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总结太极拳

2024-08-26

体育课总结太极拳(精选11篇)

体育课总结太极拳 篇1

体育课总结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尉志宏

学号 2014202016 通过这半学期对“太极拳”的学习我真的是受益匪浅。老师要求我们练习太极的时候要做到心静,可能是我们生活在这繁杂的世界中太久的缘故,刚开始的时候根本静不下心来,只是样子上的闭着眼睛,脑海里总是想这想那的,浮想联翩。后来随着老师的教导和自身的领悟,才发现自己已经慢慢进入到了太极的世界。

我喜欢太极,喜欢打太极时那种全身心放松状态下,感受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感觉。那时的自己没有生活中的各种烦躁,也没有大喜没有大悲,只有一个安安静静的自己。太极应该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吧或者说是可以用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吧。一个人的行为是受他心灵支配的并前进的,太极讲究的是以意导动,内外合一,心与动作要领的合一,心与大自然的融为一体。练太极的人是纯洁、单纯、安静、谦逊的:因为那时的我们可以心无杂恋,可以没有人与人的不和谐,没有算计,没有猜疑,没有憎恨等,闭上眼,我们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这个世界的美好存在,可以感受到一片落叶掉在池塘水中的声音,可以让平时生活中狂躁不安的自己变得安静随和。

在这繁杂的生活中我们极易迷失自我,染上不良习惯误入歧途,弄虚作假走形式主义互相欺骗,殊不知我们欺骗的看是别人的眼睛,实则欺骗的是自己的心,那颗向善的心,那课勇敢,追求正义的心。很多的时候,当我们走远了回望初衷时,却早已看不清来时的路。我们或许就应该保持一颗空灵之心,无形无法,就像水一样,水倒入杯中就成了杯子的形状,倒入瓶中就成了瓶子的形状,倒入茶壶中就成了茶壶的形状。

我练习太极拳的收获,首先是身体比同龄人要好得多。其次是逐渐悟到太极拳与国学的关系和渊源。打太极拳有首诗:形柔轻拂柳,意静松入禅,怡然气配合,忘却在人间。这里涉及到形、意、气。师傅教拳就常说要由意气形练出精气神来。再有‘意静松入禅’,什么是禅?问了很多人,回答不尽人意。禅是佛家的,佛家讲坐禅。神秀作偈:身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是神秀的境界。另一个做饭的和尚听见了,作一偈,不会写字,他说,让别人写:菩提本无树,心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故惹尘埃。看了两偈,还不明白禅的境界。偶尔在书店看到了胡适先生的‘禅宗指归’豁然开朗,如醍醐灌顶。胡适先生如是说:‘禅是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一种状态。’此外,还涉及到经络学说,儒家等精华内容。

大一上学期的体育课是即将告一段落,可是大学生活里的体育锻炼却还远没有结束。看看身边的同学,能坚持锻炼的很少,而熬夜、抽烟、喝酒的大有人在。而看着中国人体质系数一年一年地往下掉,只能感叹如今人们的锻炼意识还不够。那么,作为一个大学生,就应该好好地锻炼身体,为了自己,也为了祖国的明天!

体育课总结太极拳 篇2

1.1 高等院校体育课太极拳教学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在我国高等院校中体育课太极拳教学中, 广泛采用的是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 大学体育教师是太极拳教学的主要承担者, 承担着太极拳运动的基本动作教学与文化精神的传播责任。然而, 近些年, 我国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招生人数越来越多, 使得高等院校教师的工作量迅速增加, 限制了课堂教学质量的发展。教师不但要完成高校课堂教学任务, 还面临职称评估的压力, 因此, 在教学方法研究方面做得还不够。太极拳的教学给高效体育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不但要求教师具备过硬体育技术、创新的教学方法, 还需要体育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 深入理解太极拳的精髓, 做到将太极拳形神兼备地传授给学生。但是, 目前,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师的水平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很多教师并不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约束了高等院校体育课太极拳教学质量的提升。

1.2 高等院校体育课太极拳教学的开展情况

太极拳运动之所以能在高等院系体育教学中迅速推广, 有着比较好的教学氛围, 是因为其自身的多种优势:第一,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代表, 同时又能起到健身的效果。太极拳符合中医的经络调节原理, 注重动与静的平衡, 能有效调节人体的气息以及各项生理机能, 适合各种人群学习。同时, 太极拳的推广符合如今高校体育教学的健身理念;第二, 随着近些年高等院校的扩招, 许多高校出现了体育场地以及体育器材严重紧缺的现象, 而太极拳的教学对场地器材没有太多的要求, 简单易行;第三, 高校的教学大纲进行了改革, 教学理念也在不断进步, 使得我国民族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 高校体育教学也注重传承与发扬我们民族传统文化, 太极拳就成了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的首选。但是, 高等院校的太极拳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 很多学生对太极拳学习的认同度并不高, 对传统中医文化的了解不够, 同时太极拳并不是一项竞技运动, 因此, 有些学生对太极拳的学习仅限于体育课堂。

1.3 高等院校体育课太极拳教学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课太极拳教学的主要内容为二十四式简化太极, 体育教师对太极拳的领悟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太极拳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但是由于很多教师只注重太极拳套路的教学, 只关注学生动作外形是否标准, 而忽略太极拳的动与静的精神传达, 过分强调太极拳的形, 而失去了其内涵, 没有达到太极拳教学的本质目标;还有部分教师在进行太极拳教学时, 迎合学生的兴趣, 而对武术的攻防意识过于强调, 违背了太极拳以柔克刚的原则, 无法体现高等院校体育课太极拳教学的目的;很多教师只会跟学生强调太极拳的动作要柔和、缓慢, 而没有解释太极拳动作的本质原因, 导致学生认为太极拳是拖沓冗长的, 是老年人的运动项目, 而不能对太极拳学习引起足够的兴趣与重视。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体育课太极拳教学问题, 很多学生学习太极拳是由于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好奇以及仰慕的心理, 想要探求中国功夫的神秘, 然而, 太极拳并不同于其他的武术活动, 相对来说处于缓慢静止的状态, 需要学生对其内涵进行领悟以及长期坚持不懈的练习, 这对学生的恒心与耐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 很少有学生能真正愿意去感悟太极拳运动, 并将太极拳运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太极拳运动只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学生持续不断地练习并领悟。另外教学质量的好坏还受到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 因此,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课太极 (下转第158页) (上接第117页) 拳教学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2 提高高等院校体育课太极拳教学质量的对策

2.1 转变高校太极拳教学理念

要想提高高等院校体育课太极拳教学质量, 必须转变太极拳教学的理念, 既要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进行传承, 又要结合时代进行教学创新, 在保留太极拳的精髓的同时, 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的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的太极拳学习兴趣, 促进高校体育课太极拳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比如, 在进行体育课太极拳教学时, 课堂的开始做完准备工作后, 学生往往不能很快地投入太极拳学习中, 不能达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这个时候, 教师可以在正式进行太极拳教学之前, 跟学生讲解中国传统武术的礼仪、礼节, 引起学生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的兴趣, 然后可以很顺利地引入太极拳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 需要注意由简到繁, 首先进行太极拳的基本步法教学, 教学生体会太极拳步法中重心变化的特征, 在太极拳步法的练习中感悟太极拳的精神境界, 体会气息的运行过程。在学生的学习体验中逐步加大难度, 使学生能循序渐进地学习太极拳的动作及精神。

2.2 强调太极拳动作、呼吸、意念的协调统一

太极拳的动作只是其外在表现形式, 它还有内在的呼吸与意念, 三者是协调统一的。教师在进行太极拳教学时, 要告诉学生, 太极拳的基础是“意”而不是“力”, 学习太极拳的初级阶段, 应该学习太极拳的呼吸方式, 太极拳的动作跟随意念而走, 吸气引导动作, 而动作过程中或者结束的时候需要呼气, 呼吸要求深而均匀, 呼吸也受意念的引导。在进行太极拳运动时, 要努力做到静心静气、意动身随、排除杂念。

2.3 改变传统太极拳教学方式

教师在进行太极拳教学时, 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营造轻松的太极拳教学氛围,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太极拳学习中。例如, 可以在学生中开展太极拳比赛, 用竞争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太极拳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娱乐的形式中练习并体会太极拳的精髓, 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 结束语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代表, 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不仅可以作为运动项目进行娱乐, 还具有调整身心、强身健体的功效。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将太极拳作为体育的必修内容, 得到广泛的推广。但是目前高校体育课太极拳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教师应该深刻领会太极拳的内涵与精神, 改变传统的太极拳教学模式, 提高太极拳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霍东.浅析高校开展太极拳教学的现状[J].武魂, 2013 (6) .

[2]季平.高校体育课中太极拳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武魂, 2013 (7) .

[3]王晶晶.山西省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山西大学, 2013.

[4]高一立.河南省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 2013.

高校体育课太极拳教学探究 篇3

关键词:教学 太极拳高校

1研究目的

太极拳运动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们健康长寿,青春长在。特别是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已在国内推广50多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并在大专院校长期得到推广。作为高等院校在众多体育活动内容与形式中,太极拳运动是首先值得推荐和肯定的,因为它具备了极高的体育价值,在太极拳教学实践中,通过调查与分析的方法,认为部分学生由于认识不足,加之教师的教学过程技术化,教学组织一体化,使这些学生在学习中目的不明、兴趣不高、态度不端,使太极拳教学没有很好地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针对这些现象,在教学中要改进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领悟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体现太极拳的基本要求,就应提高认识,提高教学质量、寓教于乐、为终身体育服务。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006年9月2008年7月对甘肃联合大学05级、06、07级公体专科班男生共205人,通过填表、数理统计调查学生对太极拳运动的认识及兴趣,通过教学观察及与05、06级学生各15人,07级学生10人进行座谈,发现太极拳中存在的问题。

3结果与分析

从表1中可看出平均占73.2%的学生认为太极拳具有强身健体和医疗保健功效,是有效提高人体机能的一种手段。这说明太极拳运動在我国推广以来,它的功效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承认,还有占26.8%少数学生对太极拳运动认识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3.1 在表1中,占11.7%的学生认为太极拳运动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视其为高不可攀,神不可测,令他们望而止步。即使学会了,也不能掌握太极拳之精髓,达不到太极拳运动之功效,长期以来,太极拳被一些人说的神乎其神,被蒙上了一层唯心主义的神秘色彩。针对这一观点,在引导课中,应使学生们明确太极拳运动仅是武术项目中拳术之一。它通过周身的协调运动,配合自然而深长呼吸及意动身随的办法,达到太极拳运动强身,祛病的作用,它并不是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的。(如表1)

3.2由表1可见,占13.2%的学生认为太极拳运动过缓、过慢,与时代节奏不合拍,也没有其它项目能有效的提高身体素质。太极拳运动的功效在于长期不懈的努力,长期练习不仅能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调畅气血、舒展筋骨、培养正气,使人体的功能发挥正常,以达到内外调和,预防疾病,低抗外邪的目的,起到了其它运动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且太极拳练习不受场地、气侯、时间等外部环境束缚,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进行练习。

由表2可见,对太极拳运动很感兴趣的学生只占10.2%,而对太极拳运动感兴趣或一般的学生占到总人数的58.5%和28.8%,不感兴趣的人仅占2.4%。通过教学观察及与此同时部分学生座谈,发现影响学生兴趣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如表2)

3.3教学中,偏向强调讲解动作要领,不仅繁琐,具不宜记忆和掌握。太极拳运动是一种身体的转动,上下肢和躯干的协调运动。若学生单靠模仿进行练习,也只能往往是顾了手,顾不了腿,顾了四肢又顾不了躯干。在教学中,采取形象化的教学,往往能使学生简单易学。

3.4太极拳的动作比较曲折、复杂,还常常转体,进退和改变方向等。把一个曲折复杂的定式分解成几个部分来教,学生较易领会,模仿和记忆因而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学会练好,这样分解练习,不仅能使定式的每个部分学好练好,而且过渡动作也能按照要求做到正确。在学习一些比较复杂的式子时,还可以采用不同的分解方法。

3.5 学习太极拳要注意正确的运动方法。只有在学练中根据太极拳特有的运动方法进行练习,才能真正体现出太极风格,提高锻炼效果和技术水平。

3.6太极拳要求呼吸自然平稳,深长细匀。太极拳的动作本来就不是按照呼吸节奏编制的,动作有繁有简,练习速度有快有慢,绝不能使每个动作都勉强地配合一呼一吸。如果不顾生理规律,强行配合是有害无益的。动作熟练以后,可以根据个人锻炼的体会和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呼吸,使其更好地适应劲力与动作的要求这种呼吸方法就是使呼吸的自发配合变为自觉的引导。

3.7 太极拳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注重套路及拳架外型的练习,忽视了它技击的内容。了解并掌握简化太极拳的动作的技击方法,且把每一个动作都作为一定的技击动作去完成,那么在某种程度上,不仅可以使精神更加集中,而且也会使练习的兴趣日趋浓厚,从而达到心身获益的效果。

4结论与建议

4.1太极拳运动具备了极高体育锻炼价值,并被广大群众所承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简介太极拳的内涵,提高学生对太极拳的认识。通过形象化教学,使学生简单易学;分解教学,使学生练习由易到难;掌握基本要求,提高锻炼效果;配合呼吸,事半功倍;了解技击法,达到心身获益。

4.2适当增加太极拳教学课时量和开展课外太极拳辅导活动。课时量的增加和开展课外太极拳辅导活动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也是使学生长期练习的必要保障。

4.3应重视机体全面发展。太极拳运动对提高人体各系统机体有良好的作用,但不能忽视它运动局限性一面。在教学中应适当增加上肢力量性练习和无氧训练。

4.4重视太极拳课的准备活动与放松活动。由于太极拳运动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对太极拳课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太极拳课的准备活动应选择缓和、节律慢、强度小的内容,但要认真、充分。它包括生理、心理两个方面,整理活动是消除疲劳、防止膝关节的过度劳累。

总之,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是否适当,应根据每节课的教学任务,教材内容,教授对象的水平和能力,以及教学条件等具体情况而定。方法要有的放矢,讲究实效,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武术》编写组.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78.

[2]李德印.李春莲.二十四式太极拳教育与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太极拳体育课感想 篇4

很快,这一学期的体育课又要结束了,我们也把二十四式太极拳学完了。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对太极拳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曾经怀着好奇的心情百度了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引导术、中医等的完美结合,它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因为看着很深奥,所以抱着一点担忧的心情去上了第一节课,老师教的是二十四式太极拳里的前几式,很快就记住了大体的动作。虽然难得精髓,不过能打出来,我就很高兴了,还觉得太极拳原来不难啊。结果大概到第三节的时候,我就渐渐感觉到不妙了。前面的动作几乎全忘了,老师带着做了一遍依然想不起来当时老师怎么教的,只能头脑混乱地跟着老师做。现在想想,老师沉稳流畅的步子跟我混乱不堪的步子相比真是云泥之别啊。自此我才意识到自己过于乐观了。于是我下定决心在课下也不断练习,虽然仍然时不时忘记动作或步法,但跟着老师做往往能灵光乍现想起来。这样一点点巩固,也算能勉强跟上老师上课的进度。

学习一门拳法,不仅要心领神会,还要坚持练习,熟能生巧。学习太极拳也是如此。这一学期的学习让我深深地认识到课后练习的重要性。因为如果不练习,只是在上课的时候跟着老师练一练,很快就会把动作忘得一干二净。就算记得,也不会做到动作如行云流水。

体育感想太极拳 篇5

大二下学期,紧随上学期的步伐,我们继续学习太极拳。上学期与这学期的学习,既有相同也有不同。

上学期学习的是个人的单练。太极讲究从意、形、态出发去修养个人的心境,并达到身心的锻炼。初学时我总是难以掌握力度,打得十分的笨拙好笑不说,也没办法起到锻炼的效果,反而越打越烦,越打越急躁。后来,经过老师的指导与跟同班同学的讨论,我慢慢掌握了方法,学会了借力打力,所以在后面练习时,虽然动作缓慢,却也可以感觉到自己正在运动,四肢得到舒展,甚至还会出汗。不仅如此,太极还能修养心性,不仅身心得到放松,做事也更加专注,心态更加平和,做事效率更高。太极带来的好处可见一斑。

本学期学习的是与同伴的对练。这与单练一样又不一样。我从中也学到了很多。对练时与他人的配合尤为重要。我从中增进了与同学的感情和默契。长久下来心态更好,处事也更加平和。而在和同学一来一去的招式中,我渐渐领悟到了“借力打力”、“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的玄妙。在和队友一招一式的比划中我确实感受到了太极成为一项名闻中外扬名古今的武术的理由。各种各样的动作研究一下都是非常好的防护和反击。在和队友越来越默契的配合之中,“借力打力”也得到了充分地展现。虽然我们最开始都没有投入太多的力气,但是在一来一回力气的叠加之中,一套拳在后期也变得有模有样。配合脚步、身形的变化,兼具动感和美感。最后的收招,归气于丹田,实在是一个如动作搬圆满的收尾。

体育课总结太极拳 篇6

可行性论证报告

国家开放大学:

为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在认真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特申请于2015年秋季开设体育教育(太极拳)专业(专科),该专业作为专项教改项目由邯郸广播电视大学进行先期试点。经过调研形成如下论证报告:

一、开办专业的必要性

(一)太极拳概况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既是一种武术项目,也是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融阴阳、刚柔、健身和技击为一体,在国内外深受欢迎。目前,已经传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太极拳组织,习练者已经达到1.5亿人,成为世界上人数最多的第一武术健身运动项目。

(二)专业开办的政策依据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国务院办公厅《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推广太极拳等中医传统运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总会《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规定:“切实将武术段位制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进企业、进机

关、进军营的工作‘三纳入’(纳入政府规划、纳入年度计划、纳入财政预算)。”河北省人民政府2015年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入开展文化进农村、进社区活动,构建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开办本专业,对于在更高层次上满足人民群众弘扬国粹文化、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保障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三)专业开办的目的

开办本专业,为全民科学普及太极拳和提高太极健身运动水平提供终身学习的平台,培养高素质太极拳健身运动人才,学习跆拳道、柔道等国际传统运动项目发展经验,为太极拳改革、提高,成为规范的竞技运动创造条件和奠定基础。

1、克服太极拳传统教学不足。传统学徒制培养模式的系统化和标准化不足,普通高校全日制培养模式又受招生对象和办学规模的限制,这对于培养大批高层次太极拳人才有很大局限性。

2、发挥电大开放教育办学优势。利用电大远程教育优势和电大系统办学优势,打造全民太极健身的远程学历教育平台,最大限度弥补上述培养模式的不足,既实现培养模式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又不影响学员日常工作,工学结合。

3、发挥邯郸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太极拳资源优势。河北邯郸诞生了一代太极宗师杨露禅和武禹襄,使邯郸成为中国最大的太极拳两大流派——杨式太极拳和武式太极拳的中兴发

祥之地。在此后的一百多年中,杨式和武式太极拳广为传播,尤其是杨式太极拳开武术健身之先河,使太极拳易于习练,成为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走遍全国、走向世界,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太极拳之乡,具有开办专业所依托的人文、产业等资源优势。

(三)人才需求状况调研分析

为了更好地论证专业开办的必要性,专门向省、市武协和先期开办该专业的邯郸学院相关专家进行咨询,选取了一定的区域进行了生源调研,对拟申办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了调研分析。

从目前太极拳行业人员素质状况来看,大多数还是高中及以下学历,缺乏系统的太极文化理论学习和规范的太极实践技能培训,一是对太极文化内涵掌握不足,二是习练太极拳套路不规范,三是太极拳片面发展,整体素质不高。随着太极拳事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需求都有了更大幅度的增长。开办本专业,可以更好地满足这种需求。

经调研分析,在以下五个方面有较好的生源保障: 1.中小学和体育运动学校急需太极拳专兼职教师。在中小学、体育学校,太极拳作为一项普及运动项目,大多数体育教师缺乏太极拳的系统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为学生正确习练太极拳埋下隐患,太极拳专兼职教师缺乏日益突出。全省中小学3万多所,按照每校1名兼职教师计算,就需要3

万多人。

2.社区教育辅导需要大批的太极拳专业技术人才 随着社区教育工作不断推进,太极拳对促进全民健身运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些社区太极拳辅导人员中,太极拳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尤为严重,这成为制约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主要因素之一。河北省人口7千多万,据统计,有70多万人习练太极拳。按照平均每100人需要1名辅导人员计算,全省需要7千多人。

3.太极拳组织需要大量高素质专兼职教练员、裁判员 国内外太极拳馆、武术馆等民间组织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太极拳专兼职教练和辅助工作人员,各类太极拳比赛也急需一支高素质太极拳裁判员队伍。据统计,河北省范围内各类太极拳学会、协会以及太极拳馆等民间组织800多个。按照每个组织平均需要3—5人计算,需要3000多人。

4.太极文化产业研发需要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

随着太极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太极文化产品的设计、策划、研发、营销等产业项目不断发展壮大,打造品牌太极文化产业,也需要一大批精通太极文化的专业人才。据统计,河北省有太极酒、太极服装、太极器械、太极旅游等各类企业100多家,每个单位按照平均需要3人计算,全省需要300多人。随着经济发展,呈现日益增长趋势。

5、护卫保卫人员是太极拳学历教育的需求群体之一。

保安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领域蓬勃发展的产业之一,保安工作已经成为社会领域维护和谐稳定的重要事业。太极拳作为武术项目,其搏击术在武术实战方面具有独到之处,习练太极拳对提高保安、护卫等行业搏击术水平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据统计,河北省在公安机关备案的自行招用保安员单位6500余家,从业人员超过12万人,这也是专业学历教育重要的生源群体之一。

6、有志于提升自身水平的太极拳爱好者是专业学历教育的最大群体。

太极拳爱好者人数逐年上升,人们对习练太极拳的要求也日益提升。据统计,河北省平均每年新增大中专毕业生60多万,新增加老年人40多万,这些都是习练太极拳的重点人群,接受太极拳学历教育的人群逐年扩大。

总体而言,根据河北省区位特点、产业及事业需求,急需培养一大批文武兼备的太极拳特色专业人才。

二、开办专业的可行性

(一)邯郸广播电视大学作为试点单位具备较好的太极拳社区教育办学基础

近几年来,邯郸电大依托国家开放大学(当时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批准成立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太极文化研修中心(邯郸)”,成功开展了以太极拳教学、科研、培训等为特色的社区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太极拳教育教学经验。一是在邯

郸市主城区各大公园、生活小区以及武安市、磁县等10多个县区建立社区太极拳辅导站61个,太极拳会员6000多名,并在山东济南建立了一个社区太极拳辅导总站。二是成功举办了两届全市太极拳大赛,三届社区太极拳辅导站展演大会。三是重视太极文化对外交流,多次获奖。四是积极开展太极文化科研课题研究,重视太极文化理论研究,出版《杨式简化28势太极拳》等多部辅导教材,开办了以传播太极文化为特色的学报,先后发表太极文化学术论文几十篇。五是中央电大太极文化研修中心(邯郸)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批准为中国武术协会会员、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试点,为本专业毕业生取得武术段位证书打下基础。

试点单位通过多年的太极拳社区教育,为开办专业学历教育打下良好基础:首先,锤炼出了一支基本的主干课程及实践辅导教师队伍;第二,建立了系统的实践实习基地;第三,储备了必要的准生源,每个辅导站每年为本专业输送3名学生,仅试点单位每年就有200名以上生源。

试点单位太极拳社区教育也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大力支持。2014年9月,邯郸市委书记高宏志一行到邯郸电大调研指导工作,专门到太极拳活动基地参观考察,肯定了邯郸电大在太极拳普及和培训方面取得的成绩。邯郸市政府批准在邯郸电大成立“邯郸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时,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曹子玉专门批示:“请财政支持,并协调县(市、区)

财政支持。”邯郸市政府副市长及教育局、体育局等多个部门主要领导出席第二届太极拳大赛,并给予充分肯定。

(二)具有较好的系统办学优势

国家开放大学河北分部拥有完备的远程教育教学网络和办学系统,是河北省宝贵的公共教育资源。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国家开放大学河北分部为中心、15所市级电大为骨干、142所县级分校(工作站)为基础,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远程教育办学网络和教学组织系统,建立了完善的网络学习的平台、云教室、计算机房,具有微课、多媒体、网络直播课堂等资源建设能力,具有多年举办现代远程学历教育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积淀。

(三)具有基本满足需要的专业师资队伍

1、国家开放大学河北分部现有高级职称71人(含正高30人),是专业管理人员和相关课程教学队伍的重要支撑。

2、试点单位具有一支太极拳主干课程教师队伍,庞大明经中国武术协会批准晋升为武术七段,通过举办太极拳辅导站骨干培训班,培训骨干学员160多名,25名骨干成员已经取得国家武术协会颁发的太极拳教练员证书。

3、邯郸学院先期开办全日制该专业,今年已有第一届毕业生,拥有10多名高学历、高职称太极拳专业教师,采取政策优惠、费用倾斜等措施与之建立密切关系,聘请他们优秀的专业教师担任责任课教师,可以保证试点期间师资队伍需求。

并借助省武术协会、各地市武术协会相关专业人员充实师资力量,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师资队伍。

4、具有经验较为丰富的学科带头人

李守新,邯郸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教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太极文化研修中心(邯郸)常务副主任。

庞大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太极文化研修中心(邯郸)副主任,邯郸市太极拳学会会长,陈式太极拳第十九代传人、杨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武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邯郸市首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市管专家,享受政府津贴。国家武术七段,中国武术协会太极拳教练员执教导师,中国武术段位制太极拳指导员、考评员,《中国武术段位制教程教师用书》专家组成员,经济师,药剂师。先后担任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副秘书长;中国·邯郸国际太极拳联谊会副秘书长;中国·邯郸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副秘书长;邯郸市武协副主席;邯郸杨班侯太极拳研究会理事长;北美武(郝)式太极拳总会海外顾问;《邯郸太极志》主编;《太极通览》杂志副主编;《邯郸社会科学》杂志编委;《邯郸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副主编,被第五届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授予太极大师称号,被《太极拳大辞典》等二十多种国内外大型辞典收录。先后在《武林》、《武魂》、《少林与太极》、《精武》、《武术健身》等省级以上武术杂志发表太极拳论文百余篇,太极拳专著11部。

目前师资主要来自以下四方面:

(1)国家开放大学系统的专业管理人员和相关课程教学队伍;

(2)国家开放大学河北分部、邯郸电大及各分校专业教师;

(3)外聘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工程大学、邯郸学院等普通高校太极拳及相关专业教师;

(4)外聘河北省武术协会以及各地市武术协会太极拳专家、各太极拳门派掌门人、教练员。

(四)具有可以利用的专业课程资源

开设课程体系分为六大模块:一是公共基础课,二是专业基础课,三是专业核心课,四是专业延展课,五是通识课,六是综合实践。

课程资源采用自建、借用和改造的办法,在2年内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课程资源体系,并不断完善。

一是公共基础课、通识课两大模块,属于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已开设课程,教材、多媒体课件、题库等专业资源已经基本具备。

二是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延展课三大模块课程资源建设具有较好的基础。邯郸学院先期开办全日制该专业已经四届,相关课程资源经过借鉴、改造,可以先行利用。中央电大太极文化研修中心(邯郸)太极拳教育和全省社区教育积累了一定的太极拳教育资源。通过整合上述资源,并吸收系统

外优质教材或教学资源,大部分课程已具有出版教材或讲义。

三是采用自建、共建和引进等多种方式,按时完成开设课程的题库建设,2017年底完成全部课程的题库建设,保证试点期间教学使用,以后逐步丰富和完善。

四是综合实践模块建设上,作为专业试点单位,邯郸电大依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太极文化研修中心(邯郸)”和15个县级电大,建立正式挂牌的专业实践教学基地61个,专门建立了功能齐全的太极拳教研活动室,每个实践基地都有经验较为丰富的太极拳指导师傅,为试点开办本专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保障措施到位

国家开放大学河北分部高度重视本专业建设,成立了由董兆伟校长任组长、武喜春副校长和汤振林副校长任副组长的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落实方案。

邯郸电大作为试点单位,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校长李守新为组长、以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专业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了由相关专家组成的学科攻坚发展办公室。把本专业建设作为开放教育重点专业进行推进,人、财、物全力倾斜,在国家开放大学和国家开放大学河北分部的领导下,采用项目管理方式,具体实施专业建设工作计划和方案。

三、开设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分析

(一)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适应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太极文化需要,掌握太极拳基础知识,掌握传统太极拳主要套路技能,能够胜任太极拳健身指导和太极文化传播推广工作的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学制

专科,两年制三年业余学习,最短学习年限不低于两年半。2.人才规格

具有良好的武术品德与职业道德修养,掌握太极文化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太极拳主要套路技能,胜任太极拳健身指导和太极文化传播推广工作,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3.知识结构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计算机和远程学习相关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专业知识和主要套路动作技能;掌握太极拳健身指导相关知识和技能。

4.能力结构

具备太极拳的健身指导与训练能力;具备一定的太极文化产品研发能力;具备太极拳竞赛组织与裁判能力;

(三)生源范围

国内外太极拳馆、太极养生馆专兼职教练员;各类太极拳竞赛裁判人员;中小学、各类体育学校太极拳专兼职教师;社区教育辅导人员;太极拳文化产业研发人员;有志于太极文化

传承发展的太极拳爱好者。

四、专业建设机制与设想

(一)突出社区教育发展,实施学历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毕业生可以取得毕业证书和武术段位证书“双证书”

1、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太极拳学历教育和社区教育,在课程资源、专业师资和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等方面,可以实现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在发展过程中,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2、毕业生可以取得毕业证书和武术段位证书“双证书”。本专业学生经过学习成绩合格,取得毕业证书。同时,试点单位是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试点,有权授予1—4级武术段位,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经过社区教育培训达到一定水平后,可以获得武术段位证书。

3、学习成果互通互认。专业学历教育的实践教学内容和社区教育技能培训内容可以互认互通,对于学生参加社区教育培训取得的武术段位证书,可以通过“学分银行”置换开放大学一定的课程学分,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二)实施“现代师徒制”培养模式

完善“传统学徒制”培养模式,吸收现代职业教育的优势,建立一带一或一带几的导师型现代师徒制教学模式,教学任务由学校教师和校外太极拳师傅共同承担,形成双导师制,其核心内容是“校站联合、双师培养、工学交替、岗位成才”,最大限度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三)专业总的建设思路

邯郸电大作为试点单位开始首轮招生,待第一届学生毕业后,在总结试点经验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报经国家开放大学同意,在全省电大或全国电大系统作为共享专业进行推广。

五、结论

综上所述,国家开放大学河北分部开设体育教育(太极拳)专业(专科)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故申请于2015年秋季开设此专业。

国家开放大学河北分部

体育课总结太极拳 篇7

1 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24式太极拳教学现状

1.1 单一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枯燥乏味

据调查,在太极拳教学过程中,一般都从教师组织教学入手,以集体讲解为主,结合完整———分解———完整的教学方法,模仿教师的动作要领,通过所需练习的次数得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单一式、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等同于一般“体操式”教学,缺乏探究性和师生互动的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机械模仿动作中逐渐滋生厌倦情绪,整个教学过程枯燥乏味,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2 学生对太极拳认识不足,导致学习兴趣不高

据了解,部分学生对于太极拳存在一定程度的认识误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认为太极拳不是武术,没有传说中的技击性,心目中对于“中国功夫”的敬畏感和神秘感较切身体会落差较大;二是认为太极拳是老人拳,动作柔和缓慢不符合年轻人的身心特点,同时年龄的优势自以为没有保健、养生的必要。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1.3 太极拳教学与终身体育脱钩

高校是学校体育教育的终点站,因此在进行体育锻炼方法、体育锻炼兴趣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显得尤为重要,而太极拳运动动静结合、内外兼修的风格特点决定了它特有的健身效果。但在现行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终身体育思想和能力的培养,教师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学生以考试及格为目的,双方对终身体育极其不重视,最终导致青春已逝、身体不适才重拾太极拳保养锻炼,这是体育教学的悲哀。

2 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24式太极拳教学中贯彻快乐体育思想

2.1 快乐体育思想的内涵

快乐体育是指从终身体育与个性和谐发展需要出发,把体育运动作为学生将来的生活内容教给他们,让他们体验从事理解、掌握、创造运动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加运动的自觉性的体育教学思想体系。快乐体育教学目标是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为宗旨,其核心是追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特别注重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确立。快乐体育既重视学生体质的增强和身体的全面发展,更重视学生能力、个性、心理素质和各种优良品质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2.2 贯彻快乐体育思想的必要性

24式太极拳历来是非体育专业不可或缺的体育选项课内容,然而正如上文所述,常规的教学方法已很难调动和激发学习兴趣,僵死、被动、缺少乐趣的教学形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健康教育和终身体育思想的要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然而快乐体育教学思想的出现,对传统的师生观、教学观、理性观进行反思和变革,成为扭转教学低谷的康庄大道。

3 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24式太极拳教学中实现快乐体育的途径

3.1 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为课的起点

游戏是快乐教学方法的一种,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为课的起点,在课堂开始部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不可为“乐”而“乐”,游戏的选择要与教学内容相关,挖掘教学素材,精心设计游戏。在游戏中体验教学内容,逐渐导入课的开始部分,寄教于乐,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2 结合攻防含义,改变单一的健身意识

太极拳兼具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作用,同时还体现了民族风格的特点,是其他体育项目无法比拟的。24式太极拳动作徐缓舒畅、圆活连贯、上下相随,在柔化的表象之余,往往忽视了太极拳具有相当实用的攻防价值。而太极拳每一招式均有其攻防含义,且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攻防相互转换。对太极拳攻防含义的讲解,一方面要站在全民健身的高度去指导教学,另一方面要结合攻防含义,改变学生对太极拳的认识误区,同时在教学中通过设疑的手段,让学生探索太极拳招式的技击含义,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太极拳套路的记忆,提高学习速度和质量。

3.3 加强武术教师的快乐感染力

武术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4式太极拳教学中,教师的动作传授是主要形式,因此教师对学生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实践证明,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变化:教师情绪饱满,学生积极向上;教师急躁不安,学生不知所措;教师注意力弱,学生精力分散;教师耐变力差,学生反应迟钝;教师执拗保守,学生情绪低落等,说明教师能够通过自身的个性特点和教学能力创造一个活泼快乐的课堂气氛,而良好的课堂气氛又为学生掌握太极拳技术、技能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也为师生间的快乐情感提供了传递的契机。

3.4 音乐渗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审美意识

24式太极拳教学常以分段的口令指挥和整套的自行演练为主,枯燥的重复练习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在整套练习时,由于学生身心特点不能够控制演练的速度,使柔和、缓慢、轻灵的太极拳形如缺乏底蕴的广播操。此时,教师可以采用太极拳音乐的教学方法,在空灵的轻音乐中,使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和太极的刚柔、绵绵不绝、融为一体,从听觉神经唤起学生美的感受,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并通过这种情绪的调控减少身心的疲劳感。但应该注意的是,配乐练习仅适用于分段教学和整套教学结束。音乐的风格要与太极拳相匹配,以舒缓的轻音乐为宜,让学生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武术哲学思想,从而真正做到养身与练型的和谐统一。

3.5 加强终身体育观的培养

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良好基础是依据《刚要》精神制订的普通高校24式太极拳教学目标之一。运动医学研究表明,太极拳对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以及代谢的正常运转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由于大学生长期紧张学习面临就业压力,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使人的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练习太极拳能够松弛神经、缓解疲劳,达到身心的全面发展,是终身体育的理想选择。

4 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24式太极拳教学中贯彻快乐体育理念需要注意的问题

4.1 快乐体育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快乐体育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运用到太极拳教学中对原有的教学现状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在教学实施和摸索过程中,受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高调提倡的学生主体地位的影响,快乐体育逐渐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教学中过于注重快乐的形式和学生获得快乐体验等心理感受,在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上过于迁就学生的意愿,从而忽略了武术教学追求的目的。快乐体育不是以快乐为目的,也不是随心所欲、放任自流,而是教师通过钻研教材,探寻“天然乐趣”,研究、提炼并利用这些“快乐”的因素,在学生不断体验快乐的同时,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享受运动的乐趣和能力,从而达到体能、体格和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4.2 快乐体育不是主从地位的消失

随着“以人为本”思想的大力提倡,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在“快乐体育”的基础上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但带来的弊端是一味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导致矫枉过正,出现“放羊式”的教学失误。尤其是24式太极拳,教师通过口头表述传授武术精神,通过肢体活动传授太极拳技能,学生是懂得、模仿、学会的过程,教师充当的是“领航者”的角色,只有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才能完成教学任务。

4.3 快乐体育不是眼前利益,而要着眼未来

快乐体育不是一味追求眼前的快乐感受,而是要着眼未来,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通过课程的精心设置让学生明确学习24式太极拳的必要性,逐渐培养学生自主进行练习的能力,养成健身的良好习惯,发挥24式太极拳的优势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5 结语

快乐体育是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24式太极拳的重要教学理念,也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快乐体育是解决高校太极拳教学瓶颈现状的有效出路。但是,在贯彻快乐体育这一理念的同时,不应误解“快乐体育”的旨意等同于“放羊式”教学;不应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更不应忽视体育项目的终极目标。总之,科学的贯彻快乐体育理念能够激发学生学习24式太极拳的兴趣,是学生掌握其理论和技能达到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最终实现终身体育的有效途径。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24式太极拳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针对教学中客观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实现“快乐体育”的有效途径,旨在贯彻“快乐体育”的基础上,更好的发挥24式太极拳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快乐体育,普通高校,24式太极拳,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吴红群.关于高校快乐体育教育的理论基础与路径探索[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8):120.

[2]马万凤.试论快乐体育[J].体育文化导刊,2002(6):58.

[3]蔡宝忠.体育教师新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体育课总结太极拳 篇8

【关键词】太极拳;体育课程

体育课作为本科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是每一位学生都必须选择的必修课程。目前体育课程的设置具有自由化,多样化的特点,有篮球,健美操,武术,足球等多种特色课程可供学生选择。其中太极拳的教学在高校体育课程中最具有特色性和代表性,不仅能弘扬中国文化精粹,还能够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所以在高校体育课堂上开设太极拳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1学习太极拳的优势

太极拳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是由太极学说演变发展而来的一种武术拳法,而太极学说则是一切传统文化的指导思想,太极一词首见于《周易》:“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易》中阴阳对立统一的思想更是在太极拳法中有重要体现。现如今太极拳的习练目的已经逐渐从对敌防身演变为养生健身,但其以动制静,以柔克刚的思想内涵却始终得到传承。

1.1 强壮筋骨,增强体质

对于现阶段的本科学生来说,长时间伏案学习工作,熬夜,玩手机,玩电脑等对身体有害的不良习惯比比皆是,大部分学生都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而太极拳的养生功效有目共睹,远远领先于其他体育健身项目。太极拳得以领先的独特秘诀就是需要习练者遵循天地万物的阴阳变化,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看似简单,但其实需要全身各个部分的协调配合,调动起一身之精气。完成一个拳法动作时,在进行全身关节肌肉运动锻炼的基础上,还应该配合呼吸吐纳,吸取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人体之内的浊气。内外兼修,不但能够锻炼筋骨,更能够调理内在脏腑器官,使脏器清灵,自然便可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1.2修身养性,劳逸结合

若想要习得太极拳的精髓就一定要用心参悟太极精神。太极精神可以简略地概括为和谐,谦和,包容几个词。和谐主要是指太极拳的阴阳平衡,阴阳和则万物生,在太极拳法中主要表现为动静结合和刚柔相济,从两个互相对立的事物中寻找平衡点。谦和主要表现为含而不露,虚怀若谷,太极拳不讲求主动发起攻击,而是在化解别人招式的同时感悟太极的真谛,是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直接体现。包容是指太极拳本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原则,始终致力于学习和吸取其他武术的精华和长处,不断地完善和充实自己,才能经久不衰,广为流传。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为了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在学习太极拳的同时尝试参悟这些太极精神,有利于安抚浮躁的内心,抛下急功近利的思想,踏踏实实地做人做事。与此同时,体育课作为一门放松身心,排解压力的课程,受到同学们的广泛欢迎和肯定。而太极拳轻柔和缓的动作,宁静致远的意境,更易于习练者达到心无旁骛的境界,身体和精神得到充分的放松,使选择学习太极拳的学生能够具备充沛的精力和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以最充分的准备应对接下来的各种挑战。所以说习练太极拳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增加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体育课堂中大力推广。

1.3动作简便,习练安全

经过数千年的创新和发展,太极拳已具有了派别和分类,如今在高校体育课堂上得以普及的,是其中比较简单,最具有代表性的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这种太极拳的动作和招式得到了适当的简化,适合毫无武术功底的普通学生进行学习。一招一式之间有着独特的规律,既容易记忆,又容易完成。动作轻柔平和,不存在腾空,翻滚等高难度的危险动作,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确保不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意外伤害。太极拳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器械也十分简便,一身宽松的衣服,一块不大的空地足矣。更便于太极拳教学在各大高校中的开展和推广。

2现阶段太极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课时较少

经过调研和考察,大部分高校的体育课程存在课时较少的问题,一般一周只有2-3节的课时,对于系统地进行太极拳的学习和教学来说远远不够。因为课时短缺的缘故,很多老师在课堂授课的时候只能局限于指导同学们完成动作,无法对每招每式的细节和衔接进行具体的纠正和讲解,更来不及带领同学们慢慢体会太极的境界,传承太极的思想和内涵。期末考试的难度也相对较低,只要求学生能够完整地打完一套拳法。这就导致很多同学对太极拳的习练进入了一种误区,只注重于招式动作的表象,徒有其型,毫无神韵,急功近利,迷失了普及太极拳的真正目的。

2.2教师缺乏

优秀太极拳教师资源匮乏也是现阶段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在课堂授课中,往往一位教师需要负责一整个班甚至两个班级的太极拳学习和训练。一方面,在课堂上,学生太多,老师所示范的动作难以保证每位同学都能清楚地看到。只能是前排的同学跟老师学,后排的同学再去模仿前排同学的动作,这样特别容易出现动作变形不规范的问题。在同学自主练习时,教师也很难及时地发现每位同学身上出现的问题,从而一对一辅导,加以纠正。这就导致了太极拳教学上的不规范,不严谨。另一方面,在课后,教师无法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很多同学学习太极拳的主动性还较差,课后从不自行练习,仅仅满足于课堂上的一丁点练习时间,更有甚者期末考试将至才进行突击训练。由于每位教师需要负责的学生太多,无法及时发现这种不良现象,更不能对症下药,采取措施,所以体育课堂上的太极拳教学总是达不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2.3活学活用

太极拳作为一种拳法,是灵活多变,具有一定的攻击性的。优秀的太极拳大家可以根据对手招式的不同选择最合适的动作进行防守和反攻。这就要求教师们在平时的课堂授课时,不仅仅要向同学们示范动作,更应该向他们讲解每招每式的历史缘由,存在意义,以及如何灵活使用,让学生们在理解中学习,也可以增加太极拳授课的趣味性,吸引更多同学前来学习和交流。

总结: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值得我们每个人进行学习。为了在广大高校学生中普及和推广太极拳,必须研究最为科学和有趣的授课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们对于太极拳学习的积极性,做到主动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耿莺.浅谈体育课中教授太极拳的意义及方法[J].运城学院学报,2001,06:91-94

太极拳总结 篇9

本期太极拳社团经工会核定共有200人参加,在本学期社团活动总结如下:

一、活动情况:

太极拳社团采取高年级带低年级,每周星期二和星期四下午4:30分至5:30分(6月调整为5:00分至5:40)在学校操场集中练习,本学期共计集体练习25期,参加人数达268人/次。

二、社团事务:

太极拳社团活动场地在运动场。

太极拳社团活动必需设备由学校提供,太极练习口令、音乐、视频资料皆为网络免费下载,打印用纸及存储设施、电源插线板为学生处攒助,音响用电为音乐教室提供。

三、社团开支:

学生衣服和太极浮尘等一切费用由学校开支。

四、下期计划:

1、下期开学及时开展活动,扩大影响,多吸收新成员。

2、为增加太极组活动趣味性,下期计划邀请县太极拳专家到我校指导太极拳工作。

3、初步计划在下学期学校运动会上举行一次团体表演,对外表演及比赛服从学校安排。

太极拳课程总结 篇10

太极拳在中国的武术领域中享有独特的地位,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对它知道的并不多,只是平常多见电视里面或者公园的老人打太极,不像其他武术那样的刚猛,实在给我一种玄之又玄的感觉。这学期的学习,让我更加接近它,认识它。太极拳是动中求静,以静主动,随动由静。因而既不求速,但又不可以一味求慢,总要绵绵不断,往来无间,神到意到,贯穿如一,乃是太极之妙也。太极拳具有高度艺术性和科学内容,精奥细致、理论深切。

我们在开始学太极拳时,老师认真教诲我们要放松,但是因自己思维方式不同,不能很好接受,甚至怀疑太极理论的真实性,往往产生不用力、劲等情况,所以在练拳时手臂用着僵硬的力,结果造成全身紧张,各关节转动不圆,每个动作为了好看而故意摆姿势。知道后来慢慢练的多了,也便习惯了这种方式,心要静而精神要振作,忌低眉垂目,委靡不振,缺少生气。但也要忌怒目攒眼,挺胸露齿。周身要节节贯通,勿使有丝毫间断。要求眼随手动,以柔见长,自然轻灵,以松沉圆满为宜,而又强调用意不用提力,动则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伸屈刚柔,当达到一定程度,须求意与气结合,即在有意无意之间。同时,在学习太极的过程中,这种独具一格的武术对自己的情绪、生活有很大的启发,渐渐明白了老师所说的。

体育课总结太极拳 篇11

关键词:太极运动;小学体育;开发;应用

一、“太极”开发步骤及过程

1.选音乐,编动作

首先,教师在决定对学生开展太极运动教学前,要进行选音乐和编动作的准备。在选音乐时,要根据太极特有的运动风格和气势来选择气势磅礴且节奏缓慢的曲子,例如,屠洪刚演唱的《中国功夫》等。选择好背景音乐后,教师要根据歌词和节奏来编排动作,并且要反复练习和斟酌,要考虑到动作的难度是否适合小学生以及动作和音乐是否相配等。

2.教师练习

若想要保证学生能完全学会太极运动,那么教师首先要掌握太极运动,所以,整套太极动作编排完毕后,教师要率先进行练习。在教师练习的时候,可以选择让具有武术功底的体育教师先进行练习,之后,其他体育教师也逐渐加入到练习的行列中,并且经常交流自己的“太极”心得,这样一来,待教师完全掌握了太极运动后,再对小学生进行教学时也更加易如反掌。

二、“太极”运动的教学情况

1.课堂教学

太极运动教学时间主要安排在体育课时,在教学中需要准备的器材为录音机,有条件的小学也可以为学生准备太极扇等器

材。通过编排太极动作,可以将整套太极设定为四段内容,第一段十个动作,第二段八个动作,第三段九个动作等,每节体育课根据难易程度平均教授给学生即可。

2.人文熏陶

在进行太极运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更加明白太极运动的含义,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先讲述太极运动的由来和发展,让学生了解到太极运动的发展历史和民族文化,有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三、对“太极”运动教学的展望

在学生熟悉太极运动后,全校学生统一进行太极运动时,场面壮观肃穆。但在太极运动的教学中,还明显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从小学一年级学习太极运动,到六年级时还是这一套太极运动,动作和难度都没有变化,学生容易感到枯燥无味。有的动作对于一年级的學生来说很难上手,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又过于简单,因此,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年级来制订出不同难度的太极运动,教材编撰要分别面向低、中、高年级,这样才能更加适合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时晓佳.浅析太极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价值[J].知识经济,2011(08).

[2]邢晓萍.让学生在游戏中健康成长:小学体育教学案例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1(13).

[3]毕耜淑.教育中“太极”的神奇妙用[J].新课程学习:下,2012(03).

(作者单位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

上一篇:星级班组创建方案下一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