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群小学勤工俭学工作计划

2024-07-18

新群小学勤工俭学工作计划(精选12篇)

新群小学勤工俭学工作计划 篇1

小学勤工俭学工作计划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服务体系为目的,全面实施勤工俭学在思想观念、工作重点和机构职能上的战略转变,以校园经济和劳动实践场所建设为载体,搭建推进素质教育的平台,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为保证,切实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深化改革,加强服务,处理好服务与创收的关系,与各科室紧密配合,努力使勤工俭学更好地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

二、目标任务

1、继续强化精细管理,做好为学校的服务工作,实现教育市场的新拓展。搞好教学用簿本、纸张的供应。切实配足、配齐学生用作业本。做到发放及时,服务到位。

学生着装坚持服务为主,育人为主,加强学生着装前后的教育,提高育人效益;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要求,保证服装质量。要本着学生及家长自觉、自愿的原则,做耐心、细致的工作,确保这项工作不出问题。

2、加强对教育用品集中采购供应的管理,严格执行教育局的有关文件精神,按照“根据需要、迅速及时、保证质量”的要求,严格执行“大宗物品招标采购、贵重物品慎重采购、日常用品精心采购”的原则,做好学校办公用品及部分学生用品的供应工作,确保物品供应主渠道的畅通无阻。

3、加强对学校后勤工作的管理,深入学校,及时了解学校后勤管理的情况,提高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水平。

三、工作重点

本着“服务第一、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做好学生作业本的配备及学生着装工作,在搞好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前提下,加强对教育用品集中采购供应的管理,同时,较好地体现经济效益。加强对学校后勤工作的管理,充分发挥学校后勤工作的职能,努力为教育教学搞好服务。

四、工作措施

1、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各项规章制度展开工作。

2、加强本科室人员的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加强科室内部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3、加强对后勤服务中心的管理,对采购的物品要强化“质优”意识,通过采取招投标、联系厂方代理、征求学校意见建议等形式,保证供应物品的质量。同时,加强采购物品信息的反馈,便于学校了解情况,及时结算。对需要的物品要提前订购,以便于及时组织货源,搞好服务。严格学校自购物品的审批制度。

4、努力做好勤工俭学工作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师生及全社会对勤工俭学的认识。

5、提高检查力度。按教育局督导评估方案的要求,与有关科室密切配合,对学校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搞好督察。

6、加强对勤工俭学的财务管理。继续完善各环节的管理制度,认真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严格票据管理,搞好成本核算,节俭费用支出。实行月结算的形式,及时进行帐目结算,以保证后勤服务工作的正常运转。

新群小学勤工俭学工作计划 篇2

通过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不但可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劳动者, 而且对学生能进行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勤工俭学活动的开展也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智力,而勤工俭学活动的开展恰恰能弥补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形成课堂、课外知识的互补。

通过勤工俭学活动的开展可以不断提升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是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弱也是评估学校办学效率及质量高低的一项客观标准,特别是对职业教育学校来说,学生毕业分配、走向社会是否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得到公司及工厂等用工方的欢迎,动手能力的高低关系到个人的出路及谋生的问题。勤工俭学活动的开展,可以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可使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断获得提高。同时还能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学校适时开展勤工俭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参加劳动,让学生干一样的活,吃一样的饭,喝一样的水,流一样的汗,从而让他们从小就能够感受到劳动的真正价值和意义、体会到劳动的艰辛, 养成爱惜劳动果实的好习惯; 在勤工俭学劳动之余,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沟通与交流,让学生谈谈活动的感受,也可以让他们将自己的感受与体会写出来。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让学生在幼小的心灵中感受和体验到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恩,体会到在教室里学习的幸福,感谢社会给予了他们受教育的机会,尊重老师与家长,怀有一颗赤诚感恩之心与爱国热情,回报社会。此外,勤工俭学活动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意志力。磨炼意志,这也顺应了专家提出的磨难教育之说,能为学生今后在人生中承受挫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打小就被爷爷奶奶和父母娇宠惯了,他们大多是在长辈的过分溺爱下成长起来的,意志力和情感脆弱,经不起失败与挫折,很少从事劳动锻炼。所以,在中小学适时、适量开展勤工俭学活动, 对于学生品德修养和各项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有效促进中小学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有利于改善办学条件和师生生活, 促进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勤工俭学活动可以弥补学校的办学经费,缓解学校的日常开销的压力。学校可以用勤工俭学的收入进行校舍维修,增添教学仪器和设备、图书等,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呢?笔者从事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已有数年, 认为农村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离不开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我们要结合学校实际,通过勤工俭学活动尽力增加学校的收入。但衡量勤工俭学的成绩也不能单纯地依据收入的数额作为唯一标准, 每个学校有每个学校的特点,各学校间又有地域差异,学校间可以积极地去借鉴其他学校或外地外校成功的经验,取长补短,不能全盘模仿与照搬。同时,各学校可以搞多项目、多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切忌走过场,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

二是提高育人功能为主,增加经济效益为辅。勤工俭学具有提高育人功能和增加经济效益的双重作用, 但在有些学校的勤工俭学活动中,由于指导和认识上的模糊不清和理解出现偏差,对于学校开展的勤工俭学活动出现了很多的失误, 同时也阻碍了学校教育的积极性作用,盲目性、随意性非常明显,未按照上级的要求切合实际地开展活动,今天这样儿,明天那样儿,既无经济效益也不能发挥育人的功能,片面追求高额的收入,而忽略了育人的作用,甚至是与育人作用背道而驰。如有的学校打着勤工俭学的名义向学生进行变相收费, 这样的勤工俭学往往会招致学生家长的怨言和谴责。因此,笔者认为一定要把握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必须以育人功能为主,失去育人功能的勤工俭学不如不搞。

三是努力把劳动实践基地搞好。上级对学校的勤工俭学基地建设比较重视,有些学校早就拥有劳动基地,但是多年来发挥得不够理想,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认识不到位。通过多年来基地经营管理的经验和教训,笔者觉得搞好基地建设大有文章可做。

摘要:勤工俭学历来被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所重视,勤工俭学活动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但纵观历年的勤工俭学活动的开展来看,并没有形成规范化、科学化,此项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问题和不足。因此,教师要对近些年学校开展的各项勤工俭学活动进行认真总结、分析,特别是在偏远贫困的农村中小学,一定要将勤工俭学这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一整套的科学体系。

新群小学勤工俭学工作计划 篇3

在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全省正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之际,我们在怒江州召开全省勤工俭学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契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交流总结近年来农村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的经验,进一步适应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帮助贫困家庭学生解决生活困难问题,推动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更好地为促进“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服务。结合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我讲几点意见。

一、“十五”期间云南省勤工俭学工作回顾

“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及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根据云南省的实际和特点,调整了全省勤工俭学的发展思路,把农村中小学广泛开展以种植、养殖为主要内容的勤工俭学活动作为主要目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两基”工作的推进,全省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广泛开展以种植、养殖业为主要内容的勤工俭学活动,育人和经济效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勤工俭学活动,已成为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成为学校筹措经费,改善师生生活待遇,救助贫困学生,改善办学条件的有效渠道,为全省教育事业的发展,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广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校园经济稳步发展。“十五”期间,全省开展了以种植、养殖业为主要内容的勤工俭学活动,到2006年底,全省开展各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的校点达到25796个;拥有各类型实习基地27404个,有校办企业和农场16865个,全省中小学农业生产基地共有地(含水面)142403亩,农村中小学校勤工俭学开展面达90%以上。

2002年到2006年间全省中小学勤工俭学共实现收入14.4亿元,累计投入改善办学条件8.7亿元,用于改善师生生活福利2.3亿元,仅2006年一年,全省勤工俭学收入就达2.6亿元,用于补贴学生学习费用1062万元,补助学生生活费2373万元,共有628万学生获得帮助,用于改善办学条件1.6亿元。

中小学勤工俭学的开展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学生克服困难,自身发展的能力。

(二)因地制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全省广大农村中小学校结合自身条件,充分利用政府划拨的土地、校园闲置空地,广泛开展种植、养殖等生产活动,建生产基地,办好食堂,向学生提供自产的蔬菜、肉、蛋等,改善学生生活,提高营养水平,减免学生生活费;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购置教学和办公设备,修缮和建造教学设施,改善教职工福利待遇。有些贫困山区学校通过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做到了学生生活费全免,没有一个孩子因家庭生活贫困而上不了学。“苦熬不是办法,苦干才有希望”,已成为激励贫困山区学校开展勤工俭学的精神动力。经过多年的努力,全省农村学校勤工俭学活动在各地广泛开展。西盟县、澜沧县、孟连县、贡山县、福贡县、泸水县等地的学校,不但通过勤工俭学解决了寄宿制学生的生活问题,而且有的学校还每月杀2~3头猪,让学生们免费吃上了猪肉。过去孩子们因贫困进不了学校,因吃不饱、吃不好离开学校,现在孩子们在学校吃得饱、吃得好,舍不得离开学校。这是贫困山区勤工俭学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勤工俭学活动对巩固“两基”成果做出的重要贡献。

(三)勤工俭学活动促进了学校课堂教学与社会生产实践结合。全省各地中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勤工俭学育人的功能,在育人环节上下功夫。勤工俭学积极发挥育人和服务农业的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解决学校办学困难和问题的同时,每年全省各类校办工厂、农场和其他勤工俭学场所,接纳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共2000多万人次。促进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等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使学生受到了劳动观念和集体主义的教育。

农村教育要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农村学校开展学农教育,开展农、科、教“三教统筹”,需要一个有效途径和载体。勤工俭学生产基地不但能解决学生吃饭问题,同时也能成为学生学农、教育务农的有效载体。

学校通过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掌握了一些生产劳动技能和科学技术知识,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和当地农业科技部门结合在勤工俭学生产基地中开展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和推广活动,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农业新科技,并向农户推广,为农民脱贫致富起到了示范作用。

全省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在教育战线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走出了一条有云南特色、集助学、育人、务农功能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勤工俭学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得到了教育部、各兄弟省区和社会的认可。2005年教育部在云南省召开了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现场会,会议向全国展示了云南省勤工俭学工作的成果,总结了建好一片基地,办好一个食堂,资助一批贫困生的经验(“三个一”),对全国开展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进一步提高认识,推进全省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

(一)勤工俭学对农村教育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勤工俭学活动是现在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农村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全省已有117个县(市、区)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占人口90%的地区实现了“普九”,129个县(市、区)全部实现扫除青壮年文盲,全省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农村义务教育巩固提高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有相当一部分贫困地区的乡镇、学校学生辍学率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家庭贫困、在学校生活困难是一个主要方面。农村近250万寄宿制学生,生活质量不高,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营养状况令人担忧。许多学校基本上只能向学生提供一碗米饭一勺清汤的伙食。让学生进得来,吃得饱,留得住,促进身心健康,是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的重要工作,勤工俭学工作的开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课堂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客观要求,是当前在教育经费相对短缺的情况下,支持农村教育发展的有效措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勤工俭学对农村教育发展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各级领导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对勤工俭学工作的认识。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领导是教育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管理者,也是勤工俭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抓好勤工俭学工作,首先必须解决好各级领导的认识问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入学校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加深对勤工俭学工作的认识。我们谈对勤工俭学的认识,不能停留于过去的传统看法,不能只认识到勤工俭学的表面或某一方面,而应当从现实出发,从教育事业整体发展的要求来理解勤工俭学工作对教育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贡献。要看到新时期农村教育发展赋予勤工俭学工作的新内涵和新要求,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农村“两基”工作的发展,深化教育改革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勤工俭学工作。这样才能正确把握工作方向,采取正确的工作方法,推进工作向正确的方向开展。

(三)勤工俭学是一种有组织的集体劳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教育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勤工俭学是增强学生劳动观念,培养动手能力,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学生缺乏劳动锻炼,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足。开展勤工俭学,加强对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让学生在勤工俭学活动中能多一些实践,多参加一些劳动,对学生不仅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而且还可以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体验到教室里学不到的经验。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开展勤工俭学工作对于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坚定不移地推进勤工俭学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强化素质教育的意识,充分发挥勤工俭学的育人功能,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创造条件。

三、结合实际,突出重点,进一步开展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

教育部2005年和2006年分别在云南省楚雄州和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中西部地区中小学勤工俭学现场会,充分肯定了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各地特别是中西部农村中小学要坚定不移的推进勤工俭学的开展。云南省教育厅十分重视勤工俭学工作,号召各地农村中小学广泛开展以养猪、种菜为主要内容的勤工俭学活动。通过各地努力,云南省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为巩固取得的成果,我提几点要求:

(一)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云南省是边疆省份,边境线长,山区和民族多,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历史、自然、经济和文化不大相同,即使各县、乡(镇)之间情况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各地农村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必须坚持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

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应继续坚持发展多种形式的种植、养殖和农副业生产加工为主要内容的校园经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宜商则商。各地学校要念好“山”字经,做好“土”文章;从“小”开始,种好小菜地,小果园,建好小猪厩,小苗圃,小鱼塘,种菜养猪,办好食堂,不因小而不为,不贪大求全。有条件的学校生产规模可以大一点,科技含量高一点,从小开始,逐步壮大。为推进农村素质教育的开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在这方面,楚雄州、怒江州、昆明市、普洱市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树立了榜样。

(二)勤工俭学工作要注重实效,有针对性地解决学校办学中的困难和问题。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小学校勤工俭学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学校,主要目标就是着力帮助贫困家庭学生解决生活困难问题,全面提高寄宿制学生生活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勤工俭学有利于解决学生的生活困难,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巩固“两基”成果,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花大力气抓紧抓好。只要勤工俭学工作紧扣农村教育的发展,造福于广大学生,就能让农民群众满意,勤工俭学事业就能长盛不衰,深入人心。

(三)认真做好勤工俭学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工作。勤工俭学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如果没有地方党政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关心支持,就难以保证工作顺利开展。各地教育局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学校勤工俭学工作,加强对勤工俭学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纳入教育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和完善勤工俭学管理机构和队伍,强化对学校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监督服务职能。

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统筹协调勤工俭学工作的发展,要研究学校开展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统筹各种有利条件和资源,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勤工俭学工作的开展。教育局要统筹规划勤工俭学基地和场所的建设,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在资金、土地、技术等方面对学校给予支持。

(四)突出重点、明确方向,走可持续发展的勤工俭学路子。解决农村教育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是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的重点,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勤工俭学工作的方向,核心是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要把解决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困难问题作为重点抓紧抓实,有条件的学校都要开展工作,把学生食堂办起来,通过种菜养猪等生产活动,让学生进得了学校,吃得饱,吃得好,安心学习,决不能让学生在学校因为生活困难而失学。全面提高农村寄宿制学生生活质量,提供学生成长必须的营养,是一个关系到子孙后代能否健康成长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是勤工俭学必须坚持的工作路子。可持续发展首先是要抓好基地的建设工作,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再就是抓好生产管理工作,做到生产经营科学规范,三是要注重实效,确实解决学校的困难和问题。

(五)重视农村中小学校后勤管理工作。随着农村普及教育的深入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规模会不断增加,给农村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各地教育部门要重视农村中小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努力解决好学生吃饭、睡觉和学校安全、卫生等方面的问题。教育部实施的新农村学校建设试点工作正在各地进行,项目学校要充分研究,把生产基地、食堂、饮水工程、沼气池、厕所改造,校园绿化美化一并纳入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建设,通过项目实施彻底解决学生生活和学校环境问题。勤工俭学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指导、监督和服务职能,帮助学校做好后勤管理工作,促进新农村学校的建设,努力创造文明、和谐、安全的农村学校。

(六)要加强舆论宣传,营造有利于勤工俭学工作开展的社会氛围。各地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媒广泛宣传勤工俭学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各地勤工俭学工作取得的经验和成绩,宣传勤工俭学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事迹。通过宣传从思想上和舆论导向上为勤工俭学营造一个有利于发展的社会氛围,让社会了解勤工俭学,争取有关部门和社会更加广泛的关心理解,支持帮助勤工俭学工作。这几年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勤工俭学工作先进典型,各地要注意总结宣传,学习交流先进典型的工作经验,推动工作全面发展。这次会议在怒江召开,就是要宣传怒江的工作经验,把怒江的工作方法和经验向全省推广。

中央国务院及国家有关部委对勤工俭学工作非常重视,早在2004年教育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就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意见》,对各地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提出了指导意见和要求;2005年、2006年教育部两次召开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会议,进一步阐明了勤工俭学在农村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各地确实推进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着力解决农村教育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今年中发〔2007〕7号文件已提出明确要求,要继续抓好勤工俭学生产基地的落实和建设管理工作,有组织、有指导的安排学生参加生产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勤工俭学的育人功能,为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促进农村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去年省教育厅在认真总结过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的意见》,提出了今后我省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指出:“通过财政资助、勤工俭学、社会捐助等方式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伙食补贴标准,保证必要的营养需要。”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认真贯彻中央和我省的有关精神,工作打开了局面,取得了成绩。但也有少数地方没有认真去落实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机构不健全,人员不落实,不开会、不研究、不要求,工作止步不前。这次会议以后,各地要振奋精神,真抓实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有关工作精神和工作要求,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开展好工作。明年起,教育厅将对各地开展勤工俭学解决学生生活困难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建立监督机制,推进工作的发展。

小学勤工俭学工作总结 篇4

3学年

勤工俭学工作总结

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学年,我校在緑汁镇中心学校的领导与支持下,在广大师生及家长的支持和参与下,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勤工俭学活动。回想即将过去的一学期,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校的勤工俭学工作进行总结,以便更好的指导将来的勤工俭学工作。

一、师生的认识得到提高

通过组织学生是废纸、拾猪毛、种菜、修整花草等活动,使师生学会并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并在劳动中体会劳动的艰辛,感受父母在家的血汗钱挣的不容易,认识到我们平时生活中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不要乱花父母的钱,更不能拿父母的钱。

二、基本情况

主要来源于学生捡拾猪毛、收集废纸、捡拾空瓶等方面。用于支付电费、购买小件办公品、学校电器维修、购买文件柜等方面,切实用在了学校建设,做到了努力拓宽勤工俭学路径,增加收入,以解决学校办学中的困难。

三、开展项目

1、积极开展了后勤食堂养猪创收活动,加强管理,提高养猪效益。

2、各班积极种好学校菜地,培养师生劳动技能,创收1000多元。

3、合理经营学校小卖部,努力创收3000元左右。

4、动员师生积极开展是废品活动,结合环境实际,引导学生收集废品,在家捡猪毛等活动。

四、存在问题

1、少数教师认识不到位,在勤工俭学创收活动中积极性不高,班级成效不显著。

2、少部分教师、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存在怕苦怕累,更怕脏的思想,活动中组织效率不高,领导协调能力不强。

3、勤工俭学途径单一,创收效果不明显。

4、学校小卖部经营不善,经济效益不明显。

5、少部分学生家长心态不正,在学生拾废旧过程中包做得太多,甚至掺假搞鬼。

五、今后努力方向

1、积极开展食堂养猪创收活动,加强管理,提高养猪效益,争取明年生猪出栏6头,创收纯利四千元以上。

2、动员师生积极开展拾废活动,结合生活周围实际情况,引导师生积极开展收集废纸,在家收集猪毛、收集废瓶子等活动,争取创收4000元以上。

3、引导各班种好学校菜地,培养师生劳动技能,创收1200元以上。

4、加强学校小卖部的管理和经营,提高经营效益,争取创收2500元以上。

总之,我校的勤工俭学工作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今后我们将继续引导师生充分认识勤工俭学的重要性,以种植、养殖为核心,大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用勤工俭学收入解决贫困生困难,弥补办公经费的不足,是我校又好又快的发展。

***

石马镇新群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 篇5

石马镇新群村有17个村民小组,392户,1638,党员36人。几年来,村党支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使全村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回顾支部工作,主要是:

一、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

村党支部根据本村的实际,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经过努力,先后办起自来水厂,兴建门店出租等方式,千方百计壮大集体经济,顽强拼搏带来丰硕的成果。200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2万元,村集体经济壮大后,严格控制支出,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大力兴办各项公益事业。同时,按照财政管理的要求,挑选公道正派的村民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实现财务、政务公开,每月收支情况上墙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深得群众信赖。支部委员每月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交心谈心,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把事情摆在桌面上。凡党支部作出重大决策前,都要召开支部会和村民代表会,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使两委的决定取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为了使村民尽快脱 1 贫致富,通过调查研究,结合本村山地多的特点:一是大力发展种果业,全村重果专业户有36户,果园面积152亩,农业人均收入1400多元。二是发挥本村靠近圩镇的的地理优势,发展加工养殖业,现有成规模的加工业农户14户,养殖户28户。三是每年村委会举办果树管理培训班,请来技术员为种果户进行技术培训。四是大俩发展沼气,全村共建沼气池62个,既改善了环境卫生,又提供了农村充分的能源。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增加群众的收入,实现脱贫奔康的目标,2006年全村人均收入达4480元。

二、多办民心工程,建设好新农村

村党支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几年来,村两委先后从村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资金,发动港、奥、台同胞捐款,发动在外乡贤和本村干部、群众出资投劳等形式,先后筹资380多万元,兴办了8项民心工程。一是投资15万元,建起300平方米的两层办公大楼,解决了村委会办公场地问题;二是在2000年筹资18万元,兴建了460平方米的老人活动中心大楼,使全村老人有了活动场地,老有所了;三是投资23万元,兴办了自来水厂,使1000多名村民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四是投入20多万元,砌了3800米长的“三面光圳道”,解决了350亩水田的灌溉问题;五是筹资35万元铺筑了2700米的水泥村道,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六是投入12万元,安装了150多盏路灯,2 既方便了群众晚上出入,又起到了治安防范作用;七是争取香港同胞何张淑婉女士的支持,投资138万元,建起了何云亭大桥、砌河堤、完善学校设施等工程;八是以兴宁市把新群村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为契机,建设文明新村。去年投入50多万元,建起一座面积达10多亩的休闲公园,公园内建有小广场、画架长廊、石桌石凳等,公园侧建有篮球场、门球场、乒乓球场等,村里还成立了鼓乐队、篮球队、舞狮队等文艺团体,极大地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通过兴办这些“民心工程”使全村的面貌发生 根本的变化。每天晚上,路灯明亮,村民在公园里散步,出现一片生计勃勃的景象。

三、解决群众困难,加强制度建设

关心群众生活,解决他们的困难是农村党支部的一项重要职责。几年来,村委会从集体经济中拿出10000元,帮助困难户解决燃眉之急,从各方面筹集资金6.5万元,帮助15户困难户建起新房。每年春节前夕,村两委干部上门慰问老党员、老干部及困难户,把党的温暖送给群众。

村党支部加强各项制度建设,制定出党支部学习制度、工作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全部上墙公布,接受大家监督,严格按照制度办事,不徇私情。村两委干部公道办事,不谋私利,做到“常在河边站、坚决不湿鞋”,从而凝聚的民心,党群合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陇川县民族小学勤工俭学汇报材料 篇6

陇川县民族小学是一所省定县直属示范性全寄宿制小学,是云南省17所民族小学之一。主要面向全县各乡镇招收读完三年级的少数民族学生及偏远山区的贫困汉族学生到学校寄宿就读。目前全校有学生681人,每天在校食宿的学生有668人,经过三十余年的风雨历程,在几代教育工作者呕心沥血、艰苦奋斗下,已成为一所办学经验丰富,师资队伍雄厚的边疆一流民族小学,并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了一批批民族人才,成为开放在边疆民族教育战线上的一枝奇葩。学校开展的勤工俭学为民族小学在控辍保学上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一、我校开展勤工俭学的重要意义

1、开展勤工俭学,可以增加学校收入,改善办学条件、救助困难学生,既能减轻学生家长的负担,又能有效地控制学生辍学。几年来,我校用于救助困难学生的勤工俭学经费已达5余万元,五千名学生得到了救助,完成了学业。我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和偏远山区,家庭条件非常艰苦,特别是部分孤儿学生,几乎没有任何生活来源。学生既然到了民族小学,学校就有责任和义务解决学生的困难。为此,我校主要采取了在学校开展勤工俭学的方式,来解决贫困学生的困难。我们通过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不仅资助了家庭贫困的学生还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技能,而且教育学生从小懂得勤俭节约的道理。

2、开展勤工俭学,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办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教育与经济结合的有效形式。我们民族小学通过直接参与学校的勤工俭学活动,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另一方面,又让学生在参与中学到一些种植业和养殖业等方面的技术技能,为学生长大后发展种养业或养殖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奠定基础。

3、广大学校师生通过直接参与勤工俭学活动,特别是养猪、种菜等实践活动,学校的许多问题都能自己解决,学生的肉食、蔬菜等都可以自给,这样,就能改变学校办学完全依赖政府的被动状况,师生的劳动观念和自立、自强意识也能得到增强。我校开展的勤工俭学活动主要是靠养猪和种菜。种菜主要以学生为主,班主任是组织、指导和监督学生劳动,学校把菜地平均分配到每一个班,以班为单位学校统一安排进行种植。学校在养猪、种菜过程中,合理利用资源,变

废为宝,把学生洗衣物的脏水引到地里浇灌,把学生的剩菜剩饭用来喂猪,又用猪粪给菜地施肥,学校每学年生猪出栏数100头,目前生猪存栏数达到80头。能保证学校每星期至少杀两头猪,学生每天至少能吃上一顿肉,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伙食,真正体现出勤工俭学能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4、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可以为当地农村发展种养业提供示范,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学校勤工俭学主要以种养业为主,学校种植蔬菜和养殖猪成功了,又自然地成了当地群众发展经济的示范点,为当地干部群众探索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

5、勤工俭学是我校三生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我校三生教育的主要开展方式:

1、通过开展多元生活实践,研究探索建立多途径、多方位的“三生”德育途径,转变认知型的德育观念。

2、通过学科知识整合,研究将“三生”教育有机渗透到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丰富德育形式与内容。

3、通过栽花、种植蔬菜、饲养猪为主题的生活实践的体验,使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生活化、具体化、系列化。懂得更加敬重生命、学会生存、创造生活,为他们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4、研究和探讨依托“三生”教育课程资源,通过校本化的开展一系列生活实践活动优化和创新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方法,构建新时期小学生德育成长框架。

二、基本思路

我校开展勤工俭学的基本思路是:在寄宿制学校认真开展种植业、养殖业,走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和种养结合的路子,主要推行小菜园、小猪厩,两者互利互补,合理发展。

三、基本做法

1、典型引路。以前,我校的勤工俭学以种植蔬菜为主,虽能解决学生吃菜的问题,但效益不明显,收入也不高。为使我校的勤工俭学更好地产生效益,几年来,我们充分利用我州各兄弟学校勤工俭学成功经验,并结合我校实际,我校确定了学校开展勤工俭学的方式-----走种菜和养猪相结合的路子,以养猪为主,种菜为辅,开展勤工俭学。

2、学校总体规划,分类指导。根据学校所处的不同的地区和条件,分别规划并种植蔬菜和青饲料,既可解决学生的吃菜问题,又可大力发展养猪业,如此一来,即解决学生吃菜又能大大改善学生伙食,同时又能增加收入。

3、大力发展以养猪为主的养殖业。由于我校地处郊区,全体同学都是住校生,加之学校的基地就在校园里,这就为发展养猪等提供了条件。因此,我们要求每个班级每学期都要种植蔬菜和青饲料,并提出了每年后勤喂猪出栏肥猪必须达到80头以上的目标。

四、基本措施

为确保勤工俭学工作顺利开展,我县采取了以下一系列措施:

1、县委、政府、教育局高度重视,加大扶持力度

为使勤工俭学工作顺利开展,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积极配合,加大对勤工俭学的扶持力度。为充分发挥学校勤工俭学基地的作用,增强学校造血功能,逐步形成“产教结合,以产养教”的良性循环,缓解农村教育资金紧张的矛盾,改善办学条件,2011年,在县农业局的关心支持下,还为我校建了一个蔬菜大棚。教育局还请专业的兽医到我校讲解猪疾病的预防知识。

2、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县人民政府明确提出要求,县教委要高度重视勤工俭学工作,县教育局勤俭办董保川主任亲自抓我校勤工俭学,学校也均明确由潘正芳老师负责主抓勤工俭学,对勤工俭学的开展有目标、有计划、有管理措施、有考核办法。县教育局还将勤工俭学的成绩纳入对校长的实绩考核,并采取相应的奖励措施。

3、上级加强技术指导

我县在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我县农业、畜牧业的技术优势,学校经常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勤工俭学管理人员到县农业局、畜牧业发展基地参观培训,我县上级各主管单位也经常到学校进行指导。我校勤工俭学在上级部门关心下,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正逐步壮大。

五、开展勤工俭学成效

我校勤工俭学的主要形式是开展种植业、养殖业和第三产业,注重长短结合,种养结合。通过齐抓共管,我校勤近三年来,勤工俭学创收在逐年提高,2008、2009、2010年我校开展勤工俭学收入分别达6.3511万元、6.939万元万元,生均勤工俭学收入分别达129.64 元、143.69元、137.41元。工俭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经济效益逐年提高,服务教育的功能日益显现。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救助困难学生5.9 万元,修建教学用房1500多平方米。一年下来我校蔬菜和猪肉不仅自给还有余,我校的学生因为有了勤工俭学收入的救助,同学们自信地说,在学校比在家生活好,从而吸引住了学生,我校学生数逐年在增加。多年来,我校入学率和巩固率均在100%,没有辍学现象,教学质量也逐年提高,成为全县乃至全州的佼佼者,成绩的取得可以说勤工俭学功不可没。

新群小学勤工俭学工作计划 篇7

1高校图书馆开展勤工俭学工作的目的及意义

1.1开展勤工俭学有利于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随着高校扩招, 高校图书馆面临着读者人数大量增加、文献成倍增长的状况。在读者群不断壮大、服务时间不断延长、服务项目不断拓展、服务内容不断深化的前提下, 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较此前有了大幅提高, 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并未得到同步增加。而勤工俭学学生的出现, 有效的缓解了这种现象。成为图书馆新的人力资源。同时他们又来自普通大学生中间, 最能代表大学生读者的呼声, 最了解他们的阅读需求。能把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图书馆, 又能在读者之间宣传图书馆, 使读者能充分有效的利用图书馆, 便于图书馆和读者相互沟通和理解, 使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

1.2开展勤工俭学有利于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勤工俭学是指在籍学生在校期间, 利用业余时间, 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获取一定报酬, 解决自己的生活困难从而使自己顺利完成学业的一种有偿服务活动, 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 是大学生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一个窗口。由于勤工俭学学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 生活的窘迫会使他们感到自卑痛苦、精神负担重, 影响身心健康, 而在图书馆勤工俭学可以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 树立自信心, 把精力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 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 是精神文明的家园, 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能使他们增长知识、开拓视野。通过在图书馆业务岗位上的锻炼, 磨练了意志, 理解了人生的价值。大学生在人际关系、自我管理、处理问题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目前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管理模式

大学生在图书馆勤工俭学, 其工作内容大多是非技术性的体力劳动, 经过短期培训就能很快胜任。高校对勤工俭学的管理方式大体分为两种, 一种是学校设立一个勤工俭学办公室对勤工俭学集中管理, 另一种是由各用人单位自行管理。勤工俭学薪酬管理模式也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全校勤工俭学办公室统一发放;另一种是由各用人单位自行发放。

3勤工俭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工作时间难以保证

为了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学习, 除了一些需要定时值班的岗位外, 图书馆的勤工俭学岗位一般不要求定时上班, 学生只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即可, 这样学生就可以灵活安排课余时间进行工作。但是由此也带来一些问题:遇到学习任务繁重, 考试临近, 外出实习等情况时, 有些学生就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对待工作的态度比较随意, 其工作任务自然就无法按时完成。有些学生甚至没有请假就长时间离开, 需要临时找人顶替, 势必影响工作进程。

3.2工作质量参差不齐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使部门工作效率和质量受到一定影响。由于每个人悟性不同, 工作责任心不同, 因此工作中的质量也会出现参差不齐。大多数同学都很珍惜难得的工作机会, 在工作中认真负责, 很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思想认识上的问题, 没有把自己定位为工作人员, 而是认为勤工俭学是一个补贴性的岗位, 工作一段时间后觉得工资少且辛苦, 于是在工作中出现拈轻怕重、偷工减料、拖延时间, 甚至多报工作时间的现象, 在学生中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4勤工俭学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4.1劳动报酬标准存在一刀切的不合理问题。

不同的工作岗位, 劳动强度不同, 但工作报酬都一样。这样会导致学生心理产生不平衡感, 有些学生就要求调到工作轻松的岗位。

4.2工作中缺乏沟通、图书馆缺乏自主权

工作中缺乏沟通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图书馆和学生缺乏沟通, 如果学生不知道图书馆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和工作要求, 也就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适应图书馆的工作;二是图书馆和管理中心缺乏沟通, 当管理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三是管理中心和学生缺乏沟通, 对于劳动报酬发放方式、发放时间, 劳动报酬数额, 管理中心和图书馆都应有明确的统一说明。

图书馆缺乏自主权, 是说图书馆自主权有限, 学生辞职、图书馆需要更多的人手或解聘不合格人员, 都需要在行政部门履行烦琐的程序。学生处每年或每学期只招募一次勤工俭学人员。图书馆在繁忙时期招不到学生来工作, 也没有权利辞退表现较差的学生, 留下表现较好的学生, 这种现象不解决, 会影响学生工作的积极性。

4.3岗前培训力度不够

勤工俭学学生通常要进行岗前培训, 内容大体是图书排架、整理, 阅览室管理制度和书库责任制度。对学生的要求, 一是按时到岗, 二是协助工作人员认真完成任务, 一般由馆员做示范, 或在工作中边干边学, 没有统一的培训标准。

4.4补贴发放不到位导致学生积极性受挫

贫困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一定的学习和生活补贴, 但有时由于种种原因无故拖延, 造成补贴不能按时发放, 加之勤工俭学待遇普遍偏低, 付出的劳动与收益难成正比, 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工作的积极性, 一些学生产生了对勤工俭学工作的疑义, 从而导致管理上难度加大。

5解决办法

一个好的管理机制取决于一套严谨规范的制度, 科学的、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是高校图书馆开展勤工俭学工作的根本保证。

5.1树立实事求是的用人观念

所谓实事求是的用人观念, 是指不要把勤工俭学学生看成是图书馆的主力, 只能有限度地充分利用他们的工作特点即流动性大和随意性较大, 根据他们的时间灵活安排工作安排好学生的工作时间, 以提高工作效率。图书馆既要按照学生的空余时间来安排他们的工作, 也要考虑实际工作的特点, 在期中、期末考试的当月, 学生出勤时间自然会减少, 因此有必要设计好时间单元, 让他们自行选择工作时间, 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 抽时间完成工作。

5.2图书馆要争取一定的自主权

勤工俭学由学校统一管理便于统一安排, 但是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一些自主权, 就会降低用人单位的工作效率。图书馆没有辞退用人的权利, 就不能及时招聘补充新的空缺, 会降低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因此, 图书馆要积极主动和学校管理中心及时沟通, 争取一定的自主权。

5.3劳动报酬制度有待完善

目前, 勤工俭学学生待遇普遍偏低, 且不管在那一个岗位, 工资标准都一样。这样就容易造成学生相互比较, 产生不平衡心理, 造成他们工作积极性差, 艰苦岗位没人去, 轻松岗位争着去。这种未能体现出“多劳多得, 按劳分配”的薪酬制度使勤工俭学岗位更换频率高, 不利与图书馆的管理。因此, 制订一套完整的奖惩制度和工资待遇条例显得尤为重要。

5.4将勤工俭学培训工作制度化

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增强管理意识, 将培训学生的工作制度化, 提高培训效率。定期对他们的工作表现进行总结, 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尊重他们的劳动, 把他们当成是图书馆的一分子, 给予他们高度信任。

要充分发挥勤工俭学学生参与图书馆的作用, 就必须做好他们的岗前培训。培训分为两部分:一是图书馆知识技能培训, 包括文献管理知识、简易图书馆专业知识、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知识及操作方法。二是图书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信誉等图书馆职业精神的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树立服务第一、读者至上、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团结协作的精神。教会他们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态度和方法。使他们尽快掌握现代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熟悉图书馆借阅系统操作, 熟悉本库室的架位等, 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发扬图书馆的职业精神, 认真细致的作好每一项工作。与图书馆老师一起为读者提供热情周到满意的服务, 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5.5建立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指按照系统思想建立起来的以计算机为工具、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 具有信息传递与挖掘、数据处理与统计、信息报表与查询、计划控制与优化等功能。因此, 建立勤工俭学管理信息系统, 是解决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总之, 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 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帮助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密切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联系、解决图书馆工作人员不足, 进而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水平, 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摘要: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工作的目的及意义, 指出了当前勤工俭学工作中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问题及对策

参考文献

[1]任通顺.高校图书馆聘用特困生勤工助学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8, (12) :73-75.

[2]扬正先.对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学生管理的思考——以贵州财经学院图书馆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 (2) :43-44.

[3]宋碧云.浅谈如何加强高校勤工俭学学生参与图书馆工作的管理[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6, (8) :114-116.

新群小学勤工俭学工作计划 篇8

一、加强领导和管理,建立教育育人机制

面对改革与发展形势的要求,我们认真贯彻和落实党的有关文件精神,提高认识,转变服务观念,明确发展方向,认真落实党和国家扶持勤工俭学发展的有关规定。

1勤工俭学要加强领导,强化管理。把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具有开拓精神、懂管理、懂技术、善经营的骨干人员选配到勤工俭学工作领导岗位,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勤工俭学负责人和后勤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勤工俭学队伍的综合素质,建立校长负责的勤工俭学工作领导小组,完善机构,加强管理。

2制定有效措施。根据本县、本校实际,制定计划、提出要求,明确责任,实行目标管理,加大改革力度,不断完善了教育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制定了相应有力的措施,努力调动了师生勤工俭学创收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大力发展校园经济和第三产业,拓宽教育内部市场,增强育人服务观念,加快勤工俭学步伐,调整产业结构,搞好创收,提高经济效益,为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充分利用劳动基地进行素质教育

要充分利用劳动基地的作用,可以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安排,充分给予自主权,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主人,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教育学生珍惜劳动成果,通过劳动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思想,促进学生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爱校如家思想的形成。同时让他们在亲身体验感受中,掌握劳动技能和操作规程的基本知识,为发展农村经济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校林地是全校师生的劳动基地,为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创收育人,我们坚持以“营林为主,采伐为辅”的原则,有计划地定期间伐、采伐,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学校创收5000元。而且随时采,随时栽,不留空地,保证成材林、幼林的比例数永恒不变。为确保植树的质量和成活率,每一次植树之前都由有经验的教师为学生传授一些植树的知识,让学生掌握树木的生活习性和植树方法。如为确保树苗的成活率,在每年的秋季提前挖育林坑,第二年春季栽树苗等。每一次植树校领导都亲临现场,坐阵指挥,严格把好质量关。这样既加强了校林地的管理,又使学生在劳动中得到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技能,进行了绿化祖国教育,陶冶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三、勤工俭学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在充分认识勤工俭学与教育教学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立足于农村实际,把勤工俭学工作与各学科的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把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理论联系实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从而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1勤工俭学活动与劳动课紧密地结合起来。勤工俭学应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把思想教育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掌握知识、技能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实践性、教育性相统一,让学生学以致用。例如,高年级劳动课中的“栽培黑木耳”。中年级的“松土和除草”等课程,教师把劳动基地当作课堂,让学生边学边实践,从而使学生对新知识、新技能接收快、掌握牢,达到了创收与育人为一体的教育目的。

2勤工俭学与自然、思想品德课紧密结合起来。自然课是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把二者结合起来,相互渗透,让学生把在自然课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在勤工俭学活动中加以运用、消化和吸收,使学生把课堂上所受到的思想教育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在实际行动中使所受教育得到进一步升华。这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培养了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美好纯洁的心灵,使勤工俭学基地变成了德育教育基础。

四、办出品位。发挥素质教育基地育人功能

1提高效率,拓宽活动功能。素质教育基地坚持对学生无偿开放,帮助学生了解国家时事,拓宽认识眼界。加强毕业生教育,让学生在择业等方面增长知识,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每月安排一个年级开展素质教育知识竞赛,每周可有一个班申请安排一次主题班会活动,题材由各年级自定,为学生开展班级和团支部活动提供条件。

2拓宽途径,创建品牌活动。利用素质教育基地,结合同学们关注的热门话题、焦点话题、敏感话题、困惑问题、心理问题等,向同学们隆重推出了“探索频道”系统访谈节目,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活动的又一次创新,为学生构建一个敞开自己心扉的空间,搭建了一个心灵碰撞的舞台,提供了一个展现才华睿智的机会,营建了一个探讨交流思想的园地,营造了一种讲实话、讲真话、平等讨论、双向互动、心灵对白的氛围。

3创新手段,开通班级主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正逐步进入“网络时代”。互联网快速、便捷的信息传递技术,为我们开展素质教育活动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途径。我们通过班级主页设计大赛等形式,以评促建,逐步实现班班有主页,通过各班级主页发布最新信息,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帮助解决日常生活困难,创新教育手段,为同学们提供了自由网上空间,以加强思想交流,强化班团组织在同学中间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丰富网络校园文化,创新素质教育平台。

勤工俭学工作计划 篇9

安站中心小学 二0一一年一月

勤工俭学工作计划

2011年,我校勤工俭学工作将紧紧围绕素质教育,深化后勤服务改革,减轻学生经济负担,促进教育廉政建设,积极推动学校后勤管理服务理念、服务内容的现代化,实现后勤管理服务的主动性、合法性和科学性,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的后勤保障,努力开创我校勤工俭学工作的新局面。

l、成立勤工俭学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由胡阔梅(校长)任组长,邓光洋(书记)为副组长,成员有翟承彬、张荣华、董

立、张祥军、。

2、加强学校后勤管理服务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建立科学高效的学校后勤管理服务。加强学校后勤管理服务工作人员的自身建设,按照政府提速的要求,进一步转变职能和工作作风,改变过去学校后勤服务被动应付的局面,实现学校后勤管理服务的主动性、合法性和科学性,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开展学校后勤管理服务质量年活动。

3、认真执行肥城市教育局的文件精神,进一步认识加强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意义,充分利用勤工俭学项目资源加强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加大投入,扩大规模,建立具有高起点、高层次有特色的实践基地,并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不

断寻求勤工俭学工作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勤工俭学项目。充分认识勤工俭学工作的意义和范围,勤工俭学工作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开发建设和运营,教育内部市场的开发与管理,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校办产业,校园经济和基地的开发建设等。按照上级要求,加大勤工偷学工作的管理力度、下达任务指标。

4、严格执行肥城市教育局勤工俭学办公室下发的种种统管文件,密切配合勤工俭学办公室抓好教育市场的统一管理工作。抓好教育内部市场的开发与管理。

一是学生装,学生装严格执行省、市的规定,按照省市规定严格学生着装审批制度,及时上报勤工俭学办公室,针对学生定做一套学生装无法换洗的局面,要求家庭经济比较富有的学生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定做夏秋学生装各两套,严禁学校私自定做学生装,严禁学校以“班服"变相定做学生装,从而加重学生经济负担。

二是围绕学生的吃、穿、住、用、学,大力开发勤工俭学项目,切断不合格产品进入校园的渠道,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

5、抓好基地开发建设和校园经济建设,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育人、绿化美化和经济效益三丰收。

勤工俭学中心工作计划李俊 篇10

从进入中心以来,恍恍惚惚,时光飞逝,已经过了一学期,兼着以人为本, 以身作则, 以关心服务每一位贫困学子的宗旨, 承载着老师, 同学们的信任与支持,踏踏实实做事,点点滴滴付出.我们的宗旨不曾改变,我们的责任依然存在,任重才能道远,我们将用实际行动打造一个新的学期,现计划如下:

一,贫困生档案建立

1,在新生入学后对新生中贫困学生的情况细致调查,整理资料归档,建立12级贫困生档案.为接下来的岗位安排,开展提供依据,2,为配合系部更好了解本系贫困生情况,部门将对系内所有贫困生的基本资料进行整理,以班为单位填写了贫困生家庭经济调查表和认定表,并将资料 汇总其中包括: 贫困大学生所在的年级, 贫困程度, 家庭住址, 贫困的基本原因,二,部门招新及工作分配的安排

1,本部的工作与学生的利益密切相关,作用不可小视.所以部人员必须视德才兼备,肯奉献,办事认真,细心,有责任之人.在招新的门槛上,我们将严格把关.2,制定新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为了确保新上任的岗位人员能认真干好岗位工作,3,定期展开部门例会.及时的进行部门沟通与交流,探讨工作中的问题, 改进工作方法,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并认真作好会议记录,让下一届人

员有据可依,有样可参.三,勤工俭学岗位工作的安排

1,岗位分配.随着贫困新生的加入,原本有限的岗位越发捉襟见肘,难以满足同学们的需要.这就需要我部人员在充分了解申请勤工助学岗位的贫困生的情况下,合理审慎的安排,使真正贫困的学子得到及时的帮助.在岗位安排上, 我们针对写了申请的同学中家庭特别贫困的一些人,有责任心和工作热情的人员上岗.2,岗上监督.人员要定期对本院岗位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我们能掌握工作情况的一手资料,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树立我系一贯优良作风及办事效率.3,岗位扩展.因我院贫困生居多,所以校内安排勤工助学岗位远不能满足贫困生的需要,我部门人员除了完成日常的工作外还会多方面联系一些额外的 工作提供给贫困生,让他们在锻炼自己的同时更好的完成学业.四,其他

l,积极配合各系部举办的各项活动,比赛等.2,可与其它部门联谊,共同举办一些活动工作

3,本部门人员可适当的与外校兄弟部门人员交流经验,心得,学习他人先进方法,使我系勤工助学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步.注:介于上学期我们部门上学期基本没有什么工作,贫困生的工

作都被老师给安排了,所以我们部一直不是很忙,基本没活,只觉得好像打酱油的,所以这学期我会适当找一些活给我们部门做,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责任。

以上就是本部门这学期的详细的工作计划, 但俗语也有云: 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们的工作也应该具有灵活性,在特殊的情况下,我们会对工作计划作出相应的变动,希望老师和同学们能够理解.姓名:李俊

部门:勤工检学中心

新群小学勤工俭学工作计划 篇11

关键词:勤工俭学;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经济困难;参与对策

高校图书馆作为科研文献资料的重要存储场地,以及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场所,需要具有高效的读者服务工作效率,然而目前图书馆工作人员数量有限,各项图书管理工作开展受阻。高校图书馆组织勤工俭学学生参与到图书管理工作中来,可谓互惠互利,对双方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图书馆组织勤工俭学的重要意义

(一)缓解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与心理压力。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家境困难往往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勤工俭学学生在工作期间非常害怕遇到同学,极度担心同学会嘲笑、贬低自己,因经济贫困而导致心理贫困[1]。高校图书馆组织勤工俭学活动,在有效缓解学生经济压力的同时,老师积极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的理念,增强自身自强不息的精神。

(二)解决图书管理人员不足问题。伴随高校学生越来越

多,为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学校发展,图书馆需要引进大量不同方面的书籍并延长开放时间。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管理人员不足问题日益凸显,组织勤工俭学活动,让学生投入到图书管理工作之中,可有效解决管理人员不足问题,保证各项图书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开展。

(三)促进图书馆的完善发展。由于勤工俭学学生随机来自于各个不同的院系,他们不仅是图书馆管理者,更是一名读者,他们更能反应读者心声,通过他们可以有效将图书馆和读者结合起来,进行双向沟通。由此可见,勤工俭学学生参与图书管理工作,利于图书馆及时了解到大学生的需求,这样可使图书馆采购书籍的过程中有针对性,不再盲目采购,因此,高校图书馆组织勤工俭学对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提升勤工俭学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对策探讨

(一)优化组织勤工俭学学生的选拔工作。首先,图书馆将招聘信息于学校官网、图书馆官网等公布,为学生提供一個公正、公开的报名平台,让有意向的同学自愿参与报名。其次,勤工俭学学生填报申请表,经面试、复试等流程,择优选择,或者由辅导员推荐,为图书馆管理工作招纳优秀的人才[2];最后,所有学生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实习,重在录用实习期内表现优异,具有吃苦耐劳精神,思想上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二)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岗定岗。图书馆各岗位对工作者的要求不尽相同,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分析学生具有的性格特点,为学生选择能够发挥自身才能,符合性格发展特点的岗位。只有做到学生与岗位的和谐匹配,才能让勤工俭学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真正发挥自身价值,施展其应有的才华。

(三)严格执行岗前培训。学生首次接触图书管理工作必然比较陌生,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真正掌握管理技巧,为此应严格执行岗前培训,帮助学生掌握各项管理事宜,同时熟悉基本的操作流程,了解图书馆的规章制度。首先,要提升勤工俭学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其正确认识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提升学生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其次,将各项基础操作耐心传授给勤工俭学学生,并带领其熟悉图书馆内部结构,并依据岗位要求不同让学生掌握必要的业务技能。最后,图书馆老师需以身作则,积极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将正能量传递给学生,提升学生的管理服务水平。

(四)制定有效的奖惩制度。针对高校图书馆学生勤工俭

学,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促进学生提高工作效率,为此应开展有效的奖励制度,包括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奖励机制可激发学生的工作斗志,争取在下一次评选中脱颖而出。通过这一措施,相信可以显著提高图书馆管理质量高和服务水平。

结语:综上所述,勤工俭学活动的组织与落实,对于高校图书馆以及经济困难学生个人均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学生的经济与心理压力有效得到缓解,同时图书馆的人员紧张问题也得到解决,且促进了图书馆的完善与发展。为此,图书馆应优化组织勤工俭学学生的选拔工作、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岗定岗、严格执行岗前培训制定有效的奖惩制度。

参考文献:

关于高校开展勤工助学工作的思考 篇12

一、制定勤工助学章程, 规范勤工助学管理

针对多数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没有章程可依, 没有管理规定可遵循的情况, 高校应首先编写《勤工助学章程》。此章程应至少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 总则———参照国家政策、法规, 指明该章程的宗旨、原则以及指导思想, 确定勤工助学整体方向;

(二) 组织领导———确定勤工助学负责机构、组织及负责人, 明确组织、机构及个人的工作职责、领导权限, 明确领导方向, 确定责权归属;

(三) 岗位设置———明确岗位类型、岗位要求、岗位工作内容、工作时间、薪酬等内容, 从规章层面杜绝侵权;

(四) 岗位招聘———明确招聘流程、招聘条件、招聘岗位及招聘人数等信息,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予以一定的倾斜, 维护勤工助学之本质, 促进教育公平;

(五) 管理考核———将岗前培训、工作考核、绩效考评、学生管理监督等内容纳入章程, 进行严格、详细的规定, 明确考核及管理内容, 促进勤工助学的有效有序进行;

(六) 附则———补充条款。

学生处作为勤工助学的主管单位, 应勇于承担责任, 在学生招聘、管理、考核、评价等诸多方面都应加以规范管理。同时, 学生处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一方面监督、督促学生好好工作, 另一方面监督用人单位, 防止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增加工作量。此外, 学生处应加强勤工助学学生间的交流与自我管理。通过举办各种活动, 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将勤工助学学生进行分组, 并选出小组负责人, 实行学生间的自我管理, 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加快, 减轻学生管理压力。

各用人单位也应规范对勤工助学学生的管理, 严格考勤机制, 详细记录学生的工作内容及工作表现, 作为定期考核的依据, 多与学生处进行沟通, 及时将学生工作情况、考评信息等内容告知学生处。此外, 用人单位应严格规范自身行为, 防止对学生正当权益的侵犯。

二、签订劳动协议, 保障学生权益

勤工助学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两个侵害大学生权益的现象, 一是工作时间过长, 二是工资水平过低。关于勤工助学学生的工作时间, 团中央和教育部规定:“学生从事勤工助学活动原则上每周的时间不超过8小时。”[1]关于勤工助学学生工资,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管理办法》规定, 勤工助学原则上不低于每小时8元人民币。”[2]“根据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共同决定着自然人能否成为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的法律理论, 在校大学生也是普通的劳动者”[3], 据此应该让勤工助学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动协议。

三、校内勤工助学基地化, 开拓校外勤工助学

单纯的劳务型“助理”工作对于勤工助学学生的教育意义较低, 不能够实现勤工助学作为素质教育重要阵地的作用。因此, 要将松散的勤工助学学生集中起来, 进行校内勤工助学基地化建设, 对学生进行综合管理的同时, 通过创业型勤工助学, 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进行基地化建设的前提, 是确保《关于在普通高校设立勤工助学基金的通知》所规定的10%的在校生学费落实到账, 要用部分资金建立勤工助学基金, 鼓励勤工助学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校内创业项目,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团队意识、社会交往意识、风险意识, 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此外, 开拓校外勤工助学, 是满足学生勤工助学需求的必要之举。高校开拓校外勤工助学可以有两个途径, 一是举办校内“勤工助学招聘会”, 吸引企业前来。要注意运用多种形式向学生进行宣传, 重点介绍岗位特点及安全性, 消除学生顾虑。二是加快建设对外的“勤工助学平台”。首先, 建立企业及学生信息数据库, 便于双方的选择和沟通。第二, 平台运行制度化, 要制定企业准入、学生准入、协议签订、评价考核、信息反馈、维权等一系列的制度, 确保平台运行有章可循, 真正保障学生的权益。

四、坚持以人为本, 岗位设置多样化

校内设岗, 应遵循多样化原则, 从学生需求的角度出发, 设置多样化的岗位。首先, 应该调查在校学生勤工助学的岗位倾向, 了解学生需求。其次, 在各单位、各学院进行调查, 发现设岗契机, 努力增加服务性岗位、智力型岗位, 如实验室助理、导师助理等, 将岗位贴近学生专业特长, 丰富岗位类型。再次, 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机制, 为学生提供岗位的同时, 引导学生发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最后, 岗薪结合, 根据岗位类别、工作难易程度等因素灵活确定薪酬, 激发学生的奋斗意识。

参考文献

[1]叶卿, 李庆艳.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遭受侵权情况调查及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7 (3) :49.

[2]李延.对完善高校勤工助学制度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11) :52.

上一篇:收回土地使用权协议书下一篇:由感而发有感而发