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传播与未成年人网络素养论文

2024-10-03

网络语言传播与未成年人网络素养论文(精选8篇)

网络语言传播与未成年人网络素养论文 篇1

网络语言传播与未成年人网络素养论文

摘要关注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是提升我国全民网络素养的关键。本报告通过对中学生接触网络媒介、认识和使用网络语言的情况调查,展现未成年人的网络媒介接触和网络语言使用行为的现状和特点,从而透视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现状,并探讨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的创新思考。

关键词 网络语言 网络素养 未成年人

伴随网络交流的普及,活动在网络虚拟空间,具有自主、开放、包容、多样和创新特点的网民群落逐渐创造了一种新的媒体语言形式――网络语言。网络语言这种新的语言形态就迅速发展开来。笔者认为网络语言是指由网民自行创作、不具备固定语言规则,在网上聊天室、BBS、邮件、网络广告等网络交流平台上广泛使用的一种语言形式。《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12月,网民数已达到2.1亿人。2007年新增网民中,18岁以下的网民和30岁以上年龄较大的网民增长较快;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网民增长较快;65.7%的网民表示在网上发过帖子或上传过内容。其中半年内有35.5%的网民在网上发过帖或跟过贴;31.8%的网民上传过图片。

这表明,未成年人既是网络的主要使用群体和受益群体,又是推动网络发展的巨大力量。同时,他们在接触和使用网络语言方面也日趋频繁。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未成年人上网机会的增加, 网络社会深刻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行为,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网络素养是指网络用户在了解网络知识的基础上,正确使用和有效运用网络,理性地使用网络信息为个人发展服务的一种综合能力。可以说它是现代人信息化生存的必备能力。未成年人在使用网络媒介时,网络语言的使用情况可以在一个侧面反应出其网络媒介素养。

对此,本课题组于2007年9-11月在成都市五城区(武侯区、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和成华区)以各中学学生为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并分析成都地区中学生网络语言使用及传播情况和网络素养的水平,并根据结果寻求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教育的最优方式。本次调查在问卷设计上参考了大量国内外已有的相关资料,采用自编问卷形式。调查采取统一问卷、随机抽样的方法,由调查员在各系随机发放问卷,被调查者现场填写。本次调查总共发放了11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823份,回收率有74.81%。在有效问卷所涉及的样本中,文科学生59人,占7.17%,理科学生264人,占32.08%,未分科学生(高一学生或者初中生)500人,占60.75%;男生共388人,占47.14%,女生435人,占52.86%。在有效问卷中,每周上网不到一次的样本(选A卷的)共258人,占31.35%,每周上网在一次以上的样本(选B卷的)共565人,占68.65% 。此次调查样本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调查结果能够反映出中学生接触网络媒介和使用网络语言的真实状况。全部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统计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百分比为各选项人数/选择该题的人数。通过调查结果分析,未成年人在接触网络媒介和接触行为、认知和使用网络语言、未成年人表现的网络素养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征,所引发的问题值得思考。

一、未成年人接触网络媒介的情况

根据这次调查统计分析的结果,中学生使用网络媒体的情况如下:

1、网络接触机会受客观因素制约。调查表明, 每周上网不到一次的样本(选A卷的)共258人,占31.35%,每周上网在一次以上的样本(选B卷的)共565人,占68.65% 。说明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使用网络媒体的一般技术。这是由于学校信息技术课的开设;另一方面,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的电脑拥有率不断提高,使更多的中学生有机会接触到网络。当问及每周上网不到一次的被调查者,很少上网的原因时,理由为学习繁忙的占50.20%;理由为老师和家长不允许的占 23.53% ;理由为经济条件不允许的占4.70% :理由为未养成经常上网的习惯或不喜欢的占18.04% ,另外有其他理由的占 3.53%。(见图1)调查发现,学习繁忙、时间紧张是造成部分中学生很少接触网络的主要原因,同时老师和家长的管制也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了部分中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有18.04%的被采访者选择了未养成经常上网的习惯或不喜欢这一选项,表明尽管网络对学生有较大吸引力,但相对与大学生群体,网络媒体对未成年人群日常生活的渗透还不够深入。

2、使用网络频率和时间集中度高。在对每周上网超过一次的样本的调查后表明,他们每周的平均上网次数为每周约3次(3.2次)。其中每周上网1-4次的同学占76.60%,超过4次的占23.40%。绝大部分中学生的每周平均上网次数是1-4次,次数相对较少。在访谈中了解到,大多数中学生普遍感到学习负担较重,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而且上网受到老师、家长多方面的限制,所以,大多数学生接触网络的次数比较少。在上网时间方面,这些学生一周平均上网时间大约为3.32小时,其中一周平均上网时长大约为2小时以内的占了18.92%:2- 3小时的占了 29.31%;3-4小时的占了 20.78%:4-5小时的占了 12.99%;5小时以上的占18.00%。其中一半以上的学生上网时间集中在周末。从以上数据我们看到,一周平均上网时间超过3小时的学生占了总体的 51.77%。对比平均上网次数,中学生每周上网行为平均次数少、总时间长,可以发现中学生上网行为呈现出单次上网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3、网络接触环境比较分散。被调查者中,经常上网的地点为学校的占9.24%,为家中的占71.64%,去网吧的占了14.64%,在其他地点的占4.47%(见图2)。中学生上网最多的地点是在家里。家庭的电脑拥有率不断提高和宽带互联网络建设的完善为中学生在家上网提供了条件。家庭环境一般比较自由宽松,所受约束相对较少,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满足多样化需求,让家庭成为广大中学生上网的首选。其次是在网吧,有相当数量的中学生在网吧上网这是一个值得关注和反思的现象。网吧环境一般比较杂乱,人员构成复杂,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不利。这反映出社会因素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国家相关部门加强对网吧经营的管理和监督,为未成年人创造更好的使用网络媒体的条件和氛围。此外,经常上网的地点为学校的只占9.24%。所以,学校在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网络媒体的角色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未成年人网络媒介接触行为分析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中学生网络媒介接触行为有以下特点:

1、网络已经成为中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中学生对网络有所接触,并掌握了一定的网络知识和技术。这不仅表现在他们的接触时间和频度上,而且表现在他们对网络的认知方面。

2、学生对网络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实际上对网络的使用情况与他们对网络的需求相差甚远。只有近30%的学生较充分地利用了网络, 其他学生由于没有时间或经济条件不允许或老师家长不允许或没有兴趣或不会用等原因而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虽然大部分中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网络知识和技术,但他们对自己已有的网络相关知识并不满足。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希望有更多机会接触网络,了解更多关于利用网络获取与传播信息方面的知识。 3、中学生每周上网行为平均次数少、总时间长,呈现出单次上网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单次上网时间过长会造成大脑和视觉疲劳。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的健康成长。同时,长时间持续上网行为容易滋生未成年人的“网瘾”。

4、中学生对自己的判断与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判断有一定差别。多数中学生认为自己具备了一定的网络信息的认知能力,能比较客观地理解、分析和判断信息,也能对不同媒介信息的可信性程度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而 23.53%的中学生因老师和家长不允许而很少接触网络。反映出家长和教师对中学生的网络信息的理解和判断能力非常担忧,所以不得不采取一些强制措施限制中学生上网。因此,大部分学生反映在使用网络时与家长和老师存在分歧。

5、学校在为中学生提供接触网络的条件方面做得还不够充分。只有小部分的中学生选择在学校上网。中学生在学校上网,在老师的指导和监督下,能更多的从事有助于学习和成长的活动。因此,学校应完善网络设施建设,在开设计算机信息课的同时,开展网络知识教育,鼓励学校在指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三、未成年人认知和使用网络语言情况

网络语言作为引人注目的一种全新的语言模式,对人们的语言交际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是一种年轻人率先掌握的语言,其使用群体呈现低龄化特点。网络语言没有明确的文体意识、缺少教化的特质、自由随意、天马行空,令人耳目一新,深受广大青少年的欢迎。通过对每周上网一次以上的中学生群体认知和使用网络语言的情况的调查,调查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中学生认知和使用网络语言的情况如下:

1、网络语言获知途径多样化。数据显示,每周上网一次以上的中学生样本中,全部都知道网络语言这一新兴媒介语言形式。当被问到获知网络语言的渠道时,被访者中通过浏览网页获知的占24.81%;通过用QQ一类的聊天工具获知的占了48.99%;;通过在论坛上与别人交流获知的占了 18.26%:通过查阅资料获知的占6.92%;通过其他渠道获知的占了1.00% 。(见图3)结果表明,近一半的被调查者是通过聊天工具了解到网络语言的,这在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中学生已广泛接触网络聊天工具,上网多是进行聊天等娱乐性活动。中学生在利用网络信息和知识,促进个人发展的方面还不够充分,对网络知识性功能的运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2、网络语言使用频率较高。在调查中.经常使用网络语言和别人交流的学生占了26.40% ;偶尔使用网络语言与别人交流的学生占了45.98%:有18.70%的学生很少和别人用网络语言交流;8.90%的学生从来不和别人用网络语言交流。在使用过网络语言与他人交流的中学生里面,在网络论坛用网络语言发过言的学生占了73.80%,没有用网络语言发过言的学生占了26.19%。在进行在线聊天时,经常使用网络语言中的符号图形来表达自己的意思的学生占了34.44%;有时会这样做的学生占了37.03%;偶尔会这样做的学生占了 24.44%;从未这样做过的学生占4.07%。(见图4)调查显示,近90%的中学生都不同程度地使用过网络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绝大部分中学生已经熟练使用网络语言在网络交流平台在发表个人意见、开展人际沟通等。

同时,被调查样本中在正式写作时经常使用网络语言的中学生占了5.85%;有时会使用的人占19.68%;偶尔会使用的人占了 36.17%;从不使用的学生占了38.30%。(见图5)数据表明,总体比例中61.7%的中学生为了突显自己的“创意”与“个性”已经在正式写作中开始使用网络语言。由此可见,网络语言对未成年人日常交流和书面表达方式的深刻影响。事实显示,目前中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语里随时都能流露出或多或少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形式已逐渐融合到中学生的日常表达方式中。

3、网络语言理解存在一定障碍。对网络语言的理解能力主要是指对网络语言中的词语和符号、数字等特定含义的理解程度。当被访中学生被问到“您遇到过对一些网络语言不理解的情况吗?”时,表示经常遇到的占了 13.46%;偶尔遇到的占52.69%;很少遇到的占28.46%;从未遇到的占了5.38%。数据显示,只有5.38%的被访中学生完全理解网络语言中词语、符号的含义。绝大部分的中学生对一些网络语言的具体含义不够了解,以至在网络平台上与他人交流时遭遇障碍。另一方面,被调查者中的68.74%表示会考虑并开展进一步认识网络语言的活动,提高自身对网络语言的理解能力,消除网络交流的障碍。

4、使用网络语言目的主要为方便交流和追求时尚。数据显示,被调查者中表示使用网络语言的目的在于方便交流信息的占了36.94%;认为应紧跟社会潮流而使用的学生占了 32.78%;表示没有特别使用目的的学生占了30.28%。由此可见,中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目的主要集中在方便交流和追赶社会潮流两个方面。其中,32.78%的中学生因追赶社会潮流而使用网络语言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此外,三分之一的中学生对自己使用网络语言的目的不明确。

四、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语言的态度

对于作为未成年人的主体中学生使用网络语言,学生自身、老师、家长各方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

1、中学生对网络语言流行的态度存在分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语言这一新兴交流形式也被更广泛的网络媒介使用者接受,它成为了社会交流的流行形式。在调查中学生对网络语言流行现象的看法时,中学生中认为网络语言流行不利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占29.81%;认为这是新生事物,能够丰富汉语的占了 20.60%;觉得无所谓好坏,只是一种现象而已的占49.32%;有其他意见的占了0.27%(见图6)。结果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对网络语言的流行持中立态度,认为它只是一个新生现象,无所谓好坏。值得注意的是29.81%的被访中学生对网络语言的流行现象表示了担忧,认为其将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相当数量的中学生能够对网络语言这一新生流行事物保持冷静和理性态度。此外,也有部分中学生对网络语言流行现象表示欢迎。

2、中学生对网络语言污染主要持反感态度。当问对网络语言中存在的不文明字眼的态度时,19.13%的中学生对网络语言中的不文明字眼表示非常反感,认为应该坚决抵制;表示比较反感,有时会采取抵制行动的中学生占45.39%;觉得无所谓,只要不涉及自身就行的中学生占了18.08%;认为这是正常现象,有时朋友之间也会用这类字眼来开玩笑、表达感情的中学生占了17.39%(见图7)。结果表明,近65%的.中学生对网络语言中出现不文明字眼表示了反感,认为应该抵制消除这一现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网络文明意识,大部分中学生对网络交流中存在的不文明现象有其正确的判断。但另一方面,17.39%的中学生认为网络语言中出现不文明字眼是正常现象,甚至自己也曾使用不文明词语进行交流,这一数据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3、老师对中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态度较为客观。通过对中学生使用网络语言时老师的态度的调查显示,对中学生使用网络语言进行交流,老师在多数情况下表示赞成的占5.49%;在部分情况下表示赞成的占了31.50%;表示反对的老师占了19.57%;认为无所谓的老师占了 39.14%;持有其他意见的占了4.30%(见图8)。数据显示,约40%的老师赞成中学生使用网络语言进行交流,怀有支持和包容态度。老师的这一态度是有利于引导未成年人正确接触网络媒体,促进其自身全面发展的。同时,有近20%的老师对中学生使用网络语言持反对态度。这一数据也显示了老师对网络语言流行和网络交流中存在的问题的担忧。

4、父母和其他长辈对中学生使用网络语言存在理解偏差。在一周上网一次以上的样本中,有3.87%的中学生在家中经常使用网络语言与父母或其他长辈交流;45.39%的中学生有时或偶尔会使用网络语言与父母或其他长辈交流;50.73%的中学生从来不这样做。结果显示,约一半的中学生没有使用过网络语言与父母和其他长辈进行交流。通过进一步的访问,当中学生使用网络语言与长辈交流时,长辈的反应为马上能理解并给予回应的只占4.09%;表示懂得一部分的占了44.18%;表示不理解、没反应的占了51.34%。我们看到,一半以上的长辈对网络词语的具体含义不理解,导致交流时回应不及时。访谈表明,中学生不使用网络语言与父母和其他长辈进行交流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长辈不能够充分理解网络词语的具体含义,沟通上会存在障碍。正因为大多数长辈对网络语言的认识和理解上的不足,使长辈在引导中学生正确合理使用网络语言方面不能发挥应有的积极的作用。父母和其他长辈在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五、网络语言使用行为透视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现状

通过对中学生认知和使用网络语言的情况调查结果的分析,既可以从中发现一些特点,在一定层面上也可以透视出中学生网络素养的现状。

1、中学生群体对网络语言的知晓度较高。中学生群体的一个特征是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与其他群体相比,中学生更易接受新生事物。网络语言的无限活力和生机,满足了中学生求知更新的心理。同时,中学生更愿意摆脱社会规范的束缚,以此来显示自身的独立性。网络语言传播中的制约少,为中学生寻求独立、发挥个人创造性提供了条件。因而,网络语言对中学生有强大的吸引力。绝大部分中学生都知晓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网络语言这一新生语言形式。

2、中学生群体使用网络语言的积极性高。调查显示只有8.90%的学生从来不和别人用网络语言交流,相当数量的中学生已经频繁使用网络语言在网络交流平台在发表个人意见、与人沟通。部分中学生在正式写作和日常人际交流中也开始使用网络语言。此外,面对因对网络语言理解不足而带来的交流受阻问题,一半以上的中学生表现出愿意进一步了解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我们可以看到渴望交流是中学生的另一特点。中学生渴望交流,得到更多的信息。以解决自身与社会发展成熟的矛盾、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矛盾、现实存在与未来前景的矛盾。在网络环境中较熟练使用网络语言被认为是满足中学生交流需求的一个必要条件。

3、中学生群体对网络语言内涵的认知力有限。网络语言主要包含网络平台人际交流用语和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两大部分。因网络语言创造了自己的词汇,加之其更新产生速度快,中学生对多样化网络语言词语的具体含义的理解不够充分和及时。同时,网络语言中包含的大量专业技术词语,对中学生较单一的知识结构来说,充分认知存在难度。

4、中学生群体使用网络语言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三分之一的中学生表示使用网络语言完全是为了跟上社会流行风尚,尝试并追赶网络世界里的新兴事物。另有三分之一的中学生表示没有特别的使用动机,使用网络语言是随意行为。这都反映出中学生群体使用网络语言行为的任意性。从网络语言使用的跟风行为中透视出,中学生判别能力缺失盲目效仿。由于青少年的知识结构不完善、心理发展水平不成熟、社会阅历缺乏,他们对新生事物缺乏理性的识别能力,在接受新生时却很少去质疑,而是不加思考的接受甚至模仿社会流行的行为。在没有真正认识网络语言的前提下,广大中学生跟风式的接触和使用了这一新生的语言形式,这将不利于网络语言传播的规范化发展。

5、中学生群体的网络文明意识已初步建立。调查表明,中学生在网络文明遵守上体现出一定的网络道德素养,崇尚文明、平等、的交流原则。大多数中学生对网络语言传播中出现不文明字眼现象表示反感,认为有必要建立道德规则来规范网络语言传播行为,抵制不文明网络交流行为。2001年底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共同推出并大力宣传并倡导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在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下,中学生群体已逐渐树立了网络文明意识,培养了网络道德观念。

从中学生接触网络媒介和使用网络语言行为的特点,表现了中学生群体的网络素养尚处于养成阶段,但可以预见,如果加强引导教育,中学生群体的网络素养总体发展趋势是好的。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从中学生网络语言传播行为中折射出的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中存在问题。例如,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这样一个身体发育超前而心理成长滞后的时期,生理、心理时时处处表现为矛盾的交织和冲突。心智上的不成熟带来的认知判断力低下可能让未成年人在面对网络环境中的新生事物时,一味地接受,极易被网络语言消极面影响。同时,中学生群体自身创造的亚文化也直接影响到其网络媒介素养。中学生亚文化消费观念以追求潮流时尚为主,网络语言的盲目使用,可能导致对传统语言形式的排斥。对网络语言和符号简化形式的推崇,可能导致中学生对基本读写能力培养的抵制,而造成未成年人的思维和逻辑能力下降。总之,中学时期是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应关注中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积极引导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全面提升。

六、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思考

通过对成都市中学生接触网络媒介、认识和使用网络语言行为调查结果的分析,窥一斑见全豹。我们认为在人们逐步走向“信息化生存”的今天,未成年人必须积极参与到与网络相关的活动中才能更好的发展自我。这一事实对目前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尝试提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培养的创新路径,认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培养应改变过去限制、消极的教育模式,开拓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以自主性教育为主的培养方式。

发展自主性网络素养教育模式的基础是教育观念在应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体地位, 提高其个体对网络的认知能力。认知是行为的基础和内在动力,是促使观念形成的基础。传统的网络素养教育未成年人被视为被塑造客体, 按成人的主观意志来灌输知识和塑造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念, 使未成年人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 教育的内容难以内化为未成年人自身的行为和观念。在当今开放、多元的网络空间, 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教育如果再以“堵”或其他强制性的方法要求青少年遵循某种统一的价值观或放弃某种价值观,选择这种行为或禁止那种行为, 都是相当困难的。因而网络素养教育要充分发挥青少年的主动性, 强调未成年人的实践、体验和创造的过程, 通过民主的讨论、辨析的形式, 培养其价值判断与认知能力,使其学会判断、评价和选择, 面对网络复杂的环境, 能够理性认识,趋利避害。转变教育观念,创新培养路径,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模式创新任重道远。

★ 完善证券侵权民事司法制度

★ 完善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 家庭教育与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

★ 完善水利工程档案管理论文

★ 语文新课程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论文

★ 浅议在校未成年人人身损害赔偿问题论文

★ 浅析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研究论文

★ 刑事申诉状范文

★ 刑事法律援助制度问题及对策论文

★ 未成年人法律征文

网络语言传播与未成年人网络素养论文 篇2

关键词:网络传播,大学生,媒介素养

引言

“全球化”已经成为人们最为根本又无可逃避的现实, 人们进入了全球传播时代, 这一时代肇始于19世纪以来的电子媒介的发展, 兴盛于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大发展, 这一时代的社会交往出现了虚拟化和全球化的特征, 也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 各种思潮、观点蜂拥而至, 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 尤其是现代西方思潮以网络媒介的方式进入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并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而全球网络传播的技术基础在于电子媒介进一步发展, 尤其是各种新技术、新媒体的产生, 使得全球网络传播更具复杂性和多元性。

一、全球网络传播中的新媒体影响力

(一) 全球网络传播的特点

全球网络传播是合成名词, 包含“全球传播”和“网络传播”两个方面, 事实上这二者是交织和渗透发展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接入国际端口, 一个真正的超越“物理国界”的全球性传播网络形成, 因此, 全球传播经历了印刷媒介时代、电子媒介时代并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形成了现代传播的新模式———全球网络传播。全球网络传播在全球治理和全球民主政治实现过程中, 构建全球公民社会会使民族国家主权意识弱化, 同时也会带来文明冲突, 对传统的价值观产生冲击, 同时, 国家对传播的限制极大减少, 传播能够得以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而网络作为全球传播的载体, 与传统媒体相比, 在实效性、交互性、针对性、广泛性方面更强, 而且由于网络传播的多媒体方式使数据、文字、声音及图像融合形成了强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在全球网络传播过程中, 新技术和新媒介发挥了重要作用, 也正是由于工具的改变, 使人们的接受方式产生了巨大变革。

(二) 全球网络传播改变了大学生的信息“接受”方式

工具远不仅是指使任务更容易完成的某种东西。工具还可以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改变完成任务的方式 (甚至是任务本身的性质) , 甚至能够引发我们未曾想象到的广泛的社会变化。[1]新媒介就是对传统交流媒介的一种变革, 是引起广泛社会变化的新工具, 这里涉及的新媒体主要指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新媒体。应该说, 新媒体是一个内涵不断变迁的概念, 具有极大的弹性及时代性,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 其外延也在不断扩大。[2]作为一种交流工具, 它主要经历了书写、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电子邮件、手机短信、互联网等形式。目前而言, 我们所说的新媒体主要指互联网、手机及数字电视。

1. 新媒体链接全世界, 传播迅速、范围广。

信息技术产生以来, 各种新技术及新媒体带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信息时代, 或者称之为信息社会、网络时代 (社会) 、虚拟社会、比特时代。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说:“信息时代, 也就是电脑时代, 显示了相同的经济规模, 但时间和空间经济的相关性减弱了。无论何时何地, 人们都能制造比特, 例如, 我们可以在纽约、伦敦和东京的股市之间传输比特, 仿佛它们是三台近在咫尺的机床一样。”[3]因此, 新媒介使得全世界的各种思潮、观点以更加迅速的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 影响着世界不同地方的人们的思想。而就当下而言, 微博是一种网络新媒介, 它使得人人都是记者, 能够通过分享机制随时随地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 使信息传递呈现几何级增速, 许多重大事件的产生都与微博的推动有关, 比如“占领华尔街”、“英国伦敦骚乱”等事件升级都与微博的推波助澜有关系。大学生可以通过登录各种学术网站、学术论坛、专业聊天室, 与来自世界各地学者以及知识分子进行思想交流, 同时, 大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链接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 及时、方便且快捷地获取国外最新社会思想、思潮、动态。

2. 新媒体促使“个人抬头”, 消解权威, 强调个性。

在传统媒介环境中, 一般大众是讯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新媒体有着极强的交互性、个性化, 与传统的电视由成人掌控相比, “新媒体是互动的, 可塑性高且控制权分散。新媒体拥有极为珍贵的中立特性, 故可以做我们想要它做的事”[4]。“孩子在互联网上不再是被动的观赏者, 相反他们居于主动的地位。他们不仅观赏, 更热情地参与, 他们真切地在网络上探究、讨论、玩乐、购物、批判、调查、狂想、寻找及互通信息。”[5]同时, 互联网有着匿名性、虚拟性的特点, 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且大胆地参与各种社会西方思潮的吸收与批判, 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甚至有的人恣意享受“网络言论自由”, 传播或复制法律所不允许的各种不良思潮。因此, 新媒体所带来的个性化也让人陷入了深深的忧虑。当然, 这也与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不无关系, 后现代主义者眼中, 中心被消解, 引起了人们对传统权威合法性的怀疑。此外, 西方的人本主义观念在弘扬人性, 张扬个性的同时, 也片面强调了个人, 突出个人, 结果使得个人与社会相对立, 不仅危害了个体, 而且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3. 新媒体变革了单向传播, 创生了深度参与式双向传播。

传统媒介是单向传播模式, 而“网络世代的文化核心就是互动。今日的孩子已逐渐成为主动的参与者, 并摆脱昔日被动观看者的角色, 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6]因此, “在网际网络上, 每个人都是文化的制作者和参与者, 网际网络的目的就是建立传播沟通的桥梁, 回馈不断在使用者之间循环进行, 它最初的建构及而后的维护都不是依赖支援技术, 而是每一位参与者。”[7]可以说, 新媒体 (主要是互联网) “为普通大众丰富, 补充思潮的内容提供了可能”[8], 而在普通大众群体中最活跃、最积极、最具创新精神的就是大学生群体,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社会思潮走向大众化及平民化变得更为快捷。

4. 新媒体为大学生表达心声提供了个性化舞台。

“在网络上, 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同样, 作为社会交际的新媒体也被人誉为“麦克风”,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渠道, 传播信息在网络环境下变得轻松方便, 每个社会成员可以尽可能地参与信息的获取、加工和传播, 在微博上, 人们可能会不看清楚信息的内容, 一按鼠标“转播”就可以把任何信息传播给想要转播的人。网络世界为沉溺于物欲焦虑中的现代人搭建了一个平等对话、倾吐心声的栖息地。当然, 每个社会成员都可能成为意见表达的主体, 甚至成为驰骋网络风云的“意见领袖”。新媒体为大学生表达心态或心声提供了个性化舞台。所谓的心态或者心声, 是社会心理活动的个体化, 实质是社会意识通过社会思潮影响社会生活进而影响群体社会心理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

各种社交网络, 包括BBS、博客、微博、人人网及QQ群组, 既是人们了解世界, 学习各种社会思想、社会思潮的途径, 也是人们表达心声, 放飞心灵的舞台。一个人的网络心声, 既带有个体的心理特点, 也带有社会群体心理的一面, 而且群体社会心理的一面就受到了社会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经常通过微博、人人网、QQ等媒介用简洁的文字表达自己的心情状态, 或发表对某一社会热点或兴趣话题的看法。人人网是国内影响力极广的用户交流互动平台, 它通过“热点话题”可以将相似的“人人状态”进行归总, “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 尽管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但是不难从个性中看出群体的社会心理。而微博也可以通过主题词检索, 追踪到最新的热点话题或者寻找情感状态相同的人。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写照, 人们在现实社会里有什么心理活动, 都可以在网络世界得到展现, 而网络世界所展现的是人们真实的内心世界, 同时现实社会心理活动在网络社会的映射, 更反映了各种不同的社会思潮对人们情感行为的影响。有些社会“热点”或突发事件通过网络传递给大学生, 使得他们身处异地也能参与发表对热点或事件的看法, 甚至会激发网络论战, 形成一股强大的网络舆论势力, 影响和左右着事态的发展, 甚至影响政府的决策。西方某些敌对势力正是抓住了大学生这一网络心理特点, 通过互联网发布改头换面的各种有害思潮, 精心包装, 用大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传播, 妄图制造社会事端, 引发社会混乱, 我们不得不提防。

二、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的建议

(一) 媒介素养的核心是媒介伦理

媒介素养的核心是媒介伦理, 也就是如何合乎道德地使用媒介。媒介伦理既是针对使用媒介传播信息的人而言, 也针对使用媒介获得信息的人而言, 有一些媒体人不顾社会道德、职业道德的约束, 在各种媒体报道中宣扬西方的不良社会思潮, 毒害大学生, 败坏社会风气, 影响社会稳定。也有一些大学生通过各种网络技术越过网络监控去国外寻找各种不良的社会思想, 他们对国外的社会思潮过分崇拜, 以为凡是国外的思想都是先进的、科学的, 一派西奴化的嘴脸。

(二) 媒介素养的内容是信息素养教育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 西方社会思潮总是以一定信息的形式得以传播, 如何甄别和选择信息, 是现代信息社会人重要的素质, 也是媒介素养的基础部分。信息社会是信息为中介建构起来的社会, 无论技术、媒介还是网络承载的都是信息, 人们交流的内容也是信息, 信息无处不在, 无时不在。《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要推行国民信息技能培训教育计划, 提高全民信息素养。要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解决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所引起的利益冲突和道德困境, 能建立并维持信息社会新的道德秩序。

(三) 媒介素养提高离不开大德育教育

我国的德育是大德育范畴, 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心理教育。这里所说的德育就包含上述内容, 光有媒介素养还不够, 必须与大德育教育同步进行。这里包含四个方面的意思, 一是指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质, 目的是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防止来自于各种消费主义、实用主义及非理性主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二是指政治理论教育,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 用于提高一个人的哲学、政治等理论品质, 能够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 准确把握各种形态的西方社会思潮的实质, 辨别真伪;三是指法律法规意识, 是指一个人能遵守互联网规范, 准确把握网络言论自由的实质, 合理、合法地传播社会思潮;四是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 形成良好的网络心理, 避免成为网络暴民。

总而言之, 在全球化背景下, 现代西方社会思潮以新媒介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灌输, 我们要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或信息素养的方式规避各种思潮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为大学生创造良好成长环境, 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亚当.乔伊森著;任衍具、魏玲译;傅小兰、严正、汪波审校.《网络行为心理学——虚拟世界与真实生活》[M].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2][7]陈立思主编.西方社会思潮与大学生成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5月第1版.

[3][4][8]尼古拉.尼葛洛庞帝著, 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7年2月第3版.

网络语言传播与未成年人网络素养论文 篇3

在内容数字化的同时,阅读方式的数字化进程也明显加快,特别是电子阅读器的研发和商业化。在我国,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曾明确表示,将在中小学生中大力普及电子书包。

数字化传播的必要性

1. 未成年人已经成为我国网民重要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网民的数量增长迅速,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数据统计,截至2010年6月,我国未成年网民超过1.26亿人, 其中10-19岁的青少年网民达到1.22亿人,占网民总数的31.8%;10岁以下的低龄网民比例比2008年高出一倍多,超过420万人,约占网民总数的1.1%。从学历结构来看,初中和小学以下学历网民分别占到整体网民的27.5%和9.2%,增速超过整体网民。尤其是随着“80后”甚至“90后”为人父母,其子女接触互联网的机会有了更多的可能,也将使得未成年网民队伍日趋壮大。但有关调查也显示,未成年人对未成年人专属网站,如“中国少年先锋队网”“中国少年雏鹰网”等知之甚少,仅有两成多的未成年网民了解这类网站。还有一个现象,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推广网络课堂,但是调查显示,各地中小学的网络教学以及网络课堂的实际使用率较低。

2.网络时代,未成年人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家庭和学校的社会作用日益减弱,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式,以其超强的渗透性和独有的信息传播效果对未成年人产生重要的影响:网络对外来文化无鉴别地吸收和传播为当代未成年人的政治、社会文化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网络的规范、健全程度对身处其中的未成年人造成的影响也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即造成的影响是积极的道德同一性亦或是道德行为的偏离;虚拟网络社会创造的是一种游离于现实的隐形化交际群,由此造成的行为规范化及控制化的弱化也值得关注。

3.网络内容良莠不齐,尤其需要优秀的未成年人文化产品

社会各界需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认知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这是保障他们健康上网的重要条件。出版作为精英文化的代表之一,更应该在数字化的世界中提供丰富科学准确的知识,提供更多优质的,符合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特征、审美趣味的服务,使网络不仅只是一个娱乐的工具,更是享受新的阅读方式、愉快互助学习的场所,帮助未成年人感受数字化的美好,并健康成长。在推进数字化的过程中,优秀的未成年人文化产品数字化传播的必要性也日渐显现。

面临的主要问题

1.对数字化的本质规律认识不到位

虽然世界范围内数字化已开展了很多年,但仍然有许多人或者只把它当作一句口号,或者当作形象工程来建设,建成后或更新缓慢,或处于休眠状态,无法真正进行未成年人文化产品的数字化传播。我们认为未成年人文化产品数字化,其总体特征应该是海量的内容在丰富多彩、个性化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下,以使用的便捷性为未成年人的文化消费服务。对出版业而言,是其在发展过程中,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对其产生的冲击,促使原来出版形态发生变化。这其实是一种结构性的变化,结构的不同,导致其本质特征和运作规律也必然不同。

2.动力不足,缺乏有远见的规划

很明显,传统出版仍有较大的市场和吸引力,特别是在少儿出版领域,更是已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纸质图书的阅读习惯延续了千年,成为国人难以舍弃的阅读方式。特别的例子是,目前我国的很多阅读推广人和机构,也是极力向“比特一代”推荐“纸的经典阅读”,而不惜贬低数字阅读为“浅阅读”。就未成年文化产品数字化而言,据我们了解,到目前为止,国内也还没有一家专门从事这方面数字化的出版社。传统出版社的数字化出版行为多是偶发的、局部的,作为传统出版的补充而受到关注的,多数缺乏有远见的并且操作性较强的规划。

3.资金不足,国有资产投入有风险

数字化对出版单位来说,意味着更多的资金投入、更优质的产品服务和更完备的产业链。传统的出版单位需要建立一支精业务,懂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需要进行产业联合,创造资源的聚合效应,实现满足数字出版的海量内容;需要架构创新性服务平台;需要建立面对读者的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库等。我国出版企业多属于国有企业,负责人对国有资产负有保值增值的现实责任,面对新兴的数字化出版,在投入巨大而产出前景还不明朗,缺乏有效的赢利方式的情况下,大多数出版单位显然不敢贸然投入大量资金。

4.信息化水平低,人才缺乏,从事未成年人文化产品数字化的人才尤其紧缺

在信息化过程当中,数字鸿沟(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和使用的差距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人才储备方面,我国也处于弱势,有数据显示,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每年至少存在100万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缺口和20万软件人才的缺口。未成年人文化产品涉及青少年认知、音乐、动漫、影视、游戏、阅读等多方面,是典型的跨媒体项目,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更高,而培养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及构建由这些人才组成的团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加上未成年人文化产品数字化本身也还处于摸索阶段,没有现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人才紧缺成为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

5.未成年人文化产品数字化传播存在技术壁垒

在文化产品数字化的进程中,不少人认为技术不是问题。但未成年人文化产品数字化后所需的存储空间较一般文化产品数字化后所需的存储空间大,设备的运算性能较一般文化产品要求更高,相应的,所需的网络传播带宽也较大。在目前的网络速率下,使用数字化未成年人文化产品需要花很多时间在等待下载完成或在线缓冲中,很难得到畅快的欣赏或阅读效果。

另一方面,目前主流的电子书阅读器主要针对成年人的阅读习惯而设计,比如采用E-INK电子墨水屏的电子书,只能显示黑白的文字和图片,分辨率较低,无法完美呈现未成年人文化产品的内容。彩色电子墨水虽然已经研制成功,但还处于测试阶段,对数字化未成年人文化产品的呈现效果仍是个未知数,且新产品的售价肯定不菲。而现阶段能对数字化未成年人文化产品提供良好支持的便携式多媒体终端不仅售价惊人,无法普及,而且其中的未成年人专属应用程序娱乐多于阅读和学习。因此大多数人只能选择在携带不方便的电脑上使用数字化未成年人文化产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未成年人文化产品的数字化。

6.未成年人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数字文化产品传播的滞后

未成年人自身特点制约文化产品数字化。婴幼儿时期的未成年人无法独立操作数字化终端,只能使用传统形式的文化产品。学龄期的未成年人由于自制力差,长时间使用数字化文化产品容易造成身心伤害,如长期使用电脑会造成鼠标手,长期使用便携式终端会造成听力、视力损害等。互联网是个相对自由的平台,信息量大,内容难免良莠不齐,未成年人缺乏甄选辨别能力,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此外,由于目前的数字化终端基本上都是多功能的,其中娱乐功能尤其强大,未成年人常利用家长或监护人对设备的不了解或不知情而过度使用数字终端。因此,大部分监护人对未成年人接触数字化文化产品采取了严格的控制和监管措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字化文化产品的传播。

构想与建议

在全球内容产业如火如荼开展数字化转型的情况下,面向未成年人这一特殊消费群体的文化产品的数字化传播,一定会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问题,因而所有问题都需要我们加强研究,作出有远见的规划,然后谨慎实践。

1.加强对数字化运作特征、精神本质的了解和体认,减少传统思维习惯的干扰

现在传统出版人当中有很多人谈论或讨论数字化,就童书出版界来说,1997年,海飞就提出:“少读工委将与国内有关部门合作,尝试筹建中国少儿出版新媒体应用技术协会或小组。”但是就我们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很多人对数字化的认识只是浅尝辄止,因此我们建议,为了更好地推动未成年人文化产品的数字化传播,传统出版人应加强对数字化运作特征、精神本质的了解和体认,否则在我们努力推进数字化的过程中,不论是选择、判断还是决策,时不时就会有来自传统运作方式的思维习惯来干扰我们的选择、判断和决策。

2.在娱乐性和愉悦阅读之间寻找平衡,作出有远见、有创意的数字化规划

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显示,娱乐功能特别是游戏、网聊、音乐、博客等一直高居前列,iPad之所以广受青少年喜爱,也在于它的娱乐性和互动性,然而也正是这一点颇受未成年人监护人的诟病。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而言,学习和阅读当然应该是愉快的,但它们当然也不仅是纯娱乐的。我们应该思考和实践的是,如何在娱乐性和学习、阅读的愉悦性之间找到平衡。我们应该在充分了解“比特一代”未成年人需求的基础上,按照数字的精神本质和游戏规则,作出有远见的有创意的、却又符合本阶段情况的规划,这是我们传统出版人的当务之急,而不是简单地为数字化而数字化,更不能当作“形象工程”来操作。

3.构建合适的基础性机制来实践未成年人文化产品数字化传播的需要

除了有合适的规划,我们还建议,应该构建合适的基础性机制来克服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机制既应是大部分文化产品数字化所需要的,也应是推动未成年人文化产品数字化传播所适用的。

(1)孵化机制。对传统文化产品进行数字化转型而言,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孵化机制。创意要转换为产品,需要提供相应的实验、实践平台,设立项目基金予以扶持,最终实现优秀有创意的项目带动整个产业发展。孵化机制的真正意义就在于,有了创意还需要后续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不然刚下的蛋会因为丢在保温箱外而失去成长机会。另一方面,受众阅读习惯的培养和改变,也是孵化机制中的一部分。阅读方式的改变,仅凭几个出版单位的宣传,并不能充分地引起注意并改变。这里也需要政府机构通过行政手段,特别要通过学校这个途径,在教材或者相应练习中率先实现数字化,从而让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接受这种阅读方式,进一步接受除教材之外的其他知识内容的数字化产品。

(2)新型的内容生产机制。数字化相对于纸媒而言,很重要的一个表征是流程的再造。在实施流程再造前,我们需先明确总体发展和市场导向的目标,而后重组业务流程,实施资源的集成化运营,将自有版权资源数字化,或者直接购买数字化资源,为开展基于数据库管理的数字化打好基础。未成年人的文化产品内容有其特殊的性质,以少儿百科知识为例,其中许多知识都是属于公共领域,不受版权独有性约束,各家出版社都可以轻易从网络上收集资料,但整合这些内容的编辑形式、平台的建设,以及内容的原创部分却为作者所有。这部分的版权应该得到有力的保护。

(3)技术合作机制。数字产品产业链建立的前提需要重塑角色定位。单独的供应商,不管是内容的还是技术的,不能独立完成满足用户需求的重任。因此,建议政府部门积极鼓励出版单位与数字技术公司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出版单位自身也要摆脱单一的以自己的利润投资数字出版的做法,尽量利用外部的资金进行新业务模式的探索,甚至与数字技术企业组成合资公司,利用双方的优势,互利共赢地开展数字出版业务,这也有利于形成新的赢利模式。

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与对策 篇4

互连网的发展速度是传统媒体望尘莫及的,互联网用户4年时间就达到了5000万,而电视用了,无线电广播用了38年。据新华社1月3日消息,全球网民7月到207月增加了94.2%,至2991年7月将达6.99亿,全球与因特网相连的主机达7.24亿台。我国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连网,据中国互连网休息中心(CNNIC)201月17日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连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止年12月 31日,我国上网计算机约292万台,上网用户约2250万人,CN下注册的域名总数为122099个,WWW站点数为265405个,国际线路总容量为2799M。互联网的功能虽然众多,但大部分网民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据美国飘氏人民与报刊研究中心1998年7月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称,有大约3600万美国人每周至少上网查找新闻一次,占美国总人口的20%。CNNIC2000年1月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7.97%用户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各方面的信息,65.52%用户上网获得的最主要信息是新闻。由于网络用户的激增和网民对网络信息的依赖,又由于网络传播具有开放性和无阻碍性的特点,虚假信息的发散就极其快捷广泛,其后果轻者毁人名誉,骗人钱财,严重者可能引起经济恐慌,政局动荡。上述Internet Wire 发布的虚假信息,使Emulex 公司的股价一小时内从前一天收盘时的113.06美元暴跌至43美元,同类公司的股票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在我国,因在网上发布、传播虚假信息造成名誉权侵犯、财产损失而诉诸法律的事件时有发生。

网络新闻传播结构的构建与分析 篇5

关于网络传播的结构与模式问题,一直是那些试图建立网络传播理论框架的人们所关注的话题。但是,网络传播本身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它是大众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结合体。从广义上看,内容传播、服务推广及商品交换等都可看作是网络传播中的组成部分。在这样的前提下,要完整地描绘出网络传播的结构,是极为困难的。

在这里,我们不妨将视角放在网络中内容的生产与传播过程中的结构问题上,主要研究网络新闻传播的结构问题。这样可以避免涵盖面过广,从而有利于结构模型的构建。

我们将网络新闻传播结构定义为,网络新闻传播各要素的关系构成方式与运动方式。即,传播者、受众、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环境等的相互作用方式。

网络新闻传播中,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内容在进行传播,一种是信息流,一种是意见流。在这里,信息是指那些由各种组织或个人发布的纯新闻或信息。意见则是指由信息所直接激发的主观认识与观点,类似于美国社会学家罗杰斯所说的“影响流”,而并非网上所有的意见,因为我们的研究领域限定在新闻传播,所以有必要对意见的范围也有所限定。

新闻信息的传播与意见的传播虽然有极大的相关性,但是,它们的传播结构应该分别来研究。信息本身是触发物,而意见是触发结果。但是这两者并不一定是结伴而行的。信息的栖息地与意见的栖息地往往是有偏离的,这种偏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意见的流动过程。从发布方式看,信息与意见虽然都采用同样的技术渠道,但侧重方式不同。此外,信息对个体所起作用主要由信息发送者、信息内容、信息渠道及信息接收者之间的关系决定,而意见对个体起作用的过程,还要取决于个体的内因,以及个体在网络中所处的意见场,形成过程更为复杂。

研究网络新闻传播的结构具有以下意义:

(一)便于认识网络中信息与意见的运动过程

一条信息或意见从被发布到网上起,就会获得某种状态:或者永远停留在原始状态,成为“死”信息,甚至可能从网上永远消失;或者进入一种活跃的流动状态,在网上广为散布;或者进入一个生生不息的循环中,产生持久的影响。不同信息在网络中的命运,自然首先取决于信息或意见内容本身的性质。但是,一个内容所处的传播结构也是不可忽视的。有些传播结构可以促进信息或意见的畅流,甚至使一些信息或意见产生超出它自身能量的影响力;而有些结构则会阻碍信息或意见的流通。

因此,研究网络新闻传播结构,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预测信息与意见的运动过程,以便对它的走势做出判断。也可以帮助我们选择适当的结构来服务于特定的信息发布,使之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便于认识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各个要素及相互关系

如果仅从技术上看,网络的结构并不算太复杂。但是,在这样的技术平台上,传播活动却显得十分复杂,这是由于参与传播活动的诸要素在网络中作用方式的复杂性。建立网络新闻传播的结构模型,所要解释的就是传播的诸要素是如何共同作用的,它们又是如何影响信息的流动方向与方式,影响一条信息的生命周期以及它的传播效果。

(三)便于进行新闻传播效果分析

传播效果的生成与传播结构和社会结构是紧密相关的。因此,在各种关于传播效果的理论研究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很多研究者的假说都是基于一定的社会结构和传播结构的假设。

例如,“魔弹论”的理论基础是“大众社会论”。这种理论认为,现代社会生活破坏了传统社会中的等级秩序和密切的社会联系,使社会成员变成了均质的、分散的、孤立的“原子”,个人在获得了自由的同时也失去了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为参照径流,失去了传统社会结构对他们的保护,这种状况,使得他们在任何有组织的说服或宣传活动面前都处于孤立无援、十分脆弱的状态。①这也就是大众传播得以趁虚而入的重要原因。

而“有限效果”理论,则具体地研究了传播结构。提出了传播的“两级”与“多级”模式。从而在这样一种结构框架中找到了影响传播效果的一些具体因素,例如,意见领袖。

不管每一种传播效果的理论假说是否最终能被人们接受,我们都可以看到,不少假设与对传播结构的假设是相关的,每一种传播效果假说是它所依赖的传播结构的一种合理的解释。因此,尽可能准确地去构建传播结构模型,才能更充分地认识传播效果的发生机制。

通过抽象出网络新闻传播的结构模型,我们有可能了解到,网络信息是在哪些环节,对哪些对象起作用,其作用的程度如何,其他要素又是如何参与到作用过程中。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对传播学中一些较有影响的有关传播效果的理论假说进行一些分析。

二、网络新闻传播中的信息传播结构

网络新闻传播结构的构建与分析 篇6

如电脑性能、网络连接速度、浏览器页面大小、分辨率、色彩、字体、字号等。这些因素影响到接收者能够接收哪些信息,接收信息的质量。

电脑使用习惯

如信息接收者是偏好使用键盘还是鼠标,他上网的地点主要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这些因素都会对信息接收发生作用。

(2)层次结构的效率

在层次结构中,信息发送者会希望所有信息都能被接收者接触到、接收到。但是,由于网络阅读是一种高成本的、快餐式的阅读,要做到每一个接收者接收到所有信息是很困难的,在一些大型的网站,甚至是不可能的。所以信息发送者的目标,最终是让接收者以最小的代价接收尽可能多的信息,也就是提高层次结构的效率。

层次结构的层次级数与每一层信息的数量的关系,是决定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层数越多,则到达末端信息所经过的路径也越复杂,但这并不符合一些人的阅读习惯。在高层次的页面放的信息数量多,则信息的曝光率较大,但这不意味着所有这些信息都会被接收,也不表明这样的信息传递效率最高。因为这种情况下,接收者要在一定数量的信息中做出选择,选择同样需要时间。另一方面,在首页等高层页面放的数量较少,位于这些页面的信息被接收的可能性较大,但位于低层页面的信息则可能就会陷入无人理睬的境地。合理的分配,才能够带来较好的效率。实际上,这种效率仍然与信息接收者的接收心理与行为结构有关。

层次树结构依附的信息发布主体是网站,因此它是一种点到面的信息传播方式。同样,它所提供的是多通道出口。

(二)信息流动结构

从信息发布者的角度看,他们发布信息的目的,是希望它能进一步的流动,以达到广为传播的目的。信息能否流动,流向如何,取决于以下因素:

信息本身价值

一条信息越是与信息接收者的价值判断与取向相吻合,就越有可能得到接收者的认可与提升。提升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网络使之流动,继续广为传播。

由于大多数人对于信息的判断标准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因此,一些信息会同时被很多人提升,它们在网络的流向更加多元,流量也更大。

信息所处的发布结构

正如前面所指出的,信息所处的发布结构,直接影响到一条信息能否被人们接收,同样,它也会影响到信息能否顺利地进入流动。一般而言,在直线式的发布结构中,信息流动的动力较小,而在队列式与层次式的发布结构中,由于接收者数量更多,面更广,因此,流动的动力较强。

信息发布者的质素

信息发布者的形象定位,它的知名度、访问量、可信度,以及它的整体风格等,都会影响到他所发布的信息能否广为传播。同样的信息,在不同的网站上命运完全不一样,这里面,就有信息发布者的质素的作用。

信息接收者的过滤

信息接收者的过滤,不仅是价值判断的过程,还有其他内因参与作用,例如个人当下的心境、需求、兴趣等。

信息的流动,实际上就是信息在网络中的不断复制过程。信息的流动结构也就是信息的复制与传播途径。从手段上看,它是网络的各种应用技术的组合。主要包括:

WWW网站;

电子邮件;

FTP;

聊天室与BBS;

ICQ。

从技术上看,不同的途径,都存在着推动或阻止信息流动的可能。

例如,WWW网站,促进流动的方式是转发,使信息进入自己的信息资源系统中。而阻止的方式是删除某些信息。

在网络中,信息的流动通常是一个网状渗透型结构。它沿着网络的物理结构渗透,在这个渗透过程,信息本身不断复制繁殖,形成分流,最终呈几何级数的增长。而复制是在进入到新一轮的发布过程同时完成的,即以直线式、队列式和层次式等方式进行再次发布,开始它的下一个生命周期。因此,信息的发布结构会不断地对于信息的流动起作用。

互联网本身的网状物理结构,使信息流动的路径变得多样化。从物理结构上来说,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联接方式可以极为丰富。如果一条信息自身具备流动的能量,那么要切断它的流动途径,是极为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这也是有人认为网络里不再存在“把关人”的理由。但是传播学中的“把关人”理论是指媒体的把关功能。从网络信息的流动结构来看,不可把握与控制的是信息流动的方向,但是正如上面指出,每一次信息的扩散,都是一次信息的复制。而这个复制是由人来操纵的。这个操纵就是一次把关。对于媒体来说,也不例外。所以不能否认媒体的把关功能。但是另一方面,虽然每个个别主体可以在信息流动的过程中起作用,从总体看,信息流动的确不是由任何个别主体所能完全控制的。

信息的流动过程虽然是以复制为基本方式,但是,在复制过程中,存在着信息衰减、变形的可能性。

信息衰减指用片断、局部的方式对信息加以复制。这种简化通常是由于以下几种原因:

网络语言传播与未成年人网络素养论文 篇7

一、网络语言传播现状

据《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 截至2015年6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势必导致网络语言的加速传播。

2010年11月10日, 网络热词“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一向以严肃严谨著称的《人民日报》采用如此“潮”的标题, 立刻引发如潮热议。对此, 网友则大呼“标题给力”。

2012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毕业典礼高艳东老师用到了“高富帅”、“伤不起”、“打酱油”等网络词汇, 引得学生捧腹大笑。

2014年11月27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关于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通知》, 针对节目中语言不规范的问题, 封杀广电节目中的网络用语。

2015年10月15日, 教育部发布《2014年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我国自2006年开展年度新词语调查, 近10年中一共提取年度新词5264个, 这些词语记录下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一叶知秋, 大量的个例已经反映出网络语言在大众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网络语言的传播方式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写照。网络语言的传播方式是研究人们如何获取和表达网络语言。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所以网络语言的传播和交流正在不动声色地影响着大众的生活。人们日常使用的网络语言大多来自网络, 由于网络具有不同的应用类型, 人们获取和传播网络语言的渠道和方式也不尽相同。

1.信息获取类。 (1) 搜索引擎。截至2015年6月, 我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5.36亿, 使用率为80.3%, 搜索引擎是网民使用的搜索工具与信息平台, 需要大众的参与, 这就加快了信息的流动和传播。搜索引擎也会对一些网络用语进行释义或引用, 搜索引擎提供的信息和引擎上的广告信息都会有网络语言的身影。 (2) 网络新闻。截至2015年6月, 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5.55亿, 网络新闻是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应用。专业的新闻网站或各种浏览器每日都在提供新闻资讯。达到了“秀才不出门, 全知天下事”的效果。一些网络明星的事迹或者荒谬的事件容易被网友用来评论, 从而促进了网络语言的形成与传播。比如“我爸是李刚”、“一百块都不给我”、“我和你什么仇什么怨”正是网友为迎合一些网络新闻而创造出的网络语言。

2.交流沟通类。 (1) 即时通信。截至2015年6月, 网民中即时通信用户的规模达到6.06亿。以腾讯为首的各种即使通讯工具受到了广大网友的热捧。各种通信工具使我国各地的网友得到很好的交流, 比如QQ就有和好友进行交流, 信息和自定义图片或相片即时发送和接收, 语音视频面对面聊天, 聊天室等功能, 其功能非常全面。这种通信工具主要是靠文字和语言交流, 在网友的交友和聊天过程中, 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网络语言的传播。 (2) 微博。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 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 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与传统博客相比, 以“短、灵、快”为特点。微博是一个可以发布或者浏览别人信息的平台, 微博的信息共享比较便捷, 网友可以转载或评论信息, 微博环境发言较为自由, 参与人数多, 是网络语言传播的重要平台。

3.网络娱乐类。 (1) 网络游戏。截至2015年6月, 网民中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3.80亿。网络游戏的是以游戏客户端软件为信息交互窗口的旨在实现娱乐、休闲、交流和取得虚拟成就的具有可持续性的个体性多人在线游戏。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必然会有窗口交流, 游戏玩家为节省时间, 较喜欢用简短的网络语言概括想表达的意思。例如“秒杀”一词随着2000年发行的一款回合制网络游戏《石器时代》传入中国并被发扬光大, 表示游戏中在极短时间 (比如一秒钟) 内解决对手。“Boss”一词用来形容在电脑游戏中出现的巨大有力且难缠、耐打的敌方对手或者NPC怪物。而这些词汇已为大众所广泛使用。 (2) 网络文学。网络文学是以网络为载体而发表的文学作品, 以网络原创作品为主, 体裁以小说为主。借助于强大的网络媒介, 网络文学传播迅速, 阅读量大。为了迎合大众网民的口味, 许多网络文学作家在作品中加入网络语言, 这也成为了网络语言传播的方式之一。 (3) 网络视频。看网络视频是人们用来放松消遣的好方式, 网络视频中的游戏视频、新闻资讯、综艺节目、自拍DV等运用语言和画面来吸引网民的眼睛, 目前已经是仅次于网络音乐的第二大休闲娱乐类应用。

三、网络语言传播中的弊端

在网络语言肆无惮忌的飞速传播中, 网络语言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这些弊端影响多个主体和领域, 对个人、社会、国家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这也是国家频频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清理和规范网络语言的原因。深入研究网络语言的弊端才能对症下药, 提出规范网络语言的相关方法。

1.形成语言暴力。语言暴力主要表现在恶意散播谣言、肆意谩骂他人和恶意人肉搜索。网络语言可通过社交软件、论坛等平台传播, 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时效性强等特点。

2.网络语言影响沟通。网络语言在生活中的大肆应用影响了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学生是网络应用的主体, 大量网络语言和网络文学的传播影响了他们文章的写作。2009年05月18日, 新浪网一则名为“小学生用网络语言写作文家长读5遍看不懂”的新闻引起热议。家长称看不懂孩子的太空文, 孩子则称家长老土。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学生对网络语言不分场合地应用, 影响了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3.网络语言降低网民素质。日常生活中因为有道德和法律的约束, 人们讲话较为谨慎, 措辞文明。但因为网络语言在网络平台中的传播不受监督, 网民可以较为放肆地宣泄个人情绪。在贴吧或微博的评论中, 不乏有网民运用性质恶劣的网络语言对他人进行侮辱谩骂或者人身攻击, 用词品味低下, 网络的低约束力降低了网民的素质。

四、规范措施

网络语言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但对网络语言的传播必须实施相关措施, 减少低俗语言的传播, 不能抱有“树长大了自然直”的观念。如果不对网络语言的传播加以规范, 网络语言带来的危害则绝不会根除。要在传播源头和传播过程中对低俗的网络语言加以规范和制止。

1.学校肩负重任。学生在网络语言的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规范学生使用网络语言, 学校肩负重任。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网络法律意识的教育, 开设相关课程或讲座、举办网络法律知识竞赛、组织“文明上网”相关签字活动。提高学生对网络语言的分辨能力, 培养学生在互联网上的语言责任感, 培养学生对不良网络语言的批判能力, 教育学生在交流中有选择性地使用和传播网络语言。

2.国家出台法律。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网络语言的传播也要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国家应出台相关法律, 禁止恶俗网络语言的传播, 规定可传播的网络语言的类型和性质。对于恶意传播不良网络语言的网民, 要制定明确的惩罚标准, 依法治网。

3.技术过滤语言。对待低俗网络语言的传播要“防患于未然”, 要在网络语言传播之前对用户资料和语言进行扫描和查询。由于技术的局限性, 查询不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但学校中的校园网学生实名制认证可以使学生在发表言论时控制自己的行为, 提高责任意识。此外, 国家还应加大科技研究, 完善我国网络的信息过滤系统, 自动过滤低俗网络语言, 对网络语言的传播起到更好的监测作用, 净化网络环境。

五、结论

网络语言是科技的产物, 网络语言的传播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体现, 这是自然规律。但如果任由网络语言传播, 必然会影响社会发展。所以, 要在尊重规律的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认可健康的网络语言的传播, 同时, 及时发现网络语言传播中的弊端并寻找解决方法, 规范网络语言, 使网络语言更好地发挥其价值。

摘要:网络语言是时代的产物, 其传播和发展势必会影响大众的社会活动, 其在传播中造成的弊端亦会带来影响人们交流、阻碍网民素质提升等问题。本文分析了网络语言的传播现状, 研究了网络语言的传播方式, 总结了网络语言传播的弊端, 最后归纳出规范网络语言传播的措施。本文旨在减少网络语言在传播中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使其在传播中发挥积极作用, 实现网络语言的价值。

关键词:网络语言,传播,弊端,规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草泥马屌丝等网络粗话非治理不可[N].中国日报, 2015-10-15.

[2]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国网信网, 2015-07-23.

[3]杨章伟, 苏萧, 江峰.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 (3) :86-89.

[4]安志伟.论当代网络语言的社会影响[J].理论学刊, 2010, (4) :114-116.

网络语言模因传播的规范化探索 篇8

【关键词】图书出版;网络语言;规范化;模因传播

【作者单位】金枚,赤峰学院文学院。

为了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及健康发展,2000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从法律上明确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并通过规范字词典、学校教育、国家公共媒体和图书出版等来推行这些规范,但该法没有提及网络语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实施的《图书出版管理规定》《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等指令文件,对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的语言使用都制定了相应的规范, 唯独对网络语言至今尚无明确具体的法规。

当今网络时代,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很难完全脱离互联网。面对充斥人们生活各领域的网络语言,汉语语言学界提出了各种主张。闪雄认为网络语言破坏了汉语的纯洁性,应尽早规范;于根元等主张对网络语言的规范管理应进行监督和引导;戴耀晶等主张对待网络语言要宽容,不要忙于下结论[1]。出版业作为国家的语言窗口,对网络语言该采取怎样的规范化态度呢?迄今为止,仅见周冀[2]、张丽华[3]主张对不同出版类别的图书采取不同的处理态度。本文从模因传播的理论视角,探讨出版业对网络语言应采取的规范化态度。

一、网络语言模因传播的理论基础

网络语言是网络的伴生物,是广大网民在网上交流时创制、模仿或复制所采用的言语形式,是在标准语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语言。网络语言在交流频繁的网络世界大放异彩、传播流行乃至被收入汉语词汇,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语言模因传播的作用。

模因一词源于希腊语“meme”, 其义为被模仿的东西, 由“gene(模仿基因)”一词仿造而来。《牛津英语词典》把“meme”定义为通过非遗传的方式, 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的文化的基本单位。何自然第一次把“meme”引进中国,译为模因[4]。

Blackmore认为模因的判断依据是模仿,只要能够通过模仿得以复制的任何信息,均可称之为模因[5]。那些能产性高、生命力强,在一定时期内得到广泛传播,在复制传播的激烈竞爭中取胜的模因被称为强势模因;而那些能产性低、生命力弱,在复制传播中随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出大众视线的被称为弱势模因。强势模因与弱势模因的形成往往是模因传播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个对文化进化传承规律进行阐释的新理论就是模因论。模因论被哲学、语言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很多学科引入研究。

从模因论的视角看, 网络语言本身就是模因,网络语言的模因特质揭示了语言传播的规律——模仿、复制与传播,模仿性、复制性和传播性是语言模因的三大特性[6]。那些复制传播范围广的强势模因就是所谓的网络流行词/语。这些网络流行词/语一般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体现社会潮流,迎合网民心态,具有时尚前卫、独特实用、形象简约等特点。 强势语言模因因网络的互动性、广泛性、及时性特点而被不断效仿、复制和传播。强势模因集中体现在一年一度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和商务印书馆等单位主办的“汉语盘点”活动中公布的十大流行语、十大网络词语以及十大时代新词中。例如“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等成为2015年度网络流行语。而那些昙花一现的、传播范围窄的、很快被淘汰的网络用语就是所谓的弱势模因。传播范围广的强势语言模因会对社会交际语言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这就需要相应的语言规范从外部来抑制恶性语言模因的复制,促进良性语言模因的传播,让语言健康地发展下去。

二、网络语言模因传播规范化的原则

从外部来抑制恶性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首要手段就是立法。然而迄今为止,我们只看到《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 草案) 》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两个地方性法规,规定新闻报道除需要外,汉语文出版物、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学校教育教学“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言”。那么,什么是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什么是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呢?

汉语普通话规定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如鲁迅、老舍、茅盾、赵树理、毛泽东等人的作品无疑是现代汉语语言应用典范的样本。早在20世纪50年代,汉语语言界就提出要维护汉语的纯洁性,但如果把语言的纯洁性理解为一种与外部世界隔离的、不与时俱进的“无菌世界”就是狭隘的语言纯洁观,就必须坚决摒弃。语言是为社会交流服务的工具,社会发展了,语言也要发展,语言规范要随之发展。

语言是发展的,汉语当然也要不断地演化发展。纵观汉语发展的历史,汉语总是从语言接触、科技发展和时代内容中汲取有益的东西从而得以发展。同样,在网络时代,汉语自然会汲取有益的网络语言从而丰富自己。由于模因传播的作用,网络垃圾语言泛滥成灾,对现代汉语尤其是对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青少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模仿能力也强,喜欢时尚、流行、新奇、脱俗的网络语言[7],是模因传播的主力推手,但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在尚未完全掌握规范汉语的情形下, 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冲击规范的汉语表达,如果得不到规范,其势必影响青少年的语言习惯[8]。简而言之,趋利避害是网络语言模因传播规范化的总原则。

三、网络语言模因传播的规范化建议

怎样才能趋利避害,遏制网络语言模因传播的负面影响,同时引导其发挥正面影响呢?于根元提出的“层次说”认为,网络语言的规范是分层次的,在规范词和非规范词之间存在大量所谓的中介词语。新的网络语言刚产生时可能令人感觉有些突兀,但在模因传播的作用下,新的网络语言会发生层次分化。因此,出版业对网络语言的规范工作不可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应做有层次的处理。

1.关于强势模因网络语言的规范化建议

nlc202309082353

那些交际值高、有品位又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言在模因传播的作用下往往形成规范度高的强势模因。 例如“给力”“忽悠” “网友” “网民” “链接” “下载” “在线” “网恋” “网管” “微博”“微信”“达人”“宅女” “山寨” “点赞” “粉丝” “秒杀” “驴友” “脱口秀”“女汉子”“富二代”“高富帅”“正能量”“接地气”“中国式”“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等。

这些强势模因是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依据动态流通语料库的监测数据,在每年年末的“汉语盘点”时海选出来的网络热词。这种由国家推举网络语言的活动属于国家引导性规范。当强势模因成为约定俗成的语言资源,理应收入权威辞典中去,使汉语汲取有益的网络语言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出版业是国家官方语言的推广实体, 对语言使用起到示范、传播及推广的作用,完全可以把这种具有强势模因的网络语言在出版物中使用、固化、传播并推广出去,为图书出版注入崭新的时代气息与活力,增强图书的市场竞争力。

2.关于弱势模因网络语言的规范化建议

那些交际值低、品位低、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或者现代汉语已有规范表达的网络语言,在模因传播的作用下往往形成弱势模因。例如“肿么了(怎么了)”“偶(我)”“稀饭(喜欢)”“灰常(非常)”“有木有(有没有)”是南方方言的语音模因;“杯具(悲剧)”“1314(一生一世)”是音义模因;“斑竹(版主)”“蒜你狠(算你狠)” “GG(哥哥)”“美眉(妹妹)”是语音模因; 东东(东西)”“怕怕(害怕)”“漂漂(漂亮)”是用幼儿语言叠音仿造;“TMD(他妈的)”“SB(傻逼)”是网上骂人的用语等。

出版业是推广《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规范用语用字的重点领域,要禁止网络语言垃圾在图书里出现,遏制弱势语言模因的传播,从而带动整个社会提高语言文字应用的规范化水平。

网络语言还有一种传播模因,其呈现由表意性向象形性发展趋势,例如用“+ _ +”表示晕、 用“Y”表示举双手胜利等,这是违反语言文字的发展方向与规律的。语言文字是音义结合的统一体,只有语义而没有語音的象形符号根本就不能算作语言文字符号。在非正式的网络交流中双方或许能知晓这些象形符号的含义,但出版业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示范实体,必须坚决禁止这类网络符号在各类出版物中出现。

3.关于过渡性网络语言的规范化建议

既没形成强势模因又没形成弱势模因的中介词语,属于规范词和非规范词之间的过渡性网络语言,例如“顶(你)”“卖萌”“颜值”“拉黑”“走你”“山炮”“房姐”“房叔”“网红”“网商”“发帖”“女神”“小清新”“高大上”“菜鸟”“躺枪”“被自愿”“被捐款”“我被雷到了”“有钱就这么任性”等。

我们要用宽容的心态观察这类过渡性网络语言模因传播的动态变化,必须承认这类网络语言存在的合理性, 不可一味强调网络语言的规范性,而应相信网络语言模因传播过程中吸纳强势模因与排出弱势模因的自我调节能力。既然语言是发展变化的,那么语言规范不能一成不变。如果总是用旧标准来规范新语言现象, 势必造成削足适履的尴尬。新的语言可能夹杂着一些非规范成分而发展,所以语言规范标准也应随语言的发展而不断过滤、改进、更新, 从而更好地为语言交际和发展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虽明文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但同时也规定若属于“出版、教学、研究中确需使用的”情形的可以使用方言,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我们不妨如此类推,若属于出版中确需使用的情形的,可酌情使用网络语言。如通俗作品、青年文学、畅销文学之类的大众出版物可鼓励使用这类过渡性网络语言,不必拿规范为借口一棍子打死这些大量存在的过渡性网络语言。吕叔湘提出的“与其失之于严, 毋宁失之于宽”和陈章太提出的“宽容对待”“重视动态”的规范观,对于出版业如何对待中介状态的网络语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9]。

综上所述,本文从模因传播的理论视角出发探讨出版业对网络语言的规范化,在趋利避害的总原则指导下,提出出版业对网络语言的规范应做有层次的处理建议,即对属于强势模因的网络语言,建议在所有图书中使用、传播并推广;对属于弱势模因的网络语言,建议在各类出版物中禁止使用、遏止传播;对属于过渡性网络语言的中介词语,则可在大众类出版物中鼓励使用,动态观察,积极引导。

参考文献

[1]于根元. 新词新语规范基本原则[J]. 语言文字应用,2003(3).

[2]周冀. 图书编辑加工中网络语言的处理方法与思考[J].科技与出版,2013(9).

[3]张丽华. 图书编校对网络语言的处理出版发行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13(7).

[4]何自然,何雪林. 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 . 现代外语, 2003(2).

[5]Blackmore,S.The Meme Machine[M]. Oxford:OUP,1999.

[6]王显志,张学静. 语言模因论观照下的网络流行新词“ABB”的探究[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1(3).

[7]黄莉菁. 浅析报刊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知识建构的影响[J]. 出版广角,2015(10).

[8]石乾福. 论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J]. 出版广角,2015(16).

[9]国家语委“新词新语规范基本原则”课题组.新词新语的规范问题述评[J]. 语言文字应用,2002(2).

上一篇:校长党员自我鉴定总结下一篇:带存根的印刷式介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