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施工监理要点(共8篇)
灌注桩施工监理要点 篇1
灌注桩基础施工的监理要点
某商住楼工程,共12层,总建筑面积1.4万m2,其地质情况(淤泥地质)较差,属于软弱土地基。由于软弱土具有抗剪强度较低、压缩性高、渗透性小等特性,极易出现局部剪切乃至整体滑动失稳的危险,不能作为持力层。因此,设计单位选择灌注桩基础并对其进行人工处理,以提高软弱土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小基础的沉降。桩基础是一种常见的软弱土地基处理方式,它能有效地把上部结构荷载传递到深层的地层上。但由于桩基础是在地下施工,隐蔽性和技术性都很强,因此,必须更加严格地监理其施工过程,才能保证工程质量。结合监理实践,谈一些对灌注桩基础质量监理的体会和看法。
一、监理要点
根据“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三个阶段的划分,灌注桩工程质量监理的全过程控制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一)前期工作阶段
前期工作阶段在监理工作中,事前控制是最有效的手段。
灌注桩工序的不可逆转性和隐蔽性决定了其前期监控工作的必要性。
1.编制监理细则:根据工程验收规范和实际要求,编制可行的监理实施细则。
2.体系审查:开工前,应审查施工单位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审查承建单位的资格、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往的施工业绩、特殊工种人员上岗证书等。
3.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监理人员应重点审核施工方案、施工机械及打桩顺序,尤其是关键工序的工程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主要包括桩位控制、钻孔控制、钢筋笼制作及下放、混凝土灌注等。
4.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图纸会审主要是研究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桩位图、施工图、复核桩设计承载力等;设计交底主要是设计人员讲明设计意图和施工技术要点、监理人员明确质量控制标准、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图答疑等。
5.审查进场原材料:审核钢材、水泥等的出场日期、力学
及化学性能、出厂合格证、复检报告等。
6.桩位放线及标高复核:根据施工图,对桩位轴线放样情况及标高进行复核。
(二)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监理是保证整个桩基础质量的关键。灌注桩施工阶段的监理要点如下:
1.原材料抽检:主要检查钢筋、水泥、石子、砂等主要原材料的质量。如水泥要进行标准稠度、凝结时间、抗压和抗折强度试验;钢筋要进行拉力、冷弯等实验;砂石要检测其级配、含泥量等。如果采用商品混凝土,则需要认真核对水灰比,确保符合现场地质条件。
2.钻孔过程监督:在每次钻孔前应该重新复核该桩位及标高,确保无误;检测终孔的孔深、孔径、孔斜度及二次清孔后的沉浆密度、沉渣厚度。参照地质勘探报告,检查是否已经达到设计持力层以及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施工中如果遇到地质变化,进入持力层深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深0.5m~1.5m,以保证达到设计承载力。沉
浆密度应符合规范要求。沉渣厚度不大于100mm。
3.钢筋笼检查:主要检查钢筋笼的制作质量、下笼、焊接质量、搭接长度。分段制作的钢筋笼的长度以钢筋的定长为宜,但不宜短于6m,连接时50%的钢筋接头应予错开焊接,且两钢筋轴心在一直线上。为避免灌注导管挂笼及钢筋笼上浮,笼底钢筋略成喇叭状。对非全长配筋的桩,钢筋笼顶标高低于地面时用吊筋将钢筋笼焊接牢固,防止下落。钢筋笼的保护层最好是设臵成混凝土滚轮,厚度为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每隔2m均匀布臵4个,穿在箍筋上,这样既保证保护层厚度,又能减少对孔壁的扰动。在夜间施工时要特别注意焊缝的饱满程度。
4.混凝土浇筑的旁站监理:根据建设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管理办法》的要求,对混凝土灌注桩的浇筑过程应进行旁站监理,主要应检查施工企业现场质检人员到岗、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以及施工机械、建筑材料准备情况、执行施工方案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以及混凝土的搅拌、配比和浇注质量,对于导管的检查一定要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灌注水下混凝土:灌注前应检查孔内的泥浆性能指标和孔底沉渣厚度,如超出规定应进行二次清孔。混凝土应有较好的和易性即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只有这
样才有良好的抗离析能力,才能真正保证桩身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应检查其均匀性和坍落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若不符合应进行二次拌和。二次拌和后仍不符合要求,禁止使用。通过实践表明桩基浇筑过程中的堵管也与混凝土的离析有关。首批混凝土下落后,混凝土应连续浇筑,没有特殊原因,不得长时间中断,防止坍孔情况发生,最好使用商品混凝土。钢筋笼上浮的预防:为防止钢筋笼上浮,当导管口低于钢筋笼底部2m~3m,且混凝土表面在钢筋笼下1m左右时,应放慢混凝土浇筑速度,当混凝土面上升至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钢筋笼底部2m以上,恢复正常的灌注速度。除上述方法外还应从钢筋笼自身加以考虑,将钢筋笼骨架中4根主筋伸长至桩底,实践证明,上述方法是有效的。混凝土桩身局部夹泥,灌注当中遇到不良地质,诸如流砂、淤泥层等应改变施工工艺,连续快速地浇筑,提高混凝土坍落度,防止夹泥情况的发生。例如有一项工程两根桩凿除桩头过程中发现桩身处有大小不等的夹泥情况发生。事后分析是由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中断时间太长造成桩孔局部坍孔所致,通过采取预防措施,类似的情况以后没有发生。灌注即将结束时要预防短桩情况的发生,可采取加大侧锤的重量;加水稀释泥浆,使之达到泥浆参数规定的上限,以防坍孔;仔细核对混凝土方量,混凝土应超灌0.5m~1.0m,通过以上方法可有效避免短桩事故的发生。桩质量的好坏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凝土的质量。监理人员必须及时督促施工单位做好现场取样,预留试块,并做好旁站监理记录和监理日记,保存旁站监理原始资料。
5.报表:编制监理月报表,定期向业主汇报。
(三)工程验收阶段
在工程验收阶段,监理人员的工作主要包括成桩检测和质量评价两个部分:
1.桩检测:包括桩位偏差、桩身质量、桩的承载力检测等。该工程采用了应力反射法检测桩体质量,未发现严重的缩颈、夹层和混凝土不密实等缺陷。桩的承载力检测包括静载试验、动力测试两项。规范要求:作静载试验的桩数不少于总桩的1%,且不少于3根;检验桩体竖向承载力的动力测试取桩总数的10%~15%。
2.质量评价:监理人员在完工后应根据桩基施工过程记录、成桩检测及试块试验结果对施工质量做出评价报告,对工程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意见作详细说明。
二、结语
由于灌注桩基的特殊性和隐蔽性,其质量监理主要依靠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事后的检测和补救措施很难达到设计要求。因此,监理人员必须全面详细地熟悉整个施工工艺流程,事先提出质量控制和检验标准,监督施工单位严格遵守和执行,从而达到预期的质量控制目标,为上部结构的施工提供良好的基础。
灌注桩施工监理要点 篇2
关键词:灌注桩,施工,掘进,监理要点
1挖孔顺序
施工桩开挖前, 先施工的桩应已浇筑混凝土且满足强度要求。桩芯混凝土浇灌完成, 经抽芯检验合格后, 再进行上部结构施工。
2挖孔桩施工工艺
施工程序为:场地平整→放线→定桩位→架设支架或吊车→准备潜水泵、照明设备等→边挖边抽水→每下挖10 cm进行桩孔周壁的清理。校核桩孔的直径和垂直度→支撑护壁模板→浇灌护壁混凝土→拆模继续下挖, 达到施工桩深度后人工凿除混凝土, 由监理单位验收→绑扎钢筋笼→验收钢筋笼→排除孔底积水、放入井筒, 灌注桩芯混凝土至设计顶标高。
3场地处理监理要点
1) 对原有场地进行平整。
2) 在建筑物四周适当位置设置排水沟, 作集水井 (见图1) 。
3) 开挖面做砂浆垫层, M10, 砂浆厚10 cm。
4桩孔土方的处理监理要点
施工现场设置临时土方堆放场地, 挖出土方必须在2 d内用汽车外运 (挖掘机配合人工装车) , 所挖土方不准堆放在孔边, 确保施工现场畅通、安全。在第一施工阶段内, ③, ⑥施工段内的土方由人工运到④施工段。②施工段土方由临时坡道运到④施工段, 统一堆放, 再用自卸汽车外运至堆土场。
5掘进监理要点
1) 掘进前向每个操作班作地下土层、地下分布情况的交底。并指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的一般方法。2) 每个桩孔有一个固定的班组负责施工, 每个正在施工的井下、井上均应有人操作, 并明确对井下操作人员应负的安全责任, 上、下之间有良好的联络信号。3) 保持井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4) 弃土和其他建筑材料在井内垂直运输时, 采取措施, 确保井下操作人员的安全, 在井底设置安全区, 以防物体坠落伤人。5) 掘进工作必须连续进行, 交接班的时间尽量缩短, 使未经支护的土体减少在空气或水中的暴露时间, 以防坍塌。6) 当相邻孔桩在浇灌桩芯混凝土时, 原则上要停止掘进, 以防竖井在较大侧压力下土体失去稳定而坍塌。
6钢筋笼吊装监理要点
钢筋笼采用现场加工, 井面绑扎, 然后再吊入井底的方法施工, 钢筋驳接采用双面搭接焊, 搭接长度不小于5d。
7挖孔的混凝土工程监理要点
1) 当挖孔桩至设计要求的高程后, 将井底残渣清除干净, 由监理、质检和建设单位联合组织桩孔验收, 达到设计要求, 再进行下道工序绑扎钢筋, 浇灌桩芯混凝土。2) 浇灌桩芯混凝土前的准备工作。a.堵漏和积水的排除:浇混凝土前及时将混凝土护壁上的渗漏处堵塞, 然后把井内积水抽干, 以保证桩芯混凝土质量。堵漏的方法:大面积堵成小面积的、小面积堵成点漏而最后堵塞。b.溜斗、溜槽和井筒的准备:混凝土经过串筒而达到浇筑面, 其自由落下的高度不宜大于2 m, 否则会造成混凝土的分层和不均匀, 影响混凝土的质量。3) 桩芯混凝土的施工。a.桩芯混凝土振捣, 由井下操作人员用插入式振动器分层捣密实混凝土, 前层厚度不超过50 cm, 插入形式为垂直式。插点间距约30 cm, 并且做到“快插慢拔”。b.每个桩的桩芯混凝土必须一次连续浇捣完毕, 不留设施工缝, 交接班间隙不超过2 h。c.注意控制桩芯混凝土的浇筑高度, 以免造成桩芯混凝土浇筑过高, 但必须高出设计桩顶标高5 cm左右, 在上部结构混凝土施工前把桩顶浮浆凿掉。如桩顶浮浆过多时, 必须将浆掏掉, 再用坍落度小的混凝土浇筑, 以不存在浮浆为宜。d.每一根桩芯混凝土做试件一组, 并确定每工作台班不少于1组。
通过以上过程旁站监理, 对灌注桩施工质量进行了有效控制, 达到混凝土设计要求, 取得了满意的监理效果。
参考文献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监理控制要点 篇3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施工;监理;控制
钻孔灌注桩因其承载力大、施工噪音小、影响相邻建筑物小、施工安全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又因其直观性差,施工工艺复杂,施工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孔底沉泥、夹渣、缩颈、露筋等缺陷,必须严格施工监管,以免留下质量和安全隐患。
1.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依据和目标
1.1质量控制依据
钻孔灌注桩施工必须符合下列文件:a、合同文件;b、设计图纸及技术要求;c、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d、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e、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J7—89和GB57—2002)。一定要保证技术指标与上述文件一致,若其中的一项技术不一致,则一定要确定一种为执行标准,首先应符合合同文件规定。
1.2质量控制目标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目标:a、成桩中的各项指标都要满足设计要求,包括桩长、桩位、孔底沉渣、桩径、终孔垂直度及成桩材料质量;b、预留混凝土试块强度必须符合规范;c、桩身完整、匀质,连续性好,无夹泥、断桩等缺陷;e、桩极限承载力符合规范。
2.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准备
2.1施工工艺
主要流程为:平整场地——定桩位——护筒埋设——钻机就位——钻孔——提钻——第一次清孔——检孔——制作钢筋笼——吊放钢筋笼——下导管——第二次清孔——水下混凝土灌注——起拔导管——成桩。
2.2施工准备阶段监理要点
a、施工前严格审查施工单位资格,重点检查施工单位质保体系是否健全,审查施工单位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质检制度、安全措施是否落实。核查三项负责人资质以及特殊工种人员上岗证,坚决杜绝无证上岗。
b、检查打桩设备的性能和钻孔能力,还有钻头能否满足孔径的要求。
c、严格对材料进场复验。进场的材料都须具备完整的质保单,并分别复验和测试,合格后才能用于施工。
d、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重点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了解现场施工难度,要针对关键技术难点制定相应措施。
e、勘察和调查施工现场,对工程地质有所了解,编制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并做出旁站监理计划交业主、施工单位和当地质量监督机构,以便检查、配合和督促。
f、参加规划控制点的现场交接验收,检查施工现场的定位、放线,施工单位自检及监理人员复检、验收相结合,将偏差控制在设计盒规范允许的范围内。独立复测,调查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作好测量控制点的引测工作。
g、组织参与工程的设计技术交底或图纸会审,按规范要求规定成桩质量的检验方法和检查数量。
3.施工质量监理控制
3.1护筒埋设
根据桩位埋设护筒,检查护筒埋设的平面位置及标高,保证护筒埋设准确、稳定、垂直,保持护筒中心和桩位中心的重合,中心偏差控制在50mm以内。护筒埋深在粘土中不宜小于1米,在砂土中不宜小于1.5米,若护筒深度不够,孔口处过于软弱,在孔内水的压力下产生漏水,造成坍孔。埋好护筒要用粘土、碎石将其外侧夯实加以固定。
3.2钻机就位
钻机就位,检查验收平台是否水平,钻机是否水平、稳定,是否存在钻竿弯曲、接头不正的情况,重点检查对中情况,即“三点一线”(桩位中心、转盘中心、天轮在一条线上),偏差控制在10mm之内。避免孔位偏斜。
3.3钻孔
记录好开钻时间,作好钻孔记录及钻进过程出现的异常情况,并按要求捞取渣样,要作好交接班情况反馈。钻进时,要控制钻头的摆动,不宜过大,也不宜偏向一方,防止造成偏位或扩孔。检查钻头直径是否符合要求,当发现钻头磨损超过允许值时(钻头直径一般比设计孔径小20~25mm),应及时补焊或更换新钻头,当使用补焊后的钻头或新钻头钻进时,先不要将钻头下到底,应慢慢往下反复修孔后再继续钻进,以防卡钻。应事先了解地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如遇到膨胀土时易产生缩孔,这时需使钻具上下反复扫孔来扩大孔径,同时采用优质泥浆护壁。遇有大孤石或探头石,易产生偏斜或扩孔,如果倾斜度超过规范要求,将影响桩的承载能力,或者使钢筋笼无法正常下落就位,或造成卡钻、掉钻头等事故,这时需要司钻人员稍提钻头,慢慢试钻,靠钻头慢慢磨进。在不良地质钻进或者钻进速度过快易造成坍孔,如果坍孔不严重时,应立即使用相对密度较大的泥浆,同时放慢钻进速度,如果坍孔较严重时,应在泥浆里加入水泥,很严重时,只有重新回填,待沉降密实后重新钻进。作为监理人员应仔细了解地质资料,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控制。
3.4终孔
一定要达到设计桩底标高后,才能终孔。钻孔后若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地质图不符,必须及时要求业主补钻。钻孔桩终孔后,应检查孔深、孔径、倾斜度,读符合规范才能清孔,同时记录下终孔时间。
3.5清孔
清孔直接影响到桩的承载力,所以此工序相当重要。当钻孔至设计持力层时,让钻机转而不进尺供浆,对孔底进行冲洗排渣,应及时调整泥浆稠度,泥浆比重可降至 1.1以下,以便于排出成孔过程残留的孔渣,在下放钢筋笼和导管,第二次清孔后,应检查孔内泥浆性能指标和孔底沉渣厚度,使之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3.6验孔
当钻入持力层面时,监理人员应现场取渣样,判定合格后按设计及试桩记录确定终孔深度;当钻进至终孔深度时,应对孔深、孔径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清孔。
3.7钢筋笼制安的质量监控
钢筋笼骨架宜分段制作,分段长度应根据吊装条件确定,应确保不变形,接头应错开。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主筋位置准确,成笼垂直度好。几何尺寸允许偏差:主筋间距土10mm,箍筋间距土20mm,骨架外径土10mm。
严格控制加劲环筋。它是保证圆形笼体质量的关键,制作一定要圆,其直径偏差必须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箍筋与主筋之间50%以上的连接点采用焊接,并焊接一些圆形突出主筋50mm的短筋,以确保主筋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
严格控制钢筋笼吊运、安装工序。钢筋笼应双点起吊,以防止钢筋笼变形,吊装入孔时要轻起轻落,居中放下,注意不要碰撞孔壁,更不准强行压入,以保证垂直度和保护层的厚度。
固定钢筋笼。当笼体顶面标高落至设计标高处,若各部位经检查合格,穿过孔筋和自动卡紧保险装置固定笼体,避免浇灌混凝土发生上浮或下掉。
3.8下导管、浇注混凝土控制
检查混凝土的原材料(水泥、砂、石)及其配合比是否与相关规范和试验报告符合。坍落度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灌注性、连续性和密实性,必须将其控制在l8~22cm范围内。
应牢固、顺直、严密连接导管,并根据孔深配置导管,按导管顺序做好每节管长记录。
首批混凝土拌和物下落后,马上进行混凝土灌注,操作要连惯,灌注时监理人员应进行旁站监理。
开浇混凝土初存量必须满足首次浇注时导管底端能埋入混凝土中1m以上,浇注时应及时检测孔内砼面的标高,适时提升和拆卸导管。
灌注的混凝土顶面应高出设计标高 0.5~1m,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在抽出最后一节导管之前,用竹杆等触探浮在孔面上混凝土厚度,待满足桩顶要求后,缓慢抽出最后一节导管,避免因快拔导致混泥桩芯。
每根桩都有要制备一组试块,且及时编号、养护,进行试验,必要时进行抽查。 [科]
【参考文献】
[1]晁魁星,尹学灿.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要点及施工质量控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9(3).
[2]唐祥春.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8(3).
灌注桩施工监理要点 篇4
桥梁钻孔灌注桩的重要性
桥梁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形式,以适应性强、成本适中、施工简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工程领域,特别是在当前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对其单桩承载力和桩的质量要求逐步提高。但由于现实施工中影响灌注桩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稍有不慎或措施不严,就易在钻孔灌注中发生质量事故,危及桩基工程的安全,给工程项目造成重大损失。
施工监理单位有必要对各种不确定影响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必须对施工过程每一环节严格监控;施工中只有对钻孔灌注桩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做好正确的预控决策,拟定切实有效的监控措施和方案,指导监控钻孔灌注桩施工全过程,达到消除或减少桩基工程质量问题和质量通病的目的,保证桥梁基础工程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现场整治和监控措施
加强现场整治排查
一要重点做好准备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问题或质量通病的预防、预控工作。从桩基施工准备阶段开始就将质量通病治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重点督促项目部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和自检程序,并跟踪检查施工单位质量通病治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同时,加强桩基原材料和施工工艺的控制,特别加强钻孔灌注桩易产生质量通病的部位和工序的预防、预控,切实将产生质量通病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重点做好正在施工的桩基工程质量通病专项治理工作。对于正在施工的桩基工程质量通病的专项治理,应结合该合同段桩基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根据桩基工程质量通病容易发生的部位,按照工序保分项、分项保分部的原则,从工序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不断完善施工工艺,切实保证整个桩基工程的施工质量。质量控制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施工图设计、施工技术规范及已有的成熟经验,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力争将已发生的质量通病治理到位,尽力杜绝质量问题或质量通病的发生。
完善成孔(桩)工序验收检查
检查验收的目的在于通过检查验收工作,复查前期治理工作的效果和成绩,检查不足,巩固治理成果,以对下一步工作形成具体全面的指导。检查验收阶段,监理工程师应根据施工图设计、施工技术规范等要求,加大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通病的监控力度和检测频率,监控过程中,主动采取旁站、巡查、抽检、平行检查等方式对质量通病整治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存档备查。同时,应严格遵照相关技术规范、评定标准等文件要求,对已完桩基工程的质量进行全方位检查和验收。
强化现场跟踪整改复查 通过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改进要求,大力推进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新技术、新工艺,通过技术手段改革落后工艺,以工艺保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通病。
总结提高
监理工程师应定期召开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通病治理工作专题会议,对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控制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对整治过程中的质量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对整治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改正措施及规范化的施工工艺,形成阶段性总结报告;并根据桩基工程进展情况,调整整治重心,力争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和管理水平得到持续、稳步的提高。
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成因和防治措施
坍孔 成孔速度太快,泥浆护壁来不及形成泥膜,泥浆浓度和密度不足,起不到可靠的护壁作用;护筒深度不够,下端孔口处软弱,在孔内水压力下产生漏水;钻机直接触及护筒,由于振动使孔口坍塌。防治措施:督促施工单位提高泥浆质量,选用相对密度、粘度、胶体率较大的泥浆,如果钻孔土质是粉质砂土或亚粘土应增加粘土来制浆;增加护筒的埋置深度,使护筒底端不漏浆,确保孔内水压力大于孔外,增加孔壁侧压力。
缩孔 钻机补焊不及时,严重磨损的钻锥钻出的比设计桩径稍小;钻进土层中有软粘土,遇水膨胀后使孔径缩小;清孔不彻底,泥浆中含泥块较多,加上终灌拔管过快,引起桩顶周边夹泥,导致保护层厚度不足;孔中水头下降,对孔壁静水压力减少,导致局部对孔壁土层失稳坍塌,造成桩身夹泥或缩径。防治措施:经常检查钻径尺寸,并督促施工单位及时补焊或更换锯齿,有软素土时采用失水率小的优质泥浆;清孔时清渣而不清泥,防止清孔后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局部坍孔,导致缩径产生。
桩底持力层确定不准确 这样就经常出现桩基成孔时实际的地层情况与岩土工程地质勘查报告不符,特别是端承桩的持力层没有达到弱、微风化岩层,且嵌岩深度不够,满足不了设计要求。防治措施:桩基终孔严格按设计要求双向控制,既满足桩长又满足嵌岩深度符合要求。对桩基成孔时实际的地层情况与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不符等情况,要求终孔时必须有地质设代、业代、监理、施工四方现场会勘论证,以决定是否终孔。
端承桩桩底沉渣厚度超标 施工中清孔不彻底或未进行二次清孔,泥浆比重过小或泥浆注入量不足而难于将沉渣浮起,钢筋笼吊放过程中,未对准孔位而碰撞孔壁使泥浆沉积。防治措施:采取二次清孔法,即成孔检查合格后立即进行第一次清孔,第一次清孔控制好泥浆比重,以能够将孔底沉渣浮起为度;钢筋笼吊放过程中要有专人指挥,确保对准孔位中心,防治钢筋笼刮落泥皮落入孔底;钢筋笼安装完毕,灌注混凝土前进行二清孔,再次检查沉淀层厚度,二次清孔符合要求后立即灌注混凝土。
钢筋笼问题 比如出现变形、偏位、保护层不够,安装位置不符合要求等问题。防治措施:钢筋笼应硬化场地并铺设枕木进行制作,制作好的钢筋骨架必须平整垫放,钢筋笼应在加筋钢筋内侧设置十字加劲撑,以防变形。同时要求螺旋筋与主筋进行电焊而不是绑扎,增强骨架的整体性,防止吊装中产生变形。每节骨架均采用半成品标志牌,第一节钢筋笼对中放入孔内,防止偏位,在护筒顶用工字钢穿过加筋箍下挂住钢筋笼,并保证工字钢水平和钢筋笼垂直,防止钢筋笼倾斜。吊放第二节钢筋笼与第一节对准后进行机械套筒连接或焊接,然后缓慢下放,如此循环;下放钢筋笼时要缓慢均匀,根据下笼深度,随时调整钢筋笼入孔的垂直度,尽量避免其倾斜及摆动。机械套筒连接时必须使竖向主筋对应,再同步拧紧套筒,使套筒两端正处于上下主筋已标明的划线上,否则应调整重来,确保钢筋连接质量。钢筋笼推广采用高强度砂浆圆饼式保护层垫块,防止钢筋刮落泥皮和安装偏位。
此外,由于混凝土灌注至钢筋底部时,灌注速度太快,混凝土顶托力造成钢筋笼上浮。防治措施:为防止钢筋骨架上浮,当灌注混凝土顶面距钢筋骨架底部1m左右时,应降低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当混凝土拌和物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灌注开始后,应紧凑、连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
断桩 首灌混凝土量不足,不能埋住导管底部;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料粒径过大,导管直径过小堵管,当处理不好不得不提导管时形成断桩;导管口渗漏时泥浆进入导管;导管埋置深度不足,拔导管时,导管底脱离混凝土面。防治措施:必须复核首灌混凝土的量是否准确;控制好拌制混凝土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40mm。不得大于导管内径的1/6-1/8,选择合理内径的导管;对混凝土灌注所用的导管,应督促承包人做密水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以防导管漏气;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严格控制导管埋置深度2-6m。
灌注桩施工监理要点 篇5
桩基础作为建筑工程强制控制内容之一,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由于桩基工程的隐蔽性,给质量监督带来一定难度。本文根据多年是施工经验,提出了桩基施工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灌注桩(端承桩,简称桩)质量从验收规范看十分简单,无非是地基承载力的鉴定、钢筋笼的检查与桩砼质量的判定,但由于地下工程不可见的因素很多,因此判定起来较难准确把握。主要抓住以下两个问题:从桩的承载机理看质量监督的关键;桩的缺陷与防治措施,桩质量的判定。
一、从灌注桩承载机理看质量控制的关键
端承桩的承载机理是桩把荷载传递到桩的底部,它支承在坚固的岩土上,不难得出桩的承载力取决于桩身强度与地基承载力。
当桩身强度>地基承载力,桩的承载力=地基承载力;反之,桩身强度<地基承载力,桩的承载力=桩身强度。此公式在孔底无沉渣情况下成立。对挖孔桩沉渣还是问题,沉渣量过大,桩受荷时发生大量沉降,桩将失效。
㈠桩质量监督关键之一——地基承载力的鉴定
从桩的施工程序来讲,在质量控制中,首先确保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否则将使桩失效。
地基承载力取决岩层的构造情况、桩嵌入岩石的深度、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
㈡桩质量监督关键之二——桩身强度的控制(在于施工工艺)
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如桩身强度不足,桩的承载力亦得不到保证,桩身强度是桩质量监督的另一关键。
桩身质量监督主要在于控制混凝土的质量,桩身强度取决于钢筋笼的制作质量与砼质量。钢筋笼的制作检查简单明了;而影响砼质量因素则很多,有些是可见的,有些是不可见的。在工程实践中,不少桩由于砼质量问题而使桩身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桩身质量的监督主要在于监督砼的质量。
砼的缺陷往往是由于施工工艺不合理引起的,因此必须对桩基工程的施工工艺、质量保证措施进行严格控制,否则,起不到质量控制效果,工程验收时,对工程质量如何没有把握,检测出现的问题亦无从分析。
钻孔桩砼质量不仅与浇注工艺有关,还与成孔工艺有很大关系。要确保桩孔成孔质量与灌注工艺的合理性,操作得当。钻孔桩成孔质量在于:桩径不小于设计桩径,护壁可靠;关系到砼质量的灌注工艺主要是:a)控制好混凝土质量的和易性,防止出现堵管、埋管,引起断桩事故;b)控制导管埋深2-4m,使砼面处于垂直顶升状,不使浮浆、泥浆卷入砼,防止提漏引起断桩事故。
㈢桩质量监督关键之三——沉渣量的检查
对摩擦桩来说,由于其受力机理是通过桩表面和周围土壤之间的摩擦力或依附力,逐渐把荷载从桩顶传递到周围的土体中,如果在设计中端部反力不大,端部的沉渣量对桩承载力亦影响不大;而对于钻孔端承桩,如果沉渣量过大,势必造成受荷时发生大量沉降,同样使桩的承载力失效。
二、砼灌注桩基础缺陷及防治措施
㈠钻孔灌注桩
桩底地基承载力不足
原因:桩端没有支承在持力层上面。
防治措施: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复杂地层,一般最好取芯检验,如不能孔孔取芯,要参照邻近取芯情况、钻速、泥浆返上的岩屑及钻进情况(一般钻进至微风化岩时,钻头不蹩钻,主动钻杆振动不很厉害,钻进声音感觉较好)、工程地质资料进行综合考虑。
缩径(孔径小于设计孔径)
原因:塑性土膨胀。
防治措施:成孔时,应加大泵量,加快成孔速度,快速通过,在成孔一段时间,孔壁形成泥皮,孔壁不会渗水,亦不会引起膨胀;如出现缩径,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办法,以扩大孔径。
桩底沉渣量过大
原因:检查不够认真,清孔不干净或没有进行二次清孔。
防治措施:(1)认真检查,采用正确的测绳与测锤;(2)一次清孔后,不符合要求,要采取措施:如改善泥浆性能,延长清孔时间等进行清孔。在下完钢筋笼后,再检查沉渣量,如沉渣量超过规范要求,应进行二次清孔。二次清孔可利用导管进行,准备一个清孔接头,一头可接导管,一头接胶管,在导管下完后,提离孔底0.4m,在胶管上接上泥浆泵直接进行泥浆循环。二次清孔优点:及时有效保证桩底干净。
钢筋笼上浮
原因:(1)当混凝土灌注至钢筋笼下,若此时提升导管,导管底端距钢筋笼仅1m左右距离时,由于浇注的砼自导管流出后冲击力较大,推动了钢筋笼上浮;(2)由于砼灌注至钢筋笼且导管埋深较大时,其上层砼因浇注时间较长,已近初凝,表面形成硬壳,砼与钢筋笼有一定握裹力,如果此时导管底端未及时提到钢筋笼底部以上,混凝土在导管流出后将以一定速度向上顶升,同时也带动钢筋笼上移。
防治措施:(1)灌注砼过程中,应随时掌握砼浇注标高及导管埋深,当砼埋过钢筋笼底端2-3m时,应及时将导管提至钢筋笼底端以上;(2)当发现钢筋笼开始上浮时,应立即停止浇注,并准确计算导管埋深和已浇砼标高,提升导管后再进行浇注,上浮现象即可消除。
断桩与夹泥层
原因:(1)泥浆过稠,增加了浇注砼的阻力,如泥浆比重大且泥浆中含较大的泥块,因此,在施工中经常发生导管堵塞、流动不畅等现象,有时甚至灌满导管还是不行,最后只好提取导管上下振击,由于导管内储存大量砼,一旦流出其势甚猛,在砼流出导管后,即冲破泥浆最薄弱处急速返上,并将泥浆夹裹于桩内,造成夹泥层;(2)灌注砼过程中,因导管漏水或导管提漏而二次下球也是造成夹泥层和断桩的原因。导管提漏有两种原因:a.当导管堵塞时,一般采用上下振击法,使混凝土强行流出,但如此时导管埋深很少,极易提漏。b.因泥浆过稠,如果估算或测砼困难,在测量导管埋深时,对砼浇注高度判断错误,而在卸管时多提,使导管提离砼面,也就产生提漏,引起断桩;(3)灌注时间过长,而上部砼已接近初凝,形成硬壳,而且随时间增长,泥浆中残渣将不断沉淀,从而加厚了积聚在砼表面的沉淀物,造成砼灌注极为困难,造成堵管与导管拔不上来,引发断桩事故;(4)导管埋得太深,拔出时底部已接近初凝,导管拔上后砼不能及时冲填,造成泥浆填入。
防治方法:(1)认真做好清孔,防止孔壁坍塌;(2)尽可能提高混凝土浇注速度:a.开始浇砼时尽量积累大量砼,产生极大的冲击力可以克服泥浆阻力。b.快速连续浇注,使砼和泥浆一直保持流动状态,可防导管堵塞;(3)提升导管要准确可靠,灌注砼过程中随时测量导管埋深,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4)灌注水下砼前检查导管是否漏水、弯曲等缺陷,发现问题要及时更换。
㈡砼灌注桩质量判定
桩身混凝土质量判定。
比较准确判断桩身砼质量的是静载与抽芯,但是由于静载、轴芯为操作性检验,且费用高、时间长,所以常常采用动测法判定桩身混凝土的质量,而动测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动测结果不能作为桩基工程竣工的验收依据,用于普查质量仅供验收参考。
判断混凝土质量还要依施工单位素质,掌握施工过程实际情况与施工记录。主要依据:掌握施工过程情况与施工记录。
(1)审查主要施工人员、施工单位所施工过的工程质量情况;(2)审查施工工艺是否适合于施工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什么质量保证措施。如:挖孔桩水位高、水量大、有没有采用水下砼配合比与水下导管法灌注,如没有,依出水量大及浇捣方法,就可推断混凝土严重离析等;钻孔桩钢筋笼如没有设置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再检查一下灌完桩钢筋笼的位置情况,可推定保护层是否严重不足;(3)对施工记录进行审查,要求施工单位认真做好成孔记录与灌注记录,认真分析记录中出现的机械故障及孔内异常情况、事故等,并进行推断。比如:在成孔记录中没有发现塌孔现象,而桩的充盈系数又大,说明在浇注的过程中有塌孔现象,必然导致桩底沉渣量过多或桩身砼夹砂、夹泥,桩体形成“大肚子”;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曾发生过堵管事故,拔管后进行二次灌注,就会存在断桩或夹泥层。但缺陷的严重程度还要分析其事故具体处理措施而得知。
总之,桩砼质量的判定,要掌握现场施工实际情况与工艺情况、准确的现场施工记录,并了解施工单位素质,方可比较准确判定砼质量。
灌注桩施工监理要点 篇6
1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概述
所谓的钻孔灌注桩,其实质上是桩基础的一种类型,在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过程中,主要就是先在施工现场通过机械或者是人力的方式形成桩孔,在形成桩孔之后再进行钢筋笼的安放,并且浇筑混凝土,进而使得基础部位形成钢筋混凝土桩。然后再由多根桩共同组成地基基础。在路桥施工过程中,通过对于钻孔灌注桩有效地加以应用,能够有效地解决软土地基以及复杂地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施工难度相比于其它桩基础的施工难度也要小一些,在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往往较小,而且噪音也较低,不会对周边居民造成太大的影响。同时,在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过程中,能够依据工程的实际需求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于桩身的长度、桩的直径等灵活地进行设置。而且其施工工艺也较为简单,施工过程中所使用到的设备也较为简单。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钻孔、清孔、下放钢筋笼和灌注混凝土,这几个环节对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
2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点
2.1桩基成孔
在路桥施工中应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时候,桩基成孔是第一个环节,桩基成孔对于后续施工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应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必须要对于桩基成孔施工技术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必须要严格按照测量放样的结果来对于每一个桩基成孔的位置加以确定,在确定了桩基的位置之后才能够开始钻孔。
在进行钻孔施工的时候,必须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桩的深度和直径等一系列的要求来对于钻孔的方式以及钻孔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加以选择。在进行钻孔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对于孔口进行必要的围护,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而且在成孔的过程中,由于会产生大量的废渣,所以必须要及时地对于这些废渣进行处理。同时在进行桩基成孔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孔内的排水设施,确保在成孔施工的过程中孔内不会积聚大量的水,进而导致孔壁坍塌等问题的出现。
2.2清孔施工技术
在完成了成孔施工之后,在孔内往往还会存在许多的石渣以及淤泥等杂质,而这些杂质对于下一步钢筋笼的安放会造成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完成了桩基成孔施工之后,还必须要对于所成的孔进行清理。清孔施工对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进行清孔施工的过程中,主要是对于孔底的积水以及石渣和淤泥等加以清除,在对于积水进行排出的时候,可以采用水泵抽水的方式,而在清理石渣以及淤泥的时候,则可以采用机械或者是人工的方式进行清理。只有在成孔之后有效地对于桩孔进行清理,才能够确保路桥钻孔灌注桩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
2.3钢筋笼的制作及安装技术
钢筋笼的制作及安装对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也是钻孔灌注桩施工的一个主要环节。在进行钢筋笼制作的时候,必须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择钢筋,并且依据桩孔的实际情况对于钢筋笼的直径加以确定。在将钢筋笼运输至施工现场的过程中,必须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避免钢筋笼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变形的情况。在钢筋笼运输到施工现场之后,必须要使用吊车将其吊入桩孔之中。在下放钢筋笼的过程中,必须要始终确保钢筋笼的中心轴线和桩孔的中心轴线是重合的,而且在下放钢筋笼的过程中,要避免钢筋笼触碰到孔壁。在对于钢筋笼进行连接的过程中,必须要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而且在焊接的过程中要确保相邻两节钢筋笼位置不存在偏差。
2.4混凝土灌注施工技术
在安放好钢筋笼之后,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进行混凝土的灌注,混凝土灌注是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最后一个环节,但是也是对其质量影响最为严重的一个环节,在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依据孔的深度对于灌注的方式进行选择,如果孔的深度在2m以内,可以采用直接灌注的方式,而如果孔的深度超过了2m,那么最好采用导管灌注的方式。而在应用导管灌注的方式的时候,首先必须要控制导管插入混凝土的深度,必须要将导管插入混凝土的深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才能够确保混凝土灌注施工的顺利进行。其次,在灌注的过程中,还必须要避免导管出现堵塞的情况,导管的堵塞将对于混凝土灌注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使得整根桩发生破坏。在进行混凝土灌注的过程中,也必须要采用分层灌注和分层振捣的方式,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于灌注以及振捣的分层厚度加以确定,而且灌注以及振捣都必须要连续进行,不能够中断,这样才能够确保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灌注施工的质量,进而有效地保证路桥施工过程中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
3路桥施工中钻孔灌注桩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在
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过程中,坍孔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而造成坍孔的主要原因就是地层中存在流沙层或者是砂砾层以及泥浆质量不合格,在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要有效地避免坍孔,在施工活动开始前以及施工过程中,都必须要注重对于地层状况的勘察,并且依据勘察的结果来动态地对于施工活动进行管理,合理地调整施工方案,进而避免出现坍孔的问题。如果已经出现了坍孔的问题,则必须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处理之后才能够继续进行施工。
除了坍孔之外,断桩也是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一个常见的问题,而之所以会出现断桩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是桩与桩之间的间隔距离太小,如果桩与桩之间的间隔距离太小,在施工过程中就十分容易受到附近桩的影响,进而导致断桩问题的出现。第二,如果土层硬度不同也会导致断桩问题的出现。第三,桩身终凝时间过短也会造成断桩问题的出现,为了避免在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出现断桩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于桩的间距有效地进行控制,避免附近的桩对其它桩造成影响,进而出现断桩的问题。同时还必须要确保桩身的终凝时间,这样才能够确保桩身的强度,有效地避免断桩的出现。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断桩的情况,那么必须要将断掉的桩及时拔出,并且对其进行清理之后重新进行施工。
4结语
在路桥施工过程中,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用的基础形式,而在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握钻孔、清孔、下放钢筋笼以及灌注混凝土等每一个环节的施工技术要点,同时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于断桩以及坍孔等质量通病的防治,进而有效地保证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唐亮,向常伍。钻孔灌注桩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1):167。
[2]鲁伟,鲁东亮。浅析路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J]。卷宗,2016,6(8):670―671。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篇7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
主要介绍泥浆循环回旋钻进成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要点。
1 施工机具的选择
施工机具的好坏对能否保证施工质量以及功效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好合适的施工机具是实现质量控制的首要条件。泥浆循环回旋钻进成孔灌注桩的施工机具主要包括成孔的钻机、泥浆循环设备、钻杆、钻头与保径圈, 成桩的导管、料斗、球塞、混凝土拌制与输送设备。
对于不同的地质条件, 不同的桩径, 其选择使用的成孔机具如钻机、钻杆、钻头有很大差别。选择钻机, 首先要看功率和扭矩够不够, 因为桩径越大, 钻进时切削阻力越大, 要求功率和扭矩也越大。钻杆选择则不宜采用过细的钻杆, 过细的钻杆其杆内通道小, 泥浆循环量受限制, 钻进速度慢, 沉渣多, 成桩质量难以保证, 同时钻杆细则刚度小, 受压时容易发生弯曲, 造成斜孔形状不规则。钻头直径必须保证桩的设计直径, 一般比设计桩径小5~6cm, 钻头形状应对称, 锥尖角度不应小于120度, 因为不对称的钻头易产生斜孔锥尖过尖会在孔底产生一个锥形, 在其中埋藏大量泥块沉渣, 影响桩的承载力。
成桩用设备主要根据桩体的混凝土方量来考虑安排。导管的基本要求是满足混凝土灌注量、接头密闭不漏水不漏气。导管的长度应保证使得导管下口离孔底的距离保持在0.5m左右。为此在施工中必须配有一些小导管, 如0.5m, 1.0m, 1.5m等不同长度。导管的选用除需考虑混凝土的方量, 还应导管接头的外径比钢筋笼直径应小100mm以上, 以免导管钩带钢筋笼。导管孔口的料斗与吊运混凝土的料斗的容量之和应保证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 (≥1.0m) 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不足会使得先灌入孔内的混凝土大量混杂泥浆, 影响桩的质量。
可见施工机具的控制是泥浆循环回旋钻进成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只有切实把好这一关, 才能真正保证施工质量。
2 钻机就位的控制
钻机的安装就位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所钻桩位在大地平面的位置控制, 二是所钻桩孔本身的立体位置控制。钻孔灌注桩施工前应对施工场地整平压实, 当场地为深水区或淤泥层较厚时, 应搭设工作平台。应建立附合于结构物整体测量控制中的子控制网 (包括平面控制与高程控制) , 且所有测量必须有多余观测。对拟施工桩位进行放样, 并在另一测站进行复核。有条件时, 应用钢尺对前后左右的桩位进行相互校核。在灌注桩施工中桩位的控制必须高度重视, 确保无误, 一旦发生桩位错误将难以弥补。
钻机安装的基本要求是水平、稳固、三点 (天车、转盘、护筒中心) 一垂线, 这样才能保证桩的垂直度和桩位偏差符合要求, 安装完毕后要用水平尺和测锤校验。由于钻孔灌注桩施工节奏快, 钻机安装容易马虎, 常因未垫实、垫稳, 而在开钻后很快发生倾斜。发现这种情况应立即停钻, 重新调平或排除故障后再继续施工, 否则必定造成斜孔。
钻机完成一桩孔后一般不应直接到邻桩位施工而应实行跳打原则, 这是为了防止因钻机荷载或成孔的应力释放而影响到刚灌注完混凝土的邻桩的质量, 实在无法调整桩位时, 应停顿36小时以后才可在邻桩上进行施工。
3 泥浆的调制和使用
实践证明泥浆是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好坏的重要环节, 必须从严控制。泥浆一般采用水、粘土 (或膨润土) 和添加剂按适当比例配置而成。在施工中应注意检测泥浆的各项指标, 尤其是比重和粘度这两项最直观、最重要的指标。泥浆的比重过大既影响钻进速度, 也使孔壁泥皮增厚;泥浆的比重过小则护壁性能差, 容易坍孔。
泥浆的品质能否调节好, 除与现场管理人员的经验与水平外, 关键在于能否及时清理泥浆池沟中的沉淀物。如果不配备专职劳动力、排浆设备出现故障或废浆运输能力不足 (有时是为降低成本而故意减少废浆排放量) , 那么泥浆品质调节将无从谈起, 有时甚至因泥浆池淤满而将沉淀物倒灌回孔内, 则施工质量必定受到较大影响。
4 钻进过程
钻进过程中主要应加强以下事项的控制:
4.1 总的原则要快, 一个桩的施工时间越短,
质量也越不容易出现问题, 当然, 也不是要绝对的快, 该慢的孔段要慢。如开孔时要轻压慢钻以防止发生孔斜, 待钻头或导向部位全部进入地层后, 方可加速钻进;在淤泥质土层也不能太快, 需防止形成螺旋形孔。一般说来, 直径650mm的三四十米长的桩, 正循环钻进耗时约5~7小时, 如出现过长或过短则不正常。4.2钻进过程中泥浆循环量应根据地层和钻进速度加以调整, 若进尺速度快而泵量小, 泥浆必定粘稠而且泥块沉渣多, 影响成孔质量;在松软易坍地层中钻进时若泵量和压力太大, 会造成扩径甚至坍孔。4.3在钻孔排渣、提钻头除土或因故停钻时, 应保持孔内具有规定水位和要求的泥浆比重和粘度。处理孔内事故或因故停钻, 必须将钻头提出孔外。4.4终孔时, 需对桩孔的孔深、孔径、倾斜度进行检测, 符合要求才能终孔, 否则需继续。
5 清孔
通常工次用两次清孔来达到规定的砼灌注前的泥浆比重。第一次清孔是钻进至设计深度后直接利用钻具进行的换浆清孔工作。第一次清孔是能否达到技术要求的根本基础, 不能因为有第二次清孔而忽视第一次清孔的重要性, 因为第一次清孔的冲力 (吸力) 大, 清孔能力强, 可以把绝大部分沉渣, 包括较大的泥块都返出孔外, 而第二次清孔是利用截面粗的导管进行, 冲力 (吸力) 要小得多, 不能承担主要的清孔责任, 因而第一次清孔一定应达到返出的泥浆中不含有的泥块为止, 根据笔者在施工中的经验, 对一根三十几米长的直径650mm的桩来说, 正循环清孔的时间应大于30分钟。第二次清孔是在下完钢筋笼和导管以后利用导管进行的清孔, 目的是清除这段时间里从泥浆中沉淀到孔底或是被钢筋笼撞到下去的泥块沉渣。
在清孔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持孔内水头, 防止坍孔。清孔完毕后, 应从孔底取出泥浆样品, 进行性能指标试验。
需特别注意不得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式来替代清孔。
6 钢筋笼
钻孔灌注桩的钢筋笼制作一般使用热扎钢筋, 材质与焊接要求应符合国家的相关强制标准。
钢筋笼制作的技术要求主要是:
6.1 钢筋笼直径应符合设计尺寸;
6.2每节的长度不宜超过9m, 也不宜短于5m, 因为过长则吊起时易弯曲变形, 过短则增加焊接时间, 对成桩的质量不利;6.3使用法兰接头导管时, 最下面的一节钢筋笼底端应使主筋向外张开, 以防导管挂钩导管造成钢筋笼上浮;6.4制作好的钢筋笼应平卧堆放在平整干净的场地, 堆高不得超过两层。6.4钢筋笼在下笼过程中应从速, 一般桩孔应在2~4个小时内完成。
7 水下混凝土的灌注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砂石料、水泥、水等应符合国家标准。此外, 根据灌注桩的特点, 水下混凝土还需控制:a.初凝时间。这个指标对于灌注桩非常重要, 一般要求所提供配比的初凝时间是实际浇灌时间的两倍, 否则容易在浇灌过程中出现导管凝死等事故。b.流动性。规范要求坍落度18~22cm之间, 当坍落度小时, 易堵塞导管, 坍落度大时易发生离析。
水下混凝土在灌注中应控制以下几个点:
7.1 水下混凝土灌注前应检查桩底的沉淀层厚度与泥浆指标, 不符合要求则应再次清孔。
7.2当混凝土灌到孔口不再返出泥浆时, 说明混凝土压力已等于或小于其在桩内顶升的阻力, 此时应提升导管;若需提高0.5~1.0m以上才能灌入混凝土, 则此时应拆除一些导管, 减小导管在混凝土的埋深, 使动力重新大于阻力。7.3导管的埋深太大或太小都是不利的, 埋深太大容易发生混凝土凝住导管的断桩事故, 埋深太浅容易冲翻孔内砼顶面而将沉渣泥浆卷入, 造成夹泥至断桩, 也容易发生将导管拔出混凝土的事故。因此, 应做到勤提勤拆, 不能出现一次拆十几米的情况。
简述几种常用灌注桩施工技术要点 篇8
【关键词】灌注桩;施工;成孔
现代社会的建筑对于桩基础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主要针对桩基础中的灌注桩施工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灌注桩也就是通过直接在施工现场的桩位之上进行钻孔,钻孔完成种子后在孔内放置好钢筋组成的笼状柱体,最后将混凝土浇灌入内,这种成桩的方式就叫做灌注桩,该成桩方式能够最大化的节省建设过程中的运输成本以及所消耗的时间,能极大的缩短建设工期,并且通过灌注成桩的桩体基础具有更好的整体性,其强度也更高。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就在于桩位上进行成孔这个环节,根据所成孔过程中所使用的工艺不同,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种灌注桩方式:爆扩成孔灌注桩、泥浆成孔灌注桩、沉管成孔灌注桩、干作业成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等等,在众多的灌注成桩方式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沉管灌注桩以及泥浆护壁灌注桩。以下是对于这两种广泛应用的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的介绍。
1.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其主要的流程是以下几个方面:先测量确定其所要成桩的位置,在选好的位置之上开挖埋设护壁,打桩机就位到选定位置之上,开始打孔,在打孔的过程中需要配备好泥浆池,容纳制备的泥浆,使用泥浆开始循环的清洁残渣,清理成桩位置的孔洞,将制作好的柱状钢筋铁笼放入孔中,最后从孔洞的底部开始浇灌混凝土。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利用了自然的造浆以及人工造浆的方式来保护壁面,从而通过不断循环的泥浆来将钻头切下的残渣和土块带出成孔之外,最后再安放好事先绑扎的钢筋笼,灌入混凝土,从而成柱。这种成孔灌注桩的方式主要适用于地下水位极高的粘土、粉土、填土、碎石土以及风化岩石层等;也非常适合一些地质比较复杂、软硬不均、风化不均、夹层较多的岩石层地区,但是要注意的是,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不适用任何岩溶发育的地区。这种施工方法非常依赖一定的自然条件,必须要在特定的环境才能够使用,施工环境的要求极高,如果完全知晓其运作原理,必然能够使得建筑工程更为便捷,以下就对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环节做出全面详细的分析。
1.1埋设护筒
护筒是大直径泥浆护壁成孔灌注特有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固定桩孔位置,防止地面水流入,保护孔口,增高桩孔内水压力,防止塌孔。护筒常用 3~5mm钢板制成的,其内径比钻头直径大100~200mm,护筒与坑壁之间用黏土填实,以防漏水。护筒的埋设深度,粘土中不宜小于1.0m,砂土中不 宜小于1.5m,护筒顶面应高于地面0.5m左右,其上部宜开设1~2个溢浆孔,施工期间应保持孔内泥浆面高处地下水位1~2m。
1.2泥浆组成与性能
泥浆具有稳固土壁、防止塌孔和携砂排土的作用,同时起到对钻机钻头冷却和润滑的作用。制备泥浆的方法应根据土质的实际情况而确定。在黏土中成 孔,可在孔中直接注入清水,钻机不停地回转,把切下的土屑造成泥浆,泥浆的比重与现场的土质有关,一般宜控制在1.1~1.3;在容易塌孔的土层中,泥浆 的密度、黏度、含砂率、胶体率等指标,是确保泥浆质量的标准。
1.3钻孔
潜水钻机将动力变速机和钻头一起密封,由桩架和钻杆定位,潜入水中工作,它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移动灵活、噪音小、速度快,适用于黏性 土、淤泥质土、砂土和地下水位较高的土层。冲击钻机是带钻刃的冲锥式钻头提升到一定高度,靠自有下落的冲击力来破碎岩层或冲击土层,然后用掏渣筒掏取孔内 的渣浆而成孔,适用于碎石土、砂土、黏性土及风化的岩层等。
1.4清孔
当钻孔达到设计深度时,应进行验孔和清孔,清孔的目的是清除孔底的沉渣和淤泥,以减少桩基的沉降量,提高承载能力。清孔时,应保持孔内泥浆面 高处地下水位1.0m以上;当受水位涨落影响时,泥浆面应搞出最高水位1.5m以上。孔底沉渣的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端承桩<50mm;摩擦端承桩、端 承摩擦桩<100mm;摩擦桩<300mm。
1.5安放钢筋骨架
桩孔清孔符合要求后,立即吊放钢筋骨架。吊放时,要防止扭曲、弯曲和碰撞。钢筋骨架下放到设计位置后,应立即固定,并应在钢筋笼上设置钢筋换或混凝土块,以确保保护层的厚度。
1.6灌注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须在钢筋骨架固定后4h内进行,混凝土选材要符合该项工艺的特殊要求;灌注采用导管法,导管采用钢管,直径200~250mm,壁 厚大于3mm,分节长度视工艺要求确定,底管长于4m,接头采用法兰或双螺纹方扣快速接头,将导管吊入桩孔,连接漏斗,用细钢丝将隔水栓悬吊在导管下口; 灌注水下混凝土要先在漏斗中灌入适量混凝土,然后剪断铁丝,让隔水栓下落,隔水栓冲出导管下口,将导管底部埋入混凝土后,继续灌注,导管埋入到 2~2.5m时,提升导管,提升中要保证导管始终埋在混凝土内1m以上。继续灌注至桩顶为止。桩身混凝土要随机留置试块。
2.沉管灌注桩
沉管灌注桩是目前建筑工程常用的一种灌注桩。按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锤击沉管灌注桩、静压沉管灌注桩、沉管夯扩灌注桩和振动冲击沉管灌注桩等。沉管灌注桩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就位→沉钢管→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拔钢管。
2.1锤击沉管灌注桩
锤击沉管灌注桩采用机械设备施工。施工时,用桩架吊起桩管,对准预先设在桩位处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桩靴,桩管与桩靴连接处要垫以麻、草绳,以防 止地下水渗入桩管,然后缓缓放入桩管,套入桩靴压进土中,校正垂直度后即可锤击桩管。先用低垂轻击,观察无偏移后,再进行正常施打。桩管打入至要求的贯入 度或标高后,停止锤击,在管内放入钢筋笼,同时用吊砣检查管内有无泥浆或渗水,然后用吊斗将混凝土通过漏斗贯入桩管内,待桩管灌满后,开始拔管,拔管要均 匀,不宜过快,一般为0.8~1.2m/min,也不宜过高,应保持桩管内的混凝土高度不少于2m,再灌注混凝土。拔管时应保持连续密锤低击不停,将混凝 土捣实,直到全管拔出为止。锤击沉管灌注桩适用于一般性黏性土、淤泥质土、砂土和人工填土地基。
2.2振动沉管灌注桩
振动沉管灌注桩采用激振器或冲击锤沉管。施工时,先安装好桩机,将桩靴对准桩位,徐徐放下桩管,压入土中,校正垂直度后即可开动激振器沉管。 当桩管沉到设计标高时,停止振动,用吊斗将混凝土灌入桩管内,然后,开动激振器和卷扬机拔出钢管,边振边拔,使混凝土得到振实。振动灌注桩适用于软土、淤 泥和人工填土地基。
3.结束语
【灌注桩施工监理要点】推荐阅读:
桥梁钻孔桩灌注桩质量通病监理措施和要点05-29
灌注桩基础施工监理07-27
钻孔灌注桩施工监理09-26
灌注桩孔施工01-17
钻孔灌注桩施工05-16
冲孔灌注桩施工控制08-10
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11-08
钻孔灌注桩施工论文09-23
灌注桩监理验收记录11-11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控制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