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 学习心得

2024-06-02

认识图形 学习心得(精选6篇)

认识图形 学习心得 篇1

学习《认识图形》心得

教一年级学生认识图形不要求全,只是给孩子们一些感性的认识,为以后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积累一些感性经验。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各种各样的几何形体,但往往不能正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也不一定有意识地注意到各种形体的特点。教学时使学生知道形体的名称,引导学生观察,对形体的特点获得一点感性认识,是可以接受的。其次,在教学中要把握教材的科学性,在认识每个图形时,虽然很不全面,但所讲的内容必须准确,不能出现错误。有些内容讲得不完全,可以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理解能力的加强,逐步补充完整,这样做是符合科学性的。如果出现错误的或似是而非的或与后面的内容相矛盾的结论,非但对进一步学习不利,反而有害。教学几何图形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用多种感觉器官参加活动,进行观察、操作、实验,在活动中获取有关图形的感性材料,发展空间观念。刘老师注意让孩子们动手、动眼、动耳、动口、动脑。

(一)从观察入手

上课时先让孩子们观察现在的教室与以往教室有什么不同?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同时也为后来让孩子们举例子打下铺垫。

(二)准备学具,为用多种感官感知图形做好准备。

一年级孩子具有好动的特点,刘老师利用这一特点引导他们掌握几何初步知识。在上认识图形课之前,准备了大量的教具。上课的时候每个孩子都能边看边摸,运用多种感官来亲自感知形体。为了考查学生是否真能辨认几种形体,刘老师让学生闭上眼睛从一堆图形里摸出指定的形体。

(三)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图形的特征,老师及时发现问题予以纠正和补充。在认识图形时,刘老师没有采取灌输的方法直接告诉孩子各种图形有什么特征,而是在说出图形的名称后,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

(四)进行联系实际的练习,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例如学习了长方体,让孩子们举例说说自己身边哪些东西是长方体的,孩子们能够举例说门、讲台、立式的空调等的形状是长方体。大量的练习用来辨认图形,巩固了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这堂课刘老师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分一分、摸一摸能够让学生直观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能够辨认这些图形并区别这些立体图形。但个别学生对于圆柱和球的名称还不太清晰,圆柱、球会说成圆柱体,球体,圆。我收获最大的是低段孩子学习要建立在兴趣浓厚的基础上学,那会学得轻松,学得开心。在玩中学,学中玩,知识才能更容易掌握。这节课上的很好,学生学到了知识,并且掌握的也很好。

认识图形,夯实几何学习基础 篇2

一、实物操作,强化视觉观察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在学生学习几何的第一阶段,要让学生按照先动手、再抽象的顺序来学习几何知识,要让学生尝试从具体的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从而发展出对空间观念的感知。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实物操作,通过视觉观察来感知几何图形。

在指导学生抽象出图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实物接触的方法来学习。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搭积木的比赛,让学生取出积木来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房屋,并进行比赛,看看谁搭建的房子最漂亮。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尝试说出自己搭建的房子是什么形状的,房屋的柱子又是什么形状的,从侧面看的话屋顶是什么形状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对于长方体、圆柱体、三角形等图形有一个大致的认识。除此以外还可以组织学生闭上眼睛摸一摸,然后说出自己摸到的那块积木是什么形状的物体。再组织学生进行堆一堆的游戏,让学生尝试将圆柱体、球体和长方体分别堆起来。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发现圆柱体比较难以堆起来,而球体几乎不能堆起来,长方体和正方体最方便堆起来。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球体和长方体,说说它们的外形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球体不能堆起来。通过亲自摸一摸、看一看、剪一剪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更好地学习几何知识,通过调动视觉感官来辅助认知,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各种几何形象。

二、尝试表达,优化概念形成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教学的概念教学中,不能单纯地运用某一种教学方式,而要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

在指导学生认知三角形、长方形的边和高等概念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根据观察来进行总结,说说自己心中如何判定什么是边,什么又是高。在经过对比和讨论之后,学生提出:“边就是一个图形最外边的一圈,它将整个图形都包围了起来,这个图形是什么样子的,主要是由它的边来决定的,边的数量不同,组成的图形就会不同。比如三条边就组成三角形,四条边就组成正方形或长方形。”还有学生总结道:“三角形的高就是三角形内部的一条直线,这个直线的一个点在三角形的一个顶点,而另一个点则在另一条边上,而且这条线还必须和三角形的那条边是垂直的。”在尝试表达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几何中的各种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进行点评,对学生回答中的错误进行指导和启发。在尝试表达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到了各种不同的几何概念,同时也有助于让他们在语言表达中对各种图形进行对比和整理,从而在认知上达到深化,促进更好地提炼和抽象出各种几何图形的概念。

三、图形转化,促进空间想象

数学家张奠宙认为直观几何中最基本的内容就是要用平面来描述立体,也就是空间图形的平面化,学生要学会通过平面来想象这个图形的空间形象。在“认识图形”的教学中,教师也要充分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他们不仅能够静态地认知几何图形,更要懂得辨识图形转化之后的样子。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来给学生展示一些立体图形在平面上的投影,然后让学生尝试说一下这些图形原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更加清晰地给学生展现这些图像,并将这些图形进行转化和变形。学生们可以亲眼看到这些图形的变化过程,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除了将立体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以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纸张剪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案,然后尝试将不同的图形拼合在一起,组成新的图形,并尝试在拼合的过程中讨论若干问题。如将两个三角形拼合成平行四边形,同时尝试思索如何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来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同样,也可以让学生尝试将一个长方形剪成两个一样大小的三角形,并尝试从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中推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图形转化有利于学生培养自己直观几何思维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师要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培养学生的视觉加工能力,让他们加深对于图形本质的理解和感知。

“认识图形”的教学在小学图形和几何这个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关注学生几何思维的形成和发展,运用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来不断优化“认识图形”的教学。

学习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心得体会 篇3

上传: 张云华

更新时间:2014-11-13 11:31:51

学习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心得体会

新课标在图形与几何领域有几个核心概念。主要有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的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探索思路预测结果。通过这个数图就把这个复杂的数量关系,很简明很直观的呈现出来,而且从这个图本身,就能发现一些规律,就是一分钟通知一个人,第二次通知的新的人数,就是第一次的两倍,否则你算是算不出来,看图就看出来了。

通过线段、点,以及图形,把通知过程很简捷的表现出来,把它们之间的关系,揭示得非常清楚。

“图形与几何”领域,将几何学习的视野拓宽到学生生活的空间,强调空间和图形知识的现实背景,从第一学段开始使学生接触丰富的几何世界。新《标准》突出用观察、描述、制作、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图形设计与推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能力。

新《标准》在第二学段还增加了知道扇形这一内容。扇形的认识,《大纲》(修订版)教材作为选学内容,《数学课程标准》中没有认识扇形的要求。

认识扇形在《课标修改稿》中确实没有做要求,但在 “ 统计与概率 ” 部分却明确提出了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的内容标准,考虑到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连贯性,以及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的需要,《课标修订稿》在认识圆的基础上,增加了初步认识扇形。

简单说对图形认识的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图形自身特征的认识。

二是对图形各元素之间、图形与图形之间关系的认识。

学习型班组学习心得体会及认识 篇4

学习——就像人们的衣食住行一样贴近我们的生活,在参与“建设学习型学校”的过程中,以个人素质的提高需要打破原有的固定思维模式,用新眼睛看世界,逐步学会自我超越,学会心灵的转换,学会建立共同互换的愿景、团体学习,学会用系统思考解决各种问题等等

一、观念的转变

学习型组织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她的创建首先是一个观念的转变问题。“态度决定一切”从每个人的言行举止中可以反映出他的思想,学习型组织作为一种理念,一种检验团队的标准,把它融入到自己的思想与工作中去,解放思想、开动机器。

学习型组织所强调的学习,并不是通常我们在学校所接受的那种灌输式学习,是自己以一种积极的心态主动去学习。“谦受益、满招损”,我们首先得有谦虚的态度,才能在日常工作中、生活中、团队中去发现新事物、新知识,这其实也是培养与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或者说技能)。

“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学习型组织的学习讲究的是感悟,是主动的去撷取,去开拓未知的领域,达到创新,以提高效率创造更多的效益。班组从准备培训资料起,把观念更新作为重头戏,初步拟定着重培育以下新观念:

1、树立危机意识,变平淡度日为发奋进取;

2、树立创新意识,变默守陈规为标新立异;

3、树立责任意识,变相互推诿为勇挑重担;

4、培育拼搏精神,变自抱自弃为自我超越;

5、培育团队精神,变各自为政为默契配合;

6、培育奉献精神,变邀功请赏为任劳任怨;

7、培养学习风气,变被动受训为主动钻研;

8、培养科学思维,变个别关注为系统思考;

9、培养心智模式,变怨天尤人为反观自省;

二、融入学习型组织的基点

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是创新,如果连基本技能都没有掌握,凡事都不能做好,更谈不上进行一系列的创新活动。

融入学习型组织的前提,首先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胜任自己的本职岗位,掌握设备维修的基本技能,熟悉设备工艺参数,这样才有去追求更高目标的基础。

三、制定计划

每一个人针对如何融入到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中去,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目前自己所达到的阶段,制定一个切合自己实际,对自己来说具备可执行性的学习计划。这个计划可以放在心里作为一种潜在的目标,也可写下来,有了计划然后坚持不懈的去执行与实现。

四、快乐工作

学习型组织创建中有一句标语:工作着是快乐的,工作着是美丽的。

快乐就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信心的体现。“今天我做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在每天的工作中我们不断的问自己、不断的总结,从辛勤的劳动中去体现自身的价值。只有保持这种心态,我们才能去体会到一份成功的乐趣,从紧张工作中找到一种成就感;具有这种成就感,我们才能体会到工作、生活中的快乐。

只有快乐的学习、快乐的工作,才能有清醒的头脑和饱满的热情去面对工作中的难题,才能毫无畏惧的去面对挫折与困难,才能持之以恒、才能务实高效地去解决出现的问题。充实自我、冲破瓶颈、超越自我,最终达到超越领先的境界。

五、向标杆学习在学习中,光局限在自己的领域中还不行,这样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停步不前。所以我们还得为自己找到一个标杆,一个学习与超越的标杆。

“三人行必有我师”,首先从自己的身边,自己的团队里为自己找一个标杆,这样离我们最近,更便于我们近距离接触与学习,更便于我们发现与标杆的差距,进而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与进步提高的程度。

认识可爱中国学习心得观后感 篇5

中国的古诗历史悠久,短小但精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表达了坚定、执着的精神;“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表达了永远羁绊不住又有抒情情怀的自由心灵;“嘈嘈切切错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表达了中国古代人民对音乐的喜爱和丰富的想象力……古诗真是中国语言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文化的见证啊!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中国的美景数不胜数。“世界第一高峰”的珠穆朗玛峰;几万年前的水下宝藏——云南石林;横穿整个中国的两条巨龙——长江黄河;高耸入云的华山;景色怡人的西湖……这些美景都为我们可爱的祖国锦上添花,它们已经成为祖国大地上最最美丽的一角,成为外国友人来中国不能不看的景色,它们是中**亲美丽的容颜,是祖国的骄傲!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出了不少伟大的人物:写出历史巨著《史记》的司马迁,作出永垂不朽的诗句——“诗仙”李白,为后人的安康尝遍百草的神农;中国最伟大、最出色的教育家孔子……中国是一个充满智慧、团结、勇气、善良的世界大国,我们的祖**亲在世界上占有着伟大重要的位置啊!

如今这么伟大的国家,谁能想到在六十多年前,这里充满了硝烟、杀戮和鲜血。日本侵略者的炮火将这片美丽的土地顷刻间化为虚有,人民那一间间房屋,炸成了一片废墟;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顿时被无情的炮火吞噬。望着这片残垣断壁,中国人民的心里充满了悲愤!不,绝不!中国人民一定要站起来!伟大的祖**亲不能受这样的屈辱和蹂躏!经过了八年的浴血奋战,新中国终于成立了!而今天,08年的北京奥运让世界不得不对中国刮目相看;09年祖国庆祝祖**亲的60华诞,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把中国的实力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了;今年,上海世博会一定会让世界各国的友人都感受到中国的伟大、中国的先进!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篇6

义务教育课程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感知面与体的联系与区别。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渗透“事物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会辨认长(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初步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用具】

课件、立体图形实物、平面图形、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识“新朋友”

1.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些老朋友: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三棱柱。(板书:立体图形)

2.用老朋友(立体图形)变魔术,变出新朋友(平面图形)。

揭示课题(板书:认识图形)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用“变魔术”引入新知。激发了学习兴趣,还初步感知了“面”在“体”上。】

(二)探究体验,认识“新朋友”

活动一:给“新朋友”找家

师:谁知道圆形是怎么变出来的?

师:帮长方形找找它的家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能找到长方形?拿起手中的长方体摸摸它的面,并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感觉,并说说剩下的两个图形从什么地方能找到。

1.观察操作。

在桌面的物体上找一找、摸一摸。

2.汇报交流

说一说: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图形的面,给你什么感觉?

活动二:给“新朋友”照相

1.你们想不想给这些“新朋友”照相?也就是说你们怎么把物体上的面移到纸上去?

2.选一个你喜欢的图形,把它的轮廓描在白纸上,比一比,谁先描完。(生:描画轮廓)看谁描的朋友最漂亮。展示学生作品评价。

3.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喜欢的物体并描出它的轮廓。

说一说:你描的是哪个物体上的面,是什么图形。

4.小结:像这样把物体上一个平平的面表示成一个图形,就叫平面图形。(板书:平面图形)

活动三:介绍“新朋友”

师: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朋友,怎么把朋友介绍给爸爸妈妈呢?给我一个机会,我先介绍吧!

活动四:生活中的“新朋友”

同学们也可以看看我们上课的这个教室周围有什么形状的物体面是这些平面图形?”

去淘气家做客,看看他家里有没有这些新朋友。

先看看路上会遇到谁?(课件出示交通标志牌)说说形状和作用。

【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淘气家到了,看看他家里有哪些新朋友。(学生在画面中找出)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辅助,让学生体会教学难点“面”在“体”上。】

(三)巩固提升,熟悉“新朋友”

活动一:摆出“新朋友”

1.用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平面图形。说说你摆的是什么,怎么摆。

2.我发现有一个图形你们谁都没摆,是什么?

活动二:猜猜“新朋友”

课件出示被挡住的图形,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图形。

活动三:组合“新朋友”

图形欣赏:用这些新朋友拼一拼,组合出美丽的图案。(展示作品)

【设计意图:为了把学过的知识讲行整合,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让学生用图形拼组这一活动是让学生对知识的整体回顾。】

(四)课外延伸,我身边的“新朋友

回家找一找我们今天所认识的新朋友,并把这些朋友介绍给爸爸妈妈,也可以在电脑上或画板上设计新朋友的家。

【设计意图:在生活中找数学、学数学、用数学。】

上一篇:光棍节的温馨短信祝福语下一篇:电力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