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灵魂

2024-05-27

企业灵魂(精选12篇)

企业灵魂 篇1

要改善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不仅需要亿万国人负重前行挥洒心血与汗水,更需要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国企业家图强图新,奋力前行。

2015年“十一”黄金周,国人赴日本等国家疯狂扫货又一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裹挟着复杂感情的批评谩骂和购买者的振振有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最终,几乎所有人都将焦点对准了中国制造,自然也引发了对中国企业以及中国企业家的思考。显然,要改善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不仅需要亿万国人负重前行挥洒心血与汗水,更需要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国企业家图强图新,奋力前行。而这其中就包括进一步塑造和提升企业家精神。

什么是企业家精神?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在经营企业、管理企业的过程中一切决策与行为背后所隐含的基本假设,是企业家内在气质、处事风格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企业家的价值取向。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间,中国企业家的能量得到了巨大的释放,创造了惊人的历史成就,为国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企业家精神也在发育成长。但是,也应当看到,中国企业家队伍的整体素质还需要不断提升,精神文化建设还需要大力加强。进一步塑造企业家精神,是中国企业家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命题。

如何进一步塑造中国企业家精神呢?

首先,应当提升文化自信力

要知道,中国人的商业天赋绝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在2000多年前,司马迁借大货殖家白圭之口阐述了商业经营是一个高深莫测、蕴含智慧、充满挑战与“大德”的行为,其复杂程度,可以与治国理政、运筹帷幄、排兵布阵、变法图强相提并论,“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从精神气质层面来看,大货殖家集智慧、勇气、仁德于一身,体现了中国商业文化的传统。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崇尚仁、义、礼、智、信,更是为中国企业家的文化自信提供了丰厚的养分。而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为中国企业家的文化自信注入了核心要素。文化自信,不等于文化封闭。开阔眼界和心胸,面向世界,积极学习和吸收外国先进文化为我所用,无疑是提升中国企业家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其次,应当进一步培育契约精神

契约精神是一种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契约精神包含自由缔约、平等履约、信守契约与契约救济四个维度,是市场经济活动中规则意识和法治精神的集中体现。今天,借助于移动互联和自媒体网络,企业和企业家的失信行为已经无可遁形。企业家不具备契约精神,就意味着企业的失信、失利甚至衰亡。目前,一些企业的家失信行为导致企业与客户、消费者之间的低信任度、企业与供应链伙伴之间的低信任度、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低信任度,不仅导致商业行为的低效率和高的交易成本和社会管理成本,而且造成了恶劣的商业氛围,极大压缩了企业成长的空间,阻碍了品牌塑造与企业做大做强。而当一国的产品被冠以假冒伪劣的标签时,要想扭转和挽回则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从经济总量上看,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但就品牌和企业质量而言,远不能与之相匹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的全面依法治国的理念、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都强烈呼唤中国企业家进一步提升契约精神。

第三,应当具备坚守信仰的精神

马云创办阿里巴巴之时,有人形象地将阿里巴巴的互联网事业形容为“把一个万吨轮从海平面上搬到喜马拉雅山顶”,这不仅表明了阿里巴巴事业的高风险性,更表明了开创阿里巴巴事业的高难度。回顾互联网的发展历史,2001年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产业随之陷入低谷,在最困难的时期,搜狐、新浪和网易三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股价均跌破1美元。伴随着老虎基金、量子基金等资本大鳄宣告破产走入历史,互联网、电子商务从极度疯狂、烧钱不止的投资领域进入了相对“静默期”,无数的企业家对互联网的未来失去信心而选择放弃梦想,能够坚守梦想度过寒冬的企业凤毛麟角。阿里巴巴的加入正是中国电子商务事业的低谷期。但是,正如寒冬将尽必然迎来春天一样,马云的坚守信仰,为他带来了发展机遇。在中国经济面临新常态的形势下,在国内国际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提升坚守信仰的精神对于中国企业家尤显重要。

第四,应当增强创新的精神

正如哈耶克所言,一个国家如果总是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维持增长,就好像抓住了老虎的尾巴,不能说风险极高也应该是不可持续的。振兴经济的决定因素,在企业和企业家身上。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之所以是战略资源,在于其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在于其难以模仿和不可替代性。正因为如此,企业应尽可能地“消费”企业家价值,创造更大的增值空间。按照张维迎的观点,企业家的使命在于发现不平衡和创造不平衡,这里的不平衡指的是市场机会。中国企业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正在大大增强,例如华为,每年以超过销售收入10%的比例用于企业技术研发。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甚至依旧在依靠与政府的关系实现企业成长。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制定了制造业回归和“再工业化”的制造业战略规划,我国国内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将导致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逐步被蚕食,有国外的研究报告预测,要拉平这一差距需要近10年,中国企业原有的参与全球竞争的模式将优势不再。上世纪70年代日本企业全面崛起并在多个领域超越美国,但随后以硅谷企业为代表的美国IT产业崛起,再一次引领世界产业发展的潮流。美国与日本企业的崛起与衰退都与创新密不可分。历史证明,只有更具原创的基因才能更长久地支撑起经济增长。创新才是未来中国企业的生存之道。大力提升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是中国企业家精神塑造的重要任务。

企业灵魂 篇2

建设企业文化 铸造企业灵魂我们常把灵魂比作是思想的先驱,那么企业的思想先驱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灵魂。建设企业文化,铸造企业灵魂就是让企业的文化得到升华,使其作为经济的产物能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建设企业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一般包括经营之道、价值观念、管理方式、群体意识、行为规范,以及规章制度、组织结构和物质载体等。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在于:首先,是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要应对挑战,必须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其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良好的企业文化会促进员工树立市场观念、效益观念和竞争观念;会增强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凝聚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力量;会有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增强社会信誉,拓展发展空间。

建设企业文化是经济的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增强活力,促进发展的重要作用正在被人们所认识,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也是企业发展的北极星,如果没有企业文化,企业就会像无头的火车,随时都会有脱轨的危险。由于企业文化建设仍处在初创阶段,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受到体制的困扰。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政企不分、产权不清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不少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自主经营的主体,建设企业文化的内在动力不足,往往形成赶时髦、轻实效的倾向;

二是游离于企业管理之外,形成“两张皮”,建设企业文化重在融入生产经营活动之中,不能只作表面文章;

三是缺乏制度保证,随意性大。或是制度不完善,建设企业文化缺乏依据;或是受长官意志、习惯势力的左右,难以落到实处。

解决这些问题,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以积极的态度,努力探索,逐步培育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企业所处的时代特征、所在国的文化传统、企业的社会功能和领导者的经营理念等。因此,要对这些方面深入进行研究,以确定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点。1、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21世纪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人才的作用发挥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因此,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建设企业文化thldl.org.cn的关键。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企业员工为本。要使广大员工认同企业的理念和目标,了解重大决策,精品讲座下载网:.海量管理资源下载,40000多讲培训视频,最新最全!联系QQ:8152502

51精品讲座下载网:.海量管理讲座下载 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要尊重、理解、关心和信任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为员工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珍惜人才,努力做到人尽其才。其次,要以用户为本,要了解用户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为其提供优质产品和良好服务。再次,要以投资者为本。投资者的利益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要保证投资者注入的资本保值增值,得到合理的回报。

2、要树立服务社会的经营理念。

正确的经营理念来源于对企业社会功能的认识。企业通过创造财富、上缴税收、吸纳就业等方式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作出贡献。企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还要致力于回馈社会。企业要把产业报国、服务社会作为根本目的。企业需要赢利,它是企业生命力的表现,没有赢利企业不仅无法发展,而且在激烈的竞争中注定难以生存。所以获取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服务社会与取得赢利两者可以很好地统一起来。企业只有赢利,服务社会的目的才能实现。赢利越多,纳税就越多,对社会的贡献也越大;把盈利用于再投入,可以扩大经营规模;用于公益事业,是对社会的直接回报。因此,坚持服务社会的经营理念,不仅是企业实现赢利目标的强大动力,而且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条件。

3、要培育协作进取的团队精神。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整体实力和素质的较量。只有造就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和衷共济、积极向上和不断创新,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在这方面,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中华民族历来具有“以小我成全大我”、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的优秀品格,将其融入企业文化,就会成为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力量,从而激发工作热情,把自身的命运与企业的兴衰紧密地连在一起。中华传统文化中“和为贵”的人际关系准则,对于凝聚人心、与人为善,在企业内部营造互助合作、亲密和谐的人文环境十分重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不懈追求,会鞭策员工精益求精、永不满足,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总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是一个需要认真实践和积极探索的重大课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则作指导,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可资吸收与借鉴,有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我们一定能够创造出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让企业的灵魂变得更加神圣,为企业文化的明天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优质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 篇3

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的一切活动中,是企业的灵魂,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甚至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和命运。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直接的竞争日益激烈,波及全球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也使很多企业面临更为艰难的生存环境。创造有特色的优质企业文化提升企业价值,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锦江之星”是锦江国际集团下属的专业公司,它开创了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先河,从1997年创立第一家旅馆至今,已经发展到300多家,网络覆盖全国30个省、直辖市,90个大中城市,会员逾40万,年接待能力超过1200万人次。据世界权威杂志《HOTELS》统计,锦江之星已跻身于世界酒店业单一品牌50强。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从创设之初,锦江之星的管理人员就认识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特别是就酒店业这种服务行业而言,必须要有优质的企业文化,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锦江之星党委积极探索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把优质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党建的工作载体,有效地促进企业的科学发展。

一、优质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竞争主要来自三个层面:产品层竞争、制度层竞争和核心层竞争。企业文化既为核心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在知识经济时代,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上的作用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重要,各个企业都在不遗余力地培育和发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差异化的、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也逐步从核心技术、产品或某种特有能力逐步转化为文化优势和价值优势。

(一)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对内的集中体现。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了“企业即人”的理念,认为企业中人处于管理的中心和主导地位,即人本管理思想,尊重人、关心人进而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创造性,从而可以实现全体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目标。美国兰德公司花费大量时间研究各国企业成功的经验,得出的启示也是如此。要打造百年企业,就必须将“以人为本”、“以顾客为中心”、“努力服务社会”、“平等对待员工”、“平衡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提倡团队精神”等宗旨贯穿始终。由此可见,人在公司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锦江之星党委非常重视企业价值理念在“人”的思想中内化,从而达到在行动中外化的目的。经过十多年的文化积淀和不断总结、概括、提炼,形成了一套有自身特色的、被员工称为“老三篇”的企业文化手册——《管理者必修》、《员工必读》、《员工手册》和与之相配套的小册子及卡片,它涵盖了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以及公司倡导的精神、理念和行为准则;它渗透于公司经营、管理、服务的各个层面和环节,对员工的精神和行为起着统领的作用,成为企业内部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与此同时,通过岗前培训、全方位宣传、理念故事化等载体,不断加大企业文化传播力度,使价值理念“入心”、“入脑”。

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锦江之星党委还总结提炼出了“星”文化和“家”文化,来增加员工的忠诚度和凝聚力。“星”文化,是指员工在将“行万里路,住千家星”的诚挚邀请传达给顾客、让“星”光照亮住客旅行之路的同时,更是在员工中积极倡导“身在锦江之星、争当锦江之‘星”的激励文化,营造“人人学先进,个个当明星”的企业氛围。服务行业的特征决定了员工对企业的满意程度影响着客人对品牌的满意度,“家”文化应运而生,通过持续开展“五佳”活动和秉持“四个一视同仁”的管理理念,使员工在工作中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馨、和谐和保障。经调查,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保持在97%以上。

(二)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主要在于企业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种无形资产,优化企业形象是对未来的投资,好的企业形象是时间的积累、竞争实力的积累,更是文化的积累。企业形象在市场竞争中主要表现为品牌的竞争。锦江之星的品牌文化和“星”文化以及“家”文化共同成为企业的“三特文化”。党委以品牌文化建设为重点,坚持“四个一”的品牌目标,即打造一个经济型酒店连锁的国际品牌,形成一套成熟的品牌管理模式,建成一个现代品牌网络系统,造就一支创品牌的人才队伍。通过这些目标的实现,着力打造“锦江之星”的核心竞争力。在公司发展过程中,还通过举办品牌故事演讲和品牌知识培训等系列品牌文化传播途径,让员工接受品牌文化的熏陶,不断提升员工的品牌意识,增强员工对品牌文化的认同感。

从实践结果来看,品牌文化的形成不仅为打造经济型连锁酒店品牌提供理念支撑,让锦江之星成为出行者对专业、超值、简约、安全、舒适的经济型酒店的首选,更是对广大顾客作出的庄严承诺。在价值体系和三大特色文化的推动下,员工的凝聚力、忠诚度和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也促使他们自觉地提高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从而提升了公司的服务质量、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和品牌美誉度。

二、优质企业文化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物质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而企业文化却是生生不息的。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一种无形的资产和财富,它会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锦江之星党委在企业文化建设规划中,非常注重以企业文化为基础的公司可持续发展目标。比如,2005年是公司的“形象塑造年”,2006年是公司的“素质培训年”,2007年是公司的“品牌提升年”,2008年是企业文化的“全面深化”年。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与公司发展战略相互协调、相互配套、相互促进,为“锦江之星”发展战略的成功实施,提供了文化保障。

(二)企业核心价值的传承和发扬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锦江之星党委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和激励作用,在实践中通过培育和建设信息化网络体系宣传企业文化,比如创办面向基层员工的《锦江之星》杂志,举行“锦江之星品牌的故事”演讲比赛,从而构建企业文化宣传网络体系。同时,公司党委通过组织奉献社会的公益活动,如赈灾、帮困、献血、助学,建立“社企共建”、“军民共建”等机构,构建提升“锦江之星”品牌形象的社会传递体系。这些信息化、网络化的运作,使品牌愿景在员工心中牢牢扎根,品牌声誉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有利于锦江之星企业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优质企业文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知识经济的来临使人才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体,员工是企业产品的制造者,是核心技术的发明者,是经营管理行为的执行者,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因此,优秀人才是能够推动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本,也成为企业间争夺的重要目标。优质的企业文化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一项全球性的人力资源调查数据显示,在跨国公司,对于89%的跳槽人员来讲,他们不是因为报酬太低而辞职的,在人才争夺战中,最重要的不是金钱,而是企业文化。

为培养员工的归属感,锦江之星党委不仅通过优质的企业文化来吸引优秀人才,而且还重视对企业员工的文化和技术培训,注意员工的专业特长,力争满足他们更高的需求层次,为他们提供可能的发展机会。为此,锦江之星党委不仅设立了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的“1111”人才库、公司建立了培养经济型酒店人才的“锦江之星”管理学院,不断培养和输送各级管理人才,并且制定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实现了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同步推进。仅2006年至2007年间就有263名一线员工走上了初级管理岗位,有157名管理人员在原岗位基础上得到提升。公司还根据外来务工人员增多的现状,推出了“四个一视同仁”的激励措施,即工资待遇一视同仁,激励表扬一视同仁,提升晋升一视同仁,关心慰问一视同仁,使70%的外来务工人员成为锦江之星发展的中坚力量。

与此同时,公司进一步明确了对员工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和义务,如何实现对员工的承诺,使员工能够分享企业发展带来的好处,对员工进行相应的激励。通过这种方式,强化了员工正确的工作价值观,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在工作中也就更加敬业尽职,通过成功的企业文化真正培养起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职业生涯设计和各类培训的实施,将员工个人的发展需要和企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使个人得到提升,企业得以壮大。因此,锦江之星不是片面地挖掘人的体力,而是通过企业文化来发挥人的智力资源、发挥人的创造性,低流失率和高回流率彰显了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优质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创新

随着市场形势的持续发展和企业的不断壮大,锦江之星党委坚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着力针对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思考新对策,围绕企业品牌战略的要求,将企业文化建设视作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完善体系建设,结合实际需要,优化企业文化,更好地发挥文化的统领作用。

(一)观念创新。企业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创新是它“永葆青春”的法宝。而先进的观念,是执行管理的基础,也是指导实践的保证。

锦江之星树立和强化了“国际品牌”的全员意识。加入WTO后,国际交流的增多对中国企业的文化沟通和管理方式提出了新要求。锦江之星党委以国际化视野实施企业文化战略,积极探索“以国际化视野实施本土化操作”、“以国际化视野招聘酒店业人才”、“以国际化视野实现跨文化整合”等;积极开展与“锦江合资酒店”企业文化的学习交流;加强与锦江外籍人员文化观念的沟通交流;聘用了外籍高管。

同时,锦江之星还推出了“绿色生态”的概念,加强绿色营销文化建设。把绿色文化融入到经营方略上,既考虑到了消费者的需要和企业的利益,又照顾到了社会公共利益和对环保的要求,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重视企业发展和环境统一结合起来,达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统一。在此理念的基础上,锦江之星建设生态文化,在各门店开发建造(改造)和经营管理过程中实施节能减排项目,在连锁门店中创出一批“绿色酒店”。

(二)管理创新。锦江之星党委结合“锦江之星”以门店为基点、以门店为形象的特点,把上级党委提出的“党员资源在企业优化,党员作用在岗位延伸,党员形象在群众心中”,“党组织要体现先进,党员要实践先进,领导要带头先进,群众能看到先进”等要求,具体转换为“作用到店、形象亮人”的旅馆业党建工作。这项工程以人为本,要求各党支部“为员工实际收入操心,为员工身体健康操心,为员工工作环境操心,为员工发生困难操心”,同时按照“企业文化是由信仰组成的,是由故事构成的,是由人来实现的”的要求,让党员喊出“我是党员我带头,我是党员我奉献”,使党员“身份亮出来,技能显出来,作用展出来,业绩作出来,形象树起来”。

(三)实践创新。著名人力资源专家高贤峰认为,理念提出来后,可以实现人本管理三部曲,核心理念一定要典型化,用典型人物、典型事件来诠释,用制度保证理念的深入人心,兼顾员工个体目标和企业目标,员工个体目标和企业目标等同起来,把理念体现到员工生产经营活动中,把理念渗透到员工的细胞当中,真正把理念转换成为企业的基因。

锦江之星以实现宾客满意为目标导向,开展“服务价值链”管理。锦江之星党委倡导“最完善的服务才能实现最完美的结果”的服务理念,在公司系统广泛开展“企业对宾客承诺、企业对员工承诺、员工对宾客承诺”的活动。锦江之星的旅馆服务产品必须以创新设计、充实内涵为目标,承载“专业、超值、舒适、安全”的企业使命,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公司的服务能级从第一代升级到目前的第四代,使每一位入住“锦江之星”的客人享受到高品质和超值的服务,感受到简约舒适的环境和布局,体验到旅馆以人为本的服务创新理念。如客房卫生不同使用功能的“五块抹布”、舒适的“安睡宝”、红绿两种颜色的洗漱用品等,都从细节上体现出锦江之星对客人的人文关怀。

作者单位:锦江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党委组织部

营销——企业的灵魂和未来 篇4

近几年来, 中国市场出现了可以说是供过于求的局面, 市场的重心已由原来的生产者为主导转到客户为主导, 亦即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现在顾客“货比三家”的选物范围已不局限于当地, 已扩大到了全国范围, 这对企业形成了新的、巨大的压力。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胜, 首先就要树立全新的市场经营销观念。“营销主管的作用, 是为用户寻找产品, 而不是为产品寻找用户”。

着眼于怎样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满足顾客新的需求, 要有适应这种变化的、胜人一筹的市场战略, 要重视市场战略的选择和营销技术的应用。可以说, 市场营销已经成为决定中国企业命运的重要因素, 甚至有人提出:营销就是企业的灵魂和未来。由此可见, 认真探索和研究中国企业在新世纪市场营销的发展方向,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笔者认为, 以下几点是中国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对市场调研必须重视起来

目前的中国企业在市场调研方面的状况却非常令人吃惊。有关专家指出:中国最知名企业中的相当多数至今仍没有进行系统、深入、定期和专业的市场调研工作, 没有专职市场调研部门和专项市场调研预算的企业也比比皆是, 花几百万元、几十万元甚至几万元委托专业市场调研公司进行指导性的市场调查的企业屈指可数, 对竞争对手的信息了解也是道听途说。企业领导和市场营销主管要么是对市场调研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要么是相信自己的主观经验和判断, 要么就是根本不知道还需要专门的市场调研这回事。因此, 当许多企业投入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广告促销费时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不知道有多少钱白白浪费掉了, 浪费在哪里更是心里没底。更有甚者, 当诸如目标市场、产品定位、价格策略等重大经营决策出现失误, 甚至企业因此而垮掉的时候, 企业领导最终也未必清楚自己究竞错在哪里。

由此可见, 在新世纪到来之际, 在新的市场营销环境下, 一个不重视市场调研工作的企业, 其生产经营不可能取得成功, 中国企业必须充分而深刻地认识市场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加大市场调研的力度和预算经费, 把市场调研工作始终作为企业一切经营管理活动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 惟有这样, 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 企业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这里要特别强调, 市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要充分考虑市场发展的趋势, 预测并把握好潜在市场转变成现实市场的时机, 及时调整市场战略, 实行整个市场战略转移, 推出新产品, 占有新市场。

二、网络时代的快速营销

现代社会已进入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 而信息时代最重要的就是速度, 速度已成为企业营销成败的关键。拿破仑有名句言:“我所以能赢得战争的胜利, 是因为每次总比对手早到目的地5分钟。”拿破仑这句话在新时代仍然适用。如今, 世界著名大公司都在“提高速度”上努力不懈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海尔的发展就是最好的例证, 海尔用18年的时问走过了跨国公司百年的历程, 海尔的迅速发展靠的是什么?“和著名跨国大公司相比, 论资金、技术、规模, 海尔都没有优势, 但海尔有比较优势, 那就是速度。经销商们提出一个要求时, 我们会比那些老牌跨国大公司更快的速度满足他们。”海尔CE O张瑞敏中肯而独到的分析道出了海尔的优势所在和成功之道。

而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就应运而生了——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网络资源而展开的一种营销活动。网络营销为企业营销带来了新的契机, 因为网络营销具有它独特的优点一是减少中间环节, 网络营销便利, 不受时空限制, 24小时提供全球性营销服务, 无需自接到商店, 就能发现需要的产品是否缺货二是网络营销图文并茂, 展示商品的原型;三是网络储存和传递信息的数量和准确度, 都远远超过其他媒体四是它能针对市场条件迅速调整, 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及时更新产品和调整价格五是降低成本, 使企业具有低成本的竞争优努六是建立了关系, 它能使企业将产品说明、顾客意见、广告、公共关系、顾客服务等各种营销活动整合在一起, 进行一对一的双向互动沟通, 真正达到营销组合所追求的综合效果。

三、建立绿色文化观, 实施绿色营销

目前, 由于过度开采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大量消耗甚至枯竭。因此, 节约资源和能源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及有远见的企业家的共识。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战略作为其经营理念, 以绿色文化作为其价值观, 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 力求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的一种战略。绿色营销的关键是如何使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更加顾及环境和保护, 企业“绿色营销”的着眼点是利用“绿色文化”来营销产品或服务, 树立形象。

绿色营销战略包活在产品策略上注重“绿色产品”的开发和“绿色生产”, 企业在产品设计之初就应考虑到产品应具有低耗能、低污染、能回收等特点, 这样既保护了环境, 又使得资源浪费最少;在价格策略方面, 据有关资料表明, 国外的绿色食品一般可提价40%~100%, 贴上“绿色”标签的各类产品可比同类产品价格上扬20%~80%;在渠道策略上, 可设立各种绿色产品专卖店、专柜;在促销策略上, 采取多种多样的手段, 重视绿色产品的销售, 大力宣传绿色产品, 使消费者真正喜欢绿色产品, 购买绿色产品, 享用绿色产品。

绿色产品在国内、国际上都有很高的声誉, 这个战略也很符合党的十六大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因此, 我们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 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优化资源配置, 拓宽发展空间, 更新经营理念, 改进营销方式, 提高管理水平, 增强企业竞争力。

四、重视“服务”在整个销售过程中的作用

随着科技进步和企业管理水平的全而提高, 消费者购买力的增强和需求趋向的变化, 服务因素在市场的竞争中, 已取代产品质量和价格而成为竞争的新焦点。

许多企业的实践经验表明,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已深刻地认识到服务营销的重要性, 未来企业竞争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就在于服务竞争。

服务营销战略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从顾客的需求出发, 开发令顾客满意的产品, 企业要加强市场调查研究, 确定顾客的需要;二是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 增强客户的忠诚度。为了吸引顾客, 企业必须通过提供服务的方式, 给产品增加额外的“价值”;三是企业对员工进行“顾客导向服务”教育, 使“顾客第一”的观念深入人心, 形成浓厚的顾客导向氛围;四是和顾客保持经常的联系等。

五、结语

总之, 中国的企业必须对市场调研重视起来, 企业只有不断通过市场调查和预测, 并结合企业的规模、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特点等综合情况, 制定出科学的、适合自己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 在此基础上才能使企业扬长避短, 抓住时机, 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 适应市场、开拓市场、培育市场、发展市场, 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营销作为企业运作的灵魂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 中国的企业更应该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潮流积极应对, 调整自己的营销模式。本文对此进行了拟分析, 并求教于同行。

关键词:市场营销,网络营销,绿色营销

参考文献

[1]邢素莲:对目前市场营销态势的分析.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5, 9

[2]王思亿:市场营销——大趋势.记者调查, 2006, 4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所在 篇5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所在,是激活企业的根本动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大趋势。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员工素质的精神动力,是凝聚企业员工的力量源泉,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为此,公司把集约、规范、务实、高效的八字方针和科学管理、创业创新、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十六字原则作为企业精神在全公司倡导。我们从这八字方针和十六字原则中可以看出:科学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创业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安全第一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以人文本是企业发展的灵魂。而集约是企业的美德,规范是企业的基础,务实和高效又是企业的要求和目标。而只有做到科学管理、创业创新、安全第一和以人为本才能达到集约、规范、高效、务实的目标。同样的,八字方针又是永葆十六字原则实施的保证。八字方针和十六字原则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互相促进互相发展,成为整个公司员工超越自我、奋发向上、追求卓越、创新攀登的精神理念和行为指导,成为一种凝聚力、一种磁力、一种动力,一种人人为之追求的价值体系。凭借这种精神,不断改革、创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使公司的精神有一个新面貌、工作上一个新台阶,可以说,八字方针和十六字原则是西南管道公司文化的基调,也是西南管道公司始终贯彻的宗旨。

八字方针和十六字原则是西南管道公司精神和文化的重要体现,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西南管道公司所特有的优秀品格,是一种精神特质,一种先进的价值观念,一

种高尚的思想境界。在公司成立伊始,尤其需要集约、规范、务实、高效的精神文化来鼓舞、凝聚、塑造西南管道人,更需要科学管理、创业创新、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来为西南管道的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其最终目标也是为了激发队伍斗志,树立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西南管道的总体水平。

深入企业灵魂的文化力量 篇6

六十年来,五十四所始终秉承“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核心价值观,相继参与完成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北斗导航”等数百项国家和国防重大工程建设,取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3000余项,创造了近百项全国第一,在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军工文化的凝聚力、爆发力获得了集中体现。

军工文化 大同世界创造大不同

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和“创新赢得未来”为代表的军工科研文化,继承和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五十四所人履行着对祖国的诺言,已经成为五十四所人的一种思维习惯、一种行为准则和一种工作方式,也已经成为了蕴藏在五十四所灵魂深处的一股精神力量。

五十四所的军工文化,从来源和组成上说包含着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军队文化,二是科技文化,三是工业文化。五十四所在弘扬传统军工文化的同时,注重培育和加强科研创新文化和现代工业文化理念。以“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具有强烈爱国主义色彩的军工文化建设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进一步加强创新文化、人才文化、管理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保密意识、品牌意识和诚信意识的培育,尊重员工的创新思路,激发员工的创造欲望。推行制度化和人性化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开展“讲诚信出精品”等活动,逐步实现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具有军工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

以60周年所庆为契机,五十四所推动了新一轮的军工文化建设。梳理和科学定位60年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优秀文化理念,深入挖掘具有自身特色并符合自身客观实际的文化精髓,进一步对五十四所企业文化进行归纳提升,形成独特的文化体系。先后出版或修订了一系列文化产品,举办了将军后代合唱团慰问演出、职工运动会、大型集体婚礼、院士论坛等一系列文化活动。

在深厚的文化积淀之下,五十四所的企业文化已经在全所各个工作领域演化形成了包括创新文化、人才文化、管理文化、质量文化等在内的一批军工子文化,并在各项中心工作当中发挥着独特的思想引领作用。

创新文化 核心技术引领市场需求

创新是一种思想,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准备,也是五十四所军工文化发展的源动力和不懈追求。

深入研究探索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如何适应快速发展的形势要求。五十四所统筹规划技术发展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在各个专业领域发展方向、推动市场、支撑市场力度的指导作用。五十四所先后建立了包括总体论证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和北京研发中心在内的科技创新体系,极大地提升了五十四所科技创新能力和基础理论研究能力与水平,确保了国内电子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为人才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有效提升了五十四所的核心竞争力。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确保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是决定我所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五十四所从战略的高度审视这项工作。一是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由总体论证部牵头统一规划,完善重点实验室、北京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实体的工作机制,提高技术创新的整体效能。二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明确各专业方向的技术发展重点和目标,加强前沿、基础和交叉技术研究,抓住技术与市场结合的关键点,加强军民科技资源集成融合。三是建立集团首席科学家、集团首席专家、所首席专家、所副总、专业部级专家、青年科技英才等构成的技术专家梯队,培育技术创新型人才,不断扩大优秀人才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目前,五十四所科技创新体系在技术支撑和引领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技术创新顶层设计能力凸显,创新体系实体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创新的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技术创新引领市场需求的能力得到了持续提升。

人才文化 人才簇生驱动科学发展

人才是一个高科技企业保持高速平稳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是五十四所技术创新、科学管理和文化传承的血脉。五十四所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打造不同层次的人才队伍,培育有利于人才发展、人才簇生的外部环境,通过人才文化将五十四所的人才优势转化成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

加大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开发力度,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机制。一是转变思维、解放思想,使全所各级领导从五十四所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到,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体制和机制。三是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以积极引进高端人才为重点,建立起一套完整而科学的招聘体系。四是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平台和考核体系,充分挖掘人才的潜质。五是进一步畅通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根据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技能三类人才的成长规律,构建“事业平台、社会地位、薪酬待遇”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六是强调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反腐倡廉教育,通过不断加强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教育,完善等各项管理监督制度。七是坚持以提高职工身心健康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健康工程”,建立职工医疗保健制度和健康档案,营造出人才簇生成长、加快成才的外部环境。

近年来,五十四所通过多种形式吸引和培养了一大批适合五十四所发展的高端人才。以青年创新工作室为代表的青年创新创效体系,为科技创新体系的深入发展做好了人才储备。在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继续加强中层干部的任免、轮岗工作,通过加强干部培训,提高全所干部的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和责任意识,使我所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有了新的提升。

管理文化 科学制度管控企业行为

一个企业能否做到“国内卓越、世界一流”,科学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五十四所在管理文化的实践中,注重采取中国传统柔性管理同西方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最大程度上确保企业的核心管理思想理念能够落实到中心工作的每一个细节。

以完成各项科研生产任务为目标,深化精细管理,转变工作方式,大力推进流程化、信息化管理。五十四所以计划、质量、成本控制三个方向为重点,通过信息化的普及和深化,建立和完善符合全所管理实际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通过优化工作流程,深化非经济责任部门管理提升,全面开展经济责任制单位的精细化管理。加强重点项目的管理力度,确保各项科研生产任务的全面完成。一是深化项目管理系统应用,在系统中实现项目管理和团队管理并行模式,强化按时完成加工任务的意识和手段,确保重点任务“零”差错;二是效能监察积极融入中心工作,对“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建设和贯彻落实情况、重点科研生产及民生工程开展效能监察;三是加强学习、引进国内外先进管理模式,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提升质量体系的实效性;四是把成本控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实施采购模式优化策略等措施,建立全所成本控制的危机意识;五是保密安全保卫工作进一步细化规范。强化保密意识、忠诚意识和安全意识,确保了无重大失泄密事件、无重大内部治安事件、无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发生。

目前,五十四所已经开始着手开展事业单位改制工作,加强决策部署的检查监督力度。通过建立新的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形成工作闭环,不断提高整体运行效率,以有文化的管理和有管理的文化,初步实现了向管理要效率的新时期军工文化目标。

(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手绘设计是企业创意的灵魂 篇7

它体现了设计师个人的艺术修养以及创意的主要表现方法;它能快速的表达设计师个人意愿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跟随设计师的灵感酝酿而生。设计师们能运用各种各样的手绘技巧, 在设计的创作过程中, 将设计灵感在纸上, 通过运用线条的不断重复、变化与相交等绘画形式, 将灵感的演变及变化信息一一记录下来。随时捕抓灵感创作的一刹那, 将所想变成具体的图形, 从而形成一幅幅创新的设计方案。

然而, 创意灵感是由什么而来的?从什么而去的呢?灵感从来是稍众即逝, 像雷鸣, 闪光一样, 入魔幻泡影, 一就而过。而灵感是不轻易的出现在人们的脑海里, 可当我们苦苦冥思, 以求灵感降临的时候, 却无从入手, 头脑空空, 毫无头绪。

而作为设计师, 更注重与需要设计灵感的迸发。例如, 著名的科学家艾萨克·牛顿, 他在果园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即感悟到万有引力定律;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莫扎特, 用其独特的曲谱去抒发内心的激动和感人肺腑的音乐, 谱写出一首首动人的乐章;20世纪最著名的电影女演员之一玛丽莲·梦露, 运用其精湛的舞台表演技术和动人的表演风格演绎不同的人物角色, 塑造了一个个深入民心的人物形象;又如丹麦著名的工业设计师维纳尔·潘顿【VernerPanton1926-1998】, 他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他丰富和与众不同的想象力, 其中, 他最著名的作品——潘顿椅外观时尚大方, 流畅的曲线美, 艳丽的色彩和完美的人机工程学的结构, 至今享有盛名, 被许多博物馆收藏。在欣赏潘顿大师的作品时, 我发现在设计大师的种种惊艳的设计作品下都源于设计灵感的诞生。灵感是设计师创作的最重要元素, 它体现了设计师从设计的锥形到设计的酝酿阶段, 以及设计后期的修改无一不存在的是设计灵魂所在。每当灵感出现的那一刻, 设计师必需用熟练的手绘技巧飞快地将头脑的这些碰撞的灵感一一记录下来。从而形成许许多多的设计素材, 以便展开更多创新思维的想象。因此, 如何使灵感的出现, 如何让灵感出现的一刹那, 已成为设计师的重要研究学科。

企业灵魂 篇8

1 从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出发, 充分发掘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潜能

一个企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创新, 创新的内涵极其丰富, 具体包括企业生产的创新、企业管理制度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等多个方面。当今世界,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企业面对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只有充分发掘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潜能, 才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才能使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纵观中国企业的发展历程, 从中国共产党所创建的企业开始就是创新的结果。充分发掘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潜能, 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也是当代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美国学者威廉·詹姆斯曾指出“你播种一种观念, 就收获一种行为;你播种一种行为, 就收获一种习惯;你播种一种习惯, 就收获一种性格;你播种一种性格, 就收获一种命运。总之, 一切都始于你的观念。”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思想观念的建设, 思想观念决定着企业员工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积极的思想观念能够激发和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反之, 则阻碍企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我国企业面临着残酷的市场竞争, 很多企业没有适应市场的实际需求, 产品没有及时更新换代, 或者技术没有及时升级, 最终导致企业的破产或濒临破产。相反, 纵观世界知名企业的竞争力表现各具特色, 但都体现着创新的理念, 例如, 奔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表现在它的无与伦比的设计能力, 丰田公司依靠的是精细化的设计服务能力。据统计, 我国一般的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24年, 而且只有30%的企业能传到第二代手中;而在这30%的企业, 又只有13%的企业能传到第三代。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力比较低下, 如何充分发掘企业的创新潜能, 激发员工的士气, 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创新理念, 在企业的管理干部和员工中形成统一的价值观, 从而推动企业形成可持续发展力, 成为当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发掘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潜能, 首先, 要全面发挥企业文化建设的凝聚人心的功能, 用创新的理念推动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将各方力量汇聚在一起, 形成支持企业发展的强大的保障体系。其次, 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建设的调节功能, 促进企业管理制度的不断创新和完善, 形成科学合理利益分配制度, 为创新型人才的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再次, 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建设的服务功能, 在市场竞争中融入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 使其更快适应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促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2 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角度, 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意识

胡锦涛主席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 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要点, 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 企业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是我国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企业应该坚持特色发展, 努力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吸收和培养创新型人才, 突出创新人才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 突出创新型人才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服务于国家的战略发展需要。

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胡锦涛同志也指出, 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企业文化建设要推动科技创新, 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向全社会、全行业广泛宣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 使开发人才资源在建立创新型国家中占有战略位置, 切实认识到,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培养大力弘扬创新思想, 创新型人才, 是适应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应对世界人才激烈竞争的明智之举。

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意识, 通过文化建设, 促进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海尔集团公司创新性的提出“把用户的烦恼减少到零”的文化理念促使海尔集团在市场竞争中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从中可以看出, 创新意识在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一, 企业要加强对管理干部和员工创新意识的培养, 使管理者树立重视创新型人才的意识, 鼓励员工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第二, 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 设计出合理的薪酬制度, 鼓励创新型人才的发展, 使其尽最大的可能发挥自己的才能, 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 从企业自身发展实际出发, 培养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精神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 被广大职工接受和认可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的总和, 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和企业管理模式”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 形成了各具特色企业文化底蕴, 形成了企业独特的文化特色,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精神基础。然而,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企业面临着激烈竞争的发展趋势,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与时代发展的步伐存在着不适应的情况。一是企业生产效率较高, 但是, 创新意识不强, 生产出来的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二是产品更新缓慢, 国际竞争意识淡薄。我国企业要顺应时代潮流, 必须要牢固树立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理念, 以开放的态度吸收和借鉴世界上各国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新时期, 企业文化的自主创新要大力凸显企业文化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地位, 着力发扬企业文化自主创新的优良传统。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创新意味着要有所选择, 继承企业文化优良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 要站在企业自身发展的全局和企业发展的实际进行审视, 查找差距与不足之处。一方面, 努力吸纳世界优秀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不断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此外,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不能急于求成, 它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和不断培育的过程, 企业在制定经营发展战略时, 一定要囊括企业文化的发展战略, 要把培养创新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 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文化中的创新传统, 展拓创新思路, 根据企业的发展实际, 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条件, 使员工自觉遵守企业文化习惯, 保证企业文化的继承、创新的合理性, 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在继往开来的基础上, 培育创新意识, 提高创新能力, 是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4 站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高度, 塑造创新型企业文化

我国企业在近30年的持续改革实践和艰苦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起来, 形成了群体抱团、共求生存、共同拼搏的浓厚的企业文化意识。这种意识的优点是企业内团结、有凝聚力和亲和力。但也表现出明显的缺点和不足:容易排斥新思想, 固守封闭的思想观念, 导致企业文化建设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相分离。培育创新型企业文化, 有必要在吸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这一具有特质的文化资源的优点, 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 充实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完善团结起来求发展的文化内涵,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相结合, 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保证企业在持续的改革创新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的动力。只有创建创新型企业文化, 企业才能获得国家、社会、管理者、员工等一致的支持, 从而使企业获得快速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 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 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创造性, 齐心协力, 奋力拼搏, 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企业文化建设要从企业发展的层面上将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协同推进, 将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 推动产学研结合, 为企业技术创新搭建平台。通过平台建设, 加强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 达到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从增强企业行业凝聚力入手, 培育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价值观。

企业的发展历程就是不断创新的结果, 企业的每一次革新都是将前沿、尖端的科学技术转化为产品的过程, 企业只有以创新为灵魂, 不断拓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视野, 才能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可持续发展, 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美) 弗兰克.H.T罗德斯: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M].王晓阳, 蓝劲松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吕重九.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N].光明日报, 2002-11-07 (综合版) .

[3] (美) 亨利.埃兹科维兹: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M].王孙禺, 袁本涛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4]郝德永.走向文化批判与生成的建构性课程文化观[J].教育研究, 2001 (6) .

[5]何云峰.学生评价的转向:基于发展性评价的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 (3) .

企业灵魂 篇9

记者了解到, 古贝春集团现已发展成总资产达12.7 亿元、年可生产10 万吨优质白酒的全国纯粮食酒重点生产厂家。公司和产品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华老字号”、“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浓香型低度著名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国千年金奖”、“中国白酒技术典范产品”等众多项国字号殊荣。集团党委同时被授予“全国企业党建先进单位”“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山东省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 强化教育培训让党员素质更高

据介绍, 古贝春集团现有124名党员, 有的来自基层农村, 有的来自党政机关, 有的来自改制企业, 还有的是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由于党员干部来自不同的区域, 素质高低不同。部分党员存在着在非公企业工作就是追求利润, 到企业上班就是打工挣钱, 党员不党员无所谓的思想。公司党委认识到, 每名党员都代表着党的形象, 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带动全体员工共同创业, 是公司党委的重要任务, 也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 按照“建一流队伍, 创一流业绩, 树一流形象”的总体要求, 坚持把加强学习教育, 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作为一项根本任务, 在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工作能力上下功夫。

一是把学习的氛围营造出来。2010 年, 投入资金70 多万元建立了高标准的党员活动室, 配备了价值10 多万元的多媒体设备。同时, 该党委坚持每年为每个党支部订阅《人民日报》、《支部生活》、《党员干部之友》等党报党刊。自2011 年以来, 公司先后邀请省委党校、市委党校、县委党校有关同志到公司上党课20 余场次;邀请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省内外知名院校的专家教授到公司讲授现代企业管理、生产经营技术等19 次;自2012 以来, 党委还开办了“古贝春大讲坛”, 每月邀请2-3 名党员根据自身工作实际, 为全体党员上党课, 实现了党员个人有提高, 全体党员受教育的目的。自2011 年以来, 与德州学院签订了《校企联合办学计划》, 利用每年7、8、9 三个月的时间, 组织公司全体党员到德州学院进行为期1 个月的封闭式培训, 重点学习党的政治理论、企业管理、生产技术等知识, 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截止目前, 已通过这种方式培训党员570 多人次。

二是把管用的制度坚持下来。党委认为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此, 党委先后建立并坚持了党组织学习制度、党员教育培训制度。每月月初, 公司党委制定党员月度集中学习计划, 并下发到每个支部。以党支部为单位, 利用每周一、三、五晚上的时间组织全体党员进行集中学习, 这一制度我们已经雷打不动坚持了4 年。为检验党员学习的效果, 我们制定了党员学习效果督察制度, 每季度由公司党委班子成员牵头成立督察组, 通过查学习笔记、看心得体会、组织理论考试等多种方式进行督察, 并把学习效果作为党员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是把学习的载体丰富起来。为提高党员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 增强教育效果, 公司在坚持集中学习、外出参观、举办讲座等学习形式的基础上, 通过开展演讲比赛、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多种方式, 提高了党员的参学积极性。今年5 月份, 开展了“九面旗帜”事迹报告会;7 月份, 开展了党员“亮身份、树形象、强素质”技术比武活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 先后涌现出30 多名“生产能手”和“技术标兵”。公司新厂党支部委员、技术中心主任杜新勇刻苦攻关, 在参加全省白酒质量鉴评中两个产品都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极大提高了公司产品的知名度。

■ 健全管理制度让党员约束更严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为了促进党员作用的发挥, 古贝春集团党委特别注重抓好制度建设。结合实际, 建立健全了“三会一课”、党员定期汇报思想、民主评议党员、党员责任岗等制度, 并狠抓制度落实。

首先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做到党员大会每半年召开一次, 支部会每季度召开一次, 党小组会每月召开一次, 并定期组织上党课。二是定期汇报思想制度。党委要求党员每季度向党支部汇报一次学习、工作和思想情况, 并由党支部负责人与党员谈心, 及时掌握党员的思想、工作及遵守纪律情况, 对党员思想、政治、工作和作风方面存在的明显问题, 及时纠正, 确保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销售公司的党员经常出差在外, 很难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学习, 还容易受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公司通过健全汇报制度和补课制度, 检查监督他们在外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发挥党员作用的情况, 收到明显效果。驻衡水办事处业务经理、共产党员潘继魁, 负责在河北衡水的业务。在衡水老白干强劲的竞争下, 严格要求自己, 事事以身作则, 处处严以律己, 坚持定期向支部汇报思想工作情况, 既管好了自己, 又带出了一支好队伍, 取得了骄人业绩。他所负责的辖区每年完成销售额都在1000 万元, 受到公司上下的一致好评。

再次是是党员责任岗制度。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结合开展的“一帮一一对红”“网络化服务”活动, 建立了党员责任岗制度, 在党员的工作工段, 统一制作了党员责任岗标牌, 时刻提醒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发挥作用。党组织为技术中心党员范志勇认领了技术先锋岗后, 他刻苦钻研业务知识, 今年以来, 在《华夏酒报》、《酿酒》等杂志上发表论文5 篇, 并获得了科技论文三等奖。

同时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每季度, 党委以党支部为单位, 组织全体党员、企业管理层、职工召开民主评议党员会议, 会上, 首先每名党员围绕个人工作情况、思想情况、遵守纪律情况等方面进行述职, 与会人员根据每名党员的日常表现, 按照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四个等次, 填写民主评议票, 对每名党员进行如实评议。民主评议结果记入党员个人档案, 并作为年终考核评比的重要内容。公司驻滨州办事处经理、共产党员程伟, 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评议中, 因为工作业绩较差, 被亮了“黄牌”, 工作情绪因此受到了很大影响, 党支部书记及时与其进行了谈话, 指出他工作存在的问题, 并帮助其分析市场, 研究对策, 使其重新提高了工作积极性。从4 月份以来, 他负责的区域月月超额完成任务, 在第二、三季度的评议中满意率连续在95% 以上, 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认可。

■ 创新激励措施让党员旗帜更艳

为使“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口号真正落到实处, 自2008 年以来, 古贝春集团党委针对非公有制企业趋利性的特性, 创新党员激励办法和途径, 大胆实行了党员岗位“荣誉津贴”制度, 探索形成了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党员激励机制, 破解了企业党员积极性难调动的问题, 有效激发了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 真正使党员旗帜飘起来, 党员形象亮起来。具体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设置党员岗位, 细分党员归属。根据企业生产实际, 将全公司党员岗位按工作性质划分为生产一线岗、生产二线岗、管理岗、技术岗和营销岗“五个基本岗”, 进一步加强党员的归属管理, 为全面实行党员岗位“荣誉津贴”制度理顺了关系, 奠定了基础。

明确岗位职责, 接受群众监督。结合岗位特点、工作目标要求和党员个人实际, 按照细化、量化、个性化“三化原则”, 对每一个党员岗位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和具体的量化考核标准, 明确责任到人。公司124 名党员均制定了自己的岗位职责, 并通过公开栏向职工群众进行公示。

加强培养引导, 提高履职能力。去年以来, 公司党委在加强党员政治理论教育的同时, 先后邀请高级工程师、营销专家, 分别为五个岗位的党员举办岗位技能培训班9 次, 培训党员670 多人次;开展岗位技能培训、技术比武、科技项目招标攻关等活动, 有目的地进行培养和引导, 为党员提供了成才的机遇和展示的舞台。自去年以来, 公司党员先后完成了制曲工艺四结合、酿造工艺改良试验等一批科技创新项目, 其中由生产部董福新等党员完成的包包曲生产项目还被评定为山东省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

企业灵魂 篇10

学生文具行业贯彻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时, 积极贯彻《轻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建设产品文化, 加强产品创新, 推出一批新颖、安全、环保的学生文具, 绚丽多彩的学生文具丰富了学生用品市场, 基本满足市场需要。

一、创新是产品文化的灵魂

1、产品文化概述

什么是产品?狭义的理解, 是工厂生产出的实物;广义的概念, 应包括有形和无形两种, 凡是提供给市场的, 消费者认为可以用价值来衡量的, 或使用后能满足消费者某种需求、某种欲望的, 都可称之为产品。

产品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她以企业生产的产品为载体, 反映企业物质及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 是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附加值的统一。产品文化是指企业通过产品的形状、色彩、包装、服务等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 这种内涵是企业在大量调研市场基础上综合出来的, 符合消费者审美价值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文化与企业、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愈加密切, 文化的力量愈显突出, 这种文化色彩体现在产品上。产品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需要, 而且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 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情感、心理等多方面的享受, 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 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 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产品不仅是技术和工具的产物, 而且是员工崇高理想和自觉奉献精神的结晶;不仅凝结着一般的抽象的人类劳动, 而且凝聚着职工无限的创造力, 是企业员工群体特定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和心理、知识、能力的综合素质的体现。产品深深地打着企业文化的烙印, 二者相融相合。

一定的产品文化与它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紧密联系, 也与生产或提供它的企业文化密不可分。产品文化是社会文化与企业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 在社会文化背景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产品文化更多地体现的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产品文化是直接作用于社会广大的消费者, 消费者更多地是从产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来体现企业文化的。对其企业的认同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 是通过接受其产品与蕴涵在其服务中的产品文化来实现。

产品文化与企业文化紧密联系, 产品或服务是企业生产的成果, 任何一种产品和服务都是在企业中生产和形成, 既受到一定的企业文化的制约, 又凝聚了生产它的企业文化因素。因此, 产品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

产品文化是以产品为核心的文化, 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产品文化贯穿于产品的制造、包装、运输、销售、广告宣传等各个环节, 体现着企业文化的精神。社会主义产品文化应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使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以“用户至上”为主要原则, 以对用户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为其追求的目标。

2、行业产品文化的灵魂是创新

当消费者接触产品时, 首先打动消费者的是产品的整体形象。有时, 这种整体形象会对产品的命运起着决定作用。产品整体形象是产品效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统一, 对消费者而言至关重要。产品整体形象与时俱进的创新, 受到学生消费群的青睐, 例如:塑料文具盒被笔袋取代, 塑料铅笔擦替代橡胶铅笔擦, 削笔器占领了卷笔刀市场……已经呈现趋势。

产品创新是企业生存必不可少的手段, 一个企业能否持续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 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决定该企业能否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的新经济时代, 市场要求每学期有新产品应市, 企业产品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

随着社会进步, 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 学生个性得以充分发挥, 个性化需求不断提升, 学生已经成为时尚的先锋新锐, 市场上现有的学生文具远远满足不了他们求新求异多变的需求。在市场实践中, 企业家们感到, 必须充分认识产品创新的重要性, 提倡科技创新, 才能发展我国学生文具行业。

在确定创新目标时, 要从市场出发, 结合技术的可行性, 认真制订出简单明确、参与者认同的切实可行的技术创新目标。确定了创新项目的目标以后, 还必须据此制定有关工作计划, 把各项目标细分和转化为对项目的实际要求。工作计划分为技术计划和经济计划, 技术方面要确定所要达到的技术要求和指标, 经济方面应确定项目成本和市场回报率。企业在选择创新目标时, 技术方面的因素是前提, 经济方面的因素是基础, 必须把它们结合起来加以考虑, 做好可行性的认证工作。

企业所有经营活动都围绕产品进行, 包括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学生文具因其消费者的特殊性, 它的产品文化应坚持创新。产品创新是开拓市场的需要, 产品创新的领先在一定条件下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从而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和可观的利润。我们要充分发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作用, 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根据企业的自身实际, 努力突破更多核心关键技术, 获得更多自主知识产权, 依靠科技进步, 坚持自主创新, 创建自主品牌, 提高学生文具的科技含量, 设计、生产更多有特色的、受学生喜爱的、安全环保的学生文具, 促进产业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中国学生文具行业。

产品创新是指企业在产品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 对其自身生产或经营的产品, 所从事的改进、提高或发明的创新活动。它可分为重要创新和渐进创新两类。一般说来, 重要创新对企业的发展影响较大, 渐进创新对企业的影响有小有大, 但前者往往比较难以实现, 投入也大;后者较易做到。

3、行业产品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国学生文具行业围绕创新, 形成了行业产品文化的主要内容:

①创新:提倡原创设计、创意文具, 实现产品差异化。在产品造型、结构、图案等诸多元素, 研发具有本公司特色的新产品。

②趣味:产品宜采用学生喜爱的卡通造型, 配以粉红、果绿、淡蓝、鹅黄、橙色、白色等亮丽、典雅色彩;或客户指定款式、图案、色彩。

③动漫:运用动漫手段, 将动漫与学生文具研发相结合, 编辑楚楚动人的故事, 设计生动活泼的卡通形象, 吸引更多学生的眼球。

④实用:必须坚持产品实用性, 忌过度娱乐性、玩具化。

⑤安全:严格执行《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GB21027-2007, 确保学生文具安全。

⑥环保:严格执行《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GB21027-2007, 确保学生文具环保。

⑦维权:重视新产品专利申报, 维护知识产权。

⑧高附加值:开发新颖、安全、高附加值的学生文具, 既可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需要;也可实现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的利润最大化, 提高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进一步促进行业发展。

⑨新颖包装:产品需要进行适度、新颖的装潢包装。提倡采用便于商场、超市销售的挂钩式包装。功能性的尖端、锋利刃等产品, 应在包装上标注“警示语”。

4、实施行业产品文化的主要保证措施: (表1)

二、学生文具行业的产品文化范例

面对传统学生文具出现“千人一面”的同质化现象, 许多企业在建设本单位产品文化时, 坚持走自己的路, 形成具有本单位特色的产品文化, 推出一大批受市场欢迎新颖安全的学生文具。现介绍行业部分产品文化范例:

范例之一:另辟蹊径, 研发智能学生用品

传统学生用品颇多, 生产历史也很悠久。随着时代的进步, 如何在传统学生用品的基础上另辟蹊径?

佛山市顺德区启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根据国内外电子学生用品市场的发展和需求, 把研发智能学生用品列为企业产品文化, 大力研发智能学生用品, 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 成为行业中唯一专业研发生产智能学生用品的企业。已经形成研发生产智能学生用品规模, 成功开发电子书包、智能英语点读机、学生电脑、多功能电子积木、电学模型、动力模型、有声电子挂图、视力保护仪、电子笔盒等智能学生用品。

电子书包是公司近期的重点研发产品, 是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和学习方式变革实验, 是教育部教育体制综合改革的一项试点项目, 最终目的是实现“无纸化”教学。它可以将大量的教材内容储备进去, 教材包括文字、动画、视频等多媒体, 并实现终端的互相连通。学生可以通过电子书包的终端, 类似于一台小电脑进行阅读、做作业、考试, 老师也直接在上面批改作业、出试卷、进行备课等。课堂上, 同学和老师还可以直接通过无线网络即时查询资料, 展开讨论。电子书包是一种数字化的学习方式, 它将笔记本电脑引进课堂, 整合传统的教材、作业, 并通过网络拓展学习时空。

1995年, 第一代电子书在美国问世, 美国、新加坡、法国、马来西亚和我国台湾地区先后开始尝试电子书包。目前, 北京、上海、大连、广东佛山、广东深圳、重庆、陕西、浙江宁波等地开始试用电子书包。根据全球知名机构新媒体联盟发布的“2010HORIZON报告”, 电子书技术将在未来2至3年内发展成熟, 世界正在逐渐进入“无纸书籍”的学习新时代。

2012年6月15日, 笔者随“中国智能化学生用品行业技术中心”考评组, 对佛山市顺德区启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的“电子书包”进行全面考察。该公司为了确保电子书包等智能学生用品研发工作正常进行, 努力使“智力”产品的技术处于领先地位, 采取以下措施:

——组织保证。公司成立智能学生用品研发中心, 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团队和完善的管理制度。目前, 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125人, 专门从事智能学生用品研发的技术人员有66人, 其中高级职称4人, 中级职称38人, 初级职称20人, 外聘专家4人, 以中青年为主, 知识结构分布合理, 具有运用多学科知识能力和各种新知识能力。

——资金保证。公司对科技创新工作高度重视, 每年投入销售额的5%, 作为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经费, 2011年投入研发费用1138.56万元, 研发成果转换率达73%。

——探索“产学研”合作, 加快研发步伐。公司与国内外有关科研所、高等院校、少儿教育机构组建立“产学研”关系, 加大研发力度, 加快研发步伐。同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合作开发学生多媒体电脑;同南方医科大学合作研制护脊书包;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育学院组建了学生实习基地;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育学院文学艺术学院组建智力文化创意设计研究所;同中央电视台退役播音员合作研制多功能普通话练习器;组织同类产品的20多家企业, 申请创建中国新一代电教产品。

——组建大型教学数据资源库, 研发系列智能学生用品。公司在智能学生用品、教学产品的研发生产方面, 积累丰富经验, 组建大型教学数据资源库, 其库容量非常庞大, 创新的提出了数据驱动 (DD, Data Driver) 的理论, 并实现智能管理和搜索。以该数据库为基础, 成功开发电子书包、交互式电子白板、OID电子教鞭、大尺寸教学触摸屏、视频复读机、动漫电学实验模型、语言训练机、点读笔等适合中小学使用的学习、教学用品。

目前, 公司已经初步具备研发生产智能学生用品规模, 成功申报智能学生用品专利40多项。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远销欧洲、中东、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1年实现销售20701万元。产品质量和性能得到国内外市场的认同, 并产生良好的市场效应。

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根据有关规定, 于2012年5月28日, 授予公司“中国智能学生用品行业技术研发中心”荣誉称号。

范例之二:坚持自主创新, 实现产品差异化

杭州爱华文具有限公司漏国军董事长认为:“文具除简单的使用功能外, 更多的应注重于时尚化、个性化、功能化、趣味化。”公司将企业产品文化定义为“坚持自主创新, 实现产品差异化”。

为确保公司产品文化实施, 他们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资金投入:每年的科研投入占销售额的5%以上, 2008年:1056万元, 2009年:1182万元, 2010年:1395万元, 平均每年超过1000万元, 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

——组织建设和人才培训规划

公司高度重视科技人才的引进、使用和培养, 推行“留住关键人才, 引进急需人才, 储备未来人才”的用人战略, 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过硬的研发队伍和优秀的技术带头人。公司成立爱华文具国内研发中心, 一支具有创造力的研发设计团队, 以自主创新为目标, 坚持差异化的产品战略, 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至今已在学生文具、办公用品、美术画材等领域获得200余项专利。2010年10月, 在韩国注册成立爱华 (首尔) 平面设计中心, 引入“观念新、创新力强、经验丰富”的韩国优秀卡通设计和平面设计人才, 抢占学生文具设计制高点。

——建立爱华文具技术中心

公司在新建的爱华工业园, 建设4600平方米的爱华文具技术研发中心。中心下设产品开发部、技术部、项目开发部、市场研究部、标准化委员会、品牌管理部、消费者体验中心。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根据有关规定, 于2011年9月15日, 授予公司“中国学生绘图用品行业技术研发中心”荣誉称号。

——坚持自主创新, 实现产品差异化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 连续3年研发成果转换率超过95%, 在产品差异化, 工艺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2012年5月30日, 公司在杭州萧山名都大酒店召开“爱华文具‘共享成长2012’订货会”, 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多位经销商参加会议。订货会提供的“爱华”、“迪士尼”学生文具;“smato思迈特”文件夹、办公文具和“mondrian蒙德里安”美术用品 (油画颜料、丙烯颜料、水粉颜料、水彩颜料、国画颜料) , 经销商纷纷签下订货合同。

范例之三:学生用品必须安全环保

学生用品的属性决定了必须安全环保, 行业各单位严格执行《学生用品安全通用要求》 (GB21027) , 从产品结构、原材料、生产工艺等方面确保学生用品的安全环保。

△为防止学生在使用手工剪刀、卷笔刀、绘图用尺、文具盒等学生文具时, 发生因非功能性的原因产生学生的手和身体受到伤害, 在设计此类产品时, 要求棱角、毛边不能刺手, 儿童用剪刀的刀片为圆弧顶端等安全措施。

△为保障学生的健康, 油画棒、蜡笔、水彩画颜料、水彩笔、橡皮擦、涂改制品、学生文具的印刷部分、笔类等产品中的铅、汞、砷、锑、钡、镉、铬、硒等可迁移元素应符合规定。为了保护学生视力, 学生本册的亮度 (白度) 应符合规定。

△对于功能性的尖端、锋利刃等产品, 例如:圆规、剪刀、美工刀等, 在产品或包装上标注“警示语”。

范例之四:研发DIY学生用品, 提高儿童、学生的思维动手能力

面对应试教育, 学生将大量的精力化在背书、做作业。如何通过使用学生用品提供儿童、学生的DIY (Do It Yourself) 能力, 将教育与游戏、娱乐结合起来, 让他们寓教于乐, 在娱乐中学习, 提高儿童、学生的思维动手能力?

深圳云之彩美术工艺用品有限公司全力打造全新的美术创意文化, 让美术、手工、游戏结合, 帮助儿童及美术工艺爱好者体验新的创意生活, 有利于提高儿童、学生的DIY能力。研发生产不同于传统美术颜料的“学生颜料”、“工艺颜料”等美术用品, 出口美国、欧洲、澳洲和港台地区, 同时计划在国内市场打造全新美术创意文化。

“美术王国”有工艺颜料、学生颜料、美术颜料等几大类, 拥有固体颜料、珍珠粘土、蛛蛛颜料、果冻泥等十多项专利。可洗儿童广告彩、可洗儿童手涂彩、环保蜡笔、绿色蜡笔、可水洗蜡笔、多用途儿童工艺彩、DIY手工艺等产品受到儿童、学生的青睐。“美术王国”美术用品, 旨在创造色彩新世界。

佛山市顺德区启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电子积木, 具有手控、磁控、光控、水控、声控、触控、电控等多种控制方法, 有益于培养儿童的思维动手能力。产品受到外商欢迎, 出口量较大。

范例之五:用户至上, 研发绚丽多彩的学生文具

学生文具的消费对象和用途, 决定了她的品种、花色、种类多样化。“用户至上”是行业产品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各单位重视每年春秋两季学汛, 推出大批学生文具, 并把它作为企业产品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绚丽多彩的学生文具吸引着众多的经销商和广大学生群体, 基本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 也活跃了学生文具市场, 发展学生文具行业。

△广东联众文具有限公司坚持“产品缔造价值”理念, 每年春秋两次学汛都要推出一大批新产品、新品种、新花色, 品种相对齐全的学生文具, 吸引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不远千里竞相参加公司的订货会。

——各种款式的笔袋, 款式新、色彩漂亮。

——书包的花色繁多。

——美观的塑料书套。

——琳琅满目的新颖笔类。

△东莞市智高文具有限公司坚持自主创新战略, 加强研发力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坚持技术创新, 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开发、生产出具有高技术含量的系列文具。近年来, 公司获得了各种技术专利就达到300多项。

——赋予“3D彩泥”更好玩的理念, 彩泥包装有各种造型, 跳出了传统彩泥包装的概念。2012年, 在中央电视台等两大卡通卫视全年每天24小时滚动播出“智高3D彩泥”。

——2012年6月1日-8月31日, 举办“智高文具·我的笔袋我涂鸦创意设计大赛”。

——“转笔”是公司的新产品, 受到市场欢迎。2011年8月13日, 由转笔者之家论坛主办, 公司协办的“智高杯”首届全国转笔大赛在广州举行。转笔者之家论坛是中国大陆首个转笔论坛, 也是中国大陆最多转笔爱好者的聚集地, 曾以组织名义带领国内转笔爱好者参加了四届转笔世界杯。

△广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新产品, 在106届中国文化用品商品交易会上受到采购商的青睐:

——每年投资100万元用于开发削笔机新产品, 以确保每学期有新颖削笔机面市, 2012年, 推出了一大批新颖削笔机。

——练习本、英语作业本等学生用簿册, 坚持产品安全环保, 白度低于85。

△深圳齐心文具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新产品:

——变脸娃娃削笔机推出“削笔不断芯”的新理念。

——IPAD专用袋。

——B7单层拉练袋。

福建新代实业有限公司以创意产品促进公司发展, 推出了一批专利新产品:

——“自排式削笔机”有三项创新:可调整削出5种粗细的笔芯;可削直径5.5-7.2mm的园、三角、五边型的铅笔;具有“无需伸缩, 安全不夹手”等特点。削笔机刀座采用新颖高强度的纤维合成强化塑钢材料, 具有精准、轻便、使用安全等特点。

——“三角推拉擦”, 替换擦芯采用环保材料, 不含6P (DEHP邻苯二甲酸二己酯、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BBP邻苯二甲酸苯基丁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D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和DNO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 可随意擦净极细的边角字迹。

△广州新创博文具有限公司推出“至尚·创美”专利新产品——“梦幻水晶笔”, 具有“立体感、浮雕感、彰显时尚个性;晶莹剔透、啫喱光泽、让人心情舒畅;色泽亮丽纯正、绽放非凡创意;丝般顺滑、享受彩绘乐趣;干后防水、不易脱落;中性温和、健康无毒;清洗容易、乐享创意;DIY使用广泛、符合现代人个性化追求”等特点。“梦幻水晶笔”的功能很多, 在106届中国文化用品商品交易会是展位上, 工作人员用“梦幻水晶笔”涂在指甲上, 非常靓丽, 很容易清洁。

△真彩文具有限公司推出新产品:

——“储钱罐儿童益智彩泥”的特点:可爱卡通造型, 包装美观可当储钱罐用;手感好, 塑形佳;长久保湿, 不易干。

——“神奇油画棒”的特点:水性材料, 易清洗;材料细腻, 易着色;可以在纸张、塑料、玻璃、搪瓷、木头等多种材质上绘画。

——“小蛮腰六角彩色铅笔”的特点:铅芯直径3mm, 比普通铅笔的铅芯直径粗;色彩还原度高, 着色力强。

企业家人格与“组织灵魂” 篇11

佛印也好奇地问苏东坡:“你看我像什么?”苏东坡看看胖胖的、穿着黄袍的佛印,得意忘形地开玩笑说:“你像堆牛粪。”

苏东坡回家后把经过告诉苏小妹,炫耀说赢了佛印一回。

苏小妹说:“你这回输得很惨呢。”苏东坡忙问为什么。苏小妹说:“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看你像尊佛。你心中有牛粪,所以看佛印像堆牛粪!”

这故事虽然是虚构,但说明了一个真实:在一个人眼里别人的样子,其实是自己的一套现成的自检系统——看来看去,原来看的是自己!

管理者如果能擅用这套自检系统,对企业的成长也善莫大焉。

管理者看身边人像什么,以及相应如何待人,决定着企业团队之间如何相待。企业内部无论是什么样的制度、管理模式,其实最后都是管理者人格的外化。用《亮剑》里李云龙的话来说,一个部队的军魂取决于它的“军事首长”,他们“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逝,人员更迭,这支部队灵魂永在”!

可以说,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其实就是管理者待人方式的企业化。

“人”的问题,在“人”之外

最近笔者看了看电视剧《康熙大帝》,为精彩情节拍案叫好之时,也深为其中的政治智慧所折服,除鳌拜、平三藩,围绕皇权的博弈真可谓把传统管理者“驭人”的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

但事后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虽然康熙堪称“千古一帝”,但就在康熙除这除那,尽展东方驭人智慧时,正好是西方完成第一波近代化崛起,而且通过科技突破酝酿下一波工业革命之时。甚至在康熙去世的时候,西方的工业革命已经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序幕。

辉煌的东方世界,在当时的悲剧基因就是:纵然拥有高人一等的驭人智慧,但是这种斗争里最急切的事情,却并非创造价值!权力之争才是主线——仍然是传统的酱缸式斗争。而康熙去世才一百多年,中国就开始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整个酱缸都被打翻了。

现在很多管理者向传统智慧学经营管理,推崇某些“国学大师”,这虽有必要的一面,但其中明显缺乏现代企业精神的糟粕,却不得不防。

与这类“传统智慧”相对应,近几十年来,反而一位专事“灵魂工程”、从事教育改革的中学语文老师魏书生,却提出了另一个鲜明的口号:“多琢磨事,少琢磨人!”

这种精神的一大特色是,把人纳入事情来考虑。处人的同时,始终围绕着一起把事做大、把蛋糕做大这个目标。由此,不仅解放了生产力,而且还解放了人的心灵。

可以说,“人”的问题不在“人”之内,而在“人”之外也!

“多琢磨事,少琢磨人”,也是让管理者成为“空船”之道——许多人一起做事情,就如同大量的船只聚集在一起,其中难免有碰撞,如果是艘“空船”,即使碰到了其他船,别的船也不会有特别反应;相反,如果船上“明明有人”而撞到其他船,则其他船上的人必然格外介意。

“空船”之道,反而会大大提高管理者效率,减少自己的负担。“两岸猿声啼不住,‘空舟’已过万重山”!

“人”之内的忠恕功夫

而就“人”之内的事情而言,该如何处理?

这方面,中国哲学史大家冯友兰先生非常推崇“和而不同”的理念,以及“忠恕之道”的做法,团队里“和而不同”是目标,而“忠恕之道”——“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则是管理者的着力点。

既有“己之所欲,亦施于人”的忠,又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这全然是从管理者对自身欲望的体验出发,双管齐下。

《菜根谭》里有一句话,一直对笔者有很大启发:“不恶小人,礼待君子”,其阐释意为:“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对管理者确实如此,对令人厌烦的人(未必是传统意义的小人),首先要战而胜之的其实是自己的厌恶,能否“不恶”往往是关键。“不恶”然后展开有益的处理,才是问题解决的最佳“路线图”。而最好也是最理想的解决,就是把“不恶”进行到底,化敌为友,这真正是“完胜”之局。

“不恶小人”,其实是一种宽容。早年笔者曾经一头雾水地把一本名为《学会宽容》的书看完,却仍不大明白为什么要宽容,后来费了半天劲归纳出一句话出来——为什么宽容?因为如果能忍受住让自己难受的东西,那么老天爷必在后面给你以丰厚的奖励!这或者是事情本身的转机(出现转机的几率往往与宽容的程度成正比),或者是对自己的超越和成长。恐怕这也就是老话中的“吃亏是福”吧,怕的其实反而是不吃亏——占小便宜定吃大亏。

要知道,对管理者而言,除了行政权力赋予的地位之外,其“自然地位”是众人对他负有“债务感”的总和。

超越“面子问题”

美国兰德公司曾对中国人个性特征做过一个报告,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中国人普遍不懂得如何为了个人和社会的福址去进行富有成效的生活。潜意识里,中国人视他们的生活目的,就是抬高自己从而获得别人的认知。这样一来,一个人就会对‘保有面子’这样微不足道的欲望感到满足。”

此说也许有失偏颇,但面子问题确实是谈“人”的问题中所无法绕过的。以至于老舍先生曾专门写过同名的一出话剧。

这方面,笔者对一个犹太人的话有很深印象:“我们犹太人对八面玲珑的人以及很会交际的人不大欣赏,我们甚至会怀疑这种人因为是缺乏才能而特意在交际上用功夫,好补救他在能力上的不足。所以犹太人认为:成功的秘诀在于学问、知识、能力。至于人缘不好,常常和人发生争吵,这算不了什么。相反的,某些总是笑脸相迎的人大多是头脑空空的。”

确实,若太注意“抬高自己从而获得别人的认知”,那真的离头脑空空不远了。

真正的“面子”是什么?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子了。但是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但是,第二年,它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

其实,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时,那些不认可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可以忽略。

高自尊之道,是通过专注于成长,实现对环境的超越——在自己眼里觉得自己有面子,才是真有面子。面子绝非在他人眼中!管理

浅谈灵魂观及灵魂的功能论 篇12

一、信者心中的灵魂观

提及灵魂, 我们迎面而来的第一个问题便是:灵魂是否存在?这是一个不可避而不谈也是一个一直都很具有争议的话题。有人认为人死犹如灯灭, 在呼吸停止的刹那, 一切都不复存在, 其身后留下的一切与这个已经逝去的生命都再没有任何的关联与意义, 更没有所谓的“灵魂”的永生不死;与此相对, 也有人笃信灵魂的存在, 他们认为在人出生以前, 灵魂便已经存在, 甚至认为灵魂从来就没有像肉体那样随着生命的消亡而消失过, 只是伴随着人的出生, 灵魂有了可以依附的肉体, 当灵魂与肉体完成了结合, 一个完整的人便诞生在了这个世间。

自古以来就有人认为, 有生命的人由肉体和精神组成, 精神便是灵魂, 人死后, 灵魂便脱离肉体。《礼记·郊特牲》记载:“魂气归于天, 形魄归于地, 故祭求诸阴阳之义也。”人们常把魂魄连用, 魂指灵魂, 而魄实际上就是指人的肉体。到了汉代, 灵魂观念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 魂魄通指灵魂。灵魂依附于活人的观念在先秦就已经出现。据《左传·昭公七年》记载, 公元前535年, 晋国赵景子问子产伯有能否变成“鬼”, 郑国的子产回答:“能。人生始化曰魄, 既生魄, 阳曰魂。用物精多, 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 至于神明。匹夫匹妇强死, 其魂魄犹能冯依于人, 以为淫厉。”按照子产的解释, 人死后魂魄能够“冯依于人, 以为淫厉”, 并且生前用物精多的人其魂魄强, 强死的人比自然死亡的人魂魄强。在汉代仍然有魂灵附体的观念, 在正史和《风俗通义》中均有记载。

也有很多人是持着存疑的态度的, 不会断然否定任何一种可能性。一如杨绛先生在举了亲近者经验中的若干实例后所说:“谁也不能证实人世间没有鬼。因为‘没有’无从证实;证实‘有’倒好说。”因为我们可以举出关于灵魂存在的众多朦胧现象, 却始终无人能够拿出铁证来支持这一观点, 同样, 对于灵魂的不存在论我们也找不到任何有足够说服力的证据。大家都是根据自己的信仰或是生活经验而坚守着自己的观点, 这无关对错, 只是如果谈及与此有着若干关系的人生意义来, 则就大不相同了。坚信“有灵魂论”者与坚信“无灵魂论”者的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生活目标以及终极追求都是不尽相同的。

那么我们首先要问, 在坚信“有灵魂论”者的心里, 灵魂到底是什么?在肉体死亡以后, 灵魂又将何去何从?又以何种形式何种意义存在于那个我们不可视的世界里?在人活着的时候, 灵魂对于可视性存在的肉体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此刻, 一切都开始变得抽象。

首先, 灵魂是人们心中的一种精神存在, 其次, 灵魂有几个基本特征:一是魂由气构成, 具有飘升性, 因此魂又常被称为“魂气”;二是灵魂必有所附, 只有依附于具体的物或其他实体, 灵魂才能显示其存在;三是灵魂有知, 且灵魂的移动具有一定的可操控性。其中, 灵魂的依附性是一个重要的特征, 孔子说“祭神如神在”, 王充也指出:“墓者, 鬼神所在, 祭祀之处”。因此我们可以断定, 祭祀之所也是人们认为灵魂存在和依凭的地方, 从汉代画像和相关资料来看, 祠堂、宗庙、神主、尸体所在都是灵魂依凭之处。由此可知, 肉体死亡以后, 灵魂作为一种精神性的存在并不会随着肉体的消亡而消亡, 它会以“气”的形式飘升到诸如祠堂、宗庙、亡者画像等物体上依附而存, 但灵魂的实像究竟是怎样, 真如一团“气”吗?《论衡·纪妖》中说:“魂者, 精气也。”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中形容得很形象:“灵魂为稀薄的无实质的人形, 像烟雾或阴影, 又如一层薄膜, 能使其所附着的有形的物体生活及思想。无论生前死后都具有独立的意识, 能够离开其所附的有形物, 一闪而至异地。”

摩西第二戒说:“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 也不可做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 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犹太人的上帝是抽象的神, 需要通过语言进行抽象思考方能领悟, 而运用图像就是放弃思考, 因而就是渎神。那么, 灵魂同时也具有的这种无图可视性以及抽象神秘性, 便是诱使古今中外古往今来的人对灵魂一直不懈思考与追逐的原因之一吧。

苏格拉底曾说:“求知是每个人灵魂里固有的能力。”当时的智者宣称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本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 苏格拉底嘲笑道, 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苏格拉底也是相信灵魂存在的, 同时还坚信, 灵魂的不可改变性, 用现在的话来说, 你可以启动灵魂里原有的机制, 但却不能给灵魂编码输入他原本所不具有的功能, 这是古希腊大哲学家大教育家苏格拉底的灵魂观的一隅。那么, 作为尚不具有或是正在走向“具有”洞察人生智慧的路上的我们, 对灵魂的见解便难免局限于经验, 或者拘泥于自己还稍显幼稚的哲学观里, 于是, 我们说出的话便就难免落于肤浅或者平庸, 由此, 便也局限了我们所固有的灵魂的高度, 前提是, 如果灵魂存在的话。如果灵魂存在, 那么人的一生便是为灵魂洗尘或是致使灵魂蒙尘甚是蒙羞的过程。

二、灵魂的精神及文化功能

如今, 人们说及灵魂, 更多的是在谈一种精神追求。与自己的灵魂对话, 做最真实的自己, 追求灵魂的丰满与纯净。人对灵魂的想象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 有关灵魂描述的作品不计其数。如东晋史学家干宝的《搜神记》, 便是一本专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又有以《世说新语》闻名的南朝刘义庆的小说集《幽冥录》, 其中《庞阿》一篇描述了离魂以求爱情婚姻的故事;元杂剧《范张鸡黍》中张勋死后以魂入范式之梦, 刻画了两人深厚的友情;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 描写了杜丽娘因梦生情, 伤情而死, 人鬼相恋, 起死回生, 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痴情;《红楼梦》中的尤三姐也曾以魂入柳湘莲之梦, 诉说痴情;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更是记述了很多神仙狐鬼精魅的故事。

在西方的文学中, 同样也有很多作品涉及到对灵魂的描述。如但丁的《神曲》,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歌德的《浮士德》,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以及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等。因此, 我们可以说, “灵魂”在文学的世界里占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同时, 我们也应该明白, 这些以灵魂为题材的小说故事精彩的内容并非是仅供娱乐的, 它们所反应的精神内核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有些著作甚至可以作为后世人研究古人日常生活状况及当时社会风俗民情的辅证。

从古至今, 正是灵魂的这种不可视性以及神性与神秘性开发了人类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 使得文学的世界得到了充足的养分, “灵魂”对于今天文学之树的“根深蒂固、枝繁叶茂”有着不可忽视的功绩。这皇皇的文学著作便是灵魂的文化功能的最直观的体现。

三、灵魂观对丧葬文化习俗的影响

由于对灵魂的崇拜或是受灵魂观的影响而产生的各种精神性文化性的丧葬习俗活动, 也同样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

在我国的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发现了不少翁棺葬, 在翁棺葬具上大都钻有小孔, 专家认为, 这些小孔都是供灵魂出入的通道, 说明当时人已经具有了灵魂信仰的观念, 由此而产生了在葬具上为灵魂“钻孔开道”的做法。《左传·宣公四年》中提到“鬼犹求食”的观念, 人死后其灵魂仍像生前一样, 要在同样形式的建筑中处理政务和起居饮食。所以, 古代多朝皇帝都在陵墓旁建有仿宫殿建的“庙”和“寝”等墓地祭祀性建筑。东汉蔡昌《独断》云:“庙以藏主, 列昭穆;寝有衣冠、几杖、象生之具, 总谓之宫。”这样的观念影响了中国数朝帝王陵墓的建造理念。屈原在《招魂》中也曾这样写道:“魂兮归来!返故居些。天地四方, 多贼奸些。像设君室, 静闲安些。”希望死者灵魂不要游荡在天地四方, 而是要返回故居, 在画有死者肖像的室中安居, 一如生前安居在生时所居住的房屋里。

在丧葬习俗活动中也存在对灵魂的干预, 可以说, 从人死到下葬, 乃至以后的祭祀, 死者的灵魂都在生者的干预之中。在丧礼上体现为“招魂”一事, 从先秦就有招魂复魄一说。招魂有两种:一是死者去世一段时间后或尸体不见的情况下进行的招魂。如汉高祖母亲死于乱世, 尸体没有找到, 天下平定后遂招魂而葬:“沛公起兵野战, 丧皇批于黄乡, 天下平定, 使使者以梓宫招幽魂, 于是丹蛇在水自洒, 跃入梓宫, 其浴处有遗发, 溢曰昭灵夫人。”二是作为丧礼的一个程序, 死者刚死的时候进行, 这种招魂形式最为常见。在纳西族东巴文化的灵魂观念中也存在着“招魂”的做法, 纳西人认为生者和死者都是有灵魂的, 因此, 招魂又可以分为招生者之魂与死者之魂, 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使人平安。两者的招魂方式也是一样的, 最常见的是采取东巴诵经的方式安抚和恐吓鬼怪, 感化其心灵, 使之满意。此外, 喊魂也是一种常见的招魂方式, 常被用于东巴教的“赎魂”仪式, 普遍地被民众用于民间的招魂活动中。

从葬礼上看, 对灵魂的干预主要表现在“辟邪”上。阴间是黑暗的, “生为有生气, 见天地日月星宿之明, 亡死者当复知有天明时乎?窈冥之中, 何有明时?”。阴间又是充满鬼怪的, 《招魂》就把阴间称为“幽都”, 为了保护灵魂, 辟邪就显得非常必要, 周代就有驱邪的专职人员—方相氏, 其特征是“掌蒙熊皮, 黄金四目, 玄衣朱裳, 执戈扬盾”。在大丧送葬的过程中, 先驱到墓地后还要以戈击墓扩四隅, 祛除鬼魅。在已发掘的众多墓室的墓门上, 往往都刻有许多熊或方相氏的形象来用于驱邪。

古人的灵魂观给其生活带来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同时, 对中国的丧葬习俗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有很多习俗甚至在今日也依稀可见。

四、结语

从古至今, 灵魂观都不是一元的、系统的, 而是多元的、变化的。有人笃信灵魂的存在, 有人持着模糊的态度, 也有人是坚定的不相信任何鬼神和灵魂的无神论者, 如西汉杨王孙, 东汉王充、刘劭, 他们都是不相信鬼神也不相信灵魂的, 王充就曾对鬼神有知、灵魂穿着衣服的说法进行了辩证分析。对于信者, 便持着自己“有”的信念, 把握住灵魂观中积极的因素, 并凭着自己的努力, 追求最适合于自己天性的生活。对于不信者, 便持着“无”的观念, 同样力求活出自己想要的精彩。

摘要:灵魂信仰在遥远的古代就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但世人对灵魂的见解却从来没有统一过, 更没有出现一个以“灵魂信仰”为教义之核心的经典之作, 但这并不影响人们继续对“灵魂”的探讨, 更没有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 相反,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各自不同的灵魂观却极大程度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精神生活, 也使“灵魂”——这世界上神秘的一员, 成为了在卷帙浩繁的文学著作里的常驻之客。由此, 我们便不由得要谈一谈灵魂观以及由其而导向的灵魂的精神文化等功能。

关键词:灵魂,灵魂观,灵魂功能

参考文献

[1]高二旺.由汉画解析汉代的灵魂观念.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 2011.

上一篇:公路桥梁伸缩缝装置下一篇:城镇医疗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