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江苏卷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4-09-16

高考江苏卷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共8篇)

高考江苏卷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 篇1

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政 治 试 题(江苏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个五年 的建议》

A.十一 计划 B.十一 规划 C.十 计划 D.十规划

2.2006年1月,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为建设 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

A.学习型社会 B.节约型社会 C.创新型国家 D.现代化国家

3.2005年4月,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先后到南京、北京、西安和上海等地访问。此行名为

A.破冰之旅 B.和平之旅 C.民族之旅 D.搭桥之旅 4.2005年6月,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公布的2008年奥运会主题口号是 A、新北京、新奥运 B.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 C.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D.给北京一个机会,还世界—个奇迹

5.2005年10月15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青藏铁路自 至,全长195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

A.西宁 拉萨 B.西宁 日喀则 C.格尔木 日喀则 D.格尔木 拉萨。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

①生产发展②生活宽裕③乡风文明④村容整洁⑤城乡和谐⑥管理民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⑥. 7.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周年。A.60 B.65 C.70 D.75 8.“各级党委要全面分析和正确判断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这段话说

A.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B.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质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C,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是经济领导 D.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9.近年来,我国政府在2万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大力组织实施“兴边富边行动”,以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

A.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B.民族平等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C.国家的支持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原因 D.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

10.“重新排列的词句有了不同的意思,重新摆弄的思想产生新的思想”。这表明 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B.事物结构的变化能够引起质变 C.运动、变化就是发展 D.质变只是新的排列组合 11.下列成语中与“见微知著”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A.一叶知秋 D.盲人摸象 C.坐井观天 D.管中窥豹

12.“思所以危期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这体现的哲理是 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C.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社会发展规律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3.右边四幅图表明

A.前者是经验主义,后者是教条主义 B.前者是教条主义,后者是经验主义

C.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 D.要在矛盾特殊性原理指导下研究矛盾的譬遍性 14.青年工人邓建军长期从事纺织设备检修保养工作,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破解了许多重大技术难题,成为“知识型工人”的楷模,为企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邓律军的事迹表明

①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②实现人生价值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学习知识是改变命运的惟一途径④人生价值要通过所从事的事业展现出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自2006年4月l日起,我国对消费税税目、税单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整,新增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等税目……据此回答15——16题。15.调整消费税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可以合理地调节消费行为,间接引导投资流向。其中蕴涵的哲理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B.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

C.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6.我国调整消费税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

①是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的主要途径②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③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④有利于间接调节收入分配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7.电子产品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的根本原因是

A.供求关系影响 B.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C.市场竞争激烈 D.进口关税下调 18.下列有利于化解通货膨胀的措S施是

A.调整汇率 B.降低利息 C.增发国债 D.提高贷款利率

19.目前,海尔集团已经建起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性设计、制造、营销和服务网络。这表明市场经济具有 特征。

A.开放性 B平等性 C.法制性 D.竞争性

20.自2002年到2005年,江苏省个体私营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28.3%增长到34.2%。江苏省个体私营经济显著发展的原因是,个体私营经济 A.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 B.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C.在国民经济中逐渐起主导作用 D.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1.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超过3000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50%以上。中央财政加大对“三农”投入的力度,有利于

①加强国民经济的基础②促进财政的收支平衡

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④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下列关于商业保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商业保险—般可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

B.商业保险是用以补偿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损失的一项措施 C.商业保险是参与保险者个人及单位意志的体现 D.商业保险是一种针对风险本身的投资方式

23.2005年,联想集团以12.5亿美元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企业兼并是企业优胜劣汰的有效形式。这充分说明

A.市场竞争是企业兼并的核心 B.政府是企业兼并的主体 C.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兼并的必然结果 D.扩大规模是企业兼并的主要目的 24.2005年11月8日,中美就纺织品问题经过七轮磋商最终达成协议。这说明 A.独立自主是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立场 B.平等互利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 C.自力更生是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 D.保护民族工业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根本目的

二、不定项选择: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错选、多选,该题不得分;少选且正确的得1分。

25.温家宝在首届东亚峰会上提出:“中国将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将继续坚定地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致力于发展与本地区国家的 3 友好合作关系。”这说明

A.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重要基础 B.各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D.持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6.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这表明 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 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 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 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

27.2005年10月,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我国航天工作者在不断推进载人航天工程的过程中,还培育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裹明

A.人生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物质贡献 B.人生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精神贡献 C.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 D.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相互作用的

28.江苏华西村是建设杜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华西村发展的重要经验是“吃透两头”、“两头一致”。“吃透两头”就是“吃透”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吃透”本地工作实际,“两头一致”就是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与老百姓保持一致。这体现了 A.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 B.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C.综合与分析的辩证统一 D.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

29.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

A.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B.对人们行为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C.符合我国社会发晨规律和人民根本利益 D.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 30.近年来,手机短信为人们相互交流提供了便利。但是,也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短倌陷阱”。“短倌陷阱”侵害了消费者的

A.求偿权 B.自主选择权 C.知情权 D.公平交易权

农民工是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为城市繁荣、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他们的权益尚未得到有效体障。据此回答31---32题 31.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应旗

A.坚持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 B.更加关注社会公平 C.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 D.为了效率关注公平32.解决农民工问题,需要

A.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 C.完全运用市场经济原则 D.对农民进行职业素质培训

33.某煤气公司规定,凡安装管道煤气的用户,必须到其指定的企业购买煤气灶,否则不 4 于安装。该公司的行为

A.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B.维护了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C.保护了国家、集体和消费者的利益 D.是法律所禁止并要受到法律制裁的行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4.某中学生在家上网时发现某网站载有损害国家、民族、严的内容,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公安机关及时查实并依法查处了有关当事人。

请运用政治常识,分别说明该中学生和公安机关行为的依据。

35.图1 2001---2005年江苏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图2 2005年江苏省三大产业比例

(1)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依据上述材料,结合经济常识,谈谈你对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的认识。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200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全公布了经过三次审议后的物权法草案,广泛征求意见。“开门立法”,问计于民,是我国近年来立法工作的重要特点。

辨题:“开门立法”就是人民群众立法。

37.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比劳动更重要。

五、论述题:本题18分。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说明。

38.材料一;自禽流感发生以来,我国政府启动子整体防控体系,采取免疫、监测、发现、扑杀等对策,有效控制了疫情扩散,并批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用禽流感疫苗进入临床研究。同时,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参与禽流感防控国际合作,并与欧盟委员会、世界银行在北京共同举办了禽流感防控国际筹资大会,认真履行防控禽流感的大国责任。

材料二:天花曾是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疾病之一。为了防治天花,人类历经了几个世 纪的艰辛探索。公元10世纪,中图医书就记载了接种天花疫苗的方法,但这种方法的危险性很大。到了16世纪,中国医生发现那些得过轻微天花的人,就获得了免疫能力,于是开始接种人痘。这种方法很快传入欧洲,但种人痘仍存在危险。1796年,英国医生发现,得过牛痘的人不会得天花,并且种牛痘比较安全.于是开始种牛痘,以后种牛痘又传入中国,直到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在世界范国内被消灭。(1)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国家职能的?(2)材料二体现了哪些唯物辩证法原理?(3)运用材料二体现的唯物辩证法原理,结合材料一,谈谈我们对防控禽流感应有的态度。

六、综合探究题:本题19分。要求紧扣题意,结合情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展开探究和说明。

39.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专题学习中,某中学5名同学围绕“废旧电池回收和处理的现状与对策”课题,组成探究小组。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问卷、走访、查阅文献、上网等方法.对废旧电池回收和处理现状进行了调查。

同学们发现,第一,废旧电池会污染环境,1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会使1平方米的土 壤永久污染:1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无法饮用,相当于1个人一生的饮水量。第二,中 国每年消耗电池70多亿只。中学生使用随身听、复读机、电子词典等,是电池消耗大户,人均年消耗电池50节以上。

同学们了解到,第一,目前废旧电池回收率不到2%。有近八成的人认为废旧电池回

收活动“与自己无关”或“没时间参加”,有87%的人将废旧电池与生活垃圾一起丢弃。第二,目前收集来的废旧电池主要由环保部门集中填埋,但填埋并不能彻底控制废旧电池的污染。

同学们还了解到,提取废旧电池中的有用材料加以再利用,不仅符合我国节约资源和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而且有可观的经济效益。据估算,处理10只废旧电池,可获2万元左右。但企业对处理废旧电池没有积极性。因为,进口处理废旧电池的机器价格昂贵。并且,一台机器每日可处理几吨废旧电池,本地的废旧电池不够它“吃”几天,导致生 产能力闲置,亏本运管。

假如你现在加入该探究小组,请继续探究以下问题:

(1)运用经济常识,就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处理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2)针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处理,为中学生设计一个行动方案,并简要说明实施行动方案的意义。

(3)参与该项活动对你今后进行探究性学习有何启示。

2006年高考政治试题参考答案(江苏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B 2.C 3.B 4.C 5.A 6.D 7.A 8.D 9.A 10.B 11.A 12.D 13.C 14.A 15.D 16.C 17.B 18.D 19.A 20.B 21.C 22.C 23.A 24.B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25.ACD 26.B 27.CD 28.ABD 29.ABCD 30.BCD 31.ABC 32.ABD 33.AD

三、简答题(每小题9分,共18分)34.(9分)(1)该中学生的行为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必须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作斗争

(2)公安机关的做法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依法治国的原则。35.(9分)(1)图1反映了江苏省第三产业增加值逐年提高,说明了江苏省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图2反映了江苏省三大产业的比例中,第二产业比重偏大,第三产业比重偏小,说 明了江苏省三大产业比侧还不够合理。

(2)江苏省在经挤发展中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要不断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强化工业的主导作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

四,辩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6.(10分)(1)“开门立法”是立法机关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对立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的过程,能够 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杨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群众参与立法活动的重要途径。(2)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开门立法”并不意味着人民群众直接立法,人民群众正确的意见和建议要通过法定的程序才能成为法律.37.(10分)(1)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作用日益突出。

(2)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劳动是人类最基本 的实践活动;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因此,我们既要尊重知识又要尊重劳动。

五、论述题(18分)38.(18分)(1)①我国应对禽流感的—系列措施,体现了国家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②在国际社 会履行防控禽流感的大国责任.体现了国家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职能。

(2)①天花病毒在全球的流行,中外医生在治疗上的相互借鉴,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的作 用,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从天花的泛滥,到人类经过艰辛探索制服天花,体现了事物的变化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③从天花的肆虐,到接种人痘和牛痘;直至天花的最终消灭,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3)①世界各国防控禽流感的工作是相互联系的,要在加强整个国家防控体系的同时,加强防控禽流感的国际合作。②禽流感病毒的变异和流行有其客观规律,要认识和利用其内在规律.形成防控禽流感的对策。③防控禽流感,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既要充满胜利的信心,又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

六、综合探究题(19分)39.(19分)8(1)①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和利用。②运用财政、金融和税收等经济手段,引导有关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搞好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③制定并严格执行有关法规,规范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处理。④运用行政手段,加强管理和监督。

(2)例如:“校园废旧电池回收行动方案”:出一期板报,使同学们了解废旧电池的危害 性,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写—封倡议书,倡议“回收一节废旧电池,留下一方洁水净土”;设—个回收箱,专门回收校园中的废旧电池,并将回收的电池送环保部门。

实施这—行动方案的意义:有助于增强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有利于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3)选题要切合社会实际和中学生自身的实际;要综合运用问卷、走访、查阅文献、上网等方法,收集大量的真实的感性材料;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使之上升为理性认识;要把正确的认识运用于自己的行动之中。

高考江苏卷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 篇2

1. 时代气息浓烈。

《江苏政治高考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不仅明确要求时事政治作为客观题出现,而且要求主观试题体现出时代气息。所以时政热点经常成为各种试题的出题背景,尤其是近5年来的探究型试题一如既往地以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着力解决和关注的问题为出题背景。如:2008年关注“奥运”,2009年关注“新中国成立60周年”,2010年关注“上海世博”,2011关注“人口老龄化”,2012年关注“传统节日”。以这些时政热点为切入口,要求学生把握热点问题的本质,从整体上把握热点,搞清楚各个热点间的内在关系,考察学生的分析、理解、构思、作答能力。

2. 问题设置多样化,贯彻能力立意。

时政热点为出题背景,在此基础上设置多样化的问题,一方面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与主干知识,另一方面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发散性思维,以体现出考试说明中的能力立意。《考试说明》明确规定能力考核的四项目标和要求:“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索问题”。为贯彻这四项能力要求,江苏高考探究型试题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置问题:拟定学习或活动课题、提出问题、陈述见解、劝导他人、帮人理财、表达观点、解决问题、准备材料、提出建议等。以2012年的探究型试题为例来分析问题的设置。第一问的立意是以“陈述见解”的形式出现,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二问的立意是以“提出建议”的形式出现,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第三问的立意是以“拟定学习或活动课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学生论证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3. 渗透价值导向,端正学生情感态度。

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是政治学科的重要教学目标和价值追求。江苏高考探究型试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和考查考生的价值取向。纵观这几年的江苏高考政治探究型试题一直坚持思想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与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相结合,发挥高考“指挥棒”的功能,从而帮助学生自觉树立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点在2011年的探究性试题中体现得更加突出。该试题以“让夕阳更红”为主题,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优良,引导学生尊老爱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4. 凸显人文关怀。

近几年的江苏高考强调现实生活中政治分析的实用价值来盘活教材知识,做到了知识点的选择为思想政治目标服务,注意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2009年的探究型试题所设置的三问背后,我们可以找到隐藏其后的人文关怀。第一问要求学生通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养成,来弘扬民族精神。第二问突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有助于学生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第三问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用正确方式处理社会问题,理顺社会关系。

二、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几点启示

1.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引入时政。

精品时政热点,不仅能激起学生探索创新的激情,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更能活跃课堂气氛,突出重点、易化难点,使学生升华情感、提升思辨力、陶冶心灵、完善人格、发掘潜能,使课堂充满活力,彰显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和无穷魅力。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除利用课本事例,应恰当引入时政。从而使政治课教学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为了使引入的时政事例具有针对性,应广泛选材,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都是选材的常用信息渠道,要注意精挑细选、归类存档。

2. 实践性问题的设置。

在政治教学中,许多政治知识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如果教师只讲知识点而忽视了其与实践的联系,不仅学生不感兴趣,教学效果也不好。如果教师能将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并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揭示出来,则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新课程标准中把培养学生学习运用所学知识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到首位,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表达。设置的问题应源于生活,具有针对性;设置的问题应服务于学习生活,具有目的性;问题的设置应贴近生活,具有趣味性;问题的设置应结合社会热点,具有开放性。

3. 把价值观导向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高位追求。

对高中生价值观进行引导和矫正是思想政治课程应有的题中之意,也是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高位追求。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内容价值分析,研究教学内容知识点、能力点、方法点和品格点,并系统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它们在价值结构中的重要作用。

4. 准确把握高考命题方向,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已经成为当今课程标准的核心精神。在这种理念下,政治教学也要给它的终极目标———“人”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师必须心中有“人”,回归“人本”,给学生以充盈的人文关怀,以先进的、科学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政治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复习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好高考方向,不能只是简单地抓课本,搞题海战术,而要密切联系社会实际问题,善于创设新的试题情境,注重探究、体现课改,更多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注重过程性特点的强调。近些年来,高考政治探究型试题在注重能力考查的同时,还注重对人文知识的考查。因此,高中政治教学和复习要顺应这一命题趋势,更加关注对文化内容的审美和鉴赏,着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确定人文精神取向。

摘要:江苏省自2008年实施新的高考模式以来, 作为高考重要组成部分的政治学科, 积极体现新课程理念, 旗帜鲜明地关注时代特点、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学生生活。高考是新课改的导向,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积极关注高考试题, 尤其是充分反映新课改理念的探究型试题, 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江苏高考,政治探究型试题,特色,教学启示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

高考江苏卷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 篇3

1.“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 ( )

A.《诗经》 B.楚辞 C.汉赋 D.唐诗

【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其意为:山歌虽然通俗,但难道不是《郑》、《卫》等国风之篇的遗韵吗?说明“民间性情之响”(山歌)与国风(诗经)一脉相承。且据材料“民间性情之响”与楚辞(楚骚)、唐诗(唐律)“不得(并)列于诗坛”,故排除B、D项。正确答案为A。

2.《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 )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解析】由题干中“攻木……”、“攻金……”、攻皮……”等不难看出某项手工业生产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水平高。A项为近代机器工业的产物,B项中的“产品丰富”和D项中的“产量庞大”材料中没有反映。材料中的“工七”、“工六”等指专业工匠的人数而非产品产量。正确答案为C。

3.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下页上图场景的是 ( )

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

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解析】《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宋都东京的商业繁荣景象。据此排除A项(汉代长安的集市特征)和B项(草市远离大都市,不可能在东京)。而图景所示车水马龙现象亦非夜市景象,故排除C。正确答案为D。

4.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解析】内阁制非选官制度,故排除A选项。材料中“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说明内阁自设立起就不是法定决策机构,只是皇帝决策的顾问机构,故排除B项。C项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即可排除。“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反映了内阁地位的提升变化,但未有信息反映其职能的变动。正确答案为D。

5.右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

①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 ②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 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 ④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否定④,进而排除B、D选项。图文材料所揭示的是洋务派军事工业,为清政府官辦,非私人投资和市场化运作,故不能得出“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剩下的A、C选项,判断的关键是要不要②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洋务派引进的西方技术有不少是西方过时或要淘汰掉的,故②的叙述不符合历史事实。正确答案为A。

6.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 )

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

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

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

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解析】辛亥革命结束了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政体的重大变化,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且材料中南京临时政府令“……殊为共和政体之玷”,因此排除B项轻而易举。根据所学知识,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在政治、经济、司法、社会习俗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新的举措,不可能“沿用前清审判制度”,排除A。C项中的“有意”与题干中的“最宜”不相符合。正确答案为D。

7.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说:“我们在不久以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国家又濒于危亡,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语形容的。”这种“悲痛的心情”源于 ( )

A.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 B.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

C.汪精卫在武汉大肆捕杀共产党人 D.国民党对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

【解析】材料中“国家又濒于危亡”、“以为……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反映出“悲痛的心情”源于外患而非内忧,故排除A、C、D项。正确答案为B。

8.1934年上海市长指出,“近年以来,上海人口财富,均有巨量之增加,然吾人能谓其工商业均已健全发展否?未也,且去健全甚远。……是何故乎?上海犹鱼,内地犹水,财富集中,而不知所以流通之,非繁荣之象也;人口增加,失业者日众,城市生活之病态也!欲求鱼之生长,而不先实池以水,其可得乎?”这段话体现的施政设想是 ( )

A.强调帮助内地改善经济,营造发展环境

B.强调改变城市财富流向,缩小贫富差距

C.强调限制城市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

D.强调发展城市工商百业,增加城市就业

【解析】捕捉材料中最关键的文字:“上海犹鱼,内地犹水”、“欲求鱼(上海)之生长,而不先实池以水(内地),其可得乎?”意为:要想促进上海等大城市的持续发展、健康发展,不先帮助内地发展经济是不行的。材料呈现的主干信息与A高度吻合;B、C、D项在材料中看似涉及,但非核心与主干内容。正确答案为A。

9.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 )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解析】根据材料中“晋冀鲁豫解放军(即大家熟知的”刘邓大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不难推测出该军事行动为:1947年6月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正确答案为A。

10.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 )

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解析】回顾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两岸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俗称“九二共识”;港澳回归分别为1997、1999年。而题干时间信息为“1987年”,据此,排除C、D项。“一国两制”的构想时至今日尚未得到台湾当局和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排除A项。“想家”的老兵因不能自由返乡探亲而哭。正确答案为B。

11.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 )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时间信息“1979年12月”,当时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贷款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巨大的思想解放和对外开放密不可分。A项叙述与题干内容构不成因果联系,B项中(1979年以来)“依赖外援”的表述不妥,“吸收外资”不等于“依赖外援”。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对外封闭的政策,不可能有大规模的“民间融资”,据此排除D项。正确答案为C。

12.“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 )

①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 ②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③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④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属于公民法体系,不属于万民法体系,不可能“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十二铜表法》“有些条款……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不等于《十二铜表法》“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据此否定①,从而排除A、C、D项。正确答案为B。

13.“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材料中的“他们”为西方近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同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位是 ( )

A.彼特拉克 B.莎士比亚 C.马丁·路德 D.伏尔泰

【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为“……以往的一切社會形式和国家形式……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意指猛烈抨击当时的社会制度即封建专制制度,这样的代表人物应为启蒙思想家。A、B、C人物皆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其主张并未涉及对专制王权的猛烈抨击,排除之。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他明确反对专制王权,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正确答案为D。

14.右图是18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

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

【解析】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8世纪七八十年代”可知,当时英国刚刚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故排除B项。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棉纺织机器革新加快,带动了棉纺织业的迅猛发展,导致对原棉的需求与日俱增。D项强调“手工纺纱”明显悖于工业革命机器化生产推动棉纺织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排除。A项决定于C项,非“主要原因”,排除。正确答案为C。

15.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决定命运的几百张选票上发生争议,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后者一锤定音,解决了长达36天的总统难产危机。这段材料 ( )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表明司法权实际上高于行政权

C.显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权 D.说明总统人选与选民意愿无关

【解析】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立法权为国会拥有,据此排除C。该宪法还规定,美国为总统制共和制,总统是国家的权力中心,据此排除B。美国的权力运行严格执行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互相制约的原则,而总统大选中“选票上发生争议”最终由美国最高法院裁定,正反映了行政权与司法权的互相制约,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正确答案为A。

16.《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 )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解析】材料中最关键的信息是“《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回归教材知识,在《四月提纲》中,列宁明确提出布尔什维克党要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此后半年即发生十月革命,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因此不难排除A、C、D选项。正确答案为B。

17.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 )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解析】根据材料中“1921年开春以来”、“改良主义的办法”等信息不难得出结论:该办法是指“新经济政策”。“实际上”在此等同于“实质上”,要求透过表象看本质。D项最合要求。新经济政策在所有制、分配方式和商业贸易方面的规定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重大变化和否定,不能说成“补充”,排除A。该政策“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排除B。C项中“多种所有制齐头并进”显然不符合史实。正确答案为D。

18.二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 ( )

①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②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的扩张 ③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 ④强化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结束前后组建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其所属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别承担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扶贫开发贷款和稳定国际汇率的职能,有利于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和制度化发展,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和谐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据此否定①和③,从而排除A、B、D三个选项。”此外,也可根据材料中“借贷国……贷款……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和“世界银行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从正面肯定②、④叙述的正确性。正确答案为C。

19.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 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

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 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

【解析】经济是基础,决定政治;实力是后盾,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外交态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向海外派兵、争取“入常”无一不显示出其强势的外交态势,其“底气”显然来自于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A项的“主导”、D项的“占上风”表述本身就错误,易排除。C项不构成“主要原因”。正确答案为B。

20.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右图是2000年出现的新闻漫画《最后的贵族》。该漫画反映了 ( )

A.中国加入WTO与国内企业的长远利益相违背

B.中国申请加入WTO旨在打破某些企业的垄断

C.加入WTO后中国一些企业有望增強垄断地位

D.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面临激烈竞争与挑战

【解析】中国加入WTO,使得西方国家的企业和产品更加便捷地进入中国,势必打破本国一些企业的垄断地位。从短期看,会对我国的某些落后产业和企业形成冲击,但从长远和全局看,有利于提升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活力,符合我们的长远利益。因此,A项、C项表述错误。B项叙述颠倒了因果关系,将中国加入WTO导致的客观结果“打破某些企业的垄断”错误地表述成了目的(“旨在”)。漫画生动揭示了中国加入WTO后原处垄断地位的国企(“最后的贵族”)面临激烈的外来竞争和挑战(“真以为我不怕你哪”)。正确答案为D。

21.(13分)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7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3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3分)

【解析】试题以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为主题,分别选取了西方和近代、当代中国著名史学家(学者)的有关观点。命题者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意义、主体功能和对今天的借鉴价值等三方面进行设问,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在正确解读材料信息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第(1)问的前一部分考查学生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不难作答;后一部分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提炼整理的能力,强调材料解读的完整性,并要整合教材有关知识作答。第(2)问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并予以完整、准确解读的能力,作答时要紧紧把握“政治”、“思想”和“整体”三个词语找寻材料信息、回顾教材知识。第(3)问彰显了历史学科呼应现实的学科特点,学生只要精确锁定材料中的关键字词“持续流动”、“机会均等”、“激励了个人”即可提炼出正确的答案。

【答案】(1)选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2)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借鉴功能: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22.(13分)史家有时会修正自己对历史的认识,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即为一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十多年前草寫《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时候,我所看见康氏的著作不过是现在所看见中的一小半。他的思想,我既不能有全面的认识,也不曾作深入的剖析。因此我的论断不免有舛误的地方。例如我说:“康氏以立宪为保皇之手段,故其所号召者为假民权。托孔子以为变法之口实,故其所号召者为假维新。”多看他的著作,细研他的思想之后,我发现这个论断几乎与真相恰相反背。现在我认为这两句话可以改为“康氏以保皇为立宪之手段,其所号召者为渐进之真民主。谓孔子为改制之圣人,其所企求者实为制度与思想之一体维新”。我现在的看法……可以说是遵行“过则勿惮改”的古训。

——萧公权《问学谏往录》

材料二 萧公权于1940年写作《中国政治思想史》时,亦不免认为康有为反对革命。……直到后来看到大批有关康氏的原始材料,才摆脱……(某种)史观的阴影,对康氏有新的认识,所谓“假民权”、“假维新”,原来都是真的。

——汪荣祖《康有为论》

材料三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这件事也许有某种意义: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制度与思想之一体维新”的内涵。(4分)

(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以“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为主题进行论证。(9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解析】试题围绕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史且以“康有为研究”为切入点,罗列了萧公权、汪荣祖、恩格斯的相关论述,探究“一定的时代条件会影响人们的认识程度”这一主题。本题主要考查如何全面认识历史事物,借以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相应的史观。第(1)问侧重基础,学生紧扣“制度”和“思想”两个词回顾教材知识不难答出“提倡君主立宪制度”和“宣传近代西方学说”等要点。第(2)问要求学生统筹材料信息和教材知识,解答时要抓住关键要求,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论证“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这一观点,要结合材料寻找史实依据,并遵循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要注意观点明确,史料充分,逻辑严密。该问最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史学特色,难度较大,其答案也是开放式的。

【答案】(1)内涵:抨击专制皇权;提倡君主立宪制度;宣传近代西方学说;政治制度变革和思想启蒙的双重目的。

(2)略。

23.(14分)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

材料三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5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2分)

(3)根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5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福利制度的演变过程。第(1)问是基础题,依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即可回答(抓住“机构”、“体系”、“工程”三点);第(2)问要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加以归纳,要抓住设问的关键词“积极作用”和材料中“儿童津贴”、“其他津贴”等信息;第(3)问要通过比较材料二、三的变化进行回答,应着重分析高福利对工人生产积极性、政府财政负担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从而归纳出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第(4)问是对福利制度的认识,依据材料一、二、三不难提炼出“政府是福利体系的决策者、调整者和承担者”。该问作答时的关键是把握住“政府”、“角色”这些中心限定词。

【答案】(1)措施: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障措施);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背景:经济危机;贫困(失业)。

(2)积极作用:救济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儿童利益。

(3)原因:挫伤工作积极性(惩勤助懒);福利开支大(政府不堪重负);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贫困人数增加;社会不满。

(4)角色:福利制度的决策者;福利政策的调整者;福利支出的承担者。

24.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梭伦“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梭伦)说:“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双方(贵族和平民)都要适可而止,以公正为本。然而,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梭伦受到了来自两方的攻击,被迫無奈,最后只身逃出希腊。

——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来的社会危机。(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梭伦采取的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的措施。(3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无法达到改革目标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3分)

【解析】试题以梭伦改革切入,全面考查改革的背景、措施、影响,材料简约,设问精细,层层递进,难度适中,体现了小切口深分析、以小见大、纵横联系、以史鉴今的命题思想。命题者通过相关材料呈现了改革的背景、原因、主要特点和最终结局,着眼于对运用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第(1)问要求学生对材料中“奴隶地位”、“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进行准确的解读从而归纳出“寡头政治的弊端”,而回答社会危机结合教材知识即可作答。第(2)问完全依据教材知识作答,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第(3)问的答案组织“源于材料又高于材料”,有较大难度,考查了学生深层次解读材料的能力和古今联系的史学研读方法。

【答案】(1)弊端:平民受到奴役;平民缺乏政治参与权。危机:导致贵族与平民、贵族与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之间矛盾的激化;社会动荡不安,阻碍经济发展。

(2)措施:解负令;财产等级制;四百人会议(公民大会或陪审法庭)。

(3)根本原因:阶级利益的对立。观念:公正观念;法治观念。

24.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

——(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

材料二 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1)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7分)

(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3分)

【解析】对中西方思想的对比是近几年高考命题中的重点,本题选择了中西方各具代表性的人物孔子和柏拉图作为载体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概括、归纳等能力。回答第(1)问要注意理解材料的意思,其“共同性”要从“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和“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等关键语句进行归纳;第(1)问的另外两小问要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回答第(2)问的关键是要理解材料中的思路,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答案】(1)共同性:社会的和谐;个体的美德。礼的作用:明晰等级;仁的作用:缓和矛盾。品德:智慧;勇敢;自制(节制)。

(2)原因:社会关系冲突;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雅典民主政治弊病显现。

24.C【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夏王朝存在与否颇有争议。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夏文化的探索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碳十四测年数据(选样)

(资料来源:《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

材料二 二里头早期文化层直接叠压新砦期的地层。……新砦遗址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有外濠、城墙和内濠三重防御措施,中心区的高地上发现一座东西长92.6米、南北宽14.5米的大型浅穴式建筑遗址,其性质……是祭台,此处出土了铜器残片……等高规格遗物。

——赵青春《新砦考古的回顾与展望》

(1)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认定夏朝的起讫年代为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据此你认为材料一中哪些考古文化遗存可以成为探索夏文化的对象?(2分)

(2)据材料二指出,新砦遗址已经出现了哪些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砦遗址的发现对于破解夏文化之谜的价值。(5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考古发现的二里头文化中心区在哪里?鉴于有关夏代文献记载极其简单,因此探索夏文化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3分)

【解析】(1)专家组认定夏朝的起讫年代与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一、二、三期标本年代都有重合的部分。(2)材料中出现的最有效信息为“城堡遗址”、“祭台”、“铜器残片”。新砦遗址的发现对于破解夏文化之谜提供了实物证据。(3)二里头文化中心区依据教材内容即可回答。鉴于有关夏代文献记载极其简单,需要实物证据加以佐证。

【答案】(1)文化遗存:龙山文化晚期;二里头文化一、二期(一、二、三期)。

(2)文化现象:城堡;祭台;铜器(青铜器)。价值:新砦文化把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紧密连接起来;为了解夏代早期的历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3)中心区:河南中部(西部);山西南部(西南部)。方法: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

24.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

孙中山先生曾说:“长城之功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之治水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城之利,烽燧明而野易清也,攻拒久而兵易集也,粟入多也,生息繁也,小举之莫能犯也,大举之易于调伏为应援突击也,虏归之难而不敢深入也。

——(明)尹耕《塞语》

材料二 南京罗缎铺,苏杭绸缎铺,潞州绸铺,泽州帕铺,临清布帛铺、绒线铺、杂货铺,各行交易,铺沿长四五里许。

——(明万历年间)《宣府镇志》

材料三 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1368—1644),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世界遗产委员会

材料四 我看见一段段长城得以修复。可是简单的、粗暴的修复,唯一的作用就是让长城失却了历史,同时失却了灵魂!我就只喜欢拍那些真实的、残缺的、与自然環境融为一体的长城。因为,那是历史,那是美的语言,那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财富。

——陈长芬《仰望长城》

(1)据材料一,概括长城的作用。(2分)

(2)材料二反映了长城关口张家口互市贸易的情形,从中你获得怎样的历史信息?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3分)

(3)材料三中世界遗产委员会高度评价长城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样评价的依据。(3分)

(4)据材料四,指出保护长城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及其原因。(2分)

【解析】(1)“攻拒久而兵易集也,粟入多也,生息繁也”,说明长城易守难攻,能有效保护边境居民正常生产生活免受南下少数民族的破坏。(2)材料二反映边境贸易商品种类丰富、规模大、边境贸易繁荣。边境居民生活的需要和统治者的重视都推动了边境贸易的发展。(3)文化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长城使古代建筑艺术得以保留下来;体现出现了众多描写它的诗歌上,如材料四中的诗句;体现在围绕它留下了众多的传说故事,如孟姜女哭长城等。(4)保护长城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是保护其原貌,让它真实地呈现,只有这样才是对历史的尊重。

【答案】(1)作用:便于军事防御;保护边民正常生产生活。

(2)历史信息:边关贸易繁荣。原因:长城内外经济的互补性;历朝政府设置边贸市场。

(3)依据:长城是建筑艺术的典范;长城诞生了众多传说故事;长城留下了大量诗词歌赋。

(4)原则:真实性。原因:尊重历史。

Ⅱ试卷呈现出的主要特点

1.考点覆盖面广,结构、分值分布合理。

试卷稳定平实,考点覆盖面广(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对外关系、科技革命、历史人物等),时间跨度长(中国史从商朝到中共十四大召开,世界史从文艺复兴到第三次科技革命)。结构合理:中国古代史占30%,中国近现代史占36%,世界史占30%,开放式设问占4%。在这份试卷中,所有命题均依据考纲和教材,无偏题怪题,试卷难易适度,内容比例合理。一些主干知识在试卷中占了很大比重,比如科举制、康有为、夏商历史、长城、雅典民主政治、罗斯福新政都属于历史学习的主干知识。选择题的落点均出自教材,学生在解读题目材料的基础上,必须依托教材所学知识才能正确作答;非选择题涉及的均为教材主干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教材知识的基本学科思维能力。不过试卷在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上也显示了难易梯度,以便测试出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水平,部分设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概括、分析等能力,全面多角度作答才能得高分。

2.注重材料阅读,体现历史的学科本位。

试卷中有大量的阅读材料,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或文字叙述、或借图说史、或引用表格漫画,进一步提升了思维的力度,突出了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在生动活泼的“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中,引导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

3.关注过程与方法,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

试卷在考查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方面有所突破,由单纯的识记考查转向了多维的历史能力考查。引用的许多材料中,有的是考查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有的是考查學生的思维判断能力,有的是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试卷注重知识的整合与重组,注意挖掘与主干知识相关联的延伸性知识或隐性知识,以此考查学生把握特定历史阶段时代特征的能力。

4.强调以史为鉴,注重考查能力。

试卷加大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如第22题第(1)问:说明材料一中“制度与思想之一体维新”的内涵,要正确回答问题必须有多方面的能力:正确的历史文本阅读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对所学知识的有效运用能力等。第(2)问则干脆要求学生“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以‘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为主题进行论证”,突出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Ⅲ2013年高考备考建议

1.立足教材,注重拓展。

江苏历史卷注重情境设置,形式活泼、设问新颖,但问题的解决终究还是以教材为依托,能力的考查更是依托于学科主干知识,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为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条件。要加强知识的纵向联系,不拘泥于教科书的章节结构,对相关内容进行主题整合,这里的整合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标。在确定主题时,要多关注该主题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这往往是高考命题的给力点。要把握重要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要能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大模块之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以构建起立体的知识框架和网络。

2.强化史料研读,有效分析历史信息。

要注重史料研读能力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史习惯,掌握基本的学史方法,如中外联系,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相互联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等。在复习中,要注意选取丰富而又多样的史料(如文字、图片、图表,包括教材中的知识链接等),并对其充分挖掘整合、合理设计问题、注重思考探究,把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3.注重过程与方法,提升历史学科能力与素养。

高考江苏卷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 篇4

尊敬的领导:

您好!感谢您在宝贵的工作时间,阅读这封求职信!我是建东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的一名学生,即将面临毕业。久闻贵公司相当有实力和前景,对员工要求严格。近日在网上了解到贵公司在扩大业务,扩大市场的同时,也在扩大团队。故本人毛遂自荐,写此求职信,诚挚的希望成为贵公司的一员!

在校学习期间,我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参与各种活动的组织与协调,曾是院志愿者办公室干事。强烈的责任感与事业心促使我在任何困难和挑战面前都能成功应对。具备较好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办公软件。同时,我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地涉猎了大量书籍,不但充实了自己,也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技能。

在校外,我做过许多兼职与实习。曾在世纪华联超市做过实习生,在实习期间,曾多次受到领导对我工作上的认可。丰富的实习经历,让我很大的提升了工作及沟通技巧,每一次实习中我都能够与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相处融洽。我相信,在加入新的团队我会很好地融入,而且协助团队的每一位成员,按时保质完成任务。

对于我来说,过去的成就不能够代表未来的发展,我的知识面有限,很多东西需要学,勤奋努力的付出才能获得成果。在步入工作岗位后,我会保持虚心学习的态度,不断地对自己要求严格,踏实做好本职工作,积极主动的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我十分热爱贵公司所从事的事业,梦想在您的领导下,为公司的发展作出最大的贡献,希望贵单位能给我一个展现能力的发展平台。收笔之际,郑重地提一个小小的要求:无论您是否选择我,尊敬的领导,希望您能够接受我诚恳的谢意!祝愿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高考江苏卷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 篇5

收费站作为高速公路行业的重要服务终端,是与社会公众直接接触的窗口和桥梁,体现着企业的核心文化、管理理念和服务水平,为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凸显收费站服务特色,结合公司《进一步做好品牌收费站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企业文化的引领下,以精细化管理深化品牌站建设,树立内部管理精细化,外部服务品牌化理念,通过基础数据“数值化”,提升收费站快速放行能力;通过窗口服务“追求化”,提升服务水平;通过站级管理“责任化”,提升管理能力,全面实现品牌站建设目标。

二、领导小组

组长: 李红英

副组长: 段国强

成员: 王瑞鹏马永泽王春生王鹏

王淼焦鹏杨帅吴浩南

二、基本原则

(一)夯实基础,突出特色。利用精细化管理的手段,将收费指标细化、量化、硬化,通过指标硬化实现管理量化,夯实收费基础管理。结合运城西、永济、解州等不同收费站的地域特点,探索适合各自实际情况的品牌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品牌收费站。

(二)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确定运城西站为品牌站建设示范站,6月底前形成品牌站建设成果经验。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不断提炼提升试点成果,形成示范带头作用,逐步带动永济、解州等其它收费站品牌化建设。

(三)既抓文化引导的软支撑,又抓刚性制度的硬约束。品牌收费站建设不仅要注重企业文化引导、关注员工思想动态、建立持续改进机制等“软性”、“隐性”工作内容的开展,形成文化引导和思想教育的软支撑。同时又要将管理指标量化、硬化,通过对指标的量化,实现管理的硬化。从而实现刚性制度和责任追究的硬约束。只有使“拉力”和“推力”形成合力,才能最终推动品牌站建设。

(四)丰富载体,务求实效。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技能竞赛等活动,通过丰富活动内容,确保员工参与,提高收费员工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开展“四德”主题教育,培养员工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强化员工对社会责任的理解,最终实现品牌收费站建设内容和形式有效统一,确保建设目标顺利完成。

三、工作内容

(一)收费现场环境优美,秩序井然

收费现场环境优美:收费广场达到“五化”“五无”、收

费岗亭达到“三净一整齐”、收费车道达到“三无一及时”、广场绿化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收费广场“六公开”内容符合标准,标志、标识摆放规范,设施完好无损。

交通秩序井然有序:车道开启率达100%,单车道等待车辆≤4辆,超过4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落实货运车辆“八禁止”、收费秩序管理“八禁止”,严格车辆、行人收费广场管理,维持等待交易车辆秩序。

(二)窗口形象规范,便民措施得力

仪容仪表做到“四统一”“四规范”。“四统一”即:统一淡妆上岗、统一服装服饰、统一文明用语、统一发式发型。“四规范”即:规范交接班流程、规范岗中服务、规范工作程序、规范仪态仪表。

提升服务质量:做到文明用语、礼仪手势、唱收唱付、微笑服务四个“百分百”,全年不发生有理投诉事件,无理投诉事件≤1件,车道测评系统顾客不满意度≤0.0025%。

便民服务措施得力:便民设施完好、工具齐全,出行信息更新及时、信息准确,丰富工作人员的应知应会知识,拓宽服务视野,使每个人都成为服务的信息库,为司乘提高多方位的“咨询”服务,实现便民服务的“零缺陷”。

(三)车道实现快速放行,突发事件处置及时

全面提升放行效率:紫光系统:入口客车操作速度≤7秒/辆;入口客车放行速度≤12秒/辆;入口货车操作速度≤

7秒/辆;入口货车放行速度≤18秒/辆;出口客车操作速度≤9秒/辆;出口客车放行速度≤25秒/辆;出口货车操作速度≤12秒/辆;出口货车放行速度≤40秒/辆;信通系统:入口客车操作速度≤5秒/辆;入口客车放行速度≤16秒/辆;入口货车操作速度≤5秒/辆;入口货车放行速度≤20秒/辆;出口客车操作速度≤7秒/辆;出口客车放行速度≤27秒/辆;出口货车操作速度≤ 13秒/辆;出口货车放行速度≤42秒/辆。

突发事件处置及时:收费站24小时值班,确保人员在为在岗,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率达100%,处置及时、有效。

监控回控准确快捷。回控速度≤9秒/车,《监控信息管理系统》各项数据输入准确率达100%,信息上传下达及时、准确。

设置“绿色通道”专用通道:鲜活农产品运输设置“绿色通道”专用车道,做到快检快放,特殊免费车道做到准确查验证件,快速放行。

(四)业务管理规范、工作指标量化

票证业务规范准确。“票、款、账、表”相一致,原始记录、凭证资料保存齐全,按时解缴通行费,准确报送各类报表。

设备维护维修到位。设备完好率达99%,通信骨干网、接入网、完好率达99.8%,收费网络完好率达99.8%,监控

系统完好率达99.8%。

稽查监督严谨有效。日稽查不少于2次/天,夜稽查不少于1次/天,违法违规偷逃通行费查处率达到100%,通行费追缴率达100%,假冒鲜活农产品查处率达100%。

差错率。出口收费差错率<0.1/10000,发卡差错率<1/1000,写卡失败率<0.5/100。

(五)注重文化引导,加强队伍建设。

利用先进文化,引导员工成长。组织员工学习《企业文化手册》、《员工行为规范》等内容,使公司文化深入人心,能过将文化体现在工作推进,融入到思想深处,转化为自觉行动,为公司发展保驾护航。

关心关爱员工,注重个人成长。将个人成长与公司发展结合起来,制定适合个人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个人与公司的双赢。

落实考核管理,完善评选机制。通过日常监管、月度考核、季度评定、年终绩效四重考核,完善对收费员、收费站的工作业绩的科学评定,促进工作整体推进。

四、工作方法

(一)宣传动员、营造氛围,确保品牌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广泛宣传和动员,确保品牌意识在每位员工心中扎根,使争创、培育和爱护收费站品牌成为共同意识和自觉行动,能自觉将品牌意识融入到管理、服务层面的各个环节,从而凸显“运城高速”品牌效应,树立“运城高速”良好社会形象。

(二)强化过程监督、实现日常、月末、季度三重考核。通过“863”监管平台实现收费基础数据的动态管理,时时关注数据的变化,做到对日常指标全程监管、指标的有效调度以及对基础数据的挖掘分析,从而为工作的开展提供决策依据。继续推行收费站月度考核,提高各站“数值化”管理的比重,科学、量化的开展收费站长绩效考核,提高站长的主动管理意识。以“星级信誉”收费站评比为方向,确立季度“优秀收费站考核”的目标,在“大稽查”模式的督促下,通过日常监督、月度评比、季度考核实现了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的转变,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高考江苏卷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 篇6

由于企业使用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作为虚拟桌面基础架构(VDI)客户端,因此工程师必须调整WLAN,使之适合这些设备及动态应用程序。以下一些方法可用于调整VDI的WLAN。

移动VDI客户端带宽不足?避免重叠频道

VDI很消耗带宽,如果使用无线网络支持移动VDI客户端,您必须保证网络性能。一种方法是在部署无线接入端时,不要影响其他无线硬件。如果两台无线接入端使用同一个频道范围,那么它 们的性能都会受到影响。

然而,仅仅保证使用不同的频道仍然不足以解决问题。每一种Wi-Fi标准的频道都有一些重叠。如果想要提升无线硬件的性能,一定要使用非重叠的频道。例如,802.11B的非重叠频道是1、6、11和14(北美不使用频道14)。同样,802.11 G/N网络的非重叠频道是1、5、9和13。但是注意,各个地区的可用频道和频道重叠情况都是不同的。

避免频道重叠的最简单方法是在笔记本电脑上运行Wi-Fi Stumbler。Wi-Fi Stumbler是一个免费工具,它能够分析所使用的Wi-Fi频道。你可以用笔记本中支持Java的浏览器运行这个工具,然后带着它走动,看看哪些地方能发现WLAN。

执行站点扫描 建立支持VDI的WLAN

检查重叠的WLAN只是第一步,我们还要执行站点扫描。站点扫描的目的是发现无线接入端的最佳安装位置。执行站点扫描时,要先选择一些无线接入端部署位置。在选择的位置上依次安装无线接入端,然后测试无线接入端的覆盖率。

通常,接入端应该部署在高处,避开金属构架或金属物体。注意一点,大多数室内接入端使用全向天线。虽然全向天线有利于实现更大的覆盖范围,但是无线接入端正下方总是一个死区。这是因为全向天线的无线信号是在水平方向发射。只有在远离接入端的位置,无线电波才会在垂直方向扩散,但是接入端正下方通常都会出现死区。这个死区不仅会影响接入端下方的用户,也会影响楼下的用户。

在执行站点扫描时,要注意一些特殊物体,它们目前可能未对无线信号产生干扰,但未来可能会产生干扰。802.11 B/G/N接入端使用2.4 GHz频率。这些信号容易受到微波炉和老式无线电话的干扰。802.11A无线接入端和一些802.11N接入端使用5.8 GHz频率。这个频率范围容易受到一些新式无线电话的干扰。

宽频道:可能影响VDI WLAN

之前,我提到了频道重叠问题。频道重叠的产生,是因为无线接入端将2.4 GHz或5.8 GHz频段划分为多个频道。比如802.11N,每一个频道的频率宽度为20 MHz。使用两组独立无线信号和相关技术,802.11N就能够实现最高150 Mbps的净吞吐量。许多无线供应商支持宽频道。宽频道能够将每一个频道拓宽为40 MHz(实际上使用的是2个频道,而非1个频道),以实现300 Mbps的理论最大无线带宽。

高考江苏卷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 篇7

试题很注重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选择题中以时政知识为题干, 以书本知识为题肢的试题比较多。第13、14、15、16和18题属于这一类。其中以本年度的热点问题作为题干的有第14、15和16题, 这些题分别以2011年或2012年的时政材料为背景命题。以近年来持续的热点问题作为题干的有第13题, 该题围绕“国际金融危机”命题;还有第18题, 该题围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往”命题。

还有一部分选择题分别以名言、历史典故或社会生活中的事件为题干, 考查考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的能力。第19题、第23题以名言为题干命题;第20题以汉代的匡衡少年时凿壁偷光、勤奋苦读的历史故事为题干命题;第21题以澳门文化的现实情况为题干命题;第22题以科学新发现为题干命题。

非选择题第38题, 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为背景, 要求考生“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提高民生支出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第39题, 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 分析科研人员“成功开发龙脑”的原因。

二、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探究能力

进行综合探究,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是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新课改的一大特色。这在2012年的全国文综新课标卷政治试题中也有明显反映, 其主要表现是选择题的题干和应选题肢都来源于时政知识。

例如第17题:近年来, 公共外交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10年, 全国政协成功举办了以“对话、合作、共赢———中国与世界”为议题的第六次“21世纪论坛”。在十一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上, 政协外事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加强我国公共外交的书面发言, 部分委员还提交了相关提案。由此可见, 人民政协

A.创新了参政议政的方法和途径

B.履行了参与国际事务的新职能

C.积极参与行使国家对外职权

D.是推动公共外交的重要力量

关于“人民政协”, 《政治生活》教材在第71页第2段指出:“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此外, 人民政协还包括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各界爱国人士、港澳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等。所以, 它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 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教材在这里仅仅介绍了人民政协的性质、组成、职能和两大主题, 而第17题的正确选项“D.是推动公共外交的重要力量”, 教材并没有介绍和讲述。考生要选准D选项, 就必须认真分析题干中的时政材料所反映的内涵, 熟悉四个题肢各自表达的不同含义, 进而作出“人民政协是推动公共外交的重要力量”的判断和选择。

这种试题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不大, 但是, 由于这类试题从题干到题肢都比较新, 从一定程度上要求考生做到“即时学习, 即时运用, 综合探究”, 试题的难度明显增大。

三、试题选用知识的切入点较往年更小

例如第39题第1问:结合材料,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

科学技术对文化的作用, 在《文化生活》教材第45页第1段中作了具体介绍:“科学技术的进步, 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 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 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科学技术对文化的作用, 作为一个知识点在教材知识体系中居于什么位置呢?它属于《文化生活》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二节“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第2目“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中的一个内容。

同往年相比, 该题选用的知识切入点更小, 试题所用知识更加细微。切入点比较小的考题, 由于只运用某一章节局部涉及的知识, 并对相关知识作了一定的延伸和拓展, 考生不易把握, 从而增加了答题的难度。

四、时政知识成为非选择题答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第38题第2问:结合材料二,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提高民生支出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

该题的参考答案是:“以人为本, 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改善人民生活条件,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缩小贫富差距, 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其中的“以人为本, 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呈现出这一特点。

考生思考、回顾《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府的知识, 很容易想到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可是, 教材里并没有与参考答案相近似的表述。然而, 近年来只要一谈到我国的改革发展问题, 无论是国家领导人的讲话, 还是全国各大媒体的报道, 无不表达出这一理念:要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每一个中国人。如果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关注时事政治, 关心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巨大变化、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实惠, 就不难答出这一要点。

《考试说明》规定的考试范围的第五部分为:1.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 (上年度4月至考试当年3月)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对此,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掌握。

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无论对政治教师来说, 还是对参加2013年高考的考生来说, 2012年高考“平稳”试题背后透露出的一些新特点、新信息都值得重视!

高考江苏卷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 篇8

地理试题考查的都是主干知识,覆盖面广,包括地理1~地理3每个章节的知识点,以及初中地理的部分基础内容,整体难度比2008年略高,且力求创新,保持连续性。试题侧重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具有浓厚的地理学科特色,突出考查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二、重视图表、图像考查,强化地理材料分析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图像考查一直是地理学科的鲜明特色。全卷共涉及20幅各种类型的图与表格,关联图有4幅,每一题都配有说明材料。地理教学中几乎所有类型的图像都涉及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图像样式多(见表1),而且有创新。

三、能力立意突出,注重地理知识迁移与灵活运用

地理试卷注重情境的创新设计,注重学生图表解读与材料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等的考查(见表2)。

四、材料新颖,贴近生活,人文性突出

上一篇:中篇校园恐怖鬼故事下一篇: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