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开发区管理条例(精选8篇)
贵州开发区管理条例 篇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加快开发区建设与发展,规范开发区管理和服务,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开发区是指经国务院、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级、省级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第三条 开发区是产业发展的集中区、吸引外来投资的聚集区、体制创新和科技引领的先导区,有明确的产业发展规划,采取特殊政策措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开发建设的经济发展区域。
第四条 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应当遵循统一规划、产业集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管理高效的原则。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对全省开发区实行统一领导。
省人民政府主管开发区的行政部门负责综合协调、指导、服务和管理开发区工作。
省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对开发区进行服务和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其所设立开发区的管理工作。
第六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布本省开发区主导产业、科技进步、综合经济实力等考核评价结果。
第二章 省级开发区的设立
第七条 省级开发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符合所在地城市(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求;
(二)具备相应的产业基础和区位、交通等优势;
(三)符合国家和省对自然和生态保护的有关规定;
(四)有明确的面积范围;
(五)产业结构和单位面积投入产出符合省的有关规定;
(六)具备供水、排水、供电、供气、通路、通信、平整土地等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以及污染物处置设施;
(七)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 设立省级开发区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设立省级开发区的申请;
(二)可行性报告;
(三)土地利用方案;
(四)选址意见书;
(五)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审查意见;
(六)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九条 设立省级开发区由市、州人民政府审核,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第三章 管理体制和职责
第十条 开发区设立管理委员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是设立开发区的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根据授权代表本级政府在开发区行使管理职权。
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除主要负责人和少数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可以实行聘用制。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根据需要在开发区设立派出机构或者办事机构。
第十二条 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方针政策,制定和实施开发区各项管理制度和规定;
(二)编制开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三)按照规定权限审批开发区的投资项目;
(四)开发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管理;
(五)对开发区的企业、事业单位进行协调和服务;
(六)按照规定权限管理统计、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工作;
(七)设立投融资机构,拓展融资渠道;
(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授予的其他职责。
第十三条 开发区规划范围内的乡、镇,由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
第十四条 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应当根据产业规划和发展定位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完善重大招商项目跟踪服务机制,保障招商项目落到实处。
第十五条 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应当建立投诉协调机制,受理企业和投资者反映的诉求及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控告。
第四章 建设与发展
第十六条 开发区建设应当符合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与所在市州、县(区、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
第十七条 开发区的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及投资项目建设,按照开发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
第十八条 工业和商业、旅游、娱乐、商品住宅等各类经营性用地以及同一宗地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应当以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
第十九条 开发区可以设立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开发实体进行招商开发和从事其他经济活动。
第二十条 鼓励和支持在有条件的开发区建设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仓库、无水港等海关特殊监管区,改善物流通关环境,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承载产业发展能力。
第二十一条 鼓励国内外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对口帮扶城市以及国内其他地区,通过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合作共建开发区。
第二十二条 鼓励和支持省内的县(区、市)利用资本和资源,联合兴办开发区或者到开发区创办产业集聚区,协议分配产值、劳动指标等。
第二十三条 开发区建设项目应当执行国家和省规定的投资强度、容积率、产出效益和资源消耗控制等标准,同步建设环保设施,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实现达标排放。
第二十四条 鼓励在开发区投资兴办下列项目:
(一)与省和国内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或者新产品有关的;
(二)对省和国内现有企业技术改造或者产品更新换代效果显著的;
(三)生产工艺和制造技术是行业内领先的;
(四)对省和国内某行业、某种产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起重要作用的。
第二十五条 鼓励在开发区内设立金融、担保、保险、法律、会计、评估、咨询、劳动力培训等服务机构和科研机构,为单位和个人的生产、经营、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提供全面的服务。
第二十六条 禁止在开发区兴办下列项目:
(一)采用国家和省明令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的;
(二)生产国家和省明令淘汰产品的;
(三)国家和省禁止的其他项目。
第二十七条 开发区内的企业应当遵守劳动保护法律、法规,为职工营造文明、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
第五章 投资促进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安排资金用于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
第二十九条 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行使本级人民政府财政计划单列管理职权,收支预算并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
开发区实现的财政收入,经本级人民政府同意,重点用于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的扶持等。
第三十条 开发区土地收益中的省、市州、县级留成部分,除有专项规定用途外,重点用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整治。
第三十一条 鼓励和引导开发区建设向未利用低丘缓坡发展,对荒坡、荒地实施成块连片开发的,按照规定免缴行政事业性收费。
第三十二条 在开发区兴办的工业企业项目和科技项目,按照规定免缴行政事业性收费。
第三十三条 鼓励和支持在开发区发展加工贸易企业。
第三十四条 支持和引导开发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对开发区企业申请国家及省鼓励出口的各项资金及配额、许可等,予以优先安排。
第三十五条 开发区内高新技术企业、项目、人才等享受以下优惠待遇:
(一)优先安排生产经营所需土地,对其建设项目的用地价格,根据项目投入产出情况享受相应的政策优惠;
(二)对高新技术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开发区兴建实验室或者工作站的,提供优惠用房;
(三)在开发区工作的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可以将户口迁入开发区或者开发区所在城市,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的户口可以随同迁入。
第三十六条 高新技术企业及国家鼓励类投资项目,除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外,给予一定试产期的优惠待遇。
第三十七条 鼓励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其他组织在开发区兴办各类孵化器,按照规定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规定,对按照规定应当予以免缴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不予免缴的,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九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开发区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条 本条例自7月1日起施行。1995年11月28日贵州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条例》和9月26日贵州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贵州开发区管理条例 篇2
2013年9月2~9日, 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蔡建勤副主任、科技合作处胡建忠处长一行, 在贵州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有关人员陪同下, 前往贵州兴义、安龙、盘县、龙里等地, 对岩溶区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开发等情况进行了综合调研。贵州黔西南地区兴义市、安龙县, 六枝特市盘县等是滇黔桂国家农发水土保持项目的实施区, 今年秋季起将要集中实施水土保持治理工程。植物中心作为科技支撑单位, 中心负责了前期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此次调研, 结合科技支撑点的选择等内容, 在确认金银花、刺梨等高效水土保持植物的同时, 又发现了艾纳香等生态、经济效益俱佳的高效水土保持植物, 将为石漠化区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调研组考察了龙里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与贵州省水利厅商讨了科技支撑方案、示范园建设等有关事宜。调研组还考察了铜仁市的水土保持植物资源种植基地等情况, 初步确定了共同种植、开发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的合作意向。
贵州九洞天开发困境调查 篇3
“我们这里村民相传,一有树枝杂物掉下,就会有一对黄鹊飞来把水面的树枝叼走,老人们都知道。洪水过后,泥沙不会搅浑,湖水照样清澈,专家来看了都无法解释,至今还是—个谜啊。”
因为一个水电站的建设,这个湖,如今只存在于2004年以前拍摄的旅游光盘里。
水电站扼住了景区咽喉
九洞天位于乌江上游,地跨毕节地区纳雍、大方两县。从“一洞天”逆流而上,由九段地下河、溶洞串联而成,总长约10余公里。第九洞天叫“大观天”,形状如拱桥,属天然形成。
1987年9月,九洞天第一次接受国内外岩溶专家“检阅”,当时的新西兰领队、世界岩溶协会主席波尔·威廉姆斯看到这座110多米高的“天生桥”后惊叹连连。他说:“100米高就已经是世界大桥了!”
6天的考察后,威廉姆斯教授评价说:“九洞天地上地下的有机结合在国际上是罕见的。它不逊于世界上任何景致。这个地方不仅属于中国和贵州,而且属于世界。”
如今在这座天然巨桥的“桥洞”里,却有一座纳雍县政府2004年招商引资建立的抵纳小水电站。游客只能坐船到七洞,要看九洞,除非步行翻山。
“因为电站挡着,就像人的咽喉被扼住,到现在八九洞都没有打通,至今没能开发。九洞天还是名不副实。”九洞天资源开发公司旅游分公司的李发永说。
同时,上游水电站蓄水发电、放水,下游景区行船就可能搁浅或遇洪水。
有一次,李寒冰陪同游客坐船,忽然巨大浪涛来袭。“我知道是上游电站又放水了,当时那船一下就被推走,‘轰’的一下撞到左边,又撞到右边。老船工都把不住船,游客们吓得哇哇直叫!”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原所长张之淦实地考察过九洞天,他指出,“由于抵納水电站筑坝抬高了上游水位”,还使上游一段3公里左右的地下河被淹没,无法开发。
李发永曾对那段地下河做过一次“土法实验”。第一天下午6点,把一种可以半漂浮在水上的果实“黄子檬”放入地下河上游,令他惊叹的是,“黄子檬”直到第二天中午11点才从地底出口浮上来。“这说明这段地下河有多长,有多贵重。”
2009年9月22日,国家旅游局原局长陈文栋与大方县旅游、建设等部门开会讨论旅游发展,李发永也参加了会议。“当时陈局长就提出两点:第一,你们水电站拆还是不拆?第二,毕节想搞旅游,纲举目张,九洞天就是纲。”李发永回忆说。
在2005年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九洞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仍将“月亮湖”列为九洞天一景。目前该规划尚在审批。
王牌旅游区“丢失”20多年
“那个地方就是冷冷清清,不是像其他的旅游区那样热闹的。”大方县旅游局局长赵志邦对记者说。他介绍,九洞天这里的旅游公司只有一个,是由当地农民企业家李发永创建的,只有80人,其中导游10多人。
在山区黑夜中,记者看到从约30层楼高的巨大溶洞口中透出微光,原来是受雇于九洞天公司的村民在洞口看守,防止钟乳石被敲走卖钱。
“九洞天的开发需要巨资,光靠我们根本不可能,现在九洞天这里的私营旅游公司以保护和宣传九洞天为主。”李寒冰说。
“好像九洞天不是父母生的,是捡来养的。20多年来起起落落,始终没开发。”50多岁的李发永摇着手,有些唏嘘。
1985年,时任贵州省水利厅地方电力局副局长的胡克诠和瓜仲河水电站站长李隆孝,组织职工抬着3只小船翻山,到上游探水洞。胡克诠在他的回忆录中写到:“我们慢慢顺流而下,,用电筒照里面,便看到这高大无比,景象庄严的水洞景观。又划了约一公里,不通了,水面上漂浮着数不清的木材和草类。”
这次探查拉开了发现九洞天的序幕。
第三天,他们向上游更深处探查了一次。“划进大暗湖,发现那是一个很大的弯曲地下湖泊。船在里面转来转去,几乎迷失回来的方向,最后还是找到路回来了。一看到天光,我就头晕呕吐,因为太紧张了。”胡克诠说。
1987年3月,九洞天被评为贵州省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次年与黄果树瀑布、织金洞等景区一起被评为贵州省十大风景名胜区,2004年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而据胡克诠称,九洞天开发初期工程是由水利厅拨资金总数301,36万元,其中用于开发工程的65万元。此外,毕节地区拨给10万元,大方县建设局拨5万元,贵州省委拨1,5万元,瓜仲河水电站职工集资21万元。
“从那以后直到今天,政府就再没对九洞天开发投过钱。”李发永说。
从发现九洞天后,一个县里的小水电站——瓜仲河水电站,“业余”担当起了管理一个国家级景区的任务。而这一管。就是20多年。
这期间,瓜仲河水电站负责打通了一洞到七洞。当时没有机器、没有设备,电站工人自己先一锤一凿打出缺口,再塞上火药炸开,再继续开。
“一个水电站,怎么可能搞旅游呢?”李寒冰说。“打个比方说,你早上从贵阳来九洞天,路上长途车颠簸4小时、玩3小时,还能回去吗?但水电站只有自己的职工宿舍,能勉强接待20个人吃住。且景区长年不对外开放,基本没有游客。只有上级领导来考察参观,才开放了看看。”
时任贵州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徐健生非常重视九洞天建设。1990年,年近八旬的徐健生在医院写下了《九洞天溯源》的病中日记,来看望的胡克诠含泪接下。
而胡克诠也已是知天命之年,对继续支持九洞天渐渐力不从心,“偶尔来一次,除了听到电机嗡嗡声外,一切都是那么的萧条,回到贵阳,心里很是痛苦。”
1999年10月,瓜仲河水电站站长李隆孝要退休,李发永开始参与,成立了旅游公司。公司投入了120多万元,修建码头、住宿设施及购买船只,次年5月终于开始有收入。
2007年,李发永的公司开始投资修复公路、栈道、被冲坏的栏杆码头,同时购船建房,制作画册和光碟宣传。他们在揣着九洞天资料四处奔波的路上,出人意料地捧回了两块“金牌”:九洞天被评为全国只有10家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风景区”以及全国只有7家的“世界王牌旅游区”。
这些荣誉震动了省委领导前来视察,明确要立即开发九洞天。
但至今,在这个国家级景区住宿一晚仅需20元。这家农民私营的旅游公司3年共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前后巨额投资至今没有收回。2009年接待两万余人,收入50多万元,平均在每个游客身上仅赚25元。
景区现有餐厅至多同时接待20到30人,惟一一幢旅馆楼只有88个床位。
“我们现在不好宣传啊,游客听说了蜂拥而至的话,接待不了,只会给人留下糟糕印象。如果现在宣传,反而起反效果。”李发永说。
2009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商
务部、科技部等部门的数十位领导来九洞天考察时,李发永汇报说:“九洞天是丢失了的!”
电站为何延后5年拆除?
据李发永说,2007年年末,贵州省旅游局局长杨胜民到大方县考察,向省委写了一封推动九洞天命运变化的信。在信里,杨胜民讲述了他发现的水电站附近的情況,这让他“深深地忧虑和气愤”。
“可以想象,这里曾经有过气势磅礴的天然绝景,而今却已河床干涸、洞口堵塞,只剩下了一堆堆建筑垃圾;为了提高水位,居然就在天生桥的桥拱下大面积人工填土,堆高了15米,不仅破坏了景观,更严重的是完全改变了水文地质状况,人为地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
2008年1月,贵州省委书记、省长、省委副书记均批示:“水电站不能再建在国家级风景区之内。”“请予坚决纠正并予彻查。”10月,纳雍县委制定了《抵纳水电站拆除补偿初步方案》并上报毕节地委,李发永在相关会议上拿到了这份《方案》。
根据《方案》,抵纳水电站未收回直接投资1250万元、剩下有效经营时间13年需补偿的收益损失1.1亿元,由纳雍县政府报请毕节地区行署同意,将另一座名为扒那河的水电站“特许给投资^建设经营”。
记者了解到,扒那河水电站的装机容量5万千瓦,远大于抵纳水电站的6400千瓦。但目前该转让还未进行。
而《方案》预计电站的拆除恢复费用2000万元,毕节地区行署承担400万元,纳雍县、大方县政府各承担800万元。
但让李发永等人难以理解的是,《方案》制定的水电站拆除时间是5年后,理由是“该项目专业技术复杂,拆除措施必须经有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充分论证,制定科学、合理的拆除施工方案后实施。定于2013年5月至10月聘请有资质单位制定拆除方案实施拆除。”
“既然各方领导都同意拆,为什么要拖到5年后?既然技术复杂,为什么不现在就赶紧我专家制定拆除方案?”李发永说。
对于“延后5年拆”的原因,一位地方官员透露:“我们这儿是贫困地区,电站拆除的赔偿不是小数目。因此分析原因一个是缓冲;一个是延后5年,企业的损失就能小一点。因为它现在已经发电运行了。”
“谁都知道,九洞天发展起来对地方经济很有好处,但就是关系一直没理顺,才造成现在的粗放开发。”这位官员说。
当地官员认为,拆除水电站不是主要问题,更重要的还在水电站拆除以后,“主要问题是投入”。
富老百姓还是富财政?
记者了解到,其实水电站建在国家级景区的问题,早在2004年就得到过反映。
2004年6月17日,贵州省建设厅曾发文件,由副厅长姬保山组织有关专家现场调查,专家一致认为“对景观和河岸石壁原貌没有产生较大的破坏”,可以保留此项目,“但必须立即委托规划单位做电站施工范围‘月亮湖’和‘大观天’经典片区的详细规划。“同年7月7日,建设厅同意电沾恢复隧道施工,地表工程仍不能施工。
同年10月28曰,贵州省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发布文件,对纳雍县政府给予通报批评。文件认为抵纳水电站“严重违反了国家和省级风景名胜区管理的有关规定,属于违法违章建设项目”,“纳雍县人民政府有关工作部门对项目建设未严格把关,以致项目选址建设不按规定报批,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对于抵纳水电站当初为何能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地方官员向记者强调:“这个电站是纳雍县的招商引资项目,我们这里是贫困地区,能够有一个招商引资项目进来,我们政府都要给他们当保姆,都要为他服务、办好一切手续啊,所以开发时就可能欠缺了长远的考虑,比如对旅游开发的考虑。”
这位官员坦言,当地政府部门主要考虑的还是财政收入。“建电站和搞旅游,搞旅游富的是老百姓,建电站富的是财政。建一个电站一年能有几千万的收入:但旅游开发来讲,一年接待上百万人,能有多少财政收入?收入就没有电站来得那么快。”
“现在最让地方焦头烂额的就是钱。到年底了,都没有工资发,你怎么弄?!如果这时有企业进来,带来三五千万的财政收八,我要是县长我肯定说:干!你去干!”
赵志邦局长对记者说:“一个地方旅游发展,人气就旺,有人就有消费,拉动的不止是旅游业。”
贵州开发区管理条例 篇4
【发布文号】黔府发〔2007〕9号 【发布日期】2007-04-11 【生效日期】2007-04-1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贵州省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水能资源和水电开发利用管理的意见
(黔府发〔2007〕9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了加强水能资源管理,合理有序开发水电,促进全省能源工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水能资源的统一管理
(一)把科学开发利用水能资源摆在能源发展的重要位置。水能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确立了水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法律地位。各级人民政府和水资源主管部门要把水能作为优先发展的能源切实加强管理,使水能资源管理进入依法有效管理的新阶段,促进水能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
(二)对水能资源实行分级管理负责制。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水能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地县两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权限和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能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
(三)加强水能资源的规划管理。具有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的河流,都必须编制水能资源开发规划。水能资源开发规划要服从水资源的流域和区域综合规划、水利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应当保护生态环境,维护河流健康生命,兼顾防洪、供水、灌溉、航运、竹木流放和渔业等的需要。在编制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时,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编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和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对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水能资源开发规划,规划审批机关不予审批。
水能资源开发规划由具有河流管理权限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发展改革部门组织编制,并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论证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水能资源开发规划经批准后,必须严格执行。实施过程中确需调整或修改的,应按程序报原审批机关批准。有管理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对水能资源开发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价。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要组织重新修编,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四)加大水能资源使用权管理力度。水能资源属国家所有,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凡在我省境内开发利用水能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依法取得水能资源使用权,缴纳水能资源使用权出让金。水能资源使用权由有管理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公开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有偿出让,具体按《贵州省水能资源使用权有偿出让办法》(省人民政府第100号令)规定执行。
(五)切实抓好水能资源管理基础工作。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河流水能资源的基础调查、信息收集和专题研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研究水能开发与河流健康生命规律,加快建立全省水能资源信息系统和定期评价制度,为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严格水电开发建设管理
(一)进一步明确各有关部门在水电开发建设管理中的工作职责。各级人民政府投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水电开发利用中长期总量目标,负责水电开发项目的立项、审批(核准);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水电开发项目前期勘测设计各阶段的技术审查和建设施工全过程的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水电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工程区域内环境保护的监管;安全生产监督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水电开发项目建设过程中和投入运行后的安全监管;国土资源、建设(规划)、移民、物价、林业、电监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管理工作。
(二)严格水电开发项目的审查和审批(核准)。各级人民政府投资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和《省发展改革委、省经贸委关于印发〈贵州省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工作意见〉的通知》(黔发改投资〔2004〕1173号)要求,做好水电开发项目的审批(核准)工作。对政府投资的水电开发项目实行审批制,对不使用政府资金的水电开发项目实行核准制。
水电开发总装机容量1万千瓦(含)―25万千瓦(不含)的项目,由省人民政府投资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总装机容量1万千瓦(不含)以下的项目,由市(州、地)人民政府(行署)投资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总装机容量5万千瓦(含)―25万千瓦(不含)的项目,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技术方案的审查;总装机容量5万千瓦(不含)以下的项目,按照《省水利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小水电建设前期工作管理程序规定(试行)〉的通知》(黔水电〔2004〕27号)有关规定对其技术方案进行审查。
不使用政府资金的水电开发项目申请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时,必须附送以下文件:取得水能资源使用权的有关材料;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电站技术方案审查意见、水资源论证及取水许可申请批文、水土保持方案批文及从公共安全角度对工程的技术审查意见;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城市规划意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批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表;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林木采伐许可证;移民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库淹没及工程永久占地移民安置规划审核意见以及地方人民政府的承诺函、项目法人与移民区和移民安置区所在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签订的移民安置协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环境影响评价批文;项目法人组建方案、招标投标方案;银行贷款承诺函等。
严禁无规划盲目开发水电。未编制水能资源开发规划或与水能资源开发规划不符的水电开发项目,任何部门不得审批(核准)。已经审批(核准)的项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建设规模和内容。凡涉及水库大坝及溢洪设施、总体布置、建设规模、特征水位等重大设计变更的,项目法人应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原审查、审批(核准)部门批准。原项目审查、审批(核准)部门应根据项目调整的具体情况,出具书面确认意见或要求其重新办理审查、审批(核准)手续。
(三)严格工程建设管理。水电开发项目建设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进行,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强化政府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监督管理。
项目法人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组织招标投标工作。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项目法人在主体工程招标工作完成并与施工、监理承包单位签订合同后,应向有监督管理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质量监督手续,并接受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
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水电开发市场主体的资质管理,规范市场主体行为。进入水电开发市场的勘测、设计、咨询、施工、监理和设备制造商等各类主体,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开展与其资质等级和经营范围相符的业务。严禁变相出卖勘测设计资质和无证、越级、联合、挂靠勘测设计,严禁咨询单位超越法定业务范围或超越资质等级规定开展咨询工作和以任何形式出卖或转让咨询资质,严禁无资质监理或不规范的联合监理,严禁施工单位出让或转让资质,严禁非法转包或分包工程。
勘测设计单位对其勘测设计成果的质量负责,若因自身原因,擅自减少勘测设计工作量或降低工作深度,造成安全和质量事故的,应承担全部责任;咨询机构对水电开发项目的各种咨询意见,应以正式文件报项目审查和审批(核准)机关备案,并对其咨询成果负责;施工单位要严格按批准的工程方案和质量标准、建筑施工安全规定组织施工,擅自修改工程方案、偷工减料、降低质量标准的,要依法严肃处理。监理单位派驻现场的总监理工程师,必须是本单位注册监理工程师,且不得在其他项目中兼任监理职务;监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切实履行职责。
(四)严格工程验收管理。水电开发建设项目,必须按规定组织各类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水电开发建设项目的验收包括阶段验收、专项验收和竣工验收。各阶段验收按以下分工进行:工程截流、重要隐蔽工程、基础处理、单位工程及工程蓄水验收由项目法人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组织;机组启动验收由项目法人会同电网经营管理单位共同组织。各专项验收按以下分工进行:枢纽工程验收由项目审批(核准)部门与水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组织;移民专项验收由当地政府或移民主管部门会同项目法人共同组织;水土保持、环保、林木采伐、安全生产、消防、工程档案等专项验收由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政府投资的水电开发项目的竣工验收,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不使用政府资金投资的水电开发项目的竣工验收,由投资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参加。
加强水库大坝蓄水安全鉴定工作。水库蓄水前的大坝蓄水安全鉴定由项目法人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鉴定结果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五)严格水电开发利用项目的监督管理。各级人民政府投资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适时开展水电开发利用项目的清理检查,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开发行为。严禁未经审批(核准)的水电开发利用项目开工建设。
对各类违法违规项目,要依法及时进行查处。对不符合规划、严重影响防洪安全和生态环境、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项目,要责令限期拆除。对未按规定办理审查、审批(核准)手续的在建项目,应立即责令停止建设,待补充完善审查、审批(核准)手续后,方可继续建设。对未办理审批(核准)手续但已建成投入运行的项目,要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补充评审,提出处理意见,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要限期整改;
贵州省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 篇5
贵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3月
前
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贵州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中央有关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化扶贫为重点,充分利用各级财政扶贫资金、部门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努力改善贫困地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基本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作为我国西部多民族聚居、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省份,贵州贫困人口分布广,老、少、穷集中连片,贫困问题和石漠化问题、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相互交织,制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繁重。扶贫开发已成为事关2020年我省能否基本消除贫困,能否缩小发展差距,能否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政治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
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扶贫开发形势和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贵州要实现到2015年贫困人口比2010年减少一半、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的奋斗目标,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迫切需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立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抓住
i
发展‚慢‛这一主要矛盾,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和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目标,把扶贫开发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通盘考虑、统筹推进,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和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战略思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不断探索扶贫开发的新途径、新方式,促进开发扶贫与救助扶贫有效衔接、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有机结合、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互促进,举全省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实质性突破。
为此,‚十二五‛时期贵州必须高举‚发展、团结、奋斗‛三面旗臶,发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和‚开放创新、团结奋进‛的贵州时代精神,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纲要、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按照‚大扶贫‛的理念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围绕‚改善条件、提高素质、创造机会‛,大胆探索、理清思路、强化措施,着力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将农村扶贫这一最大的民生工作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进全省扶贫开发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努力把我省打造成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的示范区。ii
目 录
第一章 主要成效与经验.................................3
第一节 主要成效......................................3 第二节 基本经验......................................6 第二章 面临的形势......................................9
第一节 机遇和有利条件................................9 第二节 挑战与困难...................................13 第三章 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15
第一节 范围与对象...................................15 第二节 总体思路.....................................16 第三节 基本原则.....................................17 第四节 发展目标.....................................19 第四章 重点任务.......................................21
第一节 大力实施‚少生快富工程‛.....................21 第二节 大力实施‚产业扶贫致富工程‛.................24 第三节 大力实施培训、转移就业、创业工程.............28 第四节 大力实施‚三个一细胞扶贫工程‛...............31 第五节 大力实施‚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工程‛...........32 第五章 “三大区域”扶贫攻坚..........................38
第一节 ‚三大区域‛基本情况.........................38 第二节 强力推进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41 第三节 大力培育区域性主导产业.......................42
i
第四节 加强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46 第五节 大力营造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47 第六节 加大农村贫困家庭教育扶助力度.................47 第六章 保障措施.......................................48
第一节 切实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48 第二节 抓好‚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49 第三节 大力推进区域连片开发.........................49 第四节 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监管.....51 第五节 完善扶贫开发机制,推进实施‚大扶贫‛战略.....52 第六节 加强产业化扶贫支撑平台建设...................52 第七节 大力实施‚扶贫样板‛工程.....................54 第八节 加强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54 第九节 建立健全贫困动态监测及绩效考评制度..........545 附件:
图1:贵州省集中连片特殊类型贫困区域分布图………………57 图2:贵州省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分布图…………………58 图3:贵州省产业化扶贫主导产业建设布局图…………………59 表1:贵州省扶贫开发规划(2011-2015年)重点项目
实施进度安排表………………………………………60 表2:贵州省扶贫开发规划(2011-2015年)投资估算
汇总表…………………………………………………65 表3:贵州省贫困人口基本情况及减贫进度安排表……………69 ii
贵州省“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的关键时期,是扎实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和缓解发展差距、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攻坚阶段。为加强对我省‚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推进全省扶贫开发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和《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贵州省‚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
第一章 主要成效与经验
‚十一五‛时期,贵州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将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坚持‚三个三‛的扶贫开发基本思路,扎实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并积累了一系列成功经验。
第一节
主要成效
(一)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
采取‚开发式、救助式、搬迁式‛三类扶贫措施,分类扶持不同贫困群体,农村贫困人口在扶贫标准不断上调的情况下持续减少。2005年末,全省有农村贫困人口777.7万人。2007年7月建立农村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255万贫困人口纳入低保。2008年底,国家将绝对贫困标准与低收入标准合二为一,并将扶贫工作标准上调到1196元,全省农村贫困人口585万人。2010年底,扶贫工作标准提高到1274元,农村贫困人口418.0万人,比2005年减少了359.7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3.9%下降到12.1%。
(二)生产生活条件和社会事业显著改善
坚持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重点,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十一五‛期间,全省新增基本农田75.7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2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793万亩,人均有效灌溉面积从2005年的0.38亩提高到0.64亩。新增解决106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全省建成通乡(镇)油路10403公里,通村公路74493公里,实现96.9%的乡镇通油(水泥)路,96.7%的建制村通公路,分别比2005年提高35.2和9.7个百分点。解决了无电村和无电户的用电问题。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0.17万户。‚两基‛工作通过国检,‚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实现农村医疗点的村级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3029.17万人,参合率达到96.28%,比2005年提高32.57个百分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取得新成绩,参保人数达到223.72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534万农村困难群众纳入低保,平均保障标准由2007年的742.5元提高到1186元。
(三)贫困人口收入快速增长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重点实施了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
项目,试点县从2007年的20个增加到2010年的43个,项目户人均收入4432元。启动了蔬菜、油茶、果、药、竹等产业化扶贫项目,帮助贫困户发展了一批特色种养业基地。‚十一五‛期间,利用3900万元财政扶贫贴息资金,撬动了16亿元信贷资金扶持245家从事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龙头企业,带动近30万户贫困群众增收。实施‚雨露计划‛,完成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8.71万人,转移就业49.32万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末的1877元增加到2010年的3472元,其中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641元增加到3105元,年均增长13.6%,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
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十一五‛时期,全省完成造林面积38.93万公顷,封山育林面积66.5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005年的34.9%提高到2009年的40.52%。2008年在55个县启动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作,试点三年来共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面积5549平方公里。2010年全省自然保护区96.02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5%。2007年启动农村清洁示范工程,四年共建设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150个,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2006-2010年对31291户/133100人实施了易地搬迁扶贫,促进了迁出区的生态保护与恢复。
(五)‚大扶贫‛格局基本形成
在做好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社会扶贫,基本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有机结合的‚大扶贫‛格局。
深圳、宁波、大连、青岛四个对口帮扶城市,通过提供帮扶资金和物资,实施了一大批帮扶项目,增强了贫困地区发展能力。23个中直单位在定点扶贫39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时,帮助当地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选派得力干部到贫困地区蹲点挂职,帮助当地理清经济发展思路,引进资金、技术和项目。省地县机关单位共派出近10万名干部下乡开展定点扶贫工作,筹措资金组织实施各类扶贫项目。2010年以省委常委和副省长联系的19个定点帮扶乡镇为重点,开展3年为一周期的集团帮扶。开展外资扶贫,积极组织实施日本政府贷款贵州环境与社会发展项目,顺利完成福特基金会环保与扶贫合作试验示范项目。
第二节
基本经验
(一)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
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单位领导为成员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贫困乡镇建立了扶贫工作站,统筹协调扶贫工作。建立和完善了扶贫工作责任制,如‚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级管理、各负其责‛、‚机关单位定点挂钩扶贫‛、‚领导干部扶贫联系点‛等,使扶贫开发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在工作措施上,各级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措施和规章制度,逐年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及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积极动员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工作。
(二)坚持‚三个三‛的扶贫开发基本思路
采取‚开发式、救助式、搬迁式‛三种扶贫方式,对贫困人口进行分类扶持。围绕‚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三个基本问题,帮助贫困群众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抓好‚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三项重点工作,全面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围绕‚三个三‛扶贫开发思路,坚持突出重点,按贫困程度将934个扶贫开发重点乡镇、13973个重点村划分为一、二、三类,在扶贫工作中先难后易,渐次推进。重点抓好水、电、路、沼气、通讯‚五通‛工程,开展‚百乡千村‛扶贫工程,稳步推进产业化扶贫,实施‚雨露计划‛,提高了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积极探索符合贵州实际的扶贫开发新路
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相结合,按照‚绿色生态、立体发展;调整结构、种养结合;一业为主、多品共生;以短养长,滚动发展‛的思路,探索出了林牧结合、林药结合、林薯结合、林菜结合、林草结合、林果结合等山地农业扶贫开发模式。推广‚晴隆模式‛,扩大草地生态畜牧业试点县,43个试点县中有37个县在55个石漠化综合治理县之列,促进生态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农民增收‚三位一体‛。推出了‚整合资源、连片开发‛、改‚整村推进‛为‚整乡推进‛的‚印江经验‛。针对自然灾害频繁的省情,坚持‚灾后恢复重建尤其是生产发展优先‛的原则,促进扶贫开发与防灾减灾救灾相结合。
(四)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创新资金整合机制,抓住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的改革契机,20个试点县遵循‚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各类资金;在整村推进基础上,开展‚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推进整乡数乡区域连片开发。实行‚规划先行、主体明晰、谁积极支持谁‛的‚竞争入围‛机制,实施以‚市场取向、效益优先、结果导向‛为核心的‚以奖代补‛产业化项目和以‚省级领导联系、责任部门负责、社会力量参与‛为主要内容的‚样板先行‛的社会集团帮扶项目。推行‚源头控制、程序规范、行为遏制、下管一级、全程监控‛的资金监管机制,强化扶贫资金监管。
(五)强化贫困人口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地位
重视贫困人口参与,坚持扶贫项目到村、扶持到户,强化贫困人口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在整村推进中,运用参与式理念动员广大群众直接参与村级扶贫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在产业化扶贫中,让受益群众全程参与产业化项目的规划、实施、验收、监督和管理。在实施‚雨露计划‛中,充分尊重贫困农民的需求,采取适合贫困农民的培训方式,根据需求差异分别实施初级技工培训、普通农民工培训和农业产业化培训等,并根据他们的意愿帮助转产转业。农民主体地位的增强,提高了贫困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扶贫开发的效果。
(六)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优化整合扶贫资源
坚持党政主导,实行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有机结合,大力推进集团帮扶,优化整合扶贫资源。专项扶贫主要瞄准重点区域和贫困农户,以整乡(村)推进为基础,以整县脱贫为目标,重点培育贫困地区主导产业和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行业扶贫着眼于资源整合,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基础薄弱、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等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社会扶贫致力做好4个对口帮扶城市和中直定点扶贫单位的协调服务工作,重点加强经贸协作、产业发展、劳务输出和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帮扶。加大省地县党建扶贫工作力度,按照‚党政领导、部门负责、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思路,本着‚定点到乡、帮扶到村‛的原则,开展集团帮扶。积极做好外资扶贫工作和发动社会各界向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捐款捐物。
第二章 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扶贫开发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节
机遇和有利条件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执政理念的持续落实,‚十二五‛期间我省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具有良好的历史机遇和政策环境。
(一)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
富作为首要任务,制定了新一轮的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强调要‚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投入力度,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全国人民共同实现全面小康‛,为新时期扶贫开发明确了方向和奋斗目标。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扶贫开发,决定将省扶贫办升格为省政府直属的正厅级机构,加强对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强调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和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将‚扶贫脱贫攻坚工程‛列为‚十二五‛期间‚十大民生工程‛之首,为新时期扶贫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二)宏观政策环境有利于扶贫开发的深入实施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到2015年贫困人口比2010年减少一半、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的奋斗目标,制定了新的十年农村扶贫纲要和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见,并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扶持重点,西部地区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扶贫攻坚任务繁重的贵州,‚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扶贫开发攻坚的主战场,农村扶贫开发将会得到国家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的重点倾斜。同时,随着新的扶贫标准的施行,扶贫政策覆盖范围扩大,国家对扶贫开发的投入将进一步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推进,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的投资和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有利于贫困农户的
脱贫致富。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方针,‚三农‛成为投入的战略重点之一,将有助于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贫困地区基础条件不断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十一五‛以来,贵州各级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三个基本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和整合力度,着力抓好‚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三个重点工作,切实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目前,我省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特别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正在逐步打破,扶贫开发的基础条件更加坚实,加上农村贫困人口生产技能和素质不断提高、农户经营观念逐步转变、市场意识不断增强,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贫困人口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创造了条件。
(四)扶贫开发思路更加清晰,符合各地特点的扶贫开发模式基本建立
在坚持‚三个三‛的扶贫开发思路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扶贫开发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以控制贫困地区人口过快增长、提高贫困地区出生人口素质、完善农村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公共卫生和人口服务管理为主体,以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产业化扶贫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主要内容,以实现局部地区分散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三个一细胞扶贫工程‛,以及以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发展贫困地区农村科教文卫保计生等社会事业为重要补充的扶贫开发工作新格局,适
应新形势的扶贫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初步总结出了符合贵州各地特点的扶贫开发模式,如‚晴隆模式‛、‚印江经验‛、‚长顺做法‛和乡村旅游扶贫模式等,为深入推进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五)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 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无公害蔬菜、马铃薯、特色林果、油茶、中药材等,推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了一批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成为今后贫困农户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主要渠道。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扶持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的发展,培育和壮大了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提升了产业扶贫的层次和水平。工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一个以优势资源为基础,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支柱产业为支撑、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符合省情的特色工业体系逐步形成,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以自然生态、民族文化、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为重点的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成为贫困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贫困农户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特色优势农产品企业和工业企业的集群发展,工业化发展加速,城镇化发展加快,为我省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战略,大力扶持和带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六)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扶贫攻坚合力基本形成
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合力推进‛,‚社会帮扶、共同致富‛,完善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初步构建起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有机结合的‚大扶贫‛格局。‚大扶贫‛格局的
构建,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良好氛围,搭建起了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扶贫的合作平台,有助于整合和协调扶贫开发的各种资源和力量,聚集社会各界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资源,不断加大扶贫开发的投入力度,创新和完善扶贫开发的方式方法,形成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推动今后我省扶贫开发的深入实施。
第二节
挑战与困难
(一)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
自2000年以来,虽然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在持续减少,但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总数的比重持续攀升。按国家现行扶贫工作标准,2010年末全省农村贫困人口高达418.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12.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9.3个百分点;农村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5.55%,分别比2000年的9.25%、2005年的11.40%上升了6.30和4.15个百分点,是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最多、所占比重最高的省份。2011年扶贫标准提高到2300元后,我省农村贫困人口规模达到1149万人,农村贫困人口数量、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比重和贫困发生率都居于全国前列。
(二)致贫返贫成因复杂,扶贫攻坚难度大
我省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边远山区、高寒山区、革命老区、地方病多发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且95%左右集中分布在地处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三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66个县(区、市),贫困问题与石漠化问题、民族地区发展问
题相互交织。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农业资源不足,农村交通、农田水利等农业生产条件差,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公共设施落后,农村市场发育不足,农村贫困人口自身素质较差,自我发展能力较弱,致贫因素复杂,并且因灾、因病或因市场风险的返贫压力大。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制约了我省扶贫开发的进程,减贫速度趋缓、扶贫攻坚难度增大。
(三)贫困人口收入水平低,差距大
‚十一五‛以来,我省贫困人口人均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但贫困人口的总体收入水平低,区域、城乡和农户间差距大。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47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仍高达4.1︰1,远远高于同年全国3.2︰1的平均水平。黔东南、黔南、黔西南三个民族自治州农民人均收入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由2001年的71元扩大到2010年的200多元,与全国30个州的平均水平的差距,由2001年的2.5元扩大到2010年的500多元。全省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105元,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89.4%,而且贫困县之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较大,重点县中最高收入县与最低收入县之间的绝对差距由2005年的473元扩大到2010年的1102元。
(四)农村公共服务滞后,城乡差距十分突出
‚十一五‛以来,我省以农村交通、饮水安全、农村环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广播电视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成效显著。但从总体上看,我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历史欠账多,发展缓慢,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依然十分突出,制约
我省贫困地区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依然存在。全省还有部分乡镇不通油路、部分建制村不通公路,偏远贫困乡村行路难、上学难的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全省还有22.36%贫困村未通自来水,1299.8万农村贫困人口存在饮水安全问题。有13.4%和8.7%的贫困人口不能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已经建设完成的教育、卫生设施质量不高,服务水平较低。
(五)扶贫投入水平低,投入与需求的矛盾大
随着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出台,中央和省级财政逐年加大了对扶贫开发的投入,但中央补助我省扶贫资金的份额不足,2010年仅占全国扶贫资金总额的8.7%,与占全国15.55%的贫困人口差距较大,加上我省财力薄弱,投入有限,总体上扶贫开发投入水平较低,投入与需求的矛盾较大。据测算,我省实施整村推进,每个贫困村需投入资金300万元左右才能取得较好效果,而全省目前平均每村只能投入50万元,扶贫资金缺口较大,且延缓了整村推进扶贫进程,2010年底全省尚有4094个贫困村未实施整村推进。扶贫标准提高到2300元后,我省需要进行扶贫的贫困人口将大幅度增加,扶贫资金缺口大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第三章 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
范围与对象
(一)扶贫开发范围
‚十二五‛期间,我省扶贫开发工作以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
桂黔石漠化区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65个县(区、市)作为主战场,以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优先区域。扶贫开发范围具体包括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全部乡镇村和33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区、市)的贫困乡镇村。在坚持整村推进的同时,积极推动整村推进向整乡推进、整县推进转变,促进区域连片开发。
(二)扶贫开发对象
‚十二五‛期间,我省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对象是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且具有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人口。即在区分不同贫困类型的基础上,结合贫困群众差异化的扶贫政策需求,采取针对性的扶贫措施,对贫困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开发式扶贫,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扶贫生态移民和劳动力培训转移扶贫,对因灾因病等陷入暂时性贫困的人口提供救济帮助,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主要通过建立健全救助保障制度加以解决。对不在产业扶贫项目区的分散的贫困农户,实施‚一户一策‛的扶贫政策。
第二节
总体思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的战略机遇,牢牢把握‚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突出‚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两大主导战略,按照‚用工业化致富农民、城镇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总
体要求,围绕到2015年贫困人口数量比2010年减半、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幅2个百分点以上,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平均指标达到2010年省内先进地区水平‚四大战略目标‛,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三个‚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以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65个县(区、市)为主战场,以50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为优先区域,以934个贫困乡镇为工作重点,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体系,大力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着力实施以少生快富工程、产业扶贫致富工程、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创业工程、‚三个一细胞‛工程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工程为重要内容的‚一体两翼‛扶贫开发战略,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推动我省扶贫开发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努力把我省打造成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的示范区。
第三节
基本原则
(一)坚持扶贫开发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两轮驱动‛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区分不同贫困类型,采取针对性的扶贫方式,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的基本手段,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努力实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实现扶贫工作全覆盖,确保全体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讲求实效‛ 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发展条件和贫困人口状况,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明确主攻方向,实施分类指导,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坚持规模推进、连片开发,因地制宜安排项目布局和投资计划,提高扶贫开发的整体效益。
(三)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与劳动力转移相结合 以促进产业发展、增强造血功能为重点,整合扶贫及各类涉农资源,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劳动力技能培训,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与劳动力转移的有机统一。
(四)坚持瞄准重点地区和瞄准贫困人口同步推进
在以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为扶持重点的同时,把让贫困农户和贫困人口直接受益作为实施新时期扶贫开发项目的着力点,提高各项扶贫措施的针对性,切实把农村扶贫这一最大的民生工作落到实处。
(五)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推进实施‚大扶贫‛战略 适应扶贫开发综合、攻坚、持久的特点,落实‚三个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在进一步强化扶贫开发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的基础上,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促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的有机结合,着力构建各方联动、合力推进的大扶贫格局。
(六)坚持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扶贫开发主体地位
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社会必要的帮助和扶持的同时,充分尊重扶贫对象的主体地位,广泛动员和有效组织群众主动参与扶贫开发,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贫困地区内在活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断增强自我脱贫和自我发展能力,立足自身实现脱贫致富。
(七)坚持统筹发展,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 按照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创新扶贫开发思路与机制,将扶贫开发、生态建设、人口控制有机结合起来,缓解贫困地区长期面临的人口与发展的双重压力,统筹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促进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八)坚持以奖代补,建立鼓励勇摘贫困帽、摘帽不摘政策的激励机制
完善扶贫开发激励机制,鼓励有条件的扶贫开发重点县‚减贫摘帽‛、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制定‚摘帽不摘政策‛的办法措施,采取‚减贫摘帽‛不减政策、以奖代补、一定几年不变的办法,对脱贫‚摘帽‛的贫困县、乡给予奖励。
第四节
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推进‚贫困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质量、生态环境保护和扶贫产业发展‛上一个大台阶,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自我发
展能力明显增强,为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具体目标
——按照国家扶贫标准,到2015年全省贫困人口数量比2010年减少50%以上。
——贫困县、乡‚减贫摘帽‛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15年实现30个重点县和500个重
点乡‚减贫摘帽‛。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幅2个百分点以上。
——贫困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产业化扶贫取得明显成效。扶持500家以上的龙头企业,发展2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50万户以上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培训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100万人、转移80万人,其中妇女所占比重不低于40%。
——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到2012年,100%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100%的建制村通公路。到2015年,70%的建制村实现通油路(水泥路)。
——贫困地区农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达到0.9亩、农村人口人均基本口粮田达到0.5亩。全省工程性缺水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贫困地区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大幅提升,达到省内先进地区水平,与全国总体水平的差距明显缩
小。——贫困地区农村人口居住条件显著改善,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完成,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全面解决。
——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趋于好转,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第四章 重点任务
围绕‚十二五‛扶贫开发总体目标,大力实施以‚少生快富工程‛为主体、‚产业扶贫致富工程‛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创业工程‛为两翼、‚三个一细胞工程‛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工程‛为重要补充的‚一体两翼‛扶贫开发战略。
第一节
大力实施“少生快富工程”
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遵循‚少生育、多保障‛的总体原则,加强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或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计划生育家庭民生,增强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促进计划生育扶贫对象脱贫致富,有效控制贫困地区出生人口数量,提高贫困地区出生人口素质。
(一)控制出生人口数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加强贫困地区人口计生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严格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进一步降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缓解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整合基层计生服务和卫生妇幼保健资源,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全面开展贫困地区农村孕前优生免费健康检查,努力提高贫困地区新生人口素质,有效遏制贫困地区出生缺陷导致的贫困。‚十二五‛期间力争50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二)建立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利益导向政策体系
综合利用经济社会政策,以义务教育、合作医疗、扶贫开发、住房保障、社会救济、子女就学就业等为重点,不断创新完善以计划生育家庭奖励、保障、救助、优惠‚四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立健全资金动态增长机制,优先优厚解决计划生育家庭民生问题。深入开展‚万千才富行动‛、‚幸福工程‛、‚生育关怀行动‛,推行‚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加大对孤儿监护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和其他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扶助力度。扶贫开发、农田基本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土地开发、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和资金,向人口计生工作做得比较好的贫困村倾斜。扶贫生态移民、产业化和信贷扶贫、‚雨露计划‛、就业促进等专项扶贫政策或项目,优先优待独生子女户和计划生育二女户中的扶贫对象,并在扶持标准基础上提高一定比例。在扶贫开发整村、整乡、整县推进中,帮助计划生育扶贫对象率先脱贫致富,培养一批能够带领广大群众少生快富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改变‚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状况。
(三)加强基层人口计生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支持贫困地区优先配备或更新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信息化服务等设备,‚十二五‛期间为贫困地区中心乡(镇)全部配
备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在举办的生殖健康咨询师、执业医师等考前培训名额分配中向贫困地区倾斜。在贫困地区加快推广腹腔镜输卵管结扎微创技术。加大贫困地区计划生育公益岗位设臵力度,加强乡村基层服务管理。贫困地区所有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和60%以上的乡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完成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达60%、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达100%。加大对村级人口计生服务室新改扩建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加快实现全员人口信息在省级数据库的集中管理,完善人口信息动态采集和更新机制,提高人口信息统计质量。建立完善人口计生统计监测网点,科学监测和评估人口发展状况。
(四)深入开展宣传倡导
全面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关爱女孩行动和‚青春期性/生殖健康进校园‛等特色活动。大力传播计划生育、性别平等、优生优育等文明婚育观念,广泛宣传人口计生法律法规和利益导向政策,提高群众知晓率,引导更多群众遵纪守法、转变婚育观念、少生优生。针对性普及科学知识,倡导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逐步树立‚健康饮食、健康行为、健康环境、健康父母、健康婴儿‛理念,促进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深入开展人口计生‚新农村新农家新农民‛创建活动,促进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提升。突出民族文化和地域特点,着力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先进人口文化,引导群众树立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男女平等、少生快富等新型婚育观念。
第二节
大力实施“产业扶贫致富工程”
按照自然条件、发展方向的类似性,存在问题和主要解决措施的共同性,以劳动地域分异规律为基本依据,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科技为支撑,自然区划和行业规划为基础,突出特色,规模发展,加大财政贴息和信贷融资力度,大力发展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着力打造集‚产、加、销‛为一体的特色产业扶贫体系。
(一)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扶贫产业带和特色产业群。围绕建设‚全国南方重要核桃基地、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重要省份、全国地道中药材主产省、全国最大马铃薯产地、全国南方油茶主产地、全国绿茶主产省、全国蔬菜主产区‛等目标,充分发挥贫困山区生物资源丰富、立体农业优势明显的良好条件,以‚东油西薯、南药北茶、中部蔬菜、面上干果牛羊‛的产业化扶贫布局为基础,集中力量、集中投入,大力发展核桃、草地畜牧业、蔬菜、马铃薯、茶叶、油茶、中药材、竹和速生丰产用材林等主导产业,扩大基地规模,优化区域布局,推动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性扶贫开发特色支柱产业的形成,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使特色优势产业成为最大限度覆盖贫困区域、贫困群体和促进农民最大限度增收、可持续增收的载体。同时,按照‚抓大不放小‛的要求,把发展乡村特色经济作为瞄准贫困农户的重要举措。到2015年,建成优质核桃基地1000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100万亩,油茶基地300万亩,茶园面积500万亩,中药材面积300
万亩。
大力推进‚三位一体‛产业化扶贫。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充分利用贫困山区生物资源丰富、立体农业优势明显的良好条件,围绕规划建设的主导产业,按照区域相对集中、产业类型适当集中的原则,推行‚绿色生态、立体经营,调整结构、种养结合,一业为主、多品共生,以短养长、滚动发展‛的生态经济种养模式,把生态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与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采取政府主导、村委会或合作经济组织运作、示范户牵头联户经营等形式,因地制宜,大力实施山地农业扶贫工程,在发展种草养畜主导产业扶贫项目的同时,发展种草养禽等林下经济等‚短平快‛的辅助产业扶贫项目,配套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产品保险制度,形成‚三位一体‛、多方受益的利益导向机制,推动茶叶、油茶、林果、乡村旅游等优势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有机结合和‚产业发展、生态改善、农民增收‛良性循环。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贫产业。紧扣‚多彩贵州乡村游、抓好旅游促增收‛主题,充分利用丰富的特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充分发挥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红色资源和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生态良好的优势,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民族风情旅游和生态休闲旅游,加快形成种类丰富、特色鲜明、功能配套、服务规范的多元化乡村旅游扶贫产业体系,拓展扶贫开发领域。按照‚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到村到户、尽量直补、利益联结、股份合作、滚动发展‛的要求,通过竞争入围开展乡村旅游扶贫试点,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品
牌战略,着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推动‚红色旅游+民族风情+生态休闲‛三大主题功能区的形成。到2015年,形成10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20个地级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100个各具特色的县级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和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扶贫品牌,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农村就业人员的20%和全省旅游总收入的20%来自乡村旅游的发展目标。
加强与产业发展配套的基础支撑能力建设。推动公路建设向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区和旅游扶贫产业区延伸,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配套能力,改善优势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条件,解决农产品运输难、销售难、成本高、价格低以及乡村旅游基础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广种养结合、良种良法、林下经济等成熟的农业适用技术,提高技术成果运用率、良种良法覆盖率、先进技术普及率、实用技术掌握率。
(二)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
按照‚三化同步‛的要求,转变观念、理清思路、探索路子,跳出农村抓农村、跳出农业抓农业,树立走农村工业化路子的理念,在工业化、城镇化纵深发展的过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培育壮大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扶贫龙头企业。围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在项目立项、启动资金、贴息贷款等方面大力扶持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着力打造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提升‚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产业扶贫的层次和水平,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加快脱贫致富
步伐。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扶持以肉、粮、油、茶、药、果、薯、蔬、椒为主的扶贫加工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形成特色优势加工基地和扶贫加工产业带,提高企业、基地对农民的吸纳能力。积极引导和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中,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直接投资农村,建立生产基地,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功能,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加大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开发保护力度,整合区域产品加工品牌,积极培育和壮大一批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和名优产品。
大力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市场。依托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以农户为主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等,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和风险协调机制,形成规范稳定的合作关系,让农民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益。大力培育专业市场,以专业市场和流通大户为纽带,把广大农户连接起来,带动或主导生产,引导贫困农户直接进入市场,提高贫困农户组织化程度,推动扶贫产业由‚小规模‛向‚大群体、产业化‛转变。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通过合作方式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十二五‛期间,每年发展以农民为主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400家。
(三)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
适应产业扶贫需要,切实加强农民适用技术技能培训,大力实施新型农民培养工程,着力培养贫困地区农村特色产业示范带头人、科
技种植养殖能手、农民经纪人等。围绕核桃、草地畜牧业、茶叶、蔬菜、油茶、马铃薯、果药竹等主导产业,在9个市(州)各建设一个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开展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和农业产业化技能培训,提高实施‚产业扶贫致富工程‛的效益和水平。围绕农产品加工业和推进园区建设所需人才,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围绕乡村旅游、交通运输、建筑、服务业等开展需求量大、服务面广、就业面宽的劳动技能培训。
第三节
大力实施培训、转移就业、创业工程
围绕农民充分就业、促进持续增收,以服务‚两大主导战略‛和经济发展为宗旨,坚持自主创业、稳定就业、技能为本、终身培训的原则,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建立覆盖对象广泛、培训形式多样、管理运作规范、保障措施健全的职业培训工作新机制,达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一)创新培训方式,完善培训工作机制
创新农村劳动力培训方式。采取政府出资购买‚三位一体‛式培训、职业培训机构劳动预备制培训和扶贫培训基地‚送教上门‛式培训等培训形式,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转产、转业。
完善培训工作机制。推行培训资金政策整合机制,加强扶贫部门与财政、教育、人保、农委等部门合作,整合资源,提高培训质量。规范培训工作程序,全面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资源台帐、产业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台帐及职业培训机构管理台帐制度。督促产业园区企业与
农村劳动力签订劳动合同、职业培训机构与产业园区企业签订定向培训合同,实现劳动用工、定向培训、资金来源及政策、就业培训绩效评估四项工作‚无缝‛对接。推行考核激励机制,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提高培训效率。
加强培训机构建设与管理。加强培训机构资质认定,完善培训设施设备,充实培训师资力量,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质量和效果。抓好定点培训机构管理、考核,强化培训过程监督,规范培训环节,提高培训质量。转变培训方式,注重培训实效,强化培训实名制管理和培训机构动态管理。积极实施‚品牌‛项目培训,打造培训工作新亮点。
(二)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拓宽转移就业渠道
建立完善‚政府引导、市场推动、部门服务、典型带动‛的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机制,把扩大农民就业作为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采取扶贫部门组织农村劳动力、企业‚招工+培训+就业‛三位一体、扶贫部门出资补贴的方式,实行‚谁用工、谁出资、谁培训、谁享受补贴‛,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每年培训转移10万农村劳动力。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联系,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定向输出,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进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和有序转移,实现每年向信誉度高、福利待遇好的省外企业稳定培训输出农村劳动力10万人以上。加强农业产业化技能培训,促进受训后的贫困农户离土不离乡,就地就近向产业覆盖区
转产、就业。充分发挥各级妇联的作用,整合力量,积极组织农村妇女劳动力参加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增强技能,促进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
大力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以‚两后生‛为重点,通过实施‚雨露计划〃圆梦行动‛、‚雨露计划〃助学工程‛和初级技工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教育和定向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鼓励和支持‚两后生‛参加1~2个学期的劳动预备制培训,以及各种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教育培训、定向培训和中短期职业技能等培训,培训结束后有能力深造的,继续给予适当补贴,对有就业意愿的由职业培训机构推荐就业。‚十二五‛期间,每年开展1万名劳动预备制培训。
积极开展‚送教上门‛式培训。针对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化扶贫和二三产业发展所需人才,开展各种实用技术培训,实现‚门口办班、就业培训、出门就业‛。特别是要结合我省山区农业发展特点,大力培养乡、村农技人员和贫困群众骨干。通过‚送教上门‛式培训,每年培训5万人。
努力拓宽转移就业渠道。加快大中城市、小城市和重点城镇发展,逐步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镇对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吸纳能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带动资源、产业、项目、要素向农村流动,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促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三)加强创业培训,优化创业环境
加强创业培训。对贫困地区农村已经出现的创业带头人,具有创业能力和意愿的返乡农民工、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开展有针对性 的创业培训,培养一大批农民企业家,做大做强农民创业群体。大力培育贫困地区经济能人,发挥经济能人‚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示范带动作用。
优化创业环境。加大创业扶持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由向外转移逐步转向鼓励农民创业和就地就近就业,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制定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政策,带动农民工就业和创业。对返乡农民工创业享受招商引资的同等待遇,并给予必要的信贷支持。结合农民工创业特点,规划建设一批农民创业园区,为农民自主创业提供载体和平台。建立创业孵化平台,开展创业培训、信息咨询、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等创业服务。设立农民创业基金,让所有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按规定程序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对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贫困群众、应届高校毕业生等提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全面落实农村妇女创业小额信贷优惠政策。加强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的衔接。建立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相互促进良性机制,为创业培训合格人员优先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对获得小额担保贷款的创业者优先提供创业培训。
第四节
大力实施“三个一细胞扶贫工程”
在对重点区域、重点县、重点乡镇实施扶贫脱贫攻坚工程的同时,坚持‚抓大不放小‛,对其他局部地区分散的贫困农户实施‚三个一细胞扶贫工程‛,采取技能培训、劳务输出、产业扶持等方式,以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小额信贷、互助资金等形式,进行差别式、有针对性的扶持,实现扶贫工作对贫困农户的全覆盖。
(一)加大‚三个一细胞工程‛实施力度
坚持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城乡协调发展的理念,抓好‚瞄准扶持对象、精选入户项目、强化跟踪管理‛三个环节,把处于弱势和分散状态、不在产业扶贫项目区的贫困农户作为扶持的具体对象,按照‚规划到村、工作到户、因户施策、责任到人‛的原则,围绕乡镇特色种养业,通过实施‚一户一策‛的扶贫开发项目,使每个贫困农户家庭‚十二五‛期间转移1个劳动力、种植1亩经济林(园)、1人掌握1~2项增收致富实用技术。通过倾力扶持,促进分散贫困农户尽快脱贫、共同富裕。
(二)抓好‚三个一细胞工程‛典型示范
筛选一批‚致富有潜力、发展有活力‛的贫困农户作为基本扶持对象,按照‚试点示范,逐步推开‛的思路,建立‚细胞工程‛示范点。通过‚一带一‛、‚一带多‛,形成‚村带村、户带户、村户联动、区域推进‛的良好发展格局。
(三)完善‚三个一细胞工程‛配套服务
加强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积极开展务工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分散贫困农户增收致富本领。加强对贫困农户的技术指导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扶贫对象得到直接有效的扶持。
第五节
大力实施“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工程”
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多元投入,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稳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促进改革发展成果共享。
(一)促进基础设施向贫困地区农村延伸
以农村道路、饮水安全、农网改造、信息畅通、清洁能源、环境整治等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向贫困地区农村延伸,大力实施水、电、路、气、房和优美环境‚六到农家‛工程,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
完善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增强城市集聚辐射能力和城乡联动发展能力。实施贫困地区农村通达通畅工程,加快通乡油路、通村公路建设,大力推进通村油路建设,着力打造适度超前、功能完善、配套协调、高效可靠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切实解决贫困地区商品运输难、农村行路难的问题,确保到2012年100%的贫困乡镇通油路(水泥路)和贫困村通公路,到2015年70%的贫困村通油路(水泥路)。加快贫困地区民生水利建设,搞好城乡水源工程和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加强病险水库治理,全面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全省工程性缺水问题。‚十二五‛期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77万亩,改善和恢复有效灌溉面积470万亩。搞好贫困地区农网改造,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扩大小水电替代燃料试点工程范围,全面解决贫困地区无电行政村用电问题,实现自然村全部通电,城乡同网同价。加大贫困地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和改造力度,积极推进电信普遍服务,加快农村‚三电合一‛工程和农村‚光纤宽带进乡入村‛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提高信息入户率。
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整治。加快村庄道路硬化,推进农村沼气池建设,支持和引导贫困农户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工作。
开展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和面源污染治理。大力推广‚四在农家‛的典型经验,因地制宜建设山水田园村寨和民族特色村寨。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步伐,采取原地分散重建、相对集中重建、地质灾害易地搬迁、五保户集中供养、局部改造等多种形式,全面完成13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扩大农村清洁示范工程试点范围。
加强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继续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长江珠江防护林工程、速生丰产林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强石漠化综合治理及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建设,夯实‚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基础。加强贫困地区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积极推广应用生态能源建设项目。加大泥石流、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防治力度,重点抓好灾害易发区的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工程治理等综合防治措施。大力发展山地农业扶贫项目,将生态建设与产业化发展有机结合,探索和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良性机制,巩固和扩大生态建设与开发扶贫成果,提高环境承载力,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到2015年,新增治理石漠化面积1.6万平方公里,完成土地流失治理面积1万平方公里。
(二)大力发展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事业
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发展贫困地区农村科、教、文、卫、保、计生等社会事业,促进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推进贫困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快发展贫困地区农村教育事业。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倾斜力度,促进城乡教育
的均衡发展,确保所有乡镇有一所较高标准的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初级中学和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形成农村初中向城镇集聚、农村中小学及幼儿教育向乡镇和中心村集聚的格局。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免除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学生和涉农专业、艰苦行业相关专业学生学费。完善贫困地区教师编制政策,对到县以下边远农村学校履行服务期的高校本科毕业生,实行享受政府代偿学费和助学贷款政策。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津贴、职务(职称)、住房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大力开展贫困地区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建立区域内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制度。完善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对贫困地区农村家庭困难学生助学体系。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到2015年,贫困地区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学率有较大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0%,高等教育毛入率达到27%,基本解决农村中小学寄宿生宿舍和食堂建设问题、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问题。
着力发展贫困地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各类医疗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立稳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提高村医定额补助标准。建立城乡医疗机构结对帮扶制度,提高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努力构建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到2015年,实现每个乡镇有1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有1名以上全科医生,每个行政村有1所村卫生室。
努力健全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7%以上。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提高农民的保障水平。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将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纳入试点范围,实现全覆盖。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对因灾、因病、因祸、因学或其它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贫困人口进行临时救助或资助。
着力增强贫困地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防灾减灾、救灾救助、灾后重建有机结合的新机制、新思路、新举措,实现减灾救灾与扶贫开发同部署、共推进。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帮助多灾易灾贫困地区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建设、救灾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全面构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有效提升抗灾救灾能力,防止和减少因灾致贫、因灾返贫。完善自然灾害救助政策,重点扶持受灾贫困户发展生产,提高受灾群众救助质量和生活保障水平。
繁荣贫困地区乡村文化事业。推动公共文化资源配臵向乡村倾斜,加强贫困地区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以及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数字放映工程。推进数字化农家书屋建设。继续开展‚文化三下乡‛等文化活动。加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到2015年,力争建制村基本通宽带,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乡镇数字化广电网络覆盖率达100%。
强化贫困地区乡村社会管理。积极推进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建设,健全贫困地区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积极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增强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完善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重点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三)大力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
加大投入力度,提高补助水平,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对生活在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区位重要、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实现消除贫困与改善生态的双重目标。
大力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加大省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扶贫生态移民专项资金支持,整合中央支农资金和省级配套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等,支持与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相关的基本农田、通村公路、通村水利设施、学校、卫生院、村级公共设施、生态工程等建设,着力改善贫困群体生存和发展条件。加大对扶贫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加扶贫生态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为扶贫生态移民农户增加收入、提高能力提供后续支援,开展技能培训,发展后续产业,合力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作的实施,使搬迁的扶贫对象‚搬得出、住得下、能就业、有保障‛。
鼓励依托城镇化发展集中安臵。立足省情,坚持以依托城镇安臵为主、其他安臵模式为补充,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推动扶贫生态移民工作的实施,促进扶贫生态移民与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对依托城镇建设集中安臵的,对安臵农户达到150户以上或者安臵贫困人
口700人以上的安臵点,投入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开发进程,加强实用技术、务工技能和创业培训,促进移民就地就近转产转业,实现每户至少有1个劳动力稳定就业。切实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使依托城镇安臵的搬迁农户在子女上学、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第五章 “三大区域”扶贫攻坚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国家将西藏、四川藏区、新疆南部三地州和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与罗霄山区14个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本规划以国家认定的各大区域覆盖范围为基础,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思路,加大对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在我省覆盖区域的65个县(市、区)的支持力度,以扶贫项目为平台,将各种要素和工作重点向三大区域转移,实行资源聚集,要素集结,区域集中,板块推进,着力解决瓶颈制约和突出矛盾,打好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战。
第一节
“三大区域”基本情况
贵州农村贫困人口规模、贫困人口发生率为全国之最,95%左右的贫困人口分布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且贫困问题与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相互交织,75%以上的深度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民族自治区域。根据三大区域覆盖范围,我省地处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和滇桂黔石漠
化区的县级行政区,在致贫原因上具有相似性,产业发展具有趋同性。
(一)武陵山区贵州片区
武陵山区地处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带,是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为一体的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区在我省覆盖区域位于贵州高原东北部,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及川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包括铜仁市的全部10个县(区、市)和遵义市的5个县,共15个县(区、市),其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0个。具体包括铜仁市的碧江区、万山特区、江口县、石阡县、思南县、德江县、玉屏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和松桃苗族自治县,遵义市的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正安县、湄潭县、凤冈县。在国家首批100个石漠化治理试点县中,该区域占11个。在2011年实施的国家200个石漠化治理重点县中,该区域15个县(区、市)全部进入。区域国土面积29255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6.61%;按照2300元新的扶贫标准,2011年农村贫困人口203.97万人、贫困发生率34.4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7个百分点。
(二)乌蒙山区贵州片区
该区域地处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区,是乌江、赤水河、北盘江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包括毕节市7个县(市)和遵义市的3个县(市),共10个县(区、市),其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6个。具体包括毕节市的七星关区、黔西县、大方县、织金县、纳雍县、赫章县和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遵义市的桐梓县、习水县、39
赤水市。在国家首批100个石漠化治理试点县中,该区域占8个。在2011年实施的国家200个石漠化治理重点县中,该区域有9个县(区、市)进入。区域国土总面积32444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8.42%;按照2300元新的扶贫标准,2011年农村贫困人口276.12万人、贫困发生率34.2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83个百分点。
(三)滇桂黔石漠化区贵州片区
该区域属于滇桂黔石漠化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5个县、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0个县、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7个县、安顺市的6个县(区)以及六盘水市的2个县(区),共40个县(区),其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3个。具体包括黔东南州的黄平县、施秉县、三穗县、镇远县、岑巩县、天柱县、锦屏县、剑河县、台江县、黎平县、榕江县、从江县、雷山县、麻江县和丹寨县,黔南州的荔波县、贵定县、瓮安县、独山县、平塘县、罗甸县、长顺县、龙里县、惠水县和三都县,黔西南州的兴仁县、普安县、睛隆县、贞丰县、望谟县、册亨县和安龙县,安顺市的西秀区、平坝县、普定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和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以及六盘水市的六枝特区和水城县。该区域是贵州石漠化问题和民族地区发展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著名的麻山、瑶山、月亮山、雷公山等生产、生活条件极差的深度贫困地区就位于该区域的苗岭山脉腹地。在国家首批100个石漠化治理试点县中,该区域占25个,在2011年实施的国家200个石漠化治理重点县中,该区域占31个。区域国土面积79802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5.32%;按照
2300元新的扶贫标准,2011年农村贫困人口498.49万人,贫困发生率39.1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77个百分点。
第二节
强力推进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
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扶贫攻坚的重要基础,坚持‚整体规划、县为单元、整合资源、集中投入、综合开发‛,从政策、资金、项目等各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集中力量实施一批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着力解决基础设施滞后、工程性缺水等制约区域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加快推进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区域内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实施,加速推进二级公路、旅游公路、通乡通村油路、通组公路建设,完善乡村路网,提高乡村公路等级和道路通达通畅率,着力改善贫困地区交通状况。尽快实现100%的乡镇、70%以上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缩小各区域特别是区域内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与其他地区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差距,夯实支撑区域发展的交通基础平台,突破区域发展的交通‚瓶颈‛制约,切实改善区域发展环境和条件。
(二)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水源工程、灌区改造、饮水安全三大重点,推进区域内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城市供水工程、重点灌区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工程等项目建设。有序开发、合理利用区域地下水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大中低产田土改造力度,大力实施‚五小‛工程,推进农村人口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工
程建设。‚十二五‛时期全面解决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实现人均0.5亩基本口粮田目标,区域内工程性缺水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三)加强区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区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区域信息传输能力和网络覆盖率。移动2G和3G网络覆盖率均达95%以上,乡镇及行政村‚村村通‛光缆,C网基站覆盖率达100%,电话、电视普及率不断提高。积极采用光纤接入技术,大力发展用户宽带接入网。推进数字化区域建设,建成有线、地面和卫星三位一体的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完善广播电视设施,全面推进数字电视业务发展。加强计算机及网络在电子政务、商务领域中的综合运用,加快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政务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四)建立完善区域市场体系
加快建成设施完善、城乡一体、产销互动、开放畅通、竞争有序的区域市场体系。加强以市为中心、县城为骨干、乡(镇)为基础、村为补充的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区域市场基本流通服务设施的均衡布局。依托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配套建设具有特色和规模、品牌效应的产地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着力推进区域农产品市场的改造升级。积极推进区域性流通贸易交易市场建设,支持建设跨区域的商贸物流中心,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推动流通市场主体、现代流通方式、流通政策手段、流通管理体制创新。
第三节
大力培育区域性主导产业
把产业扶贫作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
渠道,大力推进区域性经济结构调整,实施大规模、区域性、产业化连片开发,帮助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各类优势特色资源,培育壮大一批区域特色优势产业。
(一)加快推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
以市场为导向,以专项扶贫资金为主,整合部门、行业和社会资金,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推动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优先安排扶贫贴息贷款重点扶持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多种类型、多层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区域性主导产业,提高农业产业开发的整体效益。
武陵山区贵州片区。大力发展以优质肉猪、肉牛、肉羊为主的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打造乌江优质肉羊、肉牛等特色品牌,建设中国南方优质肉羊、肉牛生产基地;加强以夏秋反季节蔬菜为主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以富硒(锌)绿茶、出口绿茶为主的优质茶叶生产基地,以及优质干果、优质烤烟、优质油茶、中药材、脱毒马铃署特色早熟种薯扩繁基地和鲜食型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发展特种养殖,加强野猪生产基地、以大鲵为重点的冷水养殖基地建设。
乌蒙山区贵州片区。大力发展以优质肉羊、肉牛为主的草地生态畜牧业;加强以夏秋反季节蔬菜为主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以‚高山‛有机绿茶为主的优质茶叶生产基地,以脱毒马铃薯为主的各级种薯扩繁基地和加工型商品薯生产基地,以优质苹果为主的精品水果生
产基地,以优质核桃为主的干果生产基地,以及优质烤烟、特色小杂粮、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
滇桂黔石漠化区贵州片区。大力发展以优质肉牛、肉羊为主的草地生态畜牧业,加强以地方名特优畜禽产品为主的特色畜禽产品生产基地;加强以冬春早熟蔬菜和夏秋反季节蔬菜为主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以优质猕猴桃、火龙果、苹果、枇杷、桃李、柑橘等为主的精品水果基地,以及高档名优绿茶、优质干果、优质油茶、冷水养殖、中药材、脱毒马铃署特色早熟种薯扩繁基地和鲜食型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
(二)加快推进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二、三产业发展 围绕区域优势特色农业,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推进高端营养保健品生产加工、茶叶精深加工、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林特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制药等产业加快发展,提高优势特色产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依托区域矿产资源优势,推进资源整合与优化开发,加快发展能源、原材料、资源深加工等产业。依托日益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和区位优势,努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镇)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区域城镇化进程,优化非农产业发展布局。支持区域内各县发展工业集聚区或产业基地,重点建设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积极发展以农产品流通为主的交通运输、市场营销、中介服务等服务业。
(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大力扶持贫困
地区发展红色旅游、民族风情旅游和生态休闲旅游业,开发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着力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不断拓展贫困地区农民增收领域。
武陵山区贵州片区。以梵净山文化旅游经济圈为重点,着力打造以碧江区为旅游交通集散中心,包括梵净山、乌江山峡、九龙洞、十里锦江、太平河、玉屏舞阳河、松桃苗王城、思南石林、石阡温泉群等旅游景区的梵净山生态休闲文化旅游组团,以及玉屏—印江—石阡—思南—德江—沿河—务川—道真、印江—石阡—余庆—湄潭—遵义、铜仁—遵义、道真—正安—遵义等旅游精品线路,推进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实现新跨越。
乌蒙山区贵州片区。以森林生态游、文化生态游、喀斯特景观生态游、史前文化探秘游、夜郎文化游、红色旅游、避暑旅游为重点,着力打造织金—大方—毕节—赫章乡村旅游区。
滇桂黔石漠化区贵州片区。充分挖掘民族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培育和扶持苗岭飞歌、侗族大歌、布依族八音坐唱等民族文化品牌,努力把三个民族自治州建设成为旅游休闲度假和民族文化保护示范区。围绕黄果树、荔波、万峰林、舞阳河等大景区,着力打造平坝—镇宁—关岭乡村旅游区,凯里—雷山—台江—剑河—黄平—施秉—镇远乡村旅游区,黎平—从江—榕江—锦屏—天柱乡村旅游区,荔波—独山—三都—都匀—平塘乡村旅游区,以及兴义—万峰林—安龙—贞丰乡村旅游区,形成区域分工合理、品牌鲜明、特色突出的乡村旅游产业化核心建设区。
第四节
加强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一)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
借鉴毕节、黔东南等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经验,以建设生态乡镇、生态村为重点,以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沿线为主线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带,以点连线、点线带面,推进区域生态环境连片整治。大力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草)、水土保持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强石漠化综合治理及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建设。大力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加强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积极推广应用生态能源建设项目。大力发展山地农业扶贫项目,将生态建设与产业化发展有机结合,巩固和扩大生态建设与开发扶贫成果,提高环境承载力,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
加强区域环境保护,推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积极实施产业结构减排、工程治理减排和监督管理减排三项措施,健全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环境执法监督体系。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以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城市环境保护。以减少农药、化肥施放、集镇村庄整治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加强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实施危险废物无害化处臵。
第五节
大力营造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
实施差别化政策,对三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扶贫攻坚实施‚特事特办‛,科学规划、试点先行。加强规划指导,集中实施一批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提高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对区域内企业、农村合作社以及农村实用人才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引导、扶持力度,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效应,带动更多农民脱贫致富。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搞好职业教育和公共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保障。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综合治理‛,加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对口支援和对口帮扶工作,大力推进集团帮扶。
第六节
加大农村贫困家庭教育扶助力度
贵州开发区管理条例 篇6
简介
本公司位于纳雍县鬃岭镇坪箐村,是一家以高山生态有机茶种植加工为主,以养殖作为循环的综合性农业公司、注册资金伍佰万元,原生态的荒山荒坡雾照时间长,雨量充沛,无工业污染,无农业残留的酸性土壤为优质茶叶的种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得到上级政府部门领导,专家的关心支持和指导,得到政策的扶持为公司发展指明了方向,丰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提供了劳动保障。2009年开始筹建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目前已完成有机茶种植7000亩,养殖场,茶叶加工生产线已完成征地,撤迁及场平工作,已完成和投入使用有机肥储存仓库6000m3,二期4000亩正在种植,中药材黄柏4000亩。茶叶加工厂完成征地15亩场平完工,预计建设厂房等办公用房3000m2。养殖场征地70亩,已完成挡墙、保坎6000m3,填方100000m3,计划建猪舍30000m2,仓库面积2000m3、办公楼3000m2、沼气池1000m3,现拥有农用运输车,大型装载机、小型装载机,大型挖掘机、小型挖掘机等生产机械工具,现已投资完成在3000万元以上。预计2012年此项目全部建成,总投资将超过7000万元以上,真正成为种、养,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司,对推动地方的经济发展和带动农业致富作出应有的贡献。
贵州下司犬警用性能开发试验 篇7
为了开发贵州下司犬的警用性能, 解决我省警用犬种少、国外引进犬种适应性差等难题, 贵州省公安厅警犬基地经过3年的贵州下司犬警用性能开发试验, 以期通过加强贵州下司犬的饲养管理, 提高其警用性能达到警用犬的标准。
1 贵州下司犬警用性能的开发
有针对性地加强幼犬警用性能的培养, 是幼犬成为优秀合格的工作用犬的有利保障。
1.1 体质锻炼
体质锻炼要贯穿培育的全过程, 幼犬的体质锻炼应从断奶开始。最初是全体散养, 最好是把整窝犬带到环境清静的地方, 让犬互相追逐嬉戏、锻炼, 并逐渐加大运动量, 每日3次, 每次1 000 m左右。4~5月龄的幼犬, 以中跑为主, 每天不少于3次, 每次1 500 m左右。跑动速度应逐渐加快, 保证犬的运动量达到训练要求, 同时又不让犬过度疲劳。
1.2 培养犬的衔取兴奋性
强化幼犬衔取兴奋性的培训是开发贵州下司犬警用性能的关键。这种训练常以游戏的方式, 用犬感兴趣的物品逗引犬进行撕咬、假抢等行为, 建立犬的自信心和衔取物品的兴奋性。衔取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成年犬训练追踪、由物品兴奋向气味兴奋转化的成败。
1.3 环境训练
犬的环境训练应从清静的环境开始, 逐渐转移到复杂的地方。先白天, 后夜晚, 先在熟悉的环境, 后到生疏的环境。对声、光和环境的锻炼, 要由小到大, 由弱到强, 由远到近进行, 严格遵守“循序渐进, 由简入繁”的原则。在环境锻炼中, 对探求反应较强和胆小的犬, 特别需要耐心、持久, 要细心观察犬的行为表现。
2 贵州下司犬的饲养技术
2.1 合理搭配饲料, 保证饲料质量
根据贵州下司犬的不同生理阶段、不同使用目的, 按照犬的饲养标准保证充足而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 尽可能满足贵州下司犬的生理需要, 使其发挥出最大的警用潜能。
单一饲料的营养成分往往不能完全满足贵州下司犬的营养需要, 多种饲料合理搭配可使饲料的营养成分相互配合、取长补短, 起到平衡作用, 有利于犬的生长发育。因此, 在饲养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使用全价成品饲料进行饲喂, 这样既保证营养物质的平衡, 又可减轻工作量。在犬的配种、妊娠、哺乳、病后康复和训练使用等时期应适当补充营养, 同时应根据季节变化适量增减饲料的喂量。
2.2 定时定量饲喂
定时饲喂可使犬形成条件反射, 每到饲喂时间其胃液分泌和胃肠道蠕动有规律地增强, 饥饿感增强, 食欲增强, 有利于犬的采食和消化。如果饲喂时间不固定, 就会影响犬的采食和消化, 易引起消化道疾病。每次饲喂的饲料量要相对稳定, 不可时多时少, 防止犬出现暴饮暴食或吃不饱的现象, 造成消化不良, 影响其生长发育。
3 贵州下司犬的管理技术
贵州下司犬的日常管理是工作人员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直接关系到犬的质量和训练使用效果, 同时对促进犬的健康, 减少疾病传播有着重要作用。
3.1 犬舍的管理
犬舍的大小要适度, 干燥、温暖、通风良好。犬舍内应铺设犬床和垫草, 有利于冬季的防寒保暖和夏季的防暑降温。犬舍应每周至少消毒1次, 用生石灰撒在犬舍及运动场周边, 用消毒液对犬舍内消毒, 并在养犬基地的入口设立消毒池, 工作人员进入养犬区域时必须通过消毒池。对犬的排泄物要定时清理, 保证犬舍内外及周边环境卫生清洁。培养犬养成定点排便的习惯, 将粪便集中消毒处理, 做好灭蝇、灭鼠和灭蚊工作, 杀灭疾病的传播媒介, 减少疾病的传染。
3.2 犬体的管理
梳毛可以除掉犬皮肤表面的污垢, 促进血液循环和及早发现皮肤病。在犬1月龄开始梳毛, 2月龄正式梳毛, 每天1~2次;每天检查耳、鼻、口、眼、肛门和阴部周围是否有分泌物或污垢, 有就用湿毛巾擦洗, 如果经常有, 要进行疾病诊断;每月至少洗澡2次;定期修剪犬的指甲和过长的皮毛;同时要保持好犬的饮食用具、玩具和牵引用具卫生, 定期清洗消毒。
3.3 犬病的防治
3.3.1 接种疫苗:
目前接种预防的犬传染病有狂犬病、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犬传染性肝炎、副流感、钩端螺旋体病、犬冠状病毒病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幼犬初次免疫在出生后40天左右, 连续接种2~3次, 每次间隔2周;成年犬需每年接种1次。狂犬病是严重的人畜共患病, 每年接种1次。
3.3.2 定期进行预防性驱虫:
贵州开发区管理条例 篇8
摘 要:在“贵州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课题研究中,采用问卷与访谈、座谈等方式的调研结果显示,全省部分中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具有诸多亮点与特色。但是教育主管部门对校本课程重视不够,认识有待提高;多数中小学校校本课程实施不佳;多数教师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认识不到位,动力不足,缺乏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专业能力,严重影响了国家课程改革三级课程实施。
关键词:贵州;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调研
中图分类号:G42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8-0012-06
为了更好地进行“贵州中小学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机制建设研究”课题研究,了解贵州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实施现状,促进贵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课题组就“贵州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调查研究。本次调查采用问卷与访谈、座谈的方式。问卷对象涵盖贵阳、遵义、安顺、毕节、六盘水、铜仁、黔南、黔东南、黔西南中小学校校长与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四个学科教师;问卷分单项选择,开放式的多项选择及填空。访谈与座谈对象为遵义、毕节、贵阳、黔西南、六盘水等州市的教育局长、教研员、校长、教师学生与家长;共发放问卷600份,其中包括校长问卷100份,教师问卷500份(语文、数学、英语、物理教师各120份);收回有效卷596份,其中校长问卷100份,教师问卷496份;问卷有效率为99.3%。我们对访谈座谈及有效问卷进行分析整理,提出如下报告与建议。
一、贵州省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现状
(一)部分中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亮点与特色
在访谈调研中,我们发现贵州部分中小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很有特色。
案例一:贵阳市实验小学
贵阳市实验小学的校本开发围绕四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在传统教育的优势下,发挥其学校的特点,即以校为本;二是校本的开发中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特点开发校本课程,即以生为本;第三是在学校的课外活动中,引入校本开发,即以课程为本;第四是根据学校的资源状况开发校本课程,即以资源为本。在此指导下,学校编写了《远山含笑》《源头活水》《铁骑照前程》《阅读教材》等校本教材,使校本课程形成了自己的特点[1]。
案例二:金沙一中
金沙一中的校本课程建设是从2011年开始的,学校首先对自己进行了准确的定位,研究制定金沙一中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若干方案;其次是创新管理,在集体备课、参与课题研究上下功夫,以《金沙一中新课程改革简报》及《金沙一中》校报展示学校特色;第三是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到目前为止,所编写的校本教材《金沙地理》《金沙历史》《红色记忆》《忠魂永驻,浩气长存》《踏歌启程》,不但展示了金沙的自然景观、乡土特色、人文历史,也很好地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
案例三:贵阳八中
贵阳八中的校本课程建设起步于示范性高中评估,但真正有特点有作为是在高中新课程实施之后。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贵阳八中提出“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基本课程实施原则,并以此为贵阳市市级课题研究,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实际,根据学科特点,在年级统一安排下增删教学内容,使国家课程的内容更符合学生实际。到现在为止,以语文学科为例,编写的校本教材有《文言文趣读》《贵阳八中人文读本》《考试作文快速写作》《作文素材多维写作法》等。“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使贵阳八中“礼养其德,彰显其才”的办学理念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二) 中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普遍存在的问题
1.中小学教师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的了解
问卷调查统计显示,贵州中学语文、物理学科教师进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比例明显高于数学、英语学科教师。但他们对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内涵、主体、开发方案、开发程序的了解情况不容乐观。就以参与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而论,对相应的机构、相应的程序、相应的方案都不太了解的,在调查中是存在的。
这四个图中,前三个图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教师对“开发机构”“开发程序”“开发方案”的了解情况,后一个图是中小学校长对“开发机构”“开发程序”“开发方案”的了解情况。在教师问卷中,回答“知道”的远远少于“基本知道”与“不知道”的总和;校长问卷的回答中,回答“不知道”的较少。但校本教材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如果已经开发出的校本课程和已经编写出的校本课程教材,在没有一个组织机构来领导,没有任何人统筹安排,没有分析学校的实际情况,没有结合学校教师的特点等情况下教师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喜欢什么就写什么,爱什么就编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教师怎么上,学生学什么,质量怎么样可能就要打一个问号了。问卷调查显示,在已经开发的校本科目中,如英语科目中的校本《校本研修面对面》、《英语教学法》,校长问卷中的校本《道德讲堂》、《高中数学题报》等校本课程名称,似乎更像是某学科的教学总结和校长的思想教育场所,但作为一门课程并纳入教学计划中,不说内容,名称就显得较为不妥,更何况是作为校本课程来进行教学。
可以看出,目前贵州省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混乱、不规范的情况非常严重,开发校本课程的形式大于内容,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很难起到补充作用。
2.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动力不足
在图5中,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中,“被动参与”和“不参与”的总和大于“主动参与”的人数,这是一个不好的情况,也可以说是我们中小学校本课程现在存在混乱、或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图6中显示的是校本开发中的困难,看来各种困难都存在,只是学科不同,困难程度不一致。
可以肯定地说,各科教师和校长对校本课程开发中困难的估计中,校长和教师们把“缺少教学资源”“缺乏专业指导”、“缺少经费”和“缺少时间”列为主要困难。但还是有部分教师和校长认为“家长不接受”“其他因素”也是校本课程开发困难的原因。所以,面对现在的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或因教师的能力所限,或因没有时间和经费支持,这件事做不了;或因没有专业指导,这件事也照样做不好。还因某些家长由于对子女教育有误解而反对校本课程的开设;至于某些领导搞利益的平衡制约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可以说,目前中小学小本课程的开发难度,远远超出我们问卷调查的内容所设项。要做好这项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3.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欠缺专业性
在校本开发所遇的各种困难中,教师缺乏专业性指导占较大比例,这个问题在各科教师中都普遍存在。图7是开发校本中专业指导情况,在这个问题上,95%甚至100%的教师希望有专业指导,但也有无所谓的情况。在校本开发过程中,教师既是“开发者”又是“传授者”,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使人发生变化,使人变好,就是好的教育;使人变坏,就是坏的教育”。在国家新课改实施后,面临学科知识的新组合,教师不仅要决定“怎么教”,还要思考“教什么”,甚至还会涉入其他学科领域。而目前在我省中小学校中,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邀请相关学科专家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指导的甚少,大多学校都是由各学科教研组组长负责,一些仅仅凭几个老师自愿进行。是否具有“特色创新”不说,在教师专业技术上就出现阻碍,导致校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佳。
针对这些情况,专业的指导可以让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事半功倍,主动承担起研究者和学习者的角色,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不断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能力。
4.已开发的校本课程实施情况不佳
教师和校长对“是否有具体的教学课时数和专职教师”的回答很耐人深思。其中回答“有”的不多,回答“没有”和“不知道”的较多,只有校长没有回答“不知道”,但他们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数肯定地回答了“没有”。校本课程没有具体的教学时间,也没有专门的教师,这个校本就形同虚设,校本课程的补充作用就基本上没有了。
当问到“校本课程是否受学生欢迎”的问题时(图8),65%以上的校长认为是“受欢迎”的,在学科教师中,约50%物理教师认为该学科校本课程受欢迎,其余学科教师认为“受欢迎”的不到20%。其中的原因,有上面谈到的教学时间的安排问题,有教师的教学问题,甚至有学科的偏科问题。如果这个校本课根本就没有上,或者上的时间很少,学生怎么去喜欢?
二、贵州省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和校长对校本课程认识有待提高
从教师到领导,对校本课程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作用等认识是不够的。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新课程已经实施了相当的时间,而且在新课程进入之前,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相应的培训机构,都对国家相应阶段的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过培训、学习、考试,但是,从问卷调查来看还是出乎我们的意料。
从图9和图10看出,校长们对校本课程了解的情况和教师对校本课程了解的情况基本一致,“知道一点”的教师和校长占绝大多数。两者不同的是,教师“不知道”的数量多于“非常清楚”的数量,而校长“非常清楚”的数量多于“不知道”的数量,这也许是教师和校长的地位不同导致的。但无论怎么说,教师和校长对校本课程“知道一点”和“不知道”的太多,说明校本课程在中小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另外一项调查图3“中学教师是否参与校本开发”调查统计也可以看出,除语文、物理教师外,数学、英语教师的参与度不高。这张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小学教师对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也可以看出学科之间教师对校本课程认识的差异以及他们参与的差异。
(二)校长对校本课程组织管理重视不够
教师和校长对所任学校“校本课程是否得到过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的回答。除校长的肯定回答多之外,其他学科的教师肯定回答少,而且教师中“不知道”的回答比较多。这与教师所任学科、所做工作有关。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明,我们的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去做的工作还很多。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学科研究过程,学校领导强有力的组织管理和高度重视,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潜力。领导通常主要以“升学率”评价一所学校的好坏,很多情况下,在升学率的压力下校方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总是放在次要位置。时而有检查时上一节校本课程,而大多情况下这堂课的内容几乎也是之前上过的。
(三)反馈评价检查机制薄弱
在调查中显示,教师和校长对“校本课程是否纳入学生的综合评价”的问题中纳入评价的太少,基本都未纳入评价,还有一些处于“不知道”状态。但可以看出,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补充的校本课程,在学生的评价体系中根本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校本课程开发后的效益如何,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要及时进行评价,这为学校领导和教师建立和完善课程目标,修改课程组织等提供依据,保证课程实施,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的不断深入、细化。课程评价应始终贯穿于校本课程开发至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在课程目标、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学生课后学业能力等环节都应及时评价并反馈,建立一个良好的评价反馈体系,从多方面发现学生的能力和潜能,达到校本课程的实施目标。
三、贵州省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
(一)建立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制度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除了权力下放以外,在政策上应给予校方更多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比如将校本课程开发而建立的学校特色纳入学校评价的视野,教师职称评定、专业技术评定与校本课程挂钩等,另外教育经费的分配、使用政策、教育成本补偿费的收取政策、校长教师和学生的权限与职责、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力与职责等、人事政策等都应作出适应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应调整。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在特定条件下给予学校以适当的经济资助,为学校对外合作提供交流平台,协调学校与社会的各种关系。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内部进行,教育行政部门提供资金必须专款专用,提供教师可以查阅大量资料的网络图书馆。尽可能让教师多参与各种会议、研讨班,编外教师也可以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并在政策上获得相应支持。
(二)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认识和能力
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是决定校本课程开发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应当提高个人相关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在本专业相关领域开发知识与技能,将其融入到校本课程开发中,从而形成一支具有较高学科领域知识的队伍。从认识层面上要摒弃过去“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模式,摆脱课本的束缚,在对课程的领悟中形成独有的判断力和理解力,激发教师的创造性。
另一方面注重教师教育的培训,特别是新一轮课改后,应开设专门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培训,可以在一些高等教育培训机构,或邀请权威的校本课程专家来进行指导,有利于教师对课程理论的深入理解,和校本课程开发意识与能力方面的提升。
(三)加强校本课程的实效性
校本课程区别于选修课与所谓的“第二课堂”,课程资源开发出来后应该体现在课表上,强调校本课程的重要性。校本课程是依据学校课程进修开发研究出来的补充性课程,而这种补充性课程应在课时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进行,避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不论什么课程都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校本课程因校而异,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
为新课程开设校本课程,从满足学生自身实际发展出发,让学生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提高中更加有自信。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形成自我认同,有意识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敢于担当,敢于实践的勇气。
(四)注重校本课程开发各主体间的支持协作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单靠学校教师与校长不可能完成。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后盾,目前一些省市也借鉴西方国家的“放权”模式,政府下放课程权利,立法机构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日益增长。当然,地方政府也可以通过地方性文件或设立常设机构来增加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力度。
家长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能让学校掌握特定学生的个人状况。学校在校本课(下转第20页)(上接第16页)程开发中获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使校本课程开发对学生更具切实性。我国一些学者认为家长的“管理式参与”是最为理想的参与模式,但现阶段我国家校合作的形式是无法达成的,特别是在偏远地区,留守儿童亦成为常态,别说是参与,家长都不知在哪处打工。城市中的家长虽然较为重视孩子的学业,但由于工作的压力也只能是精神上的支持者。如何让家长能参与其中,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成为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育专家的支持可以从技术上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针对性指导,这种指导不可或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不同于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应该在同一的趋势下进行互补,可以说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特性的关系。专家的指导可以让校本课程的开发更具有专业性、针对性。
学校之间的合作,可以让资源进行共享,几所情况相似的学校可以作为一个联合体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这种开发可阶段性或周期性进行。这种联合体汇聚各校优秀的学科教师,融合各校的情况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使开发成本更经济,校本课程更具有实用性。
社会的参与主要表现是对学校资金的投入,社会组织的参与也让学校把握当前的社会导向。理论知识最终都归于实践,为社会服务,特别是像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更需要考虑社会发展趋势,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未知的预见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开发校本课程促进特色发展——以贵阳市实验小学为例[J].贵州教育,2013,(15).
【贵州开发区管理条例】推荐阅读:
贵州省矿区开发11-20
贵州温泉旅游开发研究10-22
贵州凯里经济开发区情况简介(宣传折页用)12-26
贵州省计生条例12-11
贵州省河道管理条例11-22
贵州省牲畜屠宰条例11-07
贵州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12-05
贵州省水资源管理06-19
贵州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12-21
贵州省计划生育管理条例(54号)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