails“星轨叠加软件,诞生出了我期待已久的星轨照片。之后,我给一同前行的天文社同学讲:因为执着,才能成功。而成功需要信念的支撑。

10月5日,我们来到了位于台北市的南湖高级中学,听取了南湖高中天文辅导老师吴昌任的介绍,更是感受颇多。

吴昌任老师与他夫人一起出版了《追星族的天空奇缘》,记录了吴老师与其夫人的追星之旅。吴老师来到南湖高中之后,建立的远程遥控天文台。这座天文台是台湾省第一家学校拥有的远程遥控天文台。(在南湖高中天文台的合影照片)

天文台的经费也是台北教育局提供,起初南湖高中天文台是向整个台北市高中生开放,凡是有机会参加到吴老师团队的外校学生,也可以在经过培训后,在自己家里实现远程遥控天文台,进行观察和拍摄工作。

吴老师对参与天文活动的同学,首先进行系统的培训,并配有自编的一套天文教材。

吴老师也介绍了他们为什么要搞远程遥控天文台,他们的理念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理念1:以往的天文观测,学生只能守候在天文台上,如果天气不佳,这一天还得吃住在学校,严重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实现在家遥控观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观测任务,观测结束后,可以在家休息,对第二天的学习影响较少。如果天文观测,带学生外出,还有安全等问题。在家观测可以完全不用考虑安全问题。

理念2:遥控天文台各种设施调试完好,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观测效率。即,在较短的时间里观测多个目标,传统天文观测前,设备调试往往要占用很多时间,甚至,因为调试不好,使整晚观测失败。网络遥控观测可以实现一人观测,其他同学观看实录,起到学习和观测的目的。

理念3:建立小型远程遥控天文台,在基础建设的要求上也可以降低成本。原来要求望远镜必须架设在独立的基座之上,目的是避免人员走动时产生的震动,影响拍摄效果。远程遥控,天文台观测室内实际上没人,就不会产生走动造成的震动。同时,由于是精心调试后的设备,在观测项目上也可以增加更多内容。目前,南湖高中已在望远镜上加装了光栅,可以实现对目标的光谱分析,增加了望远镜的科研价值。在中学阶段,适当引入当今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也是很很有益处的。

与南湖高中相比,目前,上南中学在天文教育中,更多地还是在科普方面做的较多,在进一步提高方面,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和需要更多的努力。

参观完南湖高中的天文台,给我的思考有以下几点:

1、坚持科普教育的方向没有错,中学进行天文科普教育,是通过课程设置的方式,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功能。让学生在参与天文活动中,提高对天文知识和部分技能的提高,也培养学生在活动中的集体合作精神,与同学交流能力,通过开展路边天文、中秋赏月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2、利用现代科技,加深天文教育的内容。例如,现代的数码技术,在天文摄影方面已经步入了快车道上,对此感兴趣的业余人士越来越多,他们愿意省吃俭用,购买昂贵的天文设备,目的就是拍摄到几张,让人惊讶的天体照片。在中学阶段进行此方面的教育,一方面,在进行拍摄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它要求学生通过努力一一克服,例如:设备调试要求更高,这就要求学生做事要更加细致,更要有条理。设备使用中,有一些特定的要求,这需要学生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操作。另一方面,通过拍摄的成功,让学生体味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并使学生更好地、更持久的去完成一项任务。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坚忍不拔的优良品质。

3、在交流中,也看出了我们与南湖的差距。为此,我们将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缩小差距。实现在中学天文教育的更深层次的交流学习。目前,上南中学的天文设施已经基本满足日常观测需要,只要在远程遥控天文台方面,再做些投入,效果将会更好。相信不久的将来,上海和台北两地,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技术共同提高,让上南和南湖高中成为海峡两岸之间亲密的伙伴关系,使沪台青少年的友谊得到进一步延伸。

上一篇:2023专利代理人考试培训班招生简章稿doc - 无锡市知识产权局下一篇:话题作文审题立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