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期中分析

2024-09-24

三年级数学期中分析(共12篇)

三年级数学期中分析 篇1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分析

一、说试卷

试题主要由口算、填空、判断题、选择题、列竖式计算和解决问题六个板块。题型多、灵活,注重对学生记忆、分析、计算和立体空间等能力的检测。

二、析学生

我班有26人学生书写较认真可是试卷答题的准确性不是太高,甚至有学生漏题。其中:A等13人,B等10人,C等3人。B等80分以下的偏多今后要注意对中等生能力的督促和提高。

三、议试卷

第一部分:

口算。(共16分)主要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认知情况,第一至四单元均覆盖。学生出错较多的是第9题第14题和第15题。其中第14、15题中7×8-8,54÷6+51,.由于学生对不同运算方法掌握不熟练容易出错。

填空。(共20分)学生失分较多的是第7题:“小马虎在计算一道减法算式时,把被减数十位上的“7”看成了“1”,结果是283。”。学生对减法算式不能灵活变通,导致错误的产生。

第三部分:判断题。共5分。本题学生掌握的较好,失分较少,说明学生听课认真,掌第二部分:

握细节。第四部分:选择题。(共5分)

本题学生总体上掌握的较好,失分的较少,说明学生在平时的运算以及听课方面注重细节的理解与掌握。

第五部分:列式计算。

本题学生主要在第五题和第七题。其中,第五题根据图形,填填画画,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够好,所以在画图的时候容易出错。第七题中的59÷6=9„„5 要验算,所以学生大多没能很好的掌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因此,才出现错误。

第六部分:解决问题。(共23分)

1、“王老师带75元钱买科技读本,每本8元,最多可以买多少本?还剩多少元?”这题很多学生只算出了最多买了9本,而忘了还剩多少元,学生没有看全题目所要求的数。

2、“用一根铁线可以围成一个长10分米,宽8分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边长多少分米?”本题,很多学生一股脑儿地算出了长方形的周长,而忘记了我们题目要问的是正方形的边长。由于学生的审题不清,造成失误性错误。

3、看图回答问题的错误,学生大多是和上题雷同的错误。

四、整改措施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1、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加强估算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训练,锻炼学生的思维意识。

3、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成功乐趣。

总之,通过这次检查中暴露的问题,我会反思、总结,以便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加以完善。

三年级数学期中分析 篇2

《课程标准》指出:计算能力的培养仍然是数学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 强调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注重口算, 加强估算, 提倡算法多样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安排了第一学段最为复杂的计算知识, 包括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其中, 教材在内容编排、例题安排、素材选取都体现了《标准》中关于计算改革的基本理念, 如加大教学步子, 注重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等。但事实上,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 由于部分教师对课标理解不深, 课堂表面热闹了, 算法多样了, 在练习的时间、数量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 忽视了学生思维及技能的训练, 教师普遍反映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弱化的趋势。因此, 本研究是针对区域小学生第一学段学习后, 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保持情况如何?计算的基本技能如何?期望通过采集一些真实可信的数据, 从一个侧面了解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同时, 通过对部分师生的访谈, 了解新课程下师生对计算教学的理解。

二、测试目的及方式

1. 测试目的。期望通过这次测试与分析的结果,

能对新课程下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同时也希望为第一学段结束后基本计算技能掌握效果方面的测试提供一个数据参照。其次, 通过对测试情况的分析, 收集部分典型计算错例, 尝试对错例进行分类划分, 探讨影响学生掌握计算技能的心理因素, 促使教师改变单纯的、机械重复的训练方式。另外, 通过对师生访谈, 了解计算教与学的现状。

2. 测试方式。

为了减低因多次考试给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 本测试与三年级数学期末区域质量抽测相结合。测试题的编制以《课程标准》及《广州市小学数学学业评价标准》为依据, 进行测试量表的设计, 本测试研究从计算的正确性和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完成题目两个维度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客观的反映。

3. 测试样本。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代表性,

以整个区域学校的一个班整群抽样, 抽取了89个班, 3615份测试卷作为基本计算技能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收集教师测试分析表89份, 对60位教师作了访谈记录, 并抽取相应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个案访谈。

三、测试结果及分析

1. 口算测试题及各题的正确率分析。

从图1的数据可以看出, 有76%的学生能完成所有题目且不出错, 说明这部分学生口算技能相当熟练且注意力集中。而答对10题以上的学生占95%, 说明学生整体口算能力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仍然有1%的学生正确题数低于5题以下, 这部分学生大部分分布在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或民办学校, 其中, 样本班的数据显示约占1到2名学生。通过查阅测试卷发现这部分学生书写潦草, 做题格式不规范等。从数学知识的纵向角度分析, 发现此类学生的估算、笔算题出错率高, 甚至个别学生不能完成。

通过收集汇总教师的错题摘录及查阅测试卷, 口算题反映的主要问题有:

(1) 因注意因素导致的错误。如100÷5=500, 学生在不善于分配和转移注意力的情况下, 受前面几道题乘法的影响, 错将除法做成乘法算。如14×20=180, 13×300=3300, 由于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而造成顾此失彼, 只注意乘个位或十位而忘记乘另一位。如30×50=150, 700×30=2100, 学生没有发挥注意的监督功能, 忘记添0。

(2) 因记忆导致的错误。如3.1-0.8=3.3,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得数的储存与回忆不完整, 在计算退位减法的时候漏减1。

结合师生访谈了解到, 教师认为教得最满意的是口算课, 认为口算能力是形成估算能力、笔算能力的基础, 只有口算过关了, 估算和笔算才有可能过关。在课堂上会采取形式多样的训练方式, 如开火车、夺红花、小竞赛等。家庭作业会有一定量的口算练习。对于口算经常出错的学生, 教师都把错误原因归为粗心、不审题, 改进建议也一再强调多练, 较少从心理角度分析原因, 而采取针对性强的策略。

2. 估算测试题及各题的正确率分析。

(见表2) 通过收集、汇总教师的错题摘录及查阅测试卷, 影响估算题正确的主要因素有:

(1) 题目类型。从表中数据看, 有关“估计积 (商) 大约是多少”“估计积 (商) 在什么范围”。这两种类型的估算题, 学生的正确率都在80%以上。填空第11题, 学生的正确率只有76%, 题目是要求学生写出估算的过程, 但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2) 题目数字特征的因素。如:88÷3≈的正确率是87.7%, 而497÷7≈的正确率是80%。这说明数字位数是影响估算的一个比较突出的特征。同时, 数字在估算中调整幅度的大小除了影响估算的准确性, 也影响策略的选择, 即采取截取策略 (497÷7≈, 可把497看作490) 比采用取整策略 (88÷3≈, 可把88看作90) 的正确率低。

(3) 题目的运算形式。从表格数据发现, 乘法估算的正确率优于除法估算。

(4) 学生口算的熟练程度。如:53×62≈300, 27×83≈240, 这说明学生已经有估算的意识, 但整十数乘整十数的知识掌握不扎实, 因此, 口算的熟练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估算的准确性。

(5) 估算意识的影响。如:497÷7≈71……3, 学生把497看作500, 再把500÷7=进行精算。三年学生估算情感属于初步形成时期, 学生对估算是一种不精确的计算的认同, 对自己估算能力的自信心不足, 因此他们更相信通过精确计算出的答案。

结合师生访谈了解到, 在估算教学中教师更重视估算方法的训练 (如取整、四舍五入等) , 也注意通过创设生活情境鼓励学生运用估算, 但忽视了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未能注重引导学生用语言去解释估算思路的训练, 因而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3. 笔算测试题及各题的正确率分析。

(见表3) 从表中数据来看, 两位数乘两位数及多位数除一位数的笔算正确率较高, 都在80%以上, 同时也表明基本口算失误造成的笔算错误数量也较多, 尤其是需要进位的乘、加两步计算和退位减法;大数乘小数 (89×32) 的错误率低于小数乘大数 (56×74) ;位数的多少及涉及数字0或7的计算也较容易出错, 学生粗心、书写不当产生的错误等。另外, 选择第4题考查算理方面的正确率只有52%, 这说明算理的理解仍然是教师最忽视的, 片面认为练习数量多少是提升技能的唯一手段。

通过收集汇总教师的错题摘录及查阅测试卷, 笔算反映的主要问题有:

(1) 口算错误。需要进位的乘、加两步口计算如56×74= (5×4得20忘记加进位的, 除法退位减法的错误) , 极个别学生是因为乘法口诀错误。

(2) 计算法则方面的错误。相同数位没有对齐的错误;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错误;除法试商的错误;商和除数相乘的错误。

(3) 粗心、书写不当的错误。抄错数字、横式漏写、抄错答案等。

(4) 理解算理方面的错误。如选择题要求学生理解5×3实际上是计算什么, 有将近一半的学生选择答案 (1) 。

结合学生访谈了解到, 学生认为计算特别难的点有:算理的理解;商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除法;笔算乘法中的连续进位。计算能力强的学生知道运算的依据, 算理的理解较为清晰, 能自觉地训练多一点的题目, 能灵活运用计算知识解决问题。计算能力弱的学生学习比较被动, 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主要依靠教师反复讲解和训练, 依靠记忆或凭感觉, 对算理的理解不甚清楚, 完成作业时不注意思考, 有时甚至还会互相抄袭。

结合教师访谈了解到, 大部分教师认为: (1) 学生形成计算技能的最重要环节有:熟记乘法口诀;理解算理;牢记法则;重复训练;书写格式;检查习惯。 (2) 对于计算老是出错的学生, 教师采取的策略有:课堂上给予更多的关注, 如经常提问、在黑板上板演等;帮助学生分析错因, 找出症结, 并针对错因进行个别辅导;反复训练, 课后布置专项练习;同学之间采取一帮一;设立“纠错本”、多复习;编顺口溜记忆计算难点;通过数学游戏, 提高兴趣, 如24点游戏。 (3) 关于笔算教学:要注重概念法则的教学, 对法则要牢固记忆;要注重让学生理解算理, 要理解计算中每一步的根据, 关注知识的形成;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练习的方式要灵活多样, 反复训练;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 而且有经验的教师都有一套训练学生笔算技能的有效方法, 但从数据反映仍然忽视了算理方面的教学, 这说明部分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的不一致性。

四、初步结论

1. 期望通过学业质量抽测开展测试分析的实践研究, 就如何从整体的面面俱到到某一专题作出尝试, 以期末抽测与专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以计算能力为切入口, 指导教师进行测试分析方法的研究。从汇总的分析表发现教师从应付的态度向认真的关注, 从过多地关注分数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过渡, 并对学生的计算错例进行摘录分类, 分析错误原因, 同时教师也可通过区域数据的比较了解到学生基本计算能力的水平。实践证明, 错例的整理有助于教师对知识的梳理, 为日后改进教学提供参考。

2. 充分利用区域教研特色“三级教研网络”的教研体制, 在区、镇街、校三级层面进行指导和监控, 从量的分析角度, 在区、镇街、校三级层面通过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数据的统计, 得到比较真实数据的参照, 从质性分析的角度, 通过对师生的访谈, 初步探讨影响形成技能的心理因素。

3. 专项调查结果表明: (1) 区域三年级学生的基本计算技能总体达到了教学要求, 口算合格以上的学生占测试总人数的90%, 估算、笔算技能的掌握较好, 正确率都在80%以上, 但需要学生理解算理、表达过程的题目得分率较低。 (2) 偏向农村地域学生的数学基本计算技能水平低于镇街学生, 镇街之间、公、民办学校之间的学生差异较明显, 这反映本区域的数学教育存在差距。 (3) 影响学生基本计算技能的问题有:乘法口诀熟记程度、算理理解不透、计算法则掌握不好、书写检查习惯、注意力的保持、非智力因素等。 (4) 影响学生基本计算技能形成的因素有:教师对计算教学的理解, 对算法多样化及优化的理解, 对教材编写的理解及把握, 练习设计及实施的有效性、对学生计算错误的态度及相应的措施;学生的学习习惯、态度、兴趣, 学生对计算知识的理解, 对练习量的认同度等。

五、讨论及思考

本测试抽取样本的数量及样本的分布基本上都能代表区域的实际情况, 有待改进的地方: (1) 测试题以《课标》及人教版 (三下) 教参的教学目标为依据, 制定双向细目表, 测试题可能偏重主观, 欠缺镇街之间、农村与城镇之间数据的差异检验、离散度的检验。 (2) 本测试是与数学期末抽测相结合, 评价方式限于正确性这一维度, 速度与合理性未能体现。 (3) 由于学生计算能力具有综合性、层次性的特点, 本次测试只针对口算、估算、算理、笔算四方面的数据统计, 对于是否加入运用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型, 有待进一步思考。 (4) 学生计算能力的深入研究, 仅从量的角度测试显然是不够的, 因此本研究还结合质的分析, 但访谈的内容还是侧重于教师的主观意识和教学行为, 对不同层次学生在计算中的思维过程的访谈有所忽视。

参考文献

[1]张奠宙.数学双基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8.

[2]张晓霞, 马垊兴.小学生数学基本计算技能的测试及计算教学研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8.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中自测题 篇3

1. 现在钟面上的时间是( ),秒针走一圈后的时间是( )。

2.

铅笔长( )厘米( )毫米。

3.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两块橡皮厚2( ) 妈妈体重54( )。

小军的身高12( ) 王伟每天写作业大约用50( )

长江长约6300( ) 小平跑60米用了9( )

4.在里填上“﹥”、“﹤”或“=”。

50秒1分 70秒7分

9分540秒 3时300分

7厘米70毫米 4毫米20厘米

6吨70千克 9000米9千米

5.两个加数的和是830,其中一个加数是357,另一个加数是( )。

6.小云和小兰约定上午8:40在杏花公园门口集合,但小兰迟到了12分钟,小兰是( )到的。

7.90毫米=( )厘米 200毫米=( )分米

5000米=( )千米 4吨=( )千克

3000千克=( )吨 7分米=( )厘米

2分=( )秒 8时=( )分

( )分=300秒 540分=( )时

8.每台机器500千克,8台这样的机器重( )吨。

二、我是小法官(5分)

1.小明做一次深呼吸用了大约1小时。 ( ) 2.比308少169的数是239。 ( ) 3.一张银行卡的厚度约是1厘米。 ( ) 4.60毫米和6厘米一样厚。 ( ) 5.一个两位数加一个三位数,和一定是三位数。 ( ) 三、我会选(5分)

1.动车每小时可行驶( )。

A.200米 B.200千米 C.200分米

2.妈妈做中午饭用了30( )。

A.分 B.时 C.秒

3.小红的体重约24( )。

A.克 B.吨 C.千克

4.不是给287-160=127验算的算式是( )。

A.287-127 B.287+127 C.160+127

5.历史文化名城寿县的博物馆上午9:00开门,小玲8:40已经到了博物馆门口,她还要等( )。

A.20分 B.30分 C.10分

四、计算题(22分)

1.直接写出得数。

1米-6分米=( )分米 2900米-900米=( )千米

350千克+1650千克=( )吨 3千米+8000米=( )千米

36+54= 80-29= 240-180=

360+240= 200-150= 210+180=

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482-256= ※358+587=

369+274= ※800-236=

五、操作题(16分)

1.画一条比5厘米少1厘米5毫米的线段。

2.根据作息时间,在下面的钟面上画出时针和分针,再计算从上一个钟面到下一个钟面所经过的时间并填在( )里。

六、解决问题(22分)

1.微微超市营业时间是上午8:00到晚上9:00。这个超市一天的营业时间是几小时?

2.

电饭煲288元 微波炉599元 电磁炉308元

估算一下,妈妈买这三种商品需要带多少钱?

3.胜利小学原有学生760人,今年毕业了145人,招收了138个新生。现在胜利小学有学生多少人?

4.超市运来5吨大米,第一周卖出1200千克,第二周卖出800千克。还剩下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5.28人出去划船,小船每条票价28元,可以坐4人;大船每条36元,可以坐6人。

(1)如果每条船都坐满,有几种租船方案?

三年级数学期中试卷质量分析 篇4

三年级数学期中检测质量分析

一、总体情况

本次试卷覆盖前四单元内容,从多方面考查学生所学知识和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总体来看,这张试卷以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主,题量适中,基本上没有偏、难的题型,试题类型比较灵活,并且比较贴近学生生活。

二、考试成绩分析

本次考试应考87人,实考86人,总分4989分,均分59分,及格人数45人,及格率52.3%,优秀人数21人,优秀率21.4%,从整体上看此次考试极不理想,学生成绩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同时,也反应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平时训练的力度不够。

三、试卷分析

本次命题共分五大题,下面就对本次测试中存在的问题逐题作一分析: 第一题:认真填空(共27分)。出错率最高的应该是第5、6、7题,原因:1.没有认真读题。2.学生没有分清楚被除数、除数、商及余数得关系。

第二题:我是小法官(共6分)有65%同学全对,出错最多的应该是第4和5题,出错的原因:1.学生对位置与方向掌握不够。2.学生对余数和除数得关系掌握不够。

第三题:我会选(5分)有80%的同学全对。出错最多的应该是第3、4题错误率高达20%:学生没有理解题意。

第四题:我会计算(共32分)40%的同学能全做对,出错的原因是:1.计算不认真。2.商有余数的算式容易丢失余数,导致失分。

第五题:我会列式计算,(共9分)有60%的同学全对第(3)题出错率较高,个别做错的原因是粗心。

第六题:我会解决问题(21分)只有30%的同学全对,错的最多的应该是第4、5题,出错的原因一是不会联系生活实际,二是部分学生审题失误。

四、通过这次测试,反映出的问题:

(一)、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欠缺,简单的加、减、乘、除也很容易出错。

(二)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还不够,非常粗心。题目会抄错;简单口算也会计算错;算完结果会抄错;等等。

(三)学生对于数学概念掌握不扎实。

(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很好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对给出的信息不能较好的选择利用,进而解决问题。

(五)、通过这次测试,还反映出学生中一个非常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检查验算的习惯比较差。

五、今后教学措施注意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读题、仔细审题、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2、对一些基本概念还应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3、培养学生对题目的分析能力。特别是一些题目比较长、字数比较多的问题,先理清思路,酌句分析。

三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 篇5

一、试题分析

本次期中试卷检测了第一、二单元的学习内容,总体看来,试卷难度略大,六个大题在紧扣教材基础上进行了一定拓展,具体体现在:

(一)、深挖基础知识点,对于一、二单元相对有限的知识点进行延展铺开,考察更为全面深入;

(二)、巧设干扰项,选择题设立易错选项,应用题参入无关条件对学生解题思路进行干扰,能很好地检测出学生是否理解、吃透。

二、考试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口算、竖式计算、列式计算。此题是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多数学生口算基本全对,但竖式计算有学生存在粗心、马虎导致的错误,列式计算的个别错误也是出现在计算上。

第二大题:填空。1-7题较为基础,少数错误主要出在面积单位换算;8题是对小学以来学习的所有单位的一个“大会考”,不少学生对各单位理解不够或存在遗忘,在其中发生错误;11题不少学生会做,但是忘记带单位;12题结合上学期学过的年月日知识考察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第三大题:判断。

4、5题有难度、存干扰。

第四大题:选择。3、4、5、7、8错误较多,也是本次测试中学生丢分严重的板块,其中第3题学生在计算面积时是没能找准其边长,第4题学生对选择题解决方法还不够了解,没有代入每个选项进行验证的思路,第5题读题不够仔细,没注意到应该换算单位。

第五大题:操作并计算。在长方形中画出最大的正方形和计算正方形面积时,绝大部分同学都没问题,但在计算剩下部分面积时,仍有部分同学未能理解。

第六大题:解决问题。在经过前面选择题、操作题等的多重“打击”以来,1、4题也有难度,导致不少学生思维混乱,难以理清楚题中数量关系。

三、今后教学改进措施

通过本次测试情况分析我的教学现状,在今后的教学与评价过程中应作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基础训练,不仅是基础知识的学习训练,更是解题方法和技巧的基础训练,更加关注学生,找准学生弱点; 2.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特别是笔算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口算速度与计算准确度;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篇6

数学试卷分析

三河市第八小学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三河市第八小学 王宁

一、考试结果情况:

三年级(7)班共有70名学生,(8)班共有70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测试。其中7班平均分85.81,优秀率为67.14%,及格率为98.57%。8班平均分86.91,优秀率为72.86%,及格率为95.71%,总体来说两班差距不大,学生发挥也相对稳定。

二、学生卷面分析:

(1)卷面书写工整、干净。(2)基本计算能力扎实。本卷计算的内容相对较多,有填合适的单位名称、比较大小、单位转换、万以内加减法竖式计算、填空、选择、解决问题都涉及到计算。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工整地计算这些题目。(3)解决问题能力有所提高。绝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分析题意,并解决问题,思路清晰。

三、试卷卷面情况分析:

一题:算一算,共12道口算题,每空0.5分、6道竖式计算题,其中带※的要求验算,竖式计算每道3分,验算每道2分。口算题大都能写正确,竖式计算部分学生没有注意进位、退位的问题,不太细心,笔误,从而造成错误。

二题:

1、共6道填合适的单位名称,每空1分,错的较多的是一桶食用油重5(吨),桌子高约8(分米),原因是对质量单位和长度单位概念理解不清,没有联系生活实际情况。

2、比较大小回答情况良好,基本能做正确,错误率不是很高。

3、单位转换,错误比较多的是对分米转换成毫米以及厘米转换成分米,有些学生将这些概念进行了混淆,没有熟练掌握。4、5、6题里第4题错的相对较多,有的学生写的是两圈半,没有读懂题的意思。

三题:共5道选择题,每题2分,大部分同学2小题失分较多,原因是对长度单位没有根据实际情况了解,其余几题的回答情况相对较好。

四题:共4道判断题,其中第1小题错误率较高。第1题是因为对时针分针秒针这块没有形成一个深刻的概念,时针走一大格想当然想成了5时而不是1时,和分针秒针走一大格进行了混淆,对于分针走一圈是一分也没有形成一个印象。

五题:共2道小题,主要考察学生是否思路清晰,实践动手能力以及是否认真审题,对质量单位的掌握是否到位。第1题画一条比1分米短6厘米的线段,有的学生想当然就画成了1分米6厘米,没有过多的思考,从而造成错误。第2题看钟面写出下列的时刻,并算出经过的时间,很多学生将1:50看成了2:50,看到时针指向2就觉得是2:50,而没深入思考分指向10是50分,如果是2:50时针已经快接近3了。

六题:解决问题,主要考察学生读题审题的能力,知识覆盖了单位换算问题、倍数问题、三位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估算、以及方案画表格题。这几道题题型都是常见的,难度不大,题量也适中。其中第6题具有逻辑性,相对来说有难度,不过关于表格的题型平时做得很多,题目万变不离其宗,还没有难倒大多数学生。

四、改进措施

1、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从卷面上看,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抄错数字,计算粗心马虎等,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2、加强“诊断纠错”专项练习。针对考试及平时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诊断,找准知识点,进行纠错练习,以切实减少学生的错误率。

3、注重开放题教学,引导学生在创新中学习。小学数学开放题,因其开放性、多变性、灵活性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养成创新习惯,发展思维的创造性。平时除了教学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外,还要注意开放性题目的设计和训练,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好数学提供机会,不断实现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水平的发展。

三年级数学期中分析 篇7

一、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

1.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生活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源自生活,又回归生活。日常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时其他许多学科都与数学紧密相关。马克思曾说过,数学是各门学科得以完善的前提。身为数学教师,更应该擅长数教学融入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自己有着密切联系。例如,在第一册“解决问题”教学中,应精心收集生活中有关数学的问题,做成课件,为学生展示生活中许多需要他们运用数学去解决的问题。

2.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广泛性

在高速发展的社会条件下,无论是家电、医学还是宇航工程、气象预测学等,无不需要用到数学。让学生课下搜集一些日常生活中所需用到的数学实例,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例如,在三年级下册数学的统计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搜集班上的零用钱情况,分别进行收集、描述与分析,并绘制统计图。教师再将每组学生的零用钱情况与他们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让他们学会合理分配自己的零用钱等。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学到教学大纲中的数学知识,还可以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用度,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二、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数学问题,学生会解决问题,不一定善于发现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根据数学教学内容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通过分析与详解,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与应用意识,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例如,在“千克与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记录家里洗衣粉、味精或零食的重量。课堂上,让每个学生展示自己记录的数据,教师再给予他们事先准备好的具有不同克数的实物,让他们分别再次体验不同物体的重量。不仅能够使学生对物体的重量有个初步的印象,还使他们每当拿起一个物品的时候不禁衡量它的重量,实现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目的。

三、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1.尝试解决,主动探索

在此过程中,应给予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空间,实现全体参与的教学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经验与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独立尝试、独立操作或小组讨论的形式,自己学会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交流算法,归纳整理

让学生分别展示自己解题的方法与结果,尤其注意应让学生解释解题过程,并进行小组交流。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明确解题思路,弄清楚解题步骤间的逻辑关联。同时引导学生对比不同解题方法间的差异,了解各方法的特点,有助于学生找到便捷答题的思路与方法。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使学生加深对解题过程与方法的理解,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让他们自己思考出解决问题的步骤,亲身体验解题过程,并写结果。

3.自我评价,检验成果

培养学生自我检验的习惯,让学生通过不同角度对自己的思维成果进行系统检验。检验过程即为学生反思与自我评价的过程,实施教学策略的关键所在,是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的重要补充。自我评价与反思的主要目的是充实学生的自身内涵。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评价的要求应适当,反思的问题可以是:这是怎么做的?这样做对吗?教师应重视学生每一点进步以及小许成功,通过评价的方式给予学生自信。

四、引导学生实践运用

学习数学的价值在于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对生活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生活中蕴含许多数学问题,教师教学时,可将这些问题抽象化,作为数学问题纳入教学内容中。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房屋的装修面积、地砖铺地面积、树木种植面积与数量、车轮为圆形的原理等。给学生提供充足接触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机会,多给予学生自主实践、探索的空间,让他们懂得知识源自生活,并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此,教师不仅应注重知识的讲学,还应教会学生运用知识,协调学与用的关系。

本文主要讲述了提高学生数学认知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动力;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学会自己解决问题,通过交流的形式找到快捷的学习方法并提高他们的自信;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使他们找到学习的乐趣并通过教师的评价获得自信。总而言之,协调处理学与用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摘要:从提高学生对数学认知,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针对小学三年级数学中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展开研究。

七年级数学期中检测题(一) 篇8

1. 图1中的圆锥侧面展开图可能是下列图中的().

2.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 - 1)4 × ( - 1)3 = 1 B.- ( - 2)3= 9

C.÷-3=9 D. - 3 ÷- = 9

3. 如图2,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xyB. C.4xyD. 2xy

4. - 5xayzb与7x3ycz2是同类项,则a、b、c的值分别为().

A. 3、 2、1B. 3、1、2

C. 3、2、0D. 以上答案都不对

5. 对于整式22a+b,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是二项式 B. 是二次式C.是多项式D. 是一次式

6. a、b互为倒数,x、y互为相反数,且y≠0,则(a + b)(x + y) - ab -的值是( ).

A. 0 B. 1 C. - 1D. 无法确定

7. 下列说法:① - 1 999与2 000是同类项;②4a2b与 - ba2不是同类项;③ - 5x6与 - 6x5是同类项;④ - 3(a - b)2与(b - a)2可以看做同类项.其中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3个D. 4个

8. 图3是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小明同学在探究它的俯视图时,画出了图4所示的几个图形,其中,可能是该几何体的俯视图的有().

A. 3个B. 4个C.5个D. 6个

9. 已知一列数:1, - 2,3, - 4,5, - 6,7,….将这列数排成下列形式:

第1行 1

第2行 - 23

第3行 - 45 - 6

第4行7 - 89 - 10

第5行11- 12 13 - 1415

……

按照上述规律排下去,那么第10行从左边数第5个数等于 ( ).

A. 50B.- 50C. 60D.- 60

10. 小明家在农业银行缴付电费的存折中,2007年12月24日至2008年1月24日所反映的数据如表1.

表格中阴影处的数据为().

A. 111.30B. 129.95C. - 111.30D.- 129.95

二、认真填一填 —— 要相信自己(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 一个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标注是 (单位:mm),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20 mm,加工要求尺寸最大不超过,最小不小于 .

12. 请你把32,( - 2)3,0, -, - (2 - 3)这5个式子的计算结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由左到右串成“糖葫芦”(数字写在图5的圈内).

13. 已知A = 3x2 + 5x,B = x2 - 11x + 6,那么A + B =.

14. 若|a| = 3,|b| = 2,且a

15. 图6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构成这个立体图形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____.

16. 现有4个有理数3,4, - 6,10,将这四个数(每个数只用一次)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使其结果等于24.请你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算式: ____ .

17. 观察下面的三个等式:72 = 49,672 = 4 489,6672 = 444 889,请猜想:6 6672=____.(可用计算器检验猜想的结果)

18. 现对有理数a、b定义一种新的运算,运算符号记为“★”,其运算法则为: a★b =.(-3)★4 =.

三、精心做一做 —— 要注意审题(共53分)

19. (本题8分)计算:

(1)× 0.75 ÷ ( - 9) ÷ ;

(2) - 52 - ( - 2)3 + 1 - 48 ×÷ ( - 2).

20. (本题6分)如图7,在数轴上有三个点A、B、C.

请回答:

(1)写出数轴上距点B三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

(2)将点C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达点D,用“<”号把A、B、D三点所表示的数连接起来;

(3)怎样移动A、B、C中的两个点才能使三个点所表示的数相同?(写出一种移动方法即可)

21. (本题6分)已知:2x3ym与 -xn - 1y的和仍为单项式,求这两个单项式的和.

22. (本题7分) 先化简,再求值.

当x =-,y = - 5时,求代数式 - 3(2x - y) - {7x - [6x + 2y - (10x - 8y)] - x - 2(3x - 4y)}的值.

23. (本题8分)小明在超市买东西后,发现身上只剩下24.4元钱,而超市离小明家的距离是16 km,该市出租车收费标准如表2.小明能坐出租车回家吗?为什么?

24. (本题8分)有一批水果,包装质量为每筐25 kg,现抽取8筐样品进行检测,结果称重记录如下(单位:kg):27,24,23,28,21,26,22,27.为了求得8筐样品的总质量,我们可以选取一个恰当的基准数进行简化运算.

(1)你认为选取的一个恰当的基准数应为____.

(2)根据你选取的基准数,用正、负数填写表3.

(3)这8筐水果的总质量是多少?

25. (本题10分)据国家税务总局通知,从2007年1月1日起,个人年所得12万元(含12万元)以上的个人需办理自行纳税申报.小张和小赵都是某公司职员,两人在业余时间炒股.小张2006年转让沪市股票3次,分别获得收益8万元、1.5万元、 - 5万元;小赵2006年转让深市股票5次,分别获得收益 - 2万元、2万元、 - 6万元、1万元、4万元.小张2006年所得工资为8万元,小赵2006年所得工资为9万元.小张、小赵在2006年的个人年所得是否需要向有关税务部门办理自行纳税申报?请说明理由.

(注:个人年所得=年工资(薪金) +年财产转让所得.股票转让属“财产转让”,股票转让所得盈亏相抵后为负数的,则财产转让所得部分按0“填报”)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篇9

一、考试结果情况:

三年级1班共有64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测试,其中优秀率为百分之四十,及格率为百分之九十。成绩相对理想。

二、学生卷面分析:

(1)卷面书写工整、干净。

(2)基本计算能力扎实。本卷计算的内容相对较多,有单位转换、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万以内加减法计算、选择、解决问题都涉及到计算。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工整地计算这些题目。

(3)解决问题能力有所提高。绝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分析题意,并解决问题,思路清晰。

三、试卷卷面情况分析:

一题:共10道填空,每空1分。2、3、5、6、7、10小题得分率90%,错的 同学多数是不细心造成。1、4、8、9小题失分率为90%原因有是对知识的综合 运用能力差,理解不透彻。第8小题,学生没有根据题目要求取值,大部分学生 是保留了两位小数,要求是三位小数。

二题:共5道判断题,每题1分,错的较多的是3、4小题。原因是概念理解不清。

三题:共10道选择题,每题1分,大部分同学第4和6小题失分较多,原因 是把周长的计算公式理解的不太透彻,忘记了长加宽后还要乘2。第6小题对题 目要求没有读懂。

四题:共4道小题,包括直接写得数、竖式计算、简算、解方程,其中直接写 得数、解方程错误较少。在竖式计算中失分原因主要属于粗心,笔误。

五题:共4道小题,每题6分,主要考察学生是否思路清晰,能否准确地进行 解决问题。特别是考察学生对应用题的审题能力。这部分的得分率低于其它部分,能拿到满分的学生没有。第1小题失分率50%,原因题意弄不清楚。第4道小 题,失分率60%,这说明很多学生对稍复杂的应用题欠缺理解。

四、反思及改进措施:

1、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从卷面上看,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抄错数字,计算粗心马虎等,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2、加强“诊断纠错”专项练习。

针对考试及平时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诊断,找准知识点,进行纠错练习,以切实减少学生的错误率。

3、注重开放题教学,引导学生在创新中学习。

小学数学开放题,因其开放性、多变性、灵活性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养成创新习惯,发展思维的创造性。平时除了教学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外,还要注意开放性题目的设计和训练,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好数学提供机会,不断实现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水平的发展。

4、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从本次试卷成绩看,还有个别学生成绩不理想。(个别学困生学习习惯差,上课不听课,不动笔;也有一些后转人学生基础非常薄弱)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对这些弱势群体的辅导工作,对这部分学生要有所偏爱,及时给予查缺补漏。

三年级数学期中分析 篇10

一、对试卷的认识:

本次试题体现了如下几个特点:

1、试题的难度上,整体偏难,基本题、中等题、拓展题三种试题分数比大致为:6:2.5:1.5。命题综合性较强。

2、力求体现《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基础知识覆盖面很大,突出教材重点。

3、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知识覆盖面力求宽泛。

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考查了本册教材的数学概念、数学计算,时间、求平均数,解决问题等,可以说是点多面广。

4、注意贴近学生实际,体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本试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索取题材,使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如:老师带领学生出游等解决问题中都是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这样把原来似乎生硬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活化了解题情境。

5、注重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

如:动手操作中:通过完成钟面、画周长等。不仅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操作能力和计算能力,同时也考查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对学生考试情况的分析:

通过对本次试卷的分析,从整体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基本功扎实,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从试卷中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部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变通的能力教差,不能熟练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问题。对年、月、日等时间概念掌握不到位,似是而非,运用不够熟练。

2、审题时对关键字的把握不准确,说到底还是学习能力的问题。如解决问题中的求平均数问题很多同学就找不准总份数。

3、面对没有做过的题,不敢尝试,主动探索的能力差。

4、少部分学生计算错误率较高。

三、我认为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教师自评)

1、对基础知识的教学比较扎实,基础题型训练较好。教师比较重视的一些问题,得分率较高。

2、平时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能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题型训练。

3、平时教学中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学生有一定的运用能力。

4、教学中能给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高。

5、教师教学中对教材有宏观的把握,能注意各领域知识的融合。

6、平时对有些知识点训练不到位,导致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不强,没有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对解题规范性训练不足,造成有些学生“会而不对,对而不全”。

7、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培养不足,审题能力训练不够。

8、期中考试没有复习,知识点不到位,影响考试效果。对学生答题规范性训练不到位。

9、教师对教材挖掘不够,教师站的高度不够。

四、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一)立足教材,落实“三基”

要特别注意知识方法过程教学,特别是数学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和例题的求解过程,基本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基本的解题思路方法被想到的过程,要敢于、勇于向学生暴露自己的思维、展现自己的思维,让学生了解感悟教师的求解过程的思路方法,避免教师一说就对、一猜就准、一看就会,只给学生现成结论局面的出现。

(二)注重过程,培养能力

教学中,要将数学教学作为一种数学思维活动来进行,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过程、解决方法的探索过程、方法能力的迁移过程。让学生在参与数学思维活动、经历知识产生发展过程中,逐步提高数学能力。

1、重视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增强用数学的意识,逐步学会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探索新的数学问题,学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平时教学中多给学生创造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如,对同一个或同一类数学问题赋予不同的数学情景,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用相同的思想方法处理问题。

2、重视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平时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熟悉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逻辑语言、图形语言和数表,培养他们阅读理解和表述数学问题的能力,因为只有具备了较强阅读理解能力、熟练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才能把自己的真才实学反映在答卷上,才能取得较客观的较好的数学成绩。

3、重视对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

联想在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谓联想解题,就是根据题意展开联想,从自己的知识仓库中找到与题目接近或很相似的原理、方法或结论,变通使用这些知识,使问题得以解决。

(三)变式训练,提高素养

教学中,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善于将学生从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养成多角度、多侧面分析问题的习惯,以培养思维的广阔性、缜密性和创新性。对例题、习题、练习题、复习题等,不能就题做题,要以题论法,以题为载体,阐述试题的条件加强、条件弱化、结论开放、变换结论、多种解法、与其他试题的联系与区别、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等,将试题的知识价值、教育价值一一解剖,达到“做一题,会一片,懂一法,长一智”。

(四)开发教材,拓展课程资源

我们常常谈教学基本功,也往往提到处理教材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课堂调控能力,以及板书、情感、教态等。其实,最关键的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准确不准确、深刻不深刻。

联系实际,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

似真发展,还原知识的生长过程,民主教学,促进教材动态生成。

改编习题,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中自测题 篇11

8.3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里最大填( )。

9.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10.在30的因数中,是质数的有( ),是合数的有( )。

11.时钟的指针从“1”顺时针旋转到“3”,旋转了( )€啊?

12.一个长方体的长和宽都是5厘米,高是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13.把60升水倒入一个棱长为4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水的高度是( )分米。

14.一个分数的分子乘2,分母除以5后是 ,原来这个分数是( )。

15.分母是9的真分数有( )个。

二、当回法官判是非。(5分)

1.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

2. 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 )

3.两个长方体的体积相等,表面积也一定相等。 ( )

4.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 )

5. 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10。 ( )

三、快乐选择。( 6分)

3.用48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如果围成一个正方体,你能求出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吗?

4.一个长方体油箱的容积是7.2L,它的长是25cm,宽是16cm。

(1)这个油箱的高是多少厘米?

(2)如果要做这样一个油箱,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

三年级数学期中分析 篇12

为贯彻落实我国《十二五教育规划》新政、加大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力度、努力提升办学水平, 教育部把全国一部分符合办学条件的幼师学校升格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规定这些学校可以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五年制大专生同时兼招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生, 新的课程设置将是每所新升格的幼专学校亟须解决的共同问题。因高中学生已经修完初等数学, 对他们来说是否需要继续提高数学素养是迄待决策者亟须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当然需要科研工作者拿出科学的理论和事实依据供决策者参考。本课题组积极承担这一科研任务, 力争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得出科研成果, 为课程设计部门提供理论依据。

二、相关研究与测试分析

在贾海峰、姜红侠的文章《幼专学生数学素养测试与分析 ( 前测) 》中, 课题组成员从生源质量和郑州市幼儿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两方面阐述了高中起点幼专生仍需提高数学素养, 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全面分析了被调查学生目前数学素养的现状。在梁艳、姜红侠的文章《谈如何提升幼专 ( 高中起点) 学生数学素养》中, 课题组成员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提升幼专学生数学素养的教学策略”进行了阐述:

1. 从实际出发, “结合学生特点, 优化数学课程结构”

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更新传统的数学教育观念和习惯, 精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摒弃教学过程的实施阶段存在的一些弊端和误区。

2. 以提高素养为目的, “更新教育理念, 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借助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态度, 既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及优良的学习习惯, 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又让学生体验数学思考的快乐和克服挑战性问题后的精神满足。

3. 紧密结合学科特点, “优化知识传授方式, 培养积极的数学情感”

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采用情境化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课堂教学力求生活化, 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团结协作挖掘课程潜力, 提高学生幼教能力。

另外, 周超在文章《关于如何提升幼师学生数学素养的相关研究》中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 强化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等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策略, 对课题组的研究很有借鉴意义。

郑州幼专的数学教师们认真贯彻课题组及相关专家提出的科学方法又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对教材进行精选,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实施模块化教学, 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模块设计如下 ( 因文章篇幅所限本文仅选取第一模块) :

第一模块逻辑关系

第一章集合

1.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知识点对接: 结合幼儿数学, 体会个体与整体间的关系。搜集整理体现集合思想的具体实例。

1.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知识点对接: 展示案例 ( 如红花与花、苹果与水果等) , 了解如何帮助幼儿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体现类包含的观念。

1. 3集合的基本运算

知识点对接: 了解幼儿园二维分类活动及数的拆分活动。

第二章推理

2. 1合情推理

知识点对接: 联系幼儿园快乐走迷宫及找规律活动, 体会推理问题体现在幼儿数学活动中的多样性、广泛性 ( 如一个苹果、两个梨, 两个苹果、三个梨……接下来该怎么摆放) 。

2. 2演绎推理

2. 3综合法与分析法

知识点对接: 展示与幼儿园联系紧密的推理案例供学生欣赏讨论, 了解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习惯。

2. 4反证法

知识点对接: 展示幼教案例, 如数的拆分和组成, 供集体欣赏, 体会逆向思维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2. 5数学归纳法

知识点对接: 设计一个适合幼儿参与的活动, 如多米诺智能游戏。另外, 在三年制大专的二年级还开设有《理科方向课程》, 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修, 以弥补理科教学课时之不足。

以上模块教学课时一年, 本课题组根据课时进度适时进行追踪调查, 模块教学结束后采用无记名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取样分析, 调查问卷及统计结果如下:

附: 幼专生数学素养问卷调查 ( 开设数学模块后调查)

( 这次调查是在上次调查的基础上抽样进行, 同样以科学研究为目的, 不对任何人产生不良影响。请同学们如实回答下列问题, 不必做仔细思考和比较。)

1. 通过一年来的数学学习你对数学的兴趣 () 。

A. 产生很大的兴趣B. 一般C. 没有

2. 就目前而言你认为数学是 () 。

A. 该门课是抽象与枯燥的结合体B. 只有聪明人才能学会

C. 数学不仅是一种人类文化, 而且在我们周围处处充满数学

3. 通过一年来的学习, 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如出租车车费、汽车耗油量、股市行情、按揭贷款、银行存贷款利率等信息 () 。

A. 有兴趣并能正确理解B. 有兴趣, 但不太能正确理解

C. 不感兴趣, 能正确理解D. 不感兴趣, 也不理解

4. 通过一年来的学习和实践, 你认为三年制幼专生开设数学课对将来 就业和继续深造有帮助吗 () 。

A. 很有帮助B. 有一定帮助, 但作用不大C. 没有帮助

5. 通过一年来的学习和实践, 你认为目前幼儿园开设的五大领域的科 学教育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活动 () 。

A. 应该加强B. 维持原状即可

6. 根据教育部《3 ~ 6 岁幼儿教育发展指南》中的要求, 你认为在制定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目标时应优先考虑 () 。

A. 幼儿获得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和技能B. 注重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

C.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D. 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7. 你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准备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时应考虑最多的问题是 ( ) 。

A. 教师语言设计 ( 关注指导语、数学知识的讲解)

B. 操作材料的准备

C. 重点关注幼儿认知水平, 设计教学活动 ( 如如何开展游戏、操作活动等)

8. 通过一年来的学习和实践, 对于未来的幼儿教师, 在开展幼儿数学教学活动中最困扰你的问题可能是 ( ) 。

A. 数学概念模糊不清B. 数学关系把握不准

C. 怎样深入浅出地为幼儿讲解数学知识D. 缺乏实用的数学知识

9. 通过一年来的学习和实践, 作为幼儿教师你认为最应具备的数学素 养是 () 。

A. 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B. 积极的数学情感

C. 良好的数学品质 ( 思维严谨、条理清晰、数学表达准确等)

D. 正确的数学观念和意识 ( 数学的应用意识、对数学价值和数学教育的认识)

10. 通过一年来的学习和实践, 从就业和未来个人发展两方面综合考 虑, 你认为幼专生 ( 三年制) 是否有必要继续提升数学素养 () 。

A. 很必要B. 没必要

依据统计图, 分析两次测试数据, 结果便一目了然。开授课程前, 学生目标很不明确, 统计数据杂乱无章甚至做出错误的选择。经过一年的课程学习并密切配合教育实习。很显然, 学生目标明确统计数据规律明显, 学生充分认识到进一步提高数学素养对今后就业及个人继续深造的重要性。

为适应《“十二五”规划》的新要求, 数学教育应改变传统的只注重工具化的数学定义与符号的价值取向, 一定要注重将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养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与推理方法去探究和处理生活中的问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蕴含在生活之中。这种思想是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基础。怎样让学生从被动的掌握数学到主动的探究数学, 继而能够把数学的思想迁移到幼儿园的生活与教学中, 这是幼专数学教师最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与技能内化为数学素养, 并将其完美的应用于幼儿数学教育活动中去, 更是我们幼专数学教师的义务和责任。

三、展望

如何提升幼专学生整体的数学素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更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与积累, 更需要全方位进行突破。

作为河南省“十二五”规划课题, 我们希望借助本科研成果为幼专学校课程设置提供理论依据, 当然最好能够引起决策部门的重视, 继而推动未来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健康发展。毕竟提高全民数学素养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

参考文献

[1]王子兴.论数学素养[J].数学通报, 2002, (1) .

[2]贾海峰.谈“幼师数学教学的特色教学”.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4) .

[3]周超.关于如何提升幼师学生数学素养的相关研究.中国校外教育.

[4]贾海峰.重视幼师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科教文汇, 2011, (4) .

[5]贾海峰, 姜红侠.幼专学生数学素养测试与分析 (前测) .华章2013, (3) :233-234.

上一篇:徐州学讲先进个人名单下一篇:招聘文秘人员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