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文章思路

2024-07-08

桃花源记文章思路(共5篇)

桃花源记文章思路 篇1

春天来了,满树翠绿,桃粉梨白,到处是垂柳清新,草花结毯,田野更是空气清爽、清香、透人心扉、春在农村、春在田野……

我和妹妹走进了田野,走进了大自然的怀抱,我们戏耍在如雪的梨园,犁花白而腻香的味道,让人陶醉。梨园旁,油菜花开的嫩黄嫩黄,我拿起照相机,把这梨园花香的美景摄入镜中。在人造的公园里,你能看见这梨花齐放、蔟蔟团团高雅高贵的梨花吗?不会,偶尔有几株梨树罢了,绝没有田野中勤劳的农民亲手植园,满野满田梨花盛开时的美,那种让人陶醉园中不忍走,愿陪梨花落尽时的心情,无人能诉、无人能求的心境。我终于明白了《红楼梦》中曹雪芹先生笔下黛玉葬花的意境是多么的凄美。曹先生才是真正的惜花人。

观完梨花的纯美,我们又来到了桃园田景,这里桃花粉红,蜜蜂传粉,株株桃花像喝醉酒的新娘,脸红心醉、苦香扑鼻,我们深深地吸一口气,桃花的芳香,新吐的气息在我们的心中飘荡。我们望着桃花的妩媚、望着桃花羞涩的脸,我们与桃花一起醉了……

来年,我们一定来看你,美丽的田野、美丽的梨园、美丽桃花盛开的地方!

美丽的春天、三月的桃花情!

桃花源记文章思路 篇2

一、如何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

文章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任何局部的分析都须服从于整体, 从属于整体。在现代文的阅读训练过程中, 要始终树立整体意识, 从宏观上把握全文。人所共知, 科学地阅读文章, 要避循“整体阅读―局部阅读―整体阅读”的规律。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可以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就是通读全文, 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大体的、粗略的了解和把握就可以了, 不必为文中的个别问题而刨根问底、纠缠不放。比如, 阅读记叙文, 只需知道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说明文, 只需知道说明的对象和主要特征, 大致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阅读议论文, 只需知道作者针对什么问题, 发表了怎样的观点和看法。第二个阶段就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 认真、深人地分析文章的细节, 含英咀华, 对文章的主旨、感情基调、写作手法、结构特征等方面有更深的认识,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层面, 从而对全文作出准确的总结。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可以用如下方法。

1.根据写作背景, 弄清写作意图。作者写文章总是“情动于中, 而发之于外”。所以, 要认真分析文章内容和当时背景的关系, 体味文章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从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任何一篇文章都是“情动而辞发”, 而语言又是表达思想感情的载体。词语的感情色彩、句式特点、所描绘画面的特征, 都能显示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喜怒哀乐、积极消极、压抑伤痛、萧条冷漠等。

3.弄清结构层次, 归纳文章主旨。可以按照不同的文体结构、布局特点, 分析各自然段之间的关系, 明确层次, 概括出文章大意, 提炼和归纳文章主旨。

4.结合标题, 揣摩中心。说明文和议论文的标题往往直接揭示文章的中心或限定论说范围。抓住文章标题分析、揣摩中心思想, 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如议论文《谈骨气》, 就是论述什么样的行为才算有骨气, 说明文《苏州园林》, 就是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图画美的特征。

二、如何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思路。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可根据文章的主要人物所做的事情来把握线索, 理清文章脉络;以写事为主的, 可根据时间、地点、事件发展的过程, 来理清文章思路。说明文可根据常见的说明顺序 (时间、空间、逻辑) 来理清文章思路。议论文可根据三段论式结构人手, 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划分层次是准确理解思路和文章的重要手段, 分析层次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 合并同类项

“同类项”是数学中的一个概念, 指若干具有共同属性的总体。此概念也可借用到语言材料的分析上。所谓层次分析, 就是对句或段的分类合并, 把几个基本意思一致的句或段合并在一起。要做到正确分类合并, 其前提就是要概括好各个句或段。分类合并, 有时是一次的, 有时还需要多次进行。

(二) 把握句子之间的关系

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与复句中分句间的关系相似, 可以借助划分复句层次的方法来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划分出段落内部的层次。分析时, 要抓关键句和关键词。 (1) 关键句:过渡句、前后照应的语句、文段起始句、反复出现的语句。 (2) 关键词:段内起衔接上下文的标志性词语, 像“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 表分类、递进的“还”;表总结性的“因此”“总之”“由此看来”;表强调的“尤其”“特别”等。此方法适合语段内部的分析。另外, 也应注意标点符号, 特别是分号, 有区分层次的作用;表达方式的转换处往往是层次的切换处。

(三) 依据体裁特点划分层次

1. 记叙文。

(1) 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来划分。 (2) 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划分。这要抓住表示时间发展变化的关键词语来划分出不同的阶段, 再划分出段落层次。 (3) 按地点、空间的转换来划分。 (4) 按叙述内容的角度变换来划分。 (5) 按作者思想认识和情感的变化来划分。 (6) 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来划分。 (7) 按文章结构特点来划分。

2. 说明文。

(1) 如果文章以时间顺序为主, 就以时间为序划分。 (2) 如果以空间顺序为主, 就以空间为序划分。

(3) 如果是程序顺序, 就以程序为序划分。 (4) 如果是按事物的种类、特征、功用分门别类说明的, 就以类别为序划分。 (5) 如果说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由表及里、或由浅人深、或由简单至复杂, 就以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为序划分。 (6) 如果是说明抽象事理的, 就以事物本身的逻辑顺序划分。

3. 议论文。

主要根据其结构来划分。 (1) 如果文章是并列式结构, 各层意思之间是并列关系|对文章就作横的划分。 (2) 如果文章是递进式结构, 各层意思之间是层层深入的关系, 对文章就作纵的剖析。 (3) 如果文章是“总—分—总”的结构, 那么“总”是一部分, “分”是一部分。这种结构的文章, 其具体形式为:总分、分总、总分总等, 其中分说的部分一般都采用并列式, 这里只谈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层次划分的方法, 还有其他一些文体, 比如小说、叙事散文乃至戏剧, 我们可以把它当作特殊的记叙文来处理, 也就迎刃而解了。而说理性散文就可以结合记叙文和议论文的知识来分析。

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 篇3

文章的结构与思路是相辅相成的:结构是外在的,思路是内在的。结构的内容反映着意义,意义的序列构成思路。

文章结构是一个模糊概念。它可指一篇文章,也可指一段文章。篇章由段落构成,段落由句子构成。对篇章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个个的段落或段组;对段落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个个的句子或句组。段落和段组、句子和句组,它们都可以是结构和思路的承担者。

段落与篇章是同构的。他们的结构类型相同,思路类型也相同。从语法关系上看,段落篇章都有如下6种类型: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解证关系。从思路上看,段落篇章都有如下三种类型:时间型、空间型、逻辑型。时间型的主要反映时间顺序,如先后、早晚等;空间型的主要反映空间顺序,如上下、内外等;逻辑型的主要反映逻辑顺序,如正反、主次、类比、归纳、证明、阐释、叙议等。

思路与结构的分析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时间型的思路常对应承接关系的结构;正反、主次、类比型的思路常对应并列关系、递进关系和转折关系的结构;归纳型、证明型和阐释型的思路常对应因果关系和解证关系的结构。但是从整体上看,3种类型的思路同6种关系的结构不存在完全对应的关系。虽然如此,对于每一段文章,我们都可以从结构和思路的类型上作出解释。例如:

(1)日本人说他们的政治,是动物园式的政治,把人民用铁栅栏牢牢地关住,给他们一片肉吃,说是什么“温情主义”。①‖我说我们的政治,是宰猪场式的政治,把我们人民当作猪宰,拿我们的血肉骨头,喂饱了那些文武豺狼。②

(李大钊《宰猪场式的政治》)

这是并列关系的结构,类比型思路——由日本人的政治引出“我们的政治”。

(2)(海洋确实洛大)。①‖世界海洋的面积有三亿六个一百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一。而世界陆地的面积只有一亿四千九百万平方公里,占百分之二十九。②

(《海洋与生命》)

这是解证关系的结构,阐释型思路——先概括说明,后具体说明。

二、如何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思路,目的在于理出文章本身的意序。在连贯的话语中,只要能认定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意义单位的,就是一层。意义不是空灵无形的,它常常有自己的“蛛丝马迹”——语言形式上的标志。抓住这些标志,就能比较顺利地进行分析了。

形式标志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关联词语。文章中最小的切分单位是句子,最大的切分单位是篇章。在这个结构系统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成对使用的关联词语,常用的都是单一的独立形式。第二,词汇手段。指话语中能够起关联作用的某些词语充当的组合手段,主要包括:①顺序词语;②时间词语;③重复出现的同一词语或词语串;④指代词语或指代词语组成的词组;⑤同义词语、上下位词语等。第三,话题话头——不同的话题话头表明不同的内容和思路。第四,相同句式:第五,过渡句。

这些形式标志;它们既是组合手段,又是层次标志。例如,当一个关联词语联系AB两个基本的成分组成一个较大的语言结构时,我们就说它是组合手段;但当这个组合出现在更大的语言单位中的时候,我们说它又是层次标志。如: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③(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④

这里,两句之间有“况且”一词。这时,它是组合手段——它把前后两个句子组合成了一个句组。但在下面的语境中:

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②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③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④

这里,③句中的“推测”、“不料”、“不信”等词语都是扣合②句中的“怀疑”一词的,说明②是③句的中心句。这时的“况且”就成了层次的标志了:“况且”表示的是联合关系,它关承的两句的地位是平等的。既然③④两句的地位是平等的,那么,③是②的“子”句,④也理应是②的“子”句,所以它们两句应在同一个层次中。然而实际上,②句前面还有一句,这样②③④两句就又成了更大结构的组织成分了: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即在遇难者之列。①‖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竞至于颇为怀疑。②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③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④

这段文字共分两大层。从语法上看,两层之间是转折关系;从思路上看,两层之间是“叙·议”关系——①句为一层,是叙述;②③④句为一大层,是议论抒情。

三、考题例析与对策

以下是1995年社科文第1题:

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①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②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③过去语文教学的成绩不好,主要是由于对这两点认识不清。④

第一自然段由四句话组成,分别标记为①②③④。根据作者的思路,该段的第一层应划分在哪里?用“l”在下面的标记符号中表示。(2分)

①②③④

这段文字选得很用心。乍一看,很像一个具有头、腹、尾的综合式解证结构,仔细一分析就会发现,它是一个只有展开句和结束句的评价式解证结构。前3句是一个解证关系的句组,①句做概括提示,②③句做具体解释。这3句是叙述事实。④句是在叙述基础上的评论。这个评论,隐含着作者的观点:“今天,我们有必要对这两个问题重新认识。”所以,该段的第1层应在④句与③句之间。

桃花源记文章思路 篇4

网站SEO推广之:各平台原创文章创造思路

做过网站推广的人都知道,网站内容每天都得更新,并且更新的文章强调是原创的,这个“原创”就是让很多人都头疼的事情。大家也应该知道,原创文章在网络上是一类重要的资源,它是受搜索引擎亲睐的源泉,所以就此,笔者就此提供4点写原创文章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博客找原创文章的方法

相信不少朋友都会在新浪、百度、网易等门户开通博客进行外链建设与营销推广,博客内容的更新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如果实在写不出专业性较强的原创文章,可以到朋友的QQ空间去复制他们的心情日志,这些日志大都是原创文章且搜索引擎没收录的,可以说是博客内容的补给资源,而且对提升博客人气也会有不少帮助。

2、论坛找原创文章的方法

新论坛前期没什么人气,会员不多,论坛内容的发布都是站长与斑竹自己发的,那么怎样做到内容是原创文章,且更新起来效率高呢?可以去一些论坛找帖子了,去一些权重不高且收录不快的论坛找内容,论坛的内容很多都是会员自己写的,多数都是原创文章。

3、一般网站找原创文章的方法

a、去英文站找原创文章,然后把英文翻译成中文,最后自己在理顺它,这样就成了一篇很好的原创文章了;

b、去下载电子书找原创文章。虽然电子书也会被收录,但一般EXE格式的还是很难被收录的,一般PDFchmDOC格式的电子书都是被收录了的;

c、在报纸、书籍与杂志等找原创文章,可以买个扫描仪把纸上的内容搞到电脑上,这样,你不愁写原创文章了

d、去论文站找原创文章,现在好多论文一般都只收录有头部的信息,而真正的文章内容一般是搜不到的,当然一般论文都是很长的,我们可以进行拆分,把一篇论文拆成几篇文章,这样一下子就找到了几篇原创文章了

e、去威客发布任务找原创文章。你可以付费发布撰文威客任务,一般付费几十元你就可以获得一大批的稿子,这个做素材类的站长应该经常用。

4、利用长尾关键词找原创文章

桃花源记文章思路 篇5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PM2.5,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对它的准确定义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又被称为细颗粒物或入肺颗粒物。由于体积小,重量轻,PM2.5可以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在空气中被大气环流带到较远的地方。PM2.5的比表面积①比较大,可以吸附更多的病毒细菌和各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污染物。空气中的PM2.5,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在肺泡内积聚,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引发各种疾病。因此,PM2.5对健康的危害特别严重。

1982年,美国已经开始展开有关PM2.5的前瞻性研究,并于2002年将论文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虽然起步较晚,但中国同样不缺乏这方面的研究。从2004年开始,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潘小川就开始监测空气中PM2.5的日均浓度。研究显示,PM2.5的增长与医院急诊相关疾病的病人的人数成正相关②。

随后,潘小川等人利用模型计算PM2.5对北京市人群的健康威胁,发现当PM2.5浓度增加10微克/立方米时,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和非意外总死亡的死亡百分率分别上升0.76%、0.43%和0.67%。

PM2.5浓度升高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其中污染排放为首的主要因素有:汽车尾气的排放,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重犯”,包括大型公交车、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向大气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气,包括可燃性气体、含硫化物的气体、有毒的气体以及含放射性物质的气体等,这些气体随着废气的排放扩散到空气中;工地建筑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正在城镇化中崛起的新型城市,建筑工地扬尘、“泥头车”上路撒漏扬尘以及城市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均会促使PM2.5浓度升高。

为了更好地控制PM2.5的浓度,专业人士建议出台整治施工工地扬尘和餐饮油烟污染、限制燃煤锅炉使用、加强清扫保洁作业、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等一系列问题的措施。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机动车限行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等;加强工业污染防治,从源头抓起,开展工业生产项目的环境评价准入制度,进一步加大对水泥厂、化工厂、冶炼厂和火电厂等大气污染排放企业的监控,确保达标排放,对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根据具体情况要采取停产、限产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同时,也可借鉴英美国家关于空气污染防控法案举措,加快我国清洁空气的立法保护。

(选自《南方周末》2013年1月,有删改)

[注] ①比表面积:指单位质量物料所具有的总面积。分外表面积、内表面积两类。②正相关:指两个变量变动方向相同,一个变量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亦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变化。不过日常生活中常说的“正比”多与“正相关”混淆。正比,有一个确定的比例系数。

1.下列有关PM2.5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细颗粒物PM2.5,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

B.PM2.5之所以能够在空气中被大气环流带到较远的地方,是因为它的体积小,重量轻,且能够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

C.由于比表面积较大,因此在PM2.5上可以吸附更多的有害物质。

D.PM2.5主要是通过影响人们呼吸系统的正常运转,进而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解析:B.“且能够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并非是原因之一。

答案:B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美国最早于1982年开始有关PM2.5的前瞻性研究,中国在此方面虽起步较晚,但至今也有十年的研究。

B.根据潘小川教授等人利用模型计算,当空气中PM2.5的浓度增加10微克/立方米,就会造成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上升0.76%。

C.PM2.5浓度升高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的原因,其中污染排放是客观因素。

D.只有减少在城市化过程中因建筑和道路交通而产生的扬尘,才会降低PM2.5浓度。

解析:B项潘教授的计算是针对北京市人群计算的,此项属于范围扩大;C项“客观因素”错;D项“只有……才”错,造成雾霾天气的,不止这些扬尘。

答案:A

【技法指津】

一、整体阅读,细心勾画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阅读科普文章首先必须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要理清思路就得整体阅读文章,把握文章的整体框架,弄清文章的来龙去脉。整体阅读时要细心勾画,勾画出文章的话题、观点以及结构性标志语,如表明层次、角度等照应、提示、转换、总结的语句。由于有些科普文的内容介绍说明的是广大读者不太熟悉,甚至从未听闻接触到的,作者为将之讲述得更加通俗易懂,往往会拿不少大家熟知的事物来打比方或作比较,如不能搞清各段的内容及段落之间的关系,也弄不清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就易混淆对象,自然也就无法梳理好文章的结构层次。

二、把握语脉,推断逻辑

科普文写作的目的是传播科学知识,它生动形象,也严谨、准确、客观、逻辑性强。每一篇文章都是由一部分一部分组成的。因此,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必须首先把握语脉,分析语句间的意义关系,梳理行文的语意走向,把握语句顺序的安排及其根据。弄清常见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些关系有递进、因果、转折、比较、对照、例证等。把握语脉,可以借助对线索、过渡、照应等的分析,借助对关联词语所表示的语意关系的辨识,借助对指示代词和其他指代、借代、喻代类词语的指代内容的确认,也可以借助对表示肯定、否定、强调、揣测和有所保留、有所暗示等词语含义的理解。

常见的关联词有递进、并列、假设、条件、因果、转折等几大类,阅读时,看到“首先”,要想到“其次”;看到“多项条件”,要找到“唯一条件”;看到“所以”,要寻找原因……注意关联词有助于我们快速阅读,准确找到答案所在的重点区域或重点句子。

nlc202309082352

常见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它、它们、其他等,作者为了行文简洁,常用这些指代词替代文中的各种信息、观点、例证等,因此,依据语境选取最接近代词的句子或内容,确认每一个代词的含义,并弄清不同代词之间的关系,如并列、交叉、包容等,就能正确认定文章的说明对象。

【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CEV异军突起

CEV是“乘员探索飞行器”的简称。对于CEV,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是这样认定的:CEV是可重复使用的飞行器,能将4名宇航员送往月球,每年最多可飞行6次;改进型的3人CEV可为国际空间站接送宇航员,每年发射3次;无人CEV则作为向国际空间站运送物资的货船,每年运送3次;无论是CEV运载器,还是重型运载器,都将用航天飞机的部件改制建造;CEV用固体火箭发射,其设计与航天飞机发射起飞时的固体火箭助推器基本相同;重型运载器的运载能力,用于月球飞行时为100吨,用于火箭航行时提高到120吨。

从这六条认定可以明显看出,美国是按照“航天飞机衍生型”的思路来研制新的载人飞行器的,即新型航天器的运载工具采用航天飞机的外贮箱、固体助推火箭和主发动机等主要部件来进行设计,是原来航天飞机的衍生。

航天飞机衍生型方案的特点是:这种航天器没有机翼和尾翼,不再像航天飞机那样通过滑翔方式返回地球,而是像飞船那样通过降落伞着陆;发射时航天器与运载火箭串联,航天器置于火箭顶部,能避免因碎片脱落而被砸坏的危险;专门设置的逃逸火箭更增加了宇航员的安全性;人和货物分开运输,既安全又经济;货运型的长度是载人型的2倍,载货能力达100吨,是航天飞机的5~6倍,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航天运载器;座舱更宽大,给航天员带来舒适感,还可以重复使用10次以上。

根据初步构想,新的载人型航天器将在经改进的航天飞机固体助推火箭的基础上建造,计划在2011年将宇航员运往国际空间站。货运型则把载货飞行器装在改装后的航天飞机外贮箱顶部,并配备5台航天飞机主发动机。外贮箱两侧还将配置两个加大的航天飞机固体助推火箭。据估计,货运型飞行器将是个40层楼高的庞然大物。按照设计,载人型和载货型航天器还能在轨道上实施对接,以完成更多的太空使命。

航天飞机衍生型方案充分利用航天飞机现有的成熟技术和装备,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还将加快新型运载火箭的研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专家认为,航天飞机衍生型方案的安全性将是目前航天飞机的10倍左右。航天飞机终将被淘汰。

(选自《科学画报》2005年第12期,有删节)

1.下列对“CEV”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CEV是“乘员探索飞行器”的简称,是可重复使用的飞行器。

B.CEV能将4名宇航员送往月球,改进型CEV可为国际空间站接送宇航员,每年要飞行6次。

C.CEV运载器,将用航天飞机的部件改制建造。

D.CEV使用与航天飞机发射起飞时的固体火箭助推器设计基本相同的固体火箭发射。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新型航天器的运载工具包括CEV运载器和重型运载器,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运载器。

B.CEV是采用航天飞机的外贮箱、固体助推火箭和主发动机等主要部件进行设计的。

C.新型航天器与运载火箭串联发射,是为避免航天器的碎片脱落砸坏火箭。

D.之所以采用“航天飞机衍生型”方案,是因为它成本低,而且可以加快新型运载火箭的研制速度。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人CEV是向国际空间站运送物资的货船,载货能力高达120吨。

B.新型载人型和载货型航天器可以将人和货分开运输,并可在太空中自由地实施对接。

C.CEV是“航天飞机衍生型”航天器的一种类型,由于具有安全、经济、高效的特点,它将成为现阶段最理想的航天飞行器。

D.美国现在的航天事业已走在世界前列,美国已开始使用航天飞机的衍生型航天器。

上一篇: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党课下一篇:2015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说课:初中语文《济南的冬天》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