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灵魂长出翅膀

2024-06-01

让灵魂长出翅膀(通用5篇)

让灵魂长出翅膀 篇1

让孩子长出自立的翅膀

【文题亮相】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华人首富李嘉诚的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大学毕业后,想在父亲的公司干一番事业。李嘉诚却说“我的公司不需要你们!你们自己去打江山。”兄弟俩便去了加拿大,李泽钜开设了地产开发公司,李泽楷成了一家投资银行的合伙人。李嘉诚常打电话询问兄弟俩有什么困难。兄弟俩总是说:“谢谢老爸的关心。困难是有的,但是我们可以自己解决。”兄弟俩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后来成了加拿大商界出类拔萃的人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及其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材料作文?F在读懂所给材料,筛选出重要的信息,然后整合提炼,选好角度,准确立意。

所给材料内容通俗易懂。李嘉诚的话“我的公司不需要你们!你们自己去打江山。”以及“兄弟俩总是说:‘谢谢老爸的关心。困难是有的,但是我们可以自己解决。’”便是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抓住关键语句,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立意。

从李嘉诚的角度可立意为:1.如何教育孩子;2.给孩子留下怎样的财富;3.让孩子长出自立的翅膀。

从孩子的角度可立意为:1.要学会自立;2.如何面对困难;3.谈“啃老”现象;4.成才需要磨炼;5.成功者的背后。

确定好角度后,考生要用精心列提纲。行文时,考生要注意选取与所给材料指向相符的素材,所写出的文章中心要与所给材料显示出的中心一致,从而做到不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

【原文在线】

学会独立

华人首富李嘉诚的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在没有父亲支持下,凭借自己的能力打拼出了一番天地。学会独立,方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未来,成就美好的人生。

学会独立是成长中的第一步。

从儿时的父母照顾,处处小心呵护到自己能够处理一些琐事。我们学会了独立,学会了用自己的肩膀去承担一些事情,尽管我们从中会遇到我们不能解决的困难,但也只有这样,从中不断地吸收经验,我们才会逐步的成长,有能力为自己的人生去打拼。只有不断学习,学会承担,学会独立,我们才会吃一堑,长一智。

学会独立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从被动挨打到学习日本、学习美国再到学习苏联,旧中国总是在跟着他人搞经济,总是在走别人的老路。但是新中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这一切,她走上了自力更生的奋斗之路。从“一五”计划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中国,这个伟大的祖国,她学会了独立,在新的发展时期,她会用自己优越的制度去解决自己社会的矛盾。是独立,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坚持独立自主让中国的成就令世界瞩目。

学会独立是继承事业的要求。

作为台湾首富王永庆的女儿,王雪红并没有依赖这个名号,而是在异国留学后创立了自己的事业。“宏达电”是她的努力,也是她的成功与骄傲。她并没有依靠父亲的声望去为自己铺路,她完全凭借自己双手去打拼。王永庆的事业需要被继承,但在这之前,他的孩子必须独立的打拼出自己的事业,这样或许才能使他的事业不断得到继承与发展吧。

学会独立,是我们成长、成才、成功都必须经历的一件事情。我们谁都无法逃避。要做的是去充实自己,在不断的失败和努力中吸取经验,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李嘉诚的儿子和王永庆的女儿用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上一辈的荣誉、财产仅仅属于他们,我们不可能占据。我们要用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去克服困难。他们用自强、拼搏、独立赢得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我们也应该用独立、自强去完成自己的精彩人生,努力开辟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一块天地。

问题诊断

这是一篇采用总分总结构的议论文,主体部分运用分论点进行论证。不足的是,标题与分论点设置不合理,导致文章条理不清。

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标题设置为“独立”,内容宽泛,导致文章主题不明确;二是分论点不够严密,“这样或许才能使他的事业不断得到继承与发展吧”,论证语言不准确;三是运用素材时没有一定的逻辑性,导致论证不严密,从文章中看不出作者的思路,文章脉络也不清晰。

让灵魂长出翅膀 篇2

首先, 我们来看什么叫做排比。排比是指把结构相似、意思紧密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判断作者是否使用了排比,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观察这组句子是否反复使用某些固定或相似的词语。例如, 在大家学过的《理想》这篇课文中, 有这样一组句子:

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

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

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

在这组句子中, 加点词语“理想使你……”四次反复使用, 这就是运用排比的标志。

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可以使句子的语言气势得到增强, 将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因为诗歌的首要任务就是表达情感, 所以排比是陪伴诗人的一位修辞“挚友”。又如, 著名诗人舒婷的作品《祖国啊, 亲爱的祖国》中写道: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 祖国啊!

诗歌中, 作者正是联合使用了排比和比喻两种修辞手法, 在“理想”、“古莲的胚芽”等丰富多彩的形象中寄托着自己浓烈、深厚的赤子爱国情怀。这样的感情用排比手法来铺陈, 让人读出了波澜壮阔的感受, 心里因充满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而轻轻颤动着。

那么, 排比是不是单是诗人使用的专利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修辞手法面前, 人人平等。同学们大可在自己的习作中大胆尝试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让自己的行文充满诗人的气质。比如, 一位同学歌颂母亲时这样写道:

母亲是一阵风, 吹动了童年欢声笑语中的那个纸风车;母亲是一双手, 织出了寒冷冬夜里的那件暖暖毛衣;母亲是一张帆, 送走了追寻理想的那个向阳梦。

看吧, 文字间就这样长出了美丽的翅膀。大家可以通过培养丰富的想像力, 多做仿句练习的办法来让自己成为使用排比的“高手”。

让幼儿早日长出自理“翅膀” 篇3

关键词:探究;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策略

起床时间到了,妈妈快来帮我穿衣服,我上幼儿园要迟到了;吃饭时间到了,奶奶快点喂我吃饭,我肚子好饿;出去旅行时,爸爸快点抱抱我,我实在走不动了……每个家庭都有一个小宝宝,这个小宝贝被家人视为“小王子”或“小公主”。真可谓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着。由于家人的过分溺爱,好多本应该属于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却都由父母长辈包办,致使这些独生子女自理能力差。鉴于此,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教师很有必要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让幼儿早日长出自理的“翅膀”,为有朝一日展翅在生活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做好准备。那么,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呢?笔者将在研究相关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幼儿教学实际,浅要谈一谈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策略。

一、唤醒幼儿自理意识

自理意识是幼儿主动提升自理能力的“出发点”。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各个教学活动中渗透唤醒幼儿自理意识的思想。让幼儿在参与这些教学活动的同时从内心深处建立起我要学习自己穿衣,我要学习自己吃饭等一系列的自理意识。如教师在教幼儿说唱《我是乖宝宝》这首儿歌时,儿歌中唱到:小鸟自己飞,小兔自己跑,我是乖宝宝,不要大人抱……学唱儿歌的同时,教师让幼儿明白了小鸟、小兔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幼儿也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又如,教师在给幼儿讲《小鸡和小鸭》的故事时,故事中的小鸡自己捉虫吃,而小鸭却还让妈妈帮着捉虫吃。通过听故事教师让幼儿明白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幼儿在参与这些教学活动的时候,从活动中的某方面受到深深触动,情不自禁地促使自己想要提升自理能力。

二、训练幼儿自理技能

自理技能是幼儿主动提升自理能力的“关键点”。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提升幼儿自理能力的训练活动。让幼儿在参与这些教学活动的同时训练自理技能,并从训练自理技能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获得满满的自信。如在吃完早餐后,教师让幼儿亲自洗自己的餐具。幼儿平时在家很少做这种事情,教师让他们一起去洗餐具,他们个个都觉得很新奇并且洗得都非常仔细。他们在洗餐具的过程中会惊喜地发现原来做家务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体验。又如,教师在活动课上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让幼儿帮助布娃娃穿衣服,穿鞋子。幼儿在给布娃娃穿衣服的过程中学会了扣纽扣,在给布娃娃穿鞋的过程中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左脚和右脚所穿鞋的不同。幼儿在参与这些教学活动的时候,学会了各种各样的自理技能,不知不觉提升了自己的自理能力。

三、赏识幼儿自理的表现

自理表现是幼儿主动提升自理能力的“展示点”。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幼儿良好的自理表现给予充分肯定,由衷地褒奖。让幼儿因为自己出色的自理表现而深感自豪,并且更进一步坚定幼儿要不断提升自己自理能力的信念。如某位小班幼儿刚入园时,自己不会吃饭,还得让老师喂饭。后来他看到其他小朋友都是自己吃饭,在老师的启发下,他也主动要求自己吃饭。当他第一次自己吃完饭后,老师竖起大拇指为他点赞,及时肯定褒奖了他出色的自理表现。又如,幼儿吃完早餐之后,教师让幼儿自己动手洗餐具。当幼儿认真洗完餐具之后,教师对洗得又快又干净的小朋友给予口头嘉奖。同时,也对其他小朋友的出色表现予以褒奖。再如,当幼儿学会自己穿衣服的时候,教师一句赞扬的话语让幼儿自信满满。当幼儿学会系鞋带时,教师一个赞赏的眼神让幼儿无比自豪。幼儿在展示自己优秀的自理能力的时候,会从教师赞赏的目光,鼓励的话语中更加坚定地提升自理能力的信念,喜不自禁地促使自己提升自理能力。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或通过妙趣横生的故事,或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等深深唤醒了幼儿的自理意识;教师或通过趣味无穷的游戏,或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等有效训练了幼儿的自理能力;教师或通过微笑点头的表情,或通过情真意切的话语等及时赏识了幼儿的自理表现。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教师的不懈努力,通过家长的密切配合,可爱的“小公主”和淘气的“小王子”一定會早日长出自理的“翅膀”,在广阔的生活“天空”中学会展翅飞翔。

参考文献:

[1]郑蓓蓓.浅谈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J].小学时代,2012(9).

[2]马俊妹.放手,让孩子成长: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0(3).

[3]石素果.幼儿自理能力培养之我见[J].学周刊,2012(5).

他让桥长出翅膀 篇4

卡拉特拉瓦集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和雕塑家于一身,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卡拉特拉瓦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

获终身成就奖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近日获得的2016年终身成就奖,旨在表彰建筑师做出的长期贡献和在其领域中的深远影响力。在过去,曾获得该奖项的杰出建筑师包括摩西·萨夫迪(2015)、彼得·霍尔(2014)以及丹尼尔·里伯斯金(2012)等。

这一次LEAF认识到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通过有效的设计改变城市的独特观点和能力,认为卡拉特拉瓦精心设计的空间兼具了视觉上的冲击力和前卫的思考理念。他的作品,标志性而又鼓舞人心。卡拉特拉瓦将于10月14日在伦敦举行的仪式身上被授予这一奖项。

此外,最近卡拉特拉瓦设计的HSB旋转中心获得了世界高层都市建筑学会(CTBUH)颁发的十年奖。同时,他为迪拜设计的新塔楼方案也获奖,该方案将比哈里发塔还要高。

截至现在,他获得的荣誉和奖项不胜枚举,包括:伦敦结构工程师协会( ISE )金奖、多伦多城市规划奖,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授予“全球明日精英”等等。

卡拉特拉瓦不仅是建筑师,还是一位雕塑家,1985 年,他的艺术作品首次在苏黎世一家画廊展出,当时展出了 9 件雕塑作品。此后,他举办了两场个人设计展: 1992年在伦敦皇家建筑师协会( RIBA )的回顾展和 1993 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结构与表现”展,使他的国际声誉更上一个台阶。

最初设计与交通结缘

卡拉特拉瓦出生在西班牙巴伦西亚附近的Benimamet,在巴伦西亚修完建筑与城市设计专业以后,于1979年获得了瑞士苏黎世联邦工学院的结构工程博士学位,随后留校任教,并开始参加建筑设计竞赛。1983年,他的第一个获奖方案便是为苏黎世 Stadelhofen火车站而设计的。

最初他所做的实际项目多是火车站、机场和桥梁这一类东西,好像和交通问题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由于他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确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

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

灵感来自于生物体

卡拉特拉瓦的作品令人赏心悦目的同时,开创了一条解决建筑问题的全新思路,并促使我们思考有关建筑本质的问题。

卡拉特拉瓦的工程使人想起复杂的有机生命体的构成方式。这可以作为一个理由来解释为什么他设计的桥梁、瞭望塔以及建筑群像是从景观中生长出来的一样,不仅贴切而且加强了景观。

当然,他设计的形式并不是纯粹的模仿,也不是直接采用有机体的式样。他的设计方案,或者说他在自然中所作的画,其灵感来自于生物体,尤其来自于人体的骨架、循环系统以及皮肤的活动与生长方式。

此外,他也从身体的特技动作与舞蹈者克服重力的姿势中获得了丰富的灵感,捕捉形变,并将之加入到一个流动的世界中去。

因此,当卡拉特拉瓦设计的建筑如同植物一样植入景观时,此建筑不仅不会抑制景观本身的特征,反而还能加强景观的惟一性。当他的作品放置于被遗忘的城市外围时,能给这个地方带来希望和复兴的渴望。

毋庸置疑,他的高质量的设计是集体思想和协作努力的结晶。他的成功应归功于他众多技巧和才能的综合,这些技巧和才能使得工程与众不同。

卡拉特拉瓦能够综合多种知识,在普遍水平上思考并不断地创造,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卡拉特拉瓦设计的密尔沃基美术馆建筑无论放在什么地方,都一定是个绝色,别的建筑没法儿和它比肩而立的。2001年由美国《时代》杂志评选的年度设计榜上,密尔沃基美术馆被举为头名。

此一排行榜不仅收罗了当年的新建筑,还包括家具、汽车、时装设计乃至于电影的美工设计,可见行外的人们被它感动的程度。

运动贯穿建筑结构

卡拉特拉瓦的重要贡献在于他所提出的当代设计思维与实践的模式。他的作品让我们的思维变得更开阔、更深刻,让我们更多地理解我们的世界。

他的作品在解决工程问题的同时也塑造了形态特征,这就是:自由曲线的流动、组织构成的形式及结构自身的逻辑。而运动贯穿了这样的结构形态,它不仅体现在整个结构构成上,也潜移默化于每个细节中。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曾经说过,在其设计中,有三个要考虑的因素,一是材料与建造过程,二是力学与形式,三是运动与形式。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中看出来,其中第三点是形成他与众不同风格的一个因素,是他对于运动的思考与领悟使他的作品具有浑然天成又出人意料的效果。他自己也认为这是他创作生涯的最高境界。

卡拉特拉瓦认为,重力是大自然的馈赠,受力的结构总和物体运动有关,没有运动就没有受力结构,即使在静态的受力结构和稳定的受力体系当中也隐藏着运动的趋势。

在他的设计当中不仅是用形式把这种趋势表达出来,而且在一些建筑中还创造了能够真正运动起来的构件。

打开一扇窗,长出思维的翅膀飞翔 篇5

关键词:避免、无效、拓展、思维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的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当然这一目标达成的主要途径是“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之间的对话,课堂是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在这个概念中特别引起我注意的是“引导”和“积极自觉”这两个词。要实现这两个词,那就必须在真正意义上作好“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之间的有效对话。

反思自己的教学,在这三者的关系处理上是有所偏颇的,或者说很多教师很都存在这样的偏颇。教师往往在上课前都需要对文本做深入的解读,然后再根据自我的认识设计出独具自我风格的教学方案,再在课堂上根据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方案去与学生对话或者说是共同的研读,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老师设计好的问题研读到能得到教师本已设计好的答案时,教学的任务也就基本完成了。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哪里?什么时候进行呢?那就依赖与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巩固了。这种教学的过程类似与猜谜语。对话之初,教师就预设好了提问的模式和答案,抛出事先准备好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向标准答案靠拢。这样的“对话”实际上只是让学生“猜谜”而已。学生个人的审美能力无法提高,他们的阅读无法体现他们的个性差异,思维也就没有了火花,对文学也就只能望而却步了。

其实我们教师也知道,文学作品的创作并不是作家将作品写成就结束了,它还包括读者的阅读,并进而产生新的理解。而读者的阅读和思维是不会有尽头的,它是文学作品永远处于流动的变化当中。所以优秀的文学作品才不会有生命枯竭的时候。如果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的结果是一味的去向作者的意愿近可能的靠拢的话,就好象一个圆,起点既是终点,阅读没有新意,没有时代的特征,那结果肯定不是圆满。我觉得阅读应该是一条射线,作者的意原只是一个起点,学生的阅读应该是在此基础之上向前方伸展出去的,而不是一味的去“回归”,使“对话”不在有效。

很多学生当脱离了课堂之后自己根本不知道如何去解读作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迎来了新课改。新的教材在文本的选择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他们的接受能力,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随之我们的课堂授课方式也应从原来的“讲授式”转而慢慢的转向“合作探究的对话模式”。应该注重学生对文本的自我解读,读出个性,读出新意,教师应该放开手脚让学生去自我探究。“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之间的对话,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是我们以前的重点,而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教师和学生间的对话却是现在我们应该加强的一块。

新课程改革开始实施后,我们拿到课本翻看后发现我们最不适应的是新课程的“文本研习”(老版本的课后练习)部分。它的设置更加的开放,不是知识点的巩固,而是思维的拓展。然而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尝试却发现学生非常乐于思考,乐于自己去探究,且都能想的较全面,较深刻。甚至有时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教师上课要讲的一些重点问题,很多学生只要给他时间他都能自己提出这些问题,自己解决这些问题,而且比教师讲记忆来的更加深刻。有的是我们老师没有注意的地方,较难讲明白的地方,可能学生当中有更直接的方式将它解决掉。

例如:《前方》、《今生今世的证据》的对话栏是空白的,开始我也只是抱着试试的想法让学生去自行研讨的,结果是出人意料的。

在《前方》中学生就这些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和他们的“标准答案”:

作者为什么说“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中的“前方”是什么意思?

作者为什么说“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苦旅”的含义是什么?

如何理解“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这些问题看似都是在理解语句和字词,然而它们确实理解文章的主题和结构的关键部分,说明我们的学生还是很有眼光的。学生在阅读预习的过程中,懂得了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巩固了记忆,当然也使学生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一种学习的满足感和自信心。

当然这样的探究方式也给教师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虽然它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但对课堂的组织形式却有了很大的挑战。这样的课堂教师势必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大量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学生在能力上的差别也会使他们思考的深度和角度有很大的差别。那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对话内容就不像以前那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掌控着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教师如何来组织课堂授课形式就是一个重大的考验了。在教师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1、为讨论而讨论

为使学生在课堂有一定的交流时间,现在比较流行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的形式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组里的小集体交流,这当然可以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思维火花得以碰撞。但有时也可能会遇到学生趁机讨论别的事情的情况。所以如何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讨论是教师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2、为活跃而或活跃,为创新而创新

很多时候我们在处理一些经典的老课文的时候都力求创新,有时反而会削弱文章的主旨意义。比如《祝福》,这片鲁迅的经典著作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但在现在学生的眼里它的价值却不象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他们认为这已经过时了。有位老师在上这篇文章的时候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就引进了当时很火的网上的一个恶搞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将《祝福》定为“关于一个女人的血案”,让学生以警察的眼光来解读祥林嫂。当时课堂的气氛非常的活跃,可最终我们却发现学生在过了一回警察隐外,对祥林嫂又有多少了解呢?对鲁迅在这篇小说里要表达的主旨又有多少了解呢?

3、为了拓展而拓展

有时为了引发学生借助文本来理解当下的一些社会现象,教师往往会在对文本解读到一定程度时将文本的内容拓展一下,这些问题往往与当下社会有密切的联系,也是学生比较关注的。比如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里,有些老师特别喜欢象学生提这样的假设:如果杜十娘没有将百宝箱沉到江里,顺了李甲的意而改跟他人的话,她的命运又会如何呢?这样的设问看似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但实则对文本的进一步解读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文本是学生的第一认识对象和对话伙伴,是师生课堂对话的直接凭借和依据。有些教师为了生成“无法预约的精彩”,为了“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就从“平等的首席”中让出来,成了教学的“旁观者”和“局外人”,任由学生天马行空地随意发挥,漫无边际地自说自话,置文本于不顾,严重偏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力求让“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之间的对话更加的有效,我们必须在观念和方法上都有所改进。

1、编写更适应当代学生的教材,让文本本身引发学生去思考

教材是最基本的文本资源。对话型语文教学的真正实现,需要让教材成为与教师、学生平等的特殊对话者。所谓平等,指这三者处于同一个层面上。特殊,指“对话关系无疑绝不等同于实际对话之间的关系,它要更为广泛、更为多样、更为复杂。两个表述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可能相距很远,互不知道,但只要从涵义上加以对比,便会显示对话关系,条件是它们之间只须存在着某种涵义上的相通之处(哪怕主题、视点等部分地相通)”。[1]

2、创设宽松的对话环境,激活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的心理气氛一般是指群体中占优势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表现。包括人们的心境、情绪的体验、人们彼此之间活动的态度以及对周围事物的态度等。形成相对稳定的课堂群体心理状态,是实现教学对话的重要心理条件。丁东先生在书的序言中说“思想的闸门 打开之后,彼此相互启发,相互碰撞,许多新的观点就会跳跃出来”,我觉得,这种“新观点”“跳跃出来”的前提就是对话这种方式给对话者提供了一种相对宽松的环境,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对话者能够保持一种相对自由的心态。由于心态比较自由,所以常常能摆脱许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对文本的解读也就可以在一种自由的状态下进行了,这样往往会有新的思维火花爆发出来。“所有这些素材(指课程素材)的教育意义是潜在的,只有通过学生个人的经验才能够被激活而得以彰显。原先在被迫接受的‘学习’活动中处于边缘位置的情感、体验也将获得与理智同等的地位。”[2]

3、教师对文本的更加细致的研读,在教学过程中力求有所创新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取得和学生对话的资格,进了课堂才能引导学生和教材对话,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翻来覆去地诵读、默记。当读出了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我便敢走进课堂。”教师要抛弃“公式化”的分析作品的方法,我们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独立鉴赏和自由评说的能力,这正象托尔斯泰讲的那样“沉闷的语文课总是相似的,精彩的语文课各有各的精彩。”语文课的精彩就在于师生独立思考与独立评说的展示。陶渊明曾倡导“读书不求甚 解”,因为他有“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之体验。读书,特别是语文,就是追求一个“会意”的结果。追求一种“会意”的境界。

4、教师和学生是在平等的前提下对话的

民主、平等是对话教学的第一法则。没有民主与平等,师生之间是无法对话的。因为对话的现代意义不仅仅是狭隘的语言交谈,而且是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敞开精神和彼此接纳。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真正地具有人性,除了可以成为对话的前提之外,它自身就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因此,实现有效阅读对话的策略之一是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充满爱心的课堂氛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人格平等、心灵平等、价值平等,让师生各自向对方敞开精神之扉,畅所欲言,彼此接纳,使课堂成为师生、生生充满人性、富有个性的对话平台。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把自己当作孩子,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学习伙伴,只有当教师把学生看作和自己相同的一个生命体时,才会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与他人对话,才能够细心聆听学生的发言,并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而学生也只有把教师作为一个地位平等的交流伙伴时,才可能畅所欲言,充分发挥思维潜能。

5、激励的评价话语,是学生建立起探索的信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究者、发现者。”波利亚也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是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面对这个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新课标改革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很多思想都是不够成熟的,如果这个时候我们用否定的语言去评价他的话,那个刚刚萌发的思维自由的嫩牙就会被我们所扼杀,其实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希望获得他人肯定的渴望,这可以激发学生的进一步大胆的探索。

“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新课程标准这一规定表明:语文教学其实就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交往,是师生与文本的一种相互作用的对话。语文课堂教学对话的内涵是很丰富的。把语文教学活动看作一种对话关系,表现了人们对一种审美情趣的追求。其实人与人之间就是一种对话的关系,就是一种“以教师、学生、文本”为内容的关系。其过程就是主体之间的相互构建影响的过程。对话的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在精神层次上的沟通。新课程改革不应只留于表面,它应是深层次的,它必须转化成学生自身的能力,否则改革就是失败的。我们日常的课文教学就不应再把教学重点放在对某一篇课文的理解上,如让学生理解并记住某篇课文的主题思想、写作特点、精彩句段分析等等(过去我上学的时候经常要背这些东西,因为那时考试常常考这些)。而应把重点放在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课文的自主探究,提高学生阅读理解与鉴赏作品的能力与水平。让我们的课堂“对话”不在停留在“猜谜”的层次,让我们的课堂对话变的真实而有效。

参考书目:[1]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M].白春仁,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33.

上一篇:两系篮球友谊赛策划书下一篇:摘樱桃小学生写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