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计中的印刷技术

2024-08-01

包装设计中的印刷技术(共10篇)

包装设计中的印刷技术 篇1

印刷工艺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什么是包装设计,什么又是印刷工艺呢?包装设计即指选用合适的包装材料,运用巧妙的工艺手段,为包装商品进行的容器结构造型和包装的美化装饰设计。印刷工艺是指视觉、触觉信息印刷复制的全部过程,包括印前、印刷、印後加工和发送等。是一门集摄影,美术,工艺,化学,电子,电脑软体、硬体科技,再加环保的考量的复杂和考验超强的一门技术。即通过统筹、摄影、文字处理和美术设计、编辑、分色、制版、印刷、印後成型加工按需求批量复制美术、文字、图像的技术。

而印刷工艺在包装设计中又有什么应用呢?

设计出来的东西,必须经过印刷才可以包装,然而印刷在包装设计中又有多大的应用呢?如今的社会,可以说是一个包装的社会,包装在这个社会中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潮流。包装设计的发展又伴随着人类文明和文化的进步。也就是说,包设计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发展是同步的,像印刷工艺,它一直伴随着包装设计的发展。由于印刷工艺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所以在包装设计中应用的印刷工艺也趋向于多元化,例如:凹版印刷、凸版印刷、平板印刷、烫金、烫银等。

现在的包装设计融入了很多的印刷工艺,如凹版印刷、凸版印刷、烫金、烫银等。因为将印刷工艺和包装设计更好的融合,会增强产品的销售量,人们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某个产品的包装设计极其包装上印刷质量的好坏,而不是某个产品的好坏。当今的印刷工艺可以说是一种视觉,触觉信息印刷复制的全过程,包括印前、印中和印后工艺。印刷工艺是一种集美术、摄影、化学、电子、电脑软件等比较复杂的技术。印刷工艺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所以说包装和印刷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

印刷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凹版印刷。大部分铝箔纸的印刷就属于凹版印刷。铝箔是由铝块压展而成,如同纸张,通常其厚度约为0.007mm~0.02mm左右,当压展到最后阶段时以二块同时压延,使成为表里两面的铝箔。铝箔最主要的特性是防止潮湿气,并能有遮光作用,故在香烟包装或胶片包装设计应用最广泛。有很多情况将铝箔背面贴上纸张或塑胶膜,其用途更为广泛。铝箔印刷大都采用凹版印刷方式,铝箔是卷筒式的,故印刷机便采用圆版圆压轮转机。一般大数量的包装或大数量印件都采用。由于其有防潮防湿最大特点,所以通常应用于食品包装为最多。

印刷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平版印刷。由于平板印刷基本上能满足各类用户对印刷品的要求,再加上平板印刷采用的是直接印刷的方式,印刷速度快,色

彩鲜明,操作简单,费用比较低。金属铁皮本身是光亮材料,所以印上色彩更加艳丽。所以平板印刷在很多领域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大部分铁皮的印刷就属于平版印刷,铁皮印刷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例如平时见的罐头、糖果盒、食品包装等等,都属于平板印刷。这就是为什么有好多罐头,糖果盒的包装是铁皮的了。铁皮的要在印刷前先用酸液清洗,然后再上一层防锈漆料才可进行印刷,等印刷完毕后再进行加工制罐。当然,尤其在食品罐头方面,更需以特别处理,以免使装入食品产生副作用。一般使用之马口铁材料,但这种材料便宜但易生锈,因此被一种易瑞沙新材料所克服,即是铝皮;以铝块展延制成之铝皮,再经内部加工处理后,就是最佳材料。一般欧美的啤酒罐装采用最多。

印刷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烫金工艺。我们日常见的烟盒上的金字就属于烫金工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烫金工艺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先进的技术使包装印刷品经烫印后在光泽度、立体感、金属感、防伪性能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目前应用越来越广泛的立体烫印技术,使商品的包装显得高档精美、富丽堂皇。烫金工艺主要用于贺卡、书签、商标、烟酒包装及各种高档包装盒上。例如:如图是一种月饼的包装盒,可以看出中间的金花是用的烫金工艺,该产品已经这道工序后,就显得比较高档,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同。试想一下,如果有包装的这种设计,却没有印刷的这道工艺,这个产品多少是多么的失败。完全就没有了那种高档次的效果了,然而效益可想而知。烫银工艺和烫金工艺效果相同,只是烫银工艺有像白银一样的效果。也具有那种高档精美的效果,这种烫金烫银的工艺就是为了吸引消费者消费,提高产品的档次,所以在包装的设计中,有不少的产品都会有这种设计。

包装设计离不开印刷工艺,包装设计完成后必须要通过印刷才能把设计中的图像,文字,颜色等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不管是从印刷的颜色还是印刷的技术,每个方面都会影响包装的设计,如果有一个好的设计,却没有一个好的印刷,那么这个包装的设计也不会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所以说印刷工艺是包装设计后非常重要的工序,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现今的包装设计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从设计的理念还是设计的风格都有很大的不同,印刷工艺也是同包装设计一样有很大的发展,甚至于连印刷方式都有所不同,这是因为随着包装设计的发展,印刷工艺必须也要随包装设计的发展而发展,可以说印刷工艺与包装技术是同步的,如果印刷工艺停止不前,包装设计也会受到限制。印刷工艺多元化的发展,多种印刷方式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也使包装的设计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使一些设计效果表现的栩栩如生。

包装设计中的印刷技术 篇2

在包装印刷过程中,也会结合更多承印材料与颜色,同时制作周期不断缩短。想要不被当前日趋激烈市场竞争所淘汰,生产企业一般被要求用最短时间,多次反复更改原先产品相关信息或设计图案。而数字印刷技术恰好就因为它短版印刷和可变数据而满足了以上要求,因而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包装印刷行业持续发展是非常有利,也是有必要的。

1 数字印刷技术新概念

数字印刷技术指的是通过数字方法,取得图文信息通过计算机操作以后生成电子文件,直接在纸张、橡皮布与板材等上成像,不需要像以往那样输出菲林与人工拼晒版,一种新型印刷模式。此项技术同时牵引出很多新概念,比如远程印刷、个性印刷、数据可变印刷与按需印刷等[1]。所谓按需印刷,指的是根据消费者需求,为其量身定做印刷。主要反映在印量可以调整,按照客户所需,一张也可以印制,同时印刷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进行,达到零库存效果;远程印刷,指的是远程图文信息经网络通过异地设备输出印刷;数据可变印刷,指的是印张数据印制过程中根据人们需要随时做出调整,从而使每张数据都是色彩可变、图像可变的印制品;个性印刷,是指数据可变印刷与按需印刷高层级印制,高质量与高效率对客户个人资料和文件进行个性式印刷。

2 数字印刷技术在包装印刷中的应用

2.1 标签中的应用

因为市场竞争表现的越发明显,更多药品、消费品与食品等对产品推陈出新速度加快,包装更换速度也越来越勤。该产品供应厂商对标签印刷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通过较短时间,最快速将为数不多新标签与新设计印制好。此外大型公司往往对企业形象非常重视,通常在节假日会举办部分促销推广活动,或是比较特殊日子当中会考虑些纪念性活动。而该类活动举办时,往往会有些试用品派发,礼品数量为数不多,因而产品包装和标签数量也就不多,但是印制产品力求精美[2]。很明显,如果这时候采取传统印制办法,不单制版会花费较长时间,而且成本偏高,所以客户需求很难满足。但数字印制技术不需要排版,即使一张也可以,而且质量也比较好等,很适合这种情况下使用。所以,不论新产品试水,亦或是包装标签翻新,数字印制成本都是相对比较低的,对于新理念和新产品尽早问世很有好处。伴随数字印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标签印刷当中,印刷商对完整数字印刷和印后加工集于一身的方案也会更为需求。这也就需要相关人员在后续不断对研究进行深化,并始终建立于人类需求基础之上。

2.2 软包装中的应用

因为当前软包装正在全速替代硬塑包装,所以其增长幅度较标签市场还要快,所以对于数字印刷需求量也在不断上涨过程中。想要对软包装市场进行开发,还是要把重心放在印刷速度上面。通常情况看,数字印制技术速度越发加快,被应用的范围也越广,就越有可能拓展新领域。伴随数字印制技术大力发展改革,当前传统印制市场也势必被取而代之。也可以预估数字印制技术应用于软包装市场的范围也会逐渐拓展,特别是在少量标准盒与用户特制包装当中,其发展前景定会十分良好。数字印制在满足了生产成本不高,但是质量并不下降的需要以后,假如印制速度再提升上去的话,那么在软包装等领域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在以往软包装印制领域,我们很多地方可以看到数字印制技术的身影。以往五年时间,亚特兰大printpack公司通过对相关设备的购置,当前其数字印刷程度已经至90%左右。因为此公司擅长于长版印刷,因而当有客户提出短版印制需求时,该公司选择同Waston公司合作[3]。Waston新近安装一部Omnius One Shot彩色数字印制机,结合此台机器可以对短版活件进行印制,同时周期更加缩短,成本大幅减少,而且要明显低于柔版印刷。

2.3 纸盒纸箱中的应用

以Menasha公司为例,该公司主要经营方向是给POP市场提供技术支撑,公司非常看重创新,坚持将前沿技术作为发展基础。该公司大量应用数字印制技术,究其原因在于该公司看到当前全世界都正向数字化世界过渡,而这也是历史发展必然。对大型消费品企业与供应商而言,要想对市场进行更详细的划分,呈区域化分布,数字印制就是其发展必由之路。应用数字印制成功秘诀在于规范工作流程与经验丰富操作人员,把新数字印制设备同当前工作系统相结合,会促使公司得到更广阔的发展天地。Odyssey数字印制公司为数字印制专门公司,拥有数台数字印刷设备,当前此公司在短版个性高尔夫盒、食品包装、DVD与CD等方面都大有建树,同时范围还在持续拓展,而数字印制技术也势必会促进此公司在未来谱写更为广阔的发展蓝图。

3 结语

综上所述,包装印刷市场当中,烟草与食品包装印刷排名第一,接下来是酒类与软饮料类包装印刷,然后是宠物食品、热饮、纺织产品、个人护理产品与卫生用品等。包装种类分为金属包装、硬塑料、纸盒、软包装与玻璃包装等。伴随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印刷技术因为它更为经济成本,可提供短版包装服务,所以近年来包装行业当中应用也逐渐增多。可以说数字印刷技术发展属于动态性的,伴随时代发展,人们要求越发提高,相信数字印刷技术也会有更多用武之地,而这就需要人们与时俱进、发散思维,给该项技术以更多应用空间。

摘要:最近几年,伴随网络不断发展流行,数字化也渐渐渗透于各行各业当中,对传统产业形成冲击同时,也有了新的发展动力与机会。作为包装印刷行业新宠,可以看到数字印刷技术因为它个性印制、数据可调、流程简便与短版优势明显等特征,更多受到行业内人士关注和青睐。在如此受到大家追捧与发展势头迅猛情况下,可以说数字印刷技术足可以称之为印刷行业新的里程碑,是印刷历史上新的一轮变革。

关键词:数字印刷技术,包装印刷,应用

参考文献

[1]黄耀春.数字印刷技术与纸包装产业[J].品牌,2015(03):45.

包装设计中的印刷技术 篇3

版面设计通常由专业设计人员完成。作为设计者应当了解印刷生产过程、客户的意图和读者对象,并且具备设计程序和设计原理等方面的知识。现在的版面设计可以通过整页拼版系统和彩色桌面出版系统中的计算机工作站完成,操作者可按照设计人员的意图,随意设计版面,满足客户的要求。

一、原稿照相制版中要注意的问题

如今原稿通常用照相方法拍照,黑白或彩色连续调原稿则用电子分色机进行扫描分色制版。线条原稿(如线条商标图案)的照相制版工艺比较简单,在制版照相机上将原稿缩放到客户要求的尺寸。在特硬感光软片上曝光,经冲洗加工,形成影像。

操作中要注意以下问题:整稿时首先要检查原稿的质量,其次如果原稿是带有色彩的,要鉴别原稿中线条与底色的颜色,搞清所用感光片的感色范围,如果底色以红、橙色为主,就不能使用SO特硬正色片拍照,因为SO正色软片不感受红光。放置原稿时必须注意将其置于原稿架正中央,如若原稿剪贴过多,最好使光源照射方向和剪贴字条长边平行,以避免阴片阴影过多,可减少修版时间。对水洗、干燥后的阴图片要认真检查尺寸是否正确,版面图像是否齐全(有无挡掉或遗漏),密度是否符合要求,版面感光是否一致,线条、文字、色块是否清晰透明。检查修正过的阴图片即可翻拷阳图片,供晒版使用。

二、电子分色要注意的问题

1.软片线性化。目的是使显影机与电分机相匹配,使得到的网点大小与所显示的网点大小相同。如不符合标准,则要调整电压高低或显影时间,使之相符合,显影温度一般均控制在显影液的推荐温度28摄氏度为好。

2.测定原稿密度。用彩色密度计测定原稿的反差,选择正确的白场和黑场,可减少在电分机上的辅助时间。

3.测定缩放倍率。用放大率测定仪测定原稿的缩放倍率,并将数字输入电分机内。

4.装稿。先将原稿进行清洁处理,反射原稿上应加上规矩线,然后装贴在扫描滚筒上,并根据倍率决定扫描线数及细微反差的要求,调节虚光孔的大小。

5.定标。可分为机器定标(白平衡):消除电分机图像信号输入部分的误差,使各通道输出的电信号一致。原稿定标:先定高光,再定暗调,最后定中间调,然后再回复检查高光暗调是否正确,定标选点对复制图像层次和色彩还原都有影响,在原稿定标的同时,可参考灰梯尺来定标,保证原稿的颜色平衡状况不被破坏。记录网点百分比定标:要根据后工序的印刷方式、工作条件、所使用的原材料来确定分色片上亮场、高光、暗调的记录网点百分值。

6.定起始线。对规格尺寸定出起始线即裁切线,主要是扫描阳图。

7.裁片与装片。裁切感光片应比规格尺寸大,四周有余量,将感光片装入暗盒,如无电子加网装置,扫描网点片应将接触网屏覆在感光片上,然后将暗盒挂在电分机上。装片在有安全灯的暗室进行。

8.扫描。根据尺寸大小及机器性能,同时扫四色、二色或一次扫描一色。

9.显影。扫描完毕,感光片仍退入暗盒,然后在暗室取出感光片,输入显影机,经显影等处理即成。

三、使用彩色桌面出版系统要注意的问题

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的技术开发和迅速应用给印刷制版工艺带来了一场改革,它使我国的彩色复制技术和产品质量跃上新的台阶。彩色桌面系统的工艺流程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环境调整:是使计算机的显示屏幕上所看到的图像与印刷出来的图像做到基本一致而对软件的环境参数进行设置。同样的图像使用不同的纸张、油墨以印刷方法印出来的效果会有差异。只有对这些差异进行调整,才能做到在屏幕上所看到的画面与印刷出来的画面达到一致效果。彩色处理编辑软件就具有环境调整的功能。

2.原稿扫描:即把原稿图像经由与电脑工作站连接的扫描仪扫描,得到原稿图像的每个像素点的R、G、B三色值的数字化信息。

3.修版:即在电脑工作站上对原稿进行修版,如提高对比度,增加清晰度,退底等。

4.分色加网:把处理好的图像在电脑工作站上进行由R、G、B到C、M、Y、K的转换,把一幅图像分成分别包含C、M、Y、K各色信息的单色片,并分别对各個色进行加网处理。从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了随机网点(调频网点),并已进入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具有大规模推广的潜力。随机网点的最大优点是消除了龟纹;支持超过C、M、Y、K四色以外的专色版分色。不受网点角度限制;可使用较低分辨率的照排机,由于层次再现不是靠调整网点大小来实现的,因此不受网点线数和分辨能力的固定关系的制约。

5.拼版:在电脑工作站的拼版软件上把许多图像和文字按用户要求挤在一个版面上。

6.打样输出:在与电脑工作站相连的彩色打印机上打出样张并交客户验收。

7.照排机输出四色软片:在与电脑工作站相连的激光照排机上顺序输出同一版的C、M、Y、K的四个半色调加网底片。

8.光栅图像处理器(RlP):是照排机的控制器,通常由一台专门计算机为核心。配置一定容量的内存和外存,内藏Postscript解释软件,以及相应的字库,接受接口输入数据,输出页面的点阵,直接送给照排机,由照排机输出。彩色桌面出版系统是利用计算机为核心作为工作站,配以输入扫描机、输出彩色打样机或激光照排机,形成一整套可以同时处理文字、图像、一次输出整页彩色打样页面或分色片的彩色制版系统。

从图像质量看,DTP系统由于输出整页幅面不大,图像放大倍率一般不超过6~8倍,能达到电分机的图像质量。同时它又可以将文字及图像处理、版面实际融为一体,图文并茂,极大地简化了制版工艺。

从软件兼容性看,彩色桌面出版系统主要是采用通用型计算机硬件和相关软件,生产批量大、成本低、更新换代迅速,系统的性能价格比明显优于电子分色机和整页拼版系统。

从系统开放性看,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的配置非常灵活,其输入、输出、工作站、网络的选配,完全取决于用户的生产能力、质量要求、投资能力和市场需求。不同的系统档次,不同的硬件软件选配,其价格相差很大,所配的硬件或软件往往不是一家公司开发生产,而是完全根据需要来优化组合,特别是专用软件和文字字库,只要是开放式系统,用户就可以根据需要和鉴赏能力,选择自己满意的配置和换代产品。

从高端联网来看,彩色桌面出版系统还可以与现有各种型号的电子分色机相联,称为高端联网,这样既发挥了电子分色机输入分辨率较高,图像处理质量好的优点,又融合了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可以图文同时处理、版面组合灵活快捷、人工创意新颖、整页数据可重复存取的优点。

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的广泛应用,使整个包装印前处理过程完全改变面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后包装印刷的设计和制作内容将更加丰富多彩,质量将更加稳定和提高。

包装设计中的印刷技术 篇4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知识和技能,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将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艺术审美价值观、信息伦理道德观,以形成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因此,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要想实现以上目标,必须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及学习对象,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适合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任务”设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任务”设计、编排非常关键。一般说来,“任务”设计时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

要求教师要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例如,“学会Word中公式编辑器的使用,编辑数学公式及试题”;“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学会开机与关机”;“掌握保存文件的基本方法”;“掌握文件夹的使用方法,构建图书馆图书管理目录”等就包含了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要求。

二、“任务”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在信息技术课中则可谓“百看不如一练”,用“纸上谈兵”的方法教学是不可行的。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要有效得多。通常,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一定要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要设计出只有通过上机操作才能完成“任务”,是用非计算机手段难以实现的。

例如,在学习Word《设置文字的格式》一节中,要求学生先看书P60-62页,然后,修饰课前准备好的“我的班主任”一文,使其版面合理,字迹清晰。这个任务要求学生写一篇题为“我的班主任”的文章,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用Word应用软件美化了这篇文章。

三、“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

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对于新内容或一些有难度的“任务”,教师最好能事先演示或给出清晰、详尽的操作步骤,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任务”时,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

例如,在学习“输入文章”的内容时,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输入一篇自己的个人简历并保存起来”,这个任务包含“输入”和“保存”两步操作,并强调“自己的短文”,体现了与学生的关系和文章的“短”,主要考虑不要让学生把大量的上课时间花在输入文字上,并且锻炼了学生宣传自我的能力。

四、“任务”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

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一般说来,每个“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不宜过多,最好不要有两个以上的重点、难点,过多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任务”的规模宜小不宜大,规模过大,会偏离“任务驱动”的本意;前后“任务”之间能有一定的联系是比较理想的,但不要强求,否则也会加大难度。任务是手段,便于学生学习、掌握有关的知识、思想和方法才是“任务驱动”的目的。一般不提倡设计一个统领全局的“任务”,而是要注意由点到面,逐步介绍各知识点。一开始先让学生有所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以及相关知识的积累后,再深入理解,然后适时地加以概括和总结。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识、运用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例如,学习“保存文件”的内容时,一开始可以让学生把输入的文章保存到计算机默认的文件夹中(操作较为简单,不会难倒学生),这时不必过早引入“文件夹”的概念,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想要找到以前输入过的文章,却怎么也找不到,这时再介绍“文件夹”的概念及操作,让学生建立自己的“文件夹”,并把文件保存到自己的“文件夹”中。

五、“任务”设计要尽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

传统教学模式的主体是教师,教学时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这非常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咨询的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活动“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和情感得到锻炼和熏陶。因此,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例如,在Excel“数据的计算”教学中,要求学生自己看书P139-141页,对上节课编辑好的“高一(5)班女生的体育成绩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求出前三个人的个人总分和平均分;有余力的同学可全部完成,并比较三种方法的异同。这个任务以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要求学生自己根据自身能力解决问题,教师起引导作用。

六、“任务”设计要注重渗透方法,培养学生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文中指出:“鉴于可以预见的变革速度,我们可以推测知识会越来越陈旧和过时,……总之,他们必须学会学习,……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讨论稿)》中也指出:“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面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学校的计算机等设备无法快速更新,教学内容很难超前或与社会同步。学生学习到的一些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过不了多久往往就会过时。因此,信息技术课在介绍基本概念、原理以及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等相对稳定的内容的同时,应注重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应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及独立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常言说“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具有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才能终身受益,价值永恒。

在“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各个方向去解决问题,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防止思维的绝对化和僵硬化。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产生大量疑问、不受固定模式约束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大胆猜想、判断,并将其猜想作为逻辑推理的一种形式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同时,培养能力、领会思想方法重在“渗透”和“潜移默化”,不应该把方法当作知识向学生灌输。因此,教学中让学生完成的“任务”,要注重讲清思路,理清来龙去脉,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方法后,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开阔思路,增加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尽可能多地产生学习迁移。

同时,很多学生喜欢独立地获取知识,“任务”设计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余地,培养学生用探索式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例如,学习“制作多媒体作品”时,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创新,利用各种资源,通过不同渠道、方法收集各种多媒体素材,然后再用不同的工具软件(如Word、PowerPoint、FrontPage等)制作出具有个性特色的多媒体作品。在这些任务的设计中,教师应抓住应用软件之间所共性的东西,引导学生根据所表达事物的特征选择应用何种软件。

七、“任务”设计要注重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学习活动中最有效的时刻就是各种学习因素处在最和谐状态的时刻。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实现积极的意义建构。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因为在“情境”的媒介作用下,那些生动直观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到的新知识。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的“任务”设计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以及声音、文字和语言、符号等多种信息的功能,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方面,设计出具有某种“情境”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激发学生联想、判断,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例如,在Word“设置艺术字”教学中,教师事先用摄像机到学生生活过的地方拍一些素材,如:学校门牌、公共广告牌、饭店名称、名人警句等,课上为学生播放,使学生感觉到艺术字就在身边,激发学习欲望与热情;在Word作品制作时,为方便学生查找、使用资源,事先制作主题网站(如环保网等);事先准备优秀学生作品,供学生浏览欣赏。这个任务根据学生、学校实际,将学生的学习情境用信息技术再现,使学生乐学、愿学。

八、“任务”设计要注重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讨论稿)》中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涉及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通常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有意识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把学科“任务”包含其中的真实性问题情景,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过程中。在这个整合过程中,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学生使用计算机获取、处理信息就像使用电话、铅笔、橡皮那样自然。教师进行“任务”时,要尽可能体现学科整合的思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输入一篇语文课文,然后进行排版,并自己画一幅小插图”这个任务中,就整合了语文、美术学科的内容;在“利用Excel,创建本班同学某次考试的成绩表,计算出总分和平均分并排出顺序,最后写一个简短的分析报告”这个任务中,就整合了数学、语文等学科的内容。

九、“任务”设计要注意个别学习与协作学习的统一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注意以适当的比例分别设计出适合个别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任务”。对于个别学习的“任务”,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的独立自立能力。对于协作学习的“任务”,则要求由多个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协作完成。

计算机网络环境为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年龄等特点,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协作学习以小组讨论、协商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旨在通过学习群体的智慧,完善和深化学习个体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诱导,把活动主题引向深入,从而揭示问题的本质、规律。协作学习把个别学习环境下学生个体间的竞争关系转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把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或双向交流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学生们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增长知识技能,促进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例如,在PowerPoint作品综合制作教学时,以6人为一组,选用教师提供的主题(或自拟主题),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最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与交流。

也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务设计 篇5

也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务设计

信息技术课是由以前的微机课、计算机课转型演化而来的新生代,有着其他学科不可及的优势,可以说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主力军,也随着建构主义教学论的兴起,更为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就其独特的学科特性,有着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在众多的教学方法当中,深受教师们欢迎的当属“任务驱动”教学法。可是在实际教学当中,如何设计出恰如其分的任务也非易事,只有真正地了解任务设计的意义、目的,准确地把握好任务设计的方法、程序,才能真正实现“任务驱动”式教学。好的任务可使我们的教学相得益彰,可以使教学有事半功倍之效。反之则与我们的教学背道而驰,事与愿违。会使学生在本不理想的学习印象上更加模糊,也使我们本不轻松的教学任务上更加累赘。就如何在教学中设计出较好的任务,就本人在博取众家之长之上融己之见,以达抛砖引玉之效。

一、任务设计的三条必要性

教育部20发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任务驱动’教学强调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因此要下确认识任务驱动中‘任务’的特定含义使用中要坚持科学、适度、适当的原则,避免滥用和泛化;要注意任务的情境性、有意义性、可操作性;任务的大小要适当、要求应具体,各任务之间还要相互联系,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一个任务链,以便学生踏着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法也是一种最为灵活、新颖、主动性强的一种教学方式:将所学知识分类、归纳,然后设计出一个个任务,通过具体任务来完成,让学生学到教学目标所规定的内容,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属于探究式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教学特性本身就具有现实性、实效性、灵活性、技术性。其任务设计要具有很强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信息技术教育与传统课程教育相比应更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创造力的培养。用任务驱动可以很好地体现“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先进教学思想,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提高信息素养。

整合的有效途径:任务驱动有很强的.目标性和实践性。在任务的实现过程中可以有目的的,有机的结合其它学科知识,开展学科整合教学。教师要选择和设计有利于学生探究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合理地进行整合,突破原有教材的编排体系,把学生最感兴趣的、与生活实际联系较紧密的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场景呈现给学生,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任务主题的选取原则

任务主题要源于生活,生活是人类知识的源泉,任务要源于生活,而且要高于生活。用生活情景来激发教学,以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教学内容,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去观察,去思考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原有的思路认识基础,或者以具体的生活实际为背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提出问题,也可由教师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设疑激趣,将问题展示在学生面前,把学生引入相关的问题情境中,以可对抽象的问题加以具体化,如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则可用来自学生最近的一些生活中的敏感事件,如新同学的入学军训,可能是每个学生一生当中最为深刻的事情,就可以借助同学们的热情,一个个电脑作品“军训随

博物馆设计中的多媒体技术运用 篇6

当前,紧紧抓住地域特色,体现地域文化个性,是当前博物馆展览发展的基本思路,应着重强化增强博物馆展览地域文化特色的理念。

一、增强博物馆展览地域文化特色理念的作用

博物馆的展览应着重反映地域文化特色,唯有把握了地域文化特色,发挥地域文化优势,方能让精品更精,让弱项变强项。

二、在展览内容设计中树立地域文化特色的理念

内容设计是博物馆展览最为关键的步骤,即以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去形成展览的主体脉络。展览的内容设计,实际是展览主题的确定问题,即根据现有或可拥有的藏品和展品确定主题。一般来说,反映地域文化特色的文物藏品和展品,在当地博物馆有较多的收藏,因此,以地域文化特色确定展览的主题,是博物馆展示文化个性和研究水平的重要手段。

三、在展览艺术设计中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理念 如果说内容设计靠的是逻辑思维,那么艺术设计主要靠形象思维来完成。艺术设计是连接内容设计和展览施工的中间环节,它要求把文字形式的内容设计方案,变为形象具体的工作方案,把分散孤立的展品按陈列内容的结构要求加以排比组合,变为有内在联系而能说明情节内容的陈列。

四、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理念应强化展览的精品意识 精品意识是地域文化特色展览的灵魂,如果说文物精品在地域文化特色展览体系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那么真正能使这条龙腾飞的必须依靠展览的精品意识。有了精品意识,地域文化特色展览才能“特”起来。

衡量地域文化特色展览的精品意识是否到位,主要看主题是否精深,设计是否精美,制作是否精细,讲解是否精彩,组织是否精心等。除此以外,还要看是否雅俗共赏和有好的效益。

对地域文化特色展览精品化程度的评估,从硬件建设上来说主要是展品、环境、装饰、展柜、灯光照明、高科技展示手段的运用;从软件建设上来说,主要是文化主题和指导思想、文化结构与文物定位、多媒体运用与文化氛围,以及讲解员的讲解等。

西安雅图展览服务有限公司——展厅/博物馆/科技馆的设计及工程专家,以人性创造空间,以服务赢得客户。

物馆声光电工程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项目:以前的博物馆一般由壁面装饰、油画、雕塑、展柜及藏品等组成。由讲解员手持教鞭给观众讲解。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兴或改建的博物馆增加了投影、音响、沙盘、电子图表、地面塑性等项目,使电子翻书、互动、融合拼接、触摸屏、LED屏等走进观众的视野,增加了趣味性和生动性。

但是,很多博物馆的这类声光电设备搭配不合理,和场景不协调:有的投影机亮度不够,画面苍白,安装粗糙,有一点震动就偏离方位;有的音响设备裸露,声场不均匀度高,布线不合理,强弱电线交叉,造成声音嘈杂声很大;有的触摸屏内容简单,失去了它应有的查询作用。

博物馆建设,是一门艺术。博物馆里的声光电建设,也是一门艺术:它涉及到声学、建筑学、光学等多门学科,设计者既要精通视频,又要精通音频。就是说,会做的很多,做的精、做的好的却寥寥无几。

笔者有幸参与主抓了南京军区军史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山西平型关大捷纪念馆、江西小平小道纪念馆、唐山规划馆——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实现新跨越、彭德怀纪念馆、霸州民俗博物馆、延安革命纪念馆、长白山自然博物馆等弱电项目的建设。现就彭德怀纪念馆的声光电项目简单介绍一下:

本案包括沙家店战役、关家恼战役、勘踏万里海疆等项目组成,主要设备:投影机5台、音箱4对、聚音罩3套、等离子3台、投影幕一块、电子图表、数码桌一套、触摸屏3台。文件制作:炮火硝烟文件、触摸屏文件、控制程序等。

方案设计:尽量采用性价比好的设备。投影机采用价格合适,亮度高的机器。在沙家店战役,根据现场有天窗,天花板到地面距离很近的特点,采用SANYO 5600ANSI XGA投影机。投影幕采用透音效果好的幕布,应用16:9设计,音箱安装在投影幕后。沙家店战役、勘探万里海疆设计两个按键,绿键视频播放和暂停,红键视频停止。关家恼战役,是一个地面是塑型,墙壁是弧长为13米的半景画,三台投影投在画面上,投射炮火硝烟飞机轰炸,格栅吊顶上安装投影机,天幕灯,音箱藏在墙壁上做的塑型里,考虑到现场环境,让音箱面向观众、全面露出是不可能的,所以,设计音箱采用双15寸一对,单18寸1对。系统启动时,随着时间变化,天幕灯忽亮忽暗,投影机工作,音箱里播放讲解词和轰炸声,达到声光电的完美配合,此系统也是采用红键绿键的播放停止方式。

前期布线:布25mm金属穿线管,所有线材都从穿线管里通过,严格控制强电和弱电线不走同一根管,不交叉,控制线一定不能疏忽忘记。投影机位置经过计算定好,把投影机吊架安装完毕。因顶棚很高,所以科学的选择安装位置,加固。值得强调的是:投影机位置一定不能算错,否则吊顶做好了以后更改位置就是不可能的了,特别是工期要求很紧的工程。

安装调试:等离子壁挂架使用自带水平仪的,这样安装就不会左右倾斜。为了美观,聚音罩从顶棚到球罩的音箱线外套不锈钢管。

关家恼战役是最复杂,最繁琐的工程:在保证效果的前期下,要保证美观。首先要投影机安装在格栅上,尽量上提,但是这样却使遥控成了问题,工作人员要么用好多姿势去开关投影,要么越过护栏,进入塑性区开关投影。笔者因此采用在控制柜安装按键,3台投影都通过按键开关机。

又一个难题摆在面前:只在离关家恼战役很远的地方适合摆放电脑、功放等控制设备,在附近只有一个深度刚好能够摆放电脑的空间,根本没有散热的空。,距离远,VGA信号的传输肯定受影响,最后,笔者把电脑和功放侧着摆放,摆放一侧,另一侧摆放硅箱。380V电源进入硅箱,硅箱引出插线板给电脑、功放、投影供电。这样,强电和弱电分开了,避免干扰。关家恼战役的核心是控制问题,笔者原计划用两个小时调试好,却到了凌晨3点才最终完成。控制部分采用软硬结合的办法:让音视频部分和灯光部分分别制作,再通过双路触发开关实现同步。

这样,整个纪念馆工程就做完了,后来据说很多其他在建或改造的博物馆相关人员前去参观,并以此为样板,也得到了参观观众的一致好评。

做博物馆的弱电工程,就如同去完成一个艺术作品,必须用心去做,这样,才能让艺术的光芒充满整个房间!在此,对那些前来参观的观众和各位知名人士深表感谢,也希望同行能把他们的心得拿出来交流探讨,让我们的博物馆弱电工程越做越好!

博物馆设计中的多媒体技术运用,值得借鉴!(多图)

博物馆设计就是对展示空间的创作过程,博物馆展示设计不仅要考虑展示空间的特点,更要根据博物馆展示内容和展示产品的特点来进行专业的展示设计。

而其中多媒体科技的运用将是博物馆未来展览的方向,通过对视频、音频、动画、图片、文字等媒体加以组合应用,深度挖掘展览陈列对象所蕴含的背景、意义,实现普通陈列手段难以做到的既有纵向深入解剖,又有横向关联扩展的动态展览形式,促进观众视觉、听觉及其他感官和行为的配合,创造崭新的参观体验,提高其观赏、探索的兴趣。

博物馆设计中包括的多媒体展示展项有很多:

一、互动体验类(虚拟翻书、地面互动投影、桌面互动投影、墙面互动投影)

二、科普教育娱乐类

三、全息幻影立体成像类

四、沙盘展示类

五、大型屏幕显示类(球幕、环幕、360度环幕、天幕、地幕、影像历史走廊)

六、模拟仿真驾驶类(仿真驾驶、漫游飞行模拟)

七、立体影院类(3D影院、4D动感影院)

八、舞美设计(舞美设计、舞台多媒体影像)

包装设计中的印刷技术 篇7

一、依据教材,设计明确“任务”

教材针对不同年级开设的教学内容有所不同,根据所教年级设计“任务”,这对增强教学效果有立竿见影的作用。例如让学生熟悉主键区各个键位的位置时, 教师眼睛看天花板,由学生说出不同的字母,然后由教师打出来,让学生熟练键盘,提高打字速度。又如在讲授word时,课前做一张具有代表性的生日贺卡,上课前播放给学生观看,随着喇叭发出他们最熟悉的声音时,学生跟随音乐一起唱生日歌,顿时觉得教室变成生日派对,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勾起学生无比的幻想,陶醉其中。这时询问学生你们班有没有同学或者父母亲生日就快到? 有没有兴趣亲手做一张生日贺卡送给你的好友或者父母亲? 这样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 ,并积极地 随着老师 的讲解、演 示进入学 习情境 ,自己动手做生日贺卡。学生在掌握的同时并展示自己创作的作品,教师给予点评,学生认为很有成就感,很自然地知道这节课的效果。

二、趣味性融入教学中

把趣味性融入信息技术教学中, 可以让抽象和完全理论化的教学内容变成通俗易懂、更直观的文字,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更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如果提出的任务让学生感到无兴趣,则说明任务无吸引力、无创新性,没有一点创新的空间,这就失去任务的意义。游戏最能代表趣味性,当学生听到要玩游戏,即刻精神百倍,马上显露出小孩的天性,真是迫不及待。如检验学生操纵鼠标的灵活性、准确性时,让学生打开“明天打字员”,该软件有拍打蚊子的游戏。当学生第一次拍打时,往往会让蚊子溜之大吉,不服输的画面挂在学生脸上,可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态势,慢慢地学生在掌握鼠标的操作要领后, 准确无误地将蚊子一次拍死。学生在掌握方法后,有了一定的发挥空间,会主动地进行操作,教学效果进一步增强。

三、选择、设计“任务”要难度适宜,符合学生特点

“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任务”主要体现以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兴趣、认知能力等,以设计难度适当的任务,如果任务设计太难,大多数学生都无法进行操作和完成任务,这样的任务会失去意义,且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应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任务的难度设计为梯度等级,教师、学生都有选择的余地,教学活动可以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第一节信息技术课,让全班学生每人上台一次演示正常开关机,结果有三:其一关闭显示器电源,其二拨电源总开关,其三不知所措。表面上看,设计这个任务很简单,可学生未接触过,把关闭电视的原理应用到关闭计算机中,给教师一个措手不及、觉得可笑,可又能理解的问题,这可能就是农村学生的一大特色。

又如在讲授制作Power Point幻灯片,请问学生你们家乡美不美? 有什么特色? 很多学生马上会说我的家乡就那样,有山、有水,并不像旅游区那样山也美、水也美。在学生一片嘘声中播放事先制作的Power Point,介绍教师的家乡,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 认识到自己的家乡原来还有这样或那样的美丽和特色,顿时茅塞顿开,纷纷询问Power Point怎样使用,我要宣传我的家乡, 让世人了解我的家乡, 一下子就提起学生的兴趣。Power Point具有很强大的功能 , 操作简便 , 具有直观的图形化界面,在学生的不停追问声中把Power Point的内容讲授完,达到预先设计好的教学目的。

总之,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是“任务”设计,一切从实际出发,合理设计符合学生的“任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在“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真正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训练他们的各种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体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了“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务设计 篇8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适合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任务设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任务设计、编排非常关键。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任务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

教师要在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实现总的学习目标。

例如,“能够判断什么是信息”“了解和信息技术有关的信息安全问题”“学会幻灯片自定义动画”“学会在word里,制作简单的表格,会插入、删除行或列”等就包含了不同层次学习目标。

二、任务设计要具有实用性

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注重锻炼学生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通过设计别具匠心的实用性任务,为学生发挥创造力搭建平台。

例如,在一次“用幻灯片制作电子报刊”的教学中,利用学生将要参观菊花展的机会,我设计了如下任务:以6人为一小组,分工合作,用幻灯片软件制作一份图文混排的电子报刊,内容是关于菊花展,要求内容丰富,排版精美。这个任务让学生在掌握“幻灯片软件”有关知识的同时,看到了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而且,这样的任务对于培养学生观察、协作、规划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应该大有益处。这样非常实用、一举多得的任务应该是教学设计时的首选。

三、任务设计要有阶梯性

任务设计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一般说来,每个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不宜过多,最好不要有两个以上的重点、难点,否则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任务的规模宜小不宜大,规模过大,会偏离“任务驱动”的本意。前后任务之间能有一定的联系是比较理想的,但不要强求,否则也会加大难度。一般不提倡设计一个统领全局的任务,而是要注意由点到面,逐步介绍各知识点。

例如:在讲授“Flash”软件中变形动画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任务:(1)制作三角形、正方形的变形动画;(2)制作人和蜜蜂的变形动画(图片在教学主题网下载);(3)制作简单火焰变形动画。要求能力较强的学生完成三个任务,中等水平的学生完成前两个任务,能力稍差一点的学生完成第一个任务,并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帮助其他两个层次的学生完成余下的任务。

设置不同水平的任务时,要使学生在完成一个任务后又有一个新的更高的学习目标,从而体现任务的阶梯性。不过,老师要把握任务的难易程度,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苹果”。

四、任务设计要注重创设教学情境

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总会设法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很多,像一首歌、一幅画、一段动画、一篇精美小文等都可以起到诱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如我在讲授“Word”内容时,首先让学生访问站点,点击“优秀学生作品——电子版报”,精美的版报设计,强烈的视觉冲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五、任务设计要注意个别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统一

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注意以适当的比例分别设计出适合个别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任务。对于个别学习的任务,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独立完成。对于协作学习的任务,则要求由多个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协作完成。

计算机网络为协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年龄等特点,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协作学习以小组讨论、协商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诱导,把活动主题引向深入。协作学习把学生个体间的竞争关系转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把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或双向交流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例如,在利用Frontpage软件制作一个主题网站教学时,让学生以6人为一组,选用教师提供的主题(或自拟主题),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最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与交流。

包装设计中的印刷技术 篇9

2.1数字化设计技术在农业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的农业发展历史悠久,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种植与收割也不断地由手工化向机械化转变。农机设备朝着一体化、高速化、微电子化的方向发展,设备的操作也越来越容易,同时农业机械的设计也越来越数字化。近年来,数字化设计技术常常应用于农业机械设计工作,农业机械设计人员在进行机械设计工作时,会借助计算机,运用计算机技术来生成部分辅助性的设计,或者是利用计算机的预测功能来预测产品的性能,经过不断的虚拟运作,不断地调试,从而设计出最优的农业机械。另外,农业机械设计人员还可以根据不同地域的地形、地貌以及农作物特征来模拟出农业机械运作的效果,经过修正与开发阶段,可以设计出符合各地区农业生产特色的农业机械,从而开发出其他的子功能,进而明确各部分子功能之间的关系。

2.2数字化设计技术在汽车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设计配电时,汽车机械的可靠性和负荷容量的需求是不可以忽视的,在利用数字化设计技术时一定要注意到这两个方面的参数。数字化设计技术的节能设计在各个方面都对人们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考虑到节能减排的因素,要实现最有设计,使得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要尽可能的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对自动化技术在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等的节能设计必须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这样不仅为节能环保做出了巨大贡献,还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收益,促进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3结语

科学技术的进步造就数字化设计技术,而数字化设计技术在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当中,也带动科学技术进一步的发展,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实际发展中,工作人员应该不断地提升原有的工作效率,将产品的质量控制到位。数字化设计技术是新发展起来的学科,它与工业方面的生产以及人们的生活都有密切的关系。数字化设计技术无疑是现阶段机械设计工作最得力的助手,企业因该合理的配置资源,积极的引进先进的数字化设计技术。

参考文献:

[1]阎楚良,杨方飞,张书明.数字化设计技术及其在农业机械设计中的应用[J].农业机械学报,2004(06).

[2]张建荣,马广.现代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在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上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7(05).

包装设计中的印刷技术 篇10

景观设计一直都是园林工程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园林设计目的往往为满足居住地当地居民对于绿色的要求,进行环境的局部改善,其中景观设计更是可以在保证绿色植被面积的情况下给居民更美的感受,丰富的景观设置甚至可以使居民心情更为愉悦,更好地从事生活生产活动。

1 园林艺术

园林工程是一项富含艺术的工程,工程质量好坏的检测标准也与一般的建筑工程项目有着很大的不同,园林工程项目的成功在于可以很好地通过经管的设计进行整个园林的点缀、装点,使园林可以给人更美的感受,传统的点景艺术目前已经在园林设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园林设计又出现了新的内容。目前,园林工程中的景观设计主要分为 2个方向:硬质景观设计,即人工材料创造出来的景观;软质景观,指的是植被的种植,水流的设计所营造的非人工材料景观。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的合理搭配将使得整个园林工程中的景观建设得到更好地发展,获得更好地效果。

2 硬质景观设计技术

2.1 铺地

铺地是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个重点项目,园林的设计往往旨在为居民或者游客提供一个较好的休闲娱乐场所,而漫步往往为休闲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因此注重园林中地的铺设显得十分重要。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广场便以其精美的铺地设计赢得观光者的认可,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较为有名的便是罗马市政广场以及澳门中心广场,广场中地面的独特铺设使得游客初到此地便会感受到不一样的精彩,获得异样感受。在进行地面的铺设时,为了保证更好地铺设效果应当选择与周围环境或者园林主题相符的材料进行铺设,一味的追求高档材料的使用一些情况下反而弄巧成拙,使得地面的铺设显得不伦不类,失去本应具有的效果,丧失美感。合理的材料应用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巴黎埃菲尔铁塔的广场中铺装与坐凳小品等都是混凝土制品,没有使人感受到粗糙反而显得较为恢弘大气。在进行地面的铺设时,考虑园林的效用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居民区附近的广场中可以选择鹅卵石铺地,使居民在饭后散步时获得足部按摩的功效。

2.2 墙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墙体的设计也开始多种多样起来,以往的墙体设计大多以砖墙和石墙为主,在庄重古朴之余却略失活力,并且很多园林的相似墙体设计更是使得园林失去自身特色,因此注重墙体的设计,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彰显出园林的特色,带来更好的效果。例如,为了有效的隔绝噪声,机场附近采用隔音墙的设计,更好地保证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为了更好地体现空间感,浮雕墙的设计使得居民可以在欣赏浮雕的同时感受这种异样的美;城市中为了更好地进行园林效果展示,采用玻璃墙的设计也可以很好地增加园林的特色。这些因地制宜,根据园林所在地进行的独特墙体设计大大提高了园林设计的效果。

2.3 小品

园林中小品的设计往往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又具有美学作用,很多情况下,园林中小品的设置更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下,园林中的小品主要包括坐凳,个性雕塑,健身器材以及花架等。这些小品的位置设置是一项需要进行思考的问题,合理的安放可以起到更好地装饰效果,增加园林的风情。

3 软质景观的设计

相比于硬质景观的软质景观的设计效果可以更好地展现园林的生机与活力,因为软质景观的设计往往需要涉及植被的种植以及水景观的设计,这些景观的设计如何更好地与园林硬质景观相协调,发挥更好地装饰效果需要从事设计的工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思考,下面将就此进行些许探讨。

3.1 植被的设计

园林中植被的种植设计可以大大的增加园林的生机与活力,使人行走其中获得更好地感受,但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变换,植物的种植设计应该进行较为严格的计划,在进行色彩搭配上,植物的种植应该与种植地建筑物的颜色相辅相成,形成深浅对比加强视觉感受,使人可以更好地感受建筑物的美感同时难以忽略植物所带来的效果;在进行种植物种类的搭配时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考量,常青型植物应该合理的进行布置,既不会使得植被一年四季缺乏变化,失去动感,也不会使得秋冬季节显得过于凋零,激发人的惆怅,合理的搭配将使得植物的生长一年四季的变化与建筑物形成不一样的搭配,带来更多的美的感受;一些地方特色较强的主题园林在进行植物的设计时应该注重独具本土特色的植物种植,借助植被的效果更好地展现园林的主题,突出个性加深游客对于园林的印象,提高游客满意度。

在进行园林植物的设计时,注重当地的自然气候情况,进行合理的植物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我国幅员辽阔,地方性园林数量众多,因此在进行园林植物的设计时应该充分的考虑到地理因素的影响,种植富有特色的树木,例如我国东北地区的石杉,冷杉等寒带植物可以更好地适应东北冬季的寒冷,我国南方的木棉,芭蕉等热带植物可以更好地在炎热多雨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进行园林的美化。总之,植被的种植需要与建筑物形成相辅相成之势,更好地将 2 者的美感进行融合,带来更好地美的感受。

3.2 水体设计

水体的设计也是软质景观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由于水的可塑性更好,可以设计成动静之别,对于园林风格的体现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在进行园林中水体的设计时应该与其周边的硬质景观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水的流动美感与建筑物的静态美相结合。水体的设计可以分为受压力向上的喷泉式,喷雾式以及涌泉式,在压力的作用之下,水体由下向上涌出,体现了水体的不羁,对于振奋人的精神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喷雾式水体的设计主要可以进行空气中粉尘颗粒的处理,大大增加空气的湿润度,减少空气中的粉尘颗粒使人行走其中获得更加舒适的享受。水体的设计还可以设计成为跌落式,例如假山中的流水设计便是很好的跌落式处理,水在自然状态下跌落,与假山形成撞击,激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既可以有效的增加假山的动感,声效的产生可以使人获得更加愉悦的体验。

3.3 意境的创造

园林的整体设计应该围绕相同的主题,进行软质景观的设计应该与硬质景观相契合,发挥更好地效果,更好地突出园林的主题,使人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同时,有效的进行各种景观的结合,使其真正的成为一个整体是从事园林设计的工作人员需要十分注意的问题,有效的利用各种方式将园林中的各种景观进行有机的结合对于园林意境的营造有着十分积极地促进作用,园林中的景观不应该为单纯的个体,这样会极大程度地削减景观所带来的感受,整体式的景观建设才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景观的效果,给人更加愉悦的感受。

4 总结

上一篇:教师节庆祝大会上的致辞下一篇:新标准小学英语高年段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