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技术员岗位职责

2024-12-21

印刷技术员岗位职责(共13篇)

印刷技术员岗位职责 篇1

1 印刷电路板制造技术

印刷电路板是电子行业中最重要的基础电子不见,被广泛应用在几乎每一种电子设备中,存在于集成电路所在的每一个地方。[1]传统的印刷电路板制造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微影将金属附着于基板并将金属加工成为配线,最后基板上出现所需要的配线,使用喷墨技术能够达到微影技术无法提高封装密度的问题,简化制造步骤。

传统印刷电路制作技术在配线形状发生改变时需要改变微影制造是所使用的光罩,不仅增加了光罩的制作时间,而且需要进一步改变生产线和印刷电路板的种类,增加了生产成本。使用丝网印刷制作电路板需要进行如下流程:制阻焊膜底片、冲底片定位孔、清晰印制板、配制油墨、双面印刷、预烘、曝光、显影、热固。丝网印刷制作电路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于丝网印刷机具有较高的要求,印刷过程中印刷压力需要跟随电路板厚度的减小而进行调整,确保既不会损坏电路板又能够保证印刷质量要求,提高了印刷电路板制作成本。

2 喷墨印刷技术

2.1 喷墨印刷原理

按需式压电材料喷墨印刷利用电压脉冲驱动压电陶瓷元件是指变形,从而挤压出墨水腔内的墨水,当产生的瞬间压力能够克服流体表面张力时,墨水就可以从喷嘴口喷射出来。[2]在喷墨过程中由于艺术电压时造成的压电陶瓷元件产生反方向的应力导致墨滴产生颈缩,脱离喷嘴。

压电式喷墨头可以用来喷射任何液体或金属溶液,能够在较大温度范围内进行正常操作,在喷墨打印定量模式确定之后能够根据数字数据形成的数字化驱动来确定喷射位置、喷射面积、喷射厚度等具体的喷射参数,从而精确控制液滴大小,满足生产要求。

2.2 喷墨印刷技术优势

高分辨率。喷墨印刷系统能够通过精确定位,印刷网点小于1um,而丝网印刷无法达到如此高的分辨率。[3]随着等离子电视画面分辨率的提高和画质不断提高,部件图形的精度要求也不断得到提高,喷墨打印的高精度能够有效满足高档等离子电视要求。

数字化工艺。数字化工艺能够有效减少工艺流程,减少制版工序,降低工作成本,可重复利用,效果稳定。相对于丝网印刷过程低自动化水平、制作工序繁琐、生产周期长、重复利用性差的特点,喷墨印刷技术更标语生产线进行数字化流程管理,数字化工艺能够有效提高印刷技术的精确度和准确水平。

彩色印刷并一次成型。喷墨技术能够确保多个墨盒同时工作,多个墨盒同时工作能够满足图文排版过程中对于不同颜色的要求,根据数字化排版进行印刷,图文交错排版也可以一次成型,并且一次性制得多层膜和梯度膜等具有更优质性能的材料和结构。

设备结构紧凑。等离子电视屏幕尺寸不断增大,大面积的掩模版和丝网印版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容易发生形变,影响结构单元的精度,无法满足印刷设备越来越庞大带来的挑战。喷墨设备尺寸相对较小,在步进电机的带动下,可以轻松满足不同设备尺寸对于印刷设备的需求,同时采用喷墨印刷设备替代丝网印版,能够有效降低灰尘对于印刷效果的影响。

2.3 喷墨印刷技术弱点

喷墨印刷技术主要存在两个弱点:所用各类浆料难以满足喷墨头的工作要求;喷墨得到的图文网点相对较薄。目前的电子浆料大多是为了丝网印刷而研制的,适用于喷墨技术的浆料需要进一步进行研发才能够满足喷墨技术的要求,如喷墨技术中导电浆料和玻璃浆料需要改变配方和制作工艺才能够满足需要。

3 喷墨印刷技术在印刷电路板制作中的应用

3.1 应用喷墨印刷技术形成抗蚀、抗镀图形与字符

采用喷墨印刷技术形成抗蚀、抗镀图形与字符能够有效减少传统图形转移工艺过程中诸多生产过程,降低有机废水的处理和排放,提高产品生产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

3.2 应用喷墨印刷技术生产PCB产品

在基板上喷印导电图形、喷印介质层、填导通孔等形成满足要求的积层板能够将具有各种电子功能结构的材料通过印刷技术集成到电路板上。喷墨印刷技术使得音质电子吊炉发展成为一种崭新的电子产品加工工艺,被广泛应用于显示器、光电池等电子产品的加工过程中。

3.3 应用喷墨印刷技术形成埋嵌元件板和系统封装基板

采用喷墨印刷技术形成埋嵌元件板和系统封装基板能够简化生产过程,封装过程也由于封装基板的广泛使用而得到进一步简化。喷墨印刷技术形成埋嵌软件能够有效简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因为封装基本的使用而使得系统封装成为一件相对简单的事情,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4 结语

喷墨印刷技术能够有效简化印刷电路板的生产过程,并缩短其生产周期,因此虽然没有进入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但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由于喷墨印刷技术存在的诸多优点使得喷墨印刷技术在印刷电路板工业中的得到迅速推广和使用,并且具有成为产品生产主流之势,为印刷电路板工业的发展带来表格和进步。

摘要:印刷电路板是电子行业中最重要的基础电子不见,被广泛应用在几乎每一种电子设备中,存在于集成电路所在的每一个地方。喷墨印刷技术不仅存在诸多优点,也存在一定的弱点,在印刷电路板应用喷墨印刷技术时要合理利用其优势也有注意有效避免其弱点带来的隐患。

关键词:印刷电路板,喷墨印刷技术,喷墨技术

参考文献

[1]王振宁.喷墨印刷技术在印刷电路板中的应用[J].数码印刷,2009,08:56-58.

[2]林丽芹,蒲嘉陵.喷墨技术进展及在电子元件中的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06,03:11-14.

印刷技术员岗位职责 篇2

传统壁纸生产的特点

受上下游产业链的影响,传统壁纸生产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装饰需求强大,多样式、小批量的订单数量较多,印刷生产疲于应付。

(2)印刷生产中,凹版版辊数量随产品样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但是使用率却不高,严重占用流动资金和库房场地。

(3)印刷油墨及相关溶剂等耗材品种多且杂,小批量印刷生产时浪费巨大。

(4)壁纸连线设备启停频繁,前期准备时间长、能源消耗多,直接影响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

(5)在印品质量把控环节,对操作工的工作经验依赖性强,无法形成高效自动的检验标准,费工费时。

采用数字喷墨印刷技术生产壁纸的优势

由于数字喷墨印刷技术具有高速、精准、按需、可变、无版、环保、人为干预少、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正在逐步应用于印刷行业各领域,特别是对壁纸印刷领域会发挥更大的作用。那么,数字喷墨印刷技术会为传统的壁纸印刷带来什么改变呢?

采用数字喷墨印刷技术进行壁纸生产,各种不同的订单会在数字印刷生产管理系统中自动排序,并设置对应的工艺参数。数字喷墨印刷机以200m/min的速度运行,进行连续印刷生产所需的墨水和溶剂都由供墨站、墨水控制系统自动供给喷墨分配器和喷墨头,所有过程在少量操作工的监控下进行,可实现自动控制。而且采用水性墨水印刷时,产品更加环保,数字化的喷墨使图案色彩更加精细美观。印刷结束后将半成品收成大卷供后续的发泡、压花、收小卷等工序使用。印刷过程中不需要版辊、人工配墨、人工调色、一天停机数次进行订单更换等,同时也可减少停机期间热源的消耗等。

数字喷墨印刷技术的工作原理

数字喷墨印刷技术将产品图像(PDF/VT等电子文件)分解成像素数字量,然后将其传输到喷墨头装置,该装置一方面通过墨水分配器调取相应比例的墨水,另一方面通过喷墨模块将图像数据转换成喷嘴加热脉冲,在该脉冲作用下将调取的墨水喷射到承印物上。数字喷墨印刷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数字喷墨印刷部件的组成及作用

由图1可知,数字喷墨印刷主要由生产印刷图像管理系统、喷墨头分配器、喷墨头(含喷墨模块)、墨水系统、供墨站、图像质量检测系统6部分组成。

(1)生产印刷图像管理系统

该系统为源头,按照合同订单将生产图像转换成数字量并发送到喷墨头,同时负责生产顺序、生产数量、生产编号的管理和调度。

(2)喷墨头分配器

喷墨头分配器负责提供喷墨头所需的对应比例的墨水,并监控进出墨水的状态和过程。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比例阀控制喷墨所需墨水量、控制墨水在喷墨模块的装载和卸载过程、感应墨水温度和墨水压力、与墨水系统柜的中央处理器进行通讯交流。

(3)喷墨头

喷墨头作为核心单元,要接收来自三个部分的信号:印刷图像管理系统的生产图像数字信号、图像质量检测系统提供的套印反馈信号、检测辊编码器提供的主机速度信号。

对上述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后,就会输出总的数字量给定,供喷墨模块和墨水分配器使用。其主要作用为:装载和卸载喷墨模块、向喷墨模块发送数据、过滤并调节气压实现墨滴偏离、准确控制定位墨滴状态用于喷墨模块中的给定。

这里提到的喷墨头还包括喷墨模块。喷墨模块按照嚴格的尺寸关系分布在喷墨头底部的球状板上,其排布决定了承印物的幅宽,具体关系如图2和表1所示。喷墨模块的主要作用如下:接收来自喷墨头的数据,将来自喷墨头的数据转换为喷嘴加热脉冲,从而产生印刷墨滴和非印刷墨滴。

(4)墨水系统

墨水系统主要接收墨水分配器的墨水需求指令并按指令提供所需的墨水。其主要功能为:给供墨站发出指令,让其输入喷墨所需墨水,向墨水分配器和喷墨头供应墨水,向墨水分配器和喷墨头供应喷墨所需溶剂、添加剂等,回收从喷墨头到墨水系统返回的墨水,将废弃的液体转送到供墨站外部墨桶。

(5)供墨站

供墨站是数字喷墨印刷墨水的供给站,其主要由供墨系统和数据接收传输系统两部分组成。

①供墨系统

供墨系统配备墨水输入口和输出口。在数字印刷过程中,其输入口和输出口分别通过输墨管和储墨桶以及墨水系统柜连接,整个墨路系统为全密封真空状态,避免墨水与外界接触,防止墨水特性发生变化。该装置分为专色墨水桶、储墨桶、补充墨桶、回收桶等。

②数据接收传输系统

数据接收传输系统主要包含检测装置和数据转换装置。检测装置主要用来检测专色墨水桶中的墨位高度;数据转换装置主要用来将检测到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控制信号,再将控制信号传输到储墨桶或补充墨桶,以达到保证墨量的作用。

(6)图像质量检测系统

根据喷墨模块排布,用于壁纸印刷的数字喷墨印刷系统的图像质量检测系统可实现622mm或1244mm的配置宽度。摄像头读取图案和色标,自动实现摄像头和喷墨模块的校准、喷墨模块之间的缝合以及色组间的套准和控制等功能。

为了满足壁纸印刷的高性能要求,与其配套的数字喷墨印刷机的结构也需做相应改进和提高,图像质量检测系统对其平台的结构要求主要有如下几点。

①料卷通过偏差应控制为±0.65mm。

②料卷张力范围为10~25kg。

③料卷张力控制精度为±4.0%,料卷速度控制精度为±0.5%。

④测速辊输出编码器精度为3600脉冲/英尺。

⑤采用低惯性驱动辊。

⑥采用伺服电机或变频驱动控制结构。

⑦伺服电机直联驱动辊。

⑧驱动系统之间通过工业以太网、串行实时通信系统Ⅲ和SSCNET网络接口完成。

⑨印刷区域的导向辊数量最少化。

⑩料卷温度小于50℃,避免喷墨头墨滴的凝结。

?纸张类材料采用红外干燥技术进行干燥。

?去除空气中的水分对干燥过程至关重要。

物料印刷岗位职责范本 篇3

2、协助部门经理制定工艺管理制度,工艺指导书及相关工艺文件,负责文件的修订与完善工作;

3、负责涂墨品的工艺方案及工艺流程的设计、调整,对现有工艺流程中不合理项提出改进方案;

4、负责收集油墨特性,新工艺,新技术等资料,为工艺制程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5、负责定期培训工艺员及生产操作人员,以提升工艺技能水平;

浅谈塑料印刷技术 篇4

1 塑料印刷的材质分类

塑料制品的种类繁多, 但就丝印方法来说, 片材及平面体用平面丝印法;可展开成平面的弧面体用曲面丝印法;异形制品则用间接丝印法。塑料制品固树脂、添加剂及成型方法的不同, 其表面性能的差别很大, 尤其是表面的平滑性、极性及静电等问题, 成为塑料丝印产生故障的根源。

1.1 聚氯乙烯塑料。

聚氯乙烯塑料具有色泽鲜艳、不易破裂、耐酸、耐碱、价格低廉等优点。但由于制造聚氯乙烯塑料时, 加入的一些辅助材料, 往往带有毒性, 所以聚氯乙烯制品不宜盛放食物。聚氯乙烯薄膜花色品种繁多, 市售的五颜六色的塑料布、人造革等大都是聚氯乙烯产品。

1.2 ABS塑料。

ABS树脂塑料, 是一种工程塑料。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电视机、计算器等产品以及国民经济许多领域。ABS塑料是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由于ABS塑料是三元共聚物, 因此兼有三种组元的共同特性, 丙烯睛能使共聚物耐化学腐蚀和具有一定的表面硬度;丁二烯能使聚合物具有橡胶状韧性;苯乙烯可使聚合物具有易加工成形的特性。ABS塑料有各种颜色, 制品具有光泽的外表, 吸水率低,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抗冲击强度和表面硬度, 有较好的尺寸稳定性。

1.3 聚乙烯、聚丙烯塑料。

聚乙烯 (PE) 塑料:聚乙烯塑料用途广泛, 可以通过挤出、注射等成型工艺制成各种成品。聚乙烯在多种溶剂中不清, 但在温度超过70℃时, 聚乙烯能少量溶解于甲苯、乙酸戊酯等溶剂中。聚乙烯这一性质, 为表面涂饰提供了条件。可用加热溶剂浸泡塑料, 使其表面溶胀, 破坏部分结晶来提高墨膜在塑料表面的附着力。

聚丙烯 (PP) 塑料:聚丙烯多年来是塑料发展的重要品种之一。适用于一切成型方法。可做各种管材, 各种箱体及薄膜、纤维等。

1.4 电子产品塑料部件。

电子产品特别是无线电产品如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等, 对于外观的要求是很高的。美工设计人员对产品的外观装饰是非常重视的, 而我国目前用于外观装饰的工艺较少, 限制了美工人员的思路, 使他们只能通过产品的尺寸, 各种线条的运用, 塑料本身有限的颜色, 来改变产品的外观。

1.5 塑料标牌。

近年来, 塑料标牌及塑料成型后进行丝印图形文字的装饰部件发展很快。如在聚氯乙烯硬板 (PVC板) 、聚碳酸酯、ABS、有机玻璃、改性聚苯乙烯的塑压件上进行,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取得了良好的装饰效果和经济效益。

1.6 仪器面板。

面板的表面材料可能是金属、各种塑料和油漆等, 选用合适的油墨, 在面板上丝印一些文字和图形, 表示仪器设备的一些功能, 同时也美化了面板。网印的文字和图形要求清晰、附着力好、耐磨, 而且也要求色调柔和素雅, 给人们以美的感觉。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用丝印工艺如何提高面板的质量。

1.7 彩色涤纶标牌。

涤纶标牌是国内近几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标牌品种。由于它具有色彩鲜艳、装饰性好、粘贴方便、制造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 因而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 并迅速在高、中、低档电子产品、家用电器, 以及文化用品上得到了普及应用。目前国内已有许多专业化的工厂生产这种标牌。

2 塑料印刷工艺的注意事项

2.1 印刷机。

塑料印刷机组的印刷速度是由印刷机各印刷色组间走纸距离的长短和烘干箱效果的好坏来决定的。各色距离越长和烘箱的效果越好, 印刷的速度就相对越快, 反之印刷速度就会上不去。印刷机的套版精确度, 除了要求印刷机前后各个部位的运转同步外, 还特别要求各部位的张力控制系统平稳性好, 只有张力控制设计合理, 放料平稳, 收卷稳定, 印刷才不会跑版, 才能保持套色的精度。

2.2 印版。

凹印版的制作分腐蚀 (手工版) 和电雕 (电刻版) 两种, 目前手工版价格低廉, 但是印刷效果还是电雕版好, 尤其是层次版。在实践中发现, 电雕版对油墨要求较高。印版制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印刷效果的好坏。

2.3 油墨。塑料凹印油墨, 分溶剂性油墨和水性油墨。溶剂性油墨又分为表印油墨和里印油墨 (复合油墨) 。

表印塑料凹印油墨:表面光滑有光泽, 较里印油墨耐摩擦, 有气味。复膜加工时宜采用单组份胶水, 与双组份胶水结合性差, 注意上胶量不能过大。表印油墨又分普通油墨、耐水墨 (饮料包装墨) 、标签墨 (挂历墨) 、透明墨等。耐水墨主要用于牛奶包装、饮料包装和冷冻食品包装制品上的印刷。标签墨则非常爽滑, 防粘连、耐划伤, 是印制各种标签的最佳油墨。透明墨是用于印制镀铝箔和铝箔的专用油墨。

2.4 复合。

塑料软包装的复合, 分淋膜挤出复合、干式涂胶复合和无胶热压复合等。挤出复合是指将PE或PP料热溶后挤出成膜, 热压复合在印刷膜上形成复合成品。特点是造价低、减少胶水污染。但是要选择好挤出用料的瑾及控制好挤出温度, 并在成膜间加少量的胶或AC剂作偶连剂, 效果会更佳。

总之, 塑料印刷产品因为其固有的特点吸引了正在成为印刷产品的热点印刷品。塑料印刷技术也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变得越来越成熟。

参考文献

[1]李茂斌.塑料薄膜印刷[J].中国包装, 2007:05.

最新印刷技术和设备 篇5

在柔印领域,W&H公司拥有三款经典机型。第一款是NOVOFLEX,印刷宽度最大为1650mm,印刷周长最大为1250mm。第二款是MIRAFLEX,这款机型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组合和配置,因此得到了全球客户的欢迎。问世至今,不到十年的时间内,MIRAFLEX在全球已经拥有400多台装机量。第三款是VISTAFLEX,这款机型的特点是自动化程度高,高速运行稳定,换单简易迅捷,既适应印刷大规格印单,也方便小单快速更换。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甚至非常适合印刷透气膜,在很薄且延展性很好的PE透气膜上,实际印刷速度可以达到800m/min,印刷宽度最大可达2200mm。这三款机型既可以印刷薄膜,也可以印刷纸张或复合材料;既可以使用溶剂型油墨,也可以使用水性油墨。

在凹印领域,HELLOSTAR SL/SE 8凹印机同样具备非常优秀的性能,并在国内受到相当多的高端用户的认可。

当前,除包装的质量和创新性以外,包装的可持续性是品牌商关注的第三个采购要点。相比传统的金属罐、玻璃瓶,软包装这种新型的包装方式给品牌商带来了更多的资源节约以及更灵活的包装形式,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说到软包装,当然离不开印刷。对于印刷而言,油墨是确保包装产品是否可持续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油墨包括溶剂型油墨、水性油墨和UV油墨三种类型,其中水性油墨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因为其使用的溶剂量最少,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环境和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与使用传统油墨不同,卫星式柔印机在使用水性油墨时,必须要考虑采用不同的装置或者进行特殊的处理。比如,刮刀材质的选用;特别设计的干燥系统,以提升设备尤其是对于水性油墨的干燥能力;电晕处理的特别设计;配置专门适合水性油墨印刷的油墨系统;选择与水性油墨性能匹配的网纹辊等。仅在东亚地区,如中国大陆和台湾省、日本、韩国,就有10多台W&H柔印机可用于水性油墨印刷。

值得一提的是,使用溶剂型油墨的W&H柔印机,拥有独特的油墨清洗系统,可进行全自动在线清洗,换色时只需3.5min即可清洗完毕,极大程度地节省了溶剂使用量,缩短了换单时间。而且,同台W&H柔印机既可以使用水性油墨,也可以使用溶剂型油墨,切换非常方便。

仓库保管员岗位职责(印刷公司) 篇6

2.熟悉仓库管理业务,负责对库存的各种材料名称、型号、规格以及它们的分类和编号的登记工作。

3.熟悉本厂所需原材料的使用情况,及时向厂领导提供库存情况,制订采购计划。

4.根据领料单发放各种纸张、油墨、配件等,各类物资出库要有领用人签收。

5.负责仓库的整洁和卫生,经常检査材料增减变化情况,及时向厂领导反映。

6.严格遵守安全防火制度,定期检查消防器材和仓库防火设施。

印刷制作组工作职责 篇7

2.正稿员,负责落实美工导演的设计草图和撰稿员的初稿。高质量地制作广告正稿,寄给报社、杂志或印刷厂,负责广告的美工技术处理。

3.美工,负责把美工导演的初步创意变成视觉上的具体图案,要求有快速绘画的才能。

4.排印,负责各种字体设计的选择和排版。要求熟悉印刷业务,并能很好地理解各种广告设计与各种字体运用的关系。

5.校对,负责印刷清样的文字校对工作,修正版面的印刷错误和文字错误。

数字印刷技术及其设备(十八) 篇8

1 组版

需要印刷的文字、图形、图像信息经过计算机处理后,需要按照印刷品的需要,进行图文合一的组版,如书籍、期刊需要按每页的要求组成图文合一的页面;报纸印刷需要按每个版面要求组成图文合一的页面;包装印刷需要按包装要求的单体组成图文合一的页面。

2 拼大版

组版组成的页面除少数包装单体外,大部分是比印刷机印刷幅面、照排机、计算机直接制版机的幅面小。因此,在输出印刷需要的整页页面的胶片、印版前,还需要将数量不等的印刷页面按要求组成整页页面,这就是整页组版,即拼大版。

拼大版是按照印刷版面的幅面和印后加工要求,将组版完成的多个页面或包装单体,组合成印刷整页页面。对出版类活件,要按照书帖折手规格安排页面位置和朝向;对包装类活件则按照包装设计单体的形状、尺寸等安排各单体的位置和方向。

为了保证印刷质量和印后加工品质,在印刷版面上还需要安排多种测控元素,如印刷测控条、套准和裁切标记,色版标记等。

在拼大版的过程中,形成印张幅面、套准线和测控条参数(样式和位置)、折手方式,裁切位置和路径,装订/成型参数等生产控制信息。

3 折手

大多数书、报、刊和包装印刷品,在印刷完成后需要经过折叠再现设计者的页面顺序要求。如书籍和期刊需要按页序折叠装订成册,报纸需要按页序折叠形成一份报纸,很多包装印刷品需要折叠,做成包装箱(盒)或袋,这个过程就是折手。折手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拼版。

栅格图像处理技术

1 栅格图像处理器

①栅格图像处理器的作用

栅格图像处理器简称RIP(Raster Image Processor),是印前处理流程中最核心的部件,它直接关系到输出的质量和速度。栅格图像处理器的主要作用是,对页面内容制作软件生成的页面描述文件进行解释,生成打印机、照排机、CTP、数字印刷机等光栅输出设备,能够记录的点阵信息,然后控制输出设备,把页面点阵信息记录到纸张,胶片等输出介质上。

RIP是直接体现系统开放性的关键,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页面描述语言是PS和PDF文件。早期的RIP只能解释PS文件,目前大部分RIP不仅可以解释PS和PDF文件,而且可以解释支持个性化打印的PPML文件和VDX文件。

图像加网也是RIP的重要功能,RIP的加网算法直接影响到图像质量和输出速度。

②栅格图像处理器的分类

RIP通常分为硬件RIP和软件RIP两种,只有少数软硬结合的RIP。由于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软件RIP逐步成为主流产品。

硬件RIP可以理解为一台专用计算机,专门用来解释页面内容和加网计算并控制输出设备。由于过去计算机性能较低,而且加网计算非常费事,同时加网算法适合做专用芯片,因此,以前常常采用硬件RIP来提高处理速度。

软件RIP是通过纯软件,由通用计算机主机对页面描述文件进行解释和加网,然后把生成的页面点阵数据送给输出设备输出。与硬件RIP相比,软件RIP有很大优势:首先,软件RIP,升级非常容易;其次,随着计算机主机性能的提高,软件RIP的速度也相应提高。

③栅格图像处理器的功能

A 兼容性:能够直接解释和输出各种排版软件生成的最新版本的PS文件和PDF文件。如Post ScriptLevel 3.直接解释PDF 1.3、1.4,1.5、1.6。应该指出,有些RIP虽然可以解释PDF文件,但不是直接解释,而是在RIP内部有一个转换程序,先把PDF文件转换为PS文件,然后再进行解释。这样会影响RIP处理PDF文件的速度。

B 加网质量:加网质量直接影响印刷品质量。加网算法直接影响加网质量,因此,要求RIP必须具有高质量、高性能的加网算法。对于加网来说,高质量和高性能往往是一对矛盾,精细加网计算量很大,相对会降低速度。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目前RIP基本上可以满足需求。

C 解释速度:解释速度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当然受到用户的重视。但印前输出整体速度,还与照排机、CTP,数字印刷机等的记录速度和网络传输速度有关,应该考核输出系统的综合效率。

D 作业提交方式方便灵活:RIP应该能适应不同的作业提交方式。目前给RIP提交作业的方式有3种:第一种是网络提交。操作人员完成组版后,把页面描述数据通过网络发送至RIP。第二种是手工提交。在RIP操作界面上,手工选择作业文件提交给RIP。第三种是热文件夹提交。在RIP主机上设置一个文件夹,RIP每间隔一定时间,就会自动扫描该文件夹,然后按顺序自动处理,输出文件夹里的所有作业文件。

E 支持网络打印功能:不仅操作方便,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不同的硬件之间使用,即跨平台系统使用。

F 预览功能:在输出之前,操作人员可以预览RIP生成的页面点阵内容,检查版面内容是否有错,避免出现错误和减少浪费。如果流程和网络允许,预览还可以在客户端进行。无论是单页还是大版,都可以在客户端预览。

G 拼版功能:一般照排机胶片宽度是固定的,使用拼版功能,可以提高效率,有效利用胶片,减少浪费。对于CTP来说,必须提供多种拼大版方式,生成的大版能够满足印刷、印后加工和输出印版的要求。

RIP涉及的主要技术有:

1 图文光栅化技术

包括文字和图形的高速填充技术、字型的HINT技术、文字的高速Cache技术、图形和图像处理技术。

2 数字加网技术

包括调频、调幅、混合等加网技术。加网质量直接影响印刷品质量,特别是在彩色印刷品时,加网质量非常重要。

3 对多种文件格式的解释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的页面描述文件格式主要有PS,PDF,PDF/X、PPML、PPML/VDX、TIFF等。PS、PDF虽然是美国Adobe公司提出的,但应用广泛,是实际上的工业标准,其余的都是ISO标准。因此,RIP必须能够完整,高效地解释这些不同格式的页面描述文件。

4 字库解释技术

目前流行的字库格式有TrueType字库,Typel字库、CID字库、OpenType字库。是否拥有能够完整、高效的解释这些不同格式字库的技术,是衡量RIP性能的重要指标。

5 色彩管理技术

包括不同色彩空间的转换技术、ICC校色技术、高保真分色技术、专色技术等。

6 陷印技术

陷印(Trapping)技术,也称补漏白技术。主要是解决彩色印刷中套印不准的问题。目前的陷印技术主要有两大类,即基于图元的陷印技术和基于像素的陷印技术。

7 拼大版技术

拼大版技术,也称折手处理技术。拼大版就是将出版物单个页面或包装印刷品的单体页面,按印后加工需要,组成印刷整页页面。拼大版对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非常重要,因为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必须直接出印刷需要的印版。而不象CTF系统输出胶片后,可以用手工拼版方式拼出整个印刷页面后再晒版。

印刷技术员岗位职责 篇9

印刷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综合性学科,在印刷教学与培训中,若要提高印刷水平,理论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另一方面,要印刷出高质量的产品,必须通过实践才能熟练上手,否则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

目前,各印刷专业高校教学课上所开展教学工作的形式大都是使用文字、图片或屏幕展示静态照片与动态视频等,得到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1]。即使是现场教学,也由于设备有限并且考虑到时间、空间、安全等因素,而造成学生对设备内部的结构以及印刷机总体工作流程无法充分了解,难以表现机器运转过程中的动态特征与内部状态,以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为此搭建“印刷机虚拟教学系统”,在构建虚拟实验室的架构方案时参考“3D-Virtools-Moodle”[2], 并参考三维虚拟交互技术在建筑史教学中的应用[3],使学生能够在虚拟的空间中自由学习,以此来满足对印刷机内外部构造可视化及对其工作流程进行仿真的需求。

1虚拟教学系统概述

构建主动交互式虚拟环境,开发虚拟教学系统对于改进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主要有以下作用:

1解决实验设备老,旧,少的问题。由于经费紧张设备更新不及时,高校很多设备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国外新型设备也无法引进,供学生使用的实验设备数量又有限。虚拟教学使学生能在电脑上学到各种实验设备的操作方法。

2解决安全隐患问题。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培训远比在现实环境里安全。虚拟环境中学生的误操作,不会导致设备的损坏或人员的伤亡。

3解决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问题。学生不需要到专业实验室或在规定的时间进行实验。只要有网络便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4使学生脱离了枯燥的课本教学。通过计算机将虚拟演示、交互培训和考试结合在一起,提高了教学效率,扩充了教学的功能,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些对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形成有极大的影响。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对实物的仿真建模,使得实验场景真实再现,学习者通过键盘、鼠标等对虚拟实验设备进行操作从而达到实验教学目的。

1. 1系统框架

针对印刷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4]。印刷机虚拟教学系统,通过软件的形式模拟印刷机的各种实际操作流程,包括印刷机的操作与调节、印刷故障的分析与排除、印刷过程控制等多个方面的功能,其目标是能够通过软件仿真来对实际印刷过程各个环节的操作进行模拟。

学生通过在一个逼真的虚拟环境中与虚拟印刷机实时的交互操作,让他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以达到教学目的,并能够通过网络接口实现对系统的远程访问。系统详细框架如图1所示,整个教学系统由三个模块组成: 视觉模块主要包括印刷机的建模和图形引擎; 交互模块主要包括印刷机相关控制及操作; 控制模块主要包括外围的一些操作和显示设备。

1. 2系统设计流程

构建印刷机虚拟教学系统首先按其功能结构需要来进行划分[5],使用Solid Works建立三维模型,然后经过photoshop辅助贴图后把模型导入到3DSMas中对模型进行渲染和优化,最后将三维模型导入到Virtools开发环境中,对场景中所需的实体对象进行初始化,然后实时监控场景实体状态,同时通过脚本对交互行为进行控制及管理。如图2所示为具体系统设计流程。

1. 3该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满足对印刷机内外部构造可视化及对其工作流程进行仿真的需求,开发印刷机虚拟教学系统重点需要达到以下效果:

1为满足对印刷机内外部构造可视化的要求, 对印刷机需进行360度全景浏览,以及对印刷机局部地区放大详细观察,甚至是内部结构的观察。

2为完成印刷过程的模拟,使受训者能够通过外部交互设备与虚拟场景进行交互,其中包括模拟手动操作以及模拟操作面板的按钮操作等不同行为模式。并且为了保证场景的逼真效果,在交互过程中不能出现模型之间的穿透现象。

3印刷机作为大型设备,其零部件较多,需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并且在满足虚拟教学系统的功能需求的前提下没有卡顿的现象。

下面将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印刷机虚拟教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2. 1动态生成技术

印刷机作为大型设备其零部件极多,以海德堡印刷机为例其德国零部件中心一般常备就有十三万种零件。虚拟教学环境的图形渲染是实时的[6]。为了实现内外部构造可视化以弥补现实教学中的不足以及保证印刷机虚拟教学系统的流畅性,需使用一个自适应的过程,即当视角到了某个范围或角度时场景内的模型相应地实时变化,以保证如此大的场景在运行时没有卡顿现象。

动态生成技术的应用是将大场景中的元素进行有组织、有规律的分解,形成主场景文件以及多个子加载文件,如把印刷机各色组的印刷模块进行划分, 并通过虚拟场景管理方法按需进行实时地重构,通过动态加载和生产来实现印刷机虚拟场景的成型。其中主场景包含了动态加载方法、生成对象的管理模块等,图3为动态生成虚拟场景的原理图。

设虚拟环境中,视点View( 位置坐标[Px,Py, Pz]) ,与所需操作的设备或物体( 位置坐标C( i) = [Cx( i) ,Cy( i) ,Cz( i) ]) 的空间距离为D( i) ,则:

根据公式( 1) 距离D( i) 的计算,可以通过脚本来控制实时模型,从而达到动态生成,以解决了印刷机虚拟场景过大而造成卡顿的现象。

2. 2碰撞检测技术

在模拟印刷机过程时牵涉到大量零部件相对位置关系,它们相互独立却又关系紧密。如在刮墨回墨的过程中刮墨刀,液压泵,刀架等形成一个联动系统。如图4为刮墨过程演示图。

调节刮墨刀的压力以及印刷过程演示时都会涉及到刮墨刀与丝网的接触问题。在此过程中,通过碰撞检测使之不发生穿透现象,同时也可以通过Test检测来模拟压力测试,距离测量以及模拟调试等,使虚拟印刷过程更加逼真。

由此可见碰撞检测毫无疑问是印刷机虚拟教学系统必须要解决的问题[7]。更何况印刷机在工作时有很多模块同时运转,因此对于碰撞检测的要求也就更高,不仅需要有碰撞检测功能,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还需要保证运行速度以及真实性。

1球形包围盒检测法

最常见的可以使用球形包围盒检测法来检测两个不规则 的运动物 体在虚拟 场景中是 否发生碰撞。

首先动态拾取操作对象,然后分别对需要检测的虚拟对象创建球形包围盒( 即碰撞检测边界) 。获取两个球体各自的半径r1、r2,以及两个球心之间的距离Dis。根据球形包围盒碰撞检测算法,判断两个实体是否发生了碰撞。

式( 2) 中对Dis与r1 + r2做比较。如果发生了碰撞时即将进行碰撞响应。在Virtools里首先用参数操作Get Distance得到物体A和物体B之间的距离,然后计算各个圆的半径,最后的检测用功能模块Test来实现。对应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响应方案。如图5所示球心包围盒检测法流程图。

2盒式检测法

盒式检测法是定义一个长方体盒子,它有顶点八个、边十二条和面六个。根据需要计算三种不同的碰撞形式如表1所示。然而要完成这三种碰撞检测数据处理量较大。因此每次相交检测时进行一定特殊的选取方式,为了把计算量降到最小。

3印刷机虚拟教学系统碰撞检测的选取

对于印刷机虚拟教学系统的零部件而言,选取盒式检测法来做碰撞检测。因为其零件的形状相对比较规则,并有自己的标准件库,采用盒式检测法能够满足系统对于运算性能的需求。

2. 3 LOD模型处理方法

对于大型印刷机来说,整个印刷机每一个设备都涉及到众多的模型结构的渲染处理,包括静态的和实时的。一个工件,如印刷辊子,同一时间辊子有几十个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需要同时得到处理,这给系统处理与计算带来非常大的负担,考虑到印刷机虚拟教学系统是面向大众的,对于家用电脑,这种程度的计算及实时渲染已经大大地超过了其处理能力。因此需要通过一定的处理方法来降低实时的数据处理量且不影响使用。

在印刷机虚拟场景中的某一个视点或者视向, 每次只能看见部分模型,而其中看得见的也有远近之分,远了看不清细节情况。为此,在不影响整个虚拟系统的分析处理以及整体功能的前提下,将模型层次细节显示技术的简化处理。

在不影响视觉效果的条件下,对同一物体建立几个不同精度的几何模型,根据物件与视点的距离来选择显示不同细节层次的模型,从而加快系统图形处理和渲染的速度。

在距离观察者距离d分别为5m、20m、50m、100m时,所看到的细节情况随着距离d的增加由详细到模糊逐渐变化,就根据这种情况定义静态模型的各个距离模型m( i,d) 。可见m( i,d) 是一个随距离变化的连续函数,但这样处理的难度仍然非常大, 难以解决面临的问题。为此,通过使用分段模型函数来构成第i个模型集M( i) ,以有效地降低处理负担模型在运行处理时,按照视点的距离d的改变进行触发并替换模型。算法如式( 3) 所示。

经过上述处理后,5m内的所有工件能看到细部结构,同时将去除100m范围外所有的工件模型。从而在不影响应用的情况下提高了处理速度。图6是不同距离观看印刷机时所看到的整体外观,以及内部构造的对比图。

3印刷机虚拟教学系统交互的实现

在印刷机虚拟教学系统中其交互主要体现在控制虚拟场景中的印刷机实体模型[8],通过选择被操作实体模 型,控制其运 动,操作虚拟 面板仿真 演练。

除了使用数据手套、三维鼠标、位置跟踪器等专有的交互硬件,也可以采用普通的键盘和鼠标来完成交互任务。例如三维实体模型的拾取、运动等操作可以通过鼠标事件来完成,一些既定任务的快速模拟等可以通过键盘事件实现。

在Virtools中实现虚拟物体的移动和旋转使用的BB模块实现过程如图7所示。

每一次循环都执行了一次Bezier Progression( 贝塞尔级数) ,Delta值与所构建物体的Vector的坐标值之间的乘积,即被设置对象沿着乘积的数值,做一次相应的位移。在对象旋转控制中,Bezier Progression中Delta数值的Multiplication是和Angle( 角度) 之间进行的。位移S的运算方程如式( 4) 所示,旋转角度M的运算的方程如式( 5) 所示。

印刷机虚拟教学系统使用户通过网络进行在线学习[9]。该软件主要功能有以下5点:

1自由观察仪器设备。

2自动浏览与原理演示功能。

3仪器操作练习。

4实验过程模拟。

5分析故障诊断[10]。

以丝网印刷机为例,其最终实现的印刷过程如图8所示,在这里只列举了主要的步骤。

用户可以模拟真实的操作面板进行仿真操作, 如图9所示为虚拟操作环境。

其次应用动态生成技术,根据虚拟场景中的不同视点和视向,场景模型实时地替换,在保证显示模型质量的同时提高流畅度。同时通过隐藏外壳的同时精细化内部模型,以满足内部构造可视化的需求。

4结束语

当前印刷专业学校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如何弥补传统实验教学中的缺陷,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学成本,快速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开始使用计算机网络这种现代化的手段进行网络化教学。通过建立虚拟的学习环境来模拟设备和维护流程中的实际操作,使学生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操作学习体验。相比于传统培训方式,虚拟教学主要具有以下几项优势:

1培训的环境不受限制。

2重复性操作培训不受时间限制。

3误操作时没有设备损坏和生命危险。

印刷厂计件员工岗位责任制度 篇10

为了加强生产管理,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公司提倡计件,现给予计件车间员工订出如下条例制度:

1. 计件员工必须服从生产安排,按公司的生产工艺流程、质量要求生产,如有违反者初次罚款5元,重犯者罚款10-50元,或视情节严重而定。

2. 在生产过程中如发现有印刷和啤机质量问题及其它质量的半成品要及时向主管反映,要经过主管确认后才可以生产,不经过主管确认自作主张生产或丢掉的一张,发现将被罚款5—10元。

3. 每个员工生产出来的成品都要写上本人的工号,如发现漏写或写错罚款5元,如质量、数量造成公司的信誉和效益问题,初次罚款10元,重犯者后果自负。

4. 下班后要关灯、关风扇,下午下班后要把剩余的胶水倒回原桶(加班除外),掉到地上的绳子、用剩的绳子、做手挽袋的底板必须放回原处,如不及时捡起来,不放回原处,胶水不倒回原桶,而被当班主管发现,将罚款5-10元。

5. 按主管的要求领货,做手挽袋人员做完100个后再领100张继续做,台面和台底必须保持干净,如有违反者每次罚款5—10元。以上条例制度,在一年中都没有违反者,公司在年终给予奖励。或视员工个人素质而定(本制度从2003年12月1日起实行)。

数字印刷技术实习参观体会 篇11

6月26日、27日两天上午,在郑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两个印刷厂,一个是现代化先进的数码印刷厂,另一个是传统的印刷厂。虽然同为印刷厂,但是两者之间还是有些许不同的,最主要的是体现在机器上。

在参观的中印快印印刷公司时,店长为我们详细的讲解了现代化数字印刷的优点,例如价格便宜,使得成本能够大大降低;方便快捷,通过电脑的设计、排版,节约了宝贵的时间;环境污染也相对较小。与此同时,还为我们讲解了印刷机的用法,打印原理等。通过一个工程师的讲解,大概了解了富士施乐数字印刷机的使用原理和过程,是一款静电成像式数字印刷机,并且为我们展示了内部结构,还有一些印刷刊物等。对于印刷来说,传统的是有4个色组成,红、黄、蓝、黑,那也是所谓的CMYK色彩。现代印刷的PS版代替了以前的传统版,现在通过传输电子文件打印在PS版上,在通过光的折射来成形,其效率、质量都提高了许多。基本的顺序为通过电子文件的处理以后,打样出来再进行确认,样品确认以后就进行平版,打印出成品。

而瑞和印刷公司是传统印刷公司,在目前的印刷市场中还是传统印刷占据主导地位,并且传统印刷也有自己的优势,如技术成熟,可以实现高速印刷,大批量印刷成本低。我们还进入工厂去体验整个印刷过程,从电脑CTP制版,到大车间印刷机工作,再到印后成书的整个流程,折页、锁线胶订、无线胶订、骑马订、缚膜、精装本等,让我们对传统印刷有了详细的体验。

这次的参观,我不仅学习到了很多有关印刷方面的知识,也让我完全改变了对印刷专业的态度,设计才是最开始的第一步,结果那也只是结果,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这次的参观,还让我了解到了工厂的规模水平、生产流程以及一些常规产品的制作,在今后的学习和操作中相信对我会有较大的帮助。这次的参观,还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的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我要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好好利用学校提供给我们的社会实践机会,让自己的专业水平更上一层楼。

09电子2班

张龙

印刷技术员岗位职责 篇12

2013年11月3日, 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举行的“第十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3D打印专区, 不少企业携最新3D打印产品和技术参展。现场新产品的展示和体验服务, 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 纷纷谘询3D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对3D打印机和耗材以及相关配套设备的价格和成本, 表现出浓厚的关注和兴趣。据英国《每日电讯报》以及美国《探索》杂志在线版11月9日报道, 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家仪器公司宣布用金属粉末成功制造并测试了世界上第一支3D打印金属枪。目前枪械专家已使用该枪试射50发子弹, 射击距离超过27米。从这些新闻报道中, 不难看出, 3D打印这项新型技术离我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近。

3D打印技术简介

3D打印技术是制造业领域正在迅速发展的一项新兴技术, 被称为“具有工业革命意义的制造技术”。运用该技术进行生产的主要流程是:应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出立体的加工样式, 然后通过特定的成型设备——3D打印机, 用液化、粉末化、丝化的固体材料逐层“打印”出产品。3D打印综合了数字建模技术、机电控制技术、信息技术、材料科学与化学等诸多方面的前沿技术知识。3D打印机是3D打印的核心设备, 它是集机械、控制及计算机技术等为一体的复杂机电一体化系统, 主要由高精度机械系统、数控系统、喷射系统和成型环境等子系统组成。此外, 新型打印材料、打印工艺、设计与控制软件等也是3D打印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D打印技术是增材制造的主要形式。增材制造的理念区别于传统的去除型制造。传统数控制造一般是在原材料基础上, 使用切割、磨削、腐蚀、熔融等方法, 去除多余部分, 得到零部件, 再以拼装、焊接等方法组合成最终产品。而增材制造无需原胚和模具, 直接根据计算机图形数据通过增加材料的方法生产任何形状的物体, 简化了产品的制造工序, 缩短了产品的研制周期, 提高了生产效率, 降低了生产成本。

3D打印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应用需求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发展, 3D打印技术已经有了飞速的发展, 目前国际上的先进产品可以实现在0.01mm的单层厚度上实现600dpi的精细分辨率, 还能实现每小时25mm厚度的垂直速率及24位色彩的彩色打印。在全球的3D打印行业中, 美国的3D Systems和Stratasys两家公司的产品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在欧美发达国家, 3D打印技术已经初步形成了成功的商业模式。如在消费电子业、航空业和汽车制造业等领域, 3D打印技术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生产定制部件, 完成复杂精细的造型。在个性化消费产品领域, 3D打印技术的获得了很好的应用, 比如纽约的一家创意消费品公司通过在线征集用户的设计方案, 并以3D打印技术制作成品, 通过电子市场销售, 每年可以创造100万美元的收入。

国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多所高校开展了3D技术的自主研发。清华大学在现代成型学理论、分层实体制造、FDM工艺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科研优势;华中科技大学在分层实体制造工艺方面领先, 并已推出了HRP系列成型机和成型材料;西安交通大学自主研制了三维打印喷头, 并开发了光固化成型系统和相应的成型材料;中国科技大学自行研制了八喷头组合喷射装置, 有望在微制造、光电器件领域得到应用。我国东部发达城市已普遍有企业应用进口3D打印设备开展商业化的快速成型服务, 其服务范围涉及到模具制作、样品制作、辅助设计、文物复原等多个领域。

高职院校的印刷专业培养面对

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3D打印产业正在成为热点, 不少原来从事数字化技术、材料技术、精密机械技术的企业纷纷投资开发3D打印设备的生产和服务。由于市场需求的扩大对从事3D技术相关产业的人才需求必然大量增加, 但目前对相关产业的人才培养存在着极大的空缺。这就给我们高职院校的印刷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的印刷人才培养的方案可以适时的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变化, 及时有效地为新型产业服务, 输送急需的人才。

1、人才培养目标上的调整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于2010年成立了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 培养目标是面向湖北地区及武汉城市圈的数字印刷产业, 为印刷、包装、出版等企事业单位培养在生产与管理第一线能从事印前制作、印刷设备操作、印刷工艺与生产管理、印刷营销与业务管理等工作, 培养掌握印刷图文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具有从事彩色图像图形文字及多媒体信息处理、电子制版工艺、计算机应用的适应印前图文信息处理第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本专业的培养偏重于传统印刷和数码印刷的人才培养, 引入3D打印技术之后, 可以将人才培养的目标范围进行延伸和扩大。培养不仅能从事传统印刷设备和数码印刷设备的操作, 还能使用3D打印机;不仅能完成传统印刷和数码印刷的印前制作, 还能从事3D打印需要的三维建模设计;不仅能从事传统印刷和数码印刷的印刷工艺与生产管理、印刷营销与业务管理, 还能从事3D打印设备的控制和生产管理、营销和业务管理的人才。

2、学生技能培养上的调整

培养目标的修改和调整, 意味着对学生所需技能的培养也要作出相应的改变。首先, 在印前制作环节, 不能单纯地只培养学生的平面设计制作和平面排版的技能。应当加入三维建模技术的相关课程例如Auto CAD、Pro E等三维建模软件的应用。其次, 在实际操作环节不能只包含传统和数码印刷设备的操作技能实训, 应当引入3D打印机的实际操作训练。当然目前3D打印机的造价还比较高, 需要学校能在资金上给专业建设一定的扶持。再则, 在控制和生产管理、营销和业务管理方面可以加入更多与3D打印市场相关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更多3D打印设备市场发展近况, 最前沿的3D打印技术和最新的应用领域。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生产管理和营销知识应用于3D打印行业中。

3、就业方向定位的调整

我们的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的就业方向定位包括:传统和数码印刷的印前材料采购员、印前服务、印前业务员;印前设计和图文处理;印刷中期的设备操作和质量检测;印刷后期的裁切、装订、销售和服务等。引入3D打印技术以后, 学生的就业范围将拓宽到3D打印的印前材料、印前服务及业务;3D打印机的使用和维护, 质量的管理;3D打印制品的销售与服推广等等。调整后的学生就业面更宽广, 职业技能更新, 更贴合社会发展需要。

4、鼓励学生自主创新, 开拓专业应用领域

目前的3D打印技术已经可以支持多种材料, 广泛地应用到珠宝首饰、鞋类、工业设计、建筑、汽车、航天、牙科、医疗和美食等不同的领域。根据应用目标的需求, 可以使用的材料有树脂、尼龙、石膏、ABS、聚碳酸酯和食材配料等。3D打印机的快速成型技术使其在市场上独具优势, 在生产应用中拥有巨大潜力。高职印刷专业的学生越早地进入该产业, 相信他们的个人职业发展会更有潜力。在这个新兴产业的发展链上会有很多的就业机会诞生, 不管是材料的研制、销售, 还是设备的改进和维护;不管是3D打印产品的营销, 还是创意产品的设计;不管是印前的数字三维模型软件的应用, 还是为专门产品作设计开发;这些都为会为我们的学生带来更多的技术创新和自主创业的机会和空间。

结语

正如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授史玉升说, 中国要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强国, 依靠当前加工型的、技术含量低的生产手段很难有根本的改观。国家应加强对3D打印技术的研究与支持, 作为高职院校的我们也应当适时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懂技术、高技能的专门型人才, 以推动3D打印产业的发展, 为实现制造业强国的目标而努力。

柔性印刷电子喷墨技术全面解析 篇13

走近柔性印刷电子喷墨技术

柔性印刷电子喷墨技术是一种将导电线路打印在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等基材上的技术,也被称为全印制电子技术。这种技术适合制作柔性异形线路板、普通线路板、光伏电玻璃、PCB、LCD等。

“柔性”在这里有双解,一是指柔性介质;二是指与传统的PCB相比,不需要大批量生产,可以利用喷墨技术特点按需进行小批量生产。与常规印刷导电线路的工艺相比,利用柔性印刷电子喷墨技术制备导电线路的工艺方法具有制造速度快、环境友好、工艺简单、成本低以及功能多样化等优点。柔性印刷电子喷墨技术不仅可以使用导电墨水(如纳米银)制备线路板,亦可以利用特殊的半导体、碳、硅等各种介质制备电阻、电容、电感、电池、晶体管乃至于集成电路,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打印的方式在一定的介质上完成,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生产成本。

柔性印刷电子喷墨设备的构成与工作原理

柔性印刷电子喷墨设备由机械系统、驱动系统、运动控制系统和视觉检测系统(可选)等构成,如图1所示。具体来说,柔性印刷电子喷墨系统包括1个或1组喷头、喷头控制板卡、数据处理运动控制卡、PC机、介质放置平台、墨路系统、喷头架及喷头架运动系统等装置,如图2所示。具体实现方式为:根据PC机中绘制的需要打印的电路图,喷头控制板卡控制1个或1组喷头喷出特制的墨水,并通过喷头架的运动,在介质上印制精密电路。

1.主控系统

柔性印刷电子喷墨设备要实现高速、高分辨率等性能指标,主控系统是关键。由于喷墨设备的喷头较多,数据传送速率较快,传送量大,因此,主控系统的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设计是主控系统设计的要点。图3的虚线框内是主控系统,主控系统通过IIC总线与外围控制模块相连,由嵌入式处理系统(MPC8548E)、USB接口电路、数据缓存、CPLD喷头与外围控制电路以及喷头数据总线驱动组成。

当计算机通过RIP程序启动喷印命令时,该命令首先通过USB接口电路的命令通道,由串口传送到控制器MPC8548E中,MPC8548E的主控程序对命令进行分析,通过IIC总线将命令送到各控制模块,完成对介质厚度的监测、喷头上下位置的调整、控制喷头小车的X和Y方向运动等。当喷墨设备完成初始设置后,RIP传送数据到MPC8548E,MPC8548E的主控程序根据所需打印的长度,设置喷头小车电机的行走距离及其可喷绘区域,USB接口电路启动数据传输,接收RIP的图像点阵数据,对数据缓存进行填充,当数据缓存填充满后,USB接口电路发送指令到MPC8548E,启动CPLD喷头与外围控制电路中的喷头控制状态系统和喷头小车电机,当喷头小车行走稳定后,发出喷墨脉冲及使能信号,喷头控制状态系统从数据缓存中读取数据,写入到每个喷头中,控制其进行喷墨操作。

2.供墨系统

(1)供墨系统分析

供墨系统是喷墨设备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供墨系统是喷墨设备实现高质量与高可靠性的重要保证。喷头的属性各异,其需要配合使用特定性能的墨水,并设置合理的墨流负压。同时,墨水作为一种化学物质,其特性会随着喷墨设备的环境及工作状态的变化而发生相应改变。这就需要设计开发一种独立工作的机电一体化供墨系统,通过对油墨特性及供墨流的控制,配合喷头优质高效地完成打印任务。

墨水的黏度及表面张力对打印墨滴成型有很大影响。其中,墨水表面张力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不大,而墨水黏度却随着温度变化有较大的波动,对打印工作有较大影响。因此,对于供墨系统而言,控制墨水黏度是主要任务之一。墨水黏度与温度呈负对应关系,特定的温度范围决定了墨水的黏度范围。对打印工作来说,不同的喷头对应着不同的最佳墨水黏度,而墨水黏度又与温度相关。因此,通过控制墨水温度,能够有效地控制墨水黏度。墨水温度主要受季节和早晚温差影响,特别是低温墨水的高黏度对喷头影响较大,易造成堵头故障,不仅会造成打印中断,而且清洗喷头会造成大量时间和墨水的损失。

此外,供墨负压不足会造成漏墨、白线等现象,而过大又会降低喷射速度甚至喷射不畅,造成墨点不饱满,打印图像边线不完整,图面残破等。因此,控制供墨负压也是供墨系统的主要任务之一。供墨负压一般采用负压泵供给和高差负压供给两种方法。其中,前者通过负压泵的控制能够提供稳定准确的负压,但是需要负压传感器、负压泵等额外组件,会增加设备成本及结构复杂性。

(2)供墨系统结构设计

供墨系统由主墨盒、次级墨盒、墨泵、过滤器以及检测反馈控制系统等组成,如图4所示。小容量的次级墨盒储存少量过滤后的墨水,并用指定压力为喷头提供墨流。随着次级墨盒里的墨水被消耗,墨泵从主墨盒中抽取墨水,并通过过滤器补充次级墨盒里的墨水。检测反馈控制系统包括次级墨盒内的液压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主墨盒内的液位开关以及系统控制面板等部件,其通过检测反馈控制系统内的传感器,反馈墨水温度及墨盒内液位等信息给系统控制面板。系统控制面板根据设定的程序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产生对加热片及墨泵的开关控制信号,以此控制供墨系统内的墨水温度、调节喷头负压以及保证墨盒内墨水容量适宜当前打印工作需求。

3.喷头控制与辅助电路

CPLD喷头与外围控制电路包括以下模块:寄存器组,用于存储控制器发送过来的命令以及外部I/O数据与状态;译码器,完成对寄存器的地址编码与片选;数据包计数器,完成包计数与点计数,当喷头每个点的数据传送到喷头后,包计数归零,同时发送请求中断;喷头控制状态系统,完成喷头数据的传送,控制喷头喷墨;I/O端口,完成一些继电器的控制、状态检测等。

喷头的每个喷嘴的腔室都被相互独立的压电陶瓷包裹,通过图文数据激励触发脉冲电压来控制喷头是否喷墨,通过施加在压电陶瓷上的脉冲电压控制喷头喷墨的量。在喷墨打印控制软件界面上,可通过“图片路径”选择需要打印的图像,“喷头/喷孔选择”选择需要打开的喷嘴,“波形设置”设置喷头的打印波形。计算机通过网口通信把选择的数据发送到CPLD喷头与外围控制电路中,然后被转换成电平信号发送到脉冲电源中,在需要打印时,触发脉冲波形,喷嘴实现喷墨;在不需要打印时,不触发脉冲波形,喷嘴不喷墨。

4.介质烘干技术

作为介质放置和输送平台,介质放置平台应适合平板介质和柔性介质。为了使墨水充分干燥,保证其有效的导电率等关键指标,通常采用对介质底部基材进行加热的技术与方法,加热温度控制在100~160℃。为了保证基材恒温加热,应采用温控系统,以保证温度合适。

柔性印刷电子喷墨技术使用的墨水

柔性印刷电子喷墨技术使用的是一种具有导电特性的特种墨水,其通常由导电银等构成。对于喷墨系统来说,当选定喷头之后,墨水为适应喷头,通常需要考虑导电率、黏度、最大颗粒、张力、稳定性和pH值等参数。表1为不同与喷头相对应的墨水特性。由此可见,墨水指标必须与喷头性能相适应,才能使整个系统运行良好。

对于柔性印刷电子喷墨技术而言,纳米导电银墨水是最基本的墨水。如果能够配合研制出合适的硅、锗、硒、砷化镓等半导体组成的墨水,就可以在任意介质上打印出电阻、电容、电感、半导体元器件、集成电路元器件。相信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这一天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打印精度控制

柔性印刷电子喷墨技术的应用对象往往是一些异形柔性小型电路,因此对打印精度要求较高,一般的喷墨打印机不能保证其打印精度要求。要达到这个要求,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选择高精度喷头

在选择喷头时,首先要考虑其墨道宽窄,以适合导电银胶墨水、半导体类墨水等;其次,要根据打印介质、精度的要求,选择适合的喷头,以保证墨滴大小合适。

2.选择合适的精细的墨水

墨水是由一些颗粒和液体组成的,颗粒的直径和均匀性非常重要,其基本制作工艺为粉碎、研磨、搅拌等。墨水的研制与低成本的产业化始终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3.保证X方向的运动精度

采用金属光栅尺、直线电机代替传统的塑料光栅尺和直线导轨,将会大大提到X方向的运动精度,使之由50~150μm提高到1~5μm。

4.保证机械平台的精度

上一篇:休闲娱乐利弊英语作文下一篇:不惧挫折高三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