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设立流程

2024-10-01

企业设立流程(通用9篇)

企业设立流程 篇1

设立中外合资企业手续流程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2-10

一、办理流程:

工商局企业名称核准→发改局项目立项批复→到环保部门办理项目环境评估批复→向县外经贸局递交公司章程等材料,审核后县外贸局向市局递交设立独资企业申请报告→外商投资企业章程审批→到质监局领取企业赋码通知书→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核发→颁发企业营业执照→到质监局领取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银行设立基本账户→到外管局办理外汇登记证→银行设立注册资本金账户→办理税务登记→注册外资以及进行验资→到工商部门领取正式营业执照。

二、所需材料:

1、合营各方主体资格证明:

外国投资方要提供注册登记证明(营业执照)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身份证);外国投资方的所在国家公证机关对其注册登记证明的公证书、以及我国驻该国使(领)馆的认证(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投资者仅提交当地公证机 关的公证书)。

注:外国投资方若为自然人投资,只需提交其身份证明。

中方必须为企业,需要提供有效的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以及近期3个月的资产负债表。

2、合营各方资信证明:外国投资方在当地的开户银行出具的资信证明,若为外方自然人投资,需要所在当地银行出具个人存款证明;

中方需提供银行开户证明,若以国有资产出资,须提交国有资产评估报告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文件)。

3、设立企业的合同与章程,合营各方盖章、签字(各投资企业盖章与董事长签字,或中方企业盖章与董事长签字、(外方)自然人签字)。

4、合资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委派书(各投资企业盖章董事长签字),以及成员名单、身份证明。

5、合资企业的监事会成员委派书(各投资企业盖章董事长签字),以及成员名单、身份证明。

6、合资企业的正、副总经理的任职文件(各投资企业盖章董事长签字),身份证明。

7、外商投资企业项目申请报告(即可研报告)(各投资企业盖章与董事长签字,或中方企业盖章与董事长签字、(外方)自然人签字)。

8、投资方签署的指定代表或者委托代理人的委托书,委托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

9、外方投资者为企业需要提供企业股权结构证明文件(由境外律师事务所开具证明,指出外方投资企业的最终股东成员名单,以及各自身份证明。)

企业设立流程 篇2

(一)居民企业的设立与筹划

1. 居民企业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条规定: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这里所指的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居民企业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另一类是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需要解释的是,“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中的“法”是指中国的法律、行政法规。目前我国法人实体中各种企业及其他组织类型分别由各个领域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办法》等,都是有关企业及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成立的法律、法规依据。

居民企业如果是依照外国法律成立的,必须具备其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这一条件。所谓的“实际管理机构”是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人员、账务、财产等实施实质性全面管理和控制的机构。我国借鉴国际惯例,对“实际管理机构”做出了明确的界定,这里所指的“实际管理机构”通常要求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对企业有实质性管理和控制的机构。实际管理机构与名誉上的企业行政中心不同,属于企业真实的管理中心之所在。一个企业在利用资源和取得收入方面往往和其经营活动的管理中心联系密切。国际私法中对法人所在地的判断标准中,通常采取“最密切联系地”的标准,也符合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税法将实质性管理和控制作为认定实际管理机构的标准之一,有利于防止外国企业逃避税收征管,从而保障我国的税收主权。

第二,对企业实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的机构。如果该机构只是对该企业的一部分或并不关键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影响和控制,比如只是对在中国境内的某一个生产车间进行管理,则不被认定为实际管理机构。只有对企业的整体或者主要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实际管理控制,对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负总体责任的管理控制机构,才符合实际管理机构标准。

第三,管理和控制的内容是企业的生产经营、人员、账务、财产等。这是界定实际管理机构的最关键标准,尤其在控制时特别强调人事权和财务权的控制。比如,到中国大陆投资的许多外国企业,如果其设在中国的管理机构冠以“亚太区总部”、“亚洲区总部”等字样,一般都被认定为“实际管理机构”,即对企业具有实质性管理和控制的权利。比如,在我国注册成立的通用汽车(中国)公司,就是我国的居民企业;在英国、美国、百慕大群岛等国家和地区注册的企业,但实际管理机构在我国境内,也是我国的居民企业。

2. 居民企业的税收政策

居民企业负担全面的纳税义务。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居民企业承担全面纳税义务,对本国居民企业的一切所得纳税,即居民企业应当就其在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这里所指的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

3. 属于居民企业的公司制企业的税收政策

公司制企业属于法人实体,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公司制企业一般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大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还规定了两种特殊形式的有限责任公司:一人有限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

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法人实体,我国税法作了统一规定,即公司制企业应对其实现的利润总额作相应的纳税调整后缴纳企业所得税,如果向自然人投资者分配股利或红利,还要代扣投资者20%的个人所得税。对于投资国内(沪市和深市)上市公司的自然人股东,对其所获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减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国有独资公司作为拥有大量国有资产的国有企业,目前,中国还处于社会转型期,国有独资公司还享受一些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国有独资企业之间划拨土地、房产等各类资产,以及国有独资企业改制时,免征资产交易过程中的契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等。

就税收负担而言,公司形式应该是股份有限公司为佳,其原因有二:其一,世界各国税法中鼓励投资的有关税收减免条款一般针对股份有限公司;其二,有利于股东降低税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份制企业转增资本和派发红股征免个人所得税的通知》(国税发[1997]198号)规定:股份制企业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属于股息,红利性质的分配,对个人取得的转增股本数额,不作为个人所得,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非居民企业

1. 非居民企业的概念

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这里所说的机构、场所,是指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机构、场所,包括以下情形:

第一,管理机构、营业机构、办事机构。管理机构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决策的机构;营业机构是指企业开展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固定场所,如商场等;办事机构是指企业在当地设立的从事联络和宣传等活动的机构,如外国企业在中国设立的代表处,往往为开拓中国市场进行调查和宣传等工作,为企业到中国开展经营活动打下基础。

第二,工厂、农场、开采自然资源的场所。这三类场所属于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工厂是工业企业,如制造业的生产厂房、车间所在地;农场是农业、牧业等生产经营的场所;开采自然资源的场所主要是采掘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场所,如矿山、油田等。

第三,提供劳务的场所。提供劳务的场所包括从事交通运输、仓储租赁、咨询经纪、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教育培训、餐饮住宿、中介代理、旅游、娱乐、加工以及其他劳务服务活动的场所。

第四,从事建筑、安装、装配、修理、勘探等工程作业的场所。包括建筑工地、港口码头、地质勘探场地等工程作业场所。

第五,其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机构、场所。

第六,非居民企业委托营业代理人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包括委托单位和个人经常代其签订合同,或者储存、交付货物等,该营业代理人视为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

2. 非居民企业的税收政策

第一,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这里所说的实际联系,是指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拥有据以取得所得的股权、债权,以及拥有、管理、控制据以取得所得的财产等。例如,日本一家企业在中国设立营业机构(非实际管理机构),属于中国的非居民企业,如果该营业机构对中国境内的一家中国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其所获得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就可以认定为与该营业机构有实际联系的所得,应就其股息、红利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二,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由于非居民企业的税收政策相对复杂,且适用较为复杂的税率制度,这里对非居民企业适用的税率归纳如图1所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都属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我国之所以对居民企业与非居民企业进行合理划分,关键是为了区分纳税义务的不同,这将会对不同纳税主体的税收活动产生深远影响。

二、子公司与分公司的设立与筹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四条规定:“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子公司和分公司存在较大差别,下面我们分析两者的特征及其税收政策。

1.子公司是独立纳税人

子公司是对应母公司而言的,是指被另一家公司(母公司)有效控制的下属公司或者是母公司直接或间接控制的一系列公司中的一家公司。子公司是一个独立企业,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子公司因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而被设立的所在国视为居民企业,通常要履行与该国其他居民企业一样的全面纳税义务,同时也能享受所在国为新设公司提供的免税期或其他税收优惠政策。但建立子公司一般需要复杂的手续,财务制度较为严格,必须独立开设账簿,并需要复杂的审计和证明,经营亏损不能冲抵母公司利润,与母公司的交易往往是税务机关反避税审查的重点内容。

2.分公司不是独立纳税人

分公司是指公司独立核算的、进行全部或部分经营业务的分支机构,如分厂、分店等。分公司是企业的组成部分,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条规定:“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是指一个企业总机构和其分支机构的经营所得,通过汇总纳税申报的办法实现所得税的汇总计算和缴纳。我国实行法人所得税制度,不仅是引入和借鉴国际惯例的结果,也是实现所得税调节功能的必然选择。

法人所得税制要求总、分公司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设立分支机构,使其不具有法人资格,就可由总公司汇总缴纳所得税。这样可以实现总、分公司之间盈亏互抵,合理减轻税收负担。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8]28号)规定:企业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上述管理办法的基本内容是:企业总机构统一计算包括企业所属各个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场所在内的全部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但总机构、分支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都有对当地机构进行企业所得税管理的责任,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应分别接受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在每个纳税期间,总机构、分支机构应分月或分季分别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预缴企业所得税。等年度终了后,总机构负责进行企业所得税的年度汇算清缴,统一计算企业的年度应纳所得税额,抵减总机构、分支机构当年已就地分期预缴的企业所得税款后,多退少补税款。

提醒读者注意的是,税法还规定了八类不需要就地预缴税款的分支机构:

(1)垂直管理的中央类企业。如铁路运输企业(包括广铁集团和大秦铁路公司)、国有邮政企业、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海洋石油天然气企业(包括港澳台和外商投资、外国海上石油天然气企业)等缴纳所得税未纳入中央和地方分享范围的企业。

(2)三级及以下分支机构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其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统一计入二级分支机构。

(3)分支机构不具有独立生产经营的职能部门时,该部具有独立生产经营的职能部门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如果分支机构具有独立生产经营的职能部门,但其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与管理职能部门不能分开核算的,则该独立生产经营部门也不得视同一个分支机构,其企业所得税允许和总部汇总缴纳,而不需要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

(4)不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且在当地不缴纳增值税、营业税的产品售后服务、内部研发、仓储等企业内部辅助性的二级及以下分支机构,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

(5)上年度认定为小型微利企业的,其分支机构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

(6)新设立的分支机构,设立当年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

(7)撤销的分支机构,撤销当年剩余期限内应分摊的企业所得税款由总机构缴入中央国库。

(8)企业在中国境外设立的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

【案例分析】深圳新营养技术生产公司,为扩大生产经营范围,准备在内地兴建一家芦笋种植加工企业,在选择芦笋加工企业组织形式时,该公司进行如下有关税收方面的分析:

芦笋是一种根基植物,在新的种植区域播种,达到初次具有商品价值的收获期需要4~5年,这样使企业在开办初期面临着很大的亏损,但亏损会逐渐减少。经估计,此芦笋种植加工公司第一年的亏损额为200万元,第二年亏损额为150万元,第三年亏损额为100万元,第四年亏损额为50万元,第五年开始盈利,盈利额为300万元。

该新营养技术生产公司总部设在深圳,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公司,适用的公司所得税税率为15%。该公司除在深圳设有总部外,在内地还有一H子公司,适用的税率为25%,经预测,未来五年内,新营养技术生产公司总部的应税所得均为1000万元,H子公司的应税所得分别为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0万元、-150万元。

经分析现有三种组织形式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将芦笋种植加工企业建成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M子公司

因子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属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按其应纳税所得额独立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在这种情况下,该新营养技术生产公司包括三个独立纳税主体:深圳新营养技术公司、H子公司和M子公司。在这种组织形式下,因芦笋种植企业——M子公司是独立的法人实体,不能和深圳新营养技术公司或H子公司合并纳税,所以,其所形成的亏损不能抵消深圳新营养技术公司总部的利润,只能在其以后年度实现的利润中抵扣。

在前四年里,深圳新营养技术生产公司总部及其子公司的纳税总额分别为225万元(1000×15%+300×25%)、200万元(1000×15%+200×25%)、175万元(1000×15%+100×25%),150万元(1000×15%)四年间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总额为750万元。

方案二:将芦笋种植加工企业建成非独立核算的分公司

因分公司不同于子公司,它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不独立建立账簿,只作为分支机构存在。按税法规定,分支机构利润与其总部实现的利润合并纳税。深圳新营养技术公司仅有两个独立的纳税主体:深圳新营养技术公司总部和H子公司。

在这种组织形式下,因芦笋种植企业作为非独立核算的分公司,其亏损可由深圳新营养技术公司用其利润弥补,降低了深圳新营养技术公司第一年至第四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不仅使深圳新营养技术公司的应纳所得税得以延缓。

在前四年里,深圳新营养技术生产公司总部、子公司及分公司的纳税总额分别为195万元(1000×15%-200×15%+300×25%)、177.5万元(1000×15%-150×15%+200×25%)、160万元(1000×15%-100×15%+100×25%)、142.5万元(1000×15%-50×15%),四年间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总额为675万元。

方案三:将芦笋种植加工企业建成内地H子公司的分公司

在这种情况下,芦笋种植加工企业和H子公司合并纳税。此时深圳新营养技术公司有两个独立的纳税主体:深圳新营养技术公司总部和H子公司。在这种组织形式下,因芦笋种植加工企业作为H子公司的分公司,与H子公司合并纳税,其前四年的亏损可由H子公司当年利润弥补,降低了H子公司第一年至第四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不仅使H子公司的应纳所得税得以延缓,而且使得整体税负下降。

在前四年里,深圳新营养技术生产企业总部、子公司及分公司的纳税总额分别为175万元(1000×15%+300×25%-200×25%)、162.5万元(1000×15%+200×25%-150×25%)、150万元(1000×15%+100×25%-100×25%)、150万元(1000×15%),四年间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总额为637.5万元。

注:表中所列含税级距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责税款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案的比较,应该选择第三种组织形式,将芦笋种植企业建成内地H子公司的分公司,可以使整体税负最低。

三、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与公司制企业的选择与筹划

企业可以划分为三类: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我国对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从2000年1月1日起,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仅征收个人所得税。而公司制企业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如果向个人投资者分配股息、红利的,还要代扣其个人所得税(投资个人分回的股利、红利,税法规定适用20%的比例税率)。

一般来说,企业设立时应合理选择纳税主体的身份,选择的一般思路如下:

第一,从总体税负角度考虑,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一般要低于公司制企业,因为前者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而后者一般涉及双重征税问题。

第二,在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与公司制企业的决策中,要充分考虑税基、税率和税收优惠政策等多种因素,最终税负的高低与否是多种因素起作用的结果,不能只考虑一种因素。

第三,在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与公司制企业的决策中,还要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案例分析]某人自办企业,年应税所得额为300000元,该企业如按个人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缴纳个人所得税,依据现行税制,税收负担实际为:

(300000×35%—14750)=90250(元)

若该企业为公司制企业,其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企业实现的税后利润全部作为股利分配给投资者,则该投资者的税收负担为:

300000×25%+300000×(1-25%)×35%-14750=139000(元)

投资于公司制企业比投资于独资或合伙企业多承担所得税48750(139000-90250)元。在进行公司组织形式的选择时,应在综合权衡企业的经营风险、经营规模、管理模式及筹资额等因素的基础上,选择税负较小的组织形式。

四、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的选择与筹划

私营企业亦称“私有企业”,是由私人投资经营的企业,有资本家私人企业、劳动者私人企业等类型。其生产资料和产品属私人所有,经营活动由自己或雇用管理人员管理,资金来源有私人独自集资或债券集资、贷款投资、发行股票等。我国现阶段允许私有企业的存在和发展,鼓励外国资本家依法在中国投资建立各种形式的私人联合企业。

个体户是个体经济单位,它以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为主体,用自有的劳动工具及生产资料、资金,经向国家有关部门登记,独立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存在于各种小型手工业、零售商业、饮食业、服务业、运输业等生产、劳务部门。

你的企业设立CLO吗? 篇3

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惟一方式,是确保你的组织学习速度比竞争者快。而组织学习能力都是需要被管理、被引导、被塑造的。其中CLO (Chief Learning Officer,首席学习官)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承担整合学习资源、引领企业变革的任务。

不过,作为一个诞生不久的岗位,首席学习官的权力边界仍难有定论,甚至其中文名也未确定,从首席教育官、首席培训官到学习长,不一而足。但与其为这个新鲜而陌生的职位盖棺定论,不如看看现实中的CLO们如何实践这个岗位,给企业带来怎样的改变。

掌握学习之钥

2001年5月,现任美国财长的亨利•保尔森仍是高盛CEO,他为这家130年历史的投行找来第一位CLO,史蒂夫•科尔。上任后,科尔的第一把火就烧向了企业内部的“官僚主义”,并为此制订了一项以公司创始地“松树街”命名的培训工程。松树街项目旨在把管理者和他们的团队团结起来,为公司面临的商业挑战定制策略,包括发展战略、组织效率、管理转变和人力资本等方面。

但是,为何聘请一个“外来人”讲授如何成为一个“内部人”?科尔从未管理过一次公开发行交易,也未帮助过首席执行官出售公司,更未买卖过债券。更重要的是,他从未在高盛工作过,因而不了解是什么创造了高盛文化。

“我希望在高盛内部建立一种体系,让全球员工共同决策,使这家全球性公司既能保持未上市时自然而生的灵活性,又使过往随机性的交流变得制度化,但却不陷入官僚主义的泥潭。”保尔森说。而这正是科尔此前任GE首席学习官时所擅长的。当时,韦尔奇试图在GE内部推行“无边界管理”,以不分层级的知识共享取代危险的官僚积习。身为首席学习官的科尔义不容辞地领导了这个行动。最终,一套全员内训体系让员工们形成了全新的工作方式。

在高盛,松树街项目也达到预期的目的,通过系统化的培训,最终高盛内部建立一种体系,让全球员工共同决策,使这家全球性公司既能保持未上市时自然而生的灵活性,又使过往随机性的交流变得制度化。这也让高盛成功度过了华尔街的“严冬”。

基于以上工作内容,科尔这样为自己的首席学习官角色定义:“就像人体一样,对于移植新器官,肌体免疫力往往会抵抗其进入。我的任务就是变革公司内部的机制,使它能够创新,接受变革。”在科尔看来,自己在高盛的角色定位是:“在公司内部,制定和执行高管培训计划。另外,就是将外界先进的管理理念介绍到高盛,并使之成为公司的一部分,而不是简单地请人来演讲。

基于战略的学习

现在,经过几年的探索后,CLO已逐渐成为一个长期稳定的职位,美国CLO的数量已由初期的屈指可数增加到目前的上百个,《财富》500强中大约有10%的公司设立了CLO,如:高露洁、Cigna、戴尔等。

高级领导的地位使CLO能进行战略性的思考,从全局角度出发指挥学习活动,在全公司范围内系统地开展学习活动。而CLO的使命,也不仅仅是运用自身“关联”企业全局的能力和领导力,通过“洗脑”式的全员学习应付企业的一次次变革;更重要的是建立持续改进的学习型文化。在首席学习官的日程表上,前一项是与CEO讨论接班人培养问题,下一项或许就是在某项培训的现场,听取受训员工的反馈。

出于对自身职责的定位,首席学习官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对学习项目的具体组织。如何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并结合企业各项目标来统筹提供合适的培训解决方案,是CLO最重要的职责,这也是CLO和传统培训经理的最大区别。

与CEO同一级别的首席学习官,不再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培训经理,他们需要跳出培训看培训,将企业战略与员工的学习“关联”起来。

比如:IBM首席学习官Hoff曾在IBM推出了一项名为“学习实验室”的培训项目,回聘那些已经从公司退休的CEO、CFO们,让他们为营销人员上课,亲身指导其面对客户公司高官的沟通与营销。这不仅直接提升了相关部门的战斗力,而且为退休高管提供了知识再利用的渠道。无疑,这是一个多赢的项目,而Hoff也通过该培训考虑如何应对老龄化对企业的影响。“所有的学习都要以增进企业的策略与目标为前提,对于学习的投资重在如何产生企业的效益。”Hoff说。

同样,统筹安排也是GE首席学习官的使命。每位员工从进入GE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一个终生学习的过程。据GE中国的首位首席学习官白思杰(Jeffrey C. Barnes)介绍:“我们给合适的人进行合适的培训。针对不同的人,根据他们现在的位置,包括职务和业务等级所处阶段的不同,量身定制了不同的培训课程。”大学刚毕业的新员工、有一定经验的中层管理者及高管,三类员工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项目。

“你永远不能以完成时态说我们已经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彼得•圣吉的名言为首席学习官指出了一个近乎无限的施展空间。

改变的手段与目标,也在于学习。首席学习官的使命,不仅仅是通过“洗脑”式的全员学习应付企业的一次次变革,更重要的是建立持续改进的学习型文化,否则首席学习官只是培训官。

CKO?CLO?

1990年代初,为了推进知识管理,某些企业开始设置了“首席知识官”(CKO)这一新的行政职位。CKO一般要做如下的工作:结合企业的业务发展战略,率领企业找到知识管理的愿景和目标;正确定义好企业的知识体系并进行系统地表达;推动建立合适的IT系统工具以保障“知识之轮”的运转;将知识管理的流程与业务流程紧密融合为一体;建立合适的知识管理考核与激励机制;营造适合知识管理的信任、共享、创新的文化氛围。

而近些年才崭露头角的CLO与CKO的职责有什么不同呢?CLO的主要职责是将组织学习的力量,转化为实际的营运成果,进而在公司内部建立学习型的文化,为员工能力做决策参考,增加市场竞争优势。CLO最大的责任,就是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学习环境,乐意分享的组织文化,并将企业创新活动的发生,从以往的“偶然”变成为未来的“必然”。

可以看出,CKO重点管理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知识,更偏重于对其内容本身的分析。而CLO的工作重点是让学习与战略相结合,从而支持公司的变革,并最终提高组织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的文化。而这种学习能力将最终使企业在动荡和变化的环境中获得成功。

如果你的企业想在千变万化的环境中制胜,如果您的企业已将学习视为企业的重要活动,并积极将学习活动结合到企业各项营运流程中,如果您想打造学习型的企业,那么,你将不仅需要一个CKO,也需要一个CLO。管理

内资企业设立操作流程及所需材料 篇4

一、开发区招商局根据企业的立项申请办理立项批复。企业所需材料:⑴项目建议书、⑵立项报告申请书。

二、省、市工商局对企业名称进行预核准(申请名称冠以“中国”、“中华”、“国家”、“全国”、“国际”字词的,应提交国务院的批准文件复印件;申请名称冠以“安徽”的需报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

企业所需材料:⑴全体投资人签署《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申报表》(窗口领取)、⑵全体投资人的资格证明复印件(投资主体为公司的需提供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并加盖公章)、⑶代办人或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⑷特殊的申请名称,投资人还应提交相关的说明或证明材料。

三、聘请环评中介机构对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定并取得环境影响登记表、报告表或书。

办理登记表,企业所需材料:⑴立项批复、⑵规划选址意见书、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办理报告表或书,企业所需材料:⑴项目建议书、⑵立项批复、⑶规划选址意见书、⑷土地预审意见、⑸产权证明、⑹租赁协议。

四、设立验资账户,聘请会计事务所进行验资。

设立验资账户,企业所需材料:⑴公司所有投资人的身份证明、⑵工商局企业名称预核准通知书;

会计事务所验资,企业所需材料:⑴公司设立申请书、⑵银行询证函、⑶进账单及对账单、⑷验资申请书、⑸产权证明、⑹租赁协议、⑺董事会/股东会决议、⑻《公司章程》、⑼董事长或执行董事的任职文件、⑽法定代表人身份证。

五、市工商局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企业所需材料:⑴《公司章程》、⑵公司法定代表人的任职文件和身份证明、⑶公司住所证明及产权证明、⑷验资报告、⑸环评登记表或报告表/书、⑹公司设立申请。

六、刻制印章。

企业所需材料:⑴公司法人身份证、⑵工商刻章通知书、⑶工商营业执照副本。

七、市质监局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

企业所需材料:⑴法定代表人的资格证明复印件、⑵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八、市国、地税务局办理税务登记证。

企业所需材料:⑴《公司章程》、⑵验资报告、⑶产权证明、⑷租赁协议、⑸组织机构代码证、⑹公司法定代表人身份证、⑺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九、开设基本账户。

企业所需材料:⑴公司印章、⑵法人印章、⑶公司财务印章、⑷工商营业执照正本复印件、⑸组织机构代码证、⑹国、地税务局办理税务登记证。

公司设立流程 篇5

一、工商局办理核名手续;提交资料:投资人签署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费用50元

二、房产局办理房产备案手续;费用:出租方为个人的100元+租赁评估的1%,出租方为公

司的100元

三、银行开设验资户并验资;开户费用100元(具体要看在哪个银行开户);开验资户的同时

要办理出资证明60元或询证函200元(根据是否有进出口权办理相关手续);验资费用:2500元(正常为5000元)。

四、向工商局递交相关资料办理工商设立手续;

相关资料包括:

1、《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及《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2、房屋备案登记表;

3、公司章程;

4、验资报告或出资证明(有进出口权的需要验资报告、无进出口权的需要出资证明);

5、股东的主体资格证明(全体股东身份证明);

6、《公司设立登记申请书》;

7、董事、监事和经理的任职文件及身份证明;

8、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身份证明及一寸彩照一张;

9、费用明细:公告费600元;公务费:260元;股权费用:50元;快递费:20元;注册

登记费: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下的为注册资金的0.08%(不得低于50元),注册资金超出1000万元低于1亿的部分为0.04%

五、刻印:公章、法人章、财务章共计320元;合同章120元(需持刻制合同章介绍信);发

票专用章120元;

六、办理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机构代码证;费用148元;

七、办理税务登记手续

公司成立代办费1500元(正常为2000元);

基金会设立流程 篇6

1、设立基金会的条件

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都可以申请设立基金会,申请人可以是基金会的捐赠人,也可以是其他热心公益事业的公民或组织。基金会分为公募基金会(可以面向公众募捐)和非公募基金会(不得面向公众募捐)。公募基金会按照可以开展募捐的地域范围,分为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和地方性公募基金会。设立基金会应满足如下条件:

(1)为特定的公益目的而设立;

(2)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800万元人民币,地方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400万元人民币,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到民政部登记的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2000万元人民币;原始基金必须为到账货币资金;

(3)有规范的名称、章程、组织机构以及与其开展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

(4)有固定的住所;

(5)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基金会名称的要求

(1)基金会名称应当反映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基金会的名称应当依次包括字号、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并以“基金会”字样结束,公募基金会的名称可以不使用字号,公募基金会的字号不得使用自然人姓名、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或者字号;

(2)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应当在名称中使用“中国”、“中华”、“全国”、“国家”等字样。非公募基金会不得使用上述字样。

(3)地方性公募基金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非公募基金会应当冠以所在地的县级或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名称。冠以省级以下行政区划名称的,可以同时冠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名称。冠以市辖区名称的,应当同时冠以市的名称;

(4)非公募基金会的字号可以使用自然人姓名、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或者字号,公募基金会的字号不得使用自然人姓名、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或者字

号。

3、基金会负责人的条件

基金会的负责人包括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1)基金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不得由现职国家工作人员兼任;基金会的理事长为法定代表人;基金会的法定代表人不得同时担任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

(2)公募基金会和原始基金来自中国内地的非公募基金会的法定代表人,应当由内地居民担任;

(3)因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刑期执行完毕之日起未逾5年的,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正在执行期间或者曾经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以及曾在因违法被撤销登记的基金会担任理事长、副理事长或者秘书长,且对该基金会的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自该基金会被撤销之日起未逾5年的,不得担任基金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或者秘书长;

(4)担任基金会理事长、副理事长或者秘书长的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外国人,每年在中国内地居留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

4、基金会组织机构的组成

(1)理事会是基金会的决策机构,理事会人数5至25名;

(2)用私人财产设立的非公募基金会,相互间有近亲属关系的基金会理事,总数不得超过理事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其他基金会,具有近亲属关系的人员不得同时在理事会任职;

(3)基金会设监事,监事任期与理事任期相同,基金会理事、理事的近亲属和财会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4)在基金会领取报酬的理事不得超过理事总人数的1/3;监事和未在基金会担任专职工作的理事不得从基金会获取报酬;

(5)基金会理事遇有个人利益与基金会利益关联时,不得参与相关事宜的决策;基金会理事、监事及其近亲属不得与基金会有任何交易行为。

5、设立基金会的程序

(1)经业务主管单位(残疾人联合会)审查同意后,向登记管理机关(民政局)提交全部有效的申请材料;

(2)登记管理机关审查后,准予登记的,申请人在网上履行设立登记的填报程序后,发给基金会法人登记证书;

(3)基金会登记后,应在民政部民间组织服务中心申请刻制印章;在全国组织机构代码中心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在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在银行开立银行账户,并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6、基金会业务主管单位的确定

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国务院授权的组织,是国务院民政部门登记的基金会、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的业务主管单位;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授权的组织,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基金会的业务主管单位。

7、基金会登记管理机关的确定

(1)国务院民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基金会的登记管理机关;

(2)全国性公募基金会;拟由非内地居民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基金会;原始基金超过2000万元,发起人向国务院民政部门提出设立申请的非公募基金会;境外基金会在中国内地设立的代表机构应在民政部登记。

8、基金会在申请成立时,申请人应当提交的文件(一式两份,其中至少原件一份)

(1)设立登记申请书(设立基金会的理由,以及申请人(主要捐赠人)的基本情况及其近年来参与、支持公益事业的情况;基金会的基本情况,包括:名称、宗旨、业务范围、原始基金及其捐赠人、理事长等情况。申请书由申请人签名或者盖章);

(2)业务主管单位同意设立登记的文件(写明同意该基金会设立并同意担任其业务主管单位、承担相应职责,加盖国徽章);

(3)章程草案(依照章程示范文本拟定);

(4)住所使用权证明(住所为租赁的,须提供租赁合同复印件以及房产证复

印件;住所为其他组织或个人无偿提供的,须由房产所有者出具证明,并提供房屋产权证复印件);

(5)资金来源单位或个人的捐资承诺书(写明拟捐赠金额、作为拟设立基金会的原始资金,承诺该资金为捐赠者的合法财产,捐赠人签字或者捐赠单位印章);

(6)《基金会理事、监事备案表》(编号:12)和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包括拟任副理事长、秘书长、理事、监事,每人一表,加盖本人所在单位印章);

(7)秘书长专职承诺书(承诺在基金会成立后专职从事秘书长工作,本人签字,加盖本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印章);

(8)《基金会法人登记申请表》(编号:01);(9)《基金会法定代表人登记表》(编号:04);(10)《基金会章程核准表》(编号:05);

初审通过后,申请人到民政部取验资通知单,进行验资。

9、基金会成立开设银行账户后,可以申请将活动资金划回基金会账户,需要提交的材料(一式一份)

(1)划资申请书,应包括以下内容:验资用途;批复设立登记的文号;申请划回资金的金额;开户银行名称及账号(申请书由基金会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基金会印章)。

(2)基金会银行开户许可证复印件。

10、基金会财产使用的要求

(1)基金会应当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2)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非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基金余额的8%;

(3)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4)基金会开展公益资助项目,应当向社会公布所开展的公益资助项目种类以及申请、评审程序。

11、基金会免税资格的申请

基金会正式成立并取得法人登记证书和印章后,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申请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和免税资格。

(1)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申请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60号)及其补充通知(财税[2010]45号)的规定,新成立未满一年的基金会,可以申请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申请时应同时向财政、税务、民政部门分别报送以下材料:

①申请报告;

②民政部或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颁发的登记证书复印件; ③组织章程。

民政部门负责对基金会资格进行初步审查,财政、税务部门会同民政部门对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联合进行审核确认。对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基金会,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民政部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税务和民政部门每年分别联合公布名单。

企业或个人在名单所属内向名单内的基金会进行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可按规定进行税前扣除。原始基金的捐赠人在基金会首次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当年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可按规定进行税前扣除。

(2)免税资格申请

基金会可以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向所在地税务主管机关提出免税资格申请。

免征企业所得税包括以下五种收入:

①基金会获得免税资格后,接受的捐赠收入;

②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的财政拨款以外的其他政府补助收入,但不包括因政府购买服务取得的收入;

新企业设立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篇7

《公司法》是用来规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 对作为市场主体组成部分的企业的设立、生产、经营起着指导规范作用。2014年3月, 我国对《公司法》中关于新成立企业的设立政策进行了较大力度的变革, 改革意在降低企业创业门槛, 主要集中在对新设立企业最低注册资本限制的改革、注册资本认缴时间的改革、企业设立程序的改革三个方面。新的企业设立政策的改革对刺激我国市场经济的活力、促进创业、规范市场行为、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二、新企业设立政策改革点分析

新的企业设立政策改革主要体现在新企业设立时对最低注册资本的要求、出资方式和出资时间的要求, 以及简化企业设立的程序事项、提高企业注册效率等方面。

1、对企业最低注册资本的改革

在旧的《公司法》关于企业注册资本的规定中, 对不同的公司类型有着不同的最低注册资本要求, 并对出资人的首次出资比例、货币出资比例都有明确的规定。例如, 旧的《公司法》规定,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要在3万元以上, 其中设立一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要在10万元以上, 如果注册设立股份有限公司, 则要求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上, 此外就公司法还对股东首次的出资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以及货币出资所占的比例进行了最低限额的规定。旧的公司法企业设立资本门槛高, 创业人员注册成立公司的难度比较大。

新的《公司法》中, 为了鼓励市场创业, 鼓励创建公司合法经营, 对企业最低注册资本做了实质性的变革。企业设立不再对注册资本做最低限额的要求, 取消有限责任公司3万元、10万元的最低注册资本限制, 改为任缴制。最低注册资本的取消为广大的潜在创业对象创造了条件, 降低了门槛, 据统计, 新政策实施后近一年, 新设立的中小企业同比比去年翻了两番。

2、对注册资本认缴制度的改革

新企业设立政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关于资本任缴制度的改革, 改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为认缴登记制。在旧的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下, 公司的出资人如为个人, 需要在两年之类缴足出资额;如为投资公司, 则需要在五年内缴足出资额;如为一人有限公司的出资人, 则需要一次性募足所需缴纳的资本。

改为企业注册资本认缴制之后, 不再硬性规定企业出资人的出资方式。出资人可以自行确定出资的时间、每次出资的比例、出资的方式等等, 只需在认缴期限的上限公司成立之日起30年之内缴足, 并将认缴方式记载于公司章程之中即可。新的企业注册资本认缴制度赋予了企业设立人员更大的裁量空间, 可以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以及日后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安排资金投入, 同时避免了在旧制度下先出资, 验资后再变相抽逃资金的违规行为。

3、对企业设立程序的改革

旧的企业设立政策对企业设立过程中的程序性事务要求较多, 除了要将出资额、出资比例、出资方式等相关事项在公司注册时予以登记, 还要提交公司注册资本的验资报告等证明性文件。企业设立程序复杂, 设立人完成企业设立往往需要奔走于工商局、税务局、银行、事务所等多家单位, 程序复杂、注册效率低。

新的企业设立政策简化了企业设立中的程序性事务。首先, 取消了企业设立登记时须提交的验资报告, 企业无需在设立企业登记之前再去寻找会计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其次, 简化了在企业注册登记时的内容, 取消了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比例等信息的登记, 减轻了企业设立人员的负担。企业设立的创业人员, 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创业人员, 创业初期处于起步阶段, 各方面均比较困难, 尤其是资金和事务压力, 通过简化企业设立程序, 避免了创业人员奔走于多家单位, 省去了企业验资, 极大的减轻了创业人员的压力。

4、新政策下企业设立流程分析

总结新的企业设立政策下企业设立的一般程序, 主要经过以下几个流程:首先是公司核名, 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新成立的企业必须有自己的公司名称, 公司核名需要企业拟定名称并经网上核准、获取核准号, 提交全体出资人的身份证件并确定经营范围后, 可获取《名称核准通知书》, 这一步骤基本需要4至5个工作日时间;其次, 办理工商登记, 持公司相关章程、法定代表人的任职文件及个人证件、公司经营住所证明、以及上一步骤核发的《名称核准通知书》到工商部门进行工商登记, 此步骤大约需要7个工作日的时间, 注册成功后工商部门将核发工商营业执照;第三, 企业工商登记之后, 要持有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件等资料篆刻公章, 包括企业公章、企业财务章、发票专用章、以及法定代表人个人印鉴等;第四, 持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经营场所租赁合同前往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 由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最后, 持公司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 以及篆刻的公司公章、法人章、财务章等前往银行开立银行基本账户。截至此, 企业新设立登记程序基本完成。

三、新企业设立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新的企业设立政策给我国潜在的中小企业创业者创造了机遇, 也进一步激发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 给规范市场经济行为、刺激就业、市场资金的需求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1、对规范市场主体的影响

在新的企业设立政策实施之前, 企业的设立门槛相对较高, 尤其是对企业最低注册资本的要求, 阻碍了一部分资金相对紧张的中小创业者, 这些创业者为了能够顺利注册企业, 不得不四处借钱出资, 而当企业验资并顺利注册成功后, 又会想方设法“套出”企业资金, 偿还所欠别人资金, 最终使企业只剩“空壳”, 扰乱了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行为, 造成了市场的混乱, 不利于市场的监管。新的企业设立政策降低企业设立门槛后, 出资人可以任意出资, 不再承担注册资金的压力, 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借款注册企业、企业成立后又抽逃资金的行为, 出资人可以根据企业和出资人的实际情况确定出资方式, 有效规范了市场主体的行为。

此外, 在市场实践中, 存在着很多已经处于生产经营的个人, 他们尚未正规注册企业, 而是处于游散经营状态, 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能予以保障, 也给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带来了很大的问题。通过新的企业设立政策, 有效降低企业的设立门槛, 借此机会鼓励这些游散的经营者注册企业, 正规生产经营, 有效的规范了市场主体和市场行为。

2、对刺激市场就业的影响

新的企业设立政策下, 最直接市场效应就是新成立的中小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设立企业生产运营会吸收当地大量的劳动力, 有效的带动了当地的就业问题。此外, 由于市场效应的连环作用, 一方面的发展必然带动一系列的连环反映, 企业的设立、劳动力的就业, 当地的科技水平和产品市场的竞争力也将被带动, 从而吸引投资, 进一步促进当地的就业和市场经济水平。此外, 由于市场中的“跟庄效应”行为, 当企业设立门槛降低、创业成功案例增多后, 会引导更多的人选择创业, 进一步吸引投资、增加就业, 新旧企业相互更新促进, 使得当地市场经济逐步发展。

新设立企业增多, 在刺激市场就业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 新设立企业缺乏正规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 对新就业人员的技术培训、社会保障、福利待遇方面达不到要求, 使得企业人员流动性快, 往往会出现刚就业就辞职或者培养一个跳槽一个的现象发生。

3、对市场资金需求的影响

新的企业设立政策变革的最大亮点就是取消了对注册资本的限制, 这一政策使得企业对市场资金需求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由于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限制, 企业出资者可任意出资, 减轻了出资者设立企业时的资金压力, 但是给企业后续的资金需求带来了挑战。在企业自有资本薄弱的情况下, 后续经营必须依靠市场融资, 市场融资的主要方式就是债务融资。由于新设立的中小企业信誉不足, 很难及时筹集到生产所需资金, 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企业设立门槛降低、新设立的中小企业增多, 多数新设立的企业自有资本不足, 在后续经营时必须及时筹集到生产所需的资金。中小企业资金融通的渠道本就不是很畅通, 加之新设立的企业自有资本薄弱、融资风险高, 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贷款的限制条件多, 企业融资困难, 一旦发生资金链断裂, 对刚刚步入生产经营的中小企业来说将是致命的打击。因此, 新企业设立政策实施后, 大量的中小企业加剧了市场资金的需求, 进一步抬高了资金融通的成本。

四、结语

新的企业设立政策降低了企业设立的门槛, 激发了我国市民的创业热情, 从而进一步刺激了我国的就业问题和市场资金需求, 规范了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 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怡.《中小企业设立的政策分析》[J].经济师, 2012.12

[2]王筱磊.《企业设立与企业经营》.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4.1

[3]刘嘉雯.《市场经济的企业因素分析》[J], 中国经济, 2013.11

浅议企业中新闻发言人的设立 篇8

关键词:新闻发言人;企业;应对媒体

随着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公众也会随时关注社会组织特别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信息,如何满足社会公众的相关知情权和参与权,如何更加有效的提升企业的外在形象和自身素质,更加有利于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持续的、高效率的沟通和交流是对于每一个现代企业的必然要求。那么,新闻发言人的设立和制度化运作就应该被提上议事日程。

一、企业设立新闻发言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设立新闻发言人是企业满足公众知情权和参与权的需要

现代企业除了要具备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除了拥有一流的管理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之外,新闻发言人的设立应该成为当务之急。与企业相关的社会公众,包括那些潜在公众和边缘公众,他们一直都在密切的关注着企业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等相关信息,对于产品和服务随时做出一些消费选择和判断。这时候,企业新闻发言人的设立就是一个绝佳的选择。设立新闻发言人以及通过发言人经常性的信息发布可以让企业的人事变动、产品以及服务信息、企业的理念和内涵以一种直观的、直接的方式展示给相关公众,这种方式能够最大程度的让相关公众知晓企业的相关信息,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相关动态,会最大程度的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2.设立新闻发言人有利于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双向沟通交流

现代社会中企业对于社会特别是对于相关社会公众的单向宣传已经越来越不能符合消费规律和市场规律了,迫切需要采取并逐步深化双向的沟通和交流,新闻发言人的设立和与相关公众的及时互动能够有力的解决上述问题。企业在公众中对于产品和其服务的单向宣传时间一长会造成一种视觉和听觉疲劳,会对企业的自身发展不利,新闻发言人岗位的设立和周期性的新闻信息发布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公众对于产品和其服务的最终评价和态度,能够对于相关公众的评议做出相对应的调整和完善,这样也能够让新闻发言人的设立成为与公众沟通和交流的一座桥梁,一头可以连接公众,另外一头可以给企业相关员工特别是企业管理层提供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必要的建议和舆论反馈。

3.新闻发言人的设立还可以有效的应对媒体和社会舆论,在企业发生危机时更是如此

社会公众的密切关注与日俱增,当然,各种大众传播媒体特别是自媒体等媒体也对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企业的危机非常敏感,他们会积极的关心、关注那些正常信息,更会留意那些涉及到企业自身发展危机的信息,这时候,新闻发言人的桥梁作用就会及时的展现给与企业相关的公众、媒体。企业发生危机时,企业管理层应该尽快启动应急预案,最好让企业的副总或者直接让CEO出面解答社会公众的大部分疑虑和问题,管理层出面应对外界舆论的这个人就承担了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和职责,这个时候,他或她就要从企业整体的利益出发,从全局从手,也要从细节入手,权威的、客观的面对社会公众和相关媒体,也要尽量做到坦诚、自信、负责任的回应关于企业自身的危机原因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思路等重大问题,这样才能够符合公众的期待。

二、企业设立新闻发言人的方法和建议

1.新闻发言人在企业中的地位应该与其他中层部门平级,并直接隸属于最高管理层

新闻发言人的岗位设置一定要考虑到能够经常保持与企业的最高管理层的密切接触这一点,它的设置应该直接隶属于最高管理层比如CEO或者董事会。这样做是为了保持这个岗位的特殊性和独立性,能够不受其它部门的干扰和影响独立工作;同时,发言人的设置也要考虑到要便于与企业内部中层部门的沟通和交流,不仅对于外界的舆论能够向管理层反馈,同时也能够对于其他部门的需求和需要及时的向管理层反馈,最大程度的整合内外资源,协调内外关系。

2.企业最好由管理层的管理人员或者相关领导去做新闻发言人

新闻发言人的工作应该由企业的最高管理层人员来承担,这样是为了保证对于企业产品和相关信息的权威发布,同时在新闻发布特别是企业自身危机的应对过程中,最高管理层能够高效率的、全面的、准确的发布相关内容,能够有力的避免一件事情多个不同声音的发出这种现象的发生,同时对于社会公众来说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3.企业要把新闻发言人作为一种制度化、常态化的工作做好

有些企业也设立了新闻发言人,也发布了一些关于其产品和服务的信息,但是却没有及时的反馈公众的需求,没有做到满足公众对于企业发展方向等内容的需要,新闻发言人逐渐成为了一种空摆设,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企业设立新闻发言人就是要保持与公众的沟通和交流,经常性的通过新闻发布会或者记者招待会等形式来发布信息,把发布新闻以及与公众的全方位互动制度化和常态化,真正做到企业、媒体和相关公众成为名副其实的利益共同体,从自身的角度,按照自己的做法对于整个社会做出良性的作用和贡献。

新闻发言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毋庸置疑,一个科学有效、运行良好的新闻发言人机制能够让企业的内在素质、外在形象以及与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关系得到一个强有力的提升,可以最大程度的促进企业、媒体、公众的相互关系,也可以有力的促进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和谐。

参考文献:

[1]朱晓杰.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2]玛格丽特·苏丽文.政府的媒体公关与新闻发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作者简介:

刘波(1982~),男(满族),吉林四平人。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在职研究生在读,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化,外事管理,公共关系研究。

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流程 篇9

本流程按照《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的规定,编制组建金融租赁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格式、金融租赁公司设立的步骤、申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的具体条件、金融租赁公司业务操作管理制度格式、金融租赁公司章程格式、投资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合同格式等,供出资人设立金融租赁公司使用。

金融租赁公司名称中标明“金融租赁”字样。未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融资租赁业务或在其名称中使用“金融租赁”字样,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一、金融租赁公司发起人条件

■国境内外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符合注册地金融监管机构要求且不低于8%、最近1年年末资产不低于8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自由兑换货币、最近2年连续盈利)

■中国境内外注册的租赁公司(近1年年末资产不低于1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自由兑换货币、最近2年连续盈利)

■在中国境内注册的、主营业务为制造适合融资租赁交易产品的大型企业(最近1年的营业收入不低于5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自由兑换货币、最近2年连续盈利、最近1年年末净资产率不低于30%、主营业务销售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80%以上)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可的可以担任主要出资人的其他金融机构

二、最低限额注册资本

最低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自由兑换货币,注册资本为实缴货币资本。

三、金融租赁公司设立的步骤:金融租赁公司的设立需经过筹建和开业两个阶段。

1、筹建申请

筹建申请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处受理。筹建申请由申请人提交下列文件:

(1)筹建申请书,内容包括拟设立金融租赁公司的名称、注册所在地、注册资本金、出资人及各自的出资额、业务范围等;

(2)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包括对拟设公司的市场前景分析、未来业务发展规划、组织管理架构和风险控制能力分析、公司开业后3年的资产负债规模和盈利预测等内容;

(3)拟设立金融租赁公司的章程(草案);

(4)出资人基本情况,包括出资人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地址、营业执照复印件及营业情况以及出资协议。出资人为境外金融机构的,应提供注册地金融监管机构出具的意见函;

(5)出资人最近2年经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审计的审计报告;

(6)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

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租赁公司筹建申请的答复期为3个月。如未获批准,申请人在6个月内不得再次提出同样的申请。金融租赁公司筹建期限为6个月。逾期不申请开业或筹建期满未达到开业标准的,原批准筹建文件自动失效。筹建期内不得以金融租赁公司的名义从事经营活动。

2、开业申请

金融租赁公司筹建工作完成后,申请人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提出开业申请,提交下列文件:

(1)筹建工作报告和开业申请书;

(2)境内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出具的对拟设金融租赁公司名称的预核准登记书;

(3)股东名册及其出资额、出资比例;

(4)金融租赁公司章程。公司章程至少包括以下内容:机构名称、营业地址、机构性质、注册资本金、业务范围、组织形式、经营管理和中止、清算等事项;

(5)拟任高级管理人员名单、详细履历及任职资格证明材料;

(6)拟办业务规章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

(7)营业场所和其他与业务有关设施的资料;

(8)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要求的其他文件。

金融租赁公司的开业申请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后,由中国人民银行颁发(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并凭该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册登记,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方可开业。

金融租赁公司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无正当理由3个月不开业或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6个月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吊销其许可证。并予以公告。

四、金融租赁公司业务运行必须符合以下监管指标

1、资本充足率。公司资本净额不得低于风险加权资产的8%;

2、单一客户融资集中度。公司对单一承租人的融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30%。计算对客户融资余额时,可以扣除授信时承租人提供的保证金;

3、单一客户关联度。公司对一个关联方的融资余额不得超过公司资本净额的30%;

4、集团客户关联度。公司对全部关联方的融资余额不得超过公司资本净额的50%;

5、同业拆借比例。公司同业拆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公司资本净额的100%。

五、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金融租赁公司可经营下列部分或全部本外币业务:

(1)融资租赁业务;

(2)吸收股东1年期(含)以上定期存款;

(3)接受承租人的租赁保证金;

(4)向商业银行转让应收租赁款;

(5)经批准发行金融债券;

(6)同业拆借;

(7)向金融机构借款;

(8)境外外汇借款;

(9)租赁物品残值变卖及处理业务;

(10)经济咨询;

上一篇: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高效复习方法下一篇:系列活动策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