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病讨论记录范文

2024-05-24

疑难病讨论记录范文(精选8篇)

疑难病历讨论讨论制度 篇1

一、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是解决临床疑难危重病人的诊断、治疗难题及临床教学的重要方法,为保证我院的疑难重症病例讨论程序化、制度化,特制定本制度。

二、病例选择:疑难病例一般是指一周至十天未能确诊或治疗困难或疗效不佳的患者,需组织疑难病例讨论。七天内未能确诊的疑难病例应组织科内讨论,十五天内不能确诊者,组织院内讨论,紧急情况即刻组织讨论,非紧急的,在四十八小时内组织讨论。

三、各临床科室遇有上述患者,即刻报告科主任,决定讨论范围和时间,必要时报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院内疑难重症病例讨论,同时也可应患者家属请求吸收院外专家参加。

四、讨论方式和讨论范围:

1、全科病例讨论:由主治医师提出,科室主任主持,全科各级人员参加。

2、全院讨论或外院专家参加的讨论会,则由经治科室主任提出,医务科负责安排、组织,全院讨论由科主任主持;必要时由分管院长或医务科主持。

五、讨论程序:由主治医师详细介绍病史、诊疗过程及各种检查结果,经主治医师以病例诊断、治疗为重点,陈述当前治疗方案、治疗后出现的病情变化,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介绍,提出诊疗过程中的困难。参加专家需对患者病历、当前病情进行全面分析,应用国内外学术理论、专业新进展及针对病情的可行性诊治方案做进一步讨论,最后由讨论会主持者归纳总结,尽早明确诊断,形成统一的诊疗方案。

六、经治科室讨论前应作好充分的资料准备。应先由住院医师与主治医师整理有关临床资料,尽可能写出书面摘要发到有关医师手中,有病理报告者可邀请病理科医师参加,报科主任决定讨论具体时间与地点,并通知参加讨论的有关人员。

七、专家讨论对病情的分析,进一步诊疗方案,经治医生必须 认真记载在“疑难病例会诊讨论记录本”中,对有争议的学术观点不必记载在病程记录中(允许记录在科室保存的《疑难病例会诊讨论记录本》中)

八、讨论内容包括,病情分析,诊断意见,进一步检查意见,治疗方案,疗效分析及预后评估。

九、病程记录

1、讨论情况应及时摘要记入病程记录中,可另页书写,也可记录在病程记录中,内容包括:姓名,住院号,记录时间,讨论时间,主持人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参加人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讨论意见,签名等。

疑难病例讨论 篇2

病例:患者,女,55岁,因右手指食指及中指被机器绞断入急诊,患者及家属均否认患者有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心脏等病史;手术进行大约有10分钟,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现象,迅速上心电监护,显示血压:60-80/50-66mmHg,心率110次/分,麻醉科急查血气分析血糖结果:34.7mmol/L,随后急请内科专家会诊,内科专家建议速滴注胰岛素,稳定血糖后心电监护下视情况再继续手术,此时检验科急报血糖危急值:26.7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7.2%,滴注胰岛素10分钟后患者出现呼吸加快,心跳加速,急查快速血糖结果为2.3mmol/L,此时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直至昏迷,大小便失禁,随即出现器官功能下降,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而死亡。讨论主持人:李露 时间:2016/1/25 地点:生化专业组 讨论人员:李露 赵敏 黄东 李薇 问题:该患者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赵敏:1.轻信患者及家属之言,术前没有重视检查结果尤其是血糖结果,忽视患者有糖尿病的潜在危险性;2.由于外伤加上手术为诱因导致患者血糖应激性急剧升高,升高的血糖引起机体的负荷加重出现一些并发症,此时滴注胰岛素后血糖急剧下降,使机体内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导致各器官功能下降。

李微 :此手术为一般性急诊手术,一般情况下问诊无基础疾病,仅仅检查一些常规指标后就进行手术。患者也许平时血糖正常或稍高,而本身无明显临床症状,对自身病情不得而知,从血糖及糖化结果可推知患者本身就是一位无明显症状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外伤加上手术麻醉加重患者机体的负荷,引起多器官功能下降进而出现衰竭导致死亡。

黄东:临床送检为生化,即使急诊也必须经过至少1~2个小时才能出结果,而患者又是急诊手术,手术又不能等待这么久,如果之前能获知患者血糖有异常,控制血糖水平稳定的情况下行手术,是可避免此患者死亡的。

李露:检验科一贯被定位在按照临床医生的要求检验各种检验项目,并保证检验结果及时、准确地发放到临床,为临床诊断、治疗、疾病观察提供客观依据。然而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检验人员从检验技师到检验医师的转变,使得检验工作不仅仅是做“化验”,检验科越来越多地参与临床诊疗,全方位地为临床提供“服务”。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篇3

1、每科室每2月至少1份病例。

2、病例选择:疑难病例一般是指一周内未能确诊或治疗困难或疗效不佳的患者,需组织疑难病例讨论。七天内未能确诊的疑难病例应组织科内讨论,十五天内不能确诊者,组织院内讨论,紧急情况即刻组织讨论。

3、各临床科室遇有上述患者,即刻报告科主任,决定讨论范围和时间,必要时报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院内疑难重症病例讨论,同时也可应患者家属请求吸收院外专家参加。

4、讨论方式和讨论范围:

(1)全科病例讨论:由经管医师提出,科室主任主持,全科各级人员参加。

(2)全院讨论或外院专家参加的讨论会,详细见会诊制度。

5、讨论程序:由经管医师详细介绍病史、诊疗过程及各种检查结果,以病例诊断、治疗为重点,陈述当前治疗方案、治疗后出现的病情变化,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介绍,提出诊疗过程中的困难。参加专家需对患者病历、当前病情进行全面分析,应用国内外学术理论、专业新进展及针对病情的可行性诊治方案做进一步讨论,最后由讨论会主持者归纳总结,尽早明确诊断,形成统一的诊疗方案。

6、经治科室讨论前应作好充分的资料准备。应先由经管医师整理有关临床资料,尽可能写出书面摘要发到参加会诊和讨论的医师手中,有病理报告者可邀请病理科医师参加,报科主任决定参加讨论人员,经科室主任同意后报请医务科备案,由医务科通知相关参加讨论的有关人员。

7、专家讨论对病情的分析,进一步诊疗方案,经治医生必须 认真记载在“疑难病例会诊讨论记录本”中,对有争议的学术观点不必记载在病程记录中(允许记录在科室保存的《疑难病例会诊讨论记录本》中)。

8、讨论内容包括,病情分析,诊断意见,进一步检查意见,治疗方案,疗效分析及预后评估。

9、病例中疑难病例讨论规定记录以下内容:病人姓名、年龄、住院号、讨论时间、地点、主持人、参加讨论者姓名、职务(职称)、讨论目的、病情摘要、参加讨论者发言纪要、下一步诊疗意见、主持人总结意见、记录者签名、科主任签名,不得缺少。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篇4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早上好:

今天由我和大家共同学习一下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1、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是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疑难病例是指门诊患者就诊3次未确定诊断者;疑难危重病人是指住院患者入院7日未确定诊断者、涉及多脏器严重病理生理异常者、涉及重大手术治疗者。

2、遇门诊疑难病例,应当由主治医师以上进行诊察。必要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讨论。

3、遇住院疑难危重病例,由科室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主持,有关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

4、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可以一科举行,也可以多科联合举行.5、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前,应当做好准备,负责主治的科室应将有关材料加以整理,做出书面摘要,发给参加讨论人员,并作发言准备。

6、科内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由主治科室的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主持,负责介绍解答有关病情、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分析意见。病历由住院医师报告,会议结束时由主持人做总结。

7、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应有记录,记录包括:内容、地点、参加人员、主持人、是否存在问题、考虑诊断和治疗方案、今后应当做那些工作、有哪些经验教训、其它注意事项等等,将讨论记录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整理后另附页抄写,科主任或主持人签字后,归入病历。

8、院级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由主治科室的主任向医务科提出申请,将有关材料加以整理,做出书面摘要,提交医务科,由医务科根据具体情况组织相关科室人员参加病历讨论,必要时分管院长参加。我科存在的问题:

1、科室从上到下重视程度不够;

2、由于手术病人较多,工作量大,未做到及时讨论;

3、专业水平欠缺,思路不够开阔,不能及早识别患者的危重程度;

4、对于危重病例与患者家属沟通不够;以致患者转上级医院治疗,失去了珍贵的学习机会; 整改措施:

1、加强重视,严格按照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进行;

2、争取每周抽取时间安排疑难危重病例讨论;

3、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重大疑难案件研究讨论制度 篇5

一、为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切实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制定本制度。

二、律师办案实行重大、疑难案件集体研究、讨论制度。案件由承办律师提出,主任主持并组织律师参加实施。

三、承办律师必须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将重大疑难案件上报集体研究讨论。

四、下列案件为应当提交讨论的重大、疑难案件:

1、拟改变定性、无罪辩护的刑事案件;

2、案件任何一方十人以上的民事案件;

3、标的额超过1000万元的经济案件;

4、当事人为各级人民政府的行政案件;

5、其他在省内有重大影响的各类案件;

6、主任、副主任提交讨论的各类案件。

五、下列案件为可以提交讨论的疑难案件:

1、已经被新闻媒体关注报道的各类案件;

2、市、县行政区域内有影响的各类案件;

3、部门专业负责人认为需要讨论的案件;

4、承办律师认为有必要讨论的其他案件。

六、案件研究讨论在承办律师提出后3日内进行,其研究讨论意见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七、承办律师可将本人意见及讨论结果通报当事人,参考当事人意见。

八、承办律师不同意研究讨论结果,也不同意当事人意见,由主任最终确定。

九、主任最终确定案件办理意见后,承办律师仍然坚持个人意见的可另行指派律师。

疑难健康体检报告讨论制度5 篇6

下列情况应组织体检报告讨论:具有学术研讨价值的体检报告、疑难体检报告、急危重症体检报告、教学体检报告及其他需要讨论的体检报告。

体检报告讨论是指由两科或两科以上参加的体检报告讨论。由提出体检报告讨论科室负责组织工作,确定讨论体检报告、讨论时间、讨论程序、参加人员、讨论目的、注意事项等。体检报告讨论的结论由参加科室共同负责并报医疗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体检报告讨论可邀请医院医疗行政主管部门参加。

紧急体检报告讨论是指在急诊或紧急情况下,由二线提出,医疗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组织,有一个或多个科室参加的体检报告讨论。相关科室在接到通知后应立即派出本科最高一级医师出席参加体检报告讨论。紧急体检报告讨论的结论由参加科室承担相关责任并报医疗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有权决定需要全科或专业组体检报告讨论,主治医师指导住院医师准备好与讨论有关的资料,讨论时由体检医师汇报体检情况,提出诊断及诊断依据、初步治疗方案,主治医师发表意见,各级医师自下至上依次发表意见,最高级医师作总结性发言,最终确定体检诊疗意见。全科体检报告讨论的的医疗责任由科室负责。

疑难病讨论记录范文 篇7

1.凝难危重病例,应组织全科讨论。

2.选择适宜的麻醉方案,分析可能发生的意外,做好应急防范措施。3.讨论情况均应记录在册,与麻醉记录一并保存在病例中。4.及时向医务科报告、备案。5.做好解释工作,并签好麻醉协议书。

6.麻醉以外、严重并发症、事故等造成的死亡病例,应在24内向医务科报告,封存麻醉记录及现场实物,麻醉记录不得修改、伪造,并于一周内进行全科讨论,且须形成文字技术总结。

麻醉科麻醉方式临时改变决定程序

1.因手术方式临时改变或麻醉效果不佳、无效,麻醉不能满足手术要求时应及时更改麻醉方式,主管麻醉医师应向病人家属说明情况并签字。

2.住院医师必须立即请示上级医生,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更改麻醉方式。

疑难病讨论记录范文 篇8

一、在护理工作中,如遇有特殊病例、危重抢救病例、疑难病例均应进行讨论、会诊,集思广益,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二、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范围:包括病情危重病例、特殊病例、大手术和新开展的手术、压疮高危或压疮患者、诊断不明确、护理效果不佳或有潜在安全隐患(如跌倒、坠床、走失、自杀等)的患者以及死亡病例等。

三、护士长(或带教老师)主持本科室护理查房或病例讨论,每月至少1次。需多专业协作讨论的病例,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组织、协调。

四、护理部主任或副主任主持全院护理查房或病例讨论,每季度至少1次。

五、对疑难复杂病例,护士长应组织全科的护理人员进行讨论,由责任护士汇报病历,介绍患者病情、目前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的护理措施等,并提出需讨论和解决的问题。参加人员根据患者病情,以整体护理程序为依据,对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总结,针对问题,发表观点,提出改进措施。

六、需要多科室协作的疑难病例,应由科室护士长提出会诊、讨论申请,由护理部组织相关科室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师(主管护师)到相应科室参与会诊讨论。讨论时,由主管科室的责任护士介绍病情及护理过程,提出需要讨论和协助解决的难题,与会诊者查看患者、分析病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七、在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过程中,可邀请主管医生参与讨论。

八、讨论情况经整理后,记录于护理记录单、护理病历讨论及护理会诊记录本中。

护理会诊制度

当重症患者发生非专科性疑难问题或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时,会大大增加护理工作难度。通过护理会诊将解决患者护理问题,减少各类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一、对于本科室不能解决的护理问题,要及时申请会诊。

二、申请科室和会诊者简明扼要地填写《护理会诊单》,《护理会诊单》由申请科室留存1年。

三、护理会诊人员资质要求:

(一)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

(二)取得省级以上专科护士资格证书或接受省级以上医疗机构培训的专业或专科护士。

(三)本院专业学科带头人或专业技术小组成员

四、会诊形式及要求:

(一)科内护理会诊:凡遇到疑难、特殊病例、专科新业务新技术,科室护士长应及时组织科内全体护理人员进行科内的护理会诊。进行护理会诊时,责任护士要详细介绍病情,并及时准确实施会诊意见,科室护士长负责检查措施落实情况、目标达到情况及尚存在的问题等,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二)科间护理会诊:科室有疑难病例或病情需要会诊讨论时,由申请科室提出并填写《护理会诊单》,上报护理部,护理部通知有关科室,应邀科室具有会诊资质的护士前往,一般会诊应在24小时内完成,急会诊应在10分钟内到达。

(三)全院护理会诊:疑难病例或病情需要多科室会诊讨论时,本科室护士长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确定护理会诊的时间,并通知有关科室和人员参加。会诊时,护士长主持,护理部领导参加,责任护士做病例报告和会诊记录。

(四)院外护理会诊:疑难病例或病情需要院外专家进行护理会诊时,科室护士长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确定并联系相关医院选派专家进行会诊。会诊时分管院长和护理部主任参加,护士长主持,责任护士作病例报告和会诊记录。

五、外院邀请我院护理专家会诊时,由护理部安排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外出会诊,参与会诊人员应谦虚谨慎、认真协助邀请单位做好护理工作。

六、会诊时如遇意见分歧,应积极查阅资料,进行分析讨论,达成一致意见。

上一篇:浅论建筑装修工程中的施工项目管理下一篇:防尾随门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